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 - 大方广佛华严经 - (第一六八七卷)
大方广佛华严经  (第一六八七卷)  2006/12/22 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 档名:12-017-1687

  诸位法师,诸位同修,请坐。请看「贤首品第十二」,第四段「无方大用分」。清凉大师的《疏》,我们学习过了,下面他还有钞文,这个钞文也非常重要。「略辨十门等者,然还源观立,一体,二用,三遍,四德,五止,六观,亦不出此」,这一段是贤首国师(清凉大师的老师)的论文。华严宗虽然是杜顺和尚提倡的,真正成立一个宗派却是在贤首大师他的手上,建立了华严宗。因为《华严》内容太丰富,真正是深广无尽,从哪里入门?只有大通家才能够指出一个门道,让后学一般人都有机缘契入。所以他就写了一篇论文,这篇论文题目就叫做「妄尽还源观六门」,就是我们刚才所说的,「妄尽还源观六门」。这篇文章并不长,上次也跟诸位提到过,我们在《大藏经》里面找出来,准备把它印成一个单行本。如果将来有机会,应该把这篇论文好好的做个研习,我们研究学习,对於念佛人发心求生净土会有很大的帮助。

  最近有同学在网路上下载了三篇科学的报告,跟我们现在讲的这段经文很接近,很值得我们做参考。让我们晓得现代的科学家也不简单,发现了过去科学家所没有发现的诸法实相,就是宇宙的真相。我们节录里面重要的两段。一九八二年,巴黎大学物理学家阿斯派克特(Aspect),他领导一个小组。这些研究人员用科学的方法实验,头一次证实「超光速」的存在,这个实验打破爱因斯坦的光速不变的定律。由此可知,科学家所认定的定律不是真的,可能后面有个科学家会把他推翻。因此,现代科学家也很聪明,虽然说定律,不敢讲永恒不变。科学不断的在进步,把前人的定律都修订了,改变了。这个时候伦敦大学物理学家大卫玻姆(David Bohm)给予独到的解释,相信阿斯派克特的发现是意味著客观的现实并不存在。尽管宇宙看起来具体而坚实,其实宇宙只是个幻相,是一个巨大而细节丰富的全息摄影相片。全息摄影相片是什么?我们看下面科学家的解释。

  玻姆是现代全息理论之父。全息是什么意思?好比一张照片,里面有个人像,如果你把它切成两半,每一半当中都能看到原先完整的人像。再把它撕成许多的小碎片,任何一个小碎片中也看到完整的人像。这样的照片就叫做全息照片。大概我们很多人还没有这种经验,没有看过这个照片,这个照片是科学家发现的。他们用三维空间,在三维空间摄像,用三维的摄像机,两个三维摄像机合起来就变成六维的,这个照片里面就是这种情形。所以他的结论,全息论的核心思想是「宇宙是一个不可分割的,各部分之间紧密关系的整体,任何一部分都包含整体的信息」,也就是说整体包括在部分之中。这个发现跟佛经上所讲的很接近。

  《般若经》诸位都非常熟悉,如果你天天做早晚课念《心经》,你都念到。「观自在菩萨,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,照见五蕴皆空」,五蕴是什么?五蕴就是宇宙人生的实相。色就是物质,受想行识是精神,物质的世界、精神的世界合起来,佛法用五个字来代表。无论是精神世界、物质世界,不存在,今天科学家他们也发现了。所以这一部六百卷《大般若经》说些什么?说一切法,世出世间法统统包括在其中,无论是心法、是色法、是不相应行法,都在其中,一切法,「无所有,毕竟空,不可得」。为什么我们看的法好像都是实实在在的?我们看错了。

  这些科学家说,他说真正要看到宇宙的真相,一定在高维次的角度来看三维世间。这就晓得,就像刚才我们念的他的结论这一段文一样,他是用一个全息摄影相片做比喻。这个全息摄影相片也许有同学看见过,就是立体电影,我问过不少人看见过。我见过一次,在美国东部的迪斯耐乐园,看过一次立体电影,那就是全息摄影的相片。看起来好像是真的一样,有深度,你不知道它是假的。我们这个现实环境当中是更高维次的投影,所以人在里面完全不知道这个事实真相,这个实在难懂。

