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 - 大方广佛华严经 - (第一七三0卷)
大方广佛华严经  (第一七三0卷)  2007/5/5 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 档名:12-017-1730

  诸位法师,诸位同学,请坐。请看「无方大用」第六段,「四摄摄生三昧门」,偈颂第二首看起。我们将经文念一段:

  【劫中饥馑灾难时。悉与世间诸乐具。随其所欲皆令满。普为众生作饶益。】

  下面有四首偈,这四首偈是四摄里面的布施摄。四摄法,是诸佛菩萨应化在九法界接引一切众生的善巧方便,也就是佛门里面常讲的「慈悲为本,方便为门」,什么是方便?四摄是方便。总共这个地方有四首偈,一共有十六句,讲四摄法里面的布施。我在平常跟大家用最简单的话来讲,四摄法的布施就是多请客、多送礼,这个大家好懂。这里讲得详细,怎么样送礼、怎么样请客,这里就讲得多。虽然是多,还是举例子,我们必须细心去体会,所谓是闻一知十,一闻千悟,知道将这条方法如何能够落实在生活里面,我们的生活就得到真正的幸福美满。

  我们看第一首前面这两句,第一句是『劫中饥馑灾难时』,「劫」是时间,这个地方不一定讲的是劫难。佛法的时间单位是用劫,劫的时间就好长,佛经里面讲有大劫、有中劫、有小劫。我们人间讲时间单位是讲年月日,多少年、多少月;佛法的时间长,是讲劫数。小劫,一个小劫是多么长?有很多种讲法,我们只说一种。佛在经上讲,人的寿命最长的时候是八万四千岁,这是说什么?平均年龄。你看人的寿命,真有福报的时候,寿命是福报,真正有福报寿长,八万四千岁。这是到最高,不能再超过了。从八万四千岁每隔一百年减一岁,一百年减一岁这样减到十岁,人的年龄最短在这个世间是十岁。从八万四千岁减到十岁,一百年减一岁;然后再从十岁,一百年加一岁,加到八万四千岁,这样一加一减叫一个小劫。

  我们现在这个劫是加还是减?给诸位说,这在减劫。释迦牟尼佛那个时代,就是讲他的那个时代,人的寿命(平均寿命)是一百岁。一百年减一岁,释迦牟尼佛距离我们现在,在中国历史上记载,今年好像是三千零三十五年,还是三十六年?三十五、六年。一百年减一岁,减了三十岁,所以现代人的寿命(平均寿命)七十岁,过一百年就减一岁。我们现在是在减劫,减到十岁的时候,诸位要晓得,十岁那个时候,人大概七、八岁,五、六岁可能就成熟,他的寿命只有十岁,十岁就很老,就是老人了。

  一增一减是一个小劫,二十个小劫叫一个中劫,四个中劫叫一个大劫。不管是大劫、中劫、小劫,这里面都有盛的时候,也都有衰的时候;有众生享福报的时候,也有众生遇到灾难的时候。像我们现在在这个减劫里面,人寿七十岁,这是正常的。实在讲,这个事情唐朝杜甫诗句里面就说,「人生七十古来稀」,就有这样的感叹,唐朝人写的,唐朝那个时候距离我们现在一千多年了。所以现在人能够超过七十岁的不是太多,这个我们应当要晓得。

  可是佛说这个,是说一般的状况,各人有加减乘除。你看平均年龄七十岁,有很多不到七十的,三十、四十过世的,有,五十、六十过世的很多。也有超过七十的,八十、九十的,我们深圳这边,本焕老和尚今年一百零一岁,这是特殊情形,也就是说与他个人的修养有关系。所以佛说,佛法不是定法,佛法里头有加减乘除,这一定要懂得,活活泼泼,它不是死呆板的。佛给我们讲得最清楚的,人要是修清净心、修福,福报大了他寿命增长。我们看袁了凡寿命只有五十三岁,他真的是断恶修善积功累德,他延长二十多年,他七十四岁走的,这是延长的。有很多福报很大,不知道修养,造作罪业,他的寿命缩短,原本寿命是七、八十岁的,四、五十岁就走了。这里头有加减乘除,一定要明白这个事实真相。

  这是说遇到饥饿的时候、有灾难的时候,这时候人苦。我们现前这个社会有没有这种情形?有,地区不相同。香港这个地区是很富庶的地区,没有这种灾难。像非洲、其他落后地区,确实有饥饿、有瘟疫、有战争,战争是人祸;有天灾,水灾、旱灾这些灾难。遇到饥饿、灾难的时候,菩萨要帮助他。菩萨怎么帮助?你看下面讲的,『悉与世间诸乐具』,要帮助他离苦得乐。哪些是「乐具」?要解决他饥饿的问题。实在讲,如果把这个意思引申,整个世界都有饥馑灾难。像非洲落后地区,它是物质上的饥饿灾难;我们现在沿海发达的地区,物质不缺乏,精神生活枯竭,所谓是富而不乐,没有幸福。心有忧虑,身,我们一般人讲有沈重的压力,苦!所以从这一方面来说,几乎这个世间人真正要讲到快乐、饱满的没有几个人,真正幸福快乐就很难找到。

