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 - 大方广佛华严经 - (第一0五九卷)
大方广佛华严经  (第一0五九卷)  2003/5/18  澳洲净宗学院  档名:12-017-1059

  诸位同学,请看经文,娑婆世界邻近的十方,下方关钥世界,如来名号第四句看起:

  【或名无常所。】

  世间人可以说六道里面的众生都有『常所』的执著,像出家人跟一般人初次见面,人家一定会问你:法师,你的道场在哪里?我们常常在国外弘法,每个地方也都有道场,人家就会问你:你的总部在哪里?总是免不了有这样的执著,这执著可以说由来久矣。我们在六道里头轮回,不知道经历了多少劫的时间,这习气已经成了习惯,真正是所谓习惯成自然。殊不知诸佛如来法身菩萨就无常所了。

  我们中国人常常说,文殊菩萨的道场在五台山,普贤菩萨的道场在峨眉,观音菩萨的道场在普陀,好像都有常所。其实不然,法身菩萨他们的境界,观音菩萨普陀山在哪里?处处都是普陀,凡是他现身的地方都叫普陀。凡是文殊菩萨示现的地方都是五台,真的无常所,这是什么道理?连现在科学家也发现,也肯定有这么一桩事情,但是现在不能兑现,这什么事情?空间没有远近,没有远近就是没有空间,没有前后就是没有时间,哪来的常所?如果有常所就麻烦,遥远的地区众生有感,你怎么去应?

  释迦牟尼佛告诉我们,阿弥陀佛西方极乐世界距离我们这边多远?十万亿个佛国土。一个佛国土是一个三千大千世界,三千大千世界到底有多大?很难说。早年我学佛的时候,总以为一个大千世界就是现代天文学家所讲的银河系,黄念祖老居士说不是。那银河系是什么?他说银河系是个单位世界,那就太大了。银河系如果是单位世界,一千个银河系才是一个小千世界,再乘一千是个中千世界,中千世界再乘一千是大千世界。一个大千世界因为它有三个千乘的,一千乘一千再乘一千,十亿,十亿个银河系是一个世界,一佛土,这距离无法想像。我们这世界到西方极乐世界当中有多少个大千世界?有十万亿个。一个世界是十亿个银河系,这样遥远的距离,但是在如来境界里,法身菩萨境界里,它就在面前。为什么?没有空间。阿弥陀佛成佛,这佛在经上告诉我们已经十劫了,过去十劫了。在他们的世界里没有时间,成佛就在现前,就像《华严经》上所说的「如来始成正觉」,在我们观念当中「过去过去太遥远太遥远了,佛在那里成佛」,就在当下。他没有过去现在未来,没有东南西北四维上下十方,哪有常所?所以「无常所」里面含的意思很深,这不是妄想、不是幻觉,是事实。

  科学家是从数学里面推演出来的,在某一个状况之下,宇宙是静止的。我们现在知道宇宙是动的,刹那刹那在变化,这佛在经上也说过。现代的太空物理对这已经有相当程度的认识,但是对於浩瀚的宇宙知道还是太少太少了!非常可惜,这么多科学家没有读过《华严经》。如果读《华严》,我相信他们一定会大开眼界,确确实实如来境界是寂灭相,清净寂灭。在大乘经里面什么时候证得寂灭?法云地的菩萨证得寂灭境界,《仁王经》里面讲的下品,等觉是中品,妙觉上品,妙觉就是诸佛如来的果位。七、八、九三地证的是无生法忍,那个境界已经不得了,无生法忍是一切法不生不灭。我们看一切法是生灭,在他的境界里一切法不生不灭,无生法忍。

  今天科学我们也不能不佩服,他从数学里面推断有这境界,看科学家用什么方法来证得。我们知道佛法里面是用禅定,甚深禅定,「净极光通」,光是智慧,净到极处智慧开了,宇宙的真相你就见到了。一切万法、一切法的真相统统见到了,所见到的都是清净寂灭相,那是真正的殊胜庄严,一丝毫没有破坏。我们晓得这众生起心动念,就把我们环境一切相破坏了。妄念才一起,这念头立刻就感染你的周边环境,而周边环境立刻它就有反应,把一真法界变成了十法界。这就是佛在经上常常讲的「唯识所变」、「一切法从心想生」,一切法从心想生就是唯识所变。在这里头不知不觉起了妄想分别执著,真相迷失了。佛菩萨大慈大悲示现在世间,帮助我们破迷开悟,迷就是妄。换句话说,破迷开悟就是转妄归真,示现教学目的在此。再看下面第五个名号:

  【或名觉悟本。】

  『本』,本性。法相唯识学家他们不承认法相,他只承认唯识。为什么不承认法相?相是识变的,识能变,相是所变,能变是真的,所变是假的,他们舍假取真。他们心目当中宇宙之间有什么?只有识,除了识之外一无所有。这就好比古人从比喻里头常说「以金作器,器器皆金」,我们看到许许多多用黄金做的器皿,形状几千种、几万种不一样,琳琅满目;法相唯识家看的时候,你这里什么都没有,只有黄金,除了金之外什么都没有。他说的没错,几千种几万种每一种都是黄金做的,他讲的没错。

  此地讲的「本」可以说是本识,本识已经是第二义了。第一义是什么?本性。识从哪来的?识从性来的。迷了自性,佛的话所谓是「无明不觉生三细」,三细就是本识,阿赖耶识,无明业相!从无明业相,业是动的,这一动那就是《楞严经》上所讲的「知见立知」,这就产生变化了。知见立知,「转相」,随著转相它就真的「现相」,现相这是相分。在我们现代的话来说,转相是精神,现相是物质。精神跟物质从哪里来的?从无明业相里头变现出来的。这是阿赖耶的三细相,能够觉悟到这一层,不错了,法身菩萨了,但是它还是第二义。第一义是本性,本性跟阿赖耶是一不是二,觉了就叫本性,迷了就叫阿赖耶。所以法相宗里面讲阿赖耶是真妄和合。

  什么叫真妄和合?就是觉迷和合。它有觉的那一分,也有迷的那一分,觉的那一分是自性,迷的那一分叫阿赖耶。佛法教导我们,我们觉悟,到底觉悟什么?这地方不能含糊,不能搞错,要真正找到根本。根本就是佛法里头常讲的「真心」、「本性」,禅宗里面说它是「父母未生前本来面目」,它的名字很多。佛在有情众生说它作佛性,在无情众生说它作法性,法性跟佛性是一个性,绝对不是两个性。所以「觉悟本」就是禅宗里面讲的明心见性,见性是本,就是觉悟本。虽然觉悟,觉悟本了,一点都不错,但是不究竟、不圆满;圆满的觉悟,如来果地。

  《华严经》上圆教初住菩萨就觉悟本了,但是他要圆满觉悟必须要破四十品无明。圆教初住菩萨破了一品,还有四十品,经历十住、十行、十回向、十地、等觉,这四十品无明破尽了,那个时候叫圆觉,圆满了;在这境界又称作无上正等正觉,我们中国人常常讲无上菩提都是这意思。佛在此地示现教导我们、提醒我们,我们学佛要以这为终极的目标,我一定要得到。不能够得少为足,不能够把中途站当作最后的目的地,那你就错了,如来用这名号最重要的意义在此地。这中途有许多站,那不是我们的目的地,目的地是圆满的明心见性,真正达到究竟圆满,这一桩事情要努力认真学习。

  佛法教学的内容,无论在质上或者在量上,全世界大学统统集合起来也不能够相比;人间天上、三千大千世界集合起来也不行,你还是比不了。就算《华严经》来说,龙树菩萨在龙宫,大龙菩萨所收藏的《华严经》分量有多大?他告诉我们,有十个三千大千世界微尘偈。我们知道一个三千大千世界是一佛土,十个三千大千是十佛土,那是世尊说的;「一四天下微尘品」,那每一品的分量都不得了,无法想像!我们今天这本子是什么《华严经》?《华严经》的目录提要。就跟《四库全书》一样,你们看到《四库全书》,《四库全书》有一册叫目录提要。我记得好像目录提要总共有五册,你看全书一千五百册,目录提要只有五册。

  我们今天读的这《华严经》是目录提要,你想想看全世界的大学所有的科系合起来,跟《华严经》比小巫见大巫,不能比!这才知道佛菩萨教学真是博大精深,博大是说量,精深是说质。世出世间一切法应有尽有,这就像现在说科系,你们这世间所有科系他都有,还有许许多多的科系你们这世间还没有,太多太多了。所以终极的目标一定要知道,决定不是说我们学佛证个小果就很满足了。证个阿罗汉果,像济公活佛一样,神通自在,那心量太小了。阿罗汉果在佛法里面小学毕业,菩萨里面有中学、有大学、有研究所,权教菩萨好比中学,十住、十行、十回向好比是大学,十地菩萨好比是研究所,每一个阶段都有毕业。不能说到那个阶段就心满意足,不想再向上提升,那你就错了。永远要向上提升,提升到如来果地,那就再没有往上去,圆满了。

