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方广佛华严经 (第一三四六卷) 2005/1/5 澳洲净宗学院 档名:12-017-1346
诸位同学,新年好。请看《华严经.菩萨问明品》缘起甚深,觉首菩萨偈颂第十首看起,我们将经文念一遍:
【如理而观察,一切皆无性,法眼不思议,此见非颠倒。】
这首偈,清凉大师在注解里面告诉我们,这一首「释成前义,然有二义,一者云何得知无性,以法眼观,称性非倒,成净缘起,当知此理,甚为决定」,我们先看这一段。前面给我们讲了三种无性,这是大乘经讲到诸法实相,一切法的真实相。佛对於初学的人说,一切诸法总不外三种性,依他起性、遍计所执性、圆成实性,这是同学们多半都知道的。可是这个三性,在大乘教里面怎样达到究竟圆满?所以佛接著又跟我们说,「相无自性性,生无自性性,胜义无自性性」。胜义是讲圆成实,后面一首偈上讲到,前面第九首讲相无自性性,这首讲生无自性性,胜义无自性性,这就圆满,诸法实相才真正现前。
所以,经文第一句说『如理而观察』,可见得这个观察的功夫够深,不是普通人能做得到的。什么人才能做到?这个经上讲『法眼』,什么人证得法眼?我们知道许多同学都读过《金刚经》,《金刚经》上说佛有五眼,这个大家都很熟悉。五眼第一个是肉眼,我们一切凡夫统统都有的;第二个是天眼,凡夫没有,但是有少数的凡夫有天眼。天眼有一种是报得的,有一种是修得的,「天眼通非碍」,没有障碍,墙壁能看得过去。我们凡夫肉眼,肉眼是有障碍的,隔一道墙,对面这些人物我们就看不见了。如果有天眼的人,我们现在讲能透视,现在中国人习惯称X光眼,他能透视,有透视的能力,这叫特异功能,我们佛法里面叫神通,天眼通。真的,不是假的,我过去在洛杉矶讲经的时候见到过。
中国有几个特异功能在美国访问,确实他能够不要用任何仪器,他注视你,看你整个身体的内脏。我们有一位同修,她得过肺病,但是已经钙化,很多年没有人知道,小时候得这个病,连她丈夫都不晓得,不知道她有这个事情。这个特异功能的人说出来,你从前得过肺病,但是不要紧,现在已经钙化,指出她那个位置,非常正确。这就说明天眼不是假的,他是属於报得,从小就有这个能力。我们也曾经问他,这个能力会不会失掉?他说会,大概到二、三十岁之后,逐渐逐渐就消失了,这个能力就没有了。什么原因?心不清净了,接触外界太多,心里面妄想分别执著烦恼起来,它就没有了,这个话说得很有道理。佛门里面修行,有修得的,怎么修得的?并不是修神通,如果你有意去修神通,真的,未必能得到,而是什么?修清净心,断见思烦恼。
经典上告诉我们,小乘初果须陀洹就有天眼通、天耳通,六种神通,初果就得这两种。为什么?他的心比我们清净,三界八十八品见惑断了,思惑没断,见惑断了,我们一般人讲知见不正。佛法把错误的知见归纳为六大类,「身见」,执著这个身是我,身不是我,执著身是我,这是错误的见解。六道凡夫哪一个不是这样执著?第二类「边见」,边见就是我们今天讲对立,相对的。执著有我,我的对面是人,有我、有人,总是对立;有真、有妄,真妄对立;有善、有恶,善恶对立;有大、有小,大小对立;有长、有短,长短对立;有先、有后,你想想看,人是不是生活在相对的世界?殊不知相对是错误的,相对里头生无量无边的烦恼,从这里生的,边见。还有两种,成见,我们中国人叫成见,某人成见很深。成见为什么分两类?一类是因上的,一类是果上的,因上叫「戒取见」,果上叫「见取见」,全是搞错了。除这个四种之外所有一切错误见解,归纳为一类,「邪见」,错误的见解。
须陀洹这五种错误见解断了,证得小乘初果;在大乘,我们《华严》里面讲的初信位菩萨,不错了,入了门,上学入门了。十信菩萨里面的初信位,我们现在讲到缘起甚深,觉首菩萨就是这个地位,断证的功夫虽然跟须陀洹一样,可是智慧德行超过须陀洹就太多太多了,那是须陀洹望尘莫及的。所以,他还执不执著这个身是我?不执著,何以不执著?法眼开了。圆教初信位,真菩萨不是假菩萨!所以,人家观察能「如理而观察」,这在我们这一品经里面可以说充分做出了证明。也就是我们常讲的,他真正见到宇宙人生真相,他真见到了,决定不迷惑,所以知道一切法无性,『一切皆无性』。
净宗的同学们这么多年来,我们也随顺大家,并没有舍弃超度的佛事,所以我们在这方面选择中峰禅师的「三时系念」。现在三时系念在全世界也形成一个风气,这个好,很难得,真正是冥阳两利。系念佛事我们曾经详细的讲解过一次,录的有光碟,同学们如果做三时系念佛事,最好在做系念佛事之前,先把这个讲解听一遍。你知道这个佛事的内容,在做佛事的时候可以随文入观,你能够体会,这个自己得利益。大乘教里面讲得好,自己得度才能度他;自己没有得度,你怎么能度他。所以我们超度佛事要想真正收到效果,至少你要懂得随文入观,念到这些经文、开示你就能体会得,这样自己得利益,所超度的亡灵也得利益。我得的利益多,他得的利益就多,我得的少,他得的也少,我不得利益,他也不得利益,这个道理要懂。
系念佛事里面,中峰禅师的开示非常精采。中峰禅师说,「生无自性,无生亦无自性,悟则生灭皆无生」,觉悟了,「迷则无生皆生灭,所以离此别无,是乃一体而异名」。体是一,不是二,悟的时候知道无自性,迷的时候以为有自性;觉悟的时候,知道万法不生不灭,迷的时候以为万法有生有灭。那我们今天面对著这一切万法,我们见到一切法是有生灭,还是不生灭?如果见到不生灭,那就无自性了,生无自性,无生亦无自性,你就见到真相,这在前面我们讲得很多。可是经里面这些教诲,我们要常常在六根接触六尘境界当中提得起观照,前面跟诸位说随文入观。功夫用到成熟,则随境入观,六根接触外面六尘境界,他真提得起观照,清清楚楚,明明了了,一切法不生。一切法不生,哪来的灭?有生才有灭,有灭一定有生,没有生灭。
没有生灭说生灭,这不变成毫无意义?那到底生灭是有没有?大乘教里面佛告诉我们,不可以说有,也不可以说没有,这个话很有味道。为什么?如果我们想到《坛经》里面六祖惠能大师说的几句话,我们就能够体会到。能大师说「佛法是不二法,二法不是佛法」,那么说有生灭,有生是一法,无生又是一法,不就变成二法?二法不是佛法,佛法是不二法。生灭跟不生灭是一不是二,这就是佛法;生灭跟不生灭是二,这不是佛法,不是佛法就不是正知正见。为什么?你落在二里头,二就有分别,二就有执著,二就是染法,就不是净法;不二,没有分别,不二,没有执著,不二,没有染污,所以成净缘起。
