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方广佛华严经 (第一七一三卷) 2007/2/15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档名:12-017-1713
诸位法师,诸位同学,请坐。请看第四段「明手出广供三昧门」。这段有十八首偈颂,讲的是广供佛法僧三宝。这里面这个「广」字范围很大,因为佛在经上告诉我们一切众生本来是佛,所以广供三宝也就遍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都包括在其中。天台大师给我们讲怎样才是真正的供养,前面给诸位报告过了,因为时间关系,意思还没尽,但是这段非常重要。我们一般人确实不了解佛给我们讲的真实义,开经偈上所说的「愿解如来真实义」。大师告诉我们真正供养佛就是依教奉行,这是真供养;真正的供养法就是你学佛有了悟处,得到真实的受用,这是供养法;真正供养僧是与所有一切众生和睦相处,平等对待,这是真正的供养僧。这个意思你说多广!
所有众生里面修供养僧最重要的是怨亲平等。换句话说,头一个就是供养冤亲债主。冤亲债主用什么供养?只要你把那个怨恨放下,那就是供养。供养就是施舍,舍什么?舍怨恨。用我们的尊重、敬爱、关怀、照顾全心全力的帮助一切众生,这叫供养僧。天台大师给我们说出如来真实义,我们应该要晓得。你看看这三种真实供养都是自己,自己的自性,也就是佛在这部经上所说的,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。依教奉行是智慧,是供养佛;真正得受用是自性性德的流露,那是供养法;知道一切众生跟自己是一体,整个宇宙跟自己是一个生命共同体,自然就和睦,绝对没有一丝毫的冲突,这叫供养僧,这叫真正的六和敬。佛教给我们的没有比这个更真实,也没有比这个更广大!
所以修行修什么?最重要的是随顺性德,佛所教给我们的,随顺佛的教诲就是随顺性德。佛的教诲是从自性里面流露出来的,他的自性就是我们自己的自性。自性只有一个,上从诸佛,下到地狱众生,遍法界虚空界所有一切众生,还包括什么?包括植物、矿物,我们今天讲包括虚空法界,都是自己自性里面现出来的。怎么现出来的?这个道理很深,以后会谈到。《华严》现在讲的是解分,信解行证,解分很长。像清凉大师分的,现在人讲单元,九会就是九个大单元,我们现在是第二个大单元。信解行证这四个大的科目,第一个单元是信,第二个单元是解门,解门里面有七会,就是七个单元,行门一个单元,证门一个单元,解最多,七个单元,这我们一定要晓得。所以后面经文很长,都会讲到,宇宙怎么来的,为什么会有这些事情,统统给你讲得清清楚楚、明明白白。
佛法实在讲是大学问,所以我们综合佛陀对我们的教诲,从最初级的伦理教育,这是最初级的。我们今天烦恼这么重,毛病出在哪里?出在我们没有受过伦理教育,这出了麻烦。要是具体给你举出来,只举出一个例子,不懂得伦理教育,就是处处见别人过失,不见自己过。伦理教育里头教给我们不见别人过,只见自己过,这是伦理道德教育,这不是佛法。但是佛法是以这个为基础,没有这个基础你入不了佛门,也就是说你要想成佛先要把人做好,人都做不好你怎么能成得了佛?作佛先从做人开始,所以佛经里面有很大分量的伦理、道德、因果。真正讲到佛教育是哲学、科学,这在《华严》里面诸位看到很多,确实是高等的哲学,高等的科学。
这一年又到了,这一年当中你学到些什么?年年我们都在学习,在做功课,你对今年想想看有没有成就?我们所提倡的弟子规,做到没有?感应篇,做到没有?十善业道,做到没有?连美国魏斯医生都知道,这一生的功课如果没有做完,会带到来生接著再做。什么时候做圆满了,等於说考试及格,你才能升级;如果做得不好,不是留级就是降级。留级是什么?来生还到人间来,还继续去学习。如果做得太过分,不好,那就降级,降级就降三途,人道降一级是畜生道,降二级是饿鬼道,降三级就是地狱道。有没有降三级的?很多,不是少数。这个道理要懂。所以我们学佛首先就知道把做人的功课做好。
怨亲平等,我们怎么样把冤家对头能够化解,化敌为友,化怨为亲,这是很重要的功课,要懂得做。你们诸位看我最明显的,十年前,韩馆长往生今年是十年,她往生之后我们离开台湾,不是我们想离开台湾,是没有法子不能不离开台湾。离开台湾我写了六条「生活在感恩的世界」,这个也流通很广。二00一年我离开新加坡,也是万不得已,没有法子,我写了一首对联,「处逆境,随恶缘,无瞋恚,业障尽消;处顺境,随善缘,无贪痴,福慧全现。善学者,众生本是佛」,这是我离开新加坡写的。这个功课非常重要。我们处在逆境,逆境是环境不好,逼迫著我们;处恶缘,恶缘是遇到的都是冤亲债主,都是很不喜欢我们的人。这个环境怎么样?没有一点瞋恚心,我们离开。离开的时候是感恩的心,我在那里住了三年半,他们照顾我三年半,每个人都是我的恩人,感恩,没有瞋恚。
离开新加坡我没有说那边哪个人的坏话,没说过,也没有说那边道场不如法,没说过,这是你们大家都知道的、都看到的。这就是我对於这门功课应该可以及格了,一生当中没有冤家、没有对头。别人怨恨我,我不怨恨他,别人毁谤我,我不毁谤他,别人陷害我,我不陷害他,我是反过来感恩他。我感恩他什么?我是真的感恩,不是假的感恩,你们读了大乘经就知道,我在做学生,天天在用功,他们是来考试的,出了难题来考我,我都能够及格,都能够顺利通过,怎么会不感谢!如果没有这些境界现前,我怎么知道我修行的境界到什么层次?不知道,从这些考试才真正了解我到什么样的层次,心里很欢喜。
我每天晚课、每天讲经都给他们回向,我进入讲堂,我拜佛完了之后一定要拜老师、护法。这些人统统都是我的护法,善人、恶人全是我的护法,因为我在他们身上学到很多东西。顺境、善缘,对我们都非常友好的,我在他那里学到什么?不起贪恋;换句话说,顺境、逆境、善缘、恶缘,永远保持清净平等觉,这就对了。生欢喜心,错了,欢喜心是烦恼,生怨恨心也错了,也是烦恼,就是在这个境界里头把贪瞋痴断掉。境界一现前贪瞋痴马上引起,那是凡夫,那是从前,不是现在。
我在没有学佛之前,这个境界现前会起贪瞋痴。从遇到章嘉大师之后,承蒙他老人家的教诲,我们依教奉行,这供佛,把自己习气毛病慢慢都改过来。最初是什么?最初是忍,别人对我们没有礼貌,无缘无故的毁谤我们,听了之后也很生气,忍耐,心里虽然不高兴,表面上还没有什么形色,忍耐,开始从这里。以后慢慢进步,慢慢就自然了,到现在完全没有了。这就知道自己的功夫,烦恼年年轻,贪瞋痴慢疑恶见,所有一切的不善没有了,起心动念、言语造作都是善的。善的是与性德相应,不善的性德里头统统没有,这个要知道。所以佛教给我们纯善纯净,那是性德流露,这是应当要学习的。
我们这一生做人的目标,自从遇到佛法这个目标才算是正确。方向目标正确了,我们是走成佛之道,或者是讲,我们本来是佛,我们走回归之道。我们本来是佛,迷失了自性,走到六道三途,走错了,现在回头了。如果还继续错下去,那个麻烦可大了,六道苦,三途更苦。所以善学的人、会学的人,你常常要记住一句话,佛告诉我们一切众生本来是佛,你自己是佛,我自己也是佛,他们自己也是佛,平等平等,无二无别。今天我们堕落成这个样子,惭不惭愧?在逆境、恶缘还会起瞋恚心,还会怨天尤人,错了,你是真错了,顺境、善缘你还起贪心,这样的心态你到哪一年才能入佛门?
我这个路子走了五十六年,我是个过来人,经验很丰富,很清楚,很明白,我走出来了。所以我跟大家讲我有信心,我句句话肯定,没有模棱两可,提供诸位做参考。我能够走回来,你们每一位个个都能走回来。善导大师讲得好,善导是唐朝时候人,我们净土宗第二代祖师,传说他是阿弥陀佛再来的。他老人家有一句名言,念佛求生净土,「万修万人去」。他既然是阿弥陀佛再来的,这个话就是阿弥陀佛亲自告诉我们的,这个法门万修万人去。可是经文一展开,你首先看到「善男子、善女人」。什么叫善男子、善女人?没有恶心,没有恶念,没有恶言,没有恶行,那叫善男子、善女人。我们在日常生活当中就要向善男子、善女人这一门功课下功夫,我要做一个善男子、善女人,把我所有一切不善的习气统统改掉,你念佛求生净土就有把握,决定得生,这不能不知道。
我们把标准拉下来一点,人不是圣人,还是凡夫,这我们要承认。凡夫看人,这是世间圣人教给我们的,是我们老祖宗教导我们,你每天接触大众,甚至於在家里面,好,这个人很好,你很喜欢,你要知道他的缺点,你要知道他不好的地方;你的冤家对头,处处是毁谤你的、讽刺你的,这个对你是不善人,你要知道他的善处。为什么?九法界众生,你要去找恶人,那个恶人一个善念都没有的,找不到,那个善人一点缺点都没有的,你也找不到。所以九法界众生都是善恶混杂的,我们自己也是的,你要能常常想到这里,你的心就平了。所谓人非圣贤,孰能无过,过而能改,善莫大焉。人最可贵的,我们一般讲开悟,这个开悟有很多讲法、很多层次,讲到最低一级的,最低的开悟是什么?知道自己的过失,这叫开悟。知道自己过失,再肯把自己过失改正过来,这叫修行,这真修、真悟。在我们现前这个阶段,我们的开悟修行就要著重这样的标准。
修行再往上提升,然后你就看到什么?看到别人没有过失,自己有过失,那你的功夫就很得力,你在这一生当中就超越六道,往生净土,生净土就是作佛,你决定得到。如果你违犯佛祖所说的这个原则,《坛经》上惠能大师所讲的,「若真修道人,不见世间过」,你还常常看到世间所有人这个有过失、那个有过失,你违背了佛祖的教诲,违背佛祖教诲就不是供养佛;真正供养佛是随顺佛祖教诲,那叫供养佛,这个境界就高了。所以我们先要了解人人都有善、都有恶,所谓善人是善多恶少,恶人是恶多善少,能看到这一点,学问,真是有学问。
我们现在一般人是糊涂人,他看人都是看人的恶,善没看到。其实那人的善很多,百分之八十是善,百分之二十是恶,他就偏偏看到百分之二十,他看到,那百分之八十善没看到,所以他就肯定那是个恶人。错了,冤枉人!冤枉人有没有罪?当然有罪。这是现前一般社会大众所疏忽。我们老祖宗告诉我们,如果我们起心动念还有瞋恨,还有恐惧,还有好乐,我们一般讲好恶,有喜欢、有讨厌,还有忧患,则不得其正。你的心不正,你的心邪了,你的心歪了,你的心坏了,你自己完全不知道。佛法里头还有一句话很值得我们玩味的,哪句话?佛眼看一切众生都是佛,菩萨眼看一切众生都是菩萨,阿罗汉看一切众生都是阿罗汉,善人看一切众生都是善人,恶人看一切众生全是恶人,你去想想这个味道。你看到这个坏、那个坏,谁坏?自己坏,恶人,恶人看一切都不顺眼。这个话很有味道,这是真理。是故君子上不怨天,下不尤人,我自己纵然过得很不如意、很不自在,不会说是老天爷对不起我,我这么样一个好人,为什么让我受这么多苦?
