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方广佛华严经 (第一0三四卷) 2003/5/2 澳洲净宗学院 档名:12-017-1034
诸位同学,请看第八段微妙地世界,我们将经文念一遍:
【诸佛子。此四天下西北方。次有世界。名为妙地。如来於彼。或名普遍。或名光焰。或名摩尼髻。或名可忆念。或名无上义。或名常喜乐。或名性清净。或名圆满光。或名修臂。或名住本。如是等。其数十千。令诸众生。各别知见。】
到这里是一段。这是我们四天下的西北方,世界很多,世尊只是略举举一个代表,举的这个世界『名为妙地』,这个世界叫妙地。我们这个世界叫娑婆,我们现在居住的四天下是南阎浮提洲,就是说我们这个地球,南阎浮提洲的一个地区。我们从世界名号来看,科判里面讲的「微妙地」,从名称上来说,这个世界肯定比我们这个世界殊胜。为什么?我们这个世界不妙,浊恶怎么能称之为妙?五浊恶世。尤其在最近这一个世纪以来,使我们深深感觉到浊恶几乎到顶点了,再要恶化,这个世界会有严重的问题。什么问题?灾难!灾难怎么起来的,一定要知道。
现在地球上灾难不少,居住在这地球上的人,无论居住在什么地方,几乎都没有安全感,这在人类历史上从来没有过的事情。生活再艰难、再困苦,说一生当中没有安全感,没听说过。为什么今天会变成这个样子?为什么古时候没有这个情形?讲浊恶,释迦牟尼佛当年出现在这个世间,确切的年代没有办法考证。现在全世界大家都能够承认的,至少两千五百年以前,中国历史上所记载的三千零二十几年。就算是两千五百年之前,佛说这个世界是五浊恶世,「浊」就是染污,「恶」是十恶,造十恶业。但是世尊那个时代,染污跟造恶确实已经有了,我们在经典上看到,在历史上也看到,但是造恶的人不多,大多数人(这个大多数超过半数)还能够守住伦理道德,不造恶业。
在中国,孔夫子到今天两千五百年,我们在孔老夫子著作里面看到,他那个时候就是很感叹世风日下,他羡慕上古时代,尤其是我们看到他常常赞叹的尧舜禹汤,称他们是圣王。那个时候的社会造恶的人少,有圣贤人在这个世间教化众生。圣贤人用什么教化?伦理道德。所以伦常道德不是孔子发明的。孔老夫子是老实人,他自己常说他一生没有创作,他所学的、他所教的,「述而不作」,是前人的教诲,他只是老老实实的「受持读诵,为人演说」。夫子真做到了,做到了,他就是圣贤。圣贤人所说的,你真正能做到,那你不是圣贤谁是圣贤?夫子做得非常圆满,所以后人尊称为大圣,大成至圣先师。
五伦是讲人与人的关系,夫妇、父子、兄弟、君臣、朋友。人生於世,人与人的关系不外乎这个五大类,这五大类关系你搞清楚了,明白了,这是大智慧;你把这个关系处好了,那就是大德大能。这桩事情无论是理论、事实,都是恒顺大自然的法则,在佛法里面讲完全是性德的流露。处事待人接物的标准,八个原则:孝悌忠信礼义廉耻;也有另外一个说法,说的是忠孝仁爱信义和平,两个说法都差不多。中国这个教育的宗旨,教育的原则纲领,真的从尧舜禹汤到孔老夫子集大成,把它讲得很透彻、很明白,一直到清朝没有改变。要说中国传统的精神,道统是什么?就是这个。
佛法到中国来,中国朝野为什么那样欢迎它?它把中国的道统讲得更详细,更为博大精深。它讲得详细,所以中国人欢迎,不但欢迎,实际上,大乘佛法在两千年前整个融入中国文化,变成中国人文化的一部分,不能分割了。都是从自性里面流露出来的,这是圣人教人,圣人跟凡人差别就在此地。归纳到最后,用一个字来做代表,儒家讲的仁、讲的孝,佛法里面讲的慈悲、讲的方便。
什么是佛法?慈悲为本,方便为门。什么是方便?伦常是方便。本?本就是一个爱心,对整个宇宙虚空法界情与无情一切众生,一片慈悲,平等的慈悲,清净的慈悲,真诚的慈悲。慈悲就是现在人讲的爱心,所以儒家讲「仁者无敌」,这个话什么意思?儒家讲仁,仁是两个人。「己所不欲,勿施於人」。常常想到,我不喜欢的不可以加之於人,我不希望别人杀我,我不可以杀人;我不希望别人害我,我不可以害人;我不希望别人毁谤我,我不能够毁谤别人,这叫仁。我喜欢别人对我好,我要对人好;我喜欢要有人帮助我,我应当要帮助别人,这是仁的意思。
仁是二人,想到自己立刻就要想到别人,跟佛法讲的慈悲是一个意思。怎样把仁落实?落实在生活当中,落实在处事待人接物,那叫方便。儒佛从一个根生的,发扬光大了,这个世界就是极乐世界。世界上这些居民每个人都有仁义,都有道德,这个世界不是极乐世界吗?人人没有私心,人人都为别人想、都为社会想,这个世界多么美好!所以仁者无敌,敌是敌对,没有对立的。八苦里面讲的怨憎会、爱别离,那是对立。真正明白人、觉悟的人,跟世间所有一切人物没有对立的,也就是没有仇敌,没有怨恨。
世风日下,你看看两千五百年前,孔子跟世尊就非常感叹,什么原因?众生逐渐对圣贤教诲怀疑,认为圣贤教诲对自己没有切身的利益,他不相信。听了圣贤教诲「舍己为人」,这傻瓜干的,自己以为聪明,聪明人怎么会干这个傻事。聪明人怎样?损人利己,私心做主,主宰,自私自利做为本位,念念无不归私心。人人都有私心,彼此对立了,这时候是互相利用,有利於我,朋友;无利於我,敌人。现在有利得讲现实,现在跟你做好朋友,到你没有利用价值了,不要你了,除掉你了,杀掉你了。以怨恨心、瞋恚心,嫉妒心,杀害心,这个事情麻烦,灾难就来了。
灾难为什么来的?是你自己制造出来的,大圣人告诉我们:自作自受。圣人教我们破迷开悟,这是教学的根本。觉悟之后,你就知道怎么样解决问题,而不是去制造问题。迷惑的人,他天天制造问题,他不能解决问题。所有一切灾难根源从哪里来的?佛在《华严经》上告诉我们,「世出世间一切法,唯心所现,唯识所变」,讲得多么清楚,多么明白。根利的人听到觉悟了、明白了,什么问题都解决了。一大藏教,世尊四十九年所说的,说什么?不就是这么一句话。儒家、道家、世界上所有宗教家、大圣人,讲的什么?教的什么?也没有两样,都是说这一桩事情。
楞严会上佛说「诸法所生」,这个诸法,世出世间一切法;「因心成体」,体就是体相;「一切因果,世界微尘」,世界,大的形象,微尘,极小的形象,我们肉眼看不见的,它存在。今天科学里面讲的原子、电子、粒子,都不是肉眼能看见的;细菌、细胞在显微镜底下能看到。细菌、细胞是什么东西?我们现在可以讲,微尘的结晶,你们想想是不是?
