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方广佛华严经 (第一0一一卷) 2003/4/17 澳洲净宗学院 档名:12-017-1011
诸位同学,我们再接著看清凉大师在《疏钞》里头给我们的开示:
上面我们讲到把这十大段概略的介绍过,下面这《钞》里面有一小段,可以给这一大段做一个总结。「又释十段,皆暗取十甚深义」,这个讲得很好,意思确实是含在里头,如果粗心大意,你就很难发现。清凉大师给我们一点醒,我们细细去读这段文,一定有悟处。第一大段东方金色世界,「慧达佛境,即佛境甚深」。文殊菩萨的智慧契入诸佛如来的境界,显示出佛的境界甚深,不但凡情莫测,就是三贤十圣也不能够彻底的明了。大乘经上我们常常读到「唯佛与佛方能究尽」。文殊菩萨是早已经成佛了,倒驾慈航,示现菩萨身,帮助诸佛教化众生。文殊菩萨并不是我们娑婆世界的,我们在这里看到了,他从哪里来的?东方金色世界来的,到这个地方来帮助毗卢遮那如来,帮助释迦如来,这就是佛门里面常说的「一佛出世,千佛拥护」。
佛法界里面平等,没有先后,没有大小,没有古今,只是看缘分,确实总在遇缘不同。缘分成就了,以佛的身分应化在世间,其他一切诸佛都来帮助,都来示现作你身边的菩萨,或者是作缘觉,或者是作声闻,乃至於童男童女,就跟唱这一台戏一样,唱得很热闹。台面上好像有很多不同身分,不同的角色,幕后完全是平等的,为什么?为帮助一切众生破迷开悟,为帮助一切众生回头是岸。诸佛菩萨做种种示现,没有别的,无非是希望这一切迷惑颠倒的诸佛,快快回头而已,所以决定不舍众生。这是佛家常讲「佛氏门中,不舍一人」,慈悲到极处。
第二南方世界觉首菩萨,他表的是「缘起甚深,心性是一故」。这是说明虚空、法界、刹土、众生从哪里来的,觉首菩萨知道。清凉大师在前面注解里面告诉我们的,「觉首是觉心性,无性不碍随缘,随缘不碍无性」,所以心性是一不是二。这个地方的心是能现之真心,性是所现万法的自性,万法有没有自性?无自性,叫无性。无自性之性就是真性,所以没有障碍,理事无碍,事事无碍。缘起甚深。
第三财首菩萨表「教化甚深」。我们在前面读过,六道众生哪一个不欢喜财?但是没有一个众生真正觉悟到功德法财,财是珍宝,财能够解决一切问题。这个世间金银财宝,只能够解决你物质上的受用,满足你物质生活,它不能够帮助你脱离六道轮回,甚至於不能帮助你解决痛苦。这个话怎么说?佛给我们讲的八苦,生、老、病、死、怨憎会、爱别离、求不得、五阴炽盛,诸位想想看,这个财宝能解决吗?不能解决。六道轮回苦,三途业报苦,财宝没有法子。又何况这些东西,说起来大家心里都明白,生不带来,死不带去。可是真的生能带得来,死能带得去的是什么?法财。法财在哪里?在教化里头,教化甚深。再跟诸位说得明白一点,法财里面有物质的财宝,物质财宝里头没有法财,这个要懂得。法财是教你开智慧,一个有真实智慧的人,他的精神生活丰富,物质生活他没有欠缺。
世间人不认识,总认为这些做学问的人,读书人,穷秀才,物质生活非常艰难。释迦牟尼佛每天到外面托钵,托钵不见得天天有好东西吃。斋主,檀越斋主供养什么吃什么,佛托钵次第托,绝对没选择这家有钱,他们家东西好吃,天天到他家去,没这个道理的,贫富贵贱家家都去。在中国自古至今,现在还一样,读书人从事於教育工作的人,日子过得都苦,但是精神生活丰富,他知足常乐。世间人纵然有亿万财富,他还不知足,不知足,苦!他总觉得不够;那个穷秀才满足了,他没有求的了。我们要再问,读书人为什么要过这个苦日子?这也有甚深的意思在里头。世间人都免不了灾难,灾难从哪里起的?说实在的话,基本的业因,贪瞋痴,所有一切灾难都是从贪瞋痴起的。诸佛菩萨,世间圣贤君子,他也是示现,跟佛菩萨没有两样。示现什么?不贪、不瞋、不痴。这都是在教化社会,教化众生,教化甚深,做出这样的示现。
在佛门里面,佛门里面的老师确实跟世间老师不一样。这是我们沾了佛的光,真的是佛光注照。佛弟子敬仰三宝,知道供养三宝,佛弟子物质生活不缺乏,确实有富裕的。富裕的他享不享受?他不享受。我们从这里头细心去观察,我们看近代的,诸位要看好样子,不要看那个不好的样子;不好的样子是什么?他不如法,好的样子如法。我的老师要我学印光法师,他自己也学印光法师,李老师。印光法师的供养丰厚,但是他的生活依旧是很简单的生活,一生没有改变,过平民生活。供养那些财富?他去办一个弘化社,就是现在所说的佛经流通处。他把这么多钱拿去印经去了,做法布施,这个弘化社在苏州报国寺,印了不少书。弘化社的本子堪称善本,校对很精细,很少有错字,这叫善本,印得也很庄严。书要印得好,版面、字体、纸张、装订都要考究,让人家拿到手上生欢喜心。
李老师要我学印光法师,我就真的学他,所以我在台北办了一个佛陀教育基金会。这个基金会专门做法布施,我们绝不限於净土,佛法各个宗派的典籍我们都印,都流通。大部,我们印《大藏经》,还接受国内外同学委托印经,只要你这个经是真正的佛经,不是伪造的,我们都很乐意为大家服务。我们为南洋小乘教印过巴利文的《大藏经》。印经的这些钱,四众同学供养的,这是学印光法师。这个工作做得很好,我也感激我们基金会里面的同事,大家都能把名闻利养放下,热心的来做这一桩好事,流通全世界。所以这是教化甚深。
第四宝首,善知业果,「业果甚深」。我们在清凉大师开示里面知道,宝首菩萨为我们所示现的「真俗无违」,完全是华严境界,理事无碍,事事无碍。他知道三途六道众生的业果,他在这个里面示现,应以什么身得度,他就现什么身,跟一切众生和光同尘,显示出业因果报之理甚深,事亦甚深。这些事情我们在《高僧传》、《神僧传》里面看得多。尔后我们才真正懂得,为什么要断恶修善?为什么要破迷开悟?我们明白了,不但度自己,更重要的度一切苦难众生,自他都能圆成佛道。
第五德首,「说法甚深」。他这个十句都有甚深,十甚深。说法甚深,法可不能说错,古人说「错下一个字转语,堕五百世野狐身」。说法不能不谨慎,不能出差错。大乘教里面如果与清净心相应,说法是功德;如果心地还没有离开名闻利养,没有离开自私自利,说法是大福德,来世一定得三种福报。第一种说法是法布施,得聪明智慧;第二种得财富,这个法施里头有财施;第三种法施里头有无畏施,所以果报得健康长寿,三种果报具足,所以这是得大福报。如果说法心行与法性相应,决定没有希求世间果报,没有这个念头,这就变成功德。三轮体空,不著说法的相,也不著法布施的相,真正是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,这说法是功德,德首菩萨代表。
