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方广佛华严经 (第一二三五卷) 2004/3/25 澳洲净宗学院 档名:12-017-1235
诸位同学,请看「光明觉品」光照百界偈颂最后一首看起,我们把经文念一遍:
【或见心寂静。如世灯永灭。种种现神通。十力能如是。】
这首偈是示现入般涅盘,不妨神用。这段文我们也讲了很长的时间,清凉大师让我们参考「离世间品」来解释这一首偈。「离世间品」总共有十句,前面四句跟诸位同学介绍过,今天我们从第五句看起。五、六、七讲一桩事情,我们还是一句一句的来看。
第五句「示无常力不可转故」。无常这个现象不能够转变,为什么不能转?我们先要晓得这个原因。无常说的是十界六道依正庄严,都是无常法,确实这是有很大的能力在主宰著。这个能力是什么?能力就是妄想分别执著。诸位想想看,妄想分别执著你有什么方法能转?如果不把妄想分别执著断掉,十法界、六道的依正庄严就是生死不断,或者我们说生灭不断。在中国古人,古人讲的话稳,讲终始不断,并不是终了就完了,它终了下面又开始。像我们世间时分里面来讲,过年,腊月三十尽了,这一年完了、到头了,可是第二天又是来年初一,终始不断,就是这么个道理产生的现象。世尊给我们做入般涅盘这个示现,也就是教我们体会「无常力不可转」。可是你入般涅盘的境界,在无常的十法界里面,你还是得自在。为什么?这很明显的你不受十法界生灭变化的影响,你不受它的影响,这就是世尊在楞严会上所讲的「若能转物,则同如来」,这两句话在这里讲很恰当。
如来是什么?如来住涅盘的境界,这前面说过如来住的是无住涅盘,不住生死,不住涅盘,两边不住,中道也没有。两边不住,要住中道,你还是有个住处,有住处就错,无住就对。《金刚经》上你看看最精采的一句话,「应无所住,而生其心」,这个境界我们晓得法身菩萨有,他们证得。他们确确实实两边不住,中道也不住,这就是示现入般涅盘。因为他不住,所以他的作用无量无边。遍法界虚空界,哪个地方众生有感,他立刻就应,这就是清凉所讲的不妨碍神通作用,这不妨碍。何以能不妨碍?因为他无住。无住就是无念,有念就有住。
那我们今天修净土的人,念阿弥陀佛,我们要问我们是有住还是无住?给诸位说,我们有住。我们现在要把心住在阿弥陀佛上,因为无住我们做不到。就是这里这一句话,「无常力不可转故」,无住做不到。你为什么心里头总有念头,念头的起灭就是无常力。外面境界,念头生的,一切法从心想生。念头不是真的,前念灭后念生,说刹那生灭那个时间已经太长,已经不是事实真相,但是佛用这一句话让我们去体会,就是说明生灭的时间极其短暂,短暂到几乎生灭同时。这到底是怎么回事情?佛在大乘经教里常讲,这就叫做无始无明薰习成就的习气,这个习气难断。
什么叫习气?很难懂,这些术语。古大德有个比喻,比喻得很好,比喻盛酒的酒瓶。盛酒的酒瓶,把这个酒倒干净,一点都没有,瓶子擦干净,确确实实一点都没有,酒没有了,闻闻瓶子还有味道,这味道叫做习气。这个酒很容易把它倒掉、除掉,习气难除。这个习气就是在此地讲的无常力。断习气需要时间,空酒瓶,盛酒的这个空瓶子你不要塞住,打开,瓶口打开,你放个半年、放个一年再去闻闻,味道没有了,它需要那么长的时间,急不得。这种功夫,实在讲就是华藏世界诸菩萨所用的,叫什么功夫?无功用道。就是此处不能用一点点力,你用一点点力,错了!完全是随缘。这里头的意思深,绝对不能起心动念。
真的不起心、不动念,任运断最后的这个无明习气。你要问有没有方法帮助他?你仔细观察《华严经》上四十一位菩萨,他们自己的修行,无功用道,但是不妨碍应化在十法界里面普度众生。这我们就明白了,应化在十法界,无我!无我当然就无我所,我与我所真放下,那么示现这个身,既有身,当然你就有附带的这些东西;身需要饮食,需要穿衣服,需要居住的生活环境,这就是我所。我、我所不是为自己,是为一切众生;这我、我所都是教化众生的工具,现在人讲的道具。所以形相上好像是有,示现跟一切众生没有两样,骨子里头完全不一样。里面怎么样?里面,这一切众生他有妄想分别执著;佛菩萨示现,里面决定没有妄想分别执著,这不相同。没有妄想分别执著,他这个身是智慧身,他生智慧,他这个身是法身,他这个身得大自在。不像此地所说,你看看第五、第六、第七,清凉大师注解里面讲这三句,这三句「明生死无我,不自在故」。这「次三句」就是讲的五、六、七。
「我」在佛法的定义里头,第一个定义就是主宰。我们这个身能不能做主宰?不能。我要自己能做得了主,那我年年十八多好!我不要衰老,我不要生病,我不要忧虑,我不要烦恼,我自己做得了主。我虽然都不要,这些东西统统都来,这就说明做不了主。所以你从定义上去观察,哪来的我?你做不了主宰。我第二个重要的意思就是自在。我们能不能自在?不自在。身体精神处处都受限制、都受障碍,不自在。在我们这个心理、身体,你去找,找不到主宰,找不到自在,这就说明无我。
所以修行人,契入境界的人,他不再执著这个身是我,他不再执著周边所有环境是我所。这个观念没有,断掉,这就能入佛门。身见破了,《金刚经》上讲的「我相,人相,众生相,寿者相」,这四相里面,除了我相是我,其他的四相,人相、众生相、寿者相都是属於我所,我、我所空,这空就是不执著,形相上有,心里没有,就是说事有理无,相有性无,那就对。理无、性无就是住涅盘;相有、事有就是住生死。住涅盘就不住生死,住生死就不住涅盘,他两边都不住,所以叫不住生死,不住涅盘,这叫无住涅盘。两边不住是两边都住,住涅盘,清净寂灭;住生死,广度众生。所以两边不住是两边都住,要懂这个道理。
虽然做种种示现,决定没有执著,决定没有分别,决定没有起心动念过。不起心、不动念,无明断了;不分别,尘沙烦恼断了;不执著,见思烦恼断了,这三种断尽了,示现在这个世间。示现在这个世间,你看看佛菩萨有没有执著?看起来有。他为什么会有?示现恒顺众生,众生执著,我随著你的执著而执著;众生分别,我随著你的分别而分别,自己确实没有执著、没有分别。你执著这是一枝笔,我也说它这是一枝笔;你说这是,我总不能说不是。你执著,我没有执著,我随顺你,你就很容易懂,很容易接受。你分别这是红色的,我也叫红色的,佛菩萨的分别执著是这个样子,你要懂。不像我们世间人,我们世间人坚固执著,他不晓得这个相是假相、妄相,分别执著也是虚妄。
所以佛法在世间,不坏世间法,永远是「恒顺众生,随喜功德」。完全随顺你,然后慢慢的再教导你,把你的境界向上提升,到一定的时候才给你说出诸法实相,它的真相。你不到这个程度,不跟你说。说了怎么?说了起争论,你不能接受。佛法是无诤法,你看六祖在《坛经》里面说过,「此宗本无诤,诤即失道意」,诤就不是道。因此诸佛菩萨教化众生,无有定法可说,完全是随缘。就是顺著众生的根性,顺著众生的程度,顺著众生的欲望,顺著众生现前的生活环境,没有一样不顺。这个道理很深,这个道理妙极,我们要能体会到。
我们要想帮助佛教化众生,你得学会这一套理论,学会这一套方法,那就是说无论在什么境缘当中,绝对没有自己意思在里头。我们看许多法师大德、在家的居士建立道场,初建立的时候还没有看到,大家都赞叹。道场建立之后,麻烦来了,争权夺利,把佛法忘得一干二净,什么原因?他有我,他有我所,麻烦就来了。菩萨建立再大的道场,他里面一团和睦,什么问题都没有。这原因是什么?无我,无我所。正因为这一个事实存在,所以印光法师在这个时代教导我们建小道场,住众不要超过二十个人。这住众当然是出家人,在家人也行,不超过二十个人,生活容易,道场愈小愈好,大家不争!送给他,他也不要,他嫌小。人住在这个道场里面不起贪心,不起贪心就没有瞋恚心。这是在现前这个时代,如何能让我们心安理得,一心向道。祖师这个说法,妙绝了。
道场大,这里头有些财力,容易引起住众的贪心,容易引起他的恶念。所以道场生活,实在讲能维持,苦一点好,清苦。换句话说,这个道场送给人,人家不要,就是引不起人的贪心。没有贪心,他就没有瞋恨。瞋恨是贪不到,他才生嫉妒瞋恨。根本这个地方他都不想要,他的恶念就不会生。祖师给我们说的真话,非常有道理,我们自己应当多想想。我们今天净宗学院的道场,这是有一位马来西亚的赖居士要送我们一个图书馆,我们想这个图书馆是我们道场最后的一个建筑。图书馆建成之后,不要再扩充,到此为止。大家把心安定下来,一心办道,这个要紧!