一切万物既然因心成体,心是什么?心是能现能变,虚空也是心变现的。你要问心在哪里?心是什么样子?我们六根所接触到的就是心,你所感触的那就是心的样子。大家这几年来,我们提倡三时系念,现在相当普遍了。中峰禅师在开示里面也讲到心有多种,他说了三个。肉团心,肉团心是物质,那是讲我们身体里面的器官,心脏,这是物质。佛法里面讲的心不是说这个,讲什么?缘虑心。什么是缘虑心?你能够分辨是非善恶,你对外面的境界会起贪瞋痴慢,这个心叫缘虑心;就是法相宗里面讲的识心,唯识所变,识是缘虑心,不是真心。
真心是什么?真心是灵知心。灵知心不生不灭,不来不去。其实跟诸位说,灵知心遍虚空法界,缘虑心也遍虚空法界,灵知心它没有妄想分别执著,它灵,它知。《楞严经》佛说的「常住真心」,它有四个特性,这四个特性是它本来有的,本来就有这个德性。这四个德性是什么?见、闻、觉、知。见闻觉知,它没有妄想分别执著,能现能变一切万事万物。一切现象的本体是见闻觉知,它所变现出来的一切万事万物包括虚空,试问这个性质它还在不在?就好像古人用比喻用黄金做器皿,说「以金作器,器器皆金」。我们把黄金比作灵知心,现在把黄金做成很多很多样式,这些器皿,我们去参观黄金制品的展览,我曾经去看过,两万多件,琳琅满目,美不胜收,都不一样的,我看过两万多种样子,这个展览品。金的它的性质有没有变?没有变。它做成一个项炼也好,做成一个戒指也好,做成一个耳环也好,性质没有变。
我们从这就理解,灵知心变现成一切万事万物,这些物体那个灵知的性没有变,它不生不灭,它永远不变。它变一粒很小的微尘,微尘有灵知,有见闻觉知;它变成虚空,虚空有见闻觉知。我们现在没有办法把它测验出来。但是在物质,日本的科学家江本胜博士,他们这一批人做了八、九年的实验,他们用水做实验,发现了有这个特性,它有见闻觉知。发现水它会看、它会听,它能接受人的意识,就是它有觉、它有知。人以善意,这个善意对它,好像我们用善意发射,它接收,它接收之后,它这个物质产生变化,变化非常美好。我们看到的照片,照的这个图,图案非常美的结晶。他说最好的结晶,最美的,爱、感谢,他提出来的。最不好的结晶,最难看的结晶,那个结晶里头现的就像魔鬼一样,像恶魔一样,那个结晶是什么讯息?瞋恨、我要杀你,这个讯息给水,水的结晶是非常非常难看。
他们用米饭做实验,产生同样的效应。一锅煮出来的饭,装在两个玻璃瓶里头,一个瓶子贴著「爱、感谢你」,一个瓶子贴著「瞋恨、我要杀你」。写这么两个纸条贴在这个玻璃瓶上,过了若干时候再看,「瞋恨、我要杀你」这个瓶子里面的饭变成黑色的,打开闻那个气味恶臭,非常难闻;同样的贴上「爱、感谢你」这个瓶子的饭,它是变成黄色的,像发酵,闻的时候味道很好闻。
从这些实验,它会看,写个字贴给它,它会看,你对它讲话,它会听。你祝福它,他们做这个实验,在东京品川自来水,装上一杯自来水放在办公桌上,通知他们所有的会员,五百多个人分布在各个不同的地方,同一个时间让大家来观想,祝福这杯水。这杯水我爱你,我把我的爱心跟你连在一起,感谢你,同一个时间发出这个讯号,然后把这杯水放在显微镜里观察,这个结晶最美。说明什么?说明我们起心动念不受时空的限制,再远的地方它能够接收得到,马上产生美好的结晶。做过这个实验,说明在灵知心的境界里面没有远近,没有远近就没有空间,没有先后就是没有时间,突破了空间跟时间。这些实验对於佛经里面所讲的境界实在是一个很好的证明。
他们在琵琶湖做实验,琵琶湖有一个小湾,琵琶湖很大,这个水染污,有波浪,很不干净。他们有几十个人,请了个法师做一个小时的祈祷,大家一起来做祈祷,佛教里面讲做法会。祈祷完了之后,马上感应就现前,这个水面风平浪静,水显得很干净,染污没有了,大众的力量!
这些实验跟佛经典上我们常常读到的,使我想到今天现在许许多多地方发生传染病,SARS的传染病。我们懂得佛法,懂得事实真相,要用什么样的方法来对付这个SARS?不能用瞋恨心,不能用「我要杀死你」,为什么?杀不死的。这个要知道,科学家讲到物质不灭、精神不灭,你怎么能把它杀死?你这种瞋恚心对付它,用不善的手段对付它,它会变得更恶劣,这个事情不就麻烦了!应当用什么方法?用爱心,问题的解决,化解!就跟那个水一样,它这个细菌是个物质,不善的心对它,它的结晶就不善,就变成有毒的。你看我们是用毒对他,我们用贪瞋痴,贪瞋痴三毒来对它,它不变成更毒吗?
我们明了之后,我们用爱心、用慈悲心。我们这个念头一起,这个心一起,它就自然产生变化了,这个细菌就变成非常美好的结晶,就没有毒素了,对身体有益了,有利益了。佛菩萨教我们转变,我听过老中医(这个也是很有名的大夫)他告诉我:中国自古以来,做医生的差不多家家都供观世音菩萨。有道理!他给病人治病,用慈悲心、用爱心。你看看一见面,他就把爱的资讯给这个病菌,使这个病菌它就产生变化了,改变它的结晶,跟这个水的道理完全相同。
所以这个病,尤其这种瘟疫,就是现在讲的传染病,很容易治好,一点都不难,爱心。爱心改变它的结晶,我们用日本科学家的名词,改变它的结晶。你想消灭它是决定不可能的,改变它,非常非常有道理。西医,相信基督教的,你们可以供养圣母玛丽亚,一片真诚,一片慈悲。我们跟一切万物和平共存、和睦相处、平等对待;不能说你对我有害,我要把你杀掉,杀不掉的。纵然你把它杀掉了,它换个身体又来了,可能到你家里来了,冤冤相报,没完没了。
在中国近代最著名的果报,几乎人所共知的,明朝的方孝孺,清朝的慈禧太后,慈禧太后是叶赫那拉氏来报仇的。你过去生中修的大福报,在你福报盛的时候,他无可奈何,他不能报复,他在旁边等待,等待你家道衰的时候,他就来了。你看赫那拉氏能够等两百年之后来报复你,还是亡在她手上,怨恨太深了。冤家宜解不宜结,病魔是冤家要化解,不能用仇恨心,不能用把它消灭掉,消灭不掉;它会变,它会变化,愈变愈厉害,那个毒愈变愈剧烈。
我这是偶尔看到大家用这种心态,这个心态不好,这个心态不是解决问题。人与人之间要有不愉快、过节也是要把它化开,从哪里化?从我们自己本身内心,不要求别人。为什么?两个对立,有一边融化了,那一边就不起作用了,也很容易感化。学佛的人学什么?就学这个,这样的心,这样的行为,自自然然把五浊恶世转变成微妙地。
所以,我常讲极乐世界、华藏世界跟我们世界无二无别。为什么他们世界那么好?人心好,纯净纯善。这个世间所有一切的物质都变成最好的珍宝,它结晶改变了。我们这是泥沙,一捏是山土。西方极乐世界大地是什么?佛在经上跟我们讲的,琉璃,琉璃为地,绿色的、透明的。最微妙的是什么?我们这个世间七宝是坚硬,西方极乐七宝是柔软,大地是平的,可是你在上面走的时候就像走在草地上,走在地毯上一样,它很软,踩下去之后,它有弹性,脚离开,它又恢复很平,你说多美。琉璃,我们一般人称翡翠,我们这边翡翠是硬的,像玻璃一样硬的,它是软的。随心变化,真正做到了随心所欲,一切万物随著你的心念在起变化,念头都是纯净纯善的,没有一丝毫的恶念在里头。
所以要晓得物质世界自作自受,天堂是你自己造的,你自己去受用,地狱也是你自己造的,你自己去受用,与别人不相干,这是真的。为什么?从江本胜这个实验,我们得到启示,他这个实验跟经上讲的一样。但这个经是两千五百多年以前释迦牟尼佛说的,这个实验是最近几年做的实验。所以我希望他这个实验是能扩大,对泥沙、对花草树木你仔细去观察,你会发现它们能听、能看、能觉、能知,证明佛在经上讲的「因心成体」,证明佛在《华严》上说的「唯心所现,唯识所变」。所以什么样的天灾、人祸、病菌,统统能化解。