同样是一桩事情,我们六道凡夫六根接触都成染缘起,菩萨跟我们在同样境界当中,他成净缘起。你要问差别在哪里?刚才讲得很简单,一个落在二三里头,一个不落二三。落二三是什么?分别、执著、妄想,二就是分别执著,三加个妄想,这就是法相宗里面讲的「心意识」,落在心意识里头;不落二三,唯一真性,真性无心。所以,中峰禅师讲得好,你真正能了解这个事实真相,那「我心就是弥陀,弥陀就是我心;净土就是此方,此方就是净土」,套一句禅宗的话来说,「你会么?」你在这里面要是体会得,契入进去了,好!大乘经你没有白念,真正得受用。真得受用,就像《心经》里面所说的,《心经》大家都念得很熟,「照见五蕴皆空,度一切苦厄」。现在这个世间灾难很多,许许多多人都在忧虑,如何能够避开这个灾难?灾难要讲到究竟的化解、消除,是大乘佛法。大乘佛法里面给你讲到「三无性」,这究竟、彻底把这个问题解决了,让你真正入不二法门,照见五蕴皆空,度一切苦厄。
清凉大师注解里头注得好,文字不多,「云何得知无性」,这是一句问话,你怎么晓得无性,一切皆无性,你怎么知道的?「以法眼观」。下面这四个字很重要,「称性非倒」,宇宙、万有这些现象怎么来的?真性(也称之为法性)变现的。相,幻化非真,我们讲刹那变化,刹那速度快,究竟快速到什么程度,不是我们能想像的。佛在《仁王经》上举了个比喻,说「一弹指」,一弹指的时间很短,一弹指有六十刹那,就是一弹指的六十分之一叫一刹那,一刹那有九百生灭。我们普通弹指弹得快,一秒钟可以弹四次,四乘六十乘九百,刚好两个十万八千,也就是二十一万六千次的生灭,一秒钟。前面我跟诸位报告过,这是释迦牟尼佛的方便说,不是真实说,真实说速度比这个还要快。
这是讲什么?现相,现相叫刹那不住,念念不住,无常的。可是怎么?法性真常,法性没有生灭;相有生灭,性没有生灭。法性是什么?无性之性就是法性,那方便讲有性之性是法相,方便说。怎么说有性?佛跟我们讲,依他起性,遍计所执性,圆成实性。你要是能够看到无性之性是真性,无性之性也是一切万相的自性,那就是法眼观,称性!有没有生灭?生灭皆无生,你就看到了生灭皆无生,看到生灭皆无生,你觉悟了。迷则无生皆生灭,无生是法性,迷人见相不见性,所以无生皆生灭;觉悟的人见性不著相,所以生灭皆无生,什么样的灾难都没有了。这个意思,《华严经》后面讲得很多,讲得很细,确确实实帮助我们契入觉者的境界,这样我们就跟诸佛菩萨一样生活在净缘起里面。净缘起是什么?像西方极乐世界,《华严经》上讲的华藏世界,净缘起!这个里头,像《弥陀经》上所说的,「无有众苦」,无有众苦就是极乐。清凉大师末后两句话,「当知此理,甚为决定」,这两句话说得好,全程肯定,这是事实真相。
『法眼不思议,此见非颠倒』,这个见解正确,真正看到一切诸法实相。现在回过头来我们要问,眼前我们这个世间发生许许多多灾难,这次我跟著印尼宗教访问团访问中国,回来之后,我在香港住了几天,听到印尼发生地震、海啸,死伤的人非常之多,听说现在统计数字将近二十万人,大家都忙著怎么样救灾。印尼这个国家,过去我们多次去访问,自然也产生了深厚的感情,这些灾难大家非常重视。灾难怎么形成的?佛经里面讲得透彻,这个不能从第一义讲,从第一义讲,那是菩萨法眼看众生。我们这要从俗谛上来说,就世法上来说,世法上来说就离不开因果。
我们知道,诸佛如来教导我们明了宇宙人生真相,总共是六桩事。最高的,《华严经》上讲的,性、相,给你讲「三自性」,给你讲「三无性」,这是最高的;次一等的,给你讲理、事;再次一等的,给你讲因、果。高的我们听不懂,因果我们懂,无论什么事都有它的因,都有它的果。太高深的东西我们确实很不容易体会,所以印光大师他老人家在一生当中,极力提倡因果教育,现在我们才看出这个老人的苦口婆心。
所有一切不善的果报都是不善的业因造成的,你的心不善,行为不善,感召来的果报,这是比较深的因果,现在人听了都摇头,不相信。地震、海啸这个因要是科学家来解释,一般人能接受;你说佛菩萨、圣人来给你解说,这是我们不善的心行感召来的,没人相信。他说什么?他说这是迷信,这个没有科学证据,现在什么都要拿科学证据出来。还好确实有科学证据,我们看到了,那就是江本胜博士这十年对水结晶的实验。水是矿物,我们一般不承认它是生物,说矿物是无生物,它没有生命;动物、植物,我们还称他为生物。现在这个实验出来的时候,矿物都不敢说它是无生物,为什么?它会看,它会听,它能够懂得人的意思。人有善念、善行,它反应出很美的结晶;如果人有恶念、恶行,它反应的结晶非常丑陋。
我们从这一点,再想像佛经里头所说的,佛经里面给我们讲,整个宇宙是活的。为什么?清凉大师这里解释得很好,「以法眼观,称性」,性是活的,不是死的。佛在经上讲,我们自性、真心本来具足无量的智慧,无量的德能,无量的相好,所以「出现品」里头佛说,「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,但以妄想执著而不能证得」。这个话的意思要是用江本胜博士的实验来讲,那就是说,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,那就是最好的结晶,最圆满的结晶。可是现在水对著我们面前结晶的时候很难看,为什么原因?因为我们有妄想分别执著,它感受到了,反应出来的是妄想分别执著,自性里头本具的智慧德能反应不出来。从这个实验当中可以证实,这是科学的证据。
然后我们细细思惟,地震,现在讲天然灾害,海啸属於水灾,地震里头有火灾,产生的风暴是风灾,几乎是火灾、水灾、风灾、地震不是一桩事情,一个发生的时候四种统统都爆发。佛在经上告诉我们,水灾是果报,因是什么?贪欲,贪欲是水;火灾是果报,因是瞋恚,瞋恚是火;风是果报,强风,愚痴是因;地震是果报,嫉妒、傲慢、不平,这是地震的因。我们的起心动念,整个宇宙、山河大地统统起感应道交的作用。所以,天灾人祸的根源不在外面,孟子所谓行之不得,要反求诸己,就是要从自己内心里面去寻找,你才把真因找到,然后把这个因消除;因消除,果就没有了。
所以,灾难的化除、消除,息灭贪瞋痴,息灭嫉妒、瞋恚,永远保持清净、和谐、平等、快乐,那么我们这个世界马上就变了,变成什么?极乐世界、华藏世界,天堂、天园是这个业因造成的。你懂得这个道理之后,像这首偈里面所说的,你用法眼观察,我们这个世间跟极乐世界是不是一样?一样!我们这个世界跟华藏世界,跟天堂、天园没有两样,人和物完全平等。只是极乐世界的人纯净纯善,所以山河大地变得那么美,我们讲的自然灾害在那里听都没有听说过,善心、善念、善行所感得的果报。我们这个世间,我们居住在世间这些人、物,我们是以恶的念头、恶的思惟、恶的行为,所以整个山河大地也就呈现出不善的反应,不就这么回事情吗!
