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方广佛华严经 (第一六二0卷) 2006/8/28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档名:12-017-1620
诸位法师,诸位同学,请坐。请看「贤首品第十二」,第二大段「略示胜能」第一首偈颂,清凉大师疏文最后一段看起,我们把文念一遍。「不信身心如来知见,岂能开示菩提涅盘」,最后一段是从反面说明。前面第一首偈颂,我们用了两个小时来学习。看到经文,清凉大师的教诲,我们在这个地方体会到信心的重要性,「信为道元功德母,长养一切诸善根」。我们怎样培植我们的信心?信跟行是分不开的。而清凉大师在这个经上,明白的给我们指示,信解行证这四个字是一体的,一而四、四而一,不能够分开。就是说你对佛法究竟信了没有?信里面有正解、有正行,还得要有证,这个信才叫真信;如果信里面没有解、没有行,这个信叫迷信。
由此可知,信佛的人很多,迷信的人不少!真正能够理解,理解之后,能够落实在自己日常生活当中,确实不多,所以正信的人很少。如果是真正信佛,诸佛护念,龙天善神拥护!道场殊胜,身心安稳,还能够福佑一方。所以我一生不敢建道场,什么原因?第一个是自己没有福慧,建道场要大福德、大智慧,我没有福慧;第二,我看道场看得太多了。佛在经教里面告诉我们,僧团两个字,第一个条件就是要修六和敬,叫僧团。你看我们皈依三宝,「皈依僧,众中尊」。平常早晚皈依,那个偈子是「净行品」里面的,「自皈依僧,当愿众生,统理大众,一切无碍」。为什么一切无碍?六和敬的团体。谁做到?我在这一生当中,不但没有看到,听都没有听说,两个人相处还闹意见,所以佛是天天流眼泪,我们如何能报佛恩?
佛弟子是和谐的,确实是平等对待、和睦相处。六和敬实在太好了,用在你家里,你家庭就是道场;用在你公司行号里面,你的公司行号就是道场。无论是在家、出家,四个人以上,僧团是四个人以上,在一起生活,修六和敬,这个团体就是僧团。僧不是指出家人,诸位一定要懂得,僧是修六和敬的团体。你在家里面,你一家四个人,如果你一家四个人都学佛,都能够遵守佛的六和敬,你的家庭就是道场。佛给我们讲,这个世界上只要出现这一个道场,整个世界就有救。为什么?诸佛护念,一切善神拥护!你就救了全世界,世界不会这么动乱,不会有这么多灾难。到哪里去找这么个慈悲心的人?要找四个才行,一个还不行,所谓独木不成林。
我们知道了,无论在哪个地方,绝对不破坏别人的道场。就是决定不能因我而让大家不和,那我就有罪。大家看我不顺眼怎么办?我欢欢喜喜离开,我这一生就是这个做法。我找不到四个志同道合,找不到!你要问,要怎样才能找到?要真正明经、持戒。要明经通达教理,要喜欢持戒,要能忍辱,要有相当的般若智慧,这个问题就做到,六和敬就不难了。
最难是第一个「见和同解」,这条在佛法里面是高明到极处!我们读了,真的是五体投地。佛并不是讲你们的见解都是错误的,一定要跟我学,佛不是这样说法的,这样说法显得佛有傲慢。佛怎样教大家做到见和同解?佛说妄想分别执著都不是真的,我放下,你也放下,他也放下。如果这四个人都放下妄想分别执著,你说他见和不和?和了!这高明到极处。自性本来是和睦的,迷了自性才不和,你就随顺你的烦恼习气。你要知道烦恼习气本来没有,现在还是没有,虚妄的,不是真的。清净平等觉是真的。放下一切执著,於世出世间一切法都不执著,你的心清净了,清净心现前,不生烦恼。再放下分别,於世出世间法不再分别,你的心平等了。只要做到清净平等,心地清净平等,不就见和同解了吗?
佛这个高明,没有说我是正的,你们是错的,没有。佛只教导我们放下妄想分别执著。放下妄想是很难,是真不容易,所以佛教我们从容易的先放,慢慢再舍弃难的。第一个就是不再执著,不再有成见,真能够随顺众生,随喜功德。恒顺众生,随喜功德,先学这个,得清净心。真正到心清净,你就得到正见,在佛法里面讲,你证得正觉。正觉是什么人?阿罗汉。佛说没有证得阿罗汉,不能相信自己,自己全是错的。为什么?轮回心造轮回业。阿罗汉见思烦恼断了,见思烦恼在《华严经》里面讲就是执著,放下执著就是见思烦恼断了。见思烦恼断,人就做到无我。
这个「我」的见解是错误的,这是属於见惑。见惑,佛菩萨很慈悲,把它归纳为八十八类,三界八十八品就是八十八类。头一条就是身见,把身当作我。身不是我,谁是我?谁不把身当作是我?六道凡夫各个都是把身当作我,所以他怎么样修,出不了六道轮回。阿罗汉知道身不是我,什么是我?法性是我。我们现在对初学讲法性,还比较不好懂,我们说灵性是我,这个好懂。
现在西方人有很多人知道身不是我,什么是我?灵魂是我。因为灵魂不生不灭,身体有生灭,灵魂不生不灭,灵魂是不会死的。所以他们肯定人不会死,死的是身体,你的灵魂离开身体又去找一个身体。了解这个事实真相,他把生死看破,生死不在乎了,不会贪生怕死,这个没有了。而且西方人现在几乎有三分之一,差不多到百分之四十几的样子,相信有灵魂,相信有轮回,相信有因果报应。杀生要偿命,欠债要还钱,你这一世没还,来世碰到的时候还是要还。这是好事情。他们是用科学实验发现的,这是千真万确的事实,对这个生起了信心。
这些事佛经里面讲得透彻,讲得很多!所以我们知道灵魂是迷惑的灵性,觉悟了就叫灵性,迷了叫灵魂。六道里面是它,六道轮回是它,四圣法界还是它,四圣就是十法界里面声闻、缘觉、菩萨、佛,还是它。在佛法里面不叫灵魂,也不叫灵性,叫什么?叫阿赖耶识,阿赖耶识就是一般人讲的灵性、灵魂。都在迷!迷的有浅深不同,迷得深的叫灵魂,不能出六道;迷得浅的,我们叫灵性,它超越六道,它出不了十法界。如果超越十法界,它叫什么?叫佛性。一切众生皆有佛性,一切万物皆有法性,觉悟的,不是迷惑的。所以人在世间最重要的是破迷开悟,这个重要,其他全是假的。
贤首菩萨在经文里面,前面第一段,「不求五欲及王位,富饶自乐大名称」。经上讲了五桩事,清凉大师在注解里面跟我们讲了十桩,慈悲到极处。这些东西全是虚妄不实,你只要是贪著,那个贪著的心就是轮回心,你所作所为,就是学佛还是轮回业,出不了六道轮回。你修善,三善道;你造恶,有三恶道。这些道理、事实我们都要懂,学佛最可贵的是要培养我们的信心。后面这五首偈二十句,别显信心殊胜的德能。我们有没有?为什么没有?没有,你就晓得我们没有信心。它二十句,每一句是讲一桩事情,所以我们学习可以一句一句学,不必一首偈一首偈的念。我们先看第一句:
【信无垢浊心清净。】
这是「别显」里面第一句。我们有没有?『垢浊』都是烦恼,就是染污。信没有染污,『心清净』。我们今天的心不清净,妄想杂念太多,这就是说你没有信!没有信,你就要知道,你不是要念佛求生极乐世界吗?往生极乐世界三个条件,你必须要具备这三资粮,信、愿、行。你想想看,你能不能去?别人赞叹我,我很欢喜,别人毁谤我,我很难过;欢喜是染污,是垢浊,难过也是垢浊,心不清净。你为什么会有这个?因为你执著身是我,我相、我见没有破!所以境界风动,立刻就被染污。我们修行在哪里修?最重要的就是在人事环境里面修,我们要把烦恼习气在境缘里头炼掉。境缘是个炼钢炉子,我们是块生铁,到里面去冶炼,把烦恼习气炼掉。
什么时候听到别人毁谤我、侮辱我、陷害我,甚至像忍辱仙人一样,把我凌迟处死,都没有一点怨恨心。中国人,自古以来读书人对生死也不在乎,有所谓「士可杀,不可辱」,这是中国人的习气!读书人杀头没有关系,不能侮辱,把侮辱看得好重好重。所以,古来的这些大德们翻经,诸位要晓得,六波罗蜜里头原本不是忍辱,是忍耐。为什么翻成忍辱?专门对中国人讲的。中国人怎么会把辱看得这么重?辱不能忍,不能忍叫你忍。所以中国的翻法就翻成忍辱,告诉你辱也要忍。辱都能忍了,还有什么不能忍?古大德这个翻经的用意好!对症下药。
我们要想修清净心,要想断烦恼,清净心起用就是智慧,你说这个多重要。我们的信心从哪里建立?前面第一首非常重要,尤其是末后这一句。你相不相信你自己是佛?这个重要,你要从这个地方建立信心。中国从前儒家的念书人,也从这里建立信心,人性本善,「人之初,性本善」,他相信这个。我的性本善,为什么变成不善?染污了。佛告诉我们,本来是佛!你现在为什么变成这个样子?你被染污了,你迷惑了,从迷染里面变现出无量无边的烦恼习气,这么来的。而这个东西全是假的,你现在确实是佛,我常常讲糊涂佛,被染污的佛。
