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 - 大方广佛华严经 - (第一五八一卷)
大方广佛华严经  (第一五八一卷)  2006/6/26 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 档名:12-017-1581

  诸位法师,诸位同学,请坐。请看「贤首品第十二」,第三「宗趣」,清凉大师的《钞》,我们接著上面所讲的经文,今天从「云何行圆行」看起:

  我们将文念一遍,「云何行圆行?一向专求无上菩提,不余趣向,三谛圆修,不为无边所寂,不为有边所动,不动不寂,直入中道,是名圆行」,这段文不长,意思真是深广无尽。圆是圆满,一修一切修,一切修一修,这是圆行。清凉大师在此地首先告诉我们,圆行不外乎是一个方向、一个目标,长时薰修,永恒不变,这就是圆行,这个意思我们一定要懂。但是这个方向跟目标,他给我们指定得很清楚,方向跟目标都是无上菩提,无上菩提就是究竟的佛果,在华严会上来说还在等觉之上,真正的无上菩提。如果从权而论,也就是广义的来讲,大彻大悟,明心见性,这是无上菩提,圆教初住菩萨以上,也就是说决定要脱离十法界,绝对不是以脱离六道轮回为目标,不是以这个为目标,是以脱离十法界,这就对了。这个指示通一切大乘教,所谓八万四千法门,门门皆通无上道。

  但是前面这四个字你要注意,那就是一向专求。八万四千法门,今天喜欢学这个,明天又换那个,那就不是一向专求,那叫什么?多向乱求,无上菩提能不能得到?决定不能得到,为什么不能得到?多向乱求的人,你们想想看是不是叫心浮气躁?心浮气躁生烦恼不生智慧,所以无上菩提他没有分,什么他有分?六道轮回;换句话说,他出不了六道轮回,肯定还是在六道里面打转,这我们不能不知道。一向专求这句话不但是对无上菩提,它能够通世出世间一切法。就是以世间法来说,你想学一门学问,或者是学一门才艺,乃至於去学一门工巧,你都要一向专求,你才能成就。

  以世间法我们来举个例子,今天看到学医不错,因为现在真的年轻人选择学科、选择将来的行业,以什么为目标?以怎样能赚钱,赚钱赚得多。所以我们在外国时间住得久,对外国的情形比较了解。一般年轻人所趋向的行业,第一个是医生,第二个是会计师,第三个是电脑,第四个是机械,你要问他,你为什么选择这个行业?学成之后找工作容易,收入也相当可观;换句话说,他总的目标方向(就是指导目标方向的)是个利。哪一种学术、哪一种行业对我有利,什么利?财富收入多,物质生活享受丰足,他没有想到别的,诸位要晓得这跟中国古人的思惟方法不一样。中国在古代,换句话说,两百年前的中国依旧还能够保持著传统的理念。中国人思惟是什么?为祖宗争光,用现在的话说为人民服务,没有想到自己的利益。尤其是读书人,读书人他的目标方向是什么?我想许多同学都能答得出来。读书志在圣贤,他不是以赚钱为目的。想成为圣人,成为贤人,最低限度要成为一个君子,这是从前人读书的目标。至於学而优则仕,仕就是做官,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公务员,书念得好,有道德、有学问、有见识,出来做官报效国家、造福百姓,没有为自己名利。

  在中国,印光大师所推崇的最好的榜样,学而优则仕,范仲淹。范仲淹的官做得不小,文武全才,武官做到了元帅,文官做到了宰相。你看这个人处事待人接物谦虚,他不是在做官,他确实是报效国家,为人民造福。因为地位高,国家给他的俸禄,他的收入就相当可观,可是自己依旧过著秀才时代的生活;换句话说,他并没有拿到国家丰厚的俸禄,我们用现在的话说,改善自己的物质生活,他没有。他把这些钱回馈给社会贫民百姓,没有吃的,没有穿的,他养三百多家,这个事情就是我们今天所讲的慈善救济。他不是贪官,他不会接受别人贿赂,他是拿自己国家给他的俸禄去做慈善事业,同时办义学。贫民当中的儿童有很好天赋的,可以造就的,没有机会读书,他办学校,办学校不收学费,不但不收学费,而且还供给食宿。你来念书,衣食住他都管,都供给你,替国家培养人才,真是个好宰相。行善有善报,你看范家一直到今天,他是苏州人,你到苏州去看,范家世世代代都出人才。

