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方广佛华严经 (第一七二一卷) 2007/2/26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档名:12-017-1721
诸位法师,诸位同学,请坐。请看第五小段,「现诸法门三昧门」,一共有八首偈:
【菩萨住在三昧中。种种自在摄众生。悉以所行功德法。无量方便而开诱。】
第一首偈是总纲,给我们说出菩萨住在三昧之中,就有能力以无量的方便来教化众生。在这段经文里面略举二十桩事情,这是举例,从这二十桩事情我们就晓得,佛菩萨教化众生确实是大用无方,没有定法,这就是智慧。「三昧」跟智慧实在讲是分不开的,三昧是体,智慧是用,体用是一不是二。在这一大段的经文,就是大用无方这一大段,这是第一大段里面的第五个小段,都是以定生慧。像《金刚经》上所说的「信心清净,则生实相」,信心清净就是这一句『菩萨住在三昧中』。三昧就是清净心,三昧是平等心,它起的作用就是真实智慧,应用在事相上那是无量无边。由此可知,定是多么重要。
凡夫跟菩萨不一样的就是凡夫心不定,心浮气躁。实在讲心是一个,都是真心。心浮气躁,这心是动的,不是静的,静就是定。心浮气躁所生的是烦恼,无量无边的烦恼;如果定下来之后,烦恼就变成智慧,也是无量无边的智慧。所以这个经上讲,『悉以所行功德法』。所行就是他自己,用我们的话来说大家好懂,要用佛菩萨的话来讲我们就不懂了;这个好懂的话就是起心动念、言语造作全是功德。
反过来,我们是凡夫住在烦恼中。「菩萨住在三昧中」。三昧也翻作正受,要照这个字面上来翻,翻作正受,正受是正常的享受。什么叫正常的享受?不正常享受的反面就是正常的。什么叫不正常?佛在经上常常告诉我们,凡夫有五种受,这五种受就是不正常的。身有苦受、有乐受,身有苦乐;心有忧喜,有忧受、有喜受,苦乐忧喜都是不正常的;还有一种,比较上是不错的,叫舍受。舍受是什么回事情?这时候你身也没有苦乐,心也没有忧喜,这很不错,很好,但是它保持不久,只是很短的时间,苦乐忧喜又现前了,保持不住。如果这个舍受一直保持下去,不会再起苦乐忧喜,那就叫三昧。所以三昧境界跟舍受的境界是相同,一个是短暂的,一个是永恒的。
你就晓得,证得阿罗汉果以上,苦乐忧喜舍这五种受都没有了,那就叫「菩萨住在三昧中」。这些话都是对学佛已经上轨道的人说,他了解;要是跟初学的人说,学佛,苦乐忧喜都没有了,算了,我不学了。他说:苦、忧去掉可以,喜跟乐不可以去掉,喜跟乐要是没有了,人生还有什么意思?所以他就不来了。所以佛为众生说法懂得应机,他能接受的跟他讲,不能接受的,是真的,暂时也不说,保留。华严会上当然是例外,为什么?当机的都不是普通人,都是法身菩萨。所以这个地方讲得就详细,全是诸佛果地上的境界。
佛如果要是帮助众生,他就是以菩萨的身分。虽以菩萨的身分,一定要晓得,他住在三昧中,所以才有那么大的智慧,那么多的善巧方便。这是我们不能不晓得,也是我们应当要学习的。只要在三昧当中就是功德,就像《华严经》末后善财童子五十三参,没有一桩事情不是功德,没有一桩事情不是方便。为什么?为诱导众生,帮助众生回头,回归自性,帮助众生转凡成圣,这是总的目标、总的方向,决定没有自己的利益在里头。如果有一念为自己,那就是凡夫,六道凡夫,他没有把自己忘掉。这是我们要认真学习的。
我这个身体现在在世间,来的时候是业力来的。怎么是业力来的?自私自利,自私自利就是业力来的。如果能在这一生当中学到没有自私自利,起心动念、言语造作,我活在这个世间是为众生活著的,不是为自己,是为正法活著的,是为苦难众生活著的,这个念头一转,就是佛法里面常讲的乘愿再来。你想想看,他的愿力,我为正法、我为众生,这是愿力,愿力超过了业力,愿力比业力大,你跟那些佛菩萨应化到世间来的就没有两样,是一不是二。你在日常生活当中你所表现的就像佛菩萨一样,随缘而不攀缘,这个要清楚。攀缘是什么?这是我的,那是我的,我要怎样做,这是攀缘。随缘没有这个念头,恒顺众生,随喜功德。
教化众生非常重要,需不需要建个道场?不一定,有缘可以做,没有缘不勉强。无论是有缘、没有缘,教化众生的事业没有间断,从来也没间断。一句话不说都没间断,为什么?一句话不说,他身教,他表现的让你看。表现些什么?下面举这些例子,我们从这个例子里面好好去想。我们看第二首偈,第二首偈以下总共开了二十门,一句就是一门,我们可以一句一句的讲。这是第一句,就是第二首偈第一句:
【或以供养如来门。】
『供养如来』,教什么?教孝、教敬。世间众生如果不教,他不懂,要教。怎么教法?我们自己要做样子给他看。「供养」里面包括的范围太大了,世间人一般只以为供养都是物质,当然物质也是不能缺少的,可是你要晓得,物质并不是最重要的。在我们中国,古圣先贤教导我们,我们供养父母,当然要让他衣食都能过得去,到晚年的时候,他的生活都照顾到,没有缺乏。这些物质生活环境都是尽自己的心、尽自己的力量就圆满了。富贵人在这个社会并不太多,贫穷人家的孝子,父母能吃得饱、能穿得暖,就尽了孝心。
第二要养父母的心,这就是精神上的供养。要让父母天天欢欢喜喜、快快乐乐,这很重要!父母晚年才能真叫享福。如果天天生烦恼,那就不好了,要让父母欢喜。父母最欢喜的是什么?你们兄弟姐妹、儿孙都能够和睦相处,这是父母最欢喜的。兄弟不和、妯娌不和,这是父母最担心的。女儿嫁出去之后,父母也替她担心一辈子,这就是分别执著放不下,这我们要知道。所以一家人都能和睦相处,能够互相尊重、互相敬爱、互助合作,做父母的没有比这个更快乐的,要做到,兄弟不要相争,要相让。
可是最重要的是养父母之志,这个很难。一般父母的志向都不大,大概你能做到这个他就很满意了。在圣人讲,养父母之志,你要学圣学贤,真正读书明理的这些老人希望自己的儿孙能成圣成贤。佛法传到中国来之后,有些学佛的人知道了,我的儿孙要能成佛多好、成菩萨多好,这是养志。世间一般人都希望自己儿孙能够立功、立德、立言,扬名於后世。这样的父母比一般的父母眼光要看得远,所以对儿孙的希望跟一般就不一样。这都是属於供养。
我们父母虽然对圣贤不了解,对佛菩萨不认识,我们认识。我们学佛学到有成就了,父母就非常欢喜,以前都不知道!佛门里有个谚语讲,这个谚语我想是真的,不是假的,说「一子成佛,九祖生天」,你的祖宗往上去数,数九代,九祖,你成佛这个福报能够供养他们都生天。你说凭什么?前面所说的,你自己「悉以所行功德法,无量方便度众生」,一切众生感你的恩,见到你的父母哪有不尊敬的道理!原因就在此地。
我们学佛,我们怎样供养父母?一定要成佛、要成菩萨,要下定这个决心。我这一生能成得了吗?《华严经》上给我们的答案,行,一生决定行。为什么?善财童子一生成佛,这表演。道理在什么地方?道理就是佛在经上讲的「一切众生本来是佛」,你本来是佛,你现在又要学佛,那你怎么不能成佛?如果你本来不是佛,你现在学佛,成佛未必可靠;因为你本来是佛,要明白这个道理,这是原理。所以只要自己肯学,没有一个不成就的。
学,你要懂得理论、要懂得方法,如理如法,个个成就。理是在大乘经论里面,就是讲的诸法实相,宇宙人生的真相,这是理,你要懂。方法是戒定慧三学,这是总纲领,一定要从持戒起,因戒得定,因定开慧。定就是三昧,慧就是此地讲「无量方便而开诱」,这是慧,智慧就开了。没有定就没有慧。所以戒定慧三学也是自性里面的性德,本来具足。惠能大师开悟的时候说,「何期自性,本自具足」,就说这个事情。戒定慧三学都很复杂,这样繁多的典籍里面,我们从哪里学起?在中国最方便,中国有儒释道,儒跟道都是佛的阶梯。佛是很高,有楼梯,这个楼梯就是儒跟道。儒是第一层,道是第二层,佛是第三层,这不能不知道。
