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方广佛华严经 (第一六一三卷) 2006/8/20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档名:12-017-1613
诸位法师,诸位同学,请坐。请看「贤首品第十二」,「发心行相」,我们接著前面清凉大师的开示,「四因四缘」,我们从第四缘看起。「但为永灭众生苦者,即见生受惑业苦,是第四缘」,这个生就是众生,受就是现前所受的迷惑、造业、受苦。这是菩萨发心第四种缘。前面第三是看到法将要断灭,这是危急存亡的时刻,不能不发心。同时在现前我们又看到众生太苦了,众生为什么会受这么多苦难?迷惑!迷的是什么?对於宇宙人生的真相一无所知,即使今天科学知识透露出来了,依旧不相信。科学家给我们透露的,人确实有轮回,西方在最近半个世纪,许多人热衷在研究,在找证据,所以现在通灵的在国外愈来愈多。
有确凿的证据证明人有灵魂,生死是什么?是身体,身体不是自己,灵魂才是自己,灵魂不生不灭。身体死亡了,灵魂离开身体到另外一个境界,他这一生的事情还没办完,来生还要来,还来继续办。外国人讲他的功课,他的功课没有学完,没有学好,还要继续来学习。佛法里面不是讲功课,但是也差不多,佛法里面讲的是业报,你造的那些业你得受果报。这个果报到底是哪一辈子才能搞清?我们一般人讲冤冤相报,就是你欠人的要还人家,人家欠你的也要还你,欠命的还命,欠财的还钱。
佛给我们讲,六道轮回里面的四种真正的原因,报恩、报怨、讨债、还债。不是这四种关系,这一生同样生在这个世间,陌生人,不认识。凡是会变成一家人,变成你的亲戚朋友,你的同事,只要跟你有往来熟悉的人,全都是有这四种关系。这四种关系轻重不一样,最重的变成一家人。偶然在路上走路,有个人见到你,很欢喜给你点点头,过去生中都有缘。很可能这个人一生就这么一次碰头,一生以后再碰不到,没有偶然的事情。这个人看到你很不顺眼,瞪你一眼,过去生中也有缘,这是轻的。这佛法里面讲的,佛法讲得好。
缘可不可以把它了了?行,觉悟就了了,不觉悟就永远在搞,像玩游戏一样,这个游戏玩得很痛苦。觉悟怎么样?不玩了,把这些放下。离开,走出,这就好像一个赌场一样,我不玩了,我想离开,我想走出去。走出去有门路,这个门路就是圣贤的引导、圣贤的教诲,所有古圣先贤留下来的典籍就是引导,所以我称之为宝,为什么?你从这条路,依这个引导,你就能走出六道轮回,不再搞这个游戏,这个游戏就可以终止。
凡是修学圣贤的一定是提升自己的灵性,提升自己的境界,这里头有大乐!佛菩萨救苦救难用什么?用教学,偶尔好像也有一点神通,有一点奇迹,那是什么?那是叫你相信,知道这个事情真有,你才肯死心塌地的去学习。神通只能帮助你起信,四种缘里头一个,见到佛菩萨神变威力,这是头一个,是让你起信的。你相信之后,你才会发心学习,这是对一般人的。那么对知识分子,这个东西知识分子看了摇头,这是迷信,不能接受。所以佛菩萨显圣,对知识分子没什么多大效果,知识程度愈高愈不会接受。那要用什么方法?第二种方法,第二种方法就是「受持正法修诸智」,这对知识分子非常有效。没有接触不知道,一接触就知道这大学问。
我的老师方东美先生,大哲学家,年轻的时候就到外国留学,他怎么会信这个东西!什么神变,他都不闻不问的。养病,到峨嵋山去养病,除了佛经之外没东西看,读书人看书看成习惯,所以就偶尔看看佛经,愈看愈有味道,发现这个里头有大学问。知识分子,用这种方式。你看看佛菩萨帮助众生,要接引众生,真的是方便有多门,归元无二路。让你接触到了,你明白了,你肯定,这不是迷信,这是大学问。
尤其是把什么叫佛、什么叫菩萨搞清楚了,原来佛菩萨是人。你就是佛,你就是菩萨,你只要把妄想分别执著断掉,你就叫佛。妄想断不掉,能把分别执著断掉,你就是菩萨;妄想分别还断不掉,你能把执著断掉,你就是阿罗汉;如果这三个都断不掉,你是六道凡夫。凡夫是人,菩萨也是人,阿罗汉也是人,佛也是人,就是你自己一个人!这哪有迷信?佛教今天衰,让社会大众产生严重的误会,你可不能怪别人,你要怪社会大众,那你就有罪了。要怪谁?怪自己。就是我们学佛的人自己没搞清楚,我们没有认真去实践,没认真学,没有把佛、菩萨、阿罗汉的样子显示出给社会大众看。人家看了,自然就觉悟。虽然是学佛,天天在念佛想求生净土,妄想分别执著依然很严重,没有减少,这就错了。我们会使社会大众产生误会,原因就在此地。
佛法的修行,修是修正,行是行为,行为有了错误,把它修正过来叫做修行。错误的行为太多,数不清,释迦牟尼佛把它分成三大类,妄想、分别、执著。这三大类表现在外面,第一个是思想、见解,第二个是言语,第三个是身体的造作,身语意。你的行为表现在外面的,总不外乎这三方面。这三方面,你的思想错了,你的见解错了,思想错就是你想错了,见解错是你看错了,修正过来;言语,你说错了;身体,你做错了,你把你所有错误修正过来,这叫修行。哪有迷信!一听到修行,这是宗教,这是迷信,那么你所有的一切错误都不需要修正过来,继续错下去。继续错下去,你自己要吃苦,你也害社会,你也害大家一起吃苦,这是正当的吗?所以今天我们讲迷惑,惑是根,惑就是通指妄想分别执著,这都是讲迷惑。
迷惑之后,他才造业,就是造作一切不善。我们在世间造作的善行,利益众生,帮助社会,也不是善因。为什么?出不了六道轮回,不能了生死,不能明心见性,这是错误!所以,在六道里面讲的善恶,在佛法里讲,那个善也是恶。佛法讲得很妙,业有净业、有染业,六道里面都是染业,染业里头有善有恶,善恶都染污。你看你造善,你生欢喜心,欢喜是什么?七情。你造的善,喜;造的恶业,有怒、有哀,悲哀,善业里头有乐。统统生七情五欲,统统增长贪瞋痴慢,这就不清净,你的心不清净。所以善恶都不善,这个要知道。
佛菩萨的善业是怎么讲法?佛菩萨善业在形式上跟我们一般凡夫没有两样,骨子里头不一样。就是他造一切善,没有生欢喜心;他造的恶,里面没有苦,就是他造的恶业里面不起贪瞋痴慢。这个厉害,不起七情五欲,那个业叫净业。这个东西我们都很难懂,我们用个比喻,诸位从比喻里头可以能体会到一些。佛菩萨在这个世间就像唱戏,舞台上表演,你看他完全照剧本,剧本叫你笑就得笑,叫你哭,你就装著哭。哭跟笑都不是生自内心,表演给外面看,与自己毫不相干,那就叫净业。我们世间人是苦乐忧喜都当作真,他不是演戏,不是表演。所以假戏真演,那就叫染。你们从这个地方慢慢去体会,什么叫净业,什么叫染业,你才真搞得清楚。
净业的果报不在六道,六道统统是染业,所以佛菩萨的表演高明!他所表演的,无论是善的、是反面的、恶的,全是教化众生。善的是正面教材,恶的是反面教材,全是觉悟众生的,绝对自己没有起心动念,这是佛菩萨,高明到极处。我们在《华严经》末后善财五十三参就看出来了,这五十三个人都是诸佛再来的,示现的。变化作各行各业、男女老少,你看他们在日常生活当中所表演的。我们想想看,我们现前各行各业、男女老少里头,有没有这种菩萨在表演?有,凡夫不认识,真的把佛菩萨也当作凡人。佛菩萨清楚,佛菩萨眼目当中的凡人也是未来佛,不过就是现在带著妄想分别执著迷惑的佛,他是佛,他不是假佛。所以,他对人能尊重,对造作极重罪业的人也是非常尊重,不一样!这个道理太深,大学问,绝对不是普通的知识,不是普通地方你能够学习得到的。
所以佛的教学,宗旨、目标我们就清楚了,两句话说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,帮助一切众生破迷开悟,迷就是惑。他只要觉悟了,他造的业就是净业,净业没有果报;果报有,但是没有苦乐,妙不可言!他在地狱、在饿鬼,绝对没有苦的感受。他为什么到地狱、到饿鬼?帮助那边众生,那边苦,你不去怎么办?要跟众生现同样的相,现同样的身;不现同样的身,他不能接受。所以菩萨在人间一定现人身,我们好交流,在鬼道里一定现鬼身,在地狱道一定现地狱身。你要知道,他的本事是什么?他没有惑,就是他不迷;他不迷,他所有一切造作是表演。表演就有正面的,有反面的,所谓是方便有多门,这就是方便,佛家讲善巧方便。你要懂得那个善,善是什么?帮助众生,帮助他觉悟,巧是巧妙,方法巧妙,方是方法,便是最恰当的方法,最合适的方法,所以他就没有一定的。用这个方法让人觉悟过来,醒过来。这是佛菩萨应化到九法界,他干的事情。