  印光大师对范先生佩服得五体投地,言语文字里头时时赞叹。他的成就不亚於孔子,孔子是想求一个职位没求到,范先生得到。孔子要是得到宰相的地位,我们相信范先生所作所为,孔子在他之先一定也做到。孔子是实在求不到,这才回家去办学培养后代,就是自己的抱负不能在自己这一生施展,希望留给学生。这也是他没想到的,反而成为至圣先师。诸位要晓得,至圣先师也是个缘,我们可以说夫子的运气好,遇到一个汉武帝,至圣先师是汉武帝推崇的。

  汉武帝确实了不起,他的思惟、智慧,雄才大略,确实值得后人尊敬。因为在那个时代,中国经历春秋战国一段长时期的动乱,战争频繁,民不聊生,要想化解国家跟国家的冲突只有一个方法,统一。诸位要晓得,统一中国的是秦始皇,把诸侯这些国家全部消灭改成郡县,像现在省县制度就是从那以后传下来的,中国统一了。秦始皇虽然统一中国,不知道怎样治国,所以时间很短就彻底失败,被项羽灭了。项羽的武功,太史公也赞叹,也是不懂得治国的方法。真正懂得治国的方法,汉武帝,汉武帝才回过头来想想,两千多年的老祖宗用什么方法治国平天下?用教育。「建国君民,教学为先」,「自天子以至於庶人,壹是皆以修身为本」,这个道理他懂。所以用什么来恢复社会的秩序,安定人心?提倡教育。

  在春秋时代所谓是诸子百家,学说之多让人看到眼花撩乱,到底哪个好?如果这些学派统统都要来学,必然会引起学派跟学派当中的争论,社会还是不能太平。所以汉武帝的决策,诸子百家里面细心去考察、去选择,选择一家就订为国教,我们全国人都学这一家。其他的各家,国家不提倡,那就是私人去学,私人人数很少,这不至於扰乱社会。国家选择的是孔孟,选择孔孟,孔孟的思想。

  「孔曰成仁,孟曰取义」,这我们晓得。孔孟思想是继承中国过去两千年的传统,从黄帝到汉朝初年,两千多年的传统。这个教育的中心理念是仁义,仁义跟我们佛门讲的慈悲是同样的意思,仁就是慈,义就是悲。你看我们佛门解释慈悲,慈是带给人快乐,悲是帮助人解除痛苦,所以悲是拔苦,慈是与乐。仁就是与乐,义就是拔苦,用佛法来说,慈悲的教育,跟佛法可以说同一个理念,同一个教学的核心。佛家是「慈悲为本,方便为门」,就是这个慈悲,也就是儒家讲的仁义,以种种善巧方便落实在社会各个层面,那叫做善巧方便。佛法的善巧超过儒家,儒家仁义的运用没有佛法慈悲运用那么样的善巧,所以在整个社会影响来说,佛法的影响超过孔孟,特别是佛法影响到民间的深处,到农村极其偏僻地方都有小庙,这是值得我们思惟的,这叫什么?就是此地讲的行圆行。於是中国的教育就有了一向专求的方向跟目标:仁义。

  仁义是中国的传统,教学的方法是从家庭,重视家庭教育,提倡家庭教育,上行下效。家庭教育最初提倡的是周文王,这个时间就早。我们看到文王的夫人,他的王妃,太妊是文王的母亲,文王的妃子太姒也是了不起,她的儿子武王、周公都是圣人。从什么时候教小孩?从胎教,诸位要知道周家提倡胎教。太妊怀文王的时候,目不视恶色,耳不听淫声,口不出傲言,起心动念、言语造作都端庄,端正庄严,影响胎儿。诸位想想看,文王的母亲,这家族带头,文王长大了,娶了夫人太姒,一定是效法她的婆婆,所以才生下武王跟周公,这就是上行下效。

