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方广佛华严经 (第一0四0卷) 2003/5/8 澳洲净宗学院 档名:12-017-1040
诸位同学,请看娑婆世界最后的一段,上方持地世界,如来名号最后一个:
【或名一道。】
上一堂课讲到第九个名号「持戒」,今天我们看到这两个字感慨万千!读书人不学礼,不讲礼,儒就灭亡了;佛弟子不懂戒律,不能够严持戒律,佛就没有了。我们看看当前的社会现象,儒佛的大道还能不能够延续?诸位细心去观察,你就晓得这桩事情不能不叫人担忧。儒佛要是真的断绝了,这个世间人苦,做人也没有意义了。
世间有史以来,这两、三千年能够维系社会的安定和平,靠圣贤的教诲;在东方有儒、释、道三家的教诲,在西方有宗教教育。人们一旦背弃了神圣的教诲,自以为是,所谓弱肉强食,不知道后面有冤冤相报。但是今天讲这些话,没有人相信,因果报应就在眼前,他也不相信。他不认为这是因果报应,这是一种偶然的天灾、灾难,不以为是报应,不知道回头,不晓得改过。过去李老师往生前一天告诉大家,最后的遗言,他说:这个世间乱了,大乱,即使佛菩萨神仙来也救不了,大家唯一的一条生路就是认真念佛,求生净土;除这条路之外,没有路可走。老人临终最后的遗教。
名号最后一个『一道』,一道是什么?一道是佛道,万法归一。这个一不是数字,数字里面的一是相对的,一道没有相对的,一道是无上道、是一乘。经教里面常讲的一乘法,《法华经》佛说「唯有一乘法,无二亦无三,除佛方便说」。佛真实说呢?真实说只有一佛乘,这是真的。一佛乘在三乘之上,大心凡夫也能够学习,我在前面说过。「一道」是真如,是自性。一道在哪里?一道就在现前,无处不在,无时不在,贵在你能够觉知。在你面前,你自己不觉不知不见不闻,那就一点办法都没有了。在有情众生又名佛性,在无情众生称为法性。法性是什么意思?法尔如是。佛性是什么意思?佛是觉的意思,觉察到法尔如是。所以佛性跟法性是一个性。
诸佛如来、法身大士他们跟我们的差别就是觉察,或者是觉悟。总而言之,他觉了,我们九法界凡夫不觉。觉了之后心是定的,觉了之后念念行行都跟法性相应。不觉呢?不觉跟烦恼习气相应,起的作用不一样,这个就是觉与迷。「一道」是究竟觉,如果我们把标准放低一点,不要讲得那么高,明心见性就是一道,在《华严》初住菩萨就契入了,这一点不错。你看法相宗里面所说的同生性菩萨,什么叫同生性?跟如来同一道,同用真心。凡夫、九法界众生,法相宗所说的这些众生叫异生性,异是不一样,跟佛不同。异生性是什么?用八识五十一心所。说得粗一点,他用的是烦恼习气。同生性、异生性就是这个意思。
我们学佛如何把异生性转变成同生性?佛菩萨出现在世间,就为这桩事情帮助众生。但是怎么样转过来,佛菩萨没有办法,要你自己转过来才行,佛菩萨只能提供你转变的理论与方法,提供他转过来的经验给我们做参考;除此以外,什么忙都帮不上。所以这个事情要自觉,要自发,要自己会转,这才能成功。实在你转不过来,佛菩萨把这个标准降低,要能转过来,真正转过来是一道,宗门里头常说的「明心见性,见性成佛」。你要见性,这是真功夫。实在不能,那就是《法华经》上所说的,佛要方便说了;方便说三乘,方便说五乘。五乘这是最低的,目标是希望你来世不堕三途,你一定能够保住人身,修得好的还能生天,这是佛的方便法。根性稍微聪明一点的人,帮助你超越六道,成就你声闻果、缘觉果、菩萨果,方便说。但是佛他的本意是一道,我们在经上常常看到「一道清净」,那是纯净纯善,没有一丝毫不净掺杂。
娑婆世界十方,略举十个世界,最后这一方,最后这个名号用「一道」这个意义很深,显示出诸佛如来出现在世间真实的目的。希望一切众生都能在这一生之中,契入一道,圆满成就无上正等菩提,这是如来大圆满的悲心流露。我们看后面总结:
【如是等其数十千,令诸众生,各别知见。】
这个结的意思是令一切众生,各个称自己的能力,自己的学养,而自知自见,来调伏自己的身心烦恼,提高自己的境界。这一段经文我们就介绍到此地。
下面清凉大师在注解里头有一番问答,《纂要》也把它节录出来了,我们把这个问答念一念。「问,余圣教说」,余圣教,其他经典;其他的佛教经典里面讲「大轮围内,平布百亿,上即诸天,下安地狱,如何此说,上下皆有四洲」。这个疑问提得好,他要不提,我们也疏忽了,我们听听他提的问,想想是很有道理。这个地方所讲的娑婆世界,娑婆是个三千大千世界,为什么这个经上只讲此四天下?此四天下这是个单位世界,这个大千世界有多少个单位世界?百亿,百亿四天下。这个世界上面是诸天,二十八层天,下面有饿鬼、有畜生、有地狱,为什么这个地方所讲的统统是讲四洲?因为这里讲到上方了,也讲到下方。我们看清凉大师为我们开示,「答,此教所说,事随理融,随说法处,即是当中」,这几句话说得好,这是大乘圆顿法门。此教是《华严经》。《华严经》里面所说的事随著理,理是融通的,事虽然个别,事不离理,理事不二,理事一如。你要明白这个道理,你就晓得「随说法处,即是当中」。我们知道在真如法性里面,没有空间,没有时间;空间是讲的远近,时间是讲的去来,没有。中在哪里?什么地方都是中,这是正义。我们在此地,这是以自己为本位,这就是中。譬如我一个人,我今天坐在此地,我这是中,有些事物在我前面,有些事物在我后面,有些事物在我右面、在我左面、在我上面、在我下面,我是中。你坐在我对面,你是中心,我在你后面,他在你前面。中不是定中,没有一定的,说中,无处不中,无时不中,这是《华严经》上所说的,这才是事实真相。所以没有分别,没有执著,没有妄想。
