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 - 大方广佛华严经 - (第一三一七卷)
大方广佛华严经  (第一三一七卷)  2004/10/10 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   档名:12-017-1317

  诸位同学,请接著看第四小段的答,「会相违者」。

  前面他所问的,他说「若尔,瑜伽等中,异熟赖耶,从业惑种,办体而生,非如来藏随缘所成,如何会释」。这是前面的疑问,我们已经跟诸位解释过了,今天来看清凉大师这个解答。问答都是一个人,用问答的方式使我们容易明白经义,契入境界。「答,瑜伽等中」,《瑜伽师地论》这些书里面所说的,「对於凡小,约就权教,随相假说」。清凉在此地引用得很多,《瑜伽论》这个地方的一小段就非常明显。

  佛说法,我们总要记住他有原则,总的原则就是契理契机,理是一个,永恒不变,机则是千变万化。所以现不同的相,说不一样的法,但是他的方向、目标决定是一致的。对於凡夫、小乘,虽然讲得很浅显,方便说,这个方便也是把他境界慢慢的向上提升。经文特地给我们写得很清楚,凡夫、小乘这是用权巧方便,权教就是权巧方便,在佛门里面也称为善巧方便,善就是权,善巧方便。随相假说,这个凡夫、小乘人很容易懂,是讲俗谛,俗谛就是凡夫的境界,这很容易接受。这不是真说,不是实说,是假说,是在教学某一个阶段的,再往上提升就把这个假说否定了。佛常常用这种方法,这种方法用得非常巧妙,我们要懂得学习。

  到最后,佛是把所有一切法全都否定掉了,有没有佛法?没有佛法。没有佛法才是真正的佛法,有佛法决定就不是佛法,这是向上一著,最高的境界。在这个境界里面,也许有同学听到佛门有所谓「言语道断,心行处灭」,都是说这个境界,那是真正《华严经》上讲的「不思议解脱境界」。不思就是心行处灭,再没有议论了,就是言语道断,这是真的。但是佛如果用这个方法对初学的人来说,那初学人是完全听不懂,说了等於白说。不但他不能契入,反而引起许许多多误会,这些误会决定产生障碍,不但提升境界有障碍,就是你开悟都发生障碍,悟门被它堵塞了。所以,佛是用权实二智,该用什么他就用什么,用得非常恰当。所以众生遇到佛,那是有大福报,决定得度。

  「楞伽密严」,这也是两部大经,这两部经上所说诸法是对大菩萨。诸位在这里要看清楚,前面是讲瑜伽等,像《瑜伽师地论》是对权教菩萨的,这个是对大菩萨的。大菩萨就是大乘菩萨,对他们就是「依於实教,尽理而说」。这是完全依真谛,就是如来亲证的境界,决定是真实的,这不是假的,不是虚妄的,说得清楚,说得透彻,尽理而说。下面清凉大师有四句话教导我们,「既机有大小」,既然,机是听众、学生,学生当中有大菩萨根性,有小乘根性,所以机有大小。「法有浅深」,随俗谛,法就浅,随真谛,法就深,同样是一个法,绝对没有改变,确确实实浅深不一样。「教有权实」,权就是善巧方便,实是真实不虚,「故不相违」。文殊菩萨所问的这些,你要是真正懂得佛法,你会笑笑,你也一句话不说。文殊菩萨一定在那里点头,给你印证,你通达了,你明白了。

  宇宙之间决定没有一法是相违背的,你要问为什么?因为心性是一,虚空法界、刹土众生都是心性变现的,它怎么会有相违背的?它怎么会不包容?怎么会不合作?没有这个道理!整个宇宙是和谐的,把这个和谐、包容、敬爱破坏,是一些迷惑颠倒的凡夫、小乘,他们误会了,这是我们不能不知道的。知道之后,我们的心平等了,无论在顺境、在逆境,顺境像四圣法界,像六道里面的人天两道;逆境里面讲三恶道,现在说个实在话,现在这个人间我看慢慢的也已经变成恶道。如果我们每天都生活在恐怖当中,这不是人道,人道哪里会有恐怖?每天生活在恐怖当中,这是哪一道?给诸位说,饿鬼道。

