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方广佛华严经 (第一二三九卷) 2004/4/3 澳洲净宗学院 档名:12-017-1239
诸位同学,请看「光明觉品」光照千界偈颂第二首看起。我们把经文念一遍,对对地方:
【我性未曾有。我所亦空寂。云何诸如来。而得有其身。】
这几天我到首都坎培拉去参加中国大使馆的一个宴会,同时利用这个机会也参观了国会政府的机构。因为我们空闲的时间很多,在国会逗留了四个小时,承蒙政府官员的接待,我们有这么一个机缘做了很详细的参观。我们也见到公民部长跟以前移民部的老部长,也跟总理打个招呼,因为他们正在开会,没有时间出来接待。我们也参观了这开会的一些状况。这每一次的参观我们都在学习,所以我们总是要记住老师的话、佛菩萨的话(佛菩萨是我们的根本老师),人一生都在学习,一天都不能空过。无论在什么场所,只要你留意,你会学到很多东西。
学就是觉,觉就是佛,学佛就是学觉悟,一切人、一切事、一切物,觉而不迷。看到善的地方,我们要学习,想想我们自己有没有;如果有,我们要保持,如果没有,我们要学习。看到不善的地方,我们要反省自己有没有;有,要改过、要自新,没有,要记住,希望自己以后永远不会犯这种过失。我们要有这种心态来学习,天天有进步,一天都没有空过,我们的生活非常充实,非常快乐,福慧增长。所以要懂得学习,要会学。这佛法里头常讲善学,善学就是你会学,你知道怎样学习,你也学得很好,没有一法与佛法不相应。我们学佛的人没有离开佛陀,学基督的人没有离开基督,学《古兰》的人没有离开真主,善学,善学这两个字妙极!
回来,我休养了一天,今天起我们的经照常启讲。我想我的身体已经恢复的差不多。今天讲两个小时,明天讲两个小时,后天我们就恢复正常,上午两个小时,下午两个小时,我们每天还是要照常讲四个小时。这首偈上一次跟诸位讲过,我们今天还继续来讲,因为上一次讲意思未尽。这首偈很重要,从偈子、偈文表面上来看是一个问号。这个问号带给我们很多很多的启示。
第一句『我性未曾有』,我的本性,我的本性有没有?当然有,怎么会讲未曾有?这个未曾有是我们六根接触不到。佛在大经上讲性是真正的自己。禅宗里面寻求的是什么?「父母未生前本来面目」。父母未生前本来面目是什么?就是性。所以宗门修学最高的目标,就是明心见性,见性成佛。见性的人就是成佛之人,我们就称之为佛,他不是凡夫。
性,那很难见,难在哪里?眼看不见,耳也听不到,鼻也闻不到,舌也尝不到,手也摸不到,不但这五根接触不到,你心里头起心动念也想不到,这个事情麻烦。它在哪里?它无处不在、无时不在,遍法界虚空界。所以未曾有它不是物质。我们讲的物质范围很大,色声香味触法都叫物质,我们六根所接触的;六根都接触不到。六根里头的意根,意是我们的思想、我们的想像,起心动念的想像能够缘得到的是识,不是性。《华严经》上讲的「唯心所现」,那个心就是性,这个心跟性是一个意思,唯心所现,就是整个宇宙是唯心所现。「唯识所变」,它产生变化,变化无量无边的法界,我们现在科学家讲的无量无边不同维次空间。这样大的变化,这变化是识。识,我们能想像得到,我们意根能缘得到,但是意根缘不到性,所以说未曾有。这个未曾有不是断灭,不是真的没有。所以这句话的意思你一定要懂。
『我所亦空寂』。「我」都没有了,它不是物质,那用现在的话说,它是能量,它不是物质,所以说是无我,佛家讲无我,但是大乘佛法又讲常乐我净。所以我们没有深入研究佛法的人,都说释迦牟尼佛说话常常矛盾,你看一会说无我,一会又说有我,到底是有我还是无我?世尊说话绝对没有矛盾,他讲的是事实真相。那么讲常乐我净,常乐我净是真有。常乐我净里面的我,是不是个物体?不是。那个我,也就是讲的能量。所以无我跟这个我意思是相通的,这个话就很难很难懂。所以今天哲学里头都没有办法,哲学里头是讲相对的,有无是相对的,佛法里面有无是一不是二,这东西不好懂。所以我们用现代人这些逻辑,这个思惟的方法,甚至於辩证法,都没有办法解释。有就是有,无就是无,怎么有跟无是一不是二?
我以前年轻的时候,四十多岁,在台湾主持大专佛学讲座,那时我担任总主讲。有一次我就想到我们应当,这个佛法里头有因明,因明就是逻辑、就是辩证法。我的老师方东美先生,这是哲学专家也是佛学家,我就想邀请他来给同学开这门课。我到他家里去跟他谈,他老人家说:不行,大乘佛法超越逻辑辩证法。他说:因明,佛法重视因明,因明是对中下根讲的,是对初学讲的,到某一个阶段之后,这东西不起作用。我想很有道理。所以他那个时候就告诉我,他说:你们这个讲座不要开这个课。我最后想想他讲的有道理。华严境界里逻辑辩证法统统用不上,因为他讲空讲有是一桩事情。在某一种状况之下,他讲空,那就是从能现能变的能量上来讲,他讲空寂,它不是物质;从能量变成了形相,就是变成了物质,这个时候讲有,有不是真有,所以有跟空是一。有是幻有,所以《般若经》上常常用「梦幻泡影」来做比喻。
诸位要晓得,大家《金刚经》念得多,你去看看六百卷《大般若》,佛讲这个话总讲了有千次以上。所以这么大部的经,你从头到尾念一遍,它有它的好处,重要的地方,它重复几百遍,重复一千多遍。所以这一部经念完之后,当然你都记不住,但是重要的东西你全记住,它重复遍数太多。在修学心态上、方法上来讲,你看「受持读诵,为人演说」这一句话,就是《金刚经》上都讲了十几遍。这一卷里头讲了十几遍,你就想六百卷里头讲多少遍?所以这给你很深很深的印象。那菩萨学佛,从初发心到无上道,实际上讲就是这一句。我要接受,我要保持,我常常要读诵,我要为人表演,那就是说我做出样子来给人看,有人来问我,我跟他解释。你看不就是这个,这句话就这个意思。
「受持读诵,为人演说」。佛教菩萨,从初发心到无上道到成佛,这个事情就是佛菩萨的生活,就是佛菩萨的工作,就是佛菩萨的事业,天天要干。我们现在这几年来提倡的是「学为人师,行为世范」,跟这句话是一个意思。而实际上,「学为人师,行为世范」这八个字,要跟「受持读诵,为人演说」这八个字来比较,还是佛讲的这一句圆满透彻,彻底。学为人师,我怎么学法?行为世范,我要怎么行?他这八个字里头,受持读诵为人演说,自行化他,他讲尽了。言语,你想想看多简单、多好记!你只要天天这样做,一生受用无穷。不能够契入佛法,就这八个字忘掉了。
经典上所讲的,我有没有接受?比学的意思还深。他受了,学,学了他未必受,受,是学有心得才叫受。你看持,保持,这个受是契入,契入他能保持。所以他才能把它变成自己的思想见解、生活行为,那就是演这个字。自自然然的,日常生活就是表演,自行化他,我自己这样做,让别人看,别人看了之后,慢慢受感动,这就是化他。人家看到你这个形象,他有所感动,他就向你请教。请教,那就跟他讲;他不请教,不请教就不讲,为什么?缘没成熟,他感的还不够深。
我们过去在美国、在加拿大遇到当地人。在美国,我们在达拉斯、在加州都遇到同样的美国人,都是我们的邻居,几乎天天见面。有一次就来问我,问我们是做什么的?为什么你们生活这么快乐?不论在什么时候看到你们都是满面笑容,都是很快乐、很轻松,这他们感受到。我们就介绍给他,我们是学佛的。他说佛是什么?我们就告诉他,佛就是快乐。他说这个好!我说:佛是清净,佛是长寿,身心健康。他说这个我们要学。我说欢迎你来。因为他们都是基督教徒,我说:你们星期天进教堂,星期六到佛堂,来学快乐清净、健康长寿,不冲突!这就意思都说了。
在加拿大有一次,因为我们身上常常带著念佛机,阿弥陀佛的佛号不间断,他们听到,他就来问:你这是什么音乐?让人听到的时候这么舒服,一点都不会感觉到烦躁。我说这是阿弥陀佛的佛号。他问佛号什么意思?就介绍给他,欢喜!他说你这个机器什么地方有得卖?我们就送给他。这些就是演说,演说都是全方位,没有一切限制。所以你想想看学佛怎么个学法?八个字讲完。凡是学佛,不论你出家在家,你没有得到受用,这八个字你完全忘掉,你违背了。
佛家的理讲得透彻,讲得圆满,那就是它没有对立。你看我们今天世间人讲哲学,无论东方、西方的哲学,哲学很多问题不能解决,为什么原因?它对立,它空有是对立;那佛法不是,佛法是圆融的,空有是一不是二,那再讲自他是一不是二。在我们世间,自他是对立的,这一对立,你们就想想,今天我们讲化解冲突,对立就是冲突的根,根源。冲突都是从很小地方起来的,小小的不如意生起来烦恼。那佛在经典里面教导我们,这就是我们中国人常讲「大事化小,小事化无」。小冲突起来的时候,不要把它变成大冲突,化无。佛教我们什么?把对方想作是我们自己的父母,我们自己的父母说几句重话,我们听到了还能计较吗?这个方子好。这个办法在从前是非常有效果。
可是我又想到的是今天的社会难,今天社会儿女不听父母的,不尊重父母,常常跟父母吵架,甚至於还有杀害父母的。所以在这个时代讲弘法利生,比从前困难十倍、百倍都不止。那真的要什么?要我们一般人常讲,要做最大的牺牲奉献,要做最大的忍辱、忍让,不为自己,为众生、为社会。所以今天布施波罗蜜、忍辱波罗蜜是我们修行的重点,不能忍要忍,不能让要让。最究竟圆满的牺牲奉献,天天要做忍辱仙人,天天要接受歌利王的考验,是很苦,是很难,但是成就不可思议。我们今天一天的成就,可以说要跟从前那些菩萨诸佛来比,我们也超过他十倍、百倍。所以今天真正肯修行的人,我们想像当中能体会得到,诸佛菩萨、一切善神对你是无比的恭敬,无比的敬佩。为什么?他要在我们现在这个时代,这种环境,他也未必能成功。他们生活那个时代环境好,矛盾冲突少,所以他能成功;他生在我们这个时代,他未必能成功。人同此心,心同此理。所以说今天是要智慧才能化解。
