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 - 大方广佛华严经 - (第一二四三卷)
大方广佛华严经  (第一二四三卷)  2004/4/6  澳洲净宗学院  档名:12-017-1243

  诸位同学,请看「光明觉品」光照千界,偈颂第四首看起:

  【佛非世间蕴。界处生死法。数法不能成。故号人师子。】

  前面我们讲佛五蕴、十八界、十二处的大意,给诸位介绍出来。偈颂里面跟我们说的,这些都是生死法,就是五蕴、十八界、十二处都是属於有为法。有为就是有生灭,生灭细相刹那不住,这是我们一般人没有法子觉察到的。因为我们确确实实一般常讲的粗心大意,跟华严境界一比,确实是心太粗,太大意了。就在眼前的,你就看不出来,所看的全把事实真相看错了,扭曲了事实真相。我们看的是相续相,误以为相续是真实,这个错得太离谱了,所以才发生有蕴、有界、有处。这些东西统统是从妄想、分别、执著里面生出来的,实际理地,就是自性,真如自性里面确确实实没有这些东西。眼前这些现象、幻相?幻相,自性里头还是没有,这个一定要知道。自性是清净寂灭相,就是十法界诸相发挥,还是清净寂灭相。诸佛如来、法身菩萨他们见到了,我们见到的是森罗万象,变幻无穷,同样在面前,人家见不二相,我们见到森罗万象,这就是觉、迷现量境界不相同。所以这是有为法,生死法就是有为法。

  第三句说『数法不能成』,这个「数」就是数量。在我们世间,数学是科学之母。学科学的,基础都是数学,数学不好就不能学科学。许许多多的发明都是先在数学里面推算到有这种可能,然后去找、去探索,果然就发现了。在太空物理上,行星,自古以来只知道是有五星,金、木、水、火、土,这是古人已经发现的。像天王星、海王星、冥王星,这都是最近发现的。怎么发现的?是先从数学里面推断,感觉得星球运行的时候有了特殊状况,这个状况,可能这个地方有个行星,行星有引力。所以都是从数学上推算,然后去找,果然找到。还有行星里面的卫星,许多行星、卫星也是先从数学上、理论上发现了,然后才知道。

  古人对数学也非常重视,中国数学之母是《易经》。看相、算命、看风水,看你的家运,看国运,看整个世界,叫世运,能不能预知?能。古今中外许许多多的预言,根据什么?几乎完全根据数学,它落在数里头,数法。诸位读《了凡四训》,你看袁了凡的命被孔先生算得那么准确,真正算出来「一饮一啄,莫非前定」。你每年收入多少,在那个时候是算稻米,算米,给你算多少石多少斗。了凡先生到了一年,仔细统计一下,一点都不错。你这一年(他是个读书人,读书人是求功名)参加考试,你考到第几名也一点都不错,所以了凡先生才完全相信。相信之后怎么样?把分别、执著全放下了。为什么?想也没用处,决不是你自己打妄想,用什么手段可以能够争取到的,没有。

  所以《了凡四训》要大量提倡,为什么?现在人多半是非分之想,造成社会的动乱。如果每个人都安分守己,都知道一生是命定的,你这一生,作官,你做到什么等级,命里注定的,你还争个什么?你从事於工商业,赚钱,你每一年赚多少钱,也是命里注定的,无论你用什么样的手段,你总不能超越你的命运。那个不善的手段,把你命中所有的折损了,佛法里面讲亏折了。你命里头有财富,今年一定能够赚一亿,你这么大的福报!因为你用种种不正当的手段你去营利,所谓是损人利己,那好了,你今年一年所赚的可能只有一半,打了对折。你要是说你也不做善事,也不做恶事,你的命运一定是准确的,也不会增长一点,也不会亏减一点,命中注定,无论从事哪个行业,你这一生当中。连一生当中害个小病,都是命里注定的,什么时候死也是命里注定。孔先生算了凡先生五十三岁,连他死的日期、时辰都告诉他,不可思议,这是什么原因?数!

  他遇到云谷禅师,云谷禅师给他那一番的开示,那是大学问!把他这个结解开了。你是个凡夫,你的妄想、分别、执著没放下,哪里会没有数?这段经文里面讲,你只要逃不过五蕴、十八界、十二处,你就落在数里头。数是什么?有为法就有数。有数的时候遇到高明的人,他就能算得很准确,从个人的命运算到整个世界的世运。不但算到整个世界,他能够推算到太阳系,能够推算到银河系。为什么?这都是有为法,都逃不过「数」!在江湖里面那些看相算命的,未必有这个学问,未必有这个能力,所以他说的未必可靠,我遇到很多。我懂得这个原理,这是要真正的学问。江湖这些术士,他的目的是靠这个生活,赚一点钱,并不是真正从事於这个学术的研究。像孔先生,他不是为赚钱的,这是一门学问,他在这上下功夫。他讲到《皇极经世书》,《皇极》是讲到世运,推算到世运,要讲预言,这是中国最古老的预言。