  贤首国师当年在宫廷里面讲《华严经》,也是讲到这一段的时候,皇上听了听不明白,就向贤首国师请教,你讲这个我没有办法体会。贤首国师很聪明,请皇帝在院子里面建个亭子,八角亭,这个很容易,皇上一个吩咐下去,几天就造好了。这八角亭每一面放一面大镜子,八面镜子。造好了之后,贤首国师就请皇上到亭子当中,你站在那个地方,向四面看一看。这个镜子互相照,八面,一个人,在这个里面现出的人像真叫遍法界虚空界,数不清。皇上这一看明白了,那是影像,不是真的。你这一个人一个动作,你看那些人全部都有动作,有跟你同样的动作,有的动作你看是相反的。随著角度不一样,你看到它现的人像也不一样,其实就是一个人。这两面镜子互相照,或者三面镜子,这个现在都很平常。

  所以宇宙真是一个幻相,不是真的。佛菩萨常常教我们放下,放下执著,放下分别,放下起心动念,是绝对正确的。放下,你就见到宇宙的真相。所以这些科学家他能不能见到?他见不到,他只是在理论上推想。有很多发现是依靠数学,从数学里面发现有这个可能,然后再用机械的方法,科技。像立体的摄影,是从双重三维的摄影,就变成六维的,人造的,可以能够体会多元次空间的一些形相。从理论上讲,空间维次是无限量的。宇宙确实,佛法里面常讲一个生命共同体,这个体(理体),佛法里称为法性。

  所以贤首国师「妄尽还源观」里面有句话说「一尘出生无尽遍」。这句话是什么意思?尘很微小,比科学家讲的把相片撕成碎片,怎么样撕成碎片也没有办法像小到一微尘那么大。一微尘就是现在科学家发现的原子、电子、粒子、夸克,这是佛家讲的微尘,这个他们发现了。一微尘里面还有些什么东西?没发现。这个比科学讲得进步,进步太多了,现代科学要跟它比是望尘莫及。「一尘之内,即理即事」,就是理,就是事;就是人,就是法;就是依报,就是正报;就是染,就是净;就是因,就是果;「即同即异,即彼即此,即一即多,即广即狭,即情即非情」,情是有情众生,我们今天讲动物,非情是无情众生,我们今天讲植物、矿物;「即三身即十身」。换句话说,这不就是说一微尘里面是什么?是宇宙,整个宇宙。整个宇宙在一微尘里面,你看是不是像他所讲的全息照片?他们现在全息照片是看到一张,确实一张照片里头有一个人像,撕成碎片,每个碎片里面还是一个完整的人像,人像缩小了,这就是多维次的投影。

  这么大的宇宙,无量无边的宇宙,你看看有多少众生!就在一微尘里头。这个大乘经教里说得多,宇宙没缩小,微尘没放大,微尘里头有宇宙,在佛法里面讲叫法界。微尘里面的法界谁能进去,到里面去参观游览?我们前面念过,普贤菩萨有能力自在出入,我们无法思议,不能想像,微尘肉眼看不见。那我们想,十方诸佛菩萨,微尘里有没有?有,每一粒微尘里头都有。微尘无量无边,世界无量无边,这依旧不是我们的境界。能不能想?不能想。所以佛法不可思议,这句话意思并不是说这是没有法子想像,不是这个意思,这个意思太浅了。不能想像,无法说明,说不清楚,不是,这个意思很浅。真正的深义,佛是告诉你,你不要用思想、不要用言语,这个境界你就证得;换句话说,就是叫人把妄想分别执著放下。真正放下之后,诸法实相你才真正明了,你能契入,你能得受用。十方诸佛刹土,十法界依正庄严,这里面种种依报、正报,依报是环境,正报是有情众生,就是十法界众生,无一不是心现识变。

  这段文后面还有几句,「何以故」,提出这个问题,这什么缘故?为什么会有这个现象?贤首大师告诉我们「理事无碍」,理是能现,事是所现,「法如是故」,自性它本来就是这个样子,法尔如是,我们一般人讲它自然就是这样,本来就是这样的。所以佛在《华严》后面给我们说,「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」,哪个没有?各个都有,平等平等。为什么今天你得不到?就是因为你有妄想分别执著,坏在这里。

  我们常常在提醒,自己要觉悟,放下一切执著,你就证阿罗汉,六道就没有了。六道里面很复杂,哪一道都不简单。天有二十八层,就是二十八类。畜生,你看畜生多少类?饿鬼有多少类?地狱有多少类?佛经是讲大类,给我们说了几十种。大类里头还分很多类,真的是无量无边。然后你就想想我们自己多么可怜,过去无量劫来迷失了自性,堕落成凡夫,堕落在轮回里面。轮回就像真的古人讲作茧自缚,轮回从哪里来?自己变现的。没有,自性里头没有轮回,没有十法界。十法界是个大水泡,轮回是大水泡里头一个小水泡。小水泡是从坚固执著上来的,执著没有了,这水泡就破了,你就看到四圣法界,声闻、缘觉、菩萨、佛,你就看到了。再把分别丢掉,不要了,你就见到佛法界,这个佛法界不是真的,相似即佛;再把妄想放下,你就见到真的。我们为什么不放下?

