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方广佛华严经 (第一三五九卷) 2005/2/19 澳洲净宗学院 档名:12-017-1359
诸位同学,请看「菩萨问明品」偈颂第七首看起:
【众报随业生。如梦不真实。念念常灭坏。如前后亦尔。】
这四句偈前面两句空观,后面两句无常观。我们看清凉大师的注解,「后一偈」,就是第七首偈。「略显二观,上半明空观,报从业生,如梦从思起,不实故空。下半明无常观,由上不实故,念念无常,前即过去」。前是前面的,前面一刹那就过去了。「已灭事显,例后现未」,现是现在,未是未来。「当灭不殊」,跟过去的道理、事完全相同。这个意思不难懂,可是这首偈对我们凡夫来说关系太大了。这是要讲到因缘果报。
「众报」前面我们讨论过,六道众生的果报有两大类,就是这个业,『众报随业生』。六道里面,你要到哪一道去受报,有天,有人,有畜生,有饿鬼,有地狱,你到哪一道去受报,这是引业。引是引导你到哪一道,善业生三善道,恶业生三恶道;这个业是过去世所造作的,这一世所造作的,那是来世引导你到哪一道。所以佛在经上跟我们说「欲知前世因,今生受者是」,我这一生所受的就是!受的是果报,果必有因。「欲知来世果,今生作者是」。我们要想我们来世的果报如何?那你就得想想你这一生所造的,这一生当中对人对事对物,起心动念、言语造作是与善相应还是与恶相应?与善相应有多少?与恶相应有多少?这就知道了,用不著去问人,清清楚楚、明明白白。这是真理,这才是事实。这是我们要想希求好的果报。
三界六道总是无常的,这佛在经上讲「无常苦空」,这讲六道,实实在在的。天寿命长一点,长一点不能永恒保持。我们在讲席里面跟诸位说过,我们人寿百岁就算很长了。诸位有没有看过水面上有一种小虫,在水面上行走,叫蜉蝣,中国人叫蜉蝣。蜉蝣的寿命只有几个小时,朝生暮死,它也是一生。蜉蝣看人的寿命,实在讲它不知道,它要晓得人的寿命七、八十年,一百年那么长的寿命,就正像我们人,我们人的寿命算一百年,一百岁,我们看欲界天、色界天、无色界天,实在讲就是蜉蝣看人身一样。我们人生这五、六十岁过世了,那就像欲界天;七、八十岁,那就像色界天;一百岁,就好像是无色界天。时间是假的不是真的。这实在讲,佛说得对,是一个抽象、错误的概念,哪里是真的!这是我们讲引业,引导。
六道超越不容易,三善道要修十善业。上品十善生天,中品十善人道,下品十善修罗。修罗有天阿修罗,福报大,为什么?他是下品十善。福比人间大得多,大得太多!人没有法子跟他比,这就知道他过去生中修了大福报。为什么变成修罗?傲慢的习气太重,好胜的习气太重,不懂得谦虚、礼让,修大福报,这就变成阿修罗。阿修罗的福报真的就是享一世,享完之后都是堕三恶道的,保不住!所以这就不如人。人要好好的修,人能保住人身,人能向天道去上升,所以人道是中品十善。
可是现在这个时代没有圣贤人教诲,现代人普遍有个错误观念,崇尚科学,对於圣贤传统的教诲,我们说得好听一点是疏忽了,说得不好听的,抛弃了,认为这个东西是落伍的,这些东西不契合实际。甚至於还有人说这些东西是过去专制帝王统治人民的一种手段,这个误会太大、太大!所以把圣贤教诲、传统教学统统抛弃了。西方人不再相信宗教了。宗教经典里面教学也都是劝人远离邪恶,认真修善,没有叫你做坏事。即使是过去专制时代的帝王他们教化众生,我们细细看看这些留下来的典籍也都是劝人行善,所以他有那么大的福报,他能够传十几代、二十几代,他能够享国几百年。我们世间人谚语常说「富不过三代」,那是什么?修的福报不大。凡是做帝王的,他不止三代。他那个富贵是人间第一,所谓是「贵为天子,富有四海」。他在做帝王的时候他修不修福?修福,古时候中国帝王,我想外国也不例外。
中国有圣人教诲,汉武帝制定了国家的教育政策,采取孔孟学说作为教学的主流、主导。这个教育政策制定之后,一直到满清没改变,朝朝代代都遵守。中国大的学派儒释道三家,小的是诸子百家,大小学派合起来也有几十家之多。为什么他们都能够崇尚儒家、遵崇孔孟,什么个道理?孔孟教的是什么?孔孟是古圣先贤传统的教诲,伦常大道。你能说他错吗?这是专制时代来统治人民的一种手段吗?我们今天不要了,伦常不要了。伦常不要,变成什么社会?父不父,子不子,家庭破碎了。
可是古时候那个社会淳朴的风气我们没有见到,也没有听人说过,所以在今天这种乱世也就麻木、习惯了,不知道反省。当然也有不少善心人士,我们称他为志士仁人,有心在研究、在探讨社会动乱腐化的因素,想方设法来挽救,这种人有,不少,可是怎么样?找不到方法。英国汤恩比博士虽然跟大家说:孔孟学说、大乘佛法能解决问题。孔孟学说是什么?不知道;大乘佛法是什么?也不知道,还是找不到。遇到一些汉学家、佛学家都讲那些高深的理论,不契合实际。所以这是值得我们深思远虑的。
我们追溯到儒学的根本,在中国典籍里面有记载的尧、舜,这文字就很可靠,记载的。尧舜距离我们现在有四千五百多年,那个时候,我们现在人称他们是部落的时代。中国这么大的幅员,国家太多太多!大国百里,小国五十里、三十里。三、五十里就是现在一个村镇,这是一个部落,在那个时候是个国家。所以周朝时代,这历史上记载的八百诸侯,八百多个小国。那个地区就是黄河流域跟长江流域,八百多诸侯。他们的疆域,国家的疆域能够有现在三、四个县,五、六个县,那是大国!小国确实就是现在的一个乡镇。他们有一个政府,政府里面也有设的职位。尧舜时候有司徒,司徒管教育。
中国人对於教育非常重视。尧舜之前,这种教育已经就存在,只是没有记载。教的是什么东西?五伦五常。父子有亲,君臣有义,夫妇有别,长幼有序,朋友有信,教这五样东西,这伦常大道。我们想想看,这个关系不是人建立的,不是人发明的,是自然的,普遍也存在动物界里头。我们看到蚂蚁,蚂蚁是群居,它也有王也有后,它也分工合作。你再看蜜蜂,动物里头都有,野兽里面,我们现在看到影片里面,常常看到动物奇观,有没有?有,野马都有个带头的,有个头目,那就是它的王;野鹿,鹿群里头也有,你细细去观察。这是什么?自自然然的道,所以叫大道,大道就是自然的,不是哪个人发明的。
人生活在这个世间,这五种关系是自然的,父子,夫妇,兄弟,君臣,朋友。既然有这种自然的关系,你一定要认清楚,你一定要随顺自然。所谓自然是道,随顺自然就是德。君仁臣忠,这是德;父慈子孝,这是德;夫义妇听,道,道德;兄友弟恭,朋友有信,叫基本的道德。所以中国的教育简单讲就是道德的教育。我们今天要回归到道德的教育,这个社会才有救。以后学术的发展,愈发展愈丰富,那是什么?那个道德基础已经坚固,「有余力,则学文」,不断的提升精神生活跟物质生活。