  云谷禅师跟他这一解释,我们就明白了,依照数理推算的,那是个常数。一般人的命运为什么被人算得那么准?算得那么准,云谷禅师笑,这是凡夫,你的命被人算那么准。换句话说,你一生没有什么大善,也没有什么大恶。这个常数每天随著你的起心动念、言语造作,时时刻刻都有加减乘除;你做了善事,加一点,你做了不善事情,减一点,天天都有加减乘除;大善大恶就是乘除,小善小恶就是加减。你的加减乘除幅度都不大,都在你的标准线的上下不多,这个命运就算得很准确。如果大善大恶,就不准确了,大善是增加的太多,大恶是减的太多,就不准确了。命里面算你的寿命是一百岁,你的寿命可能到六十、七十就没有了,就死了。那是什么?是大幅度的折寿,那就是造的大不善。如果你要是天天行善,行大善,了凡先生以后就是这样的,他寿命五十三岁,你看看他活到七十四岁,寿命增加二十年。那个二十年不是他命里头常数,那是变数,他能多活二十年。五十三,七十四,多活了二十一年。

  《了凡四训》不能不读!你看我这一生当中劝初学的同学,初学的同修常常问我:我初学佛法,应该从哪里开始?我都是教人从《了凡四训》开始。我自己接触到佛法这些典籍,头一本就是《了凡四训》,给我影响很大。我读了《了凡四训》之后,那本书在以前是很薄的小本子,「台湾印经处」流通的。朱镜宙老居士主持台湾印经处,台湾印经处实在讲也没地方,他老人家到处奔波,劝人捐一点钱。捐助了之后就印,一本、两本就出来了,相当艰苦!我认识他的时候,大概他印了有几十种,大概有三、四十种,他每一种都送一册给我。头一本送给我的就是《了凡四训》,我看了之后非常欢喜,一遍一遍的看,我记得我看了三十多遍。好像是在两三个月当中,我把这本书看了三十遍,印象深刻,知道命可以改。我年轻的时候也很多人给我算命,命很不好,前世没修福,这一生当中贫穷下贱,寿命又短,算我的寿命四十五岁。不止一个,许许多多人算,大致上讲的都相同。我也没有求长寿,知道自己寿命只有四十五岁,遇到佛法,就念佛求往生,希望四十五岁能够往生。

  我在台中求学,李老师不但佛法有相当的造诣,儒、道他也通,他对於常常接近的学生都很清楚。他曾经告诉我,他说他看同学当中面相很薄的,没有福报,短命的、没有寿命,老师都劝这种人出来学讲经,我们不知道是什么意思。学讲经是最有效的方法改变你的命运。你每天在这里读诵、研究、学习、为人演说,福慧天天增。心善、思想善、行为善,不作恶,所以你命中的数只有往上增,不会往下亏损。弘法利生是第一殊胜,第一有效。我们那些同学当中,一看面就很薄,就是没有福报,就是个短命相,他老人家都把这些人叫来参加经学班。他老人家自己亲自指导,逼著我们上台讲经,我也是参加这个班里面出来的。

  这个班只办了两年,培养了二十多个学生,这二十多个学生都能够上台,也都有上台讲经的经验。那个时候台中莲社的佛法非常兴旺,从南到北有二十七个布教所。李老师把它取个名字叫「布教所」,那是我们学生轮流去讲经的地方。每个布教所我们去讲经,听众少则二、三十个人,多有七、八十个人,不一定。北面到新竹,南面到鹿港,差不多是台湾地区二分之一,二分之一的样子,是台中莲社活动的范围。这是老师的慈悲,用这个方法来改造你的命运。没福,教你修福,没有寿命、短命,教你修长寿,就跟云谷禅师给袁了凡的开示没有两样。所以在这个地方我们看到「数法」,你要晓得有常数、有变数。

  我们常常讲,这是古今中外好多预言都讲,现在世界上有灾难。我看西方的预言,最早讲灾难是在哪一年?一九九九年、两千年。所以九九年、两千年这个时代,全世界相信预言的人、相信宗教的人,那时候都虔诚祈祷。这两年过来了,没灾难!於是许多人对於古老的预言不相信:这个东西不可靠。不是没有灾难,古老预言推算的是常数,因为全世界善心的人都在祈祷,就造成了变数。千万不要说「祈祷是没有用处的」,那你就错了。你看看江本胜博士,他做水实验的时候,他的报告里头他曾经做祈祷的实验,这个报告是真的不是假的,这有科学根据。我读了之后,我懂得,我觉得他做得太好了,给我们证实语言不是虚假的。