道场的兴旺是看你这个道场有多少人成就,有多少开悟的,有多少往生的,有多少证果的。这是道场之兴旺。绝对不是说香火鼎盛,人丁兴旺,那个不是道场兴盛,道场兴盛是讲成就。我们在《西方确指》里面读到觉明妙行菩萨,他们只有十二个人,比印光大师讲的还要小,印光大师讲二十个人,他只有十二个人,真的是个小道场修行,十二个人统统成就,这还得了,这不得了!再想想我们净土宗开山创教的祖师,是东晋时代的慧远大师,这个大家知道,他在庐山建念佛堂,一百二十三个人志同道合,大家在这个道场里面共修,不下山。到道场里面就发愿在这个地方往生,一百二十三个人各个成就,这多殊胜、这多庄严!决不是他那个道场建筑的富丽堂皇,不是的。建筑很简陋,生活很清苦。
这是世尊教我们,以戒为师,以苦为师。生活清苦一点,人心在道上;生活太优裕,人心就在贪瞋痴慢上,他在烦恼里面,不相应。所以真正修行人,总是苦一点好,总是有一点不足才好。所以古德常讲「道人常带三分病」。就是这个道理。这个三分病是什么?吃,吃不饱,晚上睡,睡不好,三分病是在这里。为什么?你睡的时间少。世尊当年在世,僧团,这大家都知道一千二百五十人,多半时间都在野外,树下一宿,日中一食。睡眠的时间,中夜,中夜是我们现在晚上十点钟到两点钟;十点钟睡觉,两点钟就要起来。他们那时候睡觉不是躺在地下睡,他们都打坐,这是中夜睡眠,两点钟就要起来活动。我们现在末法时期众生,业障重,四个小时睡眠绝对不够,至少要六个小时、要八个小时,才能恢复疲劳。所以睡眠不足,这是病;饮食不足,这是病,常带三分病。它的好处到底在哪里?好处叫你对这个世间没有贪恋,在这里。你的出离心,就是想脱离三界六道轮回这个意念很强。
如果在这个世间,财色名食睡这个五欲你都得到,而且非常丰足,西方极乐世界不想去了,为什么?我这里不错,这里很快乐!没错,是很快乐,你是有福报,你能享几天?你这几天快乐享完之后,你怎么办?这问题来了。最现实的,人身失掉之后,你有没有把握你来生还得人身、你来生还享福?你有没有把握?这一生没有修福,只知道享福没有修福,这失了人身之后,很不容易得人身。
得人身是五戒十善,你想想看你有没有做到?我常常跟同学们说,五戒十善,自己很认真、很老实给自己打分数,至少要打八十分,来生得人身才靠得住,肯定不失人身。如果拿不到八十分,来生得人身是个问号,这是真的不是假的。五戒十善要做到百分之八十,不是个容易事情。你想想看身口意,不杀生、不偷盗、(我们不讲出家说在家)不邪淫、不妄语、不两舌、不恶口、不绮语,不贪、不瞋、不痴,不容易做到。早晚清静的时候,自己要认真反省,不反省,永远迷惑,永远以为自己修得不错,到最后不能往生,还堕三途。这个时候人往往容易生起恶念,这个恶念是什么?佛骗了我,佛法是假的不是真的。你看我多认真修行,修得这么好,为什么我死了之后还堕三途?那个时候见阎罗王,阎罗王给你说法,告诉你错在哪里。这个时候太迟,后悔莫及。
接著下面第六句「示一切有为不随心住,不自在故」。一切有为就是一切生灭法,凡是生灭法都叫做有为。换句话说,这一切有为法不可能随你的意思。我们恭惟人家都是说假话,不是说真的。祝你事事如意,这是一句虚妄的客套,不实在。怎么可能事事如意?佛在这里给我们讲真话,为什么不能事事如意?因为事事都是有为法,有为法有生有灭,从妄想分别执著而生。妄想分别执著是千变万化,怎么能如你意?所以要晓得不随心住,不自在故。下面一句。
「示一切三有皆如幻化,不坚牢故」。这三句都是讲生死,都是讲不自在,都是讲无我、无我所。这句是讲一切现象。三有,这个「有」就是有生有灭、有因有果,三是讲三界,欲界、色界、无色界,就是讲三界的因果都不是真实的。就是《金刚经》上所说的,「一切有为法,如梦幻泡影」。所以「三有皆如幻化」,这个三有就是讲六道,整个六道都是幻化不是真实的,刹那刹那在变化,告诉你「不坚牢」。不坚牢就是它不是永恒不灭。迷了,这个境界就现前,觉了这个现象就没有。永嘉大师《证道歌》上讲得好,「梦里明明有六趣,觉后空空无大千」。梦是迷,迷的时候清清楚楚有六道轮回,造善业,感三善道的果报;造恶业,决定不免三恶道的果报。因缘果报,丝毫不爽。
这几天,我身体没有完全复元,每天讲两个小时,空闲时间比较多,我在看《藏经》,在看《道藏》。我们佛教《大藏经》跟《道藏》里面所讲的六道里头的因果,说得非常详细。尤其是《大藏经》里面,这一部分我们会把它摘录出来,将来放在我们的网路上,提供同学们做参考,才知道起什么样的念头,就现什么样的果报。这些就是佛在大乘经上常说的「一切法从心想生」。地狱多少?无量无边,天堂也是无量无边。一念善,就有一个善因;一念恶,就有一个恶的种子。这个种子遇缘,它就起现行,因缘不实在,果报也是梦境,但是你不能说它没有。我们一般人常常会作梦,有些人告诉我他恶梦太多,常常在恶梦里头吓醒,还心有余悸。这梦是什么?是你自己阿赖耶识里面的种子起现行。梦中有境界,今天我们讲那是不同维次空间。境界怎么现出来?是从念头现出来。所以人的恶念无边,地狱无边;善念也无边,天堂无边。
由此可知,人要是没有恶念,就没有地狱,就没有三途;人要是没有善念,那就没有天堂。十法界依正庄严从心想生,《华严经》上讲的唯识所变。识就是妄想分别执著,十法界是这个东西变现出来的。所以华藏、极乐它不是十法界,为什么?这些人把这一切善恶念头都断了;恶念断,决定不造恶业,善虽然做,不著相。所以他心地清净、真诚、平等、正觉。这里面都没有夹杂妄想分别执著,决定不夹杂。夹杂那就变成识,识变现的十法界。转识成智,十法界就没有,那就是「觉后空空无大千」,展现出来的叫一真法界,在我们这个经里面称华藏,在净宗里面称极乐世界。华藏、极乐是唯心所现,没有识变,不同就在此地。唯心所现,这里头有我,这里头有自在,这里头有坚固;凡是识变的,决定无我,决定不自在,决定不坚固。这些事实真相不能不知道。现在时间到了。
诸位同学,我们接著看「离世间品」这一段文的第八句「示涅盘性究竟坚牢,不可坏故」。清凉大师在注解里面跟我们讲,「八明涅盘是坚,即自在我,亦兼常义」。这说得非常好,说得太简单,我们初学的人还是很难懂。清凉大师知道,也非常慈悲,所以他还有注解,这个注解在《钞》里面,我们看这段《钞》,「疏,八明涅盘是坚即自在我者,涅盘二十七云」。这是引用《大涅盘经》第二十七卷,经文上说「我者谓大涅盘」。你看看这是佛经上讲的,佛经上讲我,我是什么意思?大涅盘就是我,我就是大涅盘。
你没有证得大涅盘,你没有入大涅盘,哪来的我?所以世间人常常讲到常乐我净,讲这四个字,常乐我净,佛说有名无实,有这四个字的名没有实在。就如同我们现在社会里面常讲的真善美,诸位想想,我们今天的社会上有没有真善美?没有。再看看历史上过去各朝各代、中国外国有没有真善美?也没有。所以真善美对我们来讲有名无实。佛告诉我们,常乐我净有,不是没有,六道里头没有,十法界里头没有,一真法界里头有。换句话说,真善美,六道里头没有,十法界里头也没有,一真法界有,一点都不假。