  下面这三道叫三途,三途是刀途、血途、火途,这叫三途。动物之死,大多数都是弱肉强食,所以死的时候都流血,都被这些其他动物吃掉,叫血途。死的时候都流血,几乎真是没有不流血的,所以称畜生道叫血途。鬼道叫刀途,为什么叫刀途?饿鬼道的疑心很重,常常怀疑有人要害他、要杀他,生活在恐怖当中,就像旁边有人拿著刀要杀他,这是比喻,叫刀途。如果我们在这个世间,每天都生活在恐惧之中,这是从人道堕落到鬼道去了,你想想看,这才可悲!地狱道叫火途,不管是什么地狱,你去看都是一片火光,非常恐怖。

  我在上个月访问日本,这次特别抽出一天的时间去广岛访问。第一颗原子弹是投在广岛,广岛这颗原子弹是在实验室里面造的,做实验的,长崎才真正发展出第一枚原子弹,我们看到这个原子弹的模型。这个炸弹投下来之后,一秒钟,地面上的温度从一般正常的温度,突然上升到摄氏三千度到四千度。诸位想想,人都在火海里面煮熟了,我们看到非常恐怖。没有轰炸之前,这个城市里面的照片,你看到街道,看到建设。炸弹爆炸之后这一片成为废墟,什么都没有了,非常恐怖。我看了之后,那叫人间地狱,火途。人在最热的时候,广岛旁边有几条小河,都是想往水里面去逃生,哪知道水也是几千度的高温,滚水,无处逃生,惨不忍睹。所以看了之后才知道,往后战争恐怖,这个战争决定不能打,这是地狱相现前。

  文殊菩萨提出一些问题,问义很深,主要还是对权小、对凡夫,不了解甚深的义趣,也就是不了解事实真相,所以随相假说。末后这段说得好,机有大小,法有浅深,教有权实,怎么会相违?不相违!「故密严云」,《密严经》上说,「佛说如来藏,以为阿赖耶,恶慧不能知,藏即赖耶识」。恶慧是指权教、小乘,他们不了解事实真相,执著以往佛所说的权教,不愿意接受佛新的教诲,这种情形一直到今天还存在。

  我们到南洋,你看南洋的小乘佛教还是非常保守,他们自己认为他是真传,而排斥大乘,说大乘非佛说。阿难当年集结经藏只是小乘经,没有听说有大乘经,大乘经藏的集结不是他们的境界,集结大乘藏的是菩萨,集结小乘藏的是声闻,不同的时间,不同的处所。一昧的执著就造成了冲突,就产生了误会,这种冲突、误会如果不能够化解,对於他的修行就造成一定的障碍。这种障碍在一般讲是烦恼障、是所知障,二者兼具,不知道宇宙间所有一切性相、理事、因果都不相违。所以《密严》讲,佛说如来藏,以为阿赖耶,恶慧不能知,藏即阿赖耶。「此明守权拒实,诃为恶慧」,这些人执著,守住权教,拒绝大乘法。在大乘经教里面,佛称这些人为恶慧,这样的情形我们在大乘经论里面读得很多。

  所以大乘实教里面,我常常跟诸位报告,诸佛如来教什么,我们学什么?总的来说,教我们放下,教我们看破。看破、放下,放下、看破,从哪个地方落实?先从放下落实。我学佛,初次见章嘉大师,他老人家就是这样教导我的,你放下一分,你才能看破一分,放下肯定帮助看破;你放下两分,肯定就看破两分,看破两分把放下又向上提升。这两个方法不断的相辅相成,互相帮助,从初发心一直到如来地不断的要放。不但是佛法,就是在世法里面,你要想建功立业,你也得要懂这个道理,你的前途才会一帆风顺,永远坚固执著不放,你就永远没有办法提升自己。像在学校念书,你喜欢这门功课,爱这门功课,这门功课学毕业了,还是不肯放下,那怎么办?那只好留级,再多念一年,不就是如此吗?你能够放下,你就升一级。世法、佛法都是这个道理。

  我也跟许许多多同学说,佛法的修学从哪个地方放起?从恶业放起。杀生是恶业,偷盗是恶业,淫欲是恶业,妄语、两舌是恶业,绮语、恶口是恶业,贪瞋痴是恶业,要放下。为什么学人不肯放下?你今天真的是放下一点,别人在旁边说风凉话:你这个人迷信,你是傻子,你被人骗了!肉很好吃,你看你为什么不吃?人家都吃。看看这个社会大家确实是这样的,於是你就退了心,你就不肯依教奉行了。你能够依教奉行,跟著佛走,不能依教奉行,你跟著魔走;佛走,你将来能成佛,魔走,你将来肯定堕三途。善恶果报丝毫不爽,一点错误都没有,你能知道吗?

