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方广佛华严经 (第一二九七卷) 2004/8/2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档名:12-017-1297
诸位同学,请看「光明觉品」,第十段(最后一段)光照十方,偈颂第一首看起。前面有个说偈仪,我们念一遍:
【尔时一切处文殊师利菩萨,各於佛所,同时发声,说此颂言。】
在这一首说偈仪里面,为我们显示出佛佛道同。十方三世一切诸佛如来教化众生,同一道同统,我们在此地看出这个讯息。请看第一首:
【一念普观无量劫,无去无来亦无住,如是了知三世事,超诸方便成十力。】
清凉大师在《疏》里面给我们说明,这一大段有十首颂,「十颂明因果圆遍德」,因果圆满周遍。这十首偈里面可以分为两大段,前面四首偈「示佛因果遍说」,这前面四首,一、二、三、四是讲佛的因果;后面六首「劝物顺行」。你看看他用的字,不是劝人是劝物。物包括人,人不能包括物,物的范围大,物是九法界众生。我们显而易知的,诸天、畜生、饿鬼、地狱,我们很难知道的有声闻、缘觉、十法界里面的菩萨,我们常讲九界众生,用这个物就全部都包括了,九法界众生。劝导大众,随顺修行,这是后面六首。现在我们看第一首,这一首偈四句,第一首偈是讲「因圆果满,彰有说因」,彰是明显,明显的有说因。初三句,四句偈里面三句,「三达因圆」,最后一句「十力果满」,如来果地上的因圆果满,这个果用十力来说明。
我们现在看偈子的内容,最重要的就是前面这两个字,一念。『一念普观无量劫』,这是时间突破了,「劫」是讲时间,时间没有了。第二句『无去无来亦无住』,空间没有了。科学家所说的,在某一种条件之下,时间空间等於零,佛在此地为我们示现,什么条件?一念。一念,就成佛了。什么叫一念?一念没有念,无念是一念。有念就麻烦,有念就堕九法界,一念就恢复成佛了。一念是真,九法界是妄,二念是妄。清凉大师在注解里给我们讲,这一句「了相」,第二句「了性」。《般若经》里面说,「诸法实相」。
世尊当年在世讲经说法四十九年,讲的什么?有一年过年的时候,我在台湾景美华藏图书馆,馆长在,郑石岩居士夫妻两个来拜年,那个时候他在教育部任职,同时也是辅仁大学的教授。他告诉我,最近在辅仁讲《普贤行愿品》,好!很难得。我问他一个问题,我说释迦牟尼佛四十九年讲经说法,他讲些什么?你用一句话回答我,不要罗嗦,世尊一生讲什么?他想了半天想不出来。如果用一首偈,那就是这一首偈。一句话,最后他问我,我跟他讲《般若经》上讲的「诸法实相」,这句话行不行?释迦牟尼佛四十九年讲经说法,只是跟大家讲「诸法实相」,他同意。这句话要用现代话来讲,就是宇宙万有的真相,诸法实相就是宇宙万有的真相。这范围太大太大!
时间是三际,过去、现在、未来;空间是十方,十方还不行,现在讲的是无尽无数无量的不同维次空间,全都包括在其中,说不尽!说不尽,佛有方便说,善巧方便。方便,方是方法,便是便宜,合起来讲最适合的方法,最恰当的方法。在佛法里头说「上契诸佛所证之理,下契众生可度之机」,这叫善巧方便。善巧方便是自性本具般若智慧的作用,所以方便属於般若。你看看《华严》都是讲十代表圆满,大乘教里面常常讲六波罗蜜,《华严经》讲十波罗蜜,你们想想这个味道。十波罗蜜里面又要加四条,加哪四条?六度最后一度是般若波罗蜜,第七个方便波罗蜜,愿波罗蜜,力波罗蜜,智波罗蜜。后面这四个都是从般若波罗蜜流出来的,般若波罗蜜是根本智,后面这四种叫后得智,后得智就是根本智的作用。
如果我们讲体用来说,般若波罗蜜是体,这四个是应用,应用里头头一个就是方便,所以善巧方便是般若波罗蜜的应用,用在生活,用在工作,用在处事待人接物,用在说法,用在度生。愿,从般若里面生的,没有智慧,你发的那个愿是假的不是真的。众生无边誓愿度,你为什么忽略了众生?这个众生我讨厌,我才不想帮他忙,不度他。你发愿的时候是不是众生无边誓愿度,某某众生除外,是不是这样?没有智慧,愿发不出来;没有智慧,你功夫不得力;没有智慧,处事待人接物感情用事,没有理智。十波罗蜜最后那个智就是我们今天讲的理智。佛法所求的就是为我们说明宇宙万有真相,我们做学生的人、跟著佛学习的人,听了佛说法要能够悟入,你要觉悟,你要契入佛的境界。
所以佛教化众生唯一的一个目的,《法华经》上说「入佛知见」。开示悟入佛之知见,目标就是你要悟入佛的知见,佛的知见就是你自己自性本具的知见,正知正见,一丝毫错误都没有。佛教导我们,佛的知见是什么?一切经中所讲的,无一不是佛知佛见。一切经里面所讲的,最重要的一句是什么?就是一念。一念,在我们净土宗叫一心。净土宗修行目的在哪里?一心不乱。一心不乱就是此地讲的一念,这就成佛了。一念是真,一念是正,一念叫正念,一念是真心。时间空间都没有了,所以「一念普观无量劫」,这个无量劫是过去无量劫、未来无量劫,你全都见到了。「无去无来亦无住」,这一句讲空间。空间的维次全部突破了,在佛法里面讲十法界没有了,十法界就是一法界,一念,你就见到一真法界。一真法界里面没有过去、现在、未来,没有此界他方。
我们今天这个世界,在不在一法界里头?在,我们凡夫见不到。为什么见不到?迷在幻相之中,梦幻泡影,迷在这个地方。正如同作梦一样,迷於梦中境界,把梦中境界当真,真的境界忘得一干二净。梦中境界没有离一真法界,梦里头还有梦,你们同学们有没有这个经验?你作梦的时候,你觉得你在作梦里头又在作梦。我有这个经验,我也常常提出来问问同修们,有几个,不多,真的有这个经验。梦中还有梦,梦中又有梦,不可思议。我们今天到底是堕落在第几个梦境当中,我们自己都不知道。佛菩萨要不给我们说破,我们哪里知道是在作梦?永嘉大师觉悟了,他要不觉悟他说不出来。他说,「梦里明明有六趣」,六道是梦,十法界也是梦,「觉后空空无大千」。一念就觉,二念就迷。一念是真心,一念是真如。
我们念佛,念佛真正的功夫总要记住,真正的功夫就是一心不乱,心不颠倒。一心不乱是真如、是本性,心不颠倒是自性本具智慧现前。我们也可以这样的来体会,一心不乱是根本智,心不颠倒是后得智,万事万物了了分明。《般若经》上常讲「般若无知,无所不知」,一念是无知的根本智,心不颠倒是一念的后得智,就是无所不知。《般若经》上常讲,「般若无知,无所不知」。你看看,我们念佛与般若相不相应?怎么个修法?八万四千法门、无量法门就是修行的方法。法门,法是方法,门是门径,方法门径无量无边,都是修这桩事情,都能够圆满的达到,所以《金刚经》上才说「法门平等,无有高下」。法门确实是平等的,人的根性不平等,烦恼习气不平等,於是你就要在法门当中去选择,选择什么?适合自己根性的,适合自己程度的,适合现前生活环境的,这样学习方便,困难少,容易成就。佛为我们开这么多法门,就路回家,不要绕圈圈,这就是方便法门。
我们生在这个时代,想想自己的根性、程度、主观客观的条件,选择净土是最方便,方便之中的方便。就是说你怎样能够修到一念?我们今天方法是执持名号。净土修行的方法也很多,念佛,通常我们讲的有实相念佛、观想念佛、观像念佛、持名念佛,这四大类。我们选择持名,为什么选择持名?世尊在《弥陀经》上教我们持名,在《无量寿经》上也教我们持名,在《观无量寿佛经》,十六观经最后一观第十六观也是教我们持名,我们就用持名的方法修一心不乱,修心不颠倒。你要懂得这个道理,知道好好运用这个方法,达到你的目标,目标就是一心不乱、心不颠倒,你不能不知道。
所以今天这个世界念佛的人不少,有许许多多的方法都在流行,到底哪一种方法适合我?这些问题很多人来问我,我都告诉他,不必来问我,问你自己。哪一种方法能帮助你到一心不乱,或者我们平常讲,讲得浅显一点,哪一种方法我学了之后,我的心比较清净?我的妄想杂念比较少?这个方法就有效。诸位要记住,诸佛菩萨示现在九法界,没有一定的形状,没有一定的身形,所谓是应以什么身得度就现什么身。我们决定不能执著佛是什么形状,不可以,你执著就错了。
我前几天在马来西亚,好像是在麻六甲一所缅甸的寺庙,我去参访。大殿里面供奉著有三十多尊释迦牟尼佛的像,统统都是释迦牟尼佛的像,石雕的,缅甸玉,玉佛。像差不多有一个人这么高,都是立像,站著的,全是释迦牟尼佛。我仔细一看面孔不一样。看看下面说明,这个大雄宝殿造得好,有特色,释迦牟尼佛像有印度人的像,你看他是印度人,只是缅甸玉是白色的,不像印度人皮肤比较黑一点,全是缅甸玉雕的;有缅甸人,有越南人,有泰国人,有中国人,有西藏人,有韩国人,有日本人。我一看,那个面孔是哪一个国家人就是那一个国家面孔。这是说明,告诉你释迦牟尼佛没有一定的相,在哪一个地区,在哪一个国家,他就现那个地区、那个族群人的相;跟哪一个人,这个人是什么根性,就给他说什么法。所以佛没有一定的形相,没有定法可说。
我们初学怎么办?这样一来不就搞乱了吗?初学有初学的办法,初学只能跟一个人学,这是中国自古以来所讲求的师承,可不能跟两个人,跟两个人,两条路;三个人,三叉路口;四个人,十字街头。一定要跟一个人,一个老师,为什么?容易得一念,容易得一心。两个人,他说这样,他说那样,到底哪个好?我要跟哪一个学?麻烦就来了。中国古人教儿童,童蒙养正,基础教育,现在人讲扎根教育,学佛也不例外,学佛也要童蒙养正,也要扎根。扎根只能跟一个老师学,跟多了不行。我这一生学佛,方东美先生,我是跟他学哲学,从哲学里面介绍我认识了佛学,那个时候给我开的这一门课,佛经哲学,我从这里去认识佛学,这才非常羡慕这一门学问,向往这一门学问,开始研究经典。
