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方广佛华严经 (第一四九四卷) 2006/1/5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档名:12-017-1494
诸位同学,请坐。请看「净行品第十一」,经文「指事显因」的第一段,我们把经文念一遍:
【佛子。云何用心。能获一切胜妙功德。】
这是文殊菩萨说的,文殊菩萨称『佛子』,就是对我们一切大众的开示。在《华严经》上是智首菩萨作代表,这个「佛子」是称智首菩萨,他作我们大众的代表。这一句徵问很重要,「总徵」。怎样用心,前面我们也说得很多,在「别显」的五门当中,第一段前面也说过了。今天我们接著看第二段,「通显文旨」。
清凉大师告诉我们,「然此诸愿,句虽有四」,这个「诸」就是指向下的偈颂,一百四十一句,就是一百四十一愿,每愿是四句,它是四言颂。说「句虽有四,事但有三」,实际上所说的事,只有三桩事情。譬如偈颂里面讲,「菩萨在家,当愿众生,知家性空,免其逼迫」。这个「当愿众生」,一百四十一句统统有,就是这第二句没有意义,只是当愿众生。所以事情,说事,三句,三句展开来,意思有六。先说三事。「初句」,这是后面一百四十一句没有例外的,都是这种格式,所以第一句是所愿之事。我们通常讲的「三皈依」也在这里头,「自皈依佛,当愿众生」,自皈依佛就是我们「愿所依事」,这是第一句。
第二句是「愿所为境」,境是境界。我们自己皈依佛了,也愿遍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都知道皈依佛,这是我们愿所为的境界,这个境界是为一切众生。一切众生,不但包括我们世间的人类,包括九法界,范围不仅是我们娑婆世界,心量就拓开了。遍法界虚空界,无量无边诸佛刹土,都是我们发愿的境界,这个心量多大!可是发的时候要真发,如果只是念这首偈,心口不相应,那就不是修普贤行。普贤菩萨内外一如,我们中国人所讲的表里不二,外表跟内心是一致的,这样心量才能够拓开。不起心、不动念则已,起心动念都是以遍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为境界。一百四十一愿展开来,就是我们日常生活当中点点滴滴,没有一法漏掉,这个道理一定要懂。这是佛心,这是佛愿,这是佛行。
所以,我们提到普贤行愿,一般人只知道十大愿王,十个总纲领。总纲领展开来,可以说这个地方一百四十一是目,纲目,展开来每一句每一愿里面都圆满具足十个纲领。十个纲领每一条,譬如「礼敬诸佛」,这一条具足这个地方一百四十一愿;一含摄多,多归纳为一,一多不二。今天我们很清楚、很明白,这一百四十一展开来是无量无边!日常在生活行为、起心动念点点滴滴,重重无尽,不可思议的境界。所以《四十华严》,就是《华严经.入法界品》,《四十华严》的经题是「入不思议境界普贤行愿品」。你才真正能懂得什么叫做不可思议境界,就是「愿所为境」,不可思议。
后面二句,就是第三句、第四句,「愿境成益」;愿是第一句,境是第二句,三句、四句成就它无量的功德利益。我们一般在三皈依里头,第一条「自皈依佛,当愿众生,体解大道,发无上心」,「体解大道,发无上心」这是愿境成益。自己(愿是属於自己)发无上菩提之心,成就大道是愿遍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成无上道!自己发无上菩提心,愿一切众生同成佛道。你看真诚心、清净心、平等心、慈悲心统统具足。
这是三桩事,三桩事展开来,「开为六者,初事有二」,事里面有二。一个是内,「一者内,谓菩萨自身根识等,经云,菩萨等故」。这是从内,我们自身的根是讲六根,眼耳鼻舌身意,这六根;识是讲的六识。在我们现在十法界里面的凡夫,都是把识,就是八识五十一心所,当作自己的心。没错,这是心,是妄心,不是真心。十法界里面统统用妄心,愈往上面去,妄心愈接近真;愈往下面去,距离真心就愈来愈远。真心是性,心性!超越十法界,完全用真心,不用妄心了,用真心就是佛。
超越十法界,刚刚超越,圆教初住菩萨,叫发心住。发的什么心?菩提心,也就是我们现在所讲的真诚心、清净心、平等心、正觉心、慈悲心。菩萨心一动,决定是这五种,统统具足;不会说这五个里头缺一个,没有,统统具足。五个心就是五种说法,是一个菩提心。所以这十个字我们圆满的落实,那就恭喜你,你不但超越六道,你超越十法界了。你在《华严经》里面的位次,是初住以上,法身菩萨!你是分证佛,真佛,不是假佛。
我们今天先把这菩提心,依照佛陀教诲我们知道了,天天念它,没做到。真诚,我们处事待人接物还是有虚伪,不过怎么样?比没学佛的时候好一些,有了进步。没学佛对人、处世大概是十分有九分是虚伪的,现在学了佛,我们的虚伪大概只有个七分、八分,这就是有进步了。不够!如果照《华严》的教义,我们用了这么多时间来学习,知道十信位的菩萨,从初信到十信,十信心满就证初住菩萨,七信位的菩萨超越六道。我们用这个例子来探讨,就可以说我们学佛,真诚、清净、平等、正觉、慈悲有几分?如果能有一分,我们做到一分,我们把分数定做十分,做到一分你就是初信位的菩萨;一分都做不到,那你没有入门!你还是六道凡夫,没入门。
如果做到七分,我们讲十分之七,我们的菩提心这十个字,如果用一百分来比,我们可以打七十分,阿罗汉了;能打八十分,是辟支佛;能打九十分,是菩萨;能打一百分,十法界里面的佛,他接近超越十法界的边缘,往上再提升,他就是初住菩萨。初住菩萨住一真法界,到华藏去了,到极乐世界去了,这个要知道。我们以一百分来说的话,要达到十分才是初信的菩萨,我们想想现在我们自己可能只有一分、二分,达不到十分。十分在世间上来讲就是圣贤,不是圣人也称贤人,贤人君子对人有几分真诚了。真诚的反面是虚伪,在百分比上,我们的虚伪总是百分之九十几是虚伪;真诚就只有百分之二、三,就不错了,你逐渐契入大乘。真诚如是,清净亦如是,平等亦如是,乃至於慈悲亦如是。
我们以华严这样的体会,比较容易懂,也比较好讲。这是我们必须认真努力的,要不断把自己的分数提升,希望年年加分、月月加分。果然能够这么做,我相信你一定得到法喜充满,就是夫子所讲的,「学而时习之,不亦说乎」!你会生活得很快乐,生活得很幸福。为什么?提升是智慧,智慧长、烦恼轻,一定的道理。所以这是自己六根、六识,菩萨从这个地方,这是内。
「经云,菩萨等故」,经云就是下面的偈颂。偈颂里面第一句讲菩萨,刚才我们念的,就是「菩萨在家,当愿众生」,所以用第一句,也就是后面经文里头头一句所说的。第二,有内必有外,外就是「他身,或依正资具等」。就像第一句「菩萨在家」,在家,你家里头有父母、有兄弟、有妻子、儿女,自身之外都是他!他们。或者说「依正资具」,「依」就是我们生活环境、物质环境;「正」是人事环境,像父母兄弟儿女、妻子儿女,这是正。我们的家庭所有的土地、房屋,乃至於生活所需,这都属於依报,资身之具。今天讲的是我们的家庭里面的人事环境、物质环境,使我们的生活过得更美好。「经云,在家等」。
昨天我想了很久,因为我们中国国家宗教局,今年要开个「世界佛教论坛」,这好事情!中国的宗教走向了世界。主题是「和谐世界,从心做起」,心净则佛土净,心安则众生安,心平则天下平。这个主题好!从我们自己内心做起,要干真的,不能干假的,跟我们的「净行品」相应。庐江满成老和尚在不久之前,有一批人跟他出家,听说有五十多个人。老和尚给我提到受戒的问题,我就想到,还是不受戒的好!现在是末法时期,我们看古人,蕅益大师,受了比丘戒之后,在佛菩萨面前退戒。把比丘戒退还给佛菩萨,自己一生守沙弥戒,所以他老人家很多注疏上面,题的名字都是菩萨戒沙弥。沙弥是在学生的地位,我们希望我们真干,我们一生都做学生。如果是比丘,比丘是天人师,老师的地位。我们自己想想自己的德行、自己的学问、修持都不够,还是谦虚一点好,一生做沙弥,这已经是很高了。
蕅益大师这一退退到沙弥,他的徒弟,「我的老师是沙弥,我跟老师比比不上」,那怎么办,退!所以他的学生,就是他的徒弟,成时法师,蕅益大师的《全集》是成时法师把它整理出版的,流通给后世。成时也降格,降得更多,自称为出家优婆塞,真的名副其实。我过去在台湾,我有个印章,我也降格,我那个印章就是「出家优婆塞」,这样才名副其实。为什么?不但我们今天比丘戒做不到,沙弥戒也做不到。能把五戒修好,五戒、十善做好,就很了不起。一生守住五戒十善,我们出了家,出家优婆塞,名正言顺,名实相副,对的。
在中国,也有个很了不起的大德,说起来诸位都知道,弘一法师,弘一法师他就是自称出家优婆塞。所以出家优婆塞,第一个我们看到是成时,明朝末年人,明末清初。我看到第二个是弘一大师,今天我们想想,我们比弘一大师都比不上。名副其实,那我们今天确实就是守住三皈、五戒、十善,要求自己必须做到的,这是出家的身分。所以我们要把三坛大戒都退掉,什么身分?出家优婆塞。确实我们是干菩萨事业,所以冠上菩萨出家优婆塞,这名正言顺。我希望新剃度出家的人都能明白这个道理,不敢随便参加受戒,自以为是大圣。挂上大圣的名,名实不相副,那你就要想到,古人有一句谚语说,「地狱门前僧道多」。想到这句话,毛骨悚然,怎么会不害怕?想想我们自己做到了多少,这一定要知道,不能不知道。自己要谦虚、要恭敬,决定不敢为人先,站在别人后面好,不敢为人先。这是说到「他」。
再看第二段,是事,「次事亦二种」,亦有二种,「一能发愿者,二所愿众生。经云,当愿众生故」。这个「当愿众生」一句,有自己的愿,「愿众生」那是境界,「当愿」是我自己发愿,能发愿者。这一百四十一愿,我们念的时候是不是真发了?天天念,早晨念一遍,晚上念一遍,至少是早晚课!早晚课都有三皈依,三皈依这三愿也在这一百四十一愿里面。「自皈依佛」,我有没有皈依佛?这是第一条要注意的,我有没有皈依佛?我把这个一百四十一愿都编上数目字,从第一到一百四十一。三皈依在次序上是第二十、二十一、二十二,这个次序;二十是「自皈依佛」,二十一是「自皈依法」,二十二是「自皈依僧」。我们有没有皈依?