第六目首菩萨代表的是「福田甚深」。当然与性德相应的福田那不必说了,那是诸佛如来、法身菩萨不可思议称性的福田。纵然我们没有入佛境界,没有离开妄想分别执著,你真正觉悟,真正明白了,福报到哪里求?福报要认识福田,你要去修福,修福就叫做种福田。前面跟诸位说过,佛在经论里面告诉我们,福田归纳不外乎三类:第一个是「恩田」。知恩报恩,报本反始,父母是恩田,念念不忘祖宗,恩田。怎样报父母之恩,报祖宗之恩?要修德,要敬业,自己有道德,有很好的事业,为父母、为祖宗增光,这才能报恩。这个家里面出孝子,这家里面出忠臣,光耀门楣,这是报恩德。第二,三宝,三宝是老师,「敬田」,恭敬的敬。你看看报父母是恩田,那是孝。佛法跟中国古圣先贤的教诲,都是以孝敬为教学的中心,敬田。怎样报老师的恩?依教奉行,不敢违背,这是报师恩。老师有好学生,老师的荣耀,我们要为老师增光,好学不倦,把自己所学的能够尽心尽力奉献给社会,造福社会,这是敬田,报老师的恩。
第三个是一切众生,一切众生是「悲田」,慈悲的悲。苦难众生,我们要全心全力去照顾他、去帮助他,他是悲田。在大乘教里面六道众生都苦,哪个不苦?你别搞错了,看到穷人苦,富人也苦。那个要饭乞丐很苦,做帝王的也很苦,哪个不苦?你怎么样拔他的苦,与他乐,这是慈悲。佛法告诉我们,六道众生不觉悟就苦,觉悟才能够离苦得乐,这要靠教化。佛菩萨为三界老师,我们在经上看到天人师,教化一切众生,帮助一切众生破迷开悟,离苦得乐,那是悲田。所以学不厌,教不倦,广种福田,目首菩萨代表的。
第七位精进首,「正教甚深」。这个地方跟前面财首的教化,正教跟教化跟说法意思都相通,但是你看到他所得就不一样了。财首教化甚深,他得的是灭暗智,精进首正教甚深,他得的是最胜智。这我们就明了,前面教化著重在根本智,精进首这个地方讲的正教甚深,著重在后得智,权智;也就是说怎样把智慧,真实智慧应用在日常生活当中。前面的教化就好像是学校,学校教育成就你的智慧。这个地方讲正教就是社会教育,日常生活当中的机会教育,普及的教育。我们从这个地方把这个意思就看得很清楚,不会混淆,这两个合起来,究竟圆满的智慧,智慧是有体有用。智慧得到了,但是你不会用,这是世间读书人,叫书呆子。书念得不少,不能够活用,智慧不开。智慧开了之后,活用,活活泼泼,确确实实利益一切众生,善巧方便,它不是死的。
再看第八位法首菩萨,他所表的是「正行甚深」,清凉大师在前面跟我们说「法门虽多,必在正行」,这就是教导我们,一门深入。纵然你已经修行证果,已经证得究竟圆满的佛果,你应化在世间,跟世间人无二无别,为什么?你要帮助他,你帮助他,你一定要示现跟他一样。你学一个法门,做样子给他看,学哪一个法门?你自己一切法门都通达了,学哪个法门?学他需要的法门,我的法门都圆满了,一切为他。他需要禅,就学禅的法门,他需要净,就学净的法门,不是为自己。自己已经契入无修无证,圆满菩提了,为别人。正如同老师在学校里教学,他教的科目不是自己,是为学生,学生要学这个科目,我来教这个科目,给你开这门课。
佛菩萨教化众生亦复如是,决定没有说随我自己,我要想现个什么身分,我要想教个什么法门,不是的,众生的需要,一切是为众生。释迦牟尼佛当年在世,为我们示现说法四十九年,讲了许许多多经论,许许多多法门,没有一个法门为自己的,全是为众生。众生根性不相同,有些时候遇到佛了,但是绝大多数是从远道而来向佛求教,远来的,不是偶然遇到的。佛非常慈悲,不管是偶然遇到的,还是你老远来的,都是尽心尽力帮助你、教导你,所以说无量无边法门。
无量法门不是教你一个人统统学,你遇到佛,你有什么困难,佛给你讲经说法,教你一个法子,你照这个修,你成就了。佛没有教你说:我以前说过好多法,你们统统学。没有!就正如一个大夫给病人治病一样,病人来了,他诊断之后,给他开个处方。这个处方就像一部经典一样,你拿到这个处方,依教奉行,你的病好了,药到病除。绝对不是说:我过去开的处方很多,你都可以吃吃。这一吃不但病没有好,可能连命都送掉了,一个道理。所以我们今天没有成就,没有成就是为自己。这个就是你要度人是先度自己,自己未度而能度人,无有是处,这佛常说的。先度自己,然后才度别人。这个地方的正行,这就有两个意思。我们今天在凡夫位,先要度自己,这正行;其他的,我们帮助别人。我们成立一个佛陀教育基金会是帮助别人,印光大师的弘化社是帮助别人,不是帮助自己。自己一部《弥陀经》、一句「阿弥陀佛」,一生不改变,正行!印光大师教我们的,正行,我们不能不知道。自己已经成就了,像佛菩萨应化到这个世间来的,他示现正行是为他,不是为自己,所以这个正行里头有两个意思。
第九智首菩萨,「助道」,这个很重要。无论哪一个宗派,哪一个法门,无不是正助双修。不但佛法,世法也不例外,你看世间学校里头,有主修的,有选修的,选修的就是助道法。正助双修,古人讲譬如鸟有两个翅膀,正助双修,车有两个轮。我们要懂得选修助道法。我们今天在这个学院里头,跟同学们选择儒家的《弟子规》,选择《了凡四训》,选择《太上感应篇》,这都是助道法,帮助我们成就德行,有德行然后才谈学问,助道法。我们助道法非常重要,不能疏忽。所以我们打算用两年的时间,完成这些课程。助道法多,一个阶段一个阶段来选修。现在时间到了。
诸位同学,我们还接著看清凉大师为我们说的十种甚深。
最后一句是贤首菩萨代表的,他是「一道甚深」。后面这是「故并可思」,让我们学的人,他给我们提示,我们就应当要想到这十种甚深。每一种里头实在讲义理深广无际,没有边际的。「一道」是真实,完全称性。大师在开示里面跟我们讲的「一道清净,由自性善」。我们在前面引用儒家所讲的「人之初,性本善」,说得很多。佛法讲真如本性,纯净纯善,在凡不减,在圣不增,成就妙观察智。妙观察就是用平等性来看十法界依正庄严,然后你才真正懂得《华严经》所讲的「情与无情同圆种智」。
