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方广佛华严经 (第一三五六卷) 2005/2/16 澳洲净宗学院 档名:12-017-1356
诸位同学,请看「菩萨问明品」偈颂第四首:
【於身善观察。一切皆明见。知法皆虚妄。不起心分别。】
这一首偈大意前面已经报告过了。清凉大师告诉我们,这一首连同上面两首,就是第二、第三、第四这三首偈,第二首说人我空,第三首说法我空,第四首这是「类通」,就是触类旁通,让我们了解心、法也都不可得。这是大乘教里头常讲的一切法皆空,无所有,不可得。佛法,诸位都知道有大乘、有小乘,清凉大师在此地给我们开导的也都做了说明。「通」,通有两种,一种大乘,一种小乘。这个地方是讲大乘。
世尊当年在世,我们大家都知道他老人家世寿八十岁,八十岁圆寂的,我们一般人讲过世了。在他一生当中,他是三十岁成道的,就是证得无上正等正觉,我们一般人讲成佛,我们称他为佛陀,那个时候三十岁!成道之后就教化众生,第一部所宣讲的是在菩提树下定中所说的,没人知道。这个大经上告诉我们三七日中,也有经上讲二七日中,二七十四天,三七二十一天,时间不长,宣讲什么法门?《大方广佛华严经》。定中的境界,学佛的同修应当有个概念,定中境界里头没有时间、没有空间,念劫圆融,广狭自在。所以佛能够将无量劫浓缩成一念,一念可以把它展开来就是无量劫。
所以时间不是真的是假的,从心想生。这一桩事情近代科学家发现了,他说时间跟空间不是真的,在某一种条件之下,时间等於零,等於零就是没有过去、未来,空间在某一种条件之下也等於零,没有远近。这些事情,《华严经》里面讲「十世古今」,就说尽了,三千年前就讲尽了。这不是凡夫能够懂得的,而是佛示现成道,把他自己亲证的那个境界,一真法界,给我们展现出来,给我们说明。谁参加这个法会?这我们晓得参加法会是四十一位法身菩萨,不是法身菩萨没有办法入佛的境界,这是佛亲证的境界。法身菩萨破一分无明,证一分法身,所以他有能力参加。十法界里面权教菩萨如盲如聋,看不到也听不到、接触不到。这是大乘,是佛法的精华,小乘是方便说。
佛二七日中《华严经》讲圆满了,再想想这世间人,世间人无量劫来迷惑颠倒,要入这个境界,佛也有善巧方便。首先要用小教帮助一切众生消业障。一切众生为什么不能够听闻大法?业障太重了。所以真实境界,实在讲真实境界就在现前,我们迷而不觉,在这里面产生错觉,所以是这十法界唯识所现。在鹿野苑度五比丘,讲四谛,讲十二因缘,这个课程延续了十二年。像我们现在的学校,小学六年,高中、初中加起来也是六年,这是佛的小教,十二年。十二年之后,这有了根基,业障也差不多消了一些,逐渐逐渐应当把他提升,提升到方等。方等就是大乘,大乘里面很浅的,浅显的,方等八年,这就二十年了。
这二十年的基础,他就可以听真话了。前面都是方便说,可以听真的了。真的是什么?真的就是般若,般若翻成中文叫智慧。佛讲般若二十二年,诸位想想看,这么长的时间讲这一个课程。由此可知,般若是释迦牟尼佛教化众生中心的课程,核心的课程。末后八年讲《法华》、《涅盘》。《法华》、《涅盘》是什么?那个意思是要落实在日常生活当中,与我们日常生活不脱节,就是回归到《华严》。你看世尊的教学,从这个地方你能看到他教学的程序、次第,也能看出他的方便,他的核心,这就是中心的课程,到最后落实到生活,落实到实用。
我今天特别提出这些话,是昨天诸位同修都看到昆士兰大学有一位院长、一位教授,还有一位学校的处长冯文玮居士带领他们到学院来看我。告诉我,学校里面现在成立了一个佛学研究中心。这个学校里面有宗教研究中心,现在从宗教研究中心里面,就是又成立一个专门研究佛学的。这两位教授,一位是教巴利文的,一位是教梵文的。他们的介绍资料(翻成中文给我看),我是昨天晚上抽出一点时间把这个介绍看完,才知道这个中心去年(就是二00四年)成立的,到现在还不到一年,在筹备期间。三月底正式成立,要举行一个开幕典礼,请我去参加。
我们知道梵文的经典确确实实已经散失殆尽,分量太少了。巴利文的经典是小乘经典。今天讲佛法,在全世界典籍保存得最丰富的是汉传的大乘。这一些是早年方东美先生讲给我听的。他说要研究佛学,你就不能不研究汉文。另外一个系统就是藏传的,藏传的也是大乘,但是藏传比我们汉传的要晚,这我们知道,这历史我们晓得。西藏的佛教是唐朝文成公主嫁到西藏,把佛教带去的。那个时候真的佛教在中国是黄金时代,唐太宗那个时候,八大宗的祖师,这大乘八个宗,小乘还有两个宗,祖师大德几乎都同时出现在那个时候,隋朝末年唐朝初年。所以是文成公主带过去的。西藏跟印度很接近,以后西藏知道佛法的殊胜,所以这一边是从汉传过去,那一边从印度传过去,典籍都相当丰富。所以今天要研究佛法,最重要的还是汉传的,其次的是藏传的。
早年赵朴老在世的时候,我记得我第一次跟他见面,我就谈到这个问题。希望他老人家以他的地位、影响力,能够早一天把藏传经典,我们汉文里面没有的,把它翻译出来,翻译成汉文,使汉传的经典能够保存一套最完整的佛教典籍。他当时听到我这个建议非常赞成。实在讲,我们见面的时候,他老人家年岁已经大了,确实是心有余而力不足。我那个时候特别提醒他,我说:老人家,如果这个事情不做,五十年之后没有人能做了,要做要赶快,要抓住时节因缘。这是我们第一次见面。第一次见面我们就很投缘,再说我们是同乡,所以第一次见面我们就谈了四个小时,非常希有难得。
小乘教就是我们讲巴利文的,现在这是大学里面主修的,就是我们汉文《藏经》里面的阿含部,我们称为四阿含:《长阿含》、《中阿含》、《增壹阿含》、《杂阿含》这四大部。《阿含经》里面有很多很短的,一部经一百多字,二、三百字就是一部经,所以它的经典,你要细细看它的目录大概也有将近三千部。我们这一部分(翻译的这一部分)跟巴利文的经典对照,有人做过这个工作告诉我,他说巴利文的经典大概比我们多出五十几部。从这个地方看,三千多部经典我们只少了五十几部,小乘经汉译得相当完整。我们缺少的分量并不多,希望缺少的能够从巴利文译成汉文,使我们汉文小乘经典也具足,这个好事情!大乘经典的分量超过小乘太多了。部头虽然没有那么多,但是大乘经论的分量重。你看《般若经》,一部《大般若经》六百卷!