中国人聪明,现在外国人承认。我是在一九八二年沈家桢居士邀请我到纽约去讲经。有一天,我去的时候他请我吃饭,在一起吃饭,当时有几位美国人在一起。他们开玩笑问我,我是初到美国,他们说:现在西方人对於中国人认识比过去深刻得多了,承认中国人有智慧、中国人聪明。世界上这些族群一个、一个的来比,中国人第一。那就是外国人肯定的。他说两个、两个比,犹太人第一;说三个、三个比,日本人第一。这就说明你们是很聪明,可是你们都是自私自利,不团结。所以在社会上跟别人竞争困难,争不过别人。一个、一个你很厉害,团体跟团体你就不行,比不上别人。所以他问我,你们中国人为什么不团结?那个口吻都是有点讽刺的口吻,并不是尊重你。那我也用开玩笑的口吻就回答他,因为他们都是基督徒、天主教徒,所以我说:这是上帝安排的。我这个话说出来,他很惊讶,没有想到我这样答覆他。基督徒就怀疑,上帝安排的?我就告诉他:中国人是世界上最聪明的人,中国人要团结起来,你们还有饭吃吗?他也笑起来了,这就一笑了之。很值得我们反省。
中国人团不团结?古时候团结。团结这个名词,中国词汇里头没有,为什么?五伦的社会就是团结的社会,古代的家庭都是大家庭,几代同堂!这个家庭二、三十个人,三、四十个人是很平常的小家庭,人口不算太多,不算很兴旺。在中国历史上有记载的,通常一般的家庭绝大多数的二、三百人,诸位看过中国章回小说《红楼梦》,那就是个家族、家庭,你看看上上下下多少人?二、三百人。中国历史上记载的,家族兴旺的、人丁兴旺有一千多人。所以儒家《大学》里面讲「修身,齐家」,齐家就能治国。家庭里面有组织、有分工,就跟政府组织一样。家长是家的领导人,他家里一定有管人事的,有管家规的,那就像法官一样,有管财务的,有田地一定有专门管耕种的;亲朋好友多,亲戚也多,有管交际的,像现在外交,也分很多部门,这家的组织。所以你能治家就能治国,「家齐而后国治」。
所以如果没有规矩,不懂得断恶修善,人与人之间不懂得礼让,那你的家一定就乱。你看现在我们小家庭夫妻两个都不和,这在古代时候没有这种现象,古代时候哪有两个人家庭?没有这个道理的。至少有三代同堂,四代、五代是很平常的。清朝乾隆时候七代同堂,福报大,修得的。所以圣贤的教诲就是教我们要随顺自然的法则,随顺自然的运作,这就是道德。道德是善的,违背了道德,那就你作恶,造罪业了。造罪业那个果报,恶报,反常。所以今天你要不去读古书,不去研究这些典籍,你对於过去的社会就一无所知。
那我们了解过去的社会有什么好处?了解过去社会,那就是一面镜子,历史的镜子。眼前许许多多事情放在那里,我们知道怎样解决,为什么?史有前例。过去社会有过这么个问题,你看他用什么方法解决,这叫史实,道德是学问;有学问,有史实,什么样困难问题,你都有能力解决。而且这个解决是非常圆满、非常妥善,化险为夷。现在这个时代没有这种智慧的人,没有这种见识的人,原因在哪里?不读书之过。这个不读书是不读圣贤书,不去认真研究历史。研究历史主要就是要记取从前人的经验,来帮助我们解决现代的社会问题,无一不是因果。
同学们刚刚给我在电脑里面有一段消息,他们节录出来给我看,这个标题是什么?「富不过三代」。现代社会八成的富豪,二十年之后他就保不住,一代都保不住。讯息里头报导的是全世界的豪富排列在四百位,四百个大豪富,这是世界有名的超级豪富,报导里面预料的有八成(百分之八十),四八三百二十,保不住,二十年之后恐怕他们都不存在了,这不叫豪富。中国人称豪富至少要保三代,三代保不住的,这怎么能称为富有?要怎样才能保住?要读书,要积德,断恶修善,积功累德,你们家道、富贵才能保持。不读书,不积德,不行善,决定保不了三代。现代这个社会哪里说三代?现在讲的是三十年,你能不能保得住三十年?你能不能保得住五十年?兴旺兴得很快,倒闭也很快,破产了,真的叫昙花一现。
我们细心观察这个社会,我们很幸运这一生当中遇到圣贤教诲,遇到大乘佛法。汤恩比所说的孔孟学说、大乘佛法,我们遇到了。遇到之后,遇到这是第一个因缘,你接触到了,遇到之后你信不信?信了之后你能不能理解?理解之后你能不能依教奉行?一层一层的淘汰,淘汰到最后,没剩几个人。依教奉行到最后真的能证得,这个证得就是我们今天讲成就。学儒最小的成就,君子,就好像我们读书,拿到学位是成就,君子就是学士学位,贤人好像硕士学位,圣人是博士学位,这佛家讲证果是这么个意思。在大乘教里面,最低的学位阿罗汉,第二个学位菩萨,最高的学位佛陀;佛陀好比是博士,菩萨好比硕士,阿罗汉是学士,三个学位。所以佛法诸位一定要懂得,佛陀、菩萨、阿罗汉是佛教里面的学位,所以人人都能成佛,只要你好好的去读。佛不是神,佛不是上帝,上帝只有一个,不能有很多,佛可以有很多。就好比你读书,拿博士学位的人很多,这些道理一定要懂得,学位的名称。
那学什么东西才能拿到这个学位?佛法里面说得很清楚,我们今天之所以变成凡夫,搞六道轮回,苦不堪言,什么原因造成的?佛给我们讲这个堕落是由於烦恼习气,堕落在这里头无力自拔。烦恼有无明烦恼、尘沙烦恼、见思烦恼,这些都是佛学名词。《华严经》上没有用这三个说法,《华严经》上讲妄想、分别、执著,我们比较好懂。执著就是见思烦恼,分别就是尘沙烦恼,妄想就是无明烦恼,这都要搞清楚的。你如果说把见思烦恼,就是对一切法、一切人事物不再执著,那个执著的念头断掉了,这个人就叫做阿罗汉。我们在这里不能够细说,细说几个小时讲不完的。更进一步,我们对於一切法、一切人事物分别的念头没有了,那你就是菩萨,菩萨心平等。最高的,妄想没有,就是无明没有了,那是什么?不起心,不动念,於一切法、於一切人事物,纵然是在日常生活当中接触频繁,实际上没有起心,没有动念,这就是佛,佛的境界。大乘教里面所说的,你就以释迦牟尼佛讲经说法,他说而无说,无说而说。说跟不说,他都没有起心动念,这个境界我们无法想像,这不可思议!法身菩萨听佛讲经,听而无听,无听而听,这叫证得法性。用禅宗的话来讲「明心见性,见性成佛」,这是博士学位。
佛把他自己生生世世修行证果,把他这个经验说出来提供给我们做参考,这真正是慈悲教导我们。我们有没有成就?那要看自己功夫,就是你自己能不能信?能不能解?能信、能解这是第一步,这是学。学了之后,你要去做到,做到是行,把你所学的东西落实在你生活当中。如果你所学的跟我们日常生活、工作、处事待人接物不相干,那这种学问是空的,这叫玄学,所学非所用,实际上用不上,那就错了。圣人的学问,实学,学了马上就用上,立竿见影,立刻就收到效果。从哪里学起?从日常生活当中学起。你首先要落实在生活里头,在一个家庭里面,父慈子孝,就落实了。做父亲的慈落实了,做儿子的孝落实了,做先生的义落实了,做太太的听落实了,做兄长的友爱落实了,做弟弟的恭敬落实了。落实在日常生活点点滴滴之中,这是圣学。一家人和睦,一家人自然团结,所以团结两个字用不上!五伦就是团结。家,家团结,家族团结;离开了家之外就是社会、就是国家,社会团结,国家团结,天下一团和睦。
我们讲席里头常讲「平等对待,和睦相处」,这是圣学,真实的学问,决定不是假的。现前的生活,快乐!儒家所讲的「不亦说乎,不亦乐乎」。独居,不亦说乎;跟大众在一起相处,有朋自远方来,不亦乐乎,常生欢喜心,佛法里面讲「法喜充满」,那个世界是什么?叫极乐世界。哪里像现在的人,现在人是苦不堪言,连个安全感都没有,你说可怜不可怜?现在这个社会,不论是富贵贫贱都没有安全感。所以我们要有高度的警觉性,有一天的时间,读一天圣贤书,学一天圣贤之道,依教奉行,提升自己的智慧,提升自己的德行,提升自己的境界,我们这一天没有空过。天天提升,快乐无比!好,现在时间到了,我们就讲到此地。
