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 - 大方广佛华严经 - (第一四一八卷)
大方广佛华严经  (第一四一八卷)  2005/7/29 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 档名:12-017-1418

  诸位同学,请坐。请看「菩萨问明品」,第八助道甚深,从经文第一行看起:

  【时智首菩萨以颂答曰。佛子甚希有。能知众生心。如仁所问义。谛听我今说。】

  向下是智首菩萨答覆文殊菩萨所问的这十句意,这个答覆也是十首偈。所问的这是助道,前面跟诸位介绍过,问的是六度、四无量心。这一首「叹问许说」,赞叹文殊菩萨的启请,就是请问。问不是容易事情,像我们如果是遇到佛菩萨,大概只有恭敬顶礼膜拜,一句话都问不出来,所以需要文殊菩萨来代我们提问题。他们这一问一答,我们在旁边听到就开智慧。所以这个问在佛法里面叫「利乐有情问」,并不是他不知道。文殊菩萨哪有不明了的道理,代我们问的,这是大慈大悲。

  这前面两句是赞叹,『佛子甚希有』。这个佛子就是称文殊菩萨。甚希有,是你能够问出这个问题,这是非常希有难逢的。六度四无量心,在佛法里面,大概是入佛门学佛法不要很久的时间,我想都会听到菩萨的六波罗蜜,慈悲喜舍四无量心。可是六度四无量心甚深的义理,真正通达明了的人就不多了。这到第八信位的菩萨。八信位,在大乘教里头常讲的相似即佛,他们已经超越了六道,在四圣法界里面修行,没有出十法界就是。比阿罗汉的位子还高,阿罗汉的位子是七信,这是八信。所以在这个阶段提出这个问题,确实是非常希有的。

  『能知众生心』。知道众生心,在修学过程当中,对於大乘这些法门,前面跟诸位介绍过,八万四千法门没有一样不是助道的,统统是助道,帮助我们,成就我们。诸位要晓得帮助什么?成就什么?这不能不知道。帮助我们放下,这是当年我第一天见章嘉大师,他老人家教导我的「看破,放下」,这两句话把大乘教全部都包括了。六度四无量心都是说得详细一点,统统都是看破放下。你看看前面跟诸位介绍过了,布施放下悭贪,财施放下财物,法施放下分别执著,无畏施放下恶业,那你得的果报是财富,聪明智慧,健康长寿。每一法统统都是教我们放下。

  为什么放下果报那么殊胜?放下是放下障碍,殊胜的果报是我们自性里头本来具足的,就是这些障碍障住了,不能现前。只要放下,障碍没有了,自性里头本来具足的无量智慧德能相好统统就现前,统统就恢复。看你放下多少,它就恢复多少,决定是成正比例。这个道理我们要懂。

  我自己学了这么多年,你们如果细心观察,你会增长信心。从我这里看到。财物我放下了,没有一丝毫贪恋,没有丝毫吝啬,果报呢?果报正是一般人所讲的有求必应。这句话也是佛门说的。心里一动念头,想什么,它自然就会现前,在物质生活没有缺乏。我们不希望过很好的物质生活,过很好的物质生活容易生贪心,而且对身体没有好处,平平淡淡的,这才叫真正健康幸福。世尊给我们所示现的,能吃得饱穿得暖,有个小地方能够遮蔽风雨,心安理得,身心安稳。你这一心才能向道,与道相应,不与世间五欲六尘相应,这就对了。

  可是众生烦恼习气很重!妄想分别执著。昨天我们在答覆问题里面,有很多小问题,进佛堂为什么要脱鞋子?这小问题。为什么一定要穿白袜子?你说这些地方还要分别执著。由此可知,那个烦恼多重!没放下。如果真正放下了,这些东西怎么会放在心上?恒顺众生,你规定我穿白的,我就穿白的;规定我穿黑的,我就穿黑的,随顺!普贤菩萨教给我们「恒顺众生,随喜功德」,就是我自己没有执著,我没有分别。不分别、不执著才能够随顺。随顺,众生欢喜!他定的什么规矩,我们遵守,他就欢喜,障碍就没有了。一定要执著,我不喜欢穿白的,我喜欢穿红的,你要跟人家抬杠,彼此两方面都不舒服,所以这没有必要。学佛怎么会学成这个样子?

  佛法,佛教给我们学佛学什么?学清净心。你有分别、有执著,心就不清净了。释迦牟尼佛,你想当年的生活,每天出去吃饭,沿门托钵,人家给什么吃什么,生欢喜心。你不能说,我不喜欢吃这个菜,你能说吗?你就有分别,你就有执著。所以他那种示现,就是真的教导我们,分别执著妄想放下了,彻底放下了。所以你接近佛,无论供养什么,他就是吃你供养东西。三衣,那个衣是不常常换的,衣除非破了,不能用了;破了还可以补,补钉太多,实在不能用,你再供养一件。你看这个生活多简单!没有人供养的时候,树下一宿,一点都不麻烦人。我们学佛要在这里学。

