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方广佛华严经 (第一七三八卷) 2007/5/16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档名:12-017-1738
诸位法师,诸位同学,请坐。请看「四摄摄生三昧门」,偈颂第十五首看起,我们把经文念一段:
【如来十力无所畏。及以十八不共法。所有无量诸功德。悉以示现度众生。】
这首偈,前面我们讲过如来果地上的十力,还有菩萨因地上的十力,果上十力是成无上道才能现前。在《华严经》上我们知道,十信心满,破一品无明,证一分法身,就是无上正等正觉。由此可知,菩萨因地上的十力对我们修学人来讲非常重要,这是应当认真努力学习的。如果具足菩萨因地十力,我们念佛求生净土不仅是决定得生,我们相信必然是高等品位。至於生到西方极乐世界这四土里面的哪一土,那要看我们放下多少。果然妄想分别执著都放下,就生实报庄严土;如果能够把分别执著放下,生实报土与方便土;三种都没有放下,也能够学菩萨十力,我们能够信得过凡圣同居土上辈往生。往上去的确是有困难,但是凡圣同居土这是净宗无比殊胜的法门,一切诸佛没有不赞叹的,我们应当在这一生当中努力争取。
菩萨十力,因地上的,我们可以学习。第一个是「发一切智心坚固力」,一切智是知法总相。一切法的总相是什么?总相都是讲性体。森罗万象,从相上有无量的差别,从体上没有差别,体是什么?体是能现,相是所现。能现之体了不可得,所以佛法里头常说万法皆空,这个「空」就是《般若经》上所说的「一切法无所有、毕竟空、不可得」。诸位要晓得,这个说法完全说的是体,一切法的理体。我们对於这桩事情有坚定的信心,决定不动摇,知道诸佛如来所说的决定不是妄语,《金刚经》上说如来是五语者,真语、实语、如语、不异语、不诳语。虽然不是我们的境界,我们对佛有信心,深信不疑,从这个地方奠立信心的基础。
《金刚经》上又说,「信心清净,则生实相」,实相是什么?实相就是智慧,般若智慧。智慧不是从外面来的,真实智慧是自性里头本来有的,像六祖大师开悟的时候说「何期自性,本自具足」。这句话他所说的具足,就是《华严经》上所说的「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」,是你本来具足的。本来具足现在不能现前,原因是你自性里面起了妄想分别执著,把性德盖住、障碍住,所以虽有,不能现前。不能现前等於没有,但是你要知道,它并没有失去,只是暂时不起作用而已。
妄想分别执著,我们晓得,用现代的话来说,那是一种错误抽象的意念,这个东西你要是不放下,它真起作用;你要是真的放下,它确实没有。抽象概念,就是佛在经上讲的不相应行法,它跟自性不相应,跟法相也不相应,真正是虚妄不实。像我们现在空中的一片乌云,我们知道云彩不是真的,可是这片乌云它在的时候能把太阳遮住,我们看不到阳光。我们现在乘飞机飞到云层上面,它也起作用,它遮住地面,我们在飞机上看不到地面。乌云就好比是妄想分别执著,一阵风把它吹散,没有了,你才晓得它确实没有遮住太阳,也没有遮住大地;就像妄想分别执著一样,没有障碍我们的心性,也没有障碍万法。这个理很深,事,现在的话讲,很神秘,很不容易懂。
菩萨贵在发心坚固!这个坚固的信心,当然第一个是自己的善根福德,其次的是对於诸佛菩萨有坚定的信心,绝不怀疑。所以我们一定要发,对於诸佛菩萨的圣教深信不疑。
第二是「不舍众生大慈力」。众生,特别是六道众生,六道众生这三种障碍具足,妄想分别执著。所以,将自性里面的智慧、德能、相好完全障碍了,虽有,不得受用。诸佛菩萨很慈悲,慈就是帮助众生得乐。这句里头最重要的是不舍,不舍弃。佛菩萨对众生的恩德,超过父母不知道有多少倍,完全不能相比!这些众生对佛菩萨会不会感恩?不会。为什么不会?他不知道!佛力的加持,就是佛菩萨大慈力的加持、大悲力的加持,遍法界虚空界,从来没有间断过,真正是慈悲遍法界,善意满娑婆。
一切众生,不仅是有情众生,有情众生我们今天讲的是动物,植物、矿物也是众生,所以我们一定要认识佛讲众生的本意。为什么叫众生?众缘和合而生,生起的现象叫做众生。我们以人来做比喻,人由色受想行识五蕴组成的,这就是众缘和合。我们看植物、矿物,现在我们知道它们也有受想行识,没有动物那么明显,真的是有。我们看不出来,往往就疏忽了,认为它们没有受想行识,它们只有说物质。物质,佛跟我们讲的有四缘,有亲因缘、有所缘缘、有无间缘、有增上缘,缘就是许多条件,也是很多条件聚会而生起的现象,所以还是众缘所生。乃至於矿物、山河大地、虚空法界,哪一样不是众缘和合而生?凡是众缘和合都叫做众生。我们可以说众生这个名相,包括了遍法界虚空界里面所有一切的万事万物,没有一样东西能够漏掉。
佛对於遍法界虚空界那个慈悲,慈力、爱心,从自性里头自然流露。菩萨在因地里面也学诸佛如来,学佛,也要把自性里面的爱心发出来!怎么能发得出来?你什么时候知道众生跟自己是一体,你就发出来了。发出来你就觉了,你就不是迷;迷,发不出来,觉悟就发出来。觉就是知道,知道万物是所现,能现的是自性,就像六祖开悟的时候,末后说的一句话,「何期自性,能生万法」,这个「能生」好!能生就是能现,虚空法界万事万物唯心所现,所现的一真法界。
如果有一念不觉而有无明,这就是妄想分别执著起来,起来叫能变,这个东西能变,能变是什么?把一真法界扭曲了。一真法界扭曲了,这是能变,变成什么?变成十法界,变成六道,变成三途,这是能变。所以能现能变,能现是真心,能变是妄心,不是真心。能现的,大乘教里称为心,能变的称作识,阿赖耶识,这是相宗里面讲的八识五十一心所。觉悟了,这一觉悟就是菩萨,菩萨知道整个宇宙跟自己是一体。所以,从自性里面流露出的爱心,是真诚的、是平等的、是清净的、是理智的,它不是感情的,自自然然尽心尽力帮助众生得乐。
第三条,「具足大悲力」,具足大悲力是帮助众生离苦。从离苦这方面来讲,这是大悲;与乐,这叫大慈。上一次我在北京,有几个同修我们在一起谈话的时候,也谈到怎样帮助现前一些苦难众生,这个众生是谁?退休的老人。我们谈到这个问题,与这个有关系,可以举个例子跟诸位说说。
中国人自古以来,传统的教学是分三个阶段,童年是奠定福慧的根基,要认真的学习。福慧的根基是什么?也就是我们这些年常常讲的,《弟子规》、《感应篇》、《十善业道》,儒释道的三个根。所以童年没有不认真学习,一生福慧的基础。到少壮,二十岁到四十岁,为社会服务,那是什么?修福。你从小到二十岁,这是读书学习,学以致用;到你少壮的时候,这是二十到四十,你为社会服务,为众生造福;晚年,六十以后退休了,晚年是享福。在从前真的是如此,退休之后享福。可是外国人的观念不一样,外国人他恰恰好跟中国人颠倒了。他是儿童享福,所以外国人讲儿童的天堂;中年人的战场,中年的时候要去拼,你去竞争、斗争,要去拼;晚年退休下来,叫老人的坟墓,晚年没有福。
我们在美国,看到美国人的老人福利事业,老人公寓办得不错,社会对老人的福利的照顾也很周到,只限於物质生活,国家养老。国家养老,每个州待遇不一样,就看这个州如果它经济富裕,老人的福利金可以拿多一点。我在美国加州,加州的福利金可以拿到五百多块,一个月;可是在德州,德州的经济比加州差,所以德州的老人大概只能拿到三百五十块。不过也差不多,因为德州的生活比加州便宜,加州生活高一点。所以是能够拿到国家的养老福利金。可是精神生活没有,如果老夫妻在,还有个老伴;如果走掉一个就非常可怜,没人照顾。儿女不照顾父母,想到父母,一年给你寄一次卡片,贺卡,就欢喜得不得了,这孩子还想到我,还没有把我忘记。见面,几年见一次面,那都非常可贵,希有!所以外国人看到中国人,儿、孙、祖三代同堂住在一起的,日本人有、中国人有、韩国人有,美国人看到非常羡慕。
我第一次到美国是一九八二年,在旧金山老人公寓里面做了七天的讲演。这老人公寓是犹太人办的,有四百多个单位,它每个单位,不错,就是一个小家庭、小公寓一样,不大,大概合香港差不多是有六、七百尺。它有一个房间,有个厨房,有个小客厅,还有个小阳台。我们就在公寓里面讲经,公寓里有一个大的大厅。我那个弥陀村就从那里想出来的,我说这个太好,如果老人都退休了,你看天天听经,有个念佛堂天天念佛,那多好。精神生活也有了,都是学佛的,互相照顾,这多么难得。我是从这里想出来的,看到那个地方,我说二十一世纪的道场应该是这样的。平常这些寺庙,没有人去学习,像这样的场所,专门是退休的老人,应该一切放下,一心念佛求生净土。这是好事,这是使老人到晚年他有精神生活。
不过这家公寓的主人还不错,是犹太人,他办了个幼儿所,就是老人公寓附设幼儿所。所以老人有时候他的孙子,儿子把小孩送到幼儿所念书,小孩下课的时候会找到他的公公、婆婆,敲他的门就玩个几分钟,上课他们就走了。早晨送来,晚上就接回去,想得挺周到的。让我想起来,如果我们把老人公寓办成为老人学校,这个多好!变成学校,里面可以开很多课程,有很多老人是有才艺的,他可以让外面年轻人来学习,传授给他,不收学费的,老人带著小孩玩,传授给他。能把它办成学校,使他精神有寄托,他生活情趣就有了,不至於每天坐吃等死,很可悲!