念佛能不能化解?念佛还是对於善根深厚的人行,中下根性的人都很难。中下根性的人智慧少,因为念佛是修定,他没有智慧,他内心里头有烦恼习气,贪瞋痴慢除不了,这个东西常常起现行、常常作祟,把你修学的功夫破坏,问题在这个地方。我也想到,我不是不知道这个事情,可是今天讲经说法的人少,幸亏我们生在这个时代有高科技,我们有网路、有卫星电视,流通录音带、录相带、光碟来做补助。可是这样做法,我们还是非常辛苦,最重要的后继有人,真正有发心的人,这种发心的人都不是凡人,凡人不肯牺牲奉献,凡人受一点点委屈就退心。那不是凡人,当然就是我们佛门所说的再来人,他生到这个世间来,他不是为他自己享福,不是为这个。他来干什么?他是来受苦受难,是来拯救众生。他要有这么一个愿望来的时候,这个人就不是凡人。
我讲经曾经跟诸位同学做过报告,我生活在农村,从小就受苦受难,十三、四岁失学,家穷,缴不起学费,自己去工作,要赚钱养活自己。我十四岁就要自己养活自己,不敢乱用钱,因为家里太苦,所以尽量节省,每个月还能寄一点钱给我母亲。一个人常常坐在河边树下就想,我到这个世间来干什么?我为什么要到这个世间来?我很少跟一般小朋友去玩,年轻人玩。玩的时候,那差不多是十岁以前,在农村里面。到十三、四岁受苦的时候,失学、懂事的时候,我很少跟一般同学们玩。我自己就思索我为什么?那是在抗战期间,看到的是颠沛流离,家破人亡,天天逃难,这给我印象非常深刻。所以在那个时候发心,我到这个世间来,应该是帮助这些苦难同胞。所以说是从那个时候,我就真的思想见解这一生的方向都走上救苦救难,牺牲奉献,舍己为人。
那从哪里下手?因为我失学,所以我就头一个想到的是,怎么样能叫天下所有的这些儿童,不再因为家庭贫困而失学,我就想这个问题。所以我到二十几岁的时候,我就很成熟,我有方向、有目标。因为失学,所以对於学习就非常重视、非常珍惜,因为别人学习有学校念,我没有学校念。我一面工作一面想学习,自修,自修很困难,遇到难题不能解决,这怎么办?我就请教好的老师。我心里头有个想法,如果我是一个好的老师,有这么一个年轻人来向我请教,我一定是很热心的来教他。我将心比心,真正好老师一定是这种态度。所以我跟他不认识,我打听,我给他写信。果然不出我想像预料之外,这些教授、老师们都给我回信,跟我约时间到他家去见面,大多数都在家庭。见面之后都很乐意指导我、教我。
所以我那个时候到台湾没有多久,我认识十几位教授,都是用写信的方法,而且这些教授好,有的时候他给我介绍,这认识很多。所以我的星期假日就更忙,我要去跟这些学者们,跟他们学习。在平常我所去的地方,很多同学都晓得,我去的地方是图书馆、书店,娱乐场所里头找不到我,我有时间会到书店去看书,到图书馆看书,我一生是这样学习过来的。
跟定一个老师,魔障一定会现前,我的经验很丰富。你看我跟方先生,这真跟他学了,他老人家也真肯教;我跟章嘉大师,跟李老师,在我周边的人对於老师的批评,那都是负面的不是正面的,很多很多人。如果我们要一听他的话就退了心,对老师信心丧失,我们的前途就毁掉了。所以我听别人批评老师,我是用儒家所讲的一个态度,如闻别人批评我们父母之过,「耳可得闻,口不可得言」,我听了之后没有回应,不敢说。但是我绝对不会把他的那些批评,影响我对老师的尊敬、对老师的学习,不受影响,我能学得成功。
如果听人家一造谣言,对老师信心丧失,那我就完了。这些事情,《阿难问事佛吉凶经》里头都讲到。所以我幸亏好,还有这么一点根,善根。我那时候想什么?我亲近老师,我常常跟他接触;你们批评他的人,你们跟他接触很少,了解不够。再说,夫子常讲「人非圣贤,孰能无过;过而能改,善莫大焉」。你听说那过失,那过失是什么时候的?前几个月,前几年。他现在改了,现在没有了,我跟他的时候,我没有看到。我们要懂这个道理,不能随著境界转,我们才会有成就。
清凉大师给我们讲得更好,这些话在《四十华严》五十三参里面说的。文殊菩萨教善财童子参学,教善财童子用什么样的心态去参访,里面就说了,最重要的不见善知识之过。你要见善知识之过,你这一生就没指望,就学不成。善知识纵然真的有过,不知道这个善知识是不是佛菩萨应化来的,也许他示现这个过失是度某一类众生,我们不知道。所以他说权实难知。这个权是什么?就是佛菩萨大权应化,故意装这种过失,也是度众生的,我们哪里知道?所以以后我们学佛,在深入经藏之后明白,世间有没有恶人?一个恶人都没有。恶人是什么?是佛菩萨大权示现来教我的,这就是夫子讲的三人行必得吾师。善财童子一生能成无上道,凭什么?就凭这个,心目当中没有恶人。自己的心善行善,恶人在他眼睛里面都变成善人,这个高明,佛法里面讲「境随心转」,我转境界,不是境界转我。
凡夫之所以不能成就,是境界转变自己,自己随著境界转,那就苦了;圣人他转境界,无论什么境界到他面前,统统都变成善,都变成美好的。恶人、恶事,恶的现象是什么?是我们自己无始劫烦恼习气在那里起现行,在那里发作。好像人发病一样,正常的,发完之后就报掉、就没有了。你不能不让他发作,一发作之后就好了。我们要用这个心态学才行。但是这个心态,佛菩萨、古圣先贤讲得很多,为什么我们学不会?学不会是经上讲的诸法实相我们不了解。就是宇宙人生的真相,我们不知道;如果知道,自然就化解。佛菩萨教给我们这些方法,轻而易举就做到,一点都不困难。
我在日本冈山参加联合国的会议,他们在讨论怎么样化解冲突,促进和平,我最后发言,提出我的一个看法。我说这个问题要真正能够落实、能够实现,必须把我们自己根本的一个错误观念要纠正过来。大家听我这个话,就很注意听。我能看得到大家的态度很认真、很注意听我讲下面的话。我说什么错误态度?在平常我们处事待人接物,总是感觉到我是对的,别人是错的,我说这个就是矛盾冲突的根,矛盾冲突的源头。要化解,要从根、要从源头上你才能真正化解。如果不是从根本,不是从源头,那就是老子所讲的「和大怨」,就是很大的这个怨恨,我们来做和平的工作,把他调解、调和,老子讲「必有余怨」,就好像那个水源混浊,你从河流当中去搞,你没有从源头。源头混浊,你从当中用什么样的化学方法把这个水变成清洁,它再流过来又混浊,必有余怨。「安可以为善」,这怎么能叫善?我们今天要做的是要把老子这句话,应当说和大怨,必使无怨,这才可以为善矣。我们从根本,根本是起心动念,我说我们这个念头错了,你起心动念你对立,宇宙是和谐的,我们身体是和谐的。我常常用这个例子跟大家讲,大家能够接受。
我们不知道整个宇宙、一切众生跟我们是一体,一个生命共同体,这是个基本观念,正确的认识。所以然后我才说,我们念头换过来,别人是对的,我是错的;别人错了也是对的,我对了也是错的。我说这个话,大家都很惊讶!怎么我对了也是错的?我说是的,我要没有错,我就不到这个世间来,我到这个世间来就错了。这大家慢慢想,才能回味到这个味道。如果从权的方面来说,这就是菩萨示现,我们自己帮助这个时代苦难众生,彻底牺牲奉献。彻底牺牲奉献就是我对也是错的,大家听了说:难,太难!所以我最后就告诉他,是难,但是我们真正能够这样做,就是我们对於化解冲突,促进世界和平,我们真正做到了最大的贡献。
其实正本清源,就是教育。我能够在这个境界里头,是五十三年大乘佛法的薰陶,我明白了,我觉悟了,我一定要这样做,我不这样做,我就错了。我这样做,我小时候这个愿望才真正能落实,帮助一切苦难众生。我要求全世界全人类、一切众生,平等对待,和睦相处,我自己心里头还要跟人跟事跟物对立,冲突是永远不能够化解。所以我必须从自己内心跟一切人、一切事、一切物,没有矛盾,没有冲突,我从自己内心化解。然后自自然然的,就成熟这个思想见解,落实在自己日常生活当中,工作处事待人接物,和睦吉祥。
所以在今天,大乘法里面讲第一义,什么是第一义?能与一切众生和睦相处,第一义,能够以平等对待一切众生是第一义,能够谦虚忍让是第一义,牺牲奉献是第一义。我们以这个心、这个行,我常说临命终时念一声佛号都能往生。祖师大德讲的话没错,你要没有这个思想,没有这个见解,没有这种行持,你一天到晚念阿弥陀佛,一天念二十个小时,也是古人讲的喊破喉咙也枉然,为什么?你内心的矛盾对立没有化解,你跟佛的愿行不相应。我们只要求我们的心、我们的愿、我们的行跟阿弥陀佛完全相应,念佛号往生,那真的若一日、若二日到若七日,我念一天佛号就能往生。古大德讲得更妙,那也是佛说的,「临终十念一念决定往生」。你要知道,临终一念十念,你千万不要听误会,你平常有修行的底子,平常心清净慈悲,「心净则佛土净」,条件统统具足,最后一声是喊阿弥陀佛来接引,一喊他就来。你平常没有这个功夫,你天天一天念几万声都没用处,不相应。所以古人讲得好,「一念相应一念佛,念念相应念念佛」。这首偈里最重要的就是叫你要知道这个事实真相,无我、无我所。
所以后面这是疑问,『云何诸如来,而得有其身』。如来都是彻底觉悟,彻底明了,如来怎么会有身?如来有没有身?没有身,能现身,能现无量无边身。虽现无量无边身,他有没有执著?没有,这个你要知道。所以空跟有是一不是二。身是有,有是幻有,空是真空,真空就是幻有,幻有就是真空。所以他有用,他不是死的,他不是无用的,能现一切身。虽现一切身,绝不执著这是我的身,他没有这个执著。我是什么意思?我是主宰的意思,我是自在的意思。他真正得大自在,他真正有主宰,这个主宰就是自己做得了主,不被环境影响。我们今天看到人家对我们讲了几句不好听的话,我们就要呕气几天都还化解不了,这就不自在,这无我,你做不了主。顺境里面不起贪念,逆境、逆缘里面不生一点烦恼,你真正做得了主。无论顺境逆境,你都是自在,你不受影响,这才叫真正是我。所以四净德里头,常乐我净是讲这个道理,是讲这个事实。
诸佛菩萨示现在十法界,你仔细去观察,他有常乐我净,凡夫没有。凡夫何以没有?凡夫不了解宇宙人生的真相。这佛经上讲诸法实相,他不了解,他受外头境界影响,所以他苦,没有智慧。他到这个世间来,不是乘愿再来,他是业力来的。前世造的这个业因,现在受这个果报,这就是大乘经里头佛常讲人生酬业。你看这四个字就把你为什么会到人间来的这个原因说出来,是来酬偿你过去生中造的业报。你过去曾经修五戒十善,所以你感得这一生人身的果报,这叫引业,引导你在六道里头人道来投生。你这一生的享受,富贵穷通,那是满业,你过去生中修的善跟不善的果报。所以每个人到这个世间是两种果报,佛法讲引业跟满业不同。你要把这些事实搞清楚搞明白,你的心定了。见到富贵你不会羡慕,见到贫穷你也能忍受。为什么?我自作自受。你也懂得怎样改善,虽然业是定的,定是常数,常数里头有变数,变数操纵在自己手上。现在时间到,我们下个小时来跟诸位谈变数,变数能化解。
