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 - 大方广佛华严经 - (第一六二八卷)
大方广佛华严经  (第一六二八卷)  2006/9/7 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 档名:12-017-1628

  诸位法师,诸位同学,请坐。请看「贤首品第十二」,第三大段第一小段明所具行,有八首颂。我们把第一首念一念:

  【若常信奉於诸佛。则能持戒修学处。若常持戒修学处。则能具足诸功德。】

  这是第一首。上次我们学到『持戒修学处』,清凉大师引用《瑜伽师地论》里面的「七处修学」。这个七处我们念一念,第一个是「自利处」,第二是「利他处」,第三是「真实义处」,第四是「威力处」,上次我们学到这个地方。今天我们接著再看下面,「成熟有情处,成熟自佛法处,无上正等菩提处」,我们从第五来学习。

  第五是成熟有情处。自己成就之后,在这个世间只有一桩事情,那就是全心全力的帮助众生。帮助众生就是成熟有情。情就是分别执著,有分别执著是六道众生,对他们要特别照顾。有情众生,尤其是六道里面,情执太深。情执就是迷惑,佛法里面讲,少智慧,多烦恼。现在我们细心去观察,确实有不少众生没有智慧;换句话说,全是烦恼,起心动念、言语造作完全是依烦恼。依烦恼所造作的业,无论是善业、恶业,都免不了苦报。所以三毒烦恼里面,愚痴是最严重的,贪欲、瞋恚都容易对治,唯独愚痴难。戒可以度贪欲,定能度瞋恚,唯独愚痴一定要开智慧,没有智慧,度不了愚痴,这是我们不能不知道的。

  我们要度愚痴,先要自己开悟,自己不觉悟,怎么能够帮助别人觉悟?佛在经上常说「自己未度,而能度人,无有是处」,没有这个道理。持戒、修定,在现在来说算是不错了,有没有度自己?没有。佛法里面得度,这个度的定义是开智慧。因戒得定,因定开慧,智慧开了才得度。为什么?戒、定只能伏烦恼,戒是有意的克制烦恼,定的功夫深,不必有意也能把它控制住。唯有智慧开了,才转烦恼为菩提,这对自己来讲真正的得度了。所以佛对众生最大的恩德是什么?绝对不是说众生没吃的,佛送点吃的给他;没穿的,送衣服给他,不是这个。这叫小恩小惠,解决不了问题。佛对众生最殊胜的恩惠就是帮助众生觉悟。所以佛一生所做的,三种布施里面法布施。

  你看大乘教里面佛说的多少,大千世界七宝布施比不上为人开示四句偈的功德。你要明白这个道理,四句偈能令人觉悟的。那人家听了不觉悟有没有功德?还是有。不觉悟,阿赖耶识里面已经落了佛法的种子。我们今天遇到殊胜的法缘,如果自己阿赖耶识没有佛法种子,有缘没有种子,不能起现行。所以种子是亲因缘,遇到善友、环境是增上缘,种子重要。所以给人说四句偈,纵然是听不懂,阿赖耶识里面已经播下金刚种子,所谓是「一历耳根,永为道种」,你听进去了。看到也是如此,一历眼根也是永为道种。我们要明白这个道理,要在这个地方下功夫。

  所以没有契入,不知道佛法的珍贵;契入之后,这才晓得、才真正明了为什么大家把它称作法宝。法就是法,为什么称之为法宝?你契入进去才知道它的宝贵,你对於法宝、三宝的称呼才真正体会到!真正恭敬、佩服五体投地,也就是这法味你尝到了。正如古人有句话说,「世味」,世是讲世间,世间包括二十八层天,味是什么?味是快乐的享受,二十八层天里面那种享受不能跟佛法比,所谓是「世味哪有法味浓」。大家现在想的是世间七情五欲之乐,法乐你没有尝到。法乐要什么时候尝到?天天听经能不能尝到?尝不到,天天拜佛能不能尝到?也尝不到,天天讲经还是尝不到。怎样才尝到?做到就尝到。诵经、念佛、拜佛、讲经,你没有做到,你起心动念、言语造作还是世间味,没有脱离世味。脱离世味你才恍然大悟,你才真正尝到法味,你才懂得古人这句话的味道,世味哪有法味浓。

  所以我们帮助人,当然要看这个有情众生的根器。根器浅的,什么叫根器浅的?名闻利养、五欲六尘的享受放不下,这根器浅的。根器深的人,你跟他讲,他懂了,他真肯放下。真肯放下,根器深的。对於根器深的人,你要成就他,这就是大乘教里面常讲的「佛度有缘人」。什么人有缘?放得下的人有缘,放不下的人没有缘。真放下,不是假放下。真放下是从心地里面放下,身心世界一切放下。我们常常讲,放下就轻松了。佛法里面,你看第一个得的乐,叫轻安。放下才轻松,轻松心就安,所谓是心安理得。心为什么安?道理明白了,道理明白了心就安。什么叫安?没有忧虑、没有牵挂,於这个世间所有一切法绝不争取,这个念头没有了,在这世间一切随缘,随缘而不攀缘。像释迦牟尼佛在世一样,他老人家真的全都做出来给我们看。我们要学佛,你就知道怎么个学法。