  我们看他在日本琵琶湖,琵琶湖是很大的一个大湖,他在一个小的水湾,这个小湾湖水很肮脏、不干净,而且有波浪。他找了几十个人,请了一个法师带著大家一起在湖面前祈祷。祈祷,他也不是念什么咒语,大家心想著湖,眼睛看著湖,在这里祈求「湖水干净了、湖水干净了」。这一个意念、这一个言词,「湖水干净了」,祈祷了三、四十分钟。过了三天之后再去看,那个湖水果然干净了,波浪没有了,水平如镜,真有效果。他在祈祷之前照了照片,祈祷的时候也照了照片,祈祷之后三天又照了照片,湖水干净了,染污东西不见,水平了。这就是什么?原来这一块湖水不干净,常数;几十个人集中心力去祈祷,是个变数。

  另外他又做了个实验,他在他自己办公桌放了一瓶水,这个水是自来水里接来的,放了一瓶水在他办公桌上。他通知他的会员,他的会员散布在全日本各个地区,通知他们在同样的时间,中午十二点,同样的时间,每个人都对著(他住在东京)他住的这个地方,都对著这个方向,一心一意的来祈祷。对著这杯水,他不是念咒,说什么?「你很干净,我很喜欢你」,就这么简简单单的,这个意念、这个言语,祈祷的时间十分钟。祈祷完了之后,他把这个水放在冰库里面让它结成冰,在显微镜之下看的时候,结晶非常之美。他都做了实验,在没有祈祷之前,这个水给它冷冻结晶,看它的结晶;经过祈祷之后,那个结晶图片很美很美,他出版的书上诸位都能看到。这就是说明一个常数、一个变数。

  所以,千万不要误会:灾难没有了!你要晓得,这个世间人有许多善心人士天天在祈祷。我们学佛的人,多少同学、同修早晚课都回向世界和平、社会安定,希望灾难能够化解,能够推迟。世界上有这么多人天天在做,不但是佛教,其他宗教也在祈祷,这是个很大的变数!我们从江本胜博士的实验肯定了,有常数、有变数。我们要是真正明白这个道理,知道这个事实真相,我们自己应当觉悟,从今而后,我们要遵从佛陀教诲,「常念善法,思惟善法,观察善法,不容毫分不善夹杂」,那我们就大幅度的增长了。善业增长,我们纵然是不好的命运,会转变成最好的命运,自己转!决定有效。

  这桩事情我自己给同学们现身说法,我没有福报,真的是没有福报。你们诸位看看我出家时候的照片,你就看到了。什么时候转过来?四十多岁。四十五岁那年害一场病,害了一个月,没死。病好之后,福慧自己能够觉察得到,年年增长。有一年我遇到甘珠活佛,他也是章嘉大师的学生,大我十几岁。见到我的时候,特别老远就招呼我:来!来!来!我们坐在一起。我就问他:佛爷,你叫我有什么事情?他说:我跟你讲,你这些年讲经弘法功德很大,你的命运全转过来了!我说:我的命运本来怎么样?他说:本来你一点福报都没有,我们大家背后都议论你,在你面前不好意思讲,你有一点聪明智慧,可惜没有福报又短命。我说:这些当面讲可以,我很清楚,我知道自己。他说:以后你有很大的福报,你有很长的寿命。那时候跟我讲,统统转过来了。很可惜的是,到第二年他老人家就过世了,这是个密宗的大德,是个好人,传授密宗的时候不欺骗人,规规矩矩,我认识他很多年。所以这是讲到「数」。

  数,是你自己造的,不是别人给你的。从什么地方造的?过去生中所造的业,我们一般讲的引业、满业,你这一世来受报,这叫宿命。佛家承认宿命,但是宿命是可以改变的,不是不能改变。像袁了凡先生那种态度,那就完全没有变,十几二十年,年年所遭遇的跟孔先生算的对照,完全相同。所以他就怀疑,一个人人生在世,命运都是注定的,所以他非常消极,每天也不看书,天天在静坐,静坐的时候什么都不想。所以他跟云谷禅师两个人在禅堂里面,三天三夜不起一个妄想。云谷禅师感觉很惊讶,这是一般凡夫做不到的。就问他:你这三天三夜,我看你不起一个妄念,这什么原因?你修的什么法门?他讲了个老实话,他说:我也没有修什么法门,我的命被孔先生算定了,这二十多年来统统都准确,我就不想,想也没用处。云谷禅师听了就哈哈大笑:我以为你是圣人,原来你是凡夫。了凡先生向他请教,他就把他这个结解开了:你每天不思善、不思恶,永远保持常数,真的灵得很、准得很。

  所以,云谷禅师教他断恶修善,教他真正忏悔,想想一生有什么习气、有什么毛病,痛改前非。云谷禅师慈悲,给他一本「功过格」,叫他每天照功过格上改,天天反省,天天改过。他这一做,没做多久,做了一年就有效果,参加考试的时候名次就提升了,原来名次是第三名,他考到第一名。这就是命中注定第三名是常数,提升到第一名是变数。所以他就相信了,不但自己断恶修善,他的太太,他命里没有儿子,以后有了个儿子。这一家人天天干的工作,就是改过、修善,所以袁家后代的子孙到现在都很好。