  中国从开放以来,提倡扶贫。过去著重在物质上的扶贫,帮助他们能吃得饱、穿得暖,都有房子可以能遮蔽风雨,做得是不错了。可是问题出来了,这些接受扶助的人民,没有感恩的心,没有欢喜心,起了反作用,他不需要工作,每天靠救济生活,救济不来就骂;来了,少了,就怨恨。所以扶贫的机构就思考,怎么会出这个现象?有人曾经来问我,我告诉他这个现象是正常的。他听了很奇怪,怎么是正常的?我说他连父母的恩都不会报,都没有想到报父母之恩,你给他这一点恩惠,他怎么会记得你的恩德?他这一想,好像有点觉悟了。问题在哪里?问题在教育!你把他喂饱了,你没有教他。你没有教他,那就是尧王、舜王所讲的,人民能够丰衣足食,如果没有教育,他跟禽兽有什么两样?没有两样。

  人跟禽兽不一样地方是人接受教育,然后才知道教育重要。教育在扶贫里面是精神扶贫、文化扶贫,比物质扶贫还要重要。果然精神、文化达到一定的文明程度,他物质生活再苦,他有乐趣。诸位想想,孔老夫子在世、孟夫子在世,他们的物质生活不富有,过的什么生活?叫清贫,勉勉强强能维持,说小康他说不上,真的是清贫。在中国历代的读书人,大家常常听到口头语所说的「穷秀才」。秀才是读书人,读书人没有去经营生产,所以他的生活当然是所谓清高,清高下头是贫苦。物质生活贫苦,可是精神生活他高人一等,那是真的,不是假的,为什么?知书达礼。

  从前读书人出路实在讲很窄小,只有两条,一个是去做官,第二个就是教书,三家村里面开个私塾,开馆教书。教书又不能收学费,私塾,他不是开学店,不像现在,现在定上学费,从前没有这个制度。如果说是这个教书先生定下学费的话,没有人到你那里去了,大家不尊敬你,你是开店,你是做买卖。所以开馆教学完全是培养底下一代,是在尽义务。老师的生活,学生家长来供养。学生家长是富有的,就会过年过节多送一点礼,家里面清寒的少送一点。孔老夫子讲,最少的、最薄的礼,叫束修,束修是什么?大概香港也很多,腌的腊肉,像火腿、腊肉一条,大概像是一斤重的这么样礼物,这就是他的儿子跟老师学了一年,供养老师就这么多。你才晓得做老师不容易。

  所以做老师是救人慧命,做医生是救人身命,医生跟老师都不可以要缴费用的。病人有病到你家来,一定要拿多少医药费,不可以,那个医生社会上没人瞧得起他,医生是救人,绝对不讲求报酬。医生把你病治好,你自己衡量你自己的环境,给医生送一点报酬,跟教书先生一样。所以,一个教书的、一个医生在社会上受一般人的尊重,有道理,他是真正做出牺牲奉献,他没有名闻利养,跟现在不一样。现在医生开的是医店,老师开的是学店,特别像现在的补习班,私塾跟补习班性质差不多,私人开的,收费都很贵,在从前没有。

  你就懂得,佛菩萨应化在世间,大概多半从事这样的工作。也有示现为商贾,就是做生意的人,发大财。他发大财不是自己受用,他散财,救济贫苦,这是菩萨。现在也有亿万富翁,他也能舍财,但是他不像从前那个菩萨。菩萨到这个世间他就是散财的,他是真正大慈大悲,善巧方便,帮助苦难众生。而帮助苦难众生里面,不管用什么样的方式,你细心观察,他绝对不会少了教育,这是菩萨,这是真实智慧。也就是说,你现在贫穷饥饿,菩萨要救济你,不是说我每个月送多少救济金给你、送多少米给你,不是的。菩萨肯定在今天办什么?办职业训练班,可以开很多科目,你到这个地方来学习,学习之后你有一技之长,你到社会上可以独立谋生,这叫真正救济。一方面提升你的文化水平,一方面提升你技术能力,同时在学校里提升你伦理道德的教育,这是菩萨干的,这是菩萨扶贫。

  所以扶贫机构如果能够想到这些地方,扶贫最重要的就是职业培训班。这个培训班是活活泼泼的,三个人、二个人都能来开班,我这里有老师。你喜欢烧菜的,你在这里学几个星期,就可以介绍你到餐馆去工作。你喜欢缝衣服的,在这里学几个星期,可以介绍你到成衣工厂去工作,所以这种培训班跟各个行业都有联系。在这里培养的,有能力、有技术、有道德,这不一样。

  基本的道德,就是我们常讲的《弟子规》、《十善业道》跟《感应篇》,必修的科目,他知道怎么做人,他知道怎样服务。公司行号,就像我们这个道场,我们要很多义工,都经过这样培训班培训过的,他来工作就不一样。你看现在社会上没有这个班,可见得扶贫出了问题,虽然很用心,也花了不少人力、财力、物力,收不到效果。菩萨真的是不一样,「悉与世间诸乐具」,我用总的一句话来讲,职业培训班,技能的培训班。到这里面来不需要什么学历,也没有年龄限制,也没有性别的限制,你只要没有工作你就到这儿来学,这才是真正解决扶贫的办法。这两句就是讲扶贫,经济上的扶贫,物质上的扶贫,精神上的扶贫,文化上的扶贫,技术能力上的扶贫,可多了!职业教育。