你要晓得,儒是第一层,我们今天劝大家认真落实《弟子规》,第一层。第一层里面内容非常丰富,很多,可以以陈弘谋的《五种遗规》做标准,这是陈先生一生真实学问。他是清朝乾隆时候的人,官做到两广总督。你看人家做官不忘记念书、不忘记编书,给后人编了这么好的一套书,实在是难得,他这套书的功德比他做两广总督的功德大多了。我们有《弟子规》的基础,你再去读《五种遗规》就一点都不困难,你会很欢喜,你会很认真去学习,那个比《弟子规》讲得更详细,《弟子规》是里面的一篇。
道家,我们只学《感应篇》就足够了。真正相信因果,善因一定感善果,恶因一定有恶报,业因果报的道理要透彻。这一生当中没有恶念、没有恶言、没有恶行,你说这个人多么自在、多快乐。可是善恶的标准,确实世间人很多都不知道,把恶看作善、把善看作恶是大有人在,不读书怎么行?读书才有个标准。由这两个阶梯,你走向《十善业道》就稳稳当当,接受过来是一点都不困难,只是把自己的修行功夫再加强一点就行了。没有前面基础,《十善业道》拿到真困难,就算你听三百遍,一生都做不到。
我们想想为什么古人能做到?古人从小伦理、道德、因果的教育,他就有根底,所以做到不难。而教育,连外国的学者,不是多数,他们也懂得,中国人最懂得教育。这是讲中国古人,现在人不懂。古人最重视教育,真的把它落实了。小孩从什么时候教起?从怀孕的时候教起,胎教。不能做到这一点,至少小孩出生下来之后就开始教他。你不能够轻视他,他太小了,他什么也不懂。
我们最近读了美国魏斯医生他写的四本书,他用催眠术让一个人回到过去生,回到前世,回到再前世,做过多少次的实验。譬如他今年四十岁,叫他回到二十岁,再回到十岁,再回到一岁,再回到刚刚出生,再回去在母亲肚子里面还没出生,那时候怎么样都能说得出来;出生之后,刚刚看到这个世界是什么样子,说得清清楚楚。所以小孩可不能小看他,他什么都懂。而我们现在以为他什么都不懂,这个错了。我们中国古人知道。所以小孩一出生,生下来之后,谁是他的老师?父母是他的老师,全家的人都是他的老师。他在看、他在听,他就在学习。所以任何一个人在婴儿面前言谈举止都是正面的,决定没有负面的。这样小心照顾这个小孩,照顾到三岁,他就有圣贤的基础。
做得最成功的,在中国最好的榜样,就是周文王的母亲,生文王。文王的夫人太姒,也是受她婆婆的影响,也是以这个方法教她的儿孙,你看她生的武王、周公。所以这一家三代都出圣人,大圣不是小圣。你看孔子一生心目当中最敬佩的是周公,文武周公。所以圣贤是教出来的,问题是你肯不肯用心去教。三岁之前要没有教,三岁以后开始教,已经晚了,已经很麻烦了。尤其在现代这个社会,小孩一出生下来他就看电视,电视里头五花八门他全学会了,先入为主,你怎么能把它去掉?所以现在不好教的原因我们完全理解。我们今天讲到「供养如来」,感慨万千。每个人都是如来,特别是婴儿,你要好好的教,他将来真的是如来。
供养,下面讲布施,供养是以真诚恭敬心认真负责把这个事情做好,这叫供养。现在人不懂得了。我们对於父母的供养、对於老师的供养,佛是老师、菩萨是老师,我们学佛的同学能够把这点做好了,你就知道这是功德法。佛菩萨不是神明,祖宗也不是神明,只要我们把佛菩萨看成是老师,帮助这个社会,让大众重新认识佛教,佛教是教育不是宗教,我们供养佛菩萨是供养老师、纪念老师。我们的父母不在了,过世了,我们家里面还挂著父母的照片;老师不在了,挂著老师的照片,常常看到,就如同父母、老师还在面前。有感恩的心,有报恩的心,有常常念到父母、老师对我们的教训,念念不忘,依教奉行。这是教育,这不是迷信。老祖宗虽然很远了,几百年前、几千年前的老祖宗,除非不知道,知道,依然尊敬。老祖宗的遗容没有留下来,那时候没有照相机,甚至於也没有好的画家把他画下来,我们供一个牌位,用这个牌位来做代表,都是纪念的意义。
念念不忘祖先,这个人怎么会不孝顺父母?所以父母教儿女怎么教?自己父母在,要做出孝顺父母的样子给儿女看,让他学习,有好处,将来你老了,他就会那样孝顺你;你要不做个好样子看,到你老的时候他不孝顺你。这样想法好像还有点自私,对,是有点自私;可是另一个想法,那就是功德法,做给社会大众看,让社会大众都懂得孝道,这就是功德法。原来我这个做不仅仅是为自己,是为社会,是为一切迷惑的众生,那就是菩萨法。所以菩萨法跟世间法在形式上分不出来,在起心动念上一念之差。世间法,确实他那种做法做给儿女看,希望将来儿女要像这样子对自己,世世代代传下去,未尝是不对的。可是另一个想法,意念不一样,我们在此地做表演是让世世代代传下去,社会安定,世界和平。你看念头一转,福德就变成功德。
日常生活当中,小节尤其要注意。饮食起居,吃东西,有小孩在旁边的时候,先奉父母,敬老人,让他从小养成一个习惯,这不能错。好吃的东西赶紧先给小孩,这个麻烦就大!他长大不知道尊敬长辈,他将来有儿女的时候也是一定先给他的小孩,他不会先给他的父母。伦理道德的败坏就从这个小小的小事,从这里开始。什么时候把这桩事情讲清楚、讲明白,这不是容易事情,所谓「少成若天性,习惯成自然」,不从小教怎么行?这是东方跟西方教育不相同的地方,东方人懂得,西方人不懂。
所以对小孩的溺爱,这里头产生错误,现在西方人对父母、对於尊长没有尊重的意念,不尊重,这是社会不安定、动乱的根源。外国人到我们汤池小镇去参观,写出来的文章就提到这桩事情,要想挽救西方的社会,希望汤池小镇这种做法,如何依照这个模式重编一套教材,适合於西方人用的;就是把《弟子规》里面部分改动一点点,适合西方社会的需求,拿来教他们。我看到这个报告很感动。
除此之外,在社会上,我们要懂得,跟我们父母年龄相同的人都要看作父亲这一辈,长辈,要像孝敬父母一样的心态对他们尊敬,对他们孝顺。这不是我的父母,我为什么要这样子?教社会,这是社会教育。佛法里面心量就更大,不分彼此。中国古礼是二十岁,大我二十岁的就是父亲这一辈,小我二十岁的就是子女这一辈。中国人自古就有天下的观念,这个天下的观念是教出来的,确实是仁道、是义道,中国社会教育的核心就这两个字。仁是爱人,你看仁是两个人,想到自己一定想到别人,「仁者爱人」;「义者循理」,义是合理,合理就叫做义,我们今天讲如理如法,如理如法是义。我们要行仁义,从自己干,带头真干,不是假的,自然就产生影响。这个影响就是教化,就是此地讲的「无量方便而开诱」。我们对於老师的供养、佛菩萨的供养,对於父母的供养,对於长辈的供养,它产生作用。
逢年过节,遇到长辈恭恭敬敬的拜个年,送个小红包,钱不在多少,那个无所谓,礼节重要。李老师当年在世,我们这些学生过年都要跟老师拜年,都要送一个红包。老师说了,礼不能少,一定要送,钱都是一块钱,我们学生规定红包都是一块钱,礼不可废。知道学生生活都很清苦,都不是很富裕的,所以就规定红包一块钱。这是教育,社会教育。所以我们对待老师是老师这么教法的,我们对待长辈也都是这样做法。有些长辈看到这个年头还有这种事情,他感觉很希奇,大概是很多年他都没有遇到过,他遇到了。所以我们要提倡,从我们做起。
我们在家乡现在提倡「和谐社会,礼义之邦」,就要从这里做起。所以我前年过年,二00六年的正月,我没有法子回去,我就告诉杨老师,我说我还记得我们做小孩的时候,我十岁离开家乡,我记得很清楚,那个时候过年,我们对老人都要送一份礼,拜年送一份礼。这份礼是两斤挂面(就是线面)、两斤猪肉、一只鸡、一瓶酒,这份礼是供养老人的。当然我们现在不好意思去买肉、买鸡、买酒,不好意思,我就说你问一问这几样东西合起来大概要多少钱。他们告诉我,大概四十多块钱。我说好,我们现在用红包代替,一个红包五十块钱。我这小镇里面的居民,七十岁以上的都送一份,有两千多人,七十岁以上的。今年过年的时候也送,老人很感动,这是风气。我们这一带动,这个地方的人都懂得敬老尊贤,小孩、年轻人都懂得过年的时候对老人要尊敬,至少你认识的这些老人要送一份礼。如果你很清寒的话,你的礼可以减一些,一个红包十块钱,甚至於像李老师讲,一个红包一块钱,礼不可废。人情味很浓!