  国君,周朝的君王自己以身作则,他下面的臣子,他国度里面的人民,你想想看会不会效法他?当然之理。人模仿是天生的,模仿就是学习,上面做个好样子给他模仿就是教育。於是世世代代帝王都是以周家的文、武为典范,问题就是自己学得像不像?有的学得很像,有的学得不像,这是另当别论,但是提起文武周公,在中国的社会,旧社会里没有人不尊敬。所以中国这几千年的安定和平靠什么?靠教育,不是靠武力,也不是靠开会。武力只是跟人家结冤仇,冤仇愈结愈深。会议,听听众多人的意见,意见再好,制成政令,没有根。教学有根,人人都懂得仁义,天下哪有不太平的道理?

  所以中国教育一向专求伦理道德、成圣成贤,这是一向专求的目标方向之所在。纵然没有这个机缘,古时候失学的人多,有机会读书的人并不多,因为没有学校,学校都是私人办的私塾,塾就是学堂。政府有办,国家有办太学,省有学,县也有学,国家办的这些学校,学生是选拔的,统统是选拔的、是保送的,没有招生。从什么地方选拔的?从私塾里选拔的。选拔的标准有两个条件,第一个是孝亲,第二个是廉洁,你们想到这两桩事情合起来,孝廉,为什么?国家所办的学校是培养国家干部的,学出来不是做别的事情,学出来就是各级政府服务的,是政府的官员、官吏。我们现在所讲的,官是政务官,吏是事务官。一个政府的首长是政务官,他底下的部属是事务官。所以国家办的学校是替国家培养各级政府的人才。你看看选择的对象,孝廉。在家能孝父母,对国家就能尽忠;廉洁就不贪污,真正为人民服务,这是国家选拔干部的两个条件;一向专求,比现在这种教育的理想高尚。所以他的教育确实能给社会带来安定,能给国家、给世界带来和平。

  大乘教里面层次高,专求无上菩提。无上菩提是什么?圣人,不但是圣人,大圣。菩提是印度话,翻成中国意思是觉悟,就是觉而不迷,究竟圆满的觉而不迷称之为无上。无上菩提也翻作无上正等正觉,你要是得到无上正等正觉,你的名号就称之为佛陀。你要是成为正等正觉,还不是无上,你的名号称为菩萨。如果你成为正觉,正等还拿不到,你称为阿罗汉。诸位要把这个意思、这桩事实搞清楚,你就晓得佛、菩萨、阿罗汉不是神仙,跟神仙没关系。这三个名词是佛陀教育里面的学位,就好像现在大学里面博士、硕士、学士,学位的名称。你就晓得一向专求无上菩提,这就是你学大乘一个目标,一定要拿到博士学位,无上菩提是最高的学位。要怎样拿到?下头有一句说,不余趣向,这句话很重要,就是八万四千法门你只能学一门,你才能得无上菩提。

  法门众多,诸佛如来实在也是了不起,他开很多科系,就像现在一所大学一样,科系非常多,你学一门,你可以拿到学士、拿到硕士、拿到博士。你要是每一门都学,一个大学里面的科系有一、二百种,你要每个科系学的时候,换句话说,门门不及格,不要说博士拿不到,学士都拿不到,这个道理不难懂,诸位想想都会清楚;只有学一门。你在大学念书,你只学一个学系,四年课程就毕业,就拿到学士学位;再继续念,念个二、三年,硕士学位拿到;再念二、三年,博士学位拿到,样样都想学你样样都不行。所以不余趣向就是其他的法门我统统不学,我就学一门。