好像我们把佛比喻作黄金,大家看得最宝贵的,黄金、钻石。你是黄金,你是钻石,现在怎么丢在粪坑里去了,所染的、外面所包的统统是粪便。你嫌不嫌弃它?真的懂得的人不嫌弃,不能丢掉,丢掉了,宝就丢掉了。把它清洗干净,它就又恢复了。脏的东西不是它本有的,它本来没有带脏的东西,那是不小心掉下去了。佛菩萨眼睛里面看我们芸芸众生就是这样的,我们的本质里头没有染污,没有烦恼习气。自性里头,你的本性里头有圆满的智慧、圆满的德能、圆满的相好,你知不知道?我们从这里建立信心。
我今天接受佛陀的教诲,为的是什么?要把我的染污把它洗刷干净,洒心易行,我们要向佛菩萨学习,佛菩萨是清净无染。佛教我们从哪里学起?我们现在不孝父母,不尊重师长,要知道孝亲尊师是性德,你自性里头本有的,不要人教的,自然的、天生的,这叫性德。哪个人不爱父母?哪个人不爱老师?哪个人不爱兄弟?哪个人不爱朋友?性德。你之所以不爱,迷了,迷了才起贪瞋痴慢、怀疑、邪知邪见,这统统是染污,垢浊全包括在里头,心不清净。
所以,你要不信身心如来知见,那是自己!你的信心从哪里来?学佛,你看看头一句就把这个教给你。儒家从小朋友开始上学念书,《三字经》头一句「人之初,性本善」,就把这个教给你。你一生的方向、目标就是这个,一生努力的方向、目标,要把我们迷失的本善找回来。佛法里面讲「父母未生前本来面目」,我们父母未生前本来面目是本来是佛。你要是真的肯定了、真听懂了、接受了,你就有自尊,自尊而后能尊人。他为什么不尊敬别人?他没有自尊。他为什么不能爱别人?他不自爱。自爱而后能爱人,自尊而后能尊人,尊重自己的佛性,尊重自己的本善!
清凉大师前面的小注注得很好,他老人家讲「知见相为菩提,知见性为涅盘」。所以《法华经》上讲,「开佛知见,为无上义」,这个地方就讲「双开菩提涅盘」。你没有信心你不能成就,没有信心的人读经不能体会,听讲不能开悟,这就说明信心比什么都重要。清凉大师在此地给我们做的注解,「心净为性,故能翻不信浊」。信心本来是清净的,《金刚经》上说得好,「信心清净,则生实相」,实相是实相般若。翻就是反过来,不信是垢浊,信是清净,我们从这些地方去体会。第二句:
【灭除憍慢恭敬本。】
你就看这两句,骄傲、傲慢这是烦恼。这个烦恼不轻!在根本烦恼里面它排在第四,前面三个是贪瞋痴,接著就是慢。今天世界的动乱,诸位都知道非常严重,为什么不能化解?从事於和平工作的志士仁人里面真有有智慧的,我们常常在一起聊天也谈到,所谓面子放不下。面子是什么?憍慢。每个人都不肯低头,有一人肯低头,问题不就解决了吗?往年我在新加坡,团结九个宗教,用什么方法团结?灭除憍慢,恢复恭敬,就团结了。我们每个宗教去拜访,见到他们的神像,我们就先磕头、去顶礼,他们看到欢喜;对他的经教、对他的传教师恭敬,虚心向他请教,怎么会不能相处?他对我们很欢迎!如果总觉得我们的神是真的,你们那都是假的;我这是正法,你们都是邪道、都是外道,怎么能和睦?永远没办法和睦。
宗教如此,你在家里一家也是如此,你对待你的家人没有傲慢,上上下下都恭敬,你这一家和睦。扩大到世界国与国之间,如果我们也放下面子,大国能对小国恭敬,小国感恩;强国对弱国恭敬,弱国感激。哪有化解不了的问题!所以全是烦恼在作祟。由此可知,我们从经文里面就体会到,不信自己的性德,不信圣贤的教诲,宗教里头不相信神,不信上帝,麻烦就出来了。如果真的有信,这个世界是和平的,本来是和谐的,天地万物没有一样是冲突的,确实是一团和气。你有没有看出来?你什么时候能看出来,整个宇宙一团和气,然后你回过头来再看山河大地、花草树木、一切众生,也是一团和气,在这个地球上和谐共存,这是事实真相。
禽兽愚痴,它也不侵犯别的禽兽,除非是什么?肉食的这些动物,实在是饥饿得没法子,才捉一只小动物来吃,算很不错。像狮子、老虎这些猛兽,它们吃一餐大概三天,也就是三天吃一餐。吃饱之后他就睡懒觉,那些小动物在它四周围跑来跑去,理都不理。从这个地方我们就体会到,宇宙确实是和谐的,万物确实是能够和睦相处的。小动物繁殖力强,所以它永远能生存;虎豹繁殖力很低,上天很公平。人是很麻烦的,迷了之后,不吃它也要杀它,这就是违反性德,违反自然的规律,就要受苦报;换句话说,你要受到大自然的惩罚,天灾人祸是自然的回报。你的善心善行就国泰民安、风调雨顺,这是自然给你的回报;不善的心行,这个社会就是天灾人祸,我们生活就很痛苦。
从这个地方我们要学习的,学习决定是在生活当中,离开生活到哪里去学?没地方学了。常常想到我的心不清净,我的心还有杂念,我的心还有分别、还有执著,佛家讲的信我没有。信没有,愿就没有,信愿没有,行也是假的,念佛不能往生。我们如果真正想求往生,真正想亲近阿弥陀佛,亲近阿弥陀佛那是圣人,想想看我们今天有没有胜德?诸位要知道,胜德是自己本有的,一定要记住本性本善,本来是佛。你自己要能肯定你自己,然后才力求上进,把我的不善东西淘汰掉,这是自性里头没有的。你看看清凉大师的注解,你就完全明白。佛在这里讲,信决定没有染污,信决定是清净心。我们心不清净,没有信;我们还有染污,没有信。
这个第二句里面,清凉大师的注解也注得好,「信理普敬」。就是信的理体是什么?普贤菩萨十愿的第一愿「礼敬诸佛」。中国古人教我们的,《礼记》里面你翻开头一句,「曲礼曰,毋不敬」;佛家的忏仪,你们常常拜忏,「一切恭敬」。你看看普敬,这是信,信的理体就是普遍恭敬。「故翻憍慢」,憍慢是不敬,贡高自大,信里头没有。由此可知,修行这两个字怎么讲?行是行为,行为错了。行为就太多了,佛为了教学方便起见,把无量无边的行为归为三大类,身口意。你身的动作,这身的行为;口的言语,口业的行为;起心动念,是意业的行为,归为这三大类。这三大类的行为错了,什么叫错了?违背了性德,违背了理性。你的本性被污染,被污染就不清净,被污染就生烦恼,就生起贪瞋痴慢。
本性里头本来具足戒定慧三德,戒的反面是贪,定的反面是瞋,慧的反面是愚痴。迷了之后,你看把自性里面的戒定慧变成贪瞋痴,错了。今天佛教我们修行,把这个错误修正过来,如何能把贪瞋痴恢复成戒定慧。我们现在谈到戒律,都不愿意接受,不愿意学习,错了。没有戒就没有定,没有定就没有慧;换句话说,你要不持戒,你要不学信,你的烦恼永远不会断。烦恼永远不会断,换句话说,念佛你也决定不能往生。往生虽然讲凡圣同居土带业往生,经论上跟我们讲得很清楚,只带旧业,不带现行。现行,你现前的烦恼习气不能带,带从前的、旧的。那现在的,现在我们信愿行的功夫能够把烦恼伏住,不要断;断太难了,断,你就证阿罗汉果了。所以这叫易行道,你要能伏得住。
伏跟断在相上讲没有两样,是相同的,但实际上讲不一样,功夫浅深不相同。断了,永远不会再起来;伏是你把它控制住,这是定功。念佛的功夫深,把它控制住,你一疏忽不控制,它又起现行。但是念佛人只要能把它控制住就能往生,这不可思议。我们能不能在日常生活当中,把这些所有不好的习气都能控制住?这个念头才起,阿弥陀佛,赶快把它熄灭。憍慢的念头,染著的念头,我们《华严经》上讲执著,执著的念头,分别的念头,一起来立刻就控制住,这叫真念佛,这叫会念佛。不可以一面念佛,里面一面还起烦恼,那一点用都没有,那就是古人讲的,「口念弥陀心散乱,喊破喉咙也枉然」。好,现在时间到了,我们休息几分钟。
诸位法师,诸位同学,请坐。我们接著看第三句,看第二首偈的第三句:
【亦为法藏第一财。为清净手受众行。】
我们看第三句。清凉大师告诉我们,「十藏之内,信即是藏」,我们先说这句。十藏是十无尽藏,有十条。第一个就是「信」,十藏里面称信藏,头一个是信。确实信在一切法中,它都是站在第一位,它要是没有了,后面全都没有了,你说这个多重要。十藏就好像十层大楼一样,信是第一层,戒是第二层。我们今天讲,为什么不能持戒?十善是根本戒,还没有列在戒律里面,善!从十善再提升到戒,五戒。所以十善是福德,五戒是功德,那就不一样。我们今天不单谈戒,善都没有,这是戒的基础。没有十善,经论上诸位只要展开,你就会看到,佛称人是「善男子,善女人」。为什么会这种称呼?具足十善。不一定皈依,十善修得很好,没皈依,佛对他尊敬,菩萨对他尊敬,善男子,善女人。具足十善才能皈依。