所以,学校里面既然有佛学研究中心,我们希望学校能够增设汉语系的佛教跟藏语系的佛教,它有巴利文、有梵文,这样就相当完整了。这是我今天告诉冯居士,希望能够把我的这个建议先向他们提一提。冯居士听了之后非常欢喜,他说这正是他们迫切需要的。我说我现在手头上还有《大藏经》,我可以送学校十套,给这个研究中心。同时我也想到澳洲还有其他的学校,我就想请昆士兰大学代我送。我打算送一百套《龙藏》交给昆士兰大学,他们学校留十套,另外九十套请他代我送给澳洲各个学校以及社团。
大乘教里面讲得究竟,讲得圆满。小乘教只破我执,法执没破,所以他们的果报在四圣法界,就是十法界。十法界是两个不同的境界,一个是凡夫,就是一品烦恼都没断,妄想分别执著统统具足,就是六道凡夫!如果是对於一切人事物执著放下了,不再有执著了,就超越六道轮回。但是人我执没有了,他还有法我执,那他就不在六道,六道之外有四圣法界,他在那里面去破法执。法执破掉,法执就是分别,分别这个心没有了、断掉了,还会有起心动念。功夫再进一步,把起心动念能够控制住,这就超越十法界。超越十法界就生到一真法界,《华严经》上讲的华藏世界,他就到这边去了,我们就称他作法身菩萨。中国大乘禅宗里面讲「破一品无明,证一分法身」,就是这个境界。
所以大乘教殊胜,殊胜在哪里?就在我们这一生当中,就能够做到破一品无明。大乘教破见思烦恼、破尘沙烦恼比小乘快速,小乘的方法很笨拙。你看大乘教我们观空,这不一样!所以清凉大师在注解里面,我们昨天念的这一段,「此中是大,观身性相同虚空故」,这是大乘教,这个快速,我、法两种执著在这一生就能够把它解决了。也就是我们常讲,你真正懂得事实真相,渐渐明了之后,你在一切法里头你不会执著,你不会分别。然后你就在起心动念这里下功夫,这是大定!他们也著重於参禅、静坐。他那个静坐,那是小定。你看看《六祖坛经》,《坛经》里面讲的这是禅宗里头他怎样修定,他是行住坐卧都在定中。那个定不是身,定是什么意思?心在境界里面不受外面境界影响,这叫做不动,行住坐卧都在定中,他修的是这种定,「那伽常在定,无有不定时」。
大乘修定方法很多,八万四千法门,这是我常常讲的!八万四千种不同的方式修定。像《华严经》末后善财童子五十三参,修定!修什么?起心动念,把这个东西灭掉。日常生活当中,於一切人、一切事、一切物都接触,在接触的时候修什么?练功。练什么功?练不起心、不动念,高!你在这里头练不执著、不分别,这是低,也是大乘,我们今天学的。我们在第一个阶段是要练不执著,你真会用功。要用什么方法来练不执著?我们八万四千法门里面采取的是执持名号,「阿弥陀佛」。眼见色,耳闻声,念头才一动,阿弥陀佛!那个执著的念头、分别的念头压下去了,这功夫。久而久之,不知不觉,我们就对於一切人、一切事、一切物平等观了。你真正能做到平等,我们常讲清净平等正觉慈悲,你已经达到平等,你的慈悲心就流出来,这是权教菩萨。为什么?因为你在境界里还会起心动念。你要更进一步,还是用这个方法,用这一句佛号,执持名号把起心动念伏住。
诸位要晓得「南无阿弥陀佛」有没有起心动念?有!但是什么?我对其他的事情不起心、不动念,我只在这一桩事情起心动念,用这一法对治一切法,就是念佛的道理,我们要明白。所以念佛是修禅定,这个话不是我说的,佛在《大集经》上讲的。佛赞叹念佛,说念佛是甚深的禅定,这是佛给我们印证。禅是佛家修行的核心,就是修法里面的总的纲领、总的原则。只要是佛法,不论是大乘、小乘,你要是离开禅定,那就不是佛法。禅定修行的方法无量无边,「法门无量誓愿学」,无量无边。八万四千不是随便说的,确实有这个数字。你们查《教乘法数》,查《佛学辞典》,真的是八万四千,用什么对治什么烦恼,烦恼八万四千!禅定就是对治烦恼、对治习气的。所以念佛是「无上深妙禅」,佛讲的。
我们今天会念这一句阿弥陀佛,念的功夫不得力,为什么?没有用这一句佛号对治我们的分别执著,所以你的功夫不得力。执著里面,我常常提出两个例子,这两个是执著里面的大根大本,你首先要在这上下手。第一个就是对一切人事物的占有,占有是执著,据为己有,这是错误,为什么?「一切法无所有,毕竟空,不可得」,连我们这个身都不可得,你怎么能占有?身是念念刹那生灭,没有办法,这是错误的,不能有占有、据为己有的这个念头。这个念头才起来,「阿弥陀佛」打下去,这叫真正做功夫,你真正会念佛。
另外一个就是控制,我们对於一切人事物起了控制的念头,这个错了,这都是属於执著。能够对一切人、一切事、一切物不执著。总要记住佛祖常常给我们开导的「多事不如少事,少事不如无事」。真正修行人一生要像释迦牟尼佛一样,决定不攀缘,随缘不攀缘!你攀缘,你很累;你不攀缘,你很自在,清凉自在,这是你首先会得到的。你身心健康,你没有忧虑、没有牵挂、没有烦恼。首先要把这个东西,我们用这一句佛号把它念掉,只有一句阿弥陀佛,除一句阿弥陀佛之外什么也没有,这叫念佛人,这叫会念佛,这叫念佛三昧。懂吗?三昧就是禅定,就是佛在《大集经》上讲的「无上甚深深妙禅」。真的是方便、容易、简单,成就还快速,实在是不可思议的法门。
我们自己天天做早晚课,早晚课我讲得太多了,早课提醒自己,晚课是反省。我今天一天一定要依照佛菩萨的教诲依教奉行,晚课要反省我是不是真的做到了。这里头最重要的断烦恼。你看看「烦恼无边誓愿断,法门无边誓愿学」,你先要断烦恼!我这种对於一切人事物,六根接触六尘境界占有的念头、控制的念头,这说粗一点是什么?是自私自利。今年跟去年比有没有淡一点?比去年淡一些了,有进步。这一个月跟上一个月比有没有淡一点?这一个星期跟上一个星期比有没有淡一点?那功夫要做到真正得力的时候,今天跟昨天比有没有淡一点?每一天都淡个一分,这个功夫就不得了!学如逆水行舟,不进则退。你要是我今天跟昨天比不见得比昨天淡。你要是不能比昨天淡,一定就是比昨天还要增加,那你就错了。一般人一年跟一年都很难看得出来,十年、十年比较非常明显,这一般人都能看到、都能够了解。我学佛第一个十年、第二个十年、第三个十年,你这样看很清楚!有没有进步?是不是真干?
大乘法里头教我们观身,我们这个身的体性,我们身的现相,都不可得。身有生有灭,刹那不停!这我们在《华严》前面也讲过好几遍。在这一品经里面,前面也跟诸位说过,这也说了好几个小时。就第六意识来看,第六识是分别,第七识是执著,这两个就是讲心。业是所造,心是能造,大乘教里面教观「并皆速灭」,速是快速,灭是消失,念头才起,立刻就消失。所以我们现在看这些相,幻相!不是真的。前一秒钟跟后一秒钟我这个身体不是同一个身体,前一秒钟已经灭了,后一秒钟是又新生的,我们看到好像是一样的。一般在大乘教,大乘教教这浅显的、初学,佛还讲相续,这是相续相。我们常常用电影,我常常用这个做比喻,电影放映机里面的底片,你看一张接一张,相续相。给你讲真的,真的没有相续,真的是迁流生灭,前面那个相灭了,后面这个又生了,不是像电影的放映机后面有那个胶卷,那个胶卷真的是相续。我们法性、法相都没有这个带子在那里转,没有。所以给你讲真的生灭迁流,哪来的相续!
为什么前面这个相灭掉,后面生的它会很接近?这里有个道理,因果不空。性相的生灭绝对没有相续,因果有,这是我们常讲「万法皆空,因果不空」。因果有转变,因会变成果,果会变成因,有转变,有相续,有循环。这三种现象,这是因果的现象,所以说不空。但是从性跟相上来讲,决定是了不可得。心能现,相所现,能所都是刹那生灭。我们用《仁王经》,《仁王经》是世尊的方便说。《仁王经》上讲生灭的速度,一刹那九百生灭。讲一弹指,我们从一弹指来算,这个弹指我们一秒钟可以弹四次,四乘六十;一弹指六十刹那,一刹那九百生灭,我们从四乘六十乘九百,刚刚好两个十万八千,二十一万六千次的生灭。这佛的方便说,不是真的,真的怎么?比这个还要快。
我跟诸位做过详细报告,真的实在讲那个生灭速度之快不可思议。我们用数字来讲大家有个概念,是亿万分之一秒,不是二十一万六千分之一秒。亿万分之一秒,你怎么知道它是生灭的?它太快了。就像我们现在看电影,电影里面那个放映机的镜头开关一秒钟二十四次,二十四次我们就以为它很逼真了,我们就有的时候不知道它是假的。现在是亿万分之一秒,一秒钟当中有一个亿、两个亿的生灭,你怎么会知道?所以这是经上佛常讲的「并皆速灭」。心,确实它会现相,那个现相太快了,但是它前一个相灭掉之后,后面一个相又生了,前面一个相跟后面一个相绝对不是相同的,有相似不是相续。但是佛也常常讲相续。讲相续,对初学讲的;讲真实话,法身菩萨,法身菩萨他知道。在十法界里头,佛讲的是权教;在一真法界,佛讲的是实教,真实的,如来亲证的境界。法身大士逐渐逐渐也都证得了。
这第四首偈教我们观法、观性不可得,所以你就不分别了,你就不执著了。我们今天为什么分别执著放不下?不知道事实真相。事实真相真的透彻、真的明白了,叫你执著你都不会执著。为什么?执著不到。念头还没有起来,已经都生灭掉了,根本就不存在。六百卷《般若》佛讲了二十二年,我读了之后做一个总结,我总结十二个字「一切法,无所有,毕竟空,不可得」。如果我们的业障习气太重,就是自私自利念头太重,什么都想占有,什么都想控制,你常常念这一句话「一切法无所有,毕竟空,不可得」。这四句话也是《般若心经》的总结。《般若心经》很好,玄奘大师翻译的,两百六十个字,是六百卷《大般若》的总结。它还有两百六十个字,我把它总结十二个字,更简单!你就常常记住这一句,常常念著这一句,自然就看淡了。
章嘉大师教我的看破,你看破了。看破,自自然然就放下,於一切人事物不再有控制的念头,不再有占有的念头,我们日常生活当中随缘!有人想得很多:我明天生活,我要是没有衣服穿,没有饭吃,没有地方住,怎么办?你想错了,明天还没有来,明天还远之远矣。佛给我们说,一切众生在这个世间,这前天也讲过人生酬业!连《了凡四训》里面讲的孔先生算命,你看把一个人一生都算得那么准确,这是说明什么?命里有的一定有,命里没有的你得不到,不能强求。这你就放心了。我明天有没有得吃?我有这一分福分,明天自然有,操什么心?这里头有大学问,这里头有真理!所以你参透了,你自然就放下。
我们今天当然最大的祸患、病根,乃至於招感来的劫难,都是看不破,都是放不下。看不破是迷,放不下是烦恼。迷是无明,烦恼就是见思、尘沙,都是由於不了解事实真相。所以我记得我以前讲过,心是虚空法界,身是刹土众生,这真话,这是《华严经》上讲的一真法界,法性、法身。法性是能现,法身是所现,能所是一不是二。能现所现都不可得,都是毕竟空,都是无所有。这个事实真相一定要明了。现在时间到了。
诸位同学,请看第四首,清凉大师《疏》最后这一段,「前问意云,众生既空,云何如来随其身化」,这是文殊菩萨问的。我们要记住,问的意思我们懂得,大乘教上讲众生既空,众生既然空了,为什么诸佛如来还要随其身,这个随其身是随众生身的教化,应以什么身得度,佛就化什么身。这一句问得好不好?你仔细去观察「众生既空,云何如来随其身化」,你问问,你空了没有?空了哪里还有这个念头?这一句话还不是分别执著。我们从这个地方去体会,没有空!所以诸佛菩萨才应化。果然要是空了,应化这个事情就没有了。所以这个地方解释也很好。这下面接著。
「今释意云」,现在解释这个意思,「以彼不知身本空寂,教如是观,故说如来随众生身而教化也」。这是什么东西不空?妄想分别执著不空。妄想分别执著这个东西是什么?因果。佛四十九年所说一切法,我们把它归纳这讲六个字,一切诸法的性、相、理、事、因、果。性是心性,能现的,相是所现的,都不可得、都是空的;理也是空的,事也是空的,因果不空。这我们常讲的,阿赖耶里面含藏的习气种子(唯识里面称种子,也有讲习气),这个种子习气它不灭,遇到缘它就起现行,这个现行就是果报,所以叫因缘果。这个东西麻烦,必须要看破,必须要放下,你才能真正得到解脱,你真正能得自在。这个事情,佛菩萨虽然慈悲帮不上忙。中国谚语所谓「解铃还须系铃人」,起心动念、分别执著,是你自己起心动念,不是别人,没有别人教你;分别执著也是你自己,自作自受,那还有什么话说!