  诸位要知道,佛法跟世法不一样,我前面跟诸位讲的正觉、正等正觉、无上正等正觉,怎么得来的?一门深入。譬如我们今天学佛,我们是大乘,我们所选择的是净土宗,我们所用的方法是持名念佛,我们用这个方法。只有一门深入,其他的统统放下,放下不是不尊重。你看看《华严》末后五十三参,每一位学人都是一门深入成就圆满,自己谦虚,对别人、对不同的法门尊敬。《金刚经》上说得好,「是法平等,无有高下」,为什么要选择?各人根性不相同,也就是说你的善根不一样,用现在话说程度不齐,有人的根利,有人根钝。所以一个法门不能度一切人,於是佛慈悲开无量法门,开八万四千法门,任何一门都帮助你得定,都帮助你开智慧。

  所谓因戒得定,因戒是什么?你就守住佛陀教导的原理原则一门深入,这就是持戒。决定不能学杂,决定不能学乱,服从老师的教诫,这是持戒。你的心是定的,因为你只有一个目标、只有一个方向。譬如修净土宗的,净土宗的典籍五经一论,这就是你学习的范围,不能超越。到什么时候你才能够涉猎本宗以外的经典?到什么时候?到大彻大悟、明心见性以后可以涉猎。你看我们五十三参,善财童子做表演,文殊师利菩萨是他的老师,他在老师会下得根本智,根本智是什么?般若无知,无所不知。我们今天学佛恰好跟大乘相反,我们今天一下手就要无所不知,学到最后变成什么?变成一无所知。

  要知道学到无知的时候,什么是无知?妄想没有了,分别没有了,於一切法里头不起心、不动念,这是无知。你心性里面所有的烦恼、习气、障碍统统都没有了,这时候自性里面的般若智慧、德能相好都透出来了,那你可以参学,什么都可以看,什么都可以听,什么都可以涉猎,成就你无所不知,只要一接触就统统通达明了,不要去用研究,不能研究。在中国表演的,惠能大师,不认识字,没念过书,也没有听过讲经,你看他通了之后,一通一切通。《金刚经》五祖给他讲了不到三分之一,他就全明白,后头不要讲了,不但全明白,释迦牟尼佛四十九年所说的一切经全通了。你看他以后接引大众,他没有学过的,别人学了不少年,你念给我听,一念他就懂,念的人自己不懂,他懂,他讲给他听,他听了之后也开悟了。六祖没有学过《大涅盘经》,无尽藏比丘尼学了几十年没有开悟,当然很熟悉,念给他听,他讲解给她听,无尽藏开悟了。六祖没有学过《法华》,法达禅师学《法华》学了十年,虽学了十年没悟,见六祖,六祖说你念给我听。《法华经》二十八品,他只念到第二品「方便品」,六祖说行了,不要再念了,我全都知道,给他讲解他也开悟。六祖没有学过法相,你看《坛经》里面讲八识五十一心所,讲得多么透彻、多么简单,什么都通。这就叫一向专求无上菩提。

  在净土宗就这一句佛号,这句佛号你老实念,万缘放下,首先你所得到的是功夫成片,什么叫功夫成片?妄想没有了,妄想并不是断了,你的功夫很好,把你妄想伏住,所以这个断叫伏断不是灭断。功夫成片就有把握生凡圣同居土,凡圣同居土里面有三辈九品,上三品的功夫成片,给诸位说,可以自在往生,想去就去,想留在这个地方就留在这个地方,一点妨碍都没有,这叫了生死,在这个世间决定不堕落,念佛功夫得力了。如果再提升,一般有到功夫成片的不往生,为什么?在这个地方提升比极乐世界的速度快,因为这个地方的障难多,你要禁得起磨炼,提升到事一心不乱,生西方极乐世界方便有余土;还不求往生,还在这个世间再加功用行,提到理一心不乱,理一心不乱跟禅宗里面大彻大悟、明心见性功夫相等,生实报庄严土,这他去了。

  一经通一切经通,一个法门通,无量法门通,这叫行圆行,我们要懂这个道理。圆,门门都圆,古人讲的一句话讲得很好,「圆人说法,无法不圆;圆人修行,无行不圆」,你要明白这个道理。决不是哪个法是圆的,那个法是不圆,法没有偏圆,人有偏圆,你没有妄想分别执著就圆,有妄想分别执著怎么圆也圆不起来,这个道理一定要懂。现在休息几分钟。