  你看看佛所做出来的,国王大臣、长者居士供养的道场,佛接受,利用这个地方好好的教学。佛所接受的,不接受产权,使用,这叫使用权,这就随缘,产权是他们的。佛在此地讲经教学,教一年用一年,教十年用十年,教二十年用二十年,不教了,还给他。他如果愿意再供养佛的学生,佛的学生也跟老师一样的态度,得大自在。为什么?你看佛这样做法,佛的那么多学生,我们在经上看到一千二百五十五人,对这个道场有没有争执?没有。为什么?不是佛的道场,不会增长贪心。如果大家要供养佛,佛接受了,弟子们都有贪心,为什么?将来都想争这个道场,那就变成斗争道场,不是菩提场。所以佛,财物一无所有,只有三衣一钵,跟大家一样的。佛的三衣一钵并不是跟大家不相同,或者佛的质料好一点,没有;佛的衣食住行跟学生完全相同,争的念头没有了。佛这种做法真叫慈悲到极处。

  众生习气很重,很不容易断,现在一时断了,勉强断了,过一个时候,遇到恶缘又起来了。所谓是反覆无常,这是正常的现象,觉悟的人看起来一点都不奇怪。今天对你好了,过几天恼了,正常、正常,这是凡夫习气。所以佛一点都不奇怪。佛防止的方法就是根本就不接受,心地多清净,学生的心多清净,学生没有争的这个念头。佛灭度了,譬如给孤独长老,当然那时候给孤独长老也不在了,如果他的儿子、后人发心还是把这道场供养给僧团,僧团里面的领众跟佛的态度也一样,这肯定也是一样。

  你真正懂得佛的教化,他的精神、他的意义、他的殊胜的善巧方便,你都明白了,你就全学会了,学会你就得大自在。有怎么样?有还是没有。道家讲的「无为而无所不为,无所不为而无为」,这就是佛家讲的「随缘而不攀缘」,道理在此地。没有这个缘,绝不强求;有这个缘,可以随顺,绝对不给自己惹麻烦,这一定要懂得。借人家的地方来弘法利生,可以,哪里请哪里去。借一天就在那里讲一天,弘扬一天,借一年就弘扬一年。

  所以,这些大居士们,实际上讲国王大臣、长者居士也都不是普通人,所谓是「一佛出世,千佛拥护」,大家共同来唱这一台戏。长者居士里头都是古佛菩萨再来的,配合的才那么好。现在麻烦在哪里?出家、在家统统是凡夫,烦恼习气都非常深重。所以我们常常遇到法师跟护法处不好,有意见,不和合,我们听到、看到,我都点点头笑笑,正常。什么正常?都是凡夫!不能跟世尊相比。世尊那时候,在家出家全都是佛菩萨应化的。这种应化的恩德,我们要能体会,我们要认真学习,这样才不辜负佛菩萨,知道他们是用什么善巧方便来成就有情。

  现在这成就有情包括我自己,所以我在任何地方讲经,我感激韩馆长一家,这是菩萨示现。没有这一家的护持,我怎么可以有三十年安定的时间在学经教?不是短时间,三十年!所以我常常跟人说我不是上根,我是中下根性。上根的人,在一般讲三年到五年就成就。我生在这末法,中下根性,三十年成就。我成就了,她走了,我知道她的任务完成了。通过三十年的学习,我无论在什么环境里头,顺境、逆境都不会被境界所转,永远我都能够守住随缘不攀缘,念念当中希望护持正法,帮助众生觉悟。

  这么多年来我在寻求,弘法的人不少,真正修行的人也不少,为什么在家出家的没有真实的成就?你只要是一反省,你立刻就能够觉察到,我们把戒律丢掉了。佛在般涅盘之前,告诉后世的学生们,要「以戒为师,以苦为师」。你不持戒,不能吃苦,你不会成就。我们要问为什么不持戒?为什么不能吃苦?一层一层去追究,从小疏忽了家教。当然家教是父母的事情,我们再想到佛在《无量寿经》上面两句话,先人无知,「不识道德,无有语者」。我们明白了,佛讲的这几句话是讲我们现代这个时代。我们的父母无知,不知道伦理道德的重要,没教我们。再想想,我们的父母他也可怜,为什么?祖父母那一代就疏忽,就没教他,他怎么会教我们?祖父母再想想,他也很不幸,曾祖父母那一代出了问题。我们这样推算至少五代。这就是清朝末年到民国之间,中国普遍受到西方文化的冲击,大家对於传统文化怀疑;再加上派到外国的留学生崇洋的心理,轻视自己传统的心态非常明显,造成社会大众错误的观念,病在这个地方。