  自性本来具足智慧德能,德是什么?纯净纯善。纯净是没有丝毫染污,纯善是没有丝毫邪恶,没有,那是你自己,是你自己本人。现在为什么会变成这样子?说老实话,我们这一生要是没有遇到佛法,没有遇到《大般若》,没有遇到《大方广》,我们依然是个糊涂蛋。想到这些地方,自己真的是得无限的安慰,这一生真不容易,真正幸运。遇到这些大乘圣教我们才明白,这个明白是解悟,明白了,明白之后要好好的修行。修行是什么?修行没有别的,就是放下,放下执著,放下分别,放下妄想,放下起心动念。怎么修法?最高的一个原则,六根接触六尘境界不再起心动念,这是修行里头最高的原则。要不要见色闻声?要。如果不见色闻声,你怎么知道起心动念?见色闻声,我喜欢、我讨厌。你怎么会喜欢?怎么会讨厌?你起心、你动念了,你分别、你执著了。所以你要晓得,妄想分别执著是一刹那之间同时起来的,速度太快了。快到什么程度?不可说不可说,确实我们今天讲亿万分之一秒。起来,它有先后,但是太快,好像是同时起来;实在告诉你,不是同时。

  佛对於我们中下根性的人,就是烦恼习气太重,迷得太深,迷的时间太长,真的是可怜悯者。佛教导我们,你已经养成这个习惯,要改也改不掉,慢慢来,从哪里改起?从不执著改起。我起心动念了,我有分别了,不要执著。不执著也不容易,那怎么办?执著轻一点,这就叫放下。慢慢的放,希望你一年比一年进步。修个十年、八年,你要进步,怎么进步?一个月比一个月进步,再往上提升,一天比一天有进步,你成功了。不要到一天比一天,到一个月比一个月进步,你遇到念佛法门,你有把握往生,生凡圣同居土。

  假如真的把执著断掉,不再有执著,这是我在讲席里常常劝勉同学的,就是把自己从内心之处,把对人对事对物对立的念头放下,从这里开始,我不再跟人事物对立,你就用这个功夫。他对我好,我不跟他对立;他对我不好,我也不跟他对立。平等的恭敬,平等的供养,这个供养就是我们的服务,平等的尊重,对人是这样的,善人、恶人都相同。不要想著这个人善、那个人恶,把善恶都忘掉,你的心就清净,你的心就平等。平等心、清净心是性德,是属於纯净纯善。如果没有忘掉,这个是善,那个是恶,我喜欢善、讨厌恶,你还在执著;换句话说,你依旧出不了轮回。为什么?凡所有相,皆是虚妄,你不懂得。为什么把善恶都放下?都是虚妄,善是虚妄,恶也是虚妄,天堂是虚妄,地狱也是虚妄,你何必把它放在心上?这是什么?走明心见性的道路,走念佛成佛的道路。

  实在我们没有办法契入这个境界,用一句阿弥陀佛。念头才起,不管善念、恶念才起,古人讲「不怕念起,只怕觉迟」,念头才起,马上就觉悟。修净宗的人,觉悟的是什么?念佛,阿弥陀佛。善念也好,恶念也好,一句阿弥陀佛代替了,把那个打掉,这叫真念佛人,真会念。不会念佛的,口里念佛,心里面还在计较,那是不会念佛的。会念佛的人,这一念就把对立念掉了、恩怨念掉了。那为什么还要报恩不报怨?这是给世间人做个好样子,是为众生的,一切是为迷惑颠倒众生,我们要做正面的样子给他看,不能做负面的。对自己要怎么办?三轮体空,不著相。修一切善,不著修善的相;断一切恶,不著断恶的相,断恶修善都是做样子给人看的。这个道理要懂,这叫大慈大悲,这叫救苦救难,做给别人看的。自己的心走向寂静,真正是清净平等觉,这就对了。一切诸佛菩萨,法如是故。