我们学会里头现在有几片光碟,「俞净意公遇灶神记」,正好现在过年,希望大家除夕、大年晚上家里团圆,把这几片,好像只有四片,不多,四、五个小时,你把它看一遍,非常有受用。他在没有遇到灶神之前总认为自己很不错,看别人都不顺眼,天天以为老天爷对不起他,所有的人都对不起他;结果遇到灶神,灶神给他一开示,把他的毛病统统指点出来,他这才恍然大悟。是个读书人,很难得,从此之后改过自新,一改过自新那他的命运全部都转过来了。你就晓得以前受的那些罪是自己造的,自作自受,与老天爷没有关系,与人也没有关系,错误的一个观念,让自己过那种悲惨凄凉的生活。以后一转变,人人都是好人,纵然看到作恶的人,他不怪他,不责备他,生怜悯心,能够懂得为别人难过,自己命运完全改过来了。他也活到八十多岁。这个非常值得看,故事的精彩超过《了凡四训》。可惜的是了凡先生把他的东西留下来,俞净意先生自己没有留,是他的同乡晚辈把他的故事写出来,就是写成一篇传记,现在根据这个传记拍成连续剧。我现在让这些做连续剧的同学们希望他们不要做长篇,愈短愈好,因为我们是教学,我们不是娱乐。希望在这些真实的教诲里面我们能够觉悟、能够回头,这样就好了。
天台大师告诉我们,他讲得很高、讲得很深,像昨天最后一段跟诸位讲的,我们用智来求,这是讲学佛,「若以智求,智则成解。若起心照,照则立境」。立境怎么讲?对立了,有能照、有所照,就对立了。对立是什么?对立是边见。你看看佛法修学最低的层次,要破见惑,见惑不能破你就入不了门。大乘入门,《华严经》里面初信位菩萨,小乘的入门,须陀洹,你达不到。所以说这两种方法来学佛全都是影事,这个影事就是《金刚经》上讲的梦幻泡影。要怎么办?要用真心,会用真心的人就入佛门。
真心是什么心?我们这个讲堂对联上联就是真心,真诚清净平等正觉慈悲,这是真心。真诚清净平等正觉慈悲是你真心里头本来有的,这个不要学,学不到,真心里头本来有的。我们现在全丢掉了。说老实话,并没有丢掉,是迷了,迷了的时候起作用还是真心。真诚变成什么?变成虚伪。要晓得虚伪跟真诚是一不是二,你要是悟了,虚伪就是真诚,迷了,真诚变成虚伪。你看,我们现在迷了,迷失了自性,把清净心变成染污,什么是染污?六根见到外面境界,全见到是不善的,就是染污。刚才讲的,会引发你的愤怒、愤恨,引发你的贪欲、愚痴、贡高、我慢,它引发这个。这个东西全是错误的,清净心里头没有的,把平等变成傲慢、变成自大、变成狂妄,你说麻烦不麻烦?正觉变成糊涂,慈悲变成自私自利,你要晓得这全离不开真心。所以迷了之后真心就变成错用,扭曲了。所以烦恼不能断,烦恼要断了那真心也就断了,那你真诚清净平等也就没有了,所以是转烦恼为菩提,再把它转变过来。现在我们的真心扭曲了、歪曲了,变成很多不善,明白这个道理。
所以佛菩萨看到我们众生起心动念一切不善,他很安详,他一点波动都没有,为什么?他晓得那就是他的真心,迷了之后变成这个样子,可以恢复,这个变形的东西不是真的,真的东西永远没有变。确实没有变,这你要晓得,变形是你自己以为变坏了,外面佛菩萨看没有。佛菩萨看到你正面的,看到你的真诚清净平等正觉慈悲,永远是这样的,你就是在阿鼻地狱,还是这样的,只是你自己不觉得,所以扭曲是自己扭曲,与外头毫不相干。人要真正明了这一点才不会怨天尤人,才承认我自己错了,别人没错,你这才回得了头,你在道业、学业上你才会有进步。
所以说「若了真心,自然无心合道」,这是讲真修行,真修行用不用智求?用不用心照?不用。可是在我们现前这个境界,如果你要不用的话,不用的话永远堕落、永远糊涂。那你要用的话,用的时候一定是大师所说的,就是你要智求,智则成解,就是你增长所知障,你要求学就变成所知障;你要是用心照,你就变成烦恼障,为什么?你不会照,你不会求。为什么这些罗汉、菩萨他们能行?你要想到什么叫罗汉?罗汉是把执著放下了,菩萨是把分别放下了,所以他的智求、他的心照是正确的。
於是我们就明白,我们现在的麻烦错在哪里?错在我们没有把分别执著放下。法相宗里面讲得很好,转识成智。我们没转,我们用末那,末那是执著,我们用第六意识,第六意识是分别。我们六根接触外境,起心动念是不是用分别、是不是用执著?那你永远就不会,佛说的没错,我们还是把它搞错了,把它想错了,把它用错了。我们在这里受苦受难,还怪佛、还怪菩萨,菩萨没有保佑我,菩萨不灵,不知道问题出在自己。
什么时候才能搞得清楚?古德有句话,「闻法不多,学教太少」。由此可知,经教是入门的一个手段,是世尊帮助我们的一种善巧方便,我们要知道。多听经、多学教。听经、学教不要忘记马鸣菩萨在《起信论》里面教给我们的方法,那就是「离言说相」,看经是文字,离文字相,「离名字相,离心缘相」。他说这三句是什么意思?跟放下分别执著是一个意思,说法不一样,事情完全相同。你不要执著,你听经、你看经不要执著文字相,不要分别那些名词术语,不要想它的意思,离心缘相就是不要想它的意思,就是离分别、离执著。
《华严经》讲的简单,直截了当,你要是不能够把分别执著放下,你就没法子入门,真正入门,一定要放下分别执著。难!不容易放下。少放一点,一天放一点,这个可以做到。首先从哪里放?不见世间过,在不见世间过里头,先要学不看见别人的过失,怎么不能说、不看见?看见别人过失不要把它放在自己心上,不可以把它放在口上,你先学这个,他有过失与我不相干。你看道家所讲的因果,是自己负责,善因善果、恶因恶报自己负责,与我不相干。他造业与我有什么相干?如果我看到他造业的时候我很生气,与我就相干了,他在那里造业,我把他的业接收过来,你说你糊不糊涂?这不是聪明人。
他要造善,我们生欢喜心,我们接收过来,可以;他要造恶,我们决定不接收,你怎么把它揽著变成自己的,放在自己的善心里面?我们讲良心,善良的心。善良的心变成所有不善的人的垃圾桶,你是聪明人吗?你是有智慧吗?真正有智慧的人怎么会干这种傻事?真正高明的人是你没法子想像到,高明人见到什么?见如不见,他心里头不落痕迹,视而不见,听而不闻。他清不清楚?清楚,他那就是照见,像《心经》里面所讲的,「观自在菩萨,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,照见五蕴皆空」,他是照见,他不是知见,他是照见。照见是什么?心像镜子一样,镜子照外面照得很清楚,有没有留痕迹?不留。不但是外面境界没有了镜子干干净净,外面境界正在照的时候也不留痕迹,佛菩萨用心就像镜子一样。
所以你看转识成智之后阿赖耶叫大圆镜智,你才懂这个意思,那时候你的心就像一个圆满的镜子,把整个宇宙照得清清楚楚,里头痕迹都不露。没有转识成智之前,阿赖耶是个垃圾桶,这个世间所有一切,善的它也落,恶的也落,是个大垃圾桶。觉悟之后原来它是一面镜子,痕迹都不著,这要知道。所以自自然然的,用不著智求,也用不著起心照,自然的无心合道。这个无心就是没有分别心、没有执著心。道是什么?道是真心、是法性、是法相。
「合道则言语道断,无心则心境俱闲」,闲是什么?没事,心清净,外面境界也清净。这个无心,记住,无妄想、无分别、无执著,无妄想是佛;有妄想,无分别、无执著,是菩萨;有妄想、有分别,没有执著,是阿罗汉,都超越六道轮回。我们凡夫是什么?有妄想、有分别、有执著,在这六道里头出不去。六道有六个层次,苦乐不同,那就是妄想分别执著各个人不一样。所以烦恼习气有厚薄不同,你在这六道里头,你感在哪一道也不一样。所以善恶都不清净,是染业不是净业,还有善有恶,还有这种念头,出不了六道。
阿罗汉没有善恶的念头,所以他是净业。我们今天想这个善、那个恶,善恶是二边,到什么时候你能够一下悟到善恶不二,那就恭喜你,为什么?你已经成菩萨了,在阿罗汉之上。阿罗汉不执著善恶二边,他还有分别,他还不能到不二,善恶还是二法,还不能到不二,但是他不执著,善不执著,恶也不执著,这能超越六道轮回。所以佛法直截了当,「示众生,令自知有」,这就是智慧德相你自己有。「顿入凡圣平等真原,名为出离」,出离是什么?不分别、不执著、不起心、不动念,这就出离了。好,现在时间到了,我们这首偈就学到此地。
诸位法师,诸位同学,请坐。我们接著看第四首偈:
【十方所有诸妙物。应可奉献无上尊。掌中悉雨无不备。菩提树前持供佛。】
所有布施、供养都离不开手掌,所以说手出广供。『妙物』,一切珍妙之物无过於正法,那才叫真正的妙物。正法里面讲到最真最纯就是心性。在中国古圣先王告诉我们真诚,真诚能生万法。六祖惠能开悟的时候说得很好,「何期自性,本来具足;何期自性,能生万法」。所以诸妙物不是别的,就是真心、就是真性。『无上尊』就是佛陀。佛陀,我们用世俗的话来说,最欢喜的就是我们明心见性,见性成佛,这是他最欢喜的。我们能够依教奉行,虽然根性不是上上根性的人,上上根是顿悟,上上以下都是属於渐悟;顿悟的少,渐悟的多,只要方向目标正确,那都是妙法,也是此地所讲的诸妙。这个范围就包括的广,太广了,所以就加个诸妙物。