  我是第三代,但是我生在农村,还算不错。愈是靠海边的这些都市,冲击愈大;偏僻落后的地方,伦理道德还有一点。我从小在农村里面,十岁才离开农村到都市,所以根是在农村扎的。我们那个地区文风很盛,中国儒学桐城派的根据地,所以农村的小孩几乎没有不读书的,这是真的叫得天独厚。其他农村地方就不如我们这个地区。这个地区读书人多,沾这么一点点光,有这么一点点底子。

  一到都市里面去,进了学堂,新式的学校,因为在农村里念私塾,再不讲什么伦理道德,不说了,也不讲因果报应,对宗教都是叫迷信。你看我们在十岁以后就灌输这种观念,对宗教是一无所知,迷信,你就没有意念去接触。我一直到二十六岁,虚岁二十七岁,跟方东美先生学哲学,才知道佛教不是迷信。方先生把佛教看作哲学,我上他的课,最后一个单元「佛经哲学」,我入佛门是这样进来的,是读佛经哲学入门的,这不是迷信。所以学佛的心态跟一般人完全不一样。

  当时方老师介绍给我,我还怀疑,为什么方老师跟社会一般人讲的不一样?我向他老人家请教,他说你年轻不知道,佛教是一门高深的学问。佛教确实不是宗教,但是它以后变成宗教。变成宗教,这个话是欧阳竟无讲的,那是方老师的再上头一辈。民国初年,欧阳竟无说的,佛教不是宗教,他也说佛教不是哲学;「佛法非宗教非哲学,而为今时所必需」,现在这个社会非常需要它。这是欧阳大师。

  我就向方老师讲,你跟佛教这个缘是怎么结的?方老师告诉我,抗战期间当中,他在中央大学教书,那时候中央大学在重庆。有段时期他生病,听说峨嵋山很清静,他就到峨嵋山去养病,住在寺庙里面。那时交通非常不方便,步行、骑小驴子上山。他说山上也没有报纸,也没有杂志,一般书籍都没有,只有佛经。喜欢读书,就找佛经来看,这愈看就看进去了,才知道这里面真的有宝。他那个时候就告诉我,他说佛教是在经典里面,现在在形式上不容易看到佛教,你要看到真正的佛教,在经典里头。

  以后没多久就认识章嘉大师,章嘉大师就把释迦牟尼佛介绍给我,《释迦谱》。看了释迦牟尼佛传记,这才了解释迦牟尼佛这个人,真的让我们佩服到五体投地。你看世间人争名逐利,他已经到手,王子,他能够舍弃王位、舍弃五欲的享受、舍弃荣华富贵,去修道。你就想想,那个王子的享受叫世味,修道是法味,法味要不比世味更浓,为什么舍弃那个去学这个?所以我才讲出来,我们一般人讲修行,苦行,苦里头有真乐。享受五欲六尘快乐,做王子、做国王,那个快乐,乐里头有真苦。释迦牟尼佛晓得这个道理,乐里头有真苦,舍弃了;苦里头有真乐,那要好好抓住。这个真乐就是戒定慧,所以戒定慧称之为三学。你不从持戒、修定、开慧这个路子走,你尝不到法味。

  古时候人能持戒,第一个是家教好,第二个是社会风气好,所以他从小就养成,一点不难。我们现在麻烦大,我这个年龄失掉了三代;现在比我下面的失掉了四代,将近一百年。这个时间虽然不长,但是也不短,所以困难就太大!从哪里学起?还是要从家教。所以我感触到过去家教失掉了,要补习。家教是《弟子规》、《感应篇》,再加上佛教的十善业。我以为这三个是儒释道的根,你要不认真百分之百的落实,你没有根。无论将来你研究什么,研究儒释道三家,都成为学者,可以说是佛学家、道学家、儒学家,与了生死出三界毫不相干,你还是轮回心造轮回业。你把它当作一种学问来研究,你得不到,这个要懂得。

  所以李老师常常教给我们可不能弄错,学佛,不是佛学。这以前我们都疏忽,没有注意到这个问题,学佛跟佛学两回事。学佛是你得受用,你真的是持戒、修定、开慧;佛学没有,持戒、修定、开慧,他没有。他完全拿著这佛经,古来的高僧大德,或者是长者居士修行的这些历史,从这个地方当作学术研究。研究六祖惠能,他永远达不到惠能的境界。他可以把惠能大师的生平讲得头头是道,但是他不是惠能,这要懂得,惠能大师的境界他无法体会。

  所以我们今天自己想在这一生成就,你先扎稳这三个根,老实念佛,决定往生。生到西方极乐世界,亲近阿弥陀佛,亲近十方一切诸佛如来,那个佛学院好,那个道场好,一生决定证得究竟圆满的佛果。你要把这个机会舍弃掉,错了,大错特错。自己有能力多带些人去,好;没有能力,自己一个人去,这叫真正学佛。所以我遇到三位善知识,真善知识,这三位善知识不容易遇到。韩馆长这个护法千载难逢,是真的,不是假的,你到哪里去找到这么一家人来护持你三十年,一直到你有成就?都不是偶然的。所以一回顾,性相、理事、因果清清楚楚、明明白白。