我到日本去访问江本胜博士,参观他的实验室,我就跟他说这个道理,他完全肯定,通过这么多年实验,他明白了。所以,我们有个共同的认识,地球是有机的,就是有生命的,不是死的,活的,山河大地都是活的,你不要认为石头,石头不是死的。所以,从水实验出来之后我就告诉他,希望他能更进一步,再去实验泥沙、石块。这些矿物、这些金属都跟水没有两样,都能看、能听,懂得人的意思,它里面的结构,电子、原子,会随著人的意念产生变化,不可思议。从前是法眼菩萨所看到的,现在科学家在实验室里面也逐渐逐渐接触到了,也探索到了。你不相信圣贤的话,相信科学家的话也行,不过科学来得比较晚一点,只要能信就好。现在时间到了。
请看第十首偈,清凉大师注解的后一段,我们先把疏文念一遍。「二者前偈诃其见有种种,是妄分别,此不应依」,这是说前面的偈颂。说「此偈(此偈就是我们念的这一首,第十首),印前观察无性,各不相知,斯为法眼,固应依止」,这就是「依智不依识」。前面所说见有种种,是妄分别,这个种种从哪里来的?妄想、分别、执著而有的,所以叫三自性。大师说得好,此不应依,虽然不可以用它来做修学的依据,可是修学不能不知道这个事实真相,一定要晓得。为什么?俗谛,我们在这个世间修行,不能离开人群,不能离开俗务,所以对於人情事理不可以不知道,虽知道,不依靠它。知道这些事情便利於与人相处,通情达理,与人相处通情,达理就是不应依。
我们依什么?我们要依「观察无性,各不相知」,我们要依这个。为什么?依这个,你的心才真正能够成就纯净纯善。要记住,这个净不是染净的净,这个善不是善恶的善。纯净,染净都没有;纯善,善恶都没有,这才叫纯净纯善。那是什么东西?法性现前!这个法性就是无性,契入这个境界,这就叫法眼,你就得到法眼。《金刚经》上说的肉眼、天眼、慧眼、法眼,法眼比慧眼还高!阿罗汉得到的是慧眼,法身菩萨才称法眼,他对於宇宙万有的看法,见性不著相,不是没有相,那个相就是见有种种。他了解相是妄相,不是真实,真实是性,妄相虽然刹那生灭,真性永恒不灭。
佛法里面讲心,一般讲心有三种,第一个是讲「肉团心」,我们这身体里面的心脏,肉团心,这是身体器官里面的一种。心、肝、脾、肺,是五脏六腑里头的一种,心脏,这叫肉团心。第二种叫「缘虑心」,什么叫缘虑心?妄想、分别、执著,你六根接触外面六尘境界,会产生喜怒哀乐这些情绪,这种心叫缘虑心,它起作用,它分别善恶,它是染污的。第三种心是真心,「灵知心」,灵明觉知,它是真心,就是法性,也就是无性,灵明觉知。它有德,它有能,这个德能永恒不变,它的德就是智慧德相,圆满的智慧德能相好。它要是不被染污,它的相好是究竟圆满,正是佛在大经里面所讲的,「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」,这是你自性本具的德能;在佛不增,在凡不减,不生不灭,不增不减,圆满具足。可是现在它不起作用,为什么不起作用?「但以妄想执著而不能证得」,因为你有妄想、分别、执著。就像水的结晶一样,它在离一切妄想、分别、执著的时候,它的结晶是最美的。因为受一切众生妄想、分别、执著的干扰,它自性圆满的德能被扭曲了,显现不出来。
它的本能没有丧失,本能是什么?见闻觉知,见闻觉知是自性的本能。既然一切万物都是自性变现的,能变的有见闻觉知,能变的有智慧德相,所变的当然具足。古人的比喻说得好,譬如「以金作器,器器皆金」,我们从这些比喻当中去思惟,你就能体会得到。所以,佛看一切众生平等的,智慧平等,德能平等,相好平等,无一不平等,体性空寂,了不可得。所以有人说,生命就是个能量,这个能量永恒不灭,但是它能随著一切众生善恶意念它会产生变化,它不会消灭。这个说法跟佛法所讲的也很贴近,虽然没有讲得很透彻、很清楚,意思有了,这是我们不能不知道的。
在这两年,因为世界的动乱,灾难频繁,使我们感觉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愈来愈密切,决定不能够像从前所谓的老死不相往来,现在说不相往来不可能。为什么?你六根接触的面大了,你就是坐在家里不出门,你家里有个电视机,从这个窗口你就能看到全世界,这从前没有,所以现在你不可能不接触。由於交通资讯的发达,旅行不是奢侈了,度假、旅行变成我们生活一部分。旅行常常到外国,人与人之间的关系,诸位想想,是愈来愈密切。关系要处不好就产生对立、产生冲突、产生误会,如何要将这些关系处好,这靠教育。中国古时候老祖宗懂得,所以在全世界来讲,最重视教育的民族是中国。
中国人重视教育,从历史上看至少可以能追溯到五千年前,重视教育。教育教些什么东西?简单的说,在中国人说,简单的讲就是「道德」。什么是道?大自然的法则,大自然的运行,道!也就是说道是自然而然的,不是人为的。像春夏秋冬,春生,夏长,秋收,冬藏,自然的法则,不是哪个人的发明,不是哪个人的创造,不是哪个人的制作,不是的,自然的;随顺自然就叫做德,顺理成章,违背自然就是灾害。道德在人事上,显示出伦理、伦常,伦是人在这个世间自然有五种关系,父子、夫妇、君臣、兄弟、朋友。这五种关系不是人发明的,不是人强制的,自然而然的,所以这是道,五伦是道。随顺五伦,「父子有亲」,父子的亲爱这是德,你随顺这是德;「君臣有义」,义是德;「夫妇有别」,这是德;「长幼有序,朋友有信」,这是德。中国的教育就是以这个为基础,教什么?就教这个。
大德,我们可以从宗教教学里面认识,那是什么?人家要问什么是佛?佛教是什么?你能用一句话答覆他吗?不用我们去想,古大德早就给我们说出来了。佛教讲的是什么?「慈悲为本,方便为门」八个字,把佛教说尽了。佛教慈悲为本,慈悲怎样表达?方便为门,那就是应以什么身得度就现什么身,应以什么法得度就说什么法,所以有八万四千法门,方便门,不是呆板的,活活泼泼,所以佛教是慈悲。孔孟讲什么?孔孟讲「仁爱」,你看仁爱跟慈悲是不是一样的?你再看基督教、天主教的《新旧约》讲什么?「神爱世人,上帝爱世人」;回教《古兰经》讲什么?「安拉真主确实是仁慈的」。所以,我们从这个地方能体会到,宇宙之间的大德、大道就是一个「爱」。这桩事情,江本胜博士从水结晶里面实验出来了,他告诉我,他这十年的实验,几万次的实验,最后的结果,他说只有「爱、感谢」,这两个水结晶的反应最美,所以他说这两个是宇宙的核心。我同意,我肯定,我说一点都不错。这是什么?性德!