像我们在现前这个阶段,这样的社会,大众迫切需要的是什么?是需要懂得做人的道理,在佛法里面可以说是幼稚园小小班的课程,这个课程就是我们现在所提倡的、所学习的弟子规、感应篇。感应篇是因果教育。在中国古时候基础教育是父母教的。所以小孩到这个世间来,谁是他的启蒙老师?父母。一定要知道,他睁开眼睛,他就会看,他竖起耳朵,他就会听。虽然不会说话,你以为他什么都不知道,其实那是你小看了他,他已经在那里学习,大人一举一动,他看在眼里、听在耳里,阿赖耶识里头就落了种子,根深蒂固。到三、四岁的时候他就很懂事,他都学会了。你教得好,那个好的基础就打下去了,你教得不好,那个不善的基础也打下去了。
中国古人知道,很可惜现在人不知道。所以我们对於现前这个社会很感叹,为什么从前人那么纯朴,起心动念都会替别人想?因为他从小就看到他的父母孝顺他的父母,他看会了,念念没有忘记父母,为父母想、为兄弟姐妹想、为亲戚朋友想,很少为自己想的,小孩从小他就薰习成了种子。所以他二、三岁的时候他也会替别人想,有好吃的东西他会供养长辈,他晓得哪个年岁最大,他先去供养他;跟小朋友他能让,他不会争。这叫妙物,这个应当可以奉献给佛陀的,佛陀会欢喜。你看我们现在在起步,朝著成佛的方向目标我们在起步了,你就想想佛会很欢喜。
《感应篇》是因果教育,做父母的不但要讲给儿女听,而且儿女愈小愈好。到六、七岁上学的时候,他的基础非常好,在家里懂得孝顺父母,他就懂得尊师重道、懂得友爱同学。所以从前学生好教,不像现在。从前儿女为什么那么听话?从小养成。自己听父母的话,你的儿女就会听你的话,他学到了;你不听父母的话、不尊重老师,小朋友也学会了,他长大了,他不听父母的话,他也不尊重老师,道理就在此地。但是善毕竟是天性,是自性里头本有的,不善是自性里头没有的,这一点你要相信,坚定的信心,你在推动教育就不会灰心,你就不会说这些人教不好,劣根性太重,没法子教。那是什么?那是你的智慧不足,你的善巧方便不足。你要有坚定的信心、有真诚、有善巧,决定能够帮助他回头,决定能够帮助他觉悟,不是教不好的。我们要肯定天下没有教不好的人,这是佛说的,所以我们要有信心。头一个把自己教好,这是先决条件,自己没有教好,你就没有办法把别人教好。真的这一切法要从我心做起,自己教好之后,你才能影响别人。
下面到第七首偈以下都讲放光,放光就是我们现在讲的影响,才能影响别人。你自己修学愈成功,一般所讲的德高望重,你的德高,你的智大,那你影响的面就很广,影响的时间就很长。释迦牟尼佛他做得真彻底,从一开头学一直到往生,一天都没有松懈过。你看他保持他的生活,日中一食,树下一宿,过的是托钵的生活。别人有供养,他也不拒绝,你从这里看到他的圆融。给孤独长者,他们这些国王大臣、长者居士提供精舍供给佛陀教学,佛也接受,并不是说这个违背我们的戒律,不,他一样接受。接受是借用,并没有接受他财物的供养,没接受;就是产权,我们现在讲所有权是你的,我借来是使用,释迦牟尼佛跟这些弟子们有使用权,没有所有权,这是真正出家。如果这个房子送给你,产权都给你了,你不就又回家了吗?那就错了。出家永远不再要所有权,这个佛做到了。佛最后离开我们这个世间不是在房子里头,是在野外,也在大树底下。他三十岁在树下大彻大悟,表演成道,最后走的时候还是在树底下。全是给我们启示,全是做给我们看的,干干净净,真的叫一尘不染。你看他的德行、他的智慧、他的慈悲,他告诉我们他的影响有一万二千年,这就是放光,光照的,要照一万二千年。
我们今天就事论事,完全从形相上说,在面的影响,空间的影响,佛法传遍全球,全世界到处都有佛法。可是在现前真的是有危机了,佛法的道场真的是全球都有,这个不缺乏,信徒,在家出家的也到处你都能看到;真正开悟的没有了,真正通宗通教的没有了,这就是危机。如果我们不认真、不努力,不能真正的像玄奘大师一样,远绍如来,近光大法,佛法就衰微下去了,没有人才。李老师以前常常感慨的说有庙无道不能兴教。你看释迦牟尼佛,有道无庙,把这个教学传下来。传道,庙不重要,道重要,真正学道、修道、悟道、证道的,这才重要,这与庙不相干,这是世尊教导我们的。
近代的祖师印光大师,我们大家都知道他是西方极乐世界大势至菩萨应化来的,这不是普通人。你看他老人家一生的行谊,他所表现的确实是苦行僧。没有一天不读经,他在普陀山,舟山那边,浙江普陀山,观音菩萨的道场,住了三十年。他在寺院里面担任什么工作?管藏经楼。这个工作不错,管藏经楼所以他就有机会读经,他在藏经楼里面就看了三十年佛经。
真正有德行,很少说话,一心念佛,念佛的功夫深,经教里面讲的念佛三昧,为我们示现的是这个。到七十岁才被人发现,发现什么?发现这是宝,僧宝!是被一些文化界的人,他们到普陀山去游览,无意当中遇到印光法师,跟他谈吐感觉得到很不平凡,叫人感到希有难逢,於是一传十、十传百就传开了,他就变成很有名气的一位法师。这一出名求见的人就多了,法师是山西人,所以他乡音很重,在一般讲经说法很多人听不懂,所以就没什么法缘,跟他往来的都是书信。所以你看《文钞》里面往来的书信非常丰富,他用文字传法。真正讲经的法会大概只有一次,在他老人家晚年,在上海做了一次护国息灾法会,八天,七天讲开示,最后一天传授三皈五戒,八天。这都有记录留下来,影响就太大!这是最近一百年当中,佛门里头真正有影响力的,没有人超过他,印光大师。
他教我们完全是导归在净土法门,劝人念佛求生净土,无论学什么样的经论,最后都结归在净土。我的老师李炳南老居士是印祖的学生,他到台湾就把印光大师那一套念佛的方式介绍给台湾,在台中建立莲社,儒佛同时学习,还是在儒这里去扎根。那时候,这算我们这一代的学生,是我这一代的,对於中国传统的学术多少还有一点底子,所以他对我们教的课程是四书,五经里面是选讲古文。教古文的目的是帮助我们学讲经,因为经典的文字都是古人写的,至少要有能力看得懂。所以非常重视古文的修学,伦理道德的修学。
伦理道德他是叫我们学生自己学,他没有讲。指定我们《五种遗规》,陈弘谋先生编的,这是清朝乾隆时间的两广总督。编得非常好,等於说把中国自古以来最基础的教育都收在里面。老师叫我们自己读,认真好好的学,奠定做人的基础。在那时候慈光图书馆向书店里面,就是这本书订了一批分给我们同学们。「童蒙养正」是里头的第一篇,《弟子规》的原本是朱熹的「童蒙须知」,后人是根据这个编成《弟子规》,所以那是《弟子规》最初的原本。《弟子规》编得好,三个字一句,总共三百六十句,全文一千零八十个字,押韵,好念、好记,非常难得的一个课本。
这个课本我们要知道不是教小孩的,而是父母要把它做到,做给儿女看的。所以父母教小孩他不是言教,小孩的学习潜移默化,他天天看,天天听,天天在观察,他就学会了。中国谚语所谓的「上梁不正下梁歪」。做父母的正,儿女没有一个不正,父母要不正,那就难了,你的小孩将来老师都很难教,他从小就学得不正,你要把他纠正过来你知道那多么困难。
所以中国这个族群,五千年前就重视家庭教育。家庭教育最重视的是胎教,所以中国人教下一代不是生下来,怀孕的时候就教,懂得,不是不懂。怀孕的时候母亲起心动念、一举一动影响胎儿,所以母亲行住坐卧要注重威仪,端庄,他里头感受就端庄。起心动念都是善念,没有恶念,就是做父母的在怀孕期间他所接触统统是正面的,没有负面的,负面的不要让他看到。小孩一出世之后,三岁,这三年是根,他所看到的、所听到、所接触到全是正面的,家里有什么不愉快的事情可不能在他面前,要避开,让他从小完全看到是好的,基础是这么奠定下来的。将来上学,六、七岁上学,老师做得端庄,老师是学生的榜样。所以从小父母是儿女的榜样,样子好,这不能不知道。说到我们现前,我们现前拿什么供养佛?这是真正供养佛。你今天给佛建个庙,给他造佛像,塑金身,给他贴金,用种种供养具去供养,他全不要,他怎么会要这个?佛菩萨没有形相,所以一定要晓得真供养。再看下面一首偈,第五首:
【十方一切诸伎乐。钟鼓琴瑟非一类。悉奏和雅妙音声。靡不从於掌中出。】
这首偈也正好逢到我们现在逢年过节,大家每个家庭都喜气洋洋。现在家庭里面的娱乐大概最普遍的是电视,电视里面会有这些节目。『伎乐』就是表演,我们今天讲的文艺表演,下面所讲的这就是乐器,『钟鼓琴瑟』,乐器,乐器很多所谓是交响乐。可是底下这句就重要了,佛门里头用这个,为什么?众生欢喜,「菩萨所在之处,令一切众生生欢喜心」。众生欢喜的佛一定会用,所以佛也有表演,也有唱歌、也有跳舞。但是这个节目演出的内容,『和雅妙音』,不会让你在娱乐当中有邪思邪念,那就错误。