诸位同学,我们还接著看第七首偈颂:
【众报随业生。如梦不真实。念念常灭坏。如前后亦尔。】
在这段经文里头我们谈到因果报应,虽然不是真的,这都是假的,永嘉大师讲得很好「梦里明明有六趣,觉后空空无大千」。这个六趣,六道轮回!我们现在确确实实是在六道轮回,而且在六道轮回的时间相当长。什么时候能脱离?没有消息。换句话说,这梦什么时候能醒?不知道,遥遥无期。遇到大乘佛法就是梦醒的因缘,那问题就是你能不能把这佛法抓住?特别是净土法门。遇到净土法门,认真依教修行,没有一个不觉悟过来,醒过来了,永远超越六道轮回,这是事实。
我们想一想,就以这个地球而论,地球上的人,科学家给我们统计的将近七十亿,这七十亿人当中,他在一生当中有多少人知道有佛教,知道有释迦牟尼,有多少人知道?不知道的人多,知道的人少。知道这些人当中,他对佛教有没有认识?有一点粗浅常识的认识也不多,深入的了解那更困难。即使世界上许许多多研究佛教的,像一些大学里面开的有佛教课程,我们也看到一些,他们的课程没有汉文,多半是巴利文、梵文。算不错,总是大乘教里常讲阿赖耶识里头种了佛教的种子,不能脱离六道轮回。真正能在这一生脱离六道轮回,大乘宗派里头确确实实的只有净土宗。除这一宗之外,为什么说不能?你没有办法断烦恼。你想想看,自私自利,是非人我,名闻利养,贪瞋痴慢,你能断得掉吗?我们常讲要放下执著,要放下分别,说得容易做不到。做不到就没有办法出离。
自古以来多少修行人,多少知名的法师,佛门的大德,学教的,学禅的,学密的,甚至於修净土;修净土没有能放下的,就是念佛的功夫伏不住烦恼,都不能往生,都出不去!他一生所修的都变成了福报。因为他一生不作恶,都是善,所以来生到哪里去?人间天上享福去了!那我们想想看,他在享福的那一生当中造不造罪业?我们不要说别的,在中国历史上所记载的,中国人几千年来福报最大的,没有人超过乾隆皇帝,在中国历史上福报最大的一个人。你说他一生有没有造业?好事做得不少,可是冤枉杀人,有!不是没有。纵容和珅那个大贪官,这个罪就很重。当然他这个大福报,福报太大,他还有余福。他死了之后,我相信还是人天福报。人天福报慢慢享尽了的时候,那一些恶业还是要报的,没有法子。
所以我们知道这些事实真相,这一生难得遇到净宗,一切要放下。教可以听,可以学,不要在日常用太多的时间,应该把绝大多数的时间、精力放在净宗上。所以诸位学经,我跟大家建议的,你在这一生当中真正要成就,《弟子规》,从这开始,一切都从头开始才行,从这里下手。《十善业道》、《阿难问事佛吉凶经》,《沙弥律仪》出家人要学,在家人可以不必,净土五经可以听;都可以听,选一种,你自己喜欢的一种一门深入,一句佛号念到底。真正想往生,要记住,自私自利、是非人我、名闻利养、五欲六尘要淡,断我们是断不掉,要减少。一年比一年少,一年比一年轻,逐渐淡薄了,净土的气分要一年比一年浓,往生就有把握了。
这个世间彻底放下,不能有丝毫留恋,假的,苦空无常无我,你怎么会贪这个东西?这是一场梦!一定要看破,不再搞这些东西。真的东西,提升自己,帮助别人。帮助别人是什么?帮助别人认识佛法,认识净土,帮助别人修净土,这个功德不得了!大慈菩萨讲,你能真正帮助两个人真往生,比你自己修行的功德还大。你这一生要帮助十几个人,那个福报就不得了,你求往生就不会困难。纵然你自己业障很重,因为你这一生当中度了十几个人,那十几个人看到你临命终的时候,会跟阿弥陀佛一起来接引你。为什么?他感你的恩,因你他才能往生。这才是我们这一生当中第一桩大事!其他全是假的不是真的,要搞清楚、要搞明白。
对世间人,世间人没有这个缘分,没有这个福报,他还不想出离三界六道,他还贪恋人天福报,我们不能舍弃,我们也要随缘随分帮助他,要把佛法介绍给他,「佛氏门中,有求必应」。你要求人天福报,不难,从什么地方学起?不管学什么都要从《弟子规》学起。所以《弟子规》,你们同学拟了个题目,「弟子规与净土宗的修学」,「与净土宗的往生」,这个题目范围太小了。「弟子规与学佛」,这个题目好,为什么?不管你学哪一宗,不管你学哪个法门,大乘小乘、显教密教、宗门教下都不能离开《弟子规》,离开《弟子规》,你就什么都不能成就。所以「弟子规与佛法的修学」,这个好,整个佛法。我说得很清楚,它就是《十善业道》,《十善业道》是提了个纲,十个纲领,这十个纲领如何落实?那《弟子规》是目,详详细细给你落实。所以它跟《十善业道》是一不是二。我们如果用一个题目「弟子规与十善业道经」,这个好;或者「十善业道与弟子规」,都好,真的把它讲清楚、讲明白了。
所以没有这种志气志愿的,这个世间的凡情还是放不下的,我们就要教他断恶修善。为什么?恶不断,你三恶道的缘就不断。你要知道阿赖耶识里头恶的因多,那个因要遇到缘就起现行,这个事情太麻烦。现前还不断恶业,恶缘天天在增长,所以恶是一定要断,善不能不修。世间人想求发财,生财有大道!懂吗?求功名、求富贵都有确实的业因。心正,行正,果就正。
范仲淹在年轻的时候问一个算命先生,你给我算算我能不能做宰相?算命先生笑笑,这小孩这么大的口气。他马上就改,那你再给我算算我能不能做医生?这个算命就奇怪了,你怎么会有这个想法?范仲淹说,唯有良相跟良医能救人。他存的什么心?存的救人的心!这个职位可以救很多很多人,不是荣耀自己,不是富贵自己。这个算命先生很佩服他,「真宰相也」,送他这一句话,真宰相也。救人,这就是善心善行,你看他遇到善缘,以后真的做了宰相。做真宰相之后,他真的兑现了,全心全力做好事,一生过著平民的生活;不是说富贵的时候家里面生活都能改善,不是的。
他把他的俸禄,古时候作官的俸禄都是讲米多少石、多少石,宰相差不多二千石,这是一年的俸禄,他拿去养三百多家。你们看看钱先生给他写的「义田记」,这《古文观止》里头都有。养三百多家,办学校,都做现在所讲的社会福利事业。死的时候棺材买不起,你就知道他节俭到什么程度。他五个儿子都了不起。五个儿子里头有两个做宰相,有一个做御史大夫,还有一个是地方官员,相当於现在省市长一样。家教好,儿孙都懂得做好事,所以范家一直到今天将近一千年,家道不衰,我们印祖最佩服的。印祖最佩服的,我们在《文钞》里面看到三个人,第一个是孔子,二千五百年家道不衰;第二个就是范仲淹,将近一千年家道不衰。那个根太厚了!这样的存心,那就是「佛氏门中,有求必应」。
你存的是什么心?你要贪图五欲六尘,名闻利养,你的福报很有限。福报现前,不懂得再修,几十年就报尽。就像我们在新闻里面看到的世界上豪富四百多个,这是世界上的首富、豪富,其中百分之八十恐怕过不了二十年。那是什么?享福,这个福报前生修的,尽情的挥霍,不知道修福,再大的福报很快就消尽。我们看看孔子,看看范仲淹,他们修的福生生世世永远报不尽,什么原因?一个是自己的根厚,第二个是子子孙孙接著干,都知道布施。这佛法讲的三种布施,财布施,法布施,无畏布施。都懂得财布施,都懂得布施,修因!断恶修善,积功累德,世世代代都懂得,他怎么会衰?