诸位同学,我们接著来谈谈变数。佛在经上常常告诉我们宇宙人生的真相,这个现象确确实实唯心所现,也就是用今天科学家的说法,所有物质是能量变现出来的。能量在某一种条件之下,它会变成物质,物质到最后一定还回归到能量。它变现成为物质,物质存在的时间很短,短到我们没有法子想像,所以佛法里头常讲不生不灭。
如果果然没有生灭,你讲不生不灭,不是废话吗?实在讲是有生有灭。有生有灭跟不生不灭是一个意思,它又不对立,又是圆融的,这我们很难懂。那就是说它生灭的速度太快,快到什么程度?我们今天讲,你看平常我们用照相机,一般我们照相,照普通一般的画面用什么样的速度?百分之一秒,两百分之一秒,大概都是用这种速度。我们照移动的目标,像飞机,现在的喷射机我们去照它,我们用什么速度?五百分之一秒。五百分之一秒,飞机在空中飞行,我们照下来是不动的,看得很清楚那个画面。其实它在空中是以很大的速度在飞行,五百分之一秒的时候,它就不动。
佛告诉我们,真正这个物体的现相,凡所有相它那个移动的速度多大?用秒来计算,《仁王经》上讲一弹指有六十刹那,一刹那有九百生灭。我们现在弹指,我们弹得很快,我一秒钟弹四次,四乘六十再乘九百,恰恰好是两个十万八千。用秒来算,二十一万六千分之一秒,这不是五百分之一秒,不是,二十一万六千分之一秒,你怎么能知道这个东西它有生灭?我们今天看电影,一般电影片子,照在银幕上这个动画、这个画面只是二十四分之一秒,就是它一秒钟它的镜头开关二十四次,换二十四个底片,幻灯片,换二十四个幻灯片,我们已经觉得这个电影看起来很逼真,那是二十四分之一秒,它是生灭的。二十四分之一秒已经把我们就骗住,我们就以为那是真的。现在要跟你讲,要快到二十一万六千分之一秒,你怎么能知道它是假的?它在那里动。实际上佛在《仁王经》上说的这个话是方便说,不是真实说。我讲这一段经文,这在《华严经》前面「世界成就品」讲过,我记得我用了七、八个小时,讲这一个问题。实际上,它的生灭是亿万分之一秒,不是二十一万六千,那个太慢,真正的速度是亿万分之一秒。所以几乎生灭同时,讲不生不灭、讲生灭是一个意思,这是事实真相。
知道事实真相,你才真正相信、真正肯定《金刚经》上所说的,「凡所有相,皆是虚妄」、「一切有为法,如梦幻泡影」,你对这个现象里头,你还会有贪瞋痴慢吗?不会有。为什么?你念头才一起,已经是空的,已经不存在。所以你对任何境界,你不会起心动念,你对极乐世界、华藏世界、天堂,你不会起一念贪恋的念头,不可能;纵然阿鼻地狱、三途境界现前,你不会有一念瞋恚的念头。你会在所有境界里头一念不生,就是我常讲的不起心,不动念,不分别,不执著,在这个境界里叫一真法界。你对於诸法实相,你才真正能看得清清楚楚明明了了,绝对不会起心动念,这是什么人?这就是诸佛菩萨,法身菩萨入这个境界。你在一切境界里头,还会起心动念,还会分别执著,你对於这个事实真相茫然无知,你不了解。
佛法修行,修什么?这个道理大家一定要懂得,清凉大师在《华严经》跟我们讲的这个次第,信、解、行、证。我们今天对佛法有没有信?说老实话半信半疑,信的成分少,疑的成分多。对佛法了不了解?说老实话是一无所知。如果你说这个又好像懂得,又好像不懂,说这个话对你是恭惟你,为什么?这在相似位中。相似位是什么人?阿罗汉,辟支佛,菩萨(权教菩萨),在四圣法界里头人。我们做不到,我们真的对佛法一无所知,为什么?你真正要是懂得,你会做到。你没做到!你在日常生活当中所表现的都是烦恼习气。你仔细观察,仔细去思惟,是非人我、贪瞋痴慢,你所表演的是这一套。这一套,博地凡夫,对佛法懂不懂?不懂。虽然天天听,听也不懂。
我学佛第七年出家,九年受戒,我受大戒的时候,是学佛已经九年。讲经,在佛学院教学教了两年,我才去受大戒。受了戒之后,当然这是佛家的规矩,首先要去拜老师,感谢老师教诲的恩德,我的老师是李炳南居士,我到台中去拜他。在慈光图书馆,我还没进大门,他在里面看到我,就跟我招手,指著我:你要信佛。连说了好多声。我走进去,感觉得很茫然,出家两年受了戒了,他叫我信佛。然后叫我坐下,坐下来之后,他说:你懂吗?我说信佛你懂不懂?我说:不太懂。他点点头,他说:你学佛这么多年,又出了家,又受了戒,还在佛学院教学,好像是信佛。我告诉你,有许多老和尚活到八十岁、九十岁,到死都不信佛。这怎么回事情?那个信的标准是什么?你信你会做到。你没做到!你没做到就是不信。不要说别的,五戒十善你做到没有?你为什么没有做到?不信。信,哪有做不到的事情。我才知道李老师讲的标准。就好像摆在你面前,这一块是黄金,这一块是黄铜,随你挑一个,你要是认识,识货,你一定拿黄金。你知道那个价值高,这个不值钱。你不识货,你不认识,这说明什么?你为什么不信佛法。你对佛法不认识,你不了解,你对它有误会。
由此可知,听经是多么重要,教学是多么重要。真正听久、听多了,你才知道这个东西好处,信心才能生得起来。如果我对它一无所知,我就对它相信,这个信叫迷信,迷信没有根,很容易动摇,不起作用。所以佛法讲正信,正信是什么?你对佛法的理有粗浅的了解,不是迷信。我相信佛法是有依据的,正信能不能起作用?不见得。要怎样才能起作用?真信。真信是契入境界,也就是长时间的薰修、听经,他真听懂了,真懂了。佛教我不杀生,我对於一切有生命的有情众生,决定没有伤害的意念,这才叫真正不杀生这一条做圆满了。我绝对不会伤害他,我心里头对他还是不平,还有怨恨,你这个不杀生这条戒,表面上是持,就正如老子所说的,和大怨里头还有余怨,这不究竟不圆满。外面和解,里面没有余怨,这个问题才真正解决。
这一般人听到之后,难,太难!是的,难在哪里?难,从难这当中,你就能体会到你无始劫来的烦恼习气多深!我们一般讲你的业障多重。从这个地方观察出来,知道自己业障重,烦恼重,冤业太深。怎么样化解?学教,听经,读经,受持读诵,读诵太重要。听经也是属於读诵,一遍一遍的听,长年累劫的去听,总有一天豁然大悟,入境界,这一入境界,余怨没有了。诸位要晓得,怎么知道余怨没有了?贪瞋痴慢没有了,余怨就没有了。转烦恼成菩提,什么人?在大乘法里头明心见性的,最低的是圆教初住菩萨、别教初地菩萨,这个时候里面的余怨没有了。余怨没有了,不但你不会再到六道里头来,四圣法界也不来,你永远常住在一真法界,你到这个境界了。
所以变数最有效果、最有力量的,这个变数是觉悟。你要不觉悟,你想变变不过来。那你从这个地方,你就明了,现在这个世间灾难这么多,我们怎样把这个灾难化解?怎样把这个灾难推后、推迟?没有别的,修自己。这个道理现在人不懂得,雍正皇帝懂得,你看雍正讲这「三教理同」,这个上谕里头他讲到,三教的形象虽然不一样,理是一样的,他懂得这个道理。所以真正修学三教的人,虽然是出家,他对於国家民族有没有贡献?有。他自己持戒修行诵经,为国家祈福,有贡献,不是没有贡献。但是这个贡献是一般人看不到。灾难化解了,灾难推迟了,什么原因?世间人不知道,而是什么?而是这个地方三教里头有真正修道人。
真正修道人什么?他改变磁场,也就是说他修行的功行能够转变外面的物质环境,改变不善的磁场,他有这个能力。我们通常讲,佛菩萨慈悲威神加持,就这个意思。世间人只懂得这一句话,这句话里头的内涵不知道。我们如果真正修行,把名闻利养、五欲六尘、贪瞋痴慢、自私自利彻底放下,这放下就是现在人讲,我们做出真正牺牲奉献。这个与诸佛菩萨感应道交,所以这里头就产生变数。这是对世间一切苦难众生做出最大的贡献,那一些苦难众生知不知道?不知道。谁知道?佛菩萨知道,部分鬼神知道。世间人不会感激你,佛菩萨欢喜赞叹,知道的那些善神感激你。我们自己有没有好处?自己好处就是我常讲的灵性的提升,我们求生西方极乐世界品位增高,何以见得?心净则佛土净。你自己修的是清净心,帮助众生化解灾难,这是大福报!你在这里修慧修福。慧,提升自己的层次,你看西方四土,从凡圣同居土提升到方便土,从方便土提升到实报土,从实报土提升到常寂光土。福报,那是你成佛之后,在十方世界教化众生,广度众生是福。念念都是法界虚空界,这个缘太广太大,跟阿弥陀佛完全相应。
阿弥陀佛跟其他诸佛不一样的地方你一定要知道,其他诸佛,他自己都有教区,一个大千世界、两个大千世界,甚至於十个大千世界、一百个大千世界,他教化都有范围的。唯独阿弥陀佛没有范围,阿弥陀佛的教区是遍法界虚空界。所以《无量寿经》上,世尊对阿弥陀佛的赞叹,「光中极尊,佛中之王」。世尊的赞叹是代表一切诸佛对阿弥陀佛的赞叹,这个我们不能不知道。我们同学应当要记住,「十方三世佛,阿弥陀第一」,我们常常念这个偈子,阿弥陀佛为什么是第一,你要明了你才会珍惜,你才会重视。你不明了、不清楚,听到这句话半信半疑,没把它当作一会事情,那么你自己得不到受用。这是讲整个宇宙天天都在变化,所以有常数、有变数。
我常常劝勉初学的同学,你刚刚学佛,从哪里学起?从《了凡四训》学起。我自己是这么学过来的。我读跟佛门有关系的书,第一部就是读《了凡四训》,朱镜宙老居士送给我的。我那一年二十六岁,我读了非常欢喜。我看经,我也跟诸位说,我第一部看的经是《六祖坛经》,丁福保的《笺注》。偶尔的一个机缘,我在台中度假,住在我父亲老朋友的家里,他家里的书,书房的书很多,我看到本线装书,抽出来看看,《六祖坛经笺注》,翻几页看,愈看愈有味道,好像是两天、是三天,我就把这本东西看完。这我第一部看的佛经。愈看愈欢喜,特别是《了凡四训》。