  诸位法师,诸位同学,请坐。请接著看下面的钞文,「三谛圆修,不为无边所寂,不为有边所动,不动不寂,直入中道,是名圆行」。三谛是天台家所说的真谛、俗谛、中谛,也是依三观而来的。谛当作真实讲,这三种我们用世间的话来讲,这是真理,谛就是有真理的意思,也是《般若经》上所说的实相,真实相,这不是虚妄的。真谛,真空观;俗谛是假观,妙有;中谛就是中观。由此可知,说空说真都是从体上讲的,说俗说假是从相上讲的。相是假有,不能说它没有,空是真空。假有从哪里来的?从真空里面变现出来的,所以真空是体,没有真空决定就没有假有。现在科学家告诉我们,物质,物质是有,从哪里来的?无中生有,正是空中里面会有妙有。所以说真空不空,它会现相,它会变成物质;妙有非有,物质虽然是有,「当体即空,了不可得」。中谛是什么?中谛是两边都不沾,那就叫中道;不偏於空,也不能偏於有。偏於空,不得有之用;偏於有,你不知道有的本体,换句话说,你迷在有中,这都不能够觉悟。两边都不执著,这个人觉悟了,所以菩萨行的是中道。

  下面这圆行,三谛圆修,三观圆观,即空即假即中,即真即俗即中,宇宙之间无有一法不是,法法皆是。相有,这是假有,你可以用它,用它做什么?对自己来讲,提升自己的境界,提升自己的灵性;对别人来说,帮助一切众生悟入,教化众生,所以这个假有用处。自行化他不能离假,可是你要知道它是假的,为什么?你不会执著,一执著就坏了,一执著就堕落。执著假有,就变成六道轮回;分别假有,就变成四圣法界;起心动念,不能够把习气断掉,不名无上正等正觉,就是不能称为究竟圆满佛。所以你要知道,这是假相,当体即空。《般若经》上说得好,一切法,无论是世间法、出世间法,「无所有,毕竟空,不可得」。无所有,你起心动念错了;毕竟空,你分别错了;不可得,你执著错了,你们想想看对不对?你要是放下妄想分别执著,你全对了,那叫修圆行。

  底下这两句话说得好,不为无边所寂,无是空的这一边,谁堕在空的那一边?二乘。声闻缘觉,妙有是假的,他不要了,他就住在空里头。虽然证得空里,不起作用,对於自己不能向上提升,又不能够教化众生,所以佛在大乘教里头常常呵斥他们,说他们错了。虽然没有堕在有边,他堕在空边。六道凡夫堕在有边,以为这些幻有是真的,是实在的,「凡所有相,皆是虚妄」他不知道,他认为这一切现象是真的,这个错了。所以你执著在有边就有六道轮回,你执著在空边就有声闻缘觉,不是菩萨。菩萨行中道,两边不著。

  诸位再记住,现在科学家讲的相对的,空有是相对的,真俗是相对的,真谛跟俗谛是相对的,真空跟妙有是相对的,如果我们还要分别执著佛法,给诸位说,佛法就变成世间法,不是佛法。所以法没有世间、出世间,人只要离开分别执著,一切法都是佛法,如果有分别执著,一切法都是世间法,为什么?你没有离开相对,爱因斯坦讲的相对论你没有超越。只要你落在相对里面,你就出不了六道轮回,为什么?六道轮回是相对的,这是事实真相。所以菩萨高明,即有即空,空有是一不是二,体空相有,两边不著,在一切法里头得大自在,这叫行中道,所以他不为无边所寂。阿罗汉是为无边所寂,他住在寂灭里头,九次第定,刚才讲了,既不能利己也不能利他,为什么不能利己?不开智慧。