所以从前传授三皈的条件就是十善业,没有十善的人不能皈依。你看皈依,从净业三福你就知道了,皈依的条件是「孝养父母,奉事师长,慈心不杀,修十善业」。这个都能做到,然后才能「受持三皈,具足众戒」,才能够受三皈、受戒。如果没有前面的基础,你就晓得现在的三皈全是假的。很多人来找我,要我给他授三皈,说老实话也都是假的,哪有真的!得清楚,不要让鬼神笑你。我那个皈依证,我自己也不晓得,到处都有人印,反正就是受过皈依的我也不记得。我从来不记人的姓名,也不记人的电话号码、地址,统统都没有,没有往来。三皈传授我讲得很清楚,有小册子、有光碟。你要真正做一个三宝弟子,受过三皈五戒,净业三福头一条不能没有,没有头一条全是假的。天台大师讲这种人叫名字三皈,有名无实。佛法的标准不能下降,为什么?它是圣凡的标准。这一降就是凡夫,不是圣人,这个标准要严格的遵守。
十藏里头第一个是信,第二个是「戒」,这就说明你有信,你才会持戒;没有信,你不可能持戒。而信里面,《华严》讲得好,不是信别人,不是信佛菩萨,不是信善知识,信自己!自己本来是佛,信自己本性本善。戒是什么?戒就是本善,戒就是性德,是自己的性德。你能这样相信,你才真正能做到,这叫自尊,这叫自爱。凡是违背性德的,自性里头没有,佛菩萨告诉我们,那是虚妄的,那是假的,自性里没有。自私自利、是非人我、五欲六尘、贪瞋痴慢统统没有!
惠能大师讲得好,「本来无一物」,这个本来无一物是说什么?十法界依正庄严,自性里没有。所以永嘉大师才说,「梦里明明有六趣,觉后空空无大千」,这个大千是三千大千世界,十法界,自性里头没有。你晓得我们现在全都是在作梦,你把梦中当作真的,你亏吃大了。这个大亏是什么?你永远不会省悟过来。佛菩萨、世出世间圣人教导我们,目的在哪里?目的叫我们觉悟,目的叫我们醒过来,如此而已,不能不知道。
最近这些年来,我也有听说,国内外,尤其是国内,有很多人在说供养我道场,我要回国去住。其实我在香港,已经回国了。甚至於有到处募捐、化缘替我建道场,我都不知道。我会不会去住那些道场?你们自己想一想就知道,不可能。学佛要有智慧!你被别人欺骗,你没有智慧。我一生,八十岁了,可以讲是一生,来日无多,一生都是讲经教学,四十八年,从来没有中断过,没有道场。我讲经四十八年就是出家四十八年,我一出家就开始讲经,讲经是在没有出家之前学会的,在李老师会下学得的。
哪个地方请我讲经,我都会去的,从来没有拒绝过的。但是在中国,我们一定要守国家的法律,尊重国家的国策。在中国要是找我讲经的话,一定要国家宗教局批准;国家宗教局没有批准,我不可以,我不会接受的。居然也有人说,国家宗教局批准了,很多信众都相信,那就没法子了。宗教局是不是批准?我不会去调查,但是我没有收到宗教局批准的文件。像这些地方,我们学佛的人头脑聪明,不会被蒙蔽,不会被欺骗,这一定要知道。我一生不建庙,别人建庙送给我,我不敢接受,你知道为什么不敢接受?我前面讲了,我找不到六和敬的同参道友。
如果这个道场不是修六和敬的,你想想我敢不敢住?我一生都在读经,这是违背了佛法。年岁大了,将来不能再继续讲,顶多我只有个小房子,自己好好修行就够了。在香港,现在陈老居士供养我这个小地方足够了,我还要多大地方!多大地方,每天打扫耽误多少时间。他供给我的这个如法,产权是他的,借给我住的,我哪一天不在这个世间了,这个房子他收回去。我没有财产,这个诸位同修你一定要很清楚、很明白,我一生没有任何牵挂、没有忧虑,舍得干干净净,求一个清净心。
劝导同学们,都是希望从《弟子规》学起,把弟子规百分之百的落实,戒律,弟子规是戒律。在净业三福第一条里头,「孝养父母,奉事师长」,就落实在《弟子规》;「慈心不杀」,落实在《感应篇》;「修十善业」,落实在《十善业道经》。我勉励同学你要真正学佛,你从这三样东西扎根,这三样是儒释道的根。你有根,你就有生命,你有根,你是活的,你将来必然茁壮、开花结果。
现在确实是有人要送地给我,送房子给我,都很大,我也愿意接受。接受干什么?不是我住,办学校。我这一生确实有个愿望,希望帮助年轻人认真的修学。要帮助年轻人,一定要有修学的环境,佛家常讲「法轮未转食轮先」,所谓是「身安则道隆」。没有一个安定的环境,你心定不下来,学跟道都不能成就。所以我在澳洲建了个道场,供养大众的,环境非常之好,设备也相当齐全。真正修学的人不多,假的多,真的不多;我们能够有个三十、五十,那就不得了,那真的就是大道场。
我们的期限,最好是大家在一起发心修学,一生依众靠众,就在一个地方住,心是定的。别的地方请我们讲经,我们去讲,讲完了回来,同学们在一起切磋琢磨会有成就。我要求的基础就是这三个根,你没有这三个根,你到这个地方来没用处;这三个根你扎稳了,那就非常欢迎。将来在这个道场,我只希望一生当中专攻一部经,至少十年,十年工夫用在一部经上,专!「教之道,贵以专」,学之道还是贵以专,一门深入,长时薰修。你有儒释道的根,你在十年当中学一部经,这一部经通了,一经通一切经都通。经教是可以自己选择的,你搞一部,十年,不下山,四事供养我来负责。现在确实大家都有这么一个意愿。
我离开这段期间,他们又买了两块土地,如果合中国的来算,大概是一千五百亩,面积很大,准备建学校。打电话告诉我,环境非常好,有懂得风水的去看,风水绝佳。国内也有这个情形,但是我统统是办学,办学校培养人才。没有真正的人才,道没有法子弘传,人能弘道,非道弘人。所以一定要依照佛陀的教诲,从这三个根上建立坚定的信心、愿心。你没有这三个根,信心建不起来;有这三个根,信心就有了。信即是藏,有信,你才能真正接受三皈、五戒、十戒,乃至比丘戒、菩萨戒,你才能接受。如果没有十善,皈戒都是假的,三皈是假的,五戒更是假的。
具足戒律、威仪,惭愧的心才生得起来,这是十藏第三是「惭」,第四是「愧」。惭愧在中国道德里面来说,就是知耻的心,八德里面,孝悌忠信、礼义廉「耻」,这个字很重要。惭是什么?我们讲从内发的良心,我要不认真学,对不起自己,这叫惭,对不起自己是惭。自己本来是佛,自己本性本善,我要不认真学,怎么能对得起自己的本性本善?怎么能对得起自己本来是佛?愧是什么?愧是对不起别人,对不起父母,对不起老师,对不起佛菩萨,对不起一切众生。一切苦难众生,我修成才能帮助他;我修得不好、修不成,他天天在期望著我们帮助他,救苦救难,我们怎么能对得起他?所以惭是第三,也都是藏,信是藏,戒是藏,惭是藏,愧是藏。这前面四条,十个前面四条,是动力,我们今天讲能源,讲的动力,推动你,推动你勇猛精进。
第五个「闻藏」,多闻,你就认真学习。多闻,初学的,自己在没有开悟之前不是广学多闻,而是这部经重复的去学习,这也是属於多闻的一种。古人常讲「读书千遍,其义自见」,千遍你的心就定了。没有一天不读书、不读经。道场经典具足,至少都有一、二套《大藏经》。我们澳洲的学院有十种不同版本的《藏经》,这是什么?你查考方便。你学一门,至於学哪一门,各人自己选择,我们不勉强,说大家一起,不需要。
你喜欢学哪一门,你就专攻哪一门。如果有二、三个人都是学一样东西,它就成一个小组,也可以;一个人学一门,也好。天天要读,天天要研究,天天要跟大众在一起讨论!在大众、同学当中做心得报告,一个星期不能少过四个小时,做心得报告。每个人做心得报告都去听,这广学。我听,我不学那个,但是听的时候,帮助我自己这部经的悟处。多听,我在这边遇到困难,听听别人,豁然开悟,明白了,好帮助。教学相长,这是切磋琢磨的利益。多听别人讲经,多读、多讲,闻藏。释迦牟尼佛一生讲了四十九年,他的那些常随弟子一千二百五十五人,绝大多数都是跟释迦牟尼佛四十多年,无论在哪个地方讲经他们都听到。
第六个是「施藏」。出家人没有财物,舍干净了,用什么布施?法布施。法布施里头第一个,形象布施,就是做个好样子给大家看;换句话说,你是社会上标准的好人。为什么?十善,你修十善。我们今天所要求的,不但你修十善,你修《弟子规》,你修《感应篇》,真正是世间的大好人。世间人毛病习气很多,你都没有,你是世间人的好榜样。法布施、无畏布施,你所得的是智慧、健康长寿,你就会接引很多的众生。如果你前世修很多财布施,你的供养会很多,这些供养当然你也不会去享受,你又有财布施。财、法、无畏永远不断!
