大方广佛华严经 (第一七五0卷) 2007/5/25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档名:12-017-1750
诸位法师,诸位同学,请坐。请看「贤首品」第十二,「大用无方」第七段「俯同世间三昧门」,最后的三首偈。我们从第十五首念起,先把这个文念一遍。
【分别文字说四谛。决定义理说四谛。】
昨天我们学到此地。接著看下面:
【善破於他说四谛。非外所动说四谛。或八部语说四谛。或一切语说四谛。随彼所解语言音。为说四谛令解脱。】
最后一首:
【所有一切诸佛法。皆如是说无不尽。知语境界不思议。是名说法三昧力。】
第七大段最后一首是总结。『善破於他』、『非外所动』清凉大师有注解。讲到善破,这就是现在所讲的辩论,在哲学里面讲叫科学方法论,确实是纯哲学。清凉注解里面讲,「以因明比量等,真能破故」,这是说到佛法五明里面的因明。所以早年方老师把佛法介绍给我,说佛法是高等哲学,不是没有原因的,佛法里面的立论跟现代的科学方法论不谋而合。世尊在三千年前,因明,它三量,什么叫做量?这个量也是我们现在所讲的条件、前提,有大前提、有小前提、有结论。因明以三支为比量,有现量、有比量、有非量,这是一种说法,另外一种说法是现量、比量、圣言量,或者叫圣教量,有这两种讲法。我们两种都要介绍一下。
我们学佛必须要采取圣教量。圣人的现量,我们凡夫达不到的。譬如圣人五眼圆明,这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,不但凡夫做不到,天人也做不到,甚至於阿罗汉都做不到。阿罗汉虽然有天眼,他天眼能力并不很大,比起我们六道众生,我们真是叫望尘莫及;他要往上面跟菩萨比、跟佛比,他就差的很远。以天眼所见,阿罗汉只能见到一个小千世界,佛经里面讲阿「少/兔」楼驮他的天眼可以见到大千世界,那是修得的,不是报得的,那是特殊情形。阿罗汉里面,现量最大的是阿「少/兔」楼驮,最大的,一般阿罗汉只能见到小千世界。小千就不错了,小千能见多大的范围?我们用黄念祖老居士的说法,一个单位世界是现在科学家讲的一个银河系,一个小千世界是一千个单位世界组成的;换句话说,阿罗汉的天眼可以看一千个银河系,我们六道凡夫望尘莫及,六道凡夫的天眼跟他们比是小巫见大巫。所以这个我们就得依圣言量、依圣教量。
三量的建立,是就心法、心所法量知所缘的境界,量是度量的意思,衡量所缘的境界,就有三种不同。第一种是「现量」,现量是现前的,我们能缘的心对所缘的境,这当中没有障碍。譬如眼见色,我们看得很清楚,就在面前,当然你相信了;耳听音声,听人说话,听得清清楚楚、明明白白,这是现量,让你没有怀疑。第二种是「比量」,比量我们现在讲推论。这个事情并不在眼前,我们没有看见、没有听到,但是从理论上去推想,应该是这样的,不会有错误的。佛经里面的比喻,现在还是一样的,很好用。譬如隔一道墙,墙的外面,我们在院子里面,院子有围墙,围墙外面我们看不到,可是看到围墙外面有烟起来,你马上就能推想下面一定有人在烧火,如果没有人烧火它怎么会有烟?这属於比量。现代科学家用数学推论出许多宇宙当中我们见不到、也听不到的一些现象,甚至於发现行星。天王星、冥天星的发现,都是先从数学里面推断,讲行星绕地球的引力,推断出外面一定有行星,没有行星天王星不可能会受到影响。这样一推算,认为外面有,细心观察,发现了冥王星。这一类叫比量,也有相当的成就。
第三种叫「非量」,非量是错误的判断,确实他是有判断,但是判断错误。错误就打问号,不敢做决断,所以也叫它做似现量、似比量。现量当中不敢判断它的真实性,加一个相似,就是还没有做最后的决定,比量当中也不敢做最后决定。譬如我们看到墙外面有人在生火,它有烟上来,这可以说是能肯定的。但是你说这下面现在有没有人?那就不一定。也许他升了一把火,人走了,但是火是真的,火是真现量;现在有没有人?是似现量,不敢说是真有,可能他烧火之后就离开了。类似这种情形,这都是像现在西方哲学里面的逻辑、辩证法,是属於这一类的。
在佛法里面,佛告诉我们,阿赖耶识、末那识、意识这都在内,都不在外。在三量里面,阿赖耶识跟前五识只有现量,阿赖耶识也是现量。第七识执著,佛说第七识确实是非量,换句话说,全是错误的,执著这个身是我,错了。而第六意识是分别,分别可以说三量具足,第六意识有现量、有比量、有非量。这是就六、七、八识来说。用这种方法跟人家辩论真的是能立、能破,善破於他,驳倒别人错误的知见。佛用这个方法来说四谛。
另外『非外所动说四谛』,外是外道,外道我们一定要很清楚的认知,外道决不是轻视人,决不是批评人,不是的;外道是心外求法,佛称之为外道。哪个人心外求法?没有明心见性的人,全都是心外求法。这个范围太大了,阿罗汉还没有明心见性;换句话说,菩萨以上,菩萨还不是普通菩萨,明心见性的摩诃萨,他不是外道。为什么?他应化在世间叫随心应量,随众生心,应所知量,他用的是真心,他不是妄心。不为外动,非外所动就是不为外动,不会被外面境界所迷,不会受外面境界的影响,这个说四谛也是法身菩萨以上才能办到,一般人做不到。
底下第十六首偈,『或八部语说四谛』,八部是鬼神,天龙八部。他们的语言不一样,这是我们能够理解的,正如同我们世间人住在这个地球上,语言不相同。一个国家,在我们中国,我们中国有多少种语言你知不知道,很复杂。我小时候住在福建建瓯,建瓯人住在城里的人跟乡下的人说话就不一样,所以我很小就知道福建话很复杂,同是一个省,听不懂。广东跟福建不远,你看广东话跟潮州话不一样,跟湄州的客家话又不一样。如果你仔细去调查,广东至少有十几或者是几十种不同的语言。现在交通方便,资讯发达,大家逐渐都讲普通话,容易沟通。你要晓得,一百年前没有资讯,交通不方便,确确实实人民有真的老死不相往来。有人在乡下出生,一生没有进过城市,他一生的活动空间就是他那个乡村周围不太远的地方,外面世界多大不知道。到城里去过几次,他见过世面了,就很受人尊敬。所以方言不一样。八部鬼神也不例外,这是天龙八部,佛要度他们,一定要用他们的语言,这样看起来佛是什么语言都能说。
底下一句,『或一切语说四谛』,这就是包括佛什么语言都能说。佛有没有学过?不需要学,为什么不需要学?你要记住,「何期自性,能生万法」。十法界依正庄严都是自性所现的,自性所变的,所以只要你见性了,你就全通了。没有见性之前有障碍,见性之后,什么障碍都没有,所有的空间维次消失了,不存在。空间维次从哪里来的?给诸位说,从分别执著来的,起心动念没有空间维次,一分别就有了,就产生不同的空间维次。十法界依正庄严,十不是数字,《华严经》上的十代表圆满,代表无量无边。这个事实科学家也是靠数学推演出来的,数学为科学之母。从数学理论上来讲,空间维次是无量无边的,但是现代的科学家确实能够证实,黄老居士告诉我,有十一种不同的空间维次,科学家能够证实。这个证实不是现量,是比量,这个比量是正确的,没有错误,不是似比量、似现量。
我们学佛学了这么多年,也深深的能体验到,真的是无量无边。我们同样此时此处我们得人身在人法界,我们共同在这个教室里面学习经教,我们的空间是不是同一个?也许你说是,我们是同一个空间维次,好像电视机,我们同一个频道。其实不然,各人有各人的空间维次,各人有各人自己的频道,只是我的频道跟你的频道差不多,相差有限,所以可以互通。这要很细心、很冷静,你能体会到,然后你才能发现,在一切时、一切处频道都在产生变化。所以真的是不一样,各人住各人的空间。《楞严经》上讲的同分、别业,这有道理。我们大家在一起互相能够交流,同分,这是共业。别业不一样,别业是什么?我们的感受,我们同样在听课,同样在看一个节目,每个人感受不相同,有人受喜悦的感动,有人受悲伤的感动,不一样,甚至有人根本就没有感动。为什么同样一个境界里会有这三种明显不同的现象?别业妄见。
同分见、别业见都是虚妄的境界,不是真实的。真实的只有能现能变的真性,大经上讲法性,也讲佛性,明心见性,所以见性了,问题解决了。要怎么样才能见性?放下就能见性。放下见思烦恼,真要学,不学不行,不学活在这个世间太可怕了。为什么?你免不了生老病死,你到老病死的时候怎么办?没有人能救你,佛菩萨也救不了你。有一个能救,觉悟了,怎样觉悟?放下,至少要把八十八品见惑放下。简单的说,身见要放下,不要再执著这个身是我,不要再执著你现在所拥有的一切,我所。你要常常想到佛经上讲的真话,「万般将不去,唯有业随身」,这世间一点一滴你都带不去,什么能带去?你的善心善行、你的恶念恶作可以带去,那是业感。你有善心善行,你将来生三善道,你有恶念恶作,你将来生三恶道,这是决定你将来到哪里去。这个东西能带走,其他的什么都带不走,什么也帮不上。我们懂得这个道理,人生在世要做好事,带得去,做坏事也带得去。为什么叫做好事?不要到三途去,你不做好事就堕三途。所以头一个要把我、我所放下,这才能入佛门。
我们这些年来,在许多地方看到冤亲债主附身的不少,现在这几年愈来愈频繁,这是我们现量所见的,你不能不承认。附身的那些人决定不是装出来的,装他装不像。我们亲眼所见、亲耳所闻,你还能不信吗?是有不信的,我见了我相信,那个不信的业障重,他还没有回头,还没有觉悟。这也是各人的,佛法讲是业障不一样,我们用科学家的话来说,每个人的空间维次不相同。真正明白了、觉悟了,断恶修善、积功累德是眼前当务之急。我们要求的是什么?智慧,不求别的,智慧从哪里来的?智慧从清净心来的,我们心里所有一切不清净的东西、垃圾要把它丢掉,不能再放在心上。这个心叫什么?心叫良心,把自己的良心拿去当作别人的垃圾桶,你说你有智慧吗?