研究经典,缘很殊胜。那时候我住在台北新北投,我们邻居有一个蒙古人是过去清朝的皇室,亲王,跟我做邻居。他有个女儿念小学,常常跑到我们院子里面来玩,看到我房间桌子上放著有佛经,她回家告诉她爸爸,领著她爸爸来看我,因为他们都是佛教徒。听说我在看佛经,问我学了多久?刚刚开始,还不到一个月。我就把我学佛的因缘告诉他,这是老师介绍我,这是很高深的哲学。他说:你看这个东西有没有困难?当然有。你需不需要有人帮忙,帮忙给你解释?我说:有这种人,太难得了。我说:谁?章嘉大师。我那个时候不知道章嘉大师是何许人,他们对他非常尊敬,一定要陪著我去拜访章嘉大师。我说:好!他夫妻两个非常热心,陪著我去拜访章嘉大师。
章嘉大师他是专门搞佛学的,方先生是附带的,这是专门搞佛学的。我们非常有缘分,那个时候我二十六岁,章嘉大师六十多一点,对我们年轻人很爱护,很喜欢,很有缘分,就叫我每个星期天到他住所去,他住在青田街八号。我这一个星期看的佛经,有了问题,我把它记下来,星期天跟他见面的时候向他请教,我这样跟他三年。有时候他也跟我讲,很少,多半都是我提出问题向他请教。他老人家圆寂之后,这又过一年我才认识李炳南老居士。没想到李老师劝我学讲经。
我出家,把佛学当作自己的职业,这是章嘉大师替我决定的。这个行业好,很适合你,而且告诉我,你真正发心续佛慧命,弘法利生,你的一生佛菩萨给你安排,你一点都不要操心。我完全接受,一生当中真的什么都不操心,为什么?佛菩萨替我安排的,顺境是他安排的,逆境也是他安排的,无论是物质环境、人事环境全都是佛菩萨安排的,所以我永远生活在感恩的世界。有些人说,那个人对你很不好,毁谤你,侮辱你,糟蹋你,我听了之后,佛菩萨安排的。所以有些同学靠近我的,感觉到奇怪,这人在毁谤你、糟蹋你,你怎么无动於衷?我说:我很感谢他。你还感谢他?是。你感谢他什么?他替我消业障。你佛经多念就晓得,无始今生造多少罪业,这些罪业都要到三途去受报,决定躲不过!我们以真诚纯净的心在修持,在做续佛慧命、弘法利生的工作,他们还来障碍阻拦,这是什么?消业障,重罪轻报。我接受他们所加给我的,毁谤也好,侮辱也好,什么都好,我不要到三途去受报,现在就报掉。我这么一讲,他冷静想想也有道理。
所以我学佛这么多年,别的不敢说,心里头没有冤家、没有对头。这是我常常讲,对一切人、一切事、一切物对立没有了。别的我没有,这个没有了。别人跟我对立,我不跟他对立;他毁谤我,他骂我,我尊敬他,我感谢他,我知道消我业障,我没有怨恨心,更没有报复的念头。所以境界一年比一年好,心地一年比一年清净,智慧一年比一年增长。我今天展开经本,一句一字现在多半是讲一个小时,我的能力大概可以讲到四个小时,但是不能讲四个小时,这一部经一生讲不完;愈讲愈欢喜,业障消除了。所以常常跟在我身边同学,我很感叹,你们跟我这么多年没有学会。别的不怕,你能学会我这个本事,你的前途比我还光明。几句话说得不好听,要生好几天的气,你这不糟糕吗?这一点功夫都没有。不但你没有证悟,你解悟都没有。这就是什么?烦恼习气严重的障碍,禁不起一点点的委屈,这怎么能成就?修行,修什么?就是修这个,这就真用功,会用功。
人家赞叹我们,生惭愧心,为什么?不值得赞叹,赞叹太过分了;别人毁谤、侮辱,应该的。起心动念无不是业,无不是罪,别人以种种不善、恶行对我,岂不是消业障!怎么可以有怨恨?感恩都来不及。我离开台湾到新加坡,我写了六句生活在感恩的世界,永远感恩,永远知道种种挫折、种种障难都是消业障。业障消除之后,菩提道上一帆风顺。所以对这些人决定不能有丝毫怨恨;有怨恨,麻烦大了!经论上讲得很多,招来什么后果?生生世世,冤冤相报没完没了。
冤冤相报是两方面都痛苦。纵然这个人是我的冤家对头,这一生没有结怨,前世。遇到了,他对我施行那是他的报复,我今天受,完全接受没有丝毫怨言,一切退让、忍让,化解了。来生来世,好朋友!我无论干什么,你会支持我,你会帮忙我,你绝对不会障碍了。如果这一生,你对我种种的不善恶行,我还有怨恨心,就不得了!来生遇到的时候还是冤家对头。这一世你的形势比我强,你欺负我;来世,我的形势比你强,我来欺负你,这有什么意思?古德常讲「冤家宜解不宜结」,一生记住,决定不跟人结冤仇。我学佛五十三年,讲经四十六年,别的东西没有学到,这一点学到,学得很到家。
能忍、能让、能舍,这是章嘉大师,李老师教的。跟章嘉大师头一天见面就教我放下,教我看破,教我布施;李老师会下的十年,得益很多!真学真干,利益是我得的,不是老师得的。我们对於老师指点教导永远感恩,能做到的,在今天只有给老师做个纪念堂。我们在澳洲的道场不大,只有三个堂口,换句话说,是个很小的道场,稍稍有规模的寺院比我们道场大,只有三个堂口;我们用来纪念老师,纪念护法。我们最大的一个堂口,我们用章嘉大师、李炳南老居士,用他的名字做纪念堂的名字,嘉南,嘉南堂,章嘉大师,李炳南,这里面供养他们的法相,很大张的法相。第二个堂口我们取的名字叫东源堂,方东美先生、李木源居士,我们知恩报恩。第三个堂口是我们的斋堂,韩瑛堂,纪念韩馆长。韩馆长对於饮食、美食很有兴趣,她自己会做。过去在台湾、在美国,在美国达拉斯道场,除了她亲自下厨房,还教了不少徒弟,教他做菜。所以我们就把这个斋堂用她的名字,韩瑛堂是我们的斋堂。我们的斋堂每个星期六都举行温馨晚宴,馆长生平喜欢热闹。所以我们三个堂口,知恩报恩;除这个之外,一切真实的利益我们自己得到。
一生永远记住别人的好处,别人对我有一天好处,我一辈子都不会忘记;别人对我有一百个不好处,忘得干干净净,决定不放在心上,为什么?养自己的清净心,养自己的善心,纯净纯善,真心才会显露。一心一念很不容易,那是我们终极的目标,远程的目标;纯净纯善是近程的目标,先修纯净纯善,再往一心一念这个目标去精进,这就对了。
一心,一念也是一样,在净宗分为三等,最上乘的叫理一心不乱,是此地的境界,为什么?时空维次突破,理一心境界。第二等的,事一心境界,事一心也能突破,突破范围小,没有这么大,没有到法界虚空界,没有,没有达到,只能够在六道里面,六道里面的层次可以突破;六道外面层次可以突破,不能突破十法界,事一心不乱。最下面一层是功夫成片,就是智者大师给我们示现的圆教五品位,这是我们可以能够学得到的。五品位是随喜、读诵、演说、兼行六度、正行六度,这是我们现在可以能学得到、可以能够落实的。在这里面修清净心、修善心,纯净纯善在这里修。这个修成了,念佛求生西方净土,凡圣同居土你有把握决定会去。一念一心,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是实报庄严土。现在时间到了。
诸位同学,我们继续学习第一首颂:
【一念普观无量劫,无去无来亦无住,如是了知三世事,超诸方便成十力。】
这一句里头,诸佛如来示现的因圆果满。修学最重要的就是一念,一念才能普观,为什么?没有障碍,空间突破,时间突破,这是现代科学家希望得到的,而始终没有办法得到。科学家现在知道,我们在他们的报告里面看到,他说时间在某一种条件之下等於零,空间亦复如是。什么条件?他找不到。空间等於零,没有距离;时间等於零,没有先后,无量劫前、无量劫以后都在面前,遍法界虚空界一切诸佛的刹土也在面前,这叫不思议解脱境界,华严家的法界观。要得一心不乱的人才行,没有得一心的人,凭我们想像,那是假的,那个没有用处,想像没有办法突破时空维次。真功夫,也就是分别执著妄想统统断尽了,才叫一念,决定没有第二念。这个道理一定要知道。
由此可知,空间时间从哪里来的?一念失掉了,就起了二念、三念。二念、三念一起来,时间空间就现前,幻相就现前。这个东西现前之后,你就没有办法突破,就好像你堕在梦中一样,堕在梦中之后你醒不过来,你要做很长的梦,就这么回事。科学家讲某一种条件之下,一念就是这个条件,一心。我们净土宗用的方法,妙极!一心,就是要把妄心杂念断掉,一心是你自己有的,一心一念是本来的,不生不灭,所以它是真的。佛家讲真妄,真是永远没有变化,这是真的。凡是会变化的就是假的,就不是真的。永远没有变化,是你的真心,真心就是一心,真心就是一念,真心里面平等没有差别。
『普观无量劫』,过去无量劫,现在无量劫,将来无量劫,统统都清清楚楚、了了然然。清凉大师在《疏钞》里头讲,这是「了相」。相是什么?现象,宇宙的现象,你没有不通达,没有不明了,这万象森罗。现在人讲,宇宙从哪里来的?生命从哪里来的?将来又到哪里去?疑问重重,无量无边,你全都明了,全都通达了,一心。所以禅宗直截修一心的,他真的是得了一心之后才学教,才广学多闻,这参学。没有得一心之前,他一定是守住他的方法,或是观心,或是参究,直截了当。
我们净土宗这个方法比禅宗的方法还要殊胜,一句阿弥陀佛,你看妄念不能不起,要不起妄念,那就得一心了,那你就成佛了,你就不是凡夫。所以妄念一定会起,一天到晚那个妄念,前念灭,后念就生,一个接著一个,晚上睡觉你还会作梦。作梦就是妄念没有中止,它还在起作用。所以净宗的方法就用这一句阿弥陀佛,不管什么念头,善念也好,妄念也好,正念也好,邪念也好,不管什么念头,念头才一起,阿弥陀佛,压下去。净宗是用这个功夫,不可以不懂,你不能错用了功。所以说是用这一念,一句阿弥陀佛或者南无阿弥陀佛,都可以,六字、四字都一样,把你念头转过来,都转成阿弥陀佛,这是净土宗用功的方法,比哪个法门都方便,人人都会!