我们接著看,「纵极上际,旁至大轮围山,亦有十方互为主伴,以融为眷属,本数非多,十方界融,亦准於此」。上面讲的这是个原则,现在人讲这是个定律。再说,纵然极上际,上面还有上面,到顶了,旁边呢?周边大轮围山,这是娑婆世界。无论在什么地方,都有十方,都有主伴,主不是定主,伴也不是一定的伴,主伴圆融。好像我们在这个大讲堂,今天轮到我在讲台上讲经,我是主,大家在台下听讲,那是伴。下一个钟点我下台了,请你上来讲,你是主,我在台下我就是伴。所以佛法里头人人都是主,人人也都是伴,主伴圆融,主伴不二,主伴平等。所以说无论在哪一方,讲大轮围山这是四方四维,讲上际,讲到上当然就有下,十方都说到了,无论在哪里都有十方互为主伴,在哪一方讲哪一方就是中。所以互为主伴,融为眷属,我刚才讲的这个意思。「本数非多,十方界融,亦准於此」,娑婆世界如是,他方十方,娑婆世界也有十方,这个地方讲的一四天下的十方,娑婆世界也有十方,娑婆世界在华藏世界里面,华藏世界还有十方。十方界融,重重无尽,这什么?一道,前面名号讲的是一道。
再往下面看,「因此略说娑婆融通,改非改相,略有其五」。相是讲的现象,改是改变,相改不改变?就是我刚才举的例子,我是中心,你在我前面,我就是你在我前面;如果你是中心,你就说的是我在你后面,改不改是这个意思。他在我右面,他在我左面;他为中心,我在他的左面,我在他的右面。
佛法里面有五个说法,我们看清凉大师给我们举的例子。第一个「约事常定,如小乘说」。就事上说,为了表达意思起见,假设,方位是假设的,时间过去未来也是假设的,不是定法。假设的这是常定,假定的,不能执著。小乘教,小乘教确实智慧浅,分别执著深,在贤首宗始教、小教这两种跟天台的藏教相同。
第二「随心见异,若身子梵王」。这个例子很多,「身子」是舍利弗,这里面有个典故,《疏钞》里面有引用著(这个我们不必去查它了),著重在「随心见异」。确确实实两个人晚上看月亮,各人感触不同,这是我们很容易体会得到的,在同一个境界里面,这两种人的想法、看法、感受都不相同。最明显的,我们举一个例子,这是最近我遇到的。这一个恶人使很多人受他的害,遭到很多苦难,现在这个恶人他遭难了,受他害的这些人听到之后,欢喜!他遭到报应了!这是一种人;还有一种人听到这个事情,可怜,我们得想什么方法救他。随心见异!一个是有怨恨报复的念头,你让我们吃苦,现在你也受难了,报应来了。另外一种是我自己受的苦难我知道,现在他也要受,我不希望他受到这个苦难。我们从这个例子(这是事实)就知道一个人觉迷的程度,修行的功夫。前面的人功夫浅,后面的人功夫深,真正做到「不念旧恶,不憎恶人」。不但不念旧恶,不憎恶人,恶人遭了苦难,还有慈悲心去救他。这个境界转了,确确实实转迷为悟,转凡为圣。随心见异,不一样!
第三是「就佛而言,本非净秽」。前面我讲得不少,佛在极乐世界绝对没有说:这个地方清净、庄严。他不会有这个念头;在阿鼻地狱,他也不会说:这个地方很苦,这个地方怎么能住!决定没有这个念头。佛到底是什么念头?跟诸位说,佛没有妄想、没有分别、没有执著。你就从这上面去想去,所以极乐世界跟阿鼻地狱平等。「离一切妄想分别执著,一切法都平等」,不平等是你有分别、有执著,你不平等;离分别执著,法法皆如,法法平等。极乐世界是自性变的,阿鼻地狱也是自性变的,你要是见性不著相,一切法相统统平等;如果你见相不见性,一切法绝对不平等。
这里是说就佛而言,这个佛包括法身菩萨。诸位要记住,大乘法里头常说「明心见性,见性成佛」。换句话说,这个佛包括圆教初住菩萨,初住菩萨破一品无明,证一分法身,他是真佛,天台六即佛里面,他是分证即佛。江味农居士注解《金刚经》,《金刚经》上讲到诸佛,江味农居士说这个诸佛包括四十一位法身大士,诸佛是说的这个。加上包括等觉、妙觉,四十二个果位,这四十二个位子叫做诸佛。在他们的境界里面,没有净秽,没有对立的;九法界里面还有对立,一真法界里头没有对立,所以是平等法。我们今天在这个世间,如何去修平等法,这个非常非常重要。
第四个是「随法回转如上,主伴互为」。这是圆教的意思,也就是我刚才讲的主伴互为。释迦牟尼佛为主,所有一切诸佛如来都是伴;毗卢遮那佛为主,释迦牟尼佛也是伴,阿弥陀佛也是伴;阿弥陀佛为主,毗卢遮那、释迦也是伴。所以主不是一定那个主,不是的,没有一定。密宗里面讲本尊,本尊就是主,本尊之外的都是伴,所以要晓得互为主伴。佛法里头从来没有定法,这个定法只有小乘有,小乘只承认释迦牟尼佛一个人是佛,绝不承认还有第二个人是佛,所有一切修行证果的,最高只能证到阿罗汉,他不相信有菩萨。小乘很执著,我们今天讲的他思想是保守的,不像大乘,大乘的思想是开放的。
第五「潜入微尘,如前会说」。这个太深了,微尘里头有世界,跟外面十方世界没有两样。谁能够潜入?前一会我们读到,普贤菩萨能入微尘里面的世界。我们晓得微尘世界里面还有微尘,那个微尘里头又有世界,所以世界是重重无尽,佛在经上讲不可思议。这是什么道理?这是怎么回事情?佛说这是性德,本来就是这样的,法尔如是。今天科学技术再发达,我看充其量也只能看到平面的大千世界,微尘里面的世界没法子看到,再精密的仪器也没有办法发现微尘里面有无量无边的大千世界。一一微尘,一一毛孔,一一毛端,无不如是。这一桩事情,世尊在一般讲经不说,《华严经》里面他说出来了。为什么?《华严经》的对象,法身菩萨,这里面法身菩萨几乎都是修普贤行的。
下面说,「若通论余净土,更有五义,谓诸刹相入义」。这是圆融,一佛刹即一切佛刹,不要说一佛刹,一微尘里面就现一切佛刹,微尘都能现,哪有佛刹不相入的道理!诸刹相入相即,第二是「相即」,第三「一具一切」,第四「广狭自在」,第五「帝网重叠,并如前后诸文所说」。《华严》给我们显示无尽的庄严,这后面五个意思完全是《华严经》上的,圆融无碍,自在融通,相即相入,一即一切,一切即一。清凉大师在这个经里面给我们说出,理事无碍,事事无碍,这才真正是大自在。现在时间到了,这一段经文我们就讲到此地。
诸位同学,请看下面第三段总结娑婆,请看经文:
【诸佛子,此娑婆世界,有百亿四天下,如来於中有百亿万种种名号,令诸众生,各别知见。】
这一段文字是决定不能少的,为什么?前面只是举个例子说,让我们了解佛的名号不可思议。诸佛菩萨、世出世间的圣人都没有一定的名号,名号的意义,全是为了教化众生、教学方便而建立的,这个意思一定要懂得。古时候在中国,其他国家我不很熟悉,在中国历史上我们了解,父母为儿女命名,我们现在讲起个名字,名字的用意是对於这个小孩一生的期望。希望他将来长大了,看到自己的名字,听到别人称这个名字,就要想到父母对自己的期望,希望自己在这一生当中能做到名副其实,你看这个意思多深。