别人的善言善行,我们可以放在心上记住,别人的所有一切的不善,决定不要放在心上,放上心上就变成垃圾桶,这个重要。你的良心当作别人的垃圾桶,你将来到哪里去?垃圾是肮脏的东西,全是三恶道的,不要再干这些傻事。学六祖惠能大师,「若真修道人,不见世间过」,不见不是真的不见,真的不见那你不就糊涂了吗?见,见而不见,听而不闻,这个高明。也就是说看到、听到了,决定不把它放在心上,就叫做见而不见,听而不闻,心里面只想别人的好处,不要想别人的不好处。我们虽然没有明心见性,要向明心见性道路上迈进。自己业障实在太重,烦恼习气转不过来,放不下,不要紧,老实念佛,求生净土,生到西方极乐世界之后,你见到阿弥陀佛就见性了。
实在讲,往生的时候佛光注照,那是大量的把你的烦恼、不善的业习消除,佛光的作用不可思议。你生到西方极乐世界听佛讲经说法,看看西方世界的居民、大众,没有一个不是百分之百的依教奉行,圆满的具足信愿行三个条件,所以明心见性很快。你什么时候见了性就什么时候成佛,到那里成佛很快,缘太好,太殊胜了。成佛之后,你跟诸佛如来一样,自自然然的应化在十法界,不只娑婆世界的十法界,遍法界虚空界一切诸佛刹土的十法界,哪里有缘哪里去现身,哪里有缘哪里去说法。
此地讲的四谛是代表,前面跟诸位说过,是代表一切佛法,通常概括的来说,四谛、十二因缘、六度万行,这都是佛门里面的表法,见性之后自然就通达,什么样的语言都能说,都能够理解。『随彼所解语言音』,现在这个众生他在哪一道,他在一个什么环境,他现在使用的什么语言,菩萨能现同类身,用同类的语言给他说法。『为说四谛』,后面这三个字『令解脱』,这是佛菩萨应化的目的,是帮助他解开迷惑烦恼,帮助他脱离三途、六道轮回。这是真的吗?千真万确,难不难?不难。事不难,最难的是信。众生不信,对佛菩萨怀疑,现在人听到佛菩萨说这是迷信,这就难了,这是把他这一生得度的缘分全都给断绝了,真可惜。为什么?人身难得,得人身好不容易,得人身是最有缘分、也就是机会最多这一生当中得解脱。你得到人身,很可惜,一个错误的认识,认为佛教是迷信、佛教是宗教,不肯认真学习,这一生空过了,你说多可惜!
我们要有高度的警觉,知道这个机会不容易得到,得到之后一定抓紧,我在这一生当中决定成就,你自己要相信。他能做到,我为什么做不到?细心观察他为什么能做到,然后把我做不到的因素消除,我的障碍就没有了,就能做到。你细心观察那些做到的人他具备什么条件,万缘放下;由此可知,万缘不放下是障碍,要放下。「放下,众生很苦!」是,你要是这样的慈悲,怕众生受苦,不肯放下,你就跟著众生一道轮回。就好像你看到一个人掉到水里去了,快要淹死,自己不会游泳,在那个地方看到,这个人可怜,赶紧下去救他,赔一条命。你自己也不会游水,你不是跟他一起死吗?看到怎么办?回过头来赶紧去学游泳,我要做游泳的高手,以后遇到我才能救他。你现在不能不放下,这叫真正的智慧,真正的慈悲。
所以古来大德看到信心不足的,造作业障深重的,临终要受果报,人家问大德怎么办?大德在那里说,随他去吧!这个话里头有大道理在,不是不慈悲,你救不了。所以教下才说佛度有缘人,什么人有缘?能信、能解、能行,有缘人。最低限度要做到他能信、能解,你给他种善根,他能行,他这一生决定得度,不能行就没有法子了,最重要的是在行。我们现在学的「贤首品」,「贤首品」这一品经最后的结论就是讲行。
四谛,在这一段我们也要做个报告,四谛的初门也有藏、通、别、圆,初门就是下手之处。我们不必依古大德的说法,古大德的讲法在那时候管用,在现在不行,为什么?做不到。我们不得已而求其次,我们只要把总的纲领、总的原则抓到,总纲领、总原则就是看破、放下;看破是对於事实真相明白了,把你的烦恼、习气、业障要放下。末法时期,世尊在《大集经》里面教我们,念佛成就,我们如果采取这个法门,这就是随顺佛陀教诲;我们要去学另外法门,那就不是随顺佛陀教诲。
为什么?正法时期,戒律成就。现在人也有对我们批评的,说我们破坏了戒律,其实是破坏了祖师订的清规。祖师订的清规是印度戒律中国化,唐朝时候才有清规,也就是生活规范。佛弟子,出家的、在家的都有一套生活规范,那是那个时代的。穿衣服,佛教传到中国来,中国人穿中国人自己的衣服,没有用佛家的三衣。现在我们搭的这个衣是佛家的,你要是真正看到佛陀在世穿的那个三衣,我们楼下三楼是印度教,你看看他们穿著的,那就是的。他们衣很大,比我们现在这个衣大一倍,裹在身上,印度人穿的,就是一块大布,大概是我们这个衣的两倍大,我们现在已经把它缩小成一倍,小一半了。用勾环,隋唐时代还不是勾环,带子,用个带子系起来,带子系麻烦,你看以后用勾环,不是一步一步在改进吗?哪有一定的成规?
