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方广佛华严经 (第一五九八卷) 2006/8/1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档名:12-017-1598
诸位法师,诸位同学,请坐。请看「贤首品第十二」,清凉大师《疏钞》「法界融摄门」第二个问答,我们把文念一段对对地方。「问,约法相收,是则可尔,约人修行,岂十千劫修信才满,即得如此无边德海」。这是问句,虽然意思不深,我们也略略的介绍一下。就法相来说,就是前面讲发心,菩萨初发心,讲过行布次第,讲过圆融通摄,讲过缘起相由、法界融摄。这是大师在此地假设一个问题,有人这样问法,就法相来说,前面讲得都很如理如法。他说如果就修行人来讲,「约人修行」就是从修行人来说,「岂十千劫」,十千劫就是一万劫,「修信才满」。这个地方给我们透个讯息,十信位的菩萨要修多长的时间?一万劫。
我们知道修行愈是初学愈难,初学是难於入门。入门之后,可以说是一帆风顺。内有长远的时间薰修,成就菩提心,外有很多助缘,诸佛菩萨加持。可是愈往上愈难,就愈不容易,真是像爬山一样。中国谚语所谓爬山行路「行百里半九十」,我们走路走一百里,一百里一半是多少?不是五十里,是九十里,这就是说后面十里那个辛苦跟前面九十里差不多。
我们从大乘教里面世尊给我们讲的修行,佛常讲菩萨成佛要三个阿僧只劫。这三个阿僧只劫,第一个阿僧只劫修三十个位次,十住、十行、十回向,一个阿僧只劫就修成功了;第二个阿僧只劫只能修七个位次,初地到七地;第三个阿僧只劫只能修三个位次,八地、九地、十地。所以三大阿僧只劫十地圆满,上面是等觉。由此可知,愈往后面是愈艰难。十信位一万劫,在整个修行过程当中他算是快的。但是十信心满,修信才满,满是第十信,就能够得如此殊胜的功德。这个功德就是这品经贤首菩萨要给我们讲解的,实在是很不可思议,很难相信!所以这个问题不能不提出来,因为十信心满,他的功德就跟普贤菩萨差不多,确实是让许多修行人,通宗通教的,难以接受。
我们看清凉大师给我们的解答,「答,以法是圆融具德法故,若诸菩萨行此法行,是彼所收,或无量劫,或无定限,十千劫言,非此所说」,这是一个小段。《华严经》在大乘教里面是圆顿大教!这个法门是「圆融具德」。什么叫圆融具德?一位具足一切位,一行具足一切行,这叫圆融具德,这个确实是不思议解脱境界。前面说过很多,后面还有细说。「若诸菩萨」,这个诸菩萨从初发心,初信位一直到等觉,五十一个位次,修普贤行,就是《华严》里面所说的。「是彼所收」,彼就是下面第十七品里面所说的,「初发心功德品」,那个地方是讲初住菩萨,你看看那个地方所赞叹的就是!
在修行时间上来讲,或者说是无量劫,或者没有一定的限制,因为时间不是真的。圆融法里面念劫圆融,无量劫可以说成一念,一念可以说成无量劫。为什么?时间没有了。时间从哪来的?时间从妄想分别执著里面来的。有妄想分别执著,就有时间跟空间;妄想分别执著没有了,时空就不存在。没有空间,没有距离,远近没有了;没有时间,没有先后,过去、未来没有了,当下即是,这是圆融具德法。成就,实在讲就看各人的根性。现在我们在大乘教里面学得也不少,《华严经》学到此地也学了三千多个小时,大致上情形也很明白了。佛跟凡夫的差别在哪里?除了觉跟迷之外,毫无差别。同一个法性,同一个法身,真的是「十方三世佛,共同一法身」,我们现在对这个话没有疑惑了。
诸位要记住,十方三世佛,十方包括我们,三世讲过去现在未来,我们是未来佛。「一切众生,本来成佛」,这我们相信,我们众生跟佛没差别,这个要知道。差别在什么地方?众生很不幸,一念不觉则起无明,无明里面就起了分别,分别里面就起了执著。这是世尊在这部经(还在后面就是)「出现品」里面告诉我们,「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,但以妄想执著而不能证得」;换句话说,佛没有妄想、没有分别、没有执著,我们凡夫今天是有妄想、有分别、有执著。你要问,你什么时候成佛?也不要问时间,也不必问修学,你什么时候能把妄想分别执著放下,就成佛了。佛门里面有句话大家都知道,「放下屠刀,立地成佛」,屠刀是比喻,比喻什么?就是妄想分别执著,你只把这个放下就成佛,哪有时间长短!
你放不下,放不下就得无量劫,无量劫还成不了!为什么?我们过去有没有经历无量劫?有!生生世世。有没有学佛?有!学佛,这是佛门的术语,要用个普通的话来说,求智慧、学觉悟;佛这个字是智慧、是觉悟的意思。你就知道,不但是我们,哪个人、哪个众生生生世世不是在求智慧、求觉悟?都是!生生世世都在求!真不容易,一万劫的时间才学到一个信心,十信位,才学到信心,不容易!
现在我们看到外国很多这些科学家、心理学家写的一些报告,几乎他们也肯定,人真的是没有生死,而是生生世世。有时候藉著这个肉体,有时候不用这个肉体,这就说明什么?不用肉体,是在灵界。今天佛给我们讲的三界,六道里面的三界,需要藉身体的是欲界,有身体,色界有身体,没有身体的是无色界。但是我们看看国外的这些报告,他们虽然讲不要身体,不要物质的肉身,依旧还在学习,我看看他们的报告,他们的欲望没舍掉。他们所说不要的身体,是不要我们人道,一部分畜生道的这种物质的身体。我们晓得,饿鬼道、地狱道、欲界天有没有身体?有!不过他们的身体跟我们的身体不一样、不相同,我们跟他是不同维次的空间。中国人、外国人习惯都把他们称为灵界,称他们作灵魂。灵魂还是有身体的,不是我们这个物质的肉身,所以他们并没有到没有身体。
到没有身体是无色界,那个层次高了,比色界四禅还要高。我们从国外这些报告,还没有看到这样的境界。佛给我们讲的那更不可思议,《华严》里面给我们说的,十法界之外有华藏世界。像华藏世界这样的大世界,在法界虚空界里面不止一个,很多很多,这是我们在前面读过的「世界成就品」。「华藏世界品」是讲我们这个地区、这个大世界,「世界成就品」里面就讲无量无边的华藏。这些西方科学家还没说到,这是讲宏观世界。讲到微观,微尘里面有世界,世界里面有微尘,微尘里头又有世界,重重无尽,这个科学家没说过。《华严》真的是不可思议!
我们的成就有没有时间限定?没有,我们现在明白了。明白之后,好!这太难得了,佛法修学最重要的是悟,觉悟。觉悟之后怎么样?要修。怎么修法?放下!我在第一次接触出家人,章嘉大师,我第一次跟出家人见面,我就向他请教。方老师把佛法介绍给我,我知道佛法好,佛法非常殊胜。我向他老人家请教,有没有方法让我们很快就能够契入?他老人家教我六个字,「看得破,放得下」。看得破是明了,《华严经》上这句话那是太清楚不过了,「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,但以妄想执著而不能证得」,这句话说尽了。这句话你就觉悟了,大彻大悟。悟后就起修,修什么?我们只要把执著、分别、妄想放下,本来就是佛!你跟十方三世诸佛没有差别,本来就是,当下就是!为什么放不下?