三种布施里面的果德,有财富、有智慧、有健康长寿。这里面最重要的,我们要智慧,智慧能断烦恼,智慧能破无明,所以下面「慧藏」,第七个。第八个「念藏」,念是什么?你看中国的文字,今心,不是过去,不是未来。过去不要去想它,未来也不要去想它,最重要的是现前。现前的心,真诚、清净、平等、正觉、慈悲,看破、放下、自在、随缘、念佛。现前的心是这个心,大菩提心!前面十个字是菩提心,后面十个字是菩萨行,这个人真正是发菩提心,修菩萨道,他是真菩萨,不是假菩萨。
第九个「持藏」,持是保持,永远不会失掉,而不是露水道心。所谓露水道心,是时间很短,保持不住。为什么保持不住?如果前面没有这个基础,最重要的基础就是信、戒、惭、愧,或者闻也算进去,前面五个是基础。没有前面五个,保持不住!前面五个有了,有这个根基,你肯定保持,你不会失掉。第十个是「辩」,辩是辩才无碍,你得无碍辩才。无碍辩才不是自受用,是他受用。你看十藏前面九个是成就自己,最后这一个是成就众生;前面九个示现的是身教,后面这一个是言教,身教比言教重要。
这个叫十无尽藏,这十条叫无尽藏,都从信里面发展出来,开发出来的,没有信,全都没有了。这是《华严经》功德林菩萨说的,大菩萨教小菩萨,希望诸菩萨修学都能够契入佛法。佛法是什么?佛法是性德。契入佛法就是明心见性,你的烦恼习气舍了、放下了,性德现前,你入了佛的境界。为什么叫无尽藏?这十条每个字里头含摄无尽的法海。《华严经》上讲一即一切,一切即一,任何一个字里头都含摄无量无边的性德,所以称之为无尽藏。由此我们就可以知道,这十条是略举几个例子,所有一切的德能无量无边,每个德能都含摄圆满的性德。这是《华严经》末后所讲的不思议的法界,清凉大师引用十藏,用意很深!
下面又说「七圣财中,信为第一」,财是财宝,世间的财宝,金银、琉璃七宝!你要是得到,可以富裕你的物质生活。佛家也讲财,出了家还有财,圣财!圣人之财,不是物质的。这七种财你要是得到,丰富你的精神生活,精神生活比物质生活高得太多了。你看看孔子赞叹颜回,颜回的物质生活很贫乏,「居陋巷,一箪食,一瓢饮」。你就晓得吃饭没有饭碗,喝水没有茶杯,喝水用瓢,葫芦瓢;吃饭用竹子编个篓子当作饭碗,你就知道他的物质生活。所以夫子说,那样的生活要是一般人过,「不堪其忧」,可是颜回怎么样?颜回天天快乐,你见到他是欢欢喜喜,「回也不改其乐」。他乐的是什么?他虽然没有金银七宝,他有圣财,他快乐!得到圣人的赞叹,夫子是圣人,常常赞叹他。
七圣财七个项目,跟十无尽藏几乎都是相同的,无尽藏就是七圣财,七圣财就是无尽藏。七圣财里面头一个是信,你看十无尽藏头一个也是信;第二个是戒,七圣财里面第二个也是戒。《净名经》里面所说的,「惭、愧、闻、舍、慧」,在《净名经》上讲的,几乎跟十无尽藏是一样的。另外还有一个说法,就是《未曾有经》,《未曾有经》里面佛讲的第一个是信;第二个是进,进是精进,勇猛精进不退转;第三个是戒;第四个是惭愧,惭愧算是一个。在《净名经》里面惭愧算两个,《净名经》里头没有进、没有定。《未曾有经》里面有定、有慧,定慧算一个;有闻、有舍,舍就是十无尽藏里面的施,布施。十无尽藏里头没有讲定、没有讲慧,意思在里头,在哪个字里头?在念、在持,在这个里头。为什么?没有定慧,哪来的辩才?辩才无碍是从定慧里头出来的。
所以这是出世的法财,出世人要修的,出世人重视精神生活,也就是重视功德法财。这一说你就知道了,包括这些德目,要是把它一个一个的说,里面是九个德目,惭愧算一个,定慧算一个,才变成七个。你在这个地方看到惭愧两个字多重要,我们一般人讲良心、羞耻心。我要不好好的做,我对不起自己,对不起自己是惭;对不起别人是愧,别人里面头一个是父母、师长,学佛的人是佛菩萨。佛陀距离我们现在二千五百多年,这外国人说的,中国历史上记载的三千年。三千年代代相传,这些祖师代代相传,传到我们这个地方,我们不好好认真学就断掉了,你怎么能对得起佛菩萨?怎么能对得起祖师大德?
