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 - 大方广佛华严经 - (第九九八卷)
大方广佛华严经  (第九九八卷)  2003/4/9  澳洲净宗学院  档名:12-017-0998

  诸位同学,请接著看第二段「引例请问,文分为三」,这个里头又分为三段。第一段「初十句标彼说意,明其有悲」,后面有三十句,「举彼所说,显其有智」。末后一段就是第三段,有一句「结以正请,彼佛既尔,此亦宜然」。这是段落的交代。现在我们看第一段,请看经文,我们把这一段的经文念一遍:

  【如十方一切世界诸佛世尊。为成就一切菩萨故。令如来种性不断故。救护一切众生故。令诸众生永离一切烦恼故。了知一切诸行故。演说一切诸法故。净除一切杂染故。永断一切疑网故。拔除一切希望故。灭坏一切爱著处故。】

  这总共说了十句,这十句是说这个说法的义趣。初句是总,后面九句是别。总的,「谓令诸菩萨行愿成就故」。这个经文上说得很好,『如十方世界诸佛世尊』,这个没有例外的,一切菩萨成佛,成佛之后干什么?孔老夫子讲得好,「教学」,永远不倦的教化众生,永无疲厌的学习,学无止境。成了佛之后还要不要学?还继续不断的学。为什么?套这一句佛经里头的术语「法尔如是」,或者经上也常讲「法如是尔」,确确实实就是这个样子。

  所以菩萨示现佛身来教化众生,师道!为一切众生现身说法,随心应量,以佛的身分,这是主。换句话说,佛法是师道,欧阳竟无大师讲得好!示现其他的身分、其他的形相都是辅助。换句话说,示现八相成道,以佛身教化众生,这是总,这是主,其他无量无边的色身,都是伴、都是别,我们讲总别。目的只有一个,帮助众生觉悟,帮助众生离苦得乐,目的只有一个。「十方一切世界诸佛世尊」如是,想必今佛亦如是。所以『为成就一切菩萨故』,这一句是总说,成就一切菩萨什么?底下九句就是所成就。

  第一句『令如来种性不断故』,这一句重要。我们世间法里头常说「后继有人」,教学一定要有传法的学生,一代一代能传下去。你教学的成就以什么为标准?以能够承传的学生有多少人,他们的成就如何,以这个为标准。孔子在中国称为圣人,影响中国文化一直到今天,可以说是两千五百多年,他的成就是教学。

  夫子确实学成之后,如果我们看他学习的成果,他说得很明白,「三十而立,四十而不惑,五十知天命,六十耳顺,七十从心所欲不逾矩」。他学成之后,他的道德,他的智慧,他的学问,他的能力成熟之后,我们知道夫子心目当中最仰慕的是周公。他想学周公,所以周游列国,希望当时诸侯有人能够用他,他可以施展他的抱负,在政治上有一番作为。周公之后又出现了一个大圣人,很可惜的,当时这些诸侯都不用他,所以这才回到家乡教学。

  他回到家乡的时候已经六十八岁了。你看他说「七十而随心所欲不逾矩」,六十八岁了,他那个时候的境界就在耳顺跟随心所欲不逾矩的当中,到这个境界。他七十三岁走的,六十八岁回去教学,到七十三岁也不过是五年,时间不长,但是他有学生三千人,很难得!用我们佛法来说,他老人家法缘殊胜,五年时间不长,他有三千学生。三千学生当中,我们今天的话来说,有杰出成就的七十二个人,这是教学的成绩,教学的成就。确确实实夫子之后,这两千五百年当中,从事教学工作的人多,历代都有,但是拥有三千弟子的人不多,而且学生里头有成就的七十二个人,没听说过。这一桩事情只能用善导大师的话来解释,「总在遇缘不同」。

  夫子当年的教学就是今天所讲的多元文化的教育。那个时候中国没统一,每一个诸侯就是一个国君。我们知道中国统一是秦统一的,秦始皇。秦始皇之前那是战国,在孔子之后了,孔子是在春秋时代。中国中原地区多少个国家?八百诸侯。八百多个国家,每一个国家都不是很大的,大国像现在的一个县、一个市,大国;小国是一个村、一个镇。跟夫子学的来自不同国家的人,所以他是个多元文化的教学,多元文化的教育。他成功了,教育上面成功。