这个放不下,我们读了世尊所讲的许多经论,明白了。我们的迷,就是一念不觉而起无明,我们的迷,时间真的是很长,习气非常之重。你看,知不知道?知道,非常清楚。可是不要说是妄想放不下,分别放不下,执著还放不下,生生世世修行只可以说分别执著轻了一些。果然能把执著真放下,那在《华严经》里面讲的,我们这是十信位的菩萨,执著统统放下是第七信位,七信位的菩萨,他放下,这叫功夫,这个功夫跟阿罗汉平等,阿罗汉放下了执著,七信菩萨也是放下执著。但是看破,阿罗汉没看破,七信位的菩萨看破了。所以就智慧、德相上来讲,阿罗汉跟七信菩萨不能相比,悬殊太大。因为阿罗汉所修的是行布次第,七信位的菩萨他们所修的圆融具德,那怎么能比?
我们今天接受的是大乘教,我们有没有得到像经上讲的这一切功德?我们有没有得到?诸位想想,没有。只是听起来很好听,真正的功德利益没有得到,什么原因?我们有解无行。清凉大师对我们的批评,他怎么说?增长邪见。真的是邪见,不是假的。我们理解的跟佛经上讲的没有相违背,这不能算是正知正见吗?不行。为什么不行?你的心思不正;心邪一切都邪,心正一切都正。心怎么邪?你想想你有没有自私自利?有!有没有名闻利养?有!贪不贪爱五欲六尘?贪!还有没有贪瞋痴慢?有!这心不正,你所解的纵然是正,你的心行不正。所以,这个地方讲的菩萨的修行功德,我们只是仰慕,一分都得不到。不但圆融的功德得不到,行布的功德也得不到,为什么?没有真修!
《观无量寿佛经》上,世尊给我们讲的净业三福,「孝养父母」做到没有?很多人都说,我对父母很孝顺。自以为很孝顺,听了《弟子规》的讲座之后,感动得流眼泪,自己说以前我以为很孝顺,现在听了之后才知道我不孝顺。在没有学过之前,你那个孝顺是用你自己的标准,以为很孝顺。《弟子规》里面所说的,不是你的标准,那是伦理道德的标准。这一对比之下,自己就比下来了,差太远了。所以,孝养父母没做到。养父母不仅仅是物质上的供养,现在一般人在物质上的生活照顾到,算是不错了,自以为很孝顺。除了物质供养之外,要养父母的心,你做到没有?怎么叫养心?要叫父母晚年生活快乐、幸福,有没有做到?
父母在晚年,他最大的快乐是什么?家和。一家人和睦相处,儿孙都懂得互相敬爱、互相尊重、互相关怀、互相合作。夫妻不和,不孝顺,你说父母多难过;兄弟不和,那更糟糕,父母痛心。再看第三代孙子辈,是不是能和睦相处?内孙、外孙在父母心目当中都是自己的骨肉,如果有不和,如果有争执,父母心难过。做到没有?再说你在外面工作,你对你的上司尊不尊敬?对你的同事和不和睦?对你的下属照不照顾?如果你没有做到,都是父母所担心的,父母担忧。让父母担忧,不孝!这是孝道里头第二桩事情。还有最大的,养父母之志。父母对你的期望,希望你这一生做人,道德、学问、才干要有杰出的成就,为社会、为国家、为众生做出最大的贡献,所谓是荣宗耀祖,你的父母感觉到光荣。你做到没有?这都包括在「孝养父母」这句里头。
第二句「奉事师长」,师长对学生的期望跟父母差不多。师长一生的生活,物质生活如果有缺乏,学生要照顾。师徒如父子,照顾师长的生活跟照顾父母是相等的。你懂不懂这个道理?我们的老师,如果他的儿女好,都孝顺,我们做学生的人可以不操心。如果儿女不在身边,照顾不到,晚年的时候生活有问题,那就必须要像照顾父母一样照顾他。老师对我们的教诲,有没有真的依教奉行?没有依教奉行,这对老师不尊重。老师对学生的期望,有没有成就?做老师的人一生唯一的期望,是学生将来学的成就比他好,所谓青出於蓝而胜於蓝,这是老师无上的光荣。学生的成就不如老师,老师很痛苦,常常会惭愧,没教得好!
当然,老师要找个好学生不容易,学生要找个好老师也不容易。自古以来,这确实是缘分,所谓可遇不可求。遇到之后,老师不会舍弃学生,学生要是有眼光、有智慧,也会跟定这个老师,师资道合,这才能有成就。这个里面就是印光老法师常讲的诚敬,学生对老师诚敬,老师对学生也是诚敬,「一分诚敬得一分利益,十分诚敬得十分利益」。所以讲孝亲尊师不是容易事情,这是佛教导我们,修行从这个地方修起。明了,把这个大道理清楚、明白了,放下,放下一切不应该的。我们看看《弟子规》,《弟子规》是个标准,《弟子规》上教我们做的,我们都做到;《弟子规》里面教我们不可以做的,我们统统都放下。在家是好儿女,在学校是好学生,这样才能够成就真实功德。
十千劫这个说法,「非此所说」,不是《华严经》上讲的。说这个话的人也有根据,下面会有,十千劫是《仁王经》上所说的,不是这个地方所说的。《仁王经》是大乘,这个经是一乘;《仁王经》是菩萨法,这个经是佛法,不一样。下面举例子,「如下善财童子,及兜率天子等,所行所得,并是其人,不同行布次第教中之所说也」。在这部经里面末后的一品「入法界品」,《四十华严》的名称是「入不思议解脱境界普贤行愿品」,这是品题。善财给我们做了表演,成佛要多久时间?一生,即身成佛。
他会修!所谓会修,会放下、会学习,他参访德云比丘,他就是圆教初住菩萨;他参访海云比丘,他就是二住菩萨。舍初住,放下初住,他就是二住;放下二住,他就是三住,他所修的就是章嘉大师教给我的看破、放下。对於世出世间一切法没有留恋,你才能步步高升;如果你得一法,你对它有留恋,你不肯放下,那就没法子,你就永远停在那里。好像我们现在登楼一样,我们上到这个十一层,不想再上去了,那你就停留在这个地方,这是错的。不能停,一直往上去,要走到尽头,尽头是第五十二层妙觉位,叫究竟圆满佛。
於是我们晓得,我们今天是在人道,在人道里面学习,学什么?学孝亲、学尊师、学爱心、学谦虚、学恭敬、学十善业。这是我们这一生在这个阶层里面的功课,我们要很认真把它学好,学好之后就升级,升到哪里去?升到天上去。如果说我们来生,来生还到人道,那留级。为什么会留级?你这些功课没学得好,不及格,没学好要留级。如果来生到三恶道去的话,不但是没有学好,你学得太差了。譬如六十分及格,五十分留级,你只能够学个十几二十分,这不行,程度太差了。太差,降级,到畜生道,降级了,到饿鬼道是又降一级,到地狱道是连降三级。降级容易!一下连降三级。从地狱道再要学习,慢慢把功课重新学习,升到人道来,可不是那么简单事情,这跟读书一样!