我们再看清凉大师引用《涅盘经》里面所说的,我们将这个文念一念,这个涅盘二十七说,「我者谓大涅盘,上第二云,我者即是如来,自约别义,至下当释」,下面还有解释,「今明涅盘,故说涅盘为我义耳,言亦兼常义者,以有坚牢言故。然常已配法身,故此属我」。所以这个我是主宰、是自在、是坚牢,就是不可坏,是真,绝对不是妄。大乘佛法里头常说「父母未生前本来面目」,学佛修行终极的目的是什么?就是把父母未生前本来面目找回来。把真我找回来,不是没有我,有我!我们现在是把这个常乐我净迷失了,迷失自性,这是性德。诸佛菩萨大慈大悲教导我们破迷开悟,把这个东西找回来。
世尊为我们示现,他老人家一生示现就是无住涅盘,这个地方讲的无住处涅盘,实在说真正能发现、能体会的人还并不多。我们在《金刚经》上,须菩提尊者发现、体会到了,当然这些都是属於示现。那我们想一想,须菩提尊者跟释迦牟尼佛,是早期就跟佛。世尊宣讲《阿含经》的时代,在鹿野园说四谛法度五比丘,这是释迦牟尼佛最初说法。这五个人当中就有一个证果,开悟证果,憍陈如尊者。所以憍陈如第一个证阿罗汉果。他是谁?就是《金刚经》上说的歌利王。忍辱仙人就是本师释迦牟尼佛,佛讲的话兑现了。他被歌利王割截身体的时候说将来我成佛,头一个度你。鹿野园说四谛法,真的,头一个憍陈如尊者证阿罗汉果。生生世世累劫的因缘,这一点佛示现告诉我们事实真相。
要知道我们与每一个人、每一个众生,你喜欢他也好,你讨厌他也好,都不是这一生的因缘,过去生中累劫的因缘,我们迷惑不知道。如果我们晓得这个事实真相,我们处事待人接物用心就不相同。累劫因缘要珍惜,不善的要改善,善的要好好的保持。连美国凯西都说:世间每一个人在他一生当中,绝对没有一桩事情是偶发的,绝对没有一桩事情是无因而起,与前世有关系。你晓得与前世有关系,你就晓得与后世有关系,因果通三世,这是事实真相,不能不知道。所以佛法常常提倡的是惜缘,你要珍惜这个缘。你要明了缘,你才会珍惜;不明了,你不会珍惜。不善的缘,要懂得改善。
现在这个社会上,我们常常听到消弭冲突,这个话是西方人提出来的;在古老的中国,不会用消弭两个字,肯定是用化解。化解冲突,不能够消弭冲突,化解。为什么?真的冲突解除。如果用消弭的方法,是能把这个冲突化解,但是仇恨在。仇恨结下来之后,生生世世冤冤相报没完没了。你解决了没有?没有解决。眼前解决了有后遗症,化解没有后遗症,是真的解决。所以我们要懂得怎样化解,不要留到来世,这是正确的,这是应当要做的。无量劫来,我们迷惑颠倒,不知道跟多少众生结了冤仇,有了过节。所以从什么地方看出来?从我们日常生活当中、工作当中、处事当中,你看遇到许许多多的障缘,人家找麻烦,障碍你,做好事,好事多磨。磨从哪里来?磨是过去生中累劫结的。如果没有因,这个人障碍我,他为什么不障碍他?他毁谤我,他为什么不毁谤那个人?的确,他跟那个人没有缘,他跟我有这个缘,这个道理要懂。
人绝对不是只有这一生,这一生我们会检点,这个人我跟他无缘无故,这一生当中没有过节,他为什么来找我麻烦?他为什么这样讨厌我?你要晓得过去生中。假如我们的业障消了,不要消别的,执著放下,见思烦恼断了,我们就有神通,就知道过去世,宿命通。阿罗汉能通五百世,他能看到过去五百世,这五百世当中我跟哪些人结了怨,现在在这一生当中又碰到,那修行人碰到之后总想化解,以真诚、以善意、以慈悲全心全力来补偿,对他特别好。特别好能不能化解?不能。什么才能化解?智慧,帮助他破迷开悟,他要一觉悟,这问题就彻底化解。所以化解问题的方法,就是诸佛菩萨给我们表演的现身说法,现身说法才能真正化解。化解所有一切的冲突,能令世界上所有一切众生,我们和睦相处,相亲相爱,互助合作,它能落实!你不懂这个不行。
这几天,我看《道藏》,《道藏》前面有雍正皇帝五篇文章。第一篇以前我们看过,我们在《大藏经》上看到,《十善业道经》前面雍正有一段上谕,我们曾经讲过,讲《十善业道经》的时候讲过,把它当作序文来讲。在《道藏》里面看到的它后头还有一半,才知道《大藏经》上是节录,后面一半略掉了,后头一半很好。看了他这几篇序文之后,我很受感动。我们今天在做这个世界上宗教团结、种族团结。雍正皇帝当时在位的时候,他就在做!他讲儒释道是一家,儒释道是三个不同的宗教,他就搞宗教团结,就搞宗教的和睦。唯有和,大家能和睦相处,互相尊重,互相学习,社会才能安定,世界才会和平,国家才会兴旺。雍正皇帝讲得真好,我们很难得遇到这一篇全文,这个全文我会好好的讲一遍。昨天我看,我把这个句读圈出来,段落画出来,我让我们同修重新打字,把段落句读统统都加上去,这样子,我们现在人看起来很容易看。他的文字虽然是文言文,并不是很深,文字好,说理非常清楚、非常透彻,难得的好文章。
所以释迦牟尼佛的示现,使我们想到须菩提在般若会上,就是金刚般若会上赞叹「希有世尊」,这是我说出须菩提是早期就亲近释迦牟尼佛。释迦牟尼佛讲《阿含经》十二年,讲《方等经》八年,就二十年,讲《般若经》二十二年。《金刚经》是在讲般若中间讲的,第十六会讲的,至少这二十二年当中,我们算它当中也是十年,三十年。释迦牟尼佛讲经差不多在三十年前后讲《金刚般若》,须菩提在这个时候才看出来,看出释迦牟尼佛示入般涅盘不妨神用,所以赞叹希有世尊。
而释迦牟尼佛这一种示现,不是每天都在示现吗?每天都是这样的。著衣持钵入舍卫大城乞食。乞食回来,不是在外面乞了就吃,回来吃;外面托钵,托钵大家统统回来之后,一起吃饭。吃完饭之后,洗足,洗脚,洗好之后,这才打坐,敷座而坐。这天天这样的,你看看须菩提尊者看了三十年,才看出门道出来。我们晓得如果不入这个境界,看不出来;换句话说,须菩提尊者跟释迦牟尼佛三十年,入佛境界。他懂得,释迦牟尼佛日常生活当中表演的那都是涅盘境界,就是佛在《金刚般若》上所讲的「应无所住,而生其心」。
佛是住无住涅盘,这个经上讲无住处涅盘。须菩提尊者要不入这个境界的话,他看不出来。入这个境界就是成佛,法身、般若、解脱都现前。我们晓得须菩提对释迦牟尼佛的赞叹,就是赞叹自己很幸运,庆幸自己,自己跟佛一样契入这个境界。但是同学当中还有很多没入这个境界,於是向释迦牟尼佛请教,「应云何住,云何降伏其心」。那么这一问一答,这就是《金刚经》的般若法会,让这一班同学也能在这个时候悟入,须菩提尊者当发起众。这是告诉我们「一门深入,长时薰修」,他这个一门,一个老师,跟释迦牟尼佛真是跟一辈子,佛到哪里去,他们就跟到哪里去,常随众,这一千二百五十五人。这些人,最后释迦牟尼佛给我们说实话,不是凡人,不是小乘;换句话说,不是真正小乘阿罗汉、辟支佛,都是诸佛如来法身大士。释迦牟尼佛来唱戏,唱主角,他们来唱配角,来跑龙套,表演给我们看。让我们看了听了有所领悟,知道回头是岸。
这是说明跟佛三十年才入境界,我们学佛不能不著急,也不能著急;著急错了,不著急也错了。不能不著急,我们希望自己也能在这一生当中成就;但是你要著急的时候是障碍,决定不能成就,所以又不能著急。那不能著急,这就一定要遵守「一门深入,长时薰修」。长时薰修里面,这一门深入著重在信解,长时薰修著重在行证。我要把我所信的,要把我所解的,落实到自己生活当中,落实到自己的思想见解言行,我起心动念、言语造作,决定跟佛经典上所说的相应,这才是行证,你真行!唯有真行,不定在什么时候豁然大悟。释迦牟尼佛托钵回来,饭吃好,脚一洗,在那里盘腿而坐,敷座而坐的时候,这么一个动作,天天都在做,这一天忽然触动了须菩提尊者,大彻大悟。这都是教我们,我们天天看,天天看也看不懂,不定哪一天看懂。般若会上,须菩提开悟;佛灭度之后,在中国祖师大德种种示现,也令大众开悟,这我们在语录上看到的。你看看《五灯会元》千七百则公案,比比皆是,功夫没有白费,真有成就。
