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方广佛华严经 (第一一0五卷) 2003/10/8 澳洲净宗学院 档名:12-017-1105
诸位同学,请看四圣谛品,丰溢世界第四段,北方,我们将经文念一段:
【诸佛子,此娑婆世界所言苦圣谛者,彼丰溢世界中,或名爱染处,或名险害根,或名有海分,或名积集成,或名差别根,或名增长,或名生灭,或名障碍,或名刀剑本,或名数所成。】
到这地方是一段,这一段讲的是苦谛,苦集灭道四谛的苦谛。从经文当中我们知道,世出世间法每一法都能够牵涉到一切法,所以名跟义都是无量无边。在这一品经里面,我们有很深刻的体会,也能够有很深入的观察。现在我们来看北方丰溢世界。苦圣谛也是略举十个名称,诸位一定要知道,这名称、事相都是说不尽的。
这十个名称,第一个是『爱染处』,换句话说,「爱染」就是苦。世间人实在说,觉悟的不多,只要你有爱,只要你有染,这染是染著。什么叫染?你心里头有了,就叫做染。《坛经》很多同学都读过,能大师说「本来无一物」,这句话很重要,告诉我们,真心本性或者是大乘经上讲的法性、佛性,它的真相确确实实是本来无一物,干干净净。只要有一物,这一物就是染,染跟爱是决定分不开的,所以称为爱染处,这一染一切都染了。理,我们要明了,事要清楚,这一染就把清净心(楞严经上所讲的清净本然的心性)变成了阿赖耶识。阿赖耶识就变化成十法界依正庄严,这要懂。
我们也可以说十法界从哪来的?怎么会有这些事情?大乘经里面佛常常给我们说的无明,「无明不觉生三细,境界为缘长六粗」,无明是什么?爱染就是无明。十二因缘里面跟我们讲的「爱、取、有」,爱是无明,取是造业,有就是有十法界依正庄严,有六道有三途,有因有果。十法界依正庄严的根本就是爱染,这是苦的根源。几个人能觉悟到?觉悟到的人就不是凡人,觉悟到的人就是佛菩萨。佛菩萨跟凡人是一不是二,差别在哪里?觉迷。给你说真的,佛依真谛而说法,觉迷不二,凡圣一如,这给你讲真话,但是真话凡夫听不懂。
佛菩萨示现在世间,没有别的事情,只是帮助我们凡人觉悟,破迷开悟,转凡成圣。圣人就是了解宇宙万有的真相,你明白、了解,我们称这个人为圣人,称这个人是佛、是菩萨。如果不了解、不明白,我们就称他为凡夫。真正觉了,遍法界虚空界是一个自己,真的我找到了,你就得大自在。今天许多人讲这世间有灾难,如果契入这境界,灾难就没有了。所以,就现前这世法而论,因果是有的,佛法里面常讲「万法皆空,因果不空」。因果何以不空?因果相续不空,因转变成果,果又转变成因,就是这个转变,这不空,因果循环不空。所以它有三桩事情,我们必须要知道,转变、相续、循环,这事情迷的时候就有,觉的时候就没有了。觉的时候,不是没有了,中国古时候有个公案,野狐禅,我想不少同修也曾经听说过。野狐禅给我们一个很大的启示,那就是误导众生你要受果报。这一则公案,用我们现在话来讲,故事,这是确确实实有的这么一桩事情,这不是寓言。
唐朝百丈大师那个时代,大师常常讲经说法,听众里面有个老人常常来听,彼此都很熟悉;常常来听经的听众,大家对他也很尊敬。百丈大师知道这人,他不是人,狐仙,他是个狐狸,老狐狸,他有能力变化成人的形状,变化成一个老人,天天来听经。有一天,这老人向百丈大师请教,他说,在五百世之前,他是个法师,有人向他提出一个问题,「大修行人还落不落因果?」他的回答是「不落因果」,大修行人不落因果。就这么一句话,他堕落在畜生身五百世。他修成人身,但是现在没有办法解脱,想求百丈大师帮助他,指示他一条明路,脱离畜生身。百丈大师很慈悲,他说:行,明天我上堂讲经说法,你来,你当众把这问题提出来,过去人家怎么问你的,你提出来问我。到第二天,他来了,上堂,当众提出这么一句话,「大修行人还落不落因果?」他就是这一句话说错了。这一句话说错,误导了别人,你要受因果报应,所谓「错下一个字转语,堕五百世野狐身」,就是这公案。百丈大师把它修正,改一个字,他当年答覆人说「不落因果」,百丈大师改一个字,「不昧因果」,他恍然大悟。到第二天,百丈大师把这事情向大众宣布,昨天来问的这老人,常常听经的,他是个老狐狸,住在后山,现在已经死了,他解脱了,脱离畜生道。他说:我们大家带著锄头畚箕,我们到后山去看,去安排他的后事。到后山果然看到有一个老狐狸死在那边,百丈大师说就是他,把他按照出家人的礼节埋葬,给他诵经超度,埋葬他。
你看,「错下一个字转语,堕五百世野狐身」。因此我们要明白,人家来提问题,解答的时候一定要小心。孔老夫子教给我们的一个原则,我们一定要遵守,那就是「知之为知之,不知为不知」。我真的明了,没有错误,我给你解答。如果我自己有疑惑,我就不能随便解答问题。你把人家解答错了怎么办?人家来问,问这问题,我答不出来,我也不晓得,不丢人。为什么?我没有成佛,我跟你一样是凡夫,虽然我比你学得久一点,比你知道多一点,但是不知道的事情还很多,我也在学习,这是学习最好的态度。我没有办法解答的,就直截了当的告诉他,这问题我答覆不了,没有过失。强不知以为知,一定要爱自己的面子,往往因爱面子而堕三途造罪业。碍於面子,你想想看,你吃亏就大了。这都是什么?都是属於爱染,根都在爱染,都是迷惑,没有觉悟。为了自己眼前的名闻利养,随著自己烦恼习气,任意的,甚至於批评,完全与事实相违背,这样的误导,过失很重。他造的这业,业结罪轻重,那要看他这行为,或者说话、或者行为,看他影响面有多大?影响的时间多长?如果影响的面很大,影响的时间很长,他的罪很重很重;如果影响的面不大,只有一两个人,时间不很长,他的罪就很轻。佛法《戒经》里面讲结罪,总是以这两个为标准,就是面的大小,时间的长短,这我们不能不知道。
所以苦圣谛里头,丰溢世界第一个用「爱染」给我们很深的警惕。不但对世间法不可以有爱染,爱染里面就生贪,生贪瞋痴,贪瞋痴是三毒烦恼。可是同学们要留意,佛教我们慈悲,西方宗教的圣人,教我们要爱。所以我跟世界上许许多多宗教往来,我有一个基本的概念,很清楚,很明白,一切宗教的根本就是「仁慈博爱」。你有爱,但是这爱没有染,在我们佛法里面称慈悲,慈悲就是爱。但是爱跟慈悲不一样,慈悲是理智的,换句话说,是理智的爱。世间人讲这爱是感情的,情就染了,没有智慧,所以爱生情,那麻烦。圣人这爱是博爱,博爱是什么?是清净的,清净就不染;是平等的,平等就无私,所以这爱叫博爱。对世间出世间一切人、一切事、一切物,清净平等,我在上面还加个真诚,这就对了,就没有问题。如果你的慈悲,我们假设(慈悲有很多人把意思也解错了)你的心不清净,什么叫不清净?你有自私的心,你有贪爱的心,合自己意思的,你喜欢他;不合自己意思的,你恨他、瞋恨他,这是染污。所以佛法讲七情五欲,七情:喜怒哀乐爱恶欲(欲是欲望),这七个字都是染污,都是爱染。
爱染的根在哪里?执著这身是自己,不了解事实真相。所以佛法的教学,无论大乘小乘都要破四相,头一个教你,你要觉悟,你要真正能观察到身不是自己。身不是我,身是什么?身是我所,我所有的。像衣服一样,我所有的,我们常讲身外之物,身也是身外之物。什么身才是真的?佛法里面讲法身,法身是真的。法身不生不灭,法身不来不去,法身不垢不净,法身不常不断,那是真的。这身有生有灭有染有净,哪里是真的?所以一定要认识清楚。
现在我们看到世界上有许多宗教,或者不是宗教,也有一些研究轮回,研究前世今生,这些报告我们看到很多很多。他们肯定灵魂不灭,这也算不错了,是有相当进步,所以他们对於自己这身不重视,他们重视灵。人在这一生当中,最重要的一桩事情就是要把你的灵性向上提升,这人也算有相当的觉悟,比一般人聪明,他是真正懂得现实。如何能在我们这一生当中好好修学,怎样呢?那要修德,要修道,要修善,把自己的灵向上提升。来生能够生天,我们学佛的人知道,天有二十八层,菩萨的阶位有五十二个,一层一层向上提升,生生世世永远在学习,永远在提升,这人是个聪明人,这人难得。