就是你要记住,古大德常讲「不怕念起,只怕觉迟」。念就是你的妄念,善念、恶念、正念、邪念,不管什么念头,念头起来了不怕,就怕觉迟。觉是什么?阿弥陀佛,就怕这个念头迟了。念头才一起来,阿弥陀佛,立刻就压下去,这功夫得力!如果阿弥陀佛忘掉了,这妄念继续起来,这就麻烦了,压就比较困难。才起第一念,第二念就压倒,好容易。你要养成习惯,养成习惯这个东西你就得禅定,你就能做到功夫成片。像智者大师所示现的这个,每个人都可以做得到,这也就是古大德常讲的「万修万人去」,永明延寿大师讲的。这叫做会念佛。
会念佛一定把烦恼习气念掉,可是这里要记住要有愿,要有信愿。念佛是行,如果没有信愿,我们用这个方法来控制烦恼跟参禅没有两样。你没有愿,没有信愿,你不能往生,所以一定要具足信愿,具足信愿你决定往生。你的功夫要深,就是控制烦恼,压烦恼这个功夫深,你往生的品位高!如果把烦恼压久了,烦恼没有了,不起现行,你就不是生凡圣同居土,你就生方便有余土。如果有一天烦恼控制之后,一下转变成智慧,烦恼即菩提,你看先用定伏它,把烦恼转变成菩提,你就生实报庄严土。这就是善导大师所讲,「四土三辈九品,总在遇缘不同」。我们明白这个道理,我现在的缘还没有成熟,如果我的缘成熟了,将来能够回到祖国定居,我一定遵守印光大师的教诲,我只要一个小茅蓬,不超过二十人。我希望在一起共修的人,长年共修的人,十个人。这些方法、理论我都明了,我们这十个人将来都能够生实报庄严土,这还得了!另外是来来去去的,我们也定十个名额,就是道场常住的人不超过二十个。真成就!
不能搞热闹,道场大,人多,热闹。你想想看,念佛是伏烦恼,断烦恼,转烦恼成智慧,人多人杂、场所太大不容易做到。古人真正修行成功的都是住山、住茅蓬,人迹罕至,这是正法道场。等到你大彻大悟,一般说法,最低限度你可以做到八风吹不动,也就是说这社会上名闻利养、五欲六尘,你确实不动心,六根接触六尘境界不起心、不动念,不分别、不执著,行。如果你发菩提心广度众生,什么大道场都行,像智者大师示现,你可以坐大道场,可以领几千人、几万人都没有问题,为什么?你自己成就了,你决定没有分别执著,决定不会起心动念,行;如果还会起心动念,不行。你还会起心动念,你还是搞轮回。你要知道分别执著妄想是轮回业,你不能了生死,不能出轮回,不能往生,那就糟了。人间富贵昙花一现,不值得留恋,什么都要放下,放得干干净净,你就自在快乐,你就容易得一念。虽不得一念,要往一念尽量靠近。换句话说,对於这些杂念你要尽量的疏远,尽量的远离它们,这才是对的、才是正确的。
第二句,「了性」。在哲学里面讲,头一句是明了宇宙的现象,宇宙万有的现象;第二句是明了宇宙万有的本体,性是本体。「无去无来亦无住」,这一句讲的是性,法性。相有去有来,有生有灭,千变万化,性没有。性是什么?性就是真性,性就是一念,一念里面没有来去、没有生灭,二念就有生灭,有一个念头生,有一个念头灭。大乘法里头常说,很多同学都很熟,都能念得出来,「生灭灭已,寂灭现前」。寂灭就是一念,寂灭就是一心,生灭是二心,生灭是二念。有二念就变现无量无边的念头,念头都是生灭,前念灭,后念生,相续不断,这是我们无法脱离轮回。现在把所有这些念统统化成阿弥陀佛这一念,这一念不是真念,不是真心,但是这一念跟真心做邻居,非常接近,果然这一念成功了,这一念一放下,真心就现前。
所以在念佛法门里面,持名念佛比观想、观像好,十六观是讲观想、观像,第十三观是观像。观想、观像都很不容易观成,可是观成之后,你再要把它去掉,好难;观成好不容易,去掉也好难!这是什么?薰习,薰习成功了,再把这薰习去掉,不容易。这从前李老师告诉我不如持名,持名什么?名字性空,这大家很容易摆脱掉,我不要这个名字,我换个名字,很多人常喜欢换新名字,很容易摆脱。观像跟观想不容易,那个真叫根深蒂固。所以古德说得好,「持名念佛下手容易,成功高」。在十六观里头,哪一观也比不上持名念佛,持名念佛摆在最后,你要晓得这个用意,最后是什么?像唱戏一样,压轴戏,最好的一出戏在最后。你看看《楞严经》上二十五圆通,「观世音菩萨圆通章」做压轴戏放在最后。要是按顺序排,「耳根圆通章」摆在第二,它的顺序是六尘、六根、六识、七大,它按这个排列的。六尘六根六识七大,二十五,不按次第排,特别拉到最后,特别法,持名念佛是特别法门。
净土是特别法门,持名是特别法门里面的特别法门。你读经你能看出来吗?无比的殊胜,容易修,一切时一切处不拘一切形式,在你内心里头默默的用功,就是克服妄念而已。念头一起,阿弥陀佛,除了阿弥陀佛之外,不许有第二念,真的,完全控制住了,一天到晚就是阿弥陀佛,其他的念头真的不生,这个时候叫功夫成片,功夫成片是念佛三昧功夫最浅的,你算是得念佛三昧,功夫很浅。你不要小看这个浅功夫,这个浅功夫是决定得生凡圣同居土。你有这种功夫,也就是永明大师所说的有净土,「有禅有净土,犹如带角虎」,你真的有净土。功夫没有到这个,你没有净土,为什么?没有把握,你能不能往生是个问号。功夫到这个程度的时候,问号没有了,你决定得生,所以叫有净土。
那个有实在是不简单。我们现在想想,我们今天一天到晚起心动念,有什么?有名闻利养,有患得患失,有贪爱,有憎厌,这个东西你想想看,三途六道,细心想一想我们没有净土,我们有三途,贪瞋痴慢疑三途。我们起心动念都落在贪瞋痴慢里头,对圣教总是怀疑,这怎么得了?处事待人接物都是虚伪,没有诚意。总是对人事物怀疑,用心用什么心?损人利己,为了自己的利益,对待别人不择手段,果报现前来不及了。所以我常常讲《地藏经》上说的,「阎浮提众生起心动念,无不是业,无不是罪」,你想想看是真的是假的?不想别人,想自己。自己学佛功夫何以不得力?你只要一反省就明白,不要去问别人,清清楚楚、明明了了。
这个性,性是道,我们讲道德,了性是见道,能够随顺就是德,中国人讲道德,大德就是样样都能够随顺自性,自性「无去无来亦无住」。自性在哪里?自性不是物质,它也不是空间,它也不是时间。空间时间都是现象,都是自性变现出来的幻相,时空都是幻相,时空里面所有一切万有没有一样不是幻相,所以《金刚经》上说「凡所有相,皆是虚妄」。凡所有相,包括虚空、包括时间,怎么知道包括?你去读《百法明门论》就知道,《百法明门论》,不相应行法里面包括了时间跟空间,时间就是这里面讲的时分,空间是里面讲的方分。方是方向,方分是空间,时分是时间,都是自性所现的幻相。所以幻相有生有灭,你见了性之后,虚空就灭了,时间也灭了,没有见性的时候它在,好像它永恒不变,其实它会变,悟了就变,迷了它不变。宗门里面讲「大彻大悟,粉碎虚空」,这话是真的,不是骗人,是事实。「觉后空空无大千」是事实,六道没有了,十法界没有了,「凡所有相,皆是虚妄」、「一切有为法,如梦幻泡影」。
见性,有相似位,有真实位。相似位,圆教五品位就见到,解悟,你所理解的跟佛所说的相应,没有两样,佛知佛见,但是见惑还没有断。见惑没有断,说一句不好听的话,一品烦恼都没有断。这烦恼,见思烦恼一品都没断,可是你的智慧、你的理解跟佛没有两样,智者大师所示现的。虽然烦恼没断,就是我刚才讲的他有功夫,他能把烦恼控制住。教下用什么东西控制烦恼?戒定慧,用戒定慧把烦恼控制住,不起现行。净土宗是用一句阿弥陀佛把烦恼控制住,也不起现行,见思烦恼真的一品没断,带业往生。这个地方大家一定要留意、要注意到,这一句佛号要把妄想分别执著控制住才管用,控制不住,不管用。控制不住,你的智慧、你解悟的跟佛一样也不行,你还是要搞生死轮回。但是我们很清楚、很明了,真正有佛菩萨那个知见一定会控制住。断是真困难,未必能断,能断的人并不多,但是能控制的人太多了。只要到这个境界,有了佛知佛见,可以说没有控制不住的。他的戒定慧是真管用,会怎么样?看破。戒定帮助你放下万缘,放下分别执著,放下一切妄念,真行。
『如是了知三世事』。过去、现在、未来,三世里头一定有十方,十方三世你统统都明了,这一句不是五品位,五品位做不到;这一句是证悟的位次,那就是「破一品无明,证一分法身」,禅宗里面讲明心见性,我们净土宗叫理一心不乱。事一心不乱还做不到,理一心不乱做到了。世间人常常赞美上帝「全知全能」、「无所不知,无所不能」,赞美上帝。你修行功夫到这个境界,真的,那个赞美是真实话不是假话,你确实是无所不知,无所不能,真的是全知全能。虽然全知全能,没有达到究竟。究竟,那要到一真法界,慢慢往上提升,把你的烦恼习气要淘汰尽,淘汰得干干净净;这就是所谓四十一品无明,只要破一品就「如是了知三世事」。一品无明没破,不行,这个就不是你的境界。这是法身菩萨的境界。
