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方广佛华严经 (第一0一八卷) 2003/4/22 澳洲净宗学院 档名:12-017-1018
诸位同学,我们接著看李长者《论》里面的问答:
「问曰:一切众生,本有不动智,何故不自应真常净,何故随染?」这个问问得很好,这个在佛门里面也是大问题,根本的问题,跟大乘教里面有些地方也提出问题,一切众生既然本来是佛,为什么会变成众生?这个意思一样的。真如本性本来是真常,为什么会起无明?无明什么原因起的?几时起的?这都是大问题,这是根本问题。在楞严会上,富楼那尊者就问过,世尊也有很精彩的答覆。这个地方这一问,确实跟楞严会上富楼那所问的,可以合起来看,但是这个地方讲的比经上讲得更清楚、更明白。佛说法确实简要详明,我们中下根性的人听不懂,长者这个开示对中下根性的人很契机,让他老人家来给我们解释。
问的意思,说一切众生本有不动智。这是真的,一点也不假,人人都有,真如本性;不动智就是真如,就是本性。本性里面本来具足圆满的智慧,圆满的德相,它是真的,不生不灭,不来不去,它为什么还会迷?「何故不自应真常净」,这个意思就是说,它自己应该是真、常、净,这是不动智的样子,它是真的,它不是假的,它是永恒的,它没有生灭,它不会改变,它是清净的,永远不会染污。「何故随染」,现在在六道里头随染缘。随染缘这就是欲界,或者我们以十法界来讲,三途六道是染缘,四圣法界是净缘,为什么?这个道理真的很难懂,我们也是经过这么多年的学习,现在对这个问题疑惑才算消除了。
在学佛过程当中,这个疑问也存在不少年,现在知道什么?这个染是染不上,不是真的染。我在过去讲经,用太阳眼镜做比喻,外面阳光强的时候我们戴个太阳眼镜,太阳眼镜是有色彩的,有红色的、有绿色的、有蓝色的、有黑色的。试问问:我们这个眼睛,把眼睛比作不动智,确确实实它是真常净,我们戴上这个眼镜,这个眼镜是染缘,我们的眼睛有没有被染污?没有。从这个比喻你去体会,我们的不动智有没有被污染?没有,有没有被障碍?没有。在凡夫看起来好像是有,其实没有。这一念不觉,而有无明;无明就是眼镜,有色眼镜,这个东西全是假的,不是真的,无明是生灭法。就佛学这些名词来说,八识五十一心所是生灭法,是有为法。我们根中之性,六根的根性是真如无为,诸位如果学过《百法明门》你就明白了。一切众生,这不是常说吗?在日常生活当中,真妄和合,有真有妄,真妄和合。只是凡夫迷,迷的时候就不知道自己有真,妄心作主。什么时候有人给你点破,这佛菩萨给我们点破,我们真的觉悟到,就不迷了。
《楞严经》上佛用的比喻,把妄识比作贼,小偷,把真性比作主人。主人如果认识这个人是小偷,小偷能力就没有了,不敢偷东西了,乖乖听话了。不认识他,他偷了你的,你不晓得东西到哪去了,不知道谁偷去了。你要认识贼,贼就无能了。这个意思就是:你认识无明、尘沙、见思,你认识它了,它不会起负面的作用,它会跟你合作,密切合作,成就你一切愿望,所以就变成成所作智,前五识就变成成所作智,第六意识就变成妙观察智,末那识就变成平等性智,连阿赖耶也转成大圆镜智。觉了,烦恼就是菩提,迷了,菩提就变成烦恼,烦恼跟菩提是一不是二。所以佛菩萨跟凡夫,说实在话,真的是无二无别,差在哪里?迷悟之间。所以,一念觉悟,众生成佛;一念迷惑,佛变众生。
这问得好,我们看长者的答。「答曰:一切众生,以此智故」,这个智就是根本智,「而生三界者」,这根本智随染缘,三界就是六道,随六道了。那个原因呢?下面我们要特别留意,「为智无性」,这一句话很重要,根本智无自性,性是体性,它没有体性,「不能自知是智非智善恶苦乐等法」。为什么?真如本性里头没有这个东西,没有是非,没有善恶。这个心,心是真、是常、是净。古人用镜子做比喻,心像一面镜子一样,镜子照,照得很清楚,它有没有分别智?它没有,所以它是平等的。它照外面境界在镜子里面现相,平等现相,它不会选择,这朵花很美我照你,那一堆牛粪很丑我不照你。不是的,平等。
我们要晓得真性,真性里头有见,它能见、能闻、能觉、能知。这个知,不是此地讲的是智非智、是善非善、是恶非恶,这个叫分别;它灵明觉知,它没有分别,它没有执著,它没有妄想。见闻觉知里面没有妄想分别执著,妄想分别执著是迷。这桩事情我们从哪里看?现代科学家做水结晶的实验,真的对我们了解佛法做了一个很大的帮助。这一滴水,现在我们知道它有见闻觉知,它有没有妄想分别执著?它没有。它如果有妄想分别执著,那就叫它做有情众生,它没有。没有的时候,我们从这个地方看到,你看它法性,这法性里头具足见闻觉知,这个就是根本智。根本智,《般若经》上讲的「般若无知」,这个无知就是根本智。无知不是什么都不晓得,什么都不晓得那就变成无明,无知跟无明不一样。
佛在经上讲,真性是灵知。大家常常念三时系念,三时系念本子很熟了,中峰禅师讲心,灵知心。世尊在《楞严经》上讲的,真性法尔具足见闻觉知。见闻觉知是我们的真心,这里头绝不掺杂妄想分别执著,掺杂妄想分别执著,就变成妄心,就叫识,就叫做缘虑心。这个地方要把它搞清楚、搞明白,为什么?这就在我们本身,不在外面。灵知心是什么?是我们的见性,我们六根举一根来说,《楞严经》上也是举见性来讲。你一根明了,其他统统都明了。见性,不生不灭,不来不去,不常不断,不一不异,不净不垢,它是真的,一念不觉而有无明。一念不觉而有无明怎么起来的?所以佛说,我们睁开眼睛第一念是眼识起作用,照得清清楚楚,第二念呢?第二念就是意识起作用,它开始分别,开始有执著。如果你能够保持第一念,不落在第二念,你就是佛,你就是如来,你就是法身菩萨。六道凡夫包括九法界的众生,他没有办法保住第一念,保持住第一念这就叫定功,甚深禅定功夫。
我们从水结晶的实验,我们能看出来,水没有分别、没有执著,它确实能见、能闻、能觉、能知,所以外面给它的讯息它能接受。善的讯息它自然是善的反应,它没有通过思考,恶的讯息它有恶的反应,这就叫随染净缘。在六道里面,随善恶缘。法性,我们从水的地方看到法性。法性无自性,它要有自性它就不会随缘,正因为它无自性,所以它能随一切缘;虽随一切缘,不能自知,这个不能自知就是它没有妄想分别执著。我们今天讲自知是妄想分别执著,它没有,它只有反应。你给它善的讯息,它自然是善的反应,给它恶的讯息,它自然是恶的反应,这个叫知。所以它这个知的意思跟我们一般概念上知又不一样,我们概念上这个知是意识里头的知,我们讲知识,它不是的。它是本性,它是本能,自自然然的反应,不通过妄想分别执著,纯自然的反应。佛经上讲法尔如是,它本来就是这样的。