「三皈」我讲过好多遍,有录音、有录相,还有《三皈传授》的小册子。早晚都念,没有皈,也没有依。皈是回头,回头是岸,没回头;依是依靠,我们没有依靠,没依靠佛。我们依什么?还是依自己的烦恼习气。生活当中,工作、处事待人接物,没有依照佛的教诲,所以我说没有皈,也没有依。佛是觉,皈依佛就是皈依觉;觉的反面是迷,起心动念,分别执著,这是迷。这一愿就是教给我们,从迷回过头来依觉,觉而不迷,这才叫真正皈依佛。从邪回过头来依正,正知正见;从邪知邪见回过头来,依正知正见,这叫皈依法,皈依法是正而不邪。僧是清净,清净的反面是染污!我们今天精神的染污、思想的染污、见解的染污,现在还有色身的染污,现在这个社会严重的染污。我们要懂得从染污回过头来,依清净心、依清净身,身心清净你自然健康长寿。
我们天天念三皈,有没有真的回头?有没有真的依靠觉正净三宝?如果没有,那我们天天早晨念这个,晚上念这个,我有时候说话不好听,叫打妄语,骗佛菩萨。早晚课,早晨骗佛菩萨一次,晚上又骗他一次,於心何忍?真回头,真的有依靠。落实在哪里?现在我们提倡的,要落实在《弟子规》,落实在十善业,那就是真正名实相副的觉而不迷、正而不邪、净而不染。
第一句里头讲的能发跟所愿众生,不但自己这么做,还要有愿、有这个念头,希望一切众生都能皈依三宝,都能够落实三皈、五戒、十善业。只要我们做,做得很好,你一定影响你家里人,日久天长,大家看到你是这么个好人,会感染!我们没有办法感动家人,就是自己做得不够好,真的自己做好了,哪有不感动人的道理!所以古大德说得好,「行有不得,反求诸己」,我们所期望的目标达不到,回过头来反省。不是人不能够教化,而是我们自己的德行不够,我们的智慧、德行不够。一定要加强自己的智慧德行,你才能感动你的家人,才能感动你的邻里乡党,感动社会一切大众,一定要从自己本身做起。
「后事亦二」,这是事,事上有初、有次、有三,这第三桩讲的是「一者自益」,你自己得利益。「由此诸愿,成前诸德」,总的说是能获一切胜妙功德,所以你要会用心。怎么会用心?佛菩萨慈悲到了极处,举了这么多的例子,一百四十一个例子,教你在日常生活当中,工作、待人接物怎样用心。你要果然如法修行,你这样用心,跟诸佛如来、跟法身菩萨无二无别。佛在日常生活当中,在待人接物当中,怎么用心?就是这样的。我们要好好的学,要学会!那你就成就自己的智慧、德行。
你看「胜妙」,前面讲过了,胜是殊胜,妙是不著相。大乘教里面,我们念过,「离一切相,即一切法」,即一切法就是胜妙功德,就是殊胜功德;离一切相,妙功德。即相离相,离即同时,这是菩萨,这是佛,不是二乘!二乘离一切相,他真离了,所以他不教化众生。他嫌众生不好教,不教了,所以他没有菩提心。菩提心里头有大慈大悲,他只有清净,没有慈悲。所以二乘在四圣法界,不是在一真法界;菩萨在一真法界。这是自益,自己利益,成就自己的殊胜微妙功德。
第二个是「益他」,利益别人,「由此发愿,愿众生故」。这个愿不是空愿,这个愿用现在的话来说,就是影响!我发愿一定要做到,必然能够影响我周边的这些人、物。人能影响物,物也能影响人,物是什么?山河大地,一切众生!人发大愿、发善心,就是从你的念头上放射出像电磁波一样,像光波一样。善心、善愿,这个波遍法界虚空界。这个波的强度完全跟你发愿的心成正比例,就像我们刚才讲的百分比一样。我们今天发的愿,好像没有什么大的感应,真的,感应不显著。为什么?这个波发出去很弱,不强,虽很弱它也周遍法界。如果我们能够有强度,有百分之十的强度、百分之二十的强度,就产生很大的效果。百分之十,《华严经》上初信位的菩萨了;百分之二十,二信,大乘圆教二信位的菩萨,这个感应就很明显。他的形象、他的动静,他动作也好,他在那里入定也好,都能叫山河大地受到影响。这个事情你只要了解日本江本胜博士做的水实验,你就明白了。
真诚的善心,能令外面的环境都变得美好,这就是说出境随心转,大乘教里头佛常讲的「一切法从心想生」。所以我们今天不能感化这个社会,不能让物质环境变得更美好,我们做得不够!这是自己要认真反省、检讨的。怎么做得不够?有名利,还是会争名夺利,自己喜欢的还是要争取;还是有贪心,自己有的,看到别人很需要,有吝啬的心,不肯布施;看到於自己不太舒服的时候,马上就生气,瞋恚就起来;看到别人比我们好的时候,嫉妒就起来。诸位想想,自己是不是这样的人?如果是这样的话,一分都没有。佛所说的菩提心,我们不是念念而已!嘴皮上有,除嘴皮之外什么都没有。你的心上没有,你的行为上没有,怎么能成就胜妙功德?我们这样学佛也能获,能获一切三途六道的业因果报;我们不是成就胜妙功德,我们所干的还是三途的业报,这个不能不警惕。
尤其是年岁到晚年的人,我们中国人常说,六十以后是晚年。年轻的人还没有体会到这个事情的要紧,六十岁以后,这一生已经过去了,念念要为来生打算,来生我要到哪里去。纵然过去六十岁之前造做种种恶业,六十岁如果身体健康,觉悟了回头,来得及。《往生经》里面说的是更殊胜,慈悲到极处;只要你一口气不断,你改过自新修忏悔都来得及。人不可以自暴自弃,遇到佛法实在是不容易,遇到之后一定要明了,一定要觉悟,一定要真正皈依,依教奉行。这个法真的是自他两利,自利不可思议,利他也不可思议。现在时间到了,我们休息几分钟。
诸位同学,请坐。我们接著再看清凉大师下面的开示。「此后二句,或前句是因,后句是果,如云所行无逆,成一切智等」,这是举个例子。「所行无逆」是因,「成一切智」是果,偈颂里头这种例子很多。第三句、第四句,有些时候上面是因,下面是果。所行无逆,「逆」就是违背佛陀的教诲,佛陀的教诲就是在经论之中,三藏经律论都是佛陀的教诲。古人给我们说得很好,「经论印知见,戒律正行为」,我们讲身口意,言语造作要依戒律,起心动念要依经论。三藏无非是教我们身语意,起心动念、言语造作都能得其正。