中国人常讲「不孝有三,无后为大」,后是什么?传人,传法的人。佛法传到我这里以后没有了,我没有传人,没有了,这个罪就很重。所以,提携下一代、培养下一代比什么都重要!传法的条件是什么?给诸位说,你具足十藏,你具足七圣财,你就具足传法的条件。十藏、七财里面都有信、都有戒,这两个字尤其重要。有惭、有愧的人怎么能不精进?这是你勇猛精进的动力,它在推动你,这不是名闻利养。世间人无论从事哪个行业,他也很精进,他为什么?为了赚钱,为名为利,名利在推动。圣教没有名利,什么东西推动?惭愧。我要修不好,我要教不好,我底下要没有传人,真的是对不起自己,对不起佛菩萨,对不起父母,对不起老师,对不起众生。你就知道这个问题的严重。
讲到戒,大家一定要牢牢的记住,根本戒,我们的修学最高的指导原则就是净业三福。所以净业三福第一条里头,「孝养父母,奉事师长」,我将它落实在《弟子规》;「慈心不杀」,落实在《感应篇》;「修十善业」,落实在《十善业道经》。我不是自己想的,不是!是佛陀的教诲。有了这个基础,才「受持三皈,具足众戒」。在家三皈、五戒,出家三皈、沙弥律仪,必须要做到,然后再慢慢向上提升,你的学业、道业才能成就。你这一生就没有空过,你这一生法喜充满,真的是无量的幸福。这是现在所谓幸福美满的人生,确实你一生可以享受得到。现在时间到了,今天我们就讲到这一句。
诸位法师,诸位同学,请坐。请看「贤首品第十二」,第二大段「略示胜能」第一首偈颂,清凉大师疏文最后一段看起,我们把文念一遍。「不信身心如来知见,岂能开示菩提涅盘」,最后一段是从反面说明。前面第一首偈颂,我们用了两个小时来学习。看到经文,清凉大师的教诲,我们在这个地方体会到信心的重要性,「信为道元功德母,长养一切诸善根」。我们怎样培植我们的信心?信跟行是分不开的。而清凉大师在这个经上,明白的给我们指示,信解行证这四个字是一体的,一而四、四而一,不能够分开。就是说你对佛法究竟信了没有?信里面有正解、有正行,还得要有证,这个信才叫真信;如果信里面没有解、没有行,这个信叫迷信。
由此可知,信佛的人很多,迷信的人不少!真正能够理解,理解之后,能够落实在自己日常生活当中,确实不多,所以正信的人很少。如果是真正信佛,诸佛护念,龙天善神拥护!道场殊胜,身心安稳,还能够福佑一方。所以我一生不敢建道场,什么原因?第一个是自己没有福慧,建道场要大福德、大智慧,我没有福慧;第二,我看道场看得太多了。佛在经教里面告诉我们,僧团两个字,第一个条件就是要修六和敬,叫僧团。你看我们皈依三宝,「皈依僧,众中尊」。平常早晚皈依,那个偈子是「净行品」里面的,「自皈依僧,当愿众生,统理大众,一切无碍」。为什么一切无碍?六和敬的团体。谁做到?我在这一生当中,不但没有看到,听都没有听说,两个人相处还闹意见,所以佛是天天流眼泪,我们如何能报佛恩?
佛弟子是和谐的,确实是平等对待、和睦相处。六和敬实在太好了,用在你家里,你家庭就是道场;用在你公司行号里面,你的公司行号就是道场。无论是在家、出家,四个人以上,僧团是四个人以上,在一起生活,修六和敬,这个团体就是僧团。僧不是指出家人,诸位一定要懂得,僧是修六和敬的团体。你在家里面,你一家四个人,如果你一家四个人都学佛,都能够遵守佛的六和敬,你的家庭就是道场。佛给我们讲,这个世界上只要出现这一个道场,整个世界就有救。为什么?诸佛护念,一切善神拥护!你就救了全世界,世界不会这么动乱,不会有这么多灾难。到哪里去找这么个慈悲心的人?要找四个才行,一个还不行,所谓独木不成林。
我们知道了,无论在哪个地方,绝对不破坏别人的道场。就是决定不能因我而让大家不和,那我就有罪。大家看我不顺眼怎么办?我欢欢喜喜离开,我这一生就是这个做法。我找不到四个志同道合,找不到!你要问,要怎样才能找到?要真正明经、持戒。要明经通达教理,要喜欢持戒,要能忍辱,要有相当的般若智慧,这个问题就做到,六和敬就不难了。
最难是第一个「见和同解」,这条在佛法里面是高明到极处!我们读了,真的是五体投地。佛并不是讲你们的见解都是错误的,一定要跟我学,佛不是这样说法的,这样说法显得佛有傲慢。佛怎样教大家做到见和同解?佛说妄想分别执著都不是真的,我放下,你也放下,他也放下。如果这四个人都放下妄想分别执著,你说他见和不和?和了!这高明到极处。自性本来是和睦的,迷了自性才不和,你就随顺你的烦恼习气。你要知道烦恼习气本来没有,现在还是没有,虚妄的,不是真的。清净平等觉是真的。放下一切执著,於世出世间一切法都不执著,你的心清净了,清净心现前,不生烦恼。再放下分别,於世出世间法不再分别,你的心平等了。只要做到清净平等,心地清净平等,不就见和同解了吗?
佛这个高明,没有说我是正的,你们是错的,没有。佛只教导我们放下妄想分别执著。放下妄想是很难,是真不容易,所以佛教我们从容易的先放,慢慢再舍弃难的。第一个就是不再执著,不再有成见,真能够随顺众生,随喜功德。恒顺众生,随喜功德,先学这个,得清净心。真正到心清净,你就得到正见,在佛法里面讲,你证得正觉。正觉是什么人?阿罗汉。佛说没有证得阿罗汉,不能相信自己,自己全是错的。为什么?轮回心造轮回业。阿罗汉见思烦恼断了,见思烦恼在《华严经》里面讲就是执著,放下执著就是见思烦恼断了。见思烦恼断,人就做到无我。
这个「我」的见解是错误的,这是属於见惑。见惑,佛菩萨很慈悲,把它归纳为八十八类,三界八十八品就是八十八类。头一条就是身见,把身当作我。身不是我,谁是我?谁不把身当作是我?六道凡夫各个都是把身当作我,所以他怎么样修,出不了六道轮回。阿罗汉知道身不是我,什么是我?法性是我。我们现在对初学讲法性,还比较不好懂,我们说灵性是我,这个好懂。
现在西方人有很多人知道身不是我,什么是我?灵魂是我。因为灵魂不生不灭,身体有生灭,灵魂不生不灭,灵魂是不会死的。所以他们肯定人不会死,死的是身体,你的灵魂离开身体又去找一个身体。了解这个事实真相,他把生死看破,生死不在乎了,不会贪生怕死,这个没有了。而且西方人现在几乎有三分之一,差不多到百分之四十几的样子,相信有灵魂,相信有轮回,相信有因果报应。杀生要偿命,欠债要还钱,你这一世没还,来世碰到的时候还是要还。这是好事情。他们是用科学实验发现的,这是千真万确的事实,对这个生起了信心。
这些事佛经里面讲得透彻,讲得很多!所以我们知道灵魂是迷惑的灵性,觉悟了就叫灵性,迷了叫灵魂。六道里面是它,六道轮回是它,四圣法界还是它,四圣就是十法界里面声闻、缘觉、菩萨、佛,还是它。在佛法里面不叫灵魂,也不叫灵性,叫什么?叫阿赖耶识,阿赖耶识就是一般人讲的灵性、灵魂。都在迷!迷的有浅深不同,迷得深的叫灵魂,不能出六道;迷得浅的,我们叫灵性,它超越六道,它出不了十法界。如果超越十法界,它叫什么?叫佛性。一切众生皆有佛性,一切万物皆有法性,觉悟的,不是迷惑的。所以人在世间最重要的是破迷开悟,这个重要,其他全是假的。
贤首菩萨在经文里面,前面第一段,「不求五欲及王位,富饶自乐大名称」。经上讲了五桩事,清凉大师在注解里面跟我们讲了十桩,慈悲到极处。这些东西全是虚妄不实,你只要是贪著,那个贪著的心就是轮回心,你所作所为,就是学佛还是轮回业,出不了六道轮回。你修善,三善道;你造恶,有三恶道。这些道理、事实我们都要懂,学佛最可贵的是要培养我们的信心。后面这五首偈二十句,别显信心殊胜的德能。我们有没有?为什么没有?没有,你就晓得我们没有信心。它二十句,每一句是讲一桩事情,所以我们学习可以一句一句学,不必一首偈一首偈的念。我们先看第一句:
【信无垢浊心清净。】
这是「别显」里面第一句。我们有没有?『垢浊』都是烦恼,就是染污。信没有染污,『心清净』。我们今天的心不清净,妄想杂念太多,这就是说你没有信!没有信,你就要知道,你不是要念佛求生极乐世界吗?往生极乐世界三个条件,你必须要具备这三资粮,信、愿、行。你想想看,你能不能去?别人赞叹我,我很欢喜,别人毁谤我,我很难过;欢喜是染污,是垢浊,难过也是垢浊,心不清净。你为什么会有这个?因为你执著身是我,我相、我见没有破!所以境界风动,立刻就被染污。我们修行在哪里修?最重要的就是在人事环境里面修,我们要把烦恼习气在境缘里头炼掉。境缘是个炼钢炉子,我们是块生铁,到里面去冶炼,把烦恼习气炼掉。
什么时候听到别人毁谤我、侮辱我、陷害我,甚至像忍辱仙人一样,把我凌迟处死,都没有一点怨恨心。中国人,自古以来读书人对生死也不在乎,有所谓「士可杀,不可辱」,这是中国人的习气!读书人杀头没有关系,不能侮辱,把侮辱看得好重好重。所以,古来的这些大德们翻经,诸位要晓得,六波罗蜜里头原本不是忍辱,是忍耐。为什么翻成忍辱?专门对中国人讲的。中国人怎么会把辱看得这么重?辱不能忍,不能忍叫你忍。所以中国的翻法就翻成忍辱,告诉你辱也要忍。辱都能忍了,还有什么不能忍?古大德这个翻经的用意好!对症下药。