如果没有精神生活的,你看那么多老人,四百多个老人住在一起,今天这个老人过世,抬走了,大家都看到,少一个。明天又走了,慢慢想总有哪一天轮到我,所以情绪都非常不好。每一天都有走的,也有新进来的。怎么样能帮助他离苦得乐,那就是学校式的,他真正能得到乐趣。譬如每天有讲经、有讲学,有文艺的表演,有许多的活动,让外面年轻人都能够来参加,永远不离开年轻人,永远跟年轻人打成一片,这个生活多么快乐。我就想到弥陀村这个念头,从一九八二年那时候我常常想,每到一个地方,我一定首先看当地老人福利事业,我对这个很关心。另外一桩事情我很关心的,是青少年犯罪,我对这个也很关心,这个不能够疏忽,有关社会的安全。我总是注意这些事情,像家庭的离婚率,我都比较关心这些事情。所以每到一个地区,我都要参观老人院,参观这些孤儿院。
可是弥陀村一直到现在都不能实现,在北京我们就谈到,因为现在人口老化是个很严重的社会问题,中国现在也有这个问题了。所以我就想,你们将来都会老,你老了之后你想想你的儿孙能养老吗?能照顾你吗?现在大陆上是一胎化,你想想你这一个儿子或者一个女儿,将来能不能养你?问题很大!这个问题现在中国没有看到,转眼就看到,但是外国人就看到很多,小孩不养老。我就想到,我们建道场不要建那些寺院庵堂,不要建那些,建什么?就建老人公寓。也像外国一样,老人公寓一个单位一个单位可以卖的,或者是出租,都可以。老人公寓其实就是学校,里面有讲堂、有念佛堂,如果有多元文化的,各种宗教的教堂都有,平等待遇。吃饭有大餐厅,采取自助餐的方式,喜欢吃什么自己挑,这样很干净,也不浪费。采取旅馆的管理,这就方便,每天有人给你打扫房间,给你清洗被单、洗衣服,统统都有,都跟旅馆服务是一样的,五星级的旅馆服务。这里面有各种活动,他生活就有情趣,他就生活得很快乐。
国外的中国人,中国人懂得积蓄,所以都有一点积蓄。譬如这一个旅馆能够有五百个房间,你看一个房间分配大概多少钱,可以买一个房间,也可以买两个房间。为什么买两个房间?一个房间自己住,那一个房间可以让旅馆出租,租金可以养活自己,不必要存钱。你有力量,买三个、买四个都很好,拿这个来做为自己终生养老的,非常好的事情。这个也不要叫旅馆,也不要叫老人公寓,希望大家不要听到「老」字。他们就讲到云南,讲到鸡足山,我说你们到那边去建这种老人公寓,我给它起个名字叫别墅。譬如鸡足山,鸡足山别墅,大理那边苍山,苍山别墅。如果人很多的话,别墅可以编号,第一别墅、第二别墅、第三别墅,让大家,特别是国外的华侨,落叶归根。这样真正帮助他离苦得乐,帮助他离苦是大悲力,帮助他得乐是大慈力。我鼓励他们从这个方向,他们听了也很有兴趣。为什么?你自己会老,你老了怎么办?一定要把它办成一个非常活泼的学校,你生活在这里面真的是无忧无虑,真正晚年是享福。
我们同修里面有经营连锁旅馆的,国际连锁,他们都有经验,听了之后很欢喜,这个真的可以做得到。只要有很好的规划,公布出去之后,筹募基金是很容易的事情,集大众资金来做。将来里面一半可以居住,一半可以做旅馆的房间。这些旅馆,到旅馆来住的人一定都是我们的同参道友,他们到这边来进修。这边每天讲经教学,他到这边来进修,住个一个月、二个月、三个月的,不是长期的,川流不息。我说这是在这个时代用这种方式来养老,解决人口老化问题,未尝不是一个好方法,真正帮助人离苦得乐。
另外的,穷人有穷人的苦,富贵人有富贵人的苦处,这都要帮助他。穷苦人的苦处是物资缺乏,物质生活的不足,富贵人的苦处是精神生活的不足。现在讲到扶贫,扶贫是两方面的,一个是物质方面的扶贫,另外一个是精神方面的扶贫,精神方面的扶贫比物质还要重要!为什么?真有精神生活,物质上缺乏一点,他不觉得苦。中国古人读书非常向往孔颜之乐,孔是孔子,颜是颜回。这就说明孔夫子物质生活不富裕,再跟诸位说,连小康之家都达不到,夫子是清贫。颜回在夫子学生当中,三千弟子他是最贫穷的一个人,箪食瓢饮,你就想到他的生活状况多么的清苦。可是他精神生活丰富,没有一天不快乐,没有丝毫对生活痛苦这种表情,没有。无论在什么地方,你看到他都是欢乐,孔颜之乐。他的乐从哪里来?《论语》第一句就说出来了,「学而时习之,不亦说乎」,他们是学习圣贤之道,快乐无比,就是精神生活超越物质生活。
所以今天真正讲到扶贫,那就要提倡精神生活,提升心灵的修养,这才能叫人得到真正的快乐。帮助众生离苦得乐,这是大慈大悲,我们要尽心尽力去做,用真诚心、用清净心、用平等心,还得要用高度的智慧。如果没有智慧,那就是古人讲的,「慈悲多祸害,方便出下流」,这句话是要记住的。在精神扶贫里面,像这一年多我们在汤池推行《弟子规》的教学,这个教学是对全面的,这个小镇居民各行各业男女老少一起学,产生很好的效果,把小镇的居民良心唤醒了!本来是迷失了,现在把良心唤醒,把良心找回来,精神生活大幅度的提升,对於物质生活不再重视。明明年轻人到外面去打工,一个月听说可以能赚两千块钱,回到家乡去工作,一个月只能赚五百块钱,他宁愿回家乡。为什么?家乡快乐,家乡有亲情,这是外面找不到的。家乡生活程度比外面要低很多,所以五百块钱也不算少,他够用,他就知足了,这个难得。所以伦理、道德、因果的教育,就是大慈大悲的具体落实,真正能帮助众生离苦得乐。
第四条是「信一切佛法精进力」。这里面最重要的就讲一个「信」字。什么叫佛法?法就是一切法,佛是觉的意思,对於一切法通达明了,觉而不迷,那就叫一切佛法。佛法没有迷信,迷而不觉就叫世间法,觉而不迷就叫佛法。所以法没有世间、出世间,也没有觉迷,觉迷在人。我觉悟了,一切法都是佛法,我要是迷惑、不觉了,就是《大方广佛华严经》也不是佛法;迷了什么都不是,觉了什么都是!这个不能不知道。
可是觉了之后,你怎样把它落实?也就是说,你把你学到的、你觉悟的法,应用在日常生活当中,应用在工作,应用在处事待人接物。譬如你觉悟到人一定要拓开心量,人一定要能够包容一切,为什么?佛说得好,一切众生本来是佛,佛的心量怎么样?佛的心量经上常讲「心包太虚,量周沙界」。我还不能包容别人,这就是世间法,就不是佛法;我懂得应当要包容,我真正学习包容,这就是佛法。在家庭里面,这一家每个成员我都能包容,我都能用真诚、清净、平等心爱护他们,我懂得要尊重他们,要关怀他们,要照顾他们,要帮助他们,我真正能够落实,叫做到。
不但要做到,还要精进,精进是什么?要进步!我今天勉强尊重他,过一段时期,从勉强到真的尊重他;再过若干时期,这个尊重就变成自然而然的;然后这种尊重就能够慢慢的影响到我能够对一切人都尊重。不但对家人能包容,我去工作,在我的工作单位里面,所有的人我也能包容;在我地区居住的,我们讲的同乡,统统能包容。你能包容社会,能包容国家,能包容世界,这是什么?这叫精进!要学著谦虚,释迦牟尼佛谦虚,这不能不知道!耶稣谦虚,孔夫子谦虚,圣贤人没有一个不是谦虚的,所谓是「自卑而尊人」,自己谦虚卑下,尊重别人。
人人都懂得这个道理,人人都能够这样做法,这个社会怎么会不和谐?社会怎么会有冲突?不可能的事情!这个不能不知道。一定要以佛为标准,佛能够把他所觉悟的,应用、扩充到法界虚空界,点点滴滴都能到一切众生,那叫真精进。进是我们今天讲的进步,精是纯而不杂,一味精进,菩萨学的。我们要在这里建立信心,要效法、要学习,你果然学习到,利益无边,为什么?法喜充满。
下面第五是「思行禅定力」。用「思行」这两个字好,思是思想,行是行为。我们想想现代社会,我们所看到的几乎是多数人心浮气躁,心浮气躁就是思行不定,他的思想、行为很乱、很杂,我们常讲胡思乱想,无论做什么事情都不能成就。真正要想成就,尤其是学习,在什么样状态之下能学到东西?心定下来。譬如我们讲的学习经教,接受老师的教诲,心不定,老师讲得再好,没听进去;听进去,所谓是这个耳朵进去,那个耳朵出去了,心不在焉。现在年轻人我们接触得很多,学校上课,学生的注意力只有十分钟,十分钟以后心不在焉,他怎么能学到东西!所以同一个班级,真正学到东西的人很少,一、二个就了不起了;绝大多数纵然混个文凭,没有实学。
所以我看到这一句,就想到从前章嘉大师他老人家的教学,很明显的显示出这个方法。老人言语很少,举止端庄稳重,这四个字形容他举止是非常恰当。他无论做什么都慢,动作都很慢,我们现在讲超慢,不是一般的慢,很慢。说话也很慢,我们年轻,速度都很快,提出问题向他老人家请教,他不是立刻就回答你。他一定是在那里等,等到你把心定下来他才跟你讲,你心不定下来他不说话。我第一次跟他见面,就接受他这种教诲,以后想到,愈想愈有道理。