  在家庭里面,要恒顺家人,你就不会跟家里起冲突,家和,家和万事兴。一定要执著,所以很多学佛的同学,我们在答问的时候也遇到过。学佛之后,家里不和,这就错了。为什么不和?你不能顺从,你能够随顺就和了。世出世法和为贵。所有一切矛盾、对立、冲突,都是从妄想分别执著里面生的,而妄想分别执著这个烦恼习气根很深!无始劫以来,他就养成了,这难怪,文殊菩萨清楚,他能知众生心,他能问希有法。

  所以学佛在这个地方学,就在日常生活当中,没有一法不是佛法。会的,所谓是头头是道,左右逢源,无有一法不是佛法。如果不会,不会是触处成障,眼见色障难现前,耳闻声障难现前,什么都是障,起心动念、言语造作全是业。《地藏经》上讲得好,「阎浮提众生,起心动念,无不是罪,无不是业」。起心动念是妄想分别执著,我们讲的粗一点是对立矛盾,必然产生误会。误会再扩展,问题就来了,就有冲突了。所以这要知道、要晓得。

  『如仁所问义,谛听我今说』,这两句是许说。我,是智首菩萨自称。你看看前面加上谛听,这句话重要。我们听不会听,如果是谛听,那早就成就了,至少已经觉悟了,就是你没有谛听。什么叫谛听?一般解释叫一心听、专心听,跟这个谛听意思比较接近,专心,一心。这句话里头的意思,一心跟专心都是说不夹杂妄念。我一面在听,一面还在想别的事情,这就不是谛听。这样听法,当然不觉悟,为什么?你心思散乱。

  佛法跟人见面的礼节是合掌,合掌代表恭敬,什么是最恭敬?一心是恭敬,专注是恭敬。这十个指头代表散乱,代表胡思乱想,散乱。现在我统统把散乱心收回来,合掌就成一心,十个指头变成一个掌,表这个意思。所以你要懂得这道理,你见人家一合掌,你就晓得是我们要把散乱的心收回来。这也是孟夫子所说的「学问之道无他,求其放心而已」。什么叫学问?你能够把散乱心收回来变成一心、专心,这学问,这学问之道。世间圣人他也这么说法。

  「如仁所问义」,这个「仁」是对菩萨的敬称,所以佛门里面一般尊敬的称呼,称仁者。仁者是什么意思?仁者就是菩萨。这是佛门通称,在大乘教里很普遍,称仁者,就是仁慈的人。菩萨都是大慈大悲,仁者就是大慈大悲,推己及人。你看中国这个文字,这个文字就是智慧的符号,仁不是一个人,二人,二人是想到自己,立刻就会想到别人。「己所不欲,勿施於人」。我喜欢的,我才能够施於人。可是这里头你还得晓得,我喜欢的,人喜不喜欢?每个人喜爱不相同,那要怎样施?施不能够以自己为标准,要以对方,对方喜欢什么,我们为他服务,我们成就他,那他当然欢喜。这里头要有真实智慧,对方要是喜欢作恶,喜欢杀生,喜欢偷盗,喜欢邪淫,喜欢妄语,我们能不能成就他?不可以,这里头有拣别。恒顺众生,要顺他的德行、性德,不能够随顺他造恶业,是非善恶我们一定要辨别清楚。他是恶,他是非,这个不随顺;他如果是善,这我们可以随顺。如果这个善行是为众生,为正法久住,那我们要全心全力的去随顺。这些都要多读经书,我们才能够通达明了。读经书没有别的,就是接受佛菩萨的教诲。我们今天求教,到哪里求教?找佛菩萨才行。

  建立道场,现在国内建道场的人很多,常常有同修来找我。建立道场,你就要想想道场是什么意思?一定要有道!如果没有道,那只有场,没有道。往年李老师在世的时候,我们那时候很年轻跟他老人家,他老人家常常给我们说,古德讲的,话也不是他说的,古德讲「有庙无道,不能兴教」。常常用这句话来勉励我们,勉励我们学生。学生年轻没有福报,勉励我们这一生不能走错路。错路是什么?错路你去建庙。你的道没有成就,庙已经盖好了,有庙无道,不能兴教。这个话讲得很客气,也讲得很含蓄。要是把它揭穿了,今天不揭穿大家都不懂。揭穿是什么?有庙无道,没有不造业的。造作一切不善的罪业,果报就在三途,你说这个事情麻烦不麻烦?所以古来大德他选择什么?他选择道,庙随缘,不重要。他在山上住山洞、住茅蓬,山洞是自己挖的,也有现成的,茅蓬决定是自己盖的。在山上砍几棵小树,架起来,用一点茅草搭起来,茅蓬,都是自己建的。清修,成就自己的道业。