中国自古以来,凡是娱乐表演里面一定要守住一个原则,这个原则就是「思无邪」。自古以来真的,因为那时候人毕竟都受过伦理道德教育,自然能够遵守祖宗传统这个教训。所以中国文艺表演,所有这些艺术,它是教育,它是教人为善,这里面也表演出伦理、道德、因果,善有善报,恶有恶报。这些表演让许多人看到,尤其是在从前,学校不普及,学校很少,就是私塾也非常少,所以不认识字的人很多,叫文盲。虽然不认识字,他有道德,他会做人,这是什么?从小学的,还有长大从文艺表演上学的。年节一定有这些表演,还有佛、道,法会有表演。一般家庭,富贵人家庆典、喜庆、喜事有表演,会请这些,甚至於唱几天戏,做寿也有表演,统统都有表演。这些表演的内容,戏剧里面,四个字,忠孝节义,决定不能违背这个原则。所以中国的艺术它是教育,它是善的,它不会叫你看到有邪思、有邪知见。可是现在就不一样了,现在的东西不能看,全是染污,全是负面的,这个问题影响到整个世界,不是一个地区。
联合国在之前没有多久,二00六年的十二月在印尼巴里岛召开一个会议,联合国召开的,有三十多个国家,两百多个代表参加。主题就是讨论媒体里面播放的内容,说现在这些内容是负面的,对於社会非常不利,社会的动乱、社会的冲突与这个有关系。所以讨论几乎大家都有共识,都肯定,希望电视、网路、媒体能够播放一些正面的,尽量减少负面的。会议是很不错,那么这些媒体听不听他的?能不能接受?很难说,这还要进一步的努力。社会的动乱,好几年前我常常讲,我在香港第一次跟凤凰刘长乐先生见面,我到他电视台访问,他接待我,我在他办公室就告诉他,现代的社会有两种人可以救世界,也可以把世界毁灭掉。他说哪两种人?第一种是国家领导人,第二种就是干你这行的人。你看,你天天在播,你要是播暴力、色情、杀盗淫妄,那社会就毁掉了;如果你要能够播一些伦理道德,播一些正面的教学,你救了世界,就看你走哪个方向。他现在所播的节目自己做不了主,为什么?都是一些工商业的公司他们买的这些时间,他们要求提供什么、播放什么,所以是广告费,内容也是一定要符合现在人的喜欢、爱好,自己做不了主。
所以我们讲经的电视台最初搞出来之后我一点信心都没有,为什么?用钱太多,谁支持你?二00三年元旦开播的,陈居士把这个讯息告诉我,我说好吧,我看你能不能活两个星期,你没有钱不就关门了吗?结果过了两个星期之后,她说行!我说好,我看你能不能活三个月?总是没信心。现在居然四年了。我告诉刘长乐,从这个经验,这是个试验,可以看出来这个世界上还有不少善心人士。因为我们这个电视没有化缘,没有求人帮助,只是在银行开个户头,把这个帐号在电视顺便播出来。最初播的太多,一天总要播个一、二十次,我就骂她,我说这不像话,这不等於是变相问人要钱吗?她说有很多人想寄钱他不知道,我说一天播两次就可以了,不要播太多。现在有没有改进我就不知道了,我从来不看的。
那么就有人来支持,所以能维持得下去。这就说明喜欢伦理道德,正面的东西有人,那你何必要去拉广告?拉广告真的很辛苦,我就希望你的电视台里多播一点正面的,会有人送钱给你。我说了,他听了,他肯不肯相信?是个问题,怕一旦没有人送钱那就关门,那就维持不下去了,这是信心的问题。他不像我们,我们这是有钱就干,没钱就停播,就不干了,所以我们钱多就多做,钱少就少做,一点都不操心。
我为世界和平做的这些工作,到现在也可以画一个句点,可以结束了,不再搞这个事情了。这个事情不是我搞的,就是说不是我们佛教徒应该去做的,佛教徒充其量,我们自己有这么一个电台二十四小时播放讲经的节目,可以了,其他不要管了。其他那是联合国的事情,那是社会大家的事情,我已经带头做出来,做了两桩事情;宗教是可以团结的、人民是可以教得好的,我把头带起来,你们应该知道,接著去做。我要退回来干我的本分,我的本分是遵照印光老法师的教诲,这是老师教我的,小道场不超过二十人,容易维持。
所以有很多人到我们图文巴去参观,看看我们的小道场,住众多少?真的不超过二十人。包括我在乡下住的小精舍、我们在图文巴道场一起,只有十个人;出家人只有十个人,四个男众,六个女众。信徒不是长住在那边,从外地来到澳洲到我们那里参学,澳洲的移民局会给他居留三个月,所以他可以在我们那里住三个月,川流不息。这些信徒来的平均大概有三、四十个人,所以我们道场每天吃饭差不多有五、六十人吃饭,也很热闹,出家人不多。我们在香港这个道场也不超过二十人,包括我们的会员,我们的董事、职员,不超过二十人。我们不想扩大,扩大开销大,不好维持。祖师说的话有道理,除了我们念佛讲经之外,国外的活动不参加了,国内这些宗教活动我们也不参加。不是我们的事情,我们要修清净心。
将来顶多有机会我们会办一个小型的佛学班,培养讲经弘法的人才。这个班我想来想去,十个人是最理想的。这是从前李老师告诉我的,一个人你的精力、精神照顾十个人可以,十个人以上你照顾不到了。这是真的,年轻的时候不晓得,现在到这个年岁完全明白了,精神、体力照顾十个人行。那么这十个人学成之后可以办个佛学院,那就有十个老师,那时候一个人教十个人,我们就可以招一百个学生。至少三年到五年以后才可以办佛学院,我们有老师了。所以先培养师资班,师资班十个人。哪里也不去了,我们大家在一起学习,就等於闭关一样。有这么一个缘分这是我们的福报,这也是佛门的福报。可是是不是有这个缘分?那就不一定,我们也不是一心去求,求与道就相违背,有求有愿心就不清净,最重要的还是清净心。所以我们有志同道合的,有一个,我们就大家在一起学习,有两个也行,有三个也行,我们不招生。真正志同道合,真正能做到万缘放下,一心向道,来做弘法利生的工作,担负起将来佛法教学的这个使命,这是我们所希求的。
所以音乐,你看佛所讲的「和雅妙音」。这个妙音,佛法的妙音,是听到这个音声会开智慧,听到这个音声会觉悟,这叫妙。如果听到这个声音引起贪瞋痴,那就不妙,那就是染污。这不能不懂得。再看下面一首偈:
【十方所有诸赞颂。称叹如来实功德。如是种种妙言辞。皆从掌内而开演。】
这演奏,『演』是表演,都离不开双手。『赞颂』,这是佛门里面非常普遍,赞颂的意思是接引大众,一方面,我们毕竟是凡夫,凡夫情绪不稳定,音乐能够调整情绪,它有这个功能。所以礼调身,佛法的戒律调身,乐调情绪,让你情绪在一切环境里面都能够稳定下来。我们念佛也是属於一种赞颂。大的法会当中赞颂那是宣扬佛菩萨的智慧、教学,用这个方法招来新学的。所以佛自己绝对不会招生,这样的大德不敢为人师,尤其佛法是平等的,一切众生本来是佛,我怎么可以做你老师?不过是我觉悟了,你还在迷,你还没回头,我所学习的可以提供你参考,可以做你的增上缘。但是佛不招生,只有一个介绍一个。我们是佛的学生,我们有义务替佛介绍新的学生。怎么介绍法?不能拉他,拉他佛不接受,我们只有赞叹,他听到之后,不错,有这么好,我也来听听看,这么样进来的。
所以佛门这些法会、佛事、表演是接引大众的。有缘的,他听懂了,他欢喜了,他就进来了,也来拜老师,也来跟佛菩萨学习,所以这是招生的一种方式,因此赞颂要字正腔圆。这是从前李老师告诉我们的,如果你哼哼哈哈的,让人家听半天一个字也没听出来,效果全失掉了。所以要知道赞颂不是给佛听的,你要说我赞颂是赞佛,给佛听的,那错了,是我们赞佛让别人听,听到之后受到感动。所以你要唱得好听,又要字正腔圆,要人能真正一个字一个字听清楚佛有这么好处,他就进来了。让他生起仰慕的心、向往的心,自然要到这个地方来求学,他用这个方法做招生的手段,所以称赞如来真实功德。
『言辞』就是你唱的词句,这个词句都写得非常之好,都由你手去演奏,去表演,口里面唱出来。所以要懂得佛门里面的梵呗真正用意在哪里,目的在哪里,要知道,自己受到娱乐的效果,同时也替佛招来新生。好,现在时间到了,我们就讲到此地。
诸位法师,诸位同学,请坐。请看第四段「明手出广供三昧门」。这段有十八首偈颂,讲的是广供佛法僧三宝。这里面这个「广」字范围很大,因为佛在经上告诉我们一切众生本来是佛,所以广供三宝也就遍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都包括在其中。天台大师给我们讲怎样才是真正的供养,前面给诸位报告过了,因为时间关系,意思还没尽,但是这段非常重要。我们一般人确实不了解佛给我们讲的真实义,开经偈上所说的「愿解如来真实义」。大师告诉我们真正供养佛就是依教奉行,这是真供养;真正的供养法就是你学佛有了悟处,得到真实的受用,这是供养法;真正供养僧是与所有一切众生和睦相处,平等对待,这是真正的供养僧。这个意思你说多广!