如果违背道德,你的灵就往下堕落。什么是道德?我在讲席当中常说,道德这两个字不好讲,我们看很多古人的著作,说的是对,但是现在我看不懂。我们用最简单的话来说,道是自然的,自然就是道。自然的原理、原则、法则,这是道,随顺自然是德;违背自然,就是违背了道德。这样说法,大家比较容易懂。所以,什么事情顺乎自然,自然的原理原则、自然的现象、自然的规则,古今中外圣贤典籍里面讲得很多很多,要好好的学习。读圣贤书,天天跟圣贤在一起,把这些事实真相搞清楚、搞明白了。譬如,什么是自然?心地清净是自然的,本来无一物是自然的。现在这心里头拉拉杂杂的搞了好多东西,这不是自然的。
我再跟你说,譬如现在我们利用网路、利用卫星在传播我们学习的课程。诸位现在在画面上看到这影像,我要问你,就这个方面来说,什么是自然?我们电视机萤光幕上什么都没有,这是自然的,干干净净,什么都没有,这就是道。什么是德?现在萤光幕上出现的这些画面,这就是德。为什么?它随顺自然,它并没有把我们的萤幕染污。如果在萤幕上染污了,那就不是随顺自然。从这一点点,你就能体会到什么叫道,什么叫德。萤光幕上显示的画面,这画面里头有善、有不善。现在我们是很久都不看电视,看电视的人一定知道里面的内容五花八门,什么都有。但是它什么都有,正如《般若经》上讲的「凡所有相,皆是虚妄」,从来没有染污到我们萤光幕上,一点都没有染污。我们能不能在这地方开悟?能不能在这地方学会?宗门大德常讲:会么?你会么?真学会了,我们的心就是萤幕,这萤光幕。我们在日常生活当中,接触一切人事物就是画面,可以接触,跟佛菩萨接触,跟人天接触,跟妖魔鬼怪接触,跟饿鬼地狱接触,丝毫不沾染,这叫道德。
最怕的是什么?你一接触就受别人影响,受影响就染著了。染著是什么?就像照相机一样,照一个落一个影像,特别是我们现在传统的照相机,里面还用胶卷的,照一个落一个,洗不掉了,这叫染著,这是违背自然的法则,这就是爱染。我们要学的,要学不染著。真正你能够懂得这道理了,你可以天天看电视,什么节目都可以看,妖魔鬼怪也可以看。为什么?你在这里修行,修真正的禅定,修真实的智慧,定慧等学。你说哪一法不是佛法?菩萨天天看电视,他修行,他能成无上道。为什么?随顺道德。凡夫不行,因为什么?你有贪染,你看到那个喜欢的,你会动感情,生贪爱;看到不喜欢的,你也动感情,你生瞋恚。你会受这画面境界的影响,你不懂「即相离相,离即同时,离即不二」,你不懂这道理。所以看电视,你会看吗?你不会看。不会看的人看这东西,往下堕落;会看的人看这东西,向上提升,一桩事情,真的就是会与不会。
祖师大德常常问:会么?这一句话意思很深。不会是宁愿不看,为什么?保持我自己的心地清净。那就是说我们还禁不起考验,还会受环境影响,还会随著环境转,这是凡夫。几时能够不被环境影响,不被环境所转,你修行的功夫得力了。虽然不敢说是圣人,功夫得力,能够不受环境影响,念念都在菩提道上;刹那刹那没有离开佛法,这佛法是觉法,佛是觉悟,刹那刹那没有离开觉悟,念念「觉而不迷,正而不邪,净而不染」,这就对了。如其不能,你的根,病根,「爱染」,这东西很麻烦。
再看第二个名号,『或名险害根』,这名号给我们很明显的提示。「根」,六根,眼、耳、鼻、舌、身,还加个意,六根。六根也没有善恶,为什么?它是法性所成的,性里头没有善恶,它怎么会有善恶?但是觉了就没有善恶,迷了就有善恶。所以古时候圣人说,在中国,中国圣人讲「人之初,性本善」,这善不是善恶的善,这善是没有善恶,没有善恶,至善,真善!为什么?有善恶,善恶是相对的,相对不是第一义。换句话说,第一义是真的,相对就不是真的,真的里头没有相对。这一点我们学佛的人一定要搞得很清楚、很明白。一般人学习功夫不得力,学了多年,十几年,二十几年,三、四十年,功夫都不得力,什么原因?你没有离开相对。那我们不说,换个名词来说,我们讲「对立」,你心里头存在著对立,什么对立?善跟恶对立,人跟我对立。也就是说,你没有离开妄想分别执著,妄想分别执著就是对立,所以你功夫不得力。什么时候你把内心的对立消除,那就恭喜你,你的道业成了。为什么?大乘经上讲「入不二法门」。对立是二,内心里头对立没有了,你入不二法门。入不二法门在禅宗里面讲,就是明心见性,心性里头没有对立,本来无一物。
六祖当年在五祖忍和尚面前说这话,别人听不懂,五祖听懂,本来无一物就是对立没有了。对立没有了,矛盾没有了,觉迷没有了,善恶没有了,一切诸法都没有了。什么境界?佛的境界。这个佛我们也要搞清楚,从圆教初住到究竟佛果四十二个位次,都叫做如来。我们通常一般在习惯上,把最后的那个究竟果位称之为佛,前面这四十一个位次,我们称他作法身菩萨,法身菩萨就是真的佛。圆教初住菩萨,明心见性,破一品无明,证一分法身。他在十法界示现,就有能力应以佛身而得度者,即现佛身而为说法,他就能现三十二相八十种好,现这身为人说法。「随众生心,应所知量」,这都是讲的法身,证法身那就是如来。这是内心对立没有了,所以你要问什么时候你见性,不要问别人,自己清楚。
在净宗,什么时候你念佛念到理一心不乱,这不是事一心,是理一心不乱。理一心不乱就内心里头的对立没有了,生佛都没有了。如果我还有个我,净空,还有一个阿弥陀佛,我跟他还是对立,理一心没有到。如果真的到理一心,我这净空没有了,阿弥陀佛也没有了,对立没有了,矛盾化解了,这时候遍法界虚空界是一体。理上、性上完全没有了,事上有没有?事上有。事是现象,事上有,理上化解掉,事上就没有障碍了,《华严经》里面讲的「事事无碍」。「理事无碍」是说现象有,现象存在;「事事无碍」是相与相之间没有妨碍,这得大自在!这是佛法的精华,是修学真实至高无上的受用。
从前方东美先生把佛法介绍给我,「人生最高的享受」,这句话意思很深很广,很不容易体会,乍听起来好像懂了,实际上你没有懂。为什么?你不入这境界,你没有得到这最高的享受,你怎么会懂?你所懂的是名相,事实真相你一无所知,所以一定要用功夫。迷的时候,知道这根是「险害根」。为什么?根造业。造善业,你感受三善道的果报;造恶业,你感受三途地狱的果报。所以普贤菩萨忏悔偈里头讲得好,「我昔所造诸恶业,皆由无始贪瞋痴,从身语意之所生」,身语意就是「险害根」。六根里面,身里头包括四个,语就是口业,意则是意业,眼、耳、鼻、身用一个身做代表,六根。
在我们现前这个阶段当中,我们有高度的警觉,知道这个根很危险。这个根要是偶尔不小心、不谨慎,决定害我们自己的灵性,稍稍有差错,都叫我们往下堕落,这事情麻烦大!所以不能不谨慎,不能不小心。用什么方法来防范?佛菩萨慈悲,他们各个都是过来人,为什么?以前他们跟我们是一样的凡夫,现在他们已经成菩萨成佛了,这菩萨是法身菩萨,不是普通菩萨。他们是经验丰富,这些经验教训都在经典里头,我们天天浏览经典,学习经典,吸收他们的经验教诲。所以经不能不读,佛不能不念。
真正觉悟了,真正明白了,我们在这一生当中,这是我们唯一的一桩大事,其他的全是小事。纵然是好事,也可做,可不做。做不做的标准是什么?缘,缘具足去做,应当去做;缘要不具足,欠缺一点点,就可以不做。世出世间法,缘重要,缘具足了,立刻要有智慧,这事是善还是恶?善恶很难讲,为什么?善里头有恶,恶里头有善,不容易。面面都能够周到,这是高度智慧的人,真有修行人,真有功夫人,那才行。凡夫往往顾到这一面,没有顾到另外一面,所以总是有缺失,总是不圆满,唯有真实智慧,他是圆满的。
譬如今天有很多人讲灾难,我也常常劝人,我不劝人避难,为什么?果然你业力招感的,你避不开。那要怎么办?提升自己的灵性,提升自己的德行。在这时候一定要非常认真努力断恶修善,积功累德,这生活充实自在。即使大难临头,原子弹在我头顶上爆炸,我就像看放烟火一样,多快乐,一点恐惧都没有,这是真的。远离恐怖忧恼,我们修学真得受用,知道自己灵性不断向上提升。当然最理想的是在这一生当中,能把我们提升到佛道。提升到佛道唯一的方法,就是往生西方极乐世界,到西方极乐世界一生成佛。这不是迷信,这是事实真相。现在时间到了。