方东美先生把佛法介绍给我,我总算是认识佛法了,但是怎么学不知道。第一天见章嘉大师,我就提出来,现在我知道佛法好,殊胜,有没有什么方法让我很快就契入?我这个问题提出来之后,他老人家看著我,看了半个小时,我也很注意,我也看他。眼睛对眼睛看半个钟点,真的心定下来,他才说话,你心没有定下来不给你说。这是我们遇到这样一个老师。半个小时说了一个字「有」,我们耳朵都竖起来了,有;再等他说,这一个字说出来又没有了,大概是我们很兴奋,心又动了。这时候这一次的时间短一点,大概五分钟,告诉我六个字,「看得破,放得下」。这六个字我们听起来好像是能够理解,能够懂得,看得破,放得下。我们接著向他老人家请教,从哪里下手?这样又停了几分钟才告诉我,「布施」,讲两个字。
你看看五十六年前,我第一次跟他见面,那个印象就像在眼前一样,这种教学的方法真的是有力量。不像其他老师滔滔不绝给你讲上很长的时间,你走了之后一句也没记得;他给我讲的几句话,一生都不会忘记。为什么?你情绪整个稳定下来。不过这种教学,你要看学生有没有耐心,能不能沉得住气。要不然碰到像心浮气躁的,算了,半天说不出一句话来,掉头就走了,那你什么都学不到。所以教学,观机很重要,这个学生应当用什么方法教就用什么方法教,这叫不失人,真正能观机。
那时候我跟大师三年,每个星期两个小时,说的话都很简单。以后他把布施,就是财布施、法布施、无畏布施告诉我,布施是因。有因必有果,财布施得财富,法布施得聪明智慧,无畏布施得健康长寿。这是世间人真的没有一个不希求的,但是他不懂方法。「佛氏门中,有求必应」,也是他老人家教给我的,求不应的时候,为什么会求不应?你有业障。你把业障消除,你所求的就有感应。业障要怎么消?忏悔。怎么忏悔法?后不再造。讲完,真简单!这就是儒家所讲的不贰过,颜回做到了,孔夫子常常赞叹颜回,「回也,不贰过」,过失只有一次,不会有重复再犯过,这真是圣人。我们一般人犯的过失会常常犯,老是犯,这就是不知道改过。虽然知道要改过,他改不了,他改不过来;不像颜回,颜回是真的改过。
所以我们现在对定力要重视,没有定,什么都不能成就。佛法的修学,诸位要记住,禅定是枢纽。有人问我,禅定怎么修法?诸位都知道,中国佛教有十个宗,常说有八万四千法门,四弘誓愿里面讲的无量法门,法是方法,门是门径,修什么?统统修禅定,这个诸位要知道;如果不是修禅定,它就不是佛法。所以修禅定用什么方法?修禅定的方法太多,说不尽!净宗是用持名念佛的方法修禅定。你要晓得,你念佛的目的在哪里?《弥陀经》上讲得很好,「一心不乱,心不颠倒」,念佛的目的在此地。一心不乱是禅定,心不颠倒是智慧,你看看,用这一句阿弥陀佛,定慧等学。
所以现在念佛的人他不会念,不会念就变成跟阿弥陀佛结缘,修一点福报,没有在定慧上下功夫。要知道,禅定的对面就是妄念,你就想想我们妄念有多少,前念灭了,后念就生,连晚上睡觉都不停,你晚上睡觉会作梦,梦是妄念。净宗的方法,它的方法殊胜,它的方法好,不拘形式,行住坐卧都可以修,站著可以修,坐著可以修,走路也可以修,睡觉也可以修,用一句佛号把你妄念打掉,取而代之。真正念佛人,不一定规定自己一天念多少声,不是的,真正功夫在什么?念头一起来,阿弥陀佛就把念头压下去了。这个念头不管它是善念、是恶念,都要把它压住。为什么?善念是三善道,恶念是三恶道,你总出不了六道轮回。你要想出六道轮回,善恶念头全打掉。这一句阿弥陀佛不在六道,三善道没有阿弥陀佛,三恶道也没有阿弥陀佛,念念跟阿弥陀佛相应,这是禅定!
你看看,比宗门里头盘腿面壁是不是要方便?盘腿面壁纵然是入了定的境界,腿子一放下来,定就没有了。可是念佛人是行住坐卧都在定中,他都能够把妄念控制住,就用一句佛号取而代之,这个人叫真念佛。你看这句佛号跟阿弥陀佛相应,能把妄念伏住是与自性相应,他才得力。佛号要控制不了妄念就没有效果,虽念,没有效果,那就是古人讲的「口念弥陀心散乱,喊破喉咙也枉然」,这说明功夫不得力。你要想功夫得力,思想、行为里头不夹杂妄想分别执著,禅定力。
思是对念头讲的,行是对言语、身体、动作来讲的,你如何能把身语意都显示在定中。我这一生看到一个人,就是章嘉大师,确实身语意都在定中。所以我一看到这一句,就会想到他老人家,我们学了五十六年还没学到,不容易!这桩事情李老师也跟我讲过几次,也非常感叹,学古人不容易,真想学,学不到。学不到就是我们的业障习气太重,真的要像章嘉大师讲的要消业障,消业障的功夫真的是心地功夫,从自己内心深处去做。我常常讲,不跟一切人事物对立,这是起步,这一条做不到,那就所有一切功夫都不得力。他跟我对立可以,我不跟他对立,这个很重要。我要跟他对立就错了,为什么?他迷,我觉悟了,我如果还跟他对立,我也迷了,两个都迷了,迷了才发生冲突。谁吃亏?自己吃亏,他不吃亏;他也迷了,他自己吃亏,总要懂这个道理。这个道理确实是很深,要很细心去体会。
下面第六,「除二边智慧力」,二边就是刚才讲的对立。有我、有人,这对立了,有善、有恶,对立了,有真、有假,真假对立,大小对立,长短对立,阴阳对立,你想想看,哪一个人不是生活在对立的世界?这就是爱因斯坦讲的相对论,在佛法讲是二边,见惑里面第二条边见,这是二边,这就是对立,你要把它除掉。这个除掉之后,佛菩萨那个门就打开了,这一共是五道门,这是第二道门。
头一道门是什么?头一道门叫身见,这你要晓得。身见是执著身是我,《金刚经》上说「无我相」,就是破我执,不再执著这个身是我。什么是我?大乘教说得好,整个宇宙是我。这个不好懂,我们可以做个比喻,从比喻当中你细心去体会。我们把整个宇宙比作我们这个身,把我们这个身比作是一个细胞,你坚固执著这个细胞是我,其他的都不是我,这错了。所以你要想想六祖那句话,「何期自性,能生万法」,自性是真我,能生万法,万法就是我;不能在万法里执著一法认为是我,其他都不是我,这错了。佛教我们要破我见,道理就在此地。知道整个宇宙是我自性变现出来的,这个身也是自性变现出来的,我是什么?整个宇宙都是我,这个身也是我,那就没错了。
整个宇宙都是我,一切众生都是我,爱我,一切都要爱,你不能够偏爱,你要遍爱才对,要平等、要清净,没有染污。染污是什么?私心是染污,这个都是不能够有的。为什么说不能有?有这个东西障道,障什么?障你见道,不是证道,见都见不到,你还证什么?你当然不能够证道。你要证道,首先你要见道,你才能修道,然后才能证道。道你都没有见到,你修什么?道是什么?道是自性,所以明心见性,那叫证道。
一定要肯定心性是自己,一般世间人把身体当作自己,这是最大的错误。稍微聪明一点的人,他知道身不是自己,什么是自己?灵魂是自己。这个高一层,高得很多了,可以说是天人的境界。他知道身有生灭,灵魂不灭,这种认知是很难得,难能可贵,但是他出不了六道,依然不能够脱离六道轮回。为什么?灵魂也不是自己,不可以执著。什么东西是自己?灵性是自己,灵魂是迷,灵性是觉。魂,迷魂,孔夫子在《易经》里面称它作「游魂」,也有道理,为什么?他速度很大,超过光的速度,超过电磁波的速度,所以叫游魂。但是他有范围,出不了六道,六道的范围多大?六道的范围是三千大千世界,范围够大了。三千大千世界这个范围要用黄念祖老居士的话来说,一个单位世界是一个银河系,三千大千世界是十亿个银河系。十亿个银河系,灵魂在这范围里一个念头他就到了,所以光不能比。称他作游魂非常有道理,他迷而不觉,他要是觉,觉了就超越六道轮回。所以这个我们要懂得。
「我」不能执著。我们从哪里做起?从自私自利下手,因为这个「我」它最明显的、最坚固的一个作用就是自私自利。能把自私自利舍弃掉,佛教给我们的方法好,起心动念想别人,不要想自己。把想自己这个念头放下,放下得愈多愈好,能彻底放下,就入佛门了,这第一道门打开了。第二道门,除二边。不再跟任何人对立、任何事对立、任何物对立,都没有了,没有对立的念头。对立没有了,怀疑就没有了,冲突就没有了,怀疑、冲突都是从对立里头产生的,这就是二边。你就入到第二道门。
下面有戒取见、见取见、邪见,戒取跟见取合起来我们中国人叫成见,某人成见很深,成见是坚固的执著。戒取见是在因上的,因上的成见,见取见是果上的成见。不要有成见,人没有成见就能随缘;有成见不肯随缘,我有我的看法,我有我的见解,我认为我这个是对的,你是错的。其实没有对错,往往对错都是看表面,都是看现前,往远处一看,没有了。成见去了之后,人就很随和,就真正可以做到随缘而不攀缘,什么都好,没有一样不好。真的是日日是好日,时时是好时,人人是好人,事事是好事。纵然受冤枉了,也会笑笑,为什么?消业障,怎么不是好事情!吃亏了、上当了,没这回事情。万法皆空,因果不空,哪有吃亏上当的!