所有众生里面修供养僧最重要的是怨亲平等。换句话说,头一个就是供养冤亲债主。冤亲债主用什么供养?只要你把那个怨恨放下,那就是供养。供养就是施舍,舍什么?舍怨恨。用我们的尊重、敬爱、关怀、照顾全心全力的帮助一切众生,这叫供养僧。天台大师给我们说出如来真实义,我们应该要晓得。你看看这三种真实供养都是自己,自己的自性,也就是佛在这部经上所说的,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。依教奉行是智慧,是供养佛;真正得受用是自性性德的流露,那是供养法;知道一切众生跟自己是一体,整个宇宙跟自己是一个生命共同体,自然就和睦,绝对没有一丝毫的冲突,这叫供养僧,这叫真正的六和敬。佛教给我们的没有比这个更真实,也没有比这个更广大!
所以修行修什么?最重要的是随顺性德,佛所教给我们的,随顺佛的教诲就是随顺性德。佛的教诲是从自性里面流露出来的,他的自性就是我们自己的自性。自性只有一个,上从诸佛,下到地狱众生,遍法界虚空界所有一切众生,还包括什么?包括植物、矿物,我们今天讲包括虚空法界,都是自己自性里面现出来的。怎么现出来的?这个道理很深,以后会谈到。《华严》现在讲的是解分,信解行证,解分很长。像清凉大师分的,现在人讲单元,九会就是九个大单元,我们现在是第二个大单元。信解行证这四个大的科目,第一个单元是信,第二个单元是解门,解门里面有七会,就是七个单元,行门一个单元,证门一个单元,解最多,七个单元,这我们一定要晓得。所以后面经文很长,都会讲到,宇宙怎么来的,为什么会有这些事情,统统给你讲得清清楚楚、明明白白。
佛法实在讲是大学问,所以我们综合佛陀对我们的教诲,从最初级的伦理教育,这是最初级的。我们今天烦恼这么重,毛病出在哪里?出在我们没有受过伦理教育,这出了麻烦。要是具体给你举出来,只举出一个例子,不懂得伦理教育,就是处处见别人过失,不见自己过。伦理教育里头教给我们不见别人过,只见自己过,这是伦理道德教育,这不是佛法。但是佛法是以这个为基础,没有这个基础你入不了佛门,也就是说你要想成佛先要把人做好,人都做不好你怎么能成得了佛?作佛先从做人开始,所以佛经里面有很大分量的伦理、道德、因果。真正讲到佛教育是哲学、科学,这在《华严》里面诸位看到很多,确实是高等的哲学,高等的科学。
这一年又到了,这一年当中你学到些什么?年年我们都在学习,在做功课,你对今年想想看有没有成就?我们所提倡的弟子规,做到没有?感应篇,做到没有?十善业道,做到没有?连美国魏斯医生都知道,这一生的功课如果没有做完,会带到来生接著再做。什么时候做圆满了,等於说考试及格,你才能升级;如果做得不好,不是留级就是降级。留级是什么?来生还到人间来,还继续去学习。如果做得太过分,不好,那就降级,降级就降三途,人道降一级是畜生道,降二级是饿鬼道,降三级就是地狱道。有没有降三级的?很多,不是少数。这个道理要懂。所以我们学佛首先就知道把做人的功课做好。
怨亲平等,我们怎么样把冤家对头能够化解,化敌为友,化怨为亲,这是很重要的功课,要懂得做。你们诸位看我最明显的,十年前,韩馆长往生今年是十年,她往生之后我们离开台湾,不是我们想离开台湾,是没有法子不能不离开台湾。离开台湾我写了六条「生活在感恩的世界」,这个也流通很广。二00一年我离开新加坡,也是万不得已,没有法子,我写了一首对联,「处逆境,随恶缘,无瞋恚,业障尽消;处顺境,随善缘,无贪痴,福慧全现。善学者,众生本是佛」,这是我离开新加坡写的。这个功课非常重要。我们处在逆境,逆境是环境不好,逼迫著我们;处恶缘,恶缘是遇到的都是冤亲债主,都是很不喜欢我们的人。这个环境怎么样?没有一点瞋恚心,我们离开。离开的时候是感恩的心,我在那里住了三年半,他们照顾我三年半,每个人都是我的恩人,感恩,没有瞋恚。
离开新加坡我没有说那边哪个人的坏话,没说过,也没有说那边道场不如法,没说过,这是你们大家都知道的、都看到的。这就是我对於这门功课应该可以及格了,一生当中没有冤家、没有对头。别人怨恨我,我不怨恨他,别人毁谤我,我不毁谤他,别人陷害我,我不陷害他,我是反过来感恩他。我感恩他什么?我是真的感恩,不是假的感恩,你们读了大乘经就知道,我在做学生,天天在用功,他们是来考试的,出了难题来考我,我都能够及格,都能够顺利通过,怎么会不感谢!如果没有这些境界现前,我怎么知道我修行的境界到什么层次?不知道,从这些考试才真正了解我到什么样的层次,心里很欢喜。
我每天晚课、每天讲经都给他们回向,我进入讲堂,我拜佛完了之后一定要拜老师、护法。这些人统统都是我的护法,善人、恶人全是我的护法,因为我在他们身上学到很多东西。顺境、善缘,对我们都非常友好的,我在他那里学到什么?不起贪恋;换句话说,顺境、逆境、善缘、恶缘,永远保持清净平等觉,这就对了。生欢喜心,错了,欢喜心是烦恼,生怨恨心也错了,也是烦恼,就是在这个境界里头把贪瞋痴断掉。境界一现前贪瞋痴马上引起,那是凡夫,那是从前,不是现在。
我在没有学佛之前,这个境界现前会起贪瞋痴。从遇到章嘉大师之后,承蒙他老人家的教诲,我们依教奉行,这供佛,把自己习气毛病慢慢都改过来。最初是什么?最初是忍,别人对我们没有礼貌,无缘无故的毁谤我们,听了之后也很生气,忍耐,心里虽然不高兴,表面上还没有什么形色,忍耐,开始从这里。以后慢慢进步,慢慢就自然了,到现在完全没有了。这就知道自己的功夫,烦恼年年轻,贪瞋痴慢疑恶见,所有一切的不善没有了,起心动念、言语造作都是善的。善的是与性德相应,不善的性德里头统统没有,这个要知道。所以佛教给我们纯善纯净,那是性德流露,这是应当要学习的。
我们这一生做人的目标,自从遇到佛法这个目标才算是正确。方向目标正确了,我们是走成佛之道,或者是讲,我们本来是佛,我们走回归之道。我们本来是佛,迷失了自性,走到六道三途,走错了,现在回头了。如果还继续错下去,那个麻烦可大了,六道苦,三途更苦。所以善学的人、会学的人,你常常要记住一句话,佛告诉我们一切众生本来是佛,你自己是佛,我自己也是佛,他们自己也是佛,平等平等,无二无别。今天我们堕落成这个样子,惭不惭愧?在逆境、恶缘还会起瞋恚心,还会怨天尤人,错了,你是真错了,顺境、善缘你还起贪心,这样的心态你到哪一年才能入佛门?
我这个路子走了五十六年,我是个过来人,经验很丰富,很清楚,很明白,我走出来了。所以我跟大家讲我有信心,我句句话肯定,没有模棱两可,提供诸位做参考。我能够走回来,你们每一位个个都能走回来。善导大师讲得好,善导是唐朝时候人,我们净土宗第二代祖师,传说他是阿弥陀佛再来的。他老人家有一句名言,念佛求生净土,「万修万人去」。他既然是阿弥陀佛再来的,这个话就是阿弥陀佛亲自告诉我们的,这个法门万修万人去。可是经文一展开,你首先看到「善男子、善女人」。什么叫善男子、善女人?没有恶心,没有恶念,没有恶言,没有恶行,那叫善男子、善女人。我们在日常生活当中就要向善男子、善女人这一门功课下功夫,我要做一个善男子、善女人,把我所有一切不善的习气统统改掉,你念佛求生净土就有把握,决定得生,这不能不知道。
我们把标准拉下来一点,人不是圣人,还是凡夫,这我们要承认。凡夫看人,这是世间圣人教给我们的,是我们老祖宗教导我们,你每天接触大众,甚至於在家里面,好,这个人很好,你很喜欢,你要知道他的缺点,你要知道他不好的地方;你的冤家对头,处处是毁谤你的、讽刺你的,这个对你是不善人,你要知道他的善处。为什么?九法界众生,你要去找恶人,那个恶人一个善念都没有的,找不到,那个善人一点缺点都没有的,你也找不到。所以九法界众生都是善恶混杂的,我们自己也是的,你要能常常想到这里,你的心就平了。所谓人非圣贤,孰能无过,过而能改,善莫大焉。人最可贵的,我们一般讲开悟,这个开悟有很多讲法、很多层次,讲到最低一级的,最低的开悟是什么?知道自己的过失,这叫开悟。知道自己过失,再肯把自己过失改正过来,这叫修行,这真修、真悟。在我们现前这个阶段,我们的开悟修行就要著重这样的标准。
修行再往上提升,然后你就看到什么?看到别人没有过失,自己有过失,那你的功夫就很得力,你在这一生当中就超越六道,往生净土,生净土就是作佛,你决定得到。如果你违犯佛祖所说的这个原则,《坛经》上惠能大师所讲的,「若真修道人,不见世间过」,你还常常看到世间所有人这个有过失、那个有过失,你违背了佛祖的教诲,违背佛祖教诲就不是供养佛;真正供养佛是随顺佛祖教诲,那叫供养佛,这个境界就高了。所以我们先要了解人人都有善、都有恶,所谓善人是善多恶少,恶人是恶多善少,能看到这一点,学问,真是有学问。
我们现在一般人是糊涂人,他看人都是看人的恶,善没看到。其实那人的善很多,百分之八十是善,百分之二十是恶,他就偏偏看到百分之二十,他看到,那百分之八十善没看到,所以他就肯定那是个恶人。错了,冤枉人!冤枉人有没有罪?当然有罪。这是现前一般社会大众所疏忽。我们老祖宗告诉我们,如果我们起心动念还有瞋恨,还有恐惧,还有好乐,我们一般讲好恶,有喜欢、有讨厌,还有忧患,则不得其正。你的心不正,你的心邪了,你的心歪了,你的心坏了,你自己完全不知道。佛法里头还有一句话很值得我们玩味的,哪句话?佛眼看一切众生都是佛,菩萨眼看一切众生都是菩萨,阿罗汉看一切众生都是阿罗汉,善人看一切众生都是善人,恶人看一切众生全是恶人,你去想想这个味道。你看到这个坏、那个坏,谁坏?自己坏,恶人,恶人看一切都不顺眼。这个话很有味道,这是真理。是故君子上不怨天,下不尤人,我自己纵然过得很不如意、很不自在,不会说是老天爷对不起我,我这么样一个好人,为什么让我受这么多苦?