  我听说江老师的「地狱变相图」做出来了,这次拷贝的光碟大家看到都很满意,我还没看到。要大量流通,他授权是制造一百万片,很难得!希望这个「地狱变相图」能给我们善心同修起警惕的作用,提高警觉心。看这个图跟读佛经没有两样,要微细观察,思惟业因果报。怎样才能够避免地狱苦?唯一的一个方法是不造地狱业因,你这一生不造地狱业因,地狱在你面前你见不到。所以,佛教我们修善心、发善愿,善心、善愿果报是佛菩萨。唯有佛菩萨,佛菩萨最低的位置,大乘是初信位,初信位菩萨就不受这个劫难。你要问为什么?业因虽然有,业缘断了,因没有缘不会结果的。什么是缘?诸位要记住,造恶业是缘,起恶念也是缘。当然学佛有很多好同修,我们知道他决定不会造恶业,但是他在日常生活当中起不起恶念?「这个很难讲,恶念还是常常有」,那就得了。只要有恶念,恶缘没断,这个很恐怖!这是我们现前的一个大难题。

  我们要怎样不再有恶念?古德跟我们说得好,六道凡夫起心动念无不是罪、无不是业,六道凡夫迷得太深了。在佛法里面有很多方法,严持戒律可以断恶修善,三密相应持咒也能够断恶修善,诵经也能,念佛也能,这些方法可以专用,可以互用。开始可以互用,用久了之后就可以专用。你觉得哪个方法对你自己最有效果,这个效果就是真的妄念少了,烦恼轻,智慧长了。同学们要知道,各人根性不相同,你要有好方法。我学佛五十三年,你要问我我有没有?告诉你,有。我用什么方法?给诸位说,我持咒不行,持咒还会打妄想,念佛也不行,诵经也不行。我只有一个方法叫我不打妄想,什么方法?讲经,我讲经要打妄想不就胡说八道了!这个方法对於我很有效果,所以我天天出来讲经。有很多人说我喜欢讲经,错了,我不是喜欢讲经,我是这个方法对於我断烦恼、开智慧非常有效果。

  因为在未讲经之前我要读经,特别是在讲经的前十年,前十年要做准备功夫,你要不做准备功夫,上台怕下不了台。以后慢慢讲熟了,熟能生巧,就不用讲稿了。不用讲稿用大纲,所以有许多老同学都知道,我在讲经之前,总是有很多的表解写在黑板上。早年到香港来讲经也不例外,我每一堂讲经,那时候讲《楞严》,都有大大小小的表解写在黑板上,要充分准备。准备的时候,你的精神、意志、精力都是集中的,让你没有空闲去打妄想,这是个很好的办法,对治懈怠、懒散是特别有效。一个老师教学生,学生要骗骗老师,含糊笼统马虎一点过去不难。可是上了台之后,下面听众有几十个人、有几百个人,这就不容易,那比老师厉害多了,你没有办法欺骗群众,所以这个方法很有效。我在台中李老师那里就学会了这个方法,几种方法我都试验,这种方法最有效,我就采取这种方法。

  这儿说得很好,各人根性不相同,你要自己去反省、去检点,自己是什么样的根性,用什么方法来对治,你才能把这条路走通!这一通之后,前面是一片光明,法喜充满。难就难在第一关,第一关是很不容易突破。别看有些人突破了,两年、三年不上台,立刻就退转,退到原来的地位。学道、读书真如古人所说,就像流水一样,不进则退,所以一定要知道精进,勇猛精进。不但要深入经藏,《金刚经》上佛教我们深解义趣,这个话是绝对正确的,你解得愈深愈欢喜。怎么样让自己深解义趣?我学多少就落实多少,从落实里面又把自己向上提升。所以开端不能不放下,要放得一丝不挂,除了二套换洗衣服之外一无所有,你要到这种地步,你才能够突破这个瓶颈。