人心清净,住佛净土,居住在里面的大众,我们在佛经上读过,有些世界(不是多数)纯一清净,那个地方的居民纯一清净,因此他所居住的报土变成净土,一丝毫的染污都没有,物质都结晶为珍宝。无量珍宝庄严,有光、有色、有香、有味,它是自然的,色香味是自然的,纯真的。我们今天所看到的色香味已经变质了,为什么变质?我们的心不净,我们的心不善,变了。
我们这个世间常常有瘟疫流行,现在有一些地区正在流行非典型的肺炎,这个在中国人讲,瘟疫。瘟疫从哪里来的?佛经里面的答覆,你想想有没有道理?「一切法从心想生」、「唯心所现,唯识所变」,这是总的原则、总的原理。瘟疫、传染病真的唯心所现,什么样的心?不善的心,不善的业。先有不善的心,然后才造不善的业,境界现前,这是不善的果报。佛常常跟我们讲这些事实真相。我们回心向善,修自己的净业,所有一切不善的果报自然消除。这个世间,人也知道断恶修善,但是恶断不干净,善修学得很有限度,所以千百年来,这些灾害一波一波,年年都有。哪一年没有瘟疫?年年都有。瘟疫,这讲传染病,最容易发生的季节,一般都是在清明前后,这一次也是在清明前后,它的时间一般大概是一个月,很少数能够延续到两个月。这些道理,经典上给我们说的,确实可以给我们做参考。许多同学问我怎么样防范,我告诉大家,最好的防范是「修清净心、修慈悲心」。清净慈悲能化解一切灾难,把这个世间所有一切物质的结晶,都转变成非常美好,灾难就没有了。
我们看到报告,在实验室里头,两个玻璃管装同样的水,自来水。同样的水,一个贴上「爱、感谢」,一个贴上「恨、讨厌」,都是用英文字母写的,贴在这个玻璃瓶里面,过几个小时,在显微镜底下看这两个瓶子水的结晶,它就不一样。这水能认识字吗?他们说:会,会认识。字是符号!它怎么会起变化?产生变化的原因,我们想到还是人的意念,「爱、感谢」这是好的正面的一个意念,「瞋恨、厌恶」这是不善的意念。实际上,这个符号里头有人意念在里头;如果没有意念在里面,这符号是空的符号,我相信它不会起作用。创造文字的时候,已经在这个文字里头给它意念了,使用文字的时候,跟自己这个意念,符号跟自己意念相结合,把这个讯息传给水,它就自然起变化。我们想想是不是这个道理?
长者在此地说,「为智无性」,根本智无自性,它不能自知是智非智、是善非善、是恶非恶、是苦非苦、是乐非乐,它没有这个意念。这个意念我们说过,这统统是妄想分别执著,它没有;它没有,那个智是平等法,智是清净法、是平等法,所以能随一切缘,随缘现一切相。如果扩大来讲,十法界依正庄严都是它现的、都是它变的,它随缘。它随净缘,变现出净土;随染缘,它变成秽土,它本身有没有净秽?本身决定没有。它是活的,随缘随著变。
后面这句话说得好,「为智体无性,但随缘现」。根本智,自己的自性本具的般若智慧,无自性,无自性的性是真性,但随缘现,随缘现相,就如同我们在显微镜里面看到水的结晶,随缘现相。「如空谷响,应物成音」,这是举个比喻,空谷,响是什么?回音。我们在山谷长啸一声,你立刻就听到回音,为什么它有回音?它无心,它无自性,我们长啸一声是给它的讯息,它立刻就反射回来。智体无性亦如是!「但应缘分别」,这个应是外面有感,它自然就有应,应缘里头要起分别,这无明就生了。应缘分别就是《楞严经》上佛所讲的「知见立知」,知见是应缘,立知是分别,所以跟经合起来看,意思你就明了了。
才有分别,执著跟著来了,什么东西?「痴爱随起」,非常非常微细,动了念头。顺自己意思的,贪爱就起来了,不顺自己的意思,瞋恚就起来了,贪爱、瞋恚统统用个痴爱,全部都概括了。「因痴爱故,即我所病生」。我所是执著,执著愈来愈严重,真的生病了。我们要问:智体有没有生病?智体没有。像我们戴眼镜,所有一切毛病都在镜片上,与眼睛不相干,都在镜片上。镜片比喻作八识五十一心所,比喻作一切有为法,与真如无为真的没有干涉,但是真如无为随著它起作用,随它的缘。它变饿鬼、畜生也好,它变人天也好,它变声闻缘觉也好,它变佛菩萨也好,绝对不会起一个念头。这是讲法界的缘起,世间人讲生命的缘起,这段是讲这个道理。所有一切的病都是妄识,跟自性没关系,自性随缘,自性无性。
「有我所故,自他执业便起」。业是活动,执著有自己、有他,自他对立了,这个念头起来了,而且执著这一个念头;有自有他,分别自、分别他,执著自、执著他。「因执取故,号曰末那」,在佛教的名词叫末那识。末那的意思就是执取,我们说得粗一点,就是我常讲的,你对於一切境界有控制的念头、有占有的念头。这个念头是俱生烦恼,不是学来的。我们仔细观察五、六个月大的婴儿,就有这个现象,你细心观察,观察出他有控制的念头、他有占有的念头。到七、八个月小孩会爬了,不会走路也不会说话,他会爬。两个小孩在一起,你放一个糖,或者放个玩具,你看他就要争;被别人拿去了,你看那一个他就哭,非常明显的控制占有的念头起来了。这没人教他,这是佛法讲俱生烦恼,没有人教的。怎么会有这种现象?过去生中的习气。
无量劫来生生世世在六道里头舍身受身,生生死死、死死生生,搞这个把戏,带著严重的习气。带这个习气,现在有一些科学家证明了,他们用催眠的方法,让这个人在催眠状态之中。实际上催眠跟禅定非常接近,这个催眠师在旁边指导他,你看先让他把身体放松,然后把情绪放松,统统放松之后,逐渐逐渐引导他,就是不能让他有妄想,让他的念头跟著指引的人,一个念头,一个念头就是禅定。他能够回到过去世,你问他,他能够把过去世那些事情都给你说出来,他回到那个时候。当他催眠醒过来之后你问他,他什么都不知道,你把他东西记录下来,现在记录用录音,这个方法很好,听听确实是他自己说出来的,他并不知道,过去生中生生世世。这说明什么?说明佛法里面讲的俱生烦恼,不是这一生学的,过去生中的习气,会带到这一生当中来。
「以末那执取故,名之为识」,这就是法相唯识里所立的名词,八识五十一个心所。心所法就是识起用,它起作用称之为心所法。「因识种子,生死相续。以生死故,众苦无量。」阿赖耶识里面含藏著种子,这个种子是什么?种子就是习气,用我们现在的话来说,现在人叫做潜意识,也就是一般人所讲的印象。我看到的,我们常讲你心里落了个印象。印象很深,这个种子的力量就很强。如果你不是很注意的话,你所看到的,你的印象很薄弱;特别注意的话,那个印象就特别深刻、特别强,这个在佛法里叫种子。这种印象不管强与弱,真的是存在的时间非常长久,保存的时间太长久了,生生世世都会带去。我们一般人都有作梦的经验,梦中有许多境界都不是这一生遇到的事情,为什么会有这些境界发生?过去生中的事情,你睡眠的时候你控制不了,阿赖耶识的种子随时起现行,梦境是这么回事情。它有道理的,不是没有道理的,没有道理为什么会作梦。