我们在年轻刚刚学佛的时候,对这一句话没有法子理解。我们在佛学院,佛学院跟学生不谈这个问题,佛学院几个老师大家在讨论这个问题。有个老师提出来:《华严经》上「情与无情,同圆种智」,这怎么讲法?当时我也是佛学院老师之一,确确实实没有一个人讲得圆满,为什么?没有入这个境界,甚至於《华严经》也没读过,突然在这个里面提出这句话来,怎么个同法?我们只能够说有情众生有佛性,无情的众生有法性,法性跟佛性是一个性,只能这个说法。这个说法不能说错,是这个说法,说得不详细,不够透彻,让人听了怎么样?似懂非懂。
我们没有想到平等,没有想到妙观察。讲经的时候,讲四智,四智讲到妙观察智,但是跟这个兜不起来。同圆种智,平等平等才真正叫妙观察,否则的话,你这个观察,你妙在哪里?妙在事事无碍。你入这个境界,确实理事无碍,事事无碍。这过了几十年,几十年不断的在学,不断的在讲,总算有一点进步。这一段我们就介绍到此地。
再看下面清凉大师的注解,「又十佛相望,不动是体,余皆是用」。这是讲十方十个佛,十个佛相望,东方不动智佛是体,南方以下到上方有九个佛是用,把它关系说出来。有体当然有用,用决不能离开体。「十菩萨相望,文殊为总,余皆是别」。这是十个菩萨相望,文殊菩萨代表智慧,代表根本智,其余的九位菩萨代表后得智,就是智慧的起用。他底下讲「以总导别」,导是引导,「故九菩萨,不离妙德」,妙德就是文殊。
这一段清凉大师还有注解,「文殊为总者,若以法门为总,文殊主般若,统收万行」,这个没错。释迦牟尼佛当年在世,说法四十九年,确确实实是以般若为主。四十九年讲般若二十二年,差不多占他一生讲经说法时间上二分之一,差不多是二分之一,当然这是世尊教学的主要的课程,他用这么长的时间来教。你看开头讲「阿含」十二年,「方等」八年,这二十年是基础教育,是先修班;主要的课程「般若」,二十二年般若;最后八年「法华涅盘」,导权归实。《法华经》所说的跟《华严》没有两样,最后归到「大方广佛华严」。所以确确实实这九位菩萨代表的权智,不离根本智,不离般若。
「九首之德,皆是般若随缘别相」。换句话说,就是般若起用的样子。这个地方是略说,要细说,说不尽,贵在我们能够举一反三,闻一知十。你学了之后,你在日常生活当中就能活用。我们在前面讲了,真诚心遍法界虚空界,清净平等心遍法界虚空界,正觉慈悲心遍法界虚空界。然后你又怎么样能够把这个真诚清净平等正觉慈悲,落实在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生活之中,这就是此地觉首九位菩萨所代表的。然后你再细心观察体会,佛菩萨是多么的活泼,多么可爱(用现在的话),一丝毫障碍都没有,真的是随心所欲不逾矩。自己成就,帮助一切众生成就,真是无量功德,不可思议。我们在《华严》要学这个本事,这个在今天一般说机会教育。
文殊菩萨代表的是正规教育,像学校,九位菩萨代表的是机会教育,社会教育。无时无处不是教学的场所,情与无情是教学的对象。教学的方式,有形的不外乎示相,不外乎言说,这两大类的方法,就是经论里头佛常讲的为人演说,演是表演、示相,说是讲解说明。还有一种呢?还有一种不明显,都在其中,意教,念念不忘帮助众生破迷开悟,意业。你要没有这个心,没有这个意愿,你就不会示相,你也不会讲解。换句话说,机会太多了,你也看不出来,你不认识,当然你更不会运用。所以首先要有意业,意业是真正不舍众生,念念希望众生得度,希望众生觉悟,希望众生不要再迷惑,不要再造恶业。这个念头、意念强烈,所以你才会认识机会,你才会抓住机会,你晓得用什么方法来帮助这些众生,这一点最难最难。
末后有一段,这是清凉大师在这一大段做个总结。「以前后流例,略为此释,惟虚己而求之」。这是教导我们,我们怎样入门?要懂这一句「虚己」,你才能够求得。虚己,谦虚恭敬,才能求得,自以为是,那就不行了。后面这一句话说「不信此理,甚深法门,於我何预」,如果你不相信,你不能接受,你自己有成见,自以为是,那这就没法子了。法门确实甚深。在这一段里面,清凉有注解,我们把注解念一遍,这就不必说了,这段意思你就很清楚了。
「结释劝修」。「以前后流例」,就是这个刚才我们读的这一小段,这一小段是总结前面的解释。劝导我们学习,劝我们修行里头最重要的就是「虚己而求之」。什么叫前后例?前面「前如现华表义,现众表教」,这个要知道。后面呢?后面还没到,后面我们会看到,十慧菩萨说十住,十林菩萨说十行,十幢菩萨说十回向,十藏菩萨说十地,这是后面的事情。这是讲前后这个例子,这例子里头什么?表法,你要懂得它这个意思很深很深。总而言之,都是帮助一切众生觉悟,示现给他看,说法给他听,希望他看了、听了恍然大悟,目的在此地。
「离世间品菩萨万行,寄表甚深」,这个经在第三大单元讲行门,讲了两千个行门,代表菩萨万行,表法的意思更深了。「斯为观心,非是臆断」,这个不是清凉大师的臆测,这是观心,不是自己在猜测。确确实实佛是以此法教人觉悟,这就是开经偈讲的「愿解如来真实义」,如来真实义如是,就是在甚深表法里头。如果说「不信此理,一向外求」,下面比喻说「如数他宝,故非我分」,这个比喻好,劝导我们,你要相信《华严经》里面所讲的甚深理趣。你要不相信,你向心外求法,那你就完全错了。心外求法求不到,不管你怎么样精进努力,你的精神、你的时间都浪费了,你得不到东西。佛法在心性当中求,在觉性里头求,不能不觉悟。
清凉大师为我们解说,到这里是一个段落,介绍完了。我们这个本子,道霈禅师还节录李通玄长者的《合论》。《合论》对这段解释也非常精采,全都节录抄在此地,并不是完整的,是这一段的精华,很值得我们学习。我们看《论》,长者的《论》。「第三尔时世尊知诸菩萨心之所念」,这是引这段经文从哪里起。「已下」一共有「四十一行经」,这就是一直到「众海云集」最后一段上方,这一大段经文。古时候这是,李长者是唐朝初年的人,在那个时候他们用的经本总共四十一行,从前古时候的经本没有分段的,所以总共四十一行经。「明如来神通现法分」,这个字里行间说的什么?说如来神通现法。这一句话是科题,等於说这一大段经,他给它安一个题目,这个题目就是讲这一大段经的提要。一句话说出来,这个四十一行经讲的是什么?讲的是如来神通现法。