  自古以来,显密、宗乘,大教、小教,都从这种方法扎根。古时候老师严,真正是严持戒律,你这一身三衣一钵之外,这是佛的制度。在中国,中国是温带的地区,冬天没有保暖的衣服你过不去,所以许可多置一点衣服。在中原,春夏秋冬四季衣裳,夏天换洗比较多,准许有二套换洗的衣服,秋冬换洗就少了,一套就行了。所以出家人的行李,你们看看从前参学的,就是一个包袱,他只有几件衣服,冬天一件,春秋一件,夏天二件,那个包袱皮一包,背在身上就走了,没有东西。像我们现在旅行,大箱子、小箱子,那还得了,这哪像出家人?可是在今天社会,看你是出家人带几十个皮箱,人家也不希奇。为什么?已经看成习惯,你要带了个包袱出门,人家还觉得希奇。理事我们都要晓得,不可以守权,一定要学大乘,大乘是圆融的,大乘是无所不包的。

  今天王老先生他印了一本书,《健康之道》,封面上四个字是我给他写的。这个书好,教你怎样运动,确实有助於身心的健康,里面也有一点佛法。可是在我们这边我们听说有同学看到,他说生病里面,中药里头还有用动物做药材的,於是很多人起了疑心,不但他不敢用,而且还毁谤,这个错了。中药里面确确实实有很多药材是用动物的骨、肉、筋、血制造的、提炼的。可是你要知道,佛在戒经上告诉我们,每一条戒都有开、遮、持、犯四条,你要不懂得开遮持犯,你就没有办法持戒。那叫什么?死在戒条之下,你不晓得佛的戒律是活活泼泼的,是自在无碍的。

  开缘里面最多的,药用,合药,佛准许。诸位要知道,世尊当年在世,出家人的生活是托钵,托钵人家给什么吃什么,没有分别,没有执著。如果一定要素食,不接受荤腥,你就给人家添麻烦,人家说你这个和尚怎么这么挑剔,这么难伺候,所以你要懂得。这是如来在戒经里面讲得很清楚的,药用不犯戒,叫开戒。又何况药用里面绝对不是用活的,用动物的时候,都是用它的骨、用它的筋,肉也都是干了的,这个你要懂得,这就是戒经里面教我们比丘吃三净肉。什么叫三净肉?这个动物我没有看到它被杀,我也没有听到杀的声音,它不是为我杀的,这个动物可以吃;不能贪吃,贪吃就错了。你每天用这些食物做什么?是养身办道的!古德常讲「身安道隆」,如果我们身体衰弱,没有体力,你怎么修道?所以这一条诸位要知道,这个不破戒,但是要说清楚、说明白,不要让人发生误会。

  又何况,佛教当年在世间并没有素食,这个诸位要知道,全世界的佛教都不吃素。我们到外国去,我那时候很年轻,第一次跟著道安法师到日本,我是四十八岁的时候,跟道安老法师到日本去访问,那一次我们访问二十多天。日本人的寺庙接待我们已经是素菜,可是不干净,碗、餐具闻一闻还有肉腥味。道安法师就给我说,不要去理会这些,人家已经是非常难得,特别做了素菜给我们,他们不吃素的。所以,我就趁这个机缘,向道安法师请教素食的来源。老和尚告诉我,素食的起源应当是起源於梁武帝,梁武帝是佛门的护法,他在位的时候有权有势,为佛教建了四百多个道场。所以,「南朝四百八十寺」是梁武帝建的,度出家人十几万人,他喜欢人出家,他做大功德主。

  传说他读《楞伽经》,读到菩萨不忍心吃众生肉,非常感动,所以他自己就把肉食断掉。以后佛门里面就纷纷响应,造成中国佛教素食运动。所以,全世界的佛教只有中国佛教不吃肉,其他国家佛教都吃。他们只守著不杀生,不见杀、不闻杀、不为我杀,这个历史我们都要晓得。那么素食好不好?素食是真好,愈到晚年你知道它愈好,它对身体健康的帮助太大了。我吃素食五十三年了,因为素食,很少得疾病,因为素食,能保持身体的均衡,血脉畅通,这个不能不知道。