所以我们要晓得,我们来干什么?来修行的;外国人讲人到这个世间来干什么的?有目的、有方向、有目标,来学习。你这一生一定有你的功课,你的功课就是你这一生做人的一些缺点、缺陷,你统统要学好。学到及格才能往上升,好不容易!为什么?功课不是一样,好多样,门门都要达到标准。你想想看,孝亲要达到标准,尊师重道要达到标准,爱心、恭敬心要达到标准,十善业里面,身三、口四、意三都要达到标准,才能往上提升。好,现在时间到了,我们休息几分钟。
诸位法师,诸位同学,请坐。我们接著看下文,「又十千劫,乃是一经,璎珞但言一劫二劫,此经纵有行布,亦皆圆融」。这一段清凉大师有个小注,为我们注明「又十千劫,乃是一经,是即仁王经」。「此经纵有行布下」,末后一句解释得很清楚,「行布乃是圆融之行布耳」,所以跟一般大乘教里面所讲的不一样。《华严》经论这个意思说得很多,「行布不碍圆融,圆融不碍行布」,显示出这是无障碍的法界。清凉大师说理无碍、事无碍、理事无碍、事事无碍,这才是圆融具德,无障碍法界。
善财为我们示现的是一生成就,不要等到来生。我们一般人,一般普通人,业障习气非常深重,这一生遇缘又不善,我们学佛这一生当中也能成就吗?《华严经》的答案是能。用什么方法?《华严》末后普贤菩萨十大愿王导归极乐世界,所以《华严》、《法华》确实是引导我们归净土。净土法门带业往生,只要你真正能信、能愿、能行,具足这三个条件。印光大师他老人家一生常讲「信愿持名」,这就是信愿行。行是什么?执持名号,求愿往生,没有一个不成就。
真正念佛人,还是要放下万缘,身心世界一切放下,不要放在心里;放在心里面都是障碍,这是业障。障碍什么?障碍你不能往生。统统放下,就没有障碍了。果然能够放下一切执著,到西方极乐世界生方便有余土,不是凡圣同居土。凡圣同居土是执著没放下,妄想分别执著统统没放下,生凡圣同居土。执著放下了,生方便有余土;分别放下了,於一切法当中不再分别,生实报庄严土;妄想也放下,不起心、不动念了,生常寂光净土。所以《华严》末后导归极乐,这才得到究竟圆满。由此你就明了,净土法门不可思议。
《华严》圆融具德,净土是不是圆融具德?当然是圆融具德,圆融具德就不可思议了。这一称六字洪名,古大德说「南无阿弥陀佛」这六个字叫万德洪名,万是形容,不是数字,就是圆融具德。真的是一行一切行,具足一切行,一念具足一切念,真正不可思议的法门。所以这个地方,一经就是《仁王经》,《仁王经》上所说的。《璎珞经》里面没有说十千劫,但言一劫、二劫,时间都是很长,都是行布次第法门。
再看底下这段文,「亦有引此下文,证成此信,乃是舍异生性,成就圣性,出无明地,生如来家,以有则获灌顶而升位等,非是信故」。清凉大师在注解里面,《钞》里面说,这段文「傍叙异说」,这是在隋唐时代安国法师他有这种说法。大师必须在此地辨别清楚,为什么?怕我们受到影响而对这个经教产生疑惑,疑是菩萨最大的障碍,一定要断疑生信。他说得也不错,而且是引本经的经文。他以为这个信不是十信位里面的信,为什么?「舍异生性,成就圣性」,圣性就是同生性。同生性跟异生性是法相唯识里面的名称、名词。什么叫异生性?跟诸佛用的不是一个心性,这就异。同生性,跟佛是用一个性。你就知道,诸佛用的是什么心?真心。十法界里面的众生用的是什么心?妄心。妄心就是异生性,真心就是同生性,跟诸佛相同,就是此地讲的圣性。
法相唯识的修行,总的纲领是转识成智,转就是舍,识就是异生性,智就是同生性,转八识成四智。诸位要晓得,六道凡夫用的是八识,第六意识是分别,第七识是执著,第八识是含藏业习种子,就像什么?像仓库一样。你这一生从起心动念到言语造作,阿赖耶里面都有档案。这一生如是,过去生生世世的档案统统都在,而且记录得非常详细,一丝毫都没有漏。不是别人给你记的,是你阿赖耶识里面自然有这种功能,我们现在一般人讲落印象。我们自己印象深的,我们就很清楚;印象很薄弱的,我们自己早都忘掉了。但是你忘掉是可以,阿赖耶识里头没有忘掉,这个道理要懂。所以用的是跟诸佛如来用的不同的心。
菩萨,菩萨把这个舍弃掉了,你看不要第六识,第六识分别,不要分别。不要分别,它自然就变成妙观察智;我不执著,不执著是转第七识为平等性智。这两个一转,阿赖耶自然就转了,阿赖耶转成大圆镜智;前五识,就是眼耳鼻舌身,转变成成所作智。这四个都有智,所以叫转八识成四智。四智是什么?四智就是我们讲的大菩提心,真心!这叫圣性。法相宗用功,也就是学习的总纲领,转八识成四智。八识有从因上转的,有果上自然转的,所以你一定要懂得在因上转。前五识跟阿赖耶是果上转的,换句话说,在因地修行用不上力。因地修行只有两个,第六、第七,第六是分别,第七是执著,从这两个下手。这两个转过来,前五识跟第八识自然就转,跟著就转了。
你看看跟世尊在《华严》上讲的,道理是不是一样?跟佛法总的纲领、总的修学目的,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,无上正等正觉,舍执著就成正觉,正觉则称为阿罗汉;舍执著就是转第七识,转第七识成平等性智就是正觉,就是阿罗汉。转第六识,第六识是分别,转分别为妙观察智就是菩萨,正等正觉。然后阿赖耶转了,阿赖耶转成大圆镜,那就是无上正等正觉。各宗典籍里面讲的不一样,这是世尊当年在世的方便说。因为学生很多,根性不相同,善根、福德都不一样,世尊说法应机而说,总是「随众生心,应所知量」,这就是善巧方便。方式不一样,你看用这些名词术语,修行的方法不一样,可是他的原理、原则相同,方向、目标一致,决定没有改变。所以舍异生性,成就圣性。
在我们现前,我们再用方便法来说,因为净宗修行重视「发菩提心,一向专念」。《无量寿经.三辈往生》里面讲过,「往生正因」里面讲过,我们要记住,不要到临终时候往生产生障碍,那是你自己误会,经上决定没有说错。要知道「发菩提心,一向专念」。一向专念没有问题,实在讲没有问题还是有问题。一向专念,大势至菩萨讲得好,怎么叫一向专念?「都摄六根,净念相继」,这叫做一向专念。这句话再浅一点来说,觉明妙行菩萨讲得好,念佛的秘诀是不怀疑、不夹杂、不间断,这就是都摄六根、净念相继。
发菩提心,菩提心是什么?怎么发法?我们把菩提心很具体的、简单的说出来。菩提心,你看《观经》上讲的,至诚心、深心、回向发愿心;《起信论》里面讲的,直心、深心、大悲心。我们把经论合起来看,菩提心的体是至诚心,就是《起信论》讲的直心,直心是至诚,真诚到极处,这是体。深心是作用,深心是自受用,就是你用什么心对待自己。你怎么对待自己?你怎么样对待别人?起作用不外乎这两个,一个是对自己,一个对别人。对自己叫深心,深心不好懂!《无量寿经》的经题上有修学的指导纲领,那就是深心。《无量寿经》经题诸位要记住,「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」,「无量寿庄严」是果报,是西方极乐世界的果报;「清净平等觉」是修因,清净平等觉就是深心。