再细说,「义分为二」。第一个是「明随类现法」,第二是「明约初信心」,这里头有两个意思,然后再给我们解释。「第一随类现法中有二:一、随五位之中,菩萨之类,各现十种佛位,十住、十行、十回向、十地、十一地(十一地就是等觉),各有随位佛果名号是」。所以此地世尊示现神通,前面清凉也交代得很清楚,通这一分。这一分就是这一大单元,有六会,这个神通示现是通六会的。前面问的是问十住、十行、十回向、十地、等觉,我们都读过。清凉大师在解释还疑惑这里头漏掉了一句,他的说法应该是漏了十信,古人有些人说是漏了十忍,清凉的看法应当是十信。他讲得很有道理,我们听了他的话很服气。为什么?十信有经文,第二会是答十信。答十信,他没有问十信,没有问怎么答覆?肯定是经文上漏掉十信。这个说法很有力,我们今天讲的是非常合乎逻辑,有问佛才有答。所以每一个位次都有一个佛名,我们看到都有一个菩萨名,佛名代表果德,你所证得的果;菩萨名代表修德,你修什么样的因,你得什么样的果,性修不二,这就圆起来了。第二个意思「随一切国刹,一切众生之类,各现名号不同,如下文殊师利所说佛号者是」。这是第一随类现法中。
「第二约信心者,即此当品,及通一部,总为信心」,这个几句话很重要。所以清凉大师在前面一再提到要虚己而求之,法门义理甚深道理在此地。讲到信心,这个信心是这一品讲的,「如来名号品」这里头说的。但是这里讲的信心是通全经,全部《华严经》总为信心,你要不信,你怎么能修得成功。所以后头有偈子讲「信为道元功德母,长养一切诸善根」,一切就是十信、十住、十行、十回向、十地、等觉、妙觉,这是一切。「於此信心,总信五位中因果,心无滞碍,方可以行修行」。滞碍就是障碍,你有疑惑,你有犹豫就产生障碍了。所以信心要清净,信心要坚定,决定不为一切境缘所动,你就没有障碍了。境是讲物质环境,缘是讲人事环境,决定不会因外在环境动摇了信心,你才能有成就。
那回过头来,我们细心观察,许许多多修行人失败了,退心了,或者改学其他的去了,这个原因是什么?没有信心。你对於十信位有信心,你十信位可以成就,你对於十住位有信心,你十住可以成就。你对十行位要没有信心的话,那十行位你就不能修。所以这个信心贯彻始终,从初发心到如来地,真难,真不容易!尤其是我们生活在现代的社会,现代人哪一个不随顺科学技术,所以起心动念,在言语当中我们能够发现:你合不合科学?如果我们学这个佛法不合科学,那好了,就把你否定掉了,这个时候你还有信心吗?
所以外面境界的障缘,比释迦牟尼佛在世的时候有增无减。我们在经典里面看到,释迦牟尼佛在世当时,当时这个知见,不同的知见,九十六种外道,很容易把你信心破坏了。现在不止,我们也可以称外道,为什么称外道?外道不是毁谤人的,外道是心外求法,谓之外道。佛法是向心内求的,所以称为内学,经典称为内典。清凉在前面说「不信此理,一向外求」,就是这个意思。现在外面的学术标准很多,成为时尚的风气,我们今天违背了时尚风气,不就成大逆不道了吗?谁相信我们这个,到最后自己信心都失掉了,这种人多。出家多年了,最后怎么听说还俗了,为什么?信心失掉了。学佛多年,老了,最后不信佛了,改信别的宗教,什么原因?信心丧失了。
具足信心的人,所以这个经上跟我们讲的,十信位的菩萨。初信信心从哪里建立的?从根本智。我们再想想,几个人对佛法的信心是建立在根本智上?包括我们自己都没有。正因为如此,所以我们在佛法里面学了几十年,没有成绩可言。我们今天连初信位菩萨的果报,我们都没有得到,小乘没有能证须陀洹果,大乘没能证得初信位菩萨的果报,这就叫一事无成。念佛,念佛功夫不能成片,妄想分别执著不断,往生没有把握。想到这些地方,说个惭愧没用,无济於事。再往下想,将来的果报毛骨悚然,这怎么得了!
学佛不能没有善根,不能没有福德,还要加上缘分,《弥陀经》上讲得很好,「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」。那我们这么多同学们,善根福德因缘有没有?统统都有。要是打打分数还都不够,不够及格的分数。统统都有,不能说没有,这怎么办?加强!使我们在这一生当中善根福德都能够达到及格的标准,我们这一生才有救。要达到这个标准,因缘不能少,善导大师讲「四土九品总在遇缘不同」。
我们的缘很殊胜,天天在一起学习,在一起研究讨论,这个缘太殊胜了。释迦牟尼佛当年在世,也是这个样子,他老人家带的学生多,常随弟子一千多人,还有临时来的,来来去去的。由此可知,当时这个团体是相当大的一个团体。像我们今天这个小道场,我们有常住的,我们常住人不多,不到二十个人,许许多多同学到这边来跟我们一起共修的,来来去去的人不少!
所以我们常常想到世尊当年,他们的生活状况,他们教学的状况。世尊当年教学,没有讲堂,没有教室,山林树下席地而坐。这样的状况,没有书本,没有教材,完全是口说,现相口说。以后这才有许多国王大臣知道了,来听听,听了感到确实有道理,发心护持,提供教学的场所。像只园精舍、竹林精舍,这都是当时帝王、诸侯、大臣、长者们,他们的别墅,他们自己的园林,提出来供养世尊的,这才有讲堂,才有精舍。
这使我们想到他们那个时候的人,福报比我们大。住在山林树下,怎么说福报比我们大?他们不生病。我们今天要不在房子里头,到树下去树下一宿,打坐坐一晚上,明天就要送急诊室了,怎么能比得上人家?人家可以长年过露天的生活,这福报比我们大。我们今天身体跟他相比简直不能比,他们那个身体不怕风吹雨打太阳晒,不怕,我们受不了。你看佛陀当年在世,没有穿鞋子,都是赤脚。我们今天赤脚能走路吗?福报要从这些地方看。绝对不是说我们现在有很好的房屋住,出门有很好的车子。身体跟他比,大大不如,禁不起风寒。
他们的成就没有别的,信心。当年,这我相信,对世尊有信心,我们虽然没有办法得根本智,我想应该也是如此,哪有那么多人都从根本智生起信心?绝大多数还是对老师生信心,对老师的教诲一丝毫疑惑都没有。就像什么?像谛闲老和尚那个念佛的徒弟锅漏匠,他那个信心,我们在《华严经》里面读到,真的是依根本智起的信心,根本智是什么?般若无知,是真实智慧之体。锅漏匠虽然没学过,谛闲老和尚也没教过,我们细心去体会,他是真的,一点都不假。为什么?一丝毫疑惑都没有。老师教他做的,他真是百分之百的奉行,一丝毫折扣都没有。
谛老就教他念六字洪名,「南无阿弥陀佛」:你有空就念,念累了就休息,休息好了再念。就这么几句话。老和尚没有跟他住在一起,他一个人住在破庙,对老师的话依教奉行,一点怀疑都没有。所有境缘没有障碍他的,三年多就成功了,预知时至站著走的。谛老替他办后事,他还站了三天。人死了以后站了三天,等老和尚替他办后事,你们想想他怎么成就的?信心。我们今天缺乏的,实在讲不是别的,就是信心。今天时间到了,我们就讲到此地。