不像现在,现在这个小孩起名字已经不存在这个意思了,而且现代年轻人也不尊重父母给他起的名字,他觉得这个名字不好,他要改。在中国古时候名不可以改的,改名是什么?是大不孝,违背父母的意思。佛菩萨的名号是教化众生的,肯定是观察所谓此时此处一切众生的需要,做为教学的总纲领,总的方针。我们看到名号就知道佛在此地教的是什么,这个地方众生迫切需要学的是什么,名字表法。
如来在这一个大千世界,这个大千世界里面有百亿单位世界,每一个世界众生不一样,根性不相同,这就是《易经》里面所讲的「物以类聚,人以群分」。这个人投胎到这个世界上来,他为什么不投胎到别的星球上去,他要到你这个地方来?在佛法里面讲「共业所感」,这是佛教的名词,中国儒家所讲的「人以群分」。他跟这一群人有相同的爱好,自然就来了。在这个世间,这种现象我们很显然的能看得出来,这个地方是佛教的一个小道场,喜欢到这边来的都是学佛的,兴趣相投!我们教堂前面那边是天主教堂,信仰天主的,你看看都到那边去了。所以在这个地球上许许多多不同的小团体,何止千万,人的爱好不一样,这是小的。
大的世界亦复如是,娑婆世界里面『有百亿四天下』,这个四天下是单位世界,每一个单位世界大的也不相同,因此佛在每一个团体教的东西不一样。你看在我们这个学院,我们每天在这个地方,大家在一块共同学习研究讲解的,佛经;对面的教堂里面讲的是《新旧约》,名字不一样,内容也不相同。这个道理事实真相不可以不懂。它的目的,这经上讲得很清楚,『令诸众生,各别知见』。这个就是普贤菩萨十愿里面所说的「恒顺众生,随喜功德」,《楞严经》上所讲的「随众生心,应所知量」,佛真的没有定法可说,也没有一定的形相,没有一定的名字,千变万化。但是不管怎么变化,不管多少,它的方向目标是一致的,总是希望帮助众生觉悟,帮助众生作佛。作佛就是做一个真正明白人,对於宇宙人生真相彻底明了,称之为佛。
我们再看下面第二个大段,「彰娑婆邻近十方,亦为十段」。第一段密训世界。前面所说的是娑婆世界本土,我们现在居住的这个四天下的十方,娑婆世界之内的,没有离开娑婆世界。现在这第二个大段,世尊要跟我们讲我们娑婆世界邻近的十方,这个十方这是大世界。前面所讲的世界是一四天下,这个地方所讲的世界就跟我们娑婆世界一样,范围愈来愈大,介绍还是简单扼要,略举几个做代表。十方那就有十段,这是百亿四天下之外的,第一段「密训」,密训世界。请看经文:
【诸佛子,此娑婆世界东。】
这个要注意,前面是此四天下东,现在是『娑婆世界东』。
【次有世界,名为密训。如来於彼,或名平等,或名殊胜,或名安慰,或名开晓意,或名闻慧,或名真实语,或名得自在,或名最胜身,或名大勇猛,或名无等智。如是等百亿万种种名号,令诸众生,各别知见。】
经文上每一个字都不能疏忽,你才真正能够体会到佛的义趣,开经偈讲的「愿解如来真实义」。『密训』,我们这个世界叫娑婆,娑婆是梵语,翻成中国意思叫堪忍,这个名词不好,堪忍的意思,你真正能忍受得了,可见得这里头日子不好过。这个世界里面的众生,绝大多数可以说,恶多善少,所以感得的这个世界叫五浊恶世,生活在这里真是难过。我们许多人,自古至今都有很深很深的感受,在这个世间煎熬,苦难太多了,安乐的时日很短。纵然你长寿活到一百岁,这一百岁当中,有几年你能够称心如意?多少时间不顺心不如意?这是我们每一个人冷静想想都清楚,都明了。
「密训」这个名号不错,最低限度让我们能够体会得到的,这个世界的众生能够接受佛菩萨的教训,不像我们这个世界。我们这个世界愿意接受圣贤人教诲,真的不多,十分之一都不到,所以这个世界不太平,愿意接受的人太少了。全世界信仰宗教,愿意依照宗教教学去做的,恐怕百分之一都不到,一百个人当中能找到一个人吗?难了。信仰宗教的人很多,他不如法,他不肯去做,得不到实际上的效果。
训,训加个密,这个密不是神秘,不是秘密,是什么密?深密。所以我看到这个名词,我就想到抗战胜利之后,我在南京读书。那个时候,我们的班主任他是学校的训导主任,兼我们的班主任,他提倡身化训导,跟这个很有意思。我的老师上一个星期过世了,这是亲身教我的老师,最后就剩这一个,他也走了,非常遗憾,我没有能去看他。往年,每一次我到南京一定先去看他,身化训导。由此可知,学生都好,愿意接受。身化,那就不是在表面上,真正在学生心地上下功夫,这个最重要的老师要做榜样。老师自己不能做个好样子,要让学生去做,学生不服,学生不会接受,顶多在那个时代,表面上不敢违背,总是阳奉阴违,你就收不到效果。要收到效果,你必须老师带头,以身作则,学生对老师尊敬,不能不佩服,跟著学。所以这个名称使我们想到这个世界的居民,善根深厚的人多,能接受如来身化的训导。
请看如来在这个地方他用的名号,名号我们知道,就是他教学的纲领、方针。『如来於彼,或名平等』,第一个名号叫平等。真的,我们从这里看出来了,平等心、平等性的教导,这不是一般初学,这就是我们前面读的「一道」,你们想想对不对?一道才平等,不平等决定不是一道,第一个名号。我们学佛,学大乘,尤其是学净土,净土法门古大德常说「心净则佛土净,心平则佛土平」。西方世界大地,佛在经上告诉我们「地平如掌」,为什么?人心平等,人心清净,所以那个世界没有染污的。
中国人,古时候中国人,现在中国人不能说了,对於居住的环境非常重视,所谓什么?重视风水。居住的地要平,不能有高下,房舍的建筑要整整齐齐,方方正正;方的一定是四方,圆的一定是代表圆满。诸位有机会到北京观光旅游,大家可以参观故宫,故宫里面的建筑是中国的标准建筑。你看看不论是大院子,小院子,方方正正;在外国,外国人喜欢高,尖尖的,居住的房子棱角很多,这跟我们中国人完全不相同。
早年我在美国,夏景山居士,他是看风水的先生,看得很好,虔诚的佛教徒,人豪爽好客,我在洛杉矶在他家住过,他画画得好,画佛像。他告诉我,房屋的建筑棱角太多,这里头住的人都是奇奇怪怪的人。这个房间如果不是四方形,长方形也行,决定不能有多角形。这个房间,我们看到很多外国房间五角,他告诉我,这样的房间,多角形的房间,人在那里住满一百天会胡思乱想。有道理!