  下面讲「十身互作,自在用故」。《华严经》讲十身,一般大乘教里面讲三身,法身、报身、应化身,《华严》讲十身。哪有那么多?实际上真正的身就是法身,法身是体。三身从法身上变现出来,十身还是法身上变现出来,变那么多干什么?互作,作什么?作用,显示出大自在,无方大用。这种作用,在自己没有达到圆满成就,作用里头有一分自利;自己圆满成就之后,成佛了,证到究竟佛果,十身起用是普度众生。所以无方大用里头,总的来说,随类现身,随机说法。所以身不是一定的身,诸佛菩萨应化在十法界,就是十法界的身;在天上,天身;在人间,人身;在畜生道,畜生身;在饿鬼道,饿鬼身;在地狱道,地狱身,不一样。在中国现的是中国人身,在印度现的是印度人身,在西方现的是西方人身,一定现同类身。畜生道里面,在蚂蚁道里现蚂蚁身,在牛群里面现牛身,什么身都现。自己没有起过心,没有动过念,能现,现无量无边身,这个道理很难懂,很不好懂。

  我们看江本胜的水实验,给我们一个很好的启示。水没有起心、没有动念,没有分别、没有执著,任何人你给它信息,你面对著它,说几声「我很喜欢你,我很爱你」,它就回应一个结晶给你看,那个结晶非常之美,用显微镜照相照出来。你给它相反的讯息,「我讨厌你,不喜欢你」,它马上又显一个结晶,随类!显的结晶很不好看。每个人给它的讯息,它反应出来的,就像人照镜子一样,反应出来就是你当时的心行。你一秒钟之后再去,那个形相大同小异,绝对不是一样。说明我们凡夫的心行刹那刹那在动,不是静止的,是在动。

  所以整个宇宙,现在科学家讲波动的世界,这跟佛法讲的很接近,佛法讲无明,无明就是波动。一念不觉而有无明,从无明生三细相,由三细生六粗相,全是波动,除了波动之外,什么都没有。所以佛给我们讲的是真话,「无所有,毕竟空,不可得」。你真正了解了,你跟万事万物接触,跟万事万物共同生活,就是这段经文里面所说的无方大用。无方是无限的,大用就是「十身互作,自在用故」,我们世间人讲的是什么?幸福美满,幸福美满到极处。身心纯净纯善,决定没有丝毫染著,决定没有丝毫邪恶,为什么?自性德用。你说多么令人羡慕、多么令人向往!

  我们的羡慕、向往能不能实现?能,为什么能?因为是你自性本具的,不是外头来的。向外求,不见得你能求得到,这是你自己本有的。正是《起信论》里头所说的,「本觉本有,不觉本无」,换句话说,所有的染污,假的,本来没有;所有的一些邪恶也是假的,本来没有。本来没有的,它怎么能不断?当然可以断得干干净净。本来有的怎么会不现前?自自然然现前。这是佛给我们讲真话,只要你把障碍去掉就现前。你为什么不把障碍除掉?天天对这些障碍这样的留恋,这样的爱护,错了。你爱护你的妄想,爱护你的分别,爱护你的执著,那个爱护是烦恼,你所爱护的也是烦恼,永远给你带来无量无边的烦恼。烦恼起的作用是恶业,恶业变的现象是六道三途,真的叫可怜悯者。

  所以世间第一桩好事,无与伦比的好事是什么?诸佛菩萨所干的,帮助人觉悟,这是第一桩好事。帮助人觉悟叫法布施。帮助人觉悟,佛菩萨著不著相?不著相。你看《金刚经》上佛说的,佛菩萨度无量无边众生,这就是帮助无量无边众生觉悟,而实无众生得灭度者。他心地干净,一桩事情没有染著。并不以为,你看我帮助多少众生!没有这个念头。有这个念头就不清净,有这种念头出不了轮回、出不了三界。为什么?这个念头是执著,六道轮回是执著变现出来的。执著是因,果就是六道轮回,因断掉了,果就没有了。因果都是假的,都不是真的,可是你有因,它就有果;因没有了,果就没有。所以断要从因上断,不能从果上断。

  真正有少许的体会,你才知道佛法是真学问,佛法称之为法宝,当之无愧,你才会珍惜。什么都可以放下,这个不能放下,这个放下真的错了。别的放下,不错!这个放下,你就真错了。今天几个人真正爱惜佛法,他就是真正懂得佛法;还不爱惜,他还没有认识佛法。好,这一段我们就学习到此地。

  诸位法师,诸位同学,请坐。我们接著看清凉大师在《钞》里面引用的贤首国师的「还源观」,我们从第一看起。「言一体者」,一体,「即自性清净圆明体,即通为十定之体」。十定就是前面讲的十门三昧,三昧就是禅定。禅定,定是相通的,为什么有许多的名称?修定的方法不一样。譬如佛法里面常说的八万四千法门,法是方法,门是门径,方法有八万四千种,修的是什么?统统修的是定,这个诸位要知道。如果不是修定,那就决定不是佛法。佛法不管是哪个法门,决定离不开禅定,所以禅定是枢纽。

