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方广佛华严经 (第一四0二卷) 2005/7/11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档名:12-017-1402
诸位同学,请坐。请看「菩萨问明品」,第六正教甚深,勤首菩萨偈颂第六首:
【譬如赫日照。孩稚闭其目。怪言何不睹。懈怠者亦然。】
读这些经文使我们非常的感慨,障缘太多不胜枚举。勤首菩萨在此地举了九个比喻,说明障缘之多,障缘之深,障缘之重,许许多多修学的人在这一生当中不能成就,读了这些经文我们就明了了。可是最重要的意思,自己要常常反省,我有没有这个障缘,这点非常重要。如果自己知道自己的业障,这才能忏悔,才能把业障除掉;如果自己不知道,那就是随业流转,哪有不退堕的道理!
这一首的比喻,这是第四个比喻,「闭目求见喻」,清凉大师为我们开示,注的文字不多。「智微识劣,喻彼孩稚」,就像孩童一样,幼稚园的小孩确实智微识劣。我们在这个世间,甚至於有很高的地位,有很丰富的学识,但是学佛,谚语所谓隔行如隔山,佛学里头是幼稚园。这个话早年我听李老师说,李老师在慈光图书馆办「大专佛学讲座」,第一届开班的时候学生只有四个人。我记得两位是台大的,一位是师范大学的,另外一位是政治大学的,四个学生,年轻的学生,大概都是大学三、四年级的。头一堂课老师就说了,你们在世法里面是念到高等学府,大学生,可是你们要学佛,学佛你们是在幼稚园,那就不是大学生,幼稚园。上课的教室真的是在幼稚园,坐小板凳,在幼稚园上课,跟这个比喻很相应。
下面清凉大师说,如果就闻慧来讲,「虽对明师,不肯谘决」。这个地方讲的闻思修三慧,我们只可以说大乘,不能说菩萨。三慧里头浅深差别也很多,绝对的标准是法身菩萨,闻思修三慧他是一次完成,不分阶段的。那么学大乘,初学的人真的是有阶段,不是没有阶段。《华严》上说的「行布不碍圆融,圆融不碍行布」,行布就是次第,有浅深差别,圆融是没有次第,浅中有深,深中有浅,浅深不二,这个很不好懂,这才真正是大乘佛法。譬如我们讲浅的,初学的人下手,以世法来讲,中国古时候儿童上学,中国古时候没有幼稚园,而幼稚园就是家教,父母教!父母用什么方法来教?身教,这一点非常重要。
周文王的母亲太任,距离我们现在差不多三千年了,在那个时候她就懂得家教。我们相信家庭教育绝对不是从太任开始,太任再往前面推,文字上的记载,有明文记载的,尧舜就非常重视家庭教育。文字记载,太任怀孕的时候,就是怀的文王,她起心动念、言语造作非常谨慎。为什么?影响胎儿。经典上所记载的,这个时候太任「眼不视恶色,耳不闻淫声,口不说傲言」,就是傲慢的言语没有。真正做到儒家所说的「非礼勿视,非礼勿听,非礼勿言」,她做到了,这就影响胎儿。所以文王接受教育,没出世就开始了,你说这个根基多好。出生之后,这么好的母亲,让他六根所接触的全是正法,孝悌忠信,礼义廉耻,仁爱和平,六根所接触的环境全都是这个。
这个要父母,父母要不教,小孩实在讲禀赋相差不远,正如《三字经》上所说的,「人之初,性本善,性相近,习相远」,这是孔夫子《论语》里面讲的。一切众生性相近,习就要教了,从小让他习惯成自然,习性与本性相应这就对了。本性是什么?伦理道德是本性,尧舜那个时候教学的宗旨,是父子有亲(亲爱),君臣有义(道义),夫妇有别,长幼有序,朋友有信,就教这个。而且怎么样?人民都能够做到。为什么人民能做到?尧舜自己本身做到,真的是做得非常圆满,生活、工作、处事待人接物,一生当中没有违犯这个原则。所以后人称他为至圣,中国人称古圣先王,就是指的尧舜。到文、武、周公,文王、武王是父子两代,周公也是文王的儿子,辅佐武王,圣人,这是我们一般讲不是凡人。现在的话说,「学为人师,行为世范」,这八个字他们真的是当之无愧。
遇到了好的老师,不肯认真学习,不能常常向老师请教,这个错误。学问学问,学就是要问,你不问到哪学?「夫子入太庙,每事问」,其实我们读了这些文字心里很清楚,是不是孔子不知道?知道!知道为什么问?就跟佛经上,你看文殊菩萨提出这么多问题,文殊菩萨怎么会不知道!为我们问的。给初学的人,给学者做个榜样,做样子,也就是现身说法教你怎样学。你不问怎么行?世出世法,德行、学问成就,它的顺序真的就是佛法里说的「信解行证」这四个字。信非常重要,对自己有信心,对老师有信心,对父母有信心,对自己所学的这个课程有信心,你才能学得好。当然疑问很多,断疑生信,谁帮你断疑?老师!传道、解惑,惑是你的迷惑,他要帮你解除迷惑。可是你要问,世出世法的老师都一样,你要不问他不说。你看佛经,这么多的典籍,几乎每一部经都有启请的。那个启请就是他提出问题问的,世尊为他解答,这样记录下来就成为经典。
可是也有无问自说的,那很少,那是例外。老师观机,对学生的程度、根性了解得很透彻,有很重要的东西,知道你能够接受,你可以学习,你问不出来,这种情形之下,老师不问也说。所以佛法里,十二分教里头有无问自说,诸位看《阿弥陀经》就是无问自说。佛经翻译的时候也有个体例,凡是这部经经题上冠上「佛说」,就是佛无问自说。为什么有的经上冠上佛说,有的经没有冠上佛说?譬如《华严经》就没有佛说,《大方广佛华严经》,没有说「佛说大方广佛华严经」;《妙法莲华经》也没有佛说,《金刚般若波罗蜜经》也没有佛说。为什么有的经有佛说,有的经没有佛说?这个初学都有问题。老师为我们讲解,经文正宗分第一句话是佛说的,通常这个经题就安上「佛说」。第一句话不是佛说的,是弟子们启请的,通常讲这个经题上不用佛说,表示是有人启请的。我们看看《大藏经》这么多经典,没有加「佛说」的多,有加「佛说」的比较少。这个我们就懂得了,经题上每个字都含著有意思在,不是随便说的。
所以亲近明师,你们诸位看这个「明」是光明的明,不是名气很大的。名气很大那是福报,不一定他智慧就大;智慧大也不一定会出名,真有大智慧,真有大德行,不出名,没有人知道的,历代高僧里头都有。出了名的是福报,名也是福,属於福报。但是一般谚语说得好,名过其实没有好处,应该是什么?实至名归,那你名气再大没有害处。如果说是名超过了实际,没有好处,往往生傲慢,自以为是,这么一来就堕落了。就是此地讲的,为什么不能成就?这是我们不能不知道。我们今天在这个社会上,如果小有名气,你自己会不会感觉得很荣耀,感觉得现在人所讲的「值得骄傲」?如果你有这种感觉,你就坏了,再向上提升难了,你的德能、你的智慧到底有多少?我相信不大。
为什么?真正有学问、有德行的人,不要说是佛门,我们以世间法来说,儒家讲的「学问深时意气平」,一丝毫骄慢都没有。真有学问,真有德行,对什么人都有礼,真正是《弟子规》里面所说的,懂得尊重别人,跟别人接触必然是「怡吾色,柔吾声」,说话温柔,容貌欢喜。像弥勒菩萨(布袋和尚)一样,笑面迎人,这是有德行、有学问的;板起面孔,傲慢的样子,这个人不是有真正德行,也没有真正的学问。夫子《论语》里头记载,夫子有句话说得很好,他是用比喻说,譬如这个人他的德行、他的才干像周公一样,如周公之才之美,这是夫子赞叹。夫子一生最佩服的是周公,他也很想学周公,没有缘分,周游列国目的在此地,没人用他。他说这样的一个人,「使骄且吝,其余则不足观也」,这个人傲慢、自以为了不起、吝啬,夫子说那是假的,不是真的,不是真的德行,不是真的学问。