  今天儒释道都到了兴废存亡的边缘,我们有责任、有义务要帮助它。怎么个帮助法?最重要的是培养人才。人才要真正找到有缘人,他自动自发放下万缘真的来学,这就是有缘人。我在三、四十年前心里常常想到,能有释迦牟尼佛当年在鹿野苑五个人,五比丘五个人,能在一块好好修,就能把佛教兴旺起来。这五个人就像昨天讲的,真正做到六和敬。释迦佛五个人兴教,今天五个人能够拯救佛教。几十年来遇不到这个缘。到晚年看这样子,有,这个缘有,这个缘在中国大陆。中国大陆人多,确实有善根成熟的,为什么?他们能舍弃,能像释迦牟尼佛一样,难得。

  我从这次在庐江办文化中心,使我们增长了信心。中心主要的目标是要教化当地的居民。教化当地居民,一定要有一批老师。所以我们用网路招生,招收三十名老师;报名有三百多人,我们只取三十个人。面试的时候,我们志同道合,要做出牺牲奉献,不为自己,真正的有大志,为生民立命,为往圣继绝学。真正有这个志,我们可以在一起认真努力的来学习。我们的要求三个月,自我百分之百的落实《弟子规》。我原来的想法,三十个人里面有五个人,就非常满足;没想到,三十个人里面有十五个人,出乎我意料之外,十五个人百分之百的落实了。这是什么?这就有圣人的基础。另外十五个人不能百分之百的落实,也差不多达到百分之七十,很难得!

  学佛要三个根,要《感应篇》的根、还要十善业的根。三个根的上面,我们讲本,根本,本是戒律,戒律是什么?戒律的根本,《沙弥律仪》。所以我们要求,真正要是把佛教兴旺起来,这四部书是根。不能百分之百的做到,要想兴教,要想度众生成熟有情,那就是佛所讲的「无有是处」,没有这个道理。必须把这四门做到,讲求实质,不讲求形式,就是我们彻底要做到。我们少数几个人,僧团,符合印光大师的教诲,印祖给我们讲的也就是这个时代,小道场,住众、同学不超过二十个人,真干。你道场小,人少,容易维持,不要求人;道场太大,开销太大,用人太多,很操心,印祖的指导。印祖很多人知道西方大势至菩萨再来的。大势至菩萨主智慧,观世音菩萨主慈悲,换句话说,智慧的指导,哪里会错?

  所以道场在一块用功的人,二十个人,再有服务的,就是照顾的,照顾的人可以一样多,也二十个人,四十个人,这个道场有四十个人。这二十个人,我的想法,根扎了之后,一个人学一部经,二十部经还得了!这一部经,一生学一部,决定不改。对国内、对全世界,哪个地方要讲经,请我们派哪个去。学《弥陀经》的,专讲《弥陀经》;学《普门品》的,专讲《普门品》;学《地藏经》的,专讲《地藏经》,只学一部,不学两部,专精!我们这个小道场成功了,出名了,我们希望全世界其他地区也建这样的小道场,用这样的方法。佛经,我们知道有三千多部,如果有三千多个人,每个人学一部,这三千多个人就是一部活的《大藏经》,那还得了!佛法就活了。

  尤其现在我们用远程教学,我们在摄影棚里面录相,同时播放出去,全世界都能看到。现在科学技术不断在进步,我的估计,五年之后,宽频电视就取代卫星,成本大幅度的降低。卫星成本太高。宽频就像现在的网路一样,现在的网路频道没有那么宽,已经发展出来了,现在还不能普遍,我相信三年之后就很普遍,所以将来学佛不难。你的接收器就是电视机,小型电视机,像一个手掌这么大,放在口袋里面,无论在哪个地方你都能够收到。所以你要听经、你要念佛,不要用念佛机,念佛,在电视机上有画面、有声音。这么好的科学工具我们要会用,不会用就可惜了。好,现在时间到了,我们休息几分钟。

  诸位法师,诸位同学,请坐。我们接著看「七处修学」的第六句,「成熟自佛法处」。它这七处,我们一看排列就知道,从最初的自利,然后利他,这样子才能够契入佛法,真实义处就是契入佛法。契入之后,才得到诸佛威神力的加持,或者我们讲三宝威神力的加持,你才能得到,这才能真正的成熟有情。此地成熟自佛法处,就是把自己不断的向上提升。向上提升,没有别的,教化众生,自他不二,我们世间人常讲的「教学相长」,就是这个意思。所以教别人才是真正成熟自己。