正的标准是什么?标准是性德,大乘教里面讲的法性。身语意三业都能跟法性相应而没有违背,这个人就是法身菩萨,就是诸佛如来;如果有违背,违背的程度有大小、有浅深、有广狭不同,违背少许无伤大雅。那就是十法界里面四圣这些人,没有能够完全做到无逆;完全做到无逆,是四十一位法身大士,他们所行无逆,成一切智。这「一切智」包括三种智慧,一切智、道种智、一切种智。用这三个字,因为偈颂每一句是四个字,所以提一个,你就想到后面三个都在其中。成就一切智,初住以上!就是我们常说,於一切法,我们讲对人、对事、对物,没有执著;我们中国人讲没有成见,什么都好,不再执著,这是阿罗汉。
譬如饮食,我在新加坡,听新加坡的同学们告诉我,老一辈的人,弘一大师他跟新加坡广洽法师是非常好的朋友。广洽法师祖籍是福建,他们曾经在厦门在一起住过一段时期。广洽法师对於弘一大师非常尊敬、非常的仰慕,这是真正有德行的一个出家人。所以弘一大师就应他的邀请,到马来西亚南洋去弘法,住在他的精舍,薝葡院。我去过,房子不大,有个小院子。一个老人告诉我,弘一法师的生活很简单,很容易照顾,饮食起居给他什么吃什么,他没有分别。有些菜做得咸,有人说:法师,是不是太咸了?他说,「咸有咸的味道」;煮淡了,「淡有淡的味道」,没有一样不好,这是现身说法。
佛在经教里常常教我们,随缘而不攀缘,随缘就是什么都好。释迦牟尼佛当年在世,出去托钵,给什么吃什么,决定没有分别。不会说每次去,这富有人家,供僧的菜饭都很好,天天到他家去托,没这个事情;另外那是贫穷人家,吃的都很差。佛菩萨心是平等的。所以真诚、清净、平等、正觉、慈悲,在哪里修?就在生活上修,就在人事上修,在环境上修,你才真修得成功。修什么?所行无逆,决定遵守佛陀的教诲,你不能挑剔,这个好吃,那个不好吃,不可以。
所以佛吃的那一钵饭,很多人家布施的,不是一家,这个饭叫袈裟。我们穿的这个叫袈裟,袈裟是印度话,是什么意思?混杂。这个衣服是红黄蓝白黑,这五种叫正色,佛染衣,把这五种颜色混在一起,染成这个颜色,所以称袈裟。吃饭是每个人家托钵,人家供养的。佛叫弟子们托钵,只准托七家,七户人家。七户人家都没有供养,你就不可以到第八家去,你就回来,空钵。回来怎么办?由同学钵里饭多的分给你。托钵不是托了之后,你就可以一面走一面吃,不可以。要回到自己居住的地方,树林之下,大家统统都回来了,再一起吃饭。很有规矩,有秩序,不是每个人托的自己就吃了,不是的。回去之后,大概还是把所有的饭统统混合在一起,你能吃多少就拿多少,这叫平等。
所以一钵千家饭,你了解这个意义,不是假的。当年他的学生一千二百五十五个人,大家都去托钵,回来之后,把所有饭混合在一起,不是一钵千家饭吗?这不是假的,这是实实在在的。都是混合,没有分别,没有执著,饭菜统统在一起,养这个色身。总是要记住,一切都随缘不攀缘,一切都不要麻烦别人。佛法是「慈悲为本,方便为门」,总不可以叫别人为难,这一点很重要!所以,经论上佛常讲,菩萨所在之处,令一切众生生欢喜心,不能叫他生烦恼,生烦恼就不是菩萨了。
起心动念、言语造作,总是利益众生,而不是为利益自己。为什么不利益自己?利益自己是搞六道轮回。为什么利益自己是搞六道轮回?六道轮回里面第一个因,就是执著有「我」,把这个身当作我。《金刚经》上讲,我相、人相、众生相、寿者相,只要有我,必定就有众生,就有寿者,四相具足,这是六道轮回的因。所以佛教人,你要想离开六道,先要破我执,无我、无人、无众生、无寿者。我尚且没有,我所有的当然更是假的,无我、无我所,你才能离开六道!坚固的执著我跟我所有,连念佛都不能往生。这个例子很多,你看看佛门里面那些文字记载太多了,业因果报。
有些修行,无论在家、出家,不错了,名闻利养看淡了,世缘也淡了,但把佛法看得很重;身是看得很轻,佛法看得很重。譬如法物、经书,看得很重,比生命还要重,佛像看得很重,坚固的执著。我在过去,年轻的时候,我很爱书,书看得很重,确实超过一切所有的。以后李老师讲经的时候告诉我们,凡是有嗜好,你将来死了以后,念念你舍不得离开它。要是经书看得很重的,那怎么办?书里头有蛀虫,蛀虫就是前生爱那些书,舍不得离开书本,死了以后就到书里头做蛀虫去了,这是李老师给我们讲的。我看到有些人特别喜欢收藏佛像,大尊、小尊的、金银铜铁的,专门喜欢搜集佛像、爱好佛像,虔诚佛教徒。他将来要往生的时候,到哪里去?我曾经看到木雕佛像里面有老鼠,我恍然大悟!他离不开佛像,佛像里面有老鼠、有蟑螂、有蚂蚁,他就到这里投胎去了;寺庙里没有男女婚配,在这投胎去了。所以对任何物品,只要有嗜好的,都会给你带来很大的麻烦。
《般若经》上讲得好,「凡所有相,皆是虚妄」,佛说这个话是什么意思?教你统统放下,不要执著。我学佛学到十年、二十年才真的放下,什么都可以,不再搞这些东西。书籍是要搜集一些,为什么?讲经,讲经需要参考资料,所以不能不要图书。图书怎么样?从前是据为己有,自己很珍惜,现在都送给图书馆。古时候寺院有藏经楼,应该统统归藏经楼,归常住。我们现在没有藏经楼,我在澳洲有个净宗学院,学院也交给年轻人。学院有个相当有规模的图书馆,我所有的书籍全部归图书馆。我自己身边就是一些参考资料,这些参考资料我也不执著,哪天我不要了,我统统会捐给寺院或者是捐给学校。现在还没有捐,心上早已经捐掉了,不可以有丝毫的妄想分别执著。身尚且不是我,哪有身外之物!
既然是出了家,你再去搞一栋房子,不就又回家去了?你不就又有了家吗?盖个大庙,出了自己家庭的小家,找一个大家。「寺庙是我的,这寺庙是我的财产,我的!」只要是我的,你的麻烦就来了。印光大师一生不收徒弟、不传戒、不盖寺庙,什么道理?我们要多想想,要多了解。不造业!没有过失。一生所做的就一桩事情,印经布施,十方的供养,他就做这一桩事情。把这些供养在苏州报国寺办个弘化社,就是我们现在讲的佛经流通处,专门印送经典、善书,连一般慈善救济的事业他都没做。这什么原因?