佛今天教我们,佛的确有特异方便,特是特别,异是不一样的,这个特异方便是什么?念佛求生极乐世界。这个法门就是说,你的妄想分别执著没有断也行,这不可思议!也能超越六道轮回,也能超越十法界,生极乐世界就是生华藏世界,极乐跟华藏不二,这就是特异方便。所以现在修净土的同修愈来愈多,可是,许许多多同修修行功夫不得力,这有人来找我,希望我把净土五经一论再讲一遍,我也想想,这也有道理。《华严经》很长,等到《华严经》讲圆满再讲净土五经一论,我有没有那个寿命都不知道。所以我们把这一段经文,这就是现在「菩萨问明品」,「问明品」里头一共有十段,能把这一品讲圆满很好,讲不圆满也没有关系,我们这十段讲到一个段落,我们暂停。暂停,我们就开讲净土五经一论,五经一论我们选讲。
前一阵常慧法师打电话给我,她启请讲《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》,这也是属於五经里面的。我是想或者我们讲《弥陀经》,或者讲《念佛圆通章》也好,希望帮助念佛同修断疑生信,把净土的理论、方法、境界都能够掌握住,真干!那我们这一生当中决定得生,一丝毫疑惑都没有。这是特异方便,我们也恒顺同修们的希求。
所以这就是众生不了解诸法实相,不知道身心本来空寂,身心万物本来是空寂的。所以世尊教导我们,就是教我们作如是观。我们对於宇宙万有的看法要正确,不能看错了。这个正确的就是这些宇宙之间万事万物,相有性无,事有理无,因果不空,这就正确。佛是因为这么一个原因,诸佛如来、法身菩萨不断的示现在世间,这是体现出大慈大悲!来教导我们,来帮助我们。诸佛菩萨对我们的帮助,诸位一定要知道,只是开示!就是他顶多来做模范,身教。释迦牟尼佛当年在世,身教;诸佛菩萨示现在这世间,身教;祖师大德也是以身教给我们做个榜样、做个模范,所以有身教,有言教。我们从这个地方能体会,真正我们看清楚了,我们听明白了,我们体会到了,要怎样去落实?真正做到!那就成功了。「信、解、行、证」,佛帮助我们的是信、解,行、证是要靠自己,佛帮不上忙。自己一定要依教奉行。
有一些同修告诉我,他们学讲经也讲了不少遍,可是烦恼习气跟以往比较,不但没有减少还增加,这是什么原因?你虽有信解,你没有行证,行证真的是断烦恼开智慧,这个重要!《法华经》上佛菩萨为我们「开示」,我们要能够「悟入」,那就是真正佛的学生。佛的示现,佛的言教,你看了,你听了,你不觉悟,你没听懂。不要紧,机会还多得很,还有第二遍、第三遍、第四遍,佛不厌其烦,永远在那个地方讲经说法,从来没间断过。只要你好学,只要你肯学,总有一天你明白了,你觉悟了。觉悟了要依教修行,从行门里面你去证,证就是入佛境界。这是佛菩萨的大慈大悲,无与伦比的恩德。知恩报恩,用什么方法报恩?行证、悟入是真正报恩。不肯去做,不能契入,那你是不知恩,不知道报恩。请看下面第五首偈:
【寿命因谁起。复因谁退灭。犹如旋火轮。初后不可知。】
这一首颂我们先看清凉大师的注解,他老人家给我们的提示。这一颂就是第五,「令於寿命,思惟观察」,叫我们看寿命。命是「命根」,什么叫命根?「能令色心连持,故名为命。寿谓寿限,即命根体」。我们先看这一段。这一段是世尊常常在小乘教里头讲的,我们很容易懂。因为小乘,佛常是随顺众生说,叫俗谛。大乘法是真谛,是随顺如来亲证的境界。换句话说,是个觉悟的人的境界。俗谛是我们六道凡夫的境界,随顺我们讲,所以我们很容易懂。
「命」,命根。我们中国人也讲命根,连乡下人也说它是命根子。什么叫命根?能令色心连持。这用现在的话讲,色是物质,我们这个肉身,心是精神,这个身体是精神跟物质和合这样一个身体,所以连持,连是联合,持是保持,所以这个叫寿命。人在世间寿命长短不一样,寿命的长短就叫「寿限」,限就是限量,这叫命根的体,叫「命根体」。小乘,这我们很好懂。有的人长寿,有的人短命,命根体不相同。这一桩事情,世间不要说是人,所有一切众生都看得很重。哪一个人不贪生怕死,哪一个人不希望自己寿命长久、健康长寿,一切众生所羡慕,一切众生所希求,能不能求得到?
我们再看清凉大师后面这一段,后面这一段是从大乘讲的。「实谓由业种力」,实是实实在在讲。这大乘法里头所说的寿命是怎么回事情?是「由业种力,引一期报,众同分体,住时分限,假立寿命」。你看大乘讲假立的,知道这不是真的,但是这个话说得很清楚。我们著重在大乘。小乘里面讲因果,寿命是由宿世所造的业种力。我们通常把「种」字省掉,业力。种是种子,阿赖耶里面落下的习气它有力量,遇到缘它就起现行。缘不一定。
所以我们自己一定要知道,每个人,每个众生,畜生、饿鬼、地狱都不例外,上面到天人,下面到三恶道,这一切有情众生,阿赖耶识里面十法界的种子无不具足。换句话说,你有佛的种子。你为什么念佛能够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去成佛?因为你阿赖耶识里头有阿弥陀佛的种子,真有不是假有。肯定你听到这句佛号能生欢喜心,很乐意的去受持,就证明你阿赖耶识里头有;现在一听到佛号就连起来了,就把你那个阿赖耶里面潜伏的种子它就起现行了。你今天看到佛像,听到佛的名号,那是缘,阿赖耶识里头的种子是因,因跟缘聚合,它就起现行了。现行就是你欢喜,你希望认真好好的学习,这一生能成就。善的种子遇到善缘生三善道。我们阿赖耶识里头有恶种子,恶种子是贪瞋痴慢,我们今天讲自私自利、名闻利养这些念头,不善的念头遇到不善的缘就感三恶道,果报!
