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方广佛华严经 (第一四0九卷) 2005/7/19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档名:12-017-1409
诸位同学,请坐。请看「菩萨问明品」,第七正行甚深,法首菩萨偈颂第二首。我们把经文念一遍:
【如人水所漂。惧溺而渴死。於法不修行。多闻亦如是。】
在前面第一首,我们把大意介绍过了,清凉大师的注解很丰富,《疏》跟《钞》都很丰富,我们由於时间的关系,没有完全介绍,但是大意都说出来了。最重要的意思,学佛总不外乎解跟行,多闻是属於解,如果只有解,没有修行,决定不能成就。清凉大师在《四十华严》经题里面说过,他说有解无行,多闻而没有真正落实去做,是增长邪见;如果是有行无解,他老人家说增长无明。你看看邪见、无明都属於烦恼,可见得大乘教里面一定要解行相应,解行并重。
实际上,在教下来讲,一定是先解后行,清凉大师在此地给我们展开的《华严》四分,信、解、行、证,解在行之前,解了一定要做,这点非常重要。不是说只有多闻,不必修行,那就错了;或者是只有修行,不必听经,不必研究经教,也错了,特别是在这个时代。这个时代如果我们不能把精神、心力专注在佛法上,你就不能够不接受外来的影响。现在外来的是什么?六尘,我们六根对六尘,六尘是色声香味触法,今天这个六尘都邪,邪得太离谱!古时候也有邪法,邪得还不太离谱,邪里面还有一点正;现在六尘之邪,确实像我们套《十善业道经》上一句话,毫分正法都没有,邪到了底,你说多可怕。我们生活在这个环境当中,怎么样能够保护自己的觉正净,保护自己的真诚、清净、平等、觉?你不读经、不听经,行吗?不行!
经念多、听多了,诸位要记住,初学的时候一定要一门深入,可不能涉猎太多。涉猎太多你的心力分散,时间都不能集中,只能得到一些常识,不起作用,你就没有能力不受环境的影响。一定是一部经,一门深入,长时薰修,成就自己的戒定慧三学。这个慧是根本智,有这种力量你才能够不受外面环境的感染,现在人讲的免疫力。你有很大、很高的免疫力,跟社会层层面面你去接触,有这个能力是要接触,接触怎么样?了解它,认识它,不受它感染,不受害。为什么要了解它?为什么要认识它?你要帮助它,你要救它,帮助它回头是岸,那你不了解怎么行?跟大夫治病一样,你先要替他诊断,了解他病源之所在,然后才懂得对症下药。所以不能不接触。
但是在初学最好少接触,当然最好是不接触,每天接触圣贤的教诲,不能不听经,不能不读经。工作再繁忙,你对於佛菩萨、圣贤有信心,至少你要选一部经,天天念。选的教材一定要能够对治自己的烦恼、习气,那是最有受用。所以我们选择的,特别都是为现代人著想的,选了《弟子规》,儒家的。诸位要晓得,儒家《弟子规》是圣贤教诲根本的根本,没有这门课程的修养,什么都谈不上,根!我们得从根救起。佛法的根是《十善业道经》,你有这两种根,有《弟子规》,有十善业道,这两样东西都是属於戒律。
在佛法的经典里面,佛法经典分四种,所谓教经、理经、行经、果经,教理行果四种。《弟子规》跟《十善业道经》是属於行经,你要去做到,字字句句都要落实。真正落实就叫持戒,持戒就是修福,都在其中。戒跟福分不开,不持戒的人折福,持戒的人积福,差别很大。所以前面一段,我们看到清凉大师的《疏钞》,都是苦口婆心劝我们解行相应。大师引经据典,我们要能体会到,要认真努力去做,从《弟子规》,从十善业道。我们净土宗,你再选一部经论,选《无量寿经》、选《阿弥陀经》都好。现在我们每天早晚课,最重要的不是《阿弥陀经》,不是《无量寿经》。为什么?这个经天天念,念了不少年,做不到,烦恼习气没断。每天六根接触六尘境界,恶念、恶的思惟、恶行还是跟从前一样的生起。我们在这个地方要认真反省,这样下去怎么办?这一生必然是空过了,空过就是来生还要搞六道轮回,那就空过了。
这一生要想真正成就,那我们好好反省,我们用这些大经大论为什么收不到效果?我们的基础没有。基础是做人,就是《弟子规》跟十善业道没有,这是我们的病根。知道了,明白了,赶紧补习,所以现在我们必须恶补这两门功课。好在这两门功课不多,《弟子规》只有一千零八十个字,《十善业道经》虽然比较长一点,也不算太长。如果大家认为还是太长,我有个节本,把它节录,将《十善业道经》里最重要的经文节录下来。我节录这个本子只有五百一十六个字,只有《弟子规》的一半,这总好记了。你用这个做早晚课好!念熟了三分钟就够了,五百一十六个字。一定要熟读,一定要懂得意思。有些同学们也不错,把我这个节本,以前我讲的《十善业道经》的光碟,从那里头也节出来,听说有十一个小时,这五百一十六个字一共讲了十一个小时。你就听这十一片的光碟,就念这个节本的经典,奠定自己修学的基础,这就好。
总而言之,我们对於行门要特别的重视,解门也不能够疏忽,念念有求生净土,亲近弥陀这个愿望。如果真的要达到这个愿望,这一生当中一定要圆满,那你就要依教奉行,要听经、要念佛、要持戒、要修福。这是第一首偈清凉大师为我们开导的大意,我们不厌其烦重复再说一遍,一定要记住。
今天我们来看第二首偈,往下九首都是比喻。清凉大师的注解说得好,「九颂喻明」,九颂就是从第二首到第十首,都是用比喻来说明。「皆上半喻况,下半法合」,每首偈四句,前面两句是比喻,后面两句要会归到说法上,我们从比喻里面去体会。我们看这一首,喻里面第一,「初」,清凉大师的注解我们念一念。「惧溺渴死喻」,害怕淹水,大概是不敢喝水,渴死了,这是比喻贪。「喻贪随文义失,谓义门波涛,漂荡其心,虑溺溺他,无暇修行,自绝慧命,故名渴死」,渴死是比喻。
这个状况当然自古就有,这个毛病自古就有,为什么你受持正法不能成就?这个比喻多半是初入佛门,初入佛门的人都贪图广学多闻,贪多,对於经的义理疏忽了,不能够深究义理。尤其是我这一代人就犯这个毛病,我出家的时候,同参道友我们年龄都差不多,许多人都念佛学院。我没有念过佛学院,我教过佛学院,我一出家就教佛学院。那时候台湾的佛学院跟一般学校状况差不多,一个学期有五、六门功课。佛学院里面的老师也有五、六位,每个人教一样,不相同。也是第一个钟点上一门课,下一个钟点就换个老师,也换了课本,跟学校的方式一样,顶多是两堂课连起来两个小时。一个星期,老师大概是上两天到三天。
学生就学得多,学得多还不够,还要自己去找参考的东西。初学讲经总是参考现代这些法师们著作的白话文,文言文看了很吃力,喜欢看现在人的东西。所以《太虚大师全书》出版,我也买了一套,初学的时候。他的东西容易懂,分量也不多,他的种类很多,但是每部经注得都是简单、容易,不是太深,确实对於初学人来讲,真的是带来了方便。往往就有些同学就依靠这个本子,那就是古人所说的,得少为足,不肯深究。
我算是非常幸运的,我有老师指导。初学佛的时候章嘉大师帮助我三年,以后李老师教我十年,我有两个老师。章嘉大师圆寂之后,我跟李老师,实际上我的指导老师是一个,是接受一个人的指导,目标、方向是一个,没有走岔路,没有走冤枉路。尤其跟李老师之后,就不能随便看书,约法三章里面第二条,就是你所看的这些书籍、文字,不经过老师同意一律不准看。第一条是只接受他老人家的指导,听他老人家讲经,不可以听任何人的;而且从前所学的一概不承认,非常严格。所以东西不能够乱看。