如果是真学问、真德行,接触大众一定是和蔼可亲,每个人看到你跟你接触的时候,欢喜你,尊重你,也畏惧你,大人之德。所以让人家见到你生敬畏之心,敬是敬爱,我们一般讲又喜欢你,又怕你,那真正是大德大能,真正有学问。所以遇到明师,明师就是真的有智慧、有德行、有修养,在佛法里面讲有修有证。遇到这样一个好的老师你可不能放过,要常常去请教;常常请教,老师知道你好学,才肯认真教你。这个教学是广泛的,譬如课程之外的,生活、工作、处事待人接物,我所学的东西怎么能用得上,应该怎样应用才恰当,这都是问题。问功课的问题,这种学生多,问我所学的怎么能落实到工作上,很少很少。
所以今天学校里面的学生,他有做事情的能力,他不会做人,他不会生活。什么原因?我也是在学校念书出来的,也在学校教过几年书,我很清楚。学生从来不问这个问题,没有问到,我学的这个东西怎么用在生活上。所以,虽然考试能考九十几分,能考一百分,不会做人,不会做人就不会处世,这就是现在社会的现象。每年你看看高等学府毕业出来的人有多少,博士、硕士太多了,可是一般公司行号想雇人,找不到人。这些人有能力做事,不会做人,不会做人有的时候就会把你公司搞垮,为什么?得罪人。於是不敢雇,那么变成这些受过高等教育的,真的毕业就失业,毕业之后找不到工作,失业,这是现代社会现象。
古时候没有,古时候是学而优则仕,不愿意出来做官就变成隐士、高人,他们生活虽然很辛苦,生活非常快乐。颜回就是很好的榜样,生在乱世,有道德、有学问。我相信《论语》里面开头这句话,「人不知而不愠,不亦君子乎」,我相信这句话孔老夫子很可能是从颜回这个地方所感叹的。颜回在弟子当中,夫子的评判是第一,但是处於乱世,一生不得志。而夫子本身亦复如是,他老人家本身一生也不得志,这师徒二人在那个时候确实人不知而不愠。孔夫子的出名是后代,到什么时候?汉武帝制定国家教育政策,采取孔孟学说为教育主修的课程,这样才把他的身分、地位提高,后来成为万世师表,后人。他老人家在世的时候也是默默无闻,这个我们要知道,真的是大德,后世出名也是大福报,这是我们要晓得的。明师很难遇,可遇不可求,遇到之后要问疑,无论是哪方面的疑惑都要化解,所以说断疑你才真正能生信。
第二个意思,「约思修者,虽对教日,心眼不开,责圣道之不生,何其惑矣」。这个过失就更重了,但是这两种学生浅深差别不一样,前面是初学,闻慧是初学;后面这一段就有相当的深度了,真正在做研究,真正在落实、学习。这一类的人虽对教日,「教」在此地是说佛菩萨的教诲,「日」是比喻,佛菩萨的教诲是真实智慧,智慧是光明,用日来比喻、来形容,圣人的教学像太阳一样普照十方。但是自己怎么样?心眼不开,这是我们一般讲开悟,他不悟,虽然天天接触圣教,不开悟。这什么原因?看下面一句你就明白了,「责圣道之不生」,他不回过头来检点自己,他怪别人。怪别人什么?怪佛菩萨没有加持他,没有保佑他,怪经典为什么这么深,为什么这么难懂,怪老师没有好好的教导他。你看他自己一点责任都没有,一点过失都没有,过失全在外面,这就是他自己真正的过失。
岂不闻圣学,不但是圣学,世间学术也不例外,一分诚敬得一分利益,十分诚敬得十分利益,这个事情很明显。一个老师教二十几个学生,我们过去在台中跟李老师学经教,就是现在讲的学讲经。他开个经学班,培养弘法人才,这个班办了两年,他老人家一生只办过这么一次,两年就结束了。二十多个同学,我们在一起学习,我在班上算年轻的,我们二十几个人,大概比我年岁小的有六、七个,比我小的,三分之二年龄都比我大。我们二十多个人,老师在一个讲堂上课,我们这二十多个学生都在听讲,都听老师的,各人得的益不一样。得益不一样,跟诸位说,就是学生对老师的诚敬不一样,就应了印祖这句话,一分诚敬得一分利益,十分诚敬得十分利益。凡是诚敬从哪里表现出来?认真学习。接受老师授课的时候,一心专注,一面听课一面还打妄想,不行!一面听课,一面私下跟同学还杂心闲话,不行!你怎么能成就?
所以,学生哪个能成就,哪个不能成就,老师是清清楚楚、明明白白。他在讲台上往下一看,哪个人专心,哪个人散乱,清楚!专心的人得益,心散乱不专的人不得益。讲经亦复如是,讲经就是授课,就是上课。讲经时候的听众跟上课情形不相同,上课学生是固定的,讲经听众不固定。有的人天天来,一堂不缺;有些人偶尔来,一个星期来个一、两次;有些人甚至於一年看到一、两次,流动性很大。讲经这种场所是对大众的,不要求大众天天来,天天来听当然有好处。我们《华严经》是采取讲经的方式,就是对大众授课的方式,不是对学生。对学生的讲法,我们就不会讲得这么详细,为什么?他的课本是一贯的,真的所谓是点到为止,学生天天在学,他要一直学下去的。可是面对大众,流动性很大,我们就要有慈悲心。怎么个讲法?今天有一、两个人他一生当中可能只来听这一次、两次,他听了要不得受用的话,那我们就对不起他。
佛氏门中不舍一法,佛氏门中不舍一人,一个人一生当中有一次接触,这个缘都很殊胜,我们都要想到,都要顾及到。因此,我们字字句句这个经文讲得很广,讲得很深,你纵然来听一次,这一次你也能听到一个完整的利益,你没有白来。这就跟教室里头对学生授课的方式不一样,学生授课,今天不行,他明天还来,今年不行,还有明年,他有很长学习期间。面对广大群众,甚至於国外来的,真的,他只能够来两、三天,甚至於确实只能来一次,统统都要顾到。这个才叫普度众生,普遍的帮助有缘的众生,一次的接触都是有缘。
我们顾虑到了,他自己能不能得益就在他自己的诚敬,诚敬就是专注。具足我们刚才讲的信心,他有自信心,这非常重要。佛法讲信心,第一个是讲信自己,相信经本、佛菩萨的教诲,相信讲经的法师,一心专注,他能得利益。甚至於他听经得的利益超过了讲经的人。有没有?有,很多,古人所谓「青出於蓝而胜於蓝」,就这个道理。讲经虽然讲得没错,讲的人未必真修,这一品经里头统统都说到;但是听经的人他如果善根深厚,他一听就觉悟,他就能依教奉行,超过老师,这种情形在教学里面很多,不难见到。所以,谚语才讲「善教不如善学」,会教的人难得,会学的人更难得。中国古人常讲,「有状元的学生,没有状元的老师」,哪一个教书先生是状元出身的,没有。多半是秀才,秀才教出来的学生考中状元,超过老师,这个在历史上太多了,真干。你看一个人中了秀才之后,一生做秀才,就不能够再上去,都有原因的,不是没有原因。
我们这一品经读完之后,真的得很大的启示。所以这些业障,总而言之统统叫做业障,这么许许多多业障,我们有没有?行有不得,反求诸己,这都是尧舜教的,孔子常常提到,孟子也常常提到,圣人的话。我们遇到困难,遇到阻碍了,不可以责备别人,那你是错误,你不会有长进,不可以怨天尤人,要反省。过失肯定在自己,自己没有真正的德行,不能感化别人,没有真正的学问,不能解决问题。学问是真智慧,真智慧能解决问题;没有真实智慧,你怎么能解决问题?
我们生在这个乱世,无论是家庭,无论是社会,非常复杂。多少聪明人天天在想方设法来解决,能解决得了吗?愈解决麻烦愈多。现在社会上最严重问题是消弭冲突,冲突能消灭得了吗?不可能,正是老子所说的话,「和大怨,必有余怨」,这不是解决的办法。所以中国古圣先贤教我们,怨仇要化解,冤家宜解不宜结。化解从哪里化解起?反求诸己,真正能化解,从自己本身做起。我常常讲,我是把儒佛合起来说,我们真干,干得有效。哪个人没有怨家债主?这一生没有跟人家结冤仇,还有前生前世,生生世世,不可能的事情,怨亲债主每个人后头都一大堆,都没有法子计算的。怎么个化解法?