  道场怎么形成?你真有道了。真有道,确实感动诸佛护念,龙天善神拥护。这些龙天善神他会替你找信徒,这个信徒决定是来跟你修学的,来做你的学生。既然有学生了,决定有护法,道场这么样建立的。自己有没有操心?没有操心,自自然然形成的。信徒不多的时候,来学的人也不多,就在旁边再建个茅蓬,一个人一个小茅蓬。那个茅蓬就像我们现在的帐篷一样,很小,确确实实只能供自己遮蔽风雨。几个茅蓬在一起,这就是个道场。讲经教学,研究讨论,一般都找个大树底下席地而坐。顶多是找一点生草在地下铺比较软一点,坐在地上,团团坐著。你看世尊当年在鹿野苑,最初说法讲经,听众五个人。诸位知道,五比丘,憍陈如尊者五个人,最早讲经说法是五个人。以后慢慢的,四周也有来听,听的讲得好,这自然给你宣传。释迦牟尼佛没有委托人宣传,没有委托人你介绍人来听,没有,全是自然而然来的,这我们要懂。就是始终保持清净心,决定不失道义,这就成就了。起心动念要搞什么,於道都不相应。所以我们学佛,学佛以谁为榜样?释迦牟尼佛是我们的榜样,决定不错。

  世尊当年在世,中年以后,道场也不少,各地方都有。诸位知道比较著名的,只树给孤独园、舍卫大城、竹林精舍。这些道场都是国王大臣、大富长者他们的田园、花园、别墅供养世尊,请世尊带著他这些弟子,在这个地方安居,讲经教学,利益一方。供养不是把产权供养给释迦牟尼佛,不是的。释迦牟尼佛出家了,他不要这个。所以我们用现代的话来讲,释迦牟尼佛有的是使用权,所有权呢?所有权还是国王大臣、长者居士,是你们的,产权是你们的。我在这里教一天,安居一天,使用一天;哪一天我不要了,统统奉还给你。但是这些国王大臣,这些大富长者们,释迦牟尼佛不在,他请释迦牟尼佛弟子继续在这里讲经,所以就变成长年的道场。佛不在世,佛的弟子代代相传,他们都乐意供养。可是要知道,主权还是他们的,出家人决定不要主权。好,没有负担,这叫真正供养。

  如果我把这个房舍花园送给你,产权过户给你,那好了,你不是出了家吗?现在有了家,把你拉回来,送你回家,你什么都得要操心!这不叫供养,不是供养一个修道人,不是供养出家人,你怎么可以找师父的麻烦?像在现代这个社会,像香港这个地方,如果你送一栋房子给这个法师,他出家了。他没有这些财产,他是什么牵挂都没有。有了这栋房子,听说还要纳税,缴什么房税、地税,这个生活所需,每天电税、电话费、电费、水费,乱七八糟东西,你不是叫这个法师还俗了吗?每天张罗这些事情,心就乱了,心怎么会清净?这个道理你可不能不懂,你要是不懂,往往你善心供养一个法师,没有想到是把这个法师拖到三途去了,你供养供错了。

  真正供养,就像世尊当年在世那些护法,那就正确。产权是我的,你在这里办道,所有一切你都不要操心。房子是我的,我照顾,我让你在这个地方修道。你只在这里安心办道,房舍里头所有一切这些琐碎的事情,斋主完全负责。我现在住在香港跑马地,陈老居士供养的,如法,产权是他的。房屋有什么修理的时候,都是他来经营,管理处找他不找我;水电费他缴,电话费他要缴,这就如法了。我不住了,房子他就收回去不是我的,这样供养如法。道场亦复如是,他有徒众很多,人很多,供养一个道场,也是如此,这叫真实供养。不是把产权、所有权给你,所有权给你,你就不是出家人了,出家人怎么还会有地、有房子?哪有这种道理!你有家,那怎么能叫出家?所以这是我们一定要辨别清楚。你要搞不清楚,往往自己造罪业自己不知道,还以为自己做了很多功德。

  起心动念,言语造作都有因果。善因一定感善果,恶因一定有恶报。起心动念这个思想波刹那之间周遍法界,这是真的。我们这个念头的速度,比光比电快得太多了,光跟电简直不能比。那周遍法界,诸佛菩萨哪有不知道?《无量寿经》上说得很好,西方极乐世界大众,不是阿弥陀佛也不是观音菩萨,往生的那些大众,生到极乐世界,即使是下下品往生的,他的性德、德能几乎都起作用,天眼洞视,天耳彻听;洞视彻听就说明没有障碍。没有障碍,虽然西方极乐世界距离我们这里十万亿佛国土,我们在这里一举一动他看得很清楚。我们在这里不要说说话他听得很清楚,起心动念他都知道,没有不知道的,这个波速度太快了。极乐世界大众都知道,文殊菩萨焉有不知之理?文殊菩萨能知众生心,所以他能够问得出来。

  谛听,这个谛听要是照《大乘起信论》上来讲「离言说相,离名字相,离心缘相」,这叫谛,马鸣菩萨教导我们。一般讲法,离心意识,这就是谛听。你要用心意识,就不叫谛听了。这心意识就是妄想分别执著。意是执著,识是分别,心是妄想,阿赖耶是妄想,这不好懂;我在讲席当中也常常换句话来说,起心动念。我们六根接触六尘境界,起心动念是妄想,非常微细,这一般讲是反应。眼见色他有反应,耳听声有反应,虽然还没有执著,还没有分别,他已经有反应了,这个反应就是起心动念,这很微细。没有丝毫隐瞒的,遍法界虚空界通的,没有障碍,这是我们说的这一真法界里头没有障碍。所以我们一定要学、要练习,练习谛听,看的时候谛观;耳谛听,眼谛观,没有不成无上道的道理。