所以美国魏斯医生的四书我们读了之后,连他这么多年来研究,都肯定人有轮回,人有报应;也就是说,欠债的要还钱,杀生的要偿命。生生世世,你只要没有超越轮回,遇到的时候你就要偿债,有命债、有钱债,还有一个感情的债,可麻烦了!这些东西不放下,你就永远脱不了六道轮回。所以你要修禅定力,你能把这些东西统统都看破,统统都放下。这样一来,人好像不是变成绝情无义了吗?不是的,真的有情有义。那个情义不是在情爱上,是什么?是高度智慧。知道什么?知道你跟我是一体,就好像我们两个手是一体,这个手痒的时候,他会给他搔搔痒,他要不要给他感激?不需要,为什么?一体!他会很照顾他,他也很照顾他,他是一体。
这里头没有任何条件,叫无缘,无条件的。世间人他的情爱是有条件的,不是无条件的;佛菩萨对於一切众生的慈悲没有条件的,无缘大慈,同体大悲。慈悲都是属於爱,没有条件的,自自然然的,确实它跟真诚相应、清净相应、平等相应、智慧相应。这样你才能看到,佛菩萨才有真情真意,有情有义,真的!世间人有没有?世间人是假的,说穿了,告诉你,虚情假意,为什么?他用的是妄心,妄心是一个不定的。今天很好,你看男女很好,结婚了,过几天离婚,不是虚情假意吗?不像佛菩萨,佛菩萨对於人的爱是永恒的,你到地狱,他也照顾你,你变畜生,他也不舍弃,他给你现同类身来照顾你。
在地狱受罪的时候,为什么看你受罪?消业障。你造的业障你不消除怎么办,你一定要消业障。业障消除了,他帮助你开悟;业障没有消除,给你讲你也不听,你也不能接受。怎么不慈悲?怎么不照顾你?这才是真正大乘教里头所说,佛氏门中,不舍一人,这是真的,不是假的。纵然堕到蚊虫蚂蚁身的时候,佛菩萨也不舍弃,也在那里等著。你在那里受果报,果报受完之后,就是业障消除了,佛菩萨来帮助你。可是消除之后还有余业、余障,都要慢慢来,不是短时间,所以造业容易,消业不容易。人不能不知道忏悔,人不能不知道感恩,诸佛菩萨对我们都有恩,大恩大德!
哪些是诸佛菩萨?给你说实话,除了自己之外,统统是佛菩萨。善缘恶缘、逆境顺境,无非诸佛菩萨示现,这个我们在五十三参里面看到,统统在做示现,在教我们,给我们启示,提升我们的境界。所以你自己要善於观察,要善於学习,你要会学!真正会学就像善财童子一样,一生成就,修行证果、转凡成圣,一生可以办到。那我们差一点,如果能够老实念佛,真的抓住这个法门,这也要靠智慧,这个智慧是什么智慧?真的跟无上菩提没有什么两样,知道六道苦,知道世间苦,我这一生决定求生极乐世界。心里除一句阿弥陀佛之外,什么都没有,跟什么都能随缘,什么都好,就是那一句阿弥陀佛念到底。
你们想想看,在香港同修大家都知道的,倓虚老法师常常讲的,他的一个同参,也是谛闲老和尚的徒弟,倓老是谛闲老和尚的学生,他们是师兄弟,锅漏匠,念佛三年站著往生。他凭什么?他不认识字,没有念过书,从小做苦工,一生坎坷,真正尝到人生的苦滋味。跟著谛闲法师出家,谛闲法师只教他一句「南无阿弥陀佛」,告诉他,念累了休息,休息好了接著念。跟他讲以后准定有好处,他老实,他也不问什么好处,就这一句佛号念到底,念了三年就成功。站著走的,走了还站三天,老和尚给他办后事。
倓虚法师告诉我们,哈尔滨的极乐寺,刚刚建好的时候传一坛戒,有个修无法师,也是不认识字,没出家之前做泥水匠,工人出身。出家之后,在寺院里面专门做别人不愿意干的活,像洗厕所、掏粪,挑粪种菜,人家不干的事情他干。与什么人都没有计较,都随和,一句佛号不间断,你看往生的时候多自在、多潇洒。传戒期间当中,他去做义工,没做几天他往生了,预知时至。这些人给我们做榜样的,我们如果在这个道场,分配给我的工作全心全力干,干得非常好,心里一点执著都没有,就一句佛号,你会跟他们一样,你真成功了。这是真修行!
倓老对他们非常赞叹,认为在这个时代里,丛林寺院的方丈住持比不上,弘宗演教的这些法师大德也比不上,这是真的,不是假的。到底用多少时间?我们看看都是三年,锅漏匠是三年,修无法师我们不知道他是几年,不晓得,我们相信也不会太长,也不过就三、五年。真的念到功夫成片,一心不乱,他什么都不想了。你看看,身见他不想了,边见也不想,什么见取见、戒取见、成见也不想了。活一天为大众干一天,欢欢喜喜的干一天,照顾大众,时间到了,欢欢喜喜走了。
我们现在知道这个世间灾难很多,今天有同修告诉我,说巴里岛,就是我们上次去开会的地方,巴里岛现在水涨起来了,不是潮水,涨了它不退,愈涨愈高。这是什么?南北极的冰融化,太平洋地区低洼的岛已经看到了,还有些小岛已经不见了。巴里岛是个旅游观光地区,现在已经看到水不断在上涨,原先以为是潮水,涨潮时候上来了,结果落潮的时候,它是落一点,不像从前落得很低,现在已经看出来了。但是我们想,三、五年、十年之内,大概没有什么大问题,要真学锅漏匠,学修无师,时间足够!不能再干傻事了,再干傻事那你就后悔莫及。不管什么事情,《华严经》讲得完讲不完无所谓,有一天讲一天,心在哪里?心在极乐世界,念在阿弥陀佛,这就对了。
所以,这五个关口总要能通过才好,真正通过了,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不在凡圣同居土,在哪里?在方便有余土。为什么?这五个门通过之后,在《华严经》上你是初信位的菩萨,不是凡夫,圣人了。你要有我,还把身看作是我,坚固执著;心里还有对立,跟这个对立,跟那个对立;还有很深的成见,一定要怎样怎样,这样你念佛往生是凡圣同居土。如果这五个破掉了,我不再执著,我放下就从这开始,从这开始我把它放下,我不再执著,你就是初信位菩萨,往生极乐世界是方便有余土,不一样!