所以慈悲为本,方便为门,一片慈悲,不迷惑。所有一切造作都是度众生的,里头决定没有苦乐的感受。如果有苦乐的感受,那就要造业,那是凡夫,六道里头的业就是造染业。有苦乐的感受是染业,没有苦乐的感受是净业,染净,你从这个地方你就能够辨别得很清楚。我们今天做个好的事情,有没有欢喜?造作不善的时候,有没有觉得难过?要有这种情绪发生,染业,因为你有迷惑。不但我们人道有迷惑,天上也迷惑,一直到色界天,无色界天,非想非非处天人,还是迷惑,所以他出不了六道轮回。这就是所造一切,色界、无色界可以说是纯善没有恶,但是它是染,它不是净。他在这里面享受禅悦的乐趣,禅悦之乐有乐受,夫子所说的「学而时习之,不亦说乎」,那个悦是快乐。有那个享受好不好?好,不是不好,但不是净业。
净业的心永远不动,就跟《金刚经》上所说的「不取於相,如如不动」,这是净业。你要是懂得这个道理,你看《华严经.入法界品》才有味道,你才真能学到很多东西。你不懂这个道理你看不出来,你看到那一品就好像讲故事一样,像小说一样,你看不出里头真实智慧。你懂得,你就晓得善财童子是怎样把自己提升起来,怎样在境界里面,迷惑也在境界里头把它磨掉了;没有境界现前,断不掉。就跟刀一样,钝的时候你要磨,把它磨快。我们铜器久了之后,氧化了,你要把它擦干净。古时候有铜镜,用一段时期,一定要把它擦亮。我们妄想分别执著要常常禁得起磨练,慢慢把它磨光,就在日常生活当中,这是什么?要高度的警觉。
高度警觉没有别的,你就想到释迦牟尼佛为什么天天讲经、天天教学,讲经、教学就是时时勤拂拭。把这些芸芸众生的迷惑,天天把它擦干净。有些迷惑得轻的,擦个一段时间就恢复正常;烦恼习气重的,慢慢来!有的一生还不行,来生,来生还不行,甚至千生百生。你从这里就看到佛的慈悲,看到佛的恩德,佛氏门中,不舍一人,生生世世照顾你。经上常讲佛不度无缘之人,什么叫无缘?你不接受。你不接受,你就遇不到;你要是接受,真诚心、恳切的心接受,佛菩萨就应化来了,你就有缘遇到。不想接受的时候,怎么样在你面前,也当面错过,也遇不到,这就是看到众生迷惑。
迷惑,实在讲造业,决定是造的恶业多,善业少。所以三恶道的众生多,天上的众生少。为什么?天上是善业,心善、言善、行善,身语意三业都善才能生天。我们想想自己,看看我们周边那些大众,有几个人能够做到心善、言善、行善?那你就晓得,他是天人。心不善,自私自利,名闻利养,五欲六尘,贪瞋痴慢,这种人生不了天。凡是落在这十六个字的时候,他所造作的都是罪业。纵然做好事,好事里头有企图,决定有他的利益在里头,没有他的利益,好事他也不干;他干好事,里头不是有图名就是图利。所以果报不在天上,果报在来生能在人间就不错了。
善决定有善果,我们看到,都在眼前。行善得到殊胜的果报,他是什么身体?畜生身,这我们最常看到的,真有福报,比人的福报大多了。哪一类的畜生?宠物。你们想想看,养宠物的人,全家人都爱它,都照顾它,都侍候它。家里人会吵架,会不愉快,但是对那个宠物绝对没有恶行恶语,它的福报多大!过去生中修的福。畜生里头有福报的,饿鬼里面有福报的,妖魔鬼怪里面有福报的,绝大多数都是在人道里面修的福。为什么会堕到恶道里去?身语意不善。这个要高度警觉,要自己常常反省,身语意不善修的福报。他所修的福报确实他有他的企图,有他的目的,不像佛在经上讲的,无我相、无人相、无众生相、无寿者相,那个修福报是净业。那个福报就不是在六道里面,那个福报是帮助你灵性的提升,这是真正的福报,这是净业。
苦,佛讲六道都苦,这个要知道,欲界里面有八苦,三苦、八苦这是分类,苦苦、坏苦、行苦,苦苦里面有八苦,统统要受。天上也要受,欲界天到色界天,八苦没有了,为什么?欲控制住,他不是断掉,他是定功,禅定的功夫把它伏住。有,不起作用,所以他没有八苦,但是他有坏苦。坏苦就是寿命到的时候,身坏了,身还是要舍,就是色界天有身,既有身就有生有灭,时间长而已。他所居住的宫殿,住的环境会坏掉,我们谚语所谓沧海桑田。
无色界,无色界他身体都没有了,所以他坏苦都没有,他有行苦。什么叫行苦?他的境界虽然是非常好的境界,他不是永恒的,他也是有时间的,时间长短那是他的定功。佛给我们讲分为四等,最长的八万大劫,最长。八万大劫有到的时候,到的时候他要往下堕落,他没坏是什么?因为他没有身,他也没有宫殿,所以他只有往下堕落的苦,他没有坏苦。佛在经上讲得好清楚,我们要体会到,要真正能懂得。
你看佛的经教如此的殊胜,你把世间所有宗教、所有圣贤典籍展开来,你去读。你读其他圣贤典籍,你不懂佛法;如果你读佛法之后,你再看其他所有圣贤典籍,你全都贯通了。这就是什么?你站在最高的地方,下面看得清清楚楚;你站在下面,比你高的你看不到,就这么个道理。所以我感谢方老师,不是他教导我,永远不知道。佛经哲学是全世界哲学的最高峰,你站在最高峰的时候,所有一切宗教学术你全都看清楚了,一点都不错。学佛是人生最高的享受,不断把灵性向上提升,断烦恼、长菩提,菩提是智慧,佛法常讲烦恼轻、智慧长,这个里头多快乐!
这个快乐不是六道里面苦乐之乐,这是什么?觉法之乐,觉悟的乐,不是迷惑的。世间人苦乐忧喜舍都是迷惑,这是真正觉悟,真正省悟过来。你看看芸芸众生,无论他造善业、造恶业,清清楚楚。六道像个走马灯,他往哪里去,哪里来,你看得清清楚楚,明明白白。这里面有缘的,能接受的,帮助他;不能接受的,慢慢来!等他什么时候想回头,什么时候他玩厌了,六道轮回生死疲劳玩厌了,不想再玩,这就是觉悟。佛这个时候就来了,来帮助他。你有出离的心,你不想再玩,帮助你。你没有出离心,还继续想玩,佛菩萨也点点头,你去玩!就这么回事,你去玩。佛菩萨从来不勉强一个人,恒顺众生,随喜功德,普贤菩萨十大愿王,这十个纲领。
此地所说的,前面这个话你明白之后,你就懂得,这是见到众生受惑业苦,受这么大的灾难,搞六道轮回,佛菩萨来了。这些受苦的人、轮回的人,总是里头有觉悟的,一个觉悟,佛菩萨也来,这就是大乘教里常讲的,佛不度无缘之人。他欢喜接受,他明白了,他肯接受,佛菩萨来了。不能接受的,佛菩萨来了也顺便帮助他,没有善根的,帮助他种善根;已经有善根的,帮他提升,提升到什么层次,还是他自己的缘分。个人的档次不一样,有的人提升到菩萨,有的人提升到罗汉,有的人从人道提升到天道,畜生道提升到人道,不是一样的。
佛菩萨无论现什么身,无论说什么法,无论用怎样的善巧方便,你记住,决定是清净平等觉。他不迷,不迷就是觉;他不染,不染就是他不会被七情五欲所染,他不会被烦恼习气所染,烦恼习气就是贪瞋痴慢,他不染这个东西。这就是净业。他对一切众生决定是平等对待,平等对待里头没有高下。所以诸佛菩萨、圣贤人绝对没有一个是傲慢的,傲慢是烦恼,傲慢是染污,这个要知道。所以真正功夫得力,我们常讲,什么叫功夫得力?他时时刻刻知道自己错了,功夫就得力。知道自己错了这是觉,佛法讲始觉,他开始觉悟。觉悟之后,他就会修正,一定是先觉后修,他就会改正。改不是一下能改得过来的,为什么?习气太深,要很长的时间才能把毛病改过来。
毛病真的改过来,还带著有习气。佛经里头有很多小故事,佛曾经讲过,一个人证得阿罗汉果,证得阿罗汉果,我们就晓得见思烦恼断了,决定没有执著。可是他接触大众的时候还有习气,但是决定不是傲慢。佛给我们指出来,习气不好断,阿罗汉断了执著,执著的习气没断。到什么时候才习气断?到辟支佛,再升一级,习气断了。再上去,再去学习断分别,一层一层往上爬。