  你懂得这个字,那就是惠能大师所说的「心中常生智慧」。见色闻声,接触外头境界都开智慧,不生烦恼。你用心意识,你六根接触六尘境界,哪有不生烦恼的道理!所以一切烦恼从哪里生的?都是从分别执著生的。离开分别执著,你的烦恼去掉一大半。这三大类的烦恼,这两类去掉了,三分之二的烦恼断掉了。你看无明烦恼、尘沙烦恼、见思烦恼;见思烦恼是执著,尘沙烦恼是分别,无明烦恼是妄想,这很难断。所以前面两个在这一生当中,一定就是断不了也要把它伏住,这才能往生。生到西方极乐世界,这两种不断自然就没有了。为什么?极乐世界修学的环境太好了,这个诸位要知道。

  老师是阿弥陀佛、诸佛如来。怎么说诸佛如来?你每天都去参访,去拜佛。像善财童子五十三参一样,而且参访怎么样?参访还身都不要动,身坐在阿弥陀佛讲堂之中,十方诸佛?化身去了。诸位想想这个味道,他有能力化身去。十万亿佛国土,他就能化十万亿个身,同时到各个世界去拜佛、去供养。拜佛供养修福,听佛说法增长智慧,在那个地方福慧双修,你说那个成就多快!这么一个无比殊胜的学习环境,我们要不去,那就错了,那真叫大错特错!

  如果这一生当中遇不到这个法门,那是业障,也不能怪你;遇到了,你不把这个机会抓住,在这一生成就,而让它当面错过,那这是自己过失。古时候善导大师说得好,这一切总是遇缘不同。我们今天的缘具足、缘殊胜。得人身,闻佛法,又闻到净宗,依据的典籍正确没有错误,又有好的同参道友,有善知识引导,这个缘统统具足。所以在这个时代建道场,成就大众,无量功德。这桩事情印祖给我们讲得很清楚,这是我们净宗最近的一位祖师,不学净土的对他老人家都非常敬仰。他教我们,道场不要大,住众不要多,最理想的二十个人。小道场容易维持,生活容易,不要常常去求人。常常为道粮、为道场而求人,道就没有了。道是什么?清净心,清净心是道心。有道心,你的言语,你的造作自然与道统统相应。心清净,语清净,身清净,一定要念佛,一定要发愿求生净土,才是圆满功德。

  如果不生净土,你决定出不了六道轮回,这是真的不是假的,为什么?出六道轮回要断见思烦恼,你有没有能力断?三界八十八品见惑,八十一品思惑,思惑就是贪瞋痴慢疑恶见,你能断得了吗?若是论断烦恼,末法时期恐怕一个成就的都没有。这个话不是我说的,黄念祖老居士讲的,我们李老师也说过,末法时期确确实实只有带业往生。烦恼习气没有断,这一句佛号念得好,念得有效果、有力量,把烦恼控制住,让它不起作用,这样你就能往生,生凡圣同居土。

  蕅益大师说得好:只要这一生当中,凡圣同居土下下品往生,我就很满足了。蕅益大师的话。他老人家示现在这个世间教导我们,我们要细心去体会,蕅益大师是什么样的人?身分没有暴露。可是印光大师的身分暴露了,大家都晓得他是极乐世界大势至菩萨再来的。蕅益大师身分没有暴露,可是印光大师对《弥陀经要解》的赞叹,给我们透出一点讯息。他说《弥陀经要解》,即使是古佛再来给《弥陀经》做个注解,也不能超过其上。这个赞叹是赞叹到顶头了。从这句话里面我们想想,蕅益大师是不是阿弥陀佛再来的?如果不是阿弥陀佛,肯定是观世音菩萨再来的。为什么?要不然《要解》做不到这么圆满。这是印光大师讲的。

  我早年在新加坡,演培法师就这个问题问过我,他很怀疑。他说印光大师对於《要解》的赞叹,是不是太过分?我跟演培法师说,我说:一点都不过分,他老人家所讲的真是恰到好处。演培法师是修弥勒净土,他的目的(目标地)是兜率天兜率内院,亲近弥勒菩萨。他曾经有过两次邀请我到他道场给他的信徒们讲开示。我赞叹弥勒净土,赞叹领导的法师,赞叹跟演培法师修学的这些大众。所以诸位同修要记住,「若要佛法兴,唯有僧赞僧」,很重要,你看《华严经》五十三参。五十三位善知识都是赞叹别人,谦虚自己,那我们就真的学到了。所以我参观圣一法师道场,我赞禅;演培法师找我去讲演,我赞叹弥勒净土,弥陀净土一字不提,这是我们佛门的规矩。他在那里已经教了那么多年,那么多徒众跟他学习,我们这一赞叹,这些徒众对老师有信心,这就帮助他、成就他。可不能毁谤,可不能在那里比较,那你就错了,那你就是破和合僧,你就造罪业。所以一定要懂得自己谦虚,赞叹别人,鼓励别人,这是绝对正确的。这首偈我们就介绍到此地。