要从自己内心,把对人、对事、对物对立的念头化解掉,跟任何人不对立,跟任何人不起冲突。遇到即使极大的毁谤、侮辱、陷害也不放在心上,为什么?这叫化解。化解不是从外面,不是从对方,从自己内心化解,你的心就非常快乐,不亦悦乎!真的,这个化解久了,你自己所谓相随心转,体质也随心转,真的就变了。那些怨亲债主看到你这个样子也欢喜:算了,原谅他!不要跟他计较了,他是个好人。这就是自己真诚到极处,感动别人,这个方法才真正能化解,化解冲突。对立、报复的念头没有断,永远不能化解,生生世世冤冤相报,没完没了。好,这首偈我们就讲到此地。
诸位同学,请坐。请看勤首菩萨偈颂第七首:
【如人无手足。欲以芒草箭。遍射破大地。懈怠者亦然。】
清凉大师注解里面跟我们说,这是第五个比喻,「阙缘心广喻,喻愚人无净信手以持定弓,复无戒足以距惑地,以劣闻慧箭,欲遍射破业惑厚地,空欲难遂」。注解文字虽然不多,把这首偈的比喻都说出来了,我们学习清凉大师这一段的开示,经文的义趣尽在其中。这是比喻愚人(愚痴之人)没有净信,把净信比作手,你看把戒比喻作足,『如人无手足』。『欲以芒草箭』,芒草制的箭怎么能够射穿东西?这像小朋友的玩具一样,你用它来射地,想把地射穿,那不可能的事情,这是比喻『懈怠』。
第一个净信,真的是难。什么叫净信?如果对於你所修学的有丝毫疑惑,你的信心就不清净;清净信心非常希有,人有净信,哪有不成就的!佛在《金刚经》上告诉我们,「信心清净,则生实相」,信心清净就是此地讲的净信,这个清净的信心没有,难!太难了。说到这个地方使我想到我在早年受戒的时候,我出家之后两年才受戒。我出家就教佛学院,也教了两年,也在各地方讲经,一出家就干这个事情。两年之后,这才有缘去受戒。受戒回来之后,当然第一个是看老师,感谢老师的教诲,我的老师是李炳南老居士。
我去看他,还没进门,他在大厅里面,我在门外,看到了。看到,他就指著我:你要信佛!你要信佛!很大的声音,讲了好几句。我听了都莫名其妙,我怎么不信佛?我要不信佛我怎么会学佛?我要不信佛怎么会出家?我要不信佛怎么会去受戒?所以他讲的话我有疑惑。我走进去,他叫我坐下,我坐下来,老师知道我有疑惑,不要等我开口,他老人家就说了:「信佛不容易!不要以为你现在已经受了戒回来,你就信了佛,有许多甚至於老和尚,到八、九十岁,临命终时还不信。」我是愈听愈迷惑,不知道他讲的是什么意思。最后他说出信的标准,什么叫信?依教奉行才是信。这个我就体会到了,我们学的没做到,他这一提我就明白。
你说我们一般讲受三皈入佛门,我入佛门大概是一年多,我跟章嘉大师一年多才皈依。还是别人劝我的:你的福报太大了,你能够亲近大师,大师亲自教你,不容易,你还不皈依?我心里想,好,我皈依!这正式拜他老人家为老师,他给我一个皈依证,也给我取了法名,实际上这都是形式。是皈依了,皈依的意义不懂,什么时候我才把皈依的意思搞清楚?我讲《六祖坛经》的时候才真搞清楚、真搞明白。《坛经》里面有传授三皈,六祖大师在开示里头说「皈依觉,皈依正,皈依净」,跟我们平常传授三皈不一样,我们平常传授都是念的「皈依佛,皈依法,皈依僧」。六祖能大师不是这么说的,他说皈依觉、皈依正、皈依净,然后再接著说「佛者觉也,法者正也,僧者净也」。
他为什么要这样说法?六祖去我们一千三百多年,唐朝时候的人,他为什么不说皈依佛法僧,一定要说皈依觉正净?所以我们读书人从他的语气能体会到,唐朝那个时候,大概对於皈依的观念逐渐起了变化。那就是什么?有形式没有实质,又何况一千三百年之后的现在,统统是形式。形式得不到利益,缺缘,一定要晓得三皈真正的意义。我们今天受了三皈,形式上受了,实际上呢?实际上完全没有。我们在日常生活当中,依然是迷而不觉,依然是邪而不正,依然是染而不净。诸位想想,是不是这样的?别人是这样,自己也不例外,也是这样的,还是迷邪染。
三皈叫做「翻邪三皈」,也就是从迷邪染回过头来依觉正净,觉正净是自性三宝,不是依外头。佛法不依靠别人,要靠自己,自性觉是真佛,自性正是真法,自性净是真僧,佛是教我们皈依自性三宝。我们有没有回头?皈就是回头的意思,回归,依是依靠,这个意思深。今天我们在日常生活,处事待人接物,我们依什么?我们依迷邪染。所以,起心动念无不是罪,《地藏经》上说的,说得一点都不错。迷邪染怎么会不造罪业?起心动念是造罪业,言语动作也是造罪业,出不了三界,出不了轮回。佛教导我们,这是正法,正法是教给我们要回归自性。佛门里面祖师大德常说,把你父母未生前本来面目找到,那个本来面目就是自性,就是觉正净,觉正净是父母未生前本来面目。那么我们今天在六道里头搞轮回,面目全非,不就是这么一回事情吗?
找回来从哪里下手?从信。相信自己自性具足觉正净,自性具足戒定慧,具足无量智慧、德能、相好,你从这个地方建立信心。这正是儒家《三字经》上所讲的,「人之初,性本善」,本性本善是我们的本来面目,我们今天为什么变得这么不善?迷而不觉是不善,邪而不正是不善,染而不净是不善。迷邪染是不善,什么是善?觉正净是善。儒没有佛讲得那么透彻,没有佛讲得那么详细,你说儒有没有讲到?讲到了,你细心去体会,正是圣人所见,大略相同。所以一切要反求诸己,这就对了,不可以怨天尤人。
蕅益大师在《要解》里面跟我们讲六个信,这是入佛门的第一课,「信自己」,刚才说过了。「信他」,他是什么?他是老师。我跟这个老师学,我不信他,你还能有成就吗?我们的根本老师是释迦牟尼佛,我们称本师释迦牟尼佛,根本的老师。你相不相信?你不相信他,你怎么能学到东西!老师不在了,老师不在老师的教训还在,经典就是老师的教诲。留下来的这些教科书、讲义在,佛所讲的是教科书,祖师大德的注解是讲义,你相不相信?先决条件,你跟这个人学,你就得信他,不信他决定不要跟他学。为什么?你跟他学浪费时间、浪费精力,你一无所获,这就错了。你对这个老师相信,对他有信心,对他尊重,他说的话我们完全接受,完全依教奉行,师生关系才能建立,这是真的关系,不是假的。老师承认他是我的好学生,学生承认这是我的好老师,师资道合。不敬不行,阳奉阴违得不到利益。
我们自己做过学生,也做过老师,这个经验很丰富,自己是从这里走过来的。谁能得利益?具足清净信的人能得利益。所以尊师重道,绝对不是这个老师觉得自己了不起,「我有道德,我有学问,你们对我要尊重」,不是的,如果老师有这个念头,他一文不值。老师看到这个人尊师重道,就晓得这个人对道学重视,非常认真受教,老师要特别照顾他,你要不照顾他,你对不起他。他有十分诚敬,你就要教他十分,你教他九分,还欠一分,对不起学生。如果这个学生只有三分诚敬,你不要教他四分,为什么?那一分是白教,他装不进去,他那个器只有那么大!所以你能得多少,还是在自己,不在老师,这反求诸己太对了!所以对老师要相信。
第三,信理、信事,宇宙之间一切万法都有理、也有事,这些理事经典上都讲得很清楚;理事之外,还有因、还有果。蕅益大师讲这六个字,「信自、信他、信事、信理、信因、信果」,这样你的信心才具足,信心才圆满。对於自、对於他,没有疑惑,对於理、事没有疑惑,对於因、果没有疑惑,叫净信。这个净信可不容易!谁具足净信,这个人一生决定成就;教下决定大开圆解,宗门决定大彻大悟,念佛决定得理一心不乱,生实报庄严土,你说这个信心多重要。现在这个人学佛学得也不错,没有信心,信心不足,他还有疑惑。甚至於有疑惑自己还不知道,自以为是,不肯向高明请教,这在修学的态度上就差了。古时候自己有疑惑,不耻下问,到处去请教,叫参学。参学什么?参学是到处请教,求别人开示,求别人指导,虚心求教他才能成就。稍稍涉猎,丝毫贡高我慢,轻慢别人,高抬自己,决定不能成就。
首先讲净信,有净信才有定,为什么?我信老师我一定跟这个老师学,老师所教导的我能够理解,我能够依教奉行。我跟章嘉大师三年,他老人家圆寂了,我佛学的根基是章嘉大师奠定的,我非常感激他。没有那三年的根基,我跟李老师学教,也会像此地所说的缺乏净信。我的基础是章嘉大师奠定的,以后在台中十年学教能有一点成就,靠那个基础。那个基础里头,尊师重道,一心专注,所以心是定的。李老师特别教我,就是入门的时候三个条件,这三个条件是定功。第一个条件,你拜我做老师,跟我学,从今之后只可以听我一个人讲经说法;其他的无论是法师、大德讲经说法一律不准听,只能听他一个人的。为什么?心定。所以你看你对老师有没有信心,你有信心你心定了;你没有信心,老师这么说,偷偷的还去听别人的,这就不行。