《了凡四训》,朱老送给我这本书的时候,我好像是在一个月当中,一、两个月当中,我记得我从头到尾看了三十遍,印象深刻。你看看了凡先生被孔先生算定的命,那是定数;遇到云谷禅师之后,云谷禅师给他一番开导,叫他认真努力去学习断恶修善,他就真干。干了以后,在每一次考试,每年的收入,生活状况就改变了,跟命里算的不一样,那是变数。孔先生算他的寿命五十三岁,他活到七十四岁,变数。我们每一个人都有定数,命运都有定数,都有变数。变数是什么?加减乘除。为什么每一个人的定数都给人算的都差不多?因为你每天加减乘除幅度都不大,都没有离开这个标准太多,所以一般讲还是相当准确。如果你修的是大善、大恶,那就产生变化。大善,就像了凡先生一样,你这一生事事吉祥如意;要作大恶的人,你的福德就打折扣,寿命也打折扣。打多少折扣?那就看你的造作。所以每天起心动念、言语造作都是加减除乘,一定要知道。
你要是了解这些事实真相,虽然对於佛理了解不深,你会断恶修善,为什么?希望我自己的前途愈来愈光明,愈来愈顺利,这是普通人的一个想法,他一定会这样做法。所以你要不是真的懂,不是真的念得熟,光看一遍,有这么薄薄的印象就丢掉,过几天就没有了,这个不行,这不是念书人,这个得不到受用。真正念书人,古人讲「读书千遍,其义自见」。我们生在这个时代,根性是属於中下根性,环境之恶劣,我们不能不受影响。唯一的办法,多读圣贤书。古人订的千遍,我觉得这是最低的单位,千遍,我们一般讲三年,一天念一遍,念三年。三年当中,一天都不能中断,你就有根,这才真正讲,你或者是求学或者是求道,你扎的有根;没有三年,没有根。我们想想古人讲的千遍,是在那个环境,那个环境比我们现在环境好很多倍,都还三年才扎根,那我们现在?我们现在至少要五年、十年根才扎得下去,说实话。
我们今天这个社会,魔障的力量太大,我们没有法子不受影响,没有法子不受障碍。所以成功先决的条件,就是我自己的方向目标要正确,不达到绝不退转,你才能成功。我在三十岁,接受章嘉大师的教诲,他老人家指出一条道路给我走,要我这一生专门在佛法上做一点贡献。所以我把我的工作辞掉,跟忏云法师住茅蓬,学习出家人的生活,向出家这个目标方向去迈进。在茅蓬里面做义工,修福。修福很重要,人要没有福的话,很苦。
忏云法师不讲经,教我天天拜佛。所以我的功课每天拜八百拜,早晨拜三百拜,晚上拜三百拜,中午吃过午饭之后拜两百拜,这是我的功课。早晚课只打个三皈依,其他的时间读经。在那个时候,他规定我的功课是《印光大师文钞》正续二集,那个时候第三集、什么其他东西都没有,在台湾只有《文钞》正续两集,一共四册,叫我看这个。另外叫我看《弥陀经》,莲池大师的《疏钞》,蕅益大师的《要解》,幽溪大师的《圆中钞》,叫我看这三种注解。而且要我把注解这个科判用图表画出来,我那一画出来之后,才知道佛经不可思议,才知道它思想体系、章法结构之美无与伦比。
这样以后我到台中亲近李老师,听说他那里开班教讲经,我很羡慕,想去听听,旁听。到那个地方,没想到李老师他也就收我,去参加这个班上学习,这才算是入门。所以到台中,我在台中住十年,前面住是一年三个月,这是在家身分,以后离开台中,出家了。出家之后没有多久,又回到台中来亲近他老人家。我一个方向、一个目标,亲近他老人家学教,就是学讲经,我没有学会,我绝不离开。所以许许多多同学遭遇的这些困难,我都懂,我是过来人。
别说在台中那么长的时间,就是当年在台北跟章嘉大师,跟方东美先生,造谣生事的人很多,不受影响。在台中是更是困难,所以那个时候老师跟我说:你发心出来学讲经。那时我出家了,他说:你讲得不好,没有什么问题,别人讽刺你、讥笑你。你要是讲得好,你就走投无路。这他教我的。以后在台北讲经果然走投无路。台北寺庙很多,没有寺庙收我。顶多有些寺庙留你吃一餐饭,你想在那里挂单住一晚上,不可能,变成这样子。所以这才不得已,韩馆长是我的听众,她知道这种情形,她北方人,打抱不平,所以就要我住她家里。我带她到台中去见李老师,把她的想法看法向李老师报告,李老师同意了。我那个时候一举一动都先向老师请教,老师同意,我才住她家里。她在外面张罗,借道场、租道场,邀她所认识的朋友来听经,所以我的讲经没有中断。三十年,在最初的时候,她就是替我做这工作。所以虽然寺庙不能容纳,我这个讲经没中断。到最后发展的是,大概常随众将近五十个人,不少了,无论到哪里讲经,基本听众有五十个人。
所以困难很多,排挤,这都是在所不免。我在台中十年,我很清楚,我来是学经教的,多少人排斥,想尽方法要把我挤走,我能够忍辱。所以李老师肯定,他说我的长处有两个,六度里头有两个,一个布施波罗蜜,一个忍辱波罗蜜。这李老师当众所说的,我有这两个长处。能忍,什么都能忍,你想把我挤走,我常说老师没有叫我走,我绝不离开,我没有学会。我说假如有一天我学会了,我自然会走,我学会了,你们请我,我也不会回来。我有目标,我有方向,不是受小小挫折,小小的几个闲言闲语,我自己就退心,那就完了,那你还学什么?
老师看到你受这些挫折,他在那里也不吭气,这是什么?这是观察你,你受得了受不了。你能受得了,你会成功;你受不了,就算了,你不是法器。这些事情,《禅林宝训》里头有。《禅林宝训》,李老师虽然没有讲这门功课,但是他指定我要看。老师指定我们的东西,儒家的东西是《五种遗规》,出家人的东西《禅林宝训》,这两本书很重要。这老师指定的功课,我在那里面学到了很多东西。所以在日常生活中遭遇到的时候,我能不受影响,我能平平稳稳度过,我能用善心善意对待找麻烦的人。为什么?要长时期跟他们大家往来,天天见面;如果每天见面,板著面孔不说话,这多难为情。所以小怨小结立刻化解,从我们自己本身主动化解掉,不能叫它严重化。十年平安无事,不是容易事情。
我们学佛这么多年来,经验告诉我们,事实告诉我们,修行修什么?就是修包容,就是修忍辱,就是修耐心,就是修慈悲。你们诸位想想是不是这样?最近这十几年来,我所提到的真诚、清净、平等、正觉、慈悲,就修这个;看破、放下、自在、随缘、念佛。修行纲目要简单、要少,我们才有用功下手著力之处;你搞得太多太杂,功夫用不上力,愈简单愈好。你看最近这两、三年来,我们提倡更简单,四个字「纯净纯善」。我们的心要纯净,我们的行要纯善。纯净就是真诚、清净、平等、正觉、慈悲;纯善就是看破、放下、自在、随缘、念佛。功夫才真正得力,真正得受用。
在日常生活当中,决定要记住,大事化小,小事化无。决定不容心里面有丝毫怨愤,这是不善。世尊在《十善业道经》里面教给我们,菩萨这是我们向往,我们想得到,这学位!菩萨是佛门里面的学位名称。菩萨常念善法,思惟善法,观察善法,不容毫分不善夹杂。这个开示非常重要。我们有丝毫不善夹杂在里面,我们就不能、就拿不到菩萨的学位。虽然我们是个凡夫,我们的目标是争取菩萨学位,这大乘法里头。怎样做个菩萨?菩萨法的纲领就是六度四摄。六度四摄是修行指导的纲领,最高的指导纲领,永恒不变的指导纲领。循著这个指导纲领去做,那你一定会发现,在你这一生过程当中会产生非常大的变数,是你真正意想不到的。这里面有真实的智慧,有真实的福德,有无量的相好,它的根跟柢都是教理,教理就是真实智慧。
那我们要想具足真实智慧,你就不能不学经教,所以经教真的是很重要。我自己这一生得力,自从接触到佛法,这五十三年天天读经,我要一天不读经,这一天就很茫然,就觉得空过。天天读经,读经亲近诸佛菩萨,要跟魔外(外是外道)远离。魔外是什么?这诸位要晓得,凡是一切不善的、负面的,都是属於魔外。所以我几十年来不看电视,广播、歌舞、电影统统都绝缘,连报纸都不看。现在最近这些年来,至少有十年,连时间观念都没有。从前我还戴手表,有时候还挺考究的,现在都没有。你问我现在是几月,我还晓得三月,问我几号就不知道,星期几就不晓得,几点几分不知道,没有这个概念,修清净心。这些概念都没有,哪里还有是非人我?是非人我对我们的伤害就太大,一定要放下。放下不是利益别人,对自己有大利,大利是什么?纯净纯善。那不学教,不听经,把佛号放在心上。
我们是凡夫,烦恼习气很重,敌不过业力,受不了外面境界诱惑,那这个经就不能不听,每天至少听两个小时,一天都不能中断,你去试试看,你会得利益。听经的时候要专注,不能说一面听,一面在开玩笑,心不在焉,那你什么都得不到,你要非常专心,你才能得受用。老师教学,看哪个学生有没有成就,他也没有神通,他就看学生在听课的时候专不专心?这个人每一堂课都专心,这个人将来一定有成就。听经的时候不专注,很随便,甚至於还讲闲话,这个人不容易有成就。他不是神通,都是观察你学习的心态,观察你生活的言行,知道你有没有前途。现在时间到,这首偈我就讲到此地,清凉大师的注解,诸位自己可以做参考。
诸位同学,请看「光明觉品」光照千界偈颂第二首看起。我们把经文念一遍,对对地方:
【我性未曾有。我所亦空寂。云何诸如来。而得有其身。】
这几天我到首都坎培拉去参加中国大使馆的一个宴会,同时利用这个机会也参观了国会政府的机构。因为我们空闲的时间很多,在国会逗留了四个小时,承蒙政府官员的接待,我们有这么一个机缘做了很详细的参观。我们也见到公民部长跟以前移民部的老部长,也跟总理打个招呼,因为他们正在开会,没有时间出来接待。我们也参观了这开会的一些状况。这每一次的参观我们都在学习,所以我们总是要记住老师的话、佛菩萨的话(佛菩萨是我们的根本老师),人一生都在学习,一天都不能空过。无论在什么场所,只要你留意,你会学到很多东西。
学就是觉,觉就是佛,学佛就是学觉悟,一切人、一切事、一切物,觉而不迷。看到善的地方,我们要学习,想想我们自己有没有;如果有,我们要保持,如果没有,我们要学习。看到不善的地方,我们要反省自己有没有;有,要改过、要自新,没有,要记住,希望自己以后永远不会犯这种过失。我们要有这种心态来学习,天天有进步,一天都没有空过,我们的生活非常充实,非常快乐,福慧增长。所以要懂得学习,要会学。这佛法里头常讲善学,善学就是你会学,你知道怎样学习,你也学得很好,没有一法与佛法不相应。我们学佛的人没有离开佛陀,学基督的人没有离开基督,学《古兰》的人没有离开真主,善学,善学这两个字妙极!