日本人就更方便,日本人的袈裟也是一格一格的,他做了这么一个小方块,做法事的时候他就从口袋里拿出来,就像我们的念珠一样,戴在身上,胸前一块;不用的时候,拿起来放在西装口袋里头,方便。我们看起来,那一小块实在讲太不庄严,我觉得我们中国祖师大德做这个衣是好,确实保留了世尊当年在世的形式。祖师大德给我们订的内衣、小褂裤都很宽大,为什么?拜佛方便。你说如果穿上西装、西装裤,不能拜佛,拜个几拜它都裂开,它包在身上太紧了,所以很宽、很大,很舒服。尤其裤脚很长,为什么?把它卷起来扎带子。这是中国的,古印度是不是这样?古印度没有。古印度那个时候跟中国上古,上古时候没有裤子,都穿裙子,男女都是穿裙子。你现在看画佛像,你看佛像画的还是穿裙子,我没有看到佛像有穿裤子的,没有看到,都是裙子,这要懂得。
现代人体质跟古人不能比,差多了,换句话说,血液循环不好,常常有毛病,这个系带子,带子系得紧紧的就影响血液循环。所以我在早年,我就把裤子改了,短了,裤口也小一点,带子不要了,就有人批评我,说我不遵守祖师的制度。祖师没有遵守释迦牟尼佛的制度,为什么?释迦牟尼佛的时候没有穿裤子,都穿裙子,他改成裤子,没有遵守释迦牟尼佛的制度。所以诸位要晓得,佛法是活活泼泼的,佛法不是死的,在不同的时代、不同的地区、不同的文化、不同的生活方式,佛总是恒顺众生、随喜功德。佛没有制作,佛只讲原理原则,细行一定要随顺众生,只要方向、目标正确就好了。八万四千法门,无量法门,就是随喜、恒顺,但是它真的一个方向、一个目标,方法就是一个总的原则,看破、放下。
在过去,一个目标,明心见性,见性成佛,一个方向,菩提大道,就是三皈依,觉而不迷,皈依佛,正而不邪,皈依法,净而不染,皈依僧,这是大方向,觉正净;走觉正净才能达到明心见性,见性成佛,见性就是回归到自性。我们现在是迷失了自性,在三途、六道、十法界流浪,诸佛菩萨的教诲是帮助我们回归自性,回家!这个道理要懂。所以我们的穿著要简单、要朴素、要整齐、要大方,要符合这几个原则就好了。
世尊当年制作的福田衣,这是表法的意思,这件衣代表什么?代表遍法界虚空界一切诸佛刹土,一个不漏。披在身上你就要常常观想,我的心是法性,我的身是法相,性相是一不是二,这就是明心见性,这就是回归自性,这个衣代表这个意思。每一格代表一尊佛,一尊佛的教区(教化区)就是一个三千大千世界,我们现在所讲的,用科学的说法,是十亿个银河系,这是一尊佛的教化区,一格就是代表这个。这个格子有多少?无量无边,你能看得出来吗?你看到这个地方,这有长有短,短的也是这么长,我们是切成一块让你看,实际无有穷尽,竖穷三际,横遍十方,它表这个意思。叫你看到这个衣,你自己跟法界融合成一体,所以不能做得太小挂在那里,那看不出来。
但是我们现在这个衣是长了,不方便,这个衣可以做短一点,不要拖地。我们的海青,袖子太长,我有意思把袖子剪一半,剪一半很好看。长度也要把它缩短,使我们现在走路,特别是利用公共交通工具,我们上公共巴士,后面的人踩不到,要以这个做标准。不要被后面的人踩到我们的衣服,你就要摔一跤,你摔一跤现在人不会怜悯你,他踩到,看你跌倒,他在旁边哈哈大笑,不像从前。我们上下楼梯、上下车的时候不必要把衣服提起来,这样就方便了。所以我看到日本人、看到韩国人他们的海青,我觉得很有道理,他比我们短很多,至少短一尺多,这很有道理,你要符合现代生活的方便。中国衣服适合於古代,不适合於现代,这些不能不懂。
佛给我们制定的戒律不能变,戒律很少,跟在家人定的只有五戒,五条,跟出家人定的也只四重戒,这不能变,轻戒也只有十几条。比丘二十五条戒,后面二百多条都是威仪,威仪就是日常生活应该守的规矩,那是要变的。这就是给你说,根本戒不可以变,它是讲原理原则,杀、盗、淫、妄,再加上饮酒,杀盗淫妄酒,这是决定不能变的。总而言之,一定要有智慧,要能够让现前大众普遍的都感到方便,在学习当中都能产生法喜,这就对了,佛法活活泼泼,不是死呆板的。所以每一条戒都有开遮持犯,你看它多灵活,它不是呆板的,根本戒也有开遮持犯,又何况往上提升,定共戒、道共戒,那真正得到解脱了。
这个四谛在现前我们学习,无论是藏通别圆都要从根本学起,没有根怎么学都不能成就。在这许多年来,我们也走了许多的国家地区,不仅是接触到佛门同学,其他宗教的朋友们我接触很多。现前普遍的问题就是伦理道德的堕落,自私自利、贪瞋痴慢的滋长,这是麻烦事情。我遇到许多宗教领袖、高等的传教师,我们在一起都会讨论到这些问题,一定要认真学习经典,要正确的理解经典,依教奉行,才能得到宗教教学的真实利益。在中国,中国至少有五千年的历史,这是信史,就是可以相信的,是真的事实。五千年为什么在这个地区屹立而没有消失,原因在哪里?在教育。尤其是最近这二千五百年,特别是从孔子以后,这个地区的教育,儒释道三家,三教九流,九流是学派,这个三教,大教育家,孔子、老子、释迦牟尼。佛教传到中国,很快就跟中国传统文化融成一体。
这三教的根是什么?儒家的根是传统文化的根,换句话说,五千年的根,教的是伦理的教育、道德的教育、因果的教育,这是根本,这三个根。后人把这三种教育发扬光大的人很多,至少有几十家之多,我们看到现在很多家谱里面,家谱里面都有家训,所谓「家有家规,国有国法」,都有家训。到朱熹,宋朝的时候,这是宋朝大儒,我想他一定是从许多最好的家训、代表性的家训,把里面好的东西它的精神、它的方法融合成一体,写了一篇「童蒙须知」,教小孩的。以后在前清,又有人用这个做基础、做底本,重新再改写成《弟子规》。所以《弟子规》这篇文字是中国五千年传统家教的集大成,它能够代表中国五千年的家庭教育。编得好,三个字一句,好念又押韵,总共三百六十句,一千零八十个字,好记。
婴儿从出生,耳濡目染,大人把弟子规统统做到,做给婴儿看。他从出生,睁开眼睛他就会看,竖起耳朵他就会听,他已经在学习,所谓是先入为主,根深蒂固,这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根。他的父母、他的长辈、他的哥哥、姐姐,都把弟子规做给他看,他看了一千天,三年,到三岁。他就懂得做人的道理,他懂得孝悌忠信礼义廉耻,他自然就懂了,所以中国谚语才讲「三岁看八十,七岁看终身」。在全世界,中国人最懂得教育,真正的教育不一定要认识字,很多人不认识字,懂得做人,懂得这些道理。《弟子规》他没念过,可是里头他都做到了,日常生活当中全做到了。都是大人教的,都是社会上一些大众表演出来的,我这个年龄小时候还沾了一点边。
儿童到六、七岁的时候上学,进私塾,那是家教的延续,这时候学校的老师也跟家长一样,做出榜样给学生看,身教。再把这些道理讲给儿童听,为什么要这样做,以前只晓得这样做是对的,不晓得什么道理,这是把道理讲给他听,为什么要这样做。七、八岁,伦理有根了,要跟他讲道德、要跟他讲因果,让他在童年时代就把伦理教育、道德教育、因果教育根深蒂固,他一生不会学坏,他有能力辨别邪正、是非、真妄,这才叫根。所以儒家的根、中国传统的根是《弟子规》,比什么都重要,道家的根是《太上感应篇》,佛家的根是《十善业道》,三教三个根。