佛在经教里面告诉我们,业力分为两类。一类叫引业,你看这「引一期报」,这一种业力是引导你到哪一道去投胎。我们知道,我们今天都得人身,在这个地球上,在人道,人道是什么样的业因?佛说五戒十善。过去生中五戒十善修得不错,这个业种力引导你到这个世间来现人道的果报。我们讲现人道是中品的善戒,上品善戒就到天道去了,下品善戒就到修罗道去了。我们能到人道来,这是中品的善戒,得到人身。人身这个寿命的长短,又是一种业力,叫满业。所以它有两种,这是引导你去投胎。投胎之后,你这一生,你看人跟人相貌不相同,聪明智慧不相同,贫富贵贱不相同,这是什么原因?这是属於另一种业,满业。满是圆满,称之为满业。
满业是什么?满业是因果。过去生中,你所做的善、恶、无记这个业力形成的。如果你过去生中修的善多,我们用世俗的话来讲,现在一般人追求的财富、聪明智慧、健康长寿,这三样东西谁都想要。财富,因是什么?财富是果报,因是财布施。你过去生中欢喜用财物帮助人,你这一生得大财富,你命里有财。过去生中没有修财布施,你这一生当中没有财富。绝对不是说,你这一生当中有什么能力、什么方法可以赚得来的,没这个道理。
你所用的经营的行业,在佛法讲是缘,你命里头有这个财富是因。现在这个缘现前,你要善用这个缘。什么叫善用?正用不能邪用,你命里面财富可以完全现前。譬如说,你命里头有一个亿,你心地很端正,一生绝对不做损人利己的事情,无论经营什么样的事业,规规矩矩,今天讲奉公守法,你命里面的财富逐渐逐渐统统现前,那这一个亿就现前了。如果你要用不正当的方法,你也赚钱,你命里有,但是亏损了,一个亿可能亏损到只剩三千万、二千万了。你自己也很得意:不错,我用的方法巧妙,能够欺骗大众,我能够赚他们的钱。殊不知亏损了。这是真的不是假的,佛经上讲得很清楚。如果你心地慈悲,无论经营哪个行业,你对财并不重视,还是常常时时刻刻拿这个财去布施帮助别人,帮助那些需要的人,那你命里这个财富会增加,你命里本来是一个亿,可能会变成两个亿、三个亿。
所以,我们每天起心动念、言语造作都有加减乘除。一个善念善行就是加,大善,大善心、大善行就是乘,一个恶念就是减,大的恶念、大的不善那就是除,天天都有加减乘除。但是这个加减乘除的幅度不大,所以高明的算命先生还是把你算得很准,道理在此地。如果你是大的善心发出来,大的善行你常常去做,你这个命就不准,改了!《了凡四训》,你看看他原先被孔先生所算的百分之百的准确。孔先生算他每一年,他那时候是做童生,考试考第几名都准确;一年你有多少收入,一点都不差。这样的生活他过了二十多年,所以他心里没有进取,还搞什么?一切都是命定的,所以他也不思善,也不思恶。所以我说他是标准凡夫。他二十年当中没有加减,也就是他没有善恶,所以跟命里头讲的百分之百的准确。
这以后遇到云谷禅师,云谷禅师在笑他,说他错了。命运有没有?有,但命运不是一定的,命运是你自己造的,你自己可以改。了凡先生他很聪明,命运可以改变的,那怎么个改法,就向他请教。云谷禅师就教他断恶修善。这个念头起来了,马上就兑现,就真做,那个命运完全不对了。孔先生算他去考试应该是第三名,他考到第一名,每一年收入都增加了,真的改了。他的寿命是五十三岁,我们今天讲到寿命。了凡先生从此之后全家行善,舍己为人。考试都是进步,很大的长进,那个官也做大了,收入也多了,寿命也长了。寿命本来只有五十三岁,他活到七十四岁,寿命延长二十年。命里头没有儿子,他有一个很好的儿子,有求必应。所以,他一生的事迹是做出来给我们做榜样,改造命运。
命运是有,但是佛家不是讲宿命论,佛家讲命运是你过去生中所造的。你现在要懂得这个道理,命里没有,你现在努力去做,决定能够有效果。在中国,像袁了凡这样的人很多,不是他一个!不过是他是把他一生的事迹详详细细写出来,别人没有写出来。所以我们要想自己有聪明智慧,修法布施;要想自己得健康长寿,修无畏布施。无畏布施,别人遇到有危险的时候,有困难的时候,很大困难、生死交关的时候,你能够救他一把,延年益寿。在佛门里面,素食就是无畏布施,不吃众生肉,不跟众生结冤仇。你能够爱护一切众生,这个果报是健康长寿。绝对不伤害一切众生,蚊虫蚂蚁都不伤害。至诚感通,我们用真心跟这些蚊虫蚂蚁交流,它听话!
我住在山上,后面这个房子是新盖的。有一天我到洗手间,洗手间里面统统都是蚂蚁,你不能进去,不知道它从哪儿来的。所以我就跟它讲,我说:蚂蚁菩萨,你从哪里来,你还从哪里去。我说我们这个生活空间在房子里面,你的生活空间在外面,我们彼此互不相干,请你离开。半个小时之后,一个都没有了。你不能用方法把它清除赶走,不可以,那不是好办法。你跟它讲,跟它沟通。我就不用这个洗手间,半个小时之后全没有了,一个都没有。所以不能用暴力,暴力是结冤仇,不能解决问题。
我在年轻的时候,我母亲、亲戚朋友也给我算命,算我的寿命很短,四十五岁就没有了,我今年快到八十了。所以寿命、财富都是这一生修的。这个道理章嘉大师教给我的,我听话,我相信。所以从学佛,二十六岁学佛,我就开始修财布施。虽然没有钱,布施个一块、两块还能省得出来,愈施愈多。聪明智慧,法布施。法布施我是学印光大师。印祖当年在世,十方的供养他老人家自己没用过,自己生活非常简单,所有一切这些供养统统拿去印经布施,法布施。所以我这一生当中,印经是最大的支出,所有一切供养都用在这上面。现在除了印经之外,还做录音带、录相带、VCD,还做这些东西。大量流通,没有版权,所以法缘这样殊胜,这是跟全世界佛门同修结下的缘。我们真正在日常生活当中,诚诚恳恳,真心真意的修三种布施,果报不可思议。
我们懂得这个方法,我们有没有希求?没有。我修三种布施,我没有求财富,我也没有求智慧,也没有求健康长寿,自自然然得到的!为什么?有求,心就不清净了。尤其常常学习大乘,知道一切法毕竟空,不可得。所以遇到缘我们要全心全力去做,不求果报。有求果报,能得到,像了凡先生一样,他是有求的,他能得到,正是谚语所说的「佛氏门中,有求必应」,这是《了凡四训》里头说的这个。我们不求,什么都不求,果报更殊胜。
这么多年的修学,非常快乐,法喜充满!渐渐就契入佛境界了,这才是我们唯一的一个期望。这一生得人身闻佛法,我就是一个希望,提升自己境界,不断向上提升。但是也不作意,也不是我有意思的,没有。这就是老师告诉我的,看破、放下。看破帮助放下,放下帮助你再看破,从初发心到如来地,就是这个方法,这个方法相辅相成!你得到这个受用。所以真正证得《论语》里面孔子所说的「学而时习之,不亦说乎」,我们把所学的东西统统都落实到生活上。那个「习」就是今天讲的落实,我所学的统统落实到生活上。「不亦说乎」,不亦说乎就是佛门讲法喜充满,常生欢喜心。
唐朝庞居士给我们的示现,好榜样!李老师给我提过几次,提醒我要记住「多事不如少事,好事不如无事」,这教你的道心才增长。所以我这一生从来不攀缘,「我要去做个什么事情」,我没这个念头。就是法布施,我们印经布施,我也没这个念头。人家供养的钱,有一笔数字了,可以印个几本书了,我们就想像,那个时候我印的,我是两个优先:第一优先是续佛慧命。就是这个经本非常少,流通量非常少,怕失传,我要印它,不能让这个东西失传。另外一个优先就是我讲的经,我们现在讲的要大量印,因为不但是我们同学们在这里听的时候需要。还有很多我们流通的录音带、录相带,流通得很多。尤其我们统统没有版权,欢迎拷贝,欢迎翻印。因此,我们所讲的这一些经书就要大量印。第三种是别人委托。有人委托我代他办。委托,最低限度是一千册。你想印一部什么经,你钱拿来,我不化缘。我不会说,你发心拿一点点钱来想印这部经,不可以,另外要我去化缘,我不干这个事情。所以至少他拿的是一千部,这印刷厂可以做。另外我宣布,还有很多人来随喜,随喜就愈印愈多,所以可能印到二千、三千、五千甚至於一万册,都不一定,好!一点都不操心。无论做什么事情,都是缘自然具足。
所以到这边来的时候,现在联合国来找我们要跟我们合作,我也非常欢喜。我们想想,我们这个学院的财务还行,还能够帮助联合国来推动全世界伦理道德的教育。那就是他们要找一批老教授,讲伦理道德老教授,借用我这一个摄影棚,我愿意提供给他。老师到我们这边来,吃住完全免费,我们接待。到这边来录制,这些费用也是我们学院来负担,他只要来上课就是了。来讲课,我们给他录相,给他做成光碟,录相带就送到电视台去播放。这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用他们的名义来推动,很好,我协助你。
另外还有一个费用比较大的,我们也斟酌情形来协助他—翻译。联合国的官方语言有六种,有华语(我们中国的语言),有英语,有法语,有西班牙语,有阿拉伯语,有俄罗斯语。这六种语言在全世界使用的人很多,所以他有六种语言。这个翻译,联合国有人,他们有翻译的组织,但是这个翻译都需要用钱,那个用钱是用字数来算的。现在他告诉我们,我们知道澳洲澳币,翻译一个字是澳币四毛五分。如果一个小时,一个小时差不多八、九千字,翻成五种语言,这个数字也相当可观,可是这是值得,因为它向全世界播放。
所以我挑了两种,一种是《认识佛教》,一种是我们过去讲的《十善业道经》。《十善业道经》我讲了大概有八十个小时,后面涉及到大乘佛法,那个很深,不适合初学,但是前面一半适合,前面一半讲十善的业因果报,所以我们就用前面一半,大概四十个小时。另外,就是蔡老师的《幸福人生讲座》,这四十个小时,我也把它翻出来。这三样东西,我们要跟联合国,因为这个数字很大,我们要跟他来谈判,希望这三样东西把五种文字翻出来之后,不超过二百万。我们愿意投资二百万,这三样东西。这三样东西都是讲伦理道德。《认识佛教》不算长,没有这前面两篇长,已经有文字了,好像英语的翻译已经有了,再翻其他的文字。所以我想我们准备二百万,这个工作就可以做完成,对全世界播放。他们也非常欢喜,因为联合国搞世界上伦理道德的教育,不知道用什么教材,找不到理想的教材,我们把这个东西提供给他,我们来密切的合作,这都是什么?这里头都有无畏布施,化解冲突,促进社会的安定和平。所以这里头,我们花这么多钱,财布施;有这么多法,流通这个法宝,法布施;在果上来看,无畏布施,一举三得!