所以这是对还没有意思要想出离三界的,我们要这样教他。但是在劝导当中,也要时时刻刻提醒这个不究竟。应当把你所修积的这些功德回向求生西方极乐世界。这些善行、善愿、善心回向西方极乐世界,到极乐世界亲近阿弥陀佛。无论我们的修学有没有成就,只要见到阿弥陀佛,我们在经典里面读到,就得佛力加持,你就能够实现你的悲愿。你要救度一切众生,你得到佛力加持,你有智慧,你有德行,你有能力,你可以在遍法界虚空界,哪个地方众生有缘,这有缘他就有感,你就有应,感应道交,应以什么身得度,你就能现什么身,你得大自在!好事,你愿不愿意?真的讲清楚、讲明白,他动了心,这个好,应当学,回去努力就去学。
无论现前往后只有一颗心,救度一切苦难众生,就这么一个心愿。到西方极乐世界去学本事,我现在想救度苦难众生,我没有智慧、没有能力,我度不了!所以要真正做到普度,落实普度,那就非跟佛陀学不可。诸佛如来,唯有弥陀的悲愿最大。这是《无量寿经》都念过,不可思议。我们要把世缘彻底放下,一心专求西方,那你这个梦才是醒来,真正醒过来,对世法没有丝毫贪恋的念头,真放下。现在身体还在这个世间,一切随缘,不著急。我赶快要走,那个错了,那就不叫做随缘;或者我还想再过几年走,或者想现在就想走,这个心都不正常,一切随缘。活一天,把我这一天的事情做好。
我们的心,我们的念头,我们的行为,念念在西方这个路上。帮助别人就是看机会,我们讲缘分。有缘,全心全力做;没缘,不去找事。古大德告诉我们,多事不如少事,好事不如无事,净业要紧!可是缘分摆在面前,这现成的,这一定要做,这个不做对不起人。佛门里头有很多同修想做一点好事不知道怎么做法,来拜托你帮忙,请你帮他做,或者请你教他做,那你义不容辞,这一定要做的。我们自己跟他配合,缘成熟,这当中没有障碍,那做得也很快乐、也很自在。
所以不失清净心,这是个原则。我们在没有开悟、没有证果之前,随缘,随喜功德,做一切好事不失清净心。如果看到钱财多了,对钱财起贪心,错了,你的心被染污了。接触到世间许多贵人,世间的国王,现在的总统,国家的领导人,跟这些接触,感觉得我很光荣、荣耀了,错了,为什么?你被染污,你的清净心失掉了。这是我常讲的要放下自私自利,要放下名闻利养,要放下五欲六尘,要放下贪瞋痴慢,这十六个字常常记住,统统放下。然后你可以随缘,什么场合你都可以去,就像善财童子五十三参,宗门里面所谓的「百花丛中过,片叶不沾身」,我们有这个智慧能看破,有这个功夫、有这个定力不沾染。
这个名闻利养是给我,我们自己要省察需不需要?没有需要的时候,可以辞谢不接受。有时候可以需要的话,能接受。需要不需要不是自己,是对於弘法利生有便利,这个行,这个可以,可以接受;於弘法利生上没有影响,不必要,绝对不是为个人,这要懂得。我们这二、三年来,在澳洲对於化解冲突,促进安定和平,我们做了一些事情,这些是法布施、是无畏布施。缘是从学校开始的,这都是想不到的。格里菲斯大学校长,我们见过几次面,谈得很投机,他要送一个学位给我,我当时给他说没有这个必要,没有用处,我们出家人要这个学位有什么用处?他告诉我,他说有用处。我说什么用处?他说你可以代表我们学校参加一些国际上的和平会议。国际上和平会议一般邀请的都是教授、专家、学者,没有邀请出家人。他说你可以代表我们学校参加,帮助化解冲突,促进世界和平。我想这个可以,我才接受。接受之后,联合国与这些周边的和平会议邀请格里菲斯大学,所以学校就派教授参加,大概都是派两个,两个当中就有我一个。所以是这么一个缘分。
我们要考虑,如果是为世界和平能帮得上一点忙的,好事情。今天我们知道这个社会动乱不安,这一代的人很可怜,不论贫富贵贱没有安全感,你说这多痛苦?这是历史上有史以来从来没有过的。现在天灾人祸这么频繁,我也是从事於这个工作,才在这一方面深思,找动乱的根源。所以这几年我们特别提倡《弟子规》,提倡《十善业道》,提倡《沙弥律仪》,这是什么?从头来起。我不讲大经大论,大经大论讲了几十年,有没有用处?没有用,为什么没有用?那高高在上,浮在空中,下头没有地基。大经大论,就现在我们举比喻说,好比一架大飞机,太空梭,下面什么?下面没有跑道,没有机场,下不来,悬在空中,高不可攀,只有心向往之,得不到实际利益。所以这么一个原因,那我们要找根。找根,我就从中国四千五百年前老祖宗的教诲,我讲过这么一个题目「中国的远祖,四千五百年前怎样教导他的后裔」,这就根找到了,伦常大道的根!
年轻的时候,我在台中跟李老师学佛,那个时候还没有出家,李老师教我们读《五种遗规》,他老人家没有讲,叫我们自己读,所以我们每个同学都有买这个书。这一门课作为我们修身读本,老师很强调,没有开过这个课,我们自己修,所以我对於这部书的内容知道得很清楚。我们自己实在讲也常常读,但是没有认真去做,所以我们的根不够扎实。现在看看目前这个状况,这个根就愈来愈需要,如果不从这个地方扎根,不从头来起,没救!尤其我跟许多学者专家在一块讨论化解冲突的问题,找不出办法。想到最后,还是中国祖先讲的「建国君民,教学为先」。
讲到教育,教育的核心就是人跟人怎么样能够和睦相处。你们想想伦常大道,伦常大道最后的目标是什么?真的就是平等对待,和睦相处。我们把平等改一改,诚敬对待,和睦相处。真诚恭敬,彼此都是真诚恭敬,和睦相处。伦常大道的教育,终极的目标就是这个。那我们想想这个目标,小在家庭,大在国家、在世界,行得通!这个道要是能够推行,冲突自然没有了,安定和平自然落实了。儒家讲的「主敬存诚」,诚敬对待,和睦相处,这叫圣学,这叫实学,这是真正学问的基础、根本,所以我们特别强调。
这一次我们学院三月六号到十三号八天,我们办一个讲座,我请蔡礼旭老师来讲这个课程。这八天我不讲,我来听,我陪著大家听,一起从头学起。蔡老师讲的录相带,我听的是在香港讲的四十个小时,我已经听了十遍,讲得不错,很难得。他为什么在短期间能讲得这么好?没有别的,他有心,有习圣习贤之心,有心把圣人的教诲发扬光大,普度众生,这在佛教里面讲叫菩提心。他有这个心!不怕苦,不怕难,所以他能成就。中国谚语所谓的「天下无难事,只怕有心人」。他有这个心,有这个愿望,他就能克服一切困难,真正做到「为往圣继绝学,为天下开太平」。这个志向很伟大,值得赞叹。古人这两句话对他来讲不是空话,他真做。所以我请他到我们学院来上课,目的是希望我们学院这一些出家同修认真来学习这门课程。
这一门课程给诸位说跟戒律是一样的。十善业道、三皈、五戒,是一样的东西,从初发心到如来地都不能舍弃。章嘉大师从前跟我讲,他用个比喻说,三皈五戒好像什么?好像火车票一样。从前我们住在台北,我们台北要到高雄去,你要坐火车,你买这张火车票,三皈五戒就像这张票一样。这个票拿到手之后,你可以上车,一直要保存到达到终点站,这张票不能遗失,车上还要查几次,出站的时候还要收回。这就是说明《弟子规》,十善,三皈,五戒,从初发心开始受了、学了,一直要到成佛的时候还是这样,没有失掉。成佛之后?成佛之后还是这样,为什么?要给众生做榜样。没有成佛之前是自利,成佛之后是利他,做出样子来给众生看!
诸佛如来、释迦牟尼佛应化到我们世间,做出样子给我们看,他一生的行谊。诸菩萨在我们中国历代的示现,或者示现出家,或者示现在家,都是现最好的榜样给我们看。不但是研教,要紧的是身教,以身作则。特别是在这个时代,我们要叫别人做,自己不做,谁相信?谁能服?谁愿意去做?所以我们真正教人的人,诸佛菩萨都是自己做,并不要求别人做,我就做给你看。你看我修因,你看我得的这个果报,你冷眼在旁边仔细看,看清楚了,你要想得到这个殊胜的果报,你自自然然就发心来学习。这个信是真信,所以是要拿成绩出来给人看,不为自己!
我常说,连世间法也讲「相随心转」,看相算命的人都会说,相随心转。那我们学佛的人对这个道理懂得更深、更多。体质,身体的健康,体质、相貌都是随你的念头转,现在这个事情科学家证明了。所以江本胜博士那个水结晶的实验,我得到这个讯息非常欢喜,我就很想跟他见面。他也很难得,我邀请他,他真来了。来的时候,正好我没有在澳洲,我到别的地方去讲经去了。但是也很难得,他在这里住了几天,做了几次讲演。我到东京去开会的时候,我两次去访问他,我们也一见如故。
科学实验证明佛经上所讲的,物质跟念头(有情众生念头)的关系,他把这个证明出来了。所以我们的心善、言善、行善,身体健康,不会生病。小小的毛病自己可以调整,怎么调整?调成善念。我这念头不善,有烦恼、有习气上来的时候,生理上就出毛病了。就像那一瓶水一样,你恶的念头起,那个水的结晶它就变成很难看的样子,怎么办?赶快换念头,换善念。换善念的时候,那你看还是那个水结晶,它马上就变成很好的图案、很好的结晶。所以我们懂得这个原理,我们的身体有什么不舒服,自己可以调整。这个调整就是佛家讲的忏悔!你出了毛病是业障现前,纵然不是现在的业障,还有过去生中的业障遇缘它就起现行,这个道理一定要懂。忏除业障,我们就恢复正常。合乎科学!不但是我们佛家讲如法,现在还合乎科学,这个道理一定要懂。所以自己可以调养自己的身心,身心健康,这个相貌很好,这就是度众生,果报!