  所以释迦牟尼佛一生他放弃一切的行业,专门搞多元文化的社会教育。释迦牟尼佛当年在世,印度也没统一,跟中国一样,大大小小国家在整个印度也好几百,我们在经上常常看到大国有十六个,有十六个大国,那个大国大概像现在一个县市,这是大国。释迦牟尼佛的学生,因为他教学的时间长,四十九年,孔老夫子五年,如果释迦牟尼佛连头带尾算是五十年,在时间上讲比夫子多了十倍,成就不可思议。

  释迦牟尼佛的学生,经上没有详细记载,太多太多了。《法华经》、《无量寿经》上讲的是一万两千人,一般大小乘经典里面所说的一千二百五十人。我们可以从这个数字上去体会,一万两千人,这是很保守的数字,跟他学的人有这么多,五十年,人数肯定不止。真正有成就的常随众,这一千二百五十五人这成就的,都证阿罗汉果。孔老夫子有成就的学生七十二个人,释迦牟尼佛有成就的学生一千两百五十人,真正说这是历史上大教育家。

  所以道学要有学生去继承,发扬光大,这是第一桩大事。你自己修得再好,学得再好,教得再好,如果没有继承人,你的事业等於零,为什么?你死了就完了,后继无人。在中国,这是很大的忌讳,你看看儒家常讲「不孝有三,无后为大」,那个后是继承人。继承人并不是说:你有好儿女。你有儿女就算你有继承人了,那个错了。儿女要教,以什么为标准?以自己为标准。教学的目的,希望后来居上,我的学生将来他的道德、他的学问、他的事业要高过我,我才算成功;跟我平平,勉强;不如我,那你就没有传人。这个无后为大,后,意思在此地,我们不能不知道。绝对不是说你有了后代了,你就算有交代了,不是的,要教,他要有成就。

  家如是,家里要出贤人,你的家道不衰。儿孙果然在德行修养、道德学问都有建树,都有成就,你这个家会兴旺,这个家业源远流长,它会传得很久远,最明显的中国过去的帝王。孔子为什么仰慕周公?有道理,周公是大圣大贤。你看他给国家建立的制度,《周礼》、《仪礼》这两部书,我都没有认真去读。早年方东美先生跟我讲过好几次,教我要读这两部书,特别是《周礼》。他告诉我:《周礼》是周朝的宪法,周公制定的。在中国历史上享国最久的是周朝,八百年。方老师对这部书佩服得五体投地,他说:这是全世界历史上最好的一部宪法。他说:如果周朝后代的子孙都能够遵守奉行而不违背;他说:可能在今天还是周朝。这个法典好,孔老夫子佩服得五体投地。

  我以后走上佛教,章嘉大师劝我不要走政治,走佛教好,多元文化的教学,能够永远保持清净心,避免这个社会上一切的染污。大师为我想得很周到,那个时候我二十六岁,他指我这条路,我想想非常有道理。我到台湾一个人去的,举目无亲,所以我对老师的尊敬就像尊敬父母一样,老师对我也真正的关怀、爱护,真的是古人所讲「师徒如父子」。我对老师尊重,对老师信仰,没有怀疑,他教我怎么做,我很认真的做。老师一定照顾我,老师决定不会害我,老师教我一定是最好的,尊师重道。

  老师看到我们这样一个学生,实在讲也就是我们心目当中常想的传人。什么人能传道,能传法?不在乎这个人聪明伶俐,不在这个。在什么?在他对老师诚敬之心,这印光大师讲的「一分诚敬得一分利益,十分诚敬得十分利益」。所以老师找我们佛门讲法子,传法的弟子,标准是什么?真诚老实。这个人有德行,好好的去教导他栽培他,哪有不成就的道理!妄念多,花样很多,很活泼,不老成,仔细观察,见异思迁。一般做老师的人不选这个学生,这个学生投机取巧,见异思迁,不可靠,我们一般讲不老实。

