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方广佛华严经 (第一一0一卷) 2003/9/14 澳洲净宗学院 档名:12-017-1101
诸位同学,请看《四圣谛品》,西方离垢世界,苦集圣谛,第八句看起:
【或名重担。】
前面我们看过「增长」,这意思也是很深很广,说明起惑造业,这里面情形是很复杂的,绝对不是单纯的,法相宗的经论说得很清楚很明白。『重担』,我们现代人看了这名词会有一个直觉,体会到那就是现在人所说的压力很重,「重担」就是压力。精神的压力,生活的压力,要是细说,人活在这世间要承受许许多多的压力,在果上尤其是明显。但是这压力不是从果上说的,是从因上说的,因为这一段是苦集圣谛。
果从那里来的?果从因来的。如果往昔不造这因,今生也不造这缘,就不会有这压力了。压力到底从那里来的?根源只有一个,迷惑,不了解事实真相。真相难,不是大圣人说不出来,所以佛法,尤其是大乘佛法,真如开经偈所说「百千万劫难遭遇」。遇到了,这是何等的缘分、福分,你有福你才遇到。遇到了,要不求甚解,不依教奉行,那叫真正可惜!古往今来多少祖师大德,看到这些遇到了不知道珍惜,错过这机缘,无限的感叹。
世尊为什么出现在印度?诸位想想,这世间这么大,印度婆罗门教,它的历史他自己说有一万多年。现在世界上承认它八千五百年,在全世界为世人肯定的、承认的,世界上最早的宗教。但是他说他们有一万多年,这话可以相信,印度人不重视历史,没有明确的记载。他们修行的方法是正确的,修禅定,他们有相当深的禅定功夫,禅定可以突破空间维次。在甚深禅定里面,空间跟时间都等於零,所以他能够见到过去、未来。六道里面的状况,他们很清楚,但是只知其当然,不知其所以然,这六道究竟是一回什么事情搞不清楚。他们达到登峰造极,非想非非想处天,误认为那就是大涅盘的境界,与大涅盘境界是很相似,但不是真的。真的大涅盘是永恒的,他那个境界不是永恒的,时间是很长,八万大劫,八万大劫有到的时候。到了就是寿命到了,定力失掉了,这心里头又生烦恼,又起念头,伏,伏到那个程度伏不住了,烦恼又起现行,这一起现行就造恶业。他不能再往上提升,当然只有往下堕落,那真是世间人常讲的爬得高,摔得重。最高的地方一堕落下来,往往是堕到阿鼻地狱,这例子太多太多了。所以世尊出现在这地方帮助他们,为他们说明六道轮回的所以然,这才真的讲清楚、讲明白了。
最近我跟同学们说过几次,我看到美国睡眠的预言家凯西,他的情形就是佛在《楞严经》里面所说的,是外面的灵附体。这个灵是个很善的灵,我们从他这许许多多资料里面来看,这个灵并不是很高。我前面也曾经透露过,欲界的,层次确实不高,比我们人高一个层次,不是高太多的。大概他这层次是四王天,也许还不到,为什么?他对於六道里面真正的状况还没有看清楚,误以为人死了永远轮回,他这轮回观念还是做人,人不会变成畜生,畜生也不会轮回成人。这连事实真相都没搞清楚,这境界比起婆罗门、印度教里面的修行人还差很远,尤其说到人来投胎问题就太多了。
古老的宗教跟佛法里面讲的,人来投胎是什么时候?是在母体受精的时候,所以有十个月,这十个月佛经里面讲胎狱。如果说他刚刚生下来的时候他才来投胎,没有这回事情的,那么他在母体里面这十个月那是谁?那个人是谁?如果没有神识,这母亲不可能怀孕,怀孕的时候神识进去了。夺胎的情形有,非常非常之少。夺胎的是什么?这小孩跟父母前世的缘分浅,是来讨债的,债不多,让他母亲受十个月的苦,小孩一出世就死了,让她苦,让她伤心,给她这报应。这灵魂刚刚走了,另外一个人借他的身体就活过来,这是借尸还魂,那是个婴儿,那叫夺胎。夺胎的人,他能记得前生的事情,为什么?他没有受过苦。这十个月的胎狱非常之苦,把前世的事情给忘掉了。
人来投胎,没有自由的意志,自己没有办法选择,业力在做主宰,所以自己是糊里糊涂的。他说灵魂来投胎都是好像开会商量的,这一生到人间有什么目的,要完成什么工作。这不可能,佛法里头没有这讲法,印度教里头也没有这讲法,这是一般人对他这些报告里头的猜测。所以这一桩事情事实真相,他没说得清楚。在中国,这几千年来,中国历史上这些事情记载的很多,《二十五史》,这是中国的信史,国家编的,里面记载这些轮回的事情就不少。民国初年,有有心人从《二十五史》里面,把这些记载节录出来编成一本书,《历史感应统纪》,那个里面每一条都是正史里头的原文,诸位看了就晓得。
佛经上讲的「人死为羊,羊死为人」,人的轮回是在六道,不出六道,那你就背负重担。现在我们每个人都背负了重担,又再造更重担的业因,你说这怎么得了?此地这重担是讲你又再造重担的业因,迷惑、颠倒、造业,你在造因。既然造因了,你还能少得了果报吗?果报快的就在今生,迟的在来生、在后世,所谓「因缘会合时,果报还自受」。佛法教我们放下,果上的重担放不下,没有办法。佛教我们放下什么?放下因上的重担。果,我这一生要承受,「欲知前世因,今生受者是」,那是我过去生中造的业;纵然是不善的业,那就是现在不善的果报,也要懂得逆来顺受,欢欢喜喜接受,这重担就能放下,不再挑起来了。
学道,真正有成就的人,我们常常会听说一句话,「现在得闲了」。这话什么意思?现在才得闲了,真的放下了,你把这付重担放下了,你得闲了。换句话说,你心里面没有忧虑、没有牵挂、没有烦恼、没有妄想、没有分别、没有执著,这叫做放下。这些都是我们一般所说的负担,这负担就是此地说的重担,真放下了。六祖说的「本来无一物」,换句话说,本来无事!道人为教化众生,为做种种示现,我们凡夫在旁边观看,好像他也很忙碌。以释迦牟尼佛做例子,他老人家,哪个地方启请,他很慈悲,他都答应,现在人讲应邀,到那个地方去教学讲经。足迹几乎遍及五印度,我们知道那个时候是徒步,相当辛苦。我们要问,他有没有重担?他没有。何以没有?在事上看,他跟我一般人没有什么两样,为我们做示现,负责尽职,他所演的是社会教育,他对於这社会的教学,他多么认真,他多么负责。现在人说忠於他的职守,敬业乐群,给我们做了个榜样。
他忙不忙?他不忙,他没有负担。为什么?大乘经里头常说「作而无作,无作而作」,这意思就深了。我们凡夫为什么有重担?我们不是作而无作,我们是作而有作,这个「有」,有业!他虽然在造作,他不结业,他无作。为什么他不结业?他没有起心动念过,这话不好懂,确实不好懂。我们换句话讲,他的一切作为,包括经上常讲的八相成道,都是表演。相上有,心里头没有,痕迹都不著,也就是说从来没有起心动念过,所以他没有负担。表演得非常逼真,他到这世间来示现是舞台表演,是演戏,是假的,不是真的。我们看戏的人误会了,以为是真的;演戏的人清清楚楚,不是真的,演得很逼真,毕竟不是真的,所以阿赖耶识里头不落痕迹。不落痕迹,换句话说,他没有阿赖耶识,这懂得吗?法身菩萨已经转阿赖耶为大圆镜智。阿赖耶是个仓库,九法界的有情众生起心动念,那个里头都有记录,那是我们的档案库。无量劫来,大大小小的事情,起心动念言语造作,不要说没有人晓得,阿赖耶识里资料统统都在那里头。
我们同学们都有作梦的经验,梦从哪来的?绝对不会说无缘无故作梦,没这道理。梦就是阿赖耶里面的习气种子,在你睡眠的时候,你的意志力量很薄弱,不能控制它,它就起现行了。起现行,这就是梦中境界,一般人作梦原因都是这个。除这之外,这梦中还有有鬼神来托梦,这不是属於这一类的。普通一般作梦都是阿赖耶识里头业习种子起现行,鬼神托梦是另外一桩事情,这内容也很复杂。所以修行人要晓得放下重担,什么时候自己也到了得闲,无事了,那是契入境界。这无事,没有轮回的事。
怎么会没有轮回的事?轮回的心没有了,轮回的念头没有了,轮回的业没有了。业是轮回的因,心念是轮回的缘,因跟缘都没有了,当然没有果报,这道理要懂。六道轮回确实有,六道轮回业力做主,你自己做不了主,业力做主。找父母,真的,那是感应,绝对不是你自己到处去找,没有这道理。佛在经上讲的,缘,因缘相遇,你会看到光。这魂体,他看到光,他并不晓得那是什么光,但是他就往那个光里头接近,不知不觉就入了胎。如果有选择的话,诸位想想,人怎么可能选去做畜生?去做饿鬼?不可能的事情。也不可能选择在这世间贫穷困苦,怎么会选择这地方?