所以这个缘也是我们想像不到的,我们没有找他,他来找我们。而且他们现在积极在筹备,好事情。所以我们的学院担负起这个工作。至於有些人来捐钱,我们学院设一个专户,这个专户就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翻译的费用,不做其他的费用,这在银行存钱,存款、利息都归这一个户头,独立的户头,希望我们学院开一个这样的户头。今天时间到了,我们就讲到此地。
诸位同学,请看「菩萨问明品」偈颂第四首:
【於身善观察。一切皆明见。知法皆虚妄。不起心分别。】
这一首偈大意前面已经报告过了。清凉大师告诉我们,这一首连同上面两首,就是第二、第三、第四这三首偈,第二首说人我空,第三首说法我空,第四首这是「类通」,就是触类旁通,让我们了解心、法也都不可得。这是大乘教里头常讲的一切法皆空,无所有,不可得。佛法,诸位都知道有大乘、有小乘,清凉大师在此地给我们开导的也都做了说明。「通」,通有两种,一种大乘,一种小乘。这个地方是讲大乘。
世尊当年在世,我们大家都知道他老人家世寿八十岁,八十岁圆寂的,我们一般人讲过世了。在他一生当中,他是三十岁成道的,就是证得无上正等正觉,我们一般人讲成佛,我们称他为佛陀,那个时候三十岁!成道之后就教化众生,第一部所宣讲的是在菩提树下定中所说的,没人知道。这个大经上告诉我们三七日中,也有经上讲二七日中,二七十四天,三七二十一天,时间不长,宣讲什么法门?《大方广佛华严经》。定中的境界,学佛的同修应当有个概念,定中境界里头没有时间、没有空间,念劫圆融,广狭自在。所以佛能够将无量劫浓缩成一念,一念可以把它展开来就是无量劫。
所以时间不是真的是假的,从心想生。这一桩事情近代科学家发现了,他说时间跟空间不是真的,在某一种条件之下,时间等於零,等於零就是没有过去、未来,空间在某一种条件之下也等於零,没有远近。这些事情,《华严经》里面讲「十世古今」,就说尽了,三千年前就讲尽了。这不是凡夫能够懂得的,而是佛示现成道,把他自己亲证的那个境界,一真法界,给我们展现出来,给我们说明。谁参加这个法会?这我们晓得参加法会是四十一位法身菩萨,不是法身菩萨没有办法入佛的境界,这是佛亲证的境界。法身菩萨破一分无明,证一分法身,所以他有能力参加。十法界里面权教菩萨如盲如聋,看不到也听不到、接触不到。这是大乘,是佛法的精华,小乘是方便说。
佛二七日中《华严经》讲圆满了,再想想这世间人,世间人无量劫来迷惑颠倒,要入这个境界,佛也有善巧方便。首先要用小教帮助一切众生消业障。一切众生为什么不能够听闻大法?业障太重了。所以真实境界,实在讲真实境界就在现前,我们迷而不觉,在这里面产生错觉,所以是这十法界唯识所现。在鹿野苑度五比丘,讲四谛,讲十二因缘,这个课程延续了十二年。像我们现在的学校,小学六年,高中、初中加起来也是六年,这是佛的小教,十二年。十二年之后,这有了根基,业障也差不多消了一些,逐渐逐渐应当把他提升,提升到方等。方等就是大乘,大乘里面很浅的,浅显的,方等八年,这就二十年了。
这二十年的基础,他就可以听真话了。前面都是方便说,可以听真的了。真的是什么?真的就是般若,般若翻成中文叫智慧。佛讲般若二十二年,诸位想想看,这么长的时间讲这一个课程。由此可知,般若是释迦牟尼佛教化众生中心的课程,核心的课程。末后八年讲《法华》、《涅盘》。《法华》、《涅盘》是什么?那个意思是要落实在日常生活当中,与我们日常生活不脱节,就是回归到《华严》。你看世尊的教学,从这个地方你能看到他教学的程序、次第,也能看出他的方便,他的核心,这就是中心的课程,到最后落实到生活,落实到实用。
我今天特别提出这些话,是昨天诸位同修都看到昆士兰大学有一位院长、一位教授,还有一位学校的处长冯文玮居士带领他们到学院来看我。告诉我,学校里面现在成立了一个佛学研究中心。这个学校里面有宗教研究中心,现在从宗教研究中心里面,就是又成立一个专门研究佛学的。这两位教授,一位是教巴利文的,一位是教梵文的。他们的介绍资料(翻成中文给我看),我是昨天晚上抽出一点时间把这个介绍看完,才知道这个中心去年(就是二00四年)成立的,到现在还不到一年,在筹备期间。三月底正式成立,要举行一个开幕典礼,请我去参加。
我们知道梵文的经典确确实实已经散失殆尽,分量太少了。巴利文的经典是小乘经典。今天讲佛法,在全世界典籍保存得最丰富的是汉传的大乘。这一些是早年方东美先生讲给我听的。他说要研究佛学,你就不能不研究汉文。另外一个系统就是藏传的,藏传的也是大乘,但是藏传比我们汉传的要晚,这我们知道,这历史我们晓得。西藏的佛教是唐朝文成公主嫁到西藏,把佛教带去的。那个时候真的佛教在中国是黄金时代,唐太宗那个时候,八大宗的祖师,这大乘八个宗,小乘还有两个宗,祖师大德几乎都同时出现在那个时候,隋朝末年唐朝初年。所以是文成公主带过去的。西藏跟印度很接近,以后西藏知道佛法的殊胜,所以这一边是从汉传过去,那一边从印度传过去,典籍都相当丰富。所以今天要研究佛法,最重要的还是汉传的,其次的是藏传的。
早年赵朴老在世的时候,我记得我第一次跟他见面,我就谈到这个问题。希望他老人家以他的地位、影响力,能够早一天把藏传经典,我们汉文里面没有的,把它翻译出来,翻译成汉文,使汉传的经典能够保存一套最完整的佛教典籍。他当时听到我这个建议非常赞成。实在讲,我们见面的时候,他老人家年岁已经大了,确实是心有余而力不足。我那个时候特别提醒他,我说:老人家,如果这个事情不做,五十年之后没有人能做了,要做要赶快,要抓住时节因缘。这是我们第一次见面。第一次见面我们就很投缘,再说我们是同乡,所以第一次见面我们就谈了四个小时,非常希有难得。
小乘教就是我们讲巴利文的,现在这是大学里面主修的,就是我们汉文《藏经》里面的阿含部,我们称为四阿含:《长阿含》、《中阿含》、《增壹阿含》、《杂阿含》这四大部。《阿含经》里面有很多很短的,一部经一百多字,二、三百字就是一部经,所以它的经典,你要细细看它的目录大概也有将近三千部。我们这一部分(翻译的这一部分)跟巴利文的经典对照,有人做过这个工作告诉我,他说巴利文的经典大概比我们多出五十几部。从这个地方看,三千多部经典我们只少了五十几部,小乘经汉译得相当完整。我们缺少的分量并不多,希望缺少的能够从巴利文译成汉文,使我们汉文小乘经典也具足,这个好事情!大乘经典的分量超过小乘太多了。部头虽然没有那么多,但是大乘经论的分量重。你看《般若经》,一部《大般若经》六百卷!