我们学会里头现在有几片光碟,「俞净意公遇灶神记」,正好现在过年,希望大家除夕、大年晚上家里团圆,把这几片,好像只有四片,不多,四、五个小时,你把它看一遍,非常有受用。他在没有遇到灶神之前总认为自己很不错,看别人都不顺眼,天天以为老天爷对不起他,所有的人都对不起他;结果遇到灶神,灶神给他一开示,把他的毛病统统指点出来,他这才恍然大悟。是个读书人,很难得,从此之后改过自新,一改过自新那他的命运全部都转过来了。你就晓得以前受的那些罪是自己造的,自作自受,与老天爷没有关系,与人也没有关系,错误的一个观念,让自己过那种悲惨凄凉的生活。以后一转变,人人都是好人,纵然看到作恶的人,他不怪他,不责备他,生怜悯心,能够懂得为别人难过,自己命运完全改过来了。他也活到八十多岁。这个非常值得看,故事的精彩超过《了凡四训》。可惜的是了凡先生把他的东西留下来,俞净意先生自己没有留,是他的同乡晚辈把他的故事写出来,就是写成一篇传记,现在根据这个传记拍成连续剧。我现在让这些做连续剧的同学们希望他们不要做长篇,愈短愈好,因为我们是教学,我们不是娱乐。希望在这些真实的教诲里面我们能够觉悟、能够回头,这样就好了。
天台大师告诉我们,他讲得很高、讲得很深,像昨天最后一段跟诸位讲的,我们用智来求,这是讲学佛,「若以智求,智则成解。若起心照,照则立境」。立境怎么讲?对立了,有能照、有所照,就对立了。对立是什么?对立是边见。你看看佛法修学最低的层次,要破见惑,见惑不能破你就入不了门。大乘入门,《华严经》里面初信位菩萨,小乘的入门,须陀洹,你达不到。所以说这两种方法来学佛全都是影事,这个影事就是《金刚经》上讲的梦幻泡影。要怎么办?要用真心,会用真心的人就入佛门。
真心是什么心?我们这个讲堂对联上联就是真心,真诚清净平等正觉慈悲,这是真心。真诚清净平等正觉慈悲是你真心里头本来有的,这个不要学,学不到,真心里头本来有的。我们现在全丢掉了。说老实话,并没有丢掉,是迷了,迷了的时候起作用还是真心。真诚变成什么?变成虚伪。要晓得虚伪跟真诚是一不是二,你要是悟了,虚伪就是真诚,迷了,真诚变成虚伪。你看,我们现在迷了,迷失了自性,把清净心变成染污,什么是染污?六根见到外面境界,全见到是不善的,就是染污。刚才讲的,会引发你的愤怒、愤恨,引发你的贪欲、愚痴、贡高、我慢,它引发这个。这个东西全是错误的,清净心里头没有的,把平等变成傲慢、变成自大、变成狂妄,你说麻烦不麻烦?正觉变成糊涂,慈悲变成自私自利,你要晓得这全离不开真心。所以迷了之后真心就变成错用,扭曲了。所以烦恼不能断,烦恼要断了那真心也就断了,那你真诚清净平等也就没有了,所以是转烦恼为菩提,再把它转变过来。现在我们的真心扭曲了、歪曲了,变成很多不善,明白这个道理。
所以佛菩萨看到我们众生起心动念一切不善,他很安详,他一点波动都没有,为什么?他晓得那就是他的真心,迷了之后变成这个样子,可以恢复,这个变形的东西不是真的,真的东西永远没有变。确实没有变,这你要晓得,变形是你自己以为变坏了,外面佛菩萨看没有。佛菩萨看到你正面的,看到你的真诚清净平等正觉慈悲,永远是这样的,你就是在阿鼻地狱,还是这样的,只是你自己不觉得,所以扭曲是自己扭曲,与外头毫不相干。人要真正明了这一点才不会怨天尤人,才承认我自己错了,别人没错,你这才回得了头,你在道业、学业上你才会有进步。
所以说「若了真心,自然无心合道」,这是讲真修行,真修行用不用智求?用不用心照?不用。可是在我们现前这个境界,如果你要不用的话,不用的话永远堕落、永远糊涂。那你要用的话,用的时候一定是大师所说的,就是你要智求,智则成解,就是你增长所知障,你要求学就变成所知障;你要是用心照,你就变成烦恼障,为什么?你不会照,你不会求。为什么这些罗汉、菩萨他们能行?你要想到什么叫罗汉?罗汉是把执著放下了,菩萨是把分别放下了,所以他的智求、他的心照是正确的。
於是我们就明白,我们现在的麻烦错在哪里?错在我们没有把分别执著放下。法相宗里面讲得很好,转识成智。我们没转,我们用末那,末那是执著,我们用第六意识,第六意识是分别。我们六根接触外境,起心动念是不是用分别、是不是用执著?那你永远就不会,佛说的没错,我们还是把它搞错了,把它想错了,把它用错了。我们在这里受苦受难,还怪佛、还怪菩萨,菩萨没有保佑我,菩萨不灵,不知道问题出在自己。
什么时候才能搞得清楚?古德有句话,「闻法不多,学教太少」。由此可知,经教是入门的一个手段,是世尊帮助我们的一种善巧方便,我们要知道。多听经、多学教。听经、学教不要忘记马鸣菩萨在《起信论》里面教给我们的方法,那就是「离言说相」,看经是文字,离文字相,「离名字相,离心缘相」。他说这三句是什么意思?跟放下分别执著是一个意思,说法不一样,事情完全相同。你不要执著,你听经、你看经不要执著文字相,不要分别那些名词术语,不要想它的意思,离心缘相就是不要想它的意思,就是离分别、离执著。
《华严经》讲的简单,直截了当,你要是不能够把分别执著放下,你就没法子入门,真正入门,一定要放下分别执著。难!不容易放下。少放一点,一天放一点,这个可以做到。首先从哪里放?不见世间过,在不见世间过里头,先要学不看见别人的过失,怎么不能说、不看见?看见别人过失不要把它放在自己心上,不可以把它放在口上,你先学这个,他有过失与我不相干。你看道家所讲的因果,是自己负责,善因善果、恶因恶报自己负责,与我不相干。他造业与我有什么相干?如果我看到他造业的时候我很生气,与我就相干了,他在那里造业,我把他的业接收过来,你说你糊不糊涂?这不是聪明人。
他要造善,我们生欢喜心,我们接收过来,可以;他要造恶,我们决定不接收,你怎么把它揽著变成自己的,放在自己的善心里面?我们讲良心,善良的心。善良的心变成所有不善的人的垃圾桶,你是聪明人吗?你是有智慧吗?真正有智慧的人怎么会干这种傻事?真正高明的人是你没法子想像到,高明人见到什么?见如不见,他心里头不落痕迹,视而不见,听而不闻。他清不清楚?清楚,他那就是照见,像《心经》里面所讲的,「观自在菩萨,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,照见五蕴皆空」,他是照见,他不是知见,他是照见。照见是什么?心像镜子一样,镜子照外面照得很清楚,有没有留痕迹?不留。不但是外面境界没有了镜子干干净净,外面境界正在照的时候也不留痕迹,佛菩萨用心就像镜子一样。
所以你看转识成智之后阿赖耶叫大圆镜智,你才懂这个意思,那时候你的心就像一个圆满的镜子,把整个宇宙照得清清楚楚,里头痕迹都不露。没有转识成智之前,阿赖耶是个垃圾桶,这个世间所有一切,善的它也落,恶的也落,是个大垃圾桶。觉悟之后原来它是一面镜子,痕迹都不著,这要知道。所以自自然然的,用不著智求,也用不著起心照,自然的无心合道。这个无心就是没有分别心、没有执著心。道是什么?道是真心、是法性、是法相。
「合道则言语道断,无心则心境俱闲」,闲是什么?没事,心清净,外面境界也清净。这个无心,记住,无妄想、无分别、无执著,无妄想是佛;有妄想,无分别、无执著,是菩萨;有妄想、有分别,没有执著,是阿罗汉,都超越六道轮回。我们凡夫是什么?有妄想、有分别、有执著,在这六道里头出不去。六道有六个层次,苦乐不同,那就是妄想分别执著各个人不一样。所以烦恼习气有厚薄不同,你在这六道里头,你感在哪一道也不一样。所以善恶都不清净,是染业不是净业,还有善有恶,还有这种念头,出不了六道。
阿罗汉没有善恶的念头,所以他是净业。我们今天想这个善、那个恶,善恶是二边,到什么时候你能够一下悟到善恶不二,那就恭喜你,为什么?你已经成菩萨了,在阿罗汉之上。阿罗汉不执著善恶二边,他还有分别,他还不能到不二,善恶还是二法,还不能到不二,但是他不执著,善不执著,恶也不执著,这能超越六道轮回。所以佛法直截了当,「示众生,令自知有」,这就是智慧德相你自己有。「顿入凡圣平等真原,名为出离」,出离是什么?不分别、不执著、不起心、不动念,这就出离了。好,现在时间到了,我们这首偈就学到此地。
诸位法师,诸位同学,请坐。我们接著看第四首偈:
【十方所有诸妙物。应可奉献无上尊。掌中悉雨无不备。菩提树前持供佛。】