  出家人现在也是「饥馑灾难」。出家人的工作是什么?最主要的工作,释迦牟尼佛给我们做出的榜样,讲经教学。我现在不会讲经,不懂教学,怎么办?开班,也要开讲经教学的补习班,不必开佛学院。我就是这个班里面出身的,我不是佛学院出身的。我是台中莲社李老师开了一个经学班,他开很多班,那时候我们一起学的有十几个班,都是这一批年轻人。想学讲经的参加经学班,经学班有二十多个学生;有古文班,老师教古文;有诗词班、有书法班,很多;还有法器,专门学唱念的,有音乐的,他开了很多班。这些,用现代话来讲,都可以做扶贫工作,我们缺乏这个。自己的兴趣,自己的专长、爱好,你去学习,他来教你,你将来从事哪个行业,你能把事情做得好。

  道场,道场的护法也是,那个时候是大班子,护法是道场里面的行政工作,里头也分得很细。你能做哪一项工作的,你进入这个班里去学习,确实可以替社会解决问题。这样的人他要有智慧,要有福报。我这个人懂得的是很多,为什么不做?没有福报,要知道没有福报,干什么都干不成。所以那个命就是穷秀才的命,一生老实讲经教学,当教员,没有当校长的资格。当校长要有福报,当校长就是寺院的住持,那是校长。我们李老师在台中还有创业,他建立台中佛教莲社、慈光图书馆、菩提医院,还有菩提安老院,还有两个托儿所,他还做了不少事情。

  我这一生真的是到处云游,除讲经教学之外,我是什么都没有。我常说人要有自知之明,自知之明最重要的,知道自己的命运,命里没有不要强求,命里有可以舍。释迦牟尼佛命里有王位,他能舍。命里有的时候可以舍,命里没有不要求,你一生心安理得,真的是幸福美满。这种幸福、喜乐不是建立在物质生活的基础上。世尊,不仅是他一个人,他那个团体,我们今天在经上看到,一千二百五十五人,这么多学生跟著他,跟他过同样的生活。什么生活?托钵,每天吃饭,托著钵到外面去要饭,中国人讲乞丐,过这样的生活。所以,出家人叫比丘,比丘翻成中文叫乞士,他是吃饭的时候是乞讨,但是他是读书人,他是有德行、有学问,不是一个普通的乞丐。树下一宿,三衣一钵,过的是最简单的物质生活,人家快乐无比,常生欢喜心。心里面没有忧虑、没有牵挂,我们常讲没有对立,人与人之间相处只有喜乐,没有冲突,只有信任,没有怀疑,他怎么会不快乐?确确实实人人是好人,事事是好事。我们处在今天这个社会,读到这样的经文,我们有无限的感慨。

  后头这句经文要注意到,「悉」是完全给他,他需要什么就给他什么;「世间诸乐具」,诸是多,多方面的。以我们现在一般人来说,我们需要什么?我们需要有工作能力,需要有工作机会,需要生活安定,需要一个美满的家庭,需要一个祥和的社会,都在这一句里头。佛菩萨用什么方法给他?佛菩萨用教学,能做得到吗?能。可惜就是现在我们佛门教学的人太少,好在现在科学技术进步,我们可以用网路,可以用电视。如果没有这样的工具,那真的是太苦了,要多少人出来教!有这么一个好的工具就方便了。像中国幅员这么大,人口这么多,我们刚才讲到,就这两句里面所含的,真的是扶贫,经济上扶贫,物质上扶贫,技术上的扶贫,能力上的扶贫,精神文明上的扶贫,那就太多太多了,展开来至少有几百种。

  有没有一个大福报、大智慧的菩萨出现,办这样一个扶贫培训班?在这里面训练老师,来帮助这个社会。同时,上课统统可以用录相。这个大的摄影棚我参加过,我在北京,凤凰电视台做访问的时候,摄影棚里面,我那天去看差不多四百人。实际上他只有两百个座位,坐满、站满、挤满了,但秩序很好,同时播出去。我们的教室当然不需要这么大,能够容纳五十人到一百人的教室就可以。你有多少科目就有多少个教室,这当然需要财力。你请专业好老师在这边教,录相,在电视台播出去,全国到处都能够从电视上来学习,远程教学。学校虽然设立在一个地方,教化的影响遍布全国、全世界。

  有钱的人是有,但是他没有福报,他为什么没有福报?他没有想到,他去做一些善事要花不少钱,那些钱不产生效果。他要懂得这个道理,他就是现前的救世主。所以,学佛的同学要努力,要尽量去传播。因为我知道,我们晓得,大富大贵的人通常不看我们的节目,我们的光碟送给他,他也不会看的,不愿意接触,这就是什么?没有机会。他要是接触到之后,真的帮助他成就他这一生的事业。

  下面这两句,『随其所欲皆令满,普为众生作饶益』。实际上这一首是完整的一段。「随其所欲」,欲是他的欲望,这里面包括很多,要随顺他的程度。你开这个培训班,任何一个班级,一个班、一个科目,都要分初级、中级、高级,为什么?程度不一样。有兴趣,没有学过,进初级;有学习过,有一点基础,可以进中级,一步一步把你向上提升。所以,他的年龄有关系,聪明才智不相同,兴趣嗜好不相同,你都要能随顺。你能随顺,没有一个不欢喜,而且他学得欢喜,他学得也会认真,也能在很短期间学会他所需要的。学校如果再跟社会各个行业有联系的话,可以给他推荐、介绍,那他的出路没有问题,这个是好事情。「满」是圆满。