慈善救济事业,做的人很多!这种慈悲救济是治标,这个诸位要晓得。人家没得吃的,送粮食给他,没有穿的,送衣服给他,这是治标;帮助人觉悟,帮助人信因果,帮助人断恶修善,这是治本!这个道理深。释迦牟尼佛一生,讲经三百余会,说法四十九年,干的是什么?慈善救济。他知道,一切众生的苦难从哪里来的?从迷惑颠倒来的。你迷了,你才造业,你造作不善的业,就有恶的果报现前;你要是觉悟了,恶业不造了,纵有恶因,恶缘断了,不善的果报不会现前。你多做好事,多造善因,你过去世的善、现在世的善,有因、有缘,果报统统现前。所以这才是真正慈悲救世。
释迦牟尼佛一生做慈济的工作,没有用一分钱,完全用的是教育。印祖在末法时期为我们做这个示现,我们要能体会,要能懂得他的意思,懂得他的意思你就能懂得佛的教诲。我们应该怎样学佛?怎样效法祖师?跟这个经上讲的,要怎样用心,我们就能够获得一切胜妙功德。这胜妙功德是人说的,自己有没有?没有。为什么?妄想分别执著统统没有,那个功德才真正叫胜妙;里头夹杂著妄想分别执著,功德就不胜也不妙,妙是要离相。这是说偈子里头有因有果,三句是因,四句是果。但是也不一定。
下面说,「或二俱是因」,三句、四句都是因。譬如这经上说的,「巧事师长,习行善法等」,等就是属於这一类的,这两句都是因。「巧事师长」是第三句,「习行善法」是第四句,两句都是因;巧是善巧,事是奉事师长。巧事师长里头决不是天天把老师照顾好,衣食住行伺候得很周到,老师不需要这个。老师需要学生什么?需要学生依教奉行,需要学生你的烦恼习气天天减轻,你的智慧、福德天天增长,老师看到就欢喜了。所以你真正得到「慈悲为本,方便为门」,这是真正叫巧事。所以接著下面一句,习行善法,善巧方便统统落实在学习。在生活当中学习,在处事待人接物里面学习,学习行善!像《十善业道经》所说的,「常念善法,思惟善法,观察善法」,身语意业没有一样不善。
另外一个意思,巧事师长就是把《沙弥律仪》里面二十四门威仪,善巧方便统统都落实、都做到,这是「事」。「巧」是什么意思?你在做这些事情都是教育,为什么?他有愿在里头。我做给别人看,给那些人做个好榜样,提醒他们,这是巧。要懂得,没有一样不是教育,没有一样不是在利益众生、在教化众生。自行原来就是化他,化他原来就是自行,自行、化他不二。我们对师长的礼敬,师长纵然不需要,我们要如理如法做给别人看。现在很多人不知道尊敬老师,不知道孝顺父母,我们要把孝顺父母、尊敬老师做个样子给人看,这是巧;换句话说,都是唱戏!父亲跟儿子唱戏给别人看,给那些父子不和的人,父子当中有矛盾的人,给他看,这就是劝导他。那个不尊重老师的人,老师跟学生在演戏,就像释迦牟尼佛跟他那批学生,一千二百五十五人,演戏,演给我们看的。这是巧事。
或者是「二俱佛果」,三句、四句都是果。你看前面三句、四句都是因,这个地方就完全都是果。譬如愿里面所说的,第三句「永离烦恼」,第四句「究竟寂灭」,永离烦恼是果,究竟寂灭也是果,究竟寂灭是大涅盘!佛法的修学没有别的,说实在的话,这八个字也是大总持法门,讲尽了。佛法修什么?就是断烦恼。什么是烦恼?粗的讲是七情五欲,七情是喜怒哀乐爱恶欲,五欲是财色名食睡。这些东西时时刻刻会引起你的贪瞋痴慢,《百法》里面讲了二十六个烦恼,这些东西在外头勾引你。
永离烦恼,这些东西在外面,你的心是清净的,不受外面境界影响,这叫离烦恼。离烦恼不是一时、二时的,永离烦恼。开头离烦恼是忍,忍辱,忍耐,忍久了就得定。定能伏烦恼,定功愈深,伏的时间愈久,还没永离。永离是什么?定开了智慧,智慧开了之后,转烦恼成菩提,把烦恼转变成菩提,烦恼永远没有了。这是什么人?圆教初住菩萨。大乘经论里常讲,破一品无明,证一分法身,永离烦恼。十法界里面是属於定,伏烦恼,没有转;到他一转,就脱离十法界,脱离十法界,这个人就到华藏,就是一真法界了。念佛的人以这样的功夫,生西方极乐世界是生实报庄严土,一生到那个地方就花开见佛。他不是生凡圣土,不是生有余土,因为他永离烦恼。伏烦恼,伏得深,生方便土;伏得浅,刚刚伏住,生凡圣同居土。
究竟寂灭就是究竟的佛果,比等觉还要高一层,这是无上正等正觉,究竟佛果;在《华严》排的秩序是第四十二个,最高的。前面四十位是法身菩萨,第四十一位是等觉菩萨,第四十二位是究竟寂灭。所以永离烦恼就是四十一位法身大士,究竟寂灭那是第四十二个位次,究竟佛果。统统是果报。
我们今天要修的,没有这么高,我们现在要学的是伏烦恼。要伏烦恼,不能没有智慧,智慧从哪来?读经、听讲、看古今大德们的注解,从这里面得一点智慧。我知道多少我就做多少,这才管用;知道做不到,不管用。所以学不能学太多,为什么?学太多,你决定做不到。古人教学,佛法跟世法都不例外,老师都是一门深入,长时薰修。学一样东西,他专注他得利益,不能学多,不能学杂。学佛,从初发心到八十岁、九十岁,都不能够不守这个规矩,那就是一定是一门,不搞杂、不搞多,你才会有成就。又何况佛在经里常讲,一经通一切经通,一个法门明白了,门门都明白了。
《坛经》六祖能大师给我们做最好的示范,一门通,一切都通了。他那一门就是五祖给他讲《金刚经》,《金刚经》有没有讲完?没有,讲到「应无所住,而生其心」,他就明白,就通了,后面就不要讲了。你看看《金刚经》,大概三分之一,他这一通,全都通了。他在避难的时候,第一个遇到的是无尽藏比丘尼。这个人一辈子受持《涅盘经》,《涅盘经》很长,念得很熟,不懂里头的意思。这下遇到能大师,欢喜得不得了,求能大师跟他讲解大意。惠能大师不认识字,跟他说你念给我听。这个经他念了很多年,念得滚瓜烂熟,背诵给他听。听完之后,惠能大师给他讲解,他开悟了。那时候的惠能大师才二十四岁。他一生会下开悟的四十三个人,无尽藏比丘尼是第一个。这就是什么?通了!《涅盘经》从来也没听说过。
法达国师受持《法华经》三千部,一天念一遍,三千部大概需要十年,读一部经。自以为很了不起,贡高我慢,见到六祖大师,礼拜的时候头不著地。六祖看到了,你礼拜的时候头不著地,现在的话说,一定有值得骄傲的地方。就问他,你什么地方值得骄傲?他就说出来,「我念过三千部《法华经》」,这个恒心、毅力也不容易!《法华经》的义旨不懂,求六祖给他讲解。六祖说好!《法华经》他没有接触过,从来没有听过,看不必说,他不会看,他说你念给我听。三千遍,已经念得很熟了,他就念给六祖听。念到第二品,我们知道《法华经》有二十八品,念到第二品,六祖说不必再念了,我全明白了,这里面所讲的是一乘因果。给他一开示,他才恍然大悟,再拜,头就著地了。
这个示现就是明明白白、清清楚楚告诉我们,一经通一切经通,五祖跟他讲解的就是《金刚经》。《金刚经》上大彻大悟,八万四千法门都悟了,所有一切经都通了,没有一样不通。今天的人为什么不悟?为什么不通?没有别的原因,搞杂、搞乱了,什么都想学,结果什么都不懂。你看惠能大师,他什么都不想学,结果他什么都懂。我们今天的毛病究竟出在哪里?出在什么都想学,自己把自己搞乱了、搞杂了,学了一辈子,一窍不通。不能怪人,不能怪佛菩萨,不能怪祖师大德,人家都说得那么清楚,说得那么明白,只是你自己不相信,那就没有法子。
我这一生算是很幸运,想学,老师不答应。我这三个老师,指导我的都是教我一门深入,不能搞杂,尤其我跟李老师学教。那个时候李老师开一个班,二十多个同学,条件就是一个,只可以学一部,不能学两部。同时学两部,他不教你,你不能参加他的经学班。参加经学班,你自己选一部经,所以他是让你自己选的。在哪里选?一定在《大藏经》里面选。《大藏经》是正法的标准,邪法不在里面,这正法,你选一部。老师还要看你的程度、看你的根性,如果你选得太深、选得太大,他摇头:不行!你选的这个你接受不了,重选。可以选三次,三次他都摇头的时候,「好,我代你选」,他就替你选了。所以,我们受的教育都是一门深入,长时薰修。
在这个时代,成败关键是善知识。可是遇到善知识,你自己要受教,这意思是你要接受善知识的教诲。如果你对善知识没有信心、没有尊敬心,阳奉阴违,你不会成就。印光大师说得很好,学生对老师有一分恭敬得一分利益,有二分恭敬得二分利益,有十分恭敬得十分利益。尊师重道,不是老师要求学生尊敬自己,那就错了;老师要要求学生尊敬自己,肯定不是个好老师。而尊师重道,实在讲是给老师观察学生的根性;也就是印祖所讲的,看他有几分恭敬心,就晓得这个学生将来他能得多少东西,老师给他讲的,他能接受多少,他能够消化多少。
由此可知,如果对老师十分恭敬,老师要不教你十分,他对不起你,为什么?你能够接受十分,老师只教九分,他还吝法,还有一分舍不得教你,错了。如果你只有一分恭敬心,老师教你两分就够了,两分就太多了,你还不能完全接受。老师对学生的观机,这是个重要因素,来观察这个学生他将来有没有成就。所以,尊师重道是你家里父母教你,孝顺父母是老师教学生。这一个人之能成就,父母跟老师密切配合,才把这个人教出来。这个道理我们要懂,我们要非常认真努力来学习。
下面一段说,「或俱通因果」,第三句、第四句有因有果,因果统统都有。譬如偈颂里面所说的,「以法自娱,了妓非实」,每一句里头都有因、都有果。你看真正契入佛法的,法喜充满,法喜充满是果,佛法的修学契入是因,这一句里头因果就具足,就非常的圆满。「了妓」,这个妓是歌舞、表演,舞台上表演的,一般世间人都喜欢歌舞、戏剧。明了这不是实在的,不是真的,世间人以此为乐,明白人对这个看得很平淡,有因、有果。法乐,世间人完全不知道,「以法自娱」,这是学而时习之,不亦悦乎!一般人不学、不入这个境界,这个法喜得不到。
后面一句是世法里头的歌舞,包括现在所讲的交响乐团,都是属於这一类的。佛告诉我们,这个乐不是真的。我们知道,世间人很多迷在这个里头,迷於跳舞的、迷於唱歌的、迷於戏剧的,戏迷。把自己一生大好的光阴浪费在这里头,一无所成。所以举这个例子,这里头有因有果。今天时间到了,我们就讲到此地。