这就是见到众生受苦,这是感。众生有感,佛菩萨自然就有应,不是说我们要起个念头求佛菩萨,那个感就更明显。没有念头求佛菩萨,只要我们在这儿受苦受难,佛菩萨就有感应。这个感应,我们决定没有怀疑。为什么?我们从日本江本博士的水实验知道,这是自然的规律,自然就相感。你看我们起心动念,所有一切物质统统都有应,我们起个善念,山河大地,所有一切反应美好。我们起个恶念,瞋恚,发脾气,山河大地反应的都不好。这就是我们一般人讲气氛,中国人讲气氛,外国人讲磁场。这是刹那刹那都在那里变化的,为什么会有变化?众生的感不一样。由这个地方你就能体会到,佛在大乘教里面给我们讲的,整个宇宙是一体,在人身上所谓是牵一发而动全身,一根头发我们拉一拉,全身都感到有痛痒。宇宙是如此,我们轻微的一个念头,整个宇宙都有感应。
我们相信科学如果再能进步个几十年,一定会发现这个现象,现在江本胜做实验是刚刚开端。我跟他讨论这个问题,我把佛经里所说的告诉他。你这个实验觉得很惊讶,不可思议,可是在佛经里面这很平常,三千年前佛就讲得很清楚了。他听了也很惊讶,所以这真的是一门大学问。
我们从这个地方体会到,众生受苦难就有这么多众生,地球上就人来讲就有七十亿。有没有真正觉悟的,厌烦六道,不想再搞轮回?有,不多就是了。有个一个、两个,佛菩萨也来,他也不会舍弃。只要佛菩萨来,反正大家都沾光。由此可知,佛菩萨应化在这个世间,从来没有间断过。我们能受益多少,完全看自己对这个有没有信心,理解多少。实在讲你理解得愈深,你的信心愈恳切,这叫正信。从正信到真信,我们一般人学佛,入门的时候说老实话是迷信。也不错,迷信也好,迷信进来的,常常听讲经,常常学经教,由迷信就变成正信,生起了;由正信就变成真信。一层一层往上提升,信的档次提升了。
但是如果说不接触到经典,不听经教,只是在佛门里面求升官发财,求佛菩萨保佑,你永远是站在迷信,那就错了,那个解决不了问题。这些还都要讲到前生宿世,我们学佛的缘不是这一生,过去生生世世,这一生肯定跟前世连起来的,这个道理就更深了。如果不是连起来的,在这一生当中效果就非常微弱,不会有很殊胜的效果。这是发心的第四种缘。四因、四缘,我们就介绍到此地。现在时间到了,我们休息几分钟。
诸位法师,诸位同学,请坐。我们继续看清凉大师的钞文。「见苦即缘,长悲即因,故虽一文,因缘具足,此中四力不具,故不会之」。前面大师给我们开示,讲到发菩提心有四种因、四种缘、四种力。前面偈颂里面因缘具足,但是四力这个文字没有明显的,所以他就省掉了。在此地特别告诉我们的,什么是因,什么是缘,解释得非常简单,解释得好,我们应当把它记住。「见苦即缘」,见到苦,你的慈悲心生出来,那是因。可见得因是内心,缘是外面境界,外境是缘,身心是因,这个把因跟缘说得就很明白,很清楚。文字虽然是一样,在这三首半的偈颂里面,你懂得这个意思,经文里头字字句句什么是因、什么是缘,就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了。
再看下面,大师说「又文有四弘,可以意得」。就是这三首半偈颂里面有四弘誓愿,四弘誓愿就是大菩提心。「四弘者,文中不求五欲等,即显烦恼无尽誓愿断」,文里头是「烦恼无边」,我们一般四弘誓愿里面用「烦恼无尽」,所以我还是用一般大家常念的。这是很明显的,不求五欲就是断烦恼。你贪图五欲的享受,增长贪心,贪心增长下去就是贪婪无厌,这个事情很麻烦。五欲是财色名食睡,我们一个人生活在世间不能缺少的,但是要懂得适可而止。什么叫适可?圣人对我们的教诲,世出世间的圣人,最好常常欠缺,这个最好。也就是生活过得比较清苦一点,不能够太富裕。为什么?这里头对学佛的人来讲有大道理,你对於这个世间不会有贪恋,常常会有出世的念头,就是离开六道轮回的念头。所以物质享受决定不能太丰盛,自己一定要节制。
佛门里面谚语常讲「比丘常带三分病」,这个有道理。出家人怎样才厌离生死?你生活勉强能过得去,衣服能穿得暖,能吃得饱,但是常常有不足。不是说不太丰富,吃能有得吃,吃不饱;衣服有得穿,还是不够暖;晚上睡觉,从前出家人是打坐,没有躺著睡的。李老师常讲,坐著睡哪有躺著睡舒服?佛教人坐著睡,不教人躺著睡,睡也不是睡得很舒服,所以三分病。於是乎对这个世间没有贪恋,常常想还是离开六道生死轮回好,他能生出离心。佛给我们讲,有多余的,多余施舍,帮助那些更穷苦、没有的人。常常想著施舍,有多就施舍,没有的时候绝不强求,一切随缘度日,道理在此地。
不求王位,王位我前面跟诸位说过,今天的名词就是领导地位,各个阶层,不一定是政府机关,你看现在公司行号也像政府组织一样。各个阶层也要随缘,不要去争,为什么?有了竞争,经上讲长瞋恚。争到了很喜欢,争不到的时候,对於争到的人他就生瞋恚。争到手的人常常怕自己的地位被别人夺去,患得患失,愈是高的位次生傲慢,瞋恚就愈重。谚语所谓,官做得愈大脾气愈大,就这么个道理。所以有地位、有权势,有权有势力,如果真正用慈悲心、喜舍心为人民服务,好事!积功累德。如果是为自己的名闻利养,自己的享受,那就造业了。所以释迦牟尼佛为我们示现,王位舍弃掉了。
富饶都不是好事情,发大财的人,无论是在古、在今,谚语所谓「一家饱暖千家怨」。你发大财是你过去财布施所得的果报,如果你没有智慧,可能这里头给你带来灾难。强盗、小偷都把你当作对象,谋财害命,为了财把性命丢掉的,古今中外有多少人,你得想想。有什么好处?没有钱的人,坏人对他不会起恶念,为什么?他什么都没有,恶人看到他,你还不如我。所以富饶要懂得散财。
中国现在是没有神了,在从前,中国还是对神明非常敬重,神里头有财神,逢过年的时候,家家都要接财神。由此可知,一般民众对於财看得很重。中国财神是谁?范蠡,春秋时候越王句践的大夫,这个人聪明绝顶,帮助越王句践雪耻复国,中兴,真不容易!打败吴王之后,他知道越王句践这个人可以共患难,不能共富贵。患难的时候他用你,没有患难的时候,他觉得你是个人才,将来可能你会造反,他要把你收拾掉。越王句践最得力的,两个人,文种、范蠡两个人。所以范蠡劝文种要逃避这个劫难,文种不相信,最后真的被越王句践赐死,让他自杀。范蠡逃掉了,改姓名去做生意,把西施带走,西施是他的夫人,改姓名叫陶朱,陶朱公。陶朱公生意做得不错,做了几年发了大财,发了之后怎么样?统统散,做慈善救济,全都散掉。散掉后,自己从小生意又做起,做几年又发了,发了又散,再从小生意做起。
所以说你命里头有财,舍不掉的,愈舍愈多。历史上讲的三聚三散,他懂得散财,懂得布施,懂得散财。所以中国人把他当作财神,就是让有钱的人应当要学他,这是对的。有能力经营赚钱,赚到钱之后能够救济一切贫苦众生。他的救济,他连本钱都散掉,散得彻底。人家救济别人的时候,总是盈余里头抽一部分,他不是的,他全部散掉。这个做法正确,完全正确,这是真实智慧。散完之后一无所有,再从小生意做起,没几年又发了,发得很快。希望得财富的人都以他做榜样,以他做模范,这是财神!现在南方一带,我听说拜财神,财神是关公,这我就想不通了,关公什么时候做了财神?关公是有义气,但是关公没有做过生意,恐怕他不懂得发财之道。拜错了神,应该拜范蠡才对,向范蠡学习。
所以这是跟佛经上讲的一样,春秋那个时候,佛教还没到中国来。佛教到中国来是秦汉的时候,战国的时候跟西域就有往来,国家正式派使节去礼请,是汉朝汉明帝永平十年,公元六十七年,今年公元是两千零六年。公元六十七年,中国的皇帝派使节到西域,迎请摩腾、竺法兰这两位印度的高僧,带著佛像、带著佛经到中国来。这是正式传入中国。跟佛讲的一个道理,佛法教我们求财富,财富是果报,因是财布施,你能够修财布施你一定得财富。聪明智慧是果报,因是法布施,你能够勤修法布施你一定开智慧。健康长寿是果报,因是无畏布施。什么叫无畏?能够帮助一切众生离开恐怖,得到身心的安稳,这叫无畏布施,你做这种事业得健康长寿的果报。所以佛讲你要想得这三种果报,你一定要修这三种因,修三种因,肯定得这三种果报。范蠡是做了榜样给我们看,愈施愈多,你为什么不肯布施?你不肯布施就大错了。