这是从无常,无常法证得真常,证得究竟坚固。这里头的意思很深,我们凡夫一般人所领悟到的,见性,性真常,没有怀疑。再给你说,你要悟入之后,相也真常。这就不懂了,相怎么会有真常?相有生有灭。凡夫看的这个相是有生有灭,圣人看这个相不生不灭。为什么不生不灭?根本没有相。我们凡夫是看错,看走了眼,不懂,我们很难懂。为什么相也不生不灭?现代科学家告诉我们,物质不灭,精神也不灭。物质怎么不灭?物质变成能量,能量又会变成物质,只是在变幻无常,其实没有消灭,这科学家说的。佛法比这个说得更细微更清楚。佛法讲这个现象,就以大家熟知的《金刚经》为例子,《金刚经》讲这世间所有一切现相是什么?叫一合相。一是什么?是基本的物质。所有一切现相是基本物质组合、聚合所现的相。这个一是什么东西?佛法叫微尘。世界,世界是微尘聚集现出来的。那世界有没有?世界没有,有微尘。微尘聚,就看到世界;微尘散,世界就没有了。
所以佛讲这个真相,聚,世界有没有生?没有生。散,世界有没有灭?没有灭。为什么?世界是幻相,不是真的,是微尘聚。微尘聚散,世界没有生灭。如果你要懂得这个道理,人死了,四大分散,人是个假象。五蕴聚合的时候,没有生,五蕴散开之后,哪里有灭!这才是事实真相。所以佛家讲缘生。缘聚,这个相就现前;缘散,相就灭了。只有缘聚缘散,哪有生灭这种事情。缘聚的时候,你误会了,你误认了,你执著他是生;缘散的时候,你执著他是死,在这个里头生起喜庆悲哀,你生起这些烦恼,七情五欲是从你幻觉里面产生的,哪里是事实。讲到真正的事实,《六祖坛经》上说得很好,「本来无一物」,现在还是无一物。过去如是,现在、未来亦如是,这叫不可坏法,这叫究竟坚固。所以真相如此。非常可惜,这六道凡夫、十法界众生看走了眼,没有见到事实真相。我们再看底下这一句。
「示一切法无生无起,而有聚集散坏相故」。这就是我刚才讲的,我没有看底下这一句经文。那我们看看既然有这么一段经文,清凉大师有注解,我们看他这第九段的注解,「翻有为以明净德。不净者,即有为法,故言聚散。净者,诸佛菩萨正法,名无生起。然是性净涅盘,随缘生死,即相之性,方为正法」。这段注解很长,后面《钞》里头还有注解,注解的注解。我们先说,翻是反面,反过来说。有为的反面是无为,真如无为。这是显明性德本来清净,这是真的,这是坚固的,这是本有的,永远不会失掉。现前?现前我们迷失了本性,妄想分别执著当家作主。这个妄想分别执著不是真的,是妄念,刹那生灭,这个我们能体会得到。
我们这个念头不能保持,刹那刹那,前念灭后念生,我们讲胡思乱想。不但你醒的时候胡思乱想,你睡著也胡思乱想。胡思乱想在作梦,你要没有胡思乱想,不会作梦。所以这个妄念昼夜不停,不管你是醒著是睡著,妄念统统都在动,伏也伏不住,断也断不掉,这就是凡夫为什么不能脱离六道,为什么不能够回归到般涅盘,原因就在此地。它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力量?这是无量劫以来薰修的,迷惑的,愈迷愈深,愈迷它这个力量愈大。所以我们虽然学那么一点佛法,这一点佛法总是敌不过它。敌不过它,我们自己可以做一个测验,就以自己本身来做测验,我们起心动念为什么还是贪瞋痴慢?为什么还是自私自利?我们起心动念为什么不像诸佛菩萨,诸佛菩萨起心动念就是经上所讲的,我们为什么跟经上所讲的完全相违背?这就是说明我们烦恼习气多么深,烦恼习气这个力量多么大!从这里就体会到。
但是我们不要灰心,能断,为什么能断?烦恼习气不是真的。马鸣菩萨在《起信论》里面讲的「本觉本有,不觉本无」。本有,决定可以恢复;本无,决定可以断掉。所以你只要有耐心,只要不怀疑,只要不改变你的方向目标,你肯定成就。实在没有办法的时候,你就把目标方向定在西方极乐世界,万缘放下,一心念佛,你决定生净土,生净土之后,这问题解决了。所以净宗法门三根普被,希有难逢。我们没有能力降伏自己的烦恼,用这一句阿弥陀佛到极乐世界就降伏了。这个法门,古大德讲万修万人去的法门;你不能去,就是你没有死心塌地修这个法门,你没有放下万缘。这个法门最忌讳的怀疑、夹杂、间断,那你这个法门就不能成功。有些同学用功用得很勤奋,他日夜不间断,但是怎么样?夹杂。他还夹杂著妄念在里头,把自己的功夫破坏掉。
所以诸位同学学这个法门,一定要记住,这个法门真正的功夫是清净心,你要记住。经上讲,祖师大德常说「心净则佛土净」。不净,不净就是有为,净,净就是无为。你心地清净,没有一个杂念,只有阿弥陀佛,除阿弥陀佛之外,什么念头都没有,你的心清净,你与西方极乐世界相应。祖师常说「一念相应一念佛,念念相应念念佛」。你自己好好想想,你念佛这么久,你有没有一念相应过?口里念著,拿著念珠,阿弥陀佛,阿弥陀佛,心里还胡思乱想,这怎么行?我们也看了不少,看了也羡慕,看到人家念佛两年、三年就往生,站著往生,坐著往生,预知时至,没有生病就走了,很羡慕!人家那个佛怎么念?人家那个佛,句句佛号里头没有杂念,就这么成就。我们要知道,我们没有放下,夹杂,夹杂这个念就不叫净念。大势至菩萨教我们念佛方法,「都摄六根,净念相继」。我们没有把六根收回来,我们的念是杂念,就是念这句佛号里头夹杂著东西在里头,夹杂著许多妄想分别执著在里面,这个念佛叫杂念,不是净念。净念才相应,杂念不相应。念佛人不懂这个道理,不遵守这个方法,念一辈子不能往生。
我们今天念佛,说老实话,不是这一生才开始,过去生中生生世世都念阿弥陀佛,为什么没有能往生?就是夹杂。我常常想,它是三个忌讳,第一个怀疑,我相信我们不怀疑;另外一个是间断,我们相信我们确实有时候是不间断。夹杂!怎样能真正做到不怀疑、不夹杂、不间断,你就成功。世出世间一切法不要想,你想全是妄想,你想它干什么?所以你要想就想阿弥陀佛,好极了!你要念就念阿弥陀佛,你要说就说阿弥陀佛,你要拜就拜阿弥陀佛。行住坐卧不离阿弥陀佛,这个人肯定往生。这种功夫他用多久往生?《弥陀经》上说「若一日,若二日,若三日」,一日就能往生!真有,不是假的,古往今来都有这个例子。他为什么念一天、两天、三天就能往生?他如法。就是觉明妙行菩萨说的,这不是我说的,不怀疑、不夹杂、不间断。大势至菩萨给我们讲的净念相继,不怀疑、不夹杂叫净念,相继是不间断。大势至菩萨讲四个字,觉明妙行菩萨讲九个字,一桩事情,这样功夫才得力。好,今天时间到,我们就讲到此地。这一句的意思没讲完,明天我们接著再讲第九句。
诸位同学,请看「光明觉品」光照百界偈颂最后一首看起,我们把经文念一遍:
【或见心寂静。如世灯永灭。种种现神通。十力能如是。】
这首偈是示现入般涅盘,不妨神用。这段文我们也讲了很长的时间,清凉大师让我们参考「离世间品」来解释这一首偈。「离世间品」总共有十句,前面四句跟诸位同学介绍过,今天我们从第五句看起。五、六、七讲一桩事情,我们还是一句一句的来看。