这是我们讲到供养如来,就从这些小地方做起。教学、劝善都是属於供养,尤其是自己要做出样子来给人看。现在这个社会,没有行动别人不相信,说容易,不容易做到,我们自己做到,从这里做到,这个比什么都重要,以我们的行动来劝人。确实也出乎我意料之外,我们在汤池才做一年,居然有这么好的效果,出乎意料之外。原先在开头做的时候,我跟杨老师讲,我们希望三年能看到一点效果,没想到一年有这样令人满意的效果。我说这是祖宗有德,佛力加持,才能做得这么好。外面去参观的人对汤池的这些老师尊敬、对汤池的人民尊敬,这点很不容易。希望这个风气我们要保持,要认真努力发扬光大,真正做到和谐世界,从这个点扩张出去。好,现在时间到了,我们休息几分钟。
诸位法师,诸位同学,请坐。请看第二首第二句:
【或以难思布施门。】
布施、供养在《华严经》里面至少重复了几百遍。为什么要有这么多次的重复?就是提醒我们大家要注意,世出世间法的成就都从这个地方做起,为什么?布施、供养都是舍贪。贪这个烦恼是所有烦恼的根,八万四千烦恼最后归纳为这三个根,贪瞋痴;贪瞋痴还可以归纳,归纳一个根,就是贪。你看,为什么会瞋恨?贪不到才瞋恨!如果贪得到,他就欢喜,他就不瞋恨了。所以说到最后那个根就是贪。佛知道,太清楚了,六道众生烦恼的总根,所以用布施供养把这个根拔除。菩萨六度,六波罗蜜,这是修行的六大纲领,布施是第一。布施的目的何在?度悭贪。悭是吝啬,自己有,舍不得给别人;贪是贪求,贪而无厌。这是六道凡夫烦恼总的根,所以佛第一个就用这个方法来拔除。拔除所有一切不善的念头、不善的行为,都要把它拔除掉。
所以布施的意思非常之广,经上讲『或以难思布施门』,「难思」是不可思议。布施这个法门,就是这个方法,深广无际,没有边际,时时刻刻要有一个布施的心,就是能舍、能放下。这里面我们又必须要知道,确实我们看到有些贫穷的人能舍,虽然他做得很少,他真能舍;富贵人反而不能舍,所谓一毛不拔,唯利是图,这是众生的劣根性。我们看到很多修行人,初学佛的时候,尤其是家境清寒,生活困苦,出家修行,虽然很有限,见到有好事他都肯自动的施舍一点;到福报现前的时候,供养多了,也变成一毛不拔,对於苦难众生见到好像就没见到一样,没有慈悲心。这桩事情不但现在有,我相信自古以来就有,所以佛才这样慈悲,永无至止的不断的来教导我们,不断在重复。这就说明这个迷惑太深了。
布施肯定它有果报。「舍得」这个名词是佛教里头的,现在社会上用得很多。其实我们中国人言语当中许多都是佛教的术语。从前赵朴初先生讲过一句话,他说如果我们不要佛教了,中国人就不会说话了。这个话说得很有道理,你在言语当中许多成语全是佛教里头的,「随缘」、「方便」,都是佛教的。所以你细细想想,佛教对我们日常生活的影响多大。
舍得是佛教的,舍是因,得是果。佛对於初学的人,初学的人利害放不下,所以佛就随顺他,你要求利、你想发财,我教你,你用财去布施就发财。你真的依照佛说的去做,你去施财,果然真的财就来了,灵得很。怕的是财多的时候,你贪心更重,那就错了。所以舍得第二个意思,先是舍得;然后第二个意思,舍得,把得的也舍掉,这是第二层的意思。你的障碍才没有,就是真的悭贪舍掉了。然后菩萨在九法界度化众生,财布施真的是从手中出无尽的宝藏。我们前面读的「手出广供三昧门」,那是真的不是假的。他那个财宝为什么?它是自性的,不是从布施得来的,他见性,自性里头本来就有,而且是永远用不尽的,无尽的财宝。这我们要能信得过,相信世尊决定没有妄语。
我们现在学布施,从人情上来说,总是先把我们用不上的,或者用旧了不要的,把它舍掉。章嘉大师当年教我,我就是从这里做起,我用过的东西,用得很久,有了新的,旧的就布施掉,从这里做起容易!老师教我们很容易接受。慢慢习惯养成之后,境界就提升了,新的东西可以布施,旧的东西我还可以照用,我还用旧的,新的可以布施,这就进了一大步;再提升一步,别人需要,我缺乏一点,我也能布施,成全别人,这就是舍己为人,应该这样做。我把自己这份舍掉,自己生活再清苦一点无所谓,还能过得去。尤其当年我在台湾一个人,没有家累,所以很容易,辛苦一点是自己受,不牵累别人,所以就做得很彻底。这都是讲到财布施。
最重要是法,法里面首先要舍什么?舍自己的烦恼习气,要把这个舍掉。吝啬舍掉了,瞋恚要舍!我们自己要冷静去想想,中国人常讲良心,说明心都是善良的。每个人都有良心,你的心都是善良的,人性本善,《三字经》上说「人之初,性本善」。佛教讲得更圆满,佛教讲的那是究竟圆满的纯净纯善。这是你的自性,你的良心,现在有没有失去?没有,为什么?它是真的,它不是虚妄的,真的是永恒的,不生不灭。所以佛菩萨看你,看你的真心,你的真心跟诸佛菩萨的真心无二无别。所以佛菩萨看到你对你尊敬,你看到佛菩萨不知道尊敬,他对你尊敬;他看到你,你看不到他,你被污染了。污染是个方便语、是个形容词,不是真的被污染,真的要是被污染,那个法就不能叫真。真是什么?绝对不受外面污染,才叫真的。凡是会受到外面污染的,那不是真的,那是假的。所以众生可怜,尤其是六道众生,佛经上常讲「可怜悯者」,你要了解叫真可怜。不染,没有染污,自己以为染污了,这叫迷。
抗战期间,我们做学生住在学校里,逃难,学校就像学生收容所,过团体生活。早晨起来要升旗,穿学校制服,都戴帽子。有同学慌张,帽子已经戴在头上,穿得整整齐齐了,跑出来问大家,你们有没有看到我的帽子,我的帽子不见了。慌慌张张。人家告诉你,你帽子不是戴在头上吗?这是迷。六道众生就是这个样子的,《楞严经》上讲,「演若达多迷头认影」,就像我刚才这个比喻一样。这个比喻多不多?很多,常常有,从妄想生。衣服穿好之后,他找帽子,到处找,找不到,著急了,就问这个、问那个,已经戴在头上,忘掉了。我们凡夫这种过失就太多,你自己心里干干净净,确实丝毫没有污染,你认为污染,就是像帽子戴在头上迷失了,自己完全不知道。这个污染是什么?自私自利是污染,名闻利养是污染,贪瞋痴慢是污染,所有一切不善的全是污染,你那个自性清净心里头没有,这要知道,你要认识得很清楚。
我们做了这三张片子常常提醒同学们,提醒同学们就这么个意思。这三个代表什么?代表妄想,黄的是妄想,蓝色的是分别,红的是执著。妄想分别执著有没有?要给你讲真话,没有;要随顺你的迷惑颠倒,有,这是遮住了,你什么都看不见。有没有真的把眼睛遮住?没有,有没有把外面境界遮住?没有。我们的眼睛代表法性,外面境界代表法相,跟法性、法相毫不相干。那这个东西?这个东西我们这里还有个形相,实际上妄想分别执著没有形相,要有形相那还得了!有形相就是真的,没有形相才是假的,这个你得要搞清楚。
这三个东西,用我们现在的话说,就是一个错误抽象的概念,根本就没有,但是你执著,你认为它有。就好像我们刚才所说的,紧急集合的时候,帽子戴在头上不知道,自己还到处去找,还去问人,就跟那个情形一样,是一个错误的抽象概念。只要你放下,什么事都没有,你这一放下就成佛了,何必还要贪小便宜?贪名、贪利,贪位置要抓权,全错了。这些所发生的都是发生在妄想执著这个错误的概念里头,与自性不相干;自性里面的智慧德相一丝毫没有损伤,与外面的法相也不相干,这要认识清楚。你认识清楚之后,你才知道可以断得掉。
认识清楚之后,你才能够把性德恢复。什么是性德?《弟子规》是性德,你就会很欢喜学习,你不会觉得很困难,我自己本来就是这样的。任何人叫我都像父母叫我一样,恭恭敬敬的答覆,很快的就去答应,那个对一切众生的恭敬心是性德。轻慢是错误的,自性里头没有,自性里头有尊重人、有敬爱人。轻视人、傲慢人,这自性没有,这些东西都是虚妄的妄想分别执著里的东西,全是假的。你明白这个道理,你才晓得为什么佛菩萨尊敬你。佛菩萨看到你这一层,这个东西是假的,没有伤害你自己,也没有伤害外面,你跟他没有两样,他怎么会不尊重你?道理在此地。
所以迷是自己迷,悟是要你自己悟,别人悟了与你不相干,你还在迷,迷是自己迷。所以佛菩萨只能告诉你,你现在迷了,你听到这个话就要觉悟,不再迷下去。所以迷是一念,觉也是一念。我们为什么迷得那么严重?那就是前一念迷,后一念又迷,念念都迷,这里头没有一念觉,麻烦就在此地。你如果要再问:为什么我迷得这么严重,念念迷而不觉?首先你自己想想,你起心动念有没有真正为别人想过?关键在这里,起心动念全为自己,为别人还是为自己,这样你就很不容易觉悟。到哪一天你真正省悟过来,为别人决定不为自己,你就真的清醒过来了。