不肯修财布施,你将来得贫穷果报,不修法布施,你得愚痴果报,没智慧!不修无畏布施,你得到的果报是多病、短命。这个在佛法里,这种果报叫满业。业力里头分两大类,一个引业,一个满业,引是引导你到哪一道去受生,我们一般讲投胎,到哪一道投胎。投胎之后,你这一生贫贱苦乐不同,这就是你的满业不一样,满业就是你过去修这三种布施不相同,果报不一样。多修财布施,这一生发大财,来生是不是再能发大财?不一定。你这一生发大财,你所布施的未必有你过去生中布施的多。多少怎么算法?多少从百分比算,真是有道理。如果不是用百分比算,那富人永远生生世世富,穷人生生世世穷,就太不公平了。
你看《了凡四训》里面有个故事,说一个女孩子布施两文钱,那是在贫穷的时候,她只有那么大的力量,全部布施出来,贡献出来,果报就殊胜。她不是到第二生,这一生当中后来就做了王妃。做了王妃之后,再到寺庙里头布施千金,老和尚说你这个时候布施千金的功德,比不上你在贫穷那时候的两文功德。那个时候两文功德,你的心多虔诚、多恭敬,所以功德是圆满的。现在虽然你送一千两黄金过来,你的功德只有从前的一半,这个道理我们要懂。真诚、恭敬的供养,财供养、法供养、无畏供养,无畏里头最殊胜的、最方便的,是采取素食。你看素食不吃众生肉,不跟众生结冤仇,这是属於无畏布施。培养自己的慈悲心,培养自己跟所有一切动物是一体的心念,真的就跟一切动物沟通。蚊虫再多的地方,你去它不咬你,它咬别人,它不咬你。它知道,我不害它,它也不害我。
小动物统统都有灵性,可以沟通。现在我们用这种方法也教很多同修,他们都去做实验,果然都成功。大概前两三个月比较困难一点,不要灰心,真诚去做,肯定三个月之后就能沟通。可以跟这些动物和睦相处,一起修行。家里面的蟑螂、老鼠、蚂蚁、苍蝇、蚊子,统统可以沟通。我也不赶你走,但是要求我们彼此生活不要干扰,你不干扰我,我也不会干扰你。老鼠、蟑螂、蚂蚁,我们还可以留一点吃的东西供养它们,供养有一定的地方,不能让它乱爬;指定地方,它就会到那边去吃。蚂蚁来吃东西像排队一样,整整齐齐,一点都不乱,它不乱爬,你看到会很欢喜。蟑螂也是如此,老鼠也是如此,都听话!我们念佛,实在讲它也跟著念佛,甚至你会看到它念佛往生。往生还表演在你面前,为什么?它希望它往生之后,你帮它办后事,帮它把尸体埋葬,真的是通情。
富饶可以求,但是求要知道怎么用法。不知道用法,错用就有过失。财,你看世间贫穷人多少?过去没修,我们有多余的要帮助他,这正确的。多余不肯施舍就是罪过,看到人家受苦,不能伸出援手帮助,这就有过失。自乐要想到别人乐,换句话说,常常要为众生著想,想到自己就会想到别人。我们自己这一生当中,确实得无比殊胜的利益是佛法。我在这里得好处,我就全心全力把这种功德利益介绍给别人。还是一句话,有缘人,他相信、他理解,他也依教奉行,他就得到。他不能理解,他不能相信,那就种善根;种善根也非常难得,非常殊胜,这一生不得利益,来生后世会得利益。总都是有缘人,缘有厚薄不一样,种善根这个缘比较薄,这一生当中不起作用,来生会起作用。
所以他讲「不求五欲」,就是烦恼无尽誓愿断,烦恼真的是要断,为什么?烦恼障碍了智慧,障碍了德能,障碍了相好,相好就是福报,是我们自性里头本来具足的,不是从外头修的。自己本来具足的,烦恼障碍了,烦恼是什么?烦恼就是迷惑,就是前面所讲的妄想分别执著,大小乘教里面常常讲的贪瞋痴慢。对於圣教的疑惑都是烦恼。
「但为永灭众生苦,即众生无边誓愿度」,这个心要有,要常常提起,不能中断。我们在这个世间真的要学菩萨,到这个世间来干什么?来的时候是业力,业报身,我到这个世间来是业报。可是遇到佛法之后,我就能把我的业报转变了。转变成什么?转变成愿力,就是佛教里头常讲乘愿再来,乘愿再来不要去换一个身体;死了以后再来,这是乘愿再来,不需要。我现在就能把我的业力转变成愿力,那就是乘愿再来。业力是什么?自私自利,没有一样东西不是为自己,这是业力。现在一转,没有一样为自己,活在这个世间不是为自己。不为自己活著,为什么?为帮助苦难众生。我能尽多少力量我就尽多少力量,全心全力但为永灭众生苦。这个如果真的超过自己的业力,那你就是乘愿再来。
所以我看《了凡四训》,看《俞净意遇灶神记》,发心力度不够。为什么?自己的利益没有放下,没有全心全力为众生,如果全心全力为众生,他的命运就百分之百的转变过来。他们虽然转,没有到百分之百,可以说只转百分之五、六十,就算不错了。也就是他的善行、他的愿力,没有超过他的业力,还是在业力的范围之内。改变了,改变得有限。了凡先生的寿命五十三岁,他的寿命延长二十年,他七十四岁过世。如果像四弘誓愿,坚定的四弘誓愿,他可以活到一百岁、一百二十岁,健康长寿,利益众生,不是做不到的。一切法从心想生,所以说他对於家、对於儿女,还是牵挂。了凡先生如是,俞净意又何尝不如是!真的可以,在那个时候他还有体力,为社会、为国家多做些好事。他也不愿意做官,人生看透了,灰心了,回家去。回到老家教育儿孙,当然也是对的,也是好事情,为国家培养下一代。但是他有机缘可以做更多的好事,他没做。这就是看各人觉醒的程度不相同。
我们今天社会上迫切的需要,就是要有这样大慈、大悲、大愿、大行。今天世间的众生苦难太多,怎样帮助他觉悟?很多人说了,能觉悟得了吗?能。如果没有今天这种科学技术高度的发展,那真的是一筹莫展。这些众生都是迷惑颠倒,怎么教?我们现在明了,只有教学的方法有效,除这个之外,没有别的办法。现在我们用远程教学,用卫星电视,用网际网路。我们像现在有这么小小的摄影棚,如果我们有二、三十个老师,志同道合,我们来教化众生。二十四小时不中断,来给大家上课,能够同时播出去,全世界的人都可以收看到。化解冲突,全世界恢复安定和平,我的估计,不要三年就做到了,天下太平。不教不行!所以我们今天在庐江汤池做实验,给我们肯定的信心,一丝毫疑惑都没有了。人民好教,不是不好教。教学的内容,五个科目,就全部包括了,伦理、道德、因果,智慧、科学。如果有三十个老师,我们把这个科目一分配,一天二十四小时不中断的播出,不得了!这真的就救世界了,没有比这个更好的事情。
讲课讲不好,讲不好是你没有发真心,你有烦恼盖住你的真心,所以你讲不好,你学不好。如果你把烦恼断掉,真心显露,你会学得很快,你会讲得很好,会教得很好。所以这个大愿不能不发,而且四弘誓愿是以这一愿为中心。我为什么要断烦恼?我就为了永灭众生苦,我自己不断烦恼,我就没有办法帮助众生断烦恼;我不断烦恼,我就没有办法学好法门;我不断烦恼,我就没有办法圆成佛道。所以,四弘誓愿这一条是愿,其他三条是完成这一条;必须具备那三个条件,这一条才能做得圆满,才能做得到。所以非常重要,要发这样的大誓愿,绝不为自己,绝不为我的家庭。我为众生,我自己跟家庭都包括在里头,何必要去想自己家?何必想自己?
如果你要相信感应,你发这个大愿,你的家,甚至你的父母兄弟姐妹,佛菩萨全照顾了,不要你操心。我在这么多年当中,早年一个人流浪到海外,中国大陆诸位都知道,经过三反、五反、文化大革命。我在海外,我还有一个母亲在,还有一个弟弟在,讯息中断三十六年,不知道他们怎么生活。以后联系上才晓得,大陆那么样的混乱,我的母亲跟弟弟没有卷入,没有受到苦,平平安安度过,这三宝加持!我没有求,自然三宝加持。中国谚语所谓「一人有福,连带一屋」,一个人真正修福报,你的亲戚朋友、家亲眷属全都沾光。这是真的,不是假的,我自己在这一生当中亲身的体验。我们的愿心坚定不退。
帮助苦难众生,今天苦难众生是全世界众生都有苦难。我没有界限,我念念希望全世界的一切冲突都能化解,全世界的社会安定,一切众生和睦相处。所以,我跟全世界各个宗教都往来,不同族群也往来,没有界限。《弟子规》里面讲的,「凡是人,皆须爱」,不同的族群,他是人,不同宗教,他也是人,不能歧视。要平等心、真诚心热爱他们,帮助他们解决问题。为了要跟他们往来,所以我一定要熟读他们的经典,我跟他们往来才有话好讲。他们经典里很多与佛法能贯通,然后跟他讲的时候,所有宗教是一家人。他们相信宇宙之间有个真神,真神是谁?佛法里面讲的法性,佛法不叫真神,佛法叫法性。整个宇宙,万法万物,这真神造的,在佛法讲唯心所现,唯识所变。能现的就是法性,能变的是法相,所以我懂得了,他们讲的真神就是佛教讲的法性、法身。真神遍一切处,真神不是物质,也不是精神,现在他们宗教都这么说法,跟佛法就愈来愈近,很好沟通!