所以我们对自己,要学习心地要清净,心要平等,心要觉悟。所以我们就把这个收进来,我讲菩提心,讲「真诚、清净、平等、正觉、慈悲」,这是菩提心,这是我们天天要学的。在哪里学?在生活当中学,我们起心动念是真诚心、是清净心、是平等心、是正觉心、是慈悲心。生活如此,工作也如此,处事待人接物统统用的是这个心,这叫发菩提心。然后你这一句佛号不怀疑、不夹杂、不间断,没有不往生的道理!《无量寿经》上给你讲的这个原则,你统统做到了,发菩提心,一向专念。
由此可知,我们在日常生活当中要舍虚伪的心、虚情假意。真诚的反面是虚情假意,虚情假意是异生性,要舍去,要成就真诚心。要舍一切染污,染污里面有善跟不善,统统都要舍弃。那个染污,善是三善道,恶是三恶道,业因!如果你不舍掉,六道出不去。所以善与不善统统要舍,决定不能执著,要放得干净,要放得彻底。平等心怎么学?对任何人没有傲慢心,决定不能有一个念头,「你不如我,我胜过你」,这是不平。要知道佛在大乘教里头,千言万语告诉我们,「生佛平等」。你看他说话多谦虚,他把众生放在前面,佛放在后头,他没有说佛生平等;生佛平等,生佛一如,这就是佛对众生的尊重。我们平常处事待人接物,有没有把别人排在前面,我自己放在后面?这就是学佛!佛就是这样的,佛总是把别人排在前面,自己放在后面。处事待人接物要有智慧,不能用感情,正觉就是不用感情;用感情,觉就没有了,就迷了。清净、平等、正觉对自己,这就是真诚;对别人只有一个慈悲,爱人如己。真正懂得尊敬人,真正懂得爱别人、敬别人,这个要学!这是我们现前的功课。
在日常生活当中学「看破」,看破什么?样样清楚、样样明了;学「放下」,放下学不要执著,不执著、不分别。起心动念我们不要说,那个太难了,只要能够把分别执著放下,就了不起。生活、工作、处事待人接物,要学「自在」、要学「随缘」。自在是什么?现在讲放松,不要紧张;随缘,不攀缘。最后是「念佛」,念佛的目的是求生净土,我们这一生的方向、目标完全正确。这一生当中确实我们也能做到「舍异生性,成就圣性,出无明地,生如来家」。无明地是十法界,不但出六道而且要出十法界;如来家是一真法界,《华严经》上讲的华藏世界,净土经里面所讲的极乐世界,这是如来家。「以有则获灌顶而升位等」,这是在《华严经》上看到的,十住菩萨,第十住叫灌顶住。所以他说「非是信故」,为什么?十信里头没有灌顶位,十住圆满的时候有灌顶位,初住已经明心见性,见性成佛。这个意思是安国法师他说的。
下面是清凉大师给我们的开示,「若尔,初地岂得灌顶升位等耶」。这就是反问,灌顶是最高了,那初地,现在我们在经上看,初地在灌顶之上。这个灌顶位是十住位,十住菩萨灌顶位,十住上面十行,十行上面十回向,十回向上面才初地。初地叫欢喜地,我们讲「法喜充满」,儒家所说的「不亦说乎」,他到这个境界。这个地方清凉说得好!下面说「若云展转,进入佛地,何以不得始自於信,展转入耶」。这段是假设,对方这样的说法,这个说法能不能成立?也不能成立。如果说展转能够证入佛地,那为什么不能够始於信位?真正入佛地是初住,初住才破一品无明、证一分法身,脱离十法界。我们知道初信位的菩萨没有出六道,这个我们要知道,七信才出六道轮回,初住出十法界。所以,若是展转进入佛地,那为什么不从初信开始?
说他这是初信位,还没有能够舍异生性,成就圣性,出无明地,生如来家,没有。换句话说,我们说得简单一点,初信位的菩萨没有出十法界,初住出十法界。初信只证一个位不退,三不退里面位不退、行不退、念不退,他只证得一个位不退。虽然在六道,决定不会堕三途,前面跟诸位报告过。如果不求生净土,他还有隔阴之迷,但是他决定不堕三恶道。如果要求生净土,难得!他不是生凡圣同居土,他生方便有余土,比六道一般的凡夫高明多了!从这个地方来看,你就晓得净土真正不可思议。
再看底下一句,「若许从信展转入者,何以要判此乃舍凡入圣」。如果你说,行!可以从初信就展转入佛地,那为什么这个经上又要判,这是用他自己说,他自己前面讲舍异生性,成就圣性,出无明地,生如来家,这就决定不是十信位。清凉大师引底下文,「下文自有十地之会」,十地才是真正进入佛地,佛的家,登堂入室。初住菩萨已经入了佛的家,到达什么地方?大门进去了。大门进去一定有庭院,里面有堂屋,登堂入室。十住是入门,十行、十回向登堂,十地入室了。所以下文,我们看到往下讲的时候,下面有「十地品」,「十地品」当中,「此中尚隔住行向等」。因为我们现在讲的是十信位,十信位上面有十住、十行、十回向。然后再「判为入地,乃孟浪之谈」,孟浪是开玩笑。
这些问答说明,十信里面的发心跟初住发心,虽然发心不一样,有浅深差别,但是发心的功德是一样的,都是不可思议。为什么?因为这个法是圆融具德法。虽然讲五十五个位次,这是行布,行布是圆融的行布,跟一般大小乘里面讲的行布次第不一样,境界不相同。看破浅深广狭不相同,道理在这个地方。看破浅深广狭不相等,就是智慧不相等,心量不相等。大乘通教、别教,《华严》里面讲终教,始教、终教、别教,那个心量不能跟圆教相比。
清凉大师在这部经的经题,讲经题的时候,讲《华严》的当机,也就是说能够学《华严经》,能够接受《华严经》的对象,要具备些什么条件?十种当机里面最后一种,叫大心凡夫。我们常讲「心包太虚,量周沙界」,虽是凡夫,一般凡夫没有这个心量。因为他的心量跟菩提心相应,所以他有条件来学习,有能力受持。又何况这些大心凡夫决定不会舍弃念佛求生净土,乘著《华严》的大船,航向极乐世界莲池海会,这是肯定的。「下发心品」,就是底下第十七品,「亦判为初地发心,义同此会」。这是经中所判的,这个解答得好!问的人引经,答的人也能够引经。
下面还有一个问答,请看疏文,「问,下云无量亿劫勤修学,得是无上菩提智,斯则非一生也,亦非十千以为无量」,这个问问到此地。这也问得好,实在讲都是帮助我们,我们学这个经还问不出来!有没有这个疑问?有。幸亏古大德代我们问出来,让我们也能够断疑生信。这是经文上说的,「无量亿劫勤修学,得是无上菩提智」,这就不是一生,也不是十千劫,总不能说十千劫就是无量。这个问题怎么解答?下面大师为我们说法解惑,「通斯难者,应有二义」,难就是前面的难题,通是什么?把它贯通,把这个障碍排除掉,应有二义。
第一个是「此约行布展转义故」,经上所讲的是行布展转之义,说的不是假话。圆顿根性的众生跟我们一般众生有没有差别?有!有很大的差别。在中国就有例子,像唐朝时候禅宗六祖惠能,那就是圆顿根性。在中国历史上,五千年的历史,惠能以前没有惠能这样的人,没有这种根性;惠能大师以后,这一千三、四百年也没有这种根性。我们跟他真的是不一样。能大师的根性是不是像这个经上所说的,无量亿劫勤修学?我们听了点头,是!他真的无量亿劫勤修学,成就今天的根性。我们在无量劫当中没有他那么样勤学,所以我们的根性不如他。所有一切众生,各个都是无量劫来在学习,生生世世在学习。学习的功课很多,这许多的功课都必须要完成,才能圆成佛道;没有完成就不能成佛,甚至不能提升境界。统统要学圆满,当然不是一生,这是就行布展转的意思来解答。