  最近我也跟诸位报告过,台湾有个同修写个剧本,《唐人传奇》里面一段故事,叫杜子春遇到太上老君。这个人命里确实是富贵,生在富贵家庭,不知道钱来得不容易。他父母都过世了,留一笔大遗产,成天花天酒地,交结一些巴结奉承的朋友,不到几年,财产花尽,这时候才晓得贫困的味道。那些朋友呢?不再往来了,不要说是求他帮点忙,布施一顿饭给他吃,他说连个笑脸都没有,人情之薄。

  在最困难的时候遇到太上老君,太上老君说:你命里有财富,命里有的不会丢掉。他说:我现在钱花光了,我也不会赚钱,我命里面钱从哪里来?老君就告诉他,他说:你在这儿站著,你不要动,你看到太阳下山,下山看到你的影子,你头的影子在哪个地方,你记住,到那里去挖,那个地方有黄金。他真的就记住,太阳下山的时候,看到他头的影子落在地上那个地方,果然,大概挖出来有六、七十万两的黄金。这一下又发财了,那些狐朋狗友又来了。就像这样情形搞了三次,最后他觉悟了,最后怎么样?最后挖的钱不要了,一点欢喜心都没有。老君说:你怎么了?他说我现在懂得了,这财有什么用?我看到这个恶心。太上老君赞叹他:不错,你回头了。这就是「随其所欲皆令满」,但是他真有这个命。

  到最后他想学道,看到这老人仙风道骨,有这样的神通,指点他那个地方真的就有,他去挖真挖到,他说你不是神仙,谁是神仙?所以一定要跟著神仙学道。神仙说,可以,你要跟我学道,就叫他三年之后在什么地方约会。他真的去找到了,三年到那里去了,去了之后没有遇到,没有遇到这个人。但是他很有信心,他就在那里住下,住了三年,老人出现了。他就叫他:老人家,我到这儿来找你,找了三年。他说:我没有离开,我天天看到你。结果看他有这么样的诚心诚意,真的放下了,万贯家财也不要了,一心要发心来学道。

  老人就告诉他,他说:我今天跟西王母娘娘约会,我要出去一趟,你在家里坐著。告诉他:你在这里打坐,入定,定中有许多的境界,有善、有恶,有来诱惑你的、有来欺骗你的、有来吓唬你的,许许多多境界会现前,你要保持如如不动,不可以开口说一句话。在定中,这些境界果然现前,他记住老师的话,决定不开口。不管你诱惑也好,威胁也好,甚至於杀害也好,就是不开口。最后阿鼻地狱境界现前,看到他父母在地狱里受刑罚,受罪,看到实在忍不住,掉著眼泪叫了一声爹一声妈,把他父母一抱,一下就醒过来了,像作梦一样。老人在旁边讲,可惜!叫你不要说话,你还是开口说了话。然后告诉他:你说这个话对你父母毫无帮助,为什么?你父母在地狱受罪,那是业报,他在世的时候造作这些恶业,必须要把这个恶业消掉。

  这个我们在讲席里说过很多,三恶道是什么?三恶道是消业的。如果你要懂得,我们现在这个世间有没有三恶道?有。你要真正懂得一切都是消业,成佛哪要三大阿僧只劫?一生就圆满了。你在这个世间,有没有人毁谤你?有没有人羞辱你?有没有人伤害你?有!那你要做什么想?替我消业障的,那是菩萨!你业障就消掉了,就跟太上老君跟杜子春的事情一样。如果你不懂这个道理,他毁谤我,我也毁谤他;他害我,我也害他,报复,冤冤相报没完没了,什么时候你的罪业才能消得了?正像老君所说的,什么境界里你能保持清净心,保持如如不动,保持一个感恩的心,他统统都是来消我的业障。过去的业障,现前的业障,这么多人,好人!他帮我消罪业,他肯来骂我,他肯来陷害我;他陷害我、骂我,他造罪业,我业障消了。我对他没有一丝毫的怨恨,没有一丝毫报复,这就消掉了;有一点点怨恨、报复,不但没有消掉,加重。真修行在哪里?不就在生活当中吗?在饮食起居当中。

  生活里面能入不二法门,就入佛境界。什么不二?善恶不二,是非不二,利害不二;不二就是一门,就是一真,一真法界。哪里不能修行?他在定中那个境界,我们现实的境界跟定中境界没有两样,问题就是你会不会。你要是会了,「普为众生作饶益」,自己得利益,德行提升,境界提升,定慧提升;如果你不会,不会,天天造业,你烦恼加重,业障加重,你的灾难也加重。真的就是会跟不会!学佛没有别的,希望你学会;学会,这一生当中就成无上道。好,现在时间刚好到了,我们休息几分钟。

  诸位法师,诸位同学,请坐。请接著看第二首:

  【或以饮食上好味。宝衣严具众妙物。乃至王位皆能舍。令好施者悉从化。】

  这是请客,我们常讲的四摄法里的布施,常送礼、常请客,『上好味』就是请客。如果你不懂得,真的把这些好的菜、好的东西供养统统端出来,你把人肚子吃坏怎么办?有没有想到这个?佛教导我们,饮食起居要节俭,你要注重身体健康,可不能好吃。中国古人常讲,「病从口入,祸从口出」,实在说,世间人生病十之八九都是吃坏了,尤其是现代,现代的饮食不干净,都是化学基因在里头,害死人。这是我们讲请客要注意到的,要注重卫生,还要注重控制,决定不能多吃。

  古人教人,早晨吃得好,好,就不一定说吃饱,要吃得好;中午吃得饱,饱也不能过分,七、八分是最好,不要太饱;晚上吃得少,养生之道。现代这个社会是恰恰颠倒,很多人早晨不吃,喝一点牛奶,吃两片面包,或者是水果;中午是很简单,随便吃一点;晚上要大吃一顿,要吃得很饱,他怎么会不生病?由此可知,请客在什么时候请?中午,这是最适当的。晚上要请客,朋友们聊天,茶点。可是我们要这样做,一般大众恐怕不喜欢,恐怕不愿意接受,那是什么?他已经染上恶习,我们懂得。

  经论上常常讲,供佛、供天、供养尊者(尊长),佛给我们讲「三德六味」。这就是告诉你,几个菜最适当?三个,顶多不超过六个,有节制。人多,分量多一点,精致一点,叫「上好味」,这个道理要懂。尤其现在西方人,叫自助餐,我在澳洲,总理请我吃饭也是自助餐,好!你自己想吃什么,你自己去拿,拿的分量你自己衡量著一定要把它吃完,干干净净。不够?不够可以再去拿,决定不容许剩下来有不吃的,这不可以,这有罪过。所以自助餐是最干净,也最好,我们应当极力提倡。

  我现在在一般道场我都告诉他,不可以多过六个菜,守住佛陀的教诲。早餐三个菜就可以,中午六个菜,晚上如果吃,三个菜就够了,不要太多,晚上尽量的少,对於身体健康有很大的帮助。晚上能够不吃是最好的,是最健康的,为什么?你很对得起你的肠胃,它可以休息,不要工作。晚上吃上一大堆,它很辛苦,它要去消化。过分的辛苦,它寿命就缩短,它寿命缩短就是你自己寿命缩短,不就这么个道理!所以这就是人不懂得养生之道,只爱舌头。你想想看,尝味就是三寸舌,到底下去就不知道了,为了这三寸舌头,要去供养它、满足它,造种种的恶业,让底下肠胃去承受、去负担,怎么会不短命?你要爱你的全身,你要爱你身体每一个器官,都需要它们健康;换句话说,它们每天在这工作,需要让它休息,不要让它过分操劳,你就会健康长寿。我想这个道理不难懂。你要叫全身每个器官都能够工作得很愉快、很快乐,有工作的时间,有休息的时间,所以养生要从自己身心开始。

  饮食一般讲的,你喜欢吃的一定是你需要的。如果你身体不需要这个,它对那个就没兴趣,这是在一般上说;并不是好吃,是你身体需要它。每个人的生理不一样,每个人的需要不相同,不可以一概而论。所以供养的人,供养,厨房就是供养的人,他要懂得,他要能照顾大众,那是无量功德。佛门里面常讲,「法轮未转食轮先」,弘法利生先要把肚子喂饱,他才有精神、才有体力。所以饮食的摄取一定要重视精神跟体力。

  什么样的蔬菜是最好的?肉食最好是要避免,尤其是现代的肉食,不可靠。为什么?这些家畜,家里面养的,几乎都是用化学饲料。有些在研究改变基因,让这些鸡鸭怎么样很快就长大,就能送到市场去贩卖。一只猪不到两个月就卖出去,一只鸭子、一只鸡,两个星期,那怎么能吃?你常常吃这些东西,你怎么会不害病?我们看看现在稍微富有一点家庭的小孩,一个个都吃得肥肥胖胖的,看起来很喜欢,都像弥勒佛一样,其实都不正常,肥胖症。你再要用药物去减肥,麻烦就来了,病上再加病。我相信决定影响他的精神,影响他的头脑,影响他感受疾病的机会就特别多,最后是短命,怎么造成的?饮食。

  我的老师李炳南老居士,这是儒佛通家,他常常给我们讲。身体健康,我们估计他可以活到一百二、三十岁,他自己也有这个信心。他怎么走的?食物中毒走的。绝对不是人害他,学生尊敬老师,亲手到厨房煮一碗面来供养老师,老师向来很慈悲,人家端来,一定当他面吃完,碗还给他,高高兴兴走了。那面里头有毒,不是下的毒,这个面是外面买的一把一把的面条,干的,它能放很久,那里头有防腐剂,要不然它怎么能放那么久?这防腐剂它还有一定的时间,超过了,那人家贩卖店里都不负责任,超过了,肯定是超过了。老师吃的时候知道,味道不对,变味了,他晓得。他是中医,吃完之后不要紧,他有解药,他能把毒化解,一般人吃不消。头一次遇到,化解了;过了半年,又遇到这么一次,不知道谁给他的?这次吃完之后,毕竟是九十七岁的人,回去吃解药,这个毒已经散开,吃了大亏,病了三个月。我去看他老人家,至少给我说了十几遍,不是一天,我每天去看他,「决定不要到馆子吃东西」,他就告诉我这么一句话,讲了十几遍,为什么?不干净。