诸位同学,请坐。请看「净行品第十一」,经文「指事显因」的第一段,我们把经文念一遍:
【佛子。云何用心。能获一切胜妙功德。】
这是文殊菩萨说的,文殊菩萨称『佛子』,就是对我们一切大众的开示。在《华严经》上是智首菩萨作代表,这个「佛子」是称智首菩萨,他作我们大众的代表。这一句徵问很重要,「总徵」。怎样用心,前面我们也说得很多,在「别显」的五门当中,第一段前面也说过了。今天我们接著看第二段,「通显文旨」。
清凉大师告诉我们,「然此诸愿,句虽有四」,这个「诸」就是指向下的偈颂,一百四十一句,就是一百四十一愿,每愿是四句,它是四言颂。说「句虽有四,事但有三」,实际上所说的事,只有三桩事情。譬如偈颂里面讲,「菩萨在家,当愿众生,知家性空,免其逼迫」。这个「当愿众生」,一百四十一句统统有,就是这第二句没有意义,只是当愿众生。所以事情,说事,三句,三句展开来,意思有六。先说三事。「初句」,这是后面一百四十一句没有例外的,都是这种格式,所以第一句是所愿之事。我们通常讲的「三皈依」也在这里头,「自皈依佛,当愿众生」,自皈依佛就是我们「愿所依事」,这是第一句。
第二句是「愿所为境」,境是境界。我们自己皈依佛了,也愿遍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都知道皈依佛,这是我们愿所为的境界,这个境界是为一切众生。一切众生,不但包括我们世间的人类,包括九法界,范围不仅是我们娑婆世界,心量就拓开了。遍法界虚空界,无量无边诸佛刹土,都是我们发愿的境界,这个心量多大!可是发的时候要真发,如果只是念这首偈,心口不相应,那就不是修普贤行。普贤菩萨内外一如,我们中国人所讲的表里不二,外表跟内心是一致的,这样心量才能够拓开。不起心、不动念则已,起心动念都是以遍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为境界。一百四十一愿展开来,就是我们日常生活当中点点滴滴,没有一法漏掉,这个道理一定要懂。这是佛心,这是佛愿,这是佛行。
所以,我们提到普贤行愿,一般人只知道十大愿王,十个总纲领。总纲领展开来,可以说这个地方一百四十一是目,纲目,展开来每一句每一愿里面都圆满具足十个纲领。十个纲领每一条,譬如「礼敬诸佛」,这一条具足这个地方一百四十一愿;一含摄多,多归纳为一,一多不二。今天我们很清楚、很明白,这一百四十一展开来是无量无边!日常在生活行为、起心动念点点滴滴,重重无尽,不可思议的境界。所以《四十华严》,就是《华严经.入法界品》,《四十华严》的经题是「入不思议境界普贤行愿品」。你才真正能懂得什么叫做不可思议境界,就是「愿所为境」,不可思议。
后面二句,就是第三句、第四句,「愿境成益」;愿是第一句,境是第二句,三句、四句成就它无量的功德利益。我们一般在三皈依里头,第一条「自皈依佛,当愿众生,体解大道,发无上心」,「体解大道,发无上心」这是愿境成益。自己(愿是属於自己)发无上菩提之心,成就大道是愿遍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成无上道!自己发无上菩提心,愿一切众生同成佛道。你看真诚心、清净心、平等心、慈悲心统统具足。
这是三桩事,三桩事展开来,「开为六者,初事有二」,事里面有二。一个是内,「一者内,谓菩萨自身根识等,经云,菩萨等故」。这是从内,我们自身的根是讲六根,眼耳鼻舌身意,这六根;识是讲的六识。在我们现在十法界里面的凡夫,都是把识,就是八识五十一心所,当作自己的心。没错,这是心,是妄心,不是真心。十法界里面统统用妄心,愈往上面去,妄心愈接近真;愈往下面去,距离真心就愈来愈远。真心是性,心性!超越十法界,完全用真心,不用妄心了,用真心就是佛。
超越十法界,刚刚超越,圆教初住菩萨,叫发心住。发的什么心?菩提心,也就是我们现在所讲的真诚心、清净心、平等心、正觉心、慈悲心。菩萨心一动,决定是这五种,统统具足;不会说这五个里头缺一个,没有,统统具足。五个心就是五种说法,是一个菩提心。所以这十个字我们圆满的落实,那就恭喜你,你不但超越六道,你超越十法界了。你在《华严经》里面的位次,是初住以上,法身菩萨!你是分证佛,真佛,不是假佛。
我们今天先把这菩提心,依照佛陀教诲我们知道了,天天念它,没做到。真诚,我们处事待人接物还是有虚伪,不过怎么样?比没学佛的时候好一些,有了进步。没学佛对人、处世大概是十分有九分是虚伪的,现在学了佛,我们的虚伪大概只有个七分、八分,这就是有进步了。不够!如果照《华严》的教义,我们用了这么多时间来学习,知道十信位的菩萨,从初信到十信,十信心满就证初住菩萨,七信位的菩萨超越六道。我们用这个例子来探讨,就可以说我们学佛,真诚、清净、平等、正觉、慈悲有几分?如果能有一分,我们做到一分,我们把分数定做十分,做到一分你就是初信位的菩萨;一分都做不到,那你没有入门!你还是六道凡夫,没入门。
如果做到七分,我们讲十分之七,我们的菩提心这十个字,如果用一百分来比,我们可以打七十分,阿罗汉了;能打八十分,是辟支佛;能打九十分,是菩萨;能打一百分,十法界里面的佛,他接近超越十法界的边缘,往上再提升,他就是初住菩萨。初住菩萨住一真法界,到华藏去了,到极乐世界去了,这个要知道。我们以一百分来说的话,要达到十分才是初信的菩萨,我们想想现在我们自己可能只有一分、二分,达不到十分。十分在世间上来讲就是圣贤,不是圣人也称贤人,贤人君子对人有几分真诚了。真诚的反面是虚伪,在百分比上,我们的虚伪总是百分之九十几是虚伪;真诚就只有百分之二、三,就不错了,你逐渐契入大乘。真诚如是,清净亦如是,平等亦如是,乃至於慈悲亦如是。
我们以华严这样的体会,比较容易懂,也比较好讲。这是我们必须认真努力的,要不断把自己的分数提升,希望年年加分、月月加分。果然能够这么做,我相信你一定得到法喜充满,就是夫子所讲的,「学而时习之,不亦说乎」!你会生活得很快乐,生活得很幸福。为什么?提升是智慧,智慧长、烦恼轻,一定的道理。所以这是自己六根、六识,菩萨从这个地方,这是内。
「经云,菩萨等故」,经云就是下面的偈颂。偈颂里面第一句讲菩萨,刚才我们念的,就是「菩萨在家,当愿众生」,所以用第一句,也就是后面经文里头头一句所说的。第二,有内必有外,外就是「他身,或依正资具等」。就像第一句「菩萨在家」,在家,你家里头有父母、有兄弟、有妻子、儿女,自身之外都是他!他们。或者说「依正资具」,「依」就是我们生活环境、物质环境;「正」是人事环境,像父母兄弟儿女、妻子儿女,这是正。我们的家庭所有的土地、房屋,乃至於生活所需,这都属於依报,资身之具。今天讲的是我们的家庭里面的人事环境、物质环境,使我们的生活过得更美好。「经云,在家等」。
昨天我想了很久,因为我们中国国家宗教局,今年要开个「世界佛教论坛」,这好事情!中国的宗教走向了世界。主题是「和谐世界,从心做起」,心净则佛土净,心安则众生安,心平则天下平。这个主题好!从我们自己内心做起,要干真的,不能干假的,跟我们的「净行品」相应。庐江满成老和尚在不久之前,有一批人跟他出家,听说有五十多个人。老和尚给我提到受戒的问题,我就想到,还是不受戒的好!现在是末法时期,我们看古人,蕅益大师,受了比丘戒之后,在佛菩萨面前退戒。把比丘戒退还给佛菩萨,自己一生守沙弥戒,所以他老人家很多注疏上面,题的名字都是菩萨戒沙弥。沙弥是在学生的地位,我们希望我们真干,我们一生都做学生。如果是比丘,比丘是天人师,老师的地位。我们自己想想自己的德行、自己的学问、修持都不够,还是谦虚一点好,一生做沙弥,这已经是很高了。
蕅益大师这一退退到沙弥,他的徒弟,「我的老师是沙弥,我跟老师比比不上」,那怎么办,退!所以他的学生,就是他的徒弟,成时法师,蕅益大师的《全集》是成时法师把它整理出版的,流通给后世。成时也降格,降得更多,自称为出家优婆塞,真的名副其实。我过去在台湾,我有个印章,我也降格,我那个印章就是「出家优婆塞」,这样才名副其实。为什么?不但我们今天比丘戒做不到,沙弥戒也做不到。能把五戒修好,五戒、十善做好,就很了不起。一生守住五戒十善,我们出了家,出家优婆塞,名正言顺,名实相副,对的。
在中国,也有个很了不起的大德,说起来诸位都知道,弘一法师,弘一法师他就是自称出家优婆塞。所以出家优婆塞,第一个我们看到是成时,明朝末年人,明末清初。我看到第二个是弘一大师,今天我们想想,我们比弘一大师都比不上。名副其实,那我们今天确实就是守住三皈、五戒、十善,要求自己必须做到的,这是出家的身分。所以我们要把三坛大戒都退掉,什么身分?出家优婆塞。确实我们是干菩萨事业,所以冠上菩萨出家优婆塞,这名正言顺。我希望新剃度出家的人都能明白这个道理,不敢随便参加受戒,自以为是大圣。挂上大圣的名,名实不相副,那你就要想到,古人有一句谚语说,「地狱门前僧道多」。想到这句话,毛骨悚然,怎么会不害怕?想想我们自己做到了多少,这一定要知道,不能不知道。自己要谦虚、要恭敬,决定不敢为人先,站在别人后面好,不敢为人先。这是说到「他」。
再看第二段,是事,「次事亦二种」,亦有二种,「一能发愿者,二所愿众生。经云,当愿众生故」。这个「当愿众生」一句,有自己的愿,「愿众生」那是境界,「当愿」是我自己发愿,能发愿者。这一百四十一愿,我们念的时候是不是真发了?天天念,早晨念一遍,晚上念一遍,至少是早晚课!早晚课都有三皈依,三皈依这三愿也在这一百四十一愿里面。「自皈依佛」,我有没有皈依佛?这是第一条要注意的,我有没有皈依佛?我把这个一百四十一愿都编上数目字,从第一到一百四十一。三皈依在次序上是第二十、二十一、二十二,这个次序;二十是「自皈依佛」,二十一是「自皈依法」,二十二是「自皈依僧」。我们有没有皈依?