诸位同学,我们再接著看清凉大师在《疏钞》里头给我们的开示:
上面我们讲到把这十大段概略的介绍过,下面这《钞》里面有一小段,可以给这一大段做一个总结。「又释十段,皆暗取十甚深义」,这个讲得很好,意思确实是含在里头,如果粗心大意,你就很难发现。清凉大师给我们一点醒,我们细细去读这段文,一定有悟处。第一大段东方金色世界,「慧达佛境,即佛境甚深」。文殊菩萨的智慧契入诸佛如来的境界,显示出佛的境界甚深,不但凡情莫测,就是三贤十圣也不能够彻底的明了。大乘经上我们常常读到「唯佛与佛方能究尽」。文殊菩萨是早已经成佛了,倒驾慈航,示现菩萨身,帮助诸佛教化众生。文殊菩萨并不是我们娑婆世界的,我们在这里看到了,他从哪里来的?东方金色世界来的,到这个地方来帮助毗卢遮那如来,帮助释迦如来,这就是佛门里面常说的「一佛出世,千佛拥护」。
佛法界里面平等,没有先后,没有大小,没有古今,只是看缘分,确实总在遇缘不同。缘分成就了,以佛的身分应化在世间,其他一切诸佛都来帮助,都来示现作你身边的菩萨,或者是作缘觉,或者是作声闻,乃至於童男童女,就跟唱这一台戏一样,唱得很热闹。台面上好像有很多不同身分,不同的角色,幕后完全是平等的,为什么?为帮助一切众生破迷开悟,为帮助一切众生回头是岸。诸佛菩萨做种种示现,没有别的,无非是希望这一切迷惑颠倒的诸佛,快快回头而已,所以决定不舍众生。这是佛家常讲「佛氏门中,不舍一人」,慈悲到极处。
第二南方世界觉首菩萨,他表的是「缘起甚深,心性是一故」。这是说明虚空、法界、刹土、众生从哪里来的,觉首菩萨知道。清凉大师在前面注解里面告诉我们的,「觉首是觉心性,无性不碍随缘,随缘不碍无性」,所以心性是一不是二。这个地方的心是能现之真心,性是所现万法的自性,万法有没有自性?无自性,叫无性。无自性之性就是真性,所以没有障碍,理事无碍,事事无碍。缘起甚深。
第三财首菩萨表「教化甚深」。我们在前面读过,六道众生哪一个不欢喜财?但是没有一个众生真正觉悟到功德法财,财是珍宝,财能够解决一切问题。这个世间金银财宝,只能够解决你物质上的受用,满足你物质生活,它不能够帮助你脱离六道轮回,甚至於不能帮助你解决痛苦。这个话怎么说?佛给我们讲的八苦,生、老、病、死、怨憎会、爱别离、求不得、五阴炽盛,诸位想想看,这个财宝能解决吗?不能解决。六道轮回苦,三途业报苦,财宝没有法子。又何况这些东西,说起来大家心里都明白,生不带来,死不带去。可是真的生能带得来,死能带得去的是什么?法财。法财在哪里?在教化里头,教化甚深。再跟诸位说得明白一点,法财里面有物质的财宝,物质财宝里头没有法财,这个要懂得。法财是教你开智慧,一个有真实智慧的人,他的精神生活丰富,物质生活他没有欠缺。
世间人不认识,总认为这些做学问的人,读书人,穷秀才,物质生活非常艰难。释迦牟尼佛每天到外面托钵,托钵不见得天天有好东西吃。斋主,檀越斋主供养什么吃什么,佛托钵次第托,绝对没选择这家有钱,他们家东西好吃,天天到他家去,没这个道理的,贫富贵贱家家都去。在中国自古至今,现在还一样,读书人从事於教育工作的人,日子过得都苦,但是精神生活丰富,他知足常乐。世间人纵然有亿万财富,他还不知足,不知足,苦!他总觉得不够;那个穷秀才满足了,他没有求的了。我们要再问,读书人为什么要过这个苦日子?这也有甚深的意思在里头。世间人都免不了灾难,灾难从哪里起的?说实在的话,基本的业因,贪瞋痴,所有一切灾难都是从贪瞋痴起的。诸佛菩萨,世间圣贤君子,他也是示现,跟佛菩萨没有两样。示现什么?不贪、不瞋、不痴。这都是在教化社会,教化众生,教化甚深,做出这样的示现。
在佛门里面,佛门里面的老师确实跟世间老师不一样。这是我们沾了佛的光,真的是佛光注照。佛弟子敬仰三宝,知道供养三宝,佛弟子物质生活不缺乏,确实有富裕的。富裕的他享不享受?他不享受。我们从这里头细心去观察,我们看近代的,诸位要看好样子,不要看那个不好的样子;不好的样子是什么?他不如法,好的样子如法。我的老师要我学印光法师,他自己也学印光法师,李老师。印光法师的供养丰厚,但是他的生活依旧是很简单的生活,一生没有改变,过平民生活。供养那些财富?他去办一个弘化社,就是现在所说的佛经流通处。他把这么多钱拿去印经去了,做法布施,这个弘化社在苏州报国寺,印了不少书。弘化社的本子堪称善本,校对很精细,很少有错字,这叫善本,印得也很庄严。书要印得好,版面、字体、纸张、装订都要考究,让人家拿到手上生欢喜心。
李老师要我学印光法师,我就真的学他,所以我在台北办了一个佛陀教育基金会。这个基金会专门做法布施,我们绝不限於净土,佛法各个宗派的典籍我们都印,都流通。大部,我们印《大藏经》,还接受国内外同学委托印经,只要你这个经是真正的佛经,不是伪造的,我们都很乐意为大家服务。我们为南洋小乘教印过巴利文的《大藏经》。印经的这些钱,四众同学供养的,这是学印光法师。这个工作做得很好,我也感激我们基金会里面的同事,大家都能把名闻利养放下,热心的来做这一桩好事,流通全世界。所以这是教化甚深。
第四宝首,善知业果,「业果甚深」。我们在清凉大师开示里面知道,宝首菩萨为我们所示现的「真俗无违」,完全是华严境界,理事无碍,事事无碍。他知道三途六道众生的业果,他在这个里面示现,应以什么身得度,他就现什么身,跟一切众生和光同尘,显示出业因果报之理甚深,事亦甚深。这些事情我们在《高僧传》、《神僧传》里面看得多。尔后我们才真正懂得,为什么要断恶修善?为什么要破迷开悟?我们明白了,不但度自己,更重要的度一切苦难众生,自他都能圆成佛道。
第五德首,「说法甚深」。他这个十句都有甚深,十甚深。说法甚深,法可不能说错,古人说「错下一个字转语,堕五百世野狐身」。说法不能不谨慎,不能出差错。大乘教里面如果与清净心相应,说法是功德;如果心地还没有离开名闻利养,没有离开自私自利,说法是大福德,来世一定得三种福报。第一种说法是法布施,得聪明智慧;第二种得财富,这个法施里头有财施;第三种法施里头有无畏施,所以果报得健康长寿,三种果报具足,所以这是得大福报。如果说法心行与法性相应,决定没有希求世间果报,没有这个念头,这就变成功德。三轮体空,不著说法的相,也不著法布施的相,真正是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,这说法是功德,德首菩萨代表。