所有布施、供养都离不开手掌,所以说手出广供。『妙物』,一切珍妙之物无过於正法,那才叫真正的妙物。正法里面讲到最真最纯就是心性。在中国古圣先王告诉我们真诚,真诚能生万法。六祖惠能开悟的时候说得很好,「何期自性,本来具足;何期自性,能生万法」。所以诸妙物不是别的,就是真心、就是真性。『无上尊』就是佛陀。佛陀,我们用世俗的话来说,最欢喜的就是我们明心见性,见性成佛,这是他最欢喜的。我们能够依教奉行,虽然根性不是上上根性的人,上上根是顿悟,上上以下都是属於渐悟;顿悟的少,渐悟的多,只要方向目标正确,那都是妙法,也是此地所讲的诸妙。这个范围就包括的广,太广了,所以就加个诸妙物。
像我们在现前这个阶段,这样的社会,大众迫切需要的是什么?是需要懂得做人的道理,在佛法里面可以说是幼稚园小小班的课程,这个课程就是我们现在所提倡的、所学习的弟子规、感应篇。感应篇是因果教育。在中国古时候基础教育是父母教的。所以小孩到这个世间来,谁是他的启蒙老师?父母。一定要知道,他睁开眼睛,他就会看,他竖起耳朵,他就会听。虽然不会说话,你以为他什么都不知道,其实那是你小看了他,他已经在那里学习,大人一举一动,他看在眼里、听在耳里,阿赖耶识里头就落了种子,根深蒂固。到三、四岁的时候他就很懂事,他都学会了。你教得好,那个好的基础就打下去了,你教得不好,那个不善的基础也打下去了。
中国古人知道,很可惜现在人不知道。所以我们对於现前这个社会很感叹,为什么从前人那么纯朴,起心动念都会替别人想?因为他从小就看到他的父母孝顺他的父母,他看会了,念念没有忘记父母,为父母想、为兄弟姐妹想、为亲戚朋友想,很少为自己想的,小孩从小他就薰习成了种子。所以他二、三岁的时候他也会替别人想,有好吃的东西他会供养长辈,他晓得哪个年岁最大,他先去供养他;跟小朋友他能让,他不会争。这叫妙物,这个应当可以奉献给佛陀的,佛陀会欢喜。你看我们现在在起步,朝著成佛的方向目标我们在起步了,你就想想佛会很欢喜。
《感应篇》是因果教育,做父母的不但要讲给儿女听,而且儿女愈小愈好。到六、七岁上学的时候,他的基础非常好,在家里懂得孝顺父母,他就懂得尊师重道、懂得友爱同学。所以从前学生好教,不像现在。从前儿女为什么那么听话?从小养成。自己听父母的话,你的儿女就会听你的话,他学到了;你不听父母的话、不尊重老师,小朋友也学会了,他长大了,他不听父母的话,他也不尊重老师,道理就在此地。但是善毕竟是天性,是自性里头本有的,不善是自性里头没有的,这一点你要相信,坚定的信心,你在推动教育就不会灰心,你就不会说这些人教不好,劣根性太重,没法子教。那是什么?那是你的智慧不足,你的善巧方便不足。你要有坚定的信心、有真诚、有善巧,决定能够帮助他回头,决定能够帮助他觉悟,不是教不好的。我们要肯定天下没有教不好的人,这是佛说的,所以我们要有信心。头一个把自己教好,这是先决条件,自己没有教好,你就没有办法把别人教好。真的这一切法要从我心做起,自己教好之后,你才能影响别人。
下面到第七首偈以下都讲放光,放光就是我们现在讲的影响,才能影响别人。你自己修学愈成功,一般所讲的德高望重,你的德高,你的智大,那你影响的面就很广,影响的时间就很长。释迦牟尼佛他做得真彻底,从一开头学一直到往生,一天都没有松懈过。你看他保持他的生活,日中一食,树下一宿,过的是托钵的生活。别人有供养,他也不拒绝,你从这里看到他的圆融。给孤独长者,他们这些国王大臣、长者居士提供精舍供给佛陀教学,佛也接受,并不是说这个违背我们的戒律,不,他一样接受。接受是借用,并没有接受他财物的供养,没接受;就是产权,我们现在讲所有权是你的,我借来是使用,释迦牟尼佛跟这些弟子们有使用权,没有所有权,这是真正出家。如果这个房子送给你,产权都给你了,你不就又回家了吗?那就错了。出家永远不再要所有权,这个佛做到了。佛最后离开我们这个世间不是在房子里头,是在野外,也在大树底下。他三十岁在树下大彻大悟,表演成道,最后走的时候还是在树底下。全是给我们启示,全是做给我们看的,干干净净,真的叫一尘不染。你看他的德行、他的智慧、他的慈悲,他告诉我们他的影响有一万二千年,这就是放光,光照的,要照一万二千年。
我们今天就事论事,完全从形相上说,在面的影响,空间的影响,佛法传遍全球,全世界到处都有佛法。可是在现前真的是有危机了,佛法的道场真的是全球都有,这个不缺乏,信徒,在家出家的也到处你都能看到;真正开悟的没有了,真正通宗通教的没有了,这就是危机。如果我们不认真、不努力,不能真正的像玄奘大师一样,远绍如来,近光大法,佛法就衰微下去了,没有人才。李老师以前常常感慨的说有庙无道不能兴教。你看释迦牟尼佛,有道无庙,把这个教学传下来。传道,庙不重要,道重要,真正学道、修道、悟道、证道的,这才重要,这与庙不相干,这是世尊教导我们的。
近代的祖师印光大师,我们大家都知道他是西方极乐世界大势至菩萨应化来的,这不是普通人。你看他老人家一生的行谊,他所表现的确实是苦行僧。没有一天不读经,他在普陀山,舟山那边,浙江普陀山,观音菩萨的道场,住了三十年。他在寺院里面担任什么工作?管藏经楼。这个工作不错,管藏经楼所以他就有机会读经,他在藏经楼里面就看了三十年佛经。
真正有德行,很少说话,一心念佛,念佛的功夫深,经教里面讲的念佛三昧,为我们示现的是这个。到七十岁才被人发现,发现什么?发现这是宝,僧宝!是被一些文化界的人,他们到普陀山去游览,无意当中遇到印光法师,跟他谈吐感觉得到很不平凡,叫人感到希有难逢,於是一传十、十传百就传开了,他就变成很有名气的一位法师。这一出名求见的人就多了,法师是山西人,所以他乡音很重,在一般讲经说法很多人听不懂,所以就没什么法缘,跟他往来的都是书信。所以你看《文钞》里面往来的书信非常丰富,他用文字传法。真正讲经的法会大概只有一次,在他老人家晚年,在上海做了一次护国息灾法会,八天,七天讲开示,最后一天传授三皈五戒,八天。这都有记录留下来,影响就太大!这是最近一百年当中,佛门里头真正有影响力的,没有人超过他,印光大师。
他教我们完全是导归在净土法门,劝人念佛求生净土,无论学什么样的经论,最后都结归在净土。我的老师李炳南老居士是印祖的学生,他到台湾就把印光大师那一套念佛的方式介绍给台湾,在台中建立莲社,儒佛同时学习,还是在儒这里去扎根。那时候,这算我们这一代的学生,是我这一代的,对於中国传统的学术多少还有一点底子,所以他对我们教的课程是四书,五经里面是选讲古文。教古文的目的是帮助我们学讲经,因为经典的文字都是古人写的,至少要有能力看得懂。所以非常重视古文的修学,伦理道德的修学。
伦理道德他是叫我们学生自己学,他没有讲。指定我们《五种遗规》,陈弘谋先生编的,这是清朝乾隆时间的两广总督。编得非常好,等於说把中国自古以来最基础的教育都收在里面。老师叫我们自己读,认真好好的学,奠定做人的基础。在那时候慈光图书馆向书店里面,就是这本书订了一批分给我们同学们。「童蒙养正」是里头的第一篇,《弟子规》的原本是朱熹的「童蒙须知」,后人是根据这个编成《弟子规》,所以那是《弟子规》最初的原本。《弟子规》编得好,三个字一句,总共三百六十句,全文一千零八十个字,押韵,好念、好记,非常难得的一个课本。
这个课本我们要知道不是教小孩的,而是父母要把它做到,做给儿女看的。所以父母教小孩他不是言教,小孩的学习潜移默化,他天天看,天天听,天天在观察,他就学会了。中国谚语所谓的「上梁不正下梁歪」。做父母的正,儿女没有一个不正,父母要不正,那就难了,你的小孩将来老师都很难教,他从小就学得不正,你要把他纠正过来你知道那多么困难。
所以中国这个族群,五千年前就重视家庭教育。家庭教育最重视的是胎教,所以中国人教下一代不是生下来,怀孕的时候就教,懂得,不是不懂。怀孕的时候母亲起心动念、一举一动影响胎儿,所以母亲行住坐卧要注重威仪,端庄,他里头感受就端庄。起心动念都是善念,没有恶念,就是做父母的在怀孕期间他所接触统统是正面的,没有负面的,负面的不要让他看到。小孩一出世之后,三岁,这三年是根,他所看到的、所听到、所接触到全是正面的,家里有什么不愉快的事情可不能在他面前,要避开,让他从小完全看到是好的,基础是这么奠定下来的。将来上学,六、七岁上学,老师做得端庄,老师是学生的榜样。所以从小父母是儿女的榜样,样子好,这不能不知道。说到我们现前,我们现前拿什么供养佛?这是真正供养佛。你今天给佛建个庙,给他造佛像,塑金身,给他贴金,用种种供养具去供养,他全不要,他怎么会要这个?佛菩萨没有形相,所以一定要晓得真供养。再看下面一首偈,第五首:
【十方一切诸伎乐。钟鼓琴瑟非一类。悉奏和雅妙音声。靡不从於掌中出。】