但是在中国,中国有三教,三教很难分,你说哪个是纯儒、哪个是纯佛、纯道,找不到,一个找不到,为什么?统统都学;形式上有三教,实质上它已经融成一体。读书人这是儒,他也学佛,他也学道;道教的道士,他也学佛,他也学儒;佛教里面这些法师们、出家人,他也学四书五经,他也学老庄。所以在中国,这个三教确实能融会贯通,是一而三,三而一。不但三教,连九流都是一家,这就是现代人所讲的多元文化。
现在交通便捷,资讯发达,得力於科技的昌明,把地球变小了。我记得我在抗战前一年,十岁,那是民国二十五年,我离开家乡到福建,我记得走了一个星期。现在从我家乡到香港,飞机只要两个小时,从前走七天。七天算是交通还不错了,从芜湖到南京、到上海可以坐火车,上海到福州可以坐轮船,轮船三天三夜到福州,从福州到南平坐小轮船,就有一点像现在香港的渡轮一样,小火轮、小轮船,从延平到建瓯坐公共汽车。算不错了,比步行走路强多了,走路恐怕要走一个月才能走到。现在交通的便捷把地球距离缩短了,变成地球村,这个变化很大,过去人老死不相往来,现在往来的机会是愈来愈多,愈来愈密切。那么你就想想,不同的文化、不同的言语、不同的生活方式,这一下接触,会不会有冲突?当然,不能避免的。如何能把冲突缓和、化解?需要一段时间。所以现在国外许多国家都提倡多元文化,那就是我们要接受外来的文化,每个地区都要能包容、都要能接受,不同的文化如何我们在一个社会能和睦相处,平等对待,互助合作。
我在澳洲,有一天澳洲的移民部长、公民部长我们在一起吃饭,在他们国会大厦餐厅里面吃饭。他们告诉我,澳洲现行的政策,希望在十年之内接纳两千万的移民。现在澳洲人大概只有两千多万,希望再接纳两千万移民,使澳洲的人口达到五千万。我听了这个话之后,我就告诉这两位部长,我说你们有没有想到,来自不同的国家、不同的族群、不同的信仰、不同的文化,跟原居民如何能够融洽在一起生活?他说他们也想到了,而且认为这是很严肃的一个问题。我说:有没有方法?还想不出来。我就告诉他:我有方法。他问我:你有什么方法?我说:现前必须要培养一批多元文化的老师,师资,你现在要培养一批师资,要了解全世界各个地方不同的文化、不同的信仰、不同的生活方式,要都懂得。可以利用全国这些学校,什么时候?寒暑假的时候,办班教学。欢迎新移民跟原居民在一起学习,免费来上课。能够上个一个星期到两个星期,彼此大家了解,彼此在学习期间互相也认识了,那就很容易相处。我这个方法他们接受了,这个办法好。
用这种短期培训,大家在一起上课,在一起学习,让他们了解澳洲人,澳洲人也了解他们过去本国本土的一般状况,彼此互相了解。学习包容,学习谦虚,学习尊重别人,学习关怀,学习互助合作,这个社会很美好。这就是我们现在学习的这一大段,这一大段一共有十个小段,这是第七段,后面还有三段,这一段是大用无方。
所以末后这首偈子说,『所有一切诸佛法,皆如是说无不尽』,这就是说大乘佛法的实相。大乘教里面告诉我们,无有一法不是佛法。佛是什么意思?佛是觉悟的意思,佛翻作觉,法是一切法,对一切法通达明了,就叫做佛法。对一切诸法不通达、不明了,我们通常称一切诸法,通达明了,再加上一个佛字。所以,佛是通达明了的意思,跟中国人讲「圣」是一个意思,圣也是通达明了。「皆如是说无不尽」,法法皆是,法法皆如。所以佛在经上才讲,日日是好日,时时是好时。西方极乐世界,日日是好日,时时是好时;我们娑婆世界,尤其现在我们生活在这个地球上灾难很多,天灾人祸频率年年在上升,好像灾害一次比一次严重,这个地方是不是也是日日是好日,时时是好时?诸佛菩萨看了一点都不错,我们地球现在也是日日是好日,时时是好时。这怎么个说法?消业。
「人人是好人,事事是好事」,我续了两句,真的,一点都不假。为什么会灾难频繁?你造的业障太重,造业业要消掉,灾难是消业障的。你明白这个道理,你就能够晓得,三途(饿鬼、畜生、地狱)不是坏事。这里面的鬼王,我们在《地藏经》上念到的,阎罗、罗刹、阿修罗,许多都是诸佛如来、法身菩萨在那个地方示现的,你能说他不是好人吗?你能说那不是好事吗?为什么菩萨现这种恶毒之相?那个恶毒不是佛菩萨现的,是众生恶业所感的,佛菩萨什么时候现相?我们在大乘经上读到的、认知的,佛菩萨只是随众生心,应所知量。众生心善,他现的就是善相,众生心不善,他现的就是不善相,不是他自己的意思,自己从来没有意思。这样体会到,你才真的把事实真相搞清楚。
所以众生感是有心的,佛菩萨应是没有心的,决定没有起心动念,决定没有分别、执著。所以地狱的境界、饿鬼的境界、畜生的境界,菩萨随众生感而应现,帮他消业障。就好像这个世间,世间人犯法了,被法律判刑制裁,送到监狱里面去执行,在监狱里是消他的罪业,刑期满他就出来了。那我们要问,三途,饿鬼、畜生、地狱,是不是也是刑期满就出来?没错,刑期满就出来。刑期是谁定的?没有人定,是他自己的恶业。刑期满早晚也不一定,什么叫刑期满?真正忏悔就满了。所以堕落在三途里面,时间长短没有一定,你什么时候能悔改,什么时候认错,就出来了。
但是你要知道,地狱里认错了,你是可以离开地狱,有句话必须记住,「万法皆空,因果不空」,那就是说你杀人要偿命,你欠债要还钱,因果不空。地狱出来再到人道,到人道来干什么?这佛说了,人间人与人的关系四种缘,报恩、报怨、讨债、还债,如果没有这四种缘,对面不相逢,陌生人;只要有缘,肯定都是这四缘。不觉悟,这个里头就是恩怨酬偿,冤冤相报,真的,生生世世扯不清,你说多麻烦。所以出离六道轮回谈何容易!只有觉悟的人,觉悟这要遇到佛法才行,佛法是正觉,佛法是大觉,把事实真相搞清楚、搞明白,算了,放下,我欠人的还人家,别人欠我的不要了,这才能解脱。
我欠别人的不能不还,人家欠我的可以不要,如果还要,这一生就不能解脱,我们念佛就不能往生。「那个人欠我的债没还我,我还等他还」,你能往生吗?一定要晓得,万般将不去,唯有业随身,不再计较、不再执著,这才能超越,稍稍有一丝毫计较、执著就走不了。所以念佛人,念佛的人多,往生的人少,什么原因?执著、计较没放下。这桩事情必须在日常生活当中去学习,天天要有警觉,天天要能提得起来。决不是说我到病重临死的时候再放下,那时候迟了,来不及了,你自己做不了主;必须在现前头脑清醒的时候,自己做得了主。什么时候放下?现在放下,现前就不执著,这才能解脱,这样才能往生。
所以四谛,就是佛法,讲到这个地方,要说从哪个地方下手?从哪里学起?就从现前放下。天天要放下,为什么?我们习气太深,现在是放下了,过几分钟它又起来,过二、三个小时又不行了,到明天就更不行了,天天要练。练到哪一天真放下,真的是放下了,不再有这个念头起来,那你就得念佛三昧,恭喜你,你往生就自在。所以功夫没有成就,我过去也曾经讲过,不能死!一死什么都完了,为什么?三途去了。一定要在这一生当中把这桩事情办好,要知道,除这桩事情之外全都是假的,除这桩事情之外,所有事都是对自己不利的。有几个人有这么高的警觉?有几个人有这么深入的认知?这不容易!