我们看到现在像非洲,还有许多没有开化,落后的地区。我们上一次去访问新几内亚,看到那边的居民,过的是原始的生活。他们不穿衣服,没有衣服穿,他们吃的是些什么?住的是些什么?茅草棚,找几块木板、铁皮钉一钉,那就是他们住的房子。我们去参观之后,我们的生活跟他一比,那就真的是天堂地狱。听说过去在殖民地的时代,殖民地政府还照顾他们,他们的生活比现在过得好。现在独立了,殖民地政府已经撤退,让他们自己去管理,生活反而不如从前。有一些教会的人士,我到那边去接触是天主教,神父、修女很慈悲,发心为他们服务,帮助他们,在那里办学校。学校教什么东西?教烹饪,教裁缝。让他们学著会做衣服、会煮饭、会烧菜,教这些东西,生活教育,这是他们迫切需要的,医药卫生完全没有。所以这些教会人士在那里服务,我们看了非常感动。我们到教会访问,我们也随喜一点功德,他们做好事,我们也出一点力量帮助他。
所以这放下重担是放下自己的,为苦难众生服务不是重担,没有私心,不求报酬。这些苦难的众生,他也是人,他也有佛性,只是迷惑造业比我们重,他受的果报比我们苦。无论是自作自受,但是我们遇到了,一定要伸出怜悯慈悲之手,要去帮助他,这是佛菩萨教我们做的。首先要帮助他现实的生活,让他能吃饱,能穿暖,能有一个比较舒适的地方居住。然后慢慢帮助他觉悟,所以教育比什么都重要。我去访问,跟那一边的天主教、基督教、回教传教士、领导人接触,我们在一起吃饭,我特别谈到教育的重要。因为教育,他要受过教育,他就能改善他自己的生活。靠救济不是办法,救济只能一时;教导他,他自己能够生活,这个重要。所以「建国君民,教学为先」,我们到一个地方帮助苦难众生,知道教学为先。
我看到天主教在做,伊斯兰教在做,他们办这种我们现在所谓的生活技术的教学,时间都不长,并没有一定的接受教育的时间。一般都是短期的,两个月、三个月,一年办个几次,内容非常丰富,都是日常生活里面必需的。好像是一种职业培训班一样,教烹饪、教裁缝、教理发,这项目很多很多,都是日常生活当中的。你学了之后,你就能服务社会,你就能够自己赚钱养活自己,还能够养家。学习的时间并不长,两、三个月就能学到一点手艺。前年我在新加坡,新加坡的回教就办一个这样的学校,我去看了,里面有十几门课,我们还帮助它筹款,买下校舍。在贫穷落后的地区,这种职业的培训班非常重要。这培训班是义务的,不收费的,免费让你来学,甚至於里面一些教材还提供你。你学会了之后,社会许许多多地方需要这人才,学校会介绍给你,会推荐。你学会有哪一门长处,什么样工作你可以做,你可以有一个固定的职业。这是真正的慈悲救济,为一切苦难众生想。他们学会了,也会教别人,也会教他们的同伴。佛教给我们,事,这担子要担起,心里面要放下,这是菩萨。心里头有,那就叫造业;心清净,理事无碍,相性一如,这就对了。第九句:
【或名能生。】
这『能生』,我们一看就知道,能生苦果。特别是六道众生,真的从起心动念言语造作能生苦果。什么原因?没有智慧。随顺自己的烦恼习气,天天在造,有意无意,所谓是业障起现行,今生后世,果报绵延不断,这事情麻烦。我们很想避免而无法避免,这都是事实。
今天还有一个同修打电话给我,工作上遇到困难,员工不合作,他来问我,而且告诉我,他接这工作时间并不长。我告诉他:辞掉好了,你不就没事了!古德教导我们,「富在知足,贵在知退,福在受谏」。你命里面有的,丢都丢不掉;命里头没有的,怎么强求也求不来。所以接受一份工作,没有私心,完全是为社会服务,不为个人名闻利养。同伴们,这些同事,欢欢喜喜合作,好,很难得,都是过去生中有善缘。如果说我不要名利,那些人贪图名利,我这做法对他的名利有了妨害,这时候你自己要有智慧去选择进退。特别是一个领导人,更要懂得这道理。
领导人不需要有能,需要有权。你底下用的干部,他们要有能,替你做事,忠心於你,你的事情就好办了。如果你底下的干部不忠於你,赶紧走好。为什么?避免重担,避免造恶业。这里头尤其重要,不跟人结怨。所以无论是家庭也好,公司行号也好,对於学佛人来讲都是道场。你所接触的这些大众,都是你教化度脱的对象,你能有这思想,有这种理念,无论从事哪一种行业,菩萨应化,不就是这样子吗?这是真正佛弟子,真正在修行,真正在行菩萨道。世间法做好了,出世间的目的也达到了。在这时候你才晓得,什么叫世间?什么叫出世间?世间、出世间没有界线,就是那一念觉迷,觉的做法跟迷的做法完全不相同。迷的做法是随顺烦恼,觉的做法是随顺智慧,你有智慧,你有善巧方便,果德完全不相同。所以这一转变,世间就变成出世间;转不过来,出世间法也是世间法。我们从这四谛名称,你就能深深体会到,佛是怎样教导我们,我们要怎样学习才能成就。现在时间到了。
诸位同学,请看离垢世界,苦集圣谛最后这一句:
【或名粗犷。】
这意思也好懂,为什么说这世间六道众生,所造的一切业都称为『粗犷』?我们只要从一个方面去观察就不难懂。哪个方面?六道众生要跟菩萨、声闻相比,可以说皆是粗心大意。粗心大意,他的作为哪有不粗犷的道理!尤其是菩萨,他们真的叫观照入微,我们世间人一般讲细心,跟他们比那还是粗心。但是现在这世间人,我们娑婆世界这世间人的标准,细心的人已经不多了。这是什么原因?教育的问题。现在确确实实社会各个阶层,从家庭、学校、社会,乃至於宗教,真正什么叫教育,甚至於都不知道了,这工作怎么能做得好?