大家从这里建立共识,彼此就是一家人,什么冲突自然就化解了。所以我们的教学,卫星、网路长程的教学,远程教学,我们不仅仅弘扬儒释道,各个宗教我们都一起,对全世界来展示神圣智慧的教学。不同的族群、不同的宗教,我们能有三十个人团结在一起来干这个事情,不要多,三年,冲突没有了,世界恢复到安定和平,人人都能过幸福美满的生活,这个多有意义!这才叫众生无边誓愿度。我们要完成这个愿望,首先要断烦恼,接著要学法门,受持正法修诸智,这就是法门无量誓愿学。他这里用无尽,我们一般说无量跟无尽意思差不多。所以你说这是不是需要?不是需要,是必要!必需要干的;就是一定要团结宗教,要团结学术界来做这个工作。
今年十月真的是个好缘分,我们跟一些国家的宗教又可以团结;伦敦大学邀我去讲演,也是个好机会,团结学术。我不希望多,三十个人。这个一定要国家来支持。现在国家支持,我想到两个国家非常可能,一个是马来西亚,一个是印尼,这都是非常虔诚的宗教徒。他们的国家领导人跟我都很熟,我也想邀请他们来带头,我们来协助,让他们来带头。化解冲突,化解对立,化解误会,自然就走向互相尊重,互相敬爱,互助合作,团结一致。我们在这个世间就没有白活,这一生过的,外国人讲学习,我们的学习课程内容非常丰富,非常有成就。来世,外国人讲我们的灵性就提升,六道轮回里面的功课我们就毕业了。这是真的,一点都不假。我也很有意思,我看到美国魏斯医生的几本书,我想到美国当面去找他谈谈。在这方面有研究的人也很多,都想做一个接触,交换意见。
受持正法,受持全世界每个国家、每个族群圣贤的教诲,所以这个正法不是专指佛经。所有这些大宗教,信仰人很多的,最能够影响世道人心的,他们的典籍我们要学,要认真的学。我跟各个宗教往来,我告诉他,我读《圣经》我是用什么心态?我是最虔诚的基督徒,我才能领悟到《圣经》里面的教诲。如果我把它看成它跟我对立的,这是外教,你什么都看不到。我读《古兰经》,我是最虔诚的穆斯林,所以《古兰》里面的奥义我能懂得,要用这种心态。所有圣人都是我的老师,释迦牟尼佛是我的本师,耶稣也是我的本师,穆罕默德也是我的本师,这样才能学到好东西。我是个最好的学生,所以我接受这么多圣贤的教诲,这才能成就。
最后一条,「证菩提故,即佛道无上誓愿成」,证菩提就是恢复自性本有的智慧,这叫证菩提。自性本有圆满的智慧,自性本有无量的德能相好,统统可以恢复。这就是四弘誓愿最后一条,佛道无上,这就是佛法里面讲的明心见性,见性成佛。好,今天时间到了,我们就讲到此地。
诸位法师,诸位同学,请坐。请看「贤首品第十二」,「发心行相」,我们接著前面清凉大师的开示,「四因四缘」,我们从第四缘看起。「但为永灭众生苦者,即见生受惑业苦,是第四缘」,这个生就是众生,受就是现前所受的迷惑、造业、受苦。这是菩萨发心第四种缘。前面第三是看到法将要断灭,这是危急存亡的时刻,不能不发心。同时在现前我们又看到众生太苦了,众生为什么会受这么多苦难?迷惑!迷的是什么?对於宇宙人生的真相一无所知,即使今天科学知识透露出来了,依旧不相信。科学家给我们透露的,人确实有轮回,西方在最近半个世纪,许多人热衷在研究,在找证据,所以现在通灵的在国外愈来愈多。
有确凿的证据证明人有灵魂,生死是什么?是身体,身体不是自己,灵魂才是自己,灵魂不生不灭。身体死亡了,灵魂离开身体到另外一个境界,他这一生的事情还没办完,来生还要来,还来继续办。外国人讲他的功课,他的功课没有学完,没有学好,还要继续来学习。佛法里面不是讲功课,但是也差不多,佛法里面讲的是业报,你造的那些业你得受果报。这个果报到底是哪一辈子才能搞清?我们一般人讲冤冤相报,就是你欠人的要还人家,人家欠你的也要还你,欠命的还命,欠财的还钱。
佛给我们讲,六道轮回里面的四种真正的原因,报恩、报怨、讨债、还债。不是这四种关系,这一生同样生在这个世间,陌生人,不认识。凡是会变成一家人,变成你的亲戚朋友,你的同事,只要跟你有往来熟悉的人,全都是有这四种关系。这四种关系轻重不一样,最重的变成一家人。偶然在路上走路,有个人见到你,很欢喜给你点点头,过去生中都有缘。很可能这个人一生就这么一次碰头,一生以后再碰不到,没有偶然的事情。这个人看到你很不顺眼,瞪你一眼,过去生中也有缘,这是轻的。这佛法里面讲的,佛法讲得好。
缘可不可以把它了了?行,觉悟就了了,不觉悟就永远在搞,像玩游戏一样,这个游戏玩得很痛苦。觉悟怎么样?不玩了,把这些放下。离开,走出,这就好像一个赌场一样,我不玩了,我想离开,我想走出去。走出去有门路,这个门路就是圣贤的引导、圣贤的教诲,所有古圣先贤留下来的典籍就是引导,所以我称之为宝,为什么?你从这条路,依这个引导,你就能走出六道轮回,不再搞这个游戏,这个游戏就可以终止。
凡是修学圣贤的一定是提升自己的灵性,提升自己的境界,这里头有大乐!佛菩萨救苦救难用什么?用教学,偶尔好像也有一点神通,有一点奇迹,那是什么?那是叫你相信,知道这个事情真有,你才肯死心塌地的去学习。神通只能帮助你起信,四种缘里头一个,见到佛菩萨神变威力,这是头一个,是让你起信的。你相信之后,你才会发心学习,这是对一般人的。那么对知识分子,这个东西知识分子看了摇头,这是迷信,不能接受。所以佛菩萨显圣,对知识分子没什么多大效果,知识程度愈高愈不会接受。那要用什么方法?第二种方法,第二种方法就是「受持正法修诸智」,这对知识分子非常有效。没有接触不知道,一接触就知道这大学问。
我的老师方东美先生,大哲学家,年轻的时候就到外国留学,他怎么会信这个东西!什么神变,他都不闻不问的。养病,到峨嵋山去养病,除了佛经之外没东西看,读书人看书看成习惯,所以就偶尔看看佛经,愈看愈有味道,发现这个里头有大学问。知识分子,用这种方式。你看看佛菩萨帮助众生,要接引众生,真的是方便有多门,归元无二路。让你接触到了,你明白了,你肯定,这不是迷信,这是大学问。
尤其是把什么叫佛、什么叫菩萨搞清楚了,原来佛菩萨是人。你就是佛,你就是菩萨,你只要把妄想分别执著断掉,你就叫佛。妄想断不掉,能把分别执著断掉,你就是菩萨;妄想分别还断不掉,你能把执著断掉,你就是阿罗汉;如果这三个都断不掉,你是六道凡夫。凡夫是人,菩萨也是人,阿罗汉也是人,佛也是人,就是你自己一个人!这哪有迷信?佛教今天衰,让社会大众产生严重的误会,你可不能怪别人,你要怪社会大众,那你就有罪了。要怪谁?怪自己。就是我们学佛的人自己没搞清楚,我们没有认真去实践,没认真学,没有把佛、菩萨、阿罗汉的样子显示出给社会大众看。人家看了,自然就觉悟。虽然是学佛,天天在念佛想求生净土,妄想分别执著依然很严重,没有减少,这就错了。我们会使社会大众产生误会,原因就在此地。
佛法的修行,修是修正,行是行为,行为有了错误,把它修正过来叫做修行。错误的行为太多,数不清,释迦牟尼佛把它分成三大类,妄想、分别、执著。这三大类表现在外面,第一个是思想、见解,第二个是言语,第三个是身体的造作,身语意。你的行为表现在外面的,总不外乎这三方面。这三方面,你的思想错了,你的见解错了,思想错就是你想错了,见解错是你看错了,修正过来;言语,你说错了;身体,你做错了,你把你所有错误修正过来,这叫修行。哪有迷信!一听到修行,这是宗教,这是迷信,那么你所有的一切错误都不需要修正过来,继续错下去。继续错下去,你自己要吃苦,你也害社会,你也害大家一起吃苦,这是正当的吗?所以今天我们讲迷惑,惑是根,惑就是通指妄想分别执著,这都是讲迷惑。
迷惑之后,他才造业,就是造作一切不善。我们在世间造作的善行,利益众生,帮助社会,也不是善因。为什么?出不了六道轮回,不能了生死,不能明心见性,这是错误!所以,在六道里面讲的善恶,在佛法里讲,那个善也是恶。佛法讲得很妙,业有净业、有染业,六道里面都是染业,染业里头有善有恶,善恶都染污。你看你造善,你生欢喜心,欢喜是什么?七情。你造的善,喜;造的恶业,有怒、有哀,悲哀,善业里头有乐。统统生七情五欲,统统增长贪瞋痴慢,这就不清净,你的心不清净。所以善恶都不善,这个要知道。
佛菩萨的善业是怎么讲法?佛菩萨善业在形式上跟我们一般凡夫没有两样,骨子里头不一样。就是他造一切善,没有生欢喜心;他造的恶,里面没有苦,就是他造的恶业里面不起贪瞋痴慢。这个厉害,不起七情五欲,那个业叫净业。这个东西我们都很难懂,我们用个比喻,诸位从比喻里头可以能体会到一些。佛菩萨在这个世间就像唱戏,舞台上表演,你看他完全照剧本,剧本叫你笑就得笑,叫你哭,你就装著哭。哭跟笑都不是生自内心,表演给外面看,与自己毫不相干,那就叫净业。我们世间人是苦乐忧喜都当作真,他不是演戏,不是表演。所以假戏真演,那就叫染。你们从这个地方慢慢去体会,什么叫净业,什么叫染业,你才真搞得清楚。
净业的果报不在六道,六道统统是染业,所以佛菩萨的表演高明!他所表演的,无论是善的、是反面的、恶的,全是教化众生。善的是正面教材,恶的是反面教材,全是觉悟众生的,绝对自己没有起心动念,这是佛菩萨,高明到极处。我们在《华严经》末后善财五十三参就看出来了,这五十三个人都是诸佛再来的,示现的。变化作各行各业、男女老少,你看他们在日常生活当中所表演的。我们想想看,我们现前各行各业、男女老少里头,有没有这种菩萨在表演?有,凡夫不认识,真的把佛菩萨也当作凡人。佛菩萨清楚,佛菩萨眼目当中的凡人也是未来佛,不过就是现在带著妄想分别执著迷惑的佛,他是佛,他不是假佛。所以,他对人能尊重,对造作极重罪业的人也是非常尊重,不一样!这个道理太深,大学问,绝对不是普通的知识,不是普通地方你能够学习得到的。