为什么你做的梦跟他做的梦不一样?每个人阿赖耶识里头含藏种子不一样,每个人过去生中生生世世你所落的印象不一样。因为这个东西,它就有生死相续,就有六道轮回;善的印象变现出三善道的境界,恶的印象变成三恶道的境界。外面境界是法性,法性无自性,随缘现相。所以依正庄严从哪来的?自己变现的,离开自己没有一法可得,这是事实真相。你有生死,你有轮回,苦来了,三苦八苦统统来了。现在时间到了,我们讲到此地。
诸位同学,我们接著看下面的文:
「以苦无量,方求不苦之道。迷不知苦者,不能发心。知苦求真者,还是本智。会苦缘故,方能知苦」,我们看这几句。众生在六道里头,时间久了,受的苦难多,这样他就有求离苦这个念头。想离开苦难的环境,想求一个没有苦的处所,这个念头就发生了。如果迷得很深,还不知道六道之苦,那他这个念头生不起来,他不能发心。所以芸芸众生当中,有感觉得很苦,求不苦之道那个念头非常勇猛强烈,他就成功了。近代最明显的一个例子,谛闲老和尚那个当锅漏匠的徒弟,非常好的例子。他知道苦,他一生苦头吃够了,听说有个不苦极乐的地方,他没有第二念,一心希求。三年多,不到四年的时间,他成功了,这个明显的例子。
第二个例子,这都是民国年间的,东北极乐寺,哈尔滨,吉林哈尔滨极乐寺修无师,他在没有出家之前是做泥水匠的,不认识字,生活非常苦,出家之后一心希求不苦之道。听说有极乐世界,听说有阿弥陀佛,念佛可以往生,他没有怀疑,没有犹豫,一心念佛。你看他在戒坛期间,表演给大家看,自在往生,预知时至,没有病苦。修无师坐著往生的,锅漏匠站著往生的,都是不认识字,吃尽苦头,对人间没有一丝毫留恋。你要问他怎么成功的,就这么成功的。有些人学佛念佛,念了几十年,消息都没有,走的时候还迷惑颠倒,什么原因?苦头没有吃够,对这个世间还有贪恋,坏在这里。所以世尊在入灭之前,留给我们的遗教教我们「以苦为师」,我们想想有没有道理。那种困苦艰难不是坏事,苦头吃够了,他真的觉悟过来了,他往生到极乐世界去作佛了,好事。现在在这个世间让你天天享福,你就觉得这是好事,来生之后堕三途,才晓得这不是好事。
昨天早晨,行师问我一句话,《地藏经》上讲的「世尊知苦乐法」这一句。这一句了不起,谁知苦乐法?我们刚才讲了两个例子。现在让你吃尽苦头,你觉悟了,你一心一意到极乐世界去了,这真知乐。苦后面有大乐,世间人不知道。现在给你五欲六尘的享受,给你名闻利养的享受,你很得意,来世堕三途地狱,原来这一点乐将来得大苦。这个事情只有佛知道,佛清楚。佛教我们以苦为师,他自己给我们示范,佛陀当年在世,一生三衣一钵,日中一食,树下一宿,教我们这一生能吃苦,往后生生世世得大乐。谁知道?
我们在《梵网经》里面,佛透露了一个讯息,他这一次到这个世间,到我们人世间来示现成佛是第八千次。这我们就晓得,释迦牟尼佛是来表演的,他有没有苦乐?他没有。世间人的受,苦乐忧喜舍,佛统统断掉了,他无时不自在,无处不自在,什么样生活方式他都是得大自在。只是我们凡夫因为有妄想分别执著,以为他在受苦。我们凡夫以为在这个世间拥有财富,拥有一些物质精神享受,以为这是乐。每个人苦乐的感受不一样,苦乐的理念不相同,我们认为这是乐,觉悟的人认为这是苦,为什么?你有控制的念头,你有占有的念头,你有欲望,这些迷惑颠倒造业,会感召得生生世世的不如意。所以佛讲世间人这个乐,乐是苦因,只有真正知苦,他才能求不苦之道,「迷不知苦者,不能发心」。
下面这一句,这一句很重要。「知苦求真者,还是本智。会苦缘故,方能知苦。不会苦缘,不能知苦」。会是体会到,你真正体会苦的缘,你才能知苦,你不能体会,你怎么会知道苦?「知苦缘故,方能发心,求无上道。」苦从哪里来的?缘生的。世出世间一切法总离不开缘,所以佛法不讲因,它讲缘,为什么不讲因?因统统具足,每一个众生十法界的因都具足,你要想到哪一个法界,看你的缘足不足。所以佛讲缘生,他不讲因生,道理在此地。
因缘生法,缘很重要,我们一切众生都有本智,根本智。根本智是成佛的真因,念佛成佛,念佛是成佛最亲的一个缘,怎么晓得?佛在经上常说的,「一切法从心想生」,这个心想是缘。你本来是佛,本智是佛,不动智佛,本智是佛,你现在又念念在念佛,哪有不成佛的道理。阿弥陀佛是谁?是自己!阿弥陀佛这一句是梵语,翻成中国意思是无量觉,根本智起作用就是无量觉,所以古德说「阿弥陀佛就是我心,我心就是阿弥陀佛;此方即是净土,净土即是此方」,这个话讲的是真话,不是假话。问题是你听不懂,你果然听懂了,你会了,你不难入这个境界。这个境界是弥陀净土,取弥陀净土不难。「名号品」我们读完之后,你就晓得诸佛法界里面的真相,所以缘重要。
善导大师在《观无量寿经》上品上生那一段里面讲得好,「三辈九品总在遇缘不同」。实际上不仅三辈九品,世出世法会不会、成不成,又何尝不是遇缘不同!学佛,在理上讲,只要你通达明了,只要你会,无论什么境界都是好道场,都是帮助你成就的。法门平等,境缘也平等,这会才行,不会那才要选择,才要执著。所以诸佛菩萨、祖师大德为了接引初学,必须给你安排一个好的修学环境。什么叫好的修学环境?这个环境能够远离一切不善的缘在诱惑你,你受不了!所以选择山林人迹罕至之处,建立一个简简单单的茅蓬。
释迦牟尼佛当年接受国王大臣的供养,他们提供园林。我们知道僧团人众很多,还有一些在家居士临时来的,园林很广大,房舍不多。这么多人在里面住,搭小茅蓬,很简陋。这个教育的意义很深,告诉你这不是长住之处,不是你永久居住之处,临时栖身之所,你一定要在短时间自己修行成功。不像后世,后世,你看在五五百年里面有一段叫塔庙坚固,大家怎么样?大家盖庙,盖庙有功德。
所以诸位想想五五百年,第一个五百年「戒律坚固」,戒律是道德,真的是有道有德,大家心安住在道德上;第二个五百年「禅定坚固」;第三个五百年「多闻坚固」,多闻是在经教上下功夫,通宗通教;第四个五百年「塔庙坚固」,大家盖庙;第五个五百年,佛说「斗争坚固」。我们现在是五五百年之后,现在这个时代是斗争坚固,如果这个道场不斗争了,那释迦牟尼佛这个话不就是妄语吗?所以今天到处斗争,正常,释迦牟尼佛早就说过了。这个道场不斗争很奇怪。这是佛在经上讲的,以五百年做一个阶段。