前几年,我们到澳洲来,澳洲净宗学会,我们山下诸位都很熟悉,旁边我买了几栋房子做为宿舍。后面有一栋房子也要卖,我去看过,看过什么?它的房间都是五角形的。只有一个房间主卧室好一点,是个长方形的,不是完全正方,还像个样子,其他的房间都是五角形。他有几个小孩住在那个房子,我就问他,我说:你们的小孩在这边住,他们是不是会胡思乱想?他眼睛瞪得很大,他说:法师,你怎么知道?我就是从前夏老告诉我的,住这个多角形的住一百天以上会胡思乱想,我问他,他说是的。然后我就告诉他:这个样的房间住客人没有问题,你作客房没问题,长住的时候,一百天以上会胡思乱想。我看了之后,那房子我不要了,他本来想卖给我,不要了。因为那要改的时候很麻烦,不好改。当然长住用来作客房没问题,可以。这个不能不注意,这个东西不是迷信。
我们在台北,台北有很多人曾经去过华藏图书馆,华藏图书馆那个大楼的建筑,棱角太多,那是八层楼的建筑。夏景山居士去看过,那个时候馆长在,告诉馆长:这个大楼里头奇奇怪怪的人很多。馆长点点头:对,你怎么知道的?他就说:这种建筑的方式,里面的人都是奇奇怪怪的。幸亏我们那个地方,这个大楼里头五楼,我们华藏图书馆在里面,每天讲经、说法、念佛、诵经,有佛菩萨、护法神。如果要没有图书馆,这个大楼那就很难说了。这是我们中国人讲的地理风水先生,规规矩矩的、方方正正的,平等重要。功夫不到家,不能转境界,你肯定受环境影响,那对於居住的地方不能不选择,一定要方方正正。
所以也有不少人问,我到澳洲来,为什么会选择图文巴这个地方?为什么会选择我现在住的HIGHFIELDS这个地方?许多人问我。这是偶然的一个机缘,有一位越南同修,他在这山里面有一块地,五个ACRES(英亩),没有建筑,非常想送给我。从图文巴开车还要五十分钟,我去看过,那真正是乡下,交通相当不方便,居民不多,在马路旁边。我去看,路过HIGHFIELDS这个地方,我看到这栋建筑很像中国人的建筑。为什么?它方方正正的,没有棱角,我们东方人一看就生欢喜心。那个时候有几个同学跟我一道去看,吴月桂居士也跟著我,我就让他去问,我说:这个房子不错,你问他要不要卖?他去问的时候,果然他们想卖。我就跟吴居士讲:你跟他谈,我们决定把它买下来。没有棱角,以后看看附近这些居民的房子也都没有棱角,这一栋它是两层楼,其他的都是平房,那我们知道那一带的居民心地厚道,好邻居。修行、居家这些事情不能不留意,尤其是在家同学,你有儿女,儿女还小,那关系就更大。
中国的文化至少有四、五千年,不可以用「迷信」两个字就把它否定了。这么长的时间当中,中国没有聪明人吗?没有有智慧的人吗?都不如你吗?不能这样说,它有它的道理在,这个文化确实博大精深。祖宗圣贤留下来的这些经书,这是他们智慧、经验结晶的宝藏。乾隆皇帝也是相当不容易,把这些典籍做了一番整理,编辑成一部大型的丛书,叫《四库全书》。现在人很可惜,不学文言文,这些东西变成看不懂。
文言文,是祖宗了不起的发明。因为他们知道,语言会随著时代变化,如果文字跟语言平行的话,几百年之后,后人就看不懂从前人的文字,自然就产生了障碍。所以中国这些老祖宗们,他把语言跟文字分开,语言随便怎么变,文字决定不变,所以叫文言,它不变,传得再久,前人的意思都能够完完整整的保存给后人。全世界的文字都没有,这中国文字的特色,几千年来不更改。所以从前读书人对於这些典籍,他没有困难,他没有障碍。现代人舍弃了文言文,麻烦来了,你的知识是平面的,纵深的你就没有了,你不能够接受古人的智慧、经验、教诲。
文言文的学习不难,从前李老师常常教导我们,熟读五十篇古文,这个标准能背,能够理解、能够背诵,你就有能力读文言文。所以现在人真正肯发心一年的时间,一个星期读一篇,一年五十个星期,花上一年的时间,这个《四库全书》你就有能力阅读。如果能够熟读两百篇古文,你就有能力写文言文了。一百篇,两年的时间,确确实实中国古时候私塾先生教学,学生上学两、三年,他就能写文章,文言文写的。我在过去保留著大概有七本民国初年小学生的作文,这些年来常常搬家,这些书籍散失了,好像现在还有两本。看看民国初年十岁左右小朋友写的文章,现在大学中文系的学生写不出来,国文程度一落千丈,这是我们感到非常遗憾的一桩事情。
在经典里面,佛告诉我们十法界果报不一样,那是因行造成的,因不一样。讲到因缘非常非常复杂,无量因缘里面最重要的一个因素是什么?佛给我们说出,佛法界平等心,你要想成佛,那你就修平等心,平等心是佛心,真诚、清净、平等、正觉、慈悲。唯有心平,诸法才能够等同,诸法就不二,十法界不二。十法界、无量无边法界,怎么来的?从不平里头变现出来的。所以佛是平等心,菩萨六度心,声闻四谛心,天人慈悲喜舍四无量心,人道是伦常心,佛法里面讲是五戒心;恶道,饿鬼是贪心、地狱是瞋恚心、畜生是愚痴心。
你在日常生活当中处事待人接物,你用什么心,在将来果报你感哪一道。你真的明白这个道理,修平等心重要。用平等心来念佛,求生净土,生到西方极乐世界,不是在同居土,也不是在方便土,生实报庄严土。往生到实报庄严土,你一去花开见佛,功德真正不可思议。平等心在日常生活当中去学习,怎样学平等?离妄想分别执著就平等了。如果对人对事对物还有妄想分别执著,平等不能现前。
在我们日常生活当中,面对著复杂的人事物,不能不分别,不能不执著。你要不分别不执著,在这个社会你不能生存,怎么办?学佛,分别就是不分别,执著就是不执著,这是佛菩萨应化在世间善巧方便。这什么意思?分别,随顺众生的分别而分别,自己没有分别,这就是佛菩萨。执著,随著众生的执著而执著,自己没有执著。自己确确实实把妄想分别执著放下了,平等心现前,清净心现前;平等清净里面生智慧、生慈悲,真的不是假的。要在这个地方用真功夫。
一切分别、一切执著是众生的,随顺众生的,这些分别执著决定对众生有利,不是对自己有利。自己离妄想分别执著,决定像《金刚经》上讲的无我相、无我见,四相四见都没有了。这个四相四见是妄想分别执著里头生的,离妄想分别执著,哪有四相?哪有四见?生在世间跟诸佛菩萨应化没有两样。有妄想分别执著,你要知道这个身是业报身,「起心动念无不是罪」,《地藏经》上讲的。离妄想分别执著,起心动念无不是功德,连功德的相都不著了,真平等;还执著功德的相,那还不是平等,没有入这个境界。我们果然明白了、清楚了,就要认真学习,在日常生活当中对人对事对物,这叫真正学佛。现在时间到了。