中国古人发明的文字,你们看看中国这个「爱」字怎么写法?这个字是会意,叫你看到这个符号就体会意思。你看这个字,从外表上看它是个「受」,感受;它里面,里面是个「心」,这个心就是佛法讲的,心有很多种,圣人所感受的是真心,真心就是法性。你所感受的是真心,这是爱。所以「爱」这个字,圣人所讲的跟我们现在凡夫所讲的,字是一个字,音也是一个音,意思不对了。凡夫讲的爱,那个心是什么心?缘虑心,他所受的是这个,也就是妄想分别执著,他受的是这个心。这个爱有副作用,有善恶,有苦乐。圣人讲的爱,那个心不是这个心,是灵知心,是法性。法性是什么?真心是什么?没有妄想分别执著,这个爱就是宇宙的全体。心是法性,外面所现的相是法界,法性、法相,法性纯真,法相非有。我们要是体会到这个意思,什么是佛?什么是菩萨?「爱」就是佛,「爱」就是菩萨。
所以,我在前天写了一篇短文,解释这个「爱」,「爱以真心感受为义」,真诚心的感受就是爱,真则不假,诚则不虚,这个感受就是大乘法里面讲的「心包太虚,量周沙界」,这是爱。爱里面决定没有自私,决定没有占有,不但没有占有,而且没有控制,宇宙之爱,天地之爱,天之所覆,地之所载,大公无私,这是真爱。所以,爱就是真心,爱就是真性,爱就是真如,爱就是法性,佛法所讲的;宇宙的本体现象,这一个符号代表了。爱就是本性,就是本善,纯净纯善,儒家所讲的;爱就是真理,就是真谛,就是生命,就是永恒,宗教里面所说的。爱就是神圣,爱就是上帝,爱就是真主,爱就是圣灵,一个字把所有一切宗教都包括了。这个字里头没有对立,没有误会,没有冲突,没有界限。上帝爱世人,爱是上帝;真主确实是仁慈的,爱是真主,爱是圣灵,我们通常也讲灵性。
人生在世,最重要的是什么?不是在取得这个世间荣华富贵,精神、物质享受,不是。我们的生活目标要纯正,真正纯正的目标是提升自己的灵性。用什么方法提升?要接受圣贤的教诲,圣贤的教诲就是爱的教育。我们细心去观察、体会,爱孕育宇宙万物,天地万物无一不是从爱心而生而长。所以爱当中这个心是最重要的,大乘佛法里面讲,「若人识得心,大地无寸土」。这个心不是肉团心,不是分别执著心,不是这个;离一切妄想分别执著,真心,自性。所以,爱是万德、万能、万福的根源,「德」里头有圆满的智慧,「能」是技能、才艺、福报。你要想求聪明智慧,要想求财富,要想求健康长寿,到哪里去求?爱里头有,具足,本来具足。如果你能够懂得这个字,你这一生生活在世间,一定可以做到心想事成,事事如意;你能够认识这个字,懂得这个字,你能够落实这个字。
所以我说一切佛、圣所证所得的,就是这个字,自爱,自己得到了,这是自己本来有的。一切神佛所教所化,诸佛菩萨大圣大贤教化一切众生,教什么?爱他!所以,一切圣贤的教化就是真诚爱心的教育,我们从这个角度来看宗教,来看宗教里面的圣哲,来看这些修行证果的人,我们就不迷惑了。他们没有别的,他们的爱心是圆满的,所以佛法讲大慈大悲,无条件的慈悲,不附带任何条件。
佛在经典上跟我们说,佛家讲宇宙有十法界,就像现在科学家讲不同维次空间。诸佛菩萨有能力超越不同的空间维次,他有这个能力,所以应以什么身教化的,他就现什么样的身。我们从这个地方体会得,一般宗教里面都说宇宙之间只有一个真神,唯一的真神,这个真神是什么?是爱,它能现无量无边的相好,恒顺众生,随喜功德。在中国示现的孔子、孟子,在印度示现的释迦牟尼,在西方示现的摩西、耶稣、穆罕默德,这圣人。再仔细观察他们的行持,他们当年在世,真的是爱世人,这个爱心没有国家的界限,没有族群的界限,也没有宗教信仰的界限。从这些地方细心你去观察,你去了解,我们才能学到真的东西。
现在我们总算是学了这么多年,明白这个道理,晓得自己有真心,真心里面有无尽的智慧德相。可是迷了,这个我们不能不承认,佛在经上说得很好,无量劫来我们就迷了,迷失了自性。所以,现在我们看这个爱,那个心不是真心,是缘虑心,把真心变成缘虑心。缘虑心在佛法里面讲就是八识,真心变成了识心,第八识里头的妄想,这妄动,第七识的执著,第六识的分别,我们现在用这个心。所以这个爱在我们的认知里头变质了,现在怎样恢复?我们要知道这个东西好,这个东西是宝,是真的宝!
中国老祖宗教导后裔的子孙,他懂得,我们的爱就好像是金矿一样,是无量的黄金,但是现在埋在地下,跟矿石搞在一起,得不到受用。用什么方法开采?这个爱心要找一个原点,从原点里面把它开发出来。我们的老祖宗有智慧,他教导我们从什么地方开采?原点就是五伦里面的「父子有亲」,父子就是父母对儿女,那种亲爱是自然的。从什么地方看?从婴儿,小孩生下来到他一年,你看他还不会讲话,他还不会走路,你在这时候就仔细观察。他父母爱他,他爱父母,亲爱从这个地方可以看见,这是自性里头流出来的,没有人教他。於是古人他就发现了,觉察出来了,这个亲爱要怎样能保持,保持到永恒不变,那就是性德的流露。为什么随著年龄这个爱心会产生变化,会变质?他接受外面一些不良的诱惑,於是他自性变质了。所以,教育的功能没有别的,教育的功能就是如何能够让父子有亲永恒保持。你果然能够永恒保持住,你明了这个里头的意思,理明白,你能够落实在生活当中,一生不改变,佛法里面叫自度,宗门里面讲「明心见性」。性是什么?性就是爱,就是慈悲,佛家讲慈悲。
菩提心里面,我们现在把它讲成十个字,「真诚,清净,平等,正觉,慈悲」,这个五条每一条里头都具足其他的五条。譬如慈悲,慈悲里面有真诚,真诚的慈悲;有清净,清净的慈悲;有平等,平等的慈悲;有正觉,正觉的慈悲。慈悲里头有清净、平等、正觉、真诚,真诚里面有清净、平等、正觉、慈悲,平等里面同样也有真诚、清净、正觉、慈悲,一即是五,五即是一,一桩事情。你统统明白了,清楚了,叫见性,明心见性。在你日常生活当中,起心动念,处事待人接物,念念不离慈悲,念念不离真诚,念念不离清净、平等,这个人就叫佛,就叫菩萨,你就证得了,这是自爱。然后你能够推己及人,从爱父母的心把它扩大,爱妻子,爱兄弟,爱朋友,爱家族,爱国家,爱世人,爱一切众生,这就是化他。诸位想想,你爱这个人你还会害他吗?哪有这种道理的!真诚的爱心是付出的,是舍己为人,儒家讲的「成仁取义」,绝对不会做出不仁不义的事情,没有这个道理。这是圣学,这是圣人的教育,这是宗教教育。
今天宗教里面这些大众,无论是出家、在家,为什么做不到?那就是这个原点没有了。我学佛五十四年了,常常说,在家的佛弟子,十善做不到,出家的佛弟子,五戒做不到。在中国古代,不要说得太远,明朝时候,五百年前,在家确确实实可以做到三皈五戒十善,决定没有问题,真正是社会上所谓的善人,佛家所讲的善男子、善女人他真称得上。出家的这些人,三皈、五戒、沙弥戒、比丘戒、菩萨戒,能持。为什么现在做不到?就是爱的原点没有了,换句话说,五百年前的中国人,儒家的根非常深厚,就是伦理的教育从小就培养。所以,学儒守礼不难,学佛持戒不难,成就的人很多很多。现在这个时代,儒没有了,佛也没有了,有名无实。为什么?那个点没有了。我们再看看其他宗教,大致也都差不多,同样都是犯一个毛病,根没有了。像树木一样,根坏了,怎么样去培植它都是一个假相,死的,不是活的,这才值得我们忧虑,才值得我们认真反省。
现在我们要做从哪里做?从根救起,从这个原点。我都八十岁了,八十岁还要从这儿做吗?是!小时候没做,亡羊补牢,聊胜於无,不能不做。从哪里做起?从《弟子规》做起,《弟子规》是救根的,让我们的根「父子有亲」这个爱的原点,重新把它找出来,从这个地方找出生命,父子有亲是生命的开始。为什么学佛要从这里下手?我们学佛最高的指导纲领,不但是净宗,无论是大乘小乘,显教密教,宗门教下,没有例外的,《观无量寿经》讲的「净业三福」。这个三条佛讲得很清楚,「三世诸佛净业正因」,你想想这句话说得多重。三世是过去、现在、未来,三世不管你修哪个法门,修行、证果、成佛都是从这个地方做起点。而这个起点,三条第一条头一句,「孝养父母,奉事师长」,你们想想是不是与父子有亲,根!