  不为有边所动,为有边所动的是凡夫,六道凡夫。不动不寂,这就直入中道。假相里面晓得了不可得,《金刚经》非常好,「凡所有相,皆是虚妄」,虽是妄相,可以用这虚妄提升自己,可以用这妄相帮助众生,帮助众生断恶修善,帮助众生破迷开悟,帮助众生转凡入圣,自他两利,这叫中道。两边不著,两边不立,不即不离,这是直入中道,这叫圆行。我们明白这个事实真相,你真的是明白通达,於一切法不再去分别执著,你的根性就叫圆根,圆人的根性,圆人根性无论学什么法都是圆法,念这句阿弥陀佛也是圆法,无法不圆,圆融无碍。无碍是《华严》境界,理无碍,事无碍,理事无碍,事事无碍,这才叫圆融。

  下面讲德用,「其位德用之圆,全引今经」,这是说智者大师。天台宗他们主修的经论是《法华经》,智者大师在「圆顿止观」,这算是他发明的,他是根据经典建立一种修学的方法叫止观。止观里面有圆顿止观,这是最圆满、最殊胜的,不是次第止观,圆顿止观,依什么?就是依这品经。圆顿止观里面讲的位、讲德、讲用,他总共是讲了闻圆法、起圆信、行圆行,后面还有圆位、圆德、圆用,这三种完全引用这品经,今经,我们现在学的这部经。

  「若自取当经,闻圆即闻上同时具足等十种玄门,及依正无碍等,依此起信,即是圆信。」圆行,圆行是前面的一品,净行品就是圆行。现在我们读的这一品,里面多半,广就是细说,细说圆德圆用,这品经里头要给我们说这个,圆满的功德、圆满的应用,好!学以致用,如果学了不知道怎么用法,就是你所学的不能把它活活泼泼应用在生活上,应用在工作里,应用在处事待人接物,那你叫白学了。

  中国古人讲的话说得好,读书有什么用?有用,什么用?读书在变化气质,把不好的气质统统都给它改正过来,这就变化了。最明显的例子,许许多多同学,男女老少都有,听了弟子规的课程之后,才真正明白体会到自己对父母不孝,对不起父母,对不起家庭,听了之后痛哭流涕,尔后就真的改进,变化气质;感人的事情很多。如何能帮助他一直向上提升?那就是天天读、天天干。三天不读,三天不干,你的老毛病、习气又出来了,这是什么?每天读,每天做,把烦恼习气压住。必须天天读、天天干,连续不断干上三年,为什么一定要三年?中国古人说得好,「读书千遍,其义自见」,三年是一千遍。一年三百六十遍,三年千遍,三年下来,你的心定了,换句话说,你应该得到像净土宗讲的功夫成片,有功夫成片你就能收到效果,也就是说有效了。

  这段文里面,闻圆就是闻圆法,在《华严经》里面祖师大德提出来,同时具足十玄门,依正无碍。正报是我们的身心,依报是我们的生活环境。无碍,我们的身心跟环境可以和睦相处,与一切人和睦相处,与一切事、一切物也都能和睦相处,里面没有丝毫冲突,天台的圆顿止观於是就落实了,落实的功德利益那就是这品经所说的。

  十玄门也叫做十玄缘起,如果要是细说要好几个小时,在《华严经》玄义里面说得很清楚。往后到入法界品我们要换本子,要换《华严经》贞元年间所翻的《入不思议解脱境界普贤行愿品》,这品经是全文,很难得,《华严经》就是这一品没有缺失,全文到中国来,所以这品经是完整的。分量很大,有四十卷。清凉大师给它做注解,疏,没有钞,只有疏。清凉大师疏的前面也有十玄门,所以十玄门往后我们有机会讲到。