回来,我休养了一天,今天起我们的经照常启讲。我想我的身体已经恢复的差不多。今天讲两个小时,明天讲两个小时,后天我们就恢复正常,上午两个小时,下午两个小时,我们每天还是要照常讲四个小时。这首偈上一次跟诸位讲过,我们今天还继续来讲,因为上一次讲意思未尽。这首偈很重要,从偈子、偈文表面上来看是一个问号。这个问号带给我们很多很多的启示。
第一句『我性未曾有』,我的本性,我的本性有没有?当然有,怎么会讲未曾有?这个未曾有是我们六根接触不到。佛在大经上讲性是真正的自己。禅宗里面寻求的是什么?「父母未生前本来面目」。父母未生前本来面目是什么?就是性。所以宗门修学最高的目标,就是明心见性,见性成佛。见性的人就是成佛之人,我们就称之为佛,他不是凡夫。
性,那很难见,难在哪里?眼看不见,耳也听不到,鼻也闻不到,舌也尝不到,手也摸不到,不但这五根接触不到,你心里头起心动念也想不到,这个事情麻烦。它在哪里?它无处不在、无时不在,遍法界虚空界。所以未曾有它不是物质。我们讲的物质范围很大,色声香味触法都叫物质,我们六根所接触的;六根都接触不到。六根里头的意根,意是我们的思想、我们的想像,起心动念的想像能够缘得到的是识,不是性。《华严经》上讲的「唯心所现」,那个心就是性,这个心跟性是一个意思,唯心所现,就是整个宇宙是唯心所现。「唯识所变」,它产生变化,变化无量无边的法界,我们现在科学家讲的无量无边不同维次空间。这样大的变化,这变化是识。识,我们能想像得到,我们意根能缘得到,但是意根缘不到性,所以说未曾有。这个未曾有不是断灭,不是真的没有。所以这句话的意思你一定要懂。
『我所亦空寂』。「我」都没有了,它不是物质,那用现在的话说,它是能量,它不是物质,所以说是无我,佛家讲无我,但是大乘佛法又讲常乐我净。所以我们没有深入研究佛法的人,都说释迦牟尼佛说话常常矛盾,你看一会说无我,一会又说有我,到底是有我还是无我?世尊说话绝对没有矛盾,他讲的是事实真相。那么讲常乐我净,常乐我净是真有。常乐我净里面的我,是不是个物体?不是。那个我,也就是讲的能量。所以无我跟这个我意思是相通的,这个话就很难很难懂。所以今天哲学里头都没有办法,哲学里头是讲相对的,有无是相对的,佛法里面有无是一不是二,这东西不好懂。所以我们用现代人这些逻辑,这个思惟的方法,甚至於辩证法,都没有办法解释。有就是有,无就是无,怎么有跟无是一不是二?
我以前年轻的时候,四十多岁,在台湾主持大专佛学讲座,那时我担任总主讲。有一次我就想到我们应当,这个佛法里头有因明,因明就是逻辑、就是辩证法。我的老师方东美先生,这是哲学专家也是佛学家,我就想邀请他来给同学开这门课。我到他家里去跟他谈,他老人家说:不行,大乘佛法超越逻辑辩证法。他说:因明,佛法重视因明,因明是对中下根讲的,是对初学讲的,到某一个阶段之后,这东西不起作用。我想很有道理。所以他那个时候就告诉我,他说:你们这个讲座不要开这个课。我最后想想他讲的有道理。华严境界里逻辑辩证法统统用不上,因为他讲空讲有是一桩事情。在某一种状况之下,他讲空,那就是从能现能变的能量上来讲,他讲空寂,它不是物质;从能量变成了形相,就是变成了物质,这个时候讲有,有不是真有,所以有跟空是一。有是幻有,所以《般若经》上常常用「梦幻泡影」来做比喻。
诸位要晓得,大家《金刚经》念得多,你去看看六百卷《大般若》,佛讲这个话总讲了有千次以上。所以这么大部的经,你从头到尾念一遍,它有它的好处,重要的地方,它重复几百遍,重复一千多遍。所以这一部经念完之后,当然你都记不住,但是重要的东西你全记住,它重复遍数太多。在修学心态上、方法上来讲,你看「受持读诵,为人演说」这一句话,就是《金刚经》上都讲了十几遍。这一卷里头讲了十几遍,你就想六百卷里头讲多少遍?所以这给你很深很深的印象。那菩萨学佛,从初发心到无上道,实际上讲就是这一句。我要接受,我要保持,我常常要读诵,我要为人表演,那就是说我做出样子来给人看,有人来问我,我跟他解释。你看不就是这个,这句话就这个意思。
「受持读诵,为人演说」。佛教菩萨,从初发心到无上道到成佛,这个事情就是佛菩萨的生活,就是佛菩萨的工作,就是佛菩萨的事业,天天要干。我们现在这几年来提倡的是「学为人师,行为世范」,跟这句话是一个意思。而实际上,「学为人师,行为世范」这八个字,要跟「受持读诵,为人演说」这八个字来比较,还是佛讲的这一句圆满透彻,彻底。学为人师,我怎么学法?行为世范,我要怎么行?他这八个字里头,受持读诵为人演说,自行化他,他讲尽了。言语,你想想看多简单、多好记!你只要天天这样做,一生受用无穷。不能够契入佛法,就这八个字忘掉了。
经典上所讲的,我有没有接受?比学的意思还深。他受了,学,学了他未必受,受,是学有心得才叫受。你看持,保持,这个受是契入,契入他能保持。所以他才能把它变成自己的思想见解、生活行为,那就是演这个字。自自然然的,日常生活就是表演,自行化他,我自己这样做,让别人看,别人看了之后,慢慢受感动,这就是化他。人家看到你这个形象,他有所感动,他就向你请教。请教,那就跟他讲;他不请教,不请教就不讲,为什么?缘没成熟,他感的还不够深。
我们过去在美国、在加拿大遇到当地人。在美国,我们在达拉斯、在加州都遇到同样的美国人,都是我们的邻居,几乎天天见面。有一次就来问我,问我们是做什么的?为什么你们生活这么快乐?不论在什么时候看到你们都是满面笑容,都是很快乐、很轻松,这他们感受到。我们就介绍给他,我们是学佛的。他说佛是什么?我们就告诉他,佛就是快乐。他说这个好!我说:佛是清净,佛是长寿,身心健康。他说这个我们要学。我说欢迎你来。因为他们都是基督教徒,我说:你们星期天进教堂,星期六到佛堂,来学快乐清净、健康长寿,不冲突!这就意思都说了。
在加拿大有一次,因为我们身上常常带著念佛机,阿弥陀佛的佛号不间断,他们听到,他就来问:你这是什么音乐?让人听到的时候这么舒服,一点都不会感觉到烦躁。我说这是阿弥陀佛的佛号。他问佛号什么意思?就介绍给他,欢喜!他说你这个机器什么地方有得卖?我们就送给他。这些就是演说,演说都是全方位,没有一切限制。所以你想想看学佛怎么个学法?八个字讲完。凡是学佛,不论你出家在家,你没有得到受用,这八个字你完全忘掉,你违背了。
佛家的理讲得透彻,讲得圆满,那就是它没有对立。你看我们今天世间人讲哲学,无论东方、西方的哲学,哲学很多问题不能解决,为什么原因?它对立,它空有是对立;那佛法不是,佛法是圆融的,空有是一不是二,那再讲自他是一不是二。在我们世间,自他是对立的,这一对立,你们就想想,今天我们讲化解冲突,对立就是冲突的根,根源。冲突都是从很小地方起来的,小小的不如意生起来烦恼。那佛在经典里面教导我们,这就是我们中国人常讲「大事化小,小事化无」。小冲突起来的时候,不要把它变成大冲突,化无。佛教我们什么?把对方想作是我们自己的父母,我们自己的父母说几句重话,我们听到了还能计较吗?这个方子好。这个办法在从前是非常有效果。
可是我又想到的是今天的社会难,今天社会儿女不听父母的,不尊重父母,常常跟父母吵架,甚至於还有杀害父母的。所以在这个时代讲弘法利生,比从前困难十倍、百倍都不止。那真的要什么?要我们一般人常讲,要做最大的牺牲奉献,要做最大的忍辱、忍让,不为自己,为众生、为社会。所以今天布施波罗蜜、忍辱波罗蜜是我们修行的重点,不能忍要忍,不能让要让。最究竟圆满的牺牲奉献,天天要做忍辱仙人,天天要接受歌利王的考验,是很苦,是很难,但是成就不可思议。我们今天一天的成就,可以说要跟从前那些菩萨诸佛来比,我们也超过他十倍、百倍。所以今天真正肯修行的人,我们想像当中能体会得到,诸佛菩萨、一切善神对你是无比的恭敬,无比的敬佩。为什么?他要在我们现在这个时代,这种环境,他也未必能成功。他们生活那个时代环境好,矛盾冲突少,所以他能成功;他生在我们这个时代,他未必能成功。人同此心,心同此理。所以说今天是要智慧才能化解。
念佛能不能化解?念佛还是对於善根深厚的人行,中下根性的人都很难。中下根性的人智慧少,因为念佛是修定,他没有智慧,他内心里头有烦恼习气,贪瞋痴慢除不了,这个东西常常起现行、常常作祟,把你修学的功夫破坏,问题在这个地方。我也想到,我不是不知道这个事情,可是今天讲经说法的人少,幸亏我们生在这个时代有高科技,我们有网路、有卫星电视,流通录音带、录相带、光碟来做补助。可是这样做法,我们还是非常辛苦,最重要的后继有人,真正有发心的人,这种发心的人都不是凡人,凡人不肯牺牲奉献,凡人受一点点委屈就退心。那不是凡人,当然就是我们佛门所说的再来人,他生到这个世间来,他不是为他自己享福,不是为这个。他来干什么?他是来受苦受难,是来拯救众生。他要有这么一个愿望来的时候,这个人就不是凡人。
我讲经曾经跟诸位同学做过报告,我生活在农村,从小就受苦受难,十三、四岁失学,家穷,缴不起学费,自己去工作,要赚钱养活自己。我十四岁就要自己养活自己,不敢乱用钱,因为家里太苦,所以尽量节省,每个月还能寄一点钱给我母亲。一个人常常坐在河边树下就想,我到这个世间来干什么?我为什么要到这个世间来?我很少跟一般小朋友去玩,年轻人玩。玩的时候,那差不多是十岁以前,在农村里面。到十三、四岁受苦的时候,失学、懂事的时候,我很少跟一般同学们玩。我自己就思索我为什么?那是在抗战期间,看到的是颠沛流离,家破人亡,天天逃难,这给我印象非常深刻。所以在那个时候发心,我到这个世间来,应该是帮助这些苦难同胞。所以说是从那个时候,我就真的思想见解这一生的方向都走上救苦救难,牺牲奉献,舍己为人。