我记得我初出家不久的时候,那个时候还很年轻,我们早晨上完殿之后早餐,早餐完了之后工作。我所分配到的工作是三个人扫寺庙前面的院子,院子很大,圆山临济寺。早晨遇到几个学生,三、四个学生,他们从后面小路上圆山动物园,我们那边有条小路上去。我很感叹的说了一句话,「年轻人可惜没有受过教育」。这话被他们听到了,回过头来质问我,告诉我他们是台湾大学法学院四年级的学生。你为什么说我没有受过教育?我听到他这话,台湾大学法学院四年级的学生,难得,我就反过来向他请教。我说:请你告诉我,什么叫「教」?什么叫「育」?什么叫「教育」?我问了三个题目,确确实实他答不上来。然后回过头来,算不错,所以那个时代的学生还很可爱,回过头来这很谦虚的来问我,我给他解释。解释之后,他问我,他说:那我们现在这学校受的这个,这算什么?我就跟他讲,我说:教育没有,你们现在所接受的可以说是一种高等知识传习所(他们也笑起来)。你们接受高等技术的训练,确确实实没有受过教育。
教育从最基本的做人学起,穿衣吃饭、洒扫应对,你学过吗?所以我那个时候问他,我说:现在给四个菜给你,这四个菜怎么摆法,你懂吗?没有学过,没有人教过,所以说是饭都不会吃。我们早晨在这里扫地,你懂得扫地吗?你学过吗?所以真的是,现在在这世间心思细密的人不多了,性情温和心细,无论做什么事情,小心谨慎,认真负责,把事情做好,为大众服务,找不到了。原因什么?原因是没有教育了。在从前,社会上像这样的年轻人还相当多,所以社会无论是公家机关,还是私人机构,它能上轨道。
现在问题真的是太严重太严重了。宗教里面,在从前教育跟宗教都是清高的,现在也变质了。真的是李老师的话,我们在现前社会只有一条路可走,念佛往生净土。所以我们的念佛堂,这祖先纪念堂安位之后,今天如果把牌位统统排好之后,我们要举行一个安位仪式,念佛堂正式成立了。从此之后,我们念佛堂里念佛就不中断,这比什么都重要,我常讲的比讲经重要。因为这是学院,不能不讲经,我们要培养讲经的人才,更应当帮助人往生极乐世界去作佛。这道场真有一个人在这里念佛得三昧,将来确实往生极乐世界,这道场里头所有的功德主都真的有福了。这是真正的成就,比讲经的成就殊胜太多太多了。只要有人发心进念佛堂念佛,我们大家全心全力护持。
念佛的人一定要以得念佛三昧为目标,也就是说最低限度,你要求功夫成片,以这为目标。所以常住一切事物,不需要你过问,你就是专心念佛,念累了就休息,休息好了赶紧接著念。我们常住将五十三号这栋房子住众搬出来,让给念佛堂同修做休息室。念累了就休息,休息好了,赶紧进念佛堂接著去念。完全遵守谛闲法师教锅漏匠的方法,这方法好,一点压力都没有。念佛堂分三个区:绕佛的区、止静的区、拜佛的区,分三个区,以绕佛为主。白天上课的时候,各个教室都在一起,上课的时候我们不干扰课堂,所以绕佛在念佛堂里面绕。早晚,下课的时候,不是上课的时候,可以在外面绕。我们的教室四周围都做了走廊,就是给绕佛用的,在外面绕。这自行里面就包括化他,为什么?我们外面马路上的行人、车辆,都能看得到你们穿衣搭袍在那个地方绕佛,「一历眼根,永为道种」,那就是化他。日夜没有休息的,你什么时候累了,什么时候休息,休息好了,你就起来念。我们有规矩,但是不重形式。
念佛只要声调统一,跟念佛机可以。如果觉得念佛机不太理想,你们自己念,录一个录音带,然后就是放这录音带做标准,跟著这录音带念,自己念的这音声就统一了。至於你是绕著念,还是坐在那里念,或者是拜佛,这是随意,我们不要统一。你拜佛,你愿意拜得快,你就快拜;你愿意拜得慢,你就慢拜。年岁大的人动作慢,年轻的人动作快,我们不用引磬;引磬同时拜,年轻的人嫌太慢,年岁大的人嫌太快,都会生烦恼。所以不用这些仪规,你就很轻松了,一点压力都没有。虽然大家在一块共修,实际上各人修各人的。但是进念佛堂决定止语,不能说话,杂心闲话把你功夫破坏掉了。所以念佛堂最重要的是止语,不讲话,见人也不打招呼,这是规矩。你念你的佛,什么人都不打招呼,这不是没有礼貌,这是真正尊重,真正如法。外面来的客人,我们给他介绍,我们这地方是这样的一个规矩,这规矩是祖师大德传下来的老规矩,不是我们自己制定的。再请看后面这一段:
【诸佛子,所言苦灭圣谛者,彼离垢世界中,或名无等等,或名普除尽,或名离垢,或名最胜根,或名称会,或名无资待,或名灭惑,或名最上,或名毕竟,或名破印。】
到这里是一段,这是第三段。第三段是出世法里面的果,出世间果,通常我们简称称「灭」,简称四谛是苦集灭道。『苦灭圣谛』,这意思在前面介绍过了。在西方离垢世界,大致上跟我们娑婆世界差不多,看这样子都有六道轮回,不是经上所讲的清净世界,这里头有凡圣同居土。第一个名字,『或名无等等』,出世间果。「无等」,等是等於,没有跟他相等的,无等。后面又加上一个等,「无等等」,小乘的极果,无等;再加个等,那是大乘极果,有这意思。另外还有个意思,天台家讲藏、通、别、圆四教,四教都有佛,藏教佛、通教佛、别教佛、圆教佛,佛无等,称为无等,菩萨不能跟他相等。四教佛在一起,圆教佛最高了,无等等就是称圆教佛,这是究竟极果。为什么?这名字是在《华严经》上讲的,《华严经》是一乘圆教,在大乘之上。世尊在《法华经》上讲「唯有一乘法,无二亦无三」,三乘里面大乘是无等,一乘法!这都是讲到最高的果位,这是大乘圆教的究竟果位,灭谛。
第二个名字,『或名普除尽』。「普」是普遍,「除尽」,烦恼尽了。普遍除尽,生死尽、染污尽了,这句话听起来不难,做起来可真不容易。我们看到这地方,虽然是讲的出世间的果,我们今天是一品烦恼都没有断的凡夫,我们看到诸佛如来果地上的德号,这十个名字都是果地上的德号,我们应当要生起惭愧心,要知道学习,要真干。烦恼习气,哪一种最严重,就从这一种下手。每一个人根性不相同,不是别人学这法门,我也跟他学这法门,不一定,人家学那个能成功,我们学这个未必成功。就好像生病一样,大夫给我们处方,我们只能用大夫给我处的这个方,吃这药,药到病除。我总不能去背著大夫用别人的处方,那就错了,每个人的处方都不一样,这道理要懂。在我习气里面、烦恼里面,哪一种最重?从最重的下手,然后再除其次、再其次的,这就对了。如果贪心重,贪财、贪色、贪名、贪利,这又各有不同,看你贪哪一种,你就先断这一种,这就是对治的方法。傲慢习气重,你就要用慈悲、用谦虚、用恭敬,用这些方法来对治,要把你的烦恼除尽。这事情,每个人不一样,所以只能说一个原则,一定要自己做深层的反省。