听老师讲经,我们也可以参考注解,但是注解一定要老师同意,老师不同意的不可以看。所以,老师讲《弥陀经》,我也看注解,老师指定古人的注解,不是今人的。看莲池大师的《疏钞》,蕅益大师的《要解》,这两种。我听他老人家讲《华严经》,他给我指定的注解就是一种,清凉大师的《疏钞》。我学《大佛顶首楞严经》,他叫我看的是现代人的著作,圆瑛法师的《讲义》,孙仲霞的《直解》。不可以随便看,老师对学生负责任,老师指导的必定符合两个标准,契理、契机。这个法师讲经、著作不违背经教,契理,同时又能够适合我们的程度,他是文言文写的,但是比较浅,我们从这里奠基础,然后才能看古注。以后《楞严》我也看了六、七种注解,都是古人的,从这里头去融会贯通。
佛在经上教导我们深解义趣,你解浅了不行,要深解。深解要读诵、要研究、要依教奉行,你才有心得,心得是开智慧。我们一般讲你才有悟处,你所悟得的那就是你自己的东西,不但是佛法讲求悟处,儒家教学也讲求悟处。老师总是要帮助你觉悟,帮助你体会经典里面的义理。你明白了,破迷开悟,你自然欢喜的依教奉行;你要是不解其义,你依教奉行的兴趣提不起来。
所以,初学人的毛病往往幼稚,在现前佛教环境里面更多了,你要遇不到善知识,这不行。遇到善知识,你阳奉阴违,不肯依教奉行,你就什么都得不到。师资之道自古以来可遇不可求,做学生求一个好老师指导不容易;好老师想得到一个好学生,真正听话,依教奉行,传他道业的,更难求。这就是所谓师承,他有传人。儒家讲的不孝有三,无后为大,这句话用在学术上,没有传人就是无后,这个我在讲席里讲过很多遍。你自己的道德学问再好,没有人承传,你死了也就一切都完了,那么你的成绩等於零。所以,凡是有德行,有学问的人,在一生当中他最留意的就是找传人,有一个传人,这一生没有遗憾。
你们看禅宗,五祖把衣钵传给惠能大师,那是多么欢喜的事情,有继承人了!六祖的福报就太大了,达摩祖师到中国来,一代传一代,传到第五代都是单传,就传一个人。惠能大师的福报大,法缘殊胜,他在一生当中传了四十三个人,史无前例。在中国佛教史上没有第二个人,有这么多的传人,法缘真是无比的殊胜。古人里头真正能传道的,两、三个有,四、五个有,再多的很少见了。
可是净土宗也非常殊胜,净土宗是讲往生,不讲传法,所以净土宗的祖师不是一代传一代的。净土宗祖师从哪儿来的?是后来人家推崇他,称他为祖师。印光大师在世的时候,也没人称他作祖师,每个人见到他的时候称印光法师、印光老法师。圆寂之后,我们净土宗的在家、出家这些大德,看到这位法师对净土有特别的贡献,修持足以给后人做典型,做模范,推崇他,称他为祖师。所以净土宗的祖师是民选的,不是一代传一代的,这在中国很特别。中国大乘八个宗,每一个宗的祖师都是一代传一代的,唯独净土宗没有。所以,净土宗到现在只有十三个祖师,这很难得,就是后人公认!
现在难了,非常困难!为什么?我们的基础教育疏忽,年轻人不懂得孝顺父母,不懂得尊师重道。他根本就没有这个意念,没见过,也没听说过,所以接触老师都是跟平常人一样。不像从前人,师生有那么一分道义的关系,现在没有。所以现在老师只能劝,不能教,从前可以教,可以教训,现在不可以,现在只有劝勉。那就看自己的善根,自己善根要深厚,听到老师的劝勉,觉悟,认真学习,解行并进,他会有成就。否则的话,太难了!真正成就还是得一门深入,依教修行。净宗是求生净土,这个你得到真实利益;不能往生净土,利益不能说没有,你还不能避免轮回,轮回很可怕!我们自己想一想,这一生过世了,来生能不能得人身,这就是摆在面前一个大问题,非常严肃的问题。
得人身的条件是五戒、十善,在中国儒家讲就是伦常八德。五常里面,「仁义礼智信」,八德所说的,「孝弟忠信、礼义廉耻」,八德还有个说法,「忠孝仁爱、信义和平」。这两种说法里头有相同的,把相同去掉,十二个字,十二个德目。我们在这一生当中,起心动念,言语造作,与八德相应几分?与五常相应几分?学佛的人与十善相应几分?与五戒相应几分?你来生能不能得人身,就清清楚楚,明明白白。能够有百分之五十相应,能不能得人身还是未知数,要多少分才能够得人身?至少要六十分以上。不简单!你自己凭良心给自己打分数,「仁义礼智信」,「孝弟忠信、礼义廉耻、仁爱和平」,你自己打,看能打几分。难!太难太难了。
如果我们伦常道德能够有六十分,换句话说,你来生可以得人身,但是不要搞这个,搞这个得的利益太小了。因为你有这个分数,你念佛求生净土行了,你就有资格,生凡圣同居土。带业往生,西方世界它这个条件,所以一切诸佛赞叹,道理就在此地。只要有人道的条件,阿弥陀佛极乐世界凡圣同居土就可以接纳你。那你的道德的条件分数再增高,能够有七、八十分,凡圣同居土有三辈九品,你的品位就高了。仁义道德如果能够达到九十分,你就生死自在,你念佛往生,知道什么时候去。
你说多久、多少时间知道?一般最低限度,三个月之前,半年之前,晓得什么时候要走了。有很从容的时间去看看你的亲戚朋友,打个招呼,告个假,我要走了。我们台中李老师,两年前知道,不容易!我们在《坛经》里面看到,六祖大师往生之前是一年前知道。派人到家乡去建塔,将来自己往生之后,骨灰、舍利就放在这个塔里,六祖是留了肉身,他的肉身没坏。一年前就晓得,就派人去准备后事,我们看到非常羡慕。
今天我把这个道理说出来,诸位自己要想有这种成就,这个成就是真正的成就,为什么?你带得去的。世间的荣华富贵带不去,你有再多的财富,你走的时候一分钱带不去,你有再高的地位,你也带不去,你再多的人拥护也带不去。佛法里头常说,「万般将不去,唯有业随身」,聪明人干的是什么?要干带得去的,德行能带得去,特别是阴功、阴德。做许多好事,外面没有人知道,这叫阴德,这个带得去。起心动念、言语造作一定要跟道德相应,走的时候一年前知道,半年前知道,至少都三个月,三个月之前知道,不生病,说走就走,你说这个多自在。
你的成就也就是教化众生,所以自行一定化他。怎么教法?你做出这个样子,人家一看,对你佩服、羡慕,向你学习,你就教了他,这是身教,现身说法。早年在香港,这大概总是三十年前的事情,我们老师讲经的时候提到。香港何东爵士的老夫人往生预知时至,开往生大会,亲戚朋友,还有新闻记者都来看,果然那天往生。在那时候,一般人都认为佛教是迷信,看到这么个希奇事情,表演给人看,这个东西总不能做假。何东爵士一家人是虔诚的基督教徒,看到他老母亲这样走的,以后统统都皈依佛门。他把他的房子捐献出来,「东莲觉苑」就是何东爵士的私人财产,捐献出来送给佛教。我们要知道,她能做得到,我们也能做得到,功夫就是一门深入,依教修行。
你看《无量寿经》,佛在经典里面给我们教训,最重要的是「净业三福」;净业三福里头最重要的是「孝亲尊师,慈心不杀,修十善业」,所以经典里面明文教导我们修十善。你看经文上的三句话,「善护口业,不讥他过;善护身业,不失律仪;善护意业,清净无染」,这三句就是十善业道,我们要懂。这三句怎么落实?《十善业道经》,要落实十善业道先要学《弟子规》,这是我这几年特别提倡。为什么?看到我们出家、在家学佛多年,十善不能受持;十善不能受持,皈、戒就谈不上,三皈、众戒谈不上,十善是基础,是根本。为什么从前的人能做得到,我们现在做不到?从前人有儒家的基础,所以我这才选《弟子规》做为十善的基础。有《弟子规》的基础,十善就不难做到,然后无论受持哪个法门,哪部经论,你都会有成就,解行相应。所以这基础是比什么都重要。