末后这首偈清凉大师有注解,注解里面讲,「非唯说四谛」,不仅仅只说四谛,「六度万行等皆然」,从这里讲四谛是表法,是代表,就是释迦牟尼佛四十九年所说的一切法,用这个做代表。下面讲「一心说法,得语实性」,后面说「能起随类之用,名三昧力」,这很重要。我们怎么修?关键就在一心。你看修净土的,修净土的标准是什么?《弥陀经》上讲的,「一心不乱,心不颠倒」,这两句是标准。你能把这八个字做到,不但是决定往生,实在讲,你是自在往生,怎么?想什么时候走就什么时候走,想站著走,行;想坐著走,行;想躺著走,也行。
从前听说有这么个故事,佛门叫公案,有个法师他往生的时候就问人,你们有没有看到站著走的?有,有听说。坐著走的?有听说。然后他翻一个跟斗,头朝下脚朝上,这样走的你们有没有看见过?没有!他就走了。你看游戏神通,自在!他的功夫在哪里?就是一心不乱,心不颠倒;一心不乱是三昧,心不颠倒是智慧,福慧圆满了。圆满有等级不同,这个圆满就是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条件圆满了。一心就是没有妄念,我还有别的念头就不是一心,你念佛的时候夹杂了。
一心最浅的解释就是一句南无阿弥陀佛,你心里头只有这一句,除这一句什么都没有。无论做什么事情,做完就了了,绝不放在心上,处事待人接物亦复如是。看到人,每个人都是阿弥陀佛,这个好,自己对佛的恭敬心生起来了;看到每桩事也是阿弥陀佛,遍法界虚空界就是一个阿弥陀佛,得一心不乱。心不颠倒,没有一个杂念能渗透进去,没有一丝毫怀疑,得语实性。说实在讲,这是说,如果是行,就得身实性,如果是念头(观),得意实性,实性就是自性、就是本性。言语回归到实性,与实性相应,身体一举一动与实性相应,意也跟实性相应,那你就能起随类之用。就像佛在此地讲的一样,你对於十法界的众生都能起随类的作用,秘诀就在一心。一心念佛,一心说法,就跟这个地方讲的佛菩萨没有两样。第七段「俯同世间三昧门」,我们就学习到此地。
诸位法师,诸位同学,请坐。请看「贤首品」第十二,「大用无方」第七段「俯同世间三昧门」,最后的三首偈。我们从第十五首念起,先把这个文念一遍。
【分别文字说四谛。决定义理说四谛。】
昨天我们学到此地。接著看下面:
【善破於他说四谛。非外所动说四谛。或八部语说四谛。或一切语说四谛。随彼所解语言音。为说四谛令解脱。】
最后一首:
【所有一切诸佛法。皆如是说无不尽。知语境界不思议。是名说法三昧力。】
第七大段最后一首是总结。『善破於他』、『非外所动』清凉大师有注解。讲到善破,这就是现在所讲的辩论,在哲学里面讲叫科学方法论,确实是纯哲学。清凉注解里面讲,「以因明比量等,真能破故」,这是说到佛法五明里面的因明。所以早年方老师把佛法介绍给我,说佛法是高等哲学,不是没有原因的,佛法里面的立论跟现代的科学方法论不谋而合。世尊在三千年前,因明,它三量,什么叫做量?这个量也是我们现在所讲的条件、前提,有大前提、有小前提、有结论。因明以三支为比量,有现量、有比量、有非量,这是一种说法,另外一种说法是现量、比量、圣言量,或者叫圣教量,有这两种讲法。我们两种都要介绍一下。
我们学佛必须要采取圣教量。圣人的现量,我们凡夫达不到的。譬如圣人五眼圆明,这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,不但凡夫做不到,天人也做不到,甚至於阿罗汉都做不到。阿罗汉虽然有天眼,他天眼能力并不很大,比起我们六道众生,我们真是叫望尘莫及;他要往上面跟菩萨比、跟佛比,他就差的很远。以天眼所见,阿罗汉只能见到一个小千世界,佛经里面讲阿「少/兔」楼驮他的天眼可以见到大千世界,那是修得的,不是报得的,那是特殊情形。阿罗汉里面,现量最大的是阿「少/兔」楼驮,最大的,一般阿罗汉只能见到小千世界。小千就不错了,小千能见多大的范围?我们用黄念祖老居士的说法,一个单位世界是现在科学家讲的一个银河系,一个小千世界是一千个单位世界组成的;换句话说,阿罗汉的天眼可以看一千个银河系,我们六道凡夫望尘莫及,六道凡夫的天眼跟他们比是小巫见大巫。所以这个我们就得依圣言量、依圣教量。
三量的建立,是就心法、心所法量知所缘的境界,量是度量的意思,衡量所缘的境界,就有三种不同。第一种是「现量」,现量是现前的,我们能缘的心对所缘的境,这当中没有障碍。譬如眼见色,我们看得很清楚,就在面前,当然你相信了;耳听音声,听人说话,听得清清楚楚、明明白白,这是现量,让你没有怀疑。第二种是「比量」,比量我们现在讲推论。这个事情并不在眼前,我们没有看见、没有听到,但是从理论上去推想,应该是这样的,不会有错误的。佛经里面的比喻,现在还是一样的,很好用。譬如隔一道墙,墙的外面,我们在院子里面,院子有围墙,围墙外面我们看不到,可是看到围墙外面有烟起来,你马上就能推想下面一定有人在烧火,如果没有人烧火它怎么会有烟?这属於比量。现代科学家用数学推论出许多宇宙当中我们见不到、也听不到的一些现象,甚至於发现行星。天王星、冥天星的发现,都是先从数学里面推断,讲行星绕地球的引力,推断出外面一定有行星,没有行星天王星不可能会受到影响。这样一推算,认为外面有,细心观察,发现了冥王星。这一类叫比量,也有相当的成就。
第三种叫「非量」,非量是错误的判断,确实他是有判断,但是判断错误。错误就打问号,不敢做决断,所以也叫它做似现量、似比量。现量当中不敢判断它的真实性,加一个相似,就是还没有做最后的决定,比量当中也不敢做最后决定。譬如我们看到墙外面有人在生火,它有烟上来,这可以说是能肯定的。但是你说这下面现在有没有人?那就不一定。也许他升了一把火,人走了,但是火是真的,火是真现量;现在有没有人?是似现量,不敢说是真有,可能他烧火之后就离开了。类似这种情形,这都是像现在西方哲学里面的逻辑、辩证法,是属於这一类的。
在佛法里面,佛告诉我们,阿赖耶识、末那识、意识这都在内,都不在外。在三量里面,阿赖耶识跟前五识只有现量,阿赖耶识也是现量。第七识执著,佛说第七识确实是非量,换句话说,全是错误的,执著这个身是我,错了。而第六意识是分别,分别可以说三量具足,第六意识有现量、有比量、有非量。这是就六、七、八识来说。用这种方法跟人家辩论真的是能立、能破,善破於他,驳倒别人错误的知见。佛用这个方法来说四谛。
另外『非外所动说四谛』,外是外道,外道我们一定要很清楚的认知,外道决不是轻视人,决不是批评人,不是的;外道是心外求法,佛称之为外道。哪个人心外求法?没有明心见性的人,全都是心外求法。这个范围太大了,阿罗汉还没有明心见性;换句话说,菩萨以上,菩萨还不是普通菩萨,明心见性的摩诃萨,他不是外道。为什么?他应化在世间叫随心应量,随众生心,应所知量,他用的是真心,他不是妄心。不为外动,非外所动就是不为外动,不会被外面境界所迷,不会受外面境界的影响,这个说四谛也是法身菩萨以上才能办到,一般人做不到。
底下第十六首偈,『或八部语说四谛』,八部是鬼神,天龙八部。他们的语言不一样,这是我们能够理解的,正如同我们世间人住在这个地球上,语言不相同。一个国家,在我们中国,我们中国有多少种语言你知不知道,很复杂。我小时候住在福建建瓯,建瓯人住在城里的人跟乡下的人说话就不一样,所以我很小就知道福建话很复杂,同是一个省,听不懂。广东跟福建不远,你看广东话跟潮州话不一样,跟湄州的客家话又不一样。如果你仔细去调查,广东至少有十几或者是几十种不同的语言。现在交通方便,资讯发达,大家逐渐都讲普通话,容易沟通。你要晓得,一百年前没有资讯,交通不方便,确确实实人民有真的老死不相往来。有人在乡下出生,一生没有进过城市,他一生的活动空间就是他那个乡村周围不太远的地方,外面世界多大不知道。到城里去过几次,他见过世面了,就很受人尊敬。所以方言不一样。八部鬼神也不例外,这是天龙八部,佛要度他们,一定要用他们的语言,这样看起来佛是什么语言都能说。
底下一句,『或一切语说四谛』,这就是包括佛什么语言都能说。佛有没有学过?不需要学,为什么不需要学?你要记住,「何期自性,能生万法」。十法界依正庄严都是自性所现的,自性所变的,所以只要你见性了,你就全通了。没有见性之前有障碍,见性之后,什么障碍都没有,所有的空间维次消失了,不存在。空间维次从哪里来的?给诸位说,从分别执著来的,起心动念没有空间维次,一分别就有了,就产生不同的空间维次。十法界依正庄严,十不是数字,《华严经》上的十代表圆满,代表无量无边。这个事实科学家也是靠数学推演出来的,数学为科学之母。从数学理论上来讲,空间维次是无量无边的,但是现代的科学家确实能够证实,黄老居士告诉我,有十一种不同的空间维次,科学家能够证实。这个证实不是现量,是比量,这个比量是正确的,没有错误,不是似比量、似现量。
我们学佛学了这么多年,也深深的能体验到,真的是无量无边。我们同样此时此处我们得人身在人法界,我们共同在这个教室里面学习经教,我们的空间是不是同一个?也许你说是,我们是同一个空间维次,好像电视机,我们同一个频道。其实不然,各人有各人的空间维次,各人有各人自己的频道,只是我的频道跟你的频道差不多,相差有限,所以可以互通。这要很细心、很冷静,你能体会到,然后你才能发现,在一切时、一切处频道都在产生变化。所以真的是不一样,各人住各人的空间。《楞严经》上讲的同分、别业,这有道理。我们大家在一起互相能够交流,同分,这是共业。别业不一样,别业是什么?我们的感受,我们同样在听课,同样在看一个节目,每个人感受不相同,有人受喜悦的感动,有人受悲伤的感动,不一样,甚至有人根本就没有感动。为什么同样一个境界里会有这三种明显不同的现象?别业妄见。
同分见、别业见都是虚妄的境界,不是真实的。真实的只有能现能变的真性,大经上讲法性,也讲佛性,明心见性,所以见性了,问题解决了。要怎么样才能见性?放下就能见性。放下见思烦恼,真要学,不学不行,不学活在这个世间太可怕了。为什么?你免不了生老病死,你到老病死的时候怎么办?没有人能救你,佛菩萨也救不了你。有一个能救,觉悟了,怎样觉悟?放下,至少要把八十八品见惑放下。简单的说,身见要放下,不要再执著这个身是我,不要再执著你现在所拥有的一切,我所。你要常常想到佛经上讲的真话,「万般将不去,唯有业随身」,这世间一点一滴你都带不去,什么能带去?你的善心善行、你的恶念恶作可以带去,那是业感。你有善心善行,你将来生三善道,你有恶念恶作,你将来生三恶道,这是决定你将来到哪里去。这个东西能带走,其他的什么都带不走,什么也帮不上。我们懂得这个道理,人生在世要做好事,带得去,做坏事也带得去。为什么叫做好事?不要到三途去,你不做好事就堕三途。所以头一个要把我、我所放下,这才能入佛门。
我们这些年来,在许多地方看到冤亲债主附身的不少,现在这几年愈来愈频繁,这是我们现量所见的,你不能不承认。附身的那些人决定不是装出来的,装他装不像。我们亲眼所见、亲耳所闻,你还能不信吗?是有不信的,我见了我相信,那个不信的业障重,他还没有回头,还没有觉悟。这也是各人的,佛法讲是业障不一样,我们用科学家的话来说,每个人的空间维次不相同。真正明白了、觉悟了,断恶修善、积功累德是眼前当务之急。我们要求的是什么?智慧,不求别的,智慧从哪里来的?智慧从清净心来的,我们心里所有一切不清净的东西、垃圾要把它丢掉,不能再放在心上。这个心叫什么?心叫良心,把自己的良心拿去当作别人的垃圾桶,你说你有智慧吗?