各位同学,请接著看第三句,名号的第三句:
【或名有海分。】
这一句不好懂,清凉大师在注解里头有注明,「苦名有海分者,二十五有,各一分也」。《疏》里面注解就这几个字,提出一个索引,但是意思还是很含蓄。清凉大师对我们后学照顾得很周到,如果我们要去找这些参考资料就很麻烦,所以他已经把这些资料抄在后面。这《钞》里头,「二十五有者」,这底下就讲得很明白,「颂云:四洲四恶趣,梵王六欲天,无想五那含,四空并四禅」。这首偈说的什么?说的二十五有。「四洲」是须弥山的四方,我们居住的这地球,叫南赡部洲,这些名词大家都相当熟悉,四洲。「四恶趣」是指的四个恶道,六道里面除了人、除了天,都算是恶道,修罗、饿鬼、畜生、地狱,这是四恶趣,指的这四道。再是「梵王六欲天」,这一句是讲欲界的六层天,四王天、忉利、夜摩、兜率、化乐、他化自在天。
下面讲,「无想五那含」。「无想」是四禅天里面的无想天,无想天属於外道天。「五那含」是四禅里面的五不还天,是阿罗汉修行人所住的地方,三果圣人在那地方修行。所以四禅天,就是第四禅,是凡圣同居土,我们这地方是凡圣同居土,四禅也是凡圣同居土。我们很清楚很明了,欲界天里面第四层天兜率天是凡圣同居土,有凡夫天,有内院,内院是弥勒菩萨的道场,天人也知道有弥勒菩萨,有内院,但是他们见不到。正如同我们在地球上,这地球上是凡圣同居土,有菩萨道场,有阿罗汉道场,我们也曾经听说,没有人见过。悟达国师,我们在《慈悲三昧水忏》里面看到,他曾经参访过迦诺迦尊者的道场,那是罗汉的道场,尊者替他治好人面疮。法照禅师,这是唐朝时候人,曾经参访过五台山文殊菩萨的道场,大圣竹林寺,他有缘亲自去看过那道场。离开之后,回头一看道场没有了,一片荒山,凡圣同居土。
我们这世间,五趣杂居土,地狱、饿鬼、畜生统统住在一起,但是没有缘分的人见不到。见到鬼的生活的社会,确实有不少人见到过。我遇到一些演艺人员,拍电影的,夜晚拍夜景,在野外,他们确确实实有很多遇到鬼道的社会。半夜肚子饿了,想找一点东西吃,走路忽然看到这地方有一个村庄,有一个小镇。那个时候也没有想到,这地方荒野怎么会有小镇?没有想到,进去了,跟人打招呼,吃了。到第二天的时候,忽然想到昨天晚上情形不对,再去看的时候,坟地一堆,乱坟岗。昨天晚上跑到这里去了,吃的东西吐下来都是肮脏东西。他们亲自告诉我的,确实有。笔记小说里面,我们就看得很多。遇到一些同学们,他亲身经历的,给我们讲这事情,绝对不是假的。
「五那含」是五不还天。「四空」,这是无色界四空天。「四禅」,这是色界天四禅。这四句就把这二十五有统统说到了。「广如涅盘十四」,广说,就是详细说明在《涅盘经》第十四。
「有」,我们现在有这么一个线索了,这名词意思多少能懂得一些。这是苦圣谛,这名词叫苦圣谛,「有」是什么?有苦。「分」是有分。二十五有是讲的三界六道,每一道的众生都有苦。欲界有苦苦、有坏苦、有行苦,三大类的苦统统都有。色界已经把财色名食睡这五欲断掉,所以苦苦没有了;没有苦苦,但是他有坏苦、他有行苦,换句话说,他们的苦比欲界的苦就轻很多。到四空天,连身体都没有了,我们讲四空天是灵界,中国世俗人讲灵魂;灵魂存在,他不要身体。一般迷惑颠倒的灵魂,他要找个身体,寄托在身体上。他们很高明,他们认为身体不好,身体很麻烦,不要了,这是包袱,他包袱丢掉了,灵。所以苦苦他没有,坏苦他也没有,但是他有行苦。什么叫行苦?他不能够永久停留在这境界里头。即使到非想非非想处天,这是最高的,寿命八万大劫。八万大劫虽然是很长,它有到的时候,它到了怎么办?到了还是要堕落,换句话说,他不能常住,不能永远住。
我们世间人有一个妄念,什么事情都要永久。哪里可能会永久?我们到澳洲来了,有不少人天天在想著怎么样能够拿到永久的居民。哪来的永久?你能活多少年?永久是有名无实,这要知道、要觉悟!三界六道里头没有永久的。真正要永久,有一个地方,到西方极乐世界去,那是永久了。十法界里头决定没有永久,一真法界才是永久,十法界里头千变万化,十法界无常!为什么会有这现象?佛在经上讲得很多,讲得很清楚,我们学习的人粗心大意,这才没有搞清楚。佛怎么说的?佛说「一切法从心想生」。你心里头什么都不想,那就真常,那就永恒了;只要你有想,它就有变化,就这么个道理。什么都不想了,那个境界是最美好的。
江本胜博士在做水实验,给我的启示很多很大,他证实了佛在经上讲的这些原理原则。他这实验过程当中,观察到水结晶最美的时候,发现到爱心、感恩的心,这种心、这种意念,反应是最美好的结晶。是不是最真实的结晶?不是,它的结晶随著人的意念在变化,确确实证明佛所讲的「一切法从心想生」。什么是最真实的,永恒不变的?这个想断掉了。断掉是不是无想?无想也不行,无想还是有想,他想无想。所以无想天不是究竟,他还是有想。你现在想什么?我无想了。他意念里头有个无想。无想也没有,才是佛法里面讲的。真正到清净,有想没有了,无想也没有了。所谓是两边不立,中道也没有。两边不立,当中冒出一个中道,中道跟两边还是对立,不是究竟法;中道也没有,才是真正究竟,那是涅盘的境界。涅盘就是真的自性显现出来,这境界没有法子说。佛在大乘经里头所讲的「言语道断,心行处灭」,这是给你讲真话,言语达不到,你的思惟想像也达不到。思惟想像是阿赖耶起作用,它的作用只能够缘阿赖耶识,不能够缘真如本性,它做不到的。明心见性,那个心性是阿赖耶识缘不到的。
释迦牟尼佛给我们所说的一切法,都是方便法,没有真实法,真实法说不出的,真实法不能想像的。但是他这方便法能够引导我们入真实,怎样入真实?你真正引导到一个阶段,忽然觉悟了,这也放下了,就是《金刚经》上讲「法尚应舍,何况非法」,法与非法统统都舍掉,入真实了。入了这境界,你能不能说得出?你还是说不出,不但是说不出,你念头不生。你还生起个念头,念头是妄念,有念皆妄,无念也是妄,有念、无念都没有了,这真的是不思议的境界,那是真实。
不但六道凡夫达不到这境界,四圣圣人也达不到这境界。四圣是讲声闻、缘觉、权教菩萨、藏通的佛,没见性;破一品无明,证一分真性,入这个境界了。所以我们很不得已说了一句「纯净纯善」,纯净纯善,我用这个来形容契入境界。不纯,你净善,四圣法界;真正到纯,纯到极处,你就超越十法界,入一真法界。华藏世界、极乐世界都是一真法界,我们取华藏不容易,取极乐不难。所以文殊、普贤在《华严经》最后一段经文里头,劝导我们发愿求生西方极乐世界,尤其普贤菩萨「十大愿王导归极乐」。
我相信净土,发心学净土,是《华严经》教我的,从这地方真的死心塌地,不再有疑惑,不再有第二个念头。所以指导我的老师是普贤菩萨,是文殊菩萨,文殊菩萨教我断恶修善积功累德,普贤菩萨教我往生净土。当年李老师劝我,我不反对,但是对这净宗能生欢喜心,没有发愿。什么原因?对事实真相了解得不够透彻。到讲《华严经》,我记得第一次讲的时候,断断续续的十七年了。每一次出国讲经,回到台湾就续讲,在外国没有讲过《华严》。但是那个时候在国外的时间多,在台湾每一年,我估计大概有三个月。所以虽然是十七年的时间,这经也没讲完,只讲一半,《八十》讲一半,《四十》讲一半,《四十》大概是三分之一,一半都不到。
所以,不入一真法界,「有海分」,你就有「有」。「海」是比喻,比喻深广无限。「有」,用最浅显的话来说,就是你有因,有因遇到缘,当然你就有果。这要范围缩小来讲就是六道,「二十五有」没有出六道。前面这首偈子说得很清楚,是讲的欲界、色界、无色界,把这分成二十五类,这二十五类有因有果,他有分。因,染因,不是净因。染里面有善、有恶,善恶都不纯,善里头有恶,恶里头有善,善恶总是混杂的。所以一切众生在六道里头享受的果报,我们可以能够看到,有苦有乐,苦是不善的果,乐是善的果,这善恶是相对的。