人真的有本能,内心发出的本能,这个能量是无比的巨大,什么样能量都不能跟它相比,原子能没有办法跟它相比,它能够改变所有一切物质的结晶。现在时间到了。因为这段期间,大家为了SARS担心,很多人来问我。我借用这个时间看到微妙地,我们怎么能如何把我们这个五浊恶世改变成微妙地,都靠我们的心地,一念纯净纯善的心。好,现在时间到了。
诸位同学,请接著看第八段微妙地的经文:
【如来於彼。或名普遍。】
下面有十个名称都是略举的,每一个名称我们做个简单的介绍,最重要的是我们应当如何学习。『普遍』,意境深广无际,佛菩萨应化在世间为的是什么?这一点我们不能不知道,为的是帮助众生觉悟,经上常讲「破迷开悟,离苦得乐」。佛菩萨在世间就这么一桩事情,我们不能不知道。
这桩事情,你说他到底是有心还是无心?有心、无心落在意识上,那是凡夫边的事情,那就不叫圣人了。圣人跟凡夫不一样的,圣人离了两边。有心、无心是两边,六祖惠能大师讲那是二法,二法不是佛法,佛法是不二法,那才叫真正普遍。这是真心,真心里面一法不立,一尘不染,《坛经》里面说得好,「本来无一物」。因为神秀大师那首偈子讲「身是菩提树,心如明镜台,时时勤拂拭,勿使惹尘埃」。六祖听了之后摇头:他没有真正搞清楚。所以他的偈子是「菩提本无树,明镜亦非台,本来无一物,何处惹尘埃」。你看他们两个的境界,一个境界是心如明镜台,一个是本来无一物。
真心,我们前面讲的灵知心,本来无一物,没有二法。因为本来无一物,它才能应,众生有感,它就有应,感应道交,法尔如是。你不能问什么原因,为什么它会有应,凡夫总要去追究这个原因。这个原因没有,自然的,它不落在意识里头,所以思惟想像达不到,佛经上常讲「言语道断,心行处灭」。思惟有界限、有范围,言语范围、界限就更小,这个言语、思惟达不到它。这个在大乘教里面经论上常常讲,我们的思惟边际是阿赖耶识,唯识经论里面讲的我们所缘,所缘就是我们能够达到的境界,阿赖耶识;真如本性不是阿赖耶识,所以我们缘不到,思惟想像达不到。
那要怎样才能了知?不思惟、不想像,这个境界就现前了,你就清清楚楚明明白白。这个境界古人有个比喻说「如人饮水,冷暖自知」,你自己很清楚、很明白,你也说不出来,你也没有办法告诉别人。所以佛教导我们的方法,这是甚深禅定,阿赖耶的界限突破了。大乘教里面那是什么阶位的菩萨?八地,八地菩萨就是他那么深的定功。诸位要知道,初住菩萨,这是我们讲的圆教《华严经》的,破一品无明证一分法身,这是多么深的禅定。
阿罗汉得的禅定叫九次第定。为什么称九?因为是六道里面有禅定,有四禅、有四空定,合起来叫八定,叫四禅八定,就是四禅四空。四禅定生四禅天,四空定生四无色界天,到第九定,六道里头没有了,超越了,自自然然他出了六道了,他到四圣法界,到声闻法界,再深一层到缘觉法界,再深一层到菩萨法界。这还不行,还要更深的禅定才能够破一品无明证一分法身,超越十法界。这在我们来讲,这个定已经不可思议了,但是他在一真法界是最低级的定,初住。
你看十住十个阶级,十行二十个阶级,十回向三十个阶级,再从初地到八地八个阶级,三十八个层次到八地,佛跟我们讲的是他见到阿赖耶识了。这个境界里面没有法子说,说不出,真的是「言语道断,心行处灭」。但是这是刚刚发现,阿赖耶识里面含藏的习气种子最微细的波动,现在我们讲波动,最微细的波动,一般人决定看不出来。到圆满,你看八地上面九地、十地、等觉、妙觉还有四个位次。这是佛法里讲的常识,我们不能不知道,不能够得少为足,一定要有大愿,佛道无上誓愿成。
定功在哪里修?这部经里面告诉我们,在日常生活当中修的,在工作里头修的,在处事待人接物里头修。修什么?修平等心,修清净心。清净心就是不被外面境界染污,这是修清净心。平等心没有高下,决定没有贡高我慢,有一点点自己觉得很了不起,觉得别人不如我,你这一条你就没修了。菩提心,发,发容易!发了你有没有?没有,那假的不是真的。发了要修,真正修成了,你就超越十法界了。为什么?菩提心真的要是得到,圆教初住菩萨,初住叫发心住。
由此可知,初信位这十个位次发菩提心,发,发了没有得到。十信位的菩萨是修菩提心,真正修成了,菩提心现前了,真正得到了,初住菩萨,叫发心住。我们今天我劝大家发,发什么心?真诚心、清净心、平等心、正觉心、慈悲心。这五个心如果你得到了,你起心动念都是用这五个心,恭喜你,你是法身菩萨,至少你是圆教初住菩萨,一点都不假。你是不是用这个心生活?是不是用这个心工作待人接物?如果都是的,你是真正初住菩萨。
明心见性,性是什么?真诚、清净、平等、正觉、慈悲就是性。你在所有一切众生分上,你都能够看到清净、平等、正觉、慈悲。见性!见一切有情众生的佛性,见一切无情众生的法性,佛性跟法性是平等的,所以这个时候用心才普遍。普遍就是佛经里面常讲的「心包太虚,量周沙界」,於一切众生分上,情与无情再也没有分别、没有执著了,你的清净平等现前了,这叫普遍。第二个名号『光焰』。「光焰」好懂,智慧光明遍照法界,智慧从哪里来的?把情识转变成光焰。迷的时候,智慧就变成情识,它就跟水一样的,它会变。迷的时候,你看它变什么结晶,悟的时候变什么结晶。悟的时候变成光焰,照了一切万物;迷的时候变成情识,变成了妄想分别执著,变成自私自利,变成贪瞋痴慢,一个东西不是两个东西。
佛在经上讲「一切法从心想生」,真的,没讲错。「若能转境,则同如来」,所以我们要有能力转。用什么能力?念力,心里面的念头。我们一般人的念头转不了外面境界,什么原因?你的念力分散了,没有力量,因为什么?你的心是散乱心,一天到晚胡思乱想。修行人、有功夫的人,他的精神意志是集中的,所以这个能量非常强大,他能够转变外面的物象。
这样你就懂得佛法修行的枢纽关键在禅定,净宗不说禅定,说一心不乱。你们想想看,一心不乱是不是禅定?没有两样,就是禅定。所以世尊在《大集经》里面讲「念佛即是无上深妙禅」,用这种方法来修一心,一心能量集中,这个力量大。像白天我们看到阳光,阳光它是散射的,所以我们没有什么感触。我们用几个镜片对著太阳的焦点,把太阳的光线并不太多,你这个镜子没有多大,就普通的放大镜就能够做实验。
你把太阳光线集中,集中在一个焦点,很短的时间,你下面放容易燃烧的东西马上就起火,能量集中,你想想看它就产生力量了。同样的道理,我们平常是散乱心,如果把心收拢起来,集中在一起,把念头一念,那个力量很大很大,比太阳那个光集中起来,不知道要大多少倍。所以佛讲的「若能转物,则同如来」,如来能转变一切境界,把这个境界转变成最美好的。他不是有意,他没有意思,如果有意,意就散乱了,他是自然的。
所以大经里头有两句话说「那伽常在定,无有不定时」,这就是讲他是住在完全自然的大定之中。为什么?我们常讲,他没有自私自利,他没有名闻利养,他没有贪图五欲六尘的享受,他没有贪瞋痴慢,一个妄念都没有,丝毫恶意都没有,那个心纯净纯善,这力量多大!所以他居住的环境,那个境界就是这个力量转变过来的。他到我们这个地方,跟我们在一起居住,他住他的极乐世界,我们住我们的五浊恶世。为什么?一切境界从心想生,各人想的各人受。