  最近还有一位老先生,八十多岁了,了凡先生的后代,还是住在老家。给我写过一封信,希望我将来有机会的时候,能到他们家里去看看,了凡先生的坟墓还在。我们现在做了两套了凡先生的连续剧,北京做的是四片光碟,马来西亚做的是两片。我希望是到他那里访问的时候,把了凡先生的坟墓,他这些文物,我们照一照,都放在这个光碟的后面。告诉人家这不是寓言,确有其人,确有其事,他的后代都还在,而且现在他的坟墓都列入国家文物来保护。

  佛、法身菩萨、权教菩萨,权教菩萨里有一部分,超越了「蕴、界、处」,我们讲修行证果。阿罗汉超越六道了,超越六道,数法再也不能够拘束他,你用数法拘束他就不灵了。你看看相、算命的有人说,给出家人看相有时候不灵。为什么?他的加减乘除太大,就是变数太大。出家人真正修行、真正依教奉行的,变数大,不准!有一年,馆长跟瑞三煤矿的李太太,遇到一个在台湾算命算得很好的,好像在关西,很有名,我没有去见过。她们把我的生辰八字给那个人算,那个人算了之后就皱眉头,就问馆长、问李太太,他说:这个人还在吗?照他的算,这个人不在了。好像那个时候我五十多岁。「四十五岁该死了,他怎么还在?」「在!」很奇怪,然后算命的问她:他是干什么的?她说:他是出家人。那就不准,出家人不准,一般的时候,这个八字,都不在了。

  出家人要不是真正修、真正断恶修善、积功累德,也不行。我一同出家的,三个老同参,三个人命运相同,同时受戒。四十五岁那一年二月,法融法师走了;五月,明演法师走了;七月我生病了,我就知道,那两个都走了,该轮到我了。所以我生了一场病,没有看医生,也没有吃药。为什么?我知道医生只能医病,不能医命,你寿命到了!所以那一个月当中,我天天念佛求生净土,那个时候台湾大学有四个学生来照顾我,轮流来照顾。一个多月的时候,病好了,每天只吃一点稀饭、咸菜,油都不敢吃,喝水,念佛、拜佛,求往生。我们三个人命运相同,都出家了,那两个过不去。

  所以,圆初住菩萨「蕴、界、处」全部超越了,他们超越十法界,住在哪里?住一真法界。真正入不二法门,契入华严境界,何况诸佛如来!所以法身大士「数法不能成」,这个世间的数法,有为法的数法,对他完全失效,再高深的数学到他那里都没用处,等於零。由此可知,十法界里面的修行人,虽然没有破无明,没有证法身,但是他每天所干的是断恶修善,虽然还不能够超越数法,那个数算不准了,这个道理我们要懂。为什么算不准?就是变数太大,你用这个数理,常数去算,算不出来,变数太大。这就是连我们人间,我自己本身就是个例子,六道里面的凡夫,只要天天在断恶修善、改过自新,这就是我们每天生活当中最大的一桩大事!反省、改过、自新。自己不知道自己过失,看到别人过失,想想我有没有?这就是我们前面讲的「直下承当」!不要以为那是他的事情,与我不相干,错了!与我相干。看到别人好的地方,我要反省:这个好,我有没有?我要没有,我学。看到人家过失:这个过失我有,我要改;我要是没有,我希望永远不会犯这个过失。这就是夫子讲的「三人行,必得吾师」,善财童子就是这样学习的态度,一生圆满成佛。

  末后这一句,『故号人师子』。人中之狮子,狮子是兽中之王,佛是人中之王,法王,他不是人王,他是法王,於法自在。《疏》里头末后有一句,「如来妙色长安隐故」,《钞》里面小字末后引用一首偈,这是《涅盘经》里的一首偈,这首偈我在此地念一念,「妙色湛然常安隐,不为时节劫数迁,大圣旷劫行慈悲,获得金刚不坏体」,我们要记住,我们要学。大圣就是佛,佛是生生世世累劫在修行。修什么?诸位要记住,「慈悲为本,方便为门」,这两句话代表了整个的佛法。如果人家问你:佛法是什么?「慈悲为本,方便为门」!诸佛修这个成佛的,菩萨修这个成菩萨的。由此可知,慈悲、方便是性德。没有慈悲心,你修行永远不能成就;不能给别人方便,你累劫修行也不会有进步。念佛,给诸位说,没有慈悲、没有方便不能往生。这从前李老师给我们讲的多,李老师不是讲别人,台中莲社的同学,念佛人!他说一万个念佛人,真正能往生的只有两、三个,万分之二、三,不成比例。什么原因?没有慈悲心,不懂得给人方便。这首偈我们就讲到此地。