所以《金刚经》上才说「若菩萨有我相、人相、众生相、寿者相,即非菩萨」。菩萨是觉悟,凡夫是不觉,他还有这四相,他不是菩萨,即非,不是菩萨,他是凡夫。换句话说,真正的菩萨没有我相。我们再说白一点,没有为自己,菩萨决定没有一个念头为自己,决定没有一桩事情为自己。菩萨应化在这个世间干什么?为众生,为众生才是成就自己。小菩萨不断要往上提升,我们在《华严》上看到,初信位的菩萨不为自己,为什么?八十八品见惑断尽了。见惑里面头一个就是身见,执著这个身是我,他这个错误观念纠正过来了,身不是我。身不是我,我一切要是为这个身,这不就上了大当吗?这是大错特错!身不是我。
在佛法里讲,什么是我?你那个自性是你自己,自性才是我。明心见性是见自己的自性,见自己的自性也见到别人的自性,别人的自性跟我的自性是一个性;也见到山河大地的自性,也见到一切万法的自性,原来是同一个性。所以佛在经上告诉我们,整个宇宙遍法界虚空界是自性现的,唯识变的,唯识变的十法界,十法界、六道三途是唯识变的。如果转识成智,没有识了,不再用识了,十法界就没有了,那是什么法界?一真法界。再告诉你,一真法界跟十法界是重叠的,是一不是二,感受不一样,一真法界是觉悟的感受,十法界是迷惑的感受。这是正理、是实相,真实的样子。
明白这个道理,搞清楚了,这个明了清楚是从教理上明白的,这是老师教导我们的。老师能帮助到此为止,然后如何在日常生活当中去证得,那是你自己的。证得什么?你得要去做,你把老师讲的你明白了,真做。譬如现在《弟子规》摆在面前,你明白了,你一条一条真做,真做到之后,你就证得了,证得就是,真的这是我的,我的自性是这样的。所以到《弟子规》变成自性流露,你就证得了。你很勉强的在照做,是你在修行,你有行,老师对你只有给你讲解,做示范给你看,不是你自己的。所以老师可以帮助我们信解,行证完全靠自己。你解得再透彻、解得再好,你不肯去做,等於不解,为什么?你永远不能证得,那你还是凡夫。
圣贤之道贵在亲证,不贵在解。为什么?亲证之后,你才得到真正的圆解。老师怎么样跟你讲都不透彻,不是你亲证的,亲证一定要通过行。所以你没有行,你就不能证。证,跟诸位说,也是分分证,不是一下就证得,不是的;一下证到的有,太少了,那叫顿超,像六祖惠能那样,那是顿证。我们凡夫做不到,我们凡夫做,你做得愈多证得愈多,你做一分等於证一分,你做两分等於证明两分,你做十分你证明十分;你自己不能够落实,不认真做,你什么都不能证得。
方老师过去把佛法介绍给我,因为我们那时学哲学,方老师跟我们说,佛是大哲,佛是圣哲,佛经是高等哲学,学佛是人生最高的享受。这句话重要,学佛就是真干,真干这里头有乐趣。这个话是五十六年以前说的,我在这五十六年实验当中,我真去做,证明了他的话是真的不是假的。我承认佛真的是大哲学家,确实是圣哲;佛经的确是高等哲学,不是普通哲学。我这五十六年来,确实是高等的享受。这个高等的享受与富贵不相干,高在哪里?高在常生欢喜心,高在不亦悦乎。这个快乐不是从外头来的,是从你内心里头流出来的。譬如看经,愈看愈欢喜,欲罢不能,世间什么样的娱乐没有法子相比,我统统能把它舍得干干净净的,为什么?这个乐趣超过它太多了。所以你读经要是读不出味道来,你怎么能继续?你讲经讲不出味道来,怎么能够乐此不疲?几十年不疲不厌,乐趣!这个乐趣使我们体会到谚语所说的「人逢喜事精神爽」,所以世出世间最快乐的事情没有比学佛更快乐的。
我想方老师当年把这个介绍给我,他尝到味道了,我相信。因为他晚年在学校教书全讲佛经,他开这么一门课,大单元,一个单元讲好几个学期。他讲隋唐佛学、魏晋佛学,魏晋是在隋唐之前,大乘佛学、华严哲学,他讲这四个大单元,全都是从大乘教里讲的,他尝到这个味道了。我们跟他学得很欢喜,跟他学什么?有朋自远方来,不亦乐乎。遇到同道的,不是同道的他不来;换句话说,真正学佛尝到味道了,他来,那是真的真干,不是假的。没有尝到味道要想来学佛,很难,他将来能成、不能成是未知数。
所以有人出家要问我,我都告诉他先学佛,真正尝到法味了,你发心出家,以出家的身分住持佛法,续佛慧命,弘法利生,无量功德!你什么都没有学,你就要来出家,我不赞成。为什么?恐怕福报一现前,大家一供养,你就迷惑颠倒了,你把佛法会忘得一干二净,那你就错了。这个事情很多,自古以来就有。所以我这个出家是先学佛的,我学了七年,到有能力讲经、有能力教学,讲经教学还要能像个样子,我是在这个基础上出家的。
现在跟古时候不一样,古时候出家要考试,很困难。考试及格了,证书是皇帝发的,不是别人发的。皇帝发这张证书给你,那就是肯定你有能力弘扬佛陀教育,有能力教化众生,他那个文凭才会给你,那个文凭叫度牒。你拿到这个文凭之后,你在哪里出家、你去找哪个做老师,皇帝不管你。可是在过去你要出家跟个老和尚,他头一个就问你,你有没有度牒?你没有度牒,他不能收你,他收你是犯法。所以一定要有度牒。这个制度是被顺治皇帝废除的,我们印光大师在《文钞》里头对这桩事情,他是严厉的责备顺治皇帝,这个事情做错了。
可是我们有很多的听说顺治他自己出家了,可能是废止这个制度他才能出家,要不然他出家怎么办,谁给度牒给他?这个制度废除,在当时是很有利益,想出家的人很多,也都有这个条件,但是真正符合这个标准又很麻烦。所以制度废除,我们看到康熙、雍正、乾隆这三朝,出家人多,都是有很大的成就。我们在《大藏经》里面看经典的注疏,高僧大德人才之盛确实超过过去。可是往后,那真的叫一代不如一代,出家人的素质一落千丈,社会对出家人的尊重心逐渐就淡忘掉了。从前出家人,帝王尊重,所以国家文武官员没有不尊敬的,真的有道德、有学问。
所以现在人出家,我觉得还是先学。学成之后,那是个仪式,举行这个仪式是可以的,没有学成的话最好还要继续学。现在佛门里面有解门、有行门,两门总得要有一门才行。我们那时候出家刚受戒的时候,戒和尚是道源老和尚,对我们受戒的人也就直截了当的教诲,就是出家是两种人,一种是讲经教学,一种是经忏佛事。总得要有一门,要不然你怎么生活?两门当中,我们一定要好好认真学习一门,这是说出家之后再学习。我现在所提倡的是出家之前学习,学好之后再出家。就是法会里头领众,最好也先学,做居士的时候就学,学会了之后再出家,我觉得这个比较妥善。所以所有一切不善的,我们统统都要把它放弃,要认真的来学习。第三句:
【或以头陀持戒门。】
这是苦行。『头陀』是印度话,意思是苦行。这个修行法门也是难能可贵,所谓是难忍能忍,难行能行,把物质生活降低到最低的水平,日中一食,树下一宿,过这样的生活。头陀行在世尊当年在世,在印度宗教界里面很普遍,几乎所有出家修行的;出家修行不一定是佛教,印度所有宗教很多都是出家修行的,还有少数在家修行的,也修苦行。
修苦行,我们必须要知道,他一定是持戒修定。为什么?他要不持戒修定,他这个苦行是决定做不到,这是从我们体能上来说。日中一食,你每天吸收的营养、能量的来源很少,很少的能量能够维持你身体正常的运作,这个心要清净。为什么?能量的消耗,我们在这么多年当中体会到,能量的消耗大概百分之九十消耗在妄念上;实际上身体上需要的,十分之一就行。所以你可以把你的饮食减少到十分之一,足够了,你会很快乐,身心健康。可是你妄念多,你烦恼习气很严重,那就需要大的能量补充,三餐不够,还要吃点心,还要吃消夜,这说明什么?你消耗量太大,你不补充,你身体受不了。心地愈清净,消耗能量就愈少,就这么回事情。所以持戒修定的人他消耗能量逐渐减少,没有问题。
在经典上我们读到的,阿罗汉心清净,我们六道凡夫比不上,因为他见思烦恼断了。阿罗汉当年在世的时候,他出去托钵是一个星期一次;换句话说,一个星期吃一餐饭。辟支佛比他更厉害,辟支佛是半个月去托钵一次,半个月吃一餐饭,一个月只要吃两餐,补充两次就够了,都是非常简单、非常少。这个道理你要懂,你要不懂,他们那种生活方式,苦行,不能学,不是随便人可以学的。你心地不清净,学那个,几天你身体就垮了,你就支持不住,现在讲要送急诊室了。所以一定是有定。定由持戒而来,严持戒律,身心清净。他的身体,你不要看他瘦,那是正常的,他身体健康状况比我们强。像我们晚上要是露天在外面睡一晚上会生病,他不会。他每天晚上在旷野打坐,上头也没有盖,多半是找一棵大树,在大树底下,用树做遮盖,他能不生病。不怕风吹雨打,太阳晒他都不怕。不是一般人能受得了的。