我们要想修清净心,要想断烦恼,清净心起用就是智慧,你说这个多重要。我们的信心从哪里建立?前面第一首非常重要,尤其是末后这一句。你相不相信你自己是佛?这个重要,你要从这个地方建立信心。中国从前儒家的念书人,也从这里建立信心,人性本善,「人之初,性本善」,他相信这个。我的性本善,为什么变成不善?染污了。佛告诉我们,本来是佛!你现在为什么变成这个样子?你被染污了,你迷惑了,从迷染里面变现出无量无边的烦恼习气,这么来的。而这个东西全是假的,你现在确实是佛,我常常讲糊涂佛,被染污的佛。
好像我们把佛比喻作黄金,大家看得最宝贵的,黄金、钻石。你是黄金,你是钻石,现在怎么丢在粪坑里去了,所染的、外面所包的统统是粪便。你嫌不嫌弃它?真的懂得的人不嫌弃,不能丢掉,丢掉了,宝就丢掉了。把它清洗干净,它就又恢复了。脏的东西不是它本有的,它本来没有带脏的东西,那是不小心掉下去了。佛菩萨眼睛里面看我们芸芸众生就是这样的,我们的本质里头没有染污,没有烦恼习气。自性里头,你的本性里头有圆满的智慧、圆满的德能、圆满的相好,你知不知道?我们从这里建立信心。
我今天接受佛陀的教诲,为的是什么?要把我的染污把它洗刷干净,洒心易行,我们要向佛菩萨学习,佛菩萨是清净无染。佛教我们从哪里学起?我们现在不孝父母,不尊重师长,要知道孝亲尊师是性德,你自性里头本有的,不要人教的,自然的、天生的,这叫性德。哪个人不爱父母?哪个人不爱老师?哪个人不爱兄弟?哪个人不爱朋友?性德。你之所以不爱,迷了,迷了才起贪瞋痴慢、怀疑、邪知邪见,这统统是染污,垢浊全包括在里头,心不清净。
所以,你要不信身心如来知见,那是自己!你的信心从哪里来?学佛,你看看头一句就把这个教给你。儒家从小朋友开始上学念书,《三字经》头一句「人之初,性本善」,就把这个教给你。你一生的方向、目标就是这个,一生努力的方向、目标,要把我们迷失的本善找回来。佛法里面讲「父母未生前本来面目」,我们父母未生前本来面目是本来是佛。你要是真的肯定了、真听懂了、接受了,你就有自尊,自尊而后能尊人。他为什么不尊敬别人?他没有自尊。他为什么不能爱别人?他不自爱。自爱而后能爱人,自尊而后能尊人,尊重自己的佛性,尊重自己的本善!
清凉大师前面的小注注得很好,他老人家讲「知见相为菩提,知见性为涅盘」。所以《法华经》上讲,「开佛知见,为无上义」,这个地方就讲「双开菩提涅盘」。你没有信心你不能成就,没有信心的人读经不能体会,听讲不能开悟,这就说明信心比什么都重要。清凉大师在此地给我们做的注解,「心净为性,故能翻不信浊」。信心本来是清净的,《金刚经》上说得好,「信心清净,则生实相」,实相是实相般若。翻就是反过来,不信是垢浊,信是清净,我们从这些地方去体会。第二句:
【灭除憍慢恭敬本。】
你就看这两句,骄傲、傲慢这是烦恼。这个烦恼不轻!在根本烦恼里面它排在第四,前面三个是贪瞋痴,接著就是慢。今天世界的动乱,诸位都知道非常严重,为什么不能化解?从事於和平工作的志士仁人里面真有有智慧的,我们常常在一起聊天也谈到,所谓面子放不下。面子是什么?憍慢。每个人都不肯低头,有一人肯低头,问题不就解决了吗?往年我在新加坡,团结九个宗教,用什么方法团结?灭除憍慢,恢复恭敬,就团结了。我们每个宗教去拜访,见到他们的神像,我们就先磕头、去顶礼,他们看到欢喜;对他的经教、对他的传教师恭敬,虚心向他请教,怎么会不能相处?他对我们很欢迎!如果总觉得我们的神是真的,你们那都是假的;我这是正法,你们都是邪道、都是外道,怎么能和睦?永远没办法和睦。
宗教如此,你在家里一家也是如此,你对待你的家人没有傲慢,上上下下都恭敬,你这一家和睦。扩大到世界国与国之间,如果我们也放下面子,大国能对小国恭敬,小国感恩;强国对弱国恭敬,弱国感激。哪有化解不了的问题!所以全是烦恼在作祟。由此可知,我们从经文里面就体会到,不信自己的性德,不信圣贤的教诲,宗教里头不相信神,不信上帝,麻烦就出来了。如果真的有信,这个世界是和平的,本来是和谐的,天地万物没有一样是冲突的,确实是一团和气。你有没有看出来?你什么时候能看出来,整个宇宙一团和气,然后你回过头来再看山河大地、花草树木、一切众生,也是一团和气,在这个地球上和谐共存,这是事实真相。
禽兽愚痴,它也不侵犯别的禽兽,除非是什么?肉食的这些动物,实在是饥饿得没法子,才捉一只小动物来吃,算很不错。像狮子、老虎这些猛兽,它们吃一餐大概三天,也就是三天吃一餐。吃饱之后他就睡懒觉,那些小动物在它四周围跑来跑去,理都不理。从这个地方我们就体会到,宇宙确实是和谐的,万物确实是能够和睦相处的。小动物繁殖力强,所以它永远能生存;虎豹繁殖力很低,上天很公平。人是很麻烦的,迷了之后,不吃它也要杀它,这就是违反性德,违反自然的规律,就要受苦报;换句话说,你要受到大自然的惩罚,天灾人祸是自然的回报。你的善心善行就国泰民安、风调雨顺,这是自然给你的回报;不善的心行,这个社会就是天灾人祸,我们生活就很痛苦。
从这个地方我们要学习的,学习决定是在生活当中,离开生活到哪里去学?没地方学了。常常想到我的心不清净,我的心还有杂念,我的心还有分别、还有执著,佛家讲的信我没有。信没有,愿就没有,信愿没有,行也是假的,念佛不能往生。我们如果真正想求往生,真正想亲近阿弥陀佛,亲近阿弥陀佛那是圣人,想想看我们今天有没有胜德?诸位要知道,胜德是自己本有的,一定要记住本性本善,本来是佛。你自己要能肯定你自己,然后才力求上进,把我的不善东西淘汰掉,这是自性里头没有的。你看看清凉大师的注解,你就完全明白。佛在这里讲,信决定没有染污,信决定是清净心。我们心不清净,没有信;我们还有染污,没有信。
这个第二句里面,清凉大师的注解也注得好,「信理普敬」。就是信的理体是什么?普贤菩萨十愿的第一愿「礼敬诸佛」。中国古人教我们的,《礼记》里面你翻开头一句,「曲礼曰,毋不敬」;佛家的忏仪,你们常常拜忏,「一切恭敬」。你看看普敬,这是信,信的理体就是普遍恭敬。「故翻憍慢」,憍慢是不敬,贡高自大,信里头没有。由此可知,修行这两个字怎么讲?行是行为,行为错了。行为就太多了,佛为了教学方便起见,把无量无边的行为归为三大类,身口意。你身的动作,这身的行为;口的言语,口业的行为;起心动念,是意业的行为,归为这三大类。这三大类的行为错了,什么叫错了?违背了性德,违背了理性。你的本性被污染,被污染就不清净,被污染就生烦恼,就生起贪瞋痴慢。
本性里头本来具足戒定慧三德,戒的反面是贪,定的反面是瞋,慧的反面是愚痴。迷了之后,你看把自性里面的戒定慧变成贪瞋痴,错了。今天佛教我们修行,把这个错误修正过来,如何能把贪瞋痴恢复成戒定慧。我们现在谈到戒律,都不愿意接受,不愿意学习,错了。没有戒就没有定,没有定就没有慧;换句话说,你要不持戒,你要不学信,你的烦恼永远不会断。烦恼永远不会断,换句话说,念佛你也决定不能往生。往生虽然讲凡圣同居土带业往生,经论上跟我们讲得很清楚,只带旧业,不带现行。现行,你现前的烦恼习气不能带,带从前的、旧的。那现在的,现在我们信愿行的功夫能够把烦恼伏住,不要断;断太难了,断,你就证阿罗汉果了。所以这叫易行道,你要能伏得住。
伏跟断在相上讲没有两样,是相同的,但实际上讲不一样,功夫浅深不相同。断了,永远不会再起来;伏是你把它控制住,这是定功。念佛的功夫深,把它控制住,你一疏忽不控制,它又起现行。但是念佛人只要能把它控制住就能往生,这不可思议。我们能不能在日常生活当中,把这些所有不好的习气都能控制住?这个念头才起,阿弥陀佛,赶快把它熄灭。憍慢的念头,染著的念头,我们《华严经》上讲执著,执著的念头,分别的念头,一起来立刻就控制住,这叫真念佛,这叫会念佛。不可以一面念佛,里面一面还起烦恼,那一点用都没有,那就是古人讲的,「口念弥陀心散乱,喊破喉咙也枉然」。好,现在时间到了,我们休息几分钟。
诸位法师,诸位同学,请坐。我们接著看第三句,看第二首偈的第三句:
【亦为法藏第一财。为清净手受众行。】
我们看第三句。清凉大师告诉我们,「十藏之内,信即是藏」,我们先说这句。十藏是十无尽藏,有十条。第一个就是「信」,十藏里面称信藏,头一个是信。确实信在一切法中,它都是站在第一位,它要是没有了,后面全都没有了,你说这个多重要。十藏就好像十层大楼一样,信是第一层,戒是第二层。我们今天讲,为什么不能持戒?十善是根本戒,还没有列在戒律里面,善!从十善再提升到戒,五戒。所以十善是福德,五戒是功德,那就不一样。我们今天不单谈戒,善都没有,这是戒的基础。没有十善,经论上诸位只要展开,你就会看到,佛称人是「善男子,善女人」。为什么会这种称呼?具足十善。不一定皈依,十善修得很好,没皈依,佛对他尊敬,菩萨对他尊敬,善男子,善女人。具足十善才能皈依。