第二个,你眼睛会看,你会看佛经,你会看这一切书籍,你所看的文字,不经过我同意,包括佛经,都不准看。想看的东西一定向老师报告,老师同意才可以,连佛经都是这样,何况别的。心定了,不乱看,不乱听、不乱看,心定了。第三个条件是你从前所学的我都不承认,要全部放弃,从今天起从头学起。为什么?过去学的东西我要承认了,你会拿这个东西来辩论,老师还要跟你辩,这多辛苦!一概不承认,不作数。末后跟我说,这三个条件也不是永久的,五年,五年之内一定要遵守。我们这才懂得,古时候的人拜老师,五年学戒,什么戒?就这三条戒。五年为期,五年当中一定要遵守,这个五年你的心定下来了。我学得很好,很有受用,三个月之后就有效果,心清净了,半年之后效果就很殊胜,就对老师这个三条非常敬佩。五年之后,我就向老师说,这个方式很好,我自己发心再守五年,老师笑著点点头。
我遵守他这三条教诫十年,出来讲经说法,弘法利生,教学相长,有能力禁得起磨难,有能力禁得起考验,靠这两个老师的指导,一切懂得反求诸己,决没有怨天尤人。但是初学,烦恼习气在,要修忍辱波罗蜜,最初的时候不怨天、不尤人,是忍!忍耐著。慢慢以后功夫深了,智慧逐渐现前,才真的化解了。所以,我如果像那些算命先生给我算的,寿命只有四十五岁,我四十五岁就走的话,我的功夫是在忍辱,没有智慧,没有定慧;有忍辱才能够到禅定,有定功才能生智慧。所以我今天有这么一点定慧,是寿命延长了三十年,没有这三十年的话,我那个时候的功夫是忍辱,在六波罗蜜里面只有前一半,布施、持戒、忍辱,后一半没有,精进、禅定、般若没有。以那个基础,再有二、三十年功夫,学习才能够契入境界。
我一生这些历程,你们同修要是细心的人都能够理解。为什么?看看我早年,早年没有录相,有录音,你听听我在三十年前讲经的录音带。你听听那个时候的,听听三十年前的,听听二十年前的,听听十年前的,听听现在的,你就晓得那个进步一个阶段一个阶段不一样。现在走向什么?纯净纯善,向这个目标迈进。什么都能忍,无论是跟什么人相处,你要怎么样我都随顺,没有反对的意见,什么都好。为什么?「凡所有相,皆是虚妄」,「一切有为法,如梦幻泡影」,你有执著,你有分别,错了!本师释迦牟尼佛什么都能忍,接触一切众生,天天到外面托钵,给什么吃什么,没有不欢喜的;有好吃、有难吃?没有,用心念把境界摆平了。这佛常讲的,一切法从心想生,自己纯善纯净的心把外面境界摆平了,摆平就是一真法界;十法界、六道、三途不平,平等就是一真法界。所以,有净信而后才有定,这个定比喻作弓,你才拿到定弓。
「复无戒足以距惑地」,因为偈颂里面讲「如人无手足」,手是比喻信,足是比喻戒。你看又没有信,又没有戒,这怎么行?这两个字太重要了,这是修学的根。「戒是无上菩提本,长养一切诸善根」,这是佛在《华严》上讲的。因戒得定,因定开慧,我们从哪里学起,从规矩,规矩就是戒律,你要守规矩。我跟李老师学习,要守他这三个规矩,这三条戒。在佛门里面,根本的戒律是「净业三福」,这是根本的指导原则,最高的指导原则,三条十一句。第一条「孝养父母,奉事师长,慈心不杀,修十善业」,你做到没有?这个四句完全落实在十善业,《十善业道经》,《十善业道经》虽然是经,但是实际上是戒律。这是什么?这是学佛的预备课程,没有正式学佛。像我们读书一样,先读预科(预备班),然后再进入正科班,这是预备班。
我们连预备班都没有读过,怎么能进入正科?正科是第二条,第二条三句,「受持三皈,具足众戒,不犯威仪」。三皈觉正净你才能学得到,你没有前面第一条,第二条学不到。所以,我们今天受三皈、受五戒、受菩萨戒,都是形式,没有实质,实质一定要从第一条建立。你看第一条,我刚才给你讲了那么多,是「奉事师长」,但是第一句「孝养父母」,不孝父母的人他怎么会尊敬师长?奉事师长的人决定孝顺父母。所以孝是根之根,佛法是师道,师道建立在孝道的基础上,你说这多重要。
入门正是世尊教导我们的,「不先学小乘,后学大乘,非佛弟子」。你看净业三福,你不按照这个程序去修学,非佛弟子。孝亲尊师、十善业是世间法,佛法是建立在世间法的基础,师道是建立在孝道的基础上。你没基础怎么行?然后你才晓得我这几年为什么那么重视《弟子规》,《弟子规》里面所讲的就是孝亲尊师,我们「净业三福」前面两句,后面两句就是十善业道。《十善业道经》过去我详细讲过一遍,好像是八十个小时,我自己不清楚,听说光碟是八十片,应该是八十个小时。八十个小时太长了,所以我又把它浓缩、精简,做了一个节本,希望把八十小时变成四十个小时,便利於初学。这个节本好像也做好了,应该很快就可以流通,这是基础。
然后才能够真正修学三皈、五戒、菩萨戒,或者出家的沙弥戒、比丘戒,你才真正能够受持,真正能做到,欢欢喜喜,一点困难都没有,奠定德行的基础。再往上成就学问,大学问!「发菩提心,深信因果,读诵大乘,劝进行者」,自行化他。这是顺序,不能够躐等的,躐等就错误。所以,我们今天的戒足就是弟子规、十善业道、三皈、五戒,戒足。你有这四样东西,不能躐等,这四个次序不可以躐等的,弟子规后面十善业,十善业后面三皈,三皈后面五戒,无论在家、出家,你有戒足了,你有净信,你有手。你这个人很健康,有手有足,不像此地讲的这个人没手没足,他能成就什么?这叫有手有足,然后才能往上提升,才能发展。
以距惑地,惑是什么?诱惑、迷惑。你有净信,你有戒定,现在人讲你有免疫的能力,外面这些病菌你不害怕了,你有免疫的能力。换句话说,你只要有净信,有戒定,你就能够不受现代社会名闻利养、五欲六尘的诱惑。距惑,拒绝它的诱惑,不受它的诱惑,这就对了。为什么我们今天名闻利养、五欲六尘在面前你还会动心?你没有净信、没有戒定,你会动心,你会受它影响,你会犯错,你会堕落,道理在此地。功夫不深的人明知故犯,没有办法,忍不住,还是要犯,戒定功夫不够!怎么办?你要尽量回避,少接触,最好不接触。所以古时候初学的人,定慧功夫不到家,住山,寺院庵堂都在深山里,人迹罕至,很少人到那里去。从前的人工作都很辛劳,哪有像现在还有放假观光旅游,从前没有。
再是「以劣闻慧箭,欲遍射破业惑厚地」,业惑是无量劫来累积的烦恼习气,这个太厚太大了。你只有小小的一点闻慧,戒定慧,你就想来破无量劫累积的这样厚、这样广的业惑,这是不可能的事情。智慧开了,明心见性,业惑就没有了,业惑没有,就像空中的云彩没有了,日光遍照大地,没有云层障碍。你自性里面的般若智慧完全透出来,自性里面的德能相好完全现出来了,跟十方一切诸佛如来无二无别,这就是为什么要学佛。有人问:很奇怪,你为什么要学佛?正确的答案,学佛没有别的,无非是恢复自己本性本善,恢复自己本性本具的智慧德能而已,这是应该的。我们自性本善,现在变成不善,自性有那么多智慧德能,现在都失掉了,我今天接受这个教育,要恢复。你要问,恢复就是成佛,能不能成佛?能!你为什么有那么大的自信心?这是自性本有的,怎么会不能?
马鸣菩萨说得好,「本觉本有,不觉本无」,我们今天烦恼、习气、业障本来没有,本来没有的当然可以消除,可以把它断尽,本来有的当然可以恢复。不是说本来没有的我要求,那就很难,能不能得到是个问题;这是本来有的。所以理要搞清楚、要搞明白,我们的信心才能生得起来,由信心达到净信,这个非常重要,净信可不是初学就能够得到的。所以最初学佛是迷信,佛是什么一无所知,搞清楚、搞明白了,这叫正信。这就不是迷信,是正信,就是我有理由信他,有条件的信他;到一切疑惑都断掉的时候,叫做净信。一个人从正信到净信,少则十年,多则三、四十年,净信才现前。所以学佛,我也常说要长寿,没有长寿,净信还没有现前,寿命就到了。这是什么?这也叫业障,这是烦恼。
《八大人觉经》里面讲的四种烦恼,死是一种,我还没有成功,寿命到了。所以,没有足够的时间,你达不到这个境界,中下根人。上上根那是例外,那真是所谓一闻千悟,上上根人。我们不是那个根性,中下根人,中下根人需要一门深入,长时薰修。我自己非常幸运,真的是佛菩萨保佑,能活这么大的年岁,学佛五十四年,讲经四十七年;世尊讲经四十九年,我再讲两年就四十九年。没有这么长的时间不行,对於中下根人来说非常非常的重要。智慧开才能够破烦恼,也就是《华严经》上讲的妄想分别执著,真智慧开了,这个东西没有了。真心里头没有妄想分别执著,妄想分别执著就是业惑,分别、执著属於业,是烦恼;起心动念是惑,是迷惑。好,今天时间到了,我们就讲到此地。
诸位同学,请坐。请看「菩萨问明品」,第六正教甚深,勤首菩萨偈颂第六首:
【譬如赫日照。孩稚闭其目。怪言何不睹。懈怠者亦然。】
读这些经文使我们非常的感慨,障缘太多不胜枚举。勤首菩萨在此地举了九个比喻,说明障缘之多,障缘之深,障缘之重,许许多多修学的人在这一生当中不能成就,读了这些经文我们就明了了。可是最重要的意思,自己要常常反省,我有没有这个障缘,这点非常重要。如果自己知道自己的业障,这才能忏悔,才能把业障除掉;如果自己不知道,那就是随业流转,哪有不退堕的道理!