  诸位同学,请看下面第五首偈:

  【其性本空寂。内外俱解脱。离一切妄念。无等法如是。】

  这首偈赞叹「佛超离根境德」,佛超离根境。接著我们看《疏》里面清凉大师给我们解释的,「境智双寂,契彼性空,根尘两亡,内外解脱,亦常照内外,脱於无知,空尚不存,妄从何起」。疏文虽然不多,讲得很清楚,我们不能不学,一定要认真努力来学习。

  在前一首偈末后,我们看到有四句偈,这四句很好,希望我们都能把它记住。这四句偈是,「妙色湛然常安隐」,这赞叹佛的,你看大乘经上常讲佛有无量相,相有无量好。「不为时节劫数迁」,这一句是怎么说?我们随著年月日会老化,一年比一年老,佛菩萨跟时间脱离关系了,永远不老,永远没有变化,这都是事实真相。他怎么成就的?第三句说出他的业因,「旷劫行慈悲」。慈悲,诸位总要记住,我们平常讲得很多,菩提心。有体、有用,菩提心的体是真诚;自受用是清净、平等、正觉;他受用是慈悲。虽然讲五个,每一条都具足其他四个,少一个都不叫慈悲心。所以慈悲里面有真诚、有清净、有平等、有正觉,真慈悲!菩提心的落实就是方便,所以处处要给人方便,可别找人麻烦,不要障碍别人。处处给人不方便,果报里头,你将来事事都有障碍。为什么?如是因、如是果、如是报!你办事情的人,人家也给你不方便,你知道那是什么?那是果报,自然的感应。我们希望一切人都能够方便对我,我要以方便对一切人,学佛的人不能不懂这个道理。所以诸佛如来、法身菩萨都证得金刚不坏身,从哪里修的?菩提心里头修的。

  这首偈一开头讲到『其性』,「其性」就是真如本性,这是体,现在科学家讲能量。能量是自然的,不是生灭法,也不是因缘生的,所有一切统统加不上,就像前面这首偈子所说的,「数法不能成」。为什么?它没有因,它也没有果,没有生灭,不生不灭,不来不去,不垢不净,什么都加不上,佛家讲法尔如是,本来就是这个样子,所以它是空寂。清凉大师怕我们后学连他的《疏》都看不懂,所以他慈悲,再用《钞》来解释《疏》。《钞》里面就讲得清楚,「佛超绝根境」,这是大德,超越根境。超越根境,《钞》里头讲,「即其性本空寂」,这句话,其性本空寂,根、尘都不能够拘束他。《钞》里头说,「偈初句,何法不寂,独叹如来,故疏答云境智双寂,契彼性空,故为佛德」。性空是道,道是自然而然的法则,佛法常讲法尔如是,真正不可思议。不可思议与道就相应了,就是此地讲的相契;你有思,你有议,我们平常讲,你还起心,你还动念,与道就不相契。在一切法里头不起心、不动念、不分别、不执著,「其性本空寂」时常在你眼前,从来没有离开你过,这正是《钞》里头所讲的「何法不寂」,哪一法不寂?法法皆空寂。

  「独叹如来」,如来跟一切诸法的寂灭相完全相应了,圆满相应;法身菩萨虽相应不圆满,凡夫是背道而驰。所以,注解里面这两句话就讲得非常好,「境智双寂,契彼性空」,这是我们在清凉大师注解里面看到的。他后头结语就是「故为佛德」,佛的大德是什么?大德就是这八个字。这个大德我们有没有?有,道跟德我们都有,从来没离开。凡是能够离开的不是道,道怎么能离开?我们用个比喻来说,比喻只能比喻个彷佛,绝对比喻不到真实。我们用什么东西来做比喻?我们用空间来做比喻。谁能够离开虚空?没有办法,不能离开虚空,那虚空就是道,道是须臾、就是刹那你也没办法离开。这是什么?这就是「其性本空寂」,我们就是一刹那,我们常讲亿万分之一秒,你都不能离开。它是本体,它是能现,你没法子离开它,道。我们今天变成什么?我们把那个道忘掉了,完全不知道有道的存在,就是自性存在,不知道有自性存在,不知道自性是空寂。所以佛在经上常讲,我们这些凡夫迷失了自性,这个话你要会听,迷失,不是真的失了,迷失。

  我们做学生的时代,正好中国对日本抗战,八年抗战,我们是流亡学生,过得很辛苦。学生都是远离家庭,所以学校收容,学校是国家办的,我们住在学校里,吃学校的,穿的衣服是学校发的,都是国家养我们。早晨起床,在那个时候的规矩,一定要升旗,参加升旗典礼。学校里穿的是制服,制服有戴帽子。起床号一吹,赶紧爬起来,洗个脸,跑步到操场参加升旗典礼。常常有这种事情发生,同学帽子、服装都整齐了,到处找,急得不得了:你们有没有看到我帽子?人家跟他说:你帽子不在头上吗?一摸,果然在。这叫什么?迷失。用这个来做比喻,你能够体会到。我们的自性空寂没有丢掉,迷了,就好像学生早晨升旗典礼,戴了帽子到处找帽子。找不到,急得不得了,还到处去问人。人家说:你头上戴的不就是的吗?什么时候戴在头上的?忘掉了。佛在《楞严经》上讲迷头认影,跟这个例子非常相似。