  诸位同学,请坐。请看智首菩萨偈颂第二首:

  【过去未来世。现在诸导师。无有说一法。而得於道者。】

  清凉大师在《注疏》里头给我们说,从第二首到第十首这九首偈,「余九正答所难」,这上面文殊菩萨问的这些难题,正式答覆他。「略分为二」,这九首颂分为两段,「先二」,这就是第二首跟第三首,就是头一段,「开二章门」,二章门。「后七双释二章」,后七是第四首到第十首,这一共有七首偈解释这两章。你看先把这两章说出来,后面还有详细解释。「今初」,现在我们看第一首偈。「初偈标众行成果章」,这里头我们要注意众行,众行就是我们常讲的六度万行。如果舍弃六度万行,菩萨不能证果。菩萨要想圆成佛道,一定是修六度万行,六度万行是助道,这要懂得。

  下面你看大师给我们解释说「谓正助相假」,假就是假借,正要藉助的力量,助要藉正的力量,就是正助相辅相成。「必万行齐修,故诸佛同说,言无有说一者」,这是偈子里头有『无有说一法』,无有说一者,「必具说也」。就是诸佛如来讲经说法教学,绝对不会只说一门,一定是说无量法门,统统说的。说一门得道的,没有,决定是六度万行齐修才能得道。这个提示很重要!我们就不能够疏忽。

  在我们现今这个社会,这个社会跟释迦牟尼佛那个时代有同也有异,异就是不同。不同的,是世尊出世的那个时代,跟中国同一个时代非常相似,都是属於没有统一。印度也没有统一,中国也没有统一,是属於什么?历史学家称为部落的时代。周朝虽然有天子、有诸侯,其实真的严格的来说,部落。我们在古书上读到,天子国大(国土大),大到什么程度?千里,那个地真的就是不小。千里,周朝的度量衡跟我们现在又不一样,我们看到弘一大师《律学讲录三十三种》,他有一本书,《律学讲录三十三种》,三十三种里头有一种「周尺考」,他研究考证周朝时候这度量衡的尺。因为我们常常在书上念到的,一般人都是很高,都是身长一丈,还一丈多,好像比我们现在人高很多的样子。其实周朝尺的一尺,相当於我们现在市尺大概六寸的样子,所以它的尺不大。这样说一丈大概就是现在我们的六尺。那我们现在一般的个子也差不多,并不是比我们现在高很多。纵然高一点,就像我们今天讲的一百七十公分、八十公分的样子。这是我们听到就很正常,我们现在人身高度,一百七、八十公分的人很多。

  我们相信周朝时候讲的那个里一定比现在的里更短。千里,可能只有现在三、四百里的样子。还不是算公里,公里在我想大概是二百里差不多,公里,周天子他管辖的范围。大国是百里,小国有五十里、有三十里,就是说一个小村庄,村庄里面的领袖,一个小诸侯,我们看到经上记载的有八百诸侯。八百诸侯分配在哪些地方?长江流域,黄河流域。黄河流域跟长江流域,周朝那个时候天下就这么大的范围。看看古时候那个版图,再跟现在的地图比较起来,我们就很清楚、很明了,范围并不大,但是这里头有八百诸侯。在印度当时也是这个样子,没有统一。

  孔子、释迦他们都是从事於教育工作,用现代的话来讲社会教育,他不是搞专科,他什么都教。实在讲,他们两个也真有智慧、也真有能力,什么都懂,行行都通,所以是个教育家,那就正是现在所说的多元文化的社会教育。你看他们教育不分国家,不分地区,不分种族,也不分信仰,有教无类,只要你来,只要你肯来学,他就会很认真的教导你。世尊跟孔老夫子这一点完全相同。这是没有统一之前的社会状况,我们要知道。那世尊在当年教学时间并没有多长,你看就有十六大国王都拜他做老师,都听他的教诲。这十六大国王一定就影响很多小国王。我想小国王绝对不止一百多国。所以同、异在这里面就能看到,确实多元文化的教育,这是不同的。同的,教学的理念,教学的方法,教学的效果,完全相同。

  这相同是一个正道,正道是相同,助道不相同。助道,八万四千法门,八万四千法门同一个目标,同一个方向,这是同,异中有同,同中有异,同异不二。夫子教学目标方向也是一致的,他教的是什么?孝悌忠信而已矣。实在讲,孝悌忠信不是孔老夫子发明的,代代相传,再往上推,推到尧舜,推到黄帝。那么夫子往上推,又往上推二千五百年。夫子去我们二千五百年,他再往上推又是二千五百年,五千年的文化,孝悌忠信是五千年的传统。所以有人讲儒家,「孔曰成仁,孟曰取义」,这是他们特别强调的。