我们怎样在末法时期,五五百年之后,自己还想能有成就,要高度的觉悟,要真正知苦。所以生活苦一点,好!没有留恋。过去寺院丛林,寺庙是国家建的,大富长者建的,提供给修行人,做为修行养道的场所,所以叫道场,但是物质生活依旧还是很清苦。居住的环境,诸位晓得从前寺院庵堂叫寮房,不叫宿舍,叫寮房。大家住的是什么?叫广单,我们现在叫通铺,不是一个人一个房间,两三人一个房间不可以。实在说,道场是磨炼你的,不能让你吃饱,也不能让你睡好,你才知道苦。老和尚、常住、教授和尚、维那和尚,天天在折磨你。诸位读读《禅林宝训》,你就知道了,你看从前道场这些祖师大德折磨人,就是给你苦头受,让你在这里常常能够生起知苦,求出离之心,用意在这里。现在这个社会不可以了,现在这个社会要这样,人家要告你,你虐待人,你侵犯人权,这还得了吗?年头变了,佛菩萨、祖师大德再来想帮你忙,帮不上,这个时代环境不许可。
所以在这个时代,想在一生了生死出三界真不容易,从前祖师大德、善知识还能助你一臂之力,现在没有了,现在完全要靠自己,自觉自发。谁也不能够管谁,谁也不能够侵犯谁,干涉谁,不可以的。这个事情是好是坏?表面上看是好事,再深入一看,不好!把这一生得度的缘断掉了。但是许许多多众生在这个环境里茫然无知,这就是不会苦缘,不能知苦,没有出苦的念头。遇到佛法了,虽然知道佛法好,学习的心不真诚,不恳切。换句话说,你这一生怎么修,这个修的功夫都达不到出离的水平,还是出不去。烦恼习气不要说断,断太难了,控制住都办不到。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条件,叫带业往生。他的条件是烦恼习气你自己能控制得住,确实是没断,但是怎么样?不发作,佛经里头术语叫不起现行,我们现在人讲不发作。你是有烦恼习气,你这个佛号有力量,把烦恼完全伏住、控制住,这样才能往生。在这一段里面,长者就是告诉我们,说出这个真相,知苦发心,那个心是真,他这一生有出离的希望;不知苦,纵然发心都很难出离。
底下说,「有种性菩萨,以宿世先已知苦发心」,这后头还有信解,他发心信,他发心能信能解,这是什么?过去生中,我们常讲过去生中善根深厚,这一生虽然没有遇到什么大苦,他一接触佛法,他能信能解,他能发心。这是过去生中,不是这一生,他一定是吃足了苦头,过去生中曾经发心。发心为什么不能成就?临终的时候可能业障现前,遇到障缘一念错了,障缘总离不开贪瞋痴,对世间人事物只要有一样心里面念著放不下,他就走不了,很可怕。学道之人对於世出世间一切法,决定不能有丝毫贪恋,不能不懂。有一丝毫贪恋,有一丝毫舍不得,都是障碍你不能往生的因素。什么都要舍,什么都要放下。我们在这边建立这个道场,这也有二、三十年我们收集这些典籍,不是自受用的。自己在研究经教,讲经教学偶然参考一下,这是带来这点方便,主要是供众的,没有一点点贪恋。要知道生不带来,死不带去,这个念头要常常在心里头。无论什么东西不能有一丝毫贪恋,不是到临终时候才放下,现在就要放下,一点罣碍都没有,你来去才自在。有一点罣碍麻烦就大了,什么都要放下,我们这一生当中出离才真有把握。我一生所求的就是这个,自己在跟自己找障碍,那你不就错了吗?
一切的作为为众生,为正法久住。念念当中要常常想到接班的人,后继有人,这样才能真正做到护法。什么样的人来接班?悟入佛的境界,不悟入佛的境界让他来接班,那你对不起他。为什么?他会造罪业,他会破坏佛法、会障碍佛法。那你不是叫他来接班,送他到阿鼻地狱吗?觉悟的人,怎么能忍心做这个事情!所以,什么人能接班?真正觉悟了,没有私心。我们常常说的,自私自利放下了,名闻利养放下了,五欲六尘的享受放下了,贪瞋痴慢放下了,这种人是接班人。但是今天要找这样的人不容易,到哪里去找?从前李老师告诉我,还是有一个方法,什么方法?求感应,求佛加持。至诚感通,佛菩萨会送人来。只要你的心正、行正,肯定有感应。一切为苦难众生,为苦难众生自己才能真正成就。一个人自私自利,什么都为自己,心量狭小,他不会有成就的,他智慧不会开的,顶多一点小聪明而已,不开智慧。
所以《华严经》上讲,大心凡夫。他的思想、他的见解、他的行为,无一不是为一切苦难众生,不分国家界限,不分种族,不分宗教;这个人,缘要殊胜,肯定他是一切众生的真善知识。这个其他宗教里面讲救世主,在佛法里面讲菩萨应化来的,在此地做种种示现,教化众生,帮助众生转迷为悟,转恶为善,转敌对为朋友,转冤家为亲家,转凡为圣。肯定他来给我们做这个榜样,身教,现身说法。没有一点私心,没有一点私利,确确实实做到「无我相,无人相,无众生相,无寿者相」,心决定是跟真诚、清净、平等、正觉、慈悲相应。佛门里讲这是大善根,长者讲有种性的菩萨,过去生中是善根深厚,他能发心,他能信能解。
「信解种强者」,这就是善根种子强,「虽受人天乐果,亦能发心求无上道」,这是过去生中善根深厚的人,他的菩提种子有力量,很强。所以他虽然受人天福报,没有受过什么苦难,他能发心,他能求无上道,他在这一生当中能给我们示现成就,这个我们常讲再来人。虽然不是真正再来人,他一接触到佛法之后,基於过去生中深厚的善根,他在这一生当中能够转业力为愿力,他的愿力超过了他的业力,等於乘愿再来,这种人肯定成就。
后面,大师在这里做了个总结,「是故因智随迷,因智随悟」。这个智是根本智,前面讲了这么多,我们如果真的懂得,明白一些,我们就晓得,六道众生里面,迷而不觉、觉而不迷是怎么回事情?都离不了根本智。因智随迷,是在根本智上立知,《楞严经》上讲的「知见立知」,你迷了,你随顺迷情,苦头受尽的时候,还是因智觉悟,本觉里面的灵知它在起作用。所以佛菩萨在大乘经上常讲「迷悟不二」,这话什么意思?迷悟之本都是根本智。迷的时候,根本智不起作用;根本智起作用,觉悟了。
一定要晓得,根本智就是我们的六根根性,只要不用八识五十一心所就是的。这个说法,初学的同学恐怕难懂,不容易体会,我们再说白一点。第六意识是分别,第七识末那是执著,第八识是落印象。所以佛门你看宗门参禅,教人离心意识参,叫参究,不叫研究。世间人讲研究,研究他是没有离开心意识,他用心意识;用心意识叫研究,不用心意识叫参究,差别在此地。教下里面,你看善财童子五十三参,参学,只要看到参,就不能用心意识。换句话说,不能用分别,不能用执著,不可以落印象。
参学好比用镜子,用心如镜,照外面的一切万物不留痕迹,正在照的时候也不留痕迹。研究,研究像照相机一样,它里头有底片,照一个落一个印象,照一个又落一个印象,就是它有分别、有执著,落印象。研跟参不同的地方在这里。佛门不管哪一宗哪一派都跟你讲的参究,不是研究,参究、参学。所以参用根本智,悟后得智。研究落在意识里头,没有根本智;没有根本智,哪来的后得智!所以佛经上讲,他只是世智辩聪,没有真智慧,根本智、后得智是真智慧。今天时间到了,我们就讲到此地。