那从哪里下手?因为我失学,所以我就头一个想到的是,怎么样能叫天下所有的这些儿童,不再因为家庭贫困而失学,我就想这个问题。所以我到二十几岁的时候,我就很成熟,我有方向、有目标。因为失学,所以对於学习就非常重视、非常珍惜,因为别人学习有学校念,我没有学校念。我一面工作一面想学习,自修,自修很困难,遇到难题不能解决,这怎么办?我就请教好的老师。我心里头有个想法,如果我是一个好的老师,有这么一个年轻人来向我请教,我一定是很热心的来教他。我将心比心,真正好老师一定是这种态度。所以我跟他不认识,我打听,我给他写信。果然不出我想像预料之外,这些教授、老师们都给我回信,跟我约时间到他家去见面,大多数都在家庭。见面之后都很乐意指导我、教我。
所以我那个时候到台湾没有多久,我认识十几位教授,都是用写信的方法,而且这些教授好,有的时候他给我介绍,这认识很多。所以我的星期假日就更忙,我要去跟这些学者们,跟他们学习。在平常我所去的地方,很多同学都晓得,我去的地方是图书馆、书店,娱乐场所里头找不到我,我有时间会到书店去看书,到图书馆看书,我一生是这样学习过来的。
跟定一个老师,魔障一定会现前,我的经验很丰富。你看我跟方先生,这真跟他学了,他老人家也真肯教;我跟章嘉大师,跟李老师,在我周边的人对於老师的批评,那都是负面的不是正面的,很多很多人。如果我们要一听他的话就退了心,对老师信心丧失,我们的前途就毁掉了。所以我听别人批评老师,我是用儒家所讲的一个态度,如闻别人批评我们父母之过,「耳可得闻,口不可得言」,我听了之后没有回应,不敢说。但是我绝对不会把他的那些批评,影响我对老师的尊敬、对老师的学习,不受影响,我能学得成功。
如果听人家一造谣言,对老师信心丧失,那我就完了。这些事情,《阿难问事佛吉凶经》里头都讲到。所以我幸亏好,还有这么一点根,善根。我那时候想什么?我亲近老师,我常常跟他接触;你们批评他的人,你们跟他接触很少,了解不够。再说,夫子常讲「人非圣贤,孰能无过;过而能改,善莫大焉」。你听说那过失,那过失是什么时候的?前几个月,前几年。他现在改了,现在没有了,我跟他的时候,我没有看到。我们要懂这个道理,不能随著境界转,我们才会有成就。
清凉大师给我们讲得更好,这些话在《四十华严》五十三参里面说的。文殊菩萨教善财童子参学,教善财童子用什么样的心态去参访,里面就说了,最重要的不见善知识之过。你要见善知识之过,你这一生就没指望,就学不成。善知识纵然真的有过,不知道这个善知识是不是佛菩萨应化来的,也许他示现这个过失是度某一类众生,我们不知道。所以他说权实难知。这个权是什么?就是佛菩萨大权应化,故意装这种过失,也是度众生的,我们哪里知道?所以以后我们学佛,在深入经藏之后明白,世间有没有恶人?一个恶人都没有。恶人是什么?是佛菩萨大权示现来教我的,这就是夫子讲的三人行必得吾师。善财童子一生能成无上道,凭什么?就凭这个,心目当中没有恶人。自己的心善行善,恶人在他眼睛里面都变成善人,这个高明,佛法里面讲「境随心转」,我转境界,不是境界转我。
凡夫之所以不能成就,是境界转变自己,自己随著境界转,那就苦了;圣人他转境界,无论什么境界到他面前,统统都变成善,都变成美好的。恶人、恶事,恶的现象是什么?是我们自己无始劫烦恼习气在那里起现行,在那里发作。好像人发病一样,正常的,发完之后就报掉、就没有了。你不能不让他发作,一发作之后就好了。我们要用这个心态学才行。但是这个心态,佛菩萨、古圣先贤讲得很多,为什么我们学不会?学不会是经上讲的诸法实相我们不了解。就是宇宙人生的真相,我们不知道;如果知道,自然就化解。佛菩萨教给我们这些方法,轻而易举就做到,一点都不困难。
我在日本冈山参加联合国的会议,他们在讨论怎么样化解冲突,促进和平,我最后发言,提出我的一个看法。我说这个问题要真正能够落实、能够实现,必须把我们自己根本的一个错误观念要纠正过来。大家听我这个话,就很注意听。我能看得到大家的态度很认真、很注意听我讲下面的话。我说什么错误态度?在平常我们处事待人接物,总是感觉到我是对的,别人是错的,我说这个就是矛盾冲突的根,矛盾冲突的源头。要化解,要从根、要从源头上你才能真正化解。如果不是从根本,不是从源头,那就是老子所讲的「和大怨」,就是很大的这个怨恨,我们来做和平的工作,把他调解、调和,老子讲「必有余怨」,就好像那个水源混浊,你从河流当中去搞,你没有从源头。源头混浊,你从当中用什么样的化学方法把这个水变成清洁,它再流过来又混浊,必有余怨。「安可以为善」,这怎么能叫善?我们今天要做的是要把老子这句话,应当说和大怨,必使无怨,这才可以为善矣。我们从根本,根本是起心动念,我说我们这个念头错了,你起心动念你对立,宇宙是和谐的,我们身体是和谐的。我常常用这个例子跟大家讲,大家能够接受。
我们不知道整个宇宙、一切众生跟我们是一体,一个生命共同体,这是个基本观念,正确的认识。所以然后我才说,我们念头换过来,别人是对的,我是错的;别人错了也是对的,我对了也是错的。我说这个话,大家都很惊讶!怎么我对了也是错的?我说是的,我要没有错,我就不到这个世间来,我到这个世间来就错了。这大家慢慢想,才能回味到这个味道。如果从权的方面来说,这就是菩萨示现,我们自己帮助这个时代苦难众生,彻底牺牲奉献。彻底牺牲奉献就是我对也是错的,大家听了说:难,太难!所以我最后就告诉他,是难,但是我们真正能够这样做,就是我们对於化解冲突,促进世界和平,我们真正做到了最大的贡献。
其实正本清源,就是教育。我能够在这个境界里头,是五十三年大乘佛法的薰陶,我明白了,我觉悟了,我一定要这样做,我不这样做,我就错了。我这样做,我小时候这个愿望才真正能落实,帮助一切苦难众生。我要求全世界全人类、一切众生,平等对待,和睦相处,我自己心里头还要跟人跟事跟物对立,冲突是永远不能够化解。所以我必须从自己内心跟一切人、一切事、一切物,没有矛盾,没有冲突,我从自己内心化解。然后自自然然的,就成熟这个思想见解,落实在自己日常生活当中,工作处事待人接物,和睦吉祥。
所以在今天,大乘法里面讲第一义,什么是第一义?能与一切众生和睦相处,第一义,能够以平等对待一切众生是第一义,能够谦虚忍让是第一义,牺牲奉献是第一义。我们以这个心、这个行,我常说临命终时念一声佛号都能往生。祖师大德讲的话没错,你要没有这个思想,没有这个见解,没有这种行持,你一天到晚念阿弥陀佛,一天念二十个小时,也是古人讲的喊破喉咙也枉然,为什么?你内心的矛盾对立没有化解,你跟佛的愿行不相应。我们只要求我们的心、我们的愿、我们的行跟阿弥陀佛完全相应,念佛号往生,那真的若一日、若二日到若七日,我念一天佛号就能往生。古大德讲得更妙,那也是佛说的,「临终十念一念决定往生」。你要知道,临终一念十念,你千万不要听误会,你平常有修行的底子,平常心清净慈悲,「心净则佛土净」,条件统统具足,最后一声是喊阿弥陀佛来接引,一喊他就来。你平常没有这个功夫,你天天一天念几万声都没用处,不相应。所以古人讲得好,「一念相应一念佛,念念相应念念佛」。这首偈里最重要的就是叫你要知道这个事实真相,无我、无我所。
所以后面这是疑问,『云何诸如来,而得有其身』。如来都是彻底觉悟,彻底明了,如来怎么会有身?如来有没有身?没有身,能现身,能现无量无边身。虽现无量无边身,他有没有执著?没有,这个你要知道。所以空跟有是一不是二。身是有,有是幻有,空是真空,真空就是幻有,幻有就是真空。所以他有用,他不是死的,他不是无用的,能现一切身。虽现一切身,绝不执著这是我的身,他没有这个执著。我是什么意思?我是主宰的意思,我是自在的意思。他真正得大自在,他真正有主宰,这个主宰就是自己做得了主,不被环境影响。我们今天看到人家对我们讲了几句不好听的话,我们就要呕气几天都还化解不了,这就不自在,这无我,你做不了主。顺境里面不起贪念,逆境、逆缘里面不生一点烦恼,你真正做得了主。无论顺境逆境,你都是自在,你不受影响,这才叫真正是我。所以四净德里头,常乐我净是讲这个道理,是讲这个事实。
诸佛菩萨示现在十法界,你仔细去观察,他有常乐我净,凡夫没有。凡夫何以没有?凡夫不了解宇宙人生的真相。这佛经上讲诸法实相,他不了解,他受外头境界影响,所以他苦,没有智慧。他到这个世间来,不是乘愿再来,他是业力来的。前世造的这个业因,现在受这个果报,这就是大乘经里头佛常讲人生酬业。你看这四个字就把你为什么会到人间来的这个原因说出来,是来酬偿你过去生中造的业报。你过去曾经修五戒十善,所以你感得这一生人身的果报,这叫引业,引导你在六道里头人道来投生。你这一生的享受,富贵穷通,那是满业,你过去生中修的善跟不善的果报。所以每个人到这个世间是两种果报,佛法讲引业跟满业不同。你要把这些事实搞清楚搞明白,你的心定了。见到富贵你不会羡慕,见到贫穷你也能忍受。为什么?我自作自受。你也懂得怎样改善,虽然业是定的,定是常数,常数里头有变数,变数操纵在自己手上。现在时间到,我们下个小时来跟诸位谈变数,变数能化解。