这一首的比喻,这是第四个比喻,「闭目求见喻」,清凉大师为我们开示,注的文字不多。「智微识劣,喻彼孩稚」,就像孩童一样,幼稚园的小孩确实智微识劣。我们在这个世间,甚至於有很高的地位,有很丰富的学识,但是学佛,谚语所谓隔行如隔山,佛学里头是幼稚园。这个话早年我听李老师说,李老师在慈光图书馆办「大专佛学讲座」,第一届开班的时候学生只有四个人。我记得两位是台大的,一位是师范大学的,另外一位是政治大学的,四个学生,年轻的学生,大概都是大学三、四年级的。头一堂课老师就说了,你们在世法里面是念到高等学府,大学生,可是你们要学佛,学佛你们是在幼稚园,那就不是大学生,幼稚园。上课的教室真的是在幼稚园,坐小板凳,在幼稚园上课,跟这个比喻很相应。
下面清凉大师说,如果就闻慧来讲,「虽对明师,不肯谘决」。这个地方讲的闻思修三慧,我们只可以说大乘,不能说菩萨。三慧里头浅深差别也很多,绝对的标准是法身菩萨,闻思修三慧他是一次完成,不分阶段的。那么学大乘,初学的人真的是有阶段,不是没有阶段。《华严》上说的「行布不碍圆融,圆融不碍行布」,行布就是次第,有浅深差别,圆融是没有次第,浅中有深,深中有浅,浅深不二,这个很不好懂,这才真正是大乘佛法。譬如我们讲浅的,初学的人下手,以世法来讲,中国古时候儿童上学,中国古时候没有幼稚园,而幼稚园就是家教,父母教!父母用什么方法来教?身教,这一点非常重要。
周文王的母亲太任,距离我们现在差不多三千年了,在那个时候她就懂得家教。我们相信家庭教育绝对不是从太任开始,太任再往前面推,文字上的记载,有明文记载的,尧舜就非常重视家庭教育。文字记载,太任怀孕的时候,就是怀的文王,她起心动念、言语造作非常谨慎。为什么?影响胎儿。经典上所记载的,这个时候太任「眼不视恶色,耳不闻淫声,口不说傲言」,就是傲慢的言语没有。真正做到儒家所说的「非礼勿视,非礼勿听,非礼勿言」,她做到了,这就影响胎儿。所以文王接受教育,没出世就开始了,你说这个根基多好。出生之后,这么好的母亲,让他六根所接触的全是正法,孝悌忠信,礼义廉耻,仁爱和平,六根所接触的环境全都是这个。
这个要父母,父母要不教,小孩实在讲禀赋相差不远,正如《三字经》上所说的,「人之初,性本善,性相近,习相远」,这是孔夫子《论语》里面讲的。一切众生性相近,习就要教了,从小让他习惯成自然,习性与本性相应这就对了。本性是什么?伦理道德是本性,尧舜那个时候教学的宗旨,是父子有亲(亲爱),君臣有义(道义),夫妇有别,长幼有序,朋友有信,就教这个。而且怎么样?人民都能够做到。为什么人民能做到?尧舜自己本身做到,真的是做得非常圆满,生活、工作、处事待人接物,一生当中没有违犯这个原则。所以后人称他为至圣,中国人称古圣先王,就是指的尧舜。到文、武、周公,文王、武王是父子两代,周公也是文王的儿子,辅佐武王,圣人,这是我们一般讲不是凡人。现在的话说,「学为人师,行为世范」,这八个字他们真的是当之无愧。
遇到了好的老师,不肯认真学习,不能常常向老师请教,这个错误。学问学问,学就是要问,你不问到哪学?「夫子入太庙,每事问」,其实我们读了这些文字心里很清楚,是不是孔子不知道?知道!知道为什么问?就跟佛经上,你看文殊菩萨提出这么多问题,文殊菩萨怎么会不知道!为我们问的。给初学的人,给学者做个榜样,做样子,也就是现身说法教你怎样学。你不问怎么行?世出世法,德行、学问成就,它的顺序真的就是佛法里说的「信解行证」这四个字。信非常重要,对自己有信心,对老师有信心,对父母有信心,对自己所学的这个课程有信心,你才能学得好。当然疑问很多,断疑生信,谁帮你断疑?老师!传道、解惑,惑是你的迷惑,他要帮你解除迷惑。可是你要问,世出世法的老师都一样,你要不问他不说。你看佛经,这么多的典籍,几乎每一部经都有启请的。那个启请就是他提出问题问的,世尊为他解答,这样记录下来就成为经典。
可是也有无问自说的,那很少,那是例外。老师观机,对学生的程度、根性了解得很透彻,有很重要的东西,知道你能够接受,你可以学习,你问不出来,这种情形之下,老师不问也说。所以佛法里,十二分教里头有无问自说,诸位看《阿弥陀经》就是无问自说。佛经翻译的时候也有个体例,凡是这部经经题上冠上「佛说」,就是佛无问自说。为什么有的经上冠上佛说,有的经没有冠上佛说?譬如《华严经》就没有佛说,《大方广佛华严经》,没有说「佛说大方广佛华严经」;《妙法莲华经》也没有佛说,《金刚般若波罗蜜经》也没有佛说。为什么有的经有佛说,有的经没有佛说?这个初学都有问题。老师为我们讲解,经文正宗分第一句话是佛说的,通常这个经题就安上「佛说」。第一句话不是佛说的,是弟子们启请的,通常讲这个经题上不用佛说,表示是有人启请的。我们看看《大藏经》这么多经典,没有加「佛说」的多,有加「佛说」的比较少。这个我们就懂得了,经题上每个字都含著有意思在,不是随便说的。
所以亲近明师,你们诸位看这个「明」是光明的明,不是名气很大的。名气很大那是福报,不一定他智慧就大;智慧大也不一定会出名,真有大智慧,真有大德行,不出名,没有人知道的,历代高僧里头都有。出了名的是福报,名也是福,属於福报。但是一般谚语说得好,名过其实没有好处,应该是什么?实至名归,那你名气再大没有害处。如果说是名超过了实际,没有好处,往往生傲慢,自以为是,这么一来就堕落了。就是此地讲的,为什么不能成就?这是我们不能不知道。我们今天在这个社会上,如果小有名气,你自己会不会感觉得很荣耀,感觉得现在人所讲的「值得骄傲」?如果你有这种感觉,你就坏了,再向上提升难了,你的德能、你的智慧到底有多少?我相信不大。
为什么?真正有学问、有德行的人,不要说是佛门,我们以世间法来说,儒家讲的「学问深时意气平」,一丝毫骄慢都没有。真有学问,真有德行,对什么人都有礼,真正是《弟子规》里面所说的,懂得尊重别人,跟别人接触必然是「怡吾色,柔吾声」,说话温柔,容貌欢喜。像弥勒菩萨(布袋和尚)一样,笑面迎人,这是有德行、有学问的;板起面孔,傲慢的样子,这个人不是有真正德行,也没有真正的学问。夫子《论语》里头记载,夫子有句话说得很好,他是用比喻说,譬如这个人他的德行、他的才干像周公一样,如周公之才之美,这是夫子赞叹。夫子一生最佩服的是周公,他也很想学周公,没有缘分,周游列国目的在此地,没人用他。他说这样的一个人,「使骄且吝,其余则不足观也」,这个人傲慢、自以为了不起、吝啬,夫子说那是假的,不是真的,不是真的德行,不是真的学问。
如果是真学问、真德行,接触大众一定是和蔼可亲,每个人看到你跟你接触的时候,欢喜你,尊重你,也畏惧你,大人之德。所以让人家见到你生敬畏之心,敬是敬爱,我们一般讲又喜欢你,又怕你,那真正是大德大能,真正有学问。所以遇到明师,明师就是真的有智慧、有德行、有修养,在佛法里面讲有修有证。遇到这样一个好的老师你可不能放过,要常常去请教;常常请教,老师知道你好学,才肯认真教你。这个教学是广泛的,譬如课程之外的,生活、工作、处事待人接物,我所学的东西怎么能用得上,应该怎样应用才恰当,这都是问题。问功课的问题,这种学生多,问我所学的怎么能落实到工作上,很少很少。