诸位同学,我们接著看李长者《论》里面的问答:
「问曰:一切众生,本有不动智,何故不自应真常净,何故随染?」这个问问得很好,这个在佛门里面也是大问题,根本的问题,跟大乘教里面有些地方也提出问题,一切众生既然本来是佛,为什么会变成众生?这个意思一样的。真如本性本来是真常,为什么会起无明?无明什么原因起的?几时起的?这都是大问题,这是根本问题。在楞严会上,富楼那尊者就问过,世尊也有很精彩的答覆。这个地方这一问,确实跟楞严会上富楼那所问的,可以合起来看,但是这个地方讲的比经上讲得更清楚、更明白。佛说法确实简要详明,我们中下根性的人听不懂,长者这个开示对中下根性的人很契机,让他老人家来给我们解释。
问的意思,说一切众生本有不动智。这是真的,一点也不假,人人都有,真如本性;不动智就是真如,就是本性。本性里面本来具足圆满的智慧,圆满的德相,它是真的,不生不灭,不来不去,它为什么还会迷?「何故不自应真常净」,这个意思就是说,它自己应该是真、常、净,这是不动智的样子,它是真的,它不是假的,它是永恒的,它没有生灭,它不会改变,它是清净的,永远不会染污。「何故随染」,现在在六道里头随染缘。随染缘这就是欲界,或者我们以十法界来讲,三途六道是染缘,四圣法界是净缘,为什么?这个道理真的很难懂,我们也是经过这么多年的学习,现在对这个问题疑惑才算消除了。
在学佛过程当中,这个疑问也存在不少年,现在知道什么?这个染是染不上,不是真的染。我在过去讲经,用太阳眼镜做比喻,外面阳光强的时候我们戴个太阳眼镜,太阳眼镜是有色彩的,有红色的、有绿色的、有蓝色的、有黑色的。试问问:我们这个眼睛,把眼睛比作不动智,确确实实它是真常净,我们戴上这个眼镜,这个眼镜是染缘,我们的眼睛有没有被染污?没有。从这个比喻你去体会,我们的不动智有没有被污染?没有,有没有被障碍?没有。在凡夫看起来好像是有,其实没有。这一念不觉,而有无明;无明就是眼镜,有色眼镜,这个东西全是假的,不是真的,无明是生灭法。就佛学这些名词来说,八识五十一心所是生灭法,是有为法。我们根中之性,六根的根性是真如无为,诸位如果学过《百法明门》你就明白了。一切众生,这不是常说吗?在日常生活当中,真妄和合,有真有妄,真妄和合。只是凡夫迷,迷的时候就不知道自己有真,妄心作主。什么时候有人给你点破,这佛菩萨给我们点破,我们真的觉悟到,就不迷了。
《楞严经》上佛用的比喻,把妄识比作贼,小偷,把真性比作主人。主人如果认识这个人是小偷,小偷能力就没有了,不敢偷东西了,乖乖听话了。不认识他,他偷了你的,你不晓得东西到哪去了,不知道谁偷去了。你要认识贼,贼就无能了。这个意思就是:你认识无明、尘沙、见思,你认识它了,它不会起负面的作用,它会跟你合作,密切合作,成就你一切愿望,所以就变成成所作智,前五识就变成成所作智,第六意识就变成妙观察智,末那识就变成平等性智,连阿赖耶也转成大圆镜智。觉了,烦恼就是菩提,迷了,菩提就变成烦恼,烦恼跟菩提是一不是二。所以佛菩萨跟凡夫,说实在话,真的是无二无别,差在哪里?迷悟之间。所以,一念觉悟,众生成佛;一念迷惑,佛变众生。
这问得好,我们看长者的答。「答曰:一切众生,以此智故」,这个智就是根本智,「而生三界者」,这根本智随染缘,三界就是六道,随六道了。那个原因呢?下面我们要特别留意,「为智无性」,这一句话很重要,根本智无自性,性是体性,它没有体性,「不能自知是智非智善恶苦乐等法」。为什么?真如本性里头没有这个东西,没有是非,没有善恶。这个心,心是真、是常、是净。古人用镜子做比喻,心像一面镜子一样,镜子照,照得很清楚,它有没有分别智?它没有,所以它是平等的。它照外面境界在镜子里面现相,平等现相,它不会选择,这朵花很美我照你,那一堆牛粪很丑我不照你。不是的,平等。
我们要晓得真性,真性里头有见,它能见、能闻、能觉、能知。这个知,不是此地讲的是智非智、是善非善、是恶非恶,这个叫分别;它灵明觉知,它没有分别,它没有执著,它没有妄想。见闻觉知里面没有妄想分别执著,妄想分别执著是迷。这桩事情我们从哪里看?现代科学家做水结晶的实验,真的对我们了解佛法做了一个很大的帮助。这一滴水,现在我们知道它有见闻觉知,它有没有妄想分别执著?它没有。它如果有妄想分别执著,那就叫它做有情众生,它没有。没有的时候,我们从这个地方看到,你看它法性,这法性里头具足见闻觉知,这个就是根本智。根本智,《般若经》上讲的「般若无知」,这个无知就是根本智。无知不是什么都不晓得,什么都不晓得那就变成无明,无知跟无明不一样。
佛在经上讲,真性是灵知。大家常常念三时系念,三时系念本子很熟了,中峰禅师讲心,灵知心。世尊在《楞严经》上讲的,真性法尔具足见闻觉知。见闻觉知是我们的真心,这里头绝不掺杂妄想分别执著,掺杂妄想分别执著,就变成妄心,就叫识,就叫做缘虑心。这个地方要把它搞清楚、搞明白,为什么?这就在我们本身,不在外面。灵知心是什么?是我们的见性,我们六根举一根来说,《楞严经》上也是举见性来讲。你一根明了,其他统统都明了。见性,不生不灭,不来不去,不常不断,不一不异,不净不垢,它是真的,一念不觉而有无明。一念不觉而有无明怎么起来的?所以佛说,我们睁开眼睛第一念是眼识起作用,照得清清楚楚,第二念呢?第二念就是意识起作用,它开始分别,开始有执著。如果你能够保持第一念,不落在第二念,你就是佛,你就是如来,你就是法身菩萨。六道凡夫包括九法界的众生,他没有办法保住第一念,保持住第一念这就叫定功,甚深禅定功夫。
我们从水结晶的实验,我们能看出来,水没有分别、没有执著,它确实能见、能闻、能觉、能知,所以外面给它的讯息它能接受。善的讯息它自然是善的反应,它没有通过思考,恶的讯息它有恶的反应,这就叫随染净缘。在六道里面,随善恶缘。法性,我们从水的地方看到法性。法性无自性,它要有自性它就不会随缘,正因为它无自性,所以它能随一切缘;虽随一切缘,不能自知,这个不能自知就是它没有妄想分别执著。我们今天讲自知是妄想分别执著,它没有,它只有反应。你给它善的讯息,它自然是善的反应,给它恶的讯息,它自然是恶的反应,这个叫知。所以它这个知的意思跟我们一般概念上知又不一样,我们概念上这个知是意识里头的知,我们讲知识,它不是的。它是本性,它是本能,自自然然的反应,不通过妄想分别执著,纯自然的反应。佛经上讲法尔如是,它本来就是这样的。