我们听说在澳洲中央地区,那都是沙漠,那里面有土著,他们还是过原始生活。澳洲政府对他们在物质上也有帮助,给他们建些小房子,他们不住,他习惯了,晚上都在旷野。我听说澳洲政府给他建些小房子,他们拿去当仓库,放粮食、放东西,他们不愿意住里头,跟大自然生活成习惯了。他们不穿衣服,皮肤都是深咖啡色的。我们说这些人没有开化,野蛮人,他说我们这些人叫变种人。为什么叫变种?我们的本能丧失掉了,他们还保持著本能。他说我们跟远地的朋友交流还要用手机、用电话,他们不要,他们用心灵感应,不但能听到声音,而且在定中可以看到你现在的生活状况。我们听起来,这是神通。对,凡是有定就有这个能力,这个能力是本能,我们佛门讲天眼、天耳、他心、宿命,本能。他们这个定不算太深,但是天眼、天耳有了。他没有依照佛法的修行,依照佛法修行,那是很容易证得须陀洹果,但他不是的。这个可以给我们做证明,这是头陀持戒。
世间有一些人尊重苦行,喜欢修苦行的,你就用这个方法去度他。众生品类不齐,喜欢用什么菩萨就用什么,菩萨没有定法,菩萨也没有一定的身分,永远是随众生心应所知量,都不是自己意思,看大家的需要,他就变现什么。现在时间到了,我们今天就学到此地。
明天我又有一点事情,这是不得已,澳洲那边有事情。同时三月五号我们纪念老师,章嘉大师圆寂五十周年,韩馆长往生十周年,我们同时就做知恩报恩的法会,我们纪念方老师、章嘉大师、李老师、韩馆长,做这个活动。因为今年一个是五十年,一个是十年,海内外去的同学大概有一千多人,所以我到那边去接待一些同参道友,预定十六号回来。回来之后,我们再续讲《华严经》。我们离开这几天,现在钟居士在此地,他已经开始在此地学讲经了,我让他要一直讲下去,所以道场每天他会在此地讲两个小时,欢迎大家常常来听经。谢谢大家。
诸位法师,诸位同学,请坐。请看第五小段,「现诸法门三昧门」,一共有八首偈:
【菩萨住在三昧中。种种自在摄众生。悉以所行功德法。无量方便而开诱。】
第一首偈是总纲,给我们说出菩萨住在三昧之中,就有能力以无量的方便来教化众生。在这段经文里面略举二十桩事情,这是举例,从这二十桩事情我们就晓得,佛菩萨教化众生确实是大用无方,没有定法,这就是智慧。「三昧」跟智慧实在讲是分不开的,三昧是体,智慧是用,体用是一不是二。在这一大段的经文,就是大用无方这一大段,这是第一大段里面的第五个小段,都是以定生慧。像《金刚经》上所说的「信心清净,则生实相」,信心清净就是这一句『菩萨住在三昧中』。三昧就是清净心,三昧是平等心,它起的作用就是真实智慧,应用在事相上那是无量无边。由此可知,定是多么重要。
凡夫跟菩萨不一样的就是凡夫心不定,心浮气躁。实在讲心是一个,都是真心。心浮气躁,这心是动的,不是静的,静就是定。心浮气躁所生的是烦恼,无量无边的烦恼;如果定下来之后,烦恼就变成智慧,也是无量无边的智慧。所以这个经上讲,『悉以所行功德法』。所行就是他自己,用我们的话来说大家好懂,要用佛菩萨的话来讲我们就不懂了;这个好懂的话就是起心动念、言语造作全是功德。
反过来,我们是凡夫住在烦恼中。「菩萨住在三昧中」。三昧也翻作正受,要照这个字面上来翻,翻作正受,正受是正常的享受。什么叫正常的享受?不正常享受的反面就是正常的。什么叫不正常?佛在经上常常告诉我们,凡夫有五种受,这五种受就是不正常的。身有苦受、有乐受,身有苦乐;心有忧喜,有忧受、有喜受,苦乐忧喜都是不正常的;还有一种,比较上是不错的,叫舍受。舍受是什么回事情?这时候你身也没有苦乐,心也没有忧喜,这很不错,很好,但是它保持不久,只是很短的时间,苦乐忧喜又现前了,保持不住。如果这个舍受一直保持下去,不会再起苦乐忧喜,那就叫三昧。所以三昧境界跟舍受的境界是相同,一个是短暂的,一个是永恒的。
你就晓得,证得阿罗汉果以上,苦乐忧喜舍这五种受都没有了,那就叫「菩萨住在三昧中」。这些话都是对学佛已经上轨道的人说,他了解;要是跟初学的人说,学佛,苦乐忧喜都没有了,算了,我不学了。他说:苦、忧去掉可以,喜跟乐不可以去掉,喜跟乐要是没有了,人生还有什么意思?所以他就不来了。所以佛为众生说法懂得应机,他能接受的跟他讲,不能接受的,是真的,暂时也不说,保留。华严会上当然是例外,为什么?当机的都不是普通人,都是法身菩萨。所以这个地方讲得就详细,全是诸佛果地上的境界。
佛如果要是帮助众生,他就是以菩萨的身分。虽以菩萨的身分,一定要晓得,他住在三昧中,所以才有那么大的智慧,那么多的善巧方便。这是我们不能不晓得,也是我们应当要学习的。只要在三昧当中就是功德,就像《华严经》末后善财童子五十三参,没有一桩事情不是功德,没有一桩事情不是方便。为什么?为诱导众生,帮助众生回头,回归自性,帮助众生转凡成圣,这是总的目标、总的方向,决定没有自己的利益在里头。如果有一念为自己,那就是凡夫,六道凡夫,他没有把自己忘掉。这是我们要认真学习的。
我这个身体现在在世间,来的时候是业力来的。怎么是业力来的?自私自利,自私自利就是业力来的。如果能在这一生当中学到没有自私自利,起心动念、言语造作,我活在这个世间是为众生活著的,不是为自己,是为正法活著的,是为苦难众生活著的,这个念头一转,就是佛法里面常讲的乘愿再来。你想想看,他的愿力,我为正法、我为众生,这是愿力,愿力超过了业力,愿力比业力大,你跟那些佛菩萨应化到世间来的就没有两样,是一不是二。你在日常生活当中你所表现的就像佛菩萨一样,随缘而不攀缘,这个要清楚。攀缘是什么?这是我的,那是我的,我要怎样做,这是攀缘。随缘没有这个念头,恒顺众生,随喜功德。
教化众生非常重要,需不需要建个道场?不一定,有缘可以做,没有缘不勉强。无论是有缘、没有缘,教化众生的事业没有间断,从来也没间断。一句话不说都没间断,为什么?一句话不说,他身教,他表现的让你看。表现些什么?下面举这些例子,我们从这个例子里面好好去想。我们看第二首偈,第二首偈以下总共开了二十门,一句就是一门,我们可以一句一句的讲。这是第一句,就是第二首偈第一句:
【或以供养如来门。】
『供养如来』,教什么?教孝、教敬。世间众生如果不教,他不懂,要教。怎么教法?我们自己要做样子给他看。「供养」里面包括的范围太大了,世间人一般只以为供养都是物质,当然物质也是不能缺少的,可是你要晓得,物质并不是最重要的。在我们中国,古圣先贤教导我们,我们供养父母,当然要让他衣食都能过得去,到晚年的时候,他的生活都照顾到,没有缺乏。这些物质生活环境都是尽自己的心、尽自己的力量就圆满了。富贵人在这个社会并不太多,贫穷人家的孝子,父母能吃得饱、能穿得暖,就尽了孝心。
第二要养父母的心,这就是精神上的供养。要让父母天天欢欢喜喜、快快乐乐,这很重要!父母晚年才能真叫享福。如果天天生烦恼,那就不好了,要让父母欢喜。父母最欢喜的是什么?你们兄弟姐妹、儿孙都能够和睦相处,这是父母最欢喜的。兄弟不和、妯娌不和,这是父母最担心的。女儿嫁出去之后,父母也替她担心一辈子,这就是分别执著放不下,这我们要知道。所以一家人都能和睦相处,能够互相尊重、互相敬爱、互助合作,做父母的没有比这个更快乐的,要做到,兄弟不要相争,要相让。
可是最重要的是养父母之志,这个很难。一般父母的志向都不大,大概你能做到这个他就很满意了。在圣人讲,养父母之志,你要学圣学贤,真正读书明理的这些老人希望自己的儿孙能成圣成贤。佛法传到中国来之后,有些学佛的人知道了,我的儿孙要能成佛多好、成菩萨多好,这是养志。世间一般人都希望自己儿孙能够立功、立德、立言,扬名於后世。这样的父母比一般的父母眼光要看得远,所以对儿孙的希望跟一般就不一样。这都是属於供养。
我们父母虽然对圣贤不了解,对佛菩萨不认识,我们认识。我们学佛学到有成就了,父母就非常欢喜,以前都不知道!佛门里有个谚语讲,这个谚语我想是真的,不是假的,说「一子成佛,九祖生天」,你的祖宗往上去数,数九代,九祖,你成佛这个福报能够供养他们都生天。你说凭什么?前面所说的,你自己「悉以所行功德法,无量方便度众生」,一切众生感你的恩,见到你的父母哪有不尊敬的道理!原因就在此地。
我们学佛,我们怎样供养父母?一定要成佛、要成菩萨,要下定这个决心。我这一生能成得了吗?《华严经》上给我们的答案,行,一生决定行。为什么?善财童子一生成佛,这表演。道理在什么地方?道理就是佛在经上讲的「一切众生本来是佛」,你本来是佛,你现在又要学佛,那你怎么不能成佛?如果你本来不是佛,你现在学佛,成佛未必可靠;因为你本来是佛,要明白这个道理,这是原理。所以只要自己肯学,没有一个不成就的。