法身菩萨叫分证即佛,他是真佛,他不是假佛。十法界里面的佛是相似即佛,不是真的,为什么?无明没破,只是分别执著尽了,完全断尽了,就差无明没破,所以他是相似即佛。六道里面的佛是观行即佛,就是智者大师讲的圆五品位。六即佛里面,这个观照功夫确实是要慢慢向上提升,从观行到相似,到真实,再到究竟,这是圆教初住到等觉这四十一个位次都叫做分证。真的是证得了,但是不圆满,他证得局部,部分,不是证得圆满,究竟那才证得圆满。当然这个地方最究竟,真的是最究竟,我们把它的范围展开一点,包括分证,包括一真法界四十一位法身大士,他都有这个能力。
四圣法界,我们讲阿罗汉、辟支佛、菩萨、十法界里面的佛,是相似位。也知三世事,相似位。为什么?譬如,他要帮助一个人看过去世,他要入定,这我们在经上常常看到阿罗汉要入定。你看《地藏经》上光目女,母亲死了,母亲在生的时候造作很多罪业,她想死了之后一定去不好的地方,遇到阿罗汉,请阿罗汉帮她忙。阿罗汉入定,出定之后告诉她,入定是空间维次突破,他看到她母亲在地狱受罪,就出来告诉她。法身菩萨,圆教初住,不要入定,无论什么时候想看它就在面前,不想看就没有。真的像看电视一样,想看,那个频道一按就在面前;不想看,频道关起来,不要去入定,这个功夫就高!
末后这一句『超诸方便成十力』。果满,上面三句因圆,因圆果满。「十力」是如来果地上的果报,如来果德说不尽,这个地方是举一种。大乘教里面常常讲,说我们凡夫跟佛的关系,关系非常密切,「十方三世佛,共同一法身」。这个话大家听到耳熟,三世佛,过去佛、现在佛、未来佛。总是要记住,一切众生皆是未来佛!你要是晓得一切众生皆是未来佛,你怎么能不尊重他?你怎么可以得罪他?连蚊虫蚂蚁都是未来佛,它是众生,它是一条命,为什么会变成蚊虫蚂蚁?佛经里头有说,过去生中它做人的时候非常傲慢,狂妄自大瞧不起人,所以它就变成最小的身。决不是菩萨惩罚它,阎罗王惩罚它,不是的,业力变现的。人为什么大身?这个人谦虚卑下,愈是谦虚愈是肯下人,那个身形愈大。佛经里讲这些道理,你常常想想,有味道!我们不能不认真学。
十方三世佛共同一法身,法身就是我们此地讲的性,这第二句讲的「无去无来亦无住」,这法身,共同一法身。法身没有相,法身是性,法身不生不灭,法身无处不在,无时不在,它是一切万事万物之体,万事万物依它显现出来,就像什么?就像我们现在看电视,法身是这萤光幕,它什么都没有,但是它能现相。法身就像电影,我们看电影,电影的银幕,共同一法身,一心,我们这里讲一念,你是真心;一智慧,自性本具般若智慧;力,就是十力;无畏,四无畏,力无畏亦然,都是一样的!你记住,过去佛、现在佛、未来佛。如果你懂这个道理,你常常能够作如是观,六根看外面境界,一切人也好,一切事也好,一切物也好,山河大地,树木花草,你都能这样看,你接近道就不远了,那你消业障消得好快。你想想看,毁谤我的人,指著鼻子骂我的人,他是佛!他是我过去父母,未来诸佛!他今天这样指责我,我乖乖的接受,就像接受父母教训一样,哪还敢反驳?不可以有怨恨心,很快成就,那个消业障消得好快。你为什么消不了业障?不服气,你凭什么说我?这就完了,这是业障上面再增加业障,不但不能消,增长!
诸位想想,我们自己在修行的过程当中,这些年当中,我们的业障是消还是在增长?要好好的反省反省。如果是消,好,消是什么?决定你智慧现前,业障消一分,智慧长一分。你业障消不了,智慧就没有了。从这个地方检点反省,你才真正找到自己功夫得不得力。所以我常讲,修行功夫从哪里看?就从你面孔上看,从你身体上看,从你动作上,从你处事待人接物上看,你像不像个佛?像不像菩萨?那你要问,到底要怎么修?我就老实告诉你,经不可以一天不读,经看不懂,那真的不是假的;那我再劝你一句,讲经不能一天不听,天天听讲,天天不间断,要听多久?一般讲的是五年,五年你心也定下来,你智慧也开了,到那时候可以不听。看经你看得懂,你能看出味道出来,法味现前,欲罢不能。你现在为什么看不下去?看不懂,没有兴趣,烦恼习气重,烦躁,心静不下来。功夫深了,心地清净,烦躁习气没有了,心地清净,心定。坐下来,坐几个钟点如如不动。像了凡先生禅堂里头坐三天三夜,不起妄念,这个时候读经就很有味道。
此地举佛果地上的十力,力是能力,十种殊胜的能力。不但世间人不能比,菩萨也比不上。这个十力,我们在《华严经》前面好像也讲过好几遍,现在我们把名字念一念:第一个叫「是处非处智力」,他知一切众生因缘果报,有这个能力。第二个是「业智力」,业是造作,知一切众生过去现在未来的造业、造作,有这个能力。这我们讲神通,都是属於他心、宿命。第三个是「定智力」,定智力是知一切禅定三昧,八万四千法门,八万四千种修定的方法,他都知道。知道这个,教化众生方便,看看你过去造些什么业,你用哪一种方法修容易成就、容易得定。第四是「根智力」,知一切众生根性,你是上根、是中根、是下根,所以佛讲经说法契机,道理在此地,他有这么大的能力。第五个是「欲智力」,欲是什么?晓得你喜欢什么,你爱好什么。第六个是「界智力」,界是讲一切众生种种界分,也是属於你的习气,你的爱好。界也是一个界线,边际,从这上说,你到哪一个阶层?像读书一样,你是属於中等学校或者高等学校,是属於几年级,这是属於界分。第七个「至处智力」,知道一切道,无论你修学哪个法门,修学那个道门,你最高达到什么境界,他有这种能力。这个世间修道的人多,五花八门,你到底最后结果到什么地方,佛清清楚楚、明明了了。第八个「宿命」,宿命是能知一切众生生生世世,每一生每一世你叫什么名字,你干些什么事情,没有一样不晓得。第九个是「天眼」,能够见一切众生,生生世世所有一切状况统统见到。最后一个「漏尽」,漏尽是属於自己,知道自己烦恼断尽,也就是执著分别妄想确确实实都断尽,自己清清楚楚、明明了了,漏尽智力。
这是如来果地上十种智力,菩萨也有,但是菩萨没有佛这么彻底,这么究竟。菩萨,我们晓得法身菩萨有四十一个阶级。由此可知,菩萨这个十力,菩萨的十力每个位次功夫浅深不一样,愈是位次高的愈接近佛的究竟圆满智慧。今天时间到了,这一首偈我们就讲到此地。
诸位同学,请看「光明觉品」,第十段(最后一段)光照十方,偈颂第一首看起。前面有个说偈仪,我们念一遍:
【尔时一切处文殊师利菩萨,各於佛所,同时发声,说此颂言。】
在这一首说偈仪里面,为我们显示出佛佛道同。十方三世一切诸佛如来教化众生,同一道同统,我们在此地看出这个讯息。请看第一首:
【一念普观无量劫,无去无来亦无住,如是了知三世事,超诸方便成十力。】
清凉大师在《疏》里面给我们说明,这一大段有十首颂,「十颂明因果圆遍德」,因果圆满周遍。这十首偈里面可以分为两大段,前面四首偈「示佛因果遍说」,这前面四首,一、二、三、四是讲佛的因果;后面六首「劝物顺行」。你看看他用的字,不是劝人是劝物。物包括人,人不能包括物,物的范围大,物是九法界众生。我们显而易知的,诸天、畜生、饿鬼、地狱,我们很难知道的有声闻、缘觉、十法界里面的菩萨,我们常讲九界众生,用这个物就全部都包括了,九法界众生。劝导大众,随顺修行,这是后面六首。现在我们看第一首,这一首偈四句,第一首偈是讲「因圆果满,彰有说因」,彰是明显,明显的有说因。初三句,四句偈里面三句,「三达因圆」,最后一句「十力果满」,如来果地上的因圆果满,这个果用十力来说明。
我们现在看偈子的内容,最重要的就是前面这两个字,一念。『一念普观无量劫』,这是时间突破了,「劫」是讲时间,时间没有了。第二句『无去无来亦无住』,空间没有了。科学家所说的,在某一种条件之下,时间空间等於零,佛在此地为我们示现,什么条件?一念。一念,就成佛了。什么叫一念?一念没有念,无念是一念。有念就麻烦,有念就堕九法界,一念就恢复成佛了。一念是真,九法界是妄,二念是妄。清凉大师在注解里给我们讲,这一句「了相」,第二句「了性」。《般若经》里面说,「诸法实相」。