人心清净,住佛净土,居住在里面的大众,我们在佛经上读过,有些世界(不是多数)纯一清净,那个地方的居民纯一清净,因此他所居住的报土变成净土,一丝毫的染污都没有,物质都结晶为珍宝。无量珍宝庄严,有光、有色、有香、有味,它是自然的,色香味是自然的,纯真的。我们今天所看到的色香味已经变质了,为什么变质?我们的心不净,我们的心不善,变了。
我们这个世间常常有瘟疫流行,现在有一些地区正在流行非典型的肺炎,这个在中国人讲,瘟疫。瘟疫从哪里来的?佛经里面的答覆,你想想有没有道理?「一切法从心想生」、「唯心所现,唯识所变」,这是总的原则、总的原理。瘟疫、传染病真的唯心所现,什么样的心?不善的心,不善的业。先有不善的心,然后才造不善的业,境界现前,这是不善的果报。佛常常跟我们讲这些事实真相。我们回心向善,修自己的净业,所有一切不善的果报自然消除。这个世间,人也知道断恶修善,但是恶断不干净,善修学得很有限度,所以千百年来,这些灾害一波一波,年年都有。哪一年没有瘟疫?年年都有。瘟疫,这讲传染病,最容易发生的季节,一般都是在清明前后,这一次也是在清明前后,它的时间一般大概是一个月,很少数能够延续到两个月。这些道理,经典上给我们说的,确实可以给我们做参考。许多同学问我怎么样防范,我告诉大家,最好的防范是「修清净心、修慈悲心」。清净慈悲能化解一切灾难,把这个世间所有一切物质的结晶,都转变成非常美好,灾难就没有了。
我们看到报告,在实验室里头,两个玻璃管装同样的水,自来水。同样的水,一个贴上「爱、感谢」,一个贴上「恨、讨厌」,都是用英文字母写的,贴在这个玻璃瓶里面,过几个小时,在显微镜底下看这两个瓶子水的结晶,它就不一样。这水能认识字吗?他们说:会,会认识。字是符号!它怎么会起变化?产生变化的原因,我们想到还是人的意念,「爱、感谢」这是好的正面的一个意念,「瞋恨、厌恶」这是不善的意念。实际上,这个符号里头有人意念在里头;如果没有意念在里面,这符号是空的符号,我相信它不会起作用。创造文字的时候,已经在这个文字里头给它意念了,使用文字的时候,跟自己这个意念,符号跟自己意念相结合,把这个讯息传给水,它就自然起变化。我们想想是不是这个道理?
长者在此地说,「为智无性」,根本智无自性,它不能自知是智非智、是善非善、是恶非恶、是苦非苦、是乐非乐,它没有这个意念。这个意念我们说过,这统统是妄想分别执著,它没有;它没有,那个智是平等法,智是清净法、是平等法,所以能随一切缘,随缘现一切相。如果扩大来讲,十法界依正庄严都是它现的、都是它变的,它随缘。它随净缘,变现出净土;随染缘,它变成秽土,它本身有没有净秽?本身决定没有。它是活的,随缘随著变。
后面这句话说得好,「为智体无性,但随缘现」。根本智,自己的自性本具的般若智慧,无自性,无自性的性是真性,但随缘现,随缘现相,就如同我们在显微镜里面看到水的结晶,随缘现相。「如空谷响,应物成音」,这是举个比喻,空谷,响是什么?回音。我们在山谷长啸一声,你立刻就听到回音,为什么它有回音?它无心,它无自性,我们长啸一声是给它的讯息,它立刻就反射回来。智体无性亦如是!「但应缘分别」,这个应是外面有感,它自然就有应,应缘里头要起分别,这无明就生了。应缘分别就是《楞严经》上佛所讲的「知见立知」,知见是应缘,立知是分别,所以跟经合起来看,意思你就明了了。
才有分别,执著跟著来了,什么东西?「痴爱随起」,非常非常微细,动了念头。顺自己意思的,贪爱就起来了,不顺自己的意思,瞋恚就起来了,贪爱、瞋恚统统用个痴爱,全部都概括了。「因痴爱故,即我所病生」。我所是执著,执著愈来愈严重,真的生病了。我们要问:智体有没有生病?智体没有。像我们戴眼镜,所有一切毛病都在镜片上,与眼睛不相干,都在镜片上。镜片比喻作八识五十一心所,比喻作一切有为法,与真如无为真的没有干涉,但是真如无为随著它起作用,随它的缘。它变饿鬼、畜生也好,它变人天也好,它变声闻缘觉也好,它变佛菩萨也好,绝对不会起一个念头。这是讲法界的缘起,世间人讲生命的缘起,这段是讲这个道理。所有一切的病都是妄识,跟自性没关系,自性随缘,自性无性。
「有我所故,自他执业便起」。业是活动,执著有自己、有他,自他对立了,这个念头起来了,而且执著这一个念头;有自有他,分别自、分别他,执著自、执著他。「因执取故,号曰末那」,在佛教的名词叫末那识。末那的意思就是执取,我们说得粗一点,就是我常讲的,你对於一切境界有控制的念头、有占有的念头。这个念头是俱生烦恼,不是学来的。我们仔细观察五、六个月大的婴儿,就有这个现象,你细心观察,观察出他有控制的念头、他有占有的念头。到七、八个月小孩会爬了,不会走路也不会说话,他会爬。两个小孩在一起,你放一个糖,或者放个玩具,你看他就要争;被别人拿去了,你看那一个他就哭,非常明显的控制占有的念头起来了。这没人教他,这是佛法讲俱生烦恼,没有人教的。怎么会有这种现象?过去生中的习气。
无量劫来生生世世在六道里头舍身受身,生生死死、死死生生,搞这个把戏,带著严重的习气。带这个习气,现在有一些科学家证明了,他们用催眠的方法,让这个人在催眠状态之中。实际上催眠跟禅定非常接近,这个催眠师在旁边指导他,你看先让他把身体放松,然后把情绪放松,统统放松之后,逐渐逐渐引导他,就是不能让他有妄想,让他的念头跟著指引的人,一个念头,一个念头就是禅定。他能够回到过去世,你问他,他能够把过去世那些事情都给你说出来,他回到那个时候。当他催眠醒过来之后你问他,他什么都不知道,你把他东西记录下来,现在记录用录音,这个方法很好,听听确实是他自己说出来的,他并不知道,过去生中生生世世。这说明什么?说明佛法里面讲的俱生烦恼,不是这一生学的,过去生中的习气,会带到这一生当中来。
「以末那执取故,名之为识」,这就是法相唯识里所立的名词,八识五十一个心所。心所法就是识起用,它起作用称之为心所法。「因识种子,生死相续。以生死故,众苦无量。」阿赖耶识里面含藏著种子,这个种子是什么?种子就是习气,用我们现在的话来说,现在人叫做潜意识,也就是一般人所讲的印象。我看到的,我们常讲你心里落了个印象。印象很深,这个种子的力量就很强。如果你不是很注意的话,你所看到的,你的印象很薄弱;特别注意的话,那个印象就特别深刻、特别强,这个在佛法里叫种子。这种印象不管强与弱,真的是存在的时间非常长久,保存的时间太长久了,生生世世都会带去。我们一般人都有作梦的经验,梦中有许多境界都不是这一生遇到的事情,为什么会有这些境界发生?过去生中的事情,你睡眠的时候你控制不了,阿赖耶识的种子随时起现行,梦境是这么回事情。它有道理的,不是没有道理的,没有道理为什么会作梦。