同学们疑虑很多,怀疑,不能够完全相信,这桩事情我们非常理解,特别是在现在这个社会。我学佛那个时候,五十年前,比现在是好多了,但是比一百年前差很远。我们那个时候的学生对老师,真正能够尊师重道的不多见;现在要讲尊师重道,找不到,没有。我学佛这五十多年,我很留意,我很想找同参道友,找帮手。真的有好的,有修学、学习意愿的人,有这种心态的人,我一定把他介绍给李老师,请李老师多培养几个同学,我们在世界上弘法有帮手。五十多年找不到一个,无论在家、出家,一个都找不到。当然不能说这个世间没有,我们没有缘分,没有遇到,所遇到的人里面不具足这些条件,你就知道多难。
现在的社会完全趣向於功利,年轻人心目当中只有金钱,只有享受,与道、与德距离愈来愈远,到哪里去找!所以现在是非常艰难。这正是过去李老师说过,我们今天把佛教传给人,要向人家顶礼,向人家磕头,双手捧著,人家还未必接受。我们求学是跪在老师面前,求老师传给我们,我们今天送给别人是倒过头来,我们跪著别人面前捧著送给他,看他愿不愿意接受,这老师讲过。对於这个时代的状况非常清楚,非常明了,话,预先给我们讲,今天我们遇到的果然没错。所以『於法不修行,多闻亦如是』,就像这个比喻里面所说的一样,不能成就。现在时间到了。
诸位同学,请坐。请看法首菩萨偈颂第三首:
【如人设美膳。自饿而不食。於法不修行。多闻亦如是。】
前面一首是比喻贪爱,「随文义失」,我们谚语所谓贪多嚼不烂,他只贪图多闻,没有时间去修行,所以自绝慧命。这首偈是「设食自饿喻」,清凉大师说得很好,「喻随说废思失」,他也说法,说得很浅,不够深入。后面讲「说法施人,多求名利,不思法味,损减法身」,都是受持正法而不能成就。比喻当中所说我们一定要记住,前面的大前题就是这些人统统都是遇到正法的。我们一般讲受持正法,但是他不得利益,我们一般讲,虽然亲近真正大善知识,最后他的路走向偏差,这是自古以来就有。什么原因?烦恼习气太重,没有依教奉行,依旧随顺烦恼。前面第一首的比喻是随顺贪心,这一首比喻还是随顺悭贪,悭是悭吝。所以他也说法,虽说他没有深思,我们现在讲,他没有认真去研究,所以说得浅,甚至於把意思解错了。
这为什么?他的目的并不是帮助别人觉悟,出家的目的不是帮助别人觉悟。自己都不悟,他怎么会帮助别人觉悟?出家要干什么?出家没有忘了名闻利养,说法施人(这法布施)多求名利,错在这里,求名、求利都是属於悭贪。看到别人得的比自己多,嫉妒心还生起来,由嫉妒就产生毁谤,自赞毁他,麻烦都来了。经文第一句『如人设美膳』,「美膳」是佛法、大法。底下一句就是说出毛病了,这个美膳自己并没有吃到,『自饿而不食』。没有依照正法去修行,烦恼不能断,还增长,智慧不开,还愈迷愈深,这不是颠倒吗?所以最后的总结,『於法不修行,多闻亦如是』,他不是不晓得,他多闻,他常常听,他也天天念,没用。
这一章经文十首偈颂,我们同学一定要认真去反省、检点。为什么?我们可能都犯了这个错误。我们天天在学,学得好像很认真,自己也认为很不错,烦恼习气没断。所以这一生遇到是正法没错,确实是正法,不能成就;该放下的,一样都没放下,该做的,一样都没做。所以不思法味,损减法身,没有尝到法味。法味能够滋养法身,法身慧命,我们完全不知道,我们还沈迷在五欲六尘世味里面,不知道法味。我们举几个实际的例子,学佛的人有喜欢佛像的,我见过。收藏古董,把佛像当作古董,这是明朝时候的,这是宋朝时候的,那尊像是隋唐时候的,念念都在这些,对这个非常有兴趣。还有喜欢收藏经书的,都是古董,收藏文物的,不修行,专门喜欢收集这些东西。这些东西真是迷惑颠倒,能带得去吗?一样都带不去。
我这一生喜欢书,我不收藏,我并不把这些古籍看做是收藏品,我这些藏书里面有明朝时候的,五百年前的东西,有几部。但是,我看到好东西我拿去翻印,诸位现在看到的《疏论纂要》,我收藏的,《华严经疏钞》是我收藏的。我的原本都送给「佛陀教育基金会」,我让他们翻印流通。这些线装书,很名贵的本子,逐渐逐渐稀少,没有了。怎么样叫它能保存下去?大量的来印刷流通。现在印刷技术进步很多,价格很便宜,所以我大量翻印,全世界到处赠送,这个本子将来就不会遗失。因为它收藏的地方太多了,这个地方有灾难,此地损失,那边没有损失。我用这个方法来流传法宝,我自己不要;我要的东西就是现在在讲席上做参考的,这个量不大。
人不能有嗜好,一有嗜好,他就不可能静下来去求经教里面的义理,他就静不下来。人最可贵的是心地清净,不生烦恼,佛门里面常说常生智慧,智慧能够帮助你深入,能够帮助你理解。经教理解了,人情世故也理解了,为什么?它通的!人情世故理解了,这对生活才真有帮助,使我们在这一生当中,生活在真善美慧的境界里面,你说这多么幸福,多么快乐。可是,只要稍稍有一点悭贪,你就迷了,你的心只生烦恼,不生智慧,这个损失就非常之大。就像这个比喻里面,「自饿而不食」,你不求解义,不求笃行,你不能够依教修行,你就错了。
学佛,总要有个正确的目标,世间的美膳(膳食),我们讲好菜,我们可以把肚子吃饱;经教是法筵,精神的粮食。身体我们得到滋养了,维护到健康,另外一个更重要的生命是法身慧命。讲法身慧命,初学的人不懂,我们要换句话说,精神生活,大家就好懂。有物质生活,比物质生活更重要的是精神生活,你有没有想到?精神生活在佛法里头叫法味。
我们看乾隆皇帝编的《四库》,从《四库》里面我们看到当时宫廷里面一些生活状况。宫廷里面居然每天开经筵,筵就是宴席,为什么称为经筵?讲经。他讲的经不是讲佛经,讲的就是《四库》里头的经、史、子、集,他讲这些东西。都是国家一流的学者,皇帝把他请到宫廷天天跟大家上课,经筵。皇帝带著文武大臣一起来学,讲儒家的经典,讲诸子百家,有时候也讲佛家的经典,讲道家的经典,儒释道三家。充实朝廷文武百官这些国家领导人的精神生活,提高他们的德行,提高他们的智慧。我们看了之后不能不佩服,真的是佩服到五体投地,实在是难得。你看皇帝在宫廷里不是天天开会,是天天上课。所以清朝盛世一百多年,那时候的国力世界第一,无比的殊胜,真正是懂得「建国君民,教学为先」。
皇帝心目当中,当然有巩固他的政权,但是最重要的,他们心目当中怎样把国家治好,怎样让老百姓生活得更好,怎么样能够叫全国人民都能够接受儒、释、道三家的教学,这是他们的用心,是他们的方向,是他们的目标。宫廷里面处处天天办学,有经筵,地方政府当然就不例外,学术风气大开,好学,皇上带头,好学。康熙帝规定皇子,就是帝王的子孙,不满二十岁不可以去看诗词歌赋。二十岁之前,要把全部的精神、时间、精力用在经史上,所谓六经、子史(诸子、史书)。文学这个部门,二十岁以后才可以接触,不得了。为什么?没有经史的底子,你去学这些诗词歌赋,都会走上偏差。也就是说经史是培养一个人德行的,道德的教育,伦理道德的教育,这比什么都重要。
历史是经验,是因果的教育,中国这一部《二十五史》就是讲因果,善因得善果,恶因感恶报,从个人、家庭、社会、国家、天下,没有例外的。所以,国家提倡正法,康熙很重视。他的儿子雍正更是勤政,历代帝王当中,很少看得见像他那样的。对於儒释道他都通达,他都非常认真学习,无论讲哪一样,他都内行,他不外行。我在《道藏》里面看到雍正皇帝上谕,我看了五遍,写得真好,不能不叫人佩服。