世尊当年在世讲经说法四十九年,讲的什么?有一年过年的时候,我在台湾景美华藏图书馆,馆长在,郑石岩居士夫妻两个来拜年,那个时候他在教育部任职,同时也是辅仁大学的教授。他告诉我,最近在辅仁讲《普贤行愿品》,好!很难得。我问他一个问题,我说释迦牟尼佛四十九年讲经说法,他讲些什么?你用一句话回答我,不要罗嗦,世尊一生讲什么?他想了半天想不出来。如果用一首偈,那就是这一首偈。一句话,最后他问我,我跟他讲《般若经》上讲的「诸法实相」,这句话行不行?释迦牟尼佛四十九年讲经说法,只是跟大家讲「诸法实相」,他同意。这句话要用现代话来讲,就是宇宙万有的真相,诸法实相就是宇宙万有的真相。这范围太大太大!
时间是三际,过去、现在、未来;空间是十方,十方还不行,现在讲的是无尽无数无量的不同维次空间,全都包括在其中,说不尽!说不尽,佛有方便说,善巧方便。方便,方是方法,便是便宜,合起来讲最适合的方法,最恰当的方法。在佛法里头说「上契诸佛所证之理,下契众生可度之机」,这叫善巧方便。善巧方便是自性本具般若智慧的作用,所以方便属於般若。你看看《华严》都是讲十代表圆满,大乘教里面常常讲六波罗蜜,《华严经》讲十波罗蜜,你们想想这个味道。十波罗蜜里面又要加四条,加哪四条?六度最后一度是般若波罗蜜,第七个方便波罗蜜,愿波罗蜜,力波罗蜜,智波罗蜜。后面这四个都是从般若波罗蜜流出来的,般若波罗蜜是根本智,后面这四种叫后得智,后得智就是根本智的作用。
如果我们讲体用来说,般若波罗蜜是体,这四个是应用,应用里头头一个就是方便,所以善巧方便是般若波罗蜜的应用,用在生活,用在工作,用在处事待人接物,用在说法,用在度生。愿,从般若里面生的,没有智慧,你发的那个愿是假的不是真的。众生无边誓愿度,你为什么忽略了众生?这个众生我讨厌,我才不想帮他忙,不度他。你发愿的时候是不是众生无边誓愿度,某某众生除外,是不是这样?没有智慧,愿发不出来;没有智慧,你功夫不得力;没有智慧,处事待人接物感情用事,没有理智。十波罗蜜最后那个智就是我们今天讲的理智。佛法所求的就是为我们说明宇宙万有真相,我们做学生的人、跟著佛学习的人,听了佛说法要能够悟入,你要觉悟,你要契入佛的境界。
所以佛教化众生唯一的一个目的,《法华经》上说「入佛知见」。开示悟入佛之知见,目标就是你要悟入佛的知见,佛的知见就是你自己自性本具的知见,正知正见,一丝毫错误都没有。佛教导我们,佛的知见是什么?一切经中所讲的,无一不是佛知佛见。一切经里面所讲的,最重要的一句是什么?就是一念。一念,在我们净土宗叫一心。净土宗修行目的在哪里?一心不乱。一心不乱就是此地讲的一念,这就成佛了。一念是真,一念是正,一念叫正念,一念是真心。时间空间都没有了,所以「一念普观无量劫」,这个无量劫是过去无量劫、未来无量劫,你全都见到了。「无去无来亦无住」,这一句讲空间。空间的维次全部突破了,在佛法里面讲十法界没有了,十法界就是一法界,一念,你就见到一真法界。一真法界里面没有过去、现在、未来,没有此界他方。
我们今天这个世界,在不在一法界里头?在,我们凡夫见不到。为什么见不到?迷在幻相之中,梦幻泡影,迷在这个地方。正如同作梦一样,迷於梦中境界,把梦中境界当真,真的境界忘得一干二净。梦中境界没有离一真法界,梦里头还有梦,你们同学们有没有这个经验?你作梦的时候,你觉得你在作梦里头又在作梦。我有这个经验,我也常常提出来问问同修们,有几个,不多,真的有这个经验。梦中还有梦,梦中又有梦,不可思议。我们今天到底是堕落在第几个梦境当中,我们自己都不知道。佛菩萨要不给我们说破,我们哪里知道是在作梦?永嘉大师觉悟了,他要不觉悟他说不出来。他说,「梦里明明有六趣」,六道是梦,十法界也是梦,「觉后空空无大千」。一念就觉,二念就迷。一念是真心,一念是真如。
我们念佛,念佛真正的功夫总要记住,真正的功夫就是一心不乱,心不颠倒。一心不乱是真如、是本性,心不颠倒是自性本具智慧现前。我们也可以这样的来体会,一心不乱是根本智,心不颠倒是后得智,万事万物了了分明。《般若经》上常讲「般若无知,无所不知」,一念是无知的根本智,心不颠倒是一念的后得智,就是无所不知。《般若经》上常讲,「般若无知,无所不知」。你看看,我们念佛与般若相不相应?怎么个修法?八万四千法门、无量法门就是修行的方法。法门,法是方法,门是门径,方法门径无量无边,都是修这桩事情,都能够圆满的达到,所以《金刚经》上才说「法门平等,无有高下」。法门确实是平等的,人的根性不平等,烦恼习气不平等,於是你就要在法门当中去选择,选择什么?适合自己根性的,适合自己程度的,适合现前生活环境的,这样学习方便,困难少,容易成就。佛为我们开这么多法门,就路回家,不要绕圈圈,这就是方便法门。
我们生在这个时代,想想自己的根性、程度、主观客观的条件,选择净土是最方便,方便之中的方便。就是说你怎样能够修到一念?我们今天方法是执持名号。净土修行的方法也很多,念佛,通常我们讲的有实相念佛、观想念佛、观像念佛、持名念佛,这四大类。我们选择持名,为什么选择持名?世尊在《弥陀经》上教我们持名,在《无量寿经》上也教我们持名,在《观无量寿佛经》,十六观经最后一观第十六观也是教我们持名,我们就用持名的方法修一心不乱,修心不颠倒。你要懂得这个道理,知道好好运用这个方法,达到你的目标,目标就是一心不乱、心不颠倒,你不能不知道。
所以今天这个世界念佛的人不少,有许许多多的方法都在流行,到底哪一种方法适合我?这些问题很多人来问我,我都告诉他,不必来问我,问你自己。哪一种方法能帮助你到一心不乱,或者我们平常讲,讲得浅显一点,哪一种方法我学了之后,我的心比较清净?我的妄想杂念比较少?这个方法就有效。诸位要记住,诸佛菩萨示现在九法界,没有一定的形状,没有一定的身形,所谓是应以什么身得度就现什么身。我们决定不能执著佛是什么形状,不可以,你执著就错了。
我前几天在马来西亚,好像是在麻六甲一所缅甸的寺庙,我去参访。大殿里面供奉著有三十多尊释迦牟尼佛的像,统统都是释迦牟尼佛的像,石雕的,缅甸玉,玉佛。像差不多有一个人这么高,都是立像,站著的,全是释迦牟尼佛。我仔细一看面孔不一样。看看下面说明,这个大雄宝殿造得好,有特色,释迦牟尼佛像有印度人的像,你看他是印度人,只是缅甸玉是白色的,不像印度人皮肤比较黑一点,全是缅甸玉雕的;有缅甸人,有越南人,有泰国人,有中国人,有西藏人,有韩国人,有日本人。我一看,那个面孔是哪一个国家人就是那一个国家面孔。这是说明,告诉你释迦牟尼佛没有一定的相,在哪一个地区,在哪一个国家,他就现那个地区、那个族群人的相;跟哪一个人,这个人是什么根性,就给他说什么法。所以佛没有一定的形相,没有定法可说。
我们初学怎么办?这样一来不就搞乱了吗?初学有初学的办法,初学只能跟一个人学,这是中国自古以来所讲求的师承,可不能跟两个人,跟两个人,两条路;三个人,三叉路口;四个人,十字街头。一定要跟一个人,一个老师,为什么?容易得一念,容易得一心。两个人,他说这样,他说那样,到底哪个好?我要跟哪一个学?麻烦就来了。中国古人教儿童,童蒙养正,基础教育,现在人讲扎根教育,学佛也不例外,学佛也要童蒙养正,也要扎根。扎根只能跟一个老师学,跟多了不行。我这一生学佛,方东美先生,我是跟他学哲学,从哲学里面介绍我认识了佛学,那个时候给我开的这一门课,佛经哲学,我从这里去认识佛学,这才非常羡慕这一门学问,向往这一门学问,开始研究经典。
研究经典,缘很殊胜。那时候我住在台北新北投,我们邻居有一个蒙古人是过去清朝的皇室,亲王,跟我做邻居。他有个女儿念小学,常常跑到我们院子里面来玩,看到我房间桌子上放著有佛经,她回家告诉她爸爸,领著她爸爸来看我,因为他们都是佛教徒。听说我在看佛经,问我学了多久?刚刚开始,还不到一个月。我就把我学佛的因缘告诉他,这是老师介绍我,这是很高深的哲学。他说:你看这个东西有没有困难?当然有。你需不需要有人帮忙,帮忙给你解释?我说:有这种人,太难得了。我说:谁?章嘉大师。我那个时候不知道章嘉大师是何许人,他们对他非常尊敬,一定要陪著我去拜访章嘉大师。我说:好!他夫妻两个非常热心,陪著我去拜访章嘉大师。
章嘉大师他是专门搞佛学的,方先生是附带的,这是专门搞佛学的。我们非常有缘分,那个时候我二十六岁,章嘉大师六十多一点,对我们年轻人很爱护,很喜欢,很有缘分,就叫我每个星期天到他住所去,他住在青田街八号。我这一个星期看的佛经,有了问题,我把它记下来,星期天跟他见面的时候向他请教,我这样跟他三年。有时候他也跟我讲,很少,多半都是我提出问题向他请教。他老人家圆寂之后,这又过一年我才认识李炳南老居士。没想到李老师劝我学讲经。