这些年来,我常常提起《弟子规》,常常提到「童蒙养正」。我们学院成立,我特别用两年的时间来培养同学们的德行,从哪里起?还是从《弟子规》起,谁能够觉悟、认知了,这个认知在佛法讲开悟了,他明白了;明白之后,他才肯真正起修,扎根!只要这个根扎牢,无论修哪个法门都会茁壮开花结果,不论世法、佛法你肯定有成就,你真正走到圣贤之道,这是我们天天在这里期望的。老天不负苦心人,到去年这一年,我们才看到了成果,真的有几位同学明白了,省悟过来,身体力行。《弟子规》不长,总共只有三百六十句,每一句三个字,总共只有一千零八十个字,字字要落实,你的根就活了,然后修学世出世间任何法,都有不思议的成就。所以,这个地方清凉大师总结,「依智不依识」,这句话结得好,我们要依智,不能依识,智只有从圣人教诲当中去得到。今天时间到了,我们就讲到此地。
诸位同学,新年好。请看《华严经.菩萨问明品》缘起甚深,觉首菩萨偈颂第十首看起,我们将经文念一遍:
【如理而观察,一切皆无性,法眼不思议,此见非颠倒。】
这首偈,清凉大师在注解里面告诉我们,这一首「释成前义,然有二义,一者云何得知无性,以法眼观,称性非倒,成净缘起,当知此理,甚为决定」,我们先看这一段。前面给我们讲了三种无性,这是大乘经讲到诸法实相,一切法的真实相。佛对於初学的人说,一切诸法总不外三种性,依他起性、遍计所执性、圆成实性,这是同学们多半都知道的。可是这个三性,在大乘教里面怎样达到究竟圆满?所以佛接著又跟我们说,「相无自性性,生无自性性,胜义无自性性」。胜义是讲圆成实,后面一首偈上讲到,前面第九首讲相无自性性,这首讲生无自性性,胜义无自性性,这就圆满,诸法实相才真正现前。
所以,经文第一句说『如理而观察』,可见得这个观察的功夫够深,不是普通人能做得到的。什么人才能做到?这个经上讲『法眼』,什么人证得法眼?我们知道许多同学都读过《金刚经》,《金刚经》上说佛有五眼,这个大家都很熟悉。五眼第一个是肉眼,我们一切凡夫统统都有的;第二个是天眼,凡夫没有,但是有少数的凡夫有天眼。天眼有一种是报得的,有一种是修得的,「天眼通非碍」,没有障碍,墙壁能看得过去。我们凡夫肉眼,肉眼是有障碍的,隔一道墙,对面这些人物我们就看不见了。如果有天眼的人,我们现在讲能透视,现在中国人习惯称X光眼,他能透视,有透视的能力,这叫特异功能,我们佛法里面叫神通,天眼通。真的,不是假的,我过去在洛杉矶讲经的时候见到过。
中国有几个特异功能在美国访问,确实他能够不要用任何仪器,他注视你,看你整个身体的内脏。我们有一位同修,她得过肺病,但是已经钙化,很多年没有人知道,小时候得这个病,连她丈夫都不晓得,不知道她有这个事情。这个特异功能的人说出来,你从前得过肺病,但是不要紧,现在已经钙化,指出她那个位置,非常正确。这就说明天眼不是假的,他是属於报得,从小就有这个能力。我们也曾经问他,这个能力会不会失掉?他说会,大概到二、三十岁之后,逐渐逐渐就消失了,这个能力就没有了。什么原因?心不清净了,接触外界太多,心里面妄想分别执著烦恼起来,它就没有了,这个话说得很有道理。佛门里面修行,有修得的,怎么修得的?并不是修神通,如果你有意去修神通,真的,未必能得到,而是什么?修清净心,断见思烦恼。
经典上告诉我们,小乘初果须陀洹就有天眼通、天耳通,六种神通,初果就得这两种。为什么?他的心比我们清净,三界八十八品见惑断了,思惑没断,见惑断了,我们一般人讲知见不正。佛法把错误的知见归纳为六大类,「身见」,执著这个身是我,身不是我,执著身是我,这是错误的见解。六道凡夫哪一个不是这样执著?第二类「边见」,边见就是我们今天讲对立,相对的。执著有我,我的对面是人,有我、有人,总是对立;有真、有妄,真妄对立;有善、有恶,善恶对立;有大、有小,大小对立;有长、有短,长短对立;有先、有后,你想想看,人是不是生活在相对的世界?殊不知相对是错误的,相对里头生无量无边的烦恼,从这里生的,边见。还有两种,成见,我们中国人叫成见,某人成见很深。成见为什么分两类?一类是因上的,一类是果上的,因上叫「戒取见」,果上叫「见取见」,全是搞错了。除这个四种之外所有一切错误见解,归纳为一类,「邪见」,错误的见解。
须陀洹这五种错误见解断了,证得小乘初果;在大乘,我们《华严》里面讲的初信位菩萨,不错了,入了门,上学入门了。十信菩萨里面的初信位,我们现在讲到缘起甚深,觉首菩萨就是这个地位,断证的功夫虽然跟须陀洹一样,可是智慧德行超过须陀洹就太多太多了,那是须陀洹望尘莫及的。所以,他还执不执著这个身是我?不执著,何以不执著?法眼开了。圆教初信位,真菩萨不是假菩萨!所以,人家观察能「如理而观察」,这在我们这一品经里面可以说充分做出了证明。也就是我们常讲的,他真正见到宇宙人生真相,他真见到了,决定不迷惑,所以知道一切法无性,『一切皆无性』。
净宗的同学们这么多年来,我们也随顺大家,并没有舍弃超度的佛事,所以我们在这方面选择中峰禅师的「三时系念」。现在三时系念在全世界也形成一个风气,这个好,很难得,真正是冥阳两利。系念佛事我们曾经详细的讲解过一次,录的有光碟,同学们如果做三时系念佛事,最好在做系念佛事之前,先把这个讲解听一遍。你知道这个佛事的内容,在做佛事的时候可以随文入观,你能够体会,这个自己得利益。大乘教里面讲得好,自己得度才能度他;自己没有得度,你怎么能度他。所以我们超度佛事要想真正收到效果,至少你要懂得随文入观,念到这些经文、开示你就能体会得,这样自己得利益,所超度的亡灵也得利益。我得的利益多,他得的利益就多,我得的少,他得的也少,我不得利益,他也不得利益,这个道理要懂。
系念佛事里面,中峰禅师的开示非常精采。中峰禅师说,「生无自性,无生亦无自性,悟则生灭皆无生」,觉悟了,「迷则无生皆生灭,所以离此别无,是乃一体而异名」。体是一,不是二,悟的时候知道无自性,迷的时候以为有自性;觉悟的时候,知道万法不生不灭,迷的时候以为万法有生有灭。那我们今天面对著这一切万法,我们见到一切法是有生灭,还是不生灭?如果见到不生灭,那就无自性了,生无自性,无生亦无自性,你就见到真相,这在前面我们讲得很多。可是经里面这些教诲,我们要常常在六根接触六尘境界当中提得起观照,前面跟诸位说随文入观。功夫用到成熟,则随境入观,六根接触外面六尘境界,他真提得起观照,清清楚楚,明明了了,一切法不生。一切法不生,哪来的灭?有生才有灭,有灭一定有生,没有生灭。
没有生灭说生灭,这不变成毫无意义?那到底生灭是有没有?大乘教里面佛告诉我们,不可以说有,也不可以说没有,这个话很有味道。为什么?如果我们想到《坛经》里面六祖惠能大师说的几句话,我们就能够体会到。能大师说「佛法是不二法,二法不是佛法」,那么说有生灭,有生是一法,无生又是一法,不就变成二法?二法不是佛法,佛法是不二法。生灭跟不生灭是一不是二,这就是佛法;生灭跟不生灭是二,这不是佛法,不是佛法就不是正知正见。为什么?你落在二里头,二就有分别,二就有执著,二就是染法,就不是净法;不二,没有分别,不二,没有执著,不二,没有染污,所以成净缘起。