  儒家讲仁义,这个说法也很有道理。仁义的内涵是什么?无非就是落实孝悌忠信,自己做到了,一家做到了,推广到国家,推广到天下。那个时候的天下就是现在我们中国这个地区,从黄河流域到长江流域,以后又推广到珠江流域,所以说五湖四海。五湖都是在长江附近,这诸位都知道的;四海在中国沿海,上面是黄海,东海,南海,有个渤海,渤海就是山东跟辽宁当中的,天津这属於渤海,所以称四海。五湖四海就是现在的中国,那个时候称天下,这就是教学范围。世尊在印度,当时推展到五印度,五印度是印度全境,北印度,东印度,南印度,西印度,中印度,那时国家也就不少,在我们相信可能还不止八百诸侯,可能更多。所以我们要了解世尊出世那个时候的环境。这些地方给我们很大的启示,中国古书上常常看到天下,很少看到国家。这说明什么?心量大,他能包容,这包容天下;包容天下就是包容各个国家,不同的国家,不同的族群。

  孟子跟孔子相距一百年,孔子在春秋时候,孟子在战国。战国的时候社会状况就产生很大的变化,这大的国家(强国)并吞附近的小国,所以八百诸侯到孟子的时代就变成七个,七雄,战国七雄,小国都被它们并吞了。到秦的时候统一中国,天下才变成一个。把所有过去小国、大国都变成了郡县,就像现在的行政组织省跟县一样,大国就是省,小国就是县,产生了很大变化。这种情形跟我们现在这个地球上的情形有类似的情形,不过现在地球是比从前范围更扩大。所以现在我们要学孔子、要学世尊,心量要放大。起心动念,我们要为整个世界来著想,不能为一个地区,一个国家,一个群族,那你就错了,那跟「众生无边誓愿度」就相违背了。在其他宗教也不例外,譬如基督教跟天主教,我常常跟他们接触,「上帝爱世人,神爱世人」。世人,全世界的人,没有说哪个国家、哪个地区的人,没有。所有宗教都是讲到人类。现在宗教我们知道,这个世界上大的宗教,每个国家地区都有他们的道场,都有他们的信徒,这些都是事实,这就叫多元文化。

  多元文化共一体,这要认识。正如同我们一个人身,我常常用人身来做比喻,大家好懂。我们一个人的身体,不是一个单纯器官组成的,许许多多不同器官组合的。眼不是耳,耳不是眼,鼻不是口,口不是鼻,里面五脏六腑就好像不同的国家、不同的族群。所以从一个人身,你看外有五官,内有五脏六腑,也是个多元文化的集合,混合体,不是单一的。宇宙亦复如是。我们要想身体健康,眼要第一,耳也要第一,鼻舌,全身每个器官、每个细胞都第一,身体健康。这个道理诸位容易懂。

  我们要我们的世界和平,安定繁荣兴旺,大家都过幸福美满的生活,要不要这个世界上所有的国家都第一?所有的族群都第一?所有的宗教都第一?这个世界才健康。如果有第一,第二,第三,麻烦就来了。就好像我们人身体,假如说五官,我眼睛不错,第一,看得很清楚,耳不行,鼻也不行,你就生病,你就不健康了。如果生病,赶快帮助他恢复,要恢复样样都第一,眼见第一,耳听第一,鼻嗅第一,舌尝第一,样样都第一,这身体健康。所以这叫多元文化,这叫我们想自己,一定要想别人。己所不欲,勿施於人。

  我们自己把自己本分事情做得尽心尽力,做到尽善尽美,与其他的国家族群、宗教文化密切配合。这个理念正是《大方广佛华严经》的理念。我们讲经题的时候给诸位介绍《华严》,华是花,严是庄严,这个经就好像一个大花园,大花园里面所有花卉应有尽有,一样都不缺,美不胜收。如果这个花园其他品种都没有,只有一种,诸位想想有什么好看的?所以《华严经》它原来的经题是叫《杂华庄严》,中国人喜欢简单,杂字就去掉,那个庄严,庄字去掉,所以取《华严》,梵文原本是《杂华庄严》。

  我们有这么一个理念,有这样的胸襟,你活在这个世间就格外的有意义、有价值。现在这里有误会的、有对立的,我们要懂得把它化解,要恢复正常。正常决定没有对立,决定没有矛盾,永远是和睦的。这个和睦,睦里头有爱、有敬。所以我们今天对一切人、对一切物,只要是人,你看《弟子规》里头说「凡是人,皆须爱」,那就是上帝爱世人、神爱世人!凡是人都需要尊敬,都需要关怀,都需要照顾,都需要合作,你说这多美好!我们在这世间,从事於哪一个行业,决定把这个行业的工作做好,跟其他行业合作;就好像一个器官一样,我们是哪一个器官,是什么样的功能,把自己做好,跟其他的器官密切配合,身心健康,长生不老,就这个意思。