所以,学校里面既然有佛学研究中心,我们希望学校能够增设汉语系的佛教跟藏语系的佛教,它有巴利文、有梵文,这样就相当完整了。这是我今天告诉冯居士,希望能够把我的这个建议先向他们提一提。冯居士听了之后非常欢喜,他说这正是他们迫切需要的。我说我现在手头上还有《大藏经》,我可以送学校十套,给这个研究中心。同时我也想到澳洲还有其他的学校,我就想请昆士兰大学代我送。我打算送一百套《龙藏》交给昆士兰大学,他们学校留十套,另外九十套请他代我送给澳洲各个学校以及社团。
大乘教里面讲得究竟,讲得圆满。小乘教只破我执,法执没破,所以他们的果报在四圣法界,就是十法界。十法界是两个不同的境界,一个是凡夫,就是一品烦恼都没断,妄想分别执著统统具足,就是六道凡夫!如果是对於一切人事物执著放下了,不再有执著了,就超越六道轮回。但是人我执没有了,他还有法我执,那他就不在六道,六道之外有四圣法界,他在那里面去破法执。法执破掉,法执就是分别,分别这个心没有了、断掉了,还会有起心动念。功夫再进一步,把起心动念能够控制住,这就超越十法界。超越十法界就生到一真法界,《华严经》上讲的华藏世界,他就到这边去了,我们就称他作法身菩萨。中国大乘禅宗里面讲「破一品无明,证一分法身」,就是这个境界。
所以大乘教殊胜,殊胜在哪里?就在我们这一生当中,就能够做到破一品无明。大乘教破见思烦恼、破尘沙烦恼比小乘快速,小乘的方法很笨拙。你看大乘教我们观空,这不一样!所以清凉大师在注解里面,我们昨天念的这一段,「此中是大,观身性相同虚空故」,这是大乘教,这个快速,我、法两种执著在这一生就能够把它解决了。也就是我们常讲,你真正懂得事实真相,渐渐明了之后,你在一切法里头你不会执著,你不会分别。然后你就在起心动念这里下功夫,这是大定!他们也著重於参禅、静坐。他那个静坐,那是小定。你看看《六祖坛经》,《坛经》里面讲的这是禅宗里头他怎样修定,他是行住坐卧都在定中。那个定不是身,定是什么意思?心在境界里面不受外面境界影响,这叫做不动,行住坐卧都在定中,他修的是这种定,「那伽常在定,无有不定时」。
大乘修定方法很多,八万四千法门,这是我常常讲的!八万四千种不同的方式修定。像《华严经》末后善财童子五十三参,修定!修什么?起心动念,把这个东西灭掉。日常生活当中,於一切人、一切事、一切物都接触,在接触的时候修什么?练功。练什么功?练不起心、不动念,高!你在这里头练不执著、不分别,这是低,也是大乘,我们今天学的。我们在第一个阶段是要练不执著,你真会用功。要用什么方法来练不执著?我们八万四千法门里面采取的是执持名号,「阿弥陀佛」。眼见色,耳闻声,念头才一动,阿弥陀佛!那个执著的念头、分别的念头压下去了,这功夫。久而久之,不知不觉,我们就对於一切人、一切事、一切物平等观了。你真正能做到平等,我们常讲清净平等正觉慈悲,你已经达到平等,你的慈悲心就流出来,这是权教菩萨。为什么?因为你在境界里还会起心动念。你要更进一步,还是用这个方法,用这一句佛号,执持名号把起心动念伏住。
诸位要晓得「南无阿弥陀佛」有没有起心动念?有!但是什么?我对其他的事情不起心、不动念,我只在这一桩事情起心动念,用这一法对治一切法,就是念佛的道理,我们要明白。所以念佛是修禅定,这个话不是我说的,佛在《大集经》上讲的。佛赞叹念佛,说念佛是甚深的禅定,这是佛给我们印证。禅是佛家修行的核心,就是修法里面的总的纲领、总的原则。只要是佛法,不论是大乘、小乘,你要是离开禅定,那就不是佛法。禅定修行的方法无量无边,「法门无量誓愿学」,无量无边。八万四千不是随便说的,确实有这个数字。你们查《教乘法数》,查《佛学辞典》,真的是八万四千,用什么对治什么烦恼,烦恼八万四千!禅定就是对治烦恼、对治习气的。所以念佛是「无上深妙禅」,佛讲的。
我们今天会念这一句阿弥陀佛,念的功夫不得力,为什么?没有用这一句佛号对治我们的分别执著,所以你的功夫不得力。执著里面,我常常提出两个例子,这两个是执著里面的大根大本,你首先要在这上下手。第一个就是对一切人事物的占有,占有是执著,据为己有,这是错误,为什么?「一切法无所有,毕竟空,不可得」,连我们这个身都不可得,你怎么能占有?身是念念刹那生灭,没有办法,这是错误的,不能有占有、据为己有的这个念头。这个念头才起来,「阿弥陀佛」打下去,这叫真正做功夫,你真正会念佛。
另外一个就是控制,我们对於一切人事物起了控制的念头,这个错了,这都是属於执著。能够对一切人、一切事、一切物不执著。总要记住佛祖常常给我们开导的「多事不如少事,少事不如无事」。真正修行人一生要像释迦牟尼佛一样,决定不攀缘,随缘不攀缘!你攀缘,你很累;你不攀缘,你很自在,清凉自在,这是你首先会得到的。你身心健康,你没有忧虑、没有牵挂、没有烦恼。首先要把这个东西,我们用这一句佛号把它念掉,只有一句阿弥陀佛,除一句阿弥陀佛之外什么也没有,这叫念佛人,这叫会念佛,这叫念佛三昧。懂吗?三昧就是禅定,就是佛在《大集经》上讲的「无上甚深深妙禅」。真的是方便、容易、简单,成就还快速,实在是不可思议的法门。
我们自己天天做早晚课,早晚课我讲得太多了,早课提醒自己,晚课是反省。我今天一天一定要依照佛菩萨的教诲依教奉行,晚课要反省我是不是真的做到了。这里头最重要的断烦恼。你看看「烦恼无边誓愿断,法门无边誓愿学」,你先要断烦恼!我这种对於一切人事物,六根接触六尘境界占有的念头、控制的念头,这说粗一点是什么?是自私自利。今年跟去年比有没有淡一点?比去年淡一些了,有进步。这一个月跟上一个月比有没有淡一点?这一个星期跟上一个星期比有没有淡一点?那功夫要做到真正得力的时候,今天跟昨天比有没有淡一点?每一天都淡个一分,这个功夫就不得了!学如逆水行舟,不进则退。你要是我今天跟昨天比不见得比昨天淡。你要是不能比昨天淡,一定就是比昨天还要增加,那你就错了。一般人一年跟一年都很难看得出来,十年、十年比较非常明显,这一般人都能看到、都能够了解。我学佛第一个十年、第二个十年、第三个十年,你这样看很清楚!有没有进步?是不是真干?
大乘法里头教我们观身,我们这个身的体性,我们身的现相,都不可得。身有生有灭,刹那不停!这我们在《华严》前面也讲过好几遍。在这一品经里面,前面也跟诸位说过,这也说了好几个小时。就第六意识来看,第六识是分别,第七识是执著,这两个就是讲心。业是所造,心是能造,大乘教里面教观「并皆速灭」,速是快速,灭是消失,念头才起,立刻就消失。所以我们现在看这些相,幻相!不是真的。前一秒钟跟后一秒钟我这个身体不是同一个身体,前一秒钟已经灭了,后一秒钟是又新生的,我们看到好像是一样的。一般在大乘教,大乘教教这浅显的、初学,佛还讲相续,这是相续相。我们常常用电影,我常常用这个做比喻,电影放映机里面的底片,你看一张接一张,相续相。给你讲真的,真的没有相续,真的是迁流生灭,前面那个相灭了,后面这个又生了,不是像电影的放映机后面有那个胶卷,那个胶卷真的是相续。我们法性、法相都没有这个带子在那里转,没有。所以给你讲真的生灭迁流,哪来的相续!
为什么前面这个相灭掉,后面生的它会很接近?这里有个道理,因果不空。性相的生灭绝对没有相续,因果有,这是我们常讲「万法皆空,因果不空」。因果有转变,因会变成果,果会变成因,有转变,有相续,有循环。这三种现象,这是因果的现象,所以说不空。但是从性跟相上来讲,决定是了不可得。心能现,相所现,能所都是刹那生灭。我们用《仁王经》,《仁王经》是世尊的方便说。《仁王经》上讲生灭的速度,一刹那九百生灭。讲一弹指,我们从一弹指来算,这个弹指我们一秒钟可以弹四次,四乘六十;一弹指六十刹那,一刹那九百生灭,我们从四乘六十乘九百,刚刚好两个十万八千,二十一万六千次的生灭。这佛的方便说,不是真的,真的怎么?比这个还要快。
我跟诸位做过详细报告,真的实在讲那个生灭速度之快不可思议。我们用数字来讲大家有个概念,是亿万分之一秒,不是二十一万六千分之一秒。亿万分之一秒,你怎么知道它是生灭的?它太快了。就像我们现在看电影,电影里面那个放映机的镜头开关一秒钟二十四次,二十四次我们就以为它很逼真了,我们就有的时候不知道它是假的。现在是亿万分之一秒,一秒钟当中有一个亿、两个亿的生灭,你怎么会知道?所以这是经上佛常讲的「并皆速灭」。心,确实它会现相,那个现相太快了,但是它前一个相灭掉之后,后面一个相又生了,前面一个相跟后面一个相绝对不是相同的,有相似不是相续。但是佛也常常讲相续。讲相续,对初学讲的;讲真实话,法身菩萨,法身菩萨他知道。在十法界里头,佛讲的是权教;在一真法界,佛讲的是实教,真实的,如来亲证的境界。法身大士逐渐逐渐也都证得了。
这第四首偈教我们观法、观性不可得,所以你就不分别了,你就不执著了。我们今天为什么分别执著放不下?不知道事实真相。事实真相真的透彻、真的明白了,叫你执著你都不会执著。为什么?执著不到。念头还没有起来,已经都生灭掉了,根本就不存在。六百卷《般若》佛讲了二十二年,我读了之后做一个总结,我总结十二个字「一切法,无所有,毕竟空,不可得」。如果我们的业障习气太重,就是自私自利念头太重,什么都想占有,什么都想控制,你常常念这一句话「一切法无所有,毕竟空,不可得」。这四句话也是《般若心经》的总结。《般若心经》很好,玄奘大师翻译的,两百六十个字,是六百卷《大般若》的总结。它还有两百六十个字,我把它总结十二个字,更简单!你就常常记住这一句,常常念著这一句,自然就看淡了。
章嘉大师教我的看破,你看破了。看破,自自然然就放下,於一切人事物不再有控制的念头,不再有占有的念头,我们日常生活当中随缘!有人想得很多:我明天生活,我要是没有衣服穿,没有饭吃,没有地方住,怎么办?你想错了,明天还没有来,明天还远之远矣。佛给我们说,一切众生在这个世间,这前天也讲过人生酬业!连《了凡四训》里面讲的孔先生算命,你看把一个人一生都算得那么准确,这是说明什么?命里有的一定有,命里没有的你得不到,不能强求。这你就放心了。我明天有没有得吃?我有这一分福分,明天自然有,操什么心?这里头有大学问,这里头有真理!所以你参透了,你自然就放下。
我们今天当然最大的祸患、病根,乃至於招感来的劫难,都是看不破,都是放不下。看不破是迷,放不下是烦恼。迷是无明,烦恼就是见思、尘沙,都是由於不了解事实真相。所以我记得我以前讲过,心是虚空法界,身是刹土众生,这真话,这是《华严经》上讲的一真法界,法性、法身。法性是能现,法身是所现,能所是一不是二。能现所现都不可得,都是毕竟空,都是无所有。这个事实真相一定要明了。现在时间到了。
诸位同学,请看第四首,清凉大师《疏》最后这一段,「前问意云,众生既空,云何如来随其身化」,这是文殊菩萨问的。我们要记住,问的意思我们懂得,大乘教上讲众生既空,众生既然空了,为什么诸佛如来还要随其身,这个随其身是随众生身的教化,应以什么身得度,佛就化什么身。这一句问得好不好?你仔细去观察「众生既空,云何如来随其身化」,你问问,你空了没有?空了哪里还有这个念头?这一句话还不是分别执著。我们从这个地方去体会,没有空!所以诸佛菩萨才应化。果然要是空了,应化这个事情就没有了。所以这个地方解释也很好。这下面接著。
「今释意云」,现在解释这个意思,「以彼不知身本空寂,教如是观,故说如来随众生身而教化也」。这是什么东西不空?妄想分别执著不空。妄想分别执著这个东西是什么?因果。佛四十九年所说一切法,我们把它归纳这讲六个字,一切诸法的性、相、理、事、因、果。性是心性,能现的,相是所现的,都不可得、都是空的;理也是空的,事也是空的,因果不空。这我们常讲的,阿赖耶里面含藏的习气种子(唯识里面称种子,也有讲习气),这个种子习气它不灭,遇到缘它就起现行,这个现行就是果报,所以叫因缘果。这个东西麻烦,必须要看破,必须要放下,你才能真正得到解脱,你真正能得自在。这个事情,佛菩萨虽然慈悲帮不上忙。中国谚语所谓「解铃还须系铃人」,起心动念、分别执著,是你自己起心动念,不是别人,没有别人教你;分别执著也是你自己,自作自受,那还有什么话说!