  另外一个开缘是酒戒,诸位要晓得,杀盗淫妄叫性罪,不管你受不受戒你做了统统都有罪。酒戒叫遮戒,你没有受戒,不犯,没罪;受了戒你再去犯,那就有罪,叫破戒罪。酒戒的开缘更广,中药有很多药是用酒做药引,这是开缘,这个没有问题。佛又给出家人规定,七十岁以上年老的人身体衰弱,血液循环缓慢,酒可以帮助他,帮助血液循环,每餐喝一杯,可以。佛法的戒律通情达理,活活泼泼,一点都不死呆板。不能不读戒经,你读戒经你才了解,才知道佛制戒的意义,持戒的功德,以及在日常生活当中怎样把戒律做好。今天时间到了,我们就讲到此地。

  我们接著看清凉大师的《疏钞》,「又彼经云,如来清净藏,世间阿赖耶,如金与指环,展转无差别」。这个彼经,还是《密严经》上说的,这个比喻很容易懂得。把如来清净藏比喻作黄金,把世间的、在众生分上称为阿赖耶的,比喻作戒指,指环就是戒指。诸位想想,戒指跟黄金是一还是二?没有差别。如果我们离一切相,单就体性来说,这就是如来清净藏,就是如来藏。如来藏是个名词,如来含藏在其中。什么叫如来?佛在《金刚经》上讲得很清楚、很明白,「如来者,诸法如义」。宇宙之间万事万法都是心现识变的,性识就是此地讲的如来清净藏。在六道众生、在九法界一切众生,称它为世间阿赖耶,阿赖耶识能生能现,阿赖耶本身不生不灭,这是世间人的看法。

  佛告诉我们,如来藏是真心,阿赖耶是妄心,真妄是一不是二;在迷的时候称妄,在悟的时候称真,这个道理总要懂。在圣不增,在凡不减,也就是说,你真正觉悟了,你的如来清净藏没有增加一毫一分;你就是今天堕到三途地狱,你的如来清净藏没有损失一毫一分。它是能现能变,宇宙之间森罗万象是所现、是所变。所以佛教不是哲学,哲学里头有能、有所,能所对立;佛教能所是一,不是对立。能所不二,性相一如,这是大乘教上常说的。

  我们细心从这个比喻里面去观察,如金跟指环,展转无差别。金现在变成指环,指环就是金,金就是指环,金跟指环无二无别,哪来的冲突?哪有不自在?所以古大德常用这个比喻,「以金作器,器器皆金」。下面说,「楞伽中,真识、现识」,真识就是如来藏,现识就是阿赖耶,「如泥团与微尘,非异非不异」。泥团,泥团从哪儿来的?泥团是很多微尘,很多微尘跟水合在一起捏成泥团,你要晓得这个事实真相,原来泥团就是微尘,微尘就是泥团。从微尘已经变成泥团了,你不能说它是异,也不能说它是不异。你要说它是异,尘土不见了,变成一块泥团;你要是真说这是两样东西,不是一样,那也讲不通,离开微尘没有泥团。泥团跟微尘是一不是二,就跟金跟金器的比喻意思相同,非异非不异。

  「金庄严具,亦复如是,皆此义也。又彼经云,如来藏为无始恶习所熏,名为藏识」。为什么称它为藏识?阿赖耶是梵语,阿赖耶就翻作藏。这个识就像一个仓库一样,无始劫以来,我们所造作的种种业习统统藏在这里面。这就像仓库,内容太丰富了,十法界依正庄严,没有不具足的。所以你阿赖耶里面,有佛种子,有菩萨种子,有声闻、缘觉种子,有六道种子,有三途种子,没有一样不具足。虽有,这叫业因,佛家讲因果报应,有因如果没有缘它不能结果,因一定要有缘,所以佛法说缘生,不说因生。