人生在世非常短暂,这点一定要清楚,尤其是中国谚语里讲得非常好,「黄泉路上无老少」,你知道你哪一天走?不要以为自己很年轻,年轻人走的很多很多。十几岁走的,二十几岁走的,三十几岁、四十几岁走的,太多太多了,这是事实真相。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,我们如果看清楚了,有高度的警觉心,人生这一世什么最重要?道德最重要。
世间所有一切荣华富贵,都是生不带来,死不带去,唯有道德。儒家说「人之初,性本善」,佛家说「一切众生皆有佛性」,这是什么?这是你带来的。伦理道德的修养当然你也带得去,你既然能带得来,你带来的是本善,你带来的是佛性,你现在再接受圣贤教诲,你当然带得去。提升你的道德,往后生生世世都把自己往上提升,这个目标就正确。千万不要堕落,你要是搞带不去的,你肯定往下坠落,那你就错了。
从哪里做起?经书上讲得好,「自天子以至於庶人,壹是皆以修身为本」,我对这句话我续了一句,「自国家以至於家庭,一切以教学为先」,要著重教学。佛在经论上不知道讲多少次,劝勉我们「受持读诵,为人演说」,为人演说就是教学,演是如法修行,表演给大家看,如法修行是演;别人有疑问为他解答,那就是说。做给人看,成就自己的德行,这个里面有无穷的法味,从法味流露出来的是无尽的法喜,法喜充满,人生最高的享受,法喜充满。在一个家庭,你有家庭,家庭就是你教化的对象,你一定要懂得把你一家人的道德提升,帮助一家人智慧增长,你说你快不快乐?我相信你很快乐,你一家人都快乐,你这个家庭是快乐家庭。快乐家庭从哪里来的?教学为先,教学从这个地方教起。
你在团体里面,像我们现在这个小团体,你是团体的领导人,这是你多生多劫难遭遇的一个好机会。这个机会是什么?教学,你有了这个机会,你可以请真正有道德、有学问的好老师教导这个小道场里面的干部、员工、义工、信徒。你能教一家,就能教这个团体,把团体里面所有的人都能够转恶为善,转迷为悟,你说这有多快乐,这是真实的功德。凡是真实功德一定从本身做起,我们看看前清,我看到的是康熙、雍正、乾隆都是从自己做起。这个父子三代很了不起,教育非常成功。
所以,我讲到「不孝有三,无后为大」,我对那个「后」跟古人讲的意思不太一样。我讲的「后」是你真正有传人,你的道统有人继承,你的事业有人继承,这个才叫做有后。没有人继承,你要是个国,你就亡国了;如果你是个公司老板,没有人继承,你的公司就解散了,我们讲倒闭了;你这个团体没有人继承,团体解散了,那成绩等於零。所以从家庭、社团、公司行号、社区、地方政府,一直到国家、到世界,教学为先,修身为本。教,为什么教不好?为什么大家都不听?修身没修得好。果然自己修身修好了,做好了,哪有不感动人的道理?所以「壹是以修身为本」这句话太重要,教学为先,修身为本,比什么都重要。
希望我们对於古圣先贤这个教诲特别留意,这是人生最有意义、最有价值,真正带得去的功德。以这个功德回向求生净土,那真的是万修万人去,一个都不会漏掉,为什么我们不做?为什么不好学?也许有同学要问,我们从哪里做起?我们现前这个环境,现前众生的根性,必须从听经入门。你不多听经怎么行?护持正法的,学习正法的,无论在家、出家,听经(在此地讲多闻)不解义,解义不修行,哪有不走岔路的道理?再说得不好听的,哪有不造业的道理?造业就是做错事,所作所为与正法相违背。
我们再说得具体一点,以十善业道为标准,我们是不是真的在干?起心动念、言语造作与十善相应,这就对了;如果我们起心动念,言语造作,还是与十恶相应,错了。我们起心动念是为公,还是为私?公是利益众生,帮助众生转恶为善,帮助众生转迷为悟。怎么帮助法?先要做好样子,做给他看。我们劝人学《弟子规》,我们自己有没有做到?我们自己做到了,不要说话就感动别人,没有一样不是先从自己来,修身为本。自己不肯干,就是此地说的「於法不修行,多闻亦如是」,你这一生决定不能成就。
佛教导我们转十恶为十善,我们自己有没有做到?这个做到才能谈三皈依,三皈依在这个基础的上面。三皈依是觉而不迷,正而不邪,净而不染,从初发心到如来地,这是修行的总目标、总方向。转迷为觉,转邪为正,转染为净,佛法修的是什么?学的是什么?如此而已。这个诸位一定要懂,人家问你你要能答得出来。你们学佛的,修什么?学什么?学觉正净。这哪来的迷信?你说这多重要,知道自己学什么。
怎么个修法?十善业道、《弟子规》,这就是修法,这是起步,从这个地方起步。你没有这个东西,好像盖房子一样,这是第一层楼,没有第一层楼,哪来的第二层、第三层。我们这才晓得重要,晓得自己应该从哪里做。诸位真的要懂得,真的觉悟,从自己做起,首先端正你的家庭,齐家,修身、齐家,你一家人欢喜。只要你把《弟子规》做到,你看看你家里人喜不喜欢?各个人都喜欢,各个人都听你的话,各个人都向你学习。《弟子规》做到了,再提升修十善业,这是了不起的事业!运用在家庭,运用在社会,社会,无论你从事於哪个行业,你都可以把它带进去,心正、行正,你所在之处你的环境没有不端正的!
现在人是不好教,不好教不能放弃,要加倍的努力。现在大家对我不尊敬,不听我的,是我自己做得不够,不能怪他们,这就对了。如果是常常说,「我做得都不错,他们没有善根」,那就错了。他们有善根,各个人都有善根,只是他们迷得太深,我们今天功夫太浅,没有办法让他感化。只有加深自己功夫,把感化的时间加长,从前人感化一个家庭一年就成功,我们现在要用三年、五年,甚至於十年、八年,决定不灰心。天天增长自己的德行,增广自己的服务,照顾别人面面周到,哪有不感动的道理?佛在经教上所说的,如果我们统统都做到了,那还得了吗?
前面一章讲的是烦恼习气,一定要生活上,在处事接物待人上,把我们的烦恼习气磨掉。烦恼习气里头最严重的是贪瞋痴慢,特别是团体里面的领导人,他的地位高,他有权势,很容易生起贪瞋、傲慢的习气,不知不觉的会生起来;不知道谦虚,不知道恭敬,不知道卑下,没学!愈是在高位愈要谦虚,愈有权势愈应当要卑下,你才能得人心,你才能得人拥护,人家才乐意跟你学习,你的样子好。古圣先王,为什么大家提起来一定要提他们?尤其是尧舜,自古以来提到伦理道德,提到教化众生,都会提到他们。他们的烦恼习气统统断掉了,修身的功夫到家了。
修身从哪里修?「正心、诚意,致知、格物」,《大学》里头所说的,他们全做到了。格物是什么?放下自私自利,放下名闻利养,放下对於五欲六尘的享受,那叫格物。「格物而后致知」,致知是什么?你的智慧生起来,物欲把你的智慧障碍住了。智慧是你自己本有的,自性清净心里头有无量的智慧、德能、相好,都是被妄想分别执著障碍住,不能现前。分别执著里面最严重的,就是我们平常讲的自私自利,名闻利养,五欲六尘,贪瞋痴慢,这是最严重的。断烦恼、改习气要从最严重的地方下手。当然这个习气、毛病不是一生染上的,生生世世无量劫来累积的烦恼,佛门里面称它作「无始俱生烦恼」,真的是你前世带来的,俱生烦恼。诸位想想,贪瞋痴慢是谁教你的?没人教你,小孩子就有。你细心观察三、四个月的婴儿,你仔细观察,他有贪心,他有嫉妒。两个小孩同样大,你给个糖果,两个人就抢,互不相让。那个看到人家有,自己没有,他就哭,俱生烦恼!