那你们现在一定要吃肉食,不吃肉食好像营养不够。我从二十六岁接触佛法就吃素,五十四年!我身体不比你差,我营养不缺乏。这是什么?证明!佛家讲三转法轮,最后一个是作证转。我们这个身体就是证据,就是素食健康的证据,心地善良的证据。清净善良,百病不生!这一次我在北京回来感受一点风寒,我也没有去找医生,自己调养。调养这一段恢复了,用佛法理论来调养。这不是为自己,是为正法久住,是为让一些大众对佛法生起信心。现在时间到了,我们就讲到此地。
诸位同学,请看「菩萨问明品」偈颂第七首看起:
【众报随业生。如梦不真实。念念常灭坏。如前后亦尔。】
这四句偈前面两句空观,后面两句无常观。我们看清凉大师的注解,「后一偈」,就是第七首偈。「略显二观,上半明空观,报从业生,如梦从思起,不实故空。下半明无常观,由上不实故,念念无常,前即过去」。前是前面的,前面一刹那就过去了。「已灭事显,例后现未」,现是现在,未是未来。「当灭不殊」,跟过去的道理、事完全相同。这个意思不难懂,可是这首偈对我们凡夫来说关系太大了。这是要讲到因缘果报。
「众报」前面我们讨论过,六道众生的果报有两大类,就是这个业,『众报随业生』。六道里面,你要到哪一道去受报,有天,有人,有畜生,有饿鬼,有地狱,你到哪一道去受报,这是引业。引是引导你到哪一道,善业生三善道,恶业生三恶道;这个业是过去世所造作的,这一世所造作的,那是来世引导你到哪一道。所以佛在经上跟我们说「欲知前世因,今生受者是」,我这一生所受的就是!受的是果报,果必有因。「欲知来世果,今生作者是」。我们要想我们来世的果报如何?那你就得想想你这一生所造的,这一生当中对人对事对物,起心动念、言语造作是与善相应还是与恶相应?与善相应有多少?与恶相应有多少?这就知道了,用不著去问人,清清楚楚、明明白白。这是真理,这才是事实。这是我们要想希求好的果报。
三界六道总是无常的,这佛在经上讲「无常苦空」,这讲六道,实实在在的。天寿命长一点,长一点不能永恒保持。我们在讲席里面跟诸位说过,我们人寿百岁就算很长了。诸位有没有看过水面上有一种小虫,在水面上行走,叫蜉蝣,中国人叫蜉蝣。蜉蝣的寿命只有几个小时,朝生暮死,它也是一生。蜉蝣看人的寿命,实在讲它不知道,它要晓得人的寿命七、八十年,一百年那么长的寿命,就正像我们人,我们人的寿命算一百年,一百岁,我们看欲界天、色界天、无色界天,实在讲就是蜉蝣看人身一样。我们人生这五、六十岁过世了,那就像欲界天;七、八十岁,那就像色界天;一百岁,就好像是无色界天。时间是假的不是真的。这实在讲,佛说得对,是一个抽象、错误的概念,哪里是真的!这是我们讲引业,引导。
六道超越不容易,三善道要修十善业。上品十善生天,中品十善人道,下品十善修罗。修罗有天阿修罗,福报大,为什么?他是下品十善。福比人间大得多,大得太多!人没有法子跟他比,这就知道他过去生中修了大福报。为什么变成修罗?傲慢的习气太重,好胜的习气太重,不懂得谦虚、礼让,修大福报,这就变成阿修罗。阿修罗的福报真的就是享一世,享完之后都是堕三恶道的,保不住!所以这就不如人。人要好好的修,人能保住人身,人能向天道去上升,所以人道是中品十善。
可是现在这个时代没有圣贤人教诲,现代人普遍有个错误观念,崇尚科学,对於圣贤传统的教诲,我们说得好听一点是疏忽了,说得不好听的,抛弃了,认为这个东西是落伍的,这些东西不契合实际。甚至於还有人说这些东西是过去专制帝王统治人民的一种手段,这个误会太大、太大!所以把圣贤教诲、传统教学统统抛弃了。西方人不再相信宗教了。宗教经典里面教学也都是劝人远离邪恶,认真修善,没有叫你做坏事。即使是过去专制时代的帝王他们教化众生,我们细细看看这些留下来的典籍也都是劝人行善,所以他有那么大的福报,他能够传十几代、二十几代,他能够享国几百年。我们世间人谚语常说「富不过三代」,那是什么?修的福报不大。凡是做帝王的,他不止三代。他那个富贵是人间第一,所谓是「贵为天子,富有四海」。他在做帝王的时候他修不修福?修福,古时候中国帝王,我想外国也不例外。
中国有圣人教诲,汉武帝制定了国家的教育政策,采取孔孟学说作为教学的主流、主导。这个教育政策制定之后,一直到满清没改变,朝朝代代都遵守。中国大的学派儒释道三家,小的是诸子百家,大小学派合起来也有几十家之多。为什么他们都能够崇尚儒家、遵崇孔孟,什么个道理?孔孟教的是什么?孔孟是古圣先贤传统的教诲,伦常大道。你能说他错吗?这是专制时代来统治人民的一种手段吗?我们今天不要了,伦常不要了。伦常不要,变成什么社会?父不父,子不子,家庭破碎了。
可是古时候那个社会淳朴的风气我们没有见到,也没有听人说过,所以在今天这种乱世也就麻木、习惯了,不知道反省。当然也有不少善心人士,我们称他为志士仁人,有心在研究、在探讨社会动乱腐化的因素,想方设法来挽救,这种人有,不少,可是怎么样?找不到方法。英国汤恩比博士虽然跟大家说:孔孟学说、大乘佛法能解决问题。孔孟学说是什么?不知道;大乘佛法是什么?也不知道,还是找不到。遇到一些汉学家、佛学家都讲那些高深的理论,不契合实际。所以这是值得我们深思远虑的。
我们追溯到儒学的根本,在中国典籍里面有记载的尧、舜,这文字就很可靠,记载的。尧舜距离我们现在有四千五百多年,那个时候,我们现在人称他们是部落的时代。中国这么大的幅员,国家太多太多!大国百里,小国五十里、三十里。三、五十里就是现在一个村镇,这是一个部落,在那个时候是个国家。所以周朝时代,这历史上记载的八百诸侯,八百多个小国。那个地区就是黄河流域跟长江流域,八百多诸侯。他们的疆域,国家的疆域能够有现在三、四个县,五、六个县,那是大国!小国确实就是现在的一个乡镇。他们有一个政府,政府里面也有设的职位。尧舜时候有司徒,司徒管教育。
中国人对於教育非常重视。尧舜之前,这种教育已经就存在,只是没有记载。教的是什么东西?五伦五常。父子有亲,君臣有义,夫妇有别,长幼有序,朋友有信,教这五样东西,这伦常大道。我们想想看,这个关系不是人建立的,不是人发明的,是自然的,普遍也存在动物界里头。我们看到蚂蚁,蚂蚁是群居,它也有王也有后,它也分工合作。你再看蜜蜂,动物里头都有,野兽里面,我们现在看到影片里面,常常看到动物奇观,有没有?有,野马都有个带头的,有个头目,那就是它的王;野鹿,鹿群里头也有,你细细去观察。这是什么?自自然然的道,所以叫大道,大道就是自然的,不是哪个人发明的。
人生活在这个世间,这五种关系是自然的,父子,夫妇,兄弟,君臣,朋友。既然有这种自然的关系,你一定要认清楚,你一定要随顺自然。所谓自然是道,随顺自然就是德。君仁臣忠,这是德;父慈子孝,这是德;夫义妇听,道,道德;兄友弟恭,朋友有信,叫基本的道德。所以中国的教育简单讲就是道德的教育。我们今天要回归到道德的教育,这个社会才有救。以后学术的发展,愈发展愈丰富,那是什么?那个道德基础已经坚固,「有余力,则学文」,不断的提升精神生活跟物质生活。