  所以讲迷失,不是真的失掉。真如本性刹那不能离开的,亿万分之一秒你也没有办法离开它的,它怎么会失掉?所以说迷失,虽然没有失掉,但是你自己不知道,等於失掉。你看头上戴上帽子,自己不知道头上帽子,到处去找,找得满身大汗,急得不得了,就是这个样子,凡夫就是这样的。这是说佛清清楚楚、明明了了,与空寂的自性完全相应,这就是大德。自性本空寂,这是大道、正道,与它相应(契就是相应)这是大德。从这个地方体会什么叫道德,「道德」这两个字的意思我们就清楚、就明了了。

  下面说,「所以无心於物,境则未亡,摄境归心,心又未寂」,这就是讲我们修行过程。我们今天真能做到这个,这是相似位,很难得!声闻、缘觉、权教菩萨,现在我们一般讲四圣法界,这是四圣法界的境界,我们要认真努力学习。「无心於物」,这就是我们常讲万缘放下,不要把这些万事万物放在心上。为什么不能放在心上?佛给我们说了,这个东西是假的,不是真的。「一切有为法」就是万事万物,「如梦幻泡影,如露亦如电,应作如是观」,不要把它放在心上。为什么?我们才跟法性相应。虽然不放在心上,外头境界未亡,外面境界在,只是你对它很淡薄了。你是不是真的把它看空了?没有,说实在话,淡薄了。

  「摄境归心」,这功夫又进一步了,确确实实这是接近於觉悟的境界,但是还没有悟,在开悟的边缘上。为什么不开悟?「心又未寂」。怎么叫摄境归心?我们讲很粗显的话,境是物质,心是能量,心是能现,物质境界是所现,能现是真的,所现是假的。科学家今天发现的说这个话好,「无中生有」,「无」就是此地讲空寂,空寂就是自性,空寂里面现相,这不是讲唯心所现吗!虽现相,这个相立刻又回归到空寂,就是说相就没有了,回归到空寂,就是这个物体又回归成能量,这就是摄境归心。

  可是你心没有寂,没有寂是什么?它继续不断的还现相,也就是前面念头灭,后面念头就生了,前面的相灭了,后面的相又生了,这是我们讲相续相,相续不断!要记住是相续不断,不是那个相不灭,相真是刹那生灭,永远是刹那生灭,它是相续不断。就如同我们现在看电视、电脑的萤光幕,这里面的音声、画面,音声画面是以极快速的速度,由点组成线,由线组成面,我们看到的是相续相。其实每一个点,不要说面,不要说线,每一个点刹那生灭。这个生灭,我在前面跟诸位举了个例子,那个时间之快,是亿万分之一秒,这是真的,不是假的,所以我们不能觉察。我们从萤光幕上知道这个事实真相,然后你回过头来看,我们现实的这个境界跟萤光幕上一模一样。你从这里觉悟到,我们眼前这个现实世界,萤光幕是平面的,我们现在是个立体的,除了平面跟立体,有什么两样?没有两样。所以佛讲,这个现相是梦幻泡影,决定不是真实的。不是真实的,你把它当作真实,错了。你还在这里面起妄想、分别、执著,你不叫迷惑颠倒吗!

  佛法教人不是教别的,明了事实真相而已。真相大白之后,你的心定了,再不攀缘了,你的心跟自性相应,这个境界就是佛家讲的,你成佛了。成佛就是你成就了真实的功德,真实的功德就是明心见性,见性成佛,也就是此地讲的你相应了,「契彼性空」。永嘉大师在《证道歌》上有两句话,「梦里明明有六趣,觉后空空无大千」,就是契彼性空。他说了两句,这个地方四个字,他能说得出这两句,我们就肯定他明心见性了,他要不明心见性,这两句话说不出来。

  所以是「摄境归心,心又未寂」,心未寂是什么?就是心里有念头,就是我们讲起心动念。起心动念就是阿赖耶识里面的种子波动,这个波动是极其微细的波动,凡夫不能觉察。不但凡夫,阿罗汉、辟支佛、菩萨,佛在大经上讲,三贤位的菩萨都不能觉察,初地、二地、三地,一直到六地,也不能觉察,到七地菩萨觉察到一点,八地菩萨才真正觉察到。换句话说,我们今天讲心也空寂,你就晓得,心空寂与法性不能说圆满相应,可以说大致上圆满相应;就是八地、九地、十地、等觉,可以说得上相应。究竟圆满相应是如来果位,佛的果位。