诸位同学,我们接著来谈谈变数。佛在经上常常告诉我们宇宙人生的真相,这个现象确确实实唯心所现,也就是用今天科学家的说法,所有物质是能量变现出来的。能量在某一种条件之下,它会变成物质,物质到最后一定还回归到能量。它变现成为物质,物质存在的时间很短,短到我们没有法子想像,所以佛法里头常讲不生不灭。
如果果然没有生灭,你讲不生不灭,不是废话吗?实在讲是有生有灭。有生有灭跟不生不灭是一个意思,它又不对立,又是圆融的,这我们很难懂。那就是说它生灭的速度太快,快到什么程度?我们今天讲,你看平常我们用照相机,一般我们照相,照普通一般的画面用什么样的速度?百分之一秒,两百分之一秒,大概都是用这种速度。我们照移动的目标,像飞机,现在的喷射机我们去照它,我们用什么速度?五百分之一秒。五百分之一秒,飞机在空中飞行,我们照下来是不动的,看得很清楚那个画面。其实它在空中是以很大的速度在飞行,五百分之一秒的时候,它就不动。
佛告诉我们,真正这个物体的现相,凡所有相它那个移动的速度多大?用秒来计算,《仁王经》上讲一弹指有六十刹那,一刹那有九百生灭。我们现在弹指,我们弹得很快,我一秒钟弹四次,四乘六十再乘九百,恰恰好是两个十万八千。用秒来算,二十一万六千分之一秒,这不是五百分之一秒,不是,二十一万六千分之一秒,你怎么能知道这个东西它有生灭?我们今天看电影,一般电影片子,照在银幕上这个动画、这个画面只是二十四分之一秒,就是它一秒钟它的镜头开关二十四次,换二十四个底片,幻灯片,换二十四个幻灯片,我们已经觉得这个电影看起来很逼真,那是二十四分之一秒,它是生灭的。二十四分之一秒已经把我们就骗住,我们就以为那是真的。现在要跟你讲,要快到二十一万六千分之一秒,你怎么能知道它是假的?它在那里动。实际上佛在《仁王经》上说的这个话是方便说,不是真实说。我讲这一段经文,这在《华严经》前面「世界成就品」讲过,我记得我用了七、八个小时,讲这一个问题。实际上,它的生灭是亿万分之一秒,不是二十一万六千,那个太慢,真正的速度是亿万分之一秒。所以几乎生灭同时,讲不生不灭、讲生灭是一个意思,这是事实真相。
知道事实真相,你才真正相信、真正肯定《金刚经》上所说的,「凡所有相,皆是虚妄」、「一切有为法,如梦幻泡影」,你对这个现象里头,你还会有贪瞋痴慢吗?不会有。为什么?你念头才一起,已经是空的,已经不存在。所以你对任何境界,你不会起心动念,你对极乐世界、华藏世界、天堂,你不会起一念贪恋的念头,不可能;纵然阿鼻地狱、三途境界现前,你不会有一念瞋恚的念头。你会在所有境界里头一念不生,就是我常讲的不起心,不动念,不分别,不执著,在这个境界里叫一真法界。你对於诸法实相,你才真正能看得清清楚楚明明了了,绝对不会起心动念,这是什么人?这就是诸佛菩萨,法身菩萨入这个境界。你在一切境界里头,还会起心动念,还会分别执著,你对於这个事实真相茫然无知,你不了解。
佛法修行,修什么?这个道理大家一定要懂得,清凉大师在《华严经》跟我们讲的这个次第,信、解、行、证。我们今天对佛法有没有信?说老实话半信半疑,信的成分少,疑的成分多。对佛法了不了解?说老实话是一无所知。如果你说这个又好像懂得,又好像不懂,说这个话对你是恭惟你,为什么?这在相似位中。相似位是什么人?阿罗汉,辟支佛,菩萨(权教菩萨),在四圣法界里头人。我们做不到,我们真的对佛法一无所知,为什么?你真正要是懂得,你会做到。你没做到!你在日常生活当中所表现的都是烦恼习气。你仔细观察,仔细去思惟,是非人我、贪瞋痴慢,你所表演的是这一套。这一套,博地凡夫,对佛法懂不懂?不懂。虽然天天听,听也不懂。
我学佛第七年出家,九年受戒,我受大戒的时候,是学佛已经九年。讲经,在佛学院教学教了两年,我才去受大戒。受了戒之后,当然这是佛家的规矩,首先要去拜老师,感谢老师教诲的恩德,我的老师是李炳南居士,我到台中去拜他。在慈光图书馆,我还没进大门,他在里面看到我,就跟我招手,指著我:你要信佛。连说了好多声。我走进去,感觉得很茫然,出家两年受了戒了,他叫我信佛。然后叫我坐下,坐下来之后,他说:你懂吗?我说信佛你懂不懂?我说:不太懂。他点点头,他说:你学佛这么多年,又出了家,又受了戒,还在佛学院教学,好像是信佛。我告诉你,有许多老和尚活到八十岁、九十岁,到死都不信佛。这怎么回事情?那个信的标准是什么?你信你会做到。你没做到!你没做到就是不信。不要说别的,五戒十善你做到没有?你为什么没有做到?不信。信,哪有做不到的事情。我才知道李老师讲的标准。就好像摆在你面前,这一块是黄金,这一块是黄铜,随你挑一个,你要是认识,识货,你一定拿黄金。你知道那个价值高,这个不值钱。你不识货,你不认识,这说明什么?你为什么不信佛法。你对佛法不认识,你不了解,你对它有误会。
由此可知,听经是多么重要,教学是多么重要。真正听久、听多了,你才知道这个东西好处,信心才能生得起来。如果我对它一无所知,我就对它相信,这个信叫迷信,迷信没有根,很容易动摇,不起作用。所以佛法讲正信,正信是什么?你对佛法的理有粗浅的了解,不是迷信。我相信佛法是有依据的,正信能不能起作用?不见得。要怎样才能起作用?真信。真信是契入境界,也就是长时间的薰修、听经,他真听懂了,真懂了。佛教我不杀生,我对於一切有生命的有情众生,决定没有伤害的意念,这才叫真正不杀生这一条做圆满了。我绝对不会伤害他,我心里头对他还是不平,还有怨恨,你这个不杀生这条戒,表面上是持,就正如老子所说的,和大怨里头还有余怨,这不究竟不圆满。外面和解,里面没有余怨,这个问题才真正解决。
这一般人听到之后,难,太难!是的,难在哪里?难,从难这当中,你就能体会到你无始劫来的烦恼习气多深!我们一般讲你的业障多重。从这个地方观察出来,知道自己业障重,烦恼重,冤业太深。怎么样化解?学教,听经,读经,受持读诵,读诵太重要。听经也是属於读诵,一遍一遍的听,长年累劫的去听,总有一天豁然大悟,入境界,这一入境界,余怨没有了。诸位要晓得,怎么知道余怨没有了?贪瞋痴慢没有了,余怨就没有了。转烦恼成菩提,什么人?在大乘法里头明心见性的,最低的是圆教初住菩萨、别教初地菩萨,这个时候里面的余怨没有了。余怨没有了,不但你不会再到六道里头来,四圣法界也不来,你永远常住在一真法界,你到这个境界了。
所以变数最有效果、最有力量的,这个变数是觉悟。你要不觉悟,你想变变不过来。那你从这个地方,你就明了,现在这个世间灾难这么多,我们怎样把这个灾难化解?怎样把这个灾难推后、推迟?没有别的,修自己。这个道理现在人不懂得,雍正皇帝懂得,你看雍正讲这「三教理同」,这个上谕里头他讲到,三教的形象虽然不一样,理是一样的,他懂得这个道理。所以真正修学三教的人,虽然是出家,他对於国家民族有没有贡献?有。他自己持戒修行诵经,为国家祈福,有贡献,不是没有贡献。但是这个贡献是一般人看不到。灾难化解了,灾难推迟了,什么原因?世间人不知道,而是什么?而是这个地方三教里头有真正修道人。
真正修道人什么?他改变磁场,也就是说他修行的功行能够转变外面的物质环境,改变不善的磁场,他有这个能力。我们通常讲,佛菩萨慈悲威神加持,就这个意思。世间人只懂得这一句话,这句话里头的内涵不知道。我们如果真正修行,把名闻利养、五欲六尘、贪瞋痴慢、自私自利彻底放下,这放下就是现在人讲,我们做出真正牺牲奉献。这个与诸佛菩萨感应道交,所以这里头就产生变数。这是对世间一切苦难众生做出最大的贡献,那一些苦难众生知不知道?不知道。谁知道?佛菩萨知道,部分鬼神知道。世间人不会感激你,佛菩萨欢喜赞叹,知道的那些善神感激你。我们自己有没有好处?自己好处就是我常讲的灵性的提升,我们求生西方极乐世界品位增高,何以见得?心净则佛土净。你自己修的是清净心,帮助众生化解灾难,这是大福报!你在这里修慧修福。慧,提升自己的层次,你看西方四土,从凡圣同居土提升到方便土,从方便土提升到实报土,从实报土提升到常寂光土。福报,那是你成佛之后,在十方世界教化众生,广度众生是福。念念都是法界虚空界,这个缘太广太大,跟阿弥陀佛完全相应。
阿弥陀佛跟其他诸佛不一样的地方你一定要知道,其他诸佛,他自己都有教区,一个大千世界、两个大千世界,甚至於十个大千世界、一百个大千世界,他教化都有范围的。唯独阿弥陀佛没有范围,阿弥陀佛的教区是遍法界虚空界。所以《无量寿经》上,世尊对阿弥陀佛的赞叹,「光中极尊,佛中之王」。世尊的赞叹是代表一切诸佛对阿弥陀佛的赞叹,这个我们不能不知道。我们同学应当要记住,「十方三世佛,阿弥陀第一」,我们常常念这个偈子,阿弥陀佛为什么是第一,你要明了你才会珍惜,你才会重视。你不明了、不清楚,听到这句话半信半疑,没把它当作一会事情,那么你自己得不到受用。这是讲整个宇宙天天都在变化,所以有常数、有变数。