第五句「示无常力不可转故」。无常这个现象不能够转变,为什么不能转?我们先要晓得这个原因。无常说的是十界六道依正庄严,都是无常法,确实这是有很大的能力在主宰著。这个能力是什么?能力就是妄想分别执著。诸位想想看,妄想分别执著你有什么方法能转?如果不把妄想分别执著断掉,十法界、六道的依正庄严就是生死不断,或者我们说生灭不断。在中国古人,古人讲的话稳,讲终始不断,并不是终了就完了,它终了下面又开始。像我们世间时分里面来讲,过年,腊月三十尽了,这一年完了、到头了,可是第二天又是来年初一,终始不断,就是这么个道理产生的现象。世尊给我们做入般涅盘这个示现,也就是教我们体会「无常力不可转」。可是你入般涅盘的境界,在无常的十法界里面,你还是得自在。为什么?这很明显的你不受十法界生灭变化的影响,你不受它的影响,这就是世尊在楞严会上所讲的「若能转物,则同如来」,这两句话在这里讲很恰当。
如来是什么?如来住涅盘的境界,这前面说过如来住的是无住涅盘,不住生死,不住涅盘,两边不住,中道也没有。两边不住,要住中道,你还是有个住处,有住处就错,无住就对。《金刚经》上你看看最精采的一句话,「应无所住,而生其心」,这个境界我们晓得法身菩萨有,他们证得。他们确确实实两边不住,中道也不住,这就是示现入般涅盘。因为他不住,所以他的作用无量无边。遍法界虚空界,哪个地方众生有感,他立刻就应,这就是清凉所讲的不妨碍神通作用,这不妨碍。何以能不妨碍?因为他无住。无住就是无念,有念就有住。
那我们今天修净土的人,念阿弥陀佛,我们要问我们是有住还是无住?给诸位说,我们有住。我们现在要把心住在阿弥陀佛上,因为无住我们做不到。就是这里这一句话,「无常力不可转故」,无住做不到。你为什么心里头总有念头,念头的起灭就是无常力。外面境界,念头生的,一切法从心想生。念头不是真的,前念灭后念生,说刹那生灭那个时间已经太长,已经不是事实真相,但是佛用这一句话让我们去体会,就是说明生灭的时间极其短暂,短暂到几乎生灭同时。这到底是怎么回事情?佛在大乘经教里常讲,这就叫做无始无明薰习成就的习气,这个习气难断。
什么叫习气?很难懂,这些术语。古大德有个比喻,比喻得很好,比喻盛酒的酒瓶。盛酒的酒瓶,把这个酒倒干净,一点都没有,瓶子擦干净,确确实实一点都没有,酒没有了,闻闻瓶子还有味道,这味道叫做习气。这个酒很容易把它倒掉、除掉,习气难除。这个习气就是在此地讲的无常力。断习气需要时间,空酒瓶,盛酒的这个空瓶子你不要塞住,打开,瓶口打开,你放个半年、放个一年再去闻闻,味道没有了,它需要那么长的时间,急不得。这种功夫,实在讲就是华藏世界诸菩萨所用的,叫什么功夫?无功用道。就是此处不能用一点点力,你用一点点力,错了!完全是随缘。这里头的意思深,绝对不能起心动念。
真的不起心、不动念,任运断最后的这个无明习气。你要问有没有方法帮助他?你仔细观察《华严经》上四十一位菩萨,他们自己的修行,无功用道,但是不妨碍应化在十法界里面普度众生。这我们就明白了,应化在十法界,无我!无我当然就无我所,我与我所真放下,那么示现这个身,既有身,当然你就有附带的这些东西;身需要饮食,需要穿衣服,需要居住的生活环境,这就是我所。我、我所不是为自己,是为一切众生;这我、我所都是教化众生的工具,现在人讲的道具。所以形相上好像是有,示现跟一切众生没有两样,骨子里头完全不一样。里面怎么样?里面,这一切众生他有妄想分别执著;佛菩萨示现,里面决定没有妄想分别执著,这不相同。没有妄想分别执著,他这个身是智慧身,他生智慧,他这个身是法身,他这个身得大自在。不像此地所说,你看看第五、第六、第七,清凉大师注解里面讲这三句,这三句「明生死无我,不自在故」。这「次三句」就是讲的五、六、七。
「我」在佛法的定义里头,第一个定义就是主宰。我们这个身能不能做主宰?不能。我要自己能做得了主,那我年年十八多好!我不要衰老,我不要生病,我不要忧虑,我不要烦恼,我自己做得了主。我虽然都不要,这些东西统统都来,这就说明做不了主。所以你从定义上去观察,哪来的我?你做不了主宰。我第二个重要的意思就是自在。我们能不能自在?不自在。身体精神处处都受限制、都受障碍,不自在。在我们这个心理、身体,你去找,找不到主宰,找不到自在,这就说明无我。
所以修行人,契入境界的人,他不再执著这个身是我,他不再执著周边所有环境是我所。这个观念没有,断掉,这就能入佛门。身见破了,《金刚经》上讲的「我相,人相,众生相,寿者相」,这四相里面,除了我相是我,其他的四相,人相、众生相、寿者相都是属於我所,我、我所空,这空就是不执著,形相上有,心里没有,就是说事有理无,相有性无,那就对。理无、性无就是住涅盘;相有、事有就是住生死。住涅盘就不住生死,住生死就不住涅盘,他两边都不住,所以叫不住生死,不住涅盘,这叫无住涅盘。两边不住是两边都住,住涅盘,清净寂灭;住生死,广度众生。所以两边不住是两边都住,要懂这个道理。
虽然做种种示现,决定没有执著,决定没有分别,决定没有起心动念过。不起心、不动念,无明断了;不分别,尘沙烦恼断了;不执著,见思烦恼断了,这三种断尽了,示现在这个世间。示现在这个世间,你看看佛菩萨有没有执著?看起来有。他为什么会有?示现恒顺众生,众生执著,我随著你的执著而执著;众生分别,我随著你的分别而分别,自己确实没有执著、没有分别。你执著这是一枝笔,我也说它这是一枝笔;你说这是,我总不能说不是。你执著,我没有执著,我随顺你,你就很容易懂,很容易接受。你分别这是红色的,我也叫红色的,佛菩萨的分别执著是这个样子,你要懂。不像我们世间人,我们世间人坚固执著,他不晓得这个相是假相、妄相,分别执著也是虚妄。
所以佛法在世间,不坏世间法,永远是「恒顺众生,随喜功德」。完全随顺你,然后慢慢的再教导你,把你的境界向上提升,到一定的时候才给你说出诸法实相,它的真相。你不到这个程度,不跟你说。说了怎么?说了起争论,你不能接受。佛法是无诤法,你看六祖在《坛经》里面说过,「此宗本无诤,诤即失道意」,诤就不是道。因此诸佛菩萨教化众生,无有定法可说,完全是随缘。就是顺著众生的根性,顺著众生的程度,顺著众生的欲望,顺著众生现前的生活环境,没有一样不顺。这个道理很深,这个道理妙极,我们要能体会到。
我们要想帮助佛教化众生,你得学会这一套理论,学会这一套方法,那就是说无论在什么境缘当中,绝对没有自己意思在里头。我们看许多法师大德、在家的居士建立道场,初建立的时候还没有看到,大家都赞叹。道场建立之后,麻烦来了,争权夺利,把佛法忘得一干二净,什么原因?他有我,他有我所,麻烦就来了。菩萨建立再大的道场,他里面一团和睦,什么问题都没有。这原因是什么?无我,无我所。正因为这一个事实存在,所以印光法师在这个时代教导我们建小道场,住众不要超过二十个人。这住众当然是出家人,在家人也行,不超过二十个人,生活容易,道场愈小愈好,大家不争!送给他,他也不要,他嫌小。人住在这个道场里面不起贪心,不起贪心就没有瞋恚心。这是在现前这个时代,如何能让我们心安理得,一心向道。祖师这个说法,妙绝了。
道场大,这里头有些财力,容易引起住众的贪心,容易引起他的恶念。所以道场生活,实在讲能维持,苦一点好,清苦。换句话说,这个道场送给人,人家不要,就是引不起人的贪心。没有贪心,他就没有瞋恨。瞋恨是贪不到,他才生嫉妒瞋恨。根本这个地方他都不想要,他的恶念就不会生。祖师给我们说的真话,非常有道理,我们自己应当多想想。我们今天净宗学院的道场,这是有一位马来西亚的赖居士要送我们一个图书馆,我们想这个图书馆是我们道场最后的一个建筑。图书馆建成之后,不要再扩充,到此为止。大家把心安定下来,一心办道,这个要紧!