所以佛的教学,宗旨、目标我们就清楚了,两句话说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,帮助一切众生破迷开悟,迷就是惑。他只要觉悟了,他造的业就是净业,净业没有果报;果报有,但是没有苦乐,妙不可言!他在地狱、在饿鬼,绝对没有苦的感受。他为什么到地狱、到饿鬼?帮助那边众生,那边苦,你不去怎么办?要跟众生现同样的相,现同样的身;不现同样的身,他不能接受。所以菩萨在人间一定现人身,我们好交流,在鬼道里一定现鬼身,在地狱道一定现地狱身。你要知道,他的本事是什么?他没有惑,就是他不迷;他不迷,他所有一切造作是表演。表演就有正面的,有反面的,所谓是方便有多门,这就是方便,佛家讲善巧方便。你要懂得那个善,善是什么?帮助众生,帮助他觉悟,巧是巧妙,方法巧妙,方是方法,便是最恰当的方法,最合适的方法,所以他就没有一定的。用这个方法让人觉悟过来,醒过来。这是佛菩萨应化到九法界,他干的事情。
所以慈悲为本,方便为门,一片慈悲,不迷惑。所有一切造作都是度众生的,里头决定没有苦乐的感受。如果有苦乐的感受,那就要造业,那是凡夫,六道里头的业就是造染业。有苦乐的感受是染业,没有苦乐的感受是净业,染净,你从这个地方你就能够辨别得很清楚。我们今天做个好的事情,有没有欢喜?造作不善的时候,有没有觉得难过?要有这种情绪发生,染业,因为你有迷惑。不但我们人道有迷惑,天上也迷惑,一直到色界天,无色界天,非想非非处天人,还是迷惑,所以他出不了六道轮回。这就是所造一切,色界、无色界可以说是纯善没有恶,但是它是染,它不是净。他在这里面享受禅悦的乐趣,禅悦之乐有乐受,夫子所说的「学而时习之,不亦说乎」,那个悦是快乐。有那个享受好不好?好,不是不好,但不是净业。
净业的心永远不动,就跟《金刚经》上所说的「不取於相,如如不动」,这是净业。你要是懂得这个道理,你看《华严经.入法界品》才有味道,你才真能学到很多东西。你不懂这个道理你看不出来,你看到那一品就好像讲故事一样,像小说一样,你看不出里头真实智慧。你懂得,你就晓得善财童子是怎样把自己提升起来,怎样在境界里面,迷惑也在境界里头把它磨掉了;没有境界现前,断不掉。就跟刀一样,钝的时候你要磨,把它磨快。我们铜器久了之后,氧化了,你要把它擦干净。古时候有铜镜,用一段时期,一定要把它擦亮。我们妄想分别执著要常常禁得起磨练,慢慢把它磨光,就在日常生活当中,这是什么?要高度的警觉。
高度警觉没有别的,你就想到释迦牟尼佛为什么天天讲经、天天教学,讲经、教学就是时时勤拂拭。把这些芸芸众生的迷惑,天天把它擦干净。有些迷惑得轻的,擦个一段时间就恢复正常;烦恼习气重的,慢慢来!有的一生还不行,来生,来生还不行,甚至千生百生。你从这里就看到佛的慈悲,看到佛的恩德,佛氏门中,不舍一人,生生世世照顾你。经上常讲佛不度无缘之人,什么叫无缘?你不接受。你不接受,你就遇不到;你要是接受,真诚心、恳切的心接受,佛菩萨就应化来了,你就有缘遇到。不想接受的时候,怎么样在你面前,也当面错过,也遇不到,这就是看到众生迷惑。
迷惑,实在讲造业,决定是造的恶业多,善业少。所以三恶道的众生多,天上的众生少。为什么?天上是善业,心善、言善、行善,身语意三业都善才能生天。我们想想自己,看看我们周边那些大众,有几个人能够做到心善、言善、行善?那你就晓得,他是天人。心不善,自私自利,名闻利养,五欲六尘,贪瞋痴慢,这种人生不了天。凡是落在这十六个字的时候,他所造作的都是罪业。纵然做好事,好事里头有企图,决定有他的利益在里头,没有他的利益,好事他也不干;他干好事,里头不是有图名就是图利。所以果报不在天上,果报在来生能在人间就不错了。
善决定有善果,我们看到,都在眼前。行善得到殊胜的果报,他是什么身体?畜生身,这我们最常看到的,真有福报,比人的福报大多了。哪一类的畜生?宠物。你们想想看,养宠物的人,全家人都爱它,都照顾它,都侍候它。家里人会吵架,会不愉快,但是对那个宠物绝对没有恶行恶语,它的福报多大!过去生中修的福。畜生里头有福报的,饿鬼里面有福报的,妖魔鬼怪里面有福报的,绝大多数都是在人道里面修的福。为什么会堕到恶道里去?身语意不善。这个要高度警觉,要自己常常反省,身语意不善修的福报。他所修的福报确实他有他的企图,有他的目的,不像佛在经上讲的,无我相、无人相、无众生相、无寿者相,那个修福报是净业。那个福报就不是在六道里面,那个福报是帮助你灵性的提升,这是真正的福报,这是净业。
苦,佛讲六道都苦,这个要知道,欲界里面有八苦,三苦、八苦这是分类,苦苦、坏苦、行苦,苦苦里面有八苦,统统要受。天上也要受,欲界天到色界天,八苦没有了,为什么?欲控制住,他不是断掉,他是定功,禅定的功夫把它伏住。有,不起作用,所以他没有八苦,但是他有坏苦。坏苦就是寿命到的时候,身坏了,身还是要舍,就是色界天有身,既有身就有生有灭,时间长而已。他所居住的宫殿,住的环境会坏掉,我们谚语所谓沧海桑田。
无色界,无色界他身体都没有了,所以他坏苦都没有,他有行苦。什么叫行苦?他的境界虽然是非常好的境界,他不是永恒的,他也是有时间的,时间长短那是他的定功。佛给我们讲分为四等,最长的八万大劫,最长。八万大劫有到的时候,到的时候他要往下堕落,他没坏是什么?因为他没有身,他也没有宫殿,所以他只有往下堕落的苦,他没有坏苦。佛在经上讲得好清楚,我们要体会到,要真正能懂得。
你看佛的经教如此的殊胜,你把世间所有宗教、所有圣贤典籍展开来,你去读。你读其他圣贤典籍,你不懂佛法;如果你读佛法之后,你再看其他所有圣贤典籍,你全都贯通了。这就是什么?你站在最高的地方,下面看得清清楚楚;你站在下面,比你高的你看不到,就这么个道理。所以我感谢方老师,不是他教导我,永远不知道。佛经哲学是全世界哲学的最高峰,你站在最高峰的时候,所有一切宗教学术你全都看清楚了,一点都不错。学佛是人生最高的享受,不断把灵性向上提升,断烦恼、长菩提,菩提是智慧,佛法常讲烦恼轻、智慧长,这个里头多快乐!
这个快乐不是六道里面苦乐之乐,这是什么?觉法之乐,觉悟的乐,不是迷惑的。世间人苦乐忧喜舍都是迷惑,这是真正觉悟,真正省悟过来。你看看芸芸众生,无论他造善业、造恶业,清清楚楚。六道像个走马灯,他往哪里去,哪里来,你看得清清楚楚,明明白白。这里面有缘的,能接受的,帮助他;不能接受的,慢慢来!等他什么时候想回头,什么时候他玩厌了,六道轮回生死疲劳玩厌了,不想再玩,这就是觉悟。佛这个时候就来了,来帮助他。你有出离的心,你不想再玩,帮助你。你没有出离心,还继续想玩,佛菩萨也点点头,你去玩!就这么回事,你去玩。佛菩萨从来不勉强一个人,恒顺众生,随喜功德,普贤菩萨十大愿王,这十个纲领。
此地所说的,前面这个话你明白之后,你就懂得,这是见到众生受惑业苦,受这么大的灾难,搞六道轮回,佛菩萨来了。这些受苦的人、轮回的人,总是里头有觉悟的,一个觉悟,佛菩萨也来,这就是大乘教里常讲的,佛不度无缘之人。他欢喜接受,他明白了,他肯接受,佛菩萨来了。不能接受的,佛菩萨来了也顺便帮助他,没有善根的,帮助他种善根;已经有善根的,帮他提升,提升到什么层次,还是他自己的缘分。个人的档次不一样,有的人提升到菩萨,有的人提升到罗汉,有的人从人道提升到天道,畜生道提升到人道,不是一样的。
佛菩萨无论现什么身,无论说什么法,无论用怎样的善巧方便,你记住,决定是清净平等觉。他不迷,不迷就是觉;他不染,不染就是他不会被七情五欲所染,他不会被烦恼习气所染,烦恼习气就是贪瞋痴慢,他不染这个东西。这就是净业。他对一切众生决定是平等对待,平等对待里头没有高下。所以诸佛菩萨、圣贤人绝对没有一个是傲慢的,傲慢是烦恼,傲慢是染污,这个要知道。所以真正功夫得力,我们常讲,什么叫功夫得力?他时时刻刻知道自己错了,功夫就得力。知道自己错了这是觉,佛法讲始觉,他开始觉悟。觉悟之后,他就会修正,一定是先觉后修,他就会改正。改不是一下能改得过来的,为什么?习气太深,要很长的时间才能把毛病改过来。
毛病真的改过来,还带著有习气。佛经里头有很多小故事,佛曾经讲过,一个人证得阿罗汉果,证得阿罗汉果,我们就晓得见思烦恼断了,决定没有执著。可是他接触大众的时候还有习气,但是决定不是傲慢。佛给我们指出来,习气不好断,阿罗汉断了执著,执著的习气没断。到什么时候才习气断?到辟支佛,再升一级,习气断了。再上去,再去学习断分别,一层一层往上爬。
这就是见到众生受苦,这是感。众生有感,佛菩萨自然就有应,不是说我们要起个念头求佛菩萨,那个感就更明显。没有念头求佛菩萨,只要我们在这儿受苦受难,佛菩萨就有感应。这个感应,我们决定没有怀疑。为什么?我们从日本江本博士的水实验知道,这是自然的规律,自然就相感。你看我们起心动念,所有一切物质统统都有应,我们起个善念,山河大地,所有一切反应美好。我们起个恶念,瞋恚,发脾气,山河大地反应的都不好。这就是我们一般人讲气氛,中国人讲气氛,外国人讲磁场。这是刹那刹那都在那里变化的,为什么会有变化?众生的感不一样。由这个地方你就能体会到,佛在大乘教里面给我们讲的,整个宇宙是一体,在人身上所谓是牵一发而动全身,一根头发我们拉一拉,全身都感到有痛痒。宇宙是如此,我们轻微的一个念头,整个宇宙都有感应。