为什么你做的梦跟他做的梦不一样?每个人阿赖耶识里头含藏种子不一样,每个人过去生中生生世世你所落的印象不一样。因为这个东西,它就有生死相续,就有六道轮回;善的印象变现出三善道的境界,恶的印象变成三恶道的境界。外面境界是法性,法性无自性,随缘现相。所以依正庄严从哪来的?自己变现的,离开自己没有一法可得,这是事实真相。你有生死,你有轮回,苦来了,三苦八苦统统来了。现在时间到了,我们讲到此地。
诸位同学,我们接著看下面的文:
「以苦无量,方求不苦之道。迷不知苦者,不能发心。知苦求真者,还是本智。会苦缘故,方能知苦」,我们看这几句。众生在六道里头,时间久了,受的苦难多,这样他就有求离苦这个念头。想离开苦难的环境,想求一个没有苦的处所,这个念头就发生了。如果迷得很深,还不知道六道之苦,那他这个念头生不起来,他不能发心。所以芸芸众生当中,有感觉得很苦,求不苦之道那个念头非常勇猛强烈,他就成功了。近代最明显的一个例子,谛闲老和尚那个当锅漏匠的徒弟,非常好的例子。他知道苦,他一生苦头吃够了,听说有个不苦极乐的地方,他没有第二念,一心希求。三年多,不到四年的时间,他成功了,这个明显的例子。
第二个例子,这都是民国年间的,东北极乐寺,哈尔滨,吉林哈尔滨极乐寺修无师,他在没有出家之前是做泥水匠的,不认识字,生活非常苦,出家之后一心希求不苦之道。听说有极乐世界,听说有阿弥陀佛,念佛可以往生,他没有怀疑,没有犹豫,一心念佛。你看他在戒坛期间,表演给大家看,自在往生,预知时至,没有病苦。修无师坐著往生的,锅漏匠站著往生的,都是不认识字,吃尽苦头,对人间没有一丝毫留恋。你要问他怎么成功的,就这么成功的。有些人学佛念佛,念了几十年,消息都没有,走的时候还迷惑颠倒,什么原因?苦头没有吃够,对这个世间还有贪恋,坏在这里。所以世尊在入灭之前,留给我们的遗教教我们「以苦为师」,我们想想有没有道理。那种困苦艰难不是坏事,苦头吃够了,他真的觉悟过来了,他往生到极乐世界去作佛了,好事。现在在这个世间让你天天享福,你就觉得这是好事,来生之后堕三途,才晓得这不是好事。
昨天早晨,行师问我一句话,《地藏经》上讲的「世尊知苦乐法」这一句。这一句了不起,谁知苦乐法?我们刚才讲了两个例子。现在让你吃尽苦头,你觉悟了,你一心一意到极乐世界去了,这真知乐。苦后面有大乐,世间人不知道。现在给你五欲六尘的享受,给你名闻利养的享受,你很得意,来世堕三途地狱,原来这一点乐将来得大苦。这个事情只有佛知道,佛清楚。佛教我们以苦为师,他自己给我们示范,佛陀当年在世,一生三衣一钵,日中一食,树下一宿,教我们这一生能吃苦,往后生生世世得大乐。谁知道?
我们在《梵网经》里面,佛透露了一个讯息,他这一次到这个世间,到我们人世间来示现成佛是第八千次。这我们就晓得,释迦牟尼佛是来表演的,他有没有苦乐?他没有。世间人的受,苦乐忧喜舍,佛统统断掉了,他无时不自在,无处不自在,什么样生活方式他都是得大自在。只是我们凡夫因为有妄想分别执著,以为他在受苦。我们凡夫以为在这个世间拥有财富,拥有一些物质精神享受,以为这是乐。每个人苦乐的感受不一样,苦乐的理念不相同,我们认为这是乐,觉悟的人认为这是苦,为什么?你有控制的念头,你有占有的念头,你有欲望,这些迷惑颠倒造业,会感召得生生世世的不如意。所以佛讲世间人这个乐,乐是苦因,只有真正知苦,他才能求不苦之道,「迷不知苦者,不能发心」。
下面这一句,这一句很重要。「知苦求真者,还是本智。会苦缘故,方能知苦。不会苦缘,不能知苦」。会是体会到,你真正体会苦的缘,你才能知苦,你不能体会,你怎么会知道苦?「知苦缘故,方能发心,求无上道。」苦从哪里来的?缘生的。世出世间一切法总离不开缘,所以佛法不讲因,它讲缘,为什么不讲因?因统统具足,每一个众生十法界的因都具足,你要想到哪一个法界,看你的缘足不足。所以佛讲缘生,他不讲因生,道理在此地。
因缘生法,缘很重要,我们一切众生都有本智,根本智。根本智是成佛的真因,念佛成佛,念佛是成佛最亲的一个缘,怎么晓得?佛在经上常说的,「一切法从心想生」,这个心想是缘。你本来是佛,本智是佛,不动智佛,本智是佛,你现在又念念在念佛,哪有不成佛的道理。阿弥陀佛是谁?是自己!阿弥陀佛这一句是梵语,翻成中国意思是无量觉,根本智起作用就是无量觉,所以古德说「阿弥陀佛就是我心,我心就是阿弥陀佛;此方即是净土,净土即是此方」,这个话讲的是真话,不是假话。问题是你听不懂,你果然听懂了,你会了,你不难入这个境界。这个境界是弥陀净土,取弥陀净土不难。「名号品」我们读完之后,你就晓得诸佛法界里面的真相,所以缘重要。
善导大师在《观无量寿经》上品上生那一段里面讲得好,「三辈九品总在遇缘不同」。实际上不仅三辈九品,世出世法会不会、成不成,又何尝不是遇缘不同!学佛,在理上讲,只要你通达明了,只要你会,无论什么境界都是好道场,都是帮助你成就的。法门平等,境缘也平等,这会才行,不会那才要选择,才要执著。所以诸佛菩萨、祖师大德为了接引初学,必须给你安排一个好的修学环境。什么叫好的修学环境?这个环境能够远离一切不善的缘在诱惑你,你受不了!所以选择山林人迹罕至之处,建立一个简简单单的茅蓬。
释迦牟尼佛当年接受国王大臣的供养,他们提供园林。我们知道僧团人众很多,还有一些在家居士临时来的,园林很广大,房舍不多。这么多人在里面住,搭小茅蓬,很简陋。这个教育的意义很深,告诉你这不是长住之处,不是你永久居住之处,临时栖身之所,你一定要在短时间自己修行成功。不像后世,后世,你看在五五百年里面有一段叫塔庙坚固,大家怎么样?大家盖庙,盖庙有功德。
所以诸位想想五五百年,第一个五百年「戒律坚固」,戒律是道德,真的是有道有德,大家心安住在道德上;第二个五百年「禅定坚固」;第三个五百年「多闻坚固」,多闻是在经教上下功夫,通宗通教;第四个五百年「塔庙坚固」,大家盖庙;第五个五百年,佛说「斗争坚固」。我们现在是五五百年之后,现在这个时代是斗争坚固,如果这个道场不斗争了,那释迦牟尼佛这个话不就是妄语吗?所以今天到处斗争,正常,释迦牟尼佛早就说过了。这个道场不斗争很奇怪。这是佛在经上讲的,以五百年做一个阶段。