世出世法里头,处事待人接物,古德说得很好,人做好了,才能作佛;人都做不好,你怎么能成得了佛?这是真话。经本展开,这里头多少句「善男子善女人」,善男子善女人他们人做好了,没有问题,再提升上去作菩萨、作佛,这顺理成章。所以真正要想成就,首先一定要达到「善男子善女人」的标准,这标准是什么?就是十善业道。十善业道落实,就是净业三福第一条,孝亲尊师。学佛的人,佛怎么教我们?在大乘戒律里头,佛教导我们「一切男子是我父,一切女人是我母」,这话什么意思?把所有一切人看作父母一样孝顺。一切众生皆是未来佛,这是教我们把一切众生都看作老师,都看作善知识,奉事师长。「孝养父母,奉事师长」是这样落实的,这是叫菩萨行。「慈心不杀」,这一句是说的戒律,持戒。「修十善业」,持戒修善!这样的人才叫做「善男子善女人」,学习大乘法的。净宗是大乘,这样的人具足修学大乘的条件,能断除自己的烦恼习气,能把一切有情众生看作是父母,看作是未来佛,你的烦恼习气自自然然就能够伏住了。
修行最重要的是转念头,你对这宇宙人生是怎么看法?怎么想法?念头正了,跟佛菩萨的看法一样,就不难修了。你的烦恼习气常常起现行,转不过来,什么原因?你的观念错误了。你是用什么样的心态看人,看一切众生,这地方我们不能不反省,不能不检点。如来果地上烦恼习气除尽了,我们念佛求生净土,虽然讲带业往生,古大德跟我们讲得很清楚,带业往生,只带旧业,不带现行。我想我们同学对这几句话都很熟悉,听得很多了。为什么自己还常常起现行?现在常常会起现行,临终的时候,你有没有把握控制住?那是一个关口,这关口不能通过,这一生就去不成,依旧要长劫轮回。真正想这一生能去,这关口顺利通过,现在要开始练习,把自己的烦恼习气,贪、瞋、痴、慢、疑,还有一个恶见,这是大乘经教里头常讲的六种根本烦恼,不说太多了,只说这六个,六个根本烦恼,你要有能力把它伏住。无论在什么境缘当中不起现行,虽然没断,它不会发作。为什么不发作?你有戒定慧三学控制住它,三学有力量,能控制住烦恼。
在三学里头,我们要特别重视定学,定能伏烦恼,慧能转烦恼。开慧不容易,所以我们把精神著重在定,念佛法门里面就是一心不乱,念佛要以一心不乱做我们修学的标准。你要记住「一心」,你六根接触六尘境界,分别心才起,一心没有了;执著念头才起,一心也没有了。所以你在念佛堂锻炼,炼一心不乱,这时候教你,不要说人坐在你旁边不理他,佛走到你旁边也不理他。为什么?你一理他,你的一心不是破坏掉了?你现在全部精神在炼一心不乱,你要看到我从那里走过去,要站一下子,合掌,错了!见,见到没有?见到了,见到你心要有定。见到是什么?见到是慧。根本不理,那是定,你在那个地方是定慧等学,你在那里修定修慧。无论看到什么境界,无论看到什么人,不起心不动念,不分别不执著,专注在这一句佛号上,这叫念佛。
如果不能摄心,那就学以前老和尚,眼观鼻,鼻观心;大势至菩萨也教给我们,「都摄六根,净念相继」。都摄六根是什么?要把我六根收回来,不缘外头境界,对外的境界一概不理,我也不看,我也不听。怕外面境界扰乱,在念佛堂,在里面念;终究是要在外面念,外面念,六根对外面六尘境界,也不起心动念,也不分别执著,念佛三昧才能现前。一接触外面境界马上就乱掉,这不行,你一点功夫都没有。念上三年,考考你,怎么考法?赞美你几句,得意忘形,好快乐,你完了;骂你几句,生气生好几天,你什么功夫都没有了,禁不起考验。这时候禁不起考验无所谓,临命终时禁不起考验就完了,极乐世界去不成了。
功夫成片,最简单的话,最容易懂的,佛门里面常讲「八风吹不动」,八风吹不动才是功夫成片,不是有什么了不起的功夫。顺境逆境,善缘恶缘,都能够不起心不动念不分别不执著,这一句佛号绵绵密密不会中断,心口相应,这叫念佛。念佛堂的堂主,念佛堂将来还要请个堂主,堂主照顾大家,这些重要的学习纲领要常常讲,不厌其烦。为什么?纵然听了很多遍,还是做不到。做不到,要常常讲,才能真正提醒,它才起作用。所以跟学教一样,一门深入,长时薰修,才起作用;不是长时薰修,起不了作用。
尤其是生在现代这社会,内里面的烦恼习气失去了防范,随时起现行,现在可以说随时起暴动,比现行厉害多了。外面的诱惑,过去历史上见不到的,现在诱惑力量太大太大了。修行成就真不容易,现在修行成就的人,古人看到了,那没有一个不佩服。为什么?他们生在当时那个环境修行容易,大家受过伦理道德的薰陶,受过祖师大德的教诲,它有个约束在。对烦恼习气,真的它有防范作用在;现在没人教了,防范没有了。从前外面诱惑少,可以说比现在少得太多太多,容易修;现在这时代不容易修,比过去难上百倍都不止。我们能在这时代里头修成功,古大德怎么能不佩服?古大德许多人如果生在今天的社会一样不成就,这都是实在话。
下面第三句,『或名离垢』。「离垢」跟「普除尽」的意思差不多,「垢」是染污,烦恼的代名词。它染污我们心性,染污我们的法身,染污我们的性德。我们平常讲的菩提心,真诚心、清净心、平等心、正觉心、慈悲心统统被它染污了。身染污是其次,不重要,最重要的是心。心清净,身就清净,身心清净,境界就清净,境随心转,这话经论里面讲得很多很多。我们常常读诵,但是对它没有信心,换句话说,我们的染污太严重了。圣教虽然天天薰陶,依旧不能起作用,你就知道这染污是多严重,是多么可怕。
「离垢」这念头我们没有,这还得了!这是在灭谛上,诸佛如来在果地上一丝毫的垢秽都没有了,他离得干干净净,就像前面讲的「普除尽」。我们读了这名词,就要知道这一桩事情的严重性。我们要发心远离,要懂得防范,那就对了。换句话说,现在外面染污严重,我们如何避免?我们自己修学,这几十年当中,我们不看电视、不听广播、不看报纸、不看杂志,这是什么?防止染污。所以心清净程度不够,比起一般社会大众,我们真的是清净很多。但是跟真正有修行的人、真正有道德的人,跟他们比还是差得很远很远,自己要知道。知道,你才能生惭愧心;知道,才肯真正用功努力。染污,特别是心理的染污、精神的染污、思想的染污,要严格的防御。念佛堂就是训练离垢,二六时中,一句佛号,这一句佛号是净念,净念成就了,垢污自然就远离。现在时间到了。
诸位同学,请看《四圣谛品》,西方离垢世界,苦集圣谛,第八句看起:
【或名重担。】
前面我们看过「增长」,这意思也是很深很广,说明起惑造业,这里面情形是很复杂的,绝对不是单纯的,法相宗的经论说得很清楚很明白。『重担』,我们现代人看了这名词会有一个直觉,体会到那就是现在人所说的压力很重,「重担」就是压力。精神的压力,生活的压力,要是细说,人活在这世间要承受许许多多的压力,在果上尤其是明显。但是这压力不是从果上说的,是从因上说的,因为这一段是苦集圣谛。
果从那里来的?果从因来的。如果往昔不造这因,今生也不造这缘,就不会有这压力了。压力到底从那里来的?根源只有一个,迷惑,不了解事实真相。真相难,不是大圣人说不出来,所以佛法,尤其是大乘佛法,真如开经偈所说「百千万劫难遭遇」。遇到了,这是何等的缘分、福分,你有福你才遇到。遇到了,要不求甚解,不依教奉行,那叫真正可惜!古往今来多少祖师大德,看到这些遇到了不知道珍惜,错过这机缘,无限的感叹。