学,你要懂得理论、要懂得方法,如理如法,个个成就。理是在大乘经论里面,就是讲的诸法实相,宇宙人生的真相,这是理,你要懂。方法是戒定慧三学,这是总纲领,一定要从持戒起,因戒得定,因定开慧。定就是三昧,慧就是此地讲「无量方便而开诱」,这是慧,智慧就开了。没有定就没有慧。所以戒定慧三学也是自性里面的性德,本来具足。惠能大师开悟的时候说,「何期自性,本自具足」,就说这个事情。戒定慧三学都很复杂,这样繁多的典籍里面,我们从哪里学起?在中国最方便,中国有儒释道,儒跟道都是佛的阶梯。佛是很高,有楼梯,这个楼梯就是儒跟道。儒是第一层,道是第二层,佛是第三层,这不能不知道。
你要晓得,儒是第一层,我们今天劝大家认真落实《弟子规》,第一层。第一层里面内容非常丰富,很多,可以以陈弘谋的《五种遗规》做标准,这是陈先生一生真实学问。他是清朝乾隆时候的人,官做到两广总督。你看人家做官不忘记念书、不忘记编书,给后人编了这么好的一套书,实在是难得,他这套书的功德比他做两广总督的功德大多了。我们有《弟子规》的基础,你再去读《五种遗规》就一点都不困难,你会很欢喜,你会很认真去学习,那个比《弟子规》讲得更详细,《弟子规》是里面的一篇。
道家,我们只学《感应篇》就足够了。真正相信因果,善因一定感善果,恶因一定有恶报,业因果报的道理要透彻。这一生当中没有恶念、没有恶言、没有恶行,你说这个人多么自在、多快乐。可是善恶的标准,确实世间人很多都不知道,把恶看作善、把善看作恶是大有人在,不读书怎么行?读书才有个标准。由这两个阶梯,你走向《十善业道》就稳稳当当,接受过来是一点都不困难,只是把自己的修行功夫再加强一点就行了。没有前面基础,《十善业道》拿到真困难,就算你听三百遍,一生都做不到。
我们想想为什么古人能做到?古人从小伦理、道德、因果的教育,他就有根底,所以做到不难。而教育,连外国的学者,不是多数,他们也懂得,中国人最懂得教育。这是讲中国古人,现在人不懂。古人最重视教育,真的把它落实了。小孩从什么时候教起?从怀孕的时候教起,胎教。不能做到这一点,至少小孩出生下来之后就开始教他。你不能够轻视他,他太小了,他什么也不懂。
我们最近读了美国魏斯医生他写的四本书,他用催眠术让一个人回到过去生,回到前世,回到再前世,做过多少次的实验。譬如他今年四十岁,叫他回到二十岁,再回到十岁,再回到一岁,再回到刚刚出生,再回去在母亲肚子里面还没出生,那时候怎么样都能说得出来;出生之后,刚刚看到这个世界是什么样子,说得清清楚楚。所以小孩可不能小看他,他什么都懂。而我们现在以为他什么都不懂,这个错了。我们中国古人知道。所以小孩一出生,生下来之后,谁是他的老师?父母是他的老师,全家的人都是他的老师。他在看、他在听,他就在学习。所以任何一个人在婴儿面前言谈举止都是正面的,决定没有负面的。这样小心照顾这个小孩,照顾到三岁,他就有圣贤的基础。
做得最成功的,在中国最好的榜样,就是周文王的母亲,生文王。文王的夫人太姒,也是受她婆婆的影响,也是以这个方法教她的儿孙,你看她生的武王、周公。所以这一家三代都出圣人,大圣不是小圣。你看孔子一生心目当中最敬佩的是周公,文武周公。所以圣贤是教出来的,问题是你肯不肯用心去教。三岁之前要没有教,三岁以后开始教,已经晚了,已经很麻烦了。尤其在现代这个社会,小孩一出生下来他就看电视,电视里头五花八门他全学会了,先入为主,你怎么能把它去掉?所以现在不好教的原因我们完全理解。我们今天讲到「供养如来」,感慨万千。每个人都是如来,特别是婴儿,你要好好的教,他将来真的是如来。
供养,下面讲布施,供养是以真诚恭敬心认真负责把这个事情做好,这叫供养。现在人不懂得了。我们对於父母的供养、对於老师的供养,佛是老师、菩萨是老师,我们学佛的同学能够把这点做好了,你就知道这是功德法。佛菩萨不是神明,祖宗也不是神明,只要我们把佛菩萨看成是老师,帮助这个社会,让大众重新认识佛教,佛教是教育不是宗教,我们供养佛菩萨是供养老师、纪念老师。我们的父母不在了,过世了,我们家里面还挂著父母的照片;老师不在了,挂著老师的照片,常常看到,就如同父母、老师还在面前。有感恩的心,有报恩的心,有常常念到父母、老师对我们的教训,念念不忘,依教奉行。这是教育,这不是迷信。老祖宗虽然很远了,几百年前、几千年前的老祖宗,除非不知道,知道,依然尊敬。老祖宗的遗容没有留下来,那时候没有照相机,甚至於也没有好的画家把他画下来,我们供一个牌位,用这个牌位来做代表,都是纪念的意义。
念念不忘祖先,这个人怎么会不孝顺父母?所以父母教儿女怎么教?自己父母在,要做出孝顺父母的样子给儿女看,让他学习,有好处,将来你老了,他就会那样孝顺你;你要不做个好样子看,到你老的时候他不孝顺你。这样想法好像还有点自私,对,是有点自私;可是另一个想法,那就是功德法,做给社会大众看,让社会大众都懂得孝道,这就是功德法。原来我这个做不仅仅是为自己,是为社会,是为一切迷惑的众生,那就是菩萨法。所以菩萨法跟世间法在形式上分不出来,在起心动念上一念之差。世间法,确实他那种做法做给儿女看,希望将来儿女要像这样子对自己,世世代代传下去,未尝是不对的。可是另一个想法,意念不一样,我们在此地做表演是让世世代代传下去,社会安定,世界和平。你看念头一转,福德就变成功德。
日常生活当中,小节尤其要注意。饮食起居,吃东西,有小孩在旁边的时候,先奉父母,敬老人,让他从小养成一个习惯,这不能错。好吃的东西赶紧先给小孩,这个麻烦就大!他长大不知道尊敬长辈,他将来有儿女的时候也是一定先给他的小孩,他不会先给他的父母。伦理道德的败坏就从这个小小的小事,从这里开始。什么时候把这桩事情讲清楚、讲明白,这不是容易事情,所谓「少成若天性,习惯成自然」,不从小教怎么行?这是东方跟西方教育不相同的地方,东方人懂得,西方人不懂。
所以对小孩的溺爱,这里头产生错误,现在西方人对父母、对於尊长没有尊重的意念,不尊重,这是社会不安定、动乱的根源。外国人到我们汤池小镇去参观,写出来的文章就提到这桩事情,要想挽救西方的社会,希望汤池小镇这种做法,如何依照这个模式重编一套教材,适合於西方人用的;就是把《弟子规》里面部分改动一点点,适合西方社会的需求,拿来教他们。我看到这个报告很感动。
除此之外,在社会上,我们要懂得,跟我们父母年龄相同的人都要看作父亲这一辈,长辈,要像孝敬父母一样的心态对他们尊敬,对他们孝顺。这不是我的父母,我为什么要这样子?教社会,这是社会教育。佛法里面心量就更大,不分彼此。中国古礼是二十岁,大我二十岁的就是父亲这一辈,小我二十岁的就是子女这一辈。中国人自古就有天下的观念,这个天下的观念是教出来的,确实是仁道、是义道,中国社会教育的核心就这两个字。仁是爱人,你看仁是两个人,想到自己一定想到别人,「仁者爱人」;「义者循理」,义是合理,合理就叫做义,我们今天讲如理如法,如理如法是义。我们要行仁义,从自己干,带头真干,不是假的,自然就产生影响。这个影响就是教化,就是此地讲的「无量方便而开诱」。我们对於老师的供养、佛菩萨的供养,对於父母的供养,对於长辈的供养,它产生作用。
逢年过节,遇到长辈恭恭敬敬的拜个年,送个小红包,钱不在多少,那个无所谓,礼节重要。李老师当年在世,我们这些学生过年都要跟老师拜年,都要送一个红包。老师说了,礼不能少,一定要送,钱都是一块钱,我们学生规定红包都是一块钱,礼不可废。知道学生生活都很清苦,都不是很富裕的,所以就规定红包一块钱。这是教育,社会教育。所以我们对待老师是老师这么教法的,我们对待长辈也都是这样做法。有些长辈看到这个年头还有这种事情,他感觉很希奇,大概是很多年他都没有遇到过,他遇到了。所以我们要提倡,从我们做起。
我们在家乡现在提倡「和谐社会,礼义之邦」,就要从这里做起。所以我前年过年,二00六年的正月,我没有法子回去,我就告诉杨老师,我说我还记得我们做小孩的时候,我十岁离开家乡,我记得很清楚,那个时候过年,我们对老人都要送一份礼,拜年送一份礼。这份礼是两斤挂面(就是线面)、两斤猪肉、一只鸡、一瓶酒,这份礼是供养老人的。当然我们现在不好意思去买肉、买鸡、买酒,不好意思,我就说你问一问这几样东西合起来大概要多少钱。他们告诉我,大概四十多块钱。我说好,我们现在用红包代替,一个红包五十块钱。我这小镇里面的居民,七十岁以上的都送一份,有两千多人,七十岁以上的。今年过年的时候也送,老人很感动,这是风气。我们这一带动,这个地方的人都懂得敬老尊贤,小孩、年轻人都懂得过年的时候对老人要尊敬,至少你认识的这些老人要送一份礼。如果你很清寒的话,你的礼可以减一些,一个红包十块钱,甚至於像李老师讲,一个红包一块钱,礼不可废。人情味很浓!