我们也常常听说谚语所谓的,「人生在世,不如意事常八九」,不能称心如意的时候多,称心如意快乐的时间很短很少。这什么原因?这是所谓果报。原因就是过去生中,过去今生,你的行业,起心动念言语造作,不善的多,善的少,感得现前这果报。真的觉悟了,真的回头了,我们要做一个改变,怎么改变?从现在起,过去已经过去了,不要再提,不要再理会了。从现在起,我的思想见解言语行为,我一定要善的多,不善的少,不善的根本不做,念头根本不生。话说起来容易,做起来难,为什么难?因为过去、以往那不善的习气很重,这习气肯定影响我们现在的行为,难就难在这地方。所以修行要有成就,最重要的就是你要有高度的警觉,时时刻刻都警惕到,这个重要。
古德常说「不怕念起,只怕觉迟」,不善的念头起来,不怕,要觉悟得快,一觉悟,那个不善的念马上就没有了。这是古往今来那些修行成功的人,他们的经验、教训,我们应当要记取,应当要学习,不善的念头才一动,立刻知道。我们用什么念头换?用阿弥陀佛。所以佛要念得熟,要熟透,念头一起来就是阿弥陀佛。其他的不论什么念头,才冒出来,第二个念头就是阿弥陀佛,就把它压住,就把它化解掉,这叫真念佛,这叫真正做功夫。这种功夫要得力,那是真有受用。在现在,现前你所得的身心清净,妄念不生,无论顺逆境界,你都生欢喜心,真是大乘经上常讲「常生欢喜心」。这欢喜从哪里来?真的,欢喜从两处来:一处,与性德相应,这是一处;另外一处,从境界上来的,所有一切境界不染,境界可以受用,可以欣赏,绝对不染著。从二处来,所以法喜充满。这境界,我们能不能得到?能。怎样才能得到?这我常讲的,好学。我们的学习一天接著一天,决定没有中断。
我学了五十二年,我从二十六岁开始学,确实没有间断;我在讲台上讲经四十五年,没有间断。纵然在旅行当中没有讲经,但是我读经,每天我没有离开经本。不离开经本就是亲近佛菩萨,天天跟佛菩萨在一起,五十二年,这是我的经验。我今天能够有少分的不染著,入少分境界,就法喜充满。我跟大家说的话,这是从经验当中得来的,所以我懂得古人修行、教学的义趣,从自己过来当中能体会到古人。今天「有海分」,这是六道众生统统具足,四圣法界也没有洗得干净。我们应当警惕的就是常常要觉察到,有因必有果,善因善果,恶因恶报,不要说行为上,起心动念都已经有因果了。纵然是法身菩萨再来,那是真正慈悲,为一切众生示现的,示现什么?不离因果。连释迦牟尼佛为我们表演的,亦如是。释迦牟尼佛这一族,释迦族,过去生中造的不善业,遭琉璃王消灭的这灾难,世尊不能救,各人的果报,各人承当,没有人能够代替。释迦牟尼佛示现给我们看的,示现三个月马麦之报,用意何在?无非是叫我们明了因果的事实真相,教导我们不能有恶的行为,不能有不善的言语,不能有不善的念头,用意在这里。
这地方「有」就是二十五有,我们每个人二十五有统统具足,这是种子、业因,将来到哪里去?那就是看这个有遇到缘,果报就现前。我们自己现在对这道理已经相当的透彻,正确的认知,那我们走哪一条路?我们选择西方弥陀净土,我们选择这个路。世间所有一切众生,有没有西方净土的这个因?跟诸位说,统统都有,没有一个众生没有。你要问:你怎么知道?佛在经上给我们说得很清楚,《华严经》上说的,法界虚空刹土众生,没有一个漏掉,「唯心所现,唯识所变」。这心是真如,识是阿赖耶,是每个人自己的真心、自己的阿赖耶变现的,真心跟阿赖耶所有一切众生是共同的。
阿赖耶、真心就像大海一样。我们用这比喻,把真心比做大海,把阿赖耶比做大海里面的水,海不离水,水不离海。海是如如不动,水,它有波浪起伏,所以阿赖耶是动的,真如本性是不动的;但是它是一,不是二,是一体。唯心所现,唯识所变,所以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是我们自己心性变现的。自己心性现的,自己阿赖耶识变的,跟我们怎么会没有关系?关系太密切!只是迷了的时候不知道,不知道事实真相,这一下觉悟了,明白了,原来是「自性弥陀,唯心净土」,这就肯定阿弥陀佛西方极乐世界跟我的关系。关系搞清楚了,现在我下定决心,我一定要往生净土,哪有不去的道理?决定得生,没有一丝毫疑惑。
马麦之报再跟你说,都说事实真相,十方一切诸佛刹土,没有例外的,全都是唯心所现、唯识所变。在我们这世间,所有一切宗教,他们崇拜的神,崇拜的上帝,崇拜的圣,也统统是唯心所现、唯识所变。他们宗教里面所讲的天堂,所讲的天园,也是唯心所现、唯识所变,跟我们的关系是一不是二。我们了解这事实真相,清净心现前了,平等心现前了,恭敬心现前了;对於任何宗教、任何神圣,跟我们对阿弥陀佛那个恭敬心是平等的,没有一丝毫差别,这是回归到自性,回归到真常。
迷的时候,无常;觉的时候,真常,哪有没有分的道理!但是迷了的时候,这有海分不善,出不了六道轮回,六道里头的因果。觉悟了之后,才知道事实真相,六道地狱、饿鬼跟华藏、极乐,原来是不二,法界原来是一真。只有觉悟,真正觉悟的时候,你才见到一真,这才是究竟解决问题,究竟无障碍。《华严经》讲的四无碍法界:理无碍、事无碍、理事无碍、事事无碍。我们今天讲消灾免难,这才叫真正消了灾,真正免了难,真正把所有一切问题全部化解了,这是《大方广佛华严》。所以今天有些人来跟我提到灾难的问题,我点头,有!怎样化解?有方法,这方法就是我跟你讲的这因果的道理,转变。你自己有能力转变,把不善转变成善,把灾祸转变为吉祥。从哪里转?从内心里头转,首先把内心里面的对立化解掉。当我们不觉的时候,对立了,现在学佛学这么多年,这对立就没有了,逐渐逐渐就没有了。内心里头矛盾没有,内心里头迷惑没有了,你的智慧自然开了。
戒定慧三学是性德,是自性里头本来具足的,这时候,这性德自自然然它就现前。持戒、修定、开慧,不费功夫,自自然然,没有一丝毫困难。大乘佛法的教学,真正是无比的殊胜。从这里你才体会到,为什么古圣先贤对於这桩事情,一生当中锲而不舍?现在我们明白了,这里头有大乐在里头,大自在在里头,大智慧、大德、大能还有大福报。我们今天一个学院不大,来到学院人都有这认知,都有这样的好学,这学院殊胜,无比的殊胜。人,真的不要多,觉明妙行菩萨,他的道场只有十二个人。印光大师一生指导我们,修行道场,在一起共修的,最好不要超过二十个人,无比殊胜的道场。我们遵守古圣先贤的教诲,遵守经论的教诲,认真努力学习,让我们在这一生当中,充满了智慧,充满了善心、善意、善行,充满了道德,没有一样不具足。再看底下第四句:
【或名积集成。】
『积集成』,它有因,它也有果。这名词,我们要注意到,它在苦圣谛里头,苦圣谛是讲果报。无论是善果,无论是恶报,怎么来的?积集成就的,「善不积,不足以成名;恶不积,不足以灭身」。我们明白这道理,在这世间,恶不能积。世界为什么会有灾难?世界是共业所感,就是居住在这世界上的人,积集不善所成就的。古今中外有不少高明的预言家,预言的书籍,那是高等的,他不做结论,他的预言不做结论。譬如灾难,他怎么说?在某一个时候,某一个地区,可能发生,他用可能,不是说一定发生,这是高明的预言,这话是活的。为什么说可能发生?你这地区的人不知道回头,不知道改恶向善,那就肯定有灾难。恶积集就是灾难。
如果有人一下觉悟了,回头是岸,我把我的恶念恶行终止;改过来,我的念善,我的行善,念念利益众生,念念利益社会。不再为个人想,不再为家想,不再为小团体想,起心动念,至少要想到全世界、全人类,学佛的人讲一切众生,不但包括人类,包括动物,包括植物,乃至於包括这些矿物。清净心周遍法界,善意满娑婆,那个恶的积集没有了,烟消云散,灾难没有了,化解了。诸位,所有这些预言对我们来讲,它是有帮助,让我了解的,让我赶快放下恶念恶行,积极的修善,积极的积功累德,这境界立刻就转了。积集成,它从果上讲,不是从因上讲。如果苦集圣谛,那从因上讲,不是从果上讲。现在时间到了。