道场的兴旺是看你这个道场有多少人成就,有多少开悟的,有多少往生的,有多少证果的。这是道场之兴旺。绝对不是说香火鼎盛,人丁兴旺,那个不是道场兴盛,道场兴盛是讲成就。我们在《西方确指》里面读到觉明妙行菩萨,他们只有十二个人,比印光大师讲的还要小,印光大师讲二十个人,他只有十二个人,真的是个小道场修行,十二个人统统成就,这还得了,这不得了!再想想我们净土宗开山创教的祖师,是东晋时代的慧远大师,这个大家知道,他在庐山建念佛堂,一百二十三个人志同道合,大家在这个道场里面共修,不下山。到道场里面就发愿在这个地方往生,一百二十三个人各个成就,这多殊胜、这多庄严!决不是他那个道场建筑的富丽堂皇,不是的。建筑很简陋,生活很清苦。
这是世尊教我们,以戒为师,以苦为师。生活清苦一点,人心在道上;生活太优裕,人心就在贪瞋痴慢上,他在烦恼里面,不相应。所以真正修行人,总是苦一点好,总是有一点不足才好。所以古德常讲「道人常带三分病」。就是这个道理。这个三分病是什么?吃,吃不饱,晚上睡,睡不好,三分病是在这里。为什么?你睡的时间少。世尊当年在世,僧团,这大家都知道一千二百五十人,多半时间都在野外,树下一宿,日中一食。睡眠的时间,中夜,中夜是我们现在晚上十点钟到两点钟;十点钟睡觉,两点钟就要起来。他们那时候睡觉不是躺在地下睡,他们都打坐,这是中夜睡眠,两点钟就要起来活动。我们现在末法时期众生,业障重,四个小时睡眠绝对不够,至少要六个小时、要八个小时,才能恢复疲劳。所以睡眠不足,这是病;饮食不足,这是病,常带三分病。它的好处到底在哪里?好处叫你对这个世间没有贪恋,在这里。你的出离心,就是想脱离三界六道轮回这个意念很强。
如果在这个世间,财色名食睡这个五欲你都得到,而且非常丰足,西方极乐世界不想去了,为什么?我这里不错,这里很快乐!没错,是很快乐,你是有福报,你能享几天?你这几天快乐享完之后,你怎么办?这问题来了。最现实的,人身失掉之后,你有没有把握你来生还得人身、你来生还享福?你有没有把握?这一生没有修福,只知道享福没有修福,这失了人身之后,很不容易得人身。
得人身是五戒十善,你想想看你有没有做到?我常常跟同学们说,五戒十善,自己很认真、很老实给自己打分数,至少要打八十分,来生得人身才靠得住,肯定不失人身。如果拿不到八十分,来生得人身是个问号,这是真的不是假的。五戒十善要做到百分之八十,不是个容易事情。你想想看身口意,不杀生、不偷盗、(我们不讲出家说在家)不邪淫、不妄语、不两舌、不恶口、不绮语,不贪、不瞋、不痴,不容易做到。早晚清静的时候,自己要认真反省,不反省,永远迷惑,永远以为自己修得不错,到最后不能往生,还堕三途。这个时候人往往容易生起恶念,这个恶念是什么?佛骗了我,佛法是假的不是真的。你看我多认真修行,修得这么好,为什么我死了之后还堕三途?那个时候见阎罗王,阎罗王给你说法,告诉你错在哪里。这个时候太迟,后悔莫及。
接著下面第六句「示一切有为不随心住,不自在故」。一切有为就是一切生灭法,凡是生灭法都叫做有为。换句话说,这一切有为法不可能随你的意思。我们恭惟人家都是说假话,不是说真的。祝你事事如意,这是一句虚妄的客套,不实在。怎么可能事事如意?佛在这里给我们讲真话,为什么不能事事如意?因为事事都是有为法,有为法有生有灭,从妄想分别执著而生。妄想分别执著是千变万化,怎么能如你意?所以要晓得不随心住,不自在故。下面一句。
「示一切三有皆如幻化,不坚牢故」。这三句都是讲生死,都是讲不自在,都是讲无我、无我所。这句是讲一切现象。三有,这个「有」就是有生有灭、有因有果,三是讲三界,欲界、色界、无色界,就是讲三界的因果都不是真实的。就是《金刚经》上所说的,「一切有为法,如梦幻泡影」。所以「三有皆如幻化」,这个三有就是讲六道,整个六道都是幻化不是真实的,刹那刹那在变化,告诉你「不坚牢」。不坚牢就是它不是永恒不灭。迷了,这个境界就现前,觉了这个现象就没有。永嘉大师《证道歌》上讲得好,「梦里明明有六趣,觉后空空无大千」。梦是迷,迷的时候清清楚楚有六道轮回,造善业,感三善道的果报;造恶业,决定不免三恶道的果报。因缘果报,丝毫不爽。
这几天,我身体没有完全复元,每天讲两个小时,空闲时间比较多,我在看《藏经》,在看《道藏》。我们佛教《大藏经》跟《道藏》里面所讲的六道里头的因果,说得非常详细。尤其是《大藏经》里面,这一部分我们会把它摘录出来,将来放在我们的网路上,提供同学们做参考,才知道起什么样的念头,就现什么样的果报。这些就是佛在大乘经上常说的「一切法从心想生」。地狱多少?无量无边,天堂也是无量无边。一念善,就有一个善因;一念恶,就有一个恶的种子。这个种子遇缘,它就起现行,因缘不实在,果报也是梦境,但是你不能说它没有。我们一般人常常会作梦,有些人告诉我他恶梦太多,常常在恶梦里头吓醒,还心有余悸。这梦是什么?是你自己阿赖耶识里面的种子起现行。梦中有境界,今天我们讲那是不同维次空间。境界怎么现出来?是从念头现出来。所以人的恶念无边,地狱无边;善念也无边,天堂无边。
由此可知,人要是没有恶念,就没有地狱,就没有三途;人要是没有善念,那就没有天堂。十法界依正庄严从心想生,《华严经》上讲的唯识所变。识就是妄想分别执著,十法界是这个东西变现出来的。所以华藏、极乐它不是十法界,为什么?这些人把这一切善恶念头都断了;恶念断,决定不造恶业,善虽然做,不著相。所以他心地清净、真诚、平等、正觉。这里面都没有夹杂妄想分别执著,决定不夹杂。夹杂那就变成识,识变现的十法界。转识成智,十法界就没有,那就是「觉后空空无大千」,展现出来的叫一真法界,在我们这个经里面称华藏,在净宗里面称极乐世界。华藏、极乐是唯心所现,没有识变,不同就在此地。唯心所现,这里头有我,这里头有自在,这里头有坚固;凡是识变的,决定无我,决定不自在,决定不坚固。这些事实真相不能不知道。现在时间到了。
诸位同学,我们接著看「离世间品」这一段文的第八句「示涅盘性究竟坚牢,不可坏故」。清凉大师在注解里面跟我们讲,「八明涅盘是坚,即自在我,亦兼常义」。这说得非常好,说得太简单,我们初学的人还是很难懂。清凉大师知道,也非常慈悲,所以他还有注解,这个注解在《钞》里面,我们看这段《钞》,「疏,八明涅盘是坚即自在我者,涅盘二十七云」。这是引用《大涅盘经》第二十七卷,经文上说「我者谓大涅盘」。你看看这是佛经上讲的,佛经上讲我,我是什么意思?大涅盘就是我,我就是大涅盘。
你没有证得大涅盘,你没有入大涅盘,哪来的我?所以世间人常常讲到常乐我净,讲这四个字,常乐我净,佛说有名无实,有这四个字的名没有实在。就如同我们现在社会里面常讲的真善美,诸位想想,我们今天的社会上有没有真善美?没有。再看看历史上过去各朝各代、中国外国有没有真善美?也没有。所以真善美对我们来讲有名无实。佛告诉我们,常乐我净有,不是没有,六道里头没有,十法界里头没有,一真法界里头有。换句话说,真善美,六道里头没有,十法界里头也没有,一真法界有,一点都不假。