  这一次我们讲这部大经的时候,前面的玄义没有讲,只是有简单的讲经的缘起,介绍经题,明宗论用,我们就入经文,为什么?没有学过全经,讲玄义怕听不懂。玄义是对什么人讲的?对学习《华严》的人讲的。全经大意,等於说是清凉大师学习《华严经》的心得报告。所以对一个学《华严经》的人,他不愿意听经文,因为经文很熟了,他要听你学习的心得报告,可以提供他做参考。所以我们这次讲经把这一大段省掉,什么时候讲?全经讲完之后讲玄义,那就有味道了。清凉大师当年在世为什么先讲玄义?因为大家天天都学《华严》,所以提出讲玄义(就是讲大意,全经大意)没有人不欢喜,每个人都在学习,听听清凉大师你是怎么学的,用意在此地。这就是今天我们的根性跟过去的根性不一样,方法当然也有差别。

  十种玄门在丁福保居士编的《佛学大辞典》也相当详细,我看了几遍也特地把它摘出来,同学们如果需要参考可以赠送给大家,在这个地方我就想省略掉。下面李长者的《合论》也非常精彩。我们学这部经是有两位老师帮助我们,一位是清凉,一位是李长者。尤其是难得的道霈禅师,他是乾隆年间的福州鼓山涌泉寺的方丈,通宗通教,难得的一位大德,把经论会合起来,简化了,便利於初学《华严》的人做参考,所以我们这一次选这个做为我们学习的课本。

  现在我们看《合论》,论,「将释此品,约作五门分别」,这是《合论》里面的玄义。玄义,五门就是分为五大段,这五大段第一个是「释品名目」,这是解释品题。第二个「释品来意」,第三「明品之宗趣」,第四「明信心退住」,第五「随文解义」。跟清凉大师在此地,你看他只讲一个来意,这一品的来意,这一品的品名,这一品的宗趣,大致上差不多。但是他里头有一段说明十信位,信心的退,住就是不退,有退有不退。什么条件之下会退心?什么条件之下不退心?这当然对我们初学来讲也非常重要。「随文解义」,这是相同的。

  我们现在先看第一段,「释品名目者」,这是解释品题。「何故名为贤首」,为什么要称他为贤首?「为依行立菩萨之名」,所以这个名字的来由是菩萨他所修的行;换句话说,名号是表法,顾名思义,知道菩萨修的是什么。「依菩萨所说之法及行,立品之名为贤首」,这是为什么这个品题要叫做贤首品。贤首是菩萨名,菩萨修贤首之法,称为贤首菩萨。

  我们再看下面对於菩萨名号的解释,「以明信解如来因果」,诸位在此地你就要体会到佛法始终不离因果,重视因果,这个因果是如来所修之因、所得之果,这个菩萨他能信、他能解。「普贤五位行门」,五位行门就是下面所说的,「心行调柔」这是第一,「顺和正直」这是第二,「深心正念」这是第三,「乐集善根」这第四,「常念利生」这是五。具足这五位行门,「名之为贤」。这五句很重要,虽然清凉那边也有讲,我们重讲一遍不算多,为什么?没做到。

  大乘教的好处就在此地,跟中国圣人心量不一样。中国圣人讲东西只讲一遍,不再重复,重复叫废话,写文章重复叫累赘。可是佛法不是如此,佛法我们看到说法的时候重复很多,经文里面重复的也非常之多,这是什么?这叫大慈大悲,这叫善巧方便。诸位想想,天下有几个人听一遍就觉悟?不但一遍你觉悟不了,十遍你还是不悟,百遍还不悟,千遍有几个悟的,到万遍,悟的人就渐渐多起来,所以佛说法不厌重复,这个道理我们要懂。不可以拿中国圣贤的标准去衡量佛法,各有各的用意,各有各的善巧,各有各人督促的对象。

  所以佛法是三根普被,利钝全收。儒家的教学可以说对象只对中上根,下根就不教。夫子说得好,举一隅不以三隅反者,夫子就不愿意教他,为什么?太笨了。至少你要有举一反三的能力,闻一知十的能力,夫子喜欢教你。教你一样就懂一样,孔老夫子不愿意教这笨学生,但是释迦牟尼佛慈悲,再笨的学生他都愿意教,他不厌其烦,所以慈悲方便超过夫子,这是我们应当要学习的。