到西方极乐世界,提升自己的品位时间长,在这个地方提升自己的品位时间短。所以佛在经上曾经说过,在娑婆世界修行一天等於在西方世界修行一百年。就是那个地方进步慢,他没有退,他只有进,但是进步很慢;这个地方是大起大落,进也快,退也快,但是进的人少,退的人多。所以我们想,看修无师、看锅漏匠,他们很可能往生都不是在凡圣同居土,非常可能他们在方便有余土。为什么?他真放下。我们今天修行功夫不得力,放不下!道理在此地。
放不下这些世缘,对佛法是严重障碍!你要晓得,这个世间是假的,不是真的,不可以不知道。为什么你放不下?把这世间当作真的。连现在的科学家都给我们说明,这个世间不是真的。所以要记住《金刚经》上所说的,「凡所有相,皆是虚妄」,「一切有为法,如梦幻泡影」,这是说明不是真的;「如露亦如电」是说它存在,一切法存在的时间就像闪电一样,时间很短。这个我们能体会,人生百年一刹那,不要以为很长。我八十岁了,想想从前做儿童的时候,就像在昨天一样;五十六年前闻到佛法,想想也就跟昨天一样。三个老师都不在了。这是告诉我们人生苦短,不要再执著,应该要放下了,多做好事,多做真正利益众生的事情。
我们想想在当前,我们想的两桩事情,一个是培养继起的人才。只要有修学的环境,有真正发心修学的人肯定会成就。成就怎么样?思行禅定力,没有这个不能成功,就是他心是定的。闭关!闭多长?十年,我们中国古人讲,十载寒窗,一举成名。你看从前这些大学问家,不都是自己学成的吗?所以只要有个环境,不受外面干扰,他能够好好去念书,念十年书。基础的这些道德是从小养成的,在从前一般人都有,父母教的,大人教的,统统有这个基础,不困难。然后十年时间用在一门功课上,哪有不成功的!用在一门,他心是定的,定生慧,他开悟!就这么个道理。你学很多东西,都是学的常识,不开悟;学一样东西会开悟,道理在此地。
所以这是一桩好事情,我们有这个能力应该尽量帮助别人,自己要准备早一点往生。真正时节因缘到了,多住几年不碍事,随时可以走,这才叫得大自在。今天时间到了,我们就讲到此地。
诸位法师,诸位同学,请坐。请看「四摄摄生三昧门」,偈颂第十五首看起,我们把经文念一段:
【如来十力无所畏。及以十八不共法。所有无量诸功德。悉以示现度众生。】
这首偈,前面我们讲过如来果地上的十力,还有菩萨因地上的十力,果上十力是成无上道才能现前。在《华严经》上我们知道,十信心满,破一品无明,证一分法身,就是无上正等正觉。由此可知,菩萨因地上的十力对我们修学人来讲非常重要,这是应当认真努力学习的。如果具足菩萨因地十力,我们念佛求生净土不仅是决定得生,我们相信必然是高等品位。至於生到西方极乐世界这四土里面的哪一土,那要看我们放下多少。果然妄想分别执著都放下,就生实报庄严土;如果能够把分别执著放下,生实报土与方便土;三种都没有放下,也能够学菩萨十力,我们能够信得过凡圣同居土上辈往生。往上去的确是有困难,但是凡圣同居土这是净宗无比殊胜的法门,一切诸佛没有不赞叹的,我们应当在这一生当中努力争取。
菩萨十力,因地上的,我们可以学习。第一个是「发一切智心坚固力」,一切智是知法总相。一切法的总相是什么?总相都是讲性体。森罗万象,从相上有无量的差别,从体上没有差别,体是什么?体是能现,相是所现。能现之体了不可得,所以佛法里头常说万法皆空,这个「空」就是《般若经》上所说的「一切法无所有、毕竟空、不可得」。诸位要晓得,这个说法完全说的是体,一切法的理体。我们对於这桩事情有坚定的信心,决定不动摇,知道诸佛如来所说的决定不是妄语,《金刚经》上说如来是五语者,真语、实语、如语、不异语、不诳语。虽然不是我们的境界,我们对佛有信心,深信不疑,从这个地方奠立信心的基础。
《金刚经》上又说,「信心清净,则生实相」,实相是什么?实相就是智慧,般若智慧。智慧不是从外面来的,真实智慧是自性里头本来有的,像六祖大师开悟的时候说「何期自性,本自具足」。这句话他所说的具足,就是《华严经》上所说的「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」,是你本来具足的。本来具足现在不能现前,原因是你自性里面起了妄想分别执著,把性德盖住、障碍住,所以虽有,不能现前。不能现前等於没有,但是你要知道,它并没有失去,只是暂时不起作用而已。
妄想分别执著,我们晓得,用现代的话来说,那是一种错误抽象的意念,这个东西你要是不放下,它真起作用;你要是真的放下,它确实没有。抽象概念,就是佛在经上讲的不相应行法,它跟自性不相应,跟法相也不相应,真正是虚妄不实。像我们现在空中的一片乌云,我们知道云彩不是真的,可是这片乌云它在的时候能把太阳遮住,我们看不到阳光。我们现在乘飞机飞到云层上面,它也起作用,它遮住地面,我们在飞机上看不到地面。乌云就好比是妄想分别执著,一阵风把它吹散,没有了,你才晓得它确实没有遮住太阳,也没有遮住大地;就像妄想分别执著一样,没有障碍我们的心性,也没有障碍万法。这个理很深,事,现在的话讲,很神秘,很不容易懂。
菩萨贵在发心坚固!这个坚固的信心,当然第一个是自己的善根福德,其次的是对於诸佛菩萨有坚定的信心,绝不怀疑。所以我们一定要发,对於诸佛菩萨的圣教深信不疑。
第二是「不舍众生大慈力」。众生,特别是六道众生,六道众生这三种障碍具足,妄想分别执著。所以,将自性里面的智慧、德能、相好完全障碍了,虽有,不得受用。诸佛菩萨很慈悲,慈就是帮助众生得乐。这句里头最重要的是不舍,不舍弃。佛菩萨对众生的恩德,超过父母不知道有多少倍,完全不能相比!这些众生对佛菩萨会不会感恩?不会。为什么不会?他不知道!佛力的加持,就是佛菩萨大慈力的加持、大悲力的加持,遍法界虚空界,从来没有间断过,真正是慈悲遍法界,善意满娑婆。
一切众生,不仅是有情众生,有情众生我们今天讲的是动物,植物、矿物也是众生,所以我们一定要认识佛讲众生的本意。为什么叫众生?众缘和合而生,生起的现象叫做众生。我们以人来做比喻,人由色受想行识五蕴组成的,这就是众缘和合。我们看植物、矿物,现在我们知道它们也有受想行识,没有动物那么明显,真的是有。我们看不出来,往往就疏忽了,认为它们没有受想行识,它们只有说物质。物质,佛跟我们讲的有四缘,有亲因缘、有所缘缘、有无间缘、有增上缘,缘就是许多条件,也是很多条件聚会而生起的现象,所以还是众缘所生。乃至於矿物、山河大地、虚空法界,哪一样不是众缘和合而生?凡是众缘和合都叫做众生。我们可以说众生这个名相,包括了遍法界虚空界里面所有一切的万事万物,没有一样东西能够漏掉。
佛对於遍法界虚空界那个慈悲,慈力、爱心,从自性里头自然流露。菩萨在因地里面也学诸佛如来,学佛,也要把自性里面的爱心发出来!怎么能发得出来?你什么时候知道众生跟自己是一体,你就发出来了。发出来你就觉了,你就不是迷;迷,发不出来,觉悟就发出来。觉就是知道,知道万物是所现,能现的是自性,就像六祖开悟的时候,末后说的一句话,「何期自性,能生万法」,这个「能生」好!能生就是能现,虚空法界万事万物唯心所现,所现的一真法界。
如果有一念不觉而有无明,这就是妄想分别执著起来,起来叫能变,这个东西能变,能变是什么?把一真法界扭曲了。一真法界扭曲了,这是能变,变成什么?变成十法界,变成六道,变成三途,这是能变。所以能现能变,能现是真心,能变是妄心,不是真心。能现的,大乘教里称为心,能变的称作识,阿赖耶识,这是相宗里面讲的八识五十一心所。觉悟了,这一觉悟就是菩萨,菩萨知道整个宇宙跟自己是一体。所以,从自性里面流露出的爱心,是真诚的、是平等的、是清净的、是理智的,它不是感情的,自自然然尽心尽力帮助众生得乐。
第三条,「具足大悲力」,具足大悲力是帮助众生离苦。从离苦这方面来讲,这是大悲;与乐,这叫大慈。上一次我在北京,有几个同修我们在一起谈话的时候,也谈到怎样帮助现前一些苦难众生,这个众生是谁?退休的老人。我们谈到这个问题,与这个有关系,可以举个例子跟诸位说说。
中国人自古以来,传统的教学是分三个阶段,童年是奠定福慧的根基,要认真的学习。福慧的根基是什么?也就是我们这些年常常讲的,《弟子规》、《感应篇》、《十善业道》,儒释道的三个根。所以童年没有不认真学习,一生福慧的基础。到少壮,二十岁到四十岁,为社会服务,那是什么?修福。你从小到二十岁,这是读书学习,学以致用;到你少壮的时候,这是二十到四十,你为社会服务,为众生造福;晚年,六十以后退休了,晚年是享福。在从前真的是如此,退休之后享福。可是外国人的观念不一样,外国人他恰恰好跟中国人颠倒了。他是儿童享福,所以外国人讲儿童的天堂;中年人的战场,中年的时候要去拼,你去竞争、斗争,要去拼;晚年退休下来,叫老人的坟墓,晚年没有福。
我们在美国,看到美国人的老人福利事业,老人公寓办得不错,社会对老人的福利的照顾也很周到,只限於物质生活,国家养老。国家养老,每个州待遇不一样,就看这个州如果它经济富裕,老人的福利金可以拿多一点。我在美国加州,加州的福利金可以拿到五百多块,一个月;可是在德州,德州的经济比加州差,所以德州的老人大概只能拿到三百五十块。不过也差不多,因为德州的生活比加州便宜,加州生活高一点。所以是能够拿到国家的养老福利金。可是精神生活没有,如果老夫妻在,还有个老伴;如果走掉一个就非常可怜,没人照顾。儿女不照顾父母,想到父母,一年给你寄一次卡片,贺卡,就欢喜得不得了,这孩子还想到我,还没有把我忘记。见面,几年见一次面,那都非常可贵,希有!所以外国人看到中国人,儿、孙、祖三代同堂住在一起的,日本人有、中国人有、韩国人有,美国人看到非常羡慕。
我第一次到美国是一九八二年,在旧金山老人公寓里面做了七天的讲演。这老人公寓是犹太人办的,有四百多个单位,它每个单位,不错,就是一个小家庭、小公寓一样,不大,大概合香港差不多是有六、七百尺。它有一个房间,有个厨房,有个小客厅,还有个小阳台。我们就在公寓里面讲经,公寓里有一个大的大厅。我那个弥陀村就从那里想出来的,我说这个太好,如果老人都退休了,你看天天听经,有个念佛堂天天念佛,那多好。精神生活也有了,都是学佛的,互相照顾,这多么难得。我是从这里想出来的,看到那个地方,我说二十一世纪的道场应该是这样的。平常这些寺庙,没有人去学习,像这样的场所,专门是退休的老人,应该一切放下,一心念佛求生净土。这是好事,这是使老人到晚年他有精神生活。
不过这家公寓的主人还不错,是犹太人,他办了个幼儿所,就是老人公寓附设幼儿所。所以老人有时候他的孙子,儿子把小孩送到幼儿所念书,小孩下课的时候会找到他的公公、婆婆,敲他的门就玩个几分钟,上课他们就走了。早晨送来,晚上就接回去,想得挺周到的。让我想起来,如果我们把老人公寓办成为老人学校,这个多好!变成学校,里面可以开很多课程,有很多老人是有才艺的,他可以让外面年轻人来学习,传授给他,不收学费的,老人带著小孩玩,传授给他。能把它办成学校,使他精神有寄托,他生活情趣就有了,不至於每天坐吃等死,很可悲!