别人的善言善行,我们可以放在心上记住,别人的所有一切的不善,决定不要放在心上,放上心上就变成垃圾桶,这个重要。你的良心当作别人的垃圾桶,你将来到哪里去?垃圾是肮脏的东西,全是三恶道的,不要再干这些傻事。学六祖惠能大师,「若真修道人,不见世间过」,不见不是真的不见,真的不见那你不就糊涂了吗?见,见而不见,听而不闻,这个高明。也就是说看到、听到了,决定不把它放在心上,就叫做见而不见,听而不闻,心里面只想别人的好处,不要想别人的不好处。我们虽然没有明心见性,要向明心见性道路上迈进。自己业障实在太重,烦恼习气转不过来,放不下,不要紧,老实念佛,求生净土,生到西方极乐世界之后,你见到阿弥陀佛就见性了。
实在讲,往生的时候佛光注照,那是大量的把你的烦恼、不善的业习消除,佛光的作用不可思议。你生到西方极乐世界听佛讲经说法,看看西方世界的居民、大众,没有一个不是百分之百的依教奉行,圆满的具足信愿行三个条件,所以明心见性很快。你什么时候见了性就什么时候成佛,到那里成佛很快,缘太好,太殊胜了。成佛之后,你跟诸佛如来一样,自自然然的应化在十法界,不只娑婆世界的十法界,遍法界虚空界一切诸佛刹土的十法界,哪里有缘哪里去现身,哪里有缘哪里去说法。
此地讲的四谛是代表,前面跟诸位说过,是代表一切佛法,通常概括的来说,四谛、十二因缘、六度万行,这都是佛门里面的表法,见性之后自然就通达,什么样的语言都能说,都能够理解。『随彼所解语言音』,现在这个众生他在哪一道,他在一个什么环境,他现在使用的什么语言,菩萨能现同类身,用同类的语言给他说法。『为说四谛』,后面这三个字『令解脱』,这是佛菩萨应化的目的,是帮助他解开迷惑烦恼,帮助他脱离三途、六道轮回。这是真的吗?千真万确,难不难?不难。事不难,最难的是信。众生不信,对佛菩萨怀疑,现在人听到佛菩萨说这是迷信,这就难了,这是把他这一生得度的缘分全都给断绝了,真可惜。为什么?人身难得,得人身好不容易,得人身是最有缘分、也就是机会最多这一生当中得解脱。你得到人身,很可惜,一个错误的认识,认为佛教是迷信、佛教是宗教,不肯认真学习,这一生空过了,你说多可惜!
我们要有高度的警觉,知道这个机会不容易得到,得到之后一定抓紧,我在这一生当中决定成就,你自己要相信。他能做到,我为什么做不到?细心观察他为什么能做到,然后把我做不到的因素消除,我的障碍就没有了,就能做到。你细心观察那些做到的人他具备什么条件,万缘放下;由此可知,万缘不放下是障碍,要放下。「放下,众生很苦!」是,你要是这样的慈悲,怕众生受苦,不肯放下,你就跟著众生一道轮回。就好像你看到一个人掉到水里去了,快要淹死,自己不会游泳,在那个地方看到,这个人可怜,赶紧下去救他,赔一条命。你自己也不会游水,你不是跟他一起死吗?看到怎么办?回过头来赶紧去学游泳,我要做游泳的高手,以后遇到我才能救他。你现在不能不放下,这叫真正的智慧,真正的慈悲。
所以古来大德看到信心不足的,造作业障深重的,临终要受果报,人家问大德怎么办?大德在那里说,随他去吧!这个话里头有大道理在,不是不慈悲,你救不了。所以教下才说佛度有缘人,什么人有缘?能信、能解、能行,有缘人。最低限度要做到他能信、能解,你给他种善根,他能行,他这一生决定得度,不能行就没有法子了,最重要的是在行。我们现在学的「贤首品」,「贤首品」这一品经最后的结论就是讲行。
四谛,在这一段我们也要做个报告,四谛的初门也有藏、通、别、圆,初门就是下手之处。我们不必依古大德的说法,古大德的讲法在那时候管用,在现在不行,为什么?做不到。我们不得已而求其次,我们只要把总的纲领、总的原则抓到,总纲领、总原则就是看破、放下;看破是对於事实真相明白了,把你的烦恼、习气、业障要放下。末法时期,世尊在《大集经》里面教我们,念佛成就,我们如果采取这个法门,这就是随顺佛陀教诲;我们要去学另外法门,那就不是随顺佛陀教诲。
为什么?正法时期,戒律成就。现在人也有对我们批评的,说我们破坏了戒律,其实是破坏了祖师订的清规。祖师订的清规是印度戒律中国化,唐朝时候才有清规,也就是生活规范。佛弟子,出家的、在家的都有一套生活规范,那是那个时代的。穿衣服,佛教传到中国来,中国人穿中国人自己的衣服,没有用佛家的三衣。现在我们搭的这个衣是佛家的,你要是真正看到佛陀在世穿的那个三衣,我们楼下三楼是印度教,你看看他们穿著的,那就是的。他们衣很大,比我们现在这个衣大一倍,裹在身上,印度人穿的,就是一块大布,大概是我们这个衣的两倍大,我们现在已经把它缩小成一倍,小一半了。用勾环,隋唐时代还不是勾环,带子,用个带子系起来,带子系麻烦,你看以后用勾环,不是一步一步在改进吗?哪有一定的成规?