我们相信科学如果再能进步个几十年,一定会发现这个现象,现在江本胜做实验是刚刚开端。我跟他讨论这个问题,我把佛经里所说的告诉他。你这个实验觉得很惊讶,不可思议,可是在佛经里面这很平常,三千年前佛就讲得很清楚了。他听了也很惊讶,所以这真的是一门大学问。
我们从这个地方体会到,众生受苦难就有这么多众生,地球上就人来讲就有七十亿。有没有真正觉悟的,厌烦六道,不想再搞轮回?有,不多就是了。有个一个、两个,佛菩萨也来,他也不会舍弃。只要佛菩萨来,反正大家都沾光。由此可知,佛菩萨应化在这个世间,从来没有间断过。我们能受益多少,完全看自己对这个有没有信心,理解多少。实在讲你理解得愈深,你的信心愈恳切,这叫正信。从正信到真信,我们一般人学佛,入门的时候说老实话是迷信。也不错,迷信也好,迷信进来的,常常听讲经,常常学经教,由迷信就变成正信,生起了;由正信就变成真信。一层一层往上提升,信的档次提升了。
但是如果说不接触到经典,不听经教,只是在佛门里面求升官发财,求佛菩萨保佑,你永远是站在迷信,那就错了,那个解决不了问题。这些还都要讲到前生宿世,我们学佛的缘不是这一生,过去生生世世,这一生肯定跟前世连起来的,这个道理就更深了。如果不是连起来的,在这一生当中效果就非常微弱,不会有很殊胜的效果。这是发心的第四种缘。四因、四缘,我们就介绍到此地。现在时间到了,我们休息几分钟。
诸位法师,诸位同学,请坐。我们继续看清凉大师的钞文。「见苦即缘,长悲即因,故虽一文,因缘具足,此中四力不具,故不会之」。前面大师给我们开示,讲到发菩提心有四种因、四种缘、四种力。前面偈颂里面因缘具足,但是四力这个文字没有明显的,所以他就省掉了。在此地特别告诉我们的,什么是因,什么是缘,解释得非常简单,解释得好,我们应当把它记住。「见苦即缘」,见到苦,你的慈悲心生出来,那是因。可见得因是内心,缘是外面境界,外境是缘,身心是因,这个把因跟缘说得就很明白,很清楚。文字虽然是一样,在这三首半的偈颂里面,你懂得这个意思,经文里头字字句句什么是因、什么是缘,就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了。
再看下面,大师说「又文有四弘,可以意得」。就是这三首半偈颂里面有四弘誓愿,四弘誓愿就是大菩提心。「四弘者,文中不求五欲等,即显烦恼无尽誓愿断」,文里头是「烦恼无边」,我们一般四弘誓愿里面用「烦恼无尽」,所以我还是用一般大家常念的。这是很明显的,不求五欲就是断烦恼。你贪图五欲的享受,增长贪心,贪心增长下去就是贪婪无厌,这个事情很麻烦。五欲是财色名食睡,我们一个人生活在世间不能缺少的,但是要懂得适可而止。什么叫适可?圣人对我们的教诲,世出世间的圣人,最好常常欠缺,这个最好。也就是生活过得比较清苦一点,不能够太富裕。为什么?这里头对学佛的人来讲有大道理,你对於这个世间不会有贪恋,常常会有出世的念头,就是离开六道轮回的念头。所以物质享受决定不能太丰盛,自己一定要节制。
佛门里面谚语常讲「比丘常带三分病」,这个有道理。出家人怎样才厌离生死?你生活勉强能过得去,衣服能穿得暖,能吃得饱,但是常常有不足。不是说不太丰富,吃能有得吃,吃不饱;衣服有得穿,还是不够暖;晚上睡觉,从前出家人是打坐,没有躺著睡的。李老师常讲,坐著睡哪有躺著睡舒服?佛教人坐著睡,不教人躺著睡,睡也不是睡得很舒服,所以三分病。於是乎对这个世间没有贪恋,常常想还是离开六道生死轮回好,他能生出离心。佛给我们讲,有多余的,多余施舍,帮助那些更穷苦、没有的人。常常想著施舍,有多就施舍,没有的时候绝不强求,一切随缘度日,道理在此地。
不求王位,王位我前面跟诸位说过,今天的名词就是领导地位,各个阶层,不一定是政府机关,你看现在公司行号也像政府组织一样。各个阶层也要随缘,不要去争,为什么?有了竞争,经上讲长瞋恚。争到了很喜欢,争不到的时候,对於争到的人他就生瞋恚。争到手的人常常怕自己的地位被别人夺去,患得患失,愈是高的位次生傲慢,瞋恚就愈重。谚语所谓,官做得愈大脾气愈大,就这么个道理。所以有地位、有权势,有权有势力,如果真正用慈悲心、喜舍心为人民服务,好事!积功累德。如果是为自己的名闻利养,自己的享受,那就造业了。所以释迦牟尼佛为我们示现,王位舍弃掉了。
富饶都不是好事情,发大财的人,无论是在古、在今,谚语所谓「一家饱暖千家怨」。你发大财是你过去财布施所得的果报,如果你没有智慧,可能这里头给你带来灾难。强盗、小偷都把你当作对象,谋财害命,为了财把性命丢掉的,古今中外有多少人,你得想想。有什么好处?没有钱的人,坏人对他不会起恶念,为什么?他什么都没有,恶人看到他,你还不如我。所以富饶要懂得散财。
中国现在是没有神了,在从前,中国还是对神明非常敬重,神里头有财神,逢过年的时候,家家都要接财神。由此可知,一般民众对於财看得很重。中国财神是谁?范蠡,春秋时候越王句践的大夫,这个人聪明绝顶,帮助越王句践雪耻复国,中兴,真不容易!打败吴王之后,他知道越王句践这个人可以共患难,不能共富贵。患难的时候他用你,没有患难的时候,他觉得你是个人才,将来可能你会造反,他要把你收拾掉。越王句践最得力的,两个人,文种、范蠡两个人。所以范蠡劝文种要逃避这个劫难,文种不相信,最后真的被越王句践赐死,让他自杀。范蠡逃掉了,改姓名去做生意,把西施带走,西施是他的夫人,改姓名叫陶朱,陶朱公。陶朱公生意做得不错,做了几年发了大财,发了之后怎么样?统统散,做慈善救济,全都散掉。散掉后,自己从小生意又做起,做几年又发了,发了又散,再从小生意做起。
所以说你命里头有财,舍不掉的,愈舍愈多。历史上讲的三聚三散,他懂得散财,懂得布施,懂得散财。所以中国人把他当作财神,就是让有钱的人应当要学他,这是对的。有能力经营赚钱,赚到钱之后能够救济一切贫苦众生。他的救济,他连本钱都散掉,散得彻底。人家救济别人的时候,总是盈余里头抽一部分,他不是的,他全部散掉。这个做法正确,完全正确,这是真实智慧。散完之后一无所有,再从小生意做起,没几年又发了,发得很快。希望得财富的人都以他做榜样,以他做模范,这是财神!现在南方一带,我听说拜财神,财神是关公,这我就想不通了,关公什么时候做了财神?关公是有义气,但是关公没有做过生意,恐怕他不懂得发财之道。拜错了神,应该拜范蠡才对,向范蠡学习。
所以这是跟佛经上讲的一样,春秋那个时候,佛教还没到中国来。佛教到中国来是秦汉的时候,战国的时候跟西域就有往来,国家正式派使节去礼请,是汉朝汉明帝永平十年,公元六十七年,今年公元是两千零六年。公元六十七年,中国的皇帝派使节到西域,迎请摩腾、竺法兰这两位印度的高僧,带著佛像、带著佛经到中国来。这是正式传入中国。跟佛讲的一个道理,佛法教我们求财富,财富是果报,因是财布施,你能够修财布施你一定得财富。聪明智慧是果报,因是法布施,你能够勤修法布施你一定开智慧。健康长寿是果报,因是无畏布施。什么叫无畏?能够帮助一切众生离开恐怖,得到身心的安稳,这叫无畏布施,你做这种事业得健康长寿的果报。所以佛讲你要想得这三种果报,你一定要修这三种因,修三种因,肯定得这三种果报。范蠡是做了榜样给我们看,愈施愈多,你为什么不肯布施?你不肯布施就大错了。
不肯修财布施,你将来得贫穷果报,不修法布施,你得愚痴果报,没智慧!不修无畏布施,你得到的果报是多病、短命。这个在佛法里,这种果报叫满业。业力里头分两大类,一个引业,一个满业,引是引导你到哪一道去受生,我们一般讲投胎,到哪一道投胎。投胎之后,你这一生贫贱苦乐不同,这就是你的满业不一样,满业就是你过去修这三种布施不相同,果报不一样。多修财布施,这一生发大财,来生是不是再能发大财?不一定。你这一生发大财,你所布施的未必有你过去生中布施的多。多少怎么算法?多少从百分比算,真是有道理。如果不是用百分比算,那富人永远生生世世富,穷人生生世世穷,就太不公平了。
你看《了凡四训》里面有个故事,说一个女孩子布施两文钱,那是在贫穷的时候,她只有那么大的力量,全部布施出来,贡献出来,果报就殊胜。她不是到第二生,这一生当中后来就做了王妃。做了王妃之后,再到寺庙里头布施千金,老和尚说你这个时候布施千金的功德,比不上你在贫穷那时候的两文功德。那个时候两文功德,你的心多虔诚、多恭敬,所以功德是圆满的。现在虽然你送一千两黄金过来,你的功德只有从前的一半,这个道理我们要懂。真诚、恭敬的供养,财供养、法供养、无畏供养,无畏里头最殊胜的、最方便的,是采取素食。你看素食不吃众生肉,不跟众生结冤仇,这是属於无畏布施。培养自己的慈悲心,培养自己跟所有一切动物是一体的心念,真的就跟一切动物沟通。蚊虫再多的地方,你去它不咬你,它咬别人,它不咬你。它知道,我不害它,它也不害我。