我们怎样在末法时期,五五百年之后,自己还想能有成就,要高度的觉悟,要真正知苦。所以生活苦一点,好!没有留恋。过去寺院丛林,寺庙是国家建的,大富长者建的,提供给修行人,做为修行养道的场所,所以叫道场,但是物质生活依旧还是很清苦。居住的环境,诸位晓得从前寺院庵堂叫寮房,不叫宿舍,叫寮房。大家住的是什么?叫广单,我们现在叫通铺,不是一个人一个房间,两三人一个房间不可以。实在说,道场是磨炼你的,不能让你吃饱,也不能让你睡好,你才知道苦。老和尚、常住、教授和尚、维那和尚,天天在折磨你。诸位读读《禅林宝训》,你就知道了,你看从前道场这些祖师大德折磨人,就是给你苦头受,让你在这里常常能够生起知苦,求出离之心,用意在这里。现在这个社会不可以了,现在这个社会要这样,人家要告你,你虐待人,你侵犯人权,这还得了吗?年头变了,佛菩萨、祖师大德再来想帮你忙,帮不上,这个时代环境不许可。
所以在这个时代,想在一生了生死出三界真不容易,从前祖师大德、善知识还能助你一臂之力,现在没有了,现在完全要靠自己,自觉自发。谁也不能够管谁,谁也不能够侵犯谁,干涉谁,不可以的。这个事情是好是坏?表面上看是好事,再深入一看,不好!把这一生得度的缘断掉了。但是许许多多众生在这个环境里茫然无知,这就是不会苦缘,不能知苦,没有出苦的念头。遇到佛法了,虽然知道佛法好,学习的心不真诚,不恳切。换句话说,你这一生怎么修,这个修的功夫都达不到出离的水平,还是出不去。烦恼习气不要说断,断太难了,控制住都办不到。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条件,叫带业往生。他的条件是烦恼习气你自己能控制得住,确实是没断,但是怎么样?不发作,佛经里头术语叫不起现行,我们现在人讲不发作。你是有烦恼习气,你这个佛号有力量,把烦恼完全伏住、控制住,这样才能往生。在这一段里面,长者就是告诉我们,说出这个真相,知苦发心,那个心是真,他这一生有出离的希望;不知苦,纵然发心都很难出离。
底下说,「有种性菩萨,以宿世先已知苦发心」,这后头还有信解,他发心信,他发心能信能解,这是什么?过去生中,我们常讲过去生中善根深厚,这一生虽然没有遇到什么大苦,他一接触佛法,他能信能解,他能发心。这是过去生中,不是这一生,他一定是吃足了苦头,过去生中曾经发心。发心为什么不能成就?临终的时候可能业障现前,遇到障缘一念错了,障缘总离不开贪瞋痴,对世间人事物只要有一样心里面念著放不下,他就走不了,很可怕。学道之人对於世出世间一切法,决定不能有丝毫贪恋,不能不懂。有一丝毫贪恋,有一丝毫舍不得,都是障碍你不能往生的因素。什么都要舍,什么都要放下。我们在这边建立这个道场,这也有二、三十年我们收集这些典籍,不是自受用的。自己在研究经教,讲经教学偶然参考一下,这是带来这点方便,主要是供众的,没有一点点贪恋。要知道生不带来,死不带去,这个念头要常常在心里头。无论什么东西不能有一丝毫贪恋,不是到临终时候才放下,现在就要放下,一点罣碍都没有,你来去才自在。有一点罣碍麻烦就大了,什么都要放下,我们这一生当中出离才真有把握。我一生所求的就是这个,自己在跟自己找障碍,那你不就错了吗?
一切的作为为众生,为正法久住。念念当中要常常想到接班的人,后继有人,这样才能真正做到护法。什么样的人来接班?悟入佛的境界,不悟入佛的境界让他来接班,那你对不起他。为什么?他会造罪业,他会破坏佛法、会障碍佛法。那你不是叫他来接班,送他到阿鼻地狱吗?觉悟的人,怎么能忍心做这个事情!所以,什么人能接班?真正觉悟了,没有私心。我们常常说的,自私自利放下了,名闻利养放下了,五欲六尘的享受放下了,贪瞋痴慢放下了,这种人是接班人。但是今天要找这样的人不容易,到哪里去找?从前李老师告诉我,还是有一个方法,什么方法?求感应,求佛加持。至诚感通,佛菩萨会送人来。只要你的心正、行正,肯定有感应。一切为苦难众生,为苦难众生自己才能真正成就。一个人自私自利,什么都为自己,心量狭小,他不会有成就的,他智慧不会开的,顶多一点小聪明而已,不开智慧。
所以《华严经》上讲,大心凡夫。他的思想、他的见解、他的行为,无一不是为一切苦难众生,不分国家界限,不分种族,不分宗教;这个人,缘要殊胜,肯定他是一切众生的真善知识。这个其他宗教里面讲救世主,在佛法里面讲菩萨应化来的,在此地做种种示现,教化众生,帮助众生转迷为悟,转恶为善,转敌对为朋友,转冤家为亲家,转凡为圣。肯定他来给我们做这个榜样,身教,现身说法。没有一点私心,没有一点私利,确确实实做到「无我相,无人相,无众生相,无寿者相」,心决定是跟真诚、清净、平等、正觉、慈悲相应。佛门里讲这是大善根,长者讲有种性的菩萨,过去生中是善根深厚,他能发心,他能信能解。
「信解种强者」,这就是善根种子强,「虽受人天乐果,亦能发心求无上道」,这是过去生中善根深厚的人,他的菩提种子有力量,很强。所以他虽然受人天福报,没有受过什么苦难,他能发心,他能求无上道,他在这一生当中能给我们示现成就,这个我们常讲再来人。虽然不是真正再来人,他一接触到佛法之后,基於过去生中深厚的善根,他在这一生当中能够转业力为愿力,他的愿力超过了他的业力,等於乘愿再来,这种人肯定成就。
后面,大师在这里做了个总结,「是故因智随迷,因智随悟」。这个智是根本智,前面讲了这么多,我们如果真的懂得,明白一些,我们就晓得,六道众生里面,迷而不觉、觉而不迷是怎么回事情?都离不了根本智。因智随迷,是在根本智上立知,《楞严经》上讲的「知见立知」,你迷了,你随顺迷情,苦头受尽的时候,还是因智觉悟,本觉里面的灵知它在起作用。所以佛菩萨在大乘经上常讲「迷悟不二」,这话什么意思?迷悟之本都是根本智。迷的时候,根本智不起作用;根本智起作用,觉悟了。
一定要晓得,根本智就是我们的六根根性,只要不用八识五十一心所就是的。这个说法,初学的同学恐怕难懂,不容易体会,我们再说白一点。第六意识是分别,第七识末那是执著,第八识是落印象。所以佛门你看宗门参禅,教人离心意识参,叫参究,不叫研究。世间人讲研究,研究他是没有离开心意识,他用心意识;用心意识叫研究,不用心意识叫参究,差别在此地。教下里面,你看善财童子五十三参,参学,只要看到参,就不能用心意识。换句话说,不能用分别,不能用执著,不可以落印象。
参学好比用镜子,用心如镜,照外面的一切万物不留痕迹,正在照的时候也不留痕迹。研究,研究像照相机一样,它里头有底片,照一个落一个印象,照一个又落一个印象,就是它有分别、有执著,落印象。研跟参不同的地方在这里。佛门不管哪一宗哪一派都跟你讲的参究,不是研究,参究、参学。所以参用根本智,悟后得智。研究落在意识里头,没有根本智;没有根本智,哪来的后得智!所以佛经上讲,他只是世智辩聪,没有真智慧,根本智、后得智是真智慧。今天时间到了,我们就讲到此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