世尊为什么出现在印度?诸位想想,这世间这么大,印度婆罗门教,它的历史他自己说有一万多年。现在世界上承认它八千五百年,在全世界为世人肯定的、承认的,世界上最早的宗教。但是他说他们有一万多年,这话可以相信,印度人不重视历史,没有明确的记载。他们修行的方法是正确的,修禅定,他们有相当深的禅定功夫,禅定可以突破空间维次。在甚深禅定里面,空间跟时间都等於零,所以他能够见到过去、未来。六道里面的状况,他们很清楚,但是只知其当然,不知其所以然,这六道究竟是一回什么事情搞不清楚。他们达到登峰造极,非想非非想处天,误认为那就是大涅盘的境界,与大涅盘境界是很相似,但不是真的。真的大涅盘是永恒的,他那个境界不是永恒的,时间是很长,八万大劫,八万大劫有到的时候。到了就是寿命到了,定力失掉了,这心里头又生烦恼,又起念头,伏,伏到那个程度伏不住了,烦恼又起现行,这一起现行就造恶业。他不能再往上提升,当然只有往下堕落,那真是世间人常讲的爬得高,摔得重。最高的地方一堕落下来,往往是堕到阿鼻地狱,这例子太多太多了。所以世尊出现在这地方帮助他们,为他们说明六道轮回的所以然,这才真的讲清楚、讲明白了。
最近我跟同学们说过几次,我看到美国睡眠的预言家凯西,他的情形就是佛在《楞严经》里面所说的,是外面的灵附体。这个灵是个很善的灵,我们从他这许许多多资料里面来看,这个灵并不是很高。我前面也曾经透露过,欲界的,层次确实不高,比我们人高一个层次,不是高太多的。大概他这层次是四王天,也许还不到,为什么?他对於六道里面真正的状况还没有看清楚,误以为人死了永远轮回,他这轮回观念还是做人,人不会变成畜生,畜生也不会轮回成人。这连事实真相都没搞清楚,这境界比起婆罗门、印度教里面的修行人还差很远,尤其说到人来投胎问题就太多了。
古老的宗教跟佛法里面讲的,人来投胎是什么时候?是在母体受精的时候,所以有十个月,这十个月佛经里面讲胎狱。如果说他刚刚生下来的时候他才来投胎,没有这回事情的,那么他在母体里面这十个月那是谁?那个人是谁?如果没有神识,这母亲不可能怀孕,怀孕的时候神识进去了。夺胎的情形有,非常非常之少。夺胎的是什么?这小孩跟父母前世的缘分浅,是来讨债的,债不多,让他母亲受十个月的苦,小孩一出世就死了,让她苦,让她伤心,给她这报应。这灵魂刚刚走了,另外一个人借他的身体就活过来,这是借尸还魂,那是个婴儿,那叫夺胎。夺胎的人,他能记得前生的事情,为什么?他没有受过苦。这十个月的胎狱非常之苦,把前世的事情给忘掉了。
人来投胎,没有自由的意志,自己没有办法选择,业力在做主宰,所以自己是糊里糊涂的。他说灵魂来投胎都是好像开会商量的,这一生到人间有什么目的,要完成什么工作。这不可能,佛法里头没有这讲法,印度教里头也没有这讲法,这是一般人对他这些报告里头的猜测。所以这一桩事情事实真相,他没说得清楚。在中国,这几千年来,中国历史上这些事情记载的很多,《二十五史》,这是中国的信史,国家编的,里面记载这些轮回的事情就不少。民国初年,有有心人从《二十五史》里面,把这些记载节录出来编成一本书,《历史感应统纪》,那个里面每一条都是正史里头的原文,诸位看了就晓得。
佛经上讲的「人死为羊,羊死为人」,人的轮回是在六道,不出六道,那你就背负重担。现在我们每个人都背负了重担,又再造更重担的业因,你说这怎么得了?此地这重担是讲你又再造重担的业因,迷惑、颠倒、造业,你在造因。既然造因了,你还能少得了果报吗?果报快的就在今生,迟的在来生、在后世,所谓「因缘会合时,果报还自受」。佛法教我们放下,果上的重担放不下,没有办法。佛教我们放下什么?放下因上的重担。果,我这一生要承受,「欲知前世因,今生受者是」,那是我过去生中造的业;纵然是不善的业,那就是现在不善的果报,也要懂得逆来顺受,欢欢喜喜接受,这重担就能放下,不再挑起来了。
学道,真正有成就的人,我们常常会听说一句话,「现在得闲了」。这话什么意思?现在才得闲了,真的放下了,你把这付重担放下了,你得闲了。换句话说,你心里面没有忧虑、没有牵挂、没有烦恼、没有妄想、没有分别、没有执著,这叫做放下。这些都是我们一般所说的负担,这负担就是此地说的重担,真放下了。六祖说的「本来无一物」,换句话说,本来无事!道人为教化众生,为做种种示现,我们凡夫在旁边观看,好像他也很忙碌。以释迦牟尼佛做例子,他老人家,哪个地方启请,他很慈悲,他都答应,现在人讲应邀,到那个地方去教学讲经。足迹几乎遍及五印度,我们知道那个时候是徒步,相当辛苦。我们要问,他有没有重担?他没有。何以没有?在事上看,他跟我一般人没有什么两样,为我们做示现,负责尽职,他所演的是社会教育,他对於这社会的教学,他多么认真,他多么负责。现在人说忠於他的职守,敬业乐群,给我们做了个榜样。
他忙不忙?他不忙,他没有负担。为什么?大乘经里头常说「作而无作,无作而作」,这意思就深了。我们凡夫为什么有重担?我们不是作而无作,我们是作而有作,这个「有」,有业!他虽然在造作,他不结业,他无作。为什么他不结业?他没有起心动念过,这话不好懂,确实不好懂。我们换句话讲,他的一切作为,包括经上常讲的八相成道,都是表演。相上有,心里头没有,痕迹都不著,也就是说从来没有起心动念过,所以他没有负担。表演得非常逼真,他到这世间来示现是舞台表演,是演戏,是假的,不是真的。我们看戏的人误会了,以为是真的;演戏的人清清楚楚,不是真的,演得很逼真,毕竟不是真的,所以阿赖耶识里头不落痕迹。不落痕迹,换句话说,他没有阿赖耶识,这懂得吗?法身菩萨已经转阿赖耶为大圆镜智。阿赖耶是个仓库,九法界的有情众生起心动念,那个里头都有记录,那是我们的档案库。无量劫来,大大小小的事情,起心动念言语造作,不要说没有人晓得,阿赖耶识里资料统统都在那里头。
我们同学们都有作梦的经验,梦从哪来的?绝对不会说无缘无故作梦,没这道理。梦就是阿赖耶里面的习气种子,在你睡眠的时候,你的意志力量很薄弱,不能控制它,它就起现行了。起现行,这就是梦中境界,一般人作梦原因都是这个。除这之外,这梦中还有有鬼神来托梦,这不是属於这一类的。普通一般作梦都是阿赖耶识里头业习种子起现行,鬼神托梦是另外一桩事情,这内容也很复杂。所以修行人要晓得放下重担,什么时候自己也到了得闲,无事了,那是契入境界。这无事,没有轮回的事。
怎么会没有轮回的事?轮回的心没有了,轮回的念头没有了,轮回的业没有了。业是轮回的因,心念是轮回的缘,因跟缘都没有了,当然没有果报,这道理要懂。六道轮回确实有,六道轮回业力做主,你自己做不了主,业力做主。找父母,真的,那是感应,绝对不是你自己到处去找,没有这道理。佛在经上讲的,缘,因缘相遇,你会看到光。这魂体,他看到光,他并不晓得那是什么光,但是他就往那个光里头接近,不知不觉就入了胎。如果有选择的话,诸位想想,人怎么可能选去做畜生?去做饿鬼?不可能的事情。也不可能选择在这世间贫穷困苦,怎么会选择这地方?