「三皈」我讲过好多遍,有录音、有录相,还有《三皈传授》的小册子。早晚都念,没有皈,也没有依。皈是回头,回头是岸,没回头;依是依靠,我们没有依靠,没依靠佛。我们依什么?还是依自己的烦恼习气。生活当中,工作、处事待人接物,没有依照佛的教诲,所以我说没有皈,也没有依。佛是觉,皈依佛就是皈依觉;觉的反面是迷,起心动念,分别执著,这是迷。这一愿就是教给我们,从迷回过头来依觉,觉而不迷,这才叫真正皈依佛。从邪回过头来依正,正知正见;从邪知邪见回过头来,依正知正见,这叫皈依法,皈依法是正而不邪。僧是清净,清净的反面是染污!我们今天精神的染污、思想的染污、见解的染污,现在还有色身的染污,现在这个社会严重的染污。我们要懂得从染污回过头来,依清净心、依清净身,身心清净你自然健康长寿。
我们天天念三皈,有没有真的回头?有没有真的依靠觉正净三宝?如果没有,那我们天天早晨念这个,晚上念这个,我有时候说话不好听,叫打妄语,骗佛菩萨。早晚课,早晨骗佛菩萨一次,晚上又骗他一次,於心何忍?真回头,真的有依靠。落实在哪里?现在我们提倡的,要落实在《弟子规》,落实在十善业,那就是真正名实相副的觉而不迷、正而不邪、净而不染。
第一句里头讲的能发跟所愿众生,不但自己这么做,还要有愿、有这个念头,希望一切众生都能皈依三宝,都能够落实三皈、五戒、十善业。只要我们做,做得很好,你一定影响你家里人,日久天长,大家看到你是这么个好人,会感染!我们没有办法感动家人,就是自己做得不够好,真的自己做好了,哪有不感动人的道理!所以古大德说得好,「行有不得,反求诸己」,我们所期望的目标达不到,回过头来反省。不是人不能够教化,而是我们自己的德行不够,我们的智慧、德行不够。一定要加强自己的智慧德行,你才能感动你的家人,才能感动你的邻里乡党,感动社会一切大众,一定要从自己本身做起。
「后事亦二」,这是事,事上有初、有次、有三,这第三桩讲的是「一者自益」,你自己得利益。「由此诸愿,成前诸德」,总的说是能获一切胜妙功德,所以你要会用心。怎么会用心?佛菩萨慈悲到了极处,举了这么多的例子,一百四十一个例子,教你在日常生活当中,工作、待人接物怎样用心。你要果然如法修行,你这样用心,跟诸佛如来、跟法身菩萨无二无别。佛在日常生活当中,在待人接物当中,怎么用心?就是这样的。我们要好好的学,要学会!那你就成就自己的智慧、德行。
你看「胜妙」,前面讲过了,胜是殊胜,妙是不著相。大乘教里面,我们念过,「离一切相,即一切法」,即一切法就是胜妙功德,就是殊胜功德;离一切相,妙功德。即相离相,离即同时,这是菩萨,这是佛,不是二乘!二乘离一切相,他真离了,所以他不教化众生。他嫌众生不好教,不教了,所以他没有菩提心。菩提心里头有大慈大悲,他只有清净,没有慈悲。所以二乘在四圣法界,不是在一真法界;菩萨在一真法界。这是自益,自己利益,成就自己的殊胜微妙功德。
第二个是「益他」,利益别人,「由此发愿,愿众生故」。这个愿不是空愿,这个愿用现在的话来说,就是影响!我发愿一定要做到,必然能够影响我周边的这些人、物。人能影响物,物也能影响人,物是什么?山河大地,一切众生!人发大愿、发善心,就是从你的念头上放射出像电磁波一样,像光波一样。善心、善愿,这个波遍法界虚空界。这个波的强度完全跟你发愿的心成正比例,就像我们刚才讲的百分比一样。我们今天发的愿,好像没有什么大的感应,真的,感应不显著。为什么?这个波发出去很弱,不强,虽很弱它也周遍法界。如果我们能够有强度,有百分之十的强度、百分之二十的强度,就产生很大的效果。百分之十,《华严经》上初信位的菩萨了;百分之二十,二信,大乘圆教二信位的菩萨,这个感应就很明显。他的形象、他的动静,他动作也好,他在那里入定也好,都能叫山河大地受到影响。这个事情你只要了解日本江本胜博士做的水实验,你就明白了。
真诚的善心,能令外面的环境都变得美好,这就是说出境随心转,大乘教里头佛常讲的「一切法从心想生」。所以我们今天不能感化这个社会,不能让物质环境变得更美好,我们做得不够!这是自己要认真反省、检讨的。怎么做得不够?有名利,还是会争名夺利,自己喜欢的还是要争取;还是有贪心,自己有的,看到别人很需要,有吝啬的心,不肯布施;看到於自己不太舒服的时候,马上就生气,瞋恚就起来;看到别人比我们好的时候,嫉妒就起来。诸位想想,自己是不是这样的人?如果是这样的话,一分都没有。佛所说的菩提心,我们不是念念而已!嘴皮上有,除嘴皮之外什么都没有。你的心上没有,你的行为上没有,怎么能成就胜妙功德?我们这样学佛也能获,能获一切三途六道的业因果报;我们不是成就胜妙功德,我们所干的还是三途的业报,这个不能不警惕。
尤其是年岁到晚年的人,我们中国人常说,六十以后是晚年。年轻的人还没有体会到这个事情的要紧,六十岁以后,这一生已经过去了,念念要为来生打算,来生我要到哪里去。纵然过去六十岁之前造做种种恶业,六十岁如果身体健康,觉悟了回头,来得及。《往生经》里面说的是更殊胜,慈悲到极处;只要你一口气不断,你改过自新修忏悔都来得及。人不可以自暴自弃,遇到佛法实在是不容易,遇到之后一定要明了,一定要觉悟,一定要真正皈依,依教奉行。这个法真的是自他两利,自利不可思议,利他也不可思议。现在时间到了,我们休息几分钟。
诸位同学,请坐。我们接著再看清凉大师下面的开示。「此后二句,或前句是因,后句是果,如云所行无逆,成一切智等」,这是举个例子。「所行无逆」是因,「成一切智」是果,偈颂里头这种例子很多。第三句、第四句,有些时候上面是因,下面是果。所行无逆,「逆」就是违背佛陀的教诲,佛陀的教诲就是在经论之中,三藏经律论都是佛陀的教诲。古人给我们说得很好,「经论印知见,戒律正行为」,我们讲身口意,言语造作要依戒律,起心动念要依经论。三藏无非是教我们身语意,起心动念、言语造作都能得其正。