所以今天学校里面的学生,他有做事情的能力,他不会做人,他不会生活。什么原因?我也是在学校念书出来的,也在学校教过几年书,我很清楚。学生从来不问这个问题,没有问到,我学的这个东西怎么用在生活上。所以,虽然考试能考九十几分,能考一百分,不会做人,不会做人就不会处世,这就是现在社会的现象。每年你看看高等学府毕业出来的人有多少,博士、硕士太多了,可是一般公司行号想雇人,找不到人。这些人有能力做事,不会做人,不会做人有的时候就会把你公司搞垮,为什么?得罪人。於是不敢雇,那么变成这些受过高等教育的,真的毕业就失业,毕业之后找不到工作,失业,这是现代社会现象。
古时候没有,古时候是学而优则仕,不愿意出来做官就变成隐士、高人,他们生活虽然很辛苦,生活非常快乐。颜回就是很好的榜样,生在乱世,有道德、有学问。我相信《论语》里面开头这句话,「人不知而不愠,不亦君子乎」,我相信这句话孔老夫子很可能是从颜回这个地方所感叹的。颜回在弟子当中,夫子的评判是第一,但是处於乱世,一生不得志。而夫子本身亦复如是,他老人家本身一生也不得志,这师徒二人在那个时候确实人不知而不愠。孔夫子的出名是后代,到什么时候?汉武帝制定国家教育政策,采取孔孟学说为教育主修的课程,这样才把他的身分、地位提高,后来成为万世师表,后人。他老人家在世的时候也是默默无闻,这个我们要知道,真的是大德,后世出名也是大福报,这是我们要晓得的。明师很难遇,可遇不可求,遇到之后要问疑,无论是哪方面的疑惑都要化解,所以说断疑你才真正能生信。
第二个意思,「约思修者,虽对教日,心眼不开,责圣道之不生,何其惑矣」。这个过失就更重了,但是这两种学生浅深差别不一样,前面是初学,闻慧是初学;后面这一段就有相当的深度了,真正在做研究,真正在落实、学习。这一类的人虽对教日,「教」在此地是说佛菩萨的教诲,「日」是比喻,佛菩萨的教诲是真实智慧,智慧是光明,用日来比喻、来形容,圣人的教学像太阳一样普照十方。但是自己怎么样?心眼不开,这是我们一般讲开悟,他不悟,虽然天天接触圣教,不开悟。这什么原因?看下面一句你就明白了,「责圣道之不生」,他不回过头来检点自己,他怪别人。怪别人什么?怪佛菩萨没有加持他,没有保佑他,怪经典为什么这么深,为什么这么难懂,怪老师没有好好的教导他。你看他自己一点责任都没有,一点过失都没有,过失全在外面,这就是他自己真正的过失。
岂不闻圣学,不但是圣学,世间学术也不例外,一分诚敬得一分利益,十分诚敬得十分利益,这个事情很明显。一个老师教二十几个学生,我们过去在台中跟李老师学经教,就是现在讲的学讲经。他开个经学班,培养弘法人才,这个班办了两年,他老人家一生只办过这么一次,两年就结束了。二十多个同学,我们在一起学习,我在班上算年轻的,我们二十几个人,大概比我年岁小的有六、七个,比我小的,三分之二年龄都比我大。我们二十多个人,老师在一个讲堂上课,我们这二十多个学生都在听讲,都听老师的,各人得的益不一样。得益不一样,跟诸位说,就是学生对老师的诚敬不一样,就应了印祖这句话,一分诚敬得一分利益,十分诚敬得十分利益。凡是诚敬从哪里表现出来?认真学习。接受老师授课的时候,一心专注,一面听课一面还打妄想,不行!一面听课,一面私下跟同学还杂心闲话,不行!你怎么能成就?
所以,学生哪个能成就,哪个不能成就,老师是清清楚楚、明明白白。他在讲台上往下一看,哪个人专心,哪个人散乱,清楚!专心的人得益,心散乱不专的人不得益。讲经亦复如是,讲经就是授课,就是上课。讲经时候的听众跟上课情形不相同,上课学生是固定的,讲经听众不固定。有的人天天来,一堂不缺;有些人偶尔来,一个星期来个一、两次;有些人甚至於一年看到一、两次,流动性很大。讲经这种场所是对大众的,不要求大众天天来,天天来听当然有好处。我们《华严经》是采取讲经的方式,就是对大众授课的方式,不是对学生。对学生的讲法,我们就不会讲得这么详细,为什么?他的课本是一贯的,真的所谓是点到为止,学生天天在学,他要一直学下去的。可是面对大众,流动性很大,我们就要有慈悲心。怎么个讲法?今天有一、两个人他一生当中可能只来听这一次、两次,他听了要不得受用的话,那我们就对不起他。
佛氏门中不舍一法,佛氏门中不舍一人,一个人一生当中有一次接触,这个缘都很殊胜,我们都要想到,都要顾及到。因此,我们字字句句这个经文讲得很广,讲得很深,你纵然来听一次,这一次你也能听到一个完整的利益,你没有白来。这就跟教室里头对学生授课的方式不一样,学生授课,今天不行,他明天还来,今年不行,还有明年,他有很长学习期间。面对广大群众,甚至於国外来的,真的,他只能够来两、三天,甚至於确实只能来一次,统统都要顾到。这个才叫普度众生,普遍的帮助有缘的众生,一次的接触都是有缘。
我们顾虑到了,他自己能不能得益就在他自己的诚敬,诚敬就是专注。具足我们刚才讲的信心,他有自信心,这非常重要。佛法讲信心,第一个是讲信自己,相信经本、佛菩萨的教诲,相信讲经的法师,一心专注,他能得利益。甚至於他听经得的利益超过了讲经的人。有没有?有,很多,古人所谓「青出於蓝而胜於蓝」,就这个道理。讲经虽然讲得没错,讲的人未必真修,这一品经里头统统都说到;但是听经的人他如果善根深厚,他一听就觉悟,他就能依教奉行,超过老师,这种情形在教学里面很多,不难见到。所以,谚语才讲「善教不如善学」,会教的人难得,会学的人更难得。中国古人常讲,「有状元的学生,没有状元的老师」,哪一个教书先生是状元出身的,没有。多半是秀才,秀才教出来的学生考中状元,超过老师,这个在历史上太多了,真干。你看一个人中了秀才之后,一生做秀才,就不能够再上去,都有原因的,不是没有原因。
我们这一品经读完之后,真的得很大的启示。所以这些业障,总而言之统统叫做业障,这么许许多多业障,我们有没有?行有不得,反求诸己,这都是尧舜教的,孔子常常提到,孟子也常常提到,圣人的话。我们遇到困难,遇到阻碍了,不可以责备别人,那你是错误,你不会有长进,不可以怨天尤人,要反省。过失肯定在自己,自己没有真正的德行,不能感化别人,没有真正的学问,不能解决问题。学问是真智慧,真智慧能解决问题;没有真实智慧,你怎么能解决问题?
我们生在这个乱世,无论是家庭,无论是社会,非常复杂。多少聪明人天天在想方设法来解决,能解决得了吗?愈解决麻烦愈多。现在社会上最严重问题是消弭冲突,冲突能消灭得了吗?不可能,正是老子所说的话,「和大怨,必有余怨」,这不是解决的办法。所以中国古圣先贤教我们,怨仇要化解,冤家宜解不宜结。化解从哪里化解起?反求诸己,真正能化解,从自己本身做起。我常常讲,我是把儒佛合起来说,我们真干,干得有效。哪个人没有怨家债主?这一生没有跟人家结冤仇,还有前生前世,生生世世,不可能的事情,怨亲债主每个人后头都一大堆,都没有法子计算的。怎么个化解法?