  你看看这《华严经》多好,我们讲了三千多个小时,哪个人有这么大的福报,从头到尾(就是到今天)一堂课没缺?你们想想有没有?太少了。如果连同网路上的同学、卫星面前的同学,我们就不敢讲,人数太多,肯定是有,也是少数。可是在我们现场里头没有一个,现场只有一个人,我自己,一堂课没有缺。所以真正得受用的还是自己,自己得受用百分之百,别人得受用,如果能有百分之七、八十就了不起。这是从前李老师常常跟我讲的,讲经的人得十分利益。听经的人要什么人听?轮到复讲的这个学生。因为在台中李老师办一个经学班,我们都是班上的学生,轮到复讲这部经,他会全神贯注在学习,所以老师说大概可以听到七成。如果没有轮到复讲的,能有个三、四成就不错了,这是真的。所以他对学生听经、学习的情绪,以及能够接受多少、得多少利益,清清楚楚,一目了然,这真是好老师。

  我上他老人家的课非常认真,我比轮到讲经的人还要认真。这些老师都看出来,都明了。为什么我会那么认真?我的机遇是希有,能够亲近老师,跟老师学习,这个机缘太希有。我们当时是从外地到台中,不知道什么时候就要离开,那就学不到,所以每堂课一定是抓得紧紧的,决定不放松。随时会离开,有这么一个压力在。其他同学没有这个压力,他们是当地人,家在当地,所以他们比我轻松,认为什么?今年学不好没有关系,还有明年,明年学不好还有后年;还有老师长住在这里,他们长住在这里,时间长得很,心情就懈怠。我的心情跟他们不一样,外地来的人随时可以走路。所以一天的缘,看得比什么都宝贵,怎么会放松?所以我在台中时间少,我学的比他们多。

  从我到台中参加李老师这个小班,一年三个月(十五个月),我就离开台中。出家的缘成熟,我到台北临济寺剃度出家了,所以我心里头有数,我在台中住的时间不长。我离开之后,李老师跟那些同学们说,你们跟我十年,什么也没有学到,学到的人走了。李老师没有点名,学到的人走了,所以大家都想到我。以后我到台中,他们就告诉我,老师说你学到了,你到底学到什么东西,要跟我们讲讲?我说老师从来没有单独给我上课,上课大家都在一起,我们一起学习,没有例外的。我说老师讲的这个话是有可能,我学习比你们专心,这是真的。为什么?我知道我在台中的时间不长,所以把时间看得非常宝贵,非常认真。你们时间很长,所以一年不行,还有二年、十年、二十年,你没有我这么样的心情,学习情绪没有我这么高,原因在此地。

  我出家之后,在寺庙里面住了两年,感觉得不够。那两年还算不错,每个月到台中去住一个星期,感觉到还是不够,所以这样子还依旧回到台中。在寺庙住了两年,受了戒,两年受了戒,受戒之后再回到台中,又跟老师在一起住了七、八年,前后我跟老师住了十年。听他讲经,我复讲,他星期三讲经,我星期四复讲,就是把他昨天所讲的重新再讲一遍,这么学习出来的。复讲的时候我们的同学就不多,只有七个人,七个同学组成一个小班。那时候经学班已经解散,已经没有了,经学班只教了两年,有二十多个同学。二十多个同学里面,我找了七个,我们成立像小组一样,每个星期大家在一起复习一次。

  我们在台中真的是十年如一日,我们经学班的同学是每个星期一次聚会,复讲、研究、讨论,十年没有中断,佛法的根底是这样建立的。所以我理想当中,我们学习的方式,这个方式非常有效果。规模很小,不能成为佛学院,只能成为佛学班。印祖讲的,不超过二十个人,好!那时候老师的经学班也只有二十多个人,没有超过二十五个人。李老师是印光法师的学生,我们也是祖祖相传,真干。

  这一句就是教学相长。一面教,一面就在学,师资之道,老师教学生,学生也资助老师开悟。学生会提出很多问题,有很多问题是老师没有想到的,提出来看看老师有没有能力解答。没有能力解答,赶紧到经教里头去找答案,可以把问题搁置在这个地方,下一次来解答,这是正确的。学习正确的态度,「知之为知之,不知为不知,是知也」。不知,我再更深入去求知,这就是学生帮助老师。所以教学相长,互相统统都有长进。

  人生最难得的是一生都过著教学相长的生活,那就是无比的幸福。方东美先生所说的「人生最高的享受」。他告诉我,以后我想到,我能体会到老师一生教学,人生最高的享受。教学里面,如果教的是佛经,那是真正最高的享受。不但是欲界里面五欲六尘之乐不能相比,我常说乐中有真苦,教学里面,苦中有真乐。所以你千万不要轻视古时候三家村的穷秀才,一生教书,教小朋友,他有真乐。尤其是教成年,而且是在道业上、学业上有相当成就的人,那真是快乐无比。所以在佛法要是契入进去,色界天、四禅天之乐没有法子比。这个也是「唯证方知」。要没有这么好的乐趣,人怎么能够说乐此不疲?长年累月,顺境、逆境在心目当中根本就无所谓,天天乐此不疲,这是什么一股力量?你要去找。