正的标准是什么?标准是性德,大乘教里面讲的法性。身语意三业都能跟法性相应而没有违背,这个人就是法身菩萨,就是诸佛如来;如果有违背,违背的程度有大小、有浅深、有广狭不同,违背少许无伤大雅。那就是十法界里面四圣这些人,没有能够完全做到无逆;完全做到无逆,是四十一位法身大士,他们所行无逆,成一切智。这「一切智」包括三种智慧,一切智、道种智、一切种智。用这三个字,因为偈颂每一句是四个字,所以提一个,你就想到后面三个都在其中。成就一切智,初住以上!就是我们常说,於一切法,我们讲对人、对事、对物,没有执著;我们中国人讲没有成见,什么都好,不再执著,这是阿罗汉。
譬如饮食,我在新加坡,听新加坡的同学们告诉我,老一辈的人,弘一大师他跟新加坡广洽法师是非常好的朋友。广洽法师祖籍是福建,他们曾经在厦门在一起住过一段时期。广洽法师对於弘一大师非常尊敬、非常的仰慕,这是真正有德行的一个出家人。所以弘一大师就应他的邀请,到马来西亚南洋去弘法,住在他的精舍,薝葡院。我去过,房子不大,有个小院子。一个老人告诉我,弘一法师的生活很简单,很容易照顾,饮食起居给他什么吃什么,他没有分别。有些菜做得咸,有人说:法师,是不是太咸了?他说,「咸有咸的味道」;煮淡了,「淡有淡的味道」,没有一样不好,这是现身说法。
佛在经教里常常教我们,随缘而不攀缘,随缘就是什么都好。释迦牟尼佛当年在世,出去托钵,给什么吃什么,决定没有分别。不会说每次去,这富有人家,供僧的菜饭都很好,天天到他家去托,没这个事情;另外那是贫穷人家,吃的都很差。佛菩萨心是平等的。所以真诚、清净、平等、正觉、慈悲,在哪里修?就在生活上修,就在人事上修,在环境上修,你才真修得成功。修什么?所行无逆,决定遵守佛陀的教诲,你不能挑剔,这个好吃,那个不好吃,不可以。
所以佛吃的那一钵饭,很多人家布施的,不是一家,这个饭叫袈裟。我们穿的这个叫袈裟,袈裟是印度话,是什么意思?混杂。这个衣服是红黄蓝白黑,这五种叫正色,佛染衣,把这五种颜色混在一起,染成这个颜色,所以称袈裟。吃饭是每个人家托钵,人家供养的。佛叫弟子们托钵,只准托七家,七户人家。七户人家都没有供养,你就不可以到第八家去,你就回来,空钵。回来怎么办?由同学钵里饭多的分给你。托钵不是托了之后,你就可以一面走一面吃,不可以。要回到自己居住的地方,树林之下,大家统统都回来了,再一起吃饭。很有规矩,有秩序,不是每个人托的自己就吃了,不是的。回去之后,大概还是把所有的饭统统混合在一起,你能吃多少就拿多少,这叫平等。
所以一钵千家饭,你了解这个意义,不是假的。当年他的学生一千二百五十五个人,大家都去托钵,回来之后,把所有饭混合在一起,不是一钵千家饭吗?这不是假的,这是实实在在的。都是混合,没有分别,没有执著,饭菜统统在一起,养这个色身。总是要记住,一切都随缘不攀缘,一切都不要麻烦别人。佛法是「慈悲为本,方便为门」,总不可以叫别人为难,这一点很重要!所以,经论上佛常讲,菩萨所在之处,令一切众生生欢喜心,不能叫他生烦恼,生烦恼就不是菩萨了。
起心动念、言语造作,总是利益众生,而不是为利益自己。为什么不利益自己?利益自己是搞六道轮回。为什么利益自己是搞六道轮回?六道轮回里面第一个因,就是执著有「我」,把这个身当作我。《金刚经》上讲,我相、人相、众生相、寿者相,只要有我,必定就有众生,就有寿者,四相具足,这是六道轮回的因。所以佛教人,你要想离开六道,先要破我执,无我、无人、无众生、无寿者。我尚且没有,我所有的当然更是假的,无我、无我所,你才能离开六道!坚固的执著我跟我所有,连念佛都不能往生。这个例子很多,你看看佛门里面那些文字记载太多了,业因果报。
有些修行,无论在家、出家,不错了,名闻利养看淡了,世缘也淡了,但把佛法看得很重;身是看得很轻,佛法看得很重。譬如法物、经书,看得很重,比生命还要重,佛像看得很重,坚固的执著。我在过去,年轻的时候,我很爱书,书看得很重,确实超过一切所有的。以后李老师讲经的时候告诉我们,凡是有嗜好,你将来死了以后,念念你舍不得离开它。要是经书看得很重的,那怎么办?书里头有蛀虫,蛀虫就是前生爱那些书,舍不得离开书本,死了以后就到书里头做蛀虫去了,这是李老师给我们讲的。我看到有些人特别喜欢收藏佛像,大尊、小尊的、金银铜铁的,专门喜欢搜集佛像、爱好佛像,虔诚佛教徒。他将来要往生的时候,到哪里去?我曾经看到木雕佛像里面有老鼠,我恍然大悟!他离不开佛像,佛像里面有老鼠、有蟑螂、有蚂蚁,他就到这里投胎去了;寺庙里没有男女婚配,在这投胎去了。所以对任何物品,只要有嗜好的,都会给你带来很大的麻烦。
《般若经》上讲得好,「凡所有相,皆是虚妄」,佛说这个话是什么意思?教你统统放下,不要执著。我学佛学到十年、二十年才真的放下,什么都可以,不再搞这些东西。书籍是要搜集一些,为什么?讲经,讲经需要参考资料,所以不能不要图书。图书怎么样?从前是据为己有,自己很珍惜,现在都送给图书馆。古时候寺院有藏经楼,应该统统归藏经楼,归常住。我们现在没有藏经楼,我在澳洲有个净宗学院,学院也交给年轻人。学院有个相当有规模的图书馆,我所有的书籍全部归图书馆。我自己身边就是一些参考资料,这些参考资料我也不执著,哪天我不要了,我统统会捐给寺院或者是捐给学校。现在还没有捐,心上早已经捐掉了,不可以有丝毫的妄想分别执著。身尚且不是我,哪有身外之物!
既然是出了家,你再去搞一栋房子,不就又回家去了?你不就又有了家吗?盖个大庙,出了自己家庭的小家,找一个大家。「寺庙是我的,这寺庙是我的财产,我的!」只要是我的,你的麻烦就来了。印光大师一生不收徒弟、不传戒、不盖寺庙,什么道理?我们要多想想,要多了解。不造业!没有过失。一生所做的就一桩事情,印经布施,十方的供养,他就做这一桩事情。把这些供养在苏州报国寺办个弘化社,就是我们现在讲的佛经流通处,专门印送经典、善书,连一般慈善救济的事业他都没做。这什么原因?