如果没有精神生活的,你看那么多老人,四百多个老人住在一起,今天这个老人过世,抬走了,大家都看到,少一个。明天又走了,慢慢想总有哪一天轮到我,所以情绪都非常不好。每一天都有走的,也有新进来的。怎么样能帮助他离苦得乐,那就是学校式的,他真正能得到乐趣。譬如每天有讲经、有讲学,有文艺的表演,有许多的活动,让外面年轻人都能够来参加,永远不离开年轻人,永远跟年轻人打成一片,这个生活多么快乐。我就想到弥陀村这个念头,从一九八二年那时候我常常想,每到一个地方,我一定首先看当地老人福利事业,我对这个很关心。另外一桩事情我很关心的,是青少年犯罪,我对这个也很关心,这个不能够疏忽,有关社会的安全。我总是注意这些事情,像家庭的离婚率,我都比较关心这些事情。所以每到一个地区,我都要参观老人院,参观这些孤儿院。
可是弥陀村一直到现在都不能实现,在北京我们就谈到,因为现在人口老化是个很严重的社会问题,中国现在也有这个问题了。所以我就想,你们将来都会老,你老了之后你想想你的儿孙能养老吗?能照顾你吗?现在大陆上是一胎化,你想想你这一个儿子或者一个女儿,将来能不能养你?问题很大!这个问题现在中国没有看到,转眼就看到,但是外国人就看到很多,小孩不养老。我就想到,我们建道场不要建那些寺院庵堂,不要建那些,建什么?就建老人公寓。也像外国一样,老人公寓一个单位一个单位可以卖的,或者是出租,都可以。老人公寓其实就是学校,里面有讲堂、有念佛堂,如果有多元文化的,各种宗教的教堂都有,平等待遇。吃饭有大餐厅,采取自助餐的方式,喜欢吃什么自己挑,这样很干净,也不浪费。采取旅馆的管理,这就方便,每天有人给你打扫房间,给你清洗被单、洗衣服,统统都有,都跟旅馆服务是一样的,五星级的旅馆服务。这里面有各种活动,他生活就有情趣,他就生活得很快乐。
国外的中国人,中国人懂得积蓄,所以都有一点积蓄。譬如这一个旅馆能够有五百个房间,你看一个房间分配大概多少钱,可以买一个房间,也可以买两个房间。为什么买两个房间?一个房间自己住,那一个房间可以让旅馆出租,租金可以养活自己,不必要存钱。你有力量,买三个、买四个都很好,拿这个来做为自己终生养老的,非常好的事情。这个也不要叫旅馆,也不要叫老人公寓,希望大家不要听到「老」字。他们就讲到云南,讲到鸡足山,我说你们到那边去建这种老人公寓,我给它起个名字叫别墅。譬如鸡足山,鸡足山别墅,大理那边苍山,苍山别墅。如果人很多的话,别墅可以编号,第一别墅、第二别墅、第三别墅,让大家,特别是国外的华侨,落叶归根。这样真正帮助他离苦得乐,帮助他离苦是大悲力,帮助他得乐是大慈力。我鼓励他们从这个方向,他们听了也很有兴趣。为什么?你自己会老,你老了怎么办?一定要把它办成一个非常活泼的学校,你生活在这里面真的是无忧无虑,真正晚年是享福。
我们同修里面有经营连锁旅馆的,国际连锁,他们都有经验,听了之后很欢喜,这个真的可以做得到。只要有很好的规划,公布出去之后,筹募基金是很容易的事情,集大众资金来做。将来里面一半可以居住,一半可以做旅馆的房间。这些旅馆,到旅馆来住的人一定都是我们的同参道友,他们到这边来进修。这边每天讲经教学,他到这边来进修,住个一个月、二个月、三个月的,不是长期的,川流不息。我说这是在这个时代用这种方式来养老,解决人口老化问题,未尝不是一个好方法,真正帮助人离苦得乐。
另外的,穷人有穷人的苦,富贵人有富贵人的苦处,这都要帮助他。穷苦人的苦处是物资缺乏,物质生活的不足,富贵人的苦处是精神生活的不足。现在讲到扶贫,扶贫是两方面的,一个是物质方面的扶贫,另外一个是精神方面的扶贫,精神方面的扶贫比物质还要重要!为什么?真有精神生活,物质上缺乏一点,他不觉得苦。中国古人读书非常向往孔颜之乐,孔是孔子,颜是颜回。这就说明孔夫子物质生活不富裕,再跟诸位说,连小康之家都达不到,夫子是清贫。颜回在夫子学生当中,三千弟子他是最贫穷的一个人,箪食瓢饮,你就想到他的生活状况多么的清苦。可是他精神生活丰富,没有一天不快乐,没有丝毫对生活痛苦这种表情,没有。无论在什么地方,你看到他都是欢乐,孔颜之乐。他的乐从哪里来?《论语》第一句就说出来了,「学而时习之,不亦说乎」,他们是学习圣贤之道,快乐无比,就是精神生活超越物质生活。
所以今天真正讲到扶贫,那就要提倡精神生活,提升心灵的修养,这才能叫人得到真正的快乐。帮助众生离苦得乐,这是大慈大悲,我们要尽心尽力去做,用真诚心、用清净心、用平等心,还得要用高度的智慧。如果没有智慧,那就是古人讲的,「慈悲多祸害,方便出下流」,这句话是要记住的。在精神扶贫里面,像这一年多我们在汤池推行《弟子规》的教学,这个教学是对全面的,这个小镇居民各行各业男女老少一起学,产生很好的效果,把小镇的居民良心唤醒了!本来是迷失了,现在把良心唤醒,把良心找回来,精神生活大幅度的提升,对於物质生活不再重视。明明年轻人到外面去打工,一个月听说可以能赚两千块钱,回到家乡去工作,一个月只能赚五百块钱,他宁愿回家乡。为什么?家乡快乐,家乡有亲情,这是外面找不到的。家乡生活程度比外面要低很多,所以五百块钱也不算少,他够用,他就知足了,这个难得。所以伦理、道德、因果的教育,就是大慈大悲的具体落实,真正能帮助众生离苦得乐。
第四条是「信一切佛法精进力」。这里面最重要的就讲一个「信」字。什么叫佛法?法就是一切法,佛是觉的意思,对於一切法通达明了,觉而不迷,那就叫一切佛法。佛法没有迷信,迷而不觉就叫世间法,觉而不迷就叫佛法。所以法没有世间、出世间,也没有觉迷,觉迷在人。我觉悟了,一切法都是佛法,我要是迷惑、不觉了,就是《大方广佛华严经》也不是佛法;迷了什么都不是,觉了什么都是!这个不能不知道。
可是觉了之后,你怎样把它落实?也就是说,你把你学到的、你觉悟的法,应用在日常生活当中,应用在工作,应用在处事待人接物。譬如你觉悟到人一定要拓开心量,人一定要能够包容一切,为什么?佛说得好,一切众生本来是佛,佛的心量怎么样?佛的心量经上常讲「心包太虚,量周沙界」。我还不能包容别人,这就是世间法,就不是佛法;我懂得应当要包容,我真正学习包容,这就是佛法。在家庭里面,这一家每个成员我都能包容,我都能用真诚、清净、平等心爱护他们,我懂得要尊重他们,要关怀他们,要照顾他们,要帮助他们,我真正能够落实,叫做到。
不但要做到,还要精进,精进是什么?要进步!我今天勉强尊重他,过一段时期,从勉强到真的尊重他;再过若干时期,这个尊重就变成自然而然的;然后这种尊重就能够慢慢的影响到我能够对一切人都尊重。不但对家人能包容,我去工作,在我的工作单位里面,所有的人我也能包容;在我地区居住的,我们讲的同乡,统统能包容。你能包容社会,能包容国家,能包容世界,这是什么?这叫精进!要学著谦虚,释迦牟尼佛谦虚,这不能不知道!耶稣谦虚,孔夫子谦虚,圣贤人没有一个不是谦虚的,所谓是「自卑而尊人」,自己谦虚卑下,尊重别人。
人人都懂得这个道理,人人都能够这样做法,这个社会怎么会不和谐?社会怎么会有冲突?不可能的事情!这个不能不知道。一定要以佛为标准,佛能够把他所觉悟的,应用、扩充到法界虚空界,点点滴滴都能到一切众生,那叫真精进。进是我们今天讲的进步,精是纯而不杂,一味精进,菩萨学的。我们要在这里建立信心,要效法、要学习,你果然学习到,利益无边,为什么?法喜充满。
下面第五是「思行禅定力」。用「思行」这两个字好,思是思想,行是行为。我们想想现代社会,我们所看到的几乎是多数人心浮气躁,心浮气躁就是思行不定,他的思想、行为很乱、很杂,我们常讲胡思乱想,无论做什么事情都不能成就。真正要想成就,尤其是学习,在什么样状态之下能学到东西?心定下来。譬如我们讲的学习经教,接受老师的教诲,心不定,老师讲得再好,没听进去;听进去,所谓是这个耳朵进去,那个耳朵出去了,心不在焉。现在年轻人我们接触得很多,学校上课,学生的注意力只有十分钟,十分钟以后心不在焉,他怎么能学到东西!所以同一个班级,真正学到东西的人很少,一、二个就了不起了;绝大多数纵然混个文凭,没有实学。
所以我看到这一句,就想到从前章嘉大师他老人家的教学,很明显的显示出这个方法。老人言语很少,举止端庄稳重,这四个字形容他举止是非常恰当。他无论做什么都慢,动作都很慢,我们现在讲超慢,不是一般的慢,很慢。说话也很慢,我们年轻,速度都很快,提出问题向他老人家请教,他不是立刻就回答你。他一定是在那里等,等到你把心定下来他才跟你讲,你心不定下来他不说话。我第一次跟他见面,就接受他这种教诲,以后想到,愈想愈有道理。