  所以有修行,古大德常常讲,修什么?清净心!尤其是念佛人,你凭什么往生?心净则佛土净。所以念佛,不是佛号念得多。什么叫功夫得力?念到心清净叫得力。但是你要知道,清净心就是真诚心,清净心就是平等心,清净心就是正觉心,清净心就是慈悲心。我说了这五句,五句是一个心,一个得到,其他的四个圆满具足。你说我心真诚了,真诚一定慈悲,真诚一定觉悟,真诚一定清净、平等。你说我心真诚,慈悲心还没有发出来,你的心是妄心,决不是真诚。为什么?真诚是性德,真诚、清净、平等、正觉、慈悲都是性德。

  而真诚就是空寂,这个你要懂得。你看曾国藩先生读书笔记,他对於真诚的解释。什么叫诚?「一念不生是谓诚」。一念不生是空寂,也就是说我们六根对外面六尘境界,不起心、不动念这是诚,这是真诚,起心动念,诚就没有了,这是菩提心之体,有体才有用。用里头有自受用、有他受用,有自受用当然有他受用,有他受用当然有自受用,但是用不离体,没有体哪来的用!你要明白这个道理,了解事实真相,你就会修了,我们一般讲,你会用功了。功在哪里用?功在日常生活当中,在你工作里面去用,在你待人接物里面去用;生活、工作偏重在清净、平等、觉,处事待人接物偏重在大慈大悲。自受用、他受用都落实在方便,所以说「方便为门」。方是方法,便是便宜,这两个字用现在话来解释,就是最合适的方法。最合适的方法是活的不是死的,什么情况之下用什么方法最合适,这叫方便。大开方便之门,就是对一切法你所处置的,处置得最善、最好,没有丝毫欠缺,叫方便,方便是真实智慧的落实。

  说来说去,归根究柢,还是个真实智慧。真实智慧从哪里修?实在讲,真实智慧是修不来的,是你自性里头本来具有的般若智慧。从什么地方可以能够再恢复?现在我们迷失了,佛教给我们的方法,持戒、修定、开慧,你自性般若智慧就现前了。它现在有障碍,用什么东西把这个障碍去掉?用戒、用定,这才晓得戒律重要!你要不认真持戒,你不会得定;你不能得定,你不会开智慧。智慧绝对不是说你读经读得多,听经听得多。读经多、听经多也有用处,这是从前李老师教我的。因为我在没有亲近他老人家之前,曾经跟忏云法师住过五个月的茅蓬,多少受点影响。忏云法师持戒很严、很清净,所以我对於戒律重视,人就变得很拘谨。老师就跟我说,「你这种修行的方法,自修可以,当自了汉行,你不能度化众生」。

  我向他老人家请教,他说「戒定固然重要,听经闻法、为人演说可以帮助你定慧」。他举了个例子,「你按戒定去修行,持戒修定,如果说你十年能开智慧,现在加一点经教在里面,可能五年你智慧就开了,帮著你提前」,我明白这个道理了。一般人修持是很重要,读经闻法也重要。以后我们读《金刚经》,《金刚经》上大家常常念得很熟悉的,佛在这个经,这个经不长,只有五千多字,佛说了十几遍,「受持读诵,为人演说」。「受」就是戒定,「持」是保持,你有恒心、有毅力,你不能中断。后头有个「读诵」,后面又有「为人演说」,特别是最后一个「说」。说是什么?说就是讲经说法。为的是什么?为的是自己早一天悟入,教下讲大开圆解,宗门讲大彻大悟;你要想早一天大开圆解、大彻大悟,这八个字就是秘诀。戒定慧三学你要接受,你要保持,你要依教奉行,然后再就是加强,读诵是加强。表演是什么?你要把你所修的、所学的都落实到生活当中,落实到工作,落实到处事待人接物,你做出来给别人看,这叫演。演还不算,还要为人讲解,这样子你的戒定慧三学与时俱增,你就是年年增长;三学增上,这是我们每个人都希求的。三学怎样能不断往上提升?受持读诵,为人演说。

  可是我们在这个经文里面你要注意,如果你境没有亡,心未寂,你在六道,你很难超越六道。如果这个心放下了,境也亡掉了,那恭喜你,你在教下必定大开圆解,你在宗门决定大彻大悟。这是什么?这就是属於放下,真正能看破,真正能放下。所以他后面说,「今佛双亡寂照」,特地用佛来做例子,今佛双亡寂照。「双亡寂照」是《疏钞》里有,《疏钞》这里有个小注,「双亡,南续金无」,就是《南藏》、《续藏》这些藏经里头没有这两个字。李长者的《合论》,道霈法师,这个地方道霈法师是读过《疏钞》的,他这两个字也透露,应当要有,佛双亡寂照,寂照两边都离开,「方契性空」。