诸位同学,请看娑婆世界最后的一段,上方持地世界,如来名号最后一个:
【或名一道。】
上一堂课讲到第九个名号「持戒」,今天我们看到这两个字感慨万千!读书人不学礼,不讲礼,儒就灭亡了;佛弟子不懂戒律,不能够严持戒律,佛就没有了。我们看看当前的社会现象,儒佛的大道还能不能够延续?诸位细心去观察,你就晓得这桩事情不能不叫人担忧。儒佛要是真的断绝了,这个世间人苦,做人也没有意义了。
世间有史以来,这两、三千年能够维系社会的安定和平,靠圣贤的教诲;在东方有儒、释、道三家的教诲,在西方有宗教教育。人们一旦背弃了神圣的教诲,自以为是,所谓弱肉强食,不知道后面有冤冤相报。但是今天讲这些话,没有人相信,因果报应就在眼前,他也不相信。他不认为这是因果报应,这是一种偶然的天灾、灾难,不以为是报应,不知道回头,不晓得改过。过去李老师往生前一天告诉大家,最后的遗言,他说:这个世间乱了,大乱,即使佛菩萨神仙来也救不了,大家唯一的一条生路就是认真念佛,求生净土;除这条路之外,没有路可走。老人临终最后的遗教。
名号最后一个『一道』,一道是什么?一道是佛道,万法归一。这个一不是数字,数字里面的一是相对的,一道没有相对的,一道是无上道、是一乘。经教里面常讲的一乘法,《法华经》佛说「唯有一乘法,无二亦无三,除佛方便说」。佛真实说呢?真实说只有一佛乘,这是真的。一佛乘在三乘之上,大心凡夫也能够学习,我在前面说过。「一道」是真如,是自性。一道在哪里?一道就在现前,无处不在,无时不在,贵在你能够觉知。在你面前,你自己不觉不知不见不闻,那就一点办法都没有了。在有情众生又名佛性,在无情众生称为法性。法性是什么意思?法尔如是。佛性是什么意思?佛是觉的意思,觉察到法尔如是。所以佛性跟法性是一个性。
诸佛如来、法身大士他们跟我们的差别就是觉察,或者是觉悟。总而言之,他觉了,我们九法界凡夫不觉。觉了之后心是定的,觉了之后念念行行都跟法性相应。不觉呢?不觉跟烦恼习气相应,起的作用不一样,这个就是觉与迷。「一道」是究竟觉,如果我们把标准放低一点,不要讲得那么高,明心见性就是一道,在《华严》初住菩萨就契入了,这一点不错。你看法相宗里面所说的同生性菩萨,什么叫同生性?跟如来同一道,同用真心。凡夫、九法界众生,法相宗所说的这些众生叫异生性,异是不一样,跟佛不同。异生性是什么?用八识五十一心所。说得粗一点,他用的是烦恼习气。同生性、异生性就是这个意思。
我们学佛如何把异生性转变成同生性?佛菩萨出现在世间,就为这桩事情帮助众生。但是怎么样转过来,佛菩萨没有办法,要你自己转过来才行,佛菩萨只能提供你转变的理论与方法,提供他转过来的经验给我们做参考;除此以外,什么忙都帮不上。所以这个事情要自觉,要自发,要自己会转,这才能成功。实在你转不过来,佛菩萨把这个标准降低,要能转过来,真正转过来是一道,宗门里头常说的「明心见性,见性成佛」。你要见性,这是真功夫。实在不能,那就是《法华经》上所说的,佛要方便说了;方便说三乘,方便说五乘。五乘这是最低的,目标是希望你来世不堕三途,你一定能够保住人身,修得好的还能生天,这是佛的方便法。根性稍微聪明一点的人,帮助你超越六道,成就你声闻果、缘觉果、菩萨果,方便说。但是佛他的本意是一道,我们在经上常常看到「一道清净」,那是纯净纯善,没有一丝毫不净掺杂。
娑婆世界十方,略举十个世界,最后这一方,最后这个名号用「一道」这个意义很深,显示出诸佛如来出现在世间真实的目的。希望一切众生都能在这一生之中,契入一道,圆满成就无上正等菩提,这是如来大圆满的悲心流露。我们看后面总结:
【如是等其数十千,令诸众生,各别知见。】
这个结的意思是令一切众生,各个称自己的能力,自己的学养,而自知自见,来调伏自己的身心烦恼,提高自己的境界。这一段经文我们就介绍到此地。
下面清凉大师在注解里头有一番问答,《纂要》也把它节录出来了,我们把这个问答念一念。「问,余圣教说」,余圣教,其他经典;其他的佛教经典里面讲「大轮围内,平布百亿,上即诸天,下安地狱,如何此说,上下皆有四洲」。这个疑问提得好,他要不提,我们也疏忽了,我们听听他提的问,想想是很有道理。这个地方所讲的娑婆世界,娑婆是个三千大千世界,为什么这个经上只讲此四天下?此四天下这是个单位世界,这个大千世界有多少个单位世界?百亿,百亿四天下。这个世界上面是诸天,二十八层天,下面有饿鬼、有畜生、有地狱,为什么这个地方所讲的统统是讲四洲?因为这里讲到上方了,也讲到下方。我们看清凉大师为我们开示,「答,此教所说,事随理融,随说法处,即是当中」,这几句话说得好,这是大乘圆顿法门。此教是《华严经》。《华严经》里面所说的事随著理,理是融通的,事虽然个别,事不离理,理事不二,理事一如。你要明白这个道理,你就晓得「随说法处,即是当中」。我们知道在真如法性里面,没有空间,没有时间;空间是讲的远近,时间是讲的去来,没有。中在哪里?什么地方都是中,这是正义。我们在此地,这是以自己为本位,这就是中。譬如我一个人,我今天坐在此地,我这是中,有些事物在我前面,有些事物在我后面,有些事物在我右面、在我左面、在我上面、在我下面,我是中。你坐在我对面,你是中心,我在你后面,他在你前面。中不是定中,没有一定的,说中,无处不中,无时不中,这是《华严经》上所说的,这才是事实真相。所以没有分别,没有执著,没有妄想。