我出家,把佛学当作自己的职业,这是章嘉大师替我决定的。这个行业好,很适合你,而且告诉我,你真正发心续佛慧命,弘法利生,你的一生佛菩萨给你安排,你一点都不要操心。我完全接受,一生当中真的什么都不操心,为什么?佛菩萨替我安排的,顺境是他安排的,逆境也是他安排的,无论是物质环境、人事环境全都是佛菩萨安排的,所以我永远生活在感恩的世界。有些人说,那个人对你很不好,毁谤你,侮辱你,糟蹋你,我听了之后,佛菩萨安排的。所以有些同学靠近我的,感觉到奇怪,这人在毁谤你、糟蹋你,你怎么无动於衷?我说:我很感谢他。你还感谢他?是。你感谢他什么?他替我消业障。你佛经多念就晓得,无始今生造多少罪业,这些罪业都要到三途去受报,决定躲不过!我们以真诚纯净的心在修持,在做续佛慧命、弘法利生的工作,他们还来障碍阻拦,这是什么?消业障,重罪轻报。我接受他们所加给我的,毁谤也好,侮辱也好,什么都好,我不要到三途去受报,现在就报掉。我这么一讲,他冷静想想也有道理。
所以我学佛这么多年,别的不敢说,心里头没有冤家、没有对头。这是我常常讲,对一切人、一切事、一切物对立没有了。别的我没有,这个没有了。别人跟我对立,我不跟他对立;他毁谤我,他骂我,我尊敬他,我感谢他,我知道消我业障,我没有怨恨心,更没有报复的念头。所以境界一年比一年好,心地一年比一年清净,智慧一年比一年增长。我今天展开经本,一句一字现在多半是讲一个小时,我的能力大概可以讲到四个小时,但是不能讲四个小时,这一部经一生讲不完;愈讲愈欢喜,业障消除了。所以常常跟在我身边同学,我很感叹,你们跟我这么多年没有学会。别的不怕,你能学会我这个本事,你的前途比我还光明。几句话说得不好听,要生好几天的气,你这不糟糕吗?这一点功夫都没有。不但你没有证悟,你解悟都没有。这就是什么?烦恼习气严重的障碍,禁不起一点点的委屈,这怎么能成就?修行,修什么?就是修这个,这就真用功,会用功。
人家赞叹我们,生惭愧心,为什么?不值得赞叹,赞叹太过分了;别人毁谤、侮辱,应该的。起心动念无不是业,无不是罪,别人以种种不善、恶行对我,岂不是消业障!怎么可以有怨恨?感恩都来不及。我离开台湾到新加坡,我写了六句生活在感恩的世界,永远感恩,永远知道种种挫折、种种障难都是消业障。业障消除之后,菩提道上一帆风顺。所以对这些人决定不能有丝毫怨恨;有怨恨,麻烦大了!经论上讲得很多,招来什么后果?生生世世,冤冤相报没完没了。
冤冤相报是两方面都痛苦。纵然这个人是我的冤家对头,这一生没有结怨,前世。遇到了,他对我施行那是他的报复,我今天受,完全接受没有丝毫怨言,一切退让、忍让,化解了。来生来世,好朋友!我无论干什么,你会支持我,你会帮忙我,你绝对不会障碍了。如果这一生,你对我种种的不善恶行,我还有怨恨心,就不得了!来生遇到的时候还是冤家对头。这一世你的形势比我强,你欺负我;来世,我的形势比你强,我来欺负你,这有什么意思?古德常讲「冤家宜解不宜结」,一生记住,决定不跟人结冤仇。我学佛五十三年,讲经四十六年,别的东西没有学到,这一点学到,学得很到家。
能忍、能让、能舍,这是章嘉大师,李老师教的。跟章嘉大师头一天见面就教我放下,教我看破,教我布施;李老师会下的十年,得益很多!真学真干,利益是我得的,不是老师得的。我们对於老师指点教导永远感恩,能做到的,在今天只有给老师做个纪念堂。我们在澳洲的道场不大,只有三个堂口,换句话说,是个很小的道场,稍稍有规模的寺院比我们道场大,只有三个堂口;我们用来纪念老师,纪念护法。我们最大的一个堂口,我们用章嘉大师、李炳南老居士,用他的名字做纪念堂的名字,嘉南,嘉南堂,章嘉大师,李炳南,这里面供养他们的法相,很大张的法相。第二个堂口我们取的名字叫东源堂,方东美先生、李木源居士,我们知恩报恩。第三个堂口是我们的斋堂,韩瑛堂,纪念韩馆长。韩馆长对於饮食、美食很有兴趣,她自己会做。过去在台湾、在美国,在美国达拉斯道场,除了她亲自下厨房,还教了不少徒弟,教他做菜。所以我们就把这个斋堂用她的名字,韩瑛堂是我们的斋堂。我们的斋堂每个星期六都举行温馨晚宴,馆长生平喜欢热闹。所以我们三个堂口,知恩报恩;除这个之外,一切真实的利益我们自己得到。
一生永远记住别人的好处,别人对我有一天好处,我一辈子都不会忘记;别人对我有一百个不好处,忘得干干净净,决定不放在心上,为什么?养自己的清净心,养自己的善心,纯净纯善,真心才会显露。一心一念很不容易,那是我们终极的目标,远程的目标;纯净纯善是近程的目标,先修纯净纯善,再往一心一念这个目标去精进,这就对了。
一心,一念也是一样,在净宗分为三等,最上乘的叫理一心不乱,是此地的境界,为什么?时空维次突破,理一心境界。第二等的,事一心境界,事一心也能突破,突破范围小,没有这么大,没有到法界虚空界,没有,没有达到,只能够在六道里面,六道里面的层次可以突破;六道外面层次可以突破,不能突破十法界,事一心不乱。最下面一层是功夫成片,就是智者大师给我们示现的圆教五品位,这是我们可以能够学得到的。五品位是随喜、读诵、演说、兼行六度、正行六度,这是我们现在可以能学得到、可以能够落实的。在这里面修清净心、修善心,纯净纯善在这里修。这个修成了,念佛求生西方净土,凡圣同居土你有把握决定会去。一念一心,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是实报庄严土。现在时间到了。
诸位同学,我们继续学习第一首颂:
【一念普观无量劫,无去无来亦无住,如是了知三世事,超诸方便成十力。】
这一句里头,诸佛如来示现的因圆果满。修学最重要的就是一念,一念才能普观,为什么?没有障碍,空间突破,时间突破,这是现代科学家希望得到的,而始终没有办法得到。科学家现在知道,我们在他们的报告里面看到,他说时间在某一种条件之下等於零,空间亦复如是。什么条件?他找不到。空间等於零,没有距离;时间等於零,没有先后,无量劫前、无量劫以后都在面前,遍法界虚空界一切诸佛的刹土也在面前,这叫不思议解脱境界,华严家的法界观。要得一心不乱的人才行,没有得一心的人,凭我们想像,那是假的,那个没有用处,想像没有办法突破时空维次。真功夫,也就是分别执著妄想统统断尽了,才叫一念,决定没有第二念。这个道理一定要知道。
由此可知,空间时间从哪里来的?一念失掉了,就起了二念、三念。二念、三念一起来,时间空间就现前,幻相就现前。这个东西现前之后,你就没有办法突破,就好像你堕在梦中一样,堕在梦中之后你醒不过来,你要做很长的梦,就这么回事。科学家讲某一种条件之下,一念就是这个条件,一心。我们净土宗用的方法,妙极!一心,就是要把妄心杂念断掉,一心是你自己有的,一心一念是本来的,不生不灭,所以它是真的。佛家讲真妄,真是永远没有变化,这是真的。凡是会变化的就是假的,就不是真的。永远没有变化,是你的真心,真心就是一心,真心就是一念,真心里面平等没有差别。
『普观无量劫』,过去无量劫,现在无量劫,将来无量劫,统统都清清楚楚、了了然然。清凉大师在《疏钞》里头讲,这是「了相」。相是什么?现象,宇宙的现象,你没有不通达,没有不明了,这万象森罗。现在人讲,宇宙从哪里来的?生命从哪里来的?将来又到哪里去?疑问重重,无量无边,你全都明了,全都通达了,一心。所以禅宗直截修一心的,他真的是得了一心之后才学教,才广学多闻,这参学。没有得一心之前,他一定是守住他的方法,或是观心,或是参究,直截了当。
我们净土宗这个方法比禅宗的方法还要殊胜,一句阿弥陀佛,你看妄念不能不起,要不起妄念,那就得一心了,那你就成佛了,你就不是凡夫。所以妄念一定会起,一天到晚那个妄念,前念灭,后念就生,一个接著一个,晚上睡觉你还会作梦。作梦就是妄念没有中止,它还在起作用。所以净宗的方法就用这一句阿弥陀佛,不管什么念头,善念也好,妄念也好,正念也好,邪念也好,不管什么念头,念头才一起,阿弥陀佛,压下去。净宗是用这个功夫,不可以不懂,你不能错用了功。所以说是用这一念,一句阿弥陀佛或者南无阿弥陀佛,都可以,六字、四字都一样,把你念头转过来,都转成阿弥陀佛,这是净土宗用功的方法,比哪个法门都方便,人人都会!