  现在不但是肉食带病菌、带病毒,蔬菜也不例外,农药、化肥。你吃的水果,你看到好像又大又好看,其实那是变种的,就像小孩吃麦当劳得肥胖症一样,不正常。逼著我们现在得自己种菜,我们在澳洲自己有土地,有大菜园,我们搞得很成功。最初开这个菜园是请专家(农民)来替我们开,然后我们自己来学习,学会了照顾。我们种了大概有十几二十种,品种很多,瓜大概也有七、八种,收成很可观,每天可以供养三百人,你就知道我们菜园多大。这几年三月份的法会,我们招待一千多人,就是我们这个菜园供养的蔬菜,一千多人可以供养一个星期。

  自己种菜,绝对没有化肥、没有农药。而且我们的菜园也好、果木园也好,我们都放佛号,所以这些树木花草都在念阿弥陀佛,真的,长得特别好。菜市场里面那些老板到我们菜园看的时候都很佩服,他说你们这里的品种比他们一般菜园里面要好得太多。一般菜园里面的菜没有念阿弥陀佛,我们这里是蔬菜水果都念佛。所以确实现代饮食起居要特别留意,这是要懂得保健,不能随便乱吃。你在市面上买的说有机的,未必真的是有机,只有真正自己去种植,那才是可靠。

  我是非常感激许多的同学,几乎我现在所吃的,米也好、面也好、蔬菜也好,都是同学们自己家里种的送过来的,我非常感激。送来的很多,我也吃不完,所以就拿到这里来供众,大家都吃到。每个人吃这一碗饭要有感恩的心,这个得来不容易。米很多是从黑龙江送来的,菜是几乎全世界到处都送,国内很多地方送,澳洲送,新加坡那边也送,台湾这边也送,不容易,那个心很难得。我们此地住众,义工同学,不能不知道,这个东西不是从街上买来的,千里、万里迢迢送到这儿来供养。想想我们今天所作所为,有什么功德能够消化得了?佛法里头「食存五观」,要知道报恩,不能糟蹋。

  还有这个世间一般人很难相信,我们在这么多年当中亲自接触到的,听老人讲的这不算,亲自接触到的,告诉诸位,鬼神真有。跟我们生活是不同维次空间,我常常讲就像一个电视萤光幕一样,不同频道,但是他在一起。我们看不到他们,他们也看不到我们,可是信息是相通的,为什么?灵性是一样的。所以他的维次比我们高,他能看到我们,我们看不到他;他维次比我们低的,他能感应到我们,我们也能够感觉到他在现场。但是我们彼此确实有时差,不一样。我们的念佛堂供养他们的牌位,他真在,那个地方有他的位子,他可以跟我们一起共修。我们课程完毕,回家去休息,他在他的位子上休息。生活起居、习惯不一样,不是完全相同。我们明白这个道理,要怎么想法?要想到他们在场,他们在座,於是我们对他们要不要有礼貌?譬如有贵宾、客人到这儿来,我们对这些客人面前要不要有礼貌?要。我们对他有礼貌,他对我们有礼貌;我们对他没有礼貌,他对我们也没有礼貌,一样的道理。

  所以佛在经典上告诉我们,晚上吃饭这是不得已,一般过去正规寺庙,晚上决定不开饭。但是有生病的,生病的例外,晚上可以吃一点东西。不能有碗筷的声音,为什么?因为那个时候正是鬼神他们用餐的时间,我们动碗筷没有去好好的供养他,他生烦恼。他生烦恼对我们有没有影响?有影响,什么影响?我们的头脑迷惑,头脑不清楚,那是他的磁场干扰我们。他要是不干扰,他是生欢喜心的话,我们头脑清楚,彼此息息相关。所以在这个道场,无论哪个角落都有我们看不到的众生,这是真的,不是假的。

  还有,这个我们能想像得到,这个地方没建大楼之前,这块地是什么样子?地上有没有这些树木花草?肯定有,这是海边。建房子,砍掉了,那些树神、那些花草神甘不甘心?有些有福报的,算了,迁居,搬家搬走了;还有一些怨恨很深的,他就在此地不走,变成此地的地基主。这些地基主被这个大楼压在底下,这是你们现在走运,他无可奈何;到你运衰的时候,他就现前,那个时候你麻烦可大了。不学佛的人不知道,所以家盛的时候,到后头有败亡,与这个统统都有关系。家兴旺的时候,要常常感恩这个地主,这个地主未必是人,以前在这个土地上那些众生。我们懂得给他供牌位,我们懂得每天念佛、诵经,做一切功德都给他回向,这个好,他变成护法。我们大家和睦相处,平等对待,这一个大楼也是和谐社会,这样就好。可是你懂得,你要这样做才行,你不懂得不行,试问问今天几个人懂得?