就如同他们做水结晶的实验,每一个人去看的,那个结晶各人看的都不相同。为什么?每一个人心不一样。心是能感,水结晶是能应,感应自然现出来。所以他们搞了这么多年,从来没有看到两个结晶完全相同,道理就在此地。为什么不相同?念头不一样。我一个人看,我每一分钟去看一次,每一分钟结晶不一样,大同小异,为什么?我们念念那个念头都在变,不是一个念头。有定功的人,他什么念头都放下了,那个念头意志才集中。凡夫真的妄想纷飞,念念不住,在这个世间确实是无所适从,这就叫不定。
但是真心是常住的,妄心无常,真心常住。所以什么时候妄心断了,妄心没有了,妄心完全转变成智慧了,妄想分别执著统统转成智慧。妄想转变成根本智,分别执著转变成后得智,后得智就是善巧方便。善巧方便不是自受用的,他受用的,帮助一切众生的。自己提升自己的境界,成就自己的定慧,就是在善巧方便里面修真诚、清净、平等、正觉。清净重要,决定没有染污;换句话说,日常生活当中六根接触六尘境界,决定不起自私自利,决定不起贪瞋痴慢。
讲清净,修清净心决定没有贪瞋痴,平等心里头决定没有我慢,那是修平等心,都在生活上,都在处事待人接物。你看看,平常看到这个人我们很喜欢他,看到那个人我们很讨厌他,这不行!欢喜讨厌,你的心染污了、不清净了。觉得自己很不错,别人都不如我,这是我慢,不平等了。你想想看,你不清净、不平等,哪来的真诚?所以真功夫真修行,说实在的话,从哪里下手?从清净平等下手,真干!还会被染污,起心动念里头还有好恶、还有美丑,这是没有办法脱离妄想分别执著;换句话说,没有办法脱离六道轮回,六道轮回里面的事情。
我们要问,要怎样才能够摆脱这样的烦恼?佛教给我们的方法好,你跟人往来,你看他的佛性,佛性是平等的;你跟一切万事万物接触,你观察它的法性,法性是平等的。这是一个好办法。古大德教导我们的「见性不著相,著相就不见性」。但是我们凡夫六根接触六尘境界著相,完全迷在形相里头,迷在色相里头,他不见性。如果见性,不一样了,你超凡入圣了。儒家讲性本善,他虽然只是讲一个人,「人之初,性本善」,六道里头讲人道,十法界里头讲人法界。佛讲的范围比他大,佛说的十法界的法性都是本善,本净本善。记住,本觉,马鸣菩萨在《起信论》里面告诉我们,「本觉本有,不觉本无」。由此可知,本净、本善、本觉是不生不灭的,是性德。
既然所有一切的现象都是性变现出来的,这所有一切形象里面,都是本善、本净、本觉。我们从这个地方去观察,万法平等,没有什么值得再骄傲,为什么?你的本觉跟佛的本觉是平等的,在佛没有比你大一点,在你的分上,你也没有比佛小一点,不增不减。回过头来再看,我的本觉也一样,大家平等。可是这种观照的功夫不能间断,就在生活上六根接触六尘境界里面去培养,佛法里头叫修行、叫修正,我们现在人讲培养,中国儒家讲涵养、修养,一个意思。所以我们要学佛光照大千、光照法界,法法平等,无有一法不平等。
世尊在《十善业道经》里面教我们,「常念善法,思惟善法,观察善法,不容毫分不善夹杂」,我们就把这个世界转变成极乐世界,就把五浊恶世转变成华藏世界。要靠自己转,别人转了我们受用不到,他是他的境界,我是我的境界,我受用不到。释迦牟尼佛当年在世,偶尔示现一下,把他的境界用神力示现给大家看,很短暂的时间,看了之后就消失了、没有了,佛住的那个世界跟我们这个世界在一起。
佛那个示现依正庄严,真的跟极乐世界讲的没什么两样,极乐世界琉璃为地,释迦牟尼佛也是琉璃为地;极乐世界众宝庄严,释迦牟尼佛这里也是众宝庄严,哪有两样!但是释迦牟尼佛的世界偶尔要示现让你看一下,你享受不到;生到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那个世界,你能够享受得到。可是你要记住,老老实实记住一句话,「心净则佛土净」,这个告诉你,心不清净念佛不能往生。念佛的用意在哪里?用这一句佛号把自己的真诚平等觉念出来,是这个意思。
《弥陀经》上讲得很好,「一心不乱,心不颠倒」,就这个八个字。一心不乱是定,心不颠倒是慧,清清楚楚明明白白,这才能往生,所以说念佛的功夫得力了。如果是「口念弥陀心散乱」,什么散乱?心里头牵肠挂肚的事情太多了,六根为外面六尘境界所转。就是说你六根接触六尘境界,你的妄想分别执著跟著就起来了,贪瞋痴慢跟著就来了,这就叫为境界所转,这样的人不能往生。往生的人心是定的,六尘境界他都放下了,他眼也看,耳也听,一丝毫妄想分别执著都没有,他放下了。所以,好的他不会贪,不好的他也不会瞋恨,他的心永远保持清净平等觉,功夫得力了。更进一步,从一心不乱提升,心不颠倒,智慧开了。
智慧表现在哪里?表现在慈悲。慈悲心是从智慧里头生的,一般世间人的爱是从情识里头生的。慈悲是爱,根源不一样,慈悲的根源是智慧,智慧里面起的爱叫做慈悲,永恒不变。你侮辱我、害我、杀我,对你的爱心一丝毫没有减一分,这是慈悲。世间人,你爱我,我爱你,你恨我,我恨你,这不是慈悲,这是感情在作祟。所以世间人没有慈悲,他喜怒哀乐变化无常,他是意识心在做主。妄心,妄心是不定的,妄心是无常的,所以它起的作用不定,但是它起用是造业,业感果报,因此他有苦受,有乐受。善心善行他得的是乐受,恶心恶行他所感得的是苦受。这些原理原则你真正通达明了,宇宙之间这些事,理事因果你就都明白了。明白是智慧,明白你才知道怎么样解决,你解决的方法是正确的、是有效的。
世间人情识非常严重,坚固的执著。纵然有觉悟的人给他建议,告诉他,他迷得深,情执很重,他不能接受,总以为自己所想的、所思所做的是正确的。这些事情我们从历史上看得很多。再回头看看我们现实环境,我们的周边甚至於包括自己,又何尝不如是。如何能够学得诸佛菩萨那么样活活泼泼,游戏神通,得大自在。这个大自在要大智慧,没有大智慧就没有大自在,情识里头绝对不会有自在。
【或名摩尼髻。】
『髻』在经论里面表法很普遍,我们在前面读了很多,髻比高显,头发梳这个结都在头顶上,表高显。『摩尼』是梵语,意思是如意宝。在或髻这个表法的意思我们就懂了,用现在来讲,高度的自在如意,或者我们讲:圆满的自在如意。这个在世间有这么一种名词,没有事实,真的是有名无实。什么人能够得到圆满的自在如意,没有一丝毫缺陷的自在如意?只有如来果地。除了如来果地,你们想想看谁能够得到?这一种大自在,就是清凉大师在《华严经》上讲的无障碍的法界,理事无碍、事事无碍才是『摩尼髻』。所以如来的称号,这是果报,究竟圆满的果德,自性里头本来具足的。我们迷了,现在要怎么样学?祖师大德常常教导我们,放下你就自在了,这话正确。
障碍从哪里来的?放不下,你就产生障碍了。放不下的是什么?烦恼习气。烦恼习气里面头一个我执,我执的相就是自私自利,自私自利发展,贪而无厌,你哪里得自在?你怎么可能会有圆满?贪而无厌!所以佛在经上常常告诉我们知足常乐。菩萨要成佛,为什么先要去住兜率天?兜率是梵语,意思就是知足,菩萨知足了就成佛了。不知足,等觉菩萨还不足,为什么不足?他还有一品生相无明没破。那一品生相无明破了之后,再也没有动心,到此为止了;止就足了,足就止了。儒家讲知止,知止而后有定,定而后能安。我们今天求平安、求安定,这是果。安定前面是什么因?知足。你不知足,头一个你心不安,攀缘,念念都在攀缘,希望得到,实在讲那是一场空。人就这么迷惑,就这么颠倒,到死都不觉悟,真是贪而无厌。
今天这个世间人为什么身心不安,一生都生活在动荡忧虑不安之中?原因不知足。知足心就定了,有人说:人人都知足了,这个世界还会有进步吗?没错,人人都知足了,五浊恶世这个世界不会进步了,为什么?浊恶衰退了。这个东西衰退了,会有一个东西冒出来,那是什么?安定、繁荣、极乐的世界出现了,有什么不好?不知足造的是什么世界?浊恶的世界。现在人很担心唯恐浊恶不进步,浊恶再要进步的时候,这地球就毁灭了,世界走到末日了。