就是你要记住,古大德常讲「不怕念起,只怕觉迟」。念就是你的妄念,善念、恶念、正念、邪念,不管什么念头,念头起来了不怕,就怕觉迟。觉是什么?阿弥陀佛,就怕这个念头迟了。念头才一起来,阿弥陀佛,立刻就压下去,这功夫得力!如果阿弥陀佛忘掉了,这妄念继续起来,这就麻烦了,压就比较困难。才起第一念,第二念就压倒,好容易。你要养成习惯,养成习惯这个东西你就得禅定,你就能做到功夫成片。像智者大师所示现的这个,每个人都可以做得到,这也就是古大德常讲的「万修万人去」,永明延寿大师讲的。这叫做会念佛。
会念佛一定把烦恼习气念掉,可是这里要记住要有愿,要有信愿。念佛是行,如果没有信愿,我们用这个方法来控制烦恼跟参禅没有两样。你没有愿,没有信愿,你不能往生,所以一定要具足信愿,具足信愿你决定往生。你的功夫要深,就是控制烦恼,压烦恼这个功夫深,你往生的品位高!如果把烦恼压久了,烦恼没有了,不起现行,你就不是生凡圣同居土,你就生方便有余土。如果有一天烦恼控制之后,一下转变成智慧,烦恼即菩提,你看先用定伏它,把烦恼转变成菩提,你就生实报庄严土。这就是善导大师所讲,「四土三辈九品,总在遇缘不同」。我们明白这个道理,我现在的缘还没有成熟,如果我的缘成熟了,将来能够回到祖国定居,我一定遵守印光大师的教诲,我只要一个小茅蓬,不超过二十人。我希望在一起共修的人,长年共修的人,十个人。这些方法、理论我都明了,我们这十个人将来都能够生实报庄严土,这还得了!另外是来来去去的,我们也定十个名额,就是道场常住的人不超过二十个。真成就!
不能搞热闹,道场大,人多,热闹。你想想看,念佛是伏烦恼,断烦恼,转烦恼成智慧,人多人杂、场所太大不容易做到。古人真正修行成功的都是住山、住茅蓬,人迹罕至,这是正法道场。等到你大彻大悟,一般说法,最低限度你可以做到八风吹不动,也就是说这社会上名闻利养、五欲六尘,你确实不动心,六根接触六尘境界不起心、不动念,不分别、不执著,行。如果你发菩提心广度众生,什么大道场都行,像智者大师示现,你可以坐大道场,可以领几千人、几万人都没有问题,为什么?你自己成就了,你决定没有分别执著,决定不会起心动念,行;如果还会起心动念,不行。你还会起心动念,你还是搞轮回。你要知道分别执著妄想是轮回业,你不能了生死,不能出轮回,不能往生,那就糟了。人间富贵昙花一现,不值得留恋,什么都要放下,放得干干净净,你就自在快乐,你就容易得一念。虽不得一念,要往一念尽量靠近。换句话说,对於这些杂念你要尽量的疏远,尽量的远离它们,这才是对的、才是正确的。
第二句,「了性」。在哲学里面讲,头一句是明了宇宙的现象,宇宙万有的现象;第二句是明了宇宙万有的本体,性是本体。「无去无来亦无住」,这一句讲的是性,法性。相有去有来,有生有灭,千变万化,性没有。性是什么?性就是真性,性就是一念,一念里面没有来去、没有生灭,二念就有生灭,有一个念头生,有一个念头灭。大乘法里头常说,很多同学都很熟,都能念得出来,「生灭灭已,寂灭现前」。寂灭就是一念,寂灭就是一心,生灭是二心,生灭是二念。有二念就变现无量无边的念头,念头都是生灭,前念灭,后念生,相续不断,这是我们无法脱离轮回。现在把所有这些念统统化成阿弥陀佛这一念,这一念不是真念,不是真心,但是这一念跟真心做邻居,非常接近,果然这一念成功了,这一念一放下,真心就现前。
所以在念佛法门里面,持名念佛比观想、观像好,十六观是讲观想、观像,第十三观是观像。观想、观像都很不容易观成,可是观成之后,你再要把它去掉,好难;观成好不容易,去掉也好难!这是什么?薰习,薰习成功了,再把这薰习去掉,不容易。这从前李老师告诉我不如持名,持名什么?名字性空,这大家很容易摆脱掉,我不要这个名字,我换个名字,很多人常喜欢换新名字,很容易摆脱。观像跟观想不容易,那个真叫根深蒂固。所以古德说得好,「持名念佛下手容易,成功高」。在十六观里头,哪一观也比不上持名念佛,持名念佛摆在最后,你要晓得这个用意,最后是什么?像唱戏一样,压轴戏,最好的一出戏在最后。你看看《楞严经》上二十五圆通,「观世音菩萨圆通章」做压轴戏放在最后。要是按顺序排,「耳根圆通章」摆在第二,它的顺序是六尘、六根、六识、七大,它按这个排列的。六尘六根六识七大,二十五,不按次第排,特别拉到最后,特别法,持名念佛是特别法门。
净土是特别法门,持名是特别法门里面的特别法门。你读经你能看出来吗?无比的殊胜,容易修,一切时一切处不拘一切形式,在你内心里头默默的用功,就是克服妄念而已。念头一起,阿弥陀佛,除了阿弥陀佛之外,不许有第二念,真的,完全控制住了,一天到晚就是阿弥陀佛,其他的念头真的不生,这个时候叫功夫成片,功夫成片是念佛三昧功夫最浅的,你算是得念佛三昧,功夫很浅。你不要小看这个浅功夫,这个浅功夫是决定得生凡圣同居土。你有这种功夫,也就是永明大师所说的有净土,「有禅有净土,犹如带角虎」,你真的有净土。功夫没有到这个,你没有净土,为什么?没有把握,你能不能往生是个问号。功夫到这个程度的时候,问号没有了,你决定得生,所以叫有净土。
那个有实在是不简单。我们现在想想,我们今天一天到晚起心动念,有什么?有名闻利养,有患得患失,有贪爱,有憎厌,这个东西你想想看,三途六道,细心想一想我们没有净土,我们有三途,贪瞋痴慢疑三途。我们起心动念都落在贪瞋痴慢里头,对圣教总是怀疑,这怎么得了?处事待人接物都是虚伪,没有诚意。总是对人事物怀疑,用心用什么心?损人利己,为了自己的利益,对待别人不择手段,果报现前来不及了。所以我常常讲《地藏经》上说的,「阎浮提众生起心动念,无不是业,无不是罪」,你想想看是真的是假的?不想别人,想自己。自己学佛功夫何以不得力?你只要一反省就明白,不要去问别人,清清楚楚、明明了了。
这个性,性是道,我们讲道德,了性是见道,能够随顺就是德,中国人讲道德,大德就是样样都能够随顺自性,自性「无去无来亦无住」。自性在哪里?自性不是物质,它也不是空间,它也不是时间。空间时间都是现象,都是自性变现出来的幻相,时空都是幻相,时空里面所有一切万有没有一样不是幻相,所以《金刚经》上说「凡所有相,皆是虚妄」。凡所有相,包括虚空、包括时间,怎么知道包括?你去读《百法明门论》就知道,《百法明门论》,不相应行法里面包括了时间跟空间,时间就是这里面讲的时分,空间是里面讲的方分。方是方向,方分是空间,时分是时间,都是自性所现的幻相。所以幻相有生有灭,你见了性之后,虚空就灭了,时间也灭了,没有见性的时候它在,好像它永恒不变,其实它会变,悟了就变,迷了它不变。宗门里面讲「大彻大悟,粉碎虚空」,这话是真的,不是骗人,是事实。「觉后空空无大千」是事实,六道没有了,十法界没有了,「凡所有相,皆是虚妄」、「一切有为法,如梦幻泡影」。
见性,有相似位,有真实位。相似位,圆教五品位就见到,解悟,你所理解的跟佛所说的相应,没有两样,佛知佛见,但是见惑还没有断。见惑没有断,说一句不好听的话,一品烦恼都没有断。这烦恼,见思烦恼一品都没断,可是你的智慧、你的理解跟佛没有两样,智者大师所示现的。虽然烦恼没断,就是我刚才讲的他有功夫,他能把烦恼控制住。教下用什么东西控制烦恼?戒定慧,用戒定慧把烦恼控制住,不起现行。净土宗是用一句阿弥陀佛把烦恼控制住,也不起现行,见思烦恼真的一品没断,带业往生。这个地方大家一定要留意、要注意到,这一句佛号要把妄想分别执著控制住才管用,控制不住,不管用。控制不住,你的智慧、你解悟的跟佛一样也不行,你还是要搞生死轮回。但是我们很清楚、很明了,真正有佛菩萨那个知见一定会控制住。断是真困难,未必能断,能断的人并不多,但是能控制的人太多了。只要到这个境界,有了佛知佛见,可以说没有控制不住的。他的戒定慧是真管用,会怎么样?看破。戒定帮助你放下万缘,放下分别执著,放下一切妄念,真行。