同样是一桩事情,我们六道凡夫六根接触都成染缘起,菩萨跟我们在同样境界当中,他成净缘起。你要问差别在哪里?刚才讲得很简单,一个落在二三里头,一个不落二三。落二三是什么?分别、执著、妄想,二就是分别执著,三加个妄想,这就是法相宗里面讲的「心意识」,落在心意识里头;不落二三,唯一真性,真性无心。所以,中峰禅师讲得好,你真正能了解这个事实真相,那「我心就是弥陀,弥陀就是我心;净土就是此方,此方就是净土」,套一句禅宗的话来说,「你会么?」你在这里面要是体会得,契入进去了,好!大乘经你没有白念,真正得受用。真得受用,就像《心经》里面所说的,《心经》大家都念得很熟,「照见五蕴皆空,度一切苦厄」。现在这个世间灾难很多,许许多多人都在忧虑,如何能够避开这个灾难?灾难要讲到究竟的化解、消除,是大乘佛法。大乘佛法里面给你讲到「三无性」,这究竟、彻底把这个问题解决了,让你真正入不二法门,照见五蕴皆空,度一切苦厄。
清凉大师注解里头注得好,文字不多,「云何得知无性」,这是一句问话,你怎么晓得无性,一切皆无性,你怎么知道的?「以法眼观」。下面这四个字很重要,「称性非倒」,宇宙、万有这些现象怎么来的?真性(也称之为法性)变现的。相,幻化非真,我们讲刹那变化,刹那速度快,究竟快速到什么程度,不是我们能想像的。佛在《仁王经》上举了个比喻,说「一弹指」,一弹指的时间很短,一弹指有六十刹那,就是一弹指的六十分之一叫一刹那,一刹那有九百生灭。我们普通弹指弹得快,一秒钟可以弹四次,四乘六十乘九百,刚好两个十万八千,也就是二十一万六千次的生灭,一秒钟。前面我跟诸位报告过,这是释迦牟尼佛的方便说,不是真实说,真实说速度比这个还要快。
这是讲什么?现相,现相叫刹那不住,念念不住,无常的。可是怎么?法性真常,法性没有生灭;相有生灭,性没有生灭。法性是什么?无性之性就是法性,那方便讲有性之性是法相,方便说。怎么说有性?佛跟我们讲,依他起性,遍计所执性,圆成实性。你要是能够看到无性之性是真性,无性之性也是一切万相的自性,那就是法眼观,称性!有没有生灭?生灭皆无生,你就看到了生灭皆无生,看到生灭皆无生,你觉悟了。迷则无生皆生灭,无生是法性,迷人见相不见性,所以无生皆生灭;觉悟的人见性不著相,所以生灭皆无生,什么样的灾难都没有了。这个意思,《华严经》后面讲得很多,讲得很细,确确实实帮助我们契入觉者的境界,这样我们就跟诸佛菩萨一样生活在净缘起里面。净缘起是什么?像西方极乐世界,《华严经》上讲的华藏世界,净缘起!这个里头,像《弥陀经》上所说的,「无有众苦」,无有众苦就是极乐。清凉大师末后两句话,「当知此理,甚为决定」,这两句话说得好,全程肯定,这是事实真相。
『法眼不思议,此见非颠倒』,这个见解正确,真正看到一切诸法实相。现在回过头来我们要问,眼前我们这个世间发生许许多多灾难,这次我跟著印尼宗教访问团访问中国,回来之后,我在香港住了几天,听到印尼发生地震、海啸,死伤的人非常之多,听说现在统计数字将近二十万人,大家都忙著怎么样救灾。印尼这个国家,过去我们多次去访问,自然也产生了深厚的感情,这些灾难大家非常重视。灾难怎么形成的?佛经里面讲得透彻,这个不能从第一义讲,从第一义讲,那是菩萨法眼看众生。我们这要从俗谛上来说,就世法上来说,世法上来说就离不开因果。
我们知道,诸佛如来教导我们明了宇宙人生真相,总共是六桩事。最高的,《华严经》上讲的,性、相,给你讲「三自性」,给你讲「三无性」,这是最高的;次一等的,给你讲理、事;再次一等的,给你讲因、果。高的我们听不懂,因果我们懂,无论什么事都有它的因,都有它的果。太高深的东西我们确实很不容易体会,所以印光大师他老人家在一生当中,极力提倡因果教育,现在我们才看出这个老人的苦口婆心。
所有一切不善的果报都是不善的业因造成的,你的心不善,行为不善,感召来的果报,这是比较深的因果,现在人听了都摇头,不相信。地震、海啸这个因要是科学家来解释,一般人能接受;你说佛菩萨、圣人来给你解说,这是我们不善的心行感召来的,没人相信。他说什么?他说这是迷信,这个没有科学证据,现在什么都要拿科学证据出来。还好确实有科学证据,我们看到了,那就是江本胜博士这十年对水结晶的实验。水是矿物,我们一般不承认它是生物,说矿物是无生物,它没有生命;动物、植物,我们还称他为生物。现在这个实验出来的时候,矿物都不敢说它是无生物,为什么?它会看,它会听,它能够懂得人的意思。人有善念、善行,它反应出很美的结晶;如果人有恶念、恶行,它反应的结晶非常丑陋。
我们从这一点,再想像佛经里头所说的,佛经里面给我们讲,整个宇宙是活的。为什么?清凉大师这里解释得很好,「以法眼观,称性」,性是活的,不是死的。佛在经上讲,我们自性、真心本来具足无量的智慧,无量的德能,无量的相好,所以「出现品」里头佛说,「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,但以妄想执著而不能证得」。这个话的意思要是用江本胜博士的实验来讲,那就是说,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,那就是最好的结晶,最圆满的结晶。可是现在水对著我们面前结晶的时候很难看,为什么原因?因为我们有妄想分别执著,它感受到了,反应出来的是妄想分别执著,自性里头本具的智慧德能反应不出来。从这个实验当中可以证实,这是科学的证据。
然后我们细细思惟,地震,现在讲天然灾害,海啸属於水灾,地震里头有火灾,产生的风暴是风灾,几乎是火灾、水灾、风灾、地震不是一桩事情,一个发生的时候四种统统都爆发。佛在经上告诉我们,水灾是果报,因是什么?贪欲,贪欲是水;火灾是果报,因是瞋恚,瞋恚是火;风是果报,强风,愚痴是因;地震是果报,嫉妒、傲慢、不平,这是地震的因。我们的起心动念,整个宇宙、山河大地统统起感应道交的作用。所以,天灾人祸的根源不在外面,孟子所谓行之不得,要反求诸己,就是要从自己内心里面去寻找,你才把真因找到,然后把这个因消除;因消除,果就没有了。
所以,灾难的化除、消除,息灭贪瞋痴,息灭嫉妒、瞋恚,永远保持清净、和谐、平等、快乐,那么我们这个世界马上就变了,变成什么?极乐世界、华藏世界,天堂、天园是这个业因造成的。你懂得这个道理之后,像这首偈里面所说的,你用法眼观察,我们这个世间跟极乐世界是不是一样?一样!我们这个世界跟华藏世界,跟天堂、天园没有两样,人和物完全平等。只是极乐世界的人纯净纯善,所以山河大地变得那么美,我们讲的自然灾害在那里听都没有听说过,善心、善念、善行所感得的果报。我们这个世间,我们居住在世间这些人、物,我们是以恶的念头、恶的思惟、恶的行为,所以整个山河大地也就呈现出不善的反应,不就这么回事情吗!