记住,佛在经上常讲「一切法从心想生」、「境随心转」。算命看相常常讲:相随心转、福随心转。世出世间没有一样东西不是随心转,心是主宰,能转,所有一切万物包括自己身体都是境界,都是所转。掌握了能转,一切都变成所转,你才能得大自在;不然的话,那的确太难了。我们学佛要学佛菩萨这个本事,要学佛菩萨这样的智慧,能不能学得成功?我们有信心,我们的本性,性德,智慧、德能、相好,本来与诸佛菩萨没有两样。正是马鸣菩萨所讲的,「本觉本有」,一定会恢复,「不觉本无」,一定会转过来。一般人讲断掉,其实不是断掉,断不掉的,转变。
烦恼转变成智慧,转变成菩提,生死转变成涅盘,这两个大的都能转,其他的鸡毛蒜皮怎么不能转?SARS的病毒转成最好的菌体,对人身体最有滋养,可以转过来!不能杀掉它,杀掉它,好坏统统都灭掉了,哪有这个道理!果然你能够灭掉,那你也是本事,佛没有这个能力。佛只能转变,而决定不能够消灭,正是科学家所讲的物质不灭、精神不灭,你没有办法消灭它。所以佛都是用转变,用能量加给它,它自然转变。这个方法把世出世间所有一切疑难杂症统统解决了。好,现在时间到了。
诸位同学,请看第八段微妙地世界,我们将经文念一遍:
【诸佛子。此四天下西北方。次有世界。名为妙地。如来於彼。或名普遍。或名光焰。或名摩尼髻。或名可忆念。或名无上义。或名常喜乐。或名性清净。或名圆满光。或名修臂。或名住本。如是等。其数十千。令诸众生。各别知见。】
到这里是一段。这是我们四天下的西北方,世界很多,世尊只是略举举一个代表,举的这个世界『名为妙地』,这个世界叫妙地。我们这个世界叫娑婆,我们现在居住的四天下是南阎浮提洲,就是说我们这个地球,南阎浮提洲的一个地区。我们从世界名号来看,科判里面讲的「微妙地」,从名称上来说,这个世界肯定比我们这个世界殊胜。为什么?我们这个世界不妙,浊恶怎么能称之为妙?五浊恶世。尤其在最近这一个世纪以来,使我们深深感觉到浊恶几乎到顶点了,再要恶化,这个世界会有严重的问题。什么问题?灾难!灾难怎么起来的,一定要知道。
现在地球上灾难不少,居住在这地球上的人,无论居住在什么地方,几乎都没有安全感,这在人类历史上从来没有过的事情。生活再艰难、再困苦,说一生当中没有安全感,没听说过。为什么今天会变成这个样子?为什么古时候没有这个情形?讲浊恶,释迦牟尼佛当年出现在这个世间,确切的年代没有办法考证。现在全世界大家都能够承认的,至少两千五百年以前,中国历史上所记载的三千零二十几年。就算是两千五百年之前,佛说这个世界是五浊恶世,「浊」就是染污,「恶」是十恶,造十恶业。但是世尊那个时代,染污跟造恶确实已经有了,我们在经典上看到,在历史上也看到,但是造恶的人不多,大多数人(这个大多数超过半数)还能够守住伦理道德,不造恶业。
在中国,孔夫子到今天两千五百年,我们在孔老夫子著作里面看到,他那个时候就是很感叹世风日下,他羡慕上古时代,尤其是我们看到他常常赞叹的尧舜禹汤,称他们是圣王。那个时候的社会造恶的人少,有圣贤人在这个世间教化众生。圣贤人用什么教化?伦理道德。所以伦常道德不是孔子发明的。孔老夫子是老实人,他自己常说他一生没有创作,他所学的、他所教的,「述而不作」,是前人的教诲,他只是老老实实的「受持读诵,为人演说」。夫子真做到了,做到了,他就是圣贤。圣贤人所说的,你真正能做到,那你不是圣贤谁是圣贤?夫子做得非常圆满,所以后人尊称为大圣,大成至圣先师。
五伦是讲人与人的关系,夫妇、父子、兄弟、君臣、朋友。人生於世,人与人的关系不外乎这个五大类,这五大类关系你搞清楚了,明白了,这是大智慧;你把这个关系处好了,那就是大德大能。这桩事情无论是理论、事实,都是恒顺大自然的法则,在佛法里面讲完全是性德的流露。处事待人接物的标准,八个原则:孝悌忠信礼义廉耻;也有另外一个说法,说的是忠孝仁爱信义和平,两个说法都差不多。中国这个教育的宗旨,教育的原则纲领,真的从尧舜禹汤到孔老夫子集大成,把它讲得很透彻、很明白,一直到清朝没有改变。要说中国传统的精神,道统是什么?就是这个。
佛法到中国来,中国朝野为什么那样欢迎它?它把中国的道统讲得更详细,更为博大精深。它讲得详细,所以中国人欢迎,不但欢迎,实际上,大乘佛法在两千年前整个融入中国文化,变成中国人文化的一部分,不能分割了。都是从自性里面流露出来的,这是圣人教人,圣人跟凡人差别就在此地。归纳到最后,用一个字来做代表,儒家讲的仁、讲的孝,佛法里面讲的慈悲、讲的方便。
什么是佛法?慈悲为本,方便为门。什么是方便?伦常是方便。本?本就是一个爱心,对整个宇宙虚空法界情与无情一切众生,一片慈悲,平等的慈悲,清净的慈悲,真诚的慈悲。慈悲就是现在人讲的爱心,所以儒家讲「仁者无敌」,这个话什么意思?儒家讲仁,仁是两个人。「己所不欲,勿施於人」。常常想到,我不喜欢的不可以加之於人,我不希望别人杀我,我不可以杀人;我不希望别人害我,我不可以害人;我不希望别人毁谤我,我不能够毁谤别人,这叫仁。我喜欢别人对我好,我要对人好;我喜欢要有人帮助我,我应当要帮助别人,这是仁的意思。
仁是二人,想到自己立刻就要想到别人,跟佛法讲的慈悲是一个意思。怎样把仁落实?落实在生活当中,落实在处事待人接物,那叫方便。儒佛从一个根生的,发扬光大了,这个世界就是极乐世界。世界上这些居民每个人都有仁义,都有道德,这个世界不是极乐世界吗?人人没有私心,人人都为别人想、都为社会想,这个世界多么美好!所以仁者无敌,敌是敌对,没有对立的。八苦里面讲的怨憎会、爱别离,那是对立。真正明白人、觉悟的人,跟世间所有一切人物没有对立的,也就是没有仇敌,没有怨恨。
世风日下,你看看两千五百年前,孔子跟世尊就非常感叹,什么原因?众生逐渐对圣贤教诲怀疑,认为圣贤教诲对自己没有切身的利益,他不相信。听了圣贤教诲「舍己为人」,这傻瓜干的,自己以为聪明,聪明人怎么会干这个傻事。聪明人怎样?损人利己,私心做主,主宰,自私自利做为本位,念念无不归私心。人人都有私心,彼此对立了,这时候是互相利用,有利於我,朋友;无利於我,敌人。现在有利得讲现实,现在跟你做好朋友,到你没有利用价值了,不要你了,除掉你了,杀掉你了。以怨恨心、瞋恚心,嫉妒心,杀害心,这个事情麻烦,灾难就来了。
灾难为什么来的?是你自己制造出来的,大圣人告诉我们:自作自受。圣人教我们破迷开悟,这是教学的根本。觉悟之后,你就知道怎么样解决问题,而不是去制造问题。迷惑的人,他天天制造问题,他不能解决问题。所有一切灾难根源从哪里来的?佛在《华严经》上告诉我们,「世出世间一切法,唯心所现,唯识所变」,讲得多么清楚,多么明白。根利的人听到觉悟了、明白了,什么问题都解决了。一大藏教,世尊四十九年所说的,说什么?不就是这么一句话。儒家、道家、世界上所有宗教家、大圣人,讲的什么?教的什么?也没有两样,都是说这一桩事情。
楞严会上佛说「诸法所生」,这个诸法,世出世间一切法;「因心成体」,体就是体相;「一切因果,世界微尘」,世界,大的形象,微尘,极小的形象,我们肉眼看不见的,它存在。今天科学里面讲的原子、电子、粒子,都不是肉眼能看见的;细菌、细胞在显微镜底下能看到。细菌、细胞是什么东西?我们现在可以讲,微尘的结晶,你们想想是不是?