我们看到现在像非洲,还有许多没有开化,落后的地区。我们上一次去访问新几内亚,看到那边的居民,过的是原始的生活。他们不穿衣服,没有衣服穿,他们吃的是些什么?住的是些什么?茅草棚,找几块木板、铁皮钉一钉,那就是他们住的房子。我们去参观之后,我们的生活跟他一比,那就真的是天堂地狱。听说过去在殖民地的时代,殖民地政府还照顾他们,他们的生活比现在过得好。现在独立了,殖民地政府已经撤退,让他们自己去管理,生活反而不如从前。有一些教会的人士,我到那边去接触是天主教,神父、修女很慈悲,发心为他们服务,帮助他们,在那里办学校。学校教什么东西?教烹饪,教裁缝。让他们学著会做衣服、会煮饭、会烧菜,教这些东西,生活教育,这是他们迫切需要的,医药卫生完全没有。所以这些教会人士在那里服务,我们看了非常感动。我们到教会访问,我们也随喜一点功德,他们做好事,我们也出一点力量帮助他。
所以这放下重担是放下自己的,为苦难众生服务不是重担,没有私心,不求报酬。这些苦难的众生,他也是人,他也有佛性,只是迷惑造业比我们重,他受的果报比我们苦。无论是自作自受,但是我们遇到了,一定要伸出怜悯慈悲之手,要去帮助他,这是佛菩萨教我们做的。首先要帮助他现实的生活,让他能吃饱,能穿暖,能有一个比较舒适的地方居住。然后慢慢帮助他觉悟,所以教育比什么都重要。我去访问,跟那一边的天主教、基督教、回教传教士、领导人接触,我们在一起吃饭,我特别谈到教育的重要。因为教育,他要受过教育,他就能改善他自己的生活。靠救济不是办法,救济只能一时;教导他,他自己能够生活,这个重要。所以「建国君民,教学为先」,我们到一个地方帮助苦难众生,知道教学为先。
我看到天主教在做,伊斯兰教在做,他们办这种我们现在所谓的生活技术的教学,时间都不长,并没有一定的接受教育的时间。一般都是短期的,两个月、三个月,一年办个几次,内容非常丰富,都是日常生活里面必需的。好像是一种职业培训班一样,教烹饪、教裁缝、教理发,这项目很多很多,都是日常生活当中的。你学了之后,你就能服务社会,你就能够自己赚钱养活自己,还能够养家。学习的时间并不长,两、三个月就能学到一点手艺。前年我在新加坡,新加坡的回教就办一个这样的学校,我去看了,里面有十几门课,我们还帮助它筹款,买下校舍。在贫穷落后的地区,这种职业的培训班非常重要。这培训班是义务的,不收费的,免费让你来学,甚至於里面一些教材还提供你。你学会了之后,社会许许多多地方需要这人才,学校会介绍给你,会推荐。你学会有哪一门长处,什么样工作你可以做,你可以有一个固定的职业。这是真正的慈悲救济,为一切苦难众生想。他们学会了,也会教别人,也会教他们的同伴。佛教给我们,事,这担子要担起,心里面要放下,这是菩萨。心里头有,那就叫造业;心清净,理事无碍,相性一如,这就对了。第九句:
【或名能生。】
这『能生』,我们一看就知道,能生苦果。特别是六道众生,真的从起心动念言语造作能生苦果。什么原因?没有智慧。随顺自己的烦恼习气,天天在造,有意无意,所谓是业障起现行,今生后世,果报绵延不断,这事情麻烦。我们很想避免而无法避免,这都是事实。
今天还有一个同修打电话给我,工作上遇到困难,员工不合作,他来问我,而且告诉我,他接这工作时间并不长。我告诉他:辞掉好了,你不就没事了!古德教导我们,「富在知足,贵在知退,福在受谏」。你命里面有的,丢都丢不掉;命里头没有的,怎么强求也求不来。所以接受一份工作,没有私心,完全是为社会服务,不为个人名闻利养。同伴们,这些同事,欢欢喜喜合作,好,很难得,都是过去生中有善缘。如果说我不要名利,那些人贪图名利,我这做法对他的名利有了妨害,这时候你自己要有智慧去选择进退。特别是一个领导人,更要懂得这道理。
领导人不需要有能,需要有权。你底下用的干部,他们要有能,替你做事,忠心於你,你的事情就好办了。如果你底下的干部不忠於你,赶紧走好。为什么?避免重担,避免造恶业。这里头尤其重要,不跟人结怨。所以无论是家庭也好,公司行号也好,对於学佛人来讲都是道场。你所接触的这些大众,都是你教化度脱的对象,你能有这思想,有这种理念,无论从事哪一种行业,菩萨应化,不就是这样子吗?这是真正佛弟子,真正在修行,真正在行菩萨道。世间法做好了,出世间的目的也达到了。在这时候你才晓得,什么叫世间?什么叫出世间?世间、出世间没有界线,就是那一念觉迷,觉的做法跟迷的做法完全不相同。迷的做法是随顺烦恼,觉的做法是随顺智慧,你有智慧,你有善巧方便,果德完全不相同。所以这一转变,世间就变成出世间;转不过来,出世间法也是世间法。我们从这四谛名称,你就能深深体会到,佛是怎样教导我们,我们要怎样学习才能成就。现在时间到了。
诸位同学,请看离垢世界,苦集圣谛最后这一句:
【或名粗犷。】
这意思也好懂,为什么说这世间六道众生,所造的一切业都称为『粗犷』?我们只要从一个方面去观察就不难懂。哪个方面?六道众生要跟菩萨、声闻相比,可以说皆是粗心大意。粗心大意,他的作为哪有不粗犷的道理!尤其是菩萨,他们真的叫观照入微,我们世间人一般讲细心,跟他们比那还是粗心。但是现在这世间人,我们娑婆世界这世间人的标准,细心的人已经不多了。这是什么原因?教育的问题。现在确确实实社会各个阶层,从家庭、学校、社会,乃至於宗教,真正什么叫教育,甚至於都不知道了,这工作怎么能做得好?