第二从圆融方面来讲,「约圆融展促无碍故,如上所辨」。就圆融来讲,意思就不一样。念劫圆融,一念可以化为无量劫,无量劫也可以变为一刹那。为什么?性德法尔如是。称性,称性里头没有先后,就是没有时间,也没有空间,《华严经》上所说的。这个意思没有说尽,但是现在时间到了,我们明天再说。
诸位法师,诸位同学,请坐。请看「贤首品第十二」,清凉大师《疏钞》「法界融摄门」第二个问答,我们把文念一段对对地方。「问,约法相收,是则可尔,约人修行,岂十千劫修信才满,即得如此无边德海」。这是问句,虽然意思不深,我们也略略的介绍一下。就法相来说,就是前面讲发心,菩萨初发心,讲过行布次第,讲过圆融通摄,讲过缘起相由、法界融摄。这是大师在此地假设一个问题,有人这样问法,就法相来说,前面讲得都很如理如法。他说如果就修行人来讲,「约人修行」就是从修行人来说,「岂十千劫」,十千劫就是一万劫,「修信才满」。这个地方给我们透个讯息,十信位的菩萨要修多长的时间?一万劫。
我们知道修行愈是初学愈难,初学是难於入门。入门之后,可以说是一帆风顺。内有长远的时间薰修,成就菩提心,外有很多助缘,诸佛菩萨加持。可是愈往上愈难,就愈不容易,真是像爬山一样。中国谚语所谓爬山行路「行百里半九十」,我们走路走一百里,一百里一半是多少?不是五十里,是九十里,这就是说后面十里那个辛苦跟前面九十里差不多。
我们从大乘教里面世尊给我们讲的修行,佛常讲菩萨成佛要三个阿僧只劫。这三个阿僧只劫,第一个阿僧只劫修三十个位次,十住、十行、十回向,一个阿僧只劫就修成功了;第二个阿僧只劫只能修七个位次,初地到七地;第三个阿僧只劫只能修三个位次,八地、九地、十地。所以三大阿僧只劫十地圆满,上面是等觉。由此可知,愈往后面是愈艰难。十信位一万劫,在整个修行过程当中他算是快的。但是十信心满,修信才满,满是第十信,就能够得如此殊胜的功德。这个功德就是这品经贤首菩萨要给我们讲解的,实在是很不可思议,很难相信!所以这个问题不能不提出来,因为十信心满,他的功德就跟普贤菩萨差不多,确实是让许多修行人,通宗通教的,难以接受。
我们看清凉大师给我们的解答,「答,以法是圆融具德法故,若诸菩萨行此法行,是彼所收,或无量劫,或无定限,十千劫言,非此所说」,这是一个小段。《华严经》在大乘教里面是圆顿大教!这个法门是「圆融具德」。什么叫圆融具德?一位具足一切位,一行具足一切行,这叫圆融具德,这个确实是不思议解脱境界。前面说过很多,后面还有细说。「若诸菩萨」,这个诸菩萨从初发心,初信位一直到等觉,五十一个位次,修普贤行,就是《华严》里面所说的。「是彼所收」,彼就是下面第十七品里面所说的,「初发心功德品」,那个地方是讲初住菩萨,你看看那个地方所赞叹的就是!
在修行时间上来讲,或者说是无量劫,或者没有一定的限制,因为时间不是真的。圆融法里面念劫圆融,无量劫可以说成一念,一念可以说成无量劫。为什么?时间没有了。时间从哪来的?时间从妄想分别执著里面来的。有妄想分别执著,就有时间跟空间;妄想分别执著没有了,时空就不存在。没有空间,没有距离,远近没有了;没有时间,没有先后,过去、未来没有了,当下即是,这是圆融具德法。成就,实在讲就看各人的根性。现在我们在大乘教里面学得也不少,《华严经》学到此地也学了三千多个小时,大致上情形也很明白了。佛跟凡夫的差别在哪里?除了觉跟迷之外,毫无差别。同一个法性,同一个法身,真的是「十方三世佛,共同一法身」,我们现在对这个话没有疑惑了。
诸位要记住,十方三世佛,十方包括我们,三世讲过去现在未来,我们是未来佛。「一切众生,本来成佛」,这我们相信,我们众生跟佛没差别,这个要知道。差别在什么地方?众生很不幸,一念不觉则起无明,无明里面就起了分别,分别里面就起了执著。这是世尊在这部经(还在后面就是)「出现品」里面告诉我们,「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,但以妄想执著而不能证得」;换句话说,佛没有妄想、没有分别、没有执著,我们凡夫今天是有妄想、有分别、有执著。你要问,你什么时候成佛?也不要问时间,也不必问修学,你什么时候能把妄想分别执著放下,就成佛了。佛门里面有句话大家都知道,「放下屠刀,立地成佛」,屠刀是比喻,比喻什么?就是妄想分别执著,你只把这个放下就成佛,哪有时间长短!
你放不下,放不下就得无量劫,无量劫还成不了!为什么?我们过去有没有经历无量劫?有!生生世世。有没有学佛?有!学佛,这是佛门的术语,要用个普通的话来说,求智慧、学觉悟;佛这个字是智慧、是觉悟的意思。你就知道,不但是我们,哪个人、哪个众生生生世世不是在求智慧、求觉悟?都是!生生世世都在求!真不容易,一万劫的时间才学到一个信心,十信位,才学到信心,不容易!
现在我们看到外国很多这些科学家、心理学家写的一些报告,几乎他们也肯定,人真的是没有生死,而是生生世世。有时候藉著这个肉体,有时候不用这个肉体,这就说明什么?不用肉体,是在灵界。今天佛给我们讲的三界,六道里面的三界,需要藉身体的是欲界,有身体,色界有身体,没有身体的是无色界。但是我们看看国外的这些报告,他们虽然讲不要身体,不要物质的肉身,依旧还在学习,我看看他们的报告,他们的欲望没舍掉。他们所说不要的身体,是不要我们人道,一部分畜生道的这种物质的身体。我们晓得,饿鬼道、地狱道、欲界天有没有身体?有!不过他们的身体跟我们的身体不一样、不相同,我们跟他是不同维次的空间。中国人、外国人习惯都把他们称为灵界,称他们作灵魂。灵魂还是有身体的,不是我们这个物质的肉身,所以他们并没有到没有身体。
到没有身体是无色界,那个层次高了,比色界四禅还要高。我们从国外这些报告,还没有看到这样的境界。佛给我们讲的那更不可思议,《华严》里面给我们说的,十法界之外有华藏世界。像华藏世界这样的大世界,在法界虚空界里面不止一个,很多很多,这是我们在前面读过的「世界成就品」。「华藏世界品」是讲我们这个地区、这个大世界,「世界成就品」里面就讲无量无边的华藏。这些西方科学家还没说到,这是讲宏观世界。讲到微观,微尘里面有世界,世界里面有微尘,微尘里头又有世界,重重无尽,这个科学家没说过。《华严》真的是不可思议!
我们的成就有没有时间限定?没有,我们现在明白了。明白之后,好!这太难得了,佛法修学最重要的是悟,觉悟。觉悟之后怎么样?要修。怎么修法?放下!我在第一次接触出家人,章嘉大师,我第一次跟出家人见面,我就向他请教。方老师把佛法介绍给我,我知道佛法好,佛法非常殊胜。我向他老人家请教,有没有方法让我们很快就能够契入?他老人家教我六个字,「看得破,放得下」。看得破是明了,《华严经》上这句话那是太清楚不过了,「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,但以妄想执著而不能证得」,这句话说尽了。这句话你就觉悟了,大彻大悟。悟后就起修,修什么?我们只要把执著、分别、妄想放下,本来就是佛!你跟十方三世诸佛没有差别,本来就是,当下就是!为什么放不下?