  特别是在现前这个社会,疏忽圣贤教育的时间久了,脱节了,染上不善的风气太多太深,要让大家回头真难,真不是容易事情。读「孟子见梁惠王」,梁惠王一开口就问,你老人家到我们国家来,对我们国家有什么利益?孟子听了之后,回答梁惠王说,「亦有仁义而已矣,何必曰利?」这就是孔孟为什么在当时得不到这些诸侯的重用,志不同,道不合。孔子、孟子心目当中是仁义,推行仁义的政治,仁义的教化,当时这些国君他们心目当中只有利,利跟仁义恰恰相反,争名夺利。现在这个社会可以说争名夺利达到最高峰,过去历史上没有过这样的现象,虽然有争名夺利,没有现在这么普遍,没有现在这么样的深刻。太史公(就是司马迁)对这段文字,他有很深的感慨。

  利是社会动乱的根源,反过来,仁义是社会安定的根本。我们想想现前这个社会、现前这个世界,动乱的,你就晓得动乱的根源是什么,大家争利,所谓是为了利就能做出损人利己。他要利,要利己一定就损害别人,每个人都是这个观念,人人都损人利己,他怎么不冲突?他怎么会不产生矛盾?冲突发生了,严重就是斗争、战争。现在要是战争的话,那就是讲世界末日。所以晓得整个社会动乱的根源,家庭不和的根源,夫妻不和的根源,父子冲突的根源,你想想,要用一个字来答覆就是利。我们学佛要救自己、要度众生,从哪里做起?要把名利彻底放下,这是救自己。只要有个名利心,就迷了你的心窍,换句话说,你不会开悟。

  佛菩萨教我们舍弃、远离,祖师大德教我们放下,舍弃什么?放下什么?首先你要把名利给放下,不是好东西。我们无量劫来在六道里头搞生死轮回,什么害了?第一个业因就是名利。首先要把身外之物放下,到最后就是要把妄想分别执著统统放下,这是一条活路,断恶修善的路,破迷开悟的路,转凡成圣的路,永脱生死轮回的路。所以我们成天被名利所害,自己是完全不能够觉察,天下可悲的现象还有比这个严重吗?一个人生活在世间所需求的不多,何必要争它?古人讲得好,日食三餐,夜眠六尺,只要衣食足了,够用了,有一个小房子可以遮蔽风雨,你要是舍弃名利,你得大自在,你的生活多么快乐!何必要堕落在名利圈套里面自寻烦恼,痛苦无边,错了,真的是错了。

  所以菩萨所修的这五门,这五句我们真的要学。头一个,「心行调柔」,这句话怎么学?最重要的一个字就是柔。柔的反面是刚强,心行刚强的人不会长寿,性情刚强的人一定多病,我们常讲脾气不好,容易冲动,这不但不是菩萨道,不是善道。如果他的福报大,过去生中修的福报大,他是修罗道、是罗刹道。要是没有福报,他是畜生道,他是饿鬼道,他是地狱道,不是人天,人天心行柔和。

  第二句,「顺和正直」,顺是随顺自然的运作,随顺自然的法则,这是德。德里头最重要的是和,中国古圣先贤教给我们,宇宙太和,宇宙大自然的运作,和,决定没有冲突,太和,所以人要效法宇宙,跟著大自然走,那叫德。大自然是道,跟著大自然走,不违背,这是道,道是中和,前面清凉大师给我们讲中道,中就和了。你看不偏有、不偏空,不偏真、不偏俗,俗即是真,真即是俗,真俗不二,中和。中和就是顺和,顺和就是正直,正不邪,直不会倒下去。

  佛法常讲「直心是道场」,我们的心要正直,我们的行要正直,具体落实在哪里?落实在弟子规,落实在十善业道。此地给我们讲纲领、讲原则,确确实实佛有细则,《十善业道经》是细则。小乘经教里面很多很多讲细行,戒律里面是有系统的教导我们。《沙弥律仪》,你看看历代祖师大德的注解,你展开经注,它跟《弟子规》、跟《太上感应篇》没有两样,那就是顺和正直的落实。今天时间到了,我们就讲到此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