中国人聪明,现在外国人承认。我是在一九八二年沈家桢居士邀请我到纽约去讲经。有一天,我去的时候他请我吃饭,在一起吃饭,当时有几位美国人在一起。他们开玩笑问我,我是初到美国,他们说:现在西方人对於中国人认识比过去深刻得多了,承认中国人有智慧、中国人聪明。世界上这些族群一个、一个的来比,中国人第一。那就是外国人肯定的。他说两个、两个比,犹太人第一;说三个、三个比,日本人第一。这就说明你们是很聪明,可是你们都是自私自利,不团结。所以在社会上跟别人竞争困难,争不过别人。一个、一个你很厉害,团体跟团体你就不行,比不上别人。所以他问我,你们中国人为什么不团结?那个口吻都是有点讽刺的口吻,并不是尊重你。那我也用开玩笑的口吻就回答他,因为他们都是基督徒、天主教徒,所以我说:这是上帝安排的。我这个话说出来,他很惊讶,没有想到我这样答覆他。基督徒就怀疑,上帝安排的?我就告诉他:中国人是世界上最聪明的人,中国人要团结起来,你们还有饭吃吗?他也笑起来了,这就一笑了之。很值得我们反省。
中国人团不团结?古时候团结。团结这个名词,中国词汇里头没有,为什么?五伦的社会就是团结的社会,古代的家庭都是大家庭,几代同堂!这个家庭二、三十个人,三、四十个人是很平常的小家庭,人口不算太多,不算很兴旺。在中国历史上有记载的,通常一般的家庭绝大多数的二、三百人,诸位看过中国章回小说《红楼梦》,那就是个家族、家庭,你看看上上下下多少人?二、三百人。中国历史上记载的,家族兴旺的、人丁兴旺有一千多人。所以儒家《大学》里面讲「修身,齐家」,齐家就能治国。家庭里面有组织、有分工,就跟政府组织一样。家长是家的领导人,他家里一定有管人事的,有管家规的,那就像法官一样,有管财务的,有田地一定有专门管耕种的;亲朋好友多,亲戚也多,有管交际的,像现在外交,也分很多部门,这家的组织。所以你能治家就能治国,「家齐而后国治」。
所以如果没有规矩,不懂得断恶修善,人与人之间不懂得礼让,那你的家一定就乱。你看现在我们小家庭夫妻两个都不和,这在古代时候没有这种现象,古代时候哪有两个人家庭?没有这个道理的。至少有三代同堂,四代、五代是很平常的。清朝乾隆时候七代同堂,福报大,修得的。所以圣贤的教诲就是教我们要随顺自然的法则,随顺自然的运作,这就是道德。道德是善的,违背了道德,那就你作恶,造罪业了。造罪业那个果报,恶报,反常。所以今天你要不去读古书,不去研究这些典籍,你对於过去的社会就一无所知。
那我们了解过去的社会有什么好处?了解过去社会,那就是一面镜子,历史的镜子。眼前许许多多事情放在那里,我们知道怎样解决,为什么?史有前例。过去社会有过这么个问题,你看他用什么方法解决,这叫史实,道德是学问;有学问,有史实,什么样困难问题,你都有能力解决。而且这个解决是非常圆满、非常妥善,化险为夷。现在这个时代没有这种智慧的人,没有这种见识的人,原因在哪里?不读书之过。这个不读书是不读圣贤书,不去认真研究历史。研究历史主要就是要记取从前人的经验,来帮助我们解决现代的社会问题,无一不是因果。
同学们刚刚给我在电脑里面有一段消息,他们节录出来给我看,这个标题是什么?「富不过三代」。现代社会八成的富豪,二十年之后他就保不住,一代都保不住。讯息里头报导的是全世界的豪富排列在四百位,四百个大豪富,这是世界有名的超级豪富,报导里面预料的有八成(百分之八十),四八三百二十,保不住,二十年之后恐怕他们都不存在了,这不叫豪富。中国人称豪富至少要保三代,三代保不住的,这怎么能称为富有?要怎样才能保住?要读书,要积德,断恶修善,积功累德,你们家道、富贵才能保持。不读书,不积德,不行善,决定保不了三代。现代这个社会哪里说三代?现在讲的是三十年,你能不能保得住三十年?你能不能保得住五十年?兴旺兴得很快,倒闭也很快,破产了,真的叫昙花一现。
我们细心观察这个社会,我们很幸运这一生当中遇到圣贤教诲,遇到大乘佛法。汤恩比所说的孔孟学说、大乘佛法,我们遇到了。遇到之后,遇到这是第一个因缘,你接触到了,遇到之后你信不信?信了之后你能不能理解?理解之后你能不能依教奉行?一层一层的淘汰,淘汰到最后,没剩几个人。依教奉行到最后真的能证得,这个证得就是我们今天讲成就。学儒最小的成就,君子,就好像我们读书,拿到学位是成就,君子就是学士学位,贤人好像硕士学位,圣人是博士学位,这佛家讲证果是这么个意思。在大乘教里面,最低的学位阿罗汉,第二个学位菩萨,最高的学位佛陀;佛陀好比是博士,菩萨好比硕士,阿罗汉是学士,三个学位。所以佛法诸位一定要懂得,佛陀、菩萨、阿罗汉是佛教里面的学位,所以人人都能成佛,只要你好好的去读。佛不是神,佛不是上帝,上帝只有一个,不能有很多,佛可以有很多。就好比你读书,拿博士学位的人很多,这些道理一定要懂得,学位的名称。
那学什么东西才能拿到这个学位?佛法里面说得很清楚,我们今天之所以变成凡夫,搞六道轮回,苦不堪言,什么原因造成的?佛给我们讲这个堕落是由於烦恼习气,堕落在这里头无力自拔。烦恼有无明烦恼、尘沙烦恼、见思烦恼,这些都是佛学名词。《华严经》上没有用这三个说法,《华严经》上讲妄想、分别、执著,我们比较好懂。执著就是见思烦恼,分别就是尘沙烦恼,妄想就是无明烦恼,这都要搞清楚的。你如果说把见思烦恼,就是对一切法、一切人事物不再执著,那个执著的念头断掉了,这个人就叫做阿罗汉。我们在这里不能够细说,细说几个小时讲不完的。更进一步,我们对於一切法、一切人事物分别的念头没有了,那你就是菩萨,菩萨心平等。最高的,妄想没有,就是无明没有了,那是什么?不起心,不动念,於一切法、於一切人事物,纵然是在日常生活当中接触频繁,实际上没有起心,没有动念,这就是佛,佛的境界。大乘教里面所说的,你就以释迦牟尼佛讲经说法,他说而无说,无说而说。说跟不说,他都没有起心动念,这个境界我们无法想像,这不可思议!法身菩萨听佛讲经,听而无听,无听而听,这叫证得法性。用禅宗的话来讲「明心见性,见性成佛」,这是博士学位。
佛把他自己生生世世修行证果,把他这个经验说出来提供给我们做参考,这真正是慈悲教导我们。我们有没有成就?那要看自己功夫,就是你自己能不能信?能不能解?能信、能解这是第一步,这是学。学了之后,你要去做到,做到是行,把你所学的东西落实在你生活当中。如果你所学的跟我们日常生活、工作、处事待人接物不相干,那这种学问是空的,这叫玄学,所学非所用,实际上用不上,那就错了。圣人的学问,实学,学了马上就用上,立竿见影,立刻就收到效果。从哪里学起?从日常生活当中学起。你首先要落实在生活里头,在一个家庭里面,父慈子孝,就落实了。做父亲的慈落实了,做儿子的孝落实了,做先生的义落实了,做太太的听落实了,做兄长的友爱落实了,做弟弟的恭敬落实了。落实在日常生活点点滴滴之中,这是圣学。一家人和睦,一家人自然团结,所以团结两个字用不上!五伦就是团结。家,家团结,家族团结;离开了家之外就是社会、就是国家,社会团结,国家团结,天下一团和睦。
我们讲席里头常讲「平等对待,和睦相处」,这是圣学,真实的学问,决定不是假的。现前的生活,快乐!儒家所讲的「不亦说乎,不亦乐乎」。独居,不亦说乎;跟大众在一起相处,有朋自远方来,不亦乐乎,常生欢喜心,佛法里面讲「法喜充满」,那个世界是什么?叫极乐世界。哪里像现在的人,现在人是苦不堪言,连个安全感都没有,你说可怜不可怜?现在这个社会,不论是富贵贫贱都没有安全感。所以我们要有高度的警觉性,有一天的时间,读一天圣贤书,学一天圣贤之道,依教奉行,提升自己的智慧,提升自己的德行,提升自己的境界,我们这一天没有空过。天天提升,快乐无比!好,现在时间到了,我们就讲到此地。