  性德圆满现前,现前之后你常住常寂光中。虽然常住常寂光中,他作用不可思议,哪个地方有众生感,他那个地方就现相,「随众生心,应所知量」,他在那里现身教学,感应有缘。每个人妄想分别执著不同就是缘不一样,所感应的形相不一样,教学方式不一样,所说的法门也不一样,无量无边!不仅是无常所,无常身、无常法、无常行、无常色,随众生的心想自自然然的显应,这不可思议。

  祖师大德给我们说,他们的话都是有根据的,绝对不是妄语,「末法时期,亿亿人修行,罕一得道」,很希罕,难得有一个人得道,末法时期!八万四千法门无论修哪个法门,为什么这么难?在理论上是一点不难,众生成佛是一念之间,一念觉众生就成佛了。问题在哪里?问题我们没有办法觉,觉不出来,迷得太深了。迷在见思烦恼里面,尘沙烦恼里面,无明烦恼里面。这从总的理论原则上来说,见思烦恼断了,你证阿罗汉果;尘沙烦恼断了,你证权教菩萨果;无明烦恼破一分,你才是真正实教的菩萨,法身菩萨,分证位菩萨。你试试看你见思烦恼能不能断掉?六根在六尘境界里头还会不会起心动念?自己清楚!如果六根在六尘境界里头还会起心动念,你烦恼没断,你心里头还有「我相、人相、众生相、寿者相」,你是六道凡夫。

  我常常讲,这话讲千遍万遍都不多,为什么?还没做到。放下自私自利,放下了没有?放下名闻利养,名闻利养你还动不动心?你还追不追求?五欲六尘你还贪不贪图?贪瞋痴慢这些东西要不断掉,菩提道上一寸也进不去,确确实实你是被拒绝在菩提道之外,没进门。我们要想在这一生有成就,这十六个字不能不放下,放下之后能不能成就?放下之后学别的法门不能成就,学净土法门肯定成就,这是一个不思议的法门。

  末法时期,真正了生死出三界证无上菩提,那个根本就是净土法门。你要晓得《华严经》到最后怎么成佛的?普贤菩萨「十大愿王导归极乐」。华严会上四十一位法身大士,这就是讲的十住、十行、十回向、十地、等觉,这四十一个位次法身大士,普贤文殊这两位大菩萨带他们到极乐世界,才能够圆满无上菩提。这境界了不起,毗卢遮那佛的心量我们要学习。我们今天这么一个小道场,大家在一起同参多年了,现在有一个人把你们带到别的道场去了,把我们这道场的人都带走了,信徒也带走了,你是怎么个反应?你一定大发雷霆,这还得了,成什么话!而毗卢遮那佛的反应是鼓掌欢喜。文殊普贤十大愿王导归极乐,为什么?到极乐世界成就快,他到那边去拿博士学位。

  在华藏世界拿很难,初住菩萨要证得无上菩提要三大阿僧只劫。三大阿僧只劫实际上还拿不到,三大阿僧只劫证得什么正果位?法云地的菩萨。这佛在经上跟我们讲得很清楚,第一个阿僧只劫证三贤位,十住、十行、十回向,第一个阿僧只劫。三大阿僧只劫是从圆教初住算起的,没有证得初住以前不算。第二个阿僧只劫,愈上去愈难,第二个阿僧只劫证七个位次,初地到七地。第三个阿僧只劫证三个位次,八地、九地、十地。所以三大阿僧只劫你证得什么果位?法云地的菩萨,十地菩萨,不错,那真的是成佛了,为什么?你已经证得寂灭忍,下品;等觉,中品;妙觉那就是如来果地,上品。这统统叫寂灭忍,清净寂灭。