所以从前传授三皈的条件就是十善业,没有十善的人不能皈依。你看皈依,从净业三福你就知道了,皈依的条件是「孝养父母,奉事师长,慈心不杀,修十善业」。这个都能做到,然后才能「受持三皈,具足众戒」,才能够受三皈、受戒。如果没有前面的基础,你就晓得现在的三皈全是假的。很多人来找我,要我给他授三皈,说老实话也都是假的,哪有真的!得清楚,不要让鬼神笑你。我那个皈依证,我自己也不晓得,到处都有人印,反正就是受过皈依的我也不记得。我从来不记人的姓名,也不记人的电话号码、地址,统统都没有,没有往来。三皈传授我讲得很清楚,有小册子、有光碟。你要真正做一个三宝弟子,受过三皈五戒,净业三福头一条不能没有,没有头一条全是假的。天台大师讲这种人叫名字三皈,有名无实。佛法的标准不能下降,为什么?它是圣凡的标准。这一降就是凡夫,不是圣人,这个标准要严格的遵守。
十藏里头第一个是信,第二个是「戒」,这就说明你有信,你才会持戒;没有信,你不可能持戒。而信里面,《华严》讲得好,不是信别人,不是信佛菩萨,不是信善知识,信自己!自己本来是佛,信自己本性本善。戒是什么?戒就是本善,戒就是性德,是自己的性德。你能这样相信,你才真正能做到,这叫自尊,这叫自爱。凡是违背性德的,自性里头没有,佛菩萨告诉我们,那是虚妄的,那是假的,自性里没有。自私自利、是非人我、五欲六尘、贪瞋痴慢统统没有!
惠能大师讲得好,「本来无一物」,这个本来无一物是说什么?十法界依正庄严,自性里没有。所以永嘉大师才说,「梦里明明有六趣,觉后空空无大千」,这个大千是三千大千世界,十法界,自性里头没有。你晓得我们现在全都是在作梦,你把梦中当作真的,你亏吃大了。这个大亏是什么?你永远不会省悟过来。佛菩萨、世出世间圣人教导我们,目的在哪里?目的叫我们觉悟,目的叫我们醒过来,如此而已,不能不知道。
最近这些年来,我也有听说,国内外,尤其是国内,有很多人在说供养我道场,我要回国去住。其实我在香港,已经回国了。甚至於有到处募捐、化缘替我建道场,我都不知道。我会不会去住那些道场?你们自己想一想就知道,不可能。学佛要有智慧!你被别人欺骗,你没有智慧。我一生,八十岁了,可以讲是一生,来日无多,一生都是讲经教学,四十八年,从来没有中断过,没有道场。我讲经四十八年就是出家四十八年,我一出家就开始讲经,讲经是在没有出家之前学会的,在李老师会下学得的。
哪个地方请我讲经,我都会去的,从来没有拒绝过的。但是在中国,我们一定要守国家的法律,尊重国家的国策。在中国要是找我讲经的话,一定要国家宗教局批准;国家宗教局没有批准,我不可以,我不会接受的。居然也有人说,国家宗教局批准了,很多信众都相信,那就没法子了。宗教局是不是批准?我不会去调查,但是我没有收到宗教局批准的文件。像这些地方,我们学佛的人头脑聪明,不会被蒙蔽,不会被欺骗,这一定要知道。我一生不建庙,别人建庙送给我,我不敢接受,你知道为什么不敢接受?我前面讲了,我找不到六和敬的同参道友。
如果这个道场不是修六和敬的,你想想我敢不敢住?我一生都在读经,这是违背了佛法。年岁大了,将来不能再继续讲,顶多我只有个小房子,自己好好修行就够了。在香港,现在陈老居士供养我这个小地方足够了,我还要多大地方!多大地方,每天打扫耽误多少时间。他供给我的这个如法,产权是他的,借给我住的,我哪一天不在这个世间了,这个房子他收回去。我没有财产,这个诸位同修你一定要很清楚、很明白,我一生没有任何牵挂、没有忧虑,舍得干干净净,求一个清净心。
劝导同学们,都是希望从《弟子规》学起,把弟子规百分之百的落实,戒律,弟子规是戒律。在净业三福第一条里头,「孝养父母,奉事师长」,就落实在《弟子规》;「慈心不杀」,落实在《感应篇》;「修十善业」,落实在《十善业道经》。我勉励同学你要真正学佛,你从这三样东西扎根,这三样是儒释道的根。你有根,你就有生命,你有根,你是活的,你将来必然茁壮、开花结果。
现在确实是有人要送地给我,送房子给我,都很大,我也愿意接受。接受干什么?不是我住,办学校。我这一生确实有个愿望,希望帮助年轻人认真的修学。要帮助年轻人,一定要有修学的环境,佛家常讲「法轮未转食轮先」,所谓是「身安则道隆」。没有一个安定的环境,你心定不下来,学跟道都不能成就。所以我在澳洲建了个道场,供养大众的,环境非常之好,设备也相当齐全。真正修学的人不多,假的多,真的不多;我们能够有个三十、五十,那就不得了,那真的就是大道场。
我们的期限,最好是大家在一起发心修学,一生依众靠众,就在一个地方住,心是定的。别的地方请我们讲经,我们去讲,讲完了回来,同学们在一起切磋琢磨会有成就。我要求的基础就是这三个根,你没有这三个根,你到这个地方来没用处;这三个根你扎稳了,那就非常欢迎。将来在这个道场,我只希望一生当中专攻一部经,至少十年,十年工夫用在一部经上,专!「教之道,贵以专」,学之道还是贵以专,一门深入,长时薰修。你有儒释道的根,你在十年当中学一部经,这一部经通了,一经通一切经都通。经教是可以自己选择的,你搞一部,十年,不下山,四事供养我来负责。现在确实大家都有这么一个意愿。
我离开这段期间,他们又买了两块土地,如果合中国的来算,大概是一千五百亩,面积很大,准备建学校。打电话告诉我,环境非常好,有懂得风水的去看,风水绝佳。国内也有这个情形,但是我统统是办学,办学校培养人才。没有真正的人才,道没有法子弘传,人能弘道,非道弘人。所以一定要依照佛陀的教诲,从这三个根上建立坚定的信心、愿心。你没有这三个根,信心建不起来;有这三个根,信心就有了。信即是藏,有信,你才能真正接受三皈、五戒、十戒,乃至比丘戒、菩萨戒,你才能接受。如果没有十善,皈戒都是假的,三皈是假的,五戒更是假的。
具足戒律、威仪,惭愧的心才生得起来,这是十藏第三是「惭」,第四是「愧」。惭愧在中国道德里面来说,就是知耻的心,八德里面,孝悌忠信、礼义廉「耻」,这个字很重要。惭是什么?我们讲从内发的良心,我要不认真学,对不起自己,这叫惭,对不起自己是惭。自己本来是佛,自己本性本善,我要不认真学,怎么能对得起自己的本性本善?怎么能对得起自己本来是佛?愧是什么?愧是对不起别人,对不起父母,对不起老师,对不起佛菩萨,对不起一切众生。一切苦难众生,我修成才能帮助他;我修得不好、修不成,他天天在期望著我们帮助他,救苦救难,我们怎么能对得起他?所以惭是第三,也都是藏,信是藏,戒是藏,惭是藏,愧是藏。这前面四条,十个前面四条,是动力,我们今天讲能源,讲的动力,推动你,推动你勇猛精进。
第五个「闻藏」,多闻,你就认真学习。多闻,初学的,自己在没有开悟之前不是广学多闻,而是这部经重复的去学习,这也是属於多闻的一种。古人常讲「读书千遍,其义自见」,千遍你的心就定了。没有一天不读书、不读经。道场经典具足,至少都有一、二套《大藏经》。我们澳洲的学院有十种不同版本的《藏经》,这是什么?你查考方便。你学一门,至於学哪一门,各人自己选择,我们不勉强,说大家一起,不需要。
你喜欢学哪一门,你就专攻哪一门。如果有二、三个人都是学一样东西,它就成一个小组,也可以;一个人学一门,也好。天天要读,天天要研究,天天要跟大众在一起讨论!在大众、同学当中做心得报告,一个星期不能少过四个小时,做心得报告。每个人做心得报告都去听,这广学。我听,我不学那个,但是听的时候,帮助我自己这部经的悟处。多听,我在这边遇到困难,听听别人,豁然开悟,明白了,好帮助。教学相长,这是切磋琢磨的利益。多听别人讲经,多读、多讲,闻藏。释迦牟尼佛一生讲了四十九年,他的那些常随弟子一千二百五十五人,绝大多数都是跟释迦牟尼佛四十多年,无论在哪个地方讲经他们都听到。
第六个是「施藏」。出家人没有财物,舍干净了,用什么布施?法布施。法布施里头第一个,形象布施,就是做个好样子给大家看;换句话说,你是社会上标准的好人。为什么?十善,你修十善。我们今天所要求的,不但你修十善,你修《弟子规》,你修《感应篇》,真正是世间的大好人。世间人毛病习气很多,你都没有,你是世间人的好榜样。法布施、无畏布施,你所得的是智慧、健康长寿,你就会接引很多的众生。如果你前世修很多财布施,你的供养会很多,这些供养当然你也不会去享受,你又有财布施。财、法、无畏永远不断!