这个放不下,我们读了世尊所讲的许多经论,明白了。我们的迷,就是一念不觉而起无明,我们的迷,时间真的是很长,习气非常之重。你看,知不知道?知道,非常清楚。可是不要说是妄想放不下,分别放不下,执著还放不下,生生世世修行只可以说分别执著轻了一些。果然能把执著真放下,那在《华严经》里面讲的,我们这是十信位的菩萨,执著统统放下是第七信位,七信位的菩萨,他放下,这叫功夫,这个功夫跟阿罗汉平等,阿罗汉放下了执著,七信菩萨也是放下执著。但是看破,阿罗汉没看破,七信位的菩萨看破了。所以就智慧、德相上来讲,阿罗汉跟七信菩萨不能相比,悬殊太大。因为阿罗汉所修的是行布次第,七信位的菩萨他们所修的圆融具德,那怎么能比?
我们今天接受的是大乘教,我们有没有得到像经上讲的这一切功德?我们有没有得到?诸位想想,没有。只是听起来很好听,真正的功德利益没有得到,什么原因?我们有解无行。清凉大师对我们的批评,他怎么说?增长邪见。真的是邪见,不是假的。我们理解的跟佛经上讲的没有相违背,这不能算是正知正见吗?不行。为什么不行?你的心思不正;心邪一切都邪,心正一切都正。心怎么邪?你想想你有没有自私自利?有!有没有名闻利养?有!贪不贪爱五欲六尘?贪!还有没有贪瞋痴慢?有!这心不正,你所解的纵然是正,你的心行不正。所以,这个地方讲的菩萨的修行功德,我们只是仰慕,一分都得不到。不但圆融的功德得不到,行布的功德也得不到,为什么?没有真修!
《观无量寿佛经》上,世尊给我们讲的净业三福,「孝养父母」做到没有?很多人都说,我对父母很孝顺。自以为很孝顺,听了《弟子规》的讲座之后,感动得流眼泪,自己说以前我以为很孝顺,现在听了之后才知道我不孝顺。在没有学过之前,你那个孝顺是用你自己的标准,以为很孝顺。《弟子规》里面所说的,不是你的标准,那是伦理道德的标准。这一对比之下,自己就比下来了,差太远了。所以,孝养父母没做到。养父母不仅仅是物质上的供养,现在一般人在物质上的生活照顾到,算是不错了,自以为很孝顺。除了物质供养之外,要养父母的心,你做到没有?怎么叫养心?要叫父母晚年生活快乐、幸福,有没有做到?
父母在晚年,他最大的快乐是什么?家和。一家人和睦相处,儿孙都懂得互相敬爱、互相尊重、互相关怀、互相合作。夫妻不和,不孝顺,你说父母多难过;兄弟不和,那更糟糕,父母痛心。再看第三代孙子辈,是不是能和睦相处?内孙、外孙在父母心目当中都是自己的骨肉,如果有不和,如果有争执,父母心难过。做到没有?再说你在外面工作,你对你的上司尊不尊敬?对你的同事和不和睦?对你的下属照不照顾?如果你没有做到,都是父母所担心的,父母担忧。让父母担忧,不孝!这是孝道里头第二桩事情。还有最大的,养父母之志。父母对你的期望,希望你这一生做人,道德、学问、才干要有杰出的成就,为社会、为国家、为众生做出最大的贡献,所谓是荣宗耀祖,你的父母感觉到光荣。你做到没有?这都包括在「孝养父母」这句里头。
第二句「奉事师长」,师长对学生的期望跟父母差不多。师长一生的生活,物质生活如果有缺乏,学生要照顾。师徒如父子,照顾师长的生活跟照顾父母是相等的。你懂不懂这个道理?我们的老师,如果他的儿女好,都孝顺,我们做学生的人可以不操心。如果儿女不在身边,照顾不到,晚年的时候生活有问题,那就必须要像照顾父母一样照顾他。老师对我们的教诲,有没有真的依教奉行?没有依教奉行,这对老师不尊重。老师对学生的期望,有没有成就?做老师的人一生唯一的期望,是学生将来学的成就比他好,所谓青出於蓝而胜於蓝,这是老师无上的光荣。学生的成就不如老师,老师很痛苦,常常会惭愧,没教得好!
当然,老师要找个好学生不容易,学生要找个好老师也不容易。自古以来,这确实是缘分,所谓可遇不可求。遇到之后,老师不会舍弃学生,学生要是有眼光、有智慧,也会跟定这个老师,师资道合,这才能有成就。这个里面就是印光老法师常讲的诚敬,学生对老师诚敬,老师对学生也是诚敬,「一分诚敬得一分利益,十分诚敬得十分利益」。所以讲孝亲尊师不是容易事情,这是佛教导我们,修行从这个地方修起。明了,把这个大道理清楚、明白了,放下,放下一切不应该的。我们看看《弟子规》,《弟子规》是个标准,《弟子规》上教我们做的,我们都做到;《弟子规》里面教我们不可以做的,我们统统都放下。在家是好儿女,在学校是好学生,这样才能够成就真实功德。
十千劫这个说法,「非此所说」,不是《华严经》上讲的。说这个话的人也有根据,下面会有,十千劫是《仁王经》上所说的,不是这个地方所说的。《仁王经》是大乘,这个经是一乘;《仁王经》是菩萨法,这个经是佛法,不一样。下面举例子,「如下善财童子,及兜率天子等,所行所得,并是其人,不同行布次第教中之所说也」。在这部经里面末后的一品「入法界品」,《四十华严》的名称是「入不思议解脱境界普贤行愿品」,这是品题。善财给我们做了表演,成佛要多久时间?一生,即身成佛。
他会修!所谓会修,会放下、会学习,他参访德云比丘,他就是圆教初住菩萨;他参访海云比丘,他就是二住菩萨。舍初住,放下初住,他就是二住;放下二住,他就是三住,他所修的就是章嘉大师教给我的看破、放下。对於世出世间一切法没有留恋,你才能步步高升;如果你得一法,你对它有留恋,你不肯放下,那就没法子,你就永远停在那里。好像我们现在登楼一样,我们上到这个十一层,不想再上去了,那你就停留在这个地方,这是错的。不能停,一直往上去,要走到尽头,尽头是第五十二层妙觉位,叫究竟圆满佛。
於是我们晓得,我们今天是在人道,在人道里面学习,学什么?学孝亲、学尊师、学爱心、学谦虚、学恭敬、学十善业。这是我们这一生在这个阶层里面的功课,我们要很认真把它学好,学好之后就升级,升到哪里去?升到天上去。如果说我们来生,来生还到人道,那留级。为什么会留级?你这些功课没学得好,不及格,没学好要留级。如果来生到三恶道去的话,不但是没有学好,你学得太差了。譬如六十分及格,五十分留级,你只能够学个十几二十分,这不行,程度太差了。太差,降级,到畜生道,降级了,到饿鬼道是又降一级,到地狱道是连降三级。降级容易!一下连降三级。从地狱道再要学习,慢慢把功课重新学习,升到人道来,可不是那么简单事情,这跟读书一样!