  世间人没有尝到,为什么没有尝到?他没有接触,有接触,深度不够,没有尝到味道。李老师以前举比喻说囫囵吞枣,给你一个枣吃,你没有细嚼它的味道,一下吞下去,什么味道?不知道。这一般佛学,就是学佛的人囫囵吞枣,没有能嚼出它的法味。所以法味是什么?法味要在日常生活当中,处事待人接物,点点滴滴里面做到了,才体会到那个味道。给诸位说,孝顺父母,那个孝子,孝子真乐,你不要看他服务非常勤劳,他快乐无比。为什么?那个字他做到,他体会到。奉事师长,他真做到,所以对奉事师长,亲近圣贤,那个味道体会到了。你要不是亲身去做到,你永远尝不到。

  《弟子规》看起来很简单,一篇文章,全文一千零八十个字,不长,跟《太上感应篇》文章差不多。三个字一句,三百六十句,你要都做到了,那个味道,那也是世间法,那个法味就比名闻利养、五欲六尘的味道浓。什么人尝到?儒家尝到,孔夫子尝到了。你看看他一开头,「学而时习之,不亦说乎」,学的是什么?就是《弟子规》。《弟子规》是圣学的落实,千经万论落实就是这个。大乘佛法落实就是《沙弥律仪》,沙弥律仪落实就是十善业,佛菩萨的快乐!我们今天把它看作,这个太难了,这么做太苦了。那是你完全不知道、完全不懂,你是门外汉,你没进去;进去之后,才知道乐不可支。

  世出世间的圣学,如果不能落实在自己身体上,把这种学问变成自己身体上的养分,真的是养分,精神的养分,超过物质的养分不知道有多少倍。中国谚语有句话所谓「人逢喜事精神爽」,圣学是喜事,契入之后,快乐无比,常生欢喜心。人没有忧虑、没有烦恼,常生欢喜,就不容易衰老,就不容易得病,延年益寿。这个利益是一般人梦寐所希求的,他不晓得这里头有,真正可以得到。所以圣人的方向目标,纯净纯善。

  什么是纯善?在佛家讲,十善业道圆满落实,纯善;什么是纯净?妄想分别执著全放下,纯净。纯净纯善是诸佛如来,菩萨还不行。菩萨,妄想还没有离开,不能说纯,算是净,不能纯净,他只放下分别执著,所以是净;再把妄想放下,才纯。所以世间善人妄想分别执著没有放下,他能够圆圆满满做到十善业、感应篇、弟子规,百分之百做到,纯善不是纯净。他要不求生西方极乐世界,他将来到哪里去?最低是忉利天,享天福去了,他是天人。

  纯净没有纯善,那个纯净的净也不能算真的是纯,相似,阿罗汉,见思烦恼断了,他超越六道轮回。我们在这个经上念到,二乘人是偏,不圆,偏在一边,偏真涅盘。我们讲的是他有净,没有善,他不肯度化众生,只贪图自乐,不愿意化他,所以他偏。唯有诸佛如来、法身大士,真的是纯净纯善。我们要向这个目标、这个方向去精进、去努力,认真学习,那我们这一生没有白过。所以释迦牟尼佛为我们示现,一定要知道,那是学佛人最高的榜样、最好的榜样、最殊胜的榜样。

  释迦牟尼佛有没有办佛学院?没有。可是你要晓得,没有佛学院的形式,有佛学院的实质。为什么?你看他的常随弟子一千二百五十五人,这些人当中,大部分就是最低的成就,证阿罗汉果,也就是见思烦恼断掉了,所谓见思烦恼,就是对於世出世间一切人事物的执著没有了,断干净了。这些人是什么人?不在六道里头,超越六道了,他们是四圣法界里面的声闻、缘觉、菩萨、佛,十法界四圣法界里,不是六道。

  你看看释迦牟尼佛所教的,他们的事业什么?每天在一起讲经说法、研究讨论,天天干这个。吃饭,出去托钵。在我们一般人讲这生活很苦,我告诉大家苦中有真乐,那是真乐,那超过孔孟,孔孟之乐不能跟他们比。孔子赞叹颜回,颜回是箪食瓢饮,要是别人过那种生活,那叫「不堪其忧」,真的,「回也不改其乐」,颜回一天到晚快乐得很。乐的是什么?道,那就是戒定慧三学,世间的戒定慧,颜回得到了,孔孟得到了。佛法的戒定慧,差别在哪里?就是一个是见思烦恼没断,一个是见思烦恼断了,不但见思断了,尘沙也断了,尘沙是分别,无明也断了,无明是妄想。所以方先生说,最高的享受。你要是这三种烦恼习气不断,这最高的享受你没有办法,你体会不到。

  所以我跟老师学,老师第一句教给我的「看破、放下」,正确,纯正。我这几十年来深深体会,大乘教教什么?从初发心到无上菩提就是看破放下。看破帮助你放下,放下帮助你看破,就是看破放下相辅相成,慢慢往上爬,没有别的。你放不下执著,你就出不了六道;放不下分别,你就出不了十法界。为什么?六道、十法界是这个东西造成的。