诸位同学,我们还接著看第七首偈颂:
【众报随业生。如梦不真实。念念常灭坏。如前后亦尔。】
在这段经文里头我们谈到因果报应,虽然不是真的,这都是假的,永嘉大师讲得很好「梦里明明有六趣,觉后空空无大千」。这个六趣,六道轮回!我们现在确确实实是在六道轮回,而且在六道轮回的时间相当长。什么时候能脱离?没有消息。换句话说,这梦什么时候能醒?不知道,遥遥无期。遇到大乘佛法就是梦醒的因缘,那问题就是你能不能把这佛法抓住?特别是净土法门。遇到净土法门,认真依教修行,没有一个不觉悟过来,醒过来了,永远超越六道轮回,这是事实。
我们想一想,就以这个地球而论,地球上的人,科学家给我们统计的将近七十亿,这七十亿人当中,他在一生当中有多少人知道有佛教,知道有释迦牟尼,有多少人知道?不知道的人多,知道的人少。知道这些人当中,他对佛教有没有认识?有一点粗浅常识的认识也不多,深入的了解那更困难。即使世界上许许多多研究佛教的,像一些大学里面开的有佛教课程,我们也看到一些,他们的课程没有汉文,多半是巴利文、梵文。算不错,总是大乘教里常讲阿赖耶识里头种了佛教的种子,不能脱离六道轮回。真正能在这一生脱离六道轮回,大乘宗派里头确确实实的只有净土宗。除这一宗之外,为什么说不能?你没有办法断烦恼。你想想看,自私自利,是非人我,名闻利养,贪瞋痴慢,你能断得掉吗?我们常讲要放下执著,要放下分别,说得容易做不到。做不到就没有办法出离。
自古以来多少修行人,多少知名的法师,佛门的大德,学教的,学禅的,学密的,甚至於修净土;修净土没有能放下的,就是念佛的功夫伏不住烦恼,都不能往生,都出不去!他一生所修的都变成了福报。因为他一生不作恶,都是善,所以来生到哪里去?人间天上享福去了!那我们想想看,他在享福的那一生当中造不造罪业?我们不要说别的,在中国历史上所记载的,中国人几千年来福报最大的,没有人超过乾隆皇帝,在中国历史上福报最大的一个人。你说他一生有没有造业?好事做得不少,可是冤枉杀人,有!不是没有。纵容和珅那个大贪官,这个罪就很重。当然他这个大福报,福报太大,他还有余福。他死了之后,我相信还是人天福报。人天福报慢慢享尽了的时候,那一些恶业还是要报的,没有法子。
所以我们知道这些事实真相,这一生难得遇到净宗,一切要放下。教可以听,可以学,不要在日常用太多的时间,应该把绝大多数的时间、精力放在净宗上。所以诸位学经,我跟大家建议的,你在这一生当中真正要成就,《弟子规》,从这开始,一切都从头开始才行,从这里下手。《十善业道》、《阿难问事佛吉凶经》,《沙弥律仪》出家人要学,在家人可以不必,净土五经可以听;都可以听,选一种,你自己喜欢的一种一门深入,一句佛号念到底。真正想往生,要记住,自私自利、是非人我、名闻利养、五欲六尘要淡,断我们是断不掉,要减少。一年比一年少,一年比一年轻,逐渐淡薄了,净土的气分要一年比一年浓,往生就有把握了。
这个世间彻底放下,不能有丝毫留恋,假的,苦空无常无我,你怎么会贪这个东西?这是一场梦!一定要看破,不再搞这些东西。真的东西,提升自己,帮助别人。帮助别人是什么?帮助别人认识佛法,认识净土,帮助别人修净土,这个功德不得了!大慈菩萨讲,你能真正帮助两个人真往生,比你自己修行的功德还大。你这一生要帮助十几个人,那个福报就不得了,你求往生就不会困难。纵然你自己业障很重,因为你这一生当中度了十几个人,那十几个人看到你临命终的时候,会跟阿弥陀佛一起来接引你。为什么?他感你的恩,因你他才能往生。这才是我们这一生当中第一桩大事!其他全是假的不是真的,要搞清楚、要搞明白。
对世间人,世间人没有这个缘分,没有这个福报,他还不想出离三界六道,他还贪恋人天福报,我们不能舍弃,我们也要随缘随分帮助他,要把佛法介绍给他,「佛氏门中,有求必应」。你要求人天福报,不难,从什么地方学起?不管学什么都要从《弟子规》学起。所以《弟子规》,你们同学拟了个题目,「弟子规与净土宗的修学」,「与净土宗的往生」,这个题目范围太小了。「弟子规与学佛」,这个题目好,为什么?不管你学哪一宗,不管你学哪个法门,大乘小乘、显教密教、宗门教下都不能离开《弟子规》,离开《弟子规》,你就什么都不能成就。所以「弟子规与佛法的修学」,这个好,整个佛法。我说得很清楚,它就是《十善业道》,《十善业道》是提了个纲,十个纲领,这十个纲领如何落实?那《弟子规》是目,详详细细给你落实。所以它跟《十善业道》是一不是二。我们如果用一个题目「弟子规与十善业道经」,这个好;或者「十善业道与弟子规」,都好,真的把它讲清楚、讲明白了。
所以没有这种志气志愿的,这个世间的凡情还是放不下的,我们就要教他断恶修善。为什么?恶不断,你三恶道的缘就不断。你要知道阿赖耶识里头恶的因多,那个因要遇到缘就起现行,这个事情太麻烦。现前还不断恶业,恶缘天天在增长,所以恶是一定要断,善不能不修。世间人想求发财,生财有大道!懂吗?求功名、求富贵都有确实的业因。心正,行正,果就正。
范仲淹在年轻的时候问一个算命先生,你给我算算我能不能做宰相?算命先生笑笑,这小孩这么大的口气。他马上就改,那你再给我算算我能不能做医生?这个算命就奇怪了,你怎么会有这个想法?范仲淹说,唯有良相跟良医能救人。他存的什么心?存的救人的心!这个职位可以救很多很多人,不是荣耀自己,不是富贵自己。这个算命先生很佩服他,「真宰相也」,送他这一句话,真宰相也。救人,这就是善心善行,你看他遇到善缘,以后真的做了宰相。做真宰相之后,他真的兑现了,全心全力做好事,一生过著平民的生活;不是说富贵的时候家里面生活都能改善,不是的。
他把他的俸禄,古时候作官的俸禄都是讲米多少石、多少石,宰相差不多二千石,这是一年的俸禄,他拿去养三百多家。你们看看钱先生给他写的「义田记」,这《古文观止》里头都有。养三百多家,办学校,都做现在所讲的社会福利事业。死的时候棺材买不起,你就知道他节俭到什么程度。他五个儿子都了不起。五个儿子里头有两个做宰相,有一个做御史大夫,还有一个是地方官员,相当於现在省市长一样。家教好,儿孙都懂得做好事,所以范家一直到今天将近一千年,家道不衰,我们印祖最佩服的。印祖最佩服的,我们在《文钞》里面看到三个人,第一个是孔子,二千五百年家道不衰;第二个就是范仲淹,将近一千年家道不衰。那个根太厚了!这样的存心,那就是「佛氏门中,有求必应」。
你存的是什么心?你要贪图五欲六尘,名闻利养,你的福报很有限。福报现前,不懂得再修,几十年就报尽。就像我们在新闻里面看到的世界上豪富四百多个,这是世界上的首富、豪富,其中百分之八十恐怕过不了二十年。那是什么?享福,这个福报前生修的,尽情的挥霍,不知道修福,再大的福报很快就消尽。我们看看孔子,看看范仲淹,他们修的福生生世世永远报不尽,什么原因?一个是自己的根厚,第二个是子子孙孙接著干,都知道布施。这佛法讲的三种布施,财布施,法布施,无畏布施。都懂得财布施,都懂得布施,修因!断恶修善,积功累德,世世代代都懂得,他怎么会衰?