我们再看清凉大师引用《涅盘经》里面所说的,我们将这个文念一念,这个涅盘二十七说,「我者谓大涅盘,上第二云,我者即是如来,自约别义,至下当释」,下面还有解释,「今明涅盘,故说涅盘为我义耳,言亦兼常义者,以有坚牢言故。然常已配法身,故此属我」。所以这个我是主宰、是自在、是坚牢,就是不可坏,是真,绝对不是妄。大乘佛法里头常说「父母未生前本来面目」,学佛修行终极的目的是什么?就是把父母未生前本来面目找回来。把真我找回来,不是没有我,有我!我们现在是把这个常乐我净迷失了,迷失自性,这是性德。诸佛菩萨大慈大悲教导我们破迷开悟,把这个东西找回来。
世尊为我们示现,他老人家一生示现就是无住涅盘,这个地方讲的无住处涅盘,实在说真正能发现、能体会的人还并不多。我们在《金刚经》上,须菩提尊者发现、体会到了,当然这些都是属於示现。那我们想一想,须菩提尊者跟释迦牟尼佛,是早期就跟佛。世尊宣讲《阿含经》的时代,在鹿野园说四谛法度五比丘,这是释迦牟尼佛最初说法。这五个人当中就有一个证果,开悟证果,憍陈如尊者。所以憍陈如第一个证阿罗汉果。他是谁?就是《金刚经》上说的歌利王。忍辱仙人就是本师释迦牟尼佛,佛讲的话兑现了。他被歌利王割截身体的时候说将来我成佛,头一个度你。鹿野园说四谛法,真的,头一个憍陈如尊者证阿罗汉果。生生世世累劫的因缘,这一点佛示现告诉我们事实真相。
要知道我们与每一个人、每一个众生,你喜欢他也好,你讨厌他也好,都不是这一生的因缘,过去生中累劫的因缘,我们迷惑不知道。如果我们晓得这个事实真相,我们处事待人接物用心就不相同。累劫因缘要珍惜,不善的要改善,善的要好好的保持。连美国凯西都说:世间每一个人在他一生当中,绝对没有一桩事情是偶发的,绝对没有一桩事情是无因而起,与前世有关系。你晓得与前世有关系,你就晓得与后世有关系,因果通三世,这是事实真相,不能不知道。所以佛法常常提倡的是惜缘,你要珍惜这个缘。你要明了缘,你才会珍惜;不明了,你不会珍惜。不善的缘,要懂得改善。
现在这个社会上,我们常常听到消弭冲突,这个话是西方人提出来的;在古老的中国,不会用消弭两个字,肯定是用化解。化解冲突,不能够消弭冲突,化解。为什么?真的冲突解除。如果用消弭的方法,是能把这个冲突化解,但是仇恨在。仇恨结下来之后,生生世世冤冤相报没完没了。你解决了没有?没有解决。眼前解决了有后遗症,化解没有后遗症,是真的解决。所以我们要懂得怎样化解,不要留到来世,这是正确的,这是应当要做的。无量劫来,我们迷惑颠倒,不知道跟多少众生结了冤仇,有了过节。所以从什么地方看出来?从我们日常生活当中、工作当中、处事当中,你看遇到许许多多的障缘,人家找麻烦,障碍你,做好事,好事多磨。磨从哪里来?磨是过去生中累劫结的。如果没有因,这个人障碍我,他为什么不障碍他?他毁谤我,他为什么不毁谤那个人?的确,他跟那个人没有缘,他跟我有这个缘,这个道理要懂。
人绝对不是只有这一生,这一生我们会检点,这个人我跟他无缘无故,这一生当中没有过节,他为什么来找我麻烦?他为什么这样讨厌我?你要晓得过去生中。假如我们的业障消了,不要消别的,执著放下,见思烦恼断了,我们就有神通,就知道过去世,宿命通。阿罗汉能通五百世,他能看到过去五百世,这五百世当中我跟哪些人结了怨,现在在这一生当中又碰到,那修行人碰到之后总想化解,以真诚、以善意、以慈悲全心全力来补偿,对他特别好。特别好能不能化解?不能。什么才能化解?智慧,帮助他破迷开悟,他要一觉悟,这问题就彻底化解。所以化解问题的方法,就是诸佛菩萨给我们表演的现身说法,现身说法才能真正化解。化解所有一切的冲突,能令世界上所有一切众生,我们和睦相处,相亲相爱,互助合作,它能落实!你不懂这个不行。
这几天,我看《道藏》,《道藏》前面有雍正皇帝五篇文章。第一篇以前我们看过,我们在《大藏经》上看到,《十善业道经》前面雍正有一段上谕,我们曾经讲过,讲《十善业道经》的时候讲过,把它当作序文来讲。在《道藏》里面看到的它后头还有一半,才知道《大藏经》上是节录,后面一半略掉了,后头一半很好。看了他这几篇序文之后,我很受感动。我们今天在做这个世界上宗教团结、种族团结。雍正皇帝当时在位的时候,他就在做!他讲儒释道是一家,儒释道是三个不同的宗教,他就搞宗教团结,就搞宗教的和睦。唯有和,大家能和睦相处,互相尊重,互相学习,社会才能安定,世界才会和平,国家才会兴旺。雍正皇帝讲得真好,我们很难得遇到这一篇全文,这个全文我会好好的讲一遍。昨天我看,我把这个句读圈出来,段落画出来,我让我们同修重新打字,把段落句读统统都加上去,这样子,我们现在人看起来很容易看。他的文字虽然是文言文,并不是很深,文字好,说理非常清楚、非常透彻,难得的好文章。
所以释迦牟尼佛的示现,使我们想到须菩提在般若会上,就是金刚般若会上赞叹「希有世尊」,这是我说出须菩提是早期就亲近释迦牟尼佛。释迦牟尼佛讲《阿含经》十二年,讲《方等经》八年,就二十年,讲《般若经》二十二年。《金刚经》是在讲般若中间讲的,第十六会讲的,至少这二十二年当中,我们算它当中也是十年,三十年。释迦牟尼佛讲经差不多在三十年前后讲《金刚般若》,须菩提在这个时候才看出来,看出释迦牟尼佛示入般涅盘不妨神用,所以赞叹希有世尊。
而释迦牟尼佛这一种示现,不是每天都在示现吗?每天都是这样的。著衣持钵入舍卫大城乞食。乞食回来,不是在外面乞了就吃,回来吃;外面托钵,托钵大家统统回来之后,一起吃饭。吃完饭之后,洗足,洗脚,洗好之后,这才打坐,敷座而坐。这天天这样的,你看看须菩提尊者看了三十年,才看出门道出来。我们晓得如果不入这个境界,看不出来;换句话说,须菩提尊者跟释迦牟尼佛三十年,入佛境界。他懂得,释迦牟尼佛日常生活当中表演的那都是涅盘境界,就是佛在《金刚般若》上所讲的「应无所住,而生其心」。
佛是住无住涅盘,这个经上讲无住处涅盘。须菩提尊者要不入这个境界的话,他看不出来。入这个境界就是成佛,法身、般若、解脱都现前。我们晓得须菩提对释迦牟尼佛的赞叹,就是赞叹自己很幸运,庆幸自己,自己跟佛一样契入这个境界。但是同学当中还有很多没入这个境界,於是向释迦牟尼佛请教,「应云何住,云何降伏其心」。那么这一问一答,这就是《金刚经》的般若法会,让这一班同学也能在这个时候悟入,须菩提尊者当发起众。这是告诉我们「一门深入,长时薰修」,他这个一门,一个老师,跟释迦牟尼佛真是跟一辈子,佛到哪里去,他们就跟到哪里去,常随众,这一千二百五十五人。这些人,最后释迦牟尼佛给我们说实话,不是凡人,不是小乘;换句话说,不是真正小乘阿罗汉、辟支佛,都是诸佛如来法身大士。释迦牟尼佛来唱戏,唱主角,他们来唱配角,来跑龙套,表演给我们看。让我们看了听了有所领悟,知道回头是岸。