  我们看这偈颂的经文,开头说『过去未来世』。这一句话里头是讲的三世,有过去,有未来,有现在,这三世。『现在诸导师』。导师是佛,对佛的尊称。只有佛才能够指导我们、引导我们回归到自性。他是过来人,他是修行证得圆满佛果的人。「诸」这个字里头是双关语。三世诸佛,这多,这个诸是诸多。像我们《大藏经》里面有《三世三千佛名经》,过去千佛,现在千佛,未来千佛。佛门里面一般道场在过农历年的时候喜欢办拜万佛忏,这是世尊为我们略举,这虚空法界刹土多,因此佛就多!一个佛刹就有一尊佛在那里教化,佛是略略说一说,就讲了一万二千多尊佛名,我们称之为《万佛名经》。过年的时候大家去念这部经,我们称为万佛忏,拜万佛,很多地方都有这个风俗,这就是「诸导师」的意思。

  另外一个意思就是《华严经》里面的,这个「诸」是什么意思?诸是包括四十一位法身大士,我们在《金刚经》,江味农居士《讲义》里面,你看江居士的解释,《金刚经》上常讲「诸佛如来」,江居士的解释,这个诸就是指的四十一位法身大士。法身大士,天台家讲分证即佛,他是真佛,他不是假佛。十法界里面,四圣法界,这笼统来讲,四圣法界是相似即佛。那讲相似即佛,阿罗汉也是佛,辟支佛、菩萨那都称为相似即佛。六道里面认真修行,修行功夫得力,这个得力是什么?能伏烦恼,不是断烦恼,能伏,能伏烦恼就能开智慧;不是大智慧,小智慧,小智慧很管用,能开智慧。烦恼伏一分,智慧就透一分;烦恼伏十分,智慧就透十分,叫观行位佛。这天台讲六即佛,观行即佛。一切凡夫初入佛门,一品烦恼也没有伏,伏不住,一品烦恼都没有伏,那叫名字即佛,有名无实。

  修行,世出世法也是一样的,你看看儒家讲「自天子以至於庶人,壹是皆以修身为本」,他讲修身就是我们佛法讲修行,是从自己为本不是修别人。处处都看到别人错了,没有看到自己错,算不算修行?不算。真正修行,《坛经》里面六祖讲得好,「若真修道人,不见世间过」,为什么?修行人没有分别,没有执著,所以不见世间过。见世间过,自己的过失已经现前了,所以「若见他人非,自非却相左」。左就是退转了。你看到别人过失,正是你自己的过失;你自己要是没有过失,你看不出别人过失。六祖所说的,不仅仅是禅宗必定要学,《坛经》从它的性质、理念、教诲来讲,通一切宗教,佛家的术语说通宗通教。通宗,禅宗必须要遵守;通教,大小乘的教下,那就各个宗派都应当遵守,通宗通教。

  我们常常看到别人过失,心里就想,甚至於就质问,你懂得佛法吗?你是个修行人吗?其实说这个话的人,正是他自己也不懂佛法,他自己也不是修行人。那个人有过错,有帮助他纠正的人,那是什么?道场里面的维那师,维那是管秩序的,他有职责。就像学校里训导长,训导主任他管,校长管,他们是管事的人。我们怎样帮助他纠正?我们不能说,我们做出一个好榜样给他看,清众互相身教。他看到这个人不对,那个人不对,我们坐在那里如如不动,觉得每个人都没有过失,让他看。这就是教他,一句话都不说。这都是智慧。

  智慧落实在生活上,智慧落实在处事待人接物,比言教效果大。言教,他不接触的时候,会发生冲突,身教不发生冲突。所以佛教比丘,大众在一块处的时候,当然有一些烦恼习气重的是在所难免。遇到这种情况怎么办?佛在《戒经》里面教导我们,对付那些恶比丘用什么?默摈。默摈是什么意思?你看看经论里头的解释你就知道。默摈就是儒家所讲的「敬而远之」。不是不理他,不理他不可以,不理他,你就错误了。普贤菩萨第一句教我们「礼敬诸佛」,你怎么可以不理他?一切众生本来成佛,这是《华严》、《圆觉》里都这么说的。你怎么可以得罪佛?那他现在做的事情不如法,他妨碍别人。妨碍别人是我们礼敬不缺乏,对他还是有礼貌,还是有恭敬。尊敬他,只是怎么样?他那个形象不好,不跟他学。远之是不跟他学,是这个意思,不是没有礼敬。

  所以敬而远之。远不是我跟他保持距离,远远的离开他,不是这个意思,远是不学他。我们学他善的那一面,不能学他恶的那一面。他恶的那一面,自己看到之后,听到之后,要反省,他的毛病我看出来,回过头来想一想我自己有没有?有则改之,无则嘉勉。如果我也有,赶快要改;如果我没有,自己勉励自己不要犯他的过失,所以他是我的老师。这就是孔子讲的「三人行必有我师」,就这个道理。善人,我跟他学习;恶人,我用他做借镜,来纠正自己的过失。这是诸导师第二个意思,就是法身菩萨。

  延伸到我们现在,现在佛不住世,这个世间没有佛了,菩萨也没有了,我看阿罗汉也找不到。现在诸导师就是以前李老师教导我们,阿罗汉是证果的人,现在没有证果的人,要找什么?找真正有修行的人,有学有修,找这种人就不错了。他虽然有修,他还没有证果,他烦恼习气还没有断尽,靠得住靠不住?没有关系,他总比我强!我还不如他。我不如他就可以向他学习。学习到一个阶段,我差不多可以赶上他了,你自己会很清楚,这是烦恼轻,智慧长,到这个时候我们再找老师。