  然后你再细细观察这些发财的人、公司倒闭的人、衰败的人。我听说平均好像现在这些暴发户起来大概只有三年,什么原因?我们看得太清楚、太明白了。你在发的时候,你对不起天地鬼神,你只满足你自己的自私自利,满足你欲望,你周边的人事你对不起他,你都是损人利己,更对不起鬼神。原因很复杂,不是那么简单的。所以中国过去老祖宗的教诲,你看年节的祭祀,为什么要那么隆重?报祖宗的恩,报父母恩,报社会上一切对我有帮助人的恩,报天地鬼神护持之恩,统统都顾到了,不是迷信。等到你死了,入到那个境界你才知道,那时候太迟了,来不及了。谚语有句话说得好,「不听老人言,吃亏在眼前」,这个话是真有道理,愈想愈有道理。所以,要存一个恭敬的心,真诚,真诚表现出来自然是恭敬。

  头一个学著对人恭敬。我常说,我们眼前最重要的功课是什么?就是要学习尊重别人,要学习谦卑。我过去在新加坡讲天主教的《玫瑰经》,《玫瑰经》第一段就是讲圣母玛利亚的谦卑。这是耶稣的母亲,一生为人谦卑,这是《玫瑰经》上对她赞叹,赞叹真正的意思是我们要效法她,要学谦卑。要懂得尊重别人,敬爱别人,关怀别人,照顾别人,帮助别人,那无论世法、佛法无往而不利。得道者多助,你会遇到到处都是贵人,到处都有人帮助你。你就把这几点做到,真正喜欢帮助人。

  日常生活当中,招待宾客,或者是对自己家人,对我们团体里面工作人员,一切宾客,要「饮食上好味」来接待。「上好味」不是什么山珍海味,这个要记住。「上好味」真正是健康,健康的饮食,安全的饮食,要注意到干净的饮食,这里面最重要的是真诚的爱心。说老实话,我过去年轻的时候,是常常下厨房的,从跟韩馆长在一起就很少,偶尔去表演一下。厨房是修功德最好的地方,真实的供养。还有不少同学知道,我会烧苦瓜豆腐,味道非常好。有一个法师,这个法师以后移民在香港,前年过世,叫慧忍法师。他大我五岁,他就专门学我这道菜,天天看我做,照我那个样子,什么分量、调味他统统都一样,吃出来没有我那个味道好吃。他就问我,这到底什么原因?我说有原因。什么原因?我们的心不一样。你看分量一样,调味的东西一样,方法一样,出来味道不一样,心不一样。一个真诚欢喜心的供养,跟那个很勉强、不欢喜的,味道不一样。这个道理,现在江本胜博士的实验你一想就通了。

  你看一杯水,端一杯水,用爱心,结晶那么美,你喝下去当然很舒服。如果端得是很不愿意、很勉强,那个水的结晶就很丑陋,你吃下去当然味道就不对。你看就一杯水,你端过去,我端过去,吃的人味道就不一样,为什么?心不相同。幸亏江本胜博士做实验,实验出来了,要不然给你讲,你很难懂。你就晓得你煮饭也好、烧菜也好,你用真诚的爱心做出来的,上好味。同样的材料,同样的方法,你没有真诚爱心,你是这里雇的人员勉强替你做的,反正是你吃,我不要吃,随随便便的,味道就不好。所以,在厨房里工作人员最重要的,你看每个人都欢欢喜喜,满面笑容,那一餐一定是上好味。你要看到这些厨房人都是愁眉苦脸,一个个都不欢喜,再好的材料,那不是上好味,不一样。你要是懂得这个道理,厨房正在烧菜的时候,他要做什么错事情,千万不要去责备他,责备他心里不高兴,味道全变了,全变坏了。一定要原谅他,赞叹他几句,让他生欢喜心,味道就变好了。这个有科学的实验在里头,真的是大学问。

  第二句,衣服供养,『宝衣严具』,严具就是身上的装饰,我们现在讲的,你戴的首饰,戴的璎珞,这叫严具。『众妙物』是整个包括了,妙好之物,跟前面饮食是同样的道理。一样的珠宝戴在每个人身上,显示出来的形象不一样。我们一般人讲「这人气质不相同」,是的,气质不相同是明显的见著,你能够见到的。还有不明显的,那要很细心,心地很清净,看得出来,粗心大意的人看不出来。包括衣服都一样,你心情舒坦的时候,没有一样不放光,粗布衣服也放光;心里面有苦恼、有忧患、有悲哀,穿丝绸都不放光。大家只要稍微细心一点你就能体会到。你在外面看到一个人,真的,你看到他衣服鲜明的时候,你就晓得他心情一定很欢喜、很快乐。不是装的,装的样子,你从整个上一看就了解,他那个不是从内心里面的喜悦;内心喜悦,粗布都放光。

  第三句,『乃至王位皆能舍』,这是释迦牟尼佛给我们做出的示现。众生爱好,爱好我就让给你,你想想看王位都能让,还有什么不能让的?妻子儿女都可以供养,还有什么不能供养的?世间法里面讲这简直不近人情。对,是不近人情,为什么?他是佛,他不是人;人做不到,佛菩萨能做到。为什么人做不到?人有执著,人有分别,人有迷惑。佛菩萨他觉悟,他不迷,他知道事实的真相,整个宇宙是一体,所以他决不会有丝毫的执著的念头起来。