『如是了知三世事』。过去、现在、未来,三世里头一定有十方,十方三世你统统都明了,这一句不是五品位,五品位做不到;这一句是证悟的位次,那就是「破一品无明,证一分法身」,禅宗里面讲明心见性,我们净土宗叫理一心不乱。事一心不乱还做不到,理一心不乱做到了。世间人常常赞美上帝「全知全能」、「无所不知,无所不能」,赞美上帝。你修行功夫到这个境界,真的,那个赞美是真实话不是假话,你确实是无所不知,无所不能,真的是全知全能。虽然全知全能,没有达到究竟。究竟,那要到一真法界,慢慢往上提升,把你的烦恼习气要淘汰尽,淘汰得干干净净;这就是所谓四十一品无明,只要破一品就「如是了知三世事」。一品无明没破,不行,这个就不是你的境界。这是法身菩萨的境界。
法身菩萨叫分证即佛,他是真佛,他不是假佛。十法界里面的佛是相似即佛,不是真的,为什么?无明没破,只是分别执著尽了,完全断尽了,就差无明没破,所以他是相似即佛。六道里面的佛是观行即佛,就是智者大师讲的圆五品位。六即佛里面,这个观照功夫确实是要慢慢向上提升,从观行到相似,到真实,再到究竟,这是圆教初住到等觉这四十一个位次都叫做分证。真的是证得了,但是不圆满,他证得局部,部分,不是证得圆满,究竟那才证得圆满。当然这个地方最究竟,真的是最究竟,我们把它的范围展开一点,包括分证,包括一真法界四十一位法身大士,他都有这个能力。
四圣法界,我们讲阿罗汉、辟支佛、菩萨、十法界里面的佛,是相似位。也知三世事,相似位。为什么?譬如,他要帮助一个人看过去世,他要入定,这我们在经上常常看到阿罗汉要入定。你看《地藏经》上光目女,母亲死了,母亲在生的时候造作很多罪业,她想死了之后一定去不好的地方,遇到阿罗汉,请阿罗汉帮她忙。阿罗汉入定,出定之后告诉她,入定是空间维次突破,他看到她母亲在地狱受罪,就出来告诉她。法身菩萨,圆教初住,不要入定,无论什么时候想看它就在面前,不想看就没有。真的像看电视一样,想看,那个频道一按就在面前;不想看,频道关起来,不要去入定,这个功夫就高!
末后这一句『超诸方便成十力』。果满,上面三句因圆,因圆果满。「十力」是如来果地上的果报,如来果德说不尽,这个地方是举一种。大乘教里面常常讲,说我们凡夫跟佛的关系,关系非常密切,「十方三世佛,共同一法身」。这个话大家听到耳熟,三世佛,过去佛、现在佛、未来佛。总是要记住,一切众生皆是未来佛!你要是晓得一切众生皆是未来佛,你怎么能不尊重他?你怎么可以得罪他?连蚊虫蚂蚁都是未来佛,它是众生,它是一条命,为什么会变成蚊虫蚂蚁?佛经里头有说,过去生中它做人的时候非常傲慢,狂妄自大瞧不起人,所以它就变成最小的身。决不是菩萨惩罚它,阎罗王惩罚它,不是的,业力变现的。人为什么大身?这个人谦虚卑下,愈是谦虚愈是肯下人,那个身形愈大。佛经里讲这些道理,你常常想想,有味道!我们不能不认真学。
十方三世佛共同一法身,法身就是我们此地讲的性,这第二句讲的「无去无来亦无住」,这法身,共同一法身。法身没有相,法身是性,法身不生不灭,法身无处不在,无时不在,它是一切万事万物之体,万事万物依它显现出来,就像什么?就像我们现在看电视,法身是这萤光幕,它什么都没有,但是它能现相。法身就像电影,我们看电影,电影的银幕,共同一法身,一心,我们这里讲一念,你是真心;一智慧,自性本具般若智慧;力,就是十力;无畏,四无畏,力无畏亦然,都是一样的!你记住,过去佛、现在佛、未来佛。如果你懂这个道理,你常常能够作如是观,六根看外面境界,一切人也好,一切事也好,一切物也好,山河大地,树木花草,你都能这样看,你接近道就不远了,那你消业障消得好快。你想想看,毁谤我的人,指著鼻子骂我的人,他是佛!他是我过去父母,未来诸佛!他今天这样指责我,我乖乖的接受,就像接受父母教训一样,哪还敢反驳?不可以有怨恨心,很快成就,那个消业障消得好快。你为什么消不了业障?不服气,你凭什么说我?这就完了,这是业障上面再增加业障,不但不能消,增长!
诸位想想,我们自己在修行的过程当中,这些年当中,我们的业障是消还是在增长?要好好的反省反省。如果是消,好,消是什么?决定你智慧现前,业障消一分,智慧长一分。你业障消不了,智慧就没有了。从这个地方检点反省,你才真正找到自己功夫得不得力。所以我常讲,修行功夫从哪里看?就从你面孔上看,从你身体上看,从你动作上,从你处事待人接物上看,你像不像个佛?像不像菩萨?那你要问,到底要怎么修?我就老实告诉你,经不可以一天不读,经看不懂,那真的不是假的;那我再劝你一句,讲经不能一天不听,天天听讲,天天不间断,要听多久?一般讲的是五年,五年你心也定下来,你智慧也开了,到那时候可以不听。看经你看得懂,你能看出味道出来,法味现前,欲罢不能。你现在为什么看不下去?看不懂,没有兴趣,烦恼习气重,烦躁,心静不下来。功夫深了,心地清净,烦躁习气没有了,心地清净,心定。坐下来,坐几个钟点如如不动。像了凡先生禅堂里头坐三天三夜,不起妄念,这个时候读经就很有味道。
此地举佛果地上的十力,力是能力,十种殊胜的能力。不但世间人不能比,菩萨也比不上。这个十力,我们在《华严经》前面好像也讲过好几遍,现在我们把名字念一念:第一个叫「是处非处智力」,他知一切众生因缘果报,有这个能力。第二个是「业智力」,业是造作,知一切众生过去现在未来的造业、造作,有这个能力。这我们讲神通,都是属於他心、宿命。第三个是「定智力」,定智力是知一切禅定三昧,八万四千法门,八万四千种修定的方法,他都知道。知道这个,教化众生方便,看看你过去造些什么业,你用哪一种方法修容易成就、容易得定。第四是「根智力」,知一切众生根性,你是上根、是中根、是下根,所以佛讲经说法契机,道理在此地,他有这么大的能力。第五个是「欲智力」,欲是什么?晓得你喜欢什么,你爱好什么。第六个是「界智力」,界是讲一切众生种种界分,也是属於你的习气,你的爱好。界也是一个界线,边际,从这上说,你到哪一个阶层?像读书一样,你是属於中等学校或者高等学校,是属於几年级,这是属於界分。第七个「至处智力」,知道一切道,无论你修学哪个法门,修学那个道门,你最高达到什么境界,他有这种能力。这个世间修道的人多,五花八门,你到底最后结果到什么地方,佛清清楚楚、明明了了。第八个「宿命」,宿命是能知一切众生生生世世,每一生每一世你叫什么名字,你干些什么事情,没有一样不晓得。第九个是「天眼」,能够见一切众生,生生世世所有一切状况统统见到。最后一个「漏尽」,漏尽是属於自己,知道自己烦恼断尽,也就是执著分别妄想确确实实都断尽,自己清清楚楚、明明了了,漏尽智力。
这是如来果地上十种智力,菩萨也有,但是菩萨没有佛这么彻底,这么究竟。菩萨,我们晓得法身菩萨有四十一个阶级。由此可知,菩萨这个十力,菩萨的十力每个位次功夫浅深不一样,愈是位次高的愈接近佛的究竟圆满智慧。今天时间到了,这一首偈我们就讲到此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