  世间找不到人,找古人。那古人可以找佛、可以找菩萨。譬如我把《无量寿经》介绍给大家,你依照《无量寿经》去修行,老师就是无量寿佛,阿弥陀佛做老师,那你真的要跟他学。阿弥陀佛在日常生活上,处事待人接物是怎么做的?《无量寿经》上有记载的。你看看,他本来是国王,舍弃了王位,那个时候有佛出世,自在王佛,他拜佛为师,跟佛学习。你去仔细观察他怎么学的?发大愿,勇猛精进。佛教给他的,他百分之百的都落实了,他全做到了,进步得非常快。那个时候人寿命长,所以他跟佛的时间也长,正是教导我们「一门深入,长时薰修」,时间短了不行,为什么?毛病、习气断不掉,要时间长。所谓是千锤百炼,决定不能休息,决定不可以懈怠。所以经天天要念,读经,研究经教,就是亲近诸佛菩萨。参考祖师大德的注解,就是我们在经教里遇到困难的时候,请这些大德前辈来为我们化解这些障难,我们向他们请教。等於说经教是主,佛菩萨是导师,这些祖师大德是我们的助教,这个样子,哪有不成就的道理!

  道业一定要摆在第一位,名闻利养一定要彻底放下,活在这个世间自利利他。这自利真正就是利他,利他是真正是自利。如果把自利摆在第一,利他摆在第二,你利不了他,也得不到自利。从初发心就要把利他摆在第一,把自利摆在第二。我苦修,修什么?是为利他的。我要不修成,我不能帮助众生。帮助众生首先为人演说,那个演就是表演。你不能给众生做一个好样子,你演没有,演没有说也就没有,你没做到。你没有做到,你就说,人家不相信,你没有办法感动人。你自己必须先做到,然后你再说到,别人相信你,别人也称赞某人真有德行,他才肯向你学习。如果只是会说,而做不到,自己心行与经教相违背,这是造业。别人恭敬你,别人供养你,你要在这里头起了贪心,贪图享受,你马上就堕落了。你看悟达国师,皇上送他一个沈香宝座,他的傲慢心就生起来,立刻就堕落,冤家债主就找上身来了,这不能不知道。菩提道上,世法求学都是如履薄冰,如临深渊,小心谨慎,勇猛精进。世法尚且如此,何况学道!这是我们不能不知道的,不能不认真学习的。修行就在这些地方,除了这个地方之外,你还学什么?导师不能离开。

  后面这两句是说明,一切诸佛决定是正助双修。这个注解里头讲得好,「谓正助相假,必万行齐修」。万行齐修就是日常生活,工作,处事待人接物。所以细行就是六根接触六尘境界,起心动念、言语造作决不离正助。那今天我们落实到净土法门,净土法门的正修是什么,你可不能不知道。《无量寿经》上讲得很清楚,「发菩提心,一向专念」,这是正修。你看经上三辈统统都有这一句,你就晓得这是净宗的正修。六度、四摄、四无量心都是属於助修。我们对於助修选了五个科目,这五个科目里面有净业三福、六和敬,非常重要;戒定慧三学,六波罗蜜,我们现在讲的这个;普贤菩萨十大愿王,五个科目,这五个科目是助修。也就是说,我们从早到晚生活工作,待人接物,都不能够违背这五个原则,都要与五个原则相应,那我们就正助齐修了。念念帮助我们不失菩提心,不失正念,一向专念,你心里头只有阿弥陀佛,只有西方净土;除阿弥陀佛、西方净土之外,不放在心上。起心动念、言语造作一定与三福相应,与六和相应,与三学、六度、十愿相应,你想想看这样的人,他往生极乐世界还有问题吗?决定有把握。

  记住这经上这里一句话,「无有说一法,而得於道者」。这个得道就是成佛了。成佛绝对不是一法,决定是正助双修。正虽然是一,助是无量无边。智首菩萨在此地只举六度四无量心代表一切法。一切助道法要是把它归纳就是归纳成六度,六度再归纳,归纳成一个布施,布施是放下,看破是般若、是智慧,你不能放下,你就不能看破。六度怎么都归纳布施?布施里头三种,前面跟诸位介绍过,财布施、法布施、无畏布施。持戒、忍辱是属於无畏布施,精进、禅定、般若是属於法布施。所以六度归纳为一个,助道法说一个就是布施,布施展开六度,六度展开八万四千法门、无量法门,展开的,没有一样不包括在其中,放下!所以总的来说,放下妄想,放下分别,放下执著,正助统统圆满了。在哪里修?生活当中修,工作当中修,无论哪一行(行业),工作里面修,待人接物里面修,圆圆满满成无上道。得於道就是成无上道。三世诸佛都是这么修的,没有例外的。理事我们都要清楚、都要明了,没有怀疑,依教奉行。好,这首偈我们就介绍到此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