  佛法的修行总纲领就叫戒定慧。戒是前方便,就是预备的功夫,因戒得定。由此可知,戒是手段,从戒你才能得定。因定开慧,目的,开慧是大彻大悟、明心见性,一定从定中悟入。没有定,你决定没有智慧。智慧的大小,看你定功的浅深,你定功深,智慧就大;定功浅,智慧就小;没有定功就没有智慧,这个要懂得。

  世智辩聪不算智慧,佛不赞叹,为什么?世智辩聪是从识心里面生的。我们今天讲研究,用第六意识,就是用思惟、用思想,今天人讲用逻辑、用科学的方法;佛法里面讲用因明,佛法里头有,有科学方法论。那是对什么?对初机的,我们常讲,对人天乘的佛法。现在人讲五乘佛法,菩萨乘、缘觉乘、声闻乘、天、人,五乘佛法。对人天可以用逻辑,可以用辩证法,可以用因明,但是阿罗汉以上不用,为什么?他执著没有了。虽有分别,比我们世间人的分别要淡得多。世间人分别很严重,六道里面;六道外面虽有分别,很轻很薄,不一样。

  所以这个定,用哪一种方法修成的定,就用那个做定的名称。像我们现在用念佛方法,用念佛的方法修就叫「念佛三昧」,这必须要知道。我们在四弘誓愿里面念到的,「法门无量誓愿学」,那就不止八万四千,你就晓得这个定有无量无边的名称,用哪一种方法就叫哪一种定。念佛法门里面也有许多的方法,不一样,诸位熟知的,念佛法门有一种修行的方法叫「般舟三昧」。般舟三昧怎么修法?般舟三昧一期是九十天,九十天是一期。这九十天当中不可以睡觉,不可以坐下来,只可以走动,只可以站著,可不能睡觉,睡觉就把这个法破坏掉。所以这是非常严格的一种精进念佛,九十天佛号不中断。九十天没有学成功,再来九十天,其实成就也有浅深不一样。

  善财童子五十三参,第一位参访的善知识,德云比丘,《四十华严》称吉祥云比丘,他就是修的般舟三昧。般舟三昧就是念佛求生净土,所以善财童子第一个访问的善友就是念佛求生净土。我们一般人讲先入为主,你就晓得善财主修的是哪个法门?念佛法门。到最后普贤菩萨十大愿王导归极乐,你看五十三参,看一个头,看一个尾,你就晓得善财是专修净土法门。其他法门统统接触、统统明了,但是不学,如如不动,成就念佛三昧,接触别的法门,没有动摇过。我从《四十华严》看到这个门道才相信净土法门,我要没有看到,连李老师劝我,我都没有接受,你就晓得我很不好度。我没有看到,我对它很尊敬,它是佛教里修学的一种方法,我不愿意学它。可是我对《华严》非常喜欢,非常爱好,到看到文殊、普贤、善财统统都求生净土,把我求生净土的愿望发起来,才死心塌地,再不会动摇,叫念佛三昧。所以这个一定要懂。

  此地的十,《华严》用十表法,表无量无边。所以十不是个数字,是无量无边禅定之体。这个体是什么?自性清净心,就是你自己的真心,不是别的。那你想你这个定能不能学得成功?当然能学得成功。体是真的,体不是从外头求的。如来果地上的大定,就是前面所讲的「圆明海印三昧」,这是讲体上自性本定,他加上个「圆明」。

  我们看小注,看注。「体者,即通为十定之体」。从体他就起用,用有两个,「言二用者」,二用第一个「海印森罗常住用」。这个用,「即此第一三昧」,第一三昧就是圆明海印三昧门。诸位要知道,这个海印森罗常住用,这一句要简单做个解释,实在讲后面注解有详细的讲解。海是大海,印是印像,森罗就是万事万物,大海像一面镜子一样,都能照得清清楚楚。实在比喻最方便的,让我们大众很容易理解的,海,海很难。为什么?我们坐船在海里面,看看下面的海水都是大浪,所谓是海上无风三尺浪,要有风的时候,波涛汹涌,很可怕。