第六目首菩萨代表的是「福田甚深」。当然与性德相应的福田那不必说了,那是诸佛如来、法身菩萨不可思议称性的福田。纵然我们没有入佛境界,没有离开妄想分别执著,你真正觉悟,真正明白了,福报到哪里求?福报要认识福田,你要去修福,修福就叫做种福田。前面跟诸位说过,佛在经论里面告诉我们,福田归纳不外乎三类:第一个是「恩田」。知恩报恩,报本反始,父母是恩田,念念不忘祖宗,恩田。怎样报父母之恩,报祖宗之恩?要修德,要敬业,自己有道德,有很好的事业,为父母、为祖宗增光,这才能报恩。这个家里面出孝子,这家里面出忠臣,光耀门楣,这是报恩德。第二,三宝,三宝是老师,「敬田」,恭敬的敬。你看看报父母是恩田,那是孝。佛法跟中国古圣先贤的教诲,都是以孝敬为教学的中心,敬田。怎样报老师的恩?依教奉行,不敢违背,这是报师恩。老师有好学生,老师的荣耀,我们要为老师增光,好学不倦,把自己所学的能够尽心尽力奉献给社会,造福社会,这是敬田,报老师的恩。
第三个是一切众生,一切众生是「悲田」,慈悲的悲。苦难众生,我们要全心全力去照顾他、去帮助他,他是悲田。在大乘教里面六道众生都苦,哪个不苦?你别搞错了,看到穷人苦,富人也苦。那个要饭乞丐很苦,做帝王的也很苦,哪个不苦?你怎么样拔他的苦,与他乐,这是慈悲。佛法告诉我们,六道众生不觉悟就苦,觉悟才能够离苦得乐,这要靠教化。佛菩萨为三界老师,我们在经上看到天人师,教化一切众生,帮助一切众生破迷开悟,离苦得乐,那是悲田。所以学不厌,教不倦,广种福田,目首菩萨代表的。
第七位精进首,「正教甚深」。这个地方跟前面财首的教化,正教跟教化跟说法意思都相通,但是你看到他所得就不一样了。财首教化甚深,他得的是灭暗智,精进首正教甚深,他得的是最胜智。这我们就明了,前面教化著重在根本智,精进首这个地方讲的正教甚深,著重在后得智,权智;也就是说怎样把智慧,真实智慧应用在日常生活当中。前面的教化就好像是学校,学校教育成就你的智慧。这个地方讲正教就是社会教育,日常生活当中的机会教育,普及的教育。我们从这个地方把这个意思就看得很清楚,不会混淆,这两个合起来,究竟圆满的智慧,智慧是有体有用。智慧得到了,但是你不会用,这是世间读书人,叫书呆子。书念得不少,不能够活用,智慧不开。智慧开了之后,活用,活活泼泼,确确实实利益一切众生,善巧方便,它不是死的。
再看第八位法首菩萨,他所表的是「正行甚深」,清凉大师在前面跟我们说「法门虽多,必在正行」,这就是教导我们,一门深入。纵然你已经修行证果,已经证得究竟圆满的佛果,你应化在世间,跟世间人无二无别,为什么?你要帮助他,你帮助他,你一定要示现跟他一样。你学一个法门,做样子给他看,学哪一个法门?你自己一切法门都通达了,学哪个法门?学他需要的法门,我的法门都圆满了,一切为他。他需要禅,就学禅的法门,他需要净,就学净的法门,不是为自己。自己已经契入无修无证,圆满菩提了,为别人。正如同老师在学校里教学,他教的科目不是自己,是为学生,学生要学这个科目,我来教这个科目,给你开这门课。
佛菩萨教化众生亦复如是,决定没有说随我自己,我要想现个什么身分,我要想教个什么法门,不是的,众生的需要,一切是为众生。释迦牟尼佛当年在世,为我们示现说法四十九年,讲了许许多多经论,许许多多法门,没有一个法门为自己的,全是为众生。众生根性不相同,有些时候遇到佛了,但是绝大多数是从远道而来向佛求教,远来的,不是偶然遇到的。佛非常慈悲,不管是偶然遇到的,还是你老远来的,都是尽心尽力帮助你、教导你,所以说无量无边法门。
无量法门不是教你一个人统统学,你遇到佛,你有什么困难,佛给你讲经说法,教你一个法子,你照这个修,你成就了。佛没有教你说:我以前说过好多法,你们统统学。没有!就正如一个大夫给病人治病一样,病人来了,他诊断之后,给他开个处方。这个处方就像一部经典一样,你拿到这个处方,依教奉行,你的病好了,药到病除。绝对不是说:我过去开的处方很多,你都可以吃吃。这一吃不但病没有好,可能连命都送掉了,一个道理。所以我们今天没有成就,没有成就是为自己。这个就是你要度人是先度自己,自己未度而能度人,无有是处,这佛常说的。先度自己,然后才度别人。这个地方的正行,这就有两个意思。我们今天在凡夫位,先要度自己,这正行;其他的,我们帮助别人。我们成立一个佛陀教育基金会是帮助别人,印光大师的弘化社是帮助别人,不是帮助自己。自己一部《弥陀经》、一句「阿弥陀佛」,一生不改变,正行!印光大师教我们的,正行,我们不能不知道。自己已经成就了,像佛菩萨应化到这个世间来的,他示现正行是为他,不是为自己,所以这个正行里头有两个意思。
第九智首菩萨,「助道」,这个很重要。无论哪一个宗派,哪一个法门,无不是正助双修。不但佛法,世法也不例外,你看世间学校里头,有主修的,有选修的,选修的就是助道法。正助双修,古人讲譬如鸟有两个翅膀,正助双修,车有两个轮。我们要懂得选修助道法。我们今天在这个学院里头,跟同学们选择儒家的《弟子规》,选择《了凡四训》,选择《太上感应篇》,这都是助道法,帮助我们成就德行,有德行然后才谈学问,助道法。我们助道法非常重要,不能疏忽。所以我们打算用两年的时间,完成这些课程。助道法多,一个阶段一个阶段来选修。现在时间到了。
诸位同学,我们还接著看清凉大师为我们说的十种甚深。
最后一句是贤首菩萨代表的,他是「一道甚深」。后面这是「故并可思」,让我们学的人,他给我们提示,我们就应当要想到这十种甚深。每一种里头实在讲义理深广无际,没有边际的。「一道」是真实,完全称性。大师在开示里面跟我们讲的「一道清净,由自性善」。我们在前面引用儒家所讲的「人之初,性本善」,说得很多。佛法讲真如本性,纯净纯善,在凡不减,在圣不增,成就妙观察智。妙观察就是用平等性来看十法界依正庄严,然后你才真正懂得《华严经》所讲的「情与无情同圆种智」。
我们在年轻刚刚学佛的时候,对这一句话没有法子理解。我们在佛学院,佛学院跟学生不谈这个问题,佛学院几个老师大家在讨论这个问题。有个老师提出来:《华严经》上「情与无情,同圆种智」,这怎么讲法?当时我也是佛学院老师之一,确确实实没有一个人讲得圆满,为什么?没有入这个境界,甚至於《华严经》也没读过,突然在这个里面提出这句话来,怎么个同法?我们只能够说有情众生有佛性,无情的众生有法性,法性跟佛性是一个性,只能这个说法。这个说法不能说错,是这个说法,说得不详细,不够透彻,让人听了怎么样?似懂非懂。