我到日本去访问江本胜博士,参观他的实验室,我就跟他说这个道理,他完全肯定,通过这么多年实验,他明白了。所以,我们有个共同的认识,地球是有机的,就是有生命的,不是死的,活的,山河大地都是活的,你不要认为石头,石头不是死的。所以,从水实验出来之后我就告诉他,希望他能更进一步,再去实验泥沙、石块。这些矿物、这些金属都跟水没有两样,都能看、能听,懂得人的意思,它里面的结构,电子、原子,会随著人的意念产生变化,不可思议。从前是法眼菩萨所看到的,现在科学家在实验室里面也逐渐逐渐接触到了,也探索到了。你不相信圣贤的话,相信科学家的话也行,不过科学来得比较晚一点,只要能信就好。现在时间到了。
请看第十首偈,清凉大师注解的后一段,我们先把疏文念一遍。「二者前偈诃其见有种种,是妄分别,此不应依」,这是说前面的偈颂。说「此偈(此偈就是我们念的这一首,第十首),印前观察无性,各不相知,斯为法眼,固应依止」,这就是「依智不依识」。前面所说见有种种,是妄分别,这个种种从哪里来的?妄想、分别、执著而有的,所以叫三自性。大师说得好,此不应依,虽然不可以用它来做修学的依据,可是修学不能不知道这个事实真相,一定要晓得。为什么?俗谛,我们在这个世间修行,不能离开人群,不能离开俗务,所以对於人情事理不可以不知道,虽知道,不依靠它。知道这些事情便利於与人相处,通情达理,与人相处通情,达理就是不应依。
我们依什么?我们要依「观察无性,各不相知」,我们要依这个。为什么?依这个,你的心才真正能够成就纯净纯善。要记住,这个净不是染净的净,这个善不是善恶的善。纯净,染净都没有;纯善,善恶都没有,这才叫纯净纯善。那是什么东西?法性现前!这个法性就是无性,契入这个境界,这就叫法眼,你就得到法眼。《金刚经》上说的肉眼、天眼、慧眼、法眼,法眼比慧眼还高!阿罗汉得到的是慧眼,法身菩萨才称法眼,他对於宇宙万有的看法,见性不著相,不是没有相,那个相就是见有种种。他了解相是妄相,不是真实,真实是性,妄相虽然刹那生灭,真性永恒不灭。
佛法里面讲心,一般讲心有三种,第一个是讲「肉团心」,我们这身体里面的心脏,肉团心,这是身体器官里面的一种。心、肝、脾、肺,是五脏六腑里头的一种,心脏,这叫肉团心。第二种叫「缘虑心」,什么叫缘虑心?妄想、分别、执著,你六根接触外面六尘境界,会产生喜怒哀乐这些情绪,这种心叫缘虑心,它起作用,它分别善恶,它是染污的。第三种心是真心,「灵知心」,灵明觉知,它是真心,就是法性,也就是无性,灵明觉知。它有德,它有能,这个德能永恒不变,它的德就是智慧德相,圆满的智慧德能相好。它要是不被染污,它的相好是究竟圆满,正是佛在大经里面所讲的,「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」,这是你自性本具的德能;在佛不增,在凡不减,不生不灭,不增不减,圆满具足。可是现在它不起作用,为什么不起作用?「但以妄想执著而不能证得」,因为你有妄想、分别、执著。就像水的结晶一样,它在离一切妄想、分别、执著的时候,它的结晶是最美的。因为受一切众生妄想、分别、执著的干扰,它自性圆满的德能被扭曲了,显现不出来。
它的本能没有丧失,本能是什么?见闻觉知,见闻觉知是自性的本能。既然一切万物都是自性变现的,能变的有见闻觉知,能变的有智慧德相,所变的当然具足。古人的比喻说得好,譬如「以金作器,器器皆金」,我们从这些比喻当中去思惟,你就能体会得到。所以,佛看一切众生平等的,智慧平等,德能平等,相好平等,无一不平等,体性空寂,了不可得。所以有人说,生命就是个能量,这个能量永恒不灭,但是它能随著一切众生善恶意念它会产生变化,它不会消灭。这个说法跟佛法所讲的也很贴近,虽然没有讲得很透彻、很清楚,意思有了,这是我们不能不知道的。
在这两年,因为世界的动乱,灾难频繁,使我们感觉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愈来愈密切,决定不能够像从前所谓的老死不相往来,现在说不相往来不可能。为什么?你六根接触的面大了,你就是坐在家里不出门,你家里有个电视机,从这个窗口你就能看到全世界,这从前没有,所以现在你不可能不接触。由於交通资讯的发达,旅行不是奢侈了,度假、旅行变成我们生活一部分。旅行常常到外国,人与人之间的关系,诸位想想,是愈来愈密切。关系要处不好就产生对立、产生冲突、产生误会,如何要将这些关系处好,这靠教育。中国古时候老祖宗懂得,所以在全世界来讲,最重视教育的民族是中国。
中国人重视教育,从历史上看至少可以能追溯到五千年前,重视教育。教育教些什么东西?简单的说,在中国人说,简单的讲就是「道德」。什么是道?大自然的法则,大自然的运行,道!也就是说道是自然而然的,不是人为的。像春夏秋冬,春生,夏长,秋收,冬藏,自然的法则,不是哪个人的发明,不是哪个人的创造,不是哪个人的制作,不是的,自然的;随顺自然就叫做德,顺理成章,违背自然就是灾害。道德在人事上,显示出伦理、伦常,伦是人在这个世间自然有五种关系,父子、夫妇、君臣、兄弟、朋友。这五种关系不是人发明的,不是人强制的,自然而然的,所以这是道,五伦是道。随顺五伦,「父子有亲」,父子的亲爱这是德,你随顺这是德;「君臣有义」,义是德;「夫妇有别」,这是德;「长幼有序,朋友有信」,这是德。中国的教育就是以这个为基础,教什么?就教这个。
大德,我们可以从宗教教学里面认识,那是什么?人家要问什么是佛?佛教是什么?你能用一句话答覆他吗?不用我们去想,古大德早就给我们说出来了。佛教讲的是什么?「慈悲为本,方便为门」八个字,把佛教说尽了。佛教慈悲为本,慈悲怎样表达?方便为门,那就是应以什么身得度就现什么身,应以什么法得度就说什么法,所以有八万四千法门,方便门,不是呆板的,活活泼泼,所以佛教是慈悲。孔孟讲什么?孔孟讲「仁爱」,你看仁爱跟慈悲是不是一样的?你再看基督教、天主教的《新旧约》讲什么?「神爱世人,上帝爱世人」;回教《古兰经》讲什么?「安拉真主确实是仁慈的」。所以,我们从这个地方能体会到,宇宙之间的大德、大道就是一个「爱」。这桩事情,江本胜博士从水结晶里面实验出来了,他告诉我,他这十年的实验,几万次的实验,最后的结果,他说只有「爱、感谢」,这两个水结晶的反应最美,所以他说这两个是宇宙的核心。我同意,我肯定,我说一点都不错。这是什么?性德!