生下来之后,天天看电视,电视里面看的那个东西,那就是现在学到的。学什么?学杀盗淫妄、学暴力、学色情,这还得了吗?家里父母不教,大人没教他,电视教他。再长大一点,上小学一、二年级了,网路教他,还得了!所以六、七岁就忤逆,就跟父母作对。谁的过?《三字经》上说,「养不教,父之过」,做父母的过失,小孩没罪,他懂得什么?有样学样,小孩就是,这是真的。有样学样就是中国人所讲的教育,教育是上行下效,就是有样学样。所以我们要懂得这个道理,了解事实真相,要想过幸福美满的生活并不是奢求,确实可以做得到的,从本身做起。你一生当中确实可以达到幸福美满,先决的条件是孝亲尊师,先决条件,听老师的话。听老师话的人没有不孝顺父母的,孝顺父母的人他才肯听老师的话,才真正懂得尊师重道。不孝父母的人,你要求他尊师重道,难了,真的是太难了。
我说的这些话,就是谚语里常讲的老生常谈,一再的重复,不能不重复。为什么?我们都很健忘,不重复马上就忘记了。到什么时候才能不重复?遥遥无期。自己真能百分之百的做到了还要重复,为什么?许许多多的众生他还半信半疑。破除疑惑,只有我们现身说法,真正做到,他看到真正的利益,真正的好处,相信了,他才肯学。所以世尊这一句话说得重要,「受持读诵」,自己的事情;「为人演说」是教别人,教别人要演说,做出来再详细说明,不厌其烦。今天时间到了,这一首我们就讲到此地。
诸位同学,请坐。请看「菩萨问明品」,第七正行甚深,法首菩萨偈颂第二首。我们把经文念一遍:
【如人水所漂。惧溺而渴死。於法不修行。多闻亦如是。】
在前面第一首,我们把大意介绍过了,清凉大师的注解很丰富,《疏》跟《钞》都很丰富,我们由於时间的关系,没有完全介绍,但是大意都说出来了。最重要的意思,学佛总不外乎解跟行,多闻是属於解,如果只有解,没有修行,决定不能成就。清凉大师在《四十华严》经题里面说过,他说有解无行,多闻而没有真正落实去做,是增长邪见;如果是有行无解,他老人家说增长无明。你看看邪见、无明都属於烦恼,可见得大乘教里面一定要解行相应,解行并重。
实际上,在教下来讲,一定是先解后行,清凉大师在此地给我们展开的《华严》四分,信、解、行、证,解在行之前,解了一定要做,这点非常重要。不是说只有多闻,不必修行,那就错了;或者是只有修行,不必听经,不必研究经教,也错了,特别是在这个时代。这个时代如果我们不能把精神、心力专注在佛法上,你就不能够不接受外来的影响。现在外来的是什么?六尘,我们六根对六尘,六尘是色声香味触法,今天这个六尘都邪,邪得太离谱!古时候也有邪法,邪得还不太离谱,邪里面还有一点正;现在六尘之邪,确实像我们套《十善业道经》上一句话,毫分正法都没有,邪到了底,你说多可怕。我们生活在这个环境当中,怎么样能够保护自己的觉正净,保护自己的真诚、清净、平等、觉?你不读经、不听经,行吗?不行!
经念多、听多了,诸位要记住,初学的时候一定要一门深入,可不能涉猎太多。涉猎太多你的心力分散,时间都不能集中,只能得到一些常识,不起作用,你就没有能力不受环境的影响。一定是一部经,一门深入,长时薰修,成就自己的戒定慧三学。这个慧是根本智,有这种力量你才能够不受外面环境的感染,现在人讲的免疫力。你有很大、很高的免疫力,跟社会层层面面你去接触,有这个能力是要接触,接触怎么样?了解它,认识它,不受它感染,不受害。为什么要了解它?为什么要认识它?你要帮助它,你要救它,帮助它回头是岸,那你不了解怎么行?跟大夫治病一样,你先要替他诊断,了解他病源之所在,然后才懂得对症下药。所以不能不接触。
但是在初学最好少接触,当然最好是不接触,每天接触圣贤的教诲,不能不听经,不能不读经。工作再繁忙,你对於佛菩萨、圣贤有信心,至少你要选一部经,天天念。选的教材一定要能够对治自己的烦恼、习气,那是最有受用。所以我们选择的,特别都是为现代人著想的,选了《弟子规》,儒家的。诸位要晓得,儒家《弟子规》是圣贤教诲根本的根本,没有这门课程的修养,什么都谈不上,根!我们得从根救起。佛法的根是《十善业道经》,你有这两种根,有《弟子规》,有十善业道,这两样东西都是属於戒律。
在佛法的经典里面,佛法经典分四种,所谓教经、理经、行经、果经,教理行果四种。《弟子规》跟《十善业道经》是属於行经,你要去做到,字字句句都要落实。真正落实就叫持戒,持戒就是修福,都在其中。戒跟福分不开,不持戒的人折福,持戒的人积福,差别很大。所以前面一段,我们看到清凉大师的《疏钞》,都是苦口婆心劝我们解行相应。大师引经据典,我们要能体会到,要认真努力去做,从《弟子规》,从十善业道。我们净土宗,你再选一部经论,选《无量寿经》、选《阿弥陀经》都好。现在我们每天早晚课,最重要的不是《阿弥陀经》,不是《无量寿经》。为什么?这个经天天念,念了不少年,做不到,烦恼习气没断。每天六根接触六尘境界,恶念、恶的思惟、恶行还是跟从前一样的生起。我们在这个地方要认真反省,这样下去怎么办?这一生必然是空过了,空过就是来生还要搞六道轮回,那就空过了。
这一生要想真正成就,那我们好好反省,我们用这些大经大论为什么收不到效果?我们的基础没有。基础是做人,就是《弟子规》跟十善业道没有,这是我们的病根。知道了,明白了,赶紧补习,所以现在我们必须恶补这两门功课。好在这两门功课不多,《弟子规》只有一千零八十个字,《十善业道经》虽然比较长一点,也不算太长。如果大家认为还是太长,我有个节本,把它节录,将《十善业道经》里最重要的经文节录下来。我节录这个本子只有五百一十六个字,只有《弟子规》的一半,这总好记了。你用这个做早晚课好!念熟了三分钟就够了,五百一十六个字。一定要熟读,一定要懂得意思。有些同学们也不错,把我这个节本,以前我讲的《十善业道经》的光碟,从那里头也节出来,听说有十一个小时,这五百一十六个字一共讲了十一个小时。你就听这十一片的光碟,就念这个节本的经典,奠定自己修学的基础,这就好。
总而言之,我们对於行门要特别的重视,解门也不能够疏忽,念念有求生净土,亲近弥陀这个愿望。如果真的要达到这个愿望,这一生当中一定要圆满,那你就要依教奉行,要听经、要念佛、要持戒、要修福。这是第一首偈清凉大师为我们开导的大意,我们不厌其烦重复再说一遍,一定要记住。
今天我们来看第二首偈,往下九首都是比喻。清凉大师的注解说得好,「九颂喻明」,九颂就是从第二首到第十首,都是用比喻来说明。「皆上半喻况,下半法合」,每首偈四句,前面两句是比喻,后面两句要会归到说法上,我们从比喻里面去体会。我们看这一首,喻里面第一,「初」,清凉大师的注解我们念一念。「惧溺渴死喻」,害怕淹水,大概是不敢喝水,渴死了,这是比喻贪。「喻贪随文义失,谓义门波涛,漂荡其心,虑溺溺他,无暇修行,自绝慧命,故名渴死」,渴死是比喻。
这个状况当然自古就有,这个毛病自古就有,为什么你受持正法不能成就?这个比喻多半是初入佛门,初入佛门的人都贪图广学多闻,贪多,对於经的义理疏忽了,不能够深究义理。尤其是我这一代人就犯这个毛病,我出家的时候,同参道友我们年龄都差不多,许多人都念佛学院。我没有念过佛学院,我教过佛学院,我一出家就教佛学院。那时候台湾的佛学院跟一般学校状况差不多,一个学期有五、六门功课。佛学院里面的老师也有五、六位,每个人教一样,不相同。也是第一个钟点上一门课,下一个钟点就换个老师,也换了课本,跟学校的方式一样,顶多是两堂课连起来两个小时。一个星期,老师大概是上两天到三天。
学生就学得多,学得多还不够,还要自己去找参考的东西。初学讲经总是参考现代这些法师们著作的白话文,文言文看了很吃力,喜欢看现在人的东西。所以《太虚大师全书》出版,我也买了一套,初学的时候。他的东西容易懂,分量也不多,他的种类很多,但是每部经注得都是简单、容易,不是太深,确实对於初学人来讲,真的是带来了方便。往往就有些同学就依靠这个本子,那就是古人所说的,得少为足,不肯深究。