  如果你还有寂而常照,照而常寂,寂跟照还有,还没有把它离开,没有放下,你是权教菩萨;也就是说,你是十法界里面的菩萨,照我们果位上来讲,你是十信位的菩萨,这个大家就好懂了。从初信到十信寂照未亡,寂照双亡就破一品无明、证一分法身,那就是圆教初住,超越十法界,你就升到一真法界,那个完全不一样了,你是分证位的佛。这个地方是讲究竟圆满位佛,所以说的很高。我们要向佛学习,就是在日常生活当中,修什么最重要?修清净心最重要。清净心就是不染污,我们心里头有我、有我所,就不清净。为什么?自性清净心里没有我,也没有我所。还有自私自利,不清净;还有是非人我,不清净;名闻利养没有放下,不清净;五欲六尘、财色名食睡、色声香味触没有放下,不清净;还有贪瞋痴慢,还有嫉妒障碍,不清净,清净心没有了。清净心没有,佛念得再多,佛念得再好,都不能往生,为什么?西方世界是净土,与净土相应的是清净心。

  为什么诸佛如来、祖师大德都教我们念佛?念佛是个方法,目的是把清净心念出来,你要懂得这个道理。譬如说,我见到一切人事物,生起贪爱的心,「南无阿弥陀佛」,把那个贪爱的心念掉。我见到冤家对头,我起瞋恨心了,「南无阿弥陀佛」,把那个瞋恚的心念掉,这叫念佛。念佛就是把清净心念出来,把不清净的东西统统打掉,这叫会念。不是一面念阿弥陀佛,一面生贪瞋痴慢,那就错了。那就叫什么?夹杂!觉明妙行菩萨教我们念佛的三要诀,第一是「不怀疑」,第二是「不夹杂」,第三是「不间断」,他说九个字:不怀疑、不夹杂、不间断。这九个字,实在讲就是大势至菩萨教给我们念佛方法的四个字的注解。大势至菩萨教我们「净念相继」,讲四个字;他讲九个字,讲清楚了。什么叫净念?不怀疑、不夹杂,那个念才叫净念。相继就是不间断。我们今天念佛,与这个相应不相应?如果与这个不相应,你的功夫怎么会得力?你念了这么多年的佛,连功夫成片都得不到,心里面还是是非人我,还是有贪瞋痴慢,这怎么行?

  有人是真想修,我遇到太多了。早年在台湾、在美国,都遇到有真正想修行的人,问我:法师,修行从哪里修起?你要修清净心,修净念。我教他一个方法,从哪里下手?怨亲平等。修清净心的方法很多,这也是个方法。他说,怎么修法?我说,你常常想想,你这一生当中,对哪个人最不满意,你最讨厌他、最恨他。你在你佛堂的佛像旁边给他供个长生牌位,你拜佛也拜他,希望说把这个冤家变成亲家。我恨他、讨厌他,慢慢变成我不讨厌、不恨他,我还很尊敬他。从这个方法修。他真干,过了两、三年碰到我的时候,说:法师,我已经照你方法去做了,可是现在我看到他,还是有一点恨他的意思,这怎么办?我就说,行,你的功夫已经慢慢得力了,还不到家,你才干了三年,再干三年。一定要达到我看到他,听人家说到他,一点怨恨心都没有了;不但没有怨恨心,对他自自然然生起恭敬心。

  这是无量法门里头的一个法门,怨亲平等。从这个地方修清净心,心净则佛土净。你对你的冤家对头都没有怨恨,你里面的余怨化解了,往后生生世世就不会冤冤相报,就断掉了。你念佛往生西方极乐世界,你的冤亲债主不会来障碍,不会来找麻烦。你自己有能力把它化解,最高明的方法。然后在日常生活当中去锻炼,样样平等,饮食起居里头不再挑剔,什么都好,什么样的菜饭都好,能把所有一切的味转变成一味。境随心转,你用你修行的功夫去转境界,什么样的菜饭都好吃,都吃得很开心;什么样的衣服都好穿,都穿得很舒服,一丝毫挑剔没有,就是说分别、执著没有了。有分别、执著,不行,他还是要挑剔;离一切分别、执著,挑剔没有了。

  我们在弘一大师身上看到了。弘一大师年轻的时候样样考究,那个分别、执著是一般人的多少倍,他到最后能够统统放下,非常不容易!我听说他在日本读书的时候,他跟朋友约定,这个朋友到他这儿来看他,约定八点钟,准八点。这个朋友迟到了两三分钟,他不开门,把他臭骂一顿,你不守时间。你说这么执著!他到晚年学佛的时候那么样随和,完全变成两个人,这值得我们尊敬。他觉悟得快,他改得快,改得很彻底。现在时间到了,注解里面我们讲到「境智双寂,契彼性空」,「根尘两亡,内外解脱」,这句句都重要,句句都是我们应当要认真学习的。现在时间到了,今天就讲到此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