我们接著看,「纵极上际,旁至大轮围山,亦有十方互为主伴,以融为眷属,本数非多,十方界融,亦准於此」。上面讲的这是个原则,现在人讲这是个定律。再说,纵然极上际,上面还有上面,到顶了,旁边呢?周边大轮围山,这是娑婆世界。无论在什么地方,都有十方,都有主伴,主不是定主,伴也不是一定的伴,主伴圆融。好像我们在这个大讲堂,今天轮到我在讲台上讲经,我是主,大家在台下听讲,那是伴。下一个钟点我下台了,请你上来讲,你是主,我在台下我就是伴。所以佛法里头人人都是主,人人也都是伴,主伴圆融,主伴不二,主伴平等。所以说无论在哪一方,讲大轮围山这是四方四维,讲上际,讲到上当然就有下,十方都说到了,无论在哪里都有十方互为主伴,在哪一方讲哪一方就是中。所以互为主伴,融为眷属,我刚才讲的这个意思。「本数非多,十方界融,亦准於此」,娑婆世界如是,他方十方,娑婆世界也有十方,这个地方讲的一四天下的十方,娑婆世界也有十方,娑婆世界在华藏世界里面,华藏世界还有十方。十方界融,重重无尽,这什么?一道,前面名号讲的是一道。
再往下面看,「因此略说娑婆融通,改非改相,略有其五」。相是讲的现象,改是改变,相改不改变?就是我刚才举的例子,我是中心,你在我前面,我就是你在我前面;如果你是中心,你就说的是我在你后面,改不改是这个意思。他在我右面,他在我左面;他为中心,我在他的左面,我在他的右面。
佛法里面有五个说法,我们看清凉大师给我们举的例子。第一个「约事常定,如小乘说」。就事上说,为了表达意思起见,假设,方位是假设的,时间过去未来也是假设的,不是定法。假设的这是常定,假定的,不能执著。小乘教,小乘教确实智慧浅,分别执著深,在贤首宗始教、小教这两种跟天台的藏教相同。
第二「随心见异,若身子梵王」。这个例子很多,「身子」是舍利弗,这里面有个典故,《疏钞》里面有引用著(这个我们不必去查它了),著重在「随心见异」。确确实实两个人晚上看月亮,各人感触不同,这是我们很容易体会得到的,在同一个境界里面,这两种人的想法、看法、感受都不相同。最明显的,我们举一个例子,这是最近我遇到的。这一个恶人使很多人受他的害,遭到很多苦难,现在这个恶人他遭难了,受他害的这些人听到之后,欢喜!他遭到报应了!这是一种人;还有一种人听到这个事情,可怜,我们得想什么方法救他。随心见异!一个是有怨恨报复的念头,你让我们吃苦,现在你也受难了,报应来了。另外一种是我自己受的苦难我知道,现在他也要受,我不希望他受到这个苦难。我们从这个例子(这是事实)就知道一个人觉迷的程度,修行的功夫。前面的人功夫浅,后面的人功夫深,真正做到「不念旧恶,不憎恶人」。不但不念旧恶,不憎恶人,恶人遭了苦难,还有慈悲心去救他。这个境界转了,确确实实转迷为悟,转凡为圣。随心见异,不一样!
第三是「就佛而言,本非净秽」。前面我讲得不少,佛在极乐世界绝对没有说:这个地方清净、庄严。他不会有这个念头;在阿鼻地狱,他也不会说:这个地方很苦,这个地方怎么能住!决定没有这个念头。佛到底是什么念头?跟诸位说,佛没有妄想、没有分别、没有执著。你就从这上面去想去,所以极乐世界跟阿鼻地狱平等。「离一切妄想分别执著,一切法都平等」,不平等是你有分别、有执著,你不平等;离分别执著,法法皆如,法法平等。极乐世界是自性变的,阿鼻地狱也是自性变的,你要是见性不著相,一切法相统统平等;如果你见相不见性,一切法绝对不平等。
这里是说就佛而言,这个佛包括法身菩萨。诸位要记住,大乘法里头常说「明心见性,见性成佛」。换句话说,这个佛包括圆教初住菩萨,初住菩萨破一品无明,证一分法身,他是真佛,天台六即佛里面,他是分证即佛。江味农居士注解《金刚经》,《金刚经》上讲到诸佛,江味农居士说这个诸佛包括四十一位法身大士,诸佛是说的这个。加上包括等觉、妙觉,四十二个果位,这四十二个位子叫做诸佛。在他们的境界里面,没有净秽,没有对立的;九法界里面还有对立,一真法界里头没有对立,所以是平等法。我们今天在这个世间,如何去修平等法,这个非常非常重要。
第四个是「随法回转如上,主伴互为」。这是圆教的意思,也就是我刚才讲的主伴互为。释迦牟尼佛为主,所有一切诸佛如来都是伴;毗卢遮那佛为主,释迦牟尼佛也是伴,阿弥陀佛也是伴;阿弥陀佛为主,毗卢遮那、释迦也是伴。所以主不是一定那个主,不是的,没有一定。密宗里面讲本尊,本尊就是主,本尊之外的都是伴,所以要晓得互为主伴。佛法里头从来没有定法,这个定法只有小乘有,小乘只承认释迦牟尼佛一个人是佛,绝不承认还有第二个人是佛,所有一切修行证果的,最高只能证到阿罗汉,他不相信有菩萨。小乘很执著,我们今天讲的他思想是保守的,不像大乘,大乘的思想是开放的。
第五「潜入微尘,如前会说」。这个太深了,微尘里头有世界,跟外面十方世界没有两样。谁能够潜入?前一会我们读到,普贤菩萨能入微尘里面的世界。我们晓得微尘世界里面还有微尘,那个微尘里头又有世界,所以世界是重重无尽,佛在经上讲不可思议。这是什么道理?这是怎么回事情?佛说这是性德,本来就是这样的,法尔如是。今天科学技术再发达,我看充其量也只能看到平面的大千世界,微尘里面的世界没法子看到,再精密的仪器也没有办法发现微尘里面有无量无边的大千世界。一一微尘,一一毛孔,一一毛端,无不如是。这一桩事情,世尊在一般讲经不说,《华严经》里面他说出来了。为什么?《华严经》的对象,法身菩萨,这里面法身菩萨几乎都是修普贤行的。
下面说,「若通论余净土,更有五义,谓诸刹相入义」。这是圆融,一佛刹即一切佛刹,不要说一佛刹,一微尘里面就现一切佛刹,微尘都能现,哪有佛刹不相入的道理!诸刹相入相即,第二是「相即」,第三「一具一切」,第四「广狭自在」,第五「帝网重叠,并如前后诸文所说」。《华严》给我们显示无尽的庄严,这后面五个意思完全是《华严经》上的,圆融无碍,自在融通,相即相入,一即一切,一切即一。清凉大师在这个经里面给我们说出,理事无碍,事事无碍,这才真正是大自在。现在时间到了,这一段经文我们就讲到此地。
诸位同学,请看下面第三段总结娑婆,请看经文:
【诸佛子,此娑婆世界,有百亿四天下,如来於中有百亿万种种名号,令诸众生,各别知见。】
这一段文字是决定不能少的,为什么?前面只是举个例子说,让我们了解佛的名号不可思议。诸佛菩萨、世出世间的圣人都没有一定的名号,名号的意义,全是为了教化众生、教学方便而建立的,这个意思一定要懂得。古时候在中国,其他国家我不很熟悉,在中国历史上我们了解,父母为儿女命名,我们现在讲起个名字,名字的用意是对於这个小孩一生的期望。希望他将来长大了,看到自己的名字,听到别人称这个名字,就要想到父母对自己的期望,希望自己在这一生当中能做到名副其实,你看这个意思多深。