  什么地方能够看到水里头的印像?湖边、河边。香港、九龙当中的海湾面积不大,浪不高,没有三尺浪。我们仔细去观察,大概一尺多的浪的样子,没有三尺浪,所以两面的大楼、风景还能看得清楚,不是十分清楚,能看得清楚。最好的地方是风平浪静,没有浪,没有浪的河,没有浪的湖,比我们港九当中的面积还要大,它没有浪。在那个境界里头,你看海印森罗常住,确实你就能体会。那个湖就真的像一面镜子,尤其是湖水干净,一点染污都没有。我们上次到云南,在丽江,看到那边的湖泊也很大,真的像一面镜子。没有污染,非常清澈,从水面上看到湖的底下,清清楚楚,真像一面镜子一样。森罗万象,常住的作用。

  海比喻什么?海比喻法界虚空界,不只是大海,整个宇宙,宇宙里面无量无边诸佛刹土,一切诸佛刹土里面都有佛菩萨的报土,都有十法界众生的报土,这就是森罗万象。常住是说它不间断的,并不是真的常,它是刹那生灭。但刹那生灭,这个幻象它不断。这个作用就是前面十种大定里面的圆明海印三昧。你看看,森罗万象这么多,真心、清净心动了没有?没有动,圆满光明,决定没有起心动念,没有分别执著,真心。真心在哪里?真心跟森罗万象同在。

  森罗万象有生灭,就好像我们的身,我们的身体有生灭,这个大家都知道的。不是说生死是个生灭现象,不是的,刹那刹那,现在人懂得,我们的细胞有新陈代谢。人的身体细胞每天都有新生的、有消失掉的,科学家告诉我们每七年是一个循环。就是七年的时候,七年前你身上的细胞一个都没有了,一个都不存在,淘汰尽了,换的全是新的。它不是七年换一次,它是刹那刹那在换,我们今天讲每秒钟都在换,换几个、换几个,所以叫无常。虽然它天天在换,分分秒秒都在换,有个不换,永远常住不动的东西,那就是什么?法性。法相刹那生灭,法性不生不灭,海印三昧是法性,这个要知道。

  外国人现在讲,身有生死,灵魂没有生死。灵魂也刹那刹那在变,灵魂是什么?阿赖耶识。它是什么?一半是真,一半是妄,那个真的是法性,那个妄的还是属於法相,不是法性。法性永恒不灭,真的是不生不灭、不来不去、不一不异、不常不断,这是法性。法性遍法界虚空界,它是一不是二,任何法相都是它变的。所以法相里面有法性,而且有圆满的法性,就像他们讲全息的照片一样。所以每一粒微尘里面都有整个宇宙的现象,道理在此地,那才是我们真正的自己。你要真正体会到,你就晓得整个宇宙是自己,一切众生是自己,怎么不爱护?众生犯了过错,造了罪业,只有同情,只有怜悯,决定没有一个恨他、惩罚他的念头,没有。就像你自己的儿女,他犯过了,你骂他几句,打他几下,心里还是怜悯他,还是爱他,道理在此地。

  所以诸佛菩萨对於作恶的众生、堕三途的众生,他有大慈悲心。还是应化在其中帮助他觉悟,帮助他改过自新,帮助他回头是岸,绝对不会遗弃他,不要他,就没有慈悲心了。这一生帮不了他,他不能接受,来生。佛菩萨五眼圆明,无论他在哪一道,佛菩萨都看得很清楚。什么时候有这个缘分,给他说,他能回头了,也就是苦头吃尽了,苦头是果报,快要报尽,业障消了一些,跟他讲他能听、能回头,佛菩萨就来应。众生有没有求佛菩萨?没有求。没有求,佛菩萨为什么来了?冥感显应。众生业障消得差不多,能够相信佛菩萨说法,佛菩萨就来,没求他也来了。所以感应有四种,我们前面说到好几遍,显感显应,显感冥应,冥感显应,冥感冥应,四种。

  我们懂得这个道理,看到一切众生,无论是邪知邪见,怎么样恶的念头、恶的行为,你都不会在意,你的心都很平静。平静,你才真正了解他,真正懂得怎么样去帮助他。再严重的,暂时不要理他,也是帮助他。所以,佛的现身、不现身统统是帮助众生,真正慈悲到极处,不是父母能比的。世间人找不到像佛菩萨那种,我们讲诚心诚意,真正爱护,真正帮助,佛氏门中,不舍一人。所以这是自性本定。

  第二,「法界圆明自在用,即华严三昧」。我们这部经上讲的华严妙行三昧门,是法界圆明自在用。这个法界是遍法界虚空界,圆是圆满,明是智慧,换句话说,觉而不迷,明而无暗,这就是真正无方大用。有理有事,有性有相。