这是我们讲到供养如来,就从这些小地方做起。教学、劝善都是属於供养,尤其是自己要做出样子来给人看。现在这个社会,没有行动别人不相信,说容易,不容易做到,我们自己做到,从这里做到,这个比什么都重要,以我们的行动来劝人。确实也出乎我意料之外,我们在汤池才做一年,居然有这么好的效果,出乎意料之外。原先在开头做的时候,我跟杨老师讲,我们希望三年能看到一点效果,没想到一年有这样令人满意的效果。我说这是祖宗有德,佛力加持,才能做得这么好。外面去参观的人对汤池的这些老师尊敬、对汤池的人民尊敬,这点很不容易。希望这个风气我们要保持,要认真努力发扬光大,真正做到和谐世界,从这个点扩张出去。好,现在时间到了,我们休息几分钟。
诸位法师,诸位同学,请坐。请看第二首第二句:
【或以难思布施门。】
布施、供养在《华严经》里面至少重复了几百遍。为什么要有这么多次的重复?就是提醒我们大家要注意,世出世间法的成就都从这个地方做起,为什么?布施、供养都是舍贪。贪这个烦恼是所有烦恼的根,八万四千烦恼最后归纳为这三个根,贪瞋痴;贪瞋痴还可以归纳,归纳一个根,就是贪。你看,为什么会瞋恨?贪不到才瞋恨!如果贪得到,他就欢喜,他就不瞋恨了。所以说到最后那个根就是贪。佛知道,太清楚了,六道众生烦恼的总根,所以用布施供养把这个根拔除。菩萨六度,六波罗蜜,这是修行的六大纲领,布施是第一。布施的目的何在?度悭贪。悭是吝啬,自己有,舍不得给别人;贪是贪求,贪而无厌。这是六道凡夫烦恼总的根,所以佛第一个就用这个方法来拔除。拔除所有一切不善的念头、不善的行为,都要把它拔除掉。
所以布施的意思非常之广,经上讲『或以难思布施门』,「难思」是不可思议。布施这个法门,就是这个方法,深广无际,没有边际,时时刻刻要有一个布施的心,就是能舍、能放下。这里面我们又必须要知道,确实我们看到有些贫穷的人能舍,虽然他做得很少,他真能舍;富贵人反而不能舍,所谓一毛不拔,唯利是图,这是众生的劣根性。我们看到很多修行人,初学佛的时候,尤其是家境清寒,生活困苦,出家修行,虽然很有限,见到有好事他都肯自动的施舍一点;到福报现前的时候,供养多了,也变成一毛不拔,对於苦难众生见到好像就没见到一样,没有慈悲心。这桩事情不但现在有,我相信自古以来就有,所以佛才这样慈悲,永无至止的不断的来教导我们,不断在重复。这就说明这个迷惑太深了。
布施肯定它有果报。「舍得」这个名词是佛教里头的,现在社会上用得很多。其实我们中国人言语当中许多都是佛教的术语。从前赵朴初先生讲过一句话,他说如果我们不要佛教了,中国人就不会说话了。这个话说得很有道理,你在言语当中许多成语全是佛教里头的,「随缘」、「方便」,都是佛教的。所以你细细想想,佛教对我们日常生活的影响多大。
舍得是佛教的,舍是因,得是果。佛对於初学的人,初学的人利害放不下,所以佛就随顺他,你要求利、你想发财,我教你,你用财去布施就发财。你真的依照佛说的去做,你去施财,果然真的财就来了,灵得很。怕的是财多的时候,你贪心更重,那就错了。所以舍得第二个意思,先是舍得;然后第二个意思,舍得,把得的也舍掉,这是第二层的意思。你的障碍才没有,就是真的悭贪舍掉了。然后菩萨在九法界度化众生,财布施真的是从手中出无尽的宝藏。我们前面读的「手出广供三昧门」,那是真的不是假的。他那个财宝为什么?它是自性的,不是从布施得来的,他见性,自性里头本来就有,而且是永远用不尽的,无尽的财宝。这我们要能信得过,相信世尊决定没有妄语。
我们现在学布施,从人情上来说,总是先把我们用不上的,或者用旧了不要的,把它舍掉。章嘉大师当年教我,我就是从这里做起,我用过的东西,用得很久,有了新的,旧的就布施掉,从这里做起容易!老师教我们很容易接受。慢慢习惯养成之后,境界就提升了,新的东西可以布施,旧的东西我还可以照用,我还用旧的,新的可以布施,这就进了一大步;再提升一步,别人需要,我缺乏一点,我也能布施,成全别人,这就是舍己为人,应该这样做。我把自己这份舍掉,自己生活再清苦一点无所谓,还能过得去。尤其当年我在台湾一个人,没有家累,所以很容易,辛苦一点是自己受,不牵累别人,所以就做得很彻底。这都是讲到财布施。
最重要是法,法里面首先要舍什么?舍自己的烦恼习气,要把这个舍掉。吝啬舍掉了,瞋恚要舍!我们自己要冷静去想想,中国人常讲良心,说明心都是善良的。每个人都有良心,你的心都是善良的,人性本善,《三字经》上说「人之初,性本善」。佛教讲得更圆满,佛教讲的那是究竟圆满的纯净纯善。这是你的自性,你的良心,现在有没有失去?没有,为什么?它是真的,它不是虚妄的,真的是永恒的,不生不灭。所以佛菩萨看你,看你的真心,你的真心跟诸佛菩萨的真心无二无别。所以佛菩萨看到你对你尊敬,你看到佛菩萨不知道尊敬,他对你尊敬;他看到你,你看不到他,你被污染了。污染是个方便语、是个形容词,不是真的被污染,真的要是被污染,那个法就不能叫真。真是什么?绝对不受外面污染,才叫真的。凡是会受到外面污染的,那不是真的,那是假的。所以众生可怜,尤其是六道众生,佛经上常讲「可怜悯者」,你要了解叫真可怜。不染,没有染污,自己以为染污了,这叫迷。
抗战期间,我们做学生住在学校里,逃难,学校就像学生收容所,过团体生活。早晨起来要升旗,穿学校制服,都戴帽子。有同学慌张,帽子已经戴在头上,穿得整整齐齐了,跑出来问大家,你们有没有看到我的帽子,我的帽子不见了。慌慌张张。人家告诉你,你帽子不是戴在头上吗?这是迷。六道众生就是这个样子的,《楞严经》上讲,「演若达多迷头认影」,就像我刚才这个比喻一样。这个比喻多不多?很多,常常有,从妄想生。衣服穿好之后,他找帽子,到处找,找不到,著急了,就问这个、问那个,已经戴在头上,忘掉了。我们凡夫这种过失就太多,你自己心里干干净净,确实丝毫没有污染,你认为污染,就是像帽子戴在头上迷失了,自己完全不知道。这个污染是什么?自私自利是污染,名闻利养是污染,贪瞋痴慢是污染,所有一切不善的全是污染,你那个自性清净心里头没有,这要知道,你要认识得很清楚。
我们做了这三张片子常常提醒同学们,提醒同学们就这么个意思。这三个代表什么?代表妄想,黄的是妄想,蓝色的是分别,红的是执著。妄想分别执著有没有?要给你讲真话,没有;要随顺你的迷惑颠倒,有,这是遮住了,你什么都看不见。有没有真的把眼睛遮住?没有,有没有把外面境界遮住?没有。我们的眼睛代表法性,外面境界代表法相,跟法性、法相毫不相干。那这个东西?这个东西我们这里还有个形相,实际上妄想分别执著没有形相,要有形相那还得了!有形相就是真的,没有形相才是假的,这个你得要搞清楚。
这三个东西,用我们现在的话说,就是一个错误抽象的概念,根本就没有,但是你执著,你认为它有。就好像我们刚才所说的,紧急集合的时候,帽子戴在头上不知道,自己还到处去找,还去问人,就跟那个情形一样,是一个错误的抽象概念。只要你放下,什么事都没有,你这一放下就成佛了,何必还要贪小便宜?贪名、贪利,贪位置要抓权,全错了。这些所发生的都是发生在妄想执著这个错误的概念里头,与自性不相干;自性里面的智慧德相一丝毫没有损伤,与外面的法相也不相干,这要认识清楚。你认识清楚之后,你才知道可以断得掉。
认识清楚之后,你才能够把性德恢复。什么是性德?《弟子规》是性德,你就会很欢喜学习,你不会觉得很困难,我自己本来就是这样的。任何人叫我都像父母叫我一样,恭恭敬敬的答覆,很快的就去答应,那个对一切众生的恭敬心是性德。轻慢是错误的,自性里头没有,自性里头有尊重人、有敬爱人。轻视人、傲慢人,这自性没有,这些东西都是虚妄的妄想分别执著里的东西,全是假的。你明白这个道理,你才晓得为什么佛菩萨尊敬你。佛菩萨看到你这一层,这个东西是假的,没有伤害你自己,也没有伤害外面,你跟他没有两样,他怎么会不尊重你?道理在此地。
所以迷是自己迷,悟是要你自己悟,别人悟了与你不相干,你还在迷,迷是自己迷。所以佛菩萨只能告诉你,你现在迷了,你听到这个话就要觉悟,不再迷下去。所以迷是一念,觉也是一念。我们为什么迷得那么严重?那就是前一念迷,后一念又迷,念念都迷,这里头没有一念觉,麻烦就在此地。你如果要再问:为什么我迷得这么严重,念念迷而不觉?首先你自己想想,你起心动念有没有真正为别人想过?关键在这里,起心动念全为自己,为别人还是为自己,这样你就很不容易觉悟。到哪一天你真正省悟过来,为别人决定不为自己,你就真的清醒过来了。
所以《金刚经》上才说「若菩萨有我相、人相、众生相、寿者相,即非菩萨」。菩萨是觉悟,凡夫是不觉,他还有这四相,他不是菩萨,即非,不是菩萨,他是凡夫。换句话说,真正的菩萨没有我相。我们再说白一点,没有为自己,菩萨决定没有一个念头为自己,决定没有一桩事情为自己。菩萨应化在这个世间干什么?为众生,为众生才是成就自己。小菩萨不断要往上提升,我们在《华严》上看到,初信位的菩萨不为自己,为什么?八十八品见惑断尽了。见惑里面头一个就是身见,执著这个身是我,他这个错误观念纠正过来了,身不是我。身不是我,我一切要是为这个身,这不就上了大当吗?这是大错特错!身不是我。