一切万物既然因心成体,心是什么?心是能现能变,虚空也是心变现的。你要问心在哪里?心是什么样子?我们六根所接触到的就是心,你所感触的那就是心的样子。大家这几年来,我们提倡三时系念,现在相当普遍了。中峰禅师在开示里面也讲到心有多种,他说了三个。肉团心,肉团心是物质,那是讲我们身体里面的器官,心脏,这是物质。佛法里面讲的心不是说这个,讲什么?缘虑心。什么是缘虑心?你能够分辨是非善恶,你对外面的境界会起贪瞋痴慢,这个心叫缘虑心;就是法相宗里面讲的识心,唯识所变,识是缘虑心,不是真心。
真心是什么?真心是灵知心。灵知心不生不灭,不来不去。其实跟诸位说,灵知心遍虚空法界,缘虑心也遍虚空法界,灵知心它没有妄想分别执著,它灵,它知。《楞严经》佛说的「常住真心」,它有四个特性,这四个特性是它本来有的,本来就有这个德性。这四个德性是什么?见、闻、觉、知。见闻觉知,它没有妄想分别执著,能现能变一切万事万物。一切现象的本体是见闻觉知,它所变现出来的一切万事万物包括虚空,试问这个性质它还在不在?就好像古人用比喻用黄金做器皿,说「以金作器,器器皆金」。我们把黄金比作灵知心,现在把黄金做成很多很多样式,这些器皿,我们去参观黄金制品的展览,我曾经去看过,两万多件,琳琅满目,美不胜收,都不一样的,我看过两万多种样子,这个展览品。金的它的性质有没有变?没有变。它做成一个项炼也好,做成一个戒指也好,做成一个耳环也好,性质没有变。
我们从这就理解,灵知心变现成一切万事万物,这些物体那个灵知的性没有变,它不生不灭,它永远不变。它变一粒很小的微尘,微尘有灵知,有见闻觉知;它变成虚空,虚空有见闻觉知。我们现在没有办法把它测验出来。但是在物质,日本的科学家江本胜博士,他们这一批人做了八、九年的实验,他们用水做实验,发现了有这个特性,它有见闻觉知。发现水它会看、它会听,它能接受人的意识,就是它有觉、它有知。人以善意,这个善意对它,好像我们用善意发射,它接收,它接收之后,它这个物质产生变化,变化非常美好。我们看到的照片,照的这个图,图案非常美的结晶。他说最好的结晶,最美的,爱、感谢,他提出来的。最不好的结晶,最难看的结晶,那个结晶里头现的就像魔鬼一样,像恶魔一样,那个结晶是什么讯息?瞋恨、我要杀你,这个讯息给水,水的结晶是非常非常难看。
他们用米饭做实验,产生同样的效应。一锅煮出来的饭,装在两个玻璃瓶里头,一个瓶子贴著「爱、感谢你」,一个瓶子贴著「瞋恨、我要杀你」。写这么两个纸条贴在这个玻璃瓶上,过了若干时候再看,「瞋恨、我要杀你」这个瓶子里面的饭变成黑色的,打开闻那个气味恶臭,非常难闻;同样的贴上「爱、感谢你」这个瓶子的饭,它是变成黄色的,像发酵,闻的时候味道很好闻。
从这些实验,它会看,写个字贴给它,它会看,你对它讲话,它会听。你祝福它,他们做这个实验,在东京品川自来水,装上一杯自来水放在办公桌上,通知他们所有的会员,五百多个人分布在各个不同的地方,同一个时间让大家来观想,祝福这杯水。这杯水我爱你,我把我的爱心跟你连在一起,感谢你,同一个时间发出这个讯号,然后把这杯水放在显微镜里观察,这个结晶最美。说明什么?说明我们起心动念不受时空的限制,再远的地方它能够接收得到,马上产生美好的结晶。做过这个实验,说明在灵知心的境界里面没有远近,没有远近就没有空间,没有先后就是没有时间,突破了空间跟时间。这些实验对於佛经里面所讲的境界实在是一个很好的证明。
他们在琵琶湖做实验,琵琶湖有一个小湾,琵琶湖很大,这个水染污,有波浪,很不干净。他们有几十个人,请了个法师做一个小时的祈祷,大家一起来做祈祷,佛教里面讲做法会。祈祷完了之后,马上感应就现前,这个水面风平浪静,水显得很干净,染污没有了,大众的力量!
这些实验跟佛经典上我们常常读到的,使我想到今天现在许许多多地方发生传染病,SARS的传染病。我们懂得佛法,懂得事实真相,要用什么样的方法来对付这个SARS?不能用瞋恨心,不能用「我要杀死你」,为什么?杀不死的。这个要知道,科学家讲到物质不灭、精神不灭,你怎么能把它杀死?你这种瞋恚心对付它,用不善的手段对付它,它会变得更恶劣,这个事情不就麻烦了!应当用什么方法?用爱心,问题的解决,化解!就跟那个水一样,它这个细菌是个物质,不善的心对它,它的结晶就不善,就变成有毒的。你看我们是用毒对他,我们用贪瞋痴,贪瞋痴三毒来对它,它不变成更毒吗?
我们明了之后,我们用爱心、用慈悲心。我们这个念头一起,这个心一起,它就自然产生变化了,这个细菌就变成非常美好的结晶,就没有毒素了,对身体有益了,有利益了。佛菩萨教我们转变,我听过老中医(这个也是很有名的大夫)他告诉我:中国自古以来,做医生的差不多家家都供观世音菩萨。有道理!他给病人治病,用慈悲心、用爱心。你看看一见面,他就把爱的资讯给这个病菌,使这个病菌它就产生变化了,改变它的结晶,跟这个水的道理完全相同。
所以这个病,尤其这种瘟疫,就是现在讲的传染病,很容易治好,一点都不难,爱心。爱心改变它的结晶,我们用日本科学家的名词,改变它的结晶。你想消灭它是决定不可能的,改变它,非常非常有道理。西医,相信基督教的,你们可以供养圣母玛丽亚,一片真诚,一片慈悲。我们跟一切万物和平共存、和睦相处、平等对待;不能说你对我有害,我要把你杀掉,杀不掉的。纵然你把它杀掉了,它换个身体又来了,可能到你家里来了,冤冤相报,没完没了。
在中国近代最著名的果报,几乎人所共知的,明朝的方孝孺,清朝的慈禧太后,慈禧太后是叶赫那拉氏来报仇的。你过去生中修的大福报,在你福报盛的时候,他无可奈何,他不能报复,他在旁边等待,等待你家道衰的时候,他就来了。你看赫那拉氏能够等两百年之后来报复你,还是亡在她手上,怨恨太深了。冤家宜解不宜结,病魔是冤家要化解,不能用仇恨心,不能用把它消灭掉,消灭不掉;它会变,它会变化,愈变愈厉害,那个毒愈变愈剧烈。
我这是偶尔看到大家用这种心态,这个心态不好,这个心态不是解决问题。人与人之间要有不愉快、过节也是要把它化开,从哪里化?从我们自己本身内心,不要求别人。为什么?两个对立,有一边融化了,那一边就不起作用了,也很容易感化。学佛的人学什么?就学这个,这样的心,这样的行为,自自然然把五浊恶世转变成微妙地。
所以,我常讲极乐世界、华藏世界跟我们世界无二无别。为什么他们世界那么好?人心好,纯净纯善。这个世间所有一切的物质都变成最好的珍宝,它结晶改变了。我们这是泥沙,一捏是山土。西方极乐世界大地是什么?佛在经上跟我们讲的,琉璃,琉璃为地,绿色的、透明的。最微妙的是什么?我们这个世间七宝是坚硬,西方极乐七宝是柔软,大地是平的,可是你在上面走的时候就像走在草地上,走在地毯上一样,它很软,踩下去之后,它有弹性,脚离开,它又恢复很平,你说多美。琉璃,我们一般人称翡翠,我们这边翡翠是硬的,像玻璃一样硬的,它是软的。随心变化,真正做到了随心所欲,一切万物随著你的心念在起变化,念头都是纯净纯善的,没有一丝毫的恶念在里头。
所以要晓得物质世界自作自受,天堂是你自己造的,你自己去受用,地狱也是你自己造的,你自己去受用,与别人不相干,这是真的。为什么?从江本胜这个实验,我们得到启示,他这个实验跟经上讲的一样。但这个经是两千五百多年以前释迦牟尼佛说的,这个实验是最近几年做的实验。所以我希望他这个实验是能扩大,对泥沙、对花草树木你仔细去观察,你会发现它们能听、能看、能觉、能知,证明佛在经上讲的「因心成体」,证明佛在《华严》上说的「唯心所现,唯识所变」。所以什么样的天灾、人祸、病菌,统统能化解。
人真的有本能,内心发出的本能,这个能量是无比的巨大,什么样能量都不能跟它相比,原子能没有办法跟它相比,它能够改变所有一切物质的结晶。现在时间到了。因为这段期间,大家为了SARS担心,很多人来问我。我借用这个时间看到微妙地,我们怎么能如何把我们这个五浊恶世改变成微妙地,都靠我们的心地,一念纯净纯善的心。好,现在时间到了。