我们没有想到平等,没有想到妙观察。讲经的时候,讲四智,四智讲到妙观察智,但是跟这个兜不起来。同圆种智,平等平等才真正叫妙观察,否则的话,你这个观察,你妙在哪里?妙在事事无碍。你入这个境界,确实理事无碍,事事无碍。这过了几十年,几十年不断的在学,不断的在讲,总算有一点进步。这一段我们就介绍到此地。
再看下面清凉大师的注解,「又十佛相望,不动是体,余皆是用」。这是讲十方十个佛,十个佛相望,东方不动智佛是体,南方以下到上方有九个佛是用,把它关系说出来。有体当然有用,用决不能离开体。「十菩萨相望,文殊为总,余皆是别」。这是十个菩萨相望,文殊菩萨代表智慧,代表根本智,其余的九位菩萨代表后得智,就是智慧的起用。他底下讲「以总导别」,导是引导,「故九菩萨,不离妙德」,妙德就是文殊。
这一段清凉大师还有注解,「文殊为总者,若以法门为总,文殊主般若,统收万行」,这个没错。释迦牟尼佛当年在世,说法四十九年,确确实实是以般若为主。四十九年讲般若二十二年,差不多占他一生讲经说法时间上二分之一,差不多是二分之一,当然这是世尊教学的主要的课程,他用这么长的时间来教。你看开头讲「阿含」十二年,「方等」八年,这二十年是基础教育,是先修班;主要的课程「般若」,二十二年般若;最后八年「法华涅盘」,导权归实。《法华经》所说的跟《华严》没有两样,最后归到「大方广佛华严」。所以确确实实这九位菩萨代表的权智,不离根本智,不离般若。
「九首之德,皆是般若随缘别相」。换句话说,就是般若起用的样子。这个地方是略说,要细说,说不尽,贵在我们能够举一反三,闻一知十。你学了之后,你在日常生活当中就能活用。我们在前面讲了,真诚心遍法界虚空界,清净平等心遍法界虚空界,正觉慈悲心遍法界虚空界。然后你又怎么样能够把这个真诚清净平等正觉慈悲,落实在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生活之中,这就是此地觉首九位菩萨所代表的。然后你再细心观察体会,佛菩萨是多么的活泼,多么可爱(用现在的话),一丝毫障碍都没有,真的是随心所欲不逾矩。自己成就,帮助一切众生成就,真是无量功德,不可思议。我们在《华严》要学这个本事,这个在今天一般说机会教育。
文殊菩萨代表的是正规教育,像学校,九位菩萨代表的是机会教育,社会教育。无时无处不是教学的场所,情与无情是教学的对象。教学的方式,有形的不外乎示相,不外乎言说,这两大类的方法,就是经论里头佛常讲的为人演说,演是表演、示相,说是讲解说明。还有一种呢?还有一种不明显,都在其中,意教,念念不忘帮助众生破迷开悟,意业。你要没有这个心,没有这个意愿,你就不会示相,你也不会讲解。换句话说,机会太多了,你也看不出来,你不认识,当然你更不会运用。所以首先要有意业,意业是真正不舍众生,念念希望众生得度,希望众生觉悟,希望众生不要再迷惑,不要再造恶业。这个念头、意念强烈,所以你才会认识机会,你才会抓住机会,你晓得用什么方法来帮助这些众生,这一点最难最难。
末后有一段,这是清凉大师在这一大段做个总结。「以前后流例,略为此释,惟虚己而求之」。这是教导我们,我们怎样入门?要懂这一句「虚己」,你才能够求得。虚己,谦虚恭敬,才能求得,自以为是,那就不行了。后面这一句话说「不信此理,甚深法门,於我何预」,如果你不相信,你不能接受,你自己有成见,自以为是,那这就没法子了。法门确实甚深。在这一段里面,清凉有注解,我们把注解念一遍,这就不必说了,这段意思你就很清楚了。
「结释劝修」。「以前后流例」,就是这个刚才我们读的这一小段,这一小段是总结前面的解释。劝导我们学习,劝我们修行里头最重要的就是「虚己而求之」。什么叫前后例?前面「前如现华表义,现众表教」,这个要知道。后面呢?后面还没到,后面我们会看到,十慧菩萨说十住,十林菩萨说十行,十幢菩萨说十回向,十藏菩萨说十地,这是后面的事情。这是讲前后这个例子,这例子里头什么?表法,你要懂得它这个意思很深很深。总而言之,都是帮助一切众生觉悟,示现给他看,说法给他听,希望他看了、听了恍然大悟,目的在此地。
「离世间品菩萨万行,寄表甚深」,这个经在第三大单元讲行门,讲了两千个行门,代表菩萨万行,表法的意思更深了。「斯为观心,非是臆断」,这个不是清凉大师的臆测,这是观心,不是自己在猜测。确确实实佛是以此法教人觉悟,这就是开经偈讲的「愿解如来真实义」,如来真实义如是,就是在甚深表法里头。如果说「不信此理,一向外求」,下面比喻说「如数他宝,故非我分」,这个比喻好,劝导我们,你要相信《华严经》里面所讲的甚深理趣。你要不相信,你向心外求法,那你就完全错了。心外求法求不到,不管你怎么样精进努力,你的精神、你的时间都浪费了,你得不到东西。佛法在心性当中求,在觉性里头求,不能不觉悟。
清凉大师为我们解说,到这里是一个段落,介绍完了。我们这个本子,道霈禅师还节录李通玄长者的《合论》。《合论》对这段解释也非常精采,全都节录抄在此地,并不是完整的,是这一段的精华,很值得我们学习。我们看《论》,长者的《论》。「第三尔时世尊知诸菩萨心之所念」,这是引这段经文从哪里起。「已下」一共有「四十一行经」,这就是一直到「众海云集」最后一段上方,这一大段经文。古时候这是,李长者是唐朝初年的人,在那个时候他们用的经本总共四十一行,从前古时候的经本没有分段的,所以总共四十一行经。「明如来神通现法分」,这个字里行间说的什么?说如来神通现法。这一句话是科题,等於说这一大段经,他给它安一个题目,这个题目就是讲这一大段经的提要。一句话说出来,这个四十一行经讲的是什么?讲的是如来神通现法。