中国古人发明的文字,你们看看中国这个「爱」字怎么写法?这个字是会意,叫你看到这个符号就体会意思。你看这个字,从外表上看它是个「受」,感受;它里面,里面是个「心」,这个心就是佛法讲的,心有很多种,圣人所感受的是真心,真心就是法性。你所感受的是真心,这是爱。所以「爱」这个字,圣人所讲的跟我们现在凡夫所讲的,字是一个字,音也是一个音,意思不对了。凡夫讲的爱,那个心是什么心?缘虑心,他所受的是这个,也就是妄想分别执著,他受的是这个心。这个爱有副作用,有善恶,有苦乐。圣人讲的爱,那个心不是这个心,是灵知心,是法性。法性是什么?真心是什么?没有妄想分别执著,这个爱就是宇宙的全体。心是法性,外面所现的相是法界,法性、法相,法性纯真,法相非有。我们要是体会到这个意思,什么是佛?什么是菩萨?「爱」就是佛,「爱」就是菩萨。
所以,我在前天写了一篇短文,解释这个「爱」,「爱以真心感受为义」,真诚心的感受就是爱,真则不假,诚则不虚,这个感受就是大乘法里面讲的「心包太虚,量周沙界」,这是爱。爱里面决定没有自私,决定没有占有,不但没有占有,而且没有控制,宇宙之爱,天地之爱,天之所覆,地之所载,大公无私,这是真爱。所以,爱就是真心,爱就是真性,爱就是真如,爱就是法性,佛法所讲的;宇宙的本体现象,这一个符号代表了。爱就是本性,就是本善,纯净纯善,儒家所讲的;爱就是真理,就是真谛,就是生命,就是永恒,宗教里面所说的。爱就是神圣,爱就是上帝,爱就是真主,爱就是圣灵,一个字把所有一切宗教都包括了。这个字里头没有对立,没有误会,没有冲突,没有界限。上帝爱世人,爱是上帝;真主确实是仁慈的,爱是真主,爱是圣灵,我们通常也讲灵性。
人生在世,最重要的是什么?不是在取得这个世间荣华富贵,精神、物质享受,不是。我们的生活目标要纯正,真正纯正的目标是提升自己的灵性。用什么方法提升?要接受圣贤的教诲,圣贤的教诲就是爱的教育。我们细心去观察、体会,爱孕育宇宙万物,天地万物无一不是从爱心而生而长。所以爱当中这个心是最重要的,大乘佛法里面讲,「若人识得心,大地无寸土」。这个心不是肉团心,不是分别执著心,不是这个;离一切妄想分别执著,真心,自性。所以,爱是万德、万能、万福的根源,「德」里头有圆满的智慧,「能」是技能、才艺、福报。你要想求聪明智慧,要想求财富,要想求健康长寿,到哪里去求?爱里头有,具足,本来具足。如果你能够懂得这个字,你这一生生活在世间,一定可以做到心想事成,事事如意;你能够认识这个字,懂得这个字,你能够落实这个字。
所以我说一切佛、圣所证所得的,就是这个字,自爱,自己得到了,这是自己本来有的。一切神佛所教所化,诸佛菩萨大圣大贤教化一切众生,教什么?爱他!所以,一切圣贤的教化就是真诚爱心的教育,我们从这个角度来看宗教,来看宗教里面的圣哲,来看这些修行证果的人,我们就不迷惑了。他们没有别的,他们的爱心是圆满的,所以佛法讲大慈大悲,无条件的慈悲,不附带任何条件。
佛在经典上跟我们说,佛家讲宇宙有十法界,就像现在科学家讲不同维次空间。诸佛菩萨有能力超越不同的空间维次,他有这个能力,所以应以什么身教化的,他就现什么样的身。我们从这个地方体会得,一般宗教里面都说宇宙之间只有一个真神,唯一的真神,这个真神是什么?是爱,它能现无量无边的相好,恒顺众生,随喜功德。在中国示现的孔子、孟子,在印度示现的释迦牟尼,在西方示现的摩西、耶稣、穆罕默德,这圣人。再仔细观察他们的行持,他们当年在世,真的是爱世人,这个爱心没有国家的界限,没有族群的界限,也没有宗教信仰的界限。从这些地方细心你去观察,你去了解,我们才能学到真的东西。
现在我们总算是学了这么多年,明白这个道理,晓得自己有真心,真心里面有无尽的智慧德相。可是迷了,这个我们不能不承认,佛在经上说得很好,无量劫来我们就迷了,迷失了自性。所以,现在我们看这个爱,那个心不是真心,是缘虑心,把真心变成缘虑心。缘虑心在佛法里面讲就是八识,真心变成了识心,第八识里头的妄想,这妄动,第七识的执著,第六识的分别,我们现在用这个心。所以这个爱在我们的认知里头变质了,现在怎样恢复?我们要知道这个东西好,这个东西是宝,是真的宝!
中国老祖宗教导后裔的子孙,他懂得,我们的爱就好像是金矿一样,是无量的黄金,但是现在埋在地下,跟矿石搞在一起,得不到受用。用什么方法开采?这个爱心要找一个原点,从原点里面把它开发出来。我们的老祖宗有智慧,他教导我们从什么地方开采?原点就是五伦里面的「父子有亲」,父子就是父母对儿女,那种亲爱是自然的。从什么地方看?从婴儿,小孩生下来到他一年,你看他还不会讲话,他还不会走路,你在这时候就仔细观察。他父母爱他,他爱父母,亲爱从这个地方可以看见,这是自性里头流出来的,没有人教他。於是古人他就发现了,觉察出来了,这个亲爱要怎样能保持,保持到永恒不变,那就是性德的流露。为什么随著年龄这个爱心会产生变化,会变质?他接受外面一些不良的诱惑,於是他自性变质了。所以,教育的功能没有别的,教育的功能就是如何能够让父子有亲永恒保持。你果然能够永恒保持住,你明了这个里头的意思,理明白,你能够落实在生活当中,一生不改变,佛法里面叫自度,宗门里面讲「明心见性」。性是什么?性就是爱,就是慈悲,佛家讲慈悲。
菩提心里面,我们现在把它讲成十个字,「真诚,清净,平等,正觉,慈悲」,这个五条每一条里头都具足其他的五条。譬如慈悲,慈悲里面有真诚,真诚的慈悲;有清净,清净的慈悲;有平等,平等的慈悲;有正觉,正觉的慈悲。慈悲里头有清净、平等、正觉、真诚,真诚里面有清净、平等、正觉、慈悲,平等里面同样也有真诚、清净、正觉、慈悲,一即是五,五即是一,一桩事情。你统统明白了,清楚了,叫见性,明心见性。在你日常生活当中,起心动念,处事待人接物,念念不离慈悲,念念不离真诚,念念不离清净、平等,这个人就叫佛,就叫菩萨,你就证得了,这是自爱。然后你能够推己及人,从爱父母的心把它扩大,爱妻子,爱兄弟,爱朋友,爱家族,爱国家,爱世人,爱一切众生,这就是化他。诸位想想,你爱这个人你还会害他吗?哪有这种道理的!真诚的爱心是付出的,是舍己为人,儒家讲的「成仁取义」,绝对不会做出不仁不义的事情,没有这个道理。这是圣学,这是圣人的教育,这是宗教教育。
今天宗教里面这些大众,无论是出家、在家,为什么做不到?那就是这个原点没有了。我学佛五十四年了,常常说,在家的佛弟子,十善做不到,出家的佛弟子,五戒做不到。在中国古代,不要说得太远,明朝时候,五百年前,在家确确实实可以做到三皈五戒十善,决定没有问题,真正是社会上所谓的善人,佛家所讲的善男子、善女人他真称得上。出家的这些人,三皈、五戒、沙弥戒、比丘戒、菩萨戒,能持。为什么现在做不到?就是爱的原点没有了,换句话说,五百年前的中国人,儒家的根非常深厚,就是伦理的教育从小就培养。所以,学儒守礼不难,学佛持戒不难,成就的人很多很多。现在这个时代,儒没有了,佛也没有了,有名无实。为什么?那个点没有了。我们再看看其他宗教,大致也都差不多,同样都是犯一个毛病,根没有了。像树木一样,根坏了,怎么样去培植它都是一个假相,死的,不是活的,这才值得我们忧虑,才值得我们认真反省。
现在我们要做从哪里做?从根救起,从这个原点。我都八十岁了,八十岁还要从这儿做吗?是!小时候没做,亡羊补牢,聊胜於无,不能不做。从哪里做起?从《弟子规》做起,《弟子规》是救根的,让我们的根「父子有亲」这个爱的原点,重新把它找出来,从这个地方找出生命,父子有亲是生命的开始。为什么学佛要从这里下手?我们学佛最高的指导纲领,不但是净宗,无论是大乘小乘,显教密教,宗门教下,没有例外的,《观无量寿经》讲的「净业三福」。这个三条佛讲得很清楚,「三世诸佛净业正因」,你想想这句话说得多重。三世是过去、现在、未来,三世不管你修哪个法门,修行、证果、成佛都是从这个地方做起点。而这个起点,三条第一条头一句,「孝养父母,奉事师长」,你们想想是不是与父子有亲,根!
这些年来,我常常提起《弟子规》,常常提到「童蒙养正」。我们学院成立,我特别用两年的时间来培养同学们的德行,从哪里起?还是从《弟子规》起,谁能够觉悟、认知了,这个认知在佛法讲开悟了,他明白了;明白之后,他才肯真正起修,扎根!只要这个根扎牢,无论修哪个法门都会茁壮开花结果,不论世法、佛法你肯定有成就,你真正走到圣贤之道,这是我们天天在这里期望的。老天不负苦心人,到去年这一年,我们才看到了成果,真的有几位同学明白了,省悟过来,身体力行。《弟子规》不长,总共只有三百六十句,每一句三个字,总共只有一千零八十个字,字字要落实,你的根就活了,然后修学世出世间任何法,都有不思议的成就。所以,这个地方清凉大师总结,「依智不依识」,这句话结得好,我们要依智,不能依识,智只有从圣人教诲当中去得到。今天时间到了,我们就讲到此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