诸位同学,请接著看第八段微妙地的经文:
【如来於彼。或名普遍。】
下面有十个名称都是略举的,每一个名称我们做个简单的介绍,最重要的是我们应当如何学习。『普遍』,意境深广无际,佛菩萨应化在世间为的是什么?这一点我们不能不知道,为的是帮助众生觉悟,经上常讲「破迷开悟,离苦得乐」。佛菩萨在世间就这么一桩事情,我们不能不知道。
这桩事情,你说他到底是有心还是无心?有心、无心落在意识上,那是凡夫边的事情,那就不叫圣人了。圣人跟凡夫不一样的,圣人离了两边。有心、无心是两边,六祖惠能大师讲那是二法,二法不是佛法,佛法是不二法,那才叫真正普遍。这是真心,真心里面一法不立,一尘不染,《坛经》里面说得好,「本来无一物」。因为神秀大师那首偈子讲「身是菩提树,心如明镜台,时时勤拂拭,勿使惹尘埃」。六祖听了之后摇头:他没有真正搞清楚。所以他的偈子是「菩提本无树,明镜亦非台,本来无一物,何处惹尘埃」。你看他们两个的境界,一个境界是心如明镜台,一个是本来无一物。
真心,我们前面讲的灵知心,本来无一物,没有二法。因为本来无一物,它才能应,众生有感,它就有应,感应道交,法尔如是。你不能问什么原因,为什么它会有应,凡夫总要去追究这个原因。这个原因没有,自然的,它不落在意识里头,所以思惟想像达不到,佛经上常讲「言语道断,心行处灭」。思惟有界限、有范围,言语范围、界限就更小,这个言语、思惟达不到它。这个在大乘教里面经论上常常讲,我们的思惟边际是阿赖耶识,唯识经论里面讲的我们所缘,所缘就是我们能够达到的境界,阿赖耶识;真如本性不是阿赖耶识,所以我们缘不到,思惟想像达不到。
那要怎样才能了知?不思惟、不想像,这个境界就现前了,你就清清楚楚明明白白。这个境界古人有个比喻说「如人饮水,冷暖自知」,你自己很清楚、很明白,你也说不出来,你也没有办法告诉别人。所以佛教导我们的方法,这是甚深禅定,阿赖耶的界限突破了。大乘教里面那是什么阶位的菩萨?八地,八地菩萨就是他那么深的定功。诸位要知道,初住菩萨,这是我们讲的圆教《华严经》的,破一品无明证一分法身,这是多么深的禅定。
阿罗汉得的禅定叫九次第定。为什么称九?因为是六道里面有禅定,有四禅、有四空定,合起来叫八定,叫四禅八定,就是四禅四空。四禅定生四禅天,四空定生四无色界天,到第九定,六道里头没有了,超越了,自自然然他出了六道了,他到四圣法界,到声闻法界,再深一层到缘觉法界,再深一层到菩萨法界。这还不行,还要更深的禅定才能够破一品无明证一分法身,超越十法界。这在我们来讲,这个定已经不可思议了,但是他在一真法界是最低级的定,初住。
你看十住十个阶级,十行二十个阶级,十回向三十个阶级,再从初地到八地八个阶级,三十八个层次到八地,佛跟我们讲的是他见到阿赖耶识了。这个境界里面没有法子说,说不出,真的是「言语道断,心行处灭」。但是这是刚刚发现,阿赖耶识里面含藏的习气种子最微细的波动,现在我们讲波动,最微细的波动,一般人决定看不出来。到圆满,你看八地上面九地、十地、等觉、妙觉还有四个位次。这是佛法里讲的常识,我们不能不知道,不能够得少为足,一定要有大愿,佛道无上誓愿成。
定功在哪里修?这部经里面告诉我们,在日常生活当中修的,在工作里头修的,在处事待人接物里头修。修什么?修平等心,修清净心。清净心就是不被外面境界染污,这是修清净心。平等心没有高下,决定没有贡高我慢,有一点点自己觉得很了不起,觉得别人不如我,你这一条你就没修了。菩提心,发,发容易!发了你有没有?没有,那假的不是真的。发了要修,真正修成了,你就超越十法界了。为什么?菩提心真的要是得到,圆教初住菩萨,初住叫发心住。
由此可知,初信位这十个位次发菩提心,发,发了没有得到。十信位的菩萨是修菩提心,真正修成了,菩提心现前了,真正得到了,初住菩萨,叫发心住。我们今天我劝大家发,发什么心?真诚心、清净心、平等心、正觉心、慈悲心。这五个心如果你得到了,你起心动念都是用这五个心,恭喜你,你是法身菩萨,至少你是圆教初住菩萨,一点都不假。你是不是用这个心生活?是不是用这个心工作待人接物?如果都是的,你是真正初住菩萨。
明心见性,性是什么?真诚、清净、平等、正觉、慈悲就是性。你在所有一切众生分上,你都能够看到清净、平等、正觉、慈悲。见性!见一切有情众生的佛性,见一切无情众生的法性,佛性跟法性是平等的,所以这个时候用心才普遍。普遍就是佛经里面常讲的「心包太虚,量周沙界」,於一切众生分上,情与无情再也没有分别、没有执著了,你的清净平等现前了,这叫普遍。第二个名号『光焰』。「光焰」好懂,智慧光明遍照法界,智慧从哪里来的?把情识转变成光焰。迷的时候,智慧就变成情识,它就跟水一样的,它会变。迷的时候,你看它变什么结晶,悟的时候变什么结晶。悟的时候变成光焰,照了一切万物;迷的时候变成情识,变成了妄想分别执著,变成自私自利,变成贪瞋痴慢,一个东西不是两个东西。
佛在经上讲「一切法从心想生」,真的,没讲错。「若能转境,则同如来」,所以我们要有能力转。用什么能力?念力,心里面的念头。我们一般人的念头转不了外面境界,什么原因?你的念力分散了,没有力量,因为什么?你的心是散乱心,一天到晚胡思乱想。修行人、有功夫的人,他的精神意志是集中的,所以这个能量非常强大,他能够转变外面的物象。
这样你就懂得佛法修行的枢纽关键在禅定,净宗不说禅定,说一心不乱。你们想想看,一心不乱是不是禅定?没有两样,就是禅定。所以世尊在《大集经》里面讲「念佛即是无上深妙禅」,用这种方法来修一心,一心能量集中,这个力量大。像白天我们看到阳光,阳光它是散射的,所以我们没有什么感触。我们用几个镜片对著太阳的焦点,把太阳的光线并不太多,你这个镜子没有多大,就普通的放大镜就能够做实验。
你把太阳光线集中,集中在一个焦点,很短的时间,你下面放容易燃烧的东西马上就起火,能量集中,你想想看它就产生力量了。同样的道理,我们平常是散乱心,如果把心收拢起来,集中在一起,把念头一念,那个力量很大很大,比太阳那个光集中起来,不知道要大多少倍。所以佛讲的「若能转物,则同如来」,如来能转变一切境界,把这个境界转变成最美好的。他不是有意,他没有意思,如果有意,意就散乱了,他是自然的。
所以大经里头有两句话说「那伽常在定,无有不定时」,这就是讲他是住在完全自然的大定之中。为什么?我们常讲,他没有自私自利,他没有名闻利养,他没有贪图五欲六尘的享受,他没有贪瞋痴慢,一个妄念都没有,丝毫恶意都没有,那个心纯净纯善,这力量多大!所以他居住的环境,那个境界就是这个力量转变过来的。他到我们这个地方,跟我们在一起居住,他住他的极乐世界,我们住我们的五浊恶世。为什么?一切境界从心想生,各人想的各人受。
就如同他们做水结晶的实验,每一个人去看的,那个结晶各人看的都不相同。为什么?每一个人心不一样。心是能感,水结晶是能应,感应自然现出来。所以他们搞了这么多年,从来没有看到两个结晶完全相同,道理就在此地。为什么不相同?念头不一样。我一个人看,我每一分钟去看一次,每一分钟结晶不一样,大同小异,为什么?我们念念那个念头都在变,不是一个念头。有定功的人,他什么念头都放下了,那个念头意志才集中。凡夫真的妄想纷飞,念念不住,在这个世间确实是无所适从,这就叫不定。
但是真心是常住的,妄心无常,真心常住。所以什么时候妄心断了,妄心没有了,妄心完全转变成智慧了,妄想分别执著统统转成智慧。妄想转变成根本智,分别执著转变成后得智,后得智就是善巧方便。善巧方便不是自受用的,他受用的,帮助一切众生的。自己提升自己的境界,成就自己的定慧,就是在善巧方便里面修真诚、清净、平等、正觉。清净重要,决定没有染污;换句话说,日常生活当中六根接触六尘境界,决定不起自私自利,决定不起贪瞋痴慢。