诸位同学,请看四圣谛品,丰溢世界第四段,北方,我们将经文念一段:
【诸佛子,此娑婆世界所言苦圣谛者,彼丰溢世界中,或名爱染处,或名险害根,或名有海分,或名积集成,或名差别根,或名增长,或名生灭,或名障碍,或名刀剑本,或名数所成。】
到这地方是一段,这一段讲的是苦谛,苦集灭道四谛的苦谛。从经文当中我们知道,世出世间法每一法都能够牵涉到一切法,所以名跟义都是无量无边。在这一品经里面,我们有很深刻的体会,也能够有很深入的观察。现在我们来看北方丰溢世界。苦圣谛也是略举十个名称,诸位一定要知道,这名称、事相都是说不尽的。
这十个名称,第一个是『爱染处』,换句话说,「爱染」就是苦。世间人实在说,觉悟的不多,只要你有爱,只要你有染,这染是染著。什么叫染?你心里头有了,就叫做染。《坛经》很多同学都读过,能大师说「本来无一物」,这句话很重要,告诉我们,真心本性或者是大乘经上讲的法性、佛性,它的真相确确实实是本来无一物,干干净净。只要有一物,这一物就是染,染跟爱是决定分不开的,所以称为爱染处,这一染一切都染了。理,我们要明了,事要清楚,这一染就把清净心(楞严经上所讲的清净本然的心性)变成了阿赖耶识。阿赖耶识就变化成十法界依正庄严,这要懂。
我们也可以说十法界从哪来的?怎么会有这些事情?大乘经里面佛常常给我们说的无明,「无明不觉生三细,境界为缘长六粗」,无明是什么?爱染就是无明。十二因缘里面跟我们讲的「爱、取、有」,爱是无明,取是造业,有就是有十法界依正庄严,有六道有三途,有因有果。十法界依正庄严的根本就是爱染,这是苦的根源。几个人能觉悟到?觉悟到的人就不是凡人,觉悟到的人就是佛菩萨。佛菩萨跟凡人是一不是二,差别在哪里?觉迷。给你说真的,佛依真谛而说法,觉迷不二,凡圣一如,这给你讲真话,但是真话凡夫听不懂。
佛菩萨示现在世间,没有别的事情,只是帮助我们凡人觉悟,破迷开悟,转凡成圣。圣人就是了解宇宙万有的真相,你明白、了解,我们称这个人为圣人,称这个人是佛、是菩萨。如果不了解、不明白,我们就称他为凡夫。真正觉了,遍法界虚空界是一个自己,真的我找到了,你就得大自在。今天许多人讲这世间有灾难,如果契入这境界,灾难就没有了。所以,就现前这世法而论,因果是有的,佛法里面常讲「万法皆空,因果不空」。因果何以不空?因果相续不空,因转变成果,果又转变成因,就是这个转变,这不空,因果循环不空。所以它有三桩事情,我们必须要知道,转变、相续、循环,这事情迷的时候就有,觉的时候就没有了。觉的时候,不是没有了,中国古时候有个公案,野狐禅,我想不少同修也曾经听说过。野狐禅给我们一个很大的启示,那就是误导众生你要受果报。这一则公案,用我们现在话来讲,故事,这是确确实实有的这么一桩事情,这不是寓言。
唐朝百丈大师那个时代,大师常常讲经说法,听众里面有个老人常常来听,彼此都很熟悉;常常来听经的听众,大家对他也很尊敬。百丈大师知道这人,他不是人,狐仙,他是个狐狸,老狐狸,他有能力变化成人的形状,变化成一个老人,天天来听经。有一天,这老人向百丈大师请教,他说,在五百世之前,他是个法师,有人向他提出一个问题,「大修行人还落不落因果?」他的回答是「不落因果」,大修行人不落因果。就这么一句话,他堕落在畜生身五百世。他修成人身,但是现在没有办法解脱,想求百丈大师帮助他,指示他一条明路,脱离畜生身。百丈大师很慈悲,他说:行,明天我上堂讲经说法,你来,你当众把这问题提出来,过去人家怎么问你的,你提出来问我。到第二天,他来了,上堂,当众提出这么一句话,「大修行人还落不落因果?」他就是这一句话说错了。这一句话说错,误导了别人,你要受因果报应,所谓「错下一个字转语,堕五百世野狐身」,就是这公案。百丈大师把它修正,改一个字,他当年答覆人说「不落因果」,百丈大师改一个字,「不昧因果」,他恍然大悟。到第二天,百丈大师把这事情向大众宣布,昨天来问的这老人,常常听经的,他是个老狐狸,住在后山,现在已经死了,他解脱了,脱离畜生道。他说:我们大家带著锄头畚箕,我们到后山去看,去安排他的后事。到后山果然看到有一个老狐狸死在那边,百丈大师说就是他,把他按照出家人的礼节埋葬,给他诵经超度,埋葬他。
你看,「错下一个字转语,堕五百世野狐身」。因此我们要明白,人家来提问题,解答的时候一定要小心。孔老夫子教给我们的一个原则,我们一定要遵守,那就是「知之为知之,不知为不知」。我真的明了,没有错误,我给你解答。如果我自己有疑惑,我就不能随便解答问题。你把人家解答错了怎么办?人家来问,问这问题,我答不出来,我也不晓得,不丢人。为什么?我没有成佛,我跟你一样是凡夫,虽然我比你学得久一点,比你知道多一点,但是不知道的事情还很多,我也在学习,这是学习最好的态度。我没有办法解答的,就直截了当的告诉他,这问题我答覆不了,没有过失。强不知以为知,一定要爱自己的面子,往往因爱面子而堕三途造罪业。碍於面子,你想想看,你吃亏就大了。这都是什么?都是属於爱染,根都在爱染,都是迷惑,没有觉悟。为了自己眼前的名闻利养,随著自己烦恼习气,任意的,甚至於批评,完全与事实相违背,这样的误导,过失很重。他造的这业,业结罪轻重,那要看他这行为,或者说话、或者行为,看他影响面有多大?影响的时间多长?如果影响的面很大,影响的时间很长,他的罪很重很重;如果影响的面不大,只有一两个人,时间不很长,他的罪就很轻。佛法《戒经》里面讲结罪,总是以这两个为标准,就是面的大小,时间的长短,这我们不能不知道。
所以苦圣谛里头,丰溢世界第一个用「爱染」给我们很深的警惕。不但对世间法不可以有爱染,爱染里面就生贪,生贪瞋痴,贪瞋痴是三毒烦恼。可是同学们要留意,佛教我们慈悲,西方宗教的圣人,教我们要爱。所以我跟世界上许许多多宗教往来,我有一个基本的概念,很清楚,很明白,一切宗教的根本就是「仁慈博爱」。你有爱,但是这爱没有染,在我们佛法里面称慈悲,慈悲就是爱。但是爱跟慈悲不一样,慈悲是理智的,换句话说,是理智的爱。世间人讲这爱是感情的,情就染了,没有智慧,所以爱生情,那麻烦。圣人这爱是博爱,博爱是什么?是清净的,清净就不染;是平等的,平等就无私,所以这爱叫博爱。对世间出世间一切人、一切事、一切物,清净平等,我在上面还加个真诚,这就对了,就没有问题。如果你的慈悲,我们假设(慈悲有很多人把意思也解错了)你的心不清净,什么叫不清净?你有自私的心,你有贪爱的心,合自己意思的,你喜欢他;不合自己意思的,你恨他、瞋恨他,这是染污。所以佛法讲七情五欲,七情:喜怒哀乐爱恶欲(欲是欲望),这七个字都是染污,都是爱染。
爱染的根在哪里?执著这身是自己,不了解事实真相。所以佛法的教学,无论大乘小乘都要破四相,头一个教你,你要觉悟,你要真正能观察到身不是自己。身不是我,身是什么?身是我所,我所有的。像衣服一样,我所有的,我们常讲身外之物,身也是身外之物。什么身才是真的?佛法里面讲法身,法身是真的。法身不生不灭,法身不来不去,法身不垢不净,法身不常不断,那是真的。这身有生有灭有染有净,哪里是真的?所以一定要认识清楚。
现在我们看到世界上有许多宗教,或者不是宗教,也有一些研究轮回,研究前世今生,这些报告我们看到很多很多。他们肯定灵魂不灭,这也算不错了,是有相当进步,所以他们对於自己这身不重视,他们重视灵。人在这一生当中,最重要的一桩事情就是要把你的灵性向上提升,这人也算有相当的觉悟,比一般人聪明,他是真正懂得现实。如何能在我们这一生当中好好修学,怎样呢?那要修德,要修道,要修善,把自己的灵向上提升。来生能够生天,我们学佛的人知道,天有二十八层,菩萨的阶位有五十二个,一层一层向上提升,生生世世永远在学习,永远在提升,这人是个聪明人,这人难得。