  所以今天无论修学哪个法门,那个没有关系,一定要求生净土。《无量寿经》上讲得很清楚,你看看《三辈往生》,《三辈往生》经文一共四大段,前面三段上辈、中辈、下辈,后面一段是修学其他法门,把自己修学的功德回向求生净土。慈舟大师在这科判里面把那一段判做一心三辈,那不是修净宗法门的,修禅也好、修密也好、修天台也好、修法相也好、修华严也好,统统都是,修其他法门的回向求生净土,净土这门太大太大了。阿弥陀佛绝对不是说「你一定要修净土法门你才能往生,修别的法门我不要你」,阿弥陀佛没有这话。无论修学哪个法门统统都收,只要你愿意来,这愿意来的要具足信愿行,你就能往生了。

  生到西方极乐世界,极乐世界有四土三辈九品,你到底是生哪一土?什么样的品位?就在现前的功行。所以,我们真正希求往生西方极乐世界,在现前要记住福慧双修。为什么?《弥陀经》上讲得很清楚,「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,得生彼国」。不修福不行,它讲的条件里头有福德,善根是智慧,要修智慧,要修福德,要有因缘。因是没有问题了,哪个人没有因?都有因。最重要的是缘,要具足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条件,那是缘。古大德给我们讲,经教不能不知,特别是《无量寿经》,《无量寿经》是西方极乐世界的概论,《华严》是大本《无量寿经》,《华严经》上所讲的这一切跟西方一模一样。

  前清乾隆时候,彭际清居士,这是了不起的,要用现在的话来说,大佛学家!在佛门里面宗教显密他都通达,他说《无量寿经》就是中本《华严》,这话是他讲的。他自己写了一本书,《华严念佛三昧论》是他写的,黄念祖居士有《讲记》,我们都把它印出来了,诸位可以看看《华严念佛三昧论》。所以,我们今天学《华严》没有离开净土,没有离开我们的本门,这要知道。净土五经里头有《华严经・普贤菩萨行愿品》,《行愿品》是整个《华严经》的纲要,扩展起来就是全部《华严经》。要「觉悟本」,这「本」的意思很多,很丰富,从根本修才会有成就。现在时间到了。

  诸位同学,请接著看关钥世界如来名号第六句:

  【或名断增长。】

  这名号『断』字要有个顿号,『断、增长』,不是把增长断掉了。这一句实在讲它是个双关语,但实际上的意思,它是两个意思,「恶法要断,善法要增长」,就两个意思。「断」是对恶来说的,「增长」是对善来讲的。如果把「断增长」合成一句,那就是完全对恶法说的,恶法决定不能叫它增长。但是我想这不是大乘教的本意,儒家教学有这意思,《礼记》里面讲的「傲不可长」,那就是断增长的意思,「傲慢人人都有,可以了,不能再增长」,是这意思。但是佛法里头这恶法要断尽,那个断的意思,我们很清楚很明了,就是转恶为善。因为恶性跟善性是一个性,性实在讲没有善恶,迷了它就变成恶,觉了它就变成善。所以大乘法里常说「善恶不二」,不二是讲的性不二,它体性不二,它的相是二;作用不同,性是一个,所以性是一个就不能断,恶性要是断了,善性就没有了,这是大乘法里讲得多,性永远不会断的。怎样把不善的性转变成善性,也就是说转迷为悟,迷要断,觉悟要增长。

  佛的名号用这几个字,岂不是时时刻刻教我们念名号、听到名号要觉悟,在提醒我们。提醒要一切时一切处永无间断,为什么?众生无量劫来迷失了自性,时间太长了,迷得太深,已经变成习惯,不知不觉他就迷了。要不是时时刻刻提醒,我在前面说过,你想觉觉不起来。现在想觉悟,可是过一两分钟之后又迷了,这是人之常情,六道众生的常情。所以佛善巧方便,佛把这提醒大家的用作名号,让你天天念「南无断增长如来,南无断增长如来」,天天念,常常听,纵然常念常听还是迷而不觉。像我们在这世间,常念「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」,不是天天念吗?觉了没有?没觉。对人还是没有慈悲心,对自己还是自私自利、贪瞋痴慢,没有清净。「牟尼」是寂灭,没有!「释迦」是仁慈,对人没有仁慈心,天天念也没用,你才晓得这个难。《地藏经》上讲的那个话一点都不错,「阎浮提众生刚强难化,起心动念无不是罪」,这话说得不过分,迷就是罪,起心动念无不是迷,迷惑颠倒。