日本人就更方便,日本人的袈裟也是一格一格的,他做了这么一个小方块,做法事的时候他就从口袋里拿出来,就像我们的念珠一样,戴在身上,胸前一块;不用的时候,拿起来放在西装口袋里头,方便。我们看起来,那一小块实在讲太不庄严,我觉得我们中国祖师大德做这个衣是好,确实保留了世尊当年在世的形式。祖师大德给我们订的内衣、小褂裤都很宽大,为什么?拜佛方便。你说如果穿上西装、西装裤,不能拜佛,拜个几拜它都裂开,它包在身上太紧了,所以很宽、很大,很舒服。尤其裤脚很长,为什么?把它卷起来扎带子。这是中国的,古印度是不是这样?古印度没有。古印度那个时候跟中国上古,上古时候没有裤子,都穿裙子,男女都是穿裙子。你现在看画佛像,你看佛像画的还是穿裙子,我没有看到佛像有穿裤子的,没有看到,都是裙子,这要懂得。
现代人体质跟古人不能比,差多了,换句话说,血液循环不好,常常有毛病,这个系带子,带子系得紧紧的就影响血液循环。所以我在早年,我就把裤子改了,短了,裤口也小一点,带子不要了,就有人批评我,说我不遵守祖师的制度。祖师没有遵守释迦牟尼佛的制度,为什么?释迦牟尼佛的时候没有穿裤子,都穿裙子,他改成裤子,没有遵守释迦牟尼佛的制度。所以诸位要晓得,佛法是活活泼泼的,佛法不是死的,在不同的时代、不同的地区、不同的文化、不同的生活方式,佛总是恒顺众生、随喜功德。佛没有制作,佛只讲原理原则,细行一定要随顺众生,只要方向、目标正确就好了。八万四千法门,无量法门,就是随喜、恒顺,但是它真的一个方向、一个目标,方法就是一个总的原则,看破、放下。
在过去,一个目标,明心见性,见性成佛,一个方向,菩提大道,就是三皈依,觉而不迷,皈依佛,正而不邪,皈依法,净而不染,皈依僧,这是大方向,觉正净;走觉正净才能达到明心见性,见性成佛,见性就是回归到自性。我们现在是迷失了自性,在三途、六道、十法界流浪,诸佛菩萨的教诲是帮助我们回归自性,回家!这个道理要懂。所以我们的穿著要简单、要朴素、要整齐、要大方,要符合这几个原则就好了。
世尊当年制作的福田衣,这是表法的意思,这件衣代表什么?代表遍法界虚空界一切诸佛刹土,一个不漏。披在身上你就要常常观想,我的心是法性,我的身是法相,性相是一不是二,这就是明心见性,这就是回归自性,这个衣代表这个意思。每一格代表一尊佛,一尊佛的教区(教化区)就是一个三千大千世界,我们现在所讲的,用科学的说法,是十亿个银河系,这是一尊佛的教化区,一格就是代表这个。这个格子有多少?无量无边,你能看得出来吗?你看到这个地方,这有长有短,短的也是这么长,我们是切成一块让你看,实际无有穷尽,竖穷三际,横遍十方,它表这个意思。叫你看到这个衣,你自己跟法界融合成一体,所以不能做得太小挂在那里,那看不出来。
但是我们现在这个衣是长了,不方便,这个衣可以做短一点,不要拖地。我们的海青,袖子太长,我有意思把袖子剪一半,剪一半很好看。长度也要把它缩短,使我们现在走路,特别是利用公共交通工具,我们上公共巴士,后面的人踩不到,要以这个做标准。不要被后面的人踩到我们的衣服,你就要摔一跤,你摔一跤现在人不会怜悯你,他踩到,看你跌倒,他在旁边哈哈大笑,不像从前。我们上下楼梯、上下车的时候不必要把衣服提起来,这样就方便了。所以我看到日本人、看到韩国人他们的海青,我觉得很有道理,他比我们短很多,至少短一尺多,这很有道理,你要符合现代生活的方便。中国衣服适合於古代,不适合於现代,这些不能不懂。
佛给我们制定的戒律不能变,戒律很少,跟在家人定的只有五戒,五条,跟出家人定的也只四重戒,这不能变,轻戒也只有十几条。比丘二十五条戒,后面二百多条都是威仪,威仪就是日常生活应该守的规矩,那是要变的。这就是给你说,根本戒不可以变,它是讲原理原则,杀、盗、淫、妄,再加上饮酒,杀盗淫妄酒,这是决定不能变的。总而言之,一定要有智慧,要能够让现前大众普遍的都感到方便,在学习当中都能产生法喜,这就对了,佛法活活泼泼,不是死呆板的。所以每一条戒都有开遮持犯,你看它多灵活,它不是呆板的,根本戒也有开遮持犯,又何况往上提升,定共戒、道共戒,那真正得到解脱了。
这个四谛在现前我们学习,无论是藏通别圆都要从根本学起,没有根怎么学都不能成就。在这许多年来,我们也走了许多的国家地区,不仅是接触到佛门同学,其他宗教的朋友们我接触很多。现前普遍的问题就是伦理道德的堕落,自私自利、贪瞋痴慢的滋长,这是麻烦事情。我遇到许多宗教领袖、高等的传教师,我们在一起都会讨论到这些问题,一定要认真学习经典,要正确的理解经典,依教奉行,才能得到宗教教学的真实利益。在中国,中国至少有五千年的历史,这是信史,就是可以相信的,是真的事实。五千年为什么在这个地区屹立而没有消失,原因在哪里?在教育。尤其是最近这二千五百年,特别是从孔子以后,这个地区的教育,儒释道三家,三教九流,九流是学派,这个三教,大教育家,孔子、老子、释迦牟尼。佛教传到中国,很快就跟中国传统文化融成一体。
这三教的根是什么?儒家的根是传统文化的根,换句话说,五千年的根,教的是伦理的教育、道德的教育、因果的教育,这是根本,这三个根。后人把这三种教育发扬光大的人很多,至少有几十家之多,我们看到现在很多家谱里面,家谱里面都有家训,所谓「家有家规,国有国法」,都有家训。到朱熹,宋朝的时候,这是宋朝大儒,我想他一定是从许多最好的家训、代表性的家训,把里面好的东西它的精神、它的方法融合成一体,写了一篇「童蒙须知」,教小孩的。以后在前清,又有人用这个做基础、做底本,重新再改写成《弟子规》。所以《弟子规》这篇文字是中国五千年传统家教的集大成,它能够代表中国五千年的家庭教育。编得好,三个字一句,好念又押韵,总共三百六十句,一千零八十个字,好记。
婴儿从出生,耳濡目染,大人把弟子规统统做到,做给婴儿看。他从出生,睁开眼睛他就会看,竖起耳朵他就会听,他已经在学习,所谓是先入为主,根深蒂固,这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根。他的父母、他的长辈、他的哥哥、姐姐,都把弟子规做给他看,他看了一千天,三年,到三岁。他就懂得做人的道理,他懂得孝悌忠信礼义廉耻,他自然就懂了,所以中国谚语才讲「三岁看八十,七岁看终身」。在全世界,中国人最懂得教育,真正的教育不一定要认识字,很多人不认识字,懂得做人,懂得这些道理。《弟子规》他没念过,可是里头他都做到了,日常生活当中全做到了。都是大人教的,都是社会上一些大众表演出来的,我这个年龄小时候还沾了一点边。
儿童到六、七岁的时候上学,进私塾,那是家教的延续,这时候学校的老师也跟家长一样,做出榜样给学生看,身教。再把这些道理讲给儿童听,为什么要这样做,以前只晓得这样做是对的,不晓得什么道理,这是把道理讲给他听,为什么要这样做。七、八岁,伦理有根了,要跟他讲道德、要跟他讲因果,让他在童年时代就把伦理教育、道德教育、因果教育根深蒂固,他一生不会学坏,他有能力辨别邪正、是非、真妄,这才叫根。所以儒家的根、中国传统的根是《弟子规》,比什么都重要,道家的根是《太上感应篇》,佛家的根是《十善业道》,三教三个根。
但是在中国,中国有三教,三教很难分,你说哪个是纯儒、哪个是纯佛、纯道,找不到,一个找不到,为什么?统统都学;形式上有三教,实质上它已经融成一体。读书人这是儒,他也学佛,他也学道;道教的道士,他也学佛,他也学儒;佛教里面这些法师们、出家人,他也学四书五经,他也学老庄。所以在中国,这个三教确实能融会贯通,是一而三,三而一。不但三教,连九流都是一家,这就是现代人所讲的多元文化。
现在交通便捷,资讯发达,得力於科技的昌明,把地球变小了。我记得我在抗战前一年,十岁,那是民国二十五年,我离开家乡到福建,我记得走了一个星期。现在从我家乡到香港,飞机只要两个小时,从前走七天。七天算是交通还不错了,从芜湖到南京、到上海可以坐火车,上海到福州可以坐轮船,轮船三天三夜到福州,从福州到南平坐小轮船,就有一点像现在香港的渡轮一样,小火轮、小轮船,从延平到建瓯坐公共汽车。算不错了,比步行走路强多了,走路恐怕要走一个月才能走到。现在交通的便捷把地球距离缩短了,变成地球村,这个变化很大,过去人老死不相往来,现在往来的机会是愈来愈多,愈来愈密切。那么你就想想,不同的文化、不同的言语、不同的生活方式,这一下接触,会不会有冲突?当然,不能避免的。如何能把冲突缓和、化解?需要一段时间。所以现在国外许多国家都提倡多元文化,那就是我们要接受外来的文化,每个地区都要能包容、都要能接受,不同的文化如何我们在一个社会能和睦相处,平等对待,互助合作。