如果违背道德,你的灵就往下堕落。什么是道德?我在讲席当中常说,道德这两个字不好讲,我们看很多古人的著作,说的是对,但是现在我看不懂。我们用最简单的话来说,道是自然的,自然就是道。自然的原理、原则、法则,这是道,随顺自然是德;违背自然,就是违背了道德。这样说法,大家比较容易懂。所以,什么事情顺乎自然,自然的原理原则、自然的现象、自然的规则,古今中外圣贤典籍里面讲得很多很多,要好好的学习。读圣贤书,天天跟圣贤在一起,把这些事实真相搞清楚、搞明白了。譬如,什么是自然?心地清净是自然的,本来无一物是自然的。现在这心里头拉拉杂杂的搞了好多东西,这不是自然的。
我再跟你说,譬如现在我们利用网路、利用卫星在传播我们学习的课程。诸位现在在画面上看到这影像,我要问你,就这个方面来说,什么是自然?我们电视机萤光幕上什么都没有,这是自然的,干干净净,什么都没有,这就是道。什么是德?现在萤光幕上出现的这些画面,这就是德。为什么?它随顺自然,它并没有把我们的萤幕染污。如果在萤幕上染污了,那就不是随顺自然。从这一点点,你就能体会到什么叫道,什么叫德。萤光幕上显示的画面,这画面里头有善、有不善。现在我们是很久都不看电视,看电视的人一定知道里面的内容五花八门,什么都有。但是它什么都有,正如《般若经》上讲的「凡所有相,皆是虚妄」,从来没有染污到我们萤光幕上,一点都没有染污。我们能不能在这地方开悟?能不能在这地方学会?宗门大德常讲:会么?你会么?真学会了,我们的心就是萤幕,这萤光幕。我们在日常生活当中,接触一切人事物就是画面,可以接触,跟佛菩萨接触,跟人天接触,跟妖魔鬼怪接触,跟饿鬼地狱接触,丝毫不沾染,这叫道德。
最怕的是什么?你一接触就受别人影响,受影响就染著了。染著是什么?就像照相机一样,照一个落一个影像,特别是我们现在传统的照相机,里面还用胶卷的,照一个落一个,洗不掉了,这叫染著,这是违背自然的法则,这就是爱染。我们要学的,要学不染著。真正你能够懂得这道理了,你可以天天看电视,什么节目都可以看,妖魔鬼怪也可以看。为什么?你在这里修行,修真正的禅定,修真实的智慧,定慧等学。你说哪一法不是佛法?菩萨天天看电视,他修行,他能成无上道。为什么?随顺道德。凡夫不行,因为什么?你有贪染,你看到那个喜欢的,你会动感情,生贪爱;看到不喜欢的,你也动感情,你生瞋恚。你会受这画面境界的影响,你不懂「即相离相,离即同时,离即不二」,你不懂这道理。所以看电视,你会看吗?你不会看。不会看的人看这东西,往下堕落;会看的人看这东西,向上提升,一桩事情,真的就是会与不会。
祖师大德常常问:会么?这一句话意思很深。不会是宁愿不看,为什么?保持我自己的心地清净。那就是说我们还禁不起考验,还会受环境影响,还会随著环境转,这是凡夫。几时能够不被环境影响,不被环境所转,你修行的功夫得力了。虽然不敢说是圣人,功夫得力,能够不受环境影响,念念都在菩提道上;刹那刹那没有离开佛法,这佛法是觉法,佛是觉悟,刹那刹那没有离开觉悟,念念「觉而不迷,正而不邪,净而不染」,这就对了。如其不能,你的根,病根,「爱染」,这东西很麻烦。
再看第二个名号,『或名险害根』,这名号给我们很明显的提示。「根」,六根,眼、耳、鼻、舌、身,还加个意,六根。六根也没有善恶,为什么?它是法性所成的,性里头没有善恶,它怎么会有善恶?但是觉了就没有善恶,迷了就有善恶。所以古时候圣人说,在中国,中国圣人讲「人之初,性本善」,这善不是善恶的善,这善是没有善恶,没有善恶,至善,真善!为什么?有善恶,善恶是相对的,相对不是第一义。换句话说,第一义是真的,相对就不是真的,真的里头没有相对。这一点我们学佛的人一定要搞得很清楚、很明白。一般人学习功夫不得力,学了多年,十几年,二十几年,三、四十年,功夫都不得力,什么原因?你没有离开相对。那我们不说,换个名词来说,我们讲「对立」,你心里头存在著对立,什么对立?善跟恶对立,人跟我对立。也就是说,你没有离开妄想分别执著,妄想分别执著就是对立,所以你功夫不得力。什么时候你把内心的对立消除,那就恭喜你,你的道业成了。为什么?大乘经上讲「入不二法门」。对立是二,内心里头对立没有了,你入不二法门。入不二法门在禅宗里面讲,就是明心见性,心性里头没有对立,本来无一物。
六祖当年在五祖忍和尚面前说这话,别人听不懂,五祖听懂,本来无一物就是对立没有了。对立没有了,矛盾没有了,觉迷没有了,善恶没有了,一切诸法都没有了。什么境界?佛的境界。这个佛我们也要搞清楚,从圆教初住到究竟佛果四十二个位次,都叫做如来。我们通常一般在习惯上,把最后的那个究竟果位称之为佛,前面这四十一个位次,我们称他作法身菩萨,法身菩萨就是真的佛。圆教初住菩萨,明心见性,破一品无明,证一分法身。他在十法界示现,就有能力应以佛身而得度者,即现佛身而为说法,他就能现三十二相八十种好,现这身为人说法。「随众生心,应所知量」,这都是讲的法身,证法身那就是如来。这是内心对立没有了,所以你要问什么时候你见性,不要问别人,自己清楚。
在净宗,什么时候你念佛念到理一心不乱,这不是事一心,是理一心不乱。理一心不乱就内心里头的对立没有了,生佛都没有了。如果我还有个我,净空,还有一个阿弥陀佛,我跟他还是对立,理一心没有到。如果真的到理一心,我这净空没有了,阿弥陀佛也没有了,对立没有了,矛盾化解了,这时候遍法界虚空界是一体。理上、性上完全没有了,事上有没有?事上有。事是现象,事上有,理上化解掉,事上就没有障碍了,《华严经》里面讲的「事事无碍」。「理事无碍」是说现象有,现象存在;「事事无碍」是相与相之间没有妨碍,这得大自在!这是佛法的精华,是修学真实至高无上的受用。
从前方东美先生把佛法介绍给我,「人生最高的享受」,这句话意思很深很广,很不容易体会,乍听起来好像懂了,实际上你没有懂。为什么?你不入这境界,你没有得到这最高的享受,你怎么会懂?你所懂的是名相,事实真相你一无所知,所以一定要用功夫。迷的时候,知道这根是「险害根」。为什么?根造业。造善业,你感受三善道的果报;造恶业,你感受三途地狱的果报。所以普贤菩萨忏悔偈里头讲得好,「我昔所造诸恶业,皆由无始贪瞋痴,从身语意之所生」,身语意就是「险害根」。六根里面,身里头包括四个,语就是口业,意则是意业,眼、耳、鼻、身用一个身做代表,六根。
在我们现前这个阶段当中,我们有高度的警觉,知道这个根很危险。这个根要是偶尔不小心、不谨慎,决定害我们自己的灵性,稍稍有差错,都叫我们往下堕落,这事情麻烦大!所以不能不谨慎,不能不小心。用什么方法来防范?佛菩萨慈悲,他们各个都是过来人,为什么?以前他们跟我们是一样的凡夫,现在他们已经成菩萨成佛了,这菩萨是法身菩萨,不是普通菩萨。他们是经验丰富,这些经验教训都在经典里头,我们天天浏览经典,学习经典,吸收他们的经验教诲。所以经不能不读,佛不能不念。
真正觉悟了,真正明白了,我们在这一生当中,这是我们唯一的一桩大事,其他的全是小事。纵然是好事,也可做,可不做。做不做的标准是什么?缘,缘具足去做,应当去做;缘要不具足,欠缺一点点,就可以不做。世出世间法,缘重要,缘具足了,立刻要有智慧,这事是善还是恶?善恶很难讲,为什么?善里头有恶,恶里头有善,不容易。面面都能够周到,这是高度智慧的人,真有修行人,真有功夫人,那才行。凡夫往往顾到这一面,没有顾到另外一面,所以总是有缺失,总是不圆满,唯有真实智慧,他是圆满的。
譬如今天有很多人讲灾难,我也常常劝人,我不劝人避难,为什么?果然你业力招感的,你避不开。那要怎么办?提升自己的灵性,提升自己的德行。在这时候一定要非常认真努力断恶修善,积功累德,这生活充实自在。即使大难临头,原子弹在我头顶上爆炸,我就像看放烟火一样,多快乐,一点恐惧都没有,这是真的。远离恐怖忧恼,我们修学真得受用,知道自己灵性不断向上提升。当然最理想的是在这一生当中,能把我们提升到佛道。提升到佛道唯一的方法,就是往生西方极乐世界,到西方极乐世界一生成佛。这不是迷信,这是事实真相。现在时间到了。