再细说,「义分为二」。第一个是「明随类现法」,第二是「明约初信心」,这里头有两个意思,然后再给我们解释。「第一随类现法中有二:一、随五位之中,菩萨之类,各现十种佛位,十住、十行、十回向、十地、十一地(十一地就是等觉),各有随位佛果名号是」。所以此地世尊示现神通,前面清凉也交代得很清楚,通这一分。这一分就是这一大单元,有六会,这个神通示现是通六会的。前面问的是问十住、十行、十回向、十地、等觉,我们都读过。清凉大师在解释还疑惑这里头漏掉了一句,他的说法应该是漏了十信,古人有些人说是漏了十忍,清凉的看法应当是十信。他讲得很有道理,我们听了他的话很服气。为什么?十信有经文,第二会是答十信。答十信,他没有问十信,没有问怎么答覆?肯定是经文上漏掉十信。这个说法很有力,我们今天讲的是非常合乎逻辑,有问佛才有答。所以每一个位次都有一个佛名,我们看到都有一个菩萨名,佛名代表果德,你所证得的果;菩萨名代表修德,你修什么样的因,你得什么样的果,性修不二,这就圆起来了。第二个意思「随一切国刹,一切众生之类,各现名号不同,如下文殊师利所说佛号者是」。这是第一随类现法中。
「第二约信心者,即此当品,及通一部,总为信心」,这个几句话很重要。所以清凉大师在前面一再提到要虚己而求之,法门义理甚深道理在此地。讲到信心,这个信心是这一品讲的,「如来名号品」这里头说的。但是这里讲的信心是通全经,全部《华严经》总为信心,你要不信,你怎么能修得成功。所以后头有偈子讲「信为道元功德母,长养一切诸善根」,一切就是十信、十住、十行、十回向、十地、等觉、妙觉,这是一切。「於此信心,总信五位中因果,心无滞碍,方可以行修行」。滞碍就是障碍,你有疑惑,你有犹豫就产生障碍了。所以信心要清净,信心要坚定,决定不为一切境缘所动,你就没有障碍了。境是讲物质环境,缘是讲人事环境,决定不会因外在环境动摇了信心,你才能有成就。
那回过头来,我们细心观察,许许多多修行人失败了,退心了,或者改学其他的去了,这个原因是什么?没有信心。你对於十信位有信心,你十信位可以成就,你对於十住位有信心,你十住可以成就。你对十行位要没有信心的话,那十行位你就不能修。所以这个信心贯彻始终,从初发心到如来地,真难,真不容易!尤其是我们生活在现代的社会,现代人哪一个不随顺科学技术,所以起心动念,在言语当中我们能够发现:你合不合科学?如果我们学这个佛法不合科学,那好了,就把你否定掉了,这个时候你还有信心吗?
所以外面境界的障缘,比释迦牟尼佛在世的时候有增无减。我们在经典里面看到,释迦牟尼佛在世当时,当时这个知见,不同的知见,九十六种外道,很容易把你信心破坏了。现在不止,我们也可以称外道,为什么称外道?外道不是毁谤人的,外道是心外求法,谓之外道。佛法是向心内求的,所以称为内学,经典称为内典。清凉在前面说「不信此理,一向外求」,就是这个意思。现在外面的学术标准很多,成为时尚的风气,我们今天违背了时尚风气,不就成大逆不道了吗?谁相信我们这个,到最后自己信心都失掉了,这种人多。出家多年了,最后怎么听说还俗了,为什么?信心失掉了。学佛多年,老了,最后不信佛了,改信别的宗教,什么原因?信心丧失了。
具足信心的人,所以这个经上跟我们讲的,十信位的菩萨。初信信心从哪里建立的?从根本智。我们再想想,几个人对佛法的信心是建立在根本智上?包括我们自己都没有。正因为如此,所以我们在佛法里面学了几十年,没有成绩可言。我们今天连初信位菩萨的果报,我们都没有得到,小乘没有能证须陀洹果,大乘没能证得初信位菩萨的果报,这就叫一事无成。念佛,念佛功夫不能成片,妄想分别执著不断,往生没有把握。想到这些地方,说个惭愧没用,无济於事。再往下想,将来的果报毛骨悚然,这怎么得了!
学佛不能没有善根,不能没有福德,还要加上缘分,《弥陀经》上讲得很好,「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」。那我们这么多同学们,善根福德因缘有没有?统统都有。要是打打分数还都不够,不够及格的分数。统统都有,不能说没有,这怎么办?加强!使我们在这一生当中善根福德都能够达到及格的标准,我们这一生才有救。要达到这个标准,因缘不能少,善导大师讲「四土九品总在遇缘不同」。
我们的缘很殊胜,天天在一起学习,在一起研究讨论,这个缘太殊胜了。释迦牟尼佛当年在世,也是这个样子,他老人家带的学生多,常随弟子一千多人,还有临时来的,来来去去的。由此可知,当时这个团体是相当大的一个团体。像我们今天这个小道场,我们有常住的,我们常住人不多,不到二十个人,许许多多同学到这边来跟我们一起共修的,来来去去的人不少!
所以我们常常想到世尊当年,他们的生活状况,他们教学的状况。世尊当年教学,没有讲堂,没有教室,山林树下席地而坐。这样的状况,没有书本,没有教材,完全是口说,现相口说。以后这才有许多国王大臣知道了,来听听,听了感到确实有道理,发心护持,提供教学的场所。像只园精舍、竹林精舍,这都是当时帝王、诸侯、大臣、长者们,他们的别墅,他们自己的园林,提出来供养世尊的,这才有讲堂,才有精舍。
这使我们想到他们那个时候的人,福报比我们大。住在山林树下,怎么说福报比我们大?他们不生病。我们今天要不在房子里头,到树下去树下一宿,打坐坐一晚上,明天就要送急诊室了,怎么能比得上人家?人家可以长年过露天的生活,这福报比我们大。我们今天身体跟他相比简直不能比,他们那个身体不怕风吹雨打太阳晒,不怕,我们受不了。你看佛陀当年在世,没有穿鞋子,都是赤脚。我们今天赤脚能走路吗?福报要从这些地方看。绝对不是说我们现在有很好的房屋住,出门有很好的车子。身体跟他比,大大不如,禁不起风寒。
他们的成就没有别的,信心。当年,这我相信,对世尊有信心,我们虽然没有办法得根本智,我想应该也是如此,哪有那么多人都从根本智生起信心?绝大多数还是对老师生信心,对老师的教诲一丝毫疑惑都没有。就像什么?像谛闲老和尚那个念佛的徒弟锅漏匠,他那个信心,我们在《华严经》里面读到,真的是依根本智起的信心,根本智是什么?般若无知,是真实智慧之体。锅漏匠虽然没学过,谛闲老和尚也没教过,我们细心去体会,他是真的,一点都不假。为什么?一丝毫疑惑都没有。老师教他做的,他真是百分之百的奉行,一丝毫折扣都没有。
谛老就教他念六字洪名,「南无阿弥陀佛」:你有空就念,念累了就休息,休息好了再念。就这么几句话。老和尚没有跟他住在一起,他一个人住在破庙,对老师的话依教奉行,一点怀疑都没有。所有境缘没有障碍他的,三年多就成功了,预知时至站著走的。谛老替他办后事,他还站了三天。人死了以后站了三天,等老和尚替他办后事,你们想想他怎么成就的?信心。我们今天缺乏的,实在讲不是别的,就是信心。今天时间到了,我们就讲到此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