  再看第三,「言三遍者」,遍是普遍。说三句,第一句,「一尘普周法界遍」,这个不好懂,好在前面我们读得很多,不好懂也能够体会得少分。一尘是一微尘,一微尘里面普遍、周遍法界,一微尘里面有圆满的法界,这就是今天科学家发现全息的照片,跟这个有一点点相似。他那个照片里面的影像不多,人像,一个人的照片,团体的照片,或者照个风景照片,都有限。这个一尘里面是周遍法界,遍法界虚空界,这个影像都在这一尘里。一尘如是,一切微尘亦如是。这就说明宇宙是整体的,是不可分割的整体,没有办法分割,你分割它,它还是这样。

  所以我们中国古大德用比喻,用黄金做比喻,「以金作器,器器皆金」。黄金比喻什么?比喻法性。器比喻什么?器比喻一尘,尘是相,是事相,无量无边的器统统是黄金做的。一点点的黄金,像一粒砂一样,一粒金砂跟一座金山没有两样。它的性质完全相同,现在讲,我们科学家讲,用成分来说,都是百分之百的纯金,一粒金砂是纯金,一座金山也是纯金,是一不是二。古人用这个来比喻。金比喻作性,金山、金砂是相,性相不二。性在哪里?性在相里面;相在哪里?相在性里头。性是能现能变,相是所现所变,能所不二。这是第一句。

  第二,「一尘出生无尽遍」。我们前面举过这个比喻,在前面讲过了。一尘里面,我们讲它里面所包容的,就是法界里面一切世间、一切众生、一切因果、一切依正、一切有情无情,没有一样不包,无量、无边、无尽,这是理事无碍。第三,「一尘含容空有遍」。这一粒微尘里头,微尘是有,微尘里头有没有空?有,有空,它有空间,有虚空。像前面讲有法界,有十法界依正庄严,那是有,同时它里头有空,空有都在一尘当中。这个三句,「此三并是因陀罗网三昧门」,因陀罗网里面含有这三种境界。

  再看四德,「言四德者」,第一个「随缘妙用无方德」。这个地方我们要记住,诸佛菩萨应化在世间都是随缘,没有攀缘的。老子懂得这个道理,老子对於物质现象里面最赞叹的是水,他说水之德与道相应,为什么?水随缘。他说至善就像水一样,水这里遇到障碍,它从这边流下去;那有障碍,它从那边流下去,它决定不跟你冲突。这是什么?妙用,妙用无方。如果我们能学会,你在这个世间对人也好,对事、对物不可能有一个冲突发生。所以佛菩萨跟一切人事物从来没有冲突,为什么?随缘妙用。

  世间人为什么冲突?不肯随缘。你要听我的,我要怎样就怎样,你不可以违背,冲突就发生了。这个里面,你坚固的执著会引起对方的反感,表面上他听你的,内心不服。如何叫人内心服你,你做成功了。所以大家听到佛菩萨没有不服的,随缘妙用,人家服你。不能够随顺众生的时候,众生看在利害或者看在其他方面,暂时不跟你计较,听你的,未必是真的,这个要知道,心不服。《弟子规》上来说「势服人,心不然」,「理服人,方无言」,随缘妙用无方这是理,那心里真的佩服你。所以普贤菩萨教我们「恒顺众生,随喜功德」。众生在迷的时候,教!佛法自始至终都是教学,你要好好的教。你没有教好的原因在哪里?你自己没有学好,所以反求诸己就对了,你才真正把问题找到。众生不是教不好,是我们自己没有学好,怎么能把别人教好?

  释迦牟尼佛虽然久远劫就成佛,到这个世间来示现,还要示现从头学起,这就是做样子,先要把自己教好。我们感激。十九岁出家,离开了宫廷,出去寻师访友去学道,动机从哪里来的?动机从苦集灭道。他做太子的时候,出外面去游玩,见到有生老病死,触发了动机,认为这是人生大问题,如何能解决这个问题?灭就是灭苦,灭烦恼。烦恼、恶业是因,这就是集谛,是因;生老病死是果,苦果。怎样把这个果灭掉?当然要灭因。怎样把因灭掉?灭就是四谛里头的灭谛。灭是出世间的果,怎么办?得学道,道是出世间的因。用出世间的因果来化解世间的因果,做一个大转变,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变。所以十九岁出家去寻道,苦学。三十岁证道了,真的搞清楚、搞明白了。证道证什么?就是这三昧门里面第一个「圆明海印三昧」,华严妙行三昧他得到了。所以要晓得从清净心里头修的。他寻师访友,真的,印度那个时候宗教很多,他都去学。学了之后觉得都不究竟,不能真正解决问题,所以一切放下,菩提树下就入定,定中回归到自性,这完全明白了。