  譬如我们种瓜,瓜的因是瓜子,缘是什么?缘是土壤、是水分、是肥料、是日光、是空气,还要加上人工,这都是缘,少一样这瓜结不起来。我有瓜的种子,我把这个瓜种子放在茶杯里,放上一百年它也不会结瓜。为什么?缘没有,它缺缘,这个道理你一定要懂。你真正懂得这个道理,你要立志,你要去作佛去,为什么?你有佛种子!怎样去作佛?我把佛种子需要的缘,我天天提供给它,不让它有缺乏。我不愿意搞六道轮回,更不愿意搞三恶道,我把六道三途这些缘统统断掉,一心一意培养成佛的这个缘,你这一生不就成功了吗?作佛哪里是难事?又何况诸佛如来教导我们净宗念佛法门,这是缘!我们这一生遇到了。

  佛告诉我们,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三个条件,信、愿、行。你对於经教里所说的真相信,没有丝毫怀疑,这一条比什么都重要,信心具足!我只要在这个真因上加上缘。缘,我天天念佛是缘,天天礼拜是缘,天天读诵是缘,从早到晚绝不中断,起心动念、言语造作无不是极乐世界,无不是阿弥陀佛。要学著看一切众生都是西方世界诸上善人,这一条非常非常重要。如果这个众生我看到不顺眼,我讨厌他,不喜欢他,那你心里立刻要有高度的警觉,我不行,极乐世界去不了。为什么?我的心不清净,我还被外面境界染污。

  这个病怎么对治?想到佛在经上教给我们,「凡所有相,皆是虚妄」,「一切众生皆有佛性」,你去想这个;儒家孔老夫子说的人性本善,「人之初,性本善」,你想这个。他现在造的一切恶是他习性造的,不是本性,他的本性是纯净纯善,跟诸佛如来无二无别。我尊重他、敬他,是敬他的本性,是敬他的佛性,我不是敬他现前的心念、作为,我不是敬他这个。这样你就能转境界,你就不会被境界所转,《楞严经》上说,「若能转物,则同如来」,你这一生不但肯定成就,成就的地位非常之高。

  切忌杂心闲话,跟人在一起张家长李家短,口不择言,你这一天所修积的功德全部从口里漏光了,说别人过失,漏光了。什么人损失?损失的原来是自己。对别人有没有损失?很难讲,别人如果真正是个修行人,对他决定毫无损失,这些道理我们在讲席里面讲得很多很多。六祖惠能大师在《坛经》里头教人,「若真修道人,不见世间过」,你看不但他不说,他没见到。他见到的人都是好人,他见到的事都是好事,他没有见到一切众生的过失;他所见到是自己过失,没有见到众生过失,所以才成就自己的德行,成就自己的道业。这是我们应该要学习的,为什么疏忽掉?

  再看底下,大师引《楞伽经》中说,「又入楞伽云,如来藏,名阿赖耶识,而与无明七识共俱」。这就是阿赖耶是真妄和合,真妄和合而生起的,不同前面七转识,前面七转识都是阿赖耶变现出来的。阿赖耶起作用,变成前面七识,末那识、意识,末那识执著,意识分别;眼、耳、鼻、舌、身这五种识了别,因为它没有分别,它像照相机的镜头一样,对於外面境界相照得清清楚楚、明明白白,只是把这个影像传送给第六识、第七识。传送给第七识,第七识四分里面有相分,七识相分接受前五识传来的相分,六识亦复如是,接受前五识传来的相分,於是分别的分别,执著的执著。这里头要知道,前五识没有分别,也没有执著,它叫了别。

  阿赖耶识含藏种子,像档案室一样,把印象(佛经里面称为六尘落谢影子)含藏在阿赖耶识里头。种子没有形相,阿赖耶也没有形相,虽没有形相,这个种子永恒不灭,什么时候遇缘,它就起现行,这是我们不能不知道的。真正了解事实真相,你自自然然就知道怎样修行,怎样在这一生当中超越六道轮回,超越十法界。把本性里头的本善找回来,把本性里面的佛性找回来,佛性、本善找回来了,在佛法里面讲你成佛,在儒家讲你成圣,找回来了,人人都有,个个不无。下面引用《起信论》上的话说,「不生不灭与生灭和合,非一非异,名阿赖耶识」。《大乘起信论》里面所讲的,不生不灭这是真如,生灭是业识,就是妄想、分别、执著,不生不灭跟妄想分别执著和合,融成一体。非一非异,你不能说它是一,为什么?本性是觉,业是不觉。你不可以说它是一,也不能说它不是一,相用虽然不同,体性是一,所以又不能说它不一样。