我算是非常幸运的,我有老师指导。初学佛的时候章嘉大师帮助我三年,以后李老师教我十年,我有两个老师。章嘉大师圆寂之后,我跟李老师,实际上我的指导老师是一个,是接受一个人的指导,目标、方向是一个,没有走岔路,没有走冤枉路。尤其跟李老师之后,就不能随便看书,约法三章里面第二条,就是你所看的这些书籍、文字,不经过老师同意一律不准看。第一条是只接受他老人家的指导,听他老人家讲经,不可以听任何人的;而且从前所学的一概不承认,非常严格。所以东西不能够乱看。
听老师讲经,我们也可以参考注解,但是注解一定要老师同意,老师不同意的不可以看。所以,老师讲《弥陀经》,我也看注解,老师指定古人的注解,不是今人的。看莲池大师的《疏钞》,蕅益大师的《要解》,这两种。我听他老人家讲《华严经》,他给我指定的注解就是一种,清凉大师的《疏钞》。我学《大佛顶首楞严经》,他叫我看的是现代人的著作,圆瑛法师的《讲义》,孙仲霞的《直解》。不可以随便看,老师对学生负责任,老师指导的必定符合两个标准,契理、契机。这个法师讲经、著作不违背经教,契理,同时又能够适合我们的程度,他是文言文写的,但是比较浅,我们从这里奠基础,然后才能看古注。以后《楞严》我也看了六、七种注解,都是古人的,从这里头去融会贯通。
佛在经上教导我们深解义趣,你解浅了不行,要深解。深解要读诵、要研究、要依教奉行,你才有心得,心得是开智慧。我们一般讲你才有悟处,你所悟得的那就是你自己的东西,不但是佛法讲求悟处,儒家教学也讲求悟处。老师总是要帮助你觉悟,帮助你体会经典里面的义理。你明白了,破迷开悟,你自然欢喜的依教奉行;你要是不解其义,你依教奉行的兴趣提不起来。
所以,初学人的毛病往往幼稚,在现前佛教环境里面更多了,你要遇不到善知识,这不行。遇到善知识,你阳奉阴违,不肯依教奉行,你就什么都得不到。师资之道自古以来可遇不可求,做学生求一个好老师指导不容易;好老师想得到一个好学生,真正听话,依教奉行,传他道业的,更难求。这就是所谓师承,他有传人。儒家讲的不孝有三,无后为大,这句话用在学术上,没有传人就是无后,这个我在讲席里讲过很多遍。你自己的道德学问再好,没有人承传,你死了也就一切都完了,那么你的成绩等於零。所以,凡是有德行,有学问的人,在一生当中他最留意的就是找传人,有一个传人,这一生没有遗憾。
你们看禅宗,五祖把衣钵传给惠能大师,那是多么欢喜的事情,有继承人了!六祖的福报就太大了,达摩祖师到中国来,一代传一代,传到第五代都是单传,就传一个人。惠能大师的福报大,法缘殊胜,他在一生当中传了四十三个人,史无前例。在中国佛教史上没有第二个人,有这么多的传人,法缘真是无比的殊胜。古人里头真正能传道的,两、三个有,四、五个有,再多的很少见了。
可是净土宗也非常殊胜,净土宗是讲往生,不讲传法,所以净土宗的祖师不是一代传一代的。净土宗祖师从哪儿来的?是后来人家推崇他,称他为祖师。印光大师在世的时候,也没人称他作祖师,每个人见到他的时候称印光法师、印光老法师。圆寂之后,我们净土宗的在家、出家这些大德,看到这位法师对净土有特别的贡献,修持足以给后人做典型,做模范,推崇他,称他为祖师。所以净土宗的祖师是民选的,不是一代传一代的,这在中国很特别。中国大乘八个宗,每一个宗的祖师都是一代传一代的,唯独净土宗没有。所以,净土宗到现在只有十三个祖师,这很难得,就是后人公认!
现在难了,非常困难!为什么?我们的基础教育疏忽,年轻人不懂得孝顺父母,不懂得尊师重道。他根本就没有这个意念,没见过,也没听说过,所以接触老师都是跟平常人一样。不像从前人,师生有那么一分道义的关系,现在没有。所以现在老师只能劝,不能教,从前可以教,可以教训,现在不可以,现在只有劝勉。那就看自己的善根,自己善根要深厚,听到老师的劝勉,觉悟,认真学习,解行并进,他会有成就。否则的话,太难了!真正成就还是得一门深入,依教修行。净宗是求生净土,这个你得到真实利益;不能往生净土,利益不能说没有,你还不能避免轮回,轮回很可怕!我们自己想一想,这一生过世了,来生能不能得人身,这就是摆在面前一个大问题,非常严肃的问题。
得人身的条件是五戒、十善,在中国儒家讲就是伦常八德。五常里面,「仁义礼智信」,八德所说的,「孝弟忠信、礼义廉耻」,八德还有个说法,「忠孝仁爱、信义和平」。这两种说法里头有相同的,把相同去掉,十二个字,十二个德目。我们在这一生当中,起心动念,言语造作,与八德相应几分?与五常相应几分?学佛的人与十善相应几分?与五戒相应几分?你来生能不能得人身,就清清楚楚,明明白白。能够有百分之五十相应,能不能得人身还是未知数,要多少分才能够得人身?至少要六十分以上。不简单!你自己凭良心给自己打分数,「仁义礼智信」,「孝弟忠信、礼义廉耻、仁爱和平」,你自己打,看能打几分。难!太难太难了。
如果我们伦常道德能够有六十分,换句话说,你来生可以得人身,但是不要搞这个,搞这个得的利益太小了。因为你有这个分数,你念佛求生净土行了,你就有资格,生凡圣同居土。带业往生,西方世界它这个条件,所以一切诸佛赞叹,道理就在此地。只要有人道的条件,阿弥陀佛极乐世界凡圣同居土就可以接纳你。那你的道德的条件分数再增高,能够有七、八十分,凡圣同居土有三辈九品,你的品位就高了。仁义道德如果能够达到九十分,你就生死自在,你念佛往生,知道什么时候去。
你说多久、多少时间知道?一般最低限度,三个月之前,半年之前,晓得什么时候要走了。有很从容的时间去看看你的亲戚朋友,打个招呼,告个假,我要走了。我们台中李老师,两年前知道,不容易!我们在《坛经》里面看到,六祖大师往生之前是一年前知道。派人到家乡去建塔,将来自己往生之后,骨灰、舍利就放在这个塔里,六祖是留了肉身,他的肉身没坏。一年前就晓得,就派人去准备后事,我们看到非常羡慕。
今天我把这个道理说出来,诸位自己要想有这种成就,这个成就是真正的成就,为什么?你带得去的。世间的荣华富贵带不去,你有再多的财富,你走的时候一分钱带不去,你有再高的地位,你也带不去,你再多的人拥护也带不去。佛法里头常说,「万般将不去,唯有业随身」,聪明人干的是什么?要干带得去的,德行能带得去,特别是阴功、阴德。做许多好事,外面没有人知道,这叫阴德,这个带得去。起心动念、言语造作一定要跟道德相应,走的时候一年前知道,半年前知道,至少都三个月,三个月之前知道,不生病,说走就走,你说这个多自在。
你的成就也就是教化众生,所以自行一定化他。怎么教法?你做出这个样子,人家一看,对你佩服、羡慕,向你学习,你就教了他,这是身教,现身说法。早年在香港,这大概总是三十年前的事情,我们老师讲经的时候提到。香港何东爵士的老夫人往生预知时至,开往生大会,亲戚朋友,还有新闻记者都来看,果然那天往生。在那时候,一般人都认为佛教是迷信,看到这么个希奇事情,表演给人看,这个东西总不能做假。何东爵士一家人是虔诚的基督教徒,看到他老母亲这样走的,以后统统都皈依佛门。他把他的房子捐献出来,「东莲觉苑」就是何东爵士的私人财产,捐献出来送给佛教。我们要知道,她能做得到,我们也能做得到,功夫就是一门深入,依教修行。
你看《无量寿经》,佛在经典里面给我们教训,最重要的是「净业三福」;净业三福里头最重要的是「孝亲尊师,慈心不杀,修十善业」,所以经典里面明文教导我们修十善。你看经文上的三句话,「善护口业,不讥他过;善护身业,不失律仪;善护意业,清净无染」,这三句就是十善业道,我们要懂。这三句怎么落实?《十善业道经》,要落实十善业道先要学《弟子规》,这是我这几年特别提倡。为什么?看到我们出家、在家学佛多年,十善不能受持;十善不能受持,皈、戒就谈不上,三皈、众戒谈不上,十善是基础,是根本。为什么从前的人能做得到,我们现在做不到?从前人有儒家的基础,所以我这才选《弟子规》做为十善的基础。有《弟子规》的基础,十善就不难做到,然后无论受持哪个法门,哪部经论,你都会有成就,解行相应。所以这基础是比什么都重要。