这是说明跟佛三十年才入境界,我们学佛不能不著急,也不能著急;著急错了,不著急也错了。不能不著急,我们希望自己也能在这一生当中成就;但是你要著急的时候是障碍,决定不能成就,所以又不能著急。那不能著急,这就一定要遵守「一门深入,长时薰修」。长时薰修里面,这一门深入著重在信解,长时薰修著重在行证。我要把我所信的,要把我所解的,落实到自己生活当中,落实到自己的思想见解言行,我起心动念、言语造作,决定跟佛经典上所说的相应,这才是行证,你真行!唯有真行,不定在什么时候豁然大悟。释迦牟尼佛托钵回来,饭吃好,脚一洗,在那里盘腿而坐,敷座而坐的时候,这么一个动作,天天都在做,这一天忽然触动了须菩提尊者,大彻大悟。这都是教我们,我们天天看,天天看也看不懂,不定哪一天看懂。般若会上,须菩提开悟;佛灭度之后,在中国祖师大德种种示现,也令大众开悟,这我们在语录上看到的。你看看《五灯会元》千七百则公案,比比皆是,功夫没有白费,真有成就。
这是从无常,无常法证得真常,证得究竟坚固。这里头的意思很深,我们凡夫一般人所领悟到的,见性,性真常,没有怀疑。再给你说,你要悟入之后,相也真常。这就不懂了,相怎么会有真常?相有生有灭。凡夫看的这个相是有生有灭,圣人看这个相不生不灭。为什么不生不灭?根本没有相。我们凡夫是看错,看走了眼,不懂,我们很难懂。为什么相也不生不灭?现代科学家告诉我们,物质不灭,精神也不灭。物质怎么不灭?物质变成能量,能量又会变成物质,只是在变幻无常,其实没有消灭,这科学家说的。佛法比这个说得更细微更清楚。佛法讲这个现象,就以大家熟知的《金刚经》为例子,《金刚经》讲这世间所有一切现相是什么?叫一合相。一是什么?是基本的物质。所有一切现相是基本物质组合、聚合所现的相。这个一是什么东西?佛法叫微尘。世界,世界是微尘聚集现出来的。那世界有没有?世界没有,有微尘。微尘聚,就看到世界;微尘散,世界就没有了。
所以佛讲这个真相,聚,世界有没有生?没有生。散,世界有没有灭?没有灭。为什么?世界是幻相,不是真的,是微尘聚。微尘聚散,世界没有生灭。如果你要懂得这个道理,人死了,四大分散,人是个假象。五蕴聚合的时候,没有生,五蕴散开之后,哪里有灭!这才是事实真相。所以佛家讲缘生。缘聚,这个相就现前;缘散,相就灭了。只有缘聚缘散,哪有生灭这种事情。缘聚的时候,你误会了,你误认了,你执著他是生;缘散的时候,你执著他是死,在这个里头生起喜庆悲哀,你生起这些烦恼,七情五欲是从你幻觉里面产生的,哪里是事实。讲到真正的事实,《六祖坛经》上说得很好,「本来无一物」,现在还是无一物。过去如是,现在、未来亦如是,这叫不可坏法,这叫究竟坚固。所以真相如此。非常可惜,这六道凡夫、十法界众生看走了眼,没有见到事实真相。我们再看底下这一句。
「示一切法无生无起,而有聚集散坏相故」。这就是我刚才讲的,我没有看底下这一句经文。那我们看看既然有这么一段经文,清凉大师有注解,我们看他这第九段的注解,「翻有为以明净德。不净者,即有为法,故言聚散。净者,诸佛菩萨正法,名无生起。然是性净涅盘,随缘生死,即相之性,方为正法」。这段注解很长,后面《钞》里头还有注解,注解的注解。我们先说,翻是反面,反过来说。有为的反面是无为,真如无为。这是显明性德本来清净,这是真的,这是坚固的,这是本有的,永远不会失掉。现前?现前我们迷失了本性,妄想分别执著当家作主。这个妄想分别执著不是真的,是妄念,刹那生灭,这个我们能体会得到。
我们这个念头不能保持,刹那刹那,前念灭后念生,我们讲胡思乱想。不但你醒的时候胡思乱想,你睡著也胡思乱想。胡思乱想在作梦,你要没有胡思乱想,不会作梦。所以这个妄念昼夜不停,不管你是醒著是睡著,妄念统统都在动,伏也伏不住,断也断不掉,这就是凡夫为什么不能脱离六道,为什么不能够回归到般涅盘,原因就在此地。它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力量?这是无量劫以来薰修的,迷惑的,愈迷愈深,愈迷它这个力量愈大。所以我们虽然学那么一点佛法,这一点佛法总是敌不过它。敌不过它,我们自己可以做一个测验,就以自己本身来做测验,我们起心动念为什么还是贪瞋痴慢?为什么还是自私自利?我们起心动念为什么不像诸佛菩萨,诸佛菩萨起心动念就是经上所讲的,我们为什么跟经上所讲的完全相违背?这就是说明我们烦恼习气多么深,烦恼习气这个力量多么大!从这里就体会到。
但是我们不要灰心,能断,为什么能断?烦恼习气不是真的。马鸣菩萨在《起信论》里面讲的「本觉本有,不觉本无」。本有,决定可以恢复;本无,决定可以断掉。所以你只要有耐心,只要不怀疑,只要不改变你的方向目标,你肯定成就。实在没有办法的时候,你就把目标方向定在西方极乐世界,万缘放下,一心念佛,你决定生净土,生净土之后,这问题解决了。所以净宗法门三根普被,希有难逢。我们没有能力降伏自己的烦恼,用这一句阿弥陀佛到极乐世界就降伏了。这个法门,古大德讲万修万人去的法门;你不能去,就是你没有死心塌地修这个法门,你没有放下万缘。这个法门最忌讳的怀疑、夹杂、间断,那你这个法门就不能成功。有些同学用功用得很勤奋,他日夜不间断,但是怎么样?夹杂。他还夹杂著妄念在里头,把自己的功夫破坏掉。
所以诸位同学学这个法门,一定要记住,这个法门真正的功夫是清净心,你要记住。经上讲,祖师大德常说「心净则佛土净」。不净,不净就是有为,净,净就是无为。你心地清净,没有一个杂念,只有阿弥陀佛,除阿弥陀佛之外,什么念头都没有,你的心清净,你与西方极乐世界相应。祖师常说「一念相应一念佛,念念相应念念佛」。你自己好好想想,你念佛这么久,你有没有一念相应过?口里念著,拿著念珠,阿弥陀佛,阿弥陀佛,心里还胡思乱想,这怎么行?我们也看了不少,看了也羡慕,看到人家念佛两年、三年就往生,站著往生,坐著往生,预知时至,没有生病就走了,很羡慕!人家那个佛怎么念?人家那个佛,句句佛号里头没有杂念,就这么成就。我们要知道,我们没有放下,夹杂,夹杂这个念就不叫净念。大势至菩萨教我们念佛方法,「都摄六根,净念相继」。我们没有把六根收回来,我们的念是杂念,就是念这句佛号里头夹杂著东西在里头,夹杂著许多妄想分别执著在里面,这个念佛叫杂念,不是净念。净念才相应,杂念不相应。念佛人不懂这个道理,不遵守这个方法,念一辈子不能往生。
我们今天念佛,说老实话,不是这一生才开始,过去生中生生世世都念阿弥陀佛,为什么没有能往生?就是夹杂。我常常想,它是三个忌讳,第一个怀疑,我相信我们不怀疑;另外一个是间断,我们相信我们确实有时候是不间断。夹杂!怎样能真正做到不怀疑、不夹杂、不间断,你就成功。世出世间一切法不要想,你想全是妄想,你想它干什么?所以你要想就想阿弥陀佛,好极了!你要念就念阿弥陀佛,你要说就说阿弥陀佛,你要拜就拜阿弥陀佛。行住坐卧不离阿弥陀佛,这个人肯定往生。这种功夫他用多久往生?《弥陀经》上说「若一日,若二日,若三日」,一日就能往生!真有,不是假的,古往今来都有这个例子。他为什么念一天、两天、三天就能往生?他如法。就是觉明妙行菩萨说的,这不是我说的,不怀疑、不夹杂、不间断。大势至菩萨给我们讲的净念相继,不怀疑、不夹杂叫净念,相继是不间断。大势至菩萨讲四个字,觉明妙行菩萨讲九个字,一桩事情,这样功夫才得力。好,今天时间到,我们就讲到此地。这一句的意思没讲完,明天我们接著再讲第九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