  我们学佛有同学来问我,法师的成就长时间的薰习,没错!我二十六岁学佛,今年七十七了,用中国的人的算法,五十二年了,五十二年天天没有间断。学佛五十二年的人,有,不是没有,一间断就不行了。所以你们大家知道我对韩馆长感恩不尽,什么原因?她让我天天在薰习。这薰习不是一般的薰习,讲台上去讲经,讲经要充分预备。我初学讲经的时候,上台讲一个小时要预备四十个小时,不是那么简单的。换句话说,全部精神时间都集中在这里头,想打妄想没时间,一心专注!三年之后,一个小时大概需要十个小时准备就够了;五年之后大概一个小时,讲一个小时顶多两个小时准备就够了;十年之后,我用一天的时间准备,可以讲七天。从这里就显出进步了,愈讲愈熟。

  发心弘法利生。李老师当时在我们这经学班里面常讲,经学班有好几个同学,我们的相很薄,没有福又短命,这李老师常讲,一点忌讳没有!要修福,要发心讲经,发心讲经福慧双修。自己寿命到了,没有关系,众生需要你讲经,那个寿命自然就会延长,我也没有求长寿,这是李老师教的。换句话说,舍己为人。住在这世间,我自己寿命已经尽了,还有寿命是那是为别人工作的,这不是为自己的,这是得三宝加持!这加持对自己来说利益太大太大了。如果照我自分这寿命来看,前天你们哪个同学提到翁阳春居士(洛杉矶的),他跟夏景山同学,他残废残障,头脑聪明。他跟夏老居士同一个老师学,他们两个同学,夏老学看风水,他学算命,算得很准确。我的寿命只到四十五岁,今年七十七了,延长三十年出头了。这三十年我才稍稍能契入经教,这是我得的大利益。所以我深深感觉到,如果没有长的寿命,你就没有长时间的薰修。寿命到了,这是佛法里面讲的死魔,《八大人觉经》上跟我们讲四种魔:五阴魔、烦恼魔、死魔、天魔,魔障现前了,你不能成就!

  寿命可以求,舍己为人。自己的福报不大,众生的福报大,我自己福报享尽了,今天我为众生服务。为佛法服务,为众生服务,这两个福报加上来就大了,为佛法服务,佛的福报,沾佛的福,为众生服务,沾一切众生的福,是这么个道理。我们自己多一点时间长时薰修,一定要发心断恶修善,我们在经教上所学的东西要落实,不落实等於没有修,那个不起作用。学以致用,我学了我就有用处,恶要断、迷要断、邪要断,凡是与性德相违背的统统要断,凡是与性德相应的要增长。如果只断不学,没有增长,消极!只有增长不断,虽然看起来好像是积极,你里面有掺杂,掺杂著不善,你的功德不能圆满,不能不知道。第七个名号:

  【或名大速疾。】

  『大速疾』就是佛法里面常常讲的勇猛精进。其他的事情缓慢一点无所谓,这事情缓不得,生死大事,这一生你要不赶快去做,来世你还搞六道轮回,那就糟了,这一轮回就退转了。纵然这一生修得不错,来生还能够得人天福报,可是你要看清楚,这世间许许多多大富大贵;大贵在这世界上有地位,做帝王的、做宰相的,现在做总统的、做部长的、做县市长的,都是前生修的大福报,贵人!拥有财富的,工商业的巨子,有亿万财富的,前世修的!你仔细观察他们,他们学不学道?能不能接著干?顶多对佛法拥护,出一点钱,不学了!佛在《四十二章经》上讲得好,「富贵学道难」,他不肯学了,你有什么法子?

  我们将来一转世,这一生修得不错,修的有福有慧,来生就像这些人一样,做大官发大财,那一发就迷了,肯定迷在五欲六尘追求享受去了。佛菩萨来示现都不懂了!好,福报享完了,死了之后堕三途。不要说别的罪业,富贵人家的饮食就不得了,天天吃众生肉;如果在事业上与同行的竞争斗争、损人利己,这业报不得了。这些事实都摆在我们眼前,我们有没有看清楚?你看了之后,你恐不恐怖?这是佛法里面讲的三世怨,第一世修福,修慧修福,第二世享福,第三世堕落。有什么好处?所以对於佛法的修学要勇猛精进,断恶要快,修善要积极,刻不容缓。尤其在现在这时代,决定不能疑惑,决定不能迟缓,名利方面的事情迟缓无所谓。