  菩萨应化在世间,恒顺众生,随喜功德。众生有这些执著,佛也示现有这些执著,让你看到,你也很欢喜,这什么?这是示现。所以佛没有定法可说,佛没有一定的形相,随类现身,随机教化,活活泼泼。总的原则、总的目标,利益众生,无论他做的是正面的,或者是反面的,全是利益。什么叫正面的?譬如三善道,正面的,三恶道是反面的,都是利益众生。三恶道怎么是利益众生?三恶道是帮他消业障,你说是不是利益他?他造作这个业,他要不受这个报,他业消不了,业消不了他没有办法提升,然后才知道对十法界众生都感恩。

  我们无量劫来确实迷惑颠倒,不能不承认。这一生纵然没有做错事,过去生中,再过去生中,你能保险吗?所以冷静的思惟,去想想就知道。不要说过去,这一生当中我们杀生害命干了多少?没杀过人,小动物呢?尤其是蚊虫蚂蚁,你有没有杀过?如果你现在种菜,你这个菜用农药,你杀死多少小虫?你用化肥,你毒害地下多少小虫?这都是一般人没有注意到的。现在一般人讲这叫病害虫,其实它没有病,它也不害,病害是我们人心认为它有病害,其实它并没有。所以我们用善心对待它,这些小动物它以善心回报我们,都是真的。

  我们是真的通过实验才知道不是假的,蚂蚁可以沟通,蚊虫可以沟通。我们种菜,菜园里面这些小虫吃菜,它也是生物,它需要生活,它不吃怎么行?所以我们在菜园一定划出一个小区域,那个地方种的菜专门给它们吃的。真的,很听话,都集中到那里去了,那边是它吃的。小鸟要吃水果,我们果木树也有好几十棵,我们会留个大概十棵,那十棵树专门供养鸟的,你们到那边吃,别的地方不能动。所以我们的果木树,不要去包,不要去整理,鸟不会去吃。跟它商量好,彼此有协定,它很遵守,很守法,比人好,人有的时候不守法,这些小鸟、小虫守法,很可爱。平时我们吃剩下的东西我们都供养它,常常照顾它。在外国,鸟食,我们院子里鸟很多,就像家里养的一样,不怕人。手上拿点东西喂它,招手,它就来了,它到你手上来了。真的是与大自然、与一切众生,和睦相处,平等对待,你说这个生活多美好,没有对立,没有怀疑,没有冲突。

  这些鸟兽都通人情,外面鸟食没有了,找不到东西吃,它还是不吃水果,它还是不到菜园,我们菜园很多瓜,它都不吃。它到你面前来告诉你,我现在需要吃东西,它怎么来?它在你面前低飞,飞得很低,一只一只在院子里头绕圈子。我们一看到这个现象就知道,赶快去看看喂鸟的盘子里头有没有东西,吃光了,再去给它加,都成了习惯,彼此有很好的默契。所以,我们能施能舍能照顾它,真的做到互助合作。小动物也是一样,山上有野兔子,还有很小的小袋鼠,那很好玩,像个小猫一样,小袋鼠。早晨起来,四、五点钟,院子就很多,它不破坏我们的农作物。

  所以重要的就是说你能舍,好施。所以我们也很感慨,小动物容易感动,人可不容易。可是在古时候,人最容易受感动,动物比较困难;现在是跟动物相处比跟人相处容易,这什么原因?人忽略伦理道德因果教育的时间太长了,所以不好教了。受环境的染污,这个环境,物质的环境、精神的环境,尤其现在是精神的环境。小孩从小张开眼睛他学什么?张开眼睛就看电视,电视里面那些染污他全都学会了,暴力、色情、杀盗淫妄。还有在家庭里面,有意无意大人常骗小孩,小孩学会了,从小就学了骗人是应该的,骗人是正当的,你说这个多麻烦!人要不学会骗人,那是错误的,这个观念深深存在他脑海里头,这个怎么办?这什么?从小学坏了。

  所以中国古时候的教育,是决定不可以对小孩有负面的影响。特别是婴儿,从初生到三岁,决定不可以,这是他一生德行的根本。中国古人讲「三岁看八十」,前面三年,出生下来的一千天,根扎好了就影响一辈子,一辈子都学不坏。为什么?从小他就有能力辨别是非善恶,知道哪个是对的,哪是不对的。这不是言教,这是大人在他面前表现的,身教。到他上学了,老师教他,说明这些道理,为什么要这样做,把做人的道理讲给他听,他信心就更坚固了。

  传统教育,香港这个地区,我概略的算一下至少断六、七代,中国一般沿海这些地区至少也断了五代。落后的地区,没有开发的地区,反而幸运,为什么?传统教育大概断了三代的样子。像我们家乡安徽庐江是个偏僻地区,落后的地区,贫穷地区,反而伦理道德保持得久一点。懂得了,现在在这个社会状况之下我们要了解,所以我们对於一切人心行不善要原谅他,就是《无量寿经》上所说,「先人不善」,他的父母、祖父母「不识道德」,没有人教他,你不能责怪他,就这个意思。要好好的做好样子给他看,要很长时间,要很有耐心,慢慢的感化他,慢慢的把他良心唤醒,慢慢帮助他回头,这就对了。所以『令好施者悉从化』,「从」是顺从,「化」是感化、教化。你看经上讲的,佛都是自己做榜样,很有耐心去教,不责备人,知道他的病根、病源,原谅他。今天我们就学到此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