三种布施里面的果德,有财富、有智慧、有健康长寿。这里面最重要的,我们要智慧,智慧能断烦恼,智慧能破无明,所以下面「慧藏」,第七个。第八个「念藏」,念是什么?你看中国的文字,今心,不是过去,不是未来。过去不要去想它,未来也不要去想它,最重要的是现前。现前的心,真诚、清净、平等、正觉、慈悲,看破、放下、自在、随缘、念佛。现前的心是这个心,大菩提心!前面十个字是菩提心,后面十个字是菩萨行,这个人真正是发菩提心,修菩萨道,他是真菩萨,不是假菩萨。
第九个「持藏」,持是保持,永远不会失掉,而不是露水道心。所谓露水道心,是时间很短,保持不住。为什么保持不住?如果前面没有这个基础,最重要的基础就是信、戒、惭、愧,或者闻也算进去,前面五个是基础。没有前面五个,保持不住!前面五个有了,有这个根基,你肯定保持,你不会失掉。第十个是「辩」,辩是辩才无碍,你得无碍辩才。无碍辩才不是自受用,是他受用。你看十藏前面九个是成就自己,最后这一个是成就众生;前面九个示现的是身教,后面这一个是言教,身教比言教重要。
这个叫十无尽藏,这十条叫无尽藏,都从信里面发展出来,开发出来的,没有信,全都没有了。这是《华严经》功德林菩萨说的,大菩萨教小菩萨,希望诸菩萨修学都能够契入佛法。佛法是什么?佛法是性德。契入佛法就是明心见性,你的烦恼习气舍了、放下了,性德现前,你入了佛的境界。为什么叫无尽藏?这十条每个字里头含摄无尽的法海。《华严经》上讲一即一切,一切即一,任何一个字里头都含摄无量无边的性德,所以称之为无尽藏。由此我们就可以知道,这十条是略举几个例子,所有一切的德能无量无边,每个德能都含摄圆满的性德。这是《华严经》末后所讲的不思议的法界,清凉大师引用十藏,用意很深!
下面又说「七圣财中,信为第一」,财是财宝,世间的财宝,金银、琉璃七宝!你要是得到,可以富裕你的物质生活。佛家也讲财,出了家还有财,圣财!圣人之财,不是物质的。这七种财你要是得到,丰富你的精神生活,精神生活比物质生活高得太多了。你看看孔子赞叹颜回,颜回的物质生活很贫乏,「居陋巷,一箪食,一瓢饮」。你就晓得吃饭没有饭碗,喝水没有茶杯,喝水用瓢,葫芦瓢;吃饭用竹子编个篓子当作饭碗,你就知道他的物质生活。所以夫子说,那样的生活要是一般人过,「不堪其忧」,可是颜回怎么样?颜回天天快乐,你见到他是欢欢喜喜,「回也不改其乐」。他乐的是什么?他虽然没有金银七宝,他有圣财,他快乐!得到圣人的赞叹,夫子是圣人,常常赞叹他。
七圣财七个项目,跟十无尽藏几乎都是相同的,无尽藏就是七圣财,七圣财就是无尽藏。七圣财里面头一个是信,你看十无尽藏头一个也是信;第二个是戒,七圣财里面第二个也是戒。《净名经》里面所说的,「惭、愧、闻、舍、慧」,在《净名经》上讲的,几乎跟十无尽藏是一样的。另外还有一个说法,就是《未曾有经》,《未曾有经》里面佛讲的第一个是信;第二个是进,进是精进,勇猛精进不退转;第三个是戒;第四个是惭愧,惭愧算是一个。在《净名经》里面惭愧算两个,《净名经》里头没有进、没有定。《未曾有经》里面有定、有慧,定慧算一个;有闻、有舍,舍就是十无尽藏里面的施,布施。十无尽藏里头没有讲定、没有讲慧,意思在里头,在哪个字里头?在念、在持,在这个里头。为什么?没有定慧,哪来的辩才?辩才无碍是从定慧里头出来的。
所以这是出世的法财,出世人要修的,出世人重视精神生活,也就是重视功德法财。这一说你就知道了,包括这些德目,要是把它一个一个的说,里面是九个德目,惭愧算一个,定慧算一个,才变成七个。你在这个地方看到惭愧两个字多重要,我们一般人讲良心、羞耻心。我要不好好的做,我对不起自己,对不起自己是惭;对不起别人是愧,别人里面头一个是父母、师长,学佛的人是佛菩萨。佛陀距离我们现在二千五百多年,这外国人说的,中国历史上记载的三千年。三千年代代相传,这些祖师代代相传,传到我们这个地方,我们不好好认真学就断掉了,你怎么能对得起佛菩萨?怎么能对得起祖师大德?
中国人常讲「不孝有三,无后为大」,后是什么?传人,传法的人。佛法传到我这里以后没有了,我没有传人,没有了,这个罪就很重。所以,提携下一代、培养下一代比什么都重要!传法的条件是什么?给诸位说,你具足十藏,你具足七圣财,你就具足传法的条件。十藏、七财里面都有信、都有戒,这两个字尤其重要。有惭、有愧的人怎么能不精进?这是你勇猛精进的动力,它在推动你,这不是名闻利养。世间人无论从事哪个行业,他也很精进,他为什么?为了赚钱,为名为利,名利在推动。圣教没有名利,什么东西推动?惭愧。我要修不好,我要教不好,我底下要没有传人,真的是对不起自己,对不起佛菩萨,对不起父母,对不起老师,对不起众生。你就知道这个问题的严重。
讲到戒,大家一定要牢牢的记住,根本戒,我们的修学最高的指导原则就是净业三福。所以净业三福第一条里头,「孝养父母,奉事师长」,我将它落实在《弟子规》;「慈心不杀」,落实在《感应篇》;「修十善业」,落实在《十善业道经》。我不是自己想的,不是!是佛陀的教诲。有了这个基础,才「受持三皈,具足众戒」。在家三皈、五戒,出家三皈、沙弥律仪,必须要做到,然后再慢慢向上提升,你的学业、道业才能成就。你这一生就没有空过,你这一生法喜充满,真的是无量的幸福。这是现在所谓幸福美满的人生,确实你一生可以享受得到。现在时间到了,今天我们就讲到这一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