  师徒缘分,从前李老师常常跟我讲,做老师的人一生就是希望有学生传他的道,传他的法。但是这桩事情可遇不可求,你到哪里去找?缘分。所以我说孔夫子有七十二个有成就的学生,缘分;释迦牟尼佛传他法的有一千多人,缘分,这是善导大师讲「总在遇缘不同」,有缘。一个好老师,一生当中一个学生都没有遇到的,李老师讲:很多!不是没有,历史上有。这样的人他怎么办?著书,他没有学生传,他用文字来传,这是一个办法。所以三不朽,立功、立德、立言,立言就是著书。由此可知,这非常不容易。

  你看摆在第一句,「令如来种性不断故」,清凉大师在注解里面说了四个字「上继佛种」,这第一句,别中第一句。要把佛法承传下来,不能让佛法在这个世间中断,这比什么都重要。佛法里面讲功德,功德没有比这个更大的,承传如来正法。玄奘大师在很年轻的时候,十几岁,他哥哥出家了,他跟著他哥哥也学了不少佛法。当时有人问他的志愿,年轻!少年!看他的志向,他说了八个字「远绍如来,近光大法」,你看这是十几岁立的志,他一生确确实实就是走的这个方向,这个目标。绍就是继承,远,我继承如来;近,我要把佛法发扬光大,这个意思。他真做到了。

  人要不立志,他在这个一生当中,他没有方向,他没有目标,他怎么会有成就?这些在佛法里面说,上根利智。我们中下根性的人,更是不能没有目标、没有方向。我们学佛,典籍、佛门的教材多,很多,那要衡量自己的能力:我的根性、我的能力、我现前的生活环境,你都要考虑到。你要晓得现在人很可怜、很苦,没有人给你考虑,没人给你想。我算是一个相当幸运的人,我遇到三个好老师,老师替我想,我想不到,我年轻,他们经验丰富。

  我认识章嘉大师,我二十六岁,章嘉大师大概是六十一、二岁;我认识李老师,李老师七十岁,我好像是三十一岁,李老师七十岁。老师年岁比我父亲还大,他把我看作学生,也看作儿女一样,他替我想,他指我方向目标。我自己好好思惟,接受了,接受老师的指导,向这个方向目标来迈进,几十年没有改变,才有这点成就。如果见异思迁,常常改变方向,改变目标,人生苦短,数十年寒暑一弹指就过了,什么成就都没有,最后落空了。所以成就的秘诀,世出世间法就是「一门深入,长时薰修」,这话不是我说的,祖师大德们讲的。

  我是个中下根性,不是上根利智,我初学佛的时候,实在讲只想学一部经。因为我曾经听说,古来有祖师大德一生专攻一部经,讲两百多遍,就讲这一部经,我很欣赏。因为那个时候年轻,想想这个能力我能做得到;广学多闻,学许许多多经论,我怕我没有这个能力,一部经行。

  我跟李炳南老居士,他教我的经典,第一部教给我的《阿难问事佛吉凶经》,第二部教给我的《阿弥陀经》,我非常认真学。有一次我们很多同学在一起,老师公开的说(那个时候我还没出家,他叫著我的名字):他在《弥陀经》里面有一点心得(老师看出来),有一点领悟。尤其我特别喜欢蕅益大师的《要解》,我真的是发心专修专弘,一生就讲一部经,一门深入。这一部经是遍遍味道不一样。当然开头你没有这个能力,你要真的讲出味道是你自己已经得念佛三昧,你才能讲出味道,把这个经讲活了,自己投入了,那你就是传持这个法门,你是这个法门的法子。

  今天交通方便,这世界很大,广结佛缘,这缘很多。很多地方请我讲,一个地方讲一遍,那个时候讲一遍大概是半个月到二十天,初学的时候。我一个月讲一部,一个月去一个地方,在台湾就有三、四十个地方,讲一圈大概三年,三年讲了三十六部。还有外国,到处讲,我就讲这一部,做专家不做通家,这是李老师教我的。而且怎样能通达?他教我四个字「至诚感通」,我一生遵守,我没有别的本事,真诚心求感应,求佛菩萨加持。我的成功确确实实就这四个字,这李老师传给我的。