佛今天教我们,佛的确有特异方便,特是特别,异是不一样的,这个特异方便是什么?念佛求生极乐世界。这个法门就是说,你的妄想分别执著没有断也行,这不可思议!也能超越六道轮回,也能超越十法界,生极乐世界就是生华藏世界,极乐跟华藏不二,这就是特异方便。所以现在修净土的同修愈来愈多,可是,许许多多同修修行功夫不得力,这有人来找我,希望我把净土五经一论再讲一遍,我也想想,这也有道理。《华严经》很长,等到《华严经》讲圆满再讲净土五经一论,我有没有那个寿命都不知道。所以我们把这一段经文,这就是现在「菩萨问明品」,「问明品」里头一共有十段,能把这一品讲圆满很好,讲不圆满也没有关系,我们这十段讲到一个段落,我们暂停。暂停,我们就开讲净土五经一论,五经一论我们选讲。
前一阵常慧法师打电话给我,她启请讲《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》,这也是属於五经里面的。我是想或者我们讲《弥陀经》,或者讲《念佛圆通章》也好,希望帮助念佛同修断疑生信,把净土的理论、方法、境界都能够掌握住,真干!那我们这一生当中决定得生,一丝毫疑惑都没有。这是特异方便,我们也恒顺同修们的希求。
所以这就是众生不了解诸法实相,不知道身心本来空寂,身心万物本来是空寂的。所以世尊教导我们,就是教我们作如是观。我们对於宇宙万有的看法要正确,不能看错了。这个正确的就是这些宇宙之间万事万物,相有性无,事有理无,因果不空,这就正确。佛是因为这么一个原因,诸佛如来、法身菩萨不断的示现在世间,这是体现出大慈大悲!来教导我们,来帮助我们。诸佛菩萨对我们的帮助,诸位一定要知道,只是开示!就是他顶多来做模范,身教。释迦牟尼佛当年在世,身教;诸佛菩萨示现在这世间,身教;祖师大德也是以身教给我们做个榜样、做个模范,所以有身教,有言教。我们从这个地方能体会,真正我们看清楚了,我们听明白了,我们体会到了,要怎样去落实?真正做到!那就成功了。「信、解、行、证」,佛帮助我们的是信、解,行、证是要靠自己,佛帮不上忙。自己一定要依教奉行。
有一些同修告诉我,他们学讲经也讲了不少遍,可是烦恼习气跟以往比较,不但没有减少还增加,这是什么原因?你虽有信解,你没有行证,行证真的是断烦恼开智慧,这个重要!《法华经》上佛菩萨为我们「开示」,我们要能够「悟入」,那就是真正佛的学生。佛的示现,佛的言教,你看了,你听了,你不觉悟,你没听懂。不要紧,机会还多得很,还有第二遍、第三遍、第四遍,佛不厌其烦,永远在那个地方讲经说法,从来没间断过。只要你好学,只要你肯学,总有一天你明白了,你觉悟了。觉悟了要依教修行,从行门里面你去证,证就是入佛境界。这是佛菩萨的大慈大悲,无与伦比的恩德。知恩报恩,用什么方法报恩?行证、悟入是真正报恩。不肯去做,不能契入,那你是不知恩,不知道报恩。请看下面第五首偈:
【寿命因谁起。复因谁退灭。犹如旋火轮。初后不可知。】
这一首颂我们先看清凉大师的注解,他老人家给我们的提示。这一颂就是第五,「令於寿命,思惟观察」,叫我们看寿命。命是「命根」,什么叫命根?「能令色心连持,故名为命。寿谓寿限,即命根体」。我们先看这一段。这一段是世尊常常在小乘教里头讲的,我们很容易懂。因为小乘,佛常是随顺众生说,叫俗谛。大乘法是真谛,是随顺如来亲证的境界。换句话说,是个觉悟的人的境界。俗谛是我们六道凡夫的境界,随顺我们讲,所以我们很容易懂。
「命」,命根。我们中国人也讲命根,连乡下人也说它是命根子。什么叫命根?能令色心连持。这用现在的话讲,色是物质,我们这个肉身,心是精神,这个身体是精神跟物质和合这样一个身体,所以连持,连是联合,持是保持,所以这个叫寿命。人在世间寿命长短不一样,寿命的长短就叫「寿限」,限就是限量,这叫命根的体,叫「命根体」。小乘,这我们很好懂。有的人长寿,有的人短命,命根体不相同。这一桩事情,世间不要说是人,所有一切众生都看得很重。哪一个人不贪生怕死,哪一个人不希望自己寿命长久、健康长寿,一切众生所羡慕,一切众生所希求,能不能求得到?
我们再看清凉大师后面这一段,后面这一段是从大乘讲的。「实谓由业种力」,实是实实在在讲。这大乘法里头所说的寿命是怎么回事情?是「由业种力,引一期报,众同分体,住时分限,假立寿命」。你看大乘讲假立的,知道这不是真的,但是这个话说得很清楚。我们著重在大乘。小乘里面讲因果,寿命是由宿世所造的业种力。我们通常把「种」字省掉,业力。种是种子,阿赖耶里面落下的习气它有力量,遇到缘它就起现行。缘不一定。
所以我们自己一定要知道,每个人,每个众生,畜生、饿鬼、地狱都不例外,上面到天人,下面到三恶道,这一切有情众生,阿赖耶识里面十法界的种子无不具足。换句话说,你有佛的种子。你为什么念佛能够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去成佛?因为你阿赖耶识里头有阿弥陀佛的种子,真有不是假有。肯定你听到这句佛号能生欢喜心,很乐意的去受持,就证明你阿赖耶识里头有;现在一听到佛号就连起来了,就把你那个阿赖耶里面潜伏的种子它就起现行了。你今天看到佛像,听到佛的名号,那是缘,阿赖耶识里头的种子是因,因跟缘聚合,它就起现行了。现行就是你欢喜,你希望认真好好的学习,这一生能成就。善的种子遇到善缘生三善道。我们阿赖耶识里头有恶种子,恶种子是贪瞋痴慢,我们今天讲自私自利、名闻利养这些念头,不善的念头遇到不善的缘就感三恶道,果报!