我记得我初出家不久的时候,那个时候还很年轻,我们早晨上完殿之后早餐,早餐完了之后工作。我所分配到的工作是三个人扫寺庙前面的院子,院子很大,圆山临济寺。早晨遇到几个学生,三、四个学生,他们从后面小路上圆山动物园,我们那边有条小路上去。我很感叹的说了一句话,「年轻人可惜没有受过教育」。这话被他们听到了,回过头来质问我,告诉我他们是台湾大学法学院四年级的学生。你为什么说我没有受过教育?我听到他这话,台湾大学法学院四年级的学生,难得,我就反过来向他请教。我说:请你告诉我,什么叫「教」?什么叫「育」?什么叫「教育」?我问了三个题目,确确实实他答不上来。然后回过头来,算不错,所以那个时代的学生还很可爱,回过头来这很谦虚的来问我,我给他解释。解释之后,他问我,他说:那我们现在这学校受的这个,这算什么?我就跟他讲,我说:教育没有,你们现在所接受的可以说是一种高等知识传习所(他们也笑起来)。你们接受高等技术的训练,确确实实没有受过教育。
教育从最基本的做人学起,穿衣吃饭、洒扫应对,你学过吗?所以我那个时候问他,我说:现在给四个菜给你,这四个菜怎么摆法,你懂吗?没有学过,没有人教过,所以说是饭都不会吃。我们早晨在这里扫地,你懂得扫地吗?你学过吗?所以真的是,现在在这世间心思细密的人不多了,性情温和心细,无论做什么事情,小心谨慎,认真负责,把事情做好,为大众服务,找不到了。原因什么?原因是没有教育了。在从前,社会上像这样的年轻人还相当多,所以社会无论是公家机关,还是私人机构,它能上轨道。
现在问题真的是太严重太严重了。宗教里面,在从前教育跟宗教都是清高的,现在也变质了。真的是李老师的话,我们在现前社会只有一条路可走,念佛往生净土。所以我们的念佛堂,这祖先纪念堂安位之后,今天如果把牌位统统排好之后,我们要举行一个安位仪式,念佛堂正式成立了。从此之后,我们念佛堂里念佛就不中断,这比什么都重要,我常讲的比讲经重要。因为这是学院,不能不讲经,我们要培养讲经的人才,更应当帮助人往生极乐世界去作佛。这道场真有一个人在这里念佛得三昧,将来确实往生极乐世界,这道场里头所有的功德主都真的有福了。这是真正的成就,比讲经的成就殊胜太多太多了。只要有人发心进念佛堂念佛,我们大家全心全力护持。
念佛的人一定要以得念佛三昧为目标,也就是说最低限度,你要求功夫成片,以这为目标。所以常住一切事物,不需要你过问,你就是专心念佛,念累了就休息,休息好了赶紧接著念。我们常住将五十三号这栋房子住众搬出来,让给念佛堂同修做休息室。念累了就休息,休息好了,赶紧进念佛堂接著去念。完全遵守谛闲法师教锅漏匠的方法,这方法好,一点压力都没有。念佛堂分三个区:绕佛的区、止静的区、拜佛的区,分三个区,以绕佛为主。白天上课的时候,各个教室都在一起,上课的时候我们不干扰课堂,所以绕佛在念佛堂里面绕。早晚,下课的时候,不是上课的时候,可以在外面绕。我们的教室四周围都做了走廊,就是给绕佛用的,在外面绕。这自行里面就包括化他,为什么?我们外面马路上的行人、车辆,都能看得到你们穿衣搭袍在那个地方绕佛,「一历眼根,永为道种」,那就是化他。日夜没有休息的,你什么时候累了,什么时候休息,休息好了,你就起来念。我们有规矩,但是不重形式。
念佛只要声调统一,跟念佛机可以。如果觉得念佛机不太理想,你们自己念,录一个录音带,然后就是放这录音带做标准,跟著这录音带念,自己念的这音声就统一了。至於你是绕著念,还是坐在那里念,或者是拜佛,这是随意,我们不要统一。你拜佛,你愿意拜得快,你就快拜;你愿意拜得慢,你就慢拜。年岁大的人动作慢,年轻的人动作快,我们不用引磬;引磬同时拜,年轻的人嫌太慢,年岁大的人嫌太快,都会生烦恼。所以不用这些仪规,你就很轻松了,一点压力都没有。虽然大家在一块共修,实际上各人修各人的。但是进念佛堂决定止语,不能说话,杂心闲话把你功夫破坏掉了。所以念佛堂最重要的是止语,不讲话,见人也不打招呼,这是规矩。你念你的佛,什么人都不打招呼,这不是没有礼貌,这是真正尊重,真正如法。外面来的客人,我们给他介绍,我们这地方是这样的一个规矩,这规矩是祖师大德传下来的老规矩,不是我们自己制定的。再请看后面这一段:
【诸佛子,所言苦灭圣谛者,彼离垢世界中,或名无等等,或名普除尽,或名离垢,或名最胜根,或名称会,或名无资待,或名灭惑,或名最上,或名毕竟,或名破印。】
到这里是一段,这是第三段。第三段是出世法里面的果,出世间果,通常我们简称称「灭」,简称四谛是苦集灭道。『苦灭圣谛』,这意思在前面介绍过了。在西方离垢世界,大致上跟我们娑婆世界差不多,看这样子都有六道轮回,不是经上所讲的清净世界,这里头有凡圣同居土。第一个名字,『或名无等等』,出世间果。「无等」,等是等於,没有跟他相等的,无等。后面又加上一个等,「无等等」,小乘的极果,无等;再加个等,那是大乘极果,有这意思。另外还有个意思,天台家讲藏、通、别、圆四教,四教都有佛,藏教佛、通教佛、别教佛、圆教佛,佛无等,称为无等,菩萨不能跟他相等。四教佛在一起,圆教佛最高了,无等等就是称圆教佛,这是究竟极果。为什么?这名字是在《华严经》上讲的,《华严经》是一乘圆教,在大乘之上。世尊在《法华经》上讲「唯有一乘法,无二亦无三」,三乘里面大乘是无等,一乘法!这都是讲到最高的果位,这是大乘圆教的究竟果位,灭谛。
第二个名字,『或名普除尽』。「普」是普遍,「除尽」,烦恼尽了。普遍除尽,生死尽、染污尽了,这句话听起来不难,做起来可真不容易。我们看到这地方,虽然是讲的出世间的果,我们今天是一品烦恼都没有断的凡夫,我们看到诸佛如来果地上的德号,这十个名字都是果地上的德号,我们应当要生起惭愧心,要知道学习,要真干。烦恼习气,哪一种最严重,就从这一种下手。每一个人根性不相同,不是别人学这法门,我也跟他学这法门,不一定,人家学那个能成功,我们学这个未必成功。就好像生病一样,大夫给我们处方,我们只能用大夫给我处的这个方,吃这药,药到病除。我总不能去背著大夫用别人的处方,那就错了,每个人的处方都不一样,这道理要懂。在我习气里面、烦恼里面,哪一种最重?从最重的下手,然后再除其次、再其次的,这就对了。如果贪心重,贪财、贪色、贪名、贪利,这又各有不同,看你贪哪一种,你就先断这一种,这就是对治的方法。傲慢习气重,你就要用慈悲、用谦虚、用恭敬,用这些方法来对治,要把你的烦恼除尽。这事情,每个人不一样,所以只能说一个原则,一定要自己做深层的反省。