要从自己内心,把对人、对事、对物对立的念头化解掉,跟任何人不对立,跟任何人不起冲突。遇到即使极大的毁谤、侮辱、陷害也不放在心上,为什么?这叫化解。化解不是从外面,不是从对方,从自己内心化解,你的心就非常快乐,不亦悦乎!真的,这个化解久了,你自己所谓相随心转,体质也随心转,真的就变了。那些怨亲债主看到你这个样子也欢喜:算了,原谅他!不要跟他计较了,他是个好人。这就是自己真诚到极处,感动别人,这个方法才真正能化解,化解冲突。对立、报复的念头没有断,永远不能化解,生生世世冤冤相报,没完没了。好,这首偈我们就讲到此地。
诸位同学,请坐。请看勤首菩萨偈颂第七首:
【如人无手足。欲以芒草箭。遍射破大地。懈怠者亦然。】
清凉大师注解里面跟我们说,这是第五个比喻,「阙缘心广喻,喻愚人无净信手以持定弓,复无戒足以距惑地,以劣闻慧箭,欲遍射破业惑厚地,空欲难遂」。注解文字虽然不多,把这首偈的比喻都说出来了,我们学习清凉大师这一段的开示,经文的义趣尽在其中。这是比喻愚人(愚痴之人)没有净信,把净信比作手,你看把戒比喻作足,『如人无手足』。『欲以芒草箭』,芒草制的箭怎么能够射穿东西?这像小朋友的玩具一样,你用它来射地,想把地射穿,那不可能的事情,这是比喻『懈怠』。
第一个净信,真的是难。什么叫净信?如果对於你所修学的有丝毫疑惑,你的信心就不清净;清净信心非常希有,人有净信,哪有不成就的!佛在《金刚经》上告诉我们,「信心清净,则生实相」,信心清净就是此地讲的净信,这个清净的信心没有,难!太难了。说到这个地方使我想到我在早年受戒的时候,我出家之后两年才受戒。我出家就教佛学院,也教了两年,也在各地方讲经,一出家就干这个事情。两年之后,这才有缘去受戒。受戒回来之后,当然第一个是看老师,感谢老师的教诲,我的老师是李炳南老居士。
我去看他,还没进门,他在大厅里面,我在门外,看到了。看到,他就指著我:你要信佛!你要信佛!很大的声音,讲了好几句。我听了都莫名其妙,我怎么不信佛?我要不信佛我怎么会学佛?我要不信佛怎么会出家?我要不信佛怎么会去受戒?所以他讲的话我有疑惑。我走进去,他叫我坐下,我坐下来,老师知道我有疑惑,不要等我开口,他老人家就说了:「信佛不容易!不要以为你现在已经受了戒回来,你就信了佛,有许多甚至於老和尚,到八、九十岁,临命终时还不信。」我是愈听愈迷惑,不知道他讲的是什么意思。最后他说出信的标准,什么叫信?依教奉行才是信。这个我就体会到了,我们学的没做到,他这一提我就明白。
你说我们一般讲受三皈入佛门,我入佛门大概是一年多,我跟章嘉大师一年多才皈依。还是别人劝我的:你的福报太大了,你能够亲近大师,大师亲自教你,不容易,你还不皈依?我心里想,好,我皈依!这正式拜他老人家为老师,他给我一个皈依证,也给我取了法名,实际上这都是形式。是皈依了,皈依的意义不懂,什么时候我才把皈依的意思搞清楚?我讲《六祖坛经》的时候才真搞清楚、真搞明白。《坛经》里面有传授三皈,六祖大师在开示里头说「皈依觉,皈依正,皈依净」,跟我们平常传授三皈不一样,我们平常传授都是念的「皈依佛,皈依法,皈依僧」。六祖能大师不是这么说的,他说皈依觉、皈依正、皈依净,然后再接著说「佛者觉也,法者正也,僧者净也」。
他为什么要这样说法?六祖去我们一千三百多年,唐朝时候的人,他为什么不说皈依佛法僧,一定要说皈依觉正净?所以我们读书人从他的语气能体会到,唐朝那个时候,大概对於皈依的观念逐渐起了变化。那就是什么?有形式没有实质,又何况一千三百年之后的现在,统统是形式。形式得不到利益,缺缘,一定要晓得三皈真正的意义。我们今天受了三皈,形式上受了,实际上呢?实际上完全没有。我们在日常生活当中,依然是迷而不觉,依然是邪而不正,依然是染而不净。诸位想想,是不是这样的?别人是这样,自己也不例外,也是这样的,还是迷邪染。
三皈叫做「翻邪三皈」,也就是从迷邪染回过头来依觉正净,觉正净是自性三宝,不是依外头。佛法不依靠别人,要靠自己,自性觉是真佛,自性正是真法,自性净是真僧,佛是教我们皈依自性三宝。我们有没有回头?皈就是回头的意思,回归,依是依靠,这个意思深。今天我们在日常生活,处事待人接物,我们依什么?我们依迷邪染。所以,起心动念无不是罪,《地藏经》上说的,说得一点都不错。迷邪染怎么会不造罪业?起心动念是造罪业,言语动作也是造罪业,出不了三界,出不了轮回。佛教导我们,这是正法,正法是教给我们要回归自性。佛门里面祖师大德常说,把你父母未生前本来面目找到,那个本来面目就是自性,就是觉正净,觉正净是父母未生前本来面目。那么我们今天在六道里头搞轮回,面目全非,不就是这么一回事情吗?
找回来从哪里下手?从信。相信自己自性具足觉正净,自性具足戒定慧,具足无量智慧、德能、相好,你从这个地方建立信心。这正是儒家《三字经》上所讲的,「人之初,性本善」,本性本善是我们的本来面目,我们今天为什么变得这么不善?迷而不觉是不善,邪而不正是不善,染而不净是不善。迷邪染是不善,什么是善?觉正净是善。儒没有佛讲得那么透彻,没有佛讲得那么详细,你说儒有没有讲到?讲到了,你细心去体会,正是圣人所见,大略相同。所以一切要反求诸己,这就对了,不可以怨天尤人。
蕅益大师在《要解》里面跟我们讲六个信,这是入佛门的第一课,「信自己」,刚才说过了。「信他」,他是什么?他是老师。我跟这个老师学,我不信他,你还能有成就吗?我们的根本老师是释迦牟尼佛,我们称本师释迦牟尼佛,根本的老师。你相不相信?你不相信他,你怎么能学到东西!老师不在了,老师不在老师的教训还在,经典就是老师的教诲。留下来的这些教科书、讲义在,佛所讲的是教科书,祖师大德的注解是讲义,你相不相信?先决条件,你跟这个人学,你就得信他,不信他决定不要跟他学。为什么?你跟他学浪费时间、浪费精力,你一无所获,这就错了。你对这个老师相信,对他有信心,对他尊重,他说的话我们完全接受,完全依教奉行,师生关系才能建立,这是真的关系,不是假的。老师承认他是我的好学生,学生承认这是我的好老师,师资道合。不敬不行,阳奉阴违得不到利益。
我们自己做过学生,也做过老师,这个经验很丰富,自己是从这里走过来的。谁能得利益?具足清净信的人能得利益。所以尊师重道,绝对不是这个老师觉得自己了不起,「我有道德,我有学问,你们对我要尊重」,不是的,如果老师有这个念头,他一文不值。老师看到这个人尊师重道,就晓得这个人对道学重视,非常认真受教,老师要特别照顾他,你要不照顾他,你对不起他。他有十分诚敬,你就要教他十分,你教他九分,还欠一分,对不起学生。如果这个学生只有三分诚敬,你不要教他四分,为什么?那一分是白教,他装不进去,他那个器只有那么大!所以你能得多少,还是在自己,不在老师,这反求诸己太对了!所以对老师要相信。
第三,信理、信事,宇宙之间一切万法都有理、也有事,这些理事经典上都讲得很清楚;理事之外,还有因、还有果。蕅益大师讲这六个字,「信自、信他、信事、信理、信因、信果」,这样你的信心才具足,信心才圆满。对於自、对於他,没有疑惑,对於理、事没有疑惑,对於因、果没有疑惑,叫净信。这个净信可不容易!谁具足净信,这个人一生决定成就;教下决定大开圆解,宗门决定大彻大悟,念佛决定得理一心不乱,生实报庄严土,你说这个信心多重要。现在这个人学佛学得也不错,没有信心,信心不足,他还有疑惑。甚至於有疑惑自己还不知道,自以为是,不肯向高明请教,这在修学的态度上就差了。古时候自己有疑惑,不耻下问,到处去请教,叫参学。参学什么?参学是到处请教,求别人开示,求别人指导,虚心求教他才能成就。稍稍涉猎,丝毫贡高我慢,轻慢别人,高抬自己,决定不能成就。
首先讲净信,有净信才有定,为什么?我信老师我一定跟这个老师学,老师所教导的我能够理解,我能够依教奉行。我跟章嘉大师三年,他老人家圆寂了,我佛学的根基是章嘉大师奠定的,我非常感激他。没有那三年的根基,我跟李老师学教,也会像此地所说的缺乏净信。我的基础是章嘉大师奠定的,以后在台中十年学教能有一点成就,靠那个基础。那个基础里头,尊师重道,一心专注,所以心是定的。李老师特别教我,就是入门的时候三个条件,这三个条件是定功。第一个条件,你拜我做老师,跟我学,从今之后只可以听我一个人讲经说法;其他的无论是法师、大德讲经说法一律不准听,只能听他一个人的。为什么?心定。所以你看你对老师有没有信心,你有信心你心定了;你没有信心,老师这么说,偷偷的还去听别人的,这就不行。