所以我们要晓得,我们来干什么?来修行的;外国人讲人到这个世间来干什么的?有目的、有方向、有目标,来学习。你这一生一定有你的功课,你的功课就是你这一生做人的一些缺点、缺陷,你统统要学好。学到及格才能往上升,好不容易!为什么?功课不是一样,好多样,门门都要达到标准。你想想看,孝亲要达到标准,尊师重道要达到标准,爱心、恭敬心要达到标准,十善业里面,身三、口四、意三都要达到标准,才能往上提升。好,现在时间到了,我们休息几分钟。
诸位法师,诸位同学,请坐。我们接著看下文,「又十千劫,乃是一经,璎珞但言一劫二劫,此经纵有行布,亦皆圆融」。这一段清凉大师有个小注,为我们注明「又十千劫,乃是一经,是即仁王经」。「此经纵有行布下」,末后一句解释得很清楚,「行布乃是圆融之行布耳」,所以跟一般大乘教里面所讲的不一样。《华严》经论这个意思说得很多,「行布不碍圆融,圆融不碍行布」,显示出这是无障碍的法界。清凉大师说理无碍、事无碍、理事无碍、事事无碍,这才是圆融具德,无障碍法界。
善财为我们示现的是一生成就,不要等到来生。我们一般人,一般普通人,业障习气非常深重,这一生遇缘又不善,我们学佛这一生当中也能成就吗?《华严经》的答案是能。用什么方法?《华严》末后普贤菩萨十大愿王导归极乐世界,所以《华严》、《法华》确实是引导我们归净土。净土法门带业往生,只要你真正能信、能愿、能行,具足这三个条件。印光大师他老人家一生常讲「信愿持名」,这就是信愿行。行是什么?执持名号,求愿往生,没有一个不成就。
真正念佛人,还是要放下万缘,身心世界一切放下,不要放在心里;放在心里面都是障碍,这是业障。障碍什么?障碍你不能往生。统统放下,就没有障碍了。果然能够放下一切执著,到西方极乐世界生方便有余土,不是凡圣同居土。凡圣同居土是执著没放下,妄想分别执著统统没放下,生凡圣同居土。执著放下了,生方便有余土;分别放下了,於一切法当中不再分别,生实报庄严土;妄想也放下,不起心、不动念了,生常寂光净土。所以《华严》末后导归极乐,这才得到究竟圆满。由此你就明了,净土法门不可思议。
《华严》圆融具德,净土是不是圆融具德?当然是圆融具德,圆融具德就不可思议了。这一称六字洪名,古大德说「南无阿弥陀佛」这六个字叫万德洪名,万是形容,不是数字,就是圆融具德。真的是一行一切行,具足一切行,一念具足一切念,真正不可思议的法门。所以这个地方,一经就是《仁王经》,《仁王经》上所说的。《璎珞经》里面没有说十千劫,但言一劫、二劫,时间都是很长,都是行布次第法门。
再看底下这段文,「亦有引此下文,证成此信,乃是舍异生性,成就圣性,出无明地,生如来家,以有则获灌顶而升位等,非是信故」。清凉大师在注解里面,《钞》里面说,这段文「傍叙异说」,这是在隋唐时代安国法师他有这种说法。大师必须在此地辨别清楚,为什么?怕我们受到影响而对这个经教产生疑惑,疑是菩萨最大的障碍,一定要断疑生信。他说得也不错,而且是引本经的经文。他以为这个信不是十信位里面的信,为什么?「舍异生性,成就圣性」,圣性就是同生性。同生性跟异生性是法相唯识里面的名称、名词。什么叫异生性?跟诸佛用的不是一个心性,这就异。同生性,跟佛是用一个性。你就知道,诸佛用的是什么心?真心。十法界里面的众生用的是什么心?妄心。妄心就是异生性,真心就是同生性,跟诸佛相同,就是此地讲的圣性。
法相唯识的修行,总的纲领是转识成智,转就是舍,识就是异生性,智就是同生性,转八识成四智。诸位要晓得,六道凡夫用的是八识,第六意识是分别,第七识是执著,第八识是含藏业习种子,就像什么?像仓库一样。你这一生从起心动念到言语造作,阿赖耶里面都有档案。这一生如是,过去生生世世的档案统统都在,而且记录得非常详细,一丝毫都没有漏。不是别人给你记的,是你阿赖耶识里面自然有这种功能,我们现在一般人讲落印象。我们自己印象深的,我们就很清楚;印象很薄弱的,我们自己早都忘掉了。但是你忘掉是可以,阿赖耶识里头没有忘掉,这个道理要懂。所以用的是跟诸佛如来用的不同的心。
菩萨,菩萨把这个舍弃掉了,你看不要第六识,第六识分别,不要分别。不要分别,它自然就变成妙观察智;我不执著,不执著是转第七识为平等性智。这两个一转,阿赖耶自然就转了,阿赖耶转成大圆镜智;前五识,就是眼耳鼻舌身,转变成成所作智。这四个都有智,所以叫转八识成四智。四智是什么?四智就是我们讲的大菩提心,真心!这叫圣性。法相宗用功,也就是学习的总纲领,转八识成四智。八识有从因上转的,有果上自然转的,所以你一定要懂得在因上转。前五识跟阿赖耶是果上转的,换句话说,在因地修行用不上力。因地修行只有两个,第六、第七,第六是分别,第七是执著,从这两个下手。这两个转过来,前五识跟第八识自然就转,跟著就转了。
你看看跟世尊在《华严》上讲的,道理是不是一样?跟佛法总的纲领、总的修学目的,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,无上正等正觉,舍执著就成正觉,正觉则称为阿罗汉;舍执著就是转第七识,转第七识成平等性智就是正觉,就是阿罗汉。转第六识,第六识是分别,转分别为妙观察智就是菩萨,正等正觉。然后阿赖耶转了,阿赖耶转成大圆镜,那就是无上正等正觉。各宗典籍里面讲的不一样,这是世尊当年在世的方便说。因为学生很多,根性不相同,善根、福德都不一样,世尊说法应机而说,总是「随众生心,应所知量」,这就是善巧方便。方式不一样,你看用这些名词术语,修行的方法不一样,可是他的原理、原则相同,方向、目标一致,决定没有改变。所以舍异生性,成就圣性。
在我们现前,我们再用方便法来说,因为净宗修行重视「发菩提心,一向专念」。《无量寿经.三辈往生》里面讲过,「往生正因」里面讲过,我们要记住,不要到临终时候往生产生障碍,那是你自己误会,经上决定没有说错。要知道「发菩提心,一向专念」。一向专念没有问题,实在讲没有问题还是有问题。一向专念,大势至菩萨讲得好,怎么叫一向专念?「都摄六根,净念相继」,这叫做一向专念。这句话再浅一点来说,觉明妙行菩萨讲得好,念佛的秘诀是不怀疑、不夹杂、不间断,这就是都摄六根、净念相继。
发菩提心,菩提心是什么?怎么发法?我们把菩提心很具体的、简单的说出来。菩提心,你看《观经》上讲的,至诚心、深心、回向发愿心;《起信论》里面讲的,直心、深心、大悲心。我们把经论合起来看,菩提心的体是至诚心,就是《起信论》讲的直心,直心是至诚,真诚到极处,这是体。深心是作用,深心是自受用,就是你用什么心对待自己。你怎么对待自己?你怎么样对待别人?起作用不外乎这两个,一个是对自己,一个对别人。对自己叫深心,深心不好懂!《无量寿经》的经题上有修学的指导纲领,那就是深心。《无量寿经》经题诸位要记住,「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」,「无量寿庄严」是果报,是西方极乐世界的果报;「清净平等觉」是修因,清净平等觉就是深心。
所以我们对自己,要学习心地要清净,心要平等,心要觉悟。所以我们就把这个收进来,我讲菩提心,讲「真诚、清净、平等、正觉、慈悲」,这是菩提心,这是我们天天要学的。在哪里学?在生活当中学,我们起心动念是真诚心、是清净心、是平等心、是正觉心、是慈悲心。生活如此,工作也如此,处事待人接物统统用的是这个心,这叫发菩提心。然后你这一句佛号不怀疑、不夹杂、不间断,没有不往生的道理!《无量寿经》上给你讲的这个原则,你统统做到了,发菩提心,一向专念。