方东美先生把佛法介绍给我,我总算是认识佛法了,但是怎么学不知道。第一天见章嘉大师,我就提出来,现在我知道佛法好,殊胜,有没有什么方法让我很快就契入?我这个问题提出来之后,他老人家看著我,看了半个小时,我也很注意,我也看他。眼睛对眼睛看半个钟点,真的心定下来,他才说话,你心没有定下来不给你说。这是我们遇到这样一个老师。半个小时说了一个字「有」,我们耳朵都竖起来了,有;再等他说,这一个字说出来又没有了,大概是我们很兴奋,心又动了。这时候这一次的时间短一点,大概五分钟,告诉我六个字,「看得破,放得下」。这六个字我们听起来好像是能够理解,能够懂得,看得破,放得下。我们接著向他老人家请教,从哪里下手?这样又停了几分钟才告诉我,「布施」,讲两个字。
你看看五十六年前,我第一次跟他见面,那个印象就像在眼前一样,这种教学的方法真的是有力量。不像其他老师滔滔不绝给你讲上很长的时间,你走了之后一句也没记得;他给我讲的几句话,一生都不会忘记。为什么?你情绪整个稳定下来。不过这种教学,你要看学生有没有耐心,能不能沉得住气。要不然碰到像心浮气躁的,算了,半天说不出一句话来,掉头就走了,那你什么都学不到。所以教学,观机很重要,这个学生应当用什么方法教就用什么方法教,这叫不失人,真正能观机。
那时候我跟大师三年,每个星期两个小时,说的话都很简单。以后他把布施,就是财布施、法布施、无畏布施告诉我,布施是因。有因必有果,财布施得财富,法布施得聪明智慧,无畏布施得健康长寿。这是世间人真的没有一个不希求的,但是他不懂方法。「佛氏门中,有求必应」,也是他老人家教给我的,求不应的时候,为什么会求不应?你有业障。你把业障消除,你所求的就有感应。业障要怎么消?忏悔。怎么忏悔法?后不再造。讲完,真简单!这就是儒家所讲的不贰过,颜回做到了,孔夫子常常赞叹颜回,「回也,不贰过」,过失只有一次,不会有重复再犯过,这真是圣人。我们一般人犯的过失会常常犯,老是犯,这就是不知道改过。虽然知道要改过,他改不了,他改不过来;不像颜回,颜回是真的改过。
所以我们现在对定力要重视,没有定,什么都不能成就。佛法的修学,诸位要记住,禅定是枢纽。有人问我,禅定怎么修法?诸位都知道,中国佛教有十个宗,常说有八万四千法门,四弘誓愿里面讲的无量法门,法是方法,门是门径,修什么?统统修禅定,这个诸位要知道;如果不是修禅定,它就不是佛法。所以修禅定用什么方法?修禅定的方法太多,说不尽!净宗是用持名念佛的方法修禅定。你要晓得,你念佛的目的在哪里?《弥陀经》上讲得很好,「一心不乱,心不颠倒」,念佛的目的在此地。一心不乱是禅定,心不颠倒是智慧,你看看,用这一句阿弥陀佛,定慧等学。
所以现在念佛的人他不会念,不会念就变成跟阿弥陀佛结缘,修一点福报,没有在定慧上下功夫。要知道,禅定的对面就是妄念,你就想想我们妄念有多少,前念灭了,后念就生,连晚上睡觉都不停,你晚上睡觉会作梦,梦是妄念。净宗的方法,它的方法殊胜,它的方法好,不拘形式,行住坐卧都可以修,站著可以修,坐著可以修,走路也可以修,睡觉也可以修,用一句佛号把你妄念打掉,取而代之。真正念佛人,不一定规定自己一天念多少声,不是的,真正功夫在什么?念头一起来,阿弥陀佛就把念头压下去了。这个念头不管它是善念、是恶念,都要把它压住。为什么?善念是三善道,恶念是三恶道,你总出不了六道轮回。你要想出六道轮回,善恶念头全打掉。这一句阿弥陀佛不在六道,三善道没有阿弥陀佛,三恶道也没有阿弥陀佛,念念跟阿弥陀佛相应,这是禅定!
你看看,比宗门里头盘腿面壁是不是要方便?盘腿面壁纵然是入了定的境界,腿子一放下来,定就没有了。可是念佛人是行住坐卧都在定中,他都能够把妄念控制住,就用一句佛号取而代之,这个人叫真念佛。你看这句佛号跟阿弥陀佛相应,能把妄念伏住是与自性相应,他才得力。佛号要控制不了妄念就没有效果,虽念,没有效果,那就是古人讲的「口念弥陀心散乱,喊破喉咙也枉然」,这说明功夫不得力。你要想功夫得力,思想、行为里头不夹杂妄想分别执著,禅定力。
思是对念头讲的,行是对言语、身体、动作来讲的,你如何能把身语意都显示在定中。我这一生看到一个人,就是章嘉大师,确实身语意都在定中。所以我一看到这一句,就会想到他老人家,我们学了五十六年还没学到,不容易!这桩事情李老师也跟我讲过几次,也非常感叹,学古人不容易,真想学,学不到。学不到就是我们的业障习气太重,真的要像章嘉大师讲的要消业障,消业障的功夫真的是心地功夫,从自己内心深处去做。我常常讲,不跟一切人事物对立,这是起步,这一条做不到,那就所有一切功夫都不得力。他跟我对立可以,我不跟他对立,这个很重要。我要跟他对立就错了,为什么?他迷,我觉悟了,我如果还跟他对立,我也迷了,两个都迷了,迷了才发生冲突。谁吃亏?自己吃亏,他不吃亏;他也迷了,他自己吃亏,总要懂这个道理。这个道理确实是很深,要很细心去体会。
下面第六,「除二边智慧力」,二边就是刚才讲的对立。有我、有人,这对立了,有善、有恶,对立了,有真、有假,真假对立,大小对立,长短对立,阴阳对立,你想想看,哪一个人不是生活在对立的世界?这就是爱因斯坦讲的相对论,在佛法讲是二边,见惑里面第二条边见,这是二边,这就是对立,你要把它除掉。这个除掉之后,佛菩萨那个门就打开了,这一共是五道门,这是第二道门。
头一道门是什么?头一道门叫身见,这你要晓得。身见是执著身是我,《金刚经》上说「无我相」,就是破我执,不再执著这个身是我。什么是我?大乘教说得好,整个宇宙是我。这个不好懂,我们可以做个比喻,从比喻当中你细心去体会。我们把整个宇宙比作我们这个身,把我们这个身比作是一个细胞,你坚固执著这个细胞是我,其他的都不是我,这错了。所以你要想想六祖那句话,「何期自性,能生万法」,自性是真我,能生万法,万法就是我;不能在万法里执著一法认为是我,其他都不是我,这错了。佛教我们要破我见,道理就在此地。知道整个宇宙是我自性变现出来的,这个身也是自性变现出来的,我是什么?整个宇宙都是我,这个身也是我,那就没错了。
整个宇宙都是我,一切众生都是我,爱我,一切都要爱,你不能够偏爱,你要遍爱才对,要平等、要清净,没有染污。染污是什么?私心是染污,这个都是不能够有的。为什么说不能有?有这个东西障道,障什么?障你见道,不是证道,见都见不到,你还证什么?你当然不能够证道。你要证道,首先你要见道,你才能修道,然后才能证道。道你都没有见到,你修什么?道是什么?道是自性,所以明心见性,那叫证道。
一定要肯定心性是自己,一般世间人把身体当作自己,这是最大的错误。稍微聪明一点的人,他知道身不是自己,什么是自己?灵魂是自己。这个高一层,高得很多了,可以说是天人的境界。他知道身有生灭,灵魂不灭,这种认知是很难得,难能可贵,但是他出不了六道,依然不能够脱离六道轮回。为什么?灵魂也不是自己,不可以执著。什么东西是自己?灵性是自己,灵魂是迷,灵性是觉。魂,迷魂,孔夫子在《易经》里面称它作「游魂」,也有道理,为什么?他速度很大,超过光的速度,超过电磁波的速度,所以叫游魂。但是他有范围,出不了六道,六道的范围多大?六道的范围是三千大千世界,范围够大了。三千大千世界这个范围要用黄念祖老居士的话来说,一个单位世界是一个银河系,三千大千世界是十亿个银河系。十亿个银河系,灵魂在这范围里一个念头他就到了,所以光不能比。称他作游魂非常有道理,他迷而不觉,他要是觉,觉了就超越六道轮回。所以这个我们要懂得。
「我」不能执著。我们从哪里做起?从自私自利下手,因为这个「我」它最明显的、最坚固的一个作用就是自私自利。能把自私自利舍弃掉,佛教给我们的方法好,起心动念想别人,不要想自己。把想自己这个念头放下,放下得愈多愈好,能彻底放下,就入佛门了,这第一道门打开了。第二道门,除二边。不再跟任何人对立、任何事对立、任何物对立,都没有了,没有对立的念头。对立没有了,怀疑就没有了,冲突就没有了,怀疑、冲突都是从对立里头产生的,这就是二边。你就入到第二道门。
下面有戒取见、见取见、邪见,戒取跟见取合起来我们中国人叫成见,某人成见很深,成见是坚固的执著。戒取见是在因上的,因上的成见,见取见是果上的成见。不要有成见,人没有成见就能随缘;有成见不肯随缘,我有我的看法,我有我的见解,我认为我这个是对的,你是错的。其实没有对错,往往对错都是看表面,都是看现前,往远处一看,没有了。成见去了之后,人就很随和,就真正可以做到随缘而不攀缘,什么都好,没有一样不好。真的是日日是好日,时时是好时,人人是好人,事事是好事。纵然受冤枉了,也会笑笑,为什么?消业障,怎么不是好事情!吃亏了、上当了,没这回事情。万法皆空,因果不空,哪有吃亏上当的!