我常常劝勉初学的同学,你刚刚学佛,从哪里学起?从《了凡四训》学起。我自己是这么学过来的。我读跟佛门有关系的书,第一部就是读《了凡四训》,朱镜宙老居士送给我的。我那一年二十六岁,我读了非常欢喜。我看经,我也跟诸位说,我第一部看的经是《六祖坛经》,丁福保的《笺注》。偶尔的一个机缘,我在台中度假,住在我父亲老朋友的家里,他家里的书,书房的书很多,我看到本线装书,抽出来看看,《六祖坛经笺注》,翻几页看,愈看愈有味道,好像是两天、是三天,我就把这本东西看完。这我第一部看的佛经。愈看愈欢喜,特别是《了凡四训》。
《了凡四训》,朱老送给我这本书的时候,我好像是在一个月当中,一、两个月当中,我记得我从头到尾看了三十遍,印象深刻。你看看了凡先生被孔先生算定的命,那是定数;遇到云谷禅师之后,云谷禅师给他一番开导,叫他认真努力去学习断恶修善,他就真干。干了以后,在每一次考试,每年的收入,生活状况就改变了,跟命里算的不一样,那是变数。孔先生算他的寿命五十三岁,他活到七十四岁,变数。我们每一个人都有定数,命运都有定数,都有变数。变数是什么?加减乘除。为什么每一个人的定数都给人算的都差不多?因为你每天加减乘除幅度都不大,都没有离开这个标准太多,所以一般讲还是相当准确。如果你修的是大善、大恶,那就产生变化。大善,就像了凡先生一样,你这一生事事吉祥如意;要作大恶的人,你的福德就打折扣,寿命也打折扣。打多少折扣?那就看你的造作。所以每天起心动念、言语造作都是加减除乘,一定要知道。
你要是了解这些事实真相,虽然对於佛理了解不深,你会断恶修善,为什么?希望我自己的前途愈来愈光明,愈来愈顺利,这是普通人的一个想法,他一定会这样做法。所以你要不是真的懂,不是真的念得熟,光看一遍,有这么薄薄的印象就丢掉,过几天就没有了,这个不行,这不是念书人,这个得不到受用。真正念书人,古人讲「读书千遍,其义自见」。我们生在这个时代,根性是属於中下根性,环境之恶劣,我们不能不受影响。唯一的办法,多读圣贤书。古人订的千遍,我觉得这是最低的单位,千遍,我们一般讲三年,一天念一遍,念三年。三年当中,一天都不能中断,你就有根,这才真正讲,你或者是求学或者是求道,你扎的有根;没有三年,没有根。我们想想古人讲的千遍,是在那个环境,那个环境比我们现在环境好很多倍,都还三年才扎根,那我们现在?我们现在至少要五年、十年根才扎得下去,说实话。
我们今天这个社会,魔障的力量太大,我们没有法子不受影响,没有法子不受障碍。所以成功先决的条件,就是我自己的方向目标要正确,不达到绝不退转,你才能成功。我在三十岁,接受章嘉大师的教诲,他老人家指出一条道路给我走,要我这一生专门在佛法上做一点贡献。所以我把我的工作辞掉,跟忏云法师住茅蓬,学习出家人的生活,向出家这个目标方向去迈进。在茅蓬里面做义工,修福。修福很重要,人要没有福的话,很苦。
忏云法师不讲经,教我天天拜佛。所以我的功课每天拜八百拜,早晨拜三百拜,晚上拜三百拜,中午吃过午饭之后拜两百拜,这是我的功课。早晚课只打个三皈依,其他的时间读经。在那个时候,他规定我的功课是《印光大师文钞》正续二集,那个时候第三集、什么其他东西都没有,在台湾只有《文钞》正续两集,一共四册,叫我看这个。另外叫我看《弥陀经》,莲池大师的《疏钞》,蕅益大师的《要解》,幽溪大师的《圆中钞》,叫我看这三种注解。而且要我把注解这个科判用图表画出来,我那一画出来之后,才知道佛经不可思议,才知道它思想体系、章法结构之美无与伦比。
这样以后我到台中亲近李老师,听说他那里开班教讲经,我很羡慕,想去听听,旁听。到那个地方,没想到李老师他也就收我,去参加这个班上学习,这才算是入门。所以到台中,我在台中住十年,前面住是一年三个月,这是在家身分,以后离开台中,出家了。出家之后没有多久,又回到台中来亲近他老人家。我一个方向、一个目标,亲近他老人家学教,就是学讲经,我没有学会,我绝不离开。所以许许多多同学遭遇的这些困难,我都懂,我是过来人。
别说在台中那么长的时间,就是当年在台北跟章嘉大师,跟方东美先生,造谣生事的人很多,不受影响。在台中是更是困难,所以那个时候老师跟我说:你发心出来学讲经。那时我出家了,他说:你讲得不好,没有什么问题,别人讽刺你、讥笑你。你要是讲得好,你就走投无路。这他教我的。以后在台北讲经果然走投无路。台北寺庙很多,没有寺庙收我。顶多有些寺庙留你吃一餐饭,你想在那里挂单住一晚上,不可能,变成这样子。所以这才不得已,韩馆长是我的听众,她知道这种情形,她北方人,打抱不平,所以就要我住她家里。我带她到台中去见李老师,把她的想法看法向李老师报告,李老师同意了。我那个时候一举一动都先向老师请教,老师同意,我才住她家里。她在外面张罗,借道场、租道场,邀她所认识的朋友来听经,所以我的讲经没有中断。三十年,在最初的时候,她就是替我做这工作。所以虽然寺庙不能容纳,我这个讲经没中断。到最后发展的是,大概常随众将近五十个人,不少了,无论到哪里讲经,基本听众有五十个人。
所以困难很多,排挤,这都是在所不免。我在台中十年,我很清楚,我来是学经教的,多少人排斥,想尽方法要把我挤走,我能够忍辱。所以李老师肯定,他说我的长处有两个,六度里头有两个,一个布施波罗蜜,一个忍辱波罗蜜。这李老师当众所说的,我有这两个长处。能忍,什么都能忍,你想把我挤走,我常说老师没有叫我走,我绝不离开,我没有学会。我说假如有一天我学会了,我自然会走,我学会了,你们请我,我也不会回来。我有目标,我有方向,不是受小小挫折,小小的几个闲言闲语,我自己就退心,那就完了,那你还学什么?
老师看到你受这些挫折,他在那里也不吭气,这是什么?这是观察你,你受得了受不了。你能受得了,你会成功;你受不了,就算了,你不是法器。这些事情,《禅林宝训》里头有。《禅林宝训》,李老师虽然没有讲这门功课,但是他指定我要看。老师指定我们的东西,儒家的东西是《五种遗规》,出家人的东西《禅林宝训》,这两本书很重要。这老师指定的功课,我在那里面学到了很多东西。所以在日常生活中遭遇到的时候,我能不受影响,我能平平稳稳度过,我能用善心善意对待找麻烦的人。为什么?要长时期跟他们大家往来,天天见面;如果每天见面,板著面孔不说话,这多难为情。所以小怨小结立刻化解,从我们自己本身主动化解掉,不能叫它严重化。十年平安无事,不是容易事情。
我们学佛这么多年来,经验告诉我们,事实告诉我们,修行修什么?就是修包容,就是修忍辱,就是修耐心,就是修慈悲。你们诸位想想是不是这样?最近这十几年来,我所提到的真诚、清净、平等、正觉、慈悲,就修这个;看破、放下、自在、随缘、念佛。修行纲目要简单、要少,我们才有用功下手著力之处;你搞得太多太杂,功夫用不上力,愈简单愈好。你看最近这两、三年来,我们提倡更简单,四个字「纯净纯善」。我们的心要纯净,我们的行要纯善。纯净就是真诚、清净、平等、正觉、慈悲;纯善就是看破、放下、自在、随缘、念佛。功夫才真正得力,真正得受用。
在日常生活当中,决定要记住,大事化小,小事化无。决定不容心里面有丝毫怨愤,这是不善。世尊在《十善业道经》里面教给我们,菩萨这是我们向往,我们想得到,这学位!菩萨是佛门里面的学位名称。菩萨常念善法,思惟善法,观察善法,不容毫分不善夹杂。这个开示非常重要。我们有丝毫不善夹杂在里面,我们就不能、就拿不到菩萨的学位。虽然我们是个凡夫,我们的目标是争取菩萨学位,这大乘法里头。怎样做个菩萨?菩萨法的纲领就是六度四摄。六度四摄是修行指导的纲领,最高的指导纲领,永恒不变的指导纲领。循著这个指导纲领去做,那你一定会发现,在你这一生过程当中会产生非常大的变数,是你真正意想不到的。这里面有真实的智慧,有真实的福德,有无量的相好,它的根跟柢都是教理,教理就是真实智慧。
那我们要想具足真实智慧,你就不能不学经教,所以经教真的是很重要。我自己这一生得力,自从接触到佛法,这五十三年天天读经,我要一天不读经,这一天就很茫然,就觉得空过。天天读经,读经亲近诸佛菩萨,要跟魔外(外是外道)远离。魔外是什么?这诸位要晓得,凡是一切不善的、负面的,都是属於魔外。所以我几十年来不看电视,广播、歌舞、电影统统都绝缘,连报纸都不看。现在最近这些年来,至少有十年,连时间观念都没有。从前我还戴手表,有时候还挺考究的,现在都没有。你问我现在是几月,我还晓得三月,问我几号就不知道,星期几就不晓得,几点几分不知道,没有这个概念,修清净心。这些概念都没有,哪里还有是非人我?是非人我对我们的伤害就太大,一定要放下。放下不是利益别人,对自己有大利,大利是什么?纯净纯善。那不学教,不听经,把佛号放在心上。
我们是凡夫,烦恼习气很重,敌不过业力,受不了外面境界诱惑,那这个经就不能不听,每天至少听两个小时,一天都不能中断,你去试试看,你会得利益。听经的时候要专注,不能说一面听,一面在开玩笑,心不在焉,那你什么都得不到,你要非常专心,你才能得受用。老师教学,看哪个学生有没有成就,他也没有神通,他就看学生在听课的时候专不专心?这个人每一堂课都专心,这个人将来一定有成就。听经的时候不专注,很随便,甚至於还讲闲话,这个人不容易有成就。他不是神通,都是观察你学习的心态,观察你生活的言行,知道你有没有前途。现在时间到,这首偈我就讲到此地,清凉大师的注解,诸位自己可以做参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