世出世法里头,处事待人接物,古德说得很好,人做好了,才能作佛;人都做不好,你怎么能成得了佛?这是真话。经本展开,这里头多少句「善男子善女人」,善男子善女人他们人做好了,没有问题,再提升上去作菩萨、作佛,这顺理成章。所以真正要想成就,首先一定要达到「善男子善女人」的标准,这标准是什么?就是十善业道。十善业道落实,就是净业三福第一条,孝亲尊师。学佛的人,佛怎么教我们?在大乘戒律里头,佛教导我们「一切男子是我父,一切女人是我母」,这话什么意思?把所有一切人看作父母一样孝顺。一切众生皆是未来佛,这是教我们把一切众生都看作老师,都看作善知识,奉事师长。「孝养父母,奉事师长」是这样落实的,这是叫菩萨行。「慈心不杀」,这一句是说的戒律,持戒。「修十善业」,持戒修善!这样的人才叫做「善男子善女人」,学习大乘法的。净宗是大乘,这样的人具足修学大乘的条件,能断除自己的烦恼习气,能把一切有情众生看作是父母,看作是未来佛,你的烦恼习气自自然然就能够伏住了。
修行最重要的是转念头,你对这宇宙人生是怎么看法?怎么想法?念头正了,跟佛菩萨的看法一样,就不难修了。你的烦恼习气常常起现行,转不过来,什么原因?你的观念错误了。你是用什么样的心态看人,看一切众生,这地方我们不能不反省,不能不检点。如来果地上烦恼习气除尽了,我们念佛求生净土,虽然讲带业往生,古大德跟我们讲得很清楚,带业往生,只带旧业,不带现行。我想我们同学对这几句话都很熟悉,听得很多了。为什么自己还常常起现行?现在常常会起现行,临终的时候,你有没有把握控制住?那是一个关口,这关口不能通过,这一生就去不成,依旧要长劫轮回。真正想这一生能去,这关口顺利通过,现在要开始练习,把自己的烦恼习气,贪、瞋、痴、慢、疑,还有一个恶见,这是大乘经教里头常讲的六种根本烦恼,不说太多了,只说这六个,六个根本烦恼,你要有能力把它伏住。无论在什么境缘当中不起现行,虽然没断,它不会发作。为什么不发作?你有戒定慧三学控制住它,三学有力量,能控制住烦恼。
在三学里头,我们要特别重视定学,定能伏烦恼,慧能转烦恼。开慧不容易,所以我们把精神著重在定,念佛法门里面就是一心不乱,念佛要以一心不乱做我们修学的标准。你要记住「一心」,你六根接触六尘境界,分别心才起,一心没有了;执著念头才起,一心也没有了。所以你在念佛堂锻炼,炼一心不乱,这时候教你,不要说人坐在你旁边不理他,佛走到你旁边也不理他。为什么?你一理他,你的一心不是破坏掉了?你现在全部精神在炼一心不乱,你要看到我从那里走过去,要站一下子,合掌,错了!见,见到没有?见到了,见到你心要有定。见到是什么?见到是慧。根本不理,那是定,你在那个地方是定慧等学,你在那里修定修慧。无论看到什么境界,无论看到什么人,不起心不动念,不分别不执著,专注在这一句佛号上,这叫念佛。
如果不能摄心,那就学以前老和尚,眼观鼻,鼻观心;大势至菩萨也教给我们,「都摄六根,净念相继」。都摄六根是什么?要把我六根收回来,不缘外头境界,对外的境界一概不理,我也不看,我也不听。怕外面境界扰乱,在念佛堂,在里面念;终究是要在外面念,外面念,六根对外面六尘境界,也不起心动念,也不分别执著,念佛三昧才能现前。一接触外面境界马上就乱掉,这不行,你一点功夫都没有。念上三年,考考你,怎么考法?赞美你几句,得意忘形,好快乐,你完了;骂你几句,生气生好几天,你什么功夫都没有了,禁不起考验。这时候禁不起考验无所谓,临命终时禁不起考验就完了,极乐世界去不成了。
功夫成片,最简单的话,最容易懂的,佛门里面常讲「八风吹不动」,八风吹不动才是功夫成片,不是有什么了不起的功夫。顺境逆境,善缘恶缘,都能够不起心不动念不分别不执著,这一句佛号绵绵密密不会中断,心口相应,这叫念佛。念佛堂的堂主,念佛堂将来还要请个堂主,堂主照顾大家,这些重要的学习纲领要常常讲,不厌其烦。为什么?纵然听了很多遍,还是做不到。做不到,要常常讲,才能真正提醒,它才起作用。所以跟学教一样,一门深入,长时薰修,才起作用;不是长时薰修,起不了作用。
尤其是生在现代这社会,内里面的烦恼习气失去了防范,随时起现行,现在可以说随时起暴动,比现行厉害多了。外面的诱惑,过去历史上见不到的,现在诱惑力量太大太大了。修行成就真不容易,现在修行成就的人,古人看到了,那没有一个不佩服。为什么?他们生在当时那个环境修行容易,大家受过伦理道德的薰陶,受过祖师大德的教诲,它有个约束在。对烦恼习气,真的它有防范作用在;现在没人教了,防范没有了。从前外面诱惑少,可以说比现在少得太多太多,容易修;现在这时代不容易修,比过去难上百倍都不止。我们能在这时代里头修成功,古大德怎么能不佩服?古大德许多人如果生在今天的社会一样不成就,这都是实在话。
下面第三句,『或名离垢』。「离垢」跟「普除尽」的意思差不多,「垢」是染污,烦恼的代名词。它染污我们心性,染污我们的法身,染污我们的性德。我们平常讲的菩提心,真诚心、清净心、平等心、正觉心、慈悲心统统被它染污了。身染污是其次,不重要,最重要的是心。心清净,身就清净,身心清净,境界就清净,境随心转,这话经论里面讲得很多很多。我们常常读诵,但是对它没有信心,换句话说,我们的染污太严重了。圣教虽然天天薰陶,依旧不能起作用,你就知道这染污是多严重,是多么可怕。
「离垢」这念头我们没有,这还得了!这是在灭谛上,诸佛如来在果地上一丝毫的垢秽都没有了,他离得干干净净,就像前面讲的「普除尽」。我们读了这名词,就要知道这一桩事情的严重性。我们要发心远离,要懂得防范,那就对了。换句话说,现在外面染污严重,我们如何避免?我们自己修学,这几十年当中,我们不看电视、不听广播、不看报纸、不看杂志,这是什么?防止染污。所以心清净程度不够,比起一般社会大众,我们真的是清净很多。但是跟真正有修行的人、真正有道德的人,跟他们比还是差得很远很远,自己要知道。知道,你才能生惭愧心;知道,才肯真正用功努力。染污,特别是心理的染污、精神的染污、思想的染污,要严格的防御。念佛堂就是训练离垢,二六时中,一句佛号,这一句佛号是净念,净念成就了,垢污自然就远离。现在时间到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