  下面举「达摩经颂云」,《达摩经》颂说,「无始时来界,为诸法等依,由此有诸趣,及涅盘证得」。它本来是四句偈,这个地方只引用上面两句,另外两句在清凉大师《钞》里面。这个四句偈也说得好,无始时来界,这跟你讲真话,讲真话无始,无始才是真的。跟你讲有始,宇宙从发生到现在说是有几十亿年、几百亿年,这都是人们的猜测,不是事实。我们凡夫总是离不开妄想、分别、执著,於是认为这个宇宙是逐渐逐渐形成。而大乘教里面说宇宙是怎么来的?叫「一时顿现」。宇宙就像电影的银幕,本来什么都没有,我们称它为大光明藏,它什么都没有。我们把电影片装上之后,一按钮,你看银幕上的像立刻就现前。有没有先后?没有,一时顿现。现在的科学家也发现有这桩事情,逐渐能够接受一时顿现。

  这一时是多长的时间?我们细心从江本胜博士的水结晶实验可以体会到这个事实。他这个实验做了十年,十年当中,没有看到有二个结晶完全相同的,没有。所以我们也肯定,宇宙之间的一时顿现,决定没有两个现象完全相同,现了之后它就没有了。所以《般若经》上告诉我们,「一切法」,宇宙之间万事万法,「毕竟空、不可得、无所有」,这是我读《般若经》我做的总结。一切法无所有、毕竟空、不可得,你看看《心经》不就是讲这个道理吗?为什么说不可得?它现的时候就是它灭的时候,速度太快,决定没有重现的道理。像电影的底片,我们看电影底片放映一个小时,底片差不多这么一卷。它放的速度是一秒钟二十四张,这二十四张绝对没有一张完全相同的,大同小异有,决定没有完全相同的,这个事实真相要明了。

  这一张幻灯片放出,银幕上一时顿现,放出之后镜头就关了,马上就灭掉,正是《楞严经》上所说的「当处出生,随处灭尽」;镜头打开,当处出生,镜头关起来,随处灭尽。开关的速度,我们以前举《仁王经》做例子,已经是很难想像了。《仁王经》上告诉我们,一弹指有六十刹那,一刹那有九百生灭。我们用力弹,速度尽量的快,我大概一秒钟可以弹四次,你就想到四乘六十再乘九百,刚刚好二个十万八千。二十一万六千次的生灭,你怎么会知道这个东西是假的?你怎么知道这个东西是无所有、是毕竟空、是不可得?如果你真的知道,了解事实真相,你想想看,你会不会放下,当然放下了,为什么?妄想!相呢?相根本不存在。一秒钟二十一万六千次的生灭是如来方便说,对凡夫是善巧方便讲,不是真的。真的有多少?真的比这个速度快多了,总是亿万分之一秒,这跟你讲真的,所以佛说不可思议。为什么?不能思!你念头才一动,不知道换了几千万张,你到哪里去找!所以佛在经上讲这桩事「动念皆乖,开口便错」,这真的,一点都不假,这是如来真实说。

  十法界、六道这是世间法,「由此有诸趣」,涅盘是出世间法,「及涅盘证得」,都不是真的,都是假说而已。你以为真的有涅盘证得,真的有诸趣,那你就完全搞错了。可是你如果没有觉悟,没有把自己境界向上提升,你是真的堕在六道里面。六道像什么?像恶梦,你晚上睡觉堕在恶梦,做恶梦,你没有醒过来,虽不是真的,也常常吓得一身冷汗,这个我们不能不知道。