在佛法里讲,什么是我?你那个自性是你自己,自性才是我。明心见性是见自己的自性,见自己的自性也见到别人的自性,别人的自性跟我的自性是一个性;也见到山河大地的自性,也见到一切万法的自性,原来是同一个性。所以佛在经上告诉我们,整个宇宙遍法界虚空界是自性现的,唯识变的,唯识变的十法界,十法界、六道三途是唯识变的。如果转识成智,没有识了,不再用识了,十法界就没有了,那是什么法界?一真法界。再告诉你,一真法界跟十法界是重叠的,是一不是二,感受不一样,一真法界是觉悟的感受,十法界是迷惑的感受。这是正理、是实相,真实的样子。
明白这个道理,搞清楚了,这个明了清楚是从教理上明白的,这是老师教导我们的。老师能帮助到此为止,然后如何在日常生活当中去证得,那是你自己的。证得什么?你得要去做,你把老师讲的你明白了,真做。譬如现在《弟子规》摆在面前,你明白了,你一条一条真做,真做到之后,你就证得了,证得就是,真的这是我的,我的自性是这样的。所以到《弟子规》变成自性流露,你就证得了。你很勉强的在照做,是你在修行,你有行,老师对你只有给你讲解,做示范给你看,不是你自己的。所以老师可以帮助我们信解,行证完全靠自己。你解得再透彻、解得再好,你不肯去做,等於不解,为什么?你永远不能证得,那你还是凡夫。
圣贤之道贵在亲证,不贵在解。为什么?亲证之后,你才得到真正的圆解。老师怎么样跟你讲都不透彻,不是你亲证的,亲证一定要通过行。所以你没有行,你就不能证。证,跟诸位说,也是分分证,不是一下就证得,不是的;一下证到的有,太少了,那叫顿超,像六祖惠能那样,那是顿证。我们凡夫做不到,我们凡夫做,你做得愈多证得愈多,你做一分等於证一分,你做两分等於证明两分,你做十分你证明十分;你自己不能够落实,不认真做,你什么都不能证得。
方老师过去把佛法介绍给我,因为我们那时学哲学,方老师跟我们说,佛是大哲,佛是圣哲,佛经是高等哲学,学佛是人生最高的享受。这句话重要,学佛就是真干,真干这里头有乐趣。这个话是五十六年以前说的,我在这五十六年实验当中,我真去做,证明了他的话是真的不是假的。我承认佛真的是大哲学家,确实是圣哲;佛经的确是高等哲学,不是普通哲学。我这五十六年来,确实是高等的享受。这个高等的享受与富贵不相干,高在哪里?高在常生欢喜心,高在不亦悦乎。这个快乐不是从外头来的,是从你内心里头流出来的。譬如看经,愈看愈欢喜,欲罢不能,世间什么样的娱乐没有法子相比,我统统能把它舍得干干净净的,为什么?这个乐趣超过它太多了。所以你读经要是读不出味道来,你怎么能继续?你讲经讲不出味道来,怎么能够乐此不疲?几十年不疲不厌,乐趣!这个乐趣使我们体会到谚语所说的「人逢喜事精神爽」,所以世出世间最快乐的事情没有比学佛更快乐的。
我想方老师当年把这个介绍给我,他尝到味道了,我相信。因为他晚年在学校教书全讲佛经,他开这么一门课,大单元,一个单元讲好几个学期。他讲隋唐佛学、魏晋佛学,魏晋是在隋唐之前,大乘佛学、华严哲学,他讲这四个大单元,全都是从大乘教里讲的,他尝到这个味道了。我们跟他学得很欢喜,跟他学什么?有朋自远方来,不亦乐乎。遇到同道的,不是同道的他不来;换句话说,真正学佛尝到味道了,他来,那是真的真干,不是假的。没有尝到味道要想来学佛,很难,他将来能成、不能成是未知数。
所以有人出家要问我,我都告诉他先学佛,真正尝到法味了,你发心出家,以出家的身分住持佛法,续佛慧命,弘法利生,无量功德!你什么都没有学,你就要来出家,我不赞成。为什么?恐怕福报一现前,大家一供养,你就迷惑颠倒了,你把佛法会忘得一干二净,那你就错了。这个事情很多,自古以来就有。所以我这个出家是先学佛的,我学了七年,到有能力讲经、有能力教学,讲经教学还要能像个样子,我是在这个基础上出家的。
现在跟古时候不一样,古时候出家要考试,很困难。考试及格了,证书是皇帝发的,不是别人发的。皇帝发这张证书给你,那就是肯定你有能力弘扬佛陀教育,有能力教化众生,他那个文凭才会给你,那个文凭叫度牒。你拿到这个文凭之后,你在哪里出家、你去找哪个做老师,皇帝不管你。可是在过去你要出家跟个老和尚,他头一个就问你,你有没有度牒?你没有度牒,他不能收你,他收你是犯法。所以一定要有度牒。这个制度是被顺治皇帝废除的,我们印光大师在《文钞》里头对这桩事情,他是严厉的责备顺治皇帝,这个事情做错了。
可是我们有很多的听说顺治他自己出家了,可能是废止这个制度他才能出家,要不然他出家怎么办,谁给度牒给他?这个制度废除,在当时是很有利益,想出家的人很多,也都有这个条件,但是真正符合这个标准又很麻烦。所以制度废除,我们看到康熙、雍正、乾隆这三朝,出家人多,都是有很大的成就。我们在《大藏经》里面看经典的注疏,高僧大德人才之盛确实超过过去。可是往后,那真的叫一代不如一代,出家人的素质一落千丈,社会对出家人的尊重心逐渐就淡忘掉了。从前出家人,帝王尊重,所以国家文武官员没有不尊敬的,真的有道德、有学问。
所以现在人出家,我觉得还是先学。学成之后,那是个仪式,举行这个仪式是可以的,没有学成的话最好还要继续学。现在佛门里面有解门、有行门,两门总得要有一门才行。我们那时候出家刚受戒的时候,戒和尚是道源老和尚,对我们受戒的人也就直截了当的教诲,就是出家是两种人,一种是讲经教学,一种是经忏佛事。总得要有一门,要不然你怎么生活?两门当中,我们一定要好好认真学习一门,这是说出家之后再学习。我现在所提倡的是出家之前学习,学好之后再出家。就是法会里头领众,最好也先学,做居士的时候就学,学会了之后再出家,我觉得这个比较妥善。所以所有一切不善的,我们统统都要把它放弃,要认真的来学习。第三句:
【或以头陀持戒门。】
这是苦行。『头陀』是印度话,意思是苦行。这个修行法门也是难能可贵,所谓是难忍能忍,难行能行,把物质生活降低到最低的水平,日中一食,树下一宿,过这样的生活。头陀行在世尊当年在世,在印度宗教界里面很普遍,几乎所有出家修行的;出家修行不一定是佛教,印度所有宗教很多都是出家修行的,还有少数在家修行的,也修苦行。
修苦行,我们必须要知道,他一定是持戒修定。为什么?他要不持戒修定,他这个苦行是决定做不到,这是从我们体能上来说。日中一食,你每天吸收的营养、能量的来源很少,很少的能量能够维持你身体正常的运作,这个心要清净。为什么?能量的消耗,我们在这么多年当中体会到,能量的消耗大概百分之九十消耗在妄念上;实际上身体上需要的,十分之一就行。所以你可以把你的饮食减少到十分之一,足够了,你会很快乐,身心健康。可是你妄念多,你烦恼习气很严重,那就需要大的能量补充,三餐不够,还要吃点心,还要吃消夜,这说明什么?你消耗量太大,你不补充,你身体受不了。心地愈清净,消耗能量就愈少,就这么回事情。所以持戒修定的人他消耗能量逐渐减少,没有问题。
在经典上我们读到的,阿罗汉心清净,我们六道凡夫比不上,因为他见思烦恼断了。阿罗汉当年在世的时候,他出去托钵是一个星期一次;换句话说,一个星期吃一餐饭。辟支佛比他更厉害,辟支佛是半个月去托钵一次,半个月吃一餐饭,一个月只要吃两餐,补充两次就够了,都是非常简单、非常少。这个道理你要懂,你要不懂,他们那种生活方式,苦行,不能学,不是随便人可以学的。你心地不清净,学那个,几天你身体就垮了,你就支持不住,现在讲要送急诊室了。所以一定是有定。定由持戒而来,严持戒律,身心清净。他的身体,你不要看他瘦,那是正常的,他身体健康状况比我们强。像我们晚上要是露天在外面睡一晚上会生病,他不会。他每天晚上在旷野打坐,上头也没有盖,多半是找一棵大树,在大树底下,用树做遮盖,他能不生病。不怕风吹雨打,太阳晒他都不怕。不是一般人能受得了的。
我们听说在澳洲中央地区,那都是沙漠,那里面有土著,他们还是过原始生活。澳洲政府对他们在物质上也有帮助,给他们建些小房子,他们不住,他习惯了,晚上都在旷野。我听说澳洲政府给他建些小房子,他们拿去当仓库,放粮食、放东西,他们不愿意住里头,跟大自然生活成习惯了。他们不穿衣服,皮肤都是深咖啡色的。我们说这些人没有开化,野蛮人,他说我们这些人叫变种人。为什么叫变种?我们的本能丧失掉了,他们还保持著本能。他说我们跟远地的朋友交流还要用手机、用电话,他们不要,他们用心灵感应,不但能听到声音,而且在定中可以看到你现在的生活状况。我们听起来,这是神通。对,凡是有定就有这个能力,这个能力是本能,我们佛门讲天眼、天耳、他心、宿命,本能。他们这个定不算太深,但是天眼、天耳有了。他没有依照佛法的修行,依照佛法修行,那是很容易证得须陀洹果,但他不是的。这个可以给我们做证明,这是头陀持戒。
世间有一些人尊重苦行,喜欢修苦行的,你就用这个方法去度他。众生品类不齐,喜欢用什么菩萨就用什么,菩萨没有定法,菩萨也没有一定的身分,永远是随众生心应所知量,都不是自己意思,看大家的需要,他就变现什么。现在时间到了,我们今天就学到此地。
明天我又有一点事情,这是不得已,澳洲那边有事情。同时三月五号我们纪念老师,章嘉大师圆寂五十周年,韩馆长往生十周年,我们同时就做知恩报恩的法会,我们纪念方老师、章嘉大师、李老师、韩馆长,做这个活动。因为今年一个是五十年,一个是十年,海内外去的同学大概有一千多人,所以我到那边去接待一些同参道友,预定十六号回来。回来之后,我们再续讲《华严经》。我们离开这几天,现在钟居士在此地,他已经开始在此地学讲经了,我让他要一直讲下去,所以道场每天他会在此地讲两个小时,欢迎大家常常来听经。谢谢大家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