不像现在,现在这个小孩起名字已经不存在这个意思了,而且现代年轻人也不尊重父母给他起的名字,他觉得这个名字不好,他要改。在中国古时候名不可以改的,改名是什么?是大不孝,违背父母的意思。佛菩萨的名号是教化众生的,肯定是观察所谓此时此处一切众生的需要,做为教学的总纲领,总的方针。我们看到名号就知道佛在此地教的是什么,这个地方众生迫切需要学的是什么,名字表法。
如来在这一个大千世界,这个大千世界里面有百亿单位世界,每一个世界众生不一样,根性不相同,这就是《易经》里面所讲的「物以类聚,人以群分」。这个人投胎到这个世界上来,他为什么不投胎到别的星球上去,他要到你这个地方来?在佛法里面讲「共业所感」,这是佛教的名词,中国儒家所讲的「人以群分」。他跟这一群人有相同的爱好,自然就来了。在这个世间,这种现象我们很显然的能看得出来,这个地方是佛教的一个小道场,喜欢到这边来的都是学佛的,兴趣相投!我们教堂前面那边是天主教堂,信仰天主的,你看看都到那边去了。所以在这个地球上许许多多不同的小团体,何止千万,人的爱好不一样,这是小的。
大的世界亦复如是,娑婆世界里面『有百亿四天下』,这个四天下是单位世界,每一个单位世界大的也不相同,因此佛在每一个团体教的东西不一样。你看在我们这个学院,我们每天在这个地方,大家在一块共同学习研究讲解的,佛经;对面的教堂里面讲的是《新旧约》,名字不一样,内容也不相同。这个道理事实真相不可以不懂。它的目的,这经上讲得很清楚,『令诸众生,各别知见』。这个就是普贤菩萨十愿里面所说的「恒顺众生,随喜功德」,《楞严经》上所讲的「随众生心,应所知量」,佛真的没有定法可说,也没有一定的形相,没有一定的名字,千变万化。但是不管怎么变化,不管多少,它的方向目标是一致的,总是希望帮助众生觉悟,帮助众生作佛。作佛就是做一个真正明白人,对於宇宙人生真相彻底明了,称之为佛。
我们再看下面第二个大段,「彰娑婆邻近十方,亦为十段」。第一段密训世界。前面所说的是娑婆世界本土,我们现在居住的这个四天下的十方,娑婆世界之内的,没有离开娑婆世界。现在这第二个大段,世尊要跟我们讲我们娑婆世界邻近的十方,这个十方这是大世界。前面所讲的世界是一四天下,这个地方所讲的世界就跟我们娑婆世界一样,范围愈来愈大,介绍还是简单扼要,略举几个做代表。十方那就有十段,这是百亿四天下之外的,第一段「密训」,密训世界。请看经文:
【诸佛子,此娑婆世界东。】
这个要注意,前面是此四天下东,现在是『娑婆世界东』。
【次有世界,名为密训。如来於彼,或名平等,或名殊胜,或名安慰,或名开晓意,或名闻慧,或名真实语,或名得自在,或名最胜身,或名大勇猛,或名无等智。如是等百亿万种种名号,令诸众生,各别知见。】
经文上每一个字都不能疏忽,你才真正能够体会到佛的义趣,开经偈讲的「愿解如来真实义」。『密训』,我们这个世界叫娑婆,娑婆是梵语,翻成中国意思叫堪忍,这个名词不好,堪忍的意思,你真正能忍受得了,可见得这里头日子不好过。这个世界里面的众生,绝大多数可以说,恶多善少,所以感得的这个世界叫五浊恶世,生活在这里真是难过。我们许多人,自古至今都有很深很深的感受,在这个世间煎熬,苦难太多了,安乐的时日很短。纵然你长寿活到一百岁,这一百岁当中,有几年你能够称心如意?多少时间不顺心不如意?这是我们每一个人冷静想想都清楚,都明了。
「密训」这个名号不错,最低限度让我们能够体会得到的,这个世界的众生能够接受佛菩萨的教训,不像我们这个世界。我们这个世界愿意接受圣贤人教诲,真的不多,十分之一都不到,所以这个世界不太平,愿意接受的人太少了。全世界信仰宗教,愿意依照宗教教学去做的,恐怕百分之一都不到,一百个人当中能找到一个人吗?难了。信仰宗教的人很多,他不如法,他不肯去做,得不到实际上的效果。
训,训加个密,这个密不是神秘,不是秘密,是什么密?深密。所以我看到这个名词,我就想到抗战胜利之后,我在南京读书。那个时候,我们的班主任他是学校的训导主任,兼我们的班主任,他提倡身化训导,跟这个很有意思。我的老师上一个星期过世了,这是亲身教我的老师,最后就剩这一个,他也走了,非常遗憾,我没有能去看他。往年,每一次我到南京一定先去看他,身化训导。由此可知,学生都好,愿意接受。身化,那就不是在表面上,真正在学生心地上下功夫,这个最重要的老师要做榜样。老师自己不能做个好样子,要让学生去做,学生不服,学生不会接受,顶多在那个时代,表面上不敢违背,总是阳奉阴违,你就收不到效果。要收到效果,你必须老师带头,以身作则,学生对老师尊敬,不能不佩服,跟著学。所以这个名称使我们想到这个世界的居民,善根深厚的人多,能接受如来身化的训导。
请看如来在这个地方他用的名号,名号我们知道,就是他教学的纲领、方针。『如来於彼,或名平等』,第一个名号叫平等。真的,我们从这里看出来了,平等心、平等性的教导,这不是一般初学,这就是我们前面读的「一道」,你们想想对不对?一道才平等,不平等决定不是一道,第一个名号。我们学佛,学大乘,尤其是学净土,净土法门古大德常说「心净则佛土净,心平则佛土平」。西方世界大地,佛在经上告诉我们「地平如掌」,为什么?人心平等,人心清净,所以那个世界没有染污的。
中国人,古时候中国人,现在中国人不能说了,对於居住的环境非常重视,所谓什么?重视风水。居住的地要平,不能有高下,房舍的建筑要整整齐齐,方方正正;方的一定是四方,圆的一定是代表圆满。诸位有机会到北京观光旅游,大家可以参观故宫,故宫里面的建筑是中国的标准建筑。你看看不论是大院子,小院子,方方正正;在外国,外国人喜欢高,尖尖的,居住的房子棱角很多,这跟我们中国人完全不相同。
早年我在美国,夏景山居士,他是看风水的先生,看得很好,虔诚的佛教徒,人豪爽好客,我在洛杉矶在他家住过,他画画得好,画佛像。他告诉我,房屋的建筑棱角太多,这里头住的人都是奇奇怪怪的人。这个房间如果不是四方形,长方形也行,决定不能有多角形。这个房间,我们看到很多外国房间五角,他告诉我,这样的房间,多角形的房间,人在那里住满一百天会胡思乱想。有道理!