讲清净,修清净心决定没有贪瞋痴,平等心里头决定没有我慢,那是修平等心,都在生活上,都在处事待人接物。你看看,平常看到这个人我们很喜欢他,看到那个人我们很讨厌他,这不行!欢喜讨厌,你的心染污了、不清净了。觉得自己很不错,别人都不如我,这是我慢,不平等了。你想想看,你不清净、不平等,哪来的真诚?所以真功夫真修行,说实在的话,从哪里下手?从清净平等下手,真干!还会被染污,起心动念里头还有好恶、还有美丑,这是没有办法脱离妄想分别执著;换句话说,没有办法脱离六道轮回,六道轮回里面的事情。
我们要问,要怎样才能够摆脱这样的烦恼?佛教给我们的方法好,你跟人往来,你看他的佛性,佛性是平等的;你跟一切万事万物接触,你观察它的法性,法性是平等的。这是一个好办法。古大德教导我们的「见性不著相,著相就不见性」。但是我们凡夫六根接触六尘境界著相,完全迷在形相里头,迷在色相里头,他不见性。如果见性,不一样了,你超凡入圣了。儒家讲性本善,他虽然只是讲一个人,「人之初,性本善」,六道里头讲人道,十法界里头讲人法界。佛讲的范围比他大,佛说的十法界的法性都是本善,本净本善。记住,本觉,马鸣菩萨在《起信论》里面告诉我们,「本觉本有,不觉本无」。由此可知,本净、本善、本觉是不生不灭的,是性德。
既然所有一切的现象都是性变现出来的,这所有一切形象里面,都是本善、本净、本觉。我们从这个地方去观察,万法平等,没有什么值得再骄傲,为什么?你的本觉跟佛的本觉是平等的,在佛没有比你大一点,在你的分上,你也没有比佛小一点,不增不减。回过头来再看,我的本觉也一样,大家平等。可是这种观照的功夫不能间断,就在生活上六根接触六尘境界里面去培养,佛法里头叫修行、叫修正,我们现在人讲培养,中国儒家讲涵养、修养,一个意思。所以我们要学佛光照大千、光照法界,法法平等,无有一法不平等。
世尊在《十善业道经》里面教我们,「常念善法,思惟善法,观察善法,不容毫分不善夹杂」,我们就把这个世界转变成极乐世界,就把五浊恶世转变成华藏世界。要靠自己转,别人转了我们受用不到,他是他的境界,我是我的境界,我受用不到。释迦牟尼佛当年在世,偶尔示现一下,把他的境界用神力示现给大家看,很短暂的时间,看了之后就消失了、没有了,佛住的那个世界跟我们这个世界在一起。
佛那个示现依正庄严,真的跟极乐世界讲的没什么两样,极乐世界琉璃为地,释迦牟尼佛也是琉璃为地;极乐世界众宝庄严,释迦牟尼佛这里也是众宝庄严,哪有两样!但是释迦牟尼佛的世界偶尔要示现让你看一下,你享受不到;生到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那个世界,你能够享受得到。可是你要记住,老老实实记住一句话,「心净则佛土净」,这个告诉你,心不清净念佛不能往生。念佛的用意在哪里?用这一句佛号把自己的真诚平等觉念出来,是这个意思。
《弥陀经》上讲得很好,「一心不乱,心不颠倒」,就这个八个字。一心不乱是定,心不颠倒是慧,清清楚楚明明白白,这才能往生,所以说念佛的功夫得力了。如果是「口念弥陀心散乱」,什么散乱?心里头牵肠挂肚的事情太多了,六根为外面六尘境界所转。就是说你六根接触六尘境界,你的妄想分别执著跟著就起来了,贪瞋痴慢跟著就来了,这就叫为境界所转,这样的人不能往生。往生的人心是定的,六尘境界他都放下了,他眼也看,耳也听,一丝毫妄想分别执著都没有,他放下了。所以,好的他不会贪,不好的他也不会瞋恨,他的心永远保持清净平等觉,功夫得力了。更进一步,从一心不乱提升,心不颠倒,智慧开了。
智慧表现在哪里?表现在慈悲。慈悲心是从智慧里头生的,一般世间人的爱是从情识里头生的。慈悲是爱,根源不一样,慈悲的根源是智慧,智慧里面起的爱叫做慈悲,永恒不变。你侮辱我、害我、杀我,对你的爱心一丝毫没有减一分,这是慈悲。世间人,你爱我,我爱你,你恨我,我恨你,这不是慈悲,这是感情在作祟。所以世间人没有慈悲,他喜怒哀乐变化无常,他是意识心在做主。妄心,妄心是不定的,妄心是无常的,所以它起的作用不定,但是它起用是造业,业感果报,因此他有苦受,有乐受。善心善行他得的是乐受,恶心恶行他所感得的是苦受。这些原理原则你真正通达明了,宇宙之间这些事,理事因果你就都明白了。明白是智慧,明白你才知道怎么样解决,你解决的方法是正确的、是有效的。
世间人情识非常严重,坚固的执著。纵然有觉悟的人给他建议,告诉他,他迷得深,情执很重,他不能接受,总以为自己所想的、所思所做的是正确的。这些事情我们从历史上看得很多。再回头看看我们现实环境,我们的周边甚至於包括自己,又何尝不如是。如何能够学得诸佛菩萨那么样活活泼泼,游戏神通,得大自在。这个大自在要大智慧,没有大智慧就没有大自在,情识里头绝对不会有自在。
【或名摩尼髻。】
『髻』在经论里面表法很普遍,我们在前面读了很多,髻比高显,头发梳这个结都在头顶上,表高显。『摩尼』是梵语,意思是如意宝。在或髻这个表法的意思我们就懂了,用现在来讲,高度的自在如意,或者我们讲:圆满的自在如意。这个在世间有这么一种名词,没有事实,真的是有名无实。什么人能够得到圆满的自在如意,没有一丝毫缺陷的自在如意?只有如来果地。除了如来果地,你们想想看谁能够得到?这一种大自在,就是清凉大师在《华严经》上讲的无障碍的法界,理事无碍、事事无碍才是『摩尼髻』。所以如来的称号,这是果报,究竟圆满的果德,自性里头本来具足的。我们迷了,现在要怎么样学?祖师大德常常教导我们,放下你就自在了,这话正确。
障碍从哪里来的?放不下,你就产生障碍了。放不下的是什么?烦恼习气。烦恼习气里面头一个我执,我执的相就是自私自利,自私自利发展,贪而无厌,你哪里得自在?你怎么可能会有圆满?贪而无厌!所以佛在经上常常告诉我们知足常乐。菩萨要成佛,为什么先要去住兜率天?兜率是梵语,意思就是知足,菩萨知足了就成佛了。不知足,等觉菩萨还不足,为什么不足?他还有一品生相无明没破。那一品生相无明破了之后,再也没有动心,到此为止了;止就足了,足就止了。儒家讲知止,知止而后有定,定而后能安。我们今天求平安、求安定,这是果。安定前面是什么因?知足。你不知足,头一个你心不安,攀缘,念念都在攀缘,希望得到,实在讲那是一场空。人就这么迷惑,就这么颠倒,到死都不觉悟,真是贪而无厌。
今天这个世间人为什么身心不安,一生都生活在动荡忧虑不安之中?原因不知足。知足心就定了,有人说:人人都知足了,这个世界还会有进步吗?没错,人人都知足了,五浊恶世这个世界不会进步了,为什么?浊恶衰退了。这个东西衰退了,会有一个东西冒出来,那是什么?安定、繁荣、极乐的世界出现了,有什么不好?不知足造的是什么世界?浊恶的世界。现在人很担心唯恐浊恶不进步,浊恶再要进步的时候,这地球就毁灭了,世界走到末日了。
记住,佛在经上常讲「一切法从心想生」、「境随心转」。算命看相常常讲:相随心转、福随心转。世出世间没有一样东西不是随心转,心是主宰,能转,所有一切万物包括自己身体都是境界,都是所转。掌握了能转,一切都变成所转,你才能得大自在;不然的话,那的确太难了。我们学佛要学佛菩萨这个本事,要学佛菩萨这样的智慧,能不能学得成功?我们有信心,我们的本性,性德,智慧、德能、相好,本来与诸佛菩萨没有两样。正是马鸣菩萨所讲的,「本觉本有」,一定会恢复,「不觉本无」,一定会转过来。一般人讲断掉,其实不是断掉,断不掉的,转变。
烦恼转变成智慧,转变成菩提,生死转变成涅盘,这两个大的都能转,其他的鸡毛蒜皮怎么不能转?SARS的病毒转成最好的菌体,对人身体最有滋养,可以转过来!不能杀掉它,杀掉它,好坏统统都灭掉了,哪有这个道理!果然你能够灭掉,那你也是本事,佛没有这个能力。佛只能转变,而决定不能够消灭,正是科学家所讲的物质不灭、精神不灭,你没有办法消灭它。所以佛都是用转变,用能量加给它,它自然转变。这个方法把世出世间所有一切疑难杂症统统解决了。好,现在时间到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