各位同学,请接著看第三句,名号的第三句:
【或名有海分。】
这一句不好懂,清凉大师在注解里头有注明,「苦名有海分者,二十五有,各一分也」。《疏》里面注解就这几个字,提出一个索引,但是意思还是很含蓄。清凉大师对我们后学照顾得很周到,如果我们要去找这些参考资料就很麻烦,所以他已经把这些资料抄在后面。这《钞》里头,「二十五有者」,这底下就讲得很明白,「颂云:四洲四恶趣,梵王六欲天,无想五那含,四空并四禅」。这首偈说的什么?说的二十五有。「四洲」是须弥山的四方,我们居住的这地球,叫南赡部洲,这些名词大家都相当熟悉,四洲。「四恶趣」是指的四个恶道,六道里面除了人、除了天,都算是恶道,修罗、饿鬼、畜生、地狱,这是四恶趣,指的这四道。再是「梵王六欲天」,这一句是讲欲界的六层天,四王天、忉利、夜摩、兜率、化乐、他化自在天。
下面讲,「无想五那含」。「无想」是四禅天里面的无想天,无想天属於外道天。「五那含」是四禅里面的五不还天,是阿罗汉修行人所住的地方,三果圣人在那地方修行。所以四禅天,就是第四禅,是凡圣同居土,我们这地方是凡圣同居土,四禅也是凡圣同居土。我们很清楚很明了,欲界天里面第四层天兜率天是凡圣同居土,有凡夫天,有内院,内院是弥勒菩萨的道场,天人也知道有弥勒菩萨,有内院,但是他们见不到。正如同我们在地球上,这地球上是凡圣同居土,有菩萨道场,有阿罗汉道场,我们也曾经听说,没有人见过。悟达国师,我们在《慈悲三昧水忏》里面看到,他曾经参访过迦诺迦尊者的道场,那是罗汉的道场,尊者替他治好人面疮。法照禅师,这是唐朝时候人,曾经参访过五台山文殊菩萨的道场,大圣竹林寺,他有缘亲自去看过那道场。离开之后,回头一看道场没有了,一片荒山,凡圣同居土。
我们这世间,五趣杂居土,地狱、饿鬼、畜生统统住在一起,但是没有缘分的人见不到。见到鬼的生活的社会,确实有不少人见到过。我遇到一些演艺人员,拍电影的,夜晚拍夜景,在野外,他们确确实实有很多遇到鬼道的社会。半夜肚子饿了,想找一点东西吃,走路忽然看到这地方有一个村庄,有一个小镇。那个时候也没有想到,这地方荒野怎么会有小镇?没有想到,进去了,跟人打招呼,吃了。到第二天的时候,忽然想到昨天晚上情形不对,再去看的时候,坟地一堆,乱坟岗。昨天晚上跑到这里去了,吃的东西吐下来都是肮脏东西。他们亲自告诉我的,确实有。笔记小说里面,我们就看得很多。遇到一些同学们,他亲身经历的,给我们讲这事情,绝对不是假的。
「五那含」是五不还天。「四空」,这是无色界四空天。「四禅」,这是色界天四禅。这四句就把这二十五有统统说到了。「广如涅盘十四」,广说,就是详细说明在《涅盘经》第十四。
「有」,我们现在有这么一个线索了,这名词意思多少能懂得一些。这是苦圣谛,这名词叫苦圣谛,「有」是什么?有苦。「分」是有分。二十五有是讲的三界六道,每一道的众生都有苦。欲界有苦苦、有坏苦、有行苦,三大类的苦统统都有。色界已经把财色名食睡这五欲断掉,所以苦苦没有了;没有苦苦,但是他有坏苦、他有行苦,换句话说,他们的苦比欲界的苦就轻很多。到四空天,连身体都没有了,我们讲四空天是灵界,中国世俗人讲灵魂;灵魂存在,他不要身体。一般迷惑颠倒的灵魂,他要找个身体,寄托在身体上。他们很高明,他们认为身体不好,身体很麻烦,不要了,这是包袱,他包袱丢掉了,灵。所以苦苦他没有,坏苦他也没有,但是他有行苦。什么叫行苦?他不能够永久停留在这境界里头。即使到非想非非想处天,这是最高的,寿命八万大劫。八万大劫虽然是很长,它有到的时候,它到了怎么办?到了还是要堕落,换句话说,他不能常住,不能永远住。
我们世间人有一个妄念,什么事情都要永久。哪里可能会永久?我们到澳洲来了,有不少人天天在想著怎么样能够拿到永久的居民。哪来的永久?你能活多少年?永久是有名无实,这要知道、要觉悟!三界六道里头没有永久的。真正要永久,有一个地方,到西方极乐世界去,那是永久了。十法界里头决定没有永久,一真法界才是永久,十法界里头千变万化,十法界无常!为什么会有这现象?佛在经上讲得很多,讲得很清楚,我们学习的人粗心大意,这才没有搞清楚。佛怎么说的?佛说「一切法从心想生」。你心里头什么都不想,那就真常,那就永恒了;只要你有想,它就有变化,就这么个道理。什么都不想了,那个境界是最美好的。
江本胜博士在做水实验,给我的启示很多很大,他证实了佛在经上讲的这些原理原则。他这实验过程当中,观察到水结晶最美的时候,发现到爱心、感恩的心,这种心、这种意念,反应是最美好的结晶。是不是最真实的结晶?不是,它的结晶随著人的意念在变化,确确实证明佛所讲的「一切法从心想生」。什么是最真实的,永恒不变的?这个想断掉了。断掉是不是无想?无想也不行,无想还是有想,他想无想。所以无想天不是究竟,他还是有想。你现在想什么?我无想了。他意念里头有个无想。无想也没有,才是佛法里面讲的。真正到清净,有想没有了,无想也没有了。所谓是两边不立,中道也没有。两边不立,当中冒出一个中道,中道跟两边还是对立,不是究竟法;中道也没有,才是真正究竟,那是涅盘的境界。涅盘就是真的自性显现出来,这境界没有法子说。佛在大乘经里头所讲的「言语道断,心行处灭」,这是给你讲真话,言语达不到,你的思惟想像也达不到。思惟想像是阿赖耶起作用,它的作用只能够缘阿赖耶识,不能够缘真如本性,它做不到的。明心见性,那个心性是阿赖耶识缘不到的。
释迦牟尼佛给我们所说的一切法,都是方便法,没有真实法,真实法说不出的,真实法不能想像的。但是他这方便法能够引导我们入真实,怎样入真实?你真正引导到一个阶段,忽然觉悟了,这也放下了,就是《金刚经》上讲「法尚应舍,何况非法」,法与非法统统都舍掉,入真实了。入了这境界,你能不能说得出?你还是说不出,不但是说不出,你念头不生。你还生起个念头,念头是妄念,有念皆妄,无念也是妄,有念、无念都没有了,这真的是不思议的境界,那是真实。
不但六道凡夫达不到这境界,四圣圣人也达不到这境界。四圣是讲声闻、缘觉、权教菩萨、藏通的佛,没见性;破一品无明,证一分真性,入这个境界了。所以我们很不得已说了一句「纯净纯善」,纯净纯善,我用这个来形容契入境界。不纯,你净善,四圣法界;真正到纯,纯到极处,你就超越十法界,入一真法界。华藏世界、极乐世界都是一真法界,我们取华藏不容易,取极乐不难。所以文殊、普贤在《华严经》最后一段经文里头,劝导我们发愿求生西方极乐世界,尤其普贤菩萨「十大愿王导归极乐」。
我相信净土,发心学净土,是《华严经》教我的,从这地方真的死心塌地,不再有疑惑,不再有第二个念头。所以指导我的老师是普贤菩萨,是文殊菩萨,文殊菩萨教我断恶修善积功累德,普贤菩萨教我往生净土。当年李老师劝我,我不反对,但是对这净宗能生欢喜心,没有发愿。什么原因?对事实真相了解得不够透彻。到讲《华严经》,我记得第一次讲的时候,断断续续的十七年了。每一次出国讲经,回到台湾就续讲,在外国没有讲过《华严》。但是那个时候在国外的时间多,在台湾每一年,我估计大概有三个月。所以虽然是十七年的时间,这经也没讲完,只讲一半,《八十》讲一半,《四十》讲一半,《四十》大概是三分之一,一半都不到。
所以,不入一真法界,「有海分」,你就有「有」。「海」是比喻,比喻深广无限。「有」,用最浅显的话来说,就是你有因,有因遇到缘,当然你就有果。这要范围缩小来讲就是六道,「二十五有」没有出六道。前面这首偈子说得很清楚,是讲的欲界、色界、无色界,把这分成二十五类,这二十五类有因有果,他有分。因,染因,不是净因。染里面有善、有恶,善恶都不纯,善里头有恶,恶里头有善,善恶总是混杂的。所以一切众生在六道里头享受的果报,我们可以能够看到,有苦有乐,苦是不善的果,乐是善的果,这善恶是相对的。