  十九岁到三十岁,中国人的算法,十二年,这给我一个很大的启示。我现在帮助一些同学们,我讲两年扎根,扎什么根?弟子规、感应篇、十善业、沙弥律仪,这四样东西用两年的时间真的把它做到,你就有圣人的底子、基础了。世出世间大圣大贤,你的基础奠定了,两年的时间。然后再用十年的时间专攻一门,专攻一门就是戒定慧三学一次完成。十年工夫,如果不能够大彻大悟、明心见性,肯定有大悟。你在这个世界也就成为大师级的教授,你可以教化众生,你是属於大师这一级,顶级的。中国人常讲「十年寒窗,一举成名」,我现在教人都用这个方法,这就是从释迦牟尼佛的修学当中得到的启示。

  一定要限定两年决定把这四门功课落实,这四门东西不是背的、不是讲的,是要做的,真正做到。别人做不到不管他,与我不相干,我要做到,为什么?我这一生的目标要做圣人、要做贤人、要做菩萨。佛讲得很清楚,一切众生本来是佛,我本来是佛,我要回头,我要回到我本来是佛,这就对了,不要再往外头跑了。外面是什么?是六道轮回、是三途地狱。赶紧回来,返璞归真,回头是岸,这个重要。

  在回头路上,有一点小小的定功了,定功的标准是什么?不受外面环境的动摇,这就是你有定功了。不受外面环境影响了,你就可以学释迦牟尼佛教化众生。不会被环境诱惑,也就是说跟大众相处,你不会有自私自利,这我常说的,你不会起名闻利养的念头,你不会有贪瞋痴慢,你不会去染著五欲六尘,一切随缘。你能够这样保持著自己心地真诚清净平等慈悲,你就可以跟大家和光同尘,「随缘妙用无方德」就现前。

  如果你没有这个功夫,你就不要去试,为什么?一试就失败,这很麻烦。你一试,你就起自私自利的念头,你就生起名闻利养,贪图五欲六尘的享受,贪瞋痴慢就生起来,这就错了。很多修行人,定功不成熟,他就出来教化众生,结果怎么样?没有度到众生,反而被众生度跑了。确实,自古以来,现在我都听说过,也见到过。非常优秀的法师,讲经说法不错,很多信徒欢喜、供养,尤其年轻的女信徒,最后怎么样?法师还俗跟她结婚,被信徒度跑了。原来发心很好,度众生的,被众生度跑了,定功不够,不够不能尝试。我在李老师会下,老师限定我四十岁之前不准出去讲经说法,在家里练习可以。我接受他老人家指导,没有满四十岁只有在家里讲经。我三十三岁出家,在什么地方讲经?在佛学院教学,这个行,不是公开对大庭广众的。

  所以我限制自己,初出来讲经决定不收皈依弟子。有很多人求皈依,都皈依寺庙的老和尚,在哪个地方讲经,皈依哪个地方的老和尚;所有的供养全部都供养当地的道场,我一分钱不带。那个时候我只要求送往返车票,钱都不需要,你把票买到,让我可以回自己道场去。这些做法是保护自己,一直到现在都是这样的,保护自己。自私自利、名闻利养、五欲六尘、贪瞋痴慢,这个东西你要时时刻刻提高警觉,稍微不警觉,你就被它陷下去,那是陷阱,非常危险。所以随缘是要有条件的,对佛法没有相当的认知,没有相当的定力,不可以学。学讲经在家里,不能面对外面。

  现在可以,现在可以面对大众,怎么面对大众?就像我们摄影棚里面讲经,人家在电视里面、网路里面他看,他看得到你,你看不到他,这个行,这没有问题,我们也不需要认识他。他常常听,有些得利益,那是真的,真正得利益。一接触会生情执,那个麻烦可大了。所以现在是练习也可以能够利益众生,独善其身,同时可以兼善天下,用高科技的方法。这个在从前没有,从前没有这些工具,独善其身不能兼善天下。现在这个好工具应该要用,为什么?讲经说法的人少了,所以有这个必要。如果讲经说法的人多,没有这个必要。

  所以我们的教学,同学们每个人来做报告都可以录相做成光碟。讲得很不错的,对修学、对社会风气有正面作用,我们就可以把他讲的播出去。像蔡老师讲的《弟子规》,钟茂森居士讲的「八荣八耻」,这个好,我们可以用网路、可以用电视播出去,与大众分享,这是正确的,这都叫随缘妙用无方德。今天时间到了,我们就学到此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