同学们疑虑很多,怀疑,不能够完全相信,这桩事情我们非常理解,特别是在现在这个社会。我学佛那个时候,五十年前,比现在是好多了,但是比一百年前差很远。我们那个时候的学生对老师,真正能够尊师重道的不多见;现在要讲尊师重道,找不到,没有。我学佛这五十多年,我很留意,我很想找同参道友,找帮手。真的有好的,有修学、学习意愿的人,有这种心态的人,我一定把他介绍给李老师,请李老师多培养几个同学,我们在世界上弘法有帮手。五十多年找不到一个,无论在家、出家,一个都找不到。当然不能说这个世间没有,我们没有缘分,没有遇到,所遇到的人里面不具足这些条件,你就知道多难。
现在的社会完全趣向於功利,年轻人心目当中只有金钱,只有享受,与道、与德距离愈来愈远,到哪里去找!所以现在是非常艰难。这正是过去李老师说过,我们今天把佛教传给人,要向人家顶礼,向人家磕头,双手捧著,人家还未必接受。我们求学是跪在老师面前,求老师传给我们,我们今天送给别人是倒过头来,我们跪著别人面前捧著送给他,看他愿不愿意接受,这老师讲过。对於这个时代的状况非常清楚,非常明了,话,预先给我们讲,今天我们遇到的果然没错。所以『於法不修行,多闻亦如是』,就像这个比喻里面所说的一样,不能成就。现在时间到了。
诸位同学,请坐。请看法首菩萨偈颂第三首:
【如人设美膳。自饿而不食。於法不修行。多闻亦如是。】
前面一首是比喻贪爱,「随文义失」,我们谚语所谓贪多嚼不烂,他只贪图多闻,没有时间去修行,所以自绝慧命。这首偈是「设食自饿喻」,清凉大师说得很好,「喻随说废思失」,他也说法,说得很浅,不够深入。后面讲「说法施人,多求名利,不思法味,损减法身」,都是受持正法而不能成就。比喻当中所说我们一定要记住,前面的大前题就是这些人统统都是遇到正法的。我们一般讲受持正法,但是他不得利益,我们一般讲,虽然亲近真正大善知识,最后他的路走向偏差,这是自古以来就有。什么原因?烦恼习气太重,没有依教奉行,依旧随顺烦恼。前面第一首的比喻是随顺贪心,这一首比喻还是随顺悭贪,悭是悭吝。所以他也说法,虽说他没有深思,我们现在讲,他没有认真去研究,所以说得浅,甚至於把意思解错了。
这为什么?他的目的并不是帮助别人觉悟,出家的目的不是帮助别人觉悟。自己都不悟,他怎么会帮助别人觉悟?出家要干什么?出家没有忘了名闻利养,说法施人(这法布施)多求名利,错在这里,求名、求利都是属於悭贪。看到别人得的比自己多,嫉妒心还生起来,由嫉妒就产生毁谤,自赞毁他,麻烦都来了。经文第一句『如人设美膳』,「美膳」是佛法、大法。底下一句就是说出毛病了,这个美膳自己并没有吃到,『自饿而不食』。没有依照正法去修行,烦恼不能断,还增长,智慧不开,还愈迷愈深,这不是颠倒吗?所以最后的总结,『於法不修行,多闻亦如是』,他不是不晓得,他多闻,他常常听,他也天天念,没用。
这一章经文十首偈颂,我们同学一定要认真去反省、检点。为什么?我们可能都犯了这个错误。我们天天在学,学得好像很认真,自己也认为很不错,烦恼习气没断。所以这一生遇到是正法没错,确实是正法,不能成就;该放下的,一样都没放下,该做的,一样都没做。所以不思法味,损减法身,没有尝到法味。法味能够滋养法身,法身慧命,我们完全不知道,我们还沈迷在五欲六尘世味里面,不知道法味。我们举几个实际的例子,学佛的人有喜欢佛像的,我见过。收藏古董,把佛像当作古董,这是明朝时候的,这是宋朝时候的,那尊像是隋唐时候的,念念都在这些,对这个非常有兴趣。还有喜欢收藏经书的,都是古董,收藏文物的,不修行,专门喜欢收集这些东西。这些东西真是迷惑颠倒,能带得去吗?一样都带不去。
我这一生喜欢书,我不收藏,我并不把这些古籍看做是收藏品,我这些藏书里面有明朝时候的,五百年前的东西,有几部。但是,我看到好东西我拿去翻印,诸位现在看到的《疏论纂要》,我收藏的,《华严经疏钞》是我收藏的。我的原本都送给「佛陀教育基金会」,我让他们翻印流通。这些线装书,很名贵的本子,逐渐逐渐稀少,没有了。怎么样叫它能保存下去?大量的来印刷流通。现在印刷技术进步很多,价格很便宜,所以我大量翻印,全世界到处赠送,这个本子将来就不会遗失。因为它收藏的地方太多了,这个地方有灾难,此地损失,那边没有损失。我用这个方法来流传法宝,我自己不要;我要的东西就是现在在讲席上做参考的,这个量不大。
人不能有嗜好,一有嗜好,他就不可能静下来去求经教里面的义理,他就静不下来。人最可贵的是心地清净,不生烦恼,佛门里面常说常生智慧,智慧能够帮助你深入,能够帮助你理解。经教理解了,人情世故也理解了,为什么?它通的!人情世故理解了,这对生活才真有帮助,使我们在这一生当中,生活在真善美慧的境界里面,你说这多么幸福,多么快乐。可是,只要稍稍有一点悭贪,你就迷了,你的心只生烦恼,不生智慧,这个损失就非常之大。就像这个比喻里面,「自饿而不食」,你不求解义,不求笃行,你不能够依教修行,你就错了。
学佛,总要有个正确的目标,世间的美膳(膳食),我们讲好菜,我们可以把肚子吃饱;经教是法筵,精神的粮食。身体我们得到滋养了,维护到健康,另外一个更重要的生命是法身慧命。讲法身慧命,初学的人不懂,我们要换句话说,精神生活,大家就好懂。有物质生活,比物质生活更重要的是精神生活,你有没有想到?精神生活在佛法里头叫法味。
我们看乾隆皇帝编的《四库》,从《四库》里面我们看到当时宫廷里面一些生活状况。宫廷里面居然每天开经筵,筵就是宴席,为什么称为经筵?讲经。他讲的经不是讲佛经,讲的就是《四库》里头的经、史、子、集,他讲这些东西。都是国家一流的学者,皇帝把他请到宫廷天天跟大家上课,经筵。皇帝带著文武大臣一起来学,讲儒家的经典,讲诸子百家,有时候也讲佛家的经典,讲道家的经典,儒释道三家。充实朝廷文武百官这些国家领导人的精神生活,提高他们的德行,提高他们的智慧。我们看了之后不能不佩服,真的是佩服到五体投地,实在是难得。你看皇帝在宫廷里不是天天开会,是天天上课。所以清朝盛世一百多年,那时候的国力世界第一,无比的殊胜,真正是懂得「建国君民,教学为先」。
皇帝心目当中,当然有巩固他的政权,但是最重要的,他们心目当中怎样把国家治好,怎样让老百姓生活得更好,怎么样能够叫全国人民都能够接受儒、释、道三家的教学,这是他们的用心,是他们的方向,是他们的目标。宫廷里面处处天天办学,有经筵,地方政府当然就不例外,学术风气大开,好学,皇上带头,好学。康熙帝规定皇子,就是帝王的子孙,不满二十岁不可以去看诗词歌赋。二十岁之前,要把全部的精神、时间、精力用在经史上,所谓六经、子史(诸子、史书)。文学这个部门,二十岁以后才可以接触,不得了。为什么?没有经史的底子,你去学这些诗词歌赋,都会走上偏差。也就是说经史是培养一个人德行的,道德的教育,伦理道德的教育,这比什么都重要。
历史是经验,是因果的教育,中国这一部《二十五史》就是讲因果,善因得善果,恶因感恶报,从个人、家庭、社会、国家、天下,没有例外的。所以,国家提倡正法,康熙很重视。他的儿子雍正更是勤政,历代帝王当中,很少看得见像他那样的。对於儒释道他都通达,他都非常认真学习,无论讲哪一样,他都内行,他不外行。我在《道藏》里面看到雍正皇帝上谕,我看了五遍,写得真好,不能不叫人佩服。
人生在世非常短暂,这点一定要清楚,尤其是中国谚语里讲得非常好,「黄泉路上无老少」,你知道你哪一天走?不要以为自己很年轻,年轻人走的很多很多。十几岁走的,二十几岁走的,三十几岁、四十几岁走的,太多太多了,这是事实真相。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,我们如果看清楚了,有高度的警觉心,人生这一世什么最重要?道德最重要。
世间所有一切荣华富贵,都是生不带来,死不带去,唯有道德。儒家说「人之初,性本善」,佛家说「一切众生皆有佛性」,这是什么?这是你带来的。伦理道德的修养当然你也带得去,你既然能带得来,你带来的是本善,你带来的是佛性,你现在再接受圣贤教诲,你当然带得去。提升你的道德,往后生生世世都把自己往上提升,这个目标就正确。千万不要堕落,你要是搞带不去的,你肯定往下坠落,那你就错了。