所以美国魏斯医生的四书我们读了之后,连他这么多年来研究,都肯定人有轮回,人有报应;也就是说,欠债的要还钱,杀生的要偿命。生生世世,你只要没有超越轮回,遇到的时候你就要偿债,有命债、有钱债,还有一个感情的债,可麻烦了!这些东西不放下,你就永远脱不了六道轮回。所以你要修禅定力,你能把这些东西统统都看破,统统都放下。这样一来,人好像不是变成绝情无义了吗?不是的,真的有情有义。那个情义不是在情爱上,是什么?是高度智慧。知道什么?知道你跟我是一体,就好像我们两个手是一体,这个手痒的时候,他会给他搔搔痒,他要不要给他感激?不需要,为什么?一体!他会很照顾他,他也很照顾他,他是一体。
这里头没有任何条件,叫无缘,无条件的。世间人他的情爱是有条件的,不是无条件的;佛菩萨对於一切众生的慈悲没有条件的,无缘大慈,同体大悲。慈悲都是属於爱,没有条件的,自自然然的,确实它跟真诚相应、清净相应、平等相应、智慧相应。这样你才能看到,佛菩萨才有真情真意,有情有义,真的!世间人有没有?世间人是假的,说穿了,告诉你,虚情假意,为什么?他用的是妄心,妄心是一个不定的。今天很好,你看男女很好,结婚了,过几天离婚,不是虚情假意吗?不像佛菩萨,佛菩萨对於人的爱是永恒的,你到地狱,他也照顾你,你变畜生,他也不舍弃,他给你现同类身来照顾你。
在地狱受罪的时候,为什么看你受罪?消业障。你造的业障你不消除怎么办,你一定要消业障。业障消除了,他帮助你开悟;业障没有消除,给你讲你也不听,你也不能接受。怎么不慈悲?怎么不照顾你?这才是真正大乘教里头所说,佛氏门中,不舍一人,这是真的,不是假的。纵然堕到蚊虫蚂蚁身的时候,佛菩萨也不舍弃,也在那里等著。你在那里受果报,果报受完之后,就是业障消除了,佛菩萨来帮助你。可是消除之后还有余业、余障,都要慢慢来,不是短时间,所以造业容易,消业不容易。人不能不知道忏悔,人不能不知道感恩,诸佛菩萨对我们都有恩,大恩大德!
哪些是诸佛菩萨?给你说实话,除了自己之外,统统是佛菩萨。善缘恶缘、逆境顺境,无非诸佛菩萨示现,这个我们在五十三参里面看到,统统在做示现,在教我们,给我们启示,提升我们的境界。所以你自己要善於观察,要善於学习,你要会学!真正会学就像善财童子一样,一生成就,修行证果、转凡成圣,一生可以办到。那我们差一点,如果能够老实念佛,真的抓住这个法门,这也要靠智慧,这个智慧是什么智慧?真的跟无上菩提没有什么两样,知道六道苦,知道世间苦,我这一生决定求生极乐世界。心里除一句阿弥陀佛之外,什么都没有,跟什么都能随缘,什么都好,就是那一句阿弥陀佛念到底。
你们想想看,在香港同修大家都知道的,倓虚老法师常常讲的,他的一个同参,也是谛闲老和尚的徒弟,倓老是谛闲老和尚的学生,他们是师兄弟,锅漏匠,念佛三年站著往生。他凭什么?他不认识字,没有念过书,从小做苦工,一生坎坷,真正尝到人生的苦滋味。跟著谛闲法师出家,谛闲法师只教他一句「南无阿弥陀佛」,告诉他,念累了休息,休息好了接著念。跟他讲以后准定有好处,他老实,他也不问什么好处,就这一句佛号念到底,念了三年就成功。站著走的,走了还站三天,老和尚给他办后事。
倓虚法师告诉我们,哈尔滨的极乐寺,刚刚建好的时候传一坛戒,有个修无法师,也是不认识字,没出家之前做泥水匠,工人出身。出家之后,在寺院里面专门做别人不愿意干的活,像洗厕所、掏粪,挑粪种菜,人家不干的事情他干。与什么人都没有计较,都随和,一句佛号不间断,你看往生的时候多自在、多潇洒。传戒期间当中,他去做义工,没做几天他往生了,预知时至。这些人给我们做榜样的,我们如果在这个道场,分配给我的工作全心全力干,干得非常好,心里一点执著都没有,就一句佛号,你会跟他们一样,你真成功了。这是真修行!
倓老对他们非常赞叹,认为在这个时代里,丛林寺院的方丈住持比不上,弘宗演教的这些法师大德也比不上,这是真的,不是假的。到底用多少时间?我们看看都是三年,锅漏匠是三年,修无法师我们不知道他是几年,不晓得,我们相信也不会太长,也不过就三、五年。真的念到功夫成片,一心不乱,他什么都不想了。你看看,身见他不想了,边见也不想,什么见取见、戒取见、成见也不想了。活一天为大众干一天,欢欢喜喜的干一天,照顾大众,时间到了,欢欢喜喜走了。
我们现在知道这个世间灾难很多,今天有同修告诉我,说巴里岛,就是我们上次去开会的地方,巴里岛现在水涨起来了,不是潮水,涨了它不退,愈涨愈高。这是什么?南北极的冰融化,太平洋地区低洼的岛已经看到了,还有些小岛已经不见了。巴里岛是个旅游观光地区,现在已经看到水不断在上涨,原先以为是潮水,涨潮时候上来了,结果落潮的时候,它是落一点,不像从前落得很低,现在已经看出来了。但是我们想,三、五年、十年之内,大概没有什么大问题,要真学锅漏匠,学修无师,时间足够!不能再干傻事了,再干傻事那你就后悔莫及。不管什么事情,《华严经》讲得完讲不完无所谓,有一天讲一天,心在哪里?心在极乐世界,念在阿弥陀佛,这就对了。
所以,这五个关口总要能通过才好,真正通过了,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不在凡圣同居土,在哪里?在方便有余土。为什么?这五个门通过之后,在《华严经》上你是初信位的菩萨,不是凡夫,圣人了。你要有我,还把身看作是我,坚固执著;心里还有对立,跟这个对立,跟那个对立;还有很深的成见,一定要怎样怎样,这样你念佛往生是凡圣同居土。如果这五个破掉了,我不再执著,我放下就从这开始,从这开始我把它放下,我不再执著,你就是初信位菩萨,往生极乐世界是方便有余土,不一样!
到西方极乐世界,提升自己的品位时间长,在这个地方提升自己的品位时间短。所以佛在经上曾经说过,在娑婆世界修行一天等於在西方世界修行一百年。就是那个地方进步慢,他没有退,他只有进,但是进步很慢;这个地方是大起大落,进也快,退也快,但是进的人少,退的人多。所以我们想,看修无师、看锅漏匠,他们很可能往生都不是在凡圣同居土,非常可能他们在方便有余土。为什么?他真放下。我们今天修行功夫不得力,放不下!道理在此地。
放不下这些世缘,对佛法是严重障碍!你要晓得,这个世间是假的,不是真的,不可以不知道。为什么你放不下?把这世间当作真的。连现在的科学家都给我们说明,这个世间不是真的。所以要记住《金刚经》上所说的,「凡所有相,皆是虚妄」,「一切有为法,如梦幻泡影」,这是说明不是真的;「如露亦如电」是说它存在,一切法存在的时间就像闪电一样,时间很短。这个我们能体会,人生百年一刹那,不要以为很长。我八十岁了,想想从前做儿童的时候,就像在昨天一样;五十六年前闻到佛法,想想也就跟昨天一样。三个老师都不在了。这是告诉我们人生苦短,不要再执著,应该要放下了,多做好事,多做真正利益众生的事情。
我们想想在当前,我们想的两桩事情,一个是培养继起的人才。只要有修学的环境,有真正发心修学的人肯定会成就。成就怎么样?思行禅定力,没有这个不能成功,就是他心是定的。闭关!闭多长?十年,我们中国古人讲,十载寒窗,一举成名。你看从前这些大学问家,不都是自己学成的吗?所以只要有个环境,不受外面干扰,他能够好好去念书,念十年书。基础的这些道德是从小养成的,在从前一般人都有,父母教的,大人教的,统统有这个基础,不困难。然后十年时间用在一门功课上,哪有不成功的!用在一门,他心是定的,定生慧,他开悟!就这么个道理。你学很多东西,都是学的常识,不开悟;学一样东西会开悟,道理在此地。
所以这是一桩好事情,我们有这个能力应该尽量帮助别人,自己要准备早一点往生。真正时节因缘到了,多住几年不碍事,随时可以走,这才叫得大自在。今天时间到了,我们就讲到此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