  下面大师引用《摄论》,「摄论等就初教释」,初教释是教初学,「云界者,因义,即种子识」。因为前面《达摩经》说「无始时来界」,解释界字。界字怎么讲?界是因义,就是阿赖耶识里面的种子,含藏的种子义。唯识学里面又把它称为种子,种子是能生义、能现义,心现识变,它能现,所以界是因义。但是它必须要具足缘,没有缘,这个种子不起作用。「宝性论翻此颂云,此性无始时等,彼论就实教释,云性者,谓如来藏性,如圣者胜鬘经说,依如来藏故有生死,依如来藏故有涅盘,以此等文,故知两宗不同,浅深可见」。大乘经里面,像这些文句非常之多,乍看好像有抵触、有冲突,实际上是圆融的、是无碍的。只看你是从哪个角度去看它,现在人所说你是如何解读它,这个关系很大。所谓仁者见仁,智者见智,也可以说,你放下的多,你看破就比别人要深一层;你放下的少,你就没有办法看到深处。

  所以同样一句话,同样一句经文,学人往往从初发心一直到等觉、到如来地都不能放松,依然是很认真努力在学习。什么原因?大乘经教字字句句都跟法性相应,法性无量无边,深广无际,你怎么解释?这是学人不能不知道的。所以,学佛要想有成就,首先要有耐心,一门深入,长时薰修。没有开悟之前绝不轻易换个法门来学,不可以,这是最大的忌讳,一定要一门深入,入到一定的深度,就豁然大悟!悟后就可以起修,悟后不管看什么经,看什么文字,听什么人讲演,统统得利益,决定不受其害。为什么?你能转物!「若能转物,则同如来」。你有这种能力,可以把遍法界虚空界,十法界依正庄严,都变成大光明藏。所以,迷有生死,悟就有涅盘,生死即涅盘,生死、涅盘原本不二,我们要问这个境界有没有彻悟?给诸位说,没有。如果真正彻悟,生死、涅盘二俱不可得,这是真正彻悟,没有生死,也没有涅盘。

  佛法在哪里?无处不是,无时不是,一切依正庄严无有一物不是,真的见性了;见性,真的把宇宙事实真相搞清楚、搞明白了。生死、涅盘没有了,你还怕什么灾难!灾难有没有?凡夫有,也就是有妄想、分别、执著的人有,离妄想、分别、执著的人没有,这才叫究竟解脱。这个时候自己的身心跟大宇宙融合成一体,心就是无量无边的虚空、法界,身就是无量无边的刹土、众生,我们的身跟整个宇宙合成一体,哪里有生灭!哪里有涅盘!这是入到真实的境界。诸位要记住,初信位的菩萨,智慧见解跟佛没有两样,所不同的,烦恼习气没断,这个不能不知道。我们在这一生当中要想入佛知见,做得到做不到?那得看你有没有缘分,有缘分,遇到真善知识,也遇到有好的修学环境,行,有可能悟入,虽悟入就是烦恼习气断不了。这个地方诸位要记住,烦恼习气虽然断不了,一定伏住。为什么?智慧起作用,也就是在日常生活当中,不会跟人计较,这就是伏烦恼!

  你有智、你有定,你的戒定慧有,力量不足,就是不能够破三界八十八品见惑,你没有这个力量。所以,三界八十八品见惑还在,你自己还是凡夫,不是初信位的菩萨,你的知见跟初信位的菩萨没有两样,甚至於说跟信解行证的菩萨也没两样。这个时候我们就要认真的向智者大师学习,求什么?五品位往生,有分!五品位往生,末法时期九千年,在我想都靠这个方法往生净土,这真的叫带业往生。智者大师在隋朝给我们做了个好样子、好榜样,我们看了、读了他的书,充满了信心。

  五品位第一个条件就是正知正见,你对宇宙人生、森罗万象的看法决定没有差错,虽然没有入境界,对於森罗万象一丝毫疑惑都没有。这种知见落实在日常生活当中就是随缘,随缘而不攀缘,五品第一个是「随缘」。随缘是什么?没有执著、没有分别。第二个是「读诵」,每天读诵大乘,第三个是「为人演说」,第四个「兼行六度」,第五个「正行六度」,我在平常讲经都讲得很详细,我们可以做到,我们一定要做!智者大师给我们的示现恩德太大了,对於末法九千年的众生,这个示现让我们充满了信心,我们知道这一生决定得度。好,现在时间到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