  为什么会有六道轮回?因为有执著。执著是六道轮回的因,你把因断掉了,果就没有了。分别是十法界的因,四圣法界的因,分别要放下了,十法界的因没有了。十信位的菩萨,贤首菩萨是代表十信位,他必须要破无明,就是要断妄想,妄想是什么?起心动念,什么时候做到不起心、不动念,十法界没有了,那个现前的叫一真法界。脱离了十法界,回归到一真法界。一真法界是法性土,十法界是法相土,不一样。一真法界是法性身,十法界里面是法相身,法相有生有灭,法性不生不灭,所以无量寿。到法性土,无量寿这个名词都没有,为什么?那个世界里头对立没有了,所以入不二法门。你看无量寿对面就是非无量寿,就是有量寿。一真法界里面,有量、无量都没有,才叫真正的无量寿,对立没有了。

  我们这一生,诸位同学要知道你太幸运了,你在这一生当中怎么会听到这种法门?彭际清居士讲得好,「无量劫来希有难逢」,被你遇到了。开经偈里面讲「百千万劫难遭遇」,你怎么会遇到?遇到,你真的是听懂、听明白、抓住了,恭喜你,你这个身,在这个世间叫最后身,来生成佛了!你说这个缘多么希有?然后你才晓得释迦牟尼佛为什么放弃国王,做国王还要搞六道轮回,享受荣华富贵,你决定出不了欲界。这个事情,过去生中每个人都搞过,每个人,你天上也住过,人间也住过,畜生也住过,饿鬼、地狱都去过,只是你现在不记得了。到什么时候你要是记得了,你就明白了。

  现在外国人用催眠术,确实能够让你回到过去,过去生中,确实有人说出来,过去生中是畜生,他变过猴子,他变过蛇,做过这些动物。所以外国人现在相信有六道轮回。现在相信的人数增加了,差不多将近三分之一。成熟自佛法处,著重在那个「熟」。成熟自佛法处是菩萨,底下一句是成佛,节节高升。七处合起来就叫做菩萨学处。

  末后是无上正等正觉,究竟真实。禅宗里面讲大彻大悟,做到什么?做到六根接触六尘境界不再起心动念了。不起心动念,是不是什么都不知道?那你完全错了,不起心、不动念,什么都知道,知道跟不知道是一不是二,这叫入不二法门。所以古人用个比喻来说,到这个境界「用心如镜」,像镜子一样,用心像镜子一样。镜子照到外面,清清楚楚,你问问镜子有没有分别?你问问镜子有没有执著?你问问镜子有没有起心动念?没有,那就叫佛境界。所以你不问他,他什么都不知道,《般若经》上讲的「般若无知」,就是它不起作用的时候,照得清清楚楚,不起作用,心地干干净净,一尘不染。你看镜子,照,不染,不照也不染,决定没有染污,用心像镜子一样。起作用,有别人来请教,无论你什么问题,你一提出来,对答如流,给你讲得清清楚楚、明明白白,那叫什么?无所不知。「般若无知,无所不知」。

  我们凡夫就很糟糕,凡夫天天学、到处学,好像学了知道很多,凡夫有知,有所不知。你知道的很有限,被人家追根究柢问个几句就不知道,就答不出来,不是真智慧。真智慧是你的本能,本能是什么?本能就有照见,照见是自然的。照见是什么?六根就是镜子,六面镜子。六面镜子照外面,怎么能不起心、不动念、不分别、不执著?你要晓得,起心动念是阿赖耶,分别是第六意识,执著是末那识,全是假的。怎么知道是假的?你学过《百法明门论》你就知道,有为法,有为法就是有生有灭,有生灭就不是真的,真的是不生不灭。所以你用的是什么心?六、七、八识就被染污了。你看阿赖耶的起心动念,第六的分别,第七的执著,把你整惨了。

  佛教人什么?转识成智,这要靠智慧,你把它转过来。转第六识为妙观察智,你只要不分别,这个观察就妙了,妙观察,那里头就有乐趣、就有智慧。转第七末那识为平等性智,平等性是禅定,甚深禅定的境界就现前,生佛平等,性相平等,理事平等,众生跟佛平等,没有一法不平等,转末那(转第七)为平等性智。转阿赖耶为大圆镜智,光照大千,无知而无所不知,不起作用的时候无知,定中境界;起作用的时候无所不知。起作用是度化众生,不度化众生的时候无知,也就是六祖在《坛经》所说的「本来无一物」。不教化众生的时候本来无一物,教化众生的时候,无所不知,无所不能。这统统是你自己本有的,不是学来的。