  但是各个地方同修根性不一样,不一定都喜欢听《弥陀经》,《弥陀经》讲的人也很多,注解流通量也很大很广。所以许多地方请我讲经,经题是他们出的,要求的。所以这样一来,这么多年来,我就讲了不少的经论,大概总有几十种。可是无论讲什么样经论,我的方向目标统统是导归极乐,所以我的方向目标始终不变;《华严》,大本《无量寿经》,十大愿王导归极乐。所以这个头一句「令如来种性不断」,这个重要。尤其是出家的佛弟子,要不能发大心,把这桩事情做为我们一生当中第一桩大事来办,我们出家就有罪过了。出家人的事是什么?就是这条。怎么做?从自己本身做起。

  自己这一生当中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要有把握,没有把握,对不起释迦牟尼佛,对不起历代祖师,对不起自己。怎样往生有把握?《无量寿经》会集本我讲过十遍,我讲经的时候常说,《无量寿经》就是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保证书。如果你能够百分之百的做到了、落实了,你是阿弥陀佛再来的,为什么?你全部都做到了,就是阿弥陀佛,上上品往生。不能全部做到,可以做到百分之九十,上中品往生;百分之九十做不到,大概我可以做到百分之八十,上品下生。这样子这个标准慢慢往下降,降到下品下生,跟诸位说,你要做到两成,百分之二十;百分之二十做不到,往生就没把握了。

  经不是教你会念、会背、会讲,要做到,依教奉行。你看经本每一部经本流通分末后一句「信受奉行」,你真的在学习;没有这一句,这个经本你没有学习。什么叫信,做到了就叫信,没有做到,不信,信的标准在这个地方。所以信、解、行、证,信的标准是你解、你行、你证,你这个信是真的,真信。信里头没有解,没有行,不能叫信,不是正信,更谈不上真信。真信是要有证,正信有解有行,正信;没有解跟行,正信都没有。我们自己成就了,才能成就别人;自己成就了,才能够「令如来种性不断故」,你才真正做得到,所以这是头一句。

  自己救自己都救不了了,底下第二句『救护一切众生』,你能救护吗?所以要救护众生先救自己,要成就众生先成就自己;要帮助众生断恶修善,自己先要断恶修善;要帮助众生破迷开悟,自己先要破迷开悟。世出世间法没有例外的,自己不成就,哪能成就别人?所以我们今天讲护法,护持正法,护持正法从哪里做起?从本身做起,护持自己如来种性不断,这个要知道。不是别人如来种性,自己如来种性,就是自己的佛性。

  第二句清凉大师注解里头注得好,「云何继」,这个继就是我们今天讲「续佛慧命」。怎样续佛慧命?以救护众生故,这就讲我们发心学佛,我们要护持正法,要护持如来种性不断。释迦牟尼佛圣教,我们做学生的人要代代相传,要把它发扬光大。为什么?它能够救护一切众生。我为了救护一切众生,我要认真努力来学习,如果我不认真努力学习,众生的苦难一天一天在加重。这个我们从历史上能看得到,这是事实。为什么往后会愈来愈严重?正教失掉了。一切众生随顺自己的妄想分别执著,随顺自己的烦恼习气,造作一切恶业,自己完全不晓得。恶业造了不是没事,后头有果报,我们看的众生造恶因,后头一定有苦报。什么东西能救护?圣教,圣人教诲能救护。从这个地方激发我们自己的道心。现在时间到了。

  诸位同学,请接著看第二句,别中的第二句:

  【救护一切众生故。】

  这个「说意」确实这十句是连带的。看到众生苦发慈悲心,见到众生苦如同自己在受苦受难。因此,没有受过苦难的人很不容易体会,只有自己曾经经历过重大的灾难才知道苦。所以在这个时代的年轻人,没有见过大灾大难,不知道苦,不知道众生苦,慈悲心很不容易发得出来。像我这个年龄,经历过第二次世界大战,经历过中日战争,战乱那种痛苦,再加上一些天然灾害,日子很难过,亲身经历体会的。所以我们祈求和平,希望国与国之间,族与族之间,宗教与宗教之间,人与人之间,化解一切误会,化解一切对立,化解一切争执,互相尊重,和睦相处,平等对待,互助合作。