我们也常常听说谚语所谓的,「人生在世,不如意事常八九」,不能称心如意的时候多,称心如意快乐的时间很短很少。这什么原因?这是所谓果报。原因就是过去生中,过去今生,你的行业,起心动念言语造作,不善的多,善的少,感得现前这果报。真的觉悟了,真的回头了,我们要做一个改变,怎么改变?从现在起,过去已经过去了,不要再提,不要再理会了。从现在起,我的思想见解言语行为,我一定要善的多,不善的少,不善的根本不做,念头根本不生。话说起来容易,做起来难,为什么难?因为过去、以往那不善的习气很重,这习气肯定影响我们现在的行为,难就难在这地方。所以修行要有成就,最重要的就是你要有高度的警觉,时时刻刻都警惕到,这个重要。
古德常说「不怕念起,只怕觉迟」,不善的念头起来,不怕,要觉悟得快,一觉悟,那个不善的念马上就没有了。这是古往今来那些修行成功的人,他们的经验、教训,我们应当要记取,应当要学习,不善的念头才一动,立刻知道。我们用什么念头换?用阿弥陀佛。所以佛要念得熟,要熟透,念头一起来就是阿弥陀佛。其他的不论什么念头,才冒出来,第二个念头就是阿弥陀佛,就把它压住,就把它化解掉,这叫真念佛,这叫真正做功夫。这种功夫要得力,那是真有受用。在现在,现前你所得的身心清净,妄念不生,无论顺逆境界,你都生欢喜心,真是大乘经上常讲「常生欢喜心」。这欢喜从哪里来?真的,欢喜从两处来:一处,与性德相应,这是一处;另外一处,从境界上来的,所有一切境界不染,境界可以受用,可以欣赏,绝对不染著。从二处来,所以法喜充满。这境界,我们能不能得到?能。怎样才能得到?这我常讲的,好学。我们的学习一天接著一天,决定没有中断。
我学了五十二年,我从二十六岁开始学,确实没有间断;我在讲台上讲经四十五年,没有间断。纵然在旅行当中没有讲经,但是我读经,每天我没有离开经本。不离开经本就是亲近佛菩萨,天天跟佛菩萨在一起,五十二年,这是我的经验。我今天能够有少分的不染著,入少分境界,就法喜充满。我跟大家说的话,这是从经验当中得来的,所以我懂得古人修行、教学的义趣,从自己过来当中能体会到古人。今天「有海分」,这是六道众生统统具足,四圣法界也没有洗得干净。我们应当警惕的就是常常要觉察到,有因必有果,善因善果,恶因恶报,不要说行为上,起心动念都已经有因果了。纵然是法身菩萨再来,那是真正慈悲,为一切众生示现的,示现什么?不离因果。连释迦牟尼佛为我们表演的,亦如是。释迦牟尼佛这一族,释迦族,过去生中造的不善业,遭琉璃王消灭的这灾难,世尊不能救,各人的果报,各人承当,没有人能够代替。释迦牟尼佛示现给我们看的,示现三个月马麦之报,用意何在?无非是叫我们明了因果的事实真相,教导我们不能有恶的行为,不能有不善的言语,不能有不善的念头,用意在这里。
这地方「有」就是二十五有,我们每个人二十五有统统具足,这是种子、业因,将来到哪里去?那就是看这个有遇到缘,果报就现前。我们自己现在对这道理已经相当的透彻,正确的认知,那我们走哪一条路?我们选择西方弥陀净土,我们选择这个路。世间所有一切众生,有没有西方净土的这个因?跟诸位说,统统都有,没有一个众生没有。你要问:你怎么知道?佛在经上给我们说得很清楚,《华严经》上说的,法界虚空刹土众生,没有一个漏掉,「唯心所现,唯识所变」。这心是真如,识是阿赖耶,是每个人自己的真心、自己的阿赖耶变现的,真心跟阿赖耶所有一切众生是共同的。
阿赖耶、真心就像大海一样。我们用这比喻,把真心比做大海,把阿赖耶比做大海里面的水,海不离水,水不离海。海是如如不动,水,它有波浪起伏,所以阿赖耶是动的,真如本性是不动的;但是它是一,不是二,是一体。唯心所现,唯识所变,所以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是我们自己心性变现的。自己心性现的,自己阿赖耶识变的,跟我们怎么会没有关系?关系太密切!只是迷了的时候不知道,不知道事实真相,这一下觉悟了,明白了,原来是「自性弥陀,唯心净土」,这就肯定阿弥陀佛西方极乐世界跟我的关系。关系搞清楚了,现在我下定决心,我一定要往生净土,哪有不去的道理?决定得生,没有一丝毫疑惑。
马麦之报再跟你说,都说事实真相,十方一切诸佛刹土,没有例外的,全都是唯心所现、唯识所变。在我们这世间,所有一切宗教,他们崇拜的神,崇拜的上帝,崇拜的圣,也统统是唯心所现、唯识所变。他们宗教里面所讲的天堂,所讲的天园,也是唯心所现、唯识所变,跟我们的关系是一不是二。我们了解这事实真相,清净心现前了,平等心现前了,恭敬心现前了;对於任何宗教、任何神圣,跟我们对阿弥陀佛那个恭敬心是平等的,没有一丝毫差别,这是回归到自性,回归到真常。
迷的时候,无常;觉的时候,真常,哪有没有分的道理!但是迷了的时候,这有海分不善,出不了六道轮回,六道里头的因果。觉悟了之后,才知道事实真相,六道地狱、饿鬼跟华藏、极乐,原来是不二,法界原来是一真。只有觉悟,真正觉悟的时候,你才见到一真,这才是究竟解决问题,究竟无障碍。《华严经》讲的四无碍法界:理无碍、事无碍、理事无碍、事事无碍。我们今天讲消灾免难,这才叫真正消了灾,真正免了难,真正把所有一切问题全部化解了,这是《大方广佛华严》。所以今天有些人来跟我提到灾难的问题,我点头,有!怎样化解?有方法,这方法就是我跟你讲的这因果的道理,转变。你自己有能力转变,把不善转变成善,把灾祸转变为吉祥。从哪里转?从内心里头转,首先把内心里面的对立化解掉。当我们不觉的时候,对立了,现在学佛学这么多年,这对立就没有了,逐渐逐渐就没有了。内心里头矛盾没有,内心里头迷惑没有了,你的智慧自然开了。
戒定慧三学是性德,是自性里头本来具足的,这时候,这性德自自然然它就现前。持戒、修定、开慧,不费功夫,自自然然,没有一丝毫困难。大乘佛法的教学,真正是无比的殊胜。从这里你才体会到,为什么古圣先贤对於这桩事情,一生当中锲而不舍?现在我们明白了,这里头有大乐在里头,大自在在里头,大智慧、大德、大能还有大福报。我们今天一个学院不大,来到学院人都有这认知,都有这样的好学,这学院殊胜,无比的殊胜。人,真的不要多,觉明妙行菩萨,他的道场只有十二个人。印光大师一生指导我们,修行道场,在一起共修的,最好不要超过二十个人,无比殊胜的道场。我们遵守古圣先贤的教诲,遵守经论的教诲,认真努力学习,让我们在这一生当中,充满了智慧,充满了善心、善意、善行,充满了道德,没有一样不具足。再看底下第四句:
【或名积集成。】
『积集成』,它有因,它也有果。这名词,我们要注意到,它在苦圣谛里头,苦圣谛是讲果报。无论是善果,无论是恶报,怎么来的?积集成就的,「善不积,不足以成名;恶不积,不足以灭身」。我们明白这道理,在这世间,恶不能积。世界为什么会有灾难?世界是共业所感,就是居住在这世界上的人,积集不善所成就的。古今中外有不少高明的预言家,预言的书籍,那是高等的,他不做结论,他的预言不做结论。譬如灾难,他怎么说?在某一个时候,某一个地区,可能发生,他用可能,不是说一定发生,这是高明的预言,这话是活的。为什么说可能发生?你这地区的人不知道回头,不知道改恶向善,那就肯定有灾难。恶积集就是灾难。
如果有人一下觉悟了,回头是岸,我把我的恶念恶行终止;改过来,我的念善,我的行善,念念利益众生,念念利益社会。不再为个人想,不再为家想,不再为小团体想,起心动念,至少要想到全世界、全人类,学佛的人讲一切众生,不但包括人类,包括动物,包括植物,乃至於包括这些矿物。清净心周遍法界,善意满娑婆,那个恶的积集没有了,烟消云散,灾难没有了,化解了。诸位,所有这些预言对我们来讲,它是有帮助,让我了解的,让我赶快放下恶念恶行,积极的修善,积极的积功累德,这境界立刻就转了。积集成,它从果上讲,不是从因上讲。如果苦集圣谛,那从因上讲,不是从果上讲。现在时间到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