第二个,你眼睛会看,你会看佛经,你会看这一切书籍,你所看的文字,不经过我同意,包括佛经,都不准看。想看的东西一定向老师报告,老师同意才可以,连佛经都是这样,何况别的。心定了,不乱看,不乱听、不乱看,心定了。第三个条件是你从前所学的我都不承认,要全部放弃,从今天起从头学起。为什么?过去学的东西我要承认了,你会拿这个东西来辩论,老师还要跟你辩,这多辛苦!一概不承认,不作数。末后跟我说,这三个条件也不是永久的,五年,五年之内一定要遵守。我们这才懂得,古时候的人拜老师,五年学戒,什么戒?就这三条戒。五年为期,五年当中一定要遵守,这个五年你的心定下来了。我学得很好,很有受用,三个月之后就有效果,心清净了,半年之后效果就很殊胜,就对老师这个三条非常敬佩。五年之后,我就向老师说,这个方式很好,我自己发心再守五年,老师笑著点点头。
我遵守他这三条教诫十年,出来讲经说法,弘法利生,教学相长,有能力禁得起磨难,有能力禁得起考验,靠这两个老师的指导,一切懂得反求诸己,决没有怨天尤人。但是初学,烦恼习气在,要修忍辱波罗蜜,最初的时候不怨天、不尤人,是忍!忍耐著。慢慢以后功夫深了,智慧逐渐现前,才真的化解了。所以,我如果像那些算命先生给我算的,寿命只有四十五岁,我四十五岁就走的话,我的功夫是在忍辱,没有智慧,没有定慧;有忍辱才能够到禅定,有定功才能生智慧。所以我今天有这么一点定慧,是寿命延长了三十年,没有这三十年的话,我那个时候的功夫是忍辱,在六波罗蜜里面只有前一半,布施、持戒、忍辱,后一半没有,精进、禅定、般若没有。以那个基础,再有二、三十年功夫,学习才能够契入境界。
我一生这些历程,你们同修要是细心的人都能够理解。为什么?看看我早年,早年没有录相,有录音,你听听我在三十年前讲经的录音带。你听听那个时候的,听听三十年前的,听听二十年前的,听听十年前的,听听现在的,你就晓得那个进步一个阶段一个阶段不一样。现在走向什么?纯净纯善,向这个目标迈进。什么都能忍,无论是跟什么人相处,你要怎么样我都随顺,没有反对的意见,什么都好。为什么?「凡所有相,皆是虚妄」,「一切有为法,如梦幻泡影」,你有执著,你有分别,错了!本师释迦牟尼佛什么都能忍,接触一切众生,天天到外面托钵,给什么吃什么,没有不欢喜的;有好吃、有难吃?没有,用心念把境界摆平了。这佛常讲的,一切法从心想生,自己纯善纯净的心把外面境界摆平了,摆平就是一真法界;十法界、六道、三途不平,平等就是一真法界。所以,有净信而后才有定,这个定比喻作弓,你才拿到定弓。
「复无戒足以距惑地」,因为偈颂里面讲「如人无手足」,手是比喻信,足是比喻戒。你看又没有信,又没有戒,这怎么行?这两个字太重要了,这是修学的根。「戒是无上菩提本,长养一切诸善根」,这是佛在《华严》上讲的。因戒得定,因定开慧,我们从哪里学起,从规矩,规矩就是戒律,你要守规矩。我跟李老师学习,要守他这三个规矩,这三条戒。在佛门里面,根本的戒律是「净业三福」,这是根本的指导原则,最高的指导原则,三条十一句。第一条「孝养父母,奉事师长,慈心不杀,修十善业」,你做到没有?这个四句完全落实在十善业,《十善业道经》,《十善业道经》虽然是经,但是实际上是戒律。这是什么?这是学佛的预备课程,没有正式学佛。像我们读书一样,先读预科(预备班),然后再进入正科班,这是预备班。
我们连预备班都没有读过,怎么能进入正科?正科是第二条,第二条三句,「受持三皈,具足众戒,不犯威仪」。三皈觉正净你才能学得到,你没有前面第一条,第二条学不到。所以,我们今天受三皈、受五戒、受菩萨戒,都是形式,没有实质,实质一定要从第一条建立。你看第一条,我刚才给你讲了那么多,是「奉事师长」,但是第一句「孝养父母」,不孝父母的人他怎么会尊敬师长?奉事师长的人决定孝顺父母。所以孝是根之根,佛法是师道,师道建立在孝道的基础上,你说这多重要。
入门正是世尊教导我们的,「不先学小乘,后学大乘,非佛弟子」。你看净业三福,你不按照这个程序去修学,非佛弟子。孝亲尊师、十善业是世间法,佛法是建立在世间法的基础,师道是建立在孝道的基础上。你没基础怎么行?然后你才晓得我这几年为什么那么重视《弟子规》,《弟子规》里面所讲的就是孝亲尊师,我们「净业三福」前面两句,后面两句就是十善业道。《十善业道经》过去我详细讲过一遍,好像是八十个小时,我自己不清楚,听说光碟是八十片,应该是八十个小时。八十个小时太长了,所以我又把它浓缩、精简,做了一个节本,希望把八十小时变成四十个小时,便利於初学。这个节本好像也做好了,应该很快就可以流通,这是基础。
然后才能够真正修学三皈、五戒、菩萨戒,或者出家的沙弥戒、比丘戒,你才真正能够受持,真正能做到,欢欢喜喜,一点困难都没有,奠定德行的基础。再往上成就学问,大学问!「发菩提心,深信因果,读诵大乘,劝进行者」,自行化他。这是顺序,不能够躐等的,躐等就错误。所以,我们今天的戒足就是弟子规、十善业道、三皈、五戒,戒足。你有这四样东西,不能躐等,这四个次序不可以躐等的,弟子规后面十善业,十善业后面三皈,三皈后面五戒,无论在家、出家,你有戒足了,你有净信,你有手。你这个人很健康,有手有足,不像此地讲的这个人没手没足,他能成就什么?这叫有手有足,然后才能往上提升,才能发展。
以距惑地,惑是什么?诱惑、迷惑。你有净信,你有戒定,现在人讲你有免疫的能力,外面这些病菌你不害怕了,你有免疫的能力。换句话说,你只要有净信,有戒定,你就能够不受现代社会名闻利养、五欲六尘的诱惑。距惑,拒绝它的诱惑,不受它的诱惑,这就对了。为什么我们今天名闻利养、五欲六尘在面前你还会动心?你没有净信、没有戒定,你会动心,你会受它影响,你会犯错,你会堕落,道理在此地。功夫不深的人明知故犯,没有办法,忍不住,还是要犯,戒定功夫不够!怎么办?你要尽量回避,少接触,最好不接触。所以古时候初学的人,定慧功夫不到家,住山,寺院庵堂都在深山里,人迹罕至,很少人到那里去。从前的人工作都很辛劳,哪有像现在还有放假观光旅游,从前没有。
再是「以劣闻慧箭,欲遍射破业惑厚地」,业惑是无量劫来累积的烦恼习气,这个太厚太大了。你只有小小的一点闻慧,戒定慧,你就想来破无量劫累积的这样厚、这样广的业惑,这是不可能的事情。智慧开了,明心见性,业惑就没有了,业惑没有,就像空中的云彩没有了,日光遍照大地,没有云层障碍。你自性里面的般若智慧完全透出来,自性里面的德能相好完全现出来了,跟十方一切诸佛如来无二无别,这就是为什么要学佛。有人问:很奇怪,你为什么要学佛?正确的答案,学佛没有别的,无非是恢复自己本性本善,恢复自己本性本具的智慧德能而已,这是应该的。我们自性本善,现在变成不善,自性有那么多智慧德能,现在都失掉了,我今天接受这个教育,要恢复。你要问,恢复就是成佛,能不能成佛?能!你为什么有那么大的自信心?这是自性本有的,怎么会不能?
马鸣菩萨说得好,「本觉本有,不觉本无」,我们今天烦恼、习气、业障本来没有,本来没有的当然可以消除,可以把它断尽,本来有的当然可以恢复。不是说本来没有的我要求,那就很难,能不能得到是个问题;这是本来有的。所以理要搞清楚、要搞明白,我们的信心才能生得起来,由信心达到净信,这个非常重要,净信可不是初学就能够得到的。所以最初学佛是迷信,佛是什么一无所知,搞清楚、搞明白了,这叫正信。这就不是迷信,是正信,就是我有理由信他,有条件的信他;到一切疑惑都断掉的时候,叫做净信。一个人从正信到净信,少则十年,多则三、四十年,净信才现前。所以学佛,我也常说要长寿,没有长寿,净信还没有现前,寿命就到了。这是什么?这也叫业障,这是烦恼。
《八大人觉经》里面讲的四种烦恼,死是一种,我还没有成功,寿命到了。所以,没有足够的时间,你达不到这个境界,中下根人。上上根那是例外,那真是所谓一闻千悟,上上根人。我们不是那个根性,中下根人,中下根人需要一门深入,长时薰修。我自己非常幸运,真的是佛菩萨保佑,能活这么大的年岁,学佛五十四年,讲经四十七年;世尊讲经四十九年,我再讲两年就四十九年。没有这么长的时间不行,对於中下根人来说非常非常的重要。智慧开才能够破烦恼,也就是《华严经》上讲的妄想分别执著,真智慧开了,这个东西没有了。真心里头没有妄想分别执著,妄想分别执著就是业惑,分别、执著属於业,是烦恼;起心动念是惑,是迷惑。好,今天时间到了,我们就讲到此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