所以这是对还没有意思要想出离三界的,我们要这样教他。但是在劝导当中,也要时时刻刻提醒这个不究竟。应当把你所修积的这些功德回向求生西方极乐世界。这些善行、善愿、善心回向西方极乐世界,到极乐世界亲近阿弥陀佛。无论我们的修学有没有成就,只要见到阿弥陀佛,我们在经典里面读到,就得佛力加持,你就能够实现你的悲愿。你要救度一切众生,你得到佛力加持,你有智慧,你有德行,你有能力,你可以在遍法界虚空界,哪个地方众生有缘,这有缘他就有感,你就有应,感应道交,应以什么身得度,你就能现什么身,你得大自在!好事,你愿不愿意?真的讲清楚、讲明白,他动了心,这个好,应当学,回去努力就去学。
无论现前往后只有一颗心,救度一切苦难众生,就这么一个心愿。到西方极乐世界去学本事,我现在想救度苦难众生,我没有智慧、没有能力,我度不了!所以要真正做到普度,落实普度,那就非跟佛陀学不可。诸佛如来,唯有弥陀的悲愿最大。这是《无量寿经》都念过,不可思议。我们要把世缘彻底放下,一心专求西方,那你这个梦才是醒来,真正醒过来,对世法没有丝毫贪恋的念头,真放下。现在身体还在这个世间,一切随缘,不著急。我赶快要走,那个错了,那就不叫做随缘;或者我还想再过几年走,或者想现在就想走,这个心都不正常,一切随缘。活一天,把我这一天的事情做好。
我们的心,我们的念头,我们的行为,念念在西方这个路上。帮助别人就是看机会,我们讲缘分。有缘,全心全力做;没缘,不去找事。古大德告诉我们,多事不如少事,好事不如无事,净业要紧!可是缘分摆在面前,这现成的,这一定要做,这个不做对不起人。佛门里头有很多同修想做一点好事不知道怎么做法,来拜托你帮忙,请你帮他做,或者请你教他做,那你义不容辞,这一定要做的。我们自己跟他配合,缘成熟,这当中没有障碍,那做得也很快乐、也很自在。
所以不失清净心,这是个原则。我们在没有开悟、没有证果之前,随缘,随喜功德,做一切好事不失清净心。如果看到钱财多了,对钱财起贪心,错了,你的心被染污了。接触到世间许多贵人,世间的国王,现在的总统,国家的领导人,跟这些接触,感觉得我很光荣、荣耀了,错了,为什么?你被染污,你的清净心失掉了。这是我常讲的要放下自私自利,要放下名闻利养,要放下五欲六尘,要放下贪瞋痴慢,这十六个字常常记住,统统放下。然后你可以随缘,什么场合你都可以去,就像善财童子五十三参,宗门里面所谓的「百花丛中过,片叶不沾身」,我们有这个智慧能看破,有这个功夫、有这个定力不沾染。
这个名闻利养是给我,我们自己要省察需不需要?没有需要的时候,可以辞谢不接受。有时候可以需要的话,能接受。需要不需要不是自己,是对於弘法利生有便利,这个行,这个可以,可以接受;於弘法利生上没有影响,不必要,绝对不是为个人,这要懂得。我们这二、三年来,在澳洲对於化解冲突,促进安定和平,我们做了一些事情,这些是法布施、是无畏布施。缘是从学校开始的,这都是想不到的。格里菲斯大学校长,我们见过几次面,谈得很投机,他要送一个学位给我,我当时给他说没有这个必要,没有用处,我们出家人要这个学位有什么用处?他告诉我,他说有用处。我说什么用处?他说你可以代表我们学校参加一些国际上的和平会议。国际上和平会议一般邀请的都是教授、专家、学者,没有邀请出家人。他说你可以代表我们学校参加,帮助化解冲突,促进世界和平。我想这个可以,我才接受。接受之后,联合国与这些周边的和平会议邀请格里菲斯大学,所以学校就派教授参加,大概都是派两个,两个当中就有我一个。所以是这么一个缘分。
我们要考虑,如果是为世界和平能帮得上一点忙的,好事情。今天我们知道这个社会动乱不安,这一代的人很可怜,不论贫富贵贱没有安全感,你说这多痛苦?这是历史上有史以来从来没有过的。现在天灾人祸这么频繁,我也是从事於这个工作,才在这一方面深思,找动乱的根源。所以这几年我们特别提倡《弟子规》,提倡《十善业道》,提倡《沙弥律仪》,这是什么?从头来起。我不讲大经大论,大经大论讲了几十年,有没有用处?没有用,为什么没有用?那高高在上,浮在空中,下头没有地基。大经大论,就现在我们举比喻说,好比一架大飞机,太空梭,下面什么?下面没有跑道,没有机场,下不来,悬在空中,高不可攀,只有心向往之,得不到实际利益。所以这么一个原因,那我们要找根。找根,我就从中国四千五百年前老祖宗的教诲,我讲过这么一个题目「中国的远祖,四千五百年前怎样教导他的后裔」,这就根找到了,伦常大道的根!
年轻的时候,我在台中跟李老师学佛,那个时候还没有出家,李老师教我们读《五种遗规》,他老人家没有讲,叫我们自己读,所以我们每个同学都有买这个书。这一门课作为我们修身读本,老师很强调,没有开过这个课,我们自己修,所以我对於这部书的内容知道得很清楚。我们自己实在讲也常常读,但是没有认真去做,所以我们的根不够扎实。现在看看目前这个状况,这个根就愈来愈需要,如果不从这个地方扎根,不从头来起,没救!尤其我跟许多学者专家在一块讨论化解冲突的问题,找不出办法。想到最后,还是中国祖先讲的「建国君民,教学为先」。
讲到教育,教育的核心就是人跟人怎么样能够和睦相处。你们想想伦常大道,伦常大道最后的目标是什么?真的就是平等对待,和睦相处。我们把平等改一改,诚敬对待,和睦相处。真诚恭敬,彼此都是真诚恭敬,和睦相处。伦常大道的教育,终极的目标就是这个。那我们想想这个目标,小在家庭,大在国家、在世界,行得通!这个道要是能够推行,冲突自然没有了,安定和平自然落实了。儒家讲的「主敬存诚」,诚敬对待,和睦相处,这叫圣学,这叫实学,这是真正学问的基础、根本,所以我们特别强调。
这一次我们学院三月六号到十三号八天,我们办一个讲座,我请蔡礼旭老师来讲这个课程。这八天我不讲,我来听,我陪著大家听,一起从头学起。蔡老师讲的录相带,我听的是在香港讲的四十个小时,我已经听了十遍,讲得不错,很难得。他为什么在短期间能讲得这么好?没有别的,他有心,有习圣习贤之心,有心把圣人的教诲发扬光大,普度众生,这在佛教里面讲叫菩提心。他有这个心!不怕苦,不怕难,所以他能成就。中国谚语所谓的「天下无难事,只怕有心人」。他有这个心,有这个愿望,他就能克服一切困难,真正做到「为往圣继绝学,为天下开太平」。这个志向很伟大,值得赞叹。古人这两句话对他来讲不是空话,他真做。所以我请他到我们学院来上课,目的是希望我们学院这一些出家同修认真来学习这门课程。
这一门课程给诸位说跟戒律是一样的。十善业道、三皈、五戒,是一样的东西,从初发心到如来地都不能舍弃。章嘉大师从前跟我讲,他用个比喻说,三皈五戒好像什么?好像火车票一样。从前我们住在台北,我们台北要到高雄去,你要坐火车,你买这张火车票,三皈五戒就像这张票一样。这个票拿到手之后,你可以上车,一直要保存到达到终点站,这张票不能遗失,车上还要查几次,出站的时候还要收回。这就是说明《弟子规》,十善,三皈,五戒,从初发心开始受了、学了,一直要到成佛的时候还是这样,没有失掉。成佛之后?成佛之后还是这样,为什么?要给众生做榜样。没有成佛之前是自利,成佛之后是利他,做出样子来给众生看!
诸佛如来、释迦牟尼佛应化到我们世间,做出样子给我们看,他一生的行谊。诸菩萨在我们中国历代的示现,或者示现出家,或者示现在家,都是现最好的榜样给我们看。不但是研教,要紧的是身教,以身作则。特别是在这个时代,我们要叫别人做,自己不做,谁相信?谁能服?谁愿意去做?所以我们真正教人的人,诸佛菩萨都是自己做,并不要求别人做,我就做给你看。你看我修因,你看我得的这个果报,你冷眼在旁边仔细看,看清楚了,你要想得到这个殊胜的果报,你自自然然就发心来学习。这个信是真信,所以是要拿成绩出来给人看,不为自己!
我常说,连世间法也讲「相随心转」,看相算命的人都会说,相随心转。那我们学佛的人对这个道理懂得更深、更多。体质,身体的健康,体质、相貌都是随你的念头转,现在这个事情科学家证明了。所以江本胜博士那个水结晶的实验,我得到这个讯息非常欢喜,我就很想跟他见面。他也很难得,我邀请他,他真来了。来的时候,正好我没有在澳洲,我到别的地方去讲经去了。但是也很难得,他在这里住了几天,做了几次讲演。我到东京去开会的时候,我两次去访问他,我们也一见如故。
科学实验证明佛经上所讲的,物质跟念头(有情众生念头)的关系,他把这个证明出来了。所以我们的心善、言善、行善,身体健康,不会生病。小小的毛病自己可以调整,怎么调整?调成善念。我这念头不善,有烦恼、有习气上来的时候,生理上就出毛病了。就像那一瓶水一样,你恶的念头起,那个水的结晶它就变成很难看的样子,怎么办?赶快换念头,换善念。换善念的时候,那你看还是那个水结晶,它马上就变成很好的图案、很好的结晶。所以我们懂得这个原理,我们的身体有什么不舒服,自己可以调整。这个调整就是佛家讲的忏悔!你出了毛病是业障现前,纵然不是现在的业障,还有过去生中的业障遇缘它就起现行,这个道理一定要懂。忏除业障,我们就恢复正常。合乎科学!不但是我们佛家讲如法,现在还合乎科学,这个道理一定要懂。所以自己可以调养自己的身心,身心健康,这个相貌很好,这就是度众生,果报!
那你们现在一定要吃肉食,不吃肉食好像营养不够。我从二十六岁接触佛法就吃素,五十四年!我身体不比你差,我营养不缺乏。这是什么?证明!佛家讲三转法轮,最后一个是作证转。我们这个身体就是证据,就是素食健康的证据,心地善良的证据。清净善良,百病不生!这一次我在北京回来感受一点风寒,我也没有去找医生,自己调养。调养这一段恢复了,用佛法理论来调养。这不是为自己,是为正法久住,是为让一些大众对佛法生起信心。现在时间到了,我们就讲到此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