  六祖惠能大师没有学过,没有上过学,他不认识字,他也不想学认字,反正经书你念给他听就好,他不需要认字。你念给他听,然后他讲给你听,你不知道什么意思,他懂得,他能讲给你听,让你听了会开悟,你看人家有这个本事。你要知道这个本事是一切众生的本能,他有,你也有。问题是他的妄想分别执著没有,统统放下;你现在怎么样?你现在妄想分别执著一样也没有放下。妄想分别执著把你的智慧盖住,把你的能力障碍住,甚至把你的福报也障碍住,你说冤枉不冤枉?所以这个重要。

  我们这两天正在加紧的制作「凡圣迷悟示意图」,现在做得差不多了,不断在改进,相信再过二、三天光碟就可以出来,很有启发性,你常常看,你会开悟,悟了之后,就是看破,看破之后你才肯真放下。现在你为什么不肯放下?你不知道事实真相。我们用这个简单的方法告诉你事实真相。这个事实真相是上两次有人问我,是问一个同修,同修来告诉我有个人问他,你们信佛的人,什么是佛?佛在哪里?你见过吗?他答不出来,来问我。我就告诉他,以后有人问你的时候,你就指著他,我见过,佛就是你,我也是佛,一切众生本来是佛。

  佛不是外面的,就是因为你有这三种烦恼!《华严经》讲「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,但以妄想分别执著而不能证得」。我们从这句话做一个示意图,你没有妄想分别执著,这就是佛,你就是佛。没有妄想分别执著,永恒不变。妄想分别执著都有生灭,都是假的,都不是真的。你有妄想,没有分别执著,你是菩萨;你有妄想、有分别,没有执著,你是阿罗汉;妄想分别执著统统都有,你就是凡夫,你就是搞六道轮回。六道轮回是执著变现出来的,十法界是分别变出来的。所以我们做一个图,让你看到怎么迷的,怎么样悟的,怎么样从凡夫回归到自性,返璞归真,那就成佛了。

  所以佛真有,我真看到,我一点不迷惑,到处都是。不但一切人是佛,一切众生都是佛,包括动物,甚至於植物、矿物,没有一样不是佛。为什么?同一个法性。《华严经》讲的「情与无情,同圆种智」,就是这个意思。整个宇宙,唯心所现,唯识所变。心现是佛!心能现的是佛,能变的是菩萨以下,识变的。菩萨是阿赖耶,转识成智了,是大圆镜智。凡夫全迷。

  所以我们要想成就自己,你就不能不认真教学;教学,你就不能不认真修行;你要不修行,你就不能教。你要不天天提升自己,你讲的东西就没有味道。我今天讲的跟昨天是一样的,有什么味道?今年讲跟去年讲一样,你说有什么味道?枯燥无味。要有味道是什么?天天有进步,天天有新的悟处,那才真有味道!这就是我当年在李老师会下,老师不让我写笔记,这对我的教诲太重要了。因为写笔记是分别执著,他不让我写笔记,让我专心去听讲,聚精会神,专心听讲。专心是定,听是慧,他教给我的是戒定慧三学一次完成。他讲经的时间,两个小时,两个小时戒定慧一次完成,有悟处,有领悟,所以听到之后,法喜充满。

  在台中听经的机会,一个星期只有三次,三次是两次听经,一次是听讲儒家的学术。他是儒跟佛一起教,两天讲佛,一天讲儒。我们一个星期只有三堂课,其余的时间自己自修。对我来讲,一个星期三堂课是非常适合,我能够全部消化。在我那个时候,那样的程度,烦恼习气还相当深重,如果每天一堂课,我消化不了,那就真的是老师所说的囫囵吞枣,学不到东西。一个星期三堂课,对我来讲非常适当,我学得不辛苦,学得很快乐,这是我的经验之谈。学多了不能消化,等於没有学。消化不了以后怎么?会起厌烦、厌倦,为什么说学不厌教不倦?反过来学有厌倦,有厌的时候,厌烦;教的时候有疲劳、疲倦的时候,什么原因?没有契入,这要懂得。开头的时候进度宁愿慢,不可以快,一定要看他是不是真的消化,真消化就是真的做到。

  特别是戒律。开头学戒,开头要学服务,就是要修苦行。我学佛,在没有出家之前,跟忏云法师住茅蓬半年,那半年是修苦行,为常住服务,现在讲做义工。茅蓬很小,只住五个人,三个是法师,还有一个朱镜宙,七十岁的老先生,能叫他做事?我那时三十一、二岁,所以所有事情我包办,一个人照顾四个人。在这边住半年,修福。我过去没有修福,一生没有福报,这个半年修的福报,以后才有这么一点小福报。不修不行。

  在台中这十年福慧双修。老师创办的图书馆,我喜欢读书,等於说在图书馆里面工作,做图书馆的管理员。做管理员的工作,没有管理员的身分,为什么?以后我出家再去,当然不好意思让出家人做这名义,实际上工作我做,我帮助他们大家做。福慧双修,才能成熟自己。目标一定要订到最高,无上正等菩提,就是无上正等正觉,这是我们终极的目标,究竟圆满的佛果。这第一首偈前面的两句,我们就学习到此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