前几年,我们到澳洲来,澳洲净宗学会,我们山下诸位都很熟悉,旁边我买了几栋房子做为宿舍。后面有一栋房子也要卖,我去看过,看过什么?它的房间都是五角形的。只有一个房间主卧室好一点,是个长方形的,不是完全正方,还像个样子,其他的房间都是五角形。他有几个小孩住在那个房子,我就问他,我说:你们的小孩在这边住,他们是不是会胡思乱想?他眼睛瞪得很大,他说:法师,你怎么知道?我就是从前夏老告诉我的,住这个多角形的住一百天以上会胡思乱想,我问他,他说是的。然后我就告诉他:这个样的房间住客人没有问题,你作客房没问题,长住的时候,一百天以上会胡思乱想。我看了之后,那房子我不要了,他本来想卖给我,不要了。因为那要改的时候很麻烦,不好改。当然长住用来作客房没问题,可以。这个不能不注意,这个东西不是迷信。
我们在台北,台北有很多人曾经去过华藏图书馆,华藏图书馆那个大楼的建筑,棱角太多,那是八层楼的建筑。夏景山居士去看过,那个时候馆长在,告诉馆长:这个大楼里头奇奇怪怪的人很多。馆长点点头:对,你怎么知道的?他就说:这种建筑的方式,里面的人都是奇奇怪怪的。幸亏我们那个地方,这个大楼里头五楼,我们华藏图书馆在里面,每天讲经、说法、念佛、诵经,有佛菩萨、护法神。如果要没有图书馆,这个大楼那就很难说了。这是我们中国人讲的地理风水先生,规规矩矩的、方方正正的,平等重要。功夫不到家,不能转境界,你肯定受环境影响,那对於居住的地方不能不选择,一定要方方正正。
所以也有不少人问,我到澳洲来,为什么会选择图文巴这个地方?为什么会选择我现在住的HIGHFIELDS这个地方?许多人问我。这是偶然的一个机缘,有一位越南同修,他在这山里面有一块地,五个ACRES(英亩),没有建筑,非常想送给我。从图文巴开车还要五十分钟,我去看过,那真正是乡下,交通相当不方便,居民不多,在马路旁边。我去看,路过HIGHFIELDS这个地方,我看到这栋建筑很像中国人的建筑。为什么?它方方正正的,没有棱角,我们东方人一看就生欢喜心。那个时候有几个同学跟我一道去看,吴月桂居士也跟著我,我就让他去问,我说:这个房子不错,你问他要不要卖?他去问的时候,果然他们想卖。我就跟吴居士讲:你跟他谈,我们决定把它买下来。没有棱角,以后看看附近这些居民的房子也都没有棱角,这一栋它是两层楼,其他的都是平房,那我们知道那一带的居民心地厚道,好邻居。修行、居家这些事情不能不留意,尤其是在家同学,你有儿女,儿女还小,那关系就更大。
中国的文化至少有四、五千年,不可以用「迷信」两个字就把它否定了。这么长的时间当中,中国没有聪明人吗?没有有智慧的人吗?都不如你吗?不能这样说,它有它的道理在,这个文化确实博大精深。祖宗圣贤留下来的这些经书,这是他们智慧、经验结晶的宝藏。乾隆皇帝也是相当不容易,把这些典籍做了一番整理,编辑成一部大型的丛书,叫《四库全书》。现在人很可惜,不学文言文,这些东西变成看不懂。
文言文,是祖宗了不起的发明。因为他们知道,语言会随著时代变化,如果文字跟语言平行的话,几百年之后,后人就看不懂从前人的文字,自然就产生了障碍。所以中国这些老祖宗们,他把语言跟文字分开,语言随便怎么变,文字决定不变,所以叫文言,它不变,传得再久,前人的意思都能够完完整整的保存给后人。全世界的文字都没有,这中国文字的特色,几千年来不更改。所以从前读书人对於这些典籍,他没有困难,他没有障碍。现代人舍弃了文言文,麻烦来了,你的知识是平面的,纵深的你就没有了,你不能够接受古人的智慧、经验、教诲。
文言文的学习不难,从前李老师常常教导我们,熟读五十篇古文,这个标准能背,能够理解、能够背诵,你就有能力读文言文。所以现在人真正肯发心一年的时间,一个星期读一篇,一年五十个星期,花上一年的时间,这个《四库全书》你就有能力阅读。如果能够熟读两百篇古文,你就有能力写文言文了。一百篇,两年的时间,确确实实中国古时候私塾先生教学,学生上学两、三年,他就能写文章,文言文写的。我在过去保留著大概有七本民国初年小学生的作文,这些年来常常搬家,这些书籍散失了,好像现在还有两本。看看民国初年十岁左右小朋友写的文章,现在大学中文系的学生写不出来,国文程度一落千丈,这是我们感到非常遗憾的一桩事情。
在经典里面,佛告诉我们十法界果报不一样,那是因行造成的,因不一样。讲到因缘非常非常复杂,无量因缘里面最重要的一个因素是什么?佛给我们说出,佛法界平等心,你要想成佛,那你就修平等心,平等心是佛心,真诚、清净、平等、正觉、慈悲。唯有心平,诸法才能够等同,诸法就不二,十法界不二。十法界、无量无边法界,怎么来的?从不平里头变现出来的。所以佛是平等心,菩萨六度心,声闻四谛心,天人慈悲喜舍四无量心,人道是伦常心,佛法里面讲是五戒心;恶道,饿鬼是贪心、地狱是瞋恚心、畜生是愚痴心。
你在日常生活当中处事待人接物,你用什么心,在将来果报你感哪一道。你真的明白这个道理,修平等心重要。用平等心来念佛,求生净土,生到西方极乐世界,不是在同居土,也不是在方便土,生实报庄严土。往生到实报庄严土,你一去花开见佛,功德真正不可思议。平等心在日常生活当中去学习,怎样学平等?离妄想分别执著就平等了。如果对人对事对物还有妄想分别执著,平等不能现前。
在我们日常生活当中,面对著复杂的人事物,不能不分别,不能不执著。你要不分别不执著,在这个社会你不能生存,怎么办?学佛,分别就是不分别,执著就是不执著,这是佛菩萨应化在世间善巧方便。这什么意思?分别,随顺众生的分别而分别,自己没有分别,这就是佛菩萨。执著,随著众生的执著而执著,自己没有执著。自己确确实实把妄想分别执著放下了,平等心现前,清净心现前;平等清净里面生智慧、生慈悲,真的不是假的。要在这个地方用真功夫。
一切分别、一切执著是众生的,随顺众生的,这些分别执著决定对众生有利,不是对自己有利。自己离妄想分别执著,决定像《金刚经》上讲的无我相、无我见,四相四见都没有了。这个四相四见是妄想分别执著里头生的,离妄想分别执著,哪有四相?哪有四见?生在世间跟诸佛菩萨应化没有两样。有妄想分别执著,你要知道这个身是业报身,「起心动念无不是罪」,《地藏经》上讲的。离妄想分别执著,起心动念无不是功德,连功德的相都不著了,真平等;还执著功德的相,那还不是平等,没有入这个境界。我们果然明白了、清楚了,就要认真学习,在日常生活当中对人对事对物,这叫真正学佛。现在时间到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