从哪里做起?经书上讲得好,「自天子以至於庶人,壹是皆以修身为本」,我对这句话我续了一句,「自国家以至於家庭,一切以教学为先」,要著重教学。佛在经论上不知道讲多少次,劝勉我们「受持读诵,为人演说」,为人演说就是教学,演是如法修行,表演给大家看,如法修行是演;别人有疑问为他解答,那就是说。做给人看,成就自己的德行,这个里面有无穷的法味,从法味流露出来的是无尽的法喜,法喜充满,人生最高的享受,法喜充满。在一个家庭,你有家庭,家庭就是你教化的对象,你一定要懂得把你一家人的道德提升,帮助一家人智慧增长,你说你快不快乐?我相信你很快乐,你一家人都快乐,你这个家庭是快乐家庭。快乐家庭从哪里来的?教学为先,教学从这个地方教起。
你在团体里面,像我们现在这个小团体,你是团体的领导人,这是你多生多劫难遭遇的一个好机会。这个机会是什么?教学,你有了这个机会,你可以请真正有道德、有学问的好老师教导这个小道场里面的干部、员工、义工、信徒。你能教一家,就能教这个团体,把团体里面所有的人都能够转恶为善,转迷为悟,你说这有多快乐,这是真实的功德。凡是真实功德一定从本身做起,我们看看前清,我看到的是康熙、雍正、乾隆都是从自己做起。这个父子三代很了不起,教育非常成功。
所以,我讲到「不孝有三,无后为大」,我对那个「后」跟古人讲的意思不太一样。我讲的「后」是你真正有传人,你的道统有人继承,你的事业有人继承,这个才叫做有后。没有人继承,你要是个国,你就亡国了;如果你是个公司老板,没有人继承,你的公司就解散了,我们讲倒闭了;你这个团体没有人继承,团体解散了,那成绩等於零。所以从家庭、社团、公司行号、社区、地方政府,一直到国家、到世界,教学为先,修身为本。教,为什么教不好?为什么大家都不听?修身没修得好。果然自己修身修好了,做好了,哪有不感动人的道理?所以「壹是以修身为本」这句话太重要,教学为先,修身为本,比什么都重要。
希望我们对於古圣先贤这个教诲特别留意,这是人生最有意义、最有价值,真正带得去的功德。以这个功德回向求生净土,那真的是万修万人去,一个都不会漏掉,为什么我们不做?为什么不好学?也许有同学要问,我们从哪里做起?我们现前这个环境,现前众生的根性,必须从听经入门。你不多听经怎么行?护持正法的,学习正法的,无论在家、出家,听经(在此地讲多闻)不解义,解义不修行,哪有不走岔路的道理?再说得不好听的,哪有不造业的道理?造业就是做错事,所作所为与正法相违背。
我们再说得具体一点,以十善业道为标准,我们是不是真的在干?起心动念、言语造作与十善相应,这就对了;如果我们起心动念,言语造作,还是与十恶相应,错了。我们起心动念是为公,还是为私?公是利益众生,帮助众生转恶为善,帮助众生转迷为悟。怎么帮助法?先要做好样子,做给他看。我们劝人学《弟子规》,我们自己有没有做到?我们自己做到了,不要说话就感动别人,没有一样不是先从自己来,修身为本。自己不肯干,就是此地说的「於法不修行,多闻亦如是」,你这一生决定不能成就。
佛教导我们转十恶为十善,我们自己有没有做到?这个做到才能谈三皈依,三皈依在这个基础的上面。三皈依是觉而不迷,正而不邪,净而不染,从初发心到如来地,这是修行的总目标、总方向。转迷为觉,转邪为正,转染为净,佛法修的是什么?学的是什么?如此而已。这个诸位一定要懂,人家问你你要能答得出来。你们学佛的,修什么?学什么?学觉正净。这哪来的迷信?你说这多重要,知道自己学什么。
怎么个修法?十善业道、《弟子规》,这就是修法,这是起步,从这个地方起步。你没有这个东西,好像盖房子一样,这是第一层楼,没有第一层楼,哪来的第二层、第三层。我们这才晓得重要,晓得自己应该从哪里做。诸位真的要懂得,真的觉悟,从自己做起,首先端正你的家庭,齐家,修身、齐家,你一家人欢喜。只要你把《弟子规》做到,你看看你家里人喜不喜欢?各个人都喜欢,各个人都听你的话,各个人都向你学习。《弟子规》做到了,再提升修十善业,这是了不起的事业!运用在家庭,运用在社会,社会,无论你从事於哪个行业,你都可以把它带进去,心正、行正,你所在之处你的环境没有不端正的!
现在人是不好教,不好教不能放弃,要加倍的努力。现在大家对我不尊敬,不听我的,是我自己做得不够,不能怪他们,这就对了。如果是常常说,「我做得都不错,他们没有善根」,那就错了。他们有善根,各个人都有善根,只是他们迷得太深,我们今天功夫太浅,没有办法让他感化。只有加深自己功夫,把感化的时间加长,从前人感化一个家庭一年就成功,我们现在要用三年、五年,甚至於十年、八年,决定不灰心。天天增长自己的德行,增广自己的服务,照顾别人面面周到,哪有不感动的道理?佛在经教上所说的,如果我们统统都做到了,那还得了吗?
前面一章讲的是烦恼习气,一定要生活上,在处事接物待人上,把我们的烦恼习气磨掉。烦恼习气里头最严重的是贪瞋痴慢,特别是团体里面的领导人,他的地位高,他有权势,很容易生起贪瞋、傲慢的习气,不知不觉的会生起来;不知道谦虚,不知道恭敬,不知道卑下,没学!愈是在高位愈要谦虚,愈有权势愈应当要卑下,你才能得人心,你才能得人拥护,人家才乐意跟你学习,你的样子好。古圣先王,为什么大家提起来一定要提他们?尤其是尧舜,自古以来提到伦理道德,提到教化众生,都会提到他们。他们的烦恼习气统统断掉了,修身的功夫到家了。
修身从哪里修?「正心、诚意,致知、格物」,《大学》里头所说的,他们全做到了。格物是什么?放下自私自利,放下名闻利养,放下对於五欲六尘的享受,那叫格物。「格物而后致知」,致知是什么?你的智慧生起来,物欲把你的智慧障碍住了。智慧是你自己本有的,自性清净心里头有无量的智慧、德能、相好,都是被妄想分别执著障碍住,不能现前。分别执著里面最严重的,就是我们平常讲的自私自利,名闻利养,五欲六尘,贪瞋痴慢,这是最严重的。断烦恼、改习气要从最严重的地方下手。当然这个习气、毛病不是一生染上的,生生世世无量劫来累积的烦恼,佛门里面称它作「无始俱生烦恼」,真的是你前世带来的,俱生烦恼。诸位想想,贪瞋痴慢是谁教你的?没人教你,小孩子就有。你细心观察三、四个月的婴儿,你仔细观察,他有贪心,他有嫉妒。两个小孩同样大,你给个糖果,两个人就抢,互不相让。那个看到人家有,自己没有,他就哭,俱生烦恼!
生下来之后,天天看电视,电视里面看的那个东西,那就是现在学到的。学什么?学杀盗淫妄、学暴力、学色情,这还得了吗?家里父母不教,大人没教他,电视教他。再长大一点,上小学一、二年级了,网路教他,还得了!所以六、七岁就忤逆,就跟父母作对。谁的过?《三字经》上说,「养不教,父之过」,做父母的过失,小孩没罪,他懂得什么?有样学样,小孩就是,这是真的。有样学样就是中国人所讲的教育,教育是上行下效,就是有样学样。所以我们要懂得这个道理,了解事实真相,要想过幸福美满的生活并不是奢求,确实可以做得到的,从本身做起。你一生当中确实可以达到幸福美满,先决的条件是孝亲尊师,先决条件,听老师的话。听老师话的人没有不孝顺父母的,孝顺父母的人他才肯听老师的话,才真正懂得尊师重道。不孝父母的人,你要求他尊师重道,难了,真的是太难了。
我说的这些话,就是谚语里常讲的老生常谈,一再的重复,不能不重复。为什么?我们都很健忘,不重复马上就忘记了。到什么时候才能不重复?遥遥无期。自己真能百分之百的做到了还要重复,为什么?许许多多的众生他还半信半疑。破除疑惑,只有我们现身说法,真正做到,他看到真正的利益,真正的好处,相信了,他才肯学。所以世尊这一句话说得重要,「受持读诵」,自己的事情;「为人演说」是教别人,教别人要演说,做出来再详细说明,不厌其烦。今天时间到了,这一首我们就讲到此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