慈善救济事业,做的人很多!这种慈悲救济是治标,这个诸位要晓得。人家没得吃的,送粮食给他,没有穿的,送衣服给他,这是治标;帮助人觉悟,帮助人信因果,帮助人断恶修善,这是治本!这个道理深。释迦牟尼佛一生,讲经三百余会,说法四十九年,干的是什么?慈善救济。他知道,一切众生的苦难从哪里来的?从迷惑颠倒来的。你迷了,你才造业,你造作不善的业,就有恶的果报现前;你要是觉悟了,恶业不造了,纵有恶因,恶缘断了,不善的果报不会现前。你多做好事,多造善因,你过去世的善、现在世的善,有因、有缘,果报统统现前。所以这才是真正慈悲救世。
释迦牟尼佛一生做慈济的工作,没有用一分钱,完全用的是教育。印祖在末法时期为我们做这个示现,我们要能体会,要能懂得他的意思,懂得他的意思你就能懂得佛的教诲。我们应该怎样学佛?怎样效法祖师?跟这个经上讲的,要怎样用心,我们就能够获得一切胜妙功德。这胜妙功德是人说的,自己有没有?没有。为什么?妄想分别执著统统没有,那个功德才真正叫胜妙;里头夹杂著妄想分别执著,功德就不胜也不妙,妙是要离相。这是说偈子里头有因有果,三句是因,四句是果。但是也不一定。
下面说,「或二俱是因」,三句、四句都是因。譬如这经上说的,「巧事师长,习行善法等」,等就是属於这一类的,这两句都是因。「巧事师长」是第三句,「习行善法」是第四句,两句都是因;巧是善巧,事是奉事师长。巧事师长里头决不是天天把老师照顾好,衣食住行伺候得很周到,老师不需要这个。老师需要学生什么?需要学生依教奉行,需要学生你的烦恼习气天天减轻,你的智慧、福德天天增长,老师看到就欢喜了。所以你真正得到「慈悲为本,方便为门」,这是真正叫巧事。所以接著下面一句,习行善法,善巧方便统统落实在学习。在生活当中学习,在处事待人接物里面学习,学习行善!像《十善业道经》所说的,「常念善法,思惟善法,观察善法」,身语意业没有一样不善。
另外一个意思,巧事师长就是把《沙弥律仪》里面二十四门威仪,善巧方便统统都落实、都做到,这是「事」。「巧」是什么意思?你在做这些事情都是教育,为什么?他有愿在里头。我做给别人看,给那些人做个好榜样,提醒他们,这是巧。要懂得,没有一样不是教育,没有一样不是在利益众生、在教化众生。自行原来就是化他,化他原来就是自行,自行、化他不二。我们对师长的礼敬,师长纵然不需要,我们要如理如法做给别人看。现在很多人不知道尊敬老师,不知道孝顺父母,我们要把孝顺父母、尊敬老师做个样子给人看,这是巧;换句话说,都是唱戏!父亲跟儿子唱戏给别人看,给那些父子不和的人,父子当中有矛盾的人,给他看,这就是劝导他。那个不尊重老师的人,老师跟学生在演戏,就像释迦牟尼佛跟他那批学生,一千二百五十五人,演戏,演给我们看的。这是巧事。
或者是「二俱佛果」,三句、四句都是果。你看前面三句、四句都是因,这个地方就完全都是果。譬如愿里面所说的,第三句「永离烦恼」,第四句「究竟寂灭」,永离烦恼是果,究竟寂灭也是果,究竟寂灭是大涅盘!佛法的修学没有别的,说实在的话,这八个字也是大总持法门,讲尽了。佛法修什么?就是断烦恼。什么是烦恼?粗的讲是七情五欲,七情是喜怒哀乐爱恶欲,五欲是财色名食睡。这些东西时时刻刻会引起你的贪瞋痴慢,《百法》里面讲了二十六个烦恼,这些东西在外头勾引你。
永离烦恼,这些东西在外面,你的心是清净的,不受外面境界影响,这叫离烦恼。离烦恼不是一时、二时的,永离烦恼。开头离烦恼是忍,忍辱,忍耐,忍久了就得定。定能伏烦恼,定功愈深,伏的时间愈久,还没永离。永离是什么?定开了智慧,智慧开了之后,转烦恼成菩提,把烦恼转变成菩提,烦恼永远没有了。这是什么人?圆教初住菩萨。大乘经论里常讲,破一品无明,证一分法身,永离烦恼。十法界里面是属於定,伏烦恼,没有转;到他一转,就脱离十法界,脱离十法界,这个人就到华藏,就是一真法界了。念佛的人以这样的功夫,生西方极乐世界是生实报庄严土,一生到那个地方就花开见佛。他不是生凡圣土,不是生有余土,因为他永离烦恼。伏烦恼,伏得深,生方便土;伏得浅,刚刚伏住,生凡圣同居土。
究竟寂灭就是究竟的佛果,比等觉还要高一层,这是无上正等正觉,究竟佛果;在《华严》排的秩序是第四十二个,最高的。前面四十位是法身菩萨,第四十一位是等觉菩萨,第四十二位是究竟寂灭。所以永离烦恼就是四十一位法身大士,究竟寂灭那是第四十二个位次,究竟佛果。统统是果报。
我们今天要修的,没有这么高,我们现在要学的是伏烦恼。要伏烦恼,不能没有智慧,智慧从哪来?读经、听讲、看古今大德们的注解,从这里面得一点智慧。我知道多少我就做多少,这才管用;知道做不到,不管用。所以学不能学太多,为什么?学太多,你决定做不到。古人教学,佛法跟世法都不例外,老师都是一门深入,长时薰修。学一样东西,他专注他得利益,不能学多,不能学杂。学佛,从初发心到八十岁、九十岁,都不能够不守这个规矩,那就是一定是一门,不搞杂、不搞多,你才会有成就。又何况佛在经里常讲,一经通一切经通,一个法门明白了,门门都明白了。
《坛经》六祖能大师给我们做最好的示范,一门通,一切都通了。他那一门就是五祖给他讲《金刚经》,《金刚经》有没有讲完?没有,讲到「应无所住,而生其心」,他就明白,就通了,后面就不要讲了。你看看《金刚经》,大概三分之一,他这一通,全都通了。他在避难的时候,第一个遇到的是无尽藏比丘尼。这个人一辈子受持《涅盘经》,《涅盘经》很长,念得很熟,不懂里头的意思。这下遇到能大师,欢喜得不得了,求能大师跟他讲解大意。惠能大师不认识字,跟他说你念给我听。这个经他念了很多年,念得滚瓜烂熟,背诵给他听。听完之后,惠能大师给他讲解,他开悟了。那时候的惠能大师才二十四岁。他一生会下开悟的四十三个人,无尽藏比丘尼是第一个。这就是什么?通了!《涅盘经》从来也没听说过。
法达国师受持《法华经》三千部,一天念一遍,三千部大概需要十年,读一部经。自以为很了不起,贡高我慢,见到六祖大师,礼拜的时候头不著地。六祖看到了,你礼拜的时候头不著地,现在的话说,一定有值得骄傲的地方。就问他,你什么地方值得骄傲?他就说出来,「我念过三千部《法华经》」,这个恒心、毅力也不容易!《法华经》的义旨不懂,求六祖给他讲解。六祖说好!《法华经》他没有接触过,从来没有听过,看不必说,他不会看,他说你念给我听。三千遍,已经念得很熟了,他就念给六祖听。念到第二品,我们知道《法华经》有二十八品,念到第二品,六祖说不必再念了,我全明白了,这里面所讲的是一乘因果。给他一开示,他才恍然大悟,再拜,头就著地了。
这个示现就是明明白白、清清楚楚告诉我们,一经通一切经通,五祖跟他讲解的就是《金刚经》。《金刚经》上大彻大悟,八万四千法门都悟了,所有一切经都通了,没有一样不通。今天的人为什么不悟?为什么不通?没有别的原因,搞杂、搞乱了,什么都想学,结果什么都不懂。你看惠能大师,他什么都不想学,结果他什么都懂。我们今天的毛病究竟出在哪里?出在什么都想学,自己把自己搞乱了、搞杂了,学了一辈子,一窍不通。不能怪人,不能怪佛菩萨,不能怪祖师大德,人家都说得那么清楚,说得那么明白,只是你自己不相信,那就没有法子。
我这一生算是很幸运,想学,老师不答应。我这三个老师,指导我的都是教我一门深入,不能搞杂,尤其我跟李老师学教。那个时候李老师开一个班,二十多个同学,条件就是一个,只可以学一部,不能学两部。同时学两部,他不教你,你不能参加他的经学班。参加经学班,你自己选一部经,所以他是让你自己选的。在哪里选?一定在《大藏经》里面选。《大藏经》是正法的标准,邪法不在里面,这正法,你选一部。老师还要看你的程度、看你的根性,如果你选得太深、选得太大,他摇头:不行!你选的这个你接受不了,重选。可以选三次,三次他都摇头的时候,「好,我代你选」,他就替你选了。所以,我们受的教育都是一门深入,长时薰修。
在这个时代,成败关键是善知识。可是遇到善知识,你自己要受教,这意思是你要接受善知识的教诲。如果你对善知识没有信心、没有尊敬心,阳奉阴违,你不会成就。印光大师说得很好,学生对老师有一分恭敬得一分利益,有二分恭敬得二分利益,有十分恭敬得十分利益。尊师重道,不是老师要求学生尊敬自己,那就错了;老师要要求学生尊敬自己,肯定不是个好老师。而尊师重道,实在讲是给老师观察学生的根性;也就是印祖所讲的,看他有几分恭敬心,就晓得这个学生将来他能得多少东西,老师给他讲的,他能接受多少,他能够消化多少。
由此可知,如果对老师十分恭敬,老师要不教你十分,他对不起你,为什么?你能够接受十分,老师只教九分,他还吝法,还有一分舍不得教你,错了。如果你只有一分恭敬心,老师教你两分就够了,两分就太多了,你还不能完全接受。老师对学生的观机,这是个重要因素,来观察这个学生他将来有没有成就。所以,尊师重道是你家里父母教你,孝顺父母是老师教学生。这一个人之能成就,父母跟老师密切配合,才把这个人教出来。这个道理我们要懂,我们要非常认真努力来学习。
下面一段说,「或俱通因果」,第三句、第四句有因有果,因果统统都有。譬如偈颂里面所说的,「以法自娱,了妓非实」,每一句里头都有因、都有果。你看真正契入佛法的,法喜充满,法喜充满是果,佛法的修学契入是因,这一句里头因果就具足,就非常的圆满。「了妓」,这个妓是歌舞、表演,舞台上表演的,一般世间人都喜欢歌舞、戏剧。明了这不是实在的,不是真的,世间人以此为乐,明白人对这个看得很平淡,有因、有果。法乐,世间人完全不知道,「以法自娱」,这是学而时习之,不亦悦乎!一般人不学、不入这个境界,这个法喜得不到。
后面一句是世法里头的歌舞,包括现在所讲的交响乐团,都是属於这一类的。佛告诉我们,这个乐不是真的。我们知道,世间人很多迷在这个里头,迷於跳舞的、迷於唱歌的、迷於戏剧的,戏迷。把自己一生大好的光阴浪费在这里头,一无所成。所以举这个例子,这里头有因有果。今天时间到了,我们就讲到此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