我在澳洲,有一天澳洲的移民部长、公民部长我们在一起吃饭,在他们国会大厦餐厅里面吃饭。他们告诉我,澳洲现行的政策,希望在十年之内接纳两千万的移民。现在澳洲人大概只有两千多万,希望再接纳两千万移民,使澳洲的人口达到五千万。我听了这个话之后,我就告诉这两位部长,我说你们有没有想到,来自不同的国家、不同的族群、不同的信仰、不同的文化,跟原居民如何能够融洽在一起生活?他说他们也想到了,而且认为这是很严肃的一个问题。我说:有没有方法?还想不出来。我就告诉他:我有方法。他问我:你有什么方法?我说:现前必须要培养一批多元文化的老师,师资,你现在要培养一批师资,要了解全世界各个地方不同的文化、不同的信仰、不同的生活方式,要都懂得。可以利用全国这些学校,什么时候?寒暑假的时候,办班教学。欢迎新移民跟原居民在一起学习,免费来上课。能够上个一个星期到两个星期,彼此大家了解,彼此在学习期间互相也认识了,那就很容易相处。我这个方法他们接受了,这个办法好。
用这种短期培训,大家在一起上课,在一起学习,让他们了解澳洲人,澳洲人也了解他们过去本国本土的一般状况,彼此互相了解。学习包容,学习谦虚,学习尊重别人,学习关怀,学习互助合作,这个社会很美好。这就是我们现在学习的这一大段,这一大段一共有十个小段,这是第七段,后面还有三段,这一段是大用无方。
所以末后这首偈子说,『所有一切诸佛法,皆如是说无不尽』,这就是说大乘佛法的实相。大乘教里面告诉我们,无有一法不是佛法。佛是什么意思?佛是觉悟的意思,佛翻作觉,法是一切法,对一切法通达明了,就叫做佛法。对一切诸法不通达、不明了,我们通常称一切诸法,通达明了,再加上一个佛字。所以,佛是通达明了的意思,跟中国人讲「圣」是一个意思,圣也是通达明了。「皆如是说无不尽」,法法皆是,法法皆如。所以佛在经上才讲,日日是好日,时时是好时。西方极乐世界,日日是好日,时时是好时;我们娑婆世界,尤其现在我们生活在这个地球上灾难很多,天灾人祸频率年年在上升,好像灾害一次比一次严重,这个地方是不是也是日日是好日,时时是好时?诸佛菩萨看了一点都不错,我们地球现在也是日日是好日,时时是好时。这怎么个说法?消业。
「人人是好人,事事是好事」,我续了两句,真的,一点都不假。为什么会灾难频繁?你造的业障太重,造业业要消掉,灾难是消业障的。你明白这个道理,你就能够晓得,三途(饿鬼、畜生、地狱)不是坏事。这里面的鬼王,我们在《地藏经》上念到的,阎罗、罗刹、阿修罗,许多都是诸佛如来、法身菩萨在那个地方示现的,你能说他不是好人吗?你能说那不是好事吗?为什么菩萨现这种恶毒之相?那个恶毒不是佛菩萨现的,是众生恶业所感的,佛菩萨什么时候现相?我们在大乘经上读到的、认知的,佛菩萨只是随众生心,应所知量。众生心善,他现的就是善相,众生心不善,他现的就是不善相,不是他自己的意思,自己从来没有意思。这样体会到,你才真的把事实真相搞清楚。
所以众生感是有心的,佛菩萨应是没有心的,决定没有起心动念,决定没有分别、执著。所以地狱的境界、饿鬼的境界、畜生的境界,菩萨随众生感而应现,帮他消业障。就好像这个世间,世间人犯法了,被法律判刑制裁,送到监狱里面去执行,在监狱里是消他的罪业,刑期满他就出来了。那我们要问,三途,饿鬼、畜生、地狱,是不是也是刑期满就出来?没错,刑期满就出来。刑期是谁定的?没有人定,是他自己的恶业。刑期满早晚也不一定,什么叫刑期满?真正忏悔就满了。所以堕落在三途里面,时间长短没有一定,你什么时候能悔改,什么时候认错,就出来了。
但是你要知道,地狱里认错了,你是可以离开地狱,有句话必须记住,「万法皆空,因果不空」,那就是说你杀人要偿命,你欠债要还钱,因果不空。地狱出来再到人道,到人道来干什么?这佛说了,人间人与人的关系四种缘,报恩、报怨、讨债、还债,如果没有这四种缘,对面不相逢,陌生人;只要有缘,肯定都是这四缘。不觉悟,这个里头就是恩怨酬偿,冤冤相报,真的,生生世世扯不清,你说多麻烦。所以出离六道轮回谈何容易!只有觉悟的人,觉悟这要遇到佛法才行,佛法是正觉,佛法是大觉,把事实真相搞清楚、搞明白,算了,放下,我欠人的还人家,别人欠我的不要了,这才能解脱。
我欠别人的不能不还,人家欠我的可以不要,如果还要,这一生就不能解脱,我们念佛就不能往生。「那个人欠我的债没还我,我还等他还」,你能往生吗?一定要晓得,万般将不去,唯有业随身,不再计较、不再执著,这才能超越,稍稍有一丝毫计较、执著就走不了。所以念佛人,念佛的人多,往生的人少,什么原因?执著、计较没放下。这桩事情必须在日常生活当中去学习,天天要有警觉,天天要能提得起来。决不是说我到病重临死的时候再放下,那时候迟了,来不及了,你自己做不了主;必须在现前头脑清醒的时候,自己做得了主。什么时候放下?现在放下,现前就不执著,这才能解脱,这样才能往生。
所以四谛,就是佛法,讲到这个地方,要说从哪个地方下手?从哪里学起?就从现前放下。天天要放下,为什么?我们习气太深,现在是放下了,过几分钟它又起来,过二、三个小时又不行了,到明天就更不行了,天天要练。练到哪一天真放下,真的是放下了,不再有这个念头起来,那你就得念佛三昧,恭喜你,你往生就自在。所以功夫没有成就,我过去也曾经讲过,不能死!一死什么都完了,为什么?三途去了。一定要在这一生当中把这桩事情办好,要知道,除这桩事情之外全都是假的,除这桩事情之外,所有事都是对自己不利的。有几个人有这么高的警觉?有几个人有这么深入的认知?这不容易!
末后这首偈清凉大师有注解,注解里面讲,「非唯说四谛」,不仅仅只说四谛,「六度万行等皆然」,从这里讲四谛是表法,是代表,就是释迦牟尼佛四十九年所说的一切法,用这个做代表。下面讲「一心说法,得语实性」,后面说「能起随类之用,名三昧力」,这很重要。我们怎么修?关键就在一心。你看修净土的,修净土的标准是什么?《弥陀经》上讲的,「一心不乱,心不颠倒」,这两句是标准。你能把这八个字做到,不但是决定往生,实在讲,你是自在往生,怎么?想什么时候走就什么时候走,想站著走,行;想坐著走,行;想躺著走,也行。
从前听说有这么个故事,佛门叫公案,有个法师他往生的时候就问人,你们有没有看到站著走的?有,有听说。坐著走的?有听说。然后他翻一个跟斗,头朝下脚朝上,这样走的你们有没有看见过?没有!他就走了。你看游戏神通,自在!他的功夫在哪里?就是一心不乱,心不颠倒;一心不乱是三昧,心不颠倒是智慧,福慧圆满了。圆满有等级不同,这个圆满就是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条件圆满了。一心就是没有妄念,我还有别的念头就不是一心,你念佛的时候夹杂了。
一心最浅的解释就是一句南无阿弥陀佛,你心里头只有这一句,除这一句什么都没有。无论做什么事情,做完就了了,绝不放在心上,处事待人接物亦复如是。看到人,每个人都是阿弥陀佛,这个好,自己对佛的恭敬心生起来了;看到每桩事也是阿弥陀佛,遍法界虚空界就是一个阿弥陀佛,得一心不乱。心不颠倒,没有一个杂念能渗透进去,没有一丝毫怀疑,得语实性。说实在讲,这是说,如果是行,就得身实性,如果是念头(观),得意实性,实性就是自性、就是本性。言语回归到实性,与实性相应,身体一举一动与实性相应,意也跟实性相应,那你就能起随类之用。就像佛在此地讲的一样,你对於十法界的众生都能起随类的作用,秘诀就在一心。一心念佛,一心说法,就跟这个地方讲的佛菩萨没有两样。第七段「俯同世间三昧门」,我们就学习到此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