  今天真正讲成功,我这几天还是在想这些事情,我想到印光大师的开示,他老人家建议我们现前这一代人,应该怎样真正取得弥陀净土?他建议道场不要大,住众不要超过二十个人,不化缘、不募捐、不收徒弟、不做法会、不传戒、不做经忏佛事,每天统统都是佛七,这就是灵岩山的方式。苏州灵岩山寺常年佛七,一心念佛求生净土。梅光羲居士劝我们,修净土的人一定要学《无量寿经》,对净土要认识、要明了,你向往的心恳切了。印光大师没有提到学教,在他那个时代,行!念佛人大家都有根底。现在虽然出家了,真的对佛法一窍不通,信心不坚固,心是浮动的,他住在一个地方,他住不住。

  早年我在台湾,哪一年我记不得了。我曾经过年的时候,在高雄左营兴隆寺,那是天乙法师的道场,我在他那里住了四、五天。天乙法师跟我谈过,他有五间庙,建筑规模都不错,他很感叹。他说这庙确实很庄严,生活学习环境都好,他说:法师,为什么人住不住,住一段时期都想走?他就讲:我们在书本里面所看到的记载,古时候这丛林寺院住众赶都赶不走,为什么现在我们有这么多好的条件留都留不住?我当时跟他说:古时候出家人是求道,你这地方有道,他是为求道来的,他当然不肯走。今天我们这道场没有讲经说法,没有东西学习,天天是搞经忏佛事,经忏佛事养成贪心。为什么?哪个道场单子多,他就走了。别的道场那一个月赶经忏赚的钱比你这里多,他就会走了,所以留不住。

  那个时候我正在台中跟李老师学《楞严》,他问我这经要怎么样学法,我写了一个「内典研学纲要」,就是在兴隆寺写的,文字不多,讲了三天。我这里面四个段落,第一个段落,学习的目的;第二个段落,学习的态度;第三个段落,学习的方法;最后的段落,学习的果用。我讲完了,我把写的这点东西带到台中给李老师看,老师肯定了。那个时候用油印,油印分发给我们同学做参考。在学道!道场,道才能够留住道人。心里头没有道的人他也会走,为什么?这地方没有名利。为名利来的时候,他要有利益才能留得住,没有利的话就留不住了。真正学道的,你这儿有道就留住,你没有道他当然走了。所以,这道业勇猛精进。

  印光大师讲的这是很好很好的建议,小道场人数少,生活容易维持,不超过二十个人,真正在这里念佛共修,都会有成就。信徒、施主来到这道场,一起共修,没有杂心闲话,到这地方来进念佛堂,进讲堂。我们的讲堂讲经,念佛堂念佛,真的会有成就。专修专弘,决定不能夹杂,他能成就。下面第八个名号:

  【或名常乐施。】

  『乐』是爱好,『施』,法布施。这地方不是讲的财布施,如果说财布施,内财布施,内财是身体,身体要为人表演,就是说把佛法经典当中所说的落实在我这身体上。佛是佛心,相是佛的形相,行是佛的行为,佛心、佛相、佛行在哪里?在经典里头。经典里面讲的道理是佛心,所说的一些方法是佛行,所说的境界是佛相,我们全部都要把它学会,落实在自己日常生活当中。就像此地讲的名号,每一句名号意思我们都知道,都很清楚,都要把它在日常生活当中落实,做出来给大家看。

  有人发心也想来学习,好好的教导他;没有人来学习,还是要很认真的去做到。为什么?有我们肉眼看不到的许许多多的众生,他想学习,我们做出样子时候,千万不要把他们忘记。起心动念、言语造作,一切为众生,一切为正法。为正法用现在的话来说,就是为教学,佛家讲教化,决不为自己求安乐。我们今天一天四个小时课,不能再少了,再少对不起佛菩萨,也对不起护法的这些施主。他们护持我们是求福报,我们以什么福给他们?法布施就是回报。他对我财布施,我对他法布施,我们讲经说法为人演说,点点滴滴的功德回向给他们。这工作是他们支持来做的,不是他们支持,我们没有生活来源,我们没有弘法利生的道场,种种条件都不具足。他们发心来支持,使一切的设施都相当完备,我们在摄影棚里面能够跟各个地区同学,利用网路、利用卫星,我们天天在一起学习,这是施主们的供养,这是他们真正的护持,弘护一体。这世俗谚语里面所谓「有钱出钱,有力出力,共襄盛举」,诸佛菩萨的教化,这盛举我们大家一起来做,认真努力的做,天天改进,不辜负施主,不辜负护法。欢喜布施就是欢喜为人演说,念念不忘做出来给人看。第九个名号:

  【或名分别道。】

  诸佛菩萨对一切众生的教化,这是决定不能少的。「唯有一乘法,无二亦无三」,那是对法身菩萨说的,佛门里也讲所谓上上根人,一佛乘。但是九法界里头毕竟中下根性的人多,上上根太少太少!对中下根性的人,那就要讲『分别道』,「分别道」就是佛法里面讲的三乘法,大乘、中乘、小乘。近代还有一些大德们说,这三乘是出世的,入世的也要算进去,入世的说就是世间天乘、人乘,所以有所谓「五乘佛法」,随顺众生的根性。确实有不少众生对於人世间很贪恋,不肯离开人世间,「人很好,来生我还要做人」。佛很慈悲,有求必应,佛绝不勉强一个人,这一点我们要学。

  为什么佛没有烦恼?为什么佛永远智慧现前?恒顺。对某个人有要求,对某个人有限制,那就错了。他要不听你的,不跟你合作,你不烦恼起来了吗?他想来生还要做个人,比这一生还要好一点,可以,帮他就行了!你看佛是多么随顺众生,这一点我们要学。你想得人身,佛教你,怎样得人身?你好好的修五戒,修十善,五戒十善得人身。然后教你断恶修善,教你修布施、忍辱。财布施,你来生得财富;法布施,你来生有智慧;无畏布施,你来生健康长寿。所以你要晓得,这三种叫满业,五戒十善是引业,引导你到人道来。

  一个人他不是圣人,没有不受命运的主宰,诸位细细的读《了凡四训》你就知道,所谓是「一生皆是命,半点不由人」。你是个总统的命,你一定做总统,你要为国为民,你修福报。如果你坐上这权位,自私自利,所作所为损人利己,你来世就堕地狱!你不坐这位子,你还堕不了地狱,这位子上一坐的时候,做了几年,时间很短,将来在地狱里头时间太长,那位子不好坐!贵人不好当,富人也不好当,两者比较起来,贵人更难当,他修福容易,他造业也容易,一个不善的念头多少人遭殃,他要背这因果责任。

  有人想到天上好,天上比人间好,想生天。想生天的人实在讲占大多数!佛教他修上品十善,修四无量心,慈悲喜舍,要修大福报,财施、法施、无畏施,要修大福报。福报太大了,人间没有那么大的福,到天上去了。天有三界,欲界、色界、无色界,如果像色界、无色界那还要有禅定,要修四禅八定,分别道。这世间有少数聪明人,六道轮回不究竟,不是办法,怎么样能够超越六道轮回?行,佛也帮助你,你想超越六道,教给你声闻道、缘觉道、菩萨道,超越六道轮回。六道轮回的外面是四圣法界,四圣法界不错了,没见性,还是不究竟。所以上上根人,他对於十法界的四圣法界也不满意,他会问佛:你在哪个法界里头?佛在一真法界。「那我跟你去好了」,行!佛就传授你一乘法,这些叫分别道,这大的说。小的,我们今天看到就在中文翻译的经论里头,总共有三千多种,每一种都是分别道,不相同,愈分愈细,法门无量无边,「法门无量誓愿学」。末后一个名号:

  【或名摧伏幢。】

  『幢』是法幢,就是讲经说法的标帜,圆形的,挂在旗杆上,外面人一看,「今天寺庙里头有法师讲经」,喜欢听经的人他就来了,当然在现在不用这东西了。『摧伏』是摧邪显正,什么是邪?烦恼是邪。什么是正?性德是正。这是从绝对标准上来说,相对的标准那太多了,说不尽。但是你懂得这原则,凡是与烦恼相应的就不是正法。凡是与性德相应的,性德是什么?简单的讲我们常常说的真诚、清净、平等、正觉、慈悲,这是性德。戒定慧是性德,六波罗蜜是性德,三十七道品是性德,普贤十大愿王是性德,与这相应的,正法!与这相违背的,邪法!总的来说,教我们离迷邪染得觉正净,正法。如果这法是帮助我们离开觉正净,走向迷邪染,这是邪法。佛菩萨讲经说法,无非是摧邪显正,所以叫高树法幢。下面:

  【如是等百亿万种种名号,令诸众生,各别知见。】

  今天我们就讲到此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