由此可知,我们在日常生活当中要舍虚伪的心、虚情假意。真诚的反面是虚情假意,虚情假意是异生性,要舍去,要成就真诚心。要舍一切染污,染污里面有善跟不善,统统都要舍弃。那个染污,善是三善道,恶是三恶道,业因!如果你不舍掉,六道出不去。所以善与不善统统要舍,决定不能执著,要放得干净,要放得彻底。平等心怎么学?对任何人没有傲慢心,决定不能有一个念头,「你不如我,我胜过你」,这是不平。要知道佛在大乘教里头,千言万语告诉我们,「生佛平等」。你看他说话多谦虚,他把众生放在前面,佛放在后头,他没有说佛生平等;生佛平等,生佛一如,这就是佛对众生的尊重。我们平常处事待人接物,有没有把别人排在前面,我自己放在后面?这就是学佛!佛就是这样的,佛总是把别人排在前面,自己放在后面。处事待人接物要有智慧,不能用感情,正觉就是不用感情;用感情,觉就没有了,就迷了。清净、平等、正觉对自己,这就是真诚;对别人只有一个慈悲,爱人如己。真正懂得尊敬人,真正懂得爱别人、敬别人,这个要学!这是我们现前的功课。
在日常生活当中学「看破」,看破什么?样样清楚、样样明了;学「放下」,放下学不要执著,不执著、不分别。起心动念我们不要说,那个太难了,只要能够把分别执著放下,就了不起。生活、工作、处事待人接物,要学「自在」、要学「随缘」。自在是什么?现在讲放松,不要紧张;随缘,不攀缘。最后是「念佛」,念佛的目的是求生净土,我们这一生的方向、目标完全正确。这一生当中确实我们也能做到「舍异生性,成就圣性,出无明地,生如来家」。无明地是十法界,不但出六道而且要出十法界;如来家是一真法界,《华严经》上讲的华藏世界,净土经里面所讲的极乐世界,这是如来家。「以有则获灌顶而升位等」,这是在《华严经》上看到的,十住菩萨,第十住叫灌顶住。所以他说「非是信故」,为什么?十信里头没有灌顶位,十住圆满的时候有灌顶位,初住已经明心见性,见性成佛。这个意思是安国法师他说的。
下面是清凉大师给我们的开示,「若尔,初地岂得灌顶升位等耶」。这就是反问,灌顶是最高了,那初地,现在我们在经上看,初地在灌顶之上。这个灌顶位是十住位,十住菩萨灌顶位,十住上面十行,十行上面十回向,十回向上面才初地。初地叫欢喜地,我们讲「法喜充满」,儒家所说的「不亦说乎」,他到这个境界。这个地方清凉说得好!下面说「若云展转,进入佛地,何以不得始自於信,展转入耶」。这段是假设,对方这样的说法,这个说法能不能成立?也不能成立。如果说展转能够证入佛地,那为什么不能够始於信位?真正入佛地是初住,初住才破一品无明、证一分法身,脱离十法界。我们知道初信位的菩萨没有出六道,这个我们要知道,七信才出六道轮回,初住出十法界。所以,若是展转进入佛地,那为什么不从初信开始?
说他这是初信位,还没有能够舍异生性,成就圣性,出无明地,生如来家,没有。换句话说,我们说得简单一点,初信位的菩萨没有出十法界,初住出十法界。初信只证一个位不退,三不退里面位不退、行不退、念不退,他只证得一个位不退。虽然在六道,决定不会堕三途,前面跟诸位报告过。如果不求生净土,他还有隔阴之迷,但是他决定不堕三恶道。如果要求生净土,难得!他不是生凡圣同居土,他生方便有余土,比六道一般的凡夫高明多了!从这个地方来看,你就晓得净土真正不可思议。
再看底下一句,「若许从信展转入者,何以要判此乃舍凡入圣」。如果你说,行!可以从初信就展转入佛地,那为什么这个经上又要判,这是用他自己说,他自己前面讲舍异生性,成就圣性,出无明地,生如来家,这就决定不是十信位。清凉大师引底下文,「下文自有十地之会」,十地才是真正进入佛地,佛的家,登堂入室。初住菩萨已经入了佛的家,到达什么地方?大门进去了。大门进去一定有庭院,里面有堂屋,登堂入室。十住是入门,十行、十回向登堂,十地入室了。所以下文,我们看到往下讲的时候,下面有「十地品」,「十地品」当中,「此中尚隔住行向等」。因为我们现在讲的是十信位,十信位上面有十住、十行、十回向。然后再「判为入地,乃孟浪之谈」,孟浪是开玩笑。
这些问答说明,十信里面的发心跟初住发心,虽然发心不一样,有浅深差别,但是发心的功德是一样的,都是不可思议。为什么?因为这个法是圆融具德法。虽然讲五十五个位次,这是行布,行布是圆融的行布,跟一般大小乘里面讲的行布次第不一样,境界不相同。看破浅深广狭不相同,道理在这个地方。看破浅深广狭不相等,就是智慧不相等,心量不相等。大乘通教、别教,《华严》里面讲终教,始教、终教、别教,那个心量不能跟圆教相比。
清凉大师在这部经的经题,讲经题的时候,讲《华严》的当机,也就是说能够学《华严经》,能够接受《华严经》的对象,要具备些什么条件?十种当机里面最后一种,叫大心凡夫。我们常讲「心包太虚,量周沙界」,虽是凡夫,一般凡夫没有这个心量。因为他的心量跟菩提心相应,所以他有条件来学习,有能力受持。又何况这些大心凡夫决定不会舍弃念佛求生净土,乘著《华严》的大船,航向极乐世界莲池海会,这是肯定的。「下发心品」,就是底下第十七品,「亦判为初地发心,义同此会」。这是经中所判的,这个解答得好!问的人引经,答的人也能够引经。
下面还有一个问答,请看疏文,「问,下云无量亿劫勤修学,得是无上菩提智,斯则非一生也,亦非十千以为无量」,这个问问到此地。这也问得好,实在讲都是帮助我们,我们学这个经还问不出来!有没有这个疑问?有。幸亏古大德代我们问出来,让我们也能够断疑生信。这是经文上说的,「无量亿劫勤修学,得是无上菩提智」,这就不是一生,也不是十千劫,总不能说十千劫就是无量。这个问题怎么解答?下面大师为我们说法解惑,「通斯难者,应有二义」,难就是前面的难题,通是什么?把它贯通,把这个障碍排除掉,应有二义。
第一个是「此约行布展转义故」,经上所讲的是行布展转之义,说的不是假话。圆顿根性的众生跟我们一般众生有没有差别?有!有很大的差别。在中国就有例子,像唐朝时候禅宗六祖惠能,那就是圆顿根性。在中国历史上,五千年的历史,惠能以前没有惠能这样的人,没有这种根性;惠能大师以后,这一千三、四百年也没有这种根性。我们跟他真的是不一样。能大师的根性是不是像这个经上所说的,无量亿劫勤修学?我们听了点头,是!他真的无量亿劫勤修学,成就今天的根性。我们在无量劫当中没有他那么样勤学,所以我们的根性不如他。所有一切众生,各个都是无量劫来在学习,生生世世在学习。学习的功课很多,这许多的功课都必须要完成,才能圆成佛道;没有完成就不能成佛,甚至不能提升境界。统统要学圆满,当然不是一生,这是就行布展转的意思来解答。
第二从圆融方面来讲,「约圆融展促无碍故,如上所辨」。就圆融来讲,意思就不一样。念劫圆融,一念可以化为无量劫,无量劫也可以变为一刹那。为什么?性德法尔如是。称性,称性里头没有先后,就是没有时间,也没有空间,《华严经》上所说的。这个意思没有说尽,但是现在时间到了,我们明天再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