佛在经教里面告诉我们,业力分为两类。一类叫引业,你看这「引一期报」,这一种业力是引导你到哪一道去投胎。我们知道,我们今天都得人身,在这个地球上,在人道,人道是什么样的业因?佛说五戒十善。过去生中五戒十善修得不错,这个业种力引导你到这个世间来现人道的果报。我们讲现人道是中品的善戒,上品善戒就到天道去了,下品善戒就到修罗道去了。我们能到人道来,这是中品的善戒,得到人身。人身这个寿命的长短,又是一种业力,叫满业。所以它有两种,这是引导你去投胎。投胎之后,你这一生,你看人跟人相貌不相同,聪明智慧不相同,贫富贵贱不相同,这是什么原因?这是属於另一种业,满业。满是圆满,称之为满业。
满业是什么?满业是因果。过去生中,你所做的善、恶、无记这个业力形成的。如果你过去生中修的善多,我们用世俗的话来讲,现在一般人追求的财富、聪明智慧、健康长寿,这三样东西谁都想要。财富,因是什么?财富是果报,因是财布施。你过去生中欢喜用财物帮助人,你这一生得大财富,你命里有财。过去生中没有修财布施,你这一生当中没有财富。绝对不是说,你这一生当中有什么能力、什么方法可以赚得来的,没这个道理。
你所用的经营的行业,在佛法讲是缘,你命里头有这个财富是因。现在这个缘现前,你要善用这个缘。什么叫善用?正用不能邪用,你命里面财富可以完全现前。譬如说,你命里头有一个亿,你心地很端正,一生绝对不做损人利己的事情,无论经营什么样的事业,规规矩矩,今天讲奉公守法,你命里面的财富逐渐逐渐统统现前,那这一个亿就现前了。如果你要用不正当的方法,你也赚钱,你命里有,但是亏损了,一个亿可能亏损到只剩三千万、二千万了。你自己也很得意:不错,我用的方法巧妙,能够欺骗大众,我能够赚他们的钱。殊不知亏损了。这是真的不是假的,佛经上讲得很清楚。如果你心地慈悲,无论经营哪个行业,你对财并不重视,还是常常时时刻刻拿这个财去布施帮助别人,帮助那些需要的人,那你命里这个财富会增加,你命里本来是一个亿,可能会变成两个亿、三个亿。
所以,我们每天起心动念、言语造作都有加减乘除。一个善念善行就是加,大善,大善心、大善行就是乘,一个恶念就是减,大的恶念、大的不善那就是除,天天都有加减乘除。但是这个加减乘除的幅度不大,所以高明的算命先生还是把你算得很准,道理在此地。如果你是大的善心发出来,大的善行你常常去做,你这个命就不准,改了!《了凡四训》,你看看他原先被孔先生所算的百分之百的准确。孔先生算他每一年,他那时候是做童生,考试考第几名都准确;一年你有多少收入,一点都不差。这样的生活他过了二十多年,所以他心里没有进取,还搞什么?一切都是命定的,所以他也不思善,也不思恶。所以我说他是标准凡夫。他二十年当中没有加减,也就是他没有善恶,所以跟命里头讲的百分之百的准确。
这以后遇到云谷禅师,云谷禅师在笑他,说他错了。命运有没有?有,但命运不是一定的,命运是你自己造的,你自己可以改。了凡先生他很聪明,命运可以改变的,那怎么个改法,就向他请教。云谷禅师就教他断恶修善。这个念头起来了,马上就兑现,就真做,那个命运完全不对了。孔先生算他去考试应该是第三名,他考到第一名,每一年收入都增加了,真的改了。他的寿命是五十三岁,我们今天讲到寿命。了凡先生从此之后全家行善,舍己为人。考试都是进步,很大的长进,那个官也做大了,收入也多了,寿命也长了。寿命本来只有五十三岁,他活到七十四岁,寿命延长二十年。命里头没有儿子,他有一个很好的儿子,有求必应。所以,他一生的事迹是做出来给我们做榜样,改造命运。
命运是有,但是佛家不是讲宿命论,佛家讲命运是你过去生中所造的。你现在要懂得这个道理,命里没有,你现在努力去做,决定能够有效果。在中国,像袁了凡这样的人很多,不是他一个!不过是他是把他一生的事迹详详细细写出来,别人没有写出来。所以我们要想自己有聪明智慧,修法布施;要想自己得健康长寿,修无畏布施。无畏布施,别人遇到有危险的时候,有困难的时候,很大困难、生死交关的时候,你能够救他一把,延年益寿。在佛门里面,素食就是无畏布施,不吃众生肉,不跟众生结冤仇。你能够爱护一切众生,这个果报是健康长寿。绝对不伤害一切众生,蚊虫蚂蚁都不伤害。至诚感通,我们用真心跟这些蚊虫蚂蚁交流,它听话!
我住在山上,后面这个房子是新盖的。有一天我到洗手间,洗手间里面统统都是蚂蚁,你不能进去,不知道它从哪儿来的。所以我就跟它讲,我说:蚂蚁菩萨,你从哪里来,你还从哪里去。我说我们这个生活空间在房子里面,你的生活空间在外面,我们彼此互不相干,请你离开。半个小时之后,一个都没有了。你不能用方法把它清除赶走,不可以,那不是好办法。你跟它讲,跟它沟通。我就不用这个洗手间,半个小时之后全没有了,一个都没有。所以不能用暴力,暴力是结冤仇,不能解决问题。
我在年轻的时候,我母亲、亲戚朋友也给我算命,算我的寿命很短,四十五岁就没有了,我今年快到八十了。所以寿命、财富都是这一生修的。这个道理章嘉大师教给我的,我听话,我相信。所以从学佛,二十六岁学佛,我就开始修财布施。虽然没有钱,布施个一块、两块还能省得出来,愈施愈多。聪明智慧,法布施。法布施我是学印光大师。印祖当年在世,十方的供养他老人家自己没用过,自己生活非常简单,所有一切这些供养统统拿去印经布施,法布施。所以我这一生当中,印经是最大的支出,所有一切供养都用在这上面。现在除了印经之外,还做录音带、录相带、VCD,还做这些东西。大量流通,没有版权,所以法缘这样殊胜,这是跟全世界佛门同修结下的缘。我们真正在日常生活当中,诚诚恳恳,真心真意的修三种布施,果报不可思议。
我们懂得这个方法,我们有没有希求?没有。我修三种布施,我没有求财富,我也没有求智慧,也没有求健康长寿,自自然然得到的!为什么?有求,心就不清净了。尤其常常学习大乘,知道一切法毕竟空,不可得。所以遇到缘我们要全心全力去做,不求果报。有求果报,能得到,像了凡先生一样,他是有求的,他能得到,正是谚语所说的「佛氏门中,有求必应」,这是《了凡四训》里头说的这个。我们不求,什么都不求,果报更殊胜。
这么多年的修学,非常快乐,法喜充满!渐渐就契入佛境界了,这才是我们唯一的一个期望。这一生得人身闻佛法,我就是一个希望,提升自己境界,不断向上提升。但是也不作意,也不是我有意思的,没有。这就是老师告诉我的,看破、放下。看破帮助放下,放下帮助你再看破,从初发心到如来地,就是这个方法,这个方法相辅相成!你得到这个受用。所以真正证得《论语》里面孔子所说的「学而时习之,不亦说乎」,我们把所学的东西统统都落实到生活上。那个「习」就是今天讲的落实,我所学的统统落实到生活上。「不亦说乎」,不亦说乎就是佛门讲法喜充满,常生欢喜心。
唐朝庞居士给我们的示现,好榜样!李老师给我提过几次,提醒我要记住「多事不如少事,好事不如无事」,这教你的道心才增长。所以我这一生从来不攀缘,「我要去做个什么事情」,我没这个念头。就是法布施,我们印经布施,我也没这个念头。人家供养的钱,有一笔数字了,可以印个几本书了,我们就想像,那个时候我印的,我是两个优先:第一优先是续佛慧命。就是这个经本非常少,流通量非常少,怕失传,我要印它,不能让这个东西失传。另外一个优先就是我讲的经,我们现在讲的要大量印,因为不但是我们同学们在这里听的时候需要。还有很多我们流通的录音带、录相带,流通得很多。尤其我们统统没有版权,欢迎拷贝,欢迎翻印。因此,我们所讲的这一些经书就要大量印。第三种是别人委托。有人委托我代他办。委托,最低限度是一千册。你想印一部什么经,你钱拿来,我不化缘。我不会说,你发心拿一点点钱来想印这部经,不可以,另外要我去化缘,我不干这个事情。所以至少他拿的是一千部,这印刷厂可以做。另外我宣布,还有很多人来随喜,随喜就愈印愈多,所以可能印到二千、三千、五千甚至於一万册,都不一定,好!一点都不操心。无论做什么事情,都是缘自然具足。
所以到这边来的时候,现在联合国来找我们要跟我们合作,我也非常欢喜。我们想想,我们这个学院的财务还行,还能够帮助联合国来推动全世界伦理道德的教育。那就是他们要找一批老教授,讲伦理道德老教授,借用我这一个摄影棚,我愿意提供给他。老师到我们这边来,吃住完全免费,我们接待。到这边来录制,这些费用也是我们学院来负担,他只要来上课就是了。来讲课,我们给他录相,给他做成光碟,录相带就送到电视台去播放。这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用他们的名义来推动,很好,我协助你。
另外还有一个费用比较大的,我们也斟酌情形来协助他—翻译。联合国的官方语言有六种,有华语(我们中国的语言),有英语,有法语,有西班牙语,有阿拉伯语,有俄罗斯语。这六种语言在全世界使用的人很多,所以他有六种语言。这个翻译,联合国有人,他们有翻译的组织,但是这个翻译都需要用钱,那个用钱是用字数来算的。现在他告诉我们,我们知道澳洲澳币,翻译一个字是澳币四毛五分。如果一个小时,一个小时差不多八、九千字,翻成五种语言,这个数字也相当可观,可是这是值得,因为它向全世界播放。
所以我挑了两种,一种是《认识佛教》,一种是我们过去讲的《十善业道经》。《十善业道经》我讲了大概有八十个小时,后面涉及到大乘佛法,那个很深,不适合初学,但是前面一半适合,前面一半讲十善的业因果报,所以我们就用前面一半,大概四十个小时。另外,就是蔡老师的《幸福人生讲座》,这四十个小时,我也把它翻出来。这三样东西,我们要跟联合国,因为这个数字很大,我们要跟他来谈判,希望这三样东西把五种文字翻出来之后,不超过二百万。我们愿意投资二百万,这三样东西。这三样东西都是讲伦理道德。《认识佛教》不算长,没有这前面两篇长,已经有文字了,好像英语的翻译已经有了,再翻其他的文字。所以我想我们准备二百万,这个工作就可以做完成,对全世界播放。他们也非常欢喜,因为联合国搞世界上伦理道德的教育,不知道用什么教材,找不到理想的教材,我们把这个东西提供给他,我们来密切的合作,这都是什么?这里头都有无畏布施,化解冲突,促进社会的安定和平。所以这里头,我们花这么多钱,财布施;有这么多法,流通这个法宝,法布施;在果上来看,无畏布施,一举三得!
所以这个缘也是我们想像不到的,我们没有找他,他来找我们。而且他们现在积极在筹备,好事情。所以我们的学院担负起这个工作。至於有些人来捐钱,我们学院设一个专户,这个专户就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翻译的费用,不做其他的费用,这在银行存钱,存款、利息都归这一个户头,独立的户头,希望我们学院开一个这样的户头。今天时间到了,我们就讲到此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