小动物统统都有灵性,可以沟通。现在我们用这种方法也教很多同修,他们都去做实验,果然都成功。大概前两三个月比较困难一点,不要灰心,真诚去做,肯定三个月之后就能沟通。可以跟这些动物和睦相处,一起修行。家里面的蟑螂、老鼠、蚂蚁、苍蝇、蚊子,统统可以沟通。我也不赶你走,但是要求我们彼此生活不要干扰,你不干扰我,我也不会干扰你。老鼠、蟑螂、蚂蚁,我们还可以留一点吃的东西供养它们,供养有一定的地方,不能让它乱爬;指定地方,它就会到那边去吃。蚂蚁来吃东西像排队一样,整整齐齐,一点都不乱,它不乱爬,你看到会很欢喜。蟑螂也是如此,老鼠也是如此,都听话!我们念佛,实在讲它也跟著念佛,甚至你会看到它念佛往生。往生还表演在你面前,为什么?它希望它往生之后,你帮它办后事,帮它把尸体埋葬,真的是通情。
富饶可以求,但是求要知道怎么用法。不知道用法,错用就有过失。财,你看世间贫穷人多少?过去没修,我们有多余的要帮助他,这正确的。多余不肯施舍就是罪过,看到人家受苦,不能伸出援手帮助,这就有过失。自乐要想到别人乐,换句话说,常常要为众生著想,想到自己就会想到别人。我们自己这一生当中,确实得无比殊胜的利益是佛法。我在这里得好处,我就全心全力把这种功德利益介绍给别人。还是一句话,有缘人,他相信、他理解,他也依教奉行,他就得到。他不能理解,他不能相信,那就种善根;种善根也非常难得,非常殊胜,这一生不得利益,来生后世会得利益。总都是有缘人,缘有厚薄不一样,种善根这个缘比较薄,这一生当中不起作用,来生会起作用。
所以他讲「不求五欲」,就是烦恼无尽誓愿断,烦恼真的是要断,为什么?烦恼障碍了智慧,障碍了德能,障碍了相好,相好就是福报,是我们自性里头本来具足的,不是从外头修的。自己本来具足的,烦恼障碍了,烦恼是什么?烦恼就是迷惑,就是前面所讲的妄想分别执著,大小乘教里面常常讲的贪瞋痴慢。对於圣教的疑惑都是烦恼。
「但为永灭众生苦,即众生无边誓愿度」,这个心要有,要常常提起,不能中断。我们在这个世间真的要学菩萨,到这个世间来干什么?来的时候是业力,业报身,我到这个世间来是业报。可是遇到佛法之后,我就能把我的业报转变了。转变成什么?转变成愿力,就是佛教里头常讲乘愿再来,乘愿再来不要去换一个身体;死了以后再来,这是乘愿再来,不需要。我现在就能把我的业力转变成愿力,那就是乘愿再来。业力是什么?自私自利,没有一样东西不是为自己,这是业力。现在一转,没有一样为自己,活在这个世间不是为自己。不为自己活著,为什么?为帮助苦难众生。我能尽多少力量我就尽多少力量,全心全力但为永灭众生苦。这个如果真的超过自己的业力,那你就是乘愿再来。
所以我看《了凡四训》,看《俞净意遇灶神记》,发心力度不够。为什么?自己的利益没有放下,没有全心全力为众生,如果全心全力为众生,他的命运就百分之百的转变过来。他们虽然转,没有到百分之百,可以说只转百分之五、六十,就算不错了。也就是他的善行、他的愿力,没有超过他的业力,还是在业力的范围之内。改变了,改变得有限。了凡先生的寿命五十三岁,他的寿命延长二十年,他七十四岁过世。如果像四弘誓愿,坚定的四弘誓愿,他可以活到一百岁、一百二十岁,健康长寿,利益众生,不是做不到的。一切法从心想生,所以说他对於家、对於儿女,还是牵挂。了凡先生如是,俞净意又何尝不如是!真的可以,在那个时候他还有体力,为社会、为国家多做些好事。他也不愿意做官,人生看透了,灰心了,回家去。回到老家教育儿孙,当然也是对的,也是好事情,为国家培养下一代。但是他有机缘可以做更多的好事,他没做。这就是看各人觉醒的程度不相同。
我们今天社会上迫切的需要,就是要有这样大慈、大悲、大愿、大行。今天世间的众生苦难太多,怎样帮助他觉悟?很多人说了,能觉悟得了吗?能。如果没有今天这种科学技术高度的发展,那真的是一筹莫展。这些众生都是迷惑颠倒,怎么教?我们现在明了,只有教学的方法有效,除这个之外,没有别的办法。现在我们用远程教学,用卫星电视,用网际网路。我们像现在有这么小小的摄影棚,如果我们有二、三十个老师,志同道合,我们来教化众生。二十四小时不中断,来给大家上课,能够同时播出去,全世界的人都可以收看到。化解冲突,全世界恢复安定和平,我的估计,不要三年就做到了,天下太平。不教不行!所以我们今天在庐江汤池做实验,给我们肯定的信心,一丝毫疑惑都没有了。人民好教,不是不好教。教学的内容,五个科目,就全部包括了,伦理、道德、因果,智慧、科学。如果有三十个老师,我们把这个科目一分配,一天二十四小时不中断的播出,不得了!这真的就救世界了,没有比这个更好的事情。
讲课讲不好,讲不好是你没有发真心,你有烦恼盖住你的真心,所以你讲不好,你学不好。如果你把烦恼断掉,真心显露,你会学得很快,你会讲得很好,会教得很好。所以这个大愿不能不发,而且四弘誓愿是以这一愿为中心。我为什么要断烦恼?我就为了永灭众生苦,我自己不断烦恼,我就没有办法帮助众生断烦恼;我不断烦恼,我就没有办法学好法门;我不断烦恼,我就没有办法圆成佛道。所以,四弘誓愿这一条是愿,其他三条是完成这一条;必须具备那三个条件,这一条才能做得圆满,才能做得到。所以非常重要,要发这样的大誓愿,绝不为自己,绝不为我的家庭。我为众生,我自己跟家庭都包括在里头,何必要去想自己家?何必想自己?
如果你要相信感应,你发这个大愿,你的家,甚至你的父母兄弟姐妹,佛菩萨全照顾了,不要你操心。我在这么多年当中,早年一个人流浪到海外,中国大陆诸位都知道,经过三反、五反、文化大革命。我在海外,我还有一个母亲在,还有一个弟弟在,讯息中断三十六年,不知道他们怎么生活。以后联系上才晓得,大陆那么样的混乱,我的母亲跟弟弟没有卷入,没有受到苦,平平安安度过,这三宝加持!我没有求,自然三宝加持。中国谚语所谓「一人有福,连带一屋」,一个人真正修福报,你的亲戚朋友、家亲眷属全都沾光。这是真的,不是假的,我自己在这一生当中亲身的体验。我们的愿心坚定不退。
帮助苦难众生,今天苦难众生是全世界众生都有苦难。我没有界限,我念念希望全世界的一切冲突都能化解,全世界的社会安定,一切众生和睦相处。所以,我跟全世界各个宗教都往来,不同族群也往来,没有界限。《弟子规》里面讲的,「凡是人,皆须爱」,不同的族群,他是人,不同宗教,他也是人,不能歧视。要平等心、真诚心热爱他们,帮助他们解决问题。为了要跟他们往来,所以我一定要熟读他们的经典,我跟他们往来才有话好讲。他们经典里很多与佛法能贯通,然后跟他讲的时候,所有宗教是一家人。他们相信宇宙之间有个真神,真神是谁?佛法里面讲的法性,佛法不叫真神,佛法叫法性。整个宇宙,万法万物,这真神造的,在佛法讲唯心所现,唯识所变。能现的就是法性,能变的是法相,所以我懂得了,他们讲的真神就是佛教讲的法性、法身。真神遍一切处,真神不是物质,也不是精神,现在他们宗教都这么说法,跟佛法就愈来愈近,很好沟通!
大家从这里建立共识,彼此就是一家人,什么冲突自然就化解了。所以我们的教学,卫星、网路长程的教学,远程教学,我们不仅仅弘扬儒释道,各个宗教我们都一起,对全世界来展示神圣智慧的教学。不同的族群、不同的宗教,我们能有三十个人团结在一起来干这个事情,不要多,三年,冲突没有了,世界恢复到安定和平,人人都能过幸福美满的生活,这个多有意义!这才叫众生无边誓愿度。我们要完成这个愿望,首先要断烦恼,接著要学法门,受持正法修诸智,这就是法门无量誓愿学。他这里用无尽,我们一般说无量跟无尽意思差不多。所以你说这是不是需要?不是需要,是必要!必需要干的;就是一定要团结宗教,要团结学术界来做这个工作。
今年十月真的是个好缘分,我们跟一些国家的宗教又可以团结;伦敦大学邀我去讲演,也是个好机会,团结学术。我不希望多,三十个人。这个一定要国家来支持。现在国家支持,我想到两个国家非常可能,一个是马来西亚,一个是印尼,这都是非常虔诚的宗教徒。他们的国家领导人跟我都很熟,我也想邀请他们来带头,我们来协助,让他们来带头。化解冲突,化解对立,化解误会,自然就走向互相尊重,互相敬爱,互助合作,团结一致。我们在这个世间就没有白活,这一生过的,外国人讲学习,我们的学习课程内容非常丰富,非常有成就。来世,外国人讲我们的灵性就提升,六道轮回里面的功课我们就毕业了。这是真的,一点都不假。我也很有意思,我看到美国魏斯医生的几本书,我想到美国当面去找他谈谈。在这方面有研究的人也很多,都想做一个接触,交换意见。
受持正法,受持全世界每个国家、每个族群圣贤的教诲,所以这个正法不是专指佛经。所有这些大宗教,信仰人很多的,最能够影响世道人心的,他们的典籍我们要学,要认真的学。我跟各个宗教往来,我告诉他,我读《圣经》我是用什么心态?我是最虔诚的基督徒,我才能领悟到《圣经》里面的教诲。如果我把它看成它跟我对立的,这是外教,你什么都看不到。我读《古兰经》,我是最虔诚的穆斯林,所以《古兰》里面的奥义我能懂得,要用这种心态。所有圣人都是我的老师,释迦牟尼佛是我的本师,耶稣也是我的本师,穆罕默德也是我的本师,这样才能学到好东西。我是个最好的学生,所以我接受这么多圣贤的教诲,这才能成就。
最后一条,「证菩提故,即佛道无上誓愿成」,证菩提就是恢复自性本有的智慧,这叫证菩提。自性本有圆满的智慧,自性本有无量的德能相好,统统可以恢复。这就是四弘誓愿最后一条,佛道无上,这就是佛法里面讲的明心见性,见性成佛。好,今天时间到了,我们就讲到此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