这首偈也正好逢到我们现在逢年过节,大家每个家庭都喜气洋洋。现在家庭里面的娱乐大概最普遍的是电视,电视里面会有这些节目。『伎乐』就是表演,我们今天讲的文艺表演,下面所讲的这就是乐器,『钟鼓琴瑟』,乐器,乐器很多所谓是交响乐。可是底下这句就重要了,佛门里头用这个,为什么?众生欢喜,「菩萨所在之处,令一切众生生欢喜心」。众生欢喜的佛一定会用,所以佛也有表演,也有唱歌、也有跳舞。但是这个节目演出的内容,『和雅妙音』,不会让你在娱乐当中有邪思邪念,那就错误。
中国自古以来,凡是娱乐表演里面一定要守住一个原则,这个原则就是「思无邪」。自古以来真的,因为那时候人毕竟都受过伦理道德教育,自然能够遵守祖宗传统这个教训。所以中国文艺表演,所有这些艺术,它是教育,它是教人为善,这里面也表演出伦理、道德、因果,善有善报,恶有恶报。这些表演让许多人看到,尤其是在从前,学校不普及,学校很少,就是私塾也非常少,所以不认识字的人很多,叫文盲。虽然不认识字,他有道德,他会做人,这是什么?从小学的,还有长大从文艺表演上学的。年节一定有这些表演,还有佛、道,法会有表演。一般家庭,富贵人家庆典、喜庆、喜事有表演,会请这些,甚至於唱几天戏,做寿也有表演,统统都有表演。这些表演的内容,戏剧里面,四个字,忠孝节义,决定不能违背这个原则。所以中国的艺术它是教育,它是善的,它不会叫你看到有邪思、有邪知见。可是现在就不一样了,现在的东西不能看,全是染污,全是负面的,这个问题影响到整个世界,不是一个地区。
联合国在之前没有多久,二00六年的十二月在印尼巴里岛召开一个会议,联合国召开的,有三十多个国家,两百多个代表参加。主题就是讨论媒体里面播放的内容,说现在这些内容是负面的,对於社会非常不利,社会的动乱、社会的冲突与这个有关系。所以讨论几乎大家都有共识,都肯定,希望电视、网路、媒体能够播放一些正面的,尽量减少负面的。会议是很不错,那么这些媒体听不听他的?能不能接受?很难说,这还要进一步的努力。社会的动乱,好几年前我常常讲,我在香港第一次跟凤凰刘长乐先生见面,我到他电视台访问,他接待我,我在他办公室就告诉他,现代的社会有两种人可以救世界,也可以把世界毁灭掉。他说哪两种人?第一种是国家领导人,第二种就是干你这行的人。你看,你天天在播,你要是播暴力、色情、杀盗淫妄,那社会就毁掉了;如果你要能够播一些伦理道德,播一些正面的教学,你救了世界,就看你走哪个方向。他现在所播的节目自己做不了主,为什么?都是一些工商业的公司他们买的这些时间,他们要求提供什么、播放什么,所以是广告费,内容也是一定要符合现在人的喜欢、爱好,自己做不了主。
所以我们讲经的电视台最初搞出来之后我一点信心都没有,为什么?用钱太多,谁支持你?二00三年元旦开播的,陈居士把这个讯息告诉我,我说好吧,我看你能不能活两个星期,你没有钱不就关门了吗?结果过了两个星期之后,她说行!我说好,我看你能不能活三个月?总是没信心。现在居然四年了。我告诉刘长乐,从这个经验,这是个试验,可以看出来这个世界上还有不少善心人士。因为我们这个电视没有化缘,没有求人帮助,只是在银行开个户头,把这个帐号在电视顺便播出来。最初播的太多,一天总要播个一、二十次,我就骂她,我说这不像话,这不等於是变相问人要钱吗?她说有很多人想寄钱他不知道,我说一天播两次就可以了,不要播太多。现在有没有改进我就不知道了,我从来不看的。
那么就有人来支持,所以能维持得下去。这就说明喜欢伦理道德,正面的东西有人,那你何必要去拉广告?拉广告真的很辛苦,我就希望你的电视台里多播一点正面的,会有人送钱给你。我说了,他听了,他肯不肯相信?是个问题,怕一旦没有人送钱那就关门,那就维持不下去了,这是信心的问题。他不像我们,我们这是有钱就干,没钱就停播,就不干了,所以我们钱多就多做,钱少就少做,一点都不操心。
我为世界和平做的这些工作,到现在也可以画一个句点,可以结束了,不再搞这个事情了。这个事情不是我搞的,就是说不是我们佛教徒应该去做的,佛教徒充其量,我们自己有这么一个电台二十四小时播放讲经的节目,可以了,其他不要管了。其他那是联合国的事情,那是社会大家的事情,我已经带头做出来,做了两桩事情;宗教是可以团结的、人民是可以教得好的,我把头带起来,你们应该知道,接著去做。我要退回来干我的本分,我的本分是遵照印光老法师的教诲,这是老师教我的,小道场不超过二十人,容易维持。
所以有很多人到我们图文巴去参观,看看我们的小道场,住众多少?真的不超过二十人。包括我在乡下住的小精舍、我们在图文巴道场一起,只有十个人;出家人只有十个人,四个男众,六个女众。信徒不是长住在那边,从外地来到澳洲到我们那里参学,澳洲的移民局会给他居留三个月,所以他可以在我们那里住三个月,川流不息。这些信徒来的平均大概有三、四十个人,所以我们道场每天吃饭差不多有五、六十人吃饭,也很热闹,出家人不多。我们在香港这个道场也不超过二十人,包括我们的会员,我们的董事、职员,不超过二十人。我们不想扩大,扩大开销大,不好维持。祖师说的话有道理,除了我们念佛讲经之外,国外的活动不参加了,国内这些宗教活动我们也不参加。不是我们的事情,我们要修清净心。
将来顶多有机会我们会办一个小型的佛学班,培养讲经弘法的人才。这个班我想来想去,十个人是最理想的。这是从前李老师告诉我的,一个人你的精力、精神照顾十个人可以,十个人以上你照顾不到了。这是真的,年轻的时候不晓得,现在到这个年岁完全明白了,精神、体力照顾十个人行。那么这十个人学成之后可以办个佛学院,那就有十个老师,那时候一个人教十个人,我们就可以招一百个学生。至少三年到五年以后才可以办佛学院,我们有老师了。所以先培养师资班,师资班十个人。哪里也不去了,我们大家在一起学习,就等於闭关一样。有这么一个缘分这是我们的福报,这也是佛门的福报。可是是不是有这个缘分?那就不一定,我们也不是一心去求,求与道就相违背,有求有愿心就不清净,最重要的还是清净心。所以我们有志同道合的,有一个,我们就大家在一起学习,有两个也行,有三个也行,我们不招生。真正志同道合,真正能做到万缘放下,一心向道,来做弘法利生的工作,担负起将来佛法教学的这个使命,这是我们所希求的。
所以音乐,你看佛所讲的「和雅妙音」。这个妙音,佛法的妙音,是听到这个音声会开智慧,听到这个音声会觉悟,这叫妙。如果听到这个声音引起贪瞋痴,那就不妙,那就是染污。这不能不懂得。再看下面一首偈:
【十方所有诸赞颂。称叹如来实功德。如是种种妙言辞。皆从掌内而开演。】
这演奏,『演』是表演,都离不开双手。『赞颂』,这是佛门里面非常普遍,赞颂的意思是接引大众,一方面,我们毕竟是凡夫,凡夫情绪不稳定,音乐能够调整情绪,它有这个功能。所以礼调身,佛法的戒律调身,乐调情绪,让你情绪在一切环境里面都能够稳定下来。我们念佛也是属於一种赞颂。大的法会当中赞颂那是宣扬佛菩萨的智慧、教学,用这个方法招来新学的。所以佛自己绝对不会招生,这样的大德不敢为人师,尤其佛法是平等的,一切众生本来是佛,我怎么可以做你老师?不过是我觉悟了,你还在迷,你还没回头,我所学习的可以提供你参考,可以做你的增上缘。但是佛不招生,只有一个介绍一个。我们是佛的学生,我们有义务替佛介绍新的学生。怎么介绍法?不能拉他,拉他佛不接受,我们只有赞叹,他听到之后,不错,有这么好,我也来听听看,这么样进来的。
所以佛门这些法会、佛事、表演是接引大众的。有缘的,他听懂了,他欢喜了,他就进来了,也来拜老师,也来跟佛菩萨学习,所以这是招生的一种方式,因此赞颂要字正腔圆。这是从前李老师告诉我们的,如果你哼哼哈哈的,让人家听半天一个字也没听出来,效果全失掉了。所以要知道赞颂不是给佛听的,你要说我赞颂是赞佛,给佛听的,那错了,是我们赞佛让别人听,听到之后受到感动。所以你要唱得好听,又要字正腔圆,要人能真正一个字一个字听清楚佛有这么好处,他就进来了。让他生起仰慕的心、向往的心,自然要到这个地方来求学,他用这个方法做招生的手段,所以称赞如来真实功德。
『言辞』就是你唱的词句,这个词句都写得非常之好,都由你手去演奏,去表演,口里面唱出来。所以要懂得佛门里面的梵呗真正用意在哪里,目的在哪里,要知道,自己受到娱乐的效果,同时也替佛招来新生。好,现在时间到了,我们就讲到此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