  我们生活在这个地球上,在这个时代,资讯交通变成我们每一个人日常生活不能缺少的,地球已经是一家了。不要再问,你是哪里人?你是哪个国家的人?今天应该有个新的概念,我们是地球人,居住在地球上的人就是一家人。一家人应当相亲相爱,应当互助合作,无论是哪个地区众生有难,我们应当主动的救护。怎样救护?这就引起下面第三句。清凉在注解里面「云何救,令离惑故」,这把第三句引出来了。

  【令诸众生永离一切烦恼故。】

  这是真正救护,从根本上救护,谁知道?佛知道,觉悟的人知道,过来人知道。所有一切灾难,天灾人祸,从哪里来的?烦恼制造出来的,烦恼是因,灾难是果报,佛在经上讲得太多太多了;在中国,中国古圣先贤也常常讲。佛经里面告诉我们,水灾从哪里来的?尤其是大洪水,地球上,这是历史学家、考古学家证明,地球上至少在过去发生过四次大洪水。佛经告诉我们,这个灾难根源是什么?是贪心。众生贪而无厌,悭贪,千万年累积下来就变成大灾难了。所以佛说水灾真正的因是悭贪,火灾是瞋恚,风灾是愚痴,地震是不平、贡高我慢,战争是杀生。

  佛在经上常说,要想我们这个世间永远没有战争,佛说有一个方法,只要众生不吃肉,世界就不会有战争,不会有流血。战争这是怎么来的?冤冤相报。「弱肉强食」,这是今天人家认为这是很有道理的一句话,没有想到后面还有一句,「冤冤相报」。你强你不能永远强下去,你会衰,到你衰弱的时候,你的冤家他强了。你把他杀死了,他马上投胎他又变成人了,他是个小孩,他长大了,你老了,这个时候形势刚刚好颠倒,这个年轻人不敬老人,不孝父母,他来报仇的,来报怨的,冤冤相报。所以「弱肉强食」下头要加四个字「冤冤相报」,大家就省悟过来了,不可以欺负老弱。

  六道里头没有别的,就是因果报应,善因得善果,恶因得恶报。佛经上讲得不错,「不是不报,时候未到」。秦始皇当年有势力了,靠著武力在当时灭了六国,战国时候,那是逐渐形成大国了,统一了;不到三十年,他自己被别人消灭了,他怎么也想不到!这些事情在中国历史上记载的很多,古人非常难得,把历史上这些因果报应的事情,节录编成一本书,《历史感应统纪》,这是历史上记载的因果报应。这本书好,将来我们学院里面可以做为一门功课来学习。近代,最近这几十年当中,因果报应的事情不少,杂志上登、报纸上登的,也有同修有心人收集,也把它编成了一本书。台湾同修黄柏霖,他编的现代的《因果感应录》,有时间、有地点、有人物,甚至於还有一些当事的人还在。哪有没有报应的事情!

  所以贪瞋痴三毒,自私自利,损人利己绝对不是好事情,眼前占一点小便宜,后来要付出很大的代价,是你意想不到的。所以佛帮助众生,佛知道你要离开一切苦难、灾难,要从因上下手。果已经现前了,那只有承受,逆来顺受,最重要的是要把恶因断掉。怎么样才能叫众生真正觉悟业因果报,不再造作恶业?这就引起第四句,「如何救?知彼根行」:

  【了知一切诸行故。】

  『了』是明了,你要明了,你要知道你一切的行为、言行。实实在在说,一切众生在造作的时候,他完全忘掉了,随顺自己的烦恼习气,完全不晓得事实真相,他要晓得事实真相,他就不敢造恶了。他要知道冤冤相报的道理,知道冤冤相报的这些事实,他对人、对事、对物起心动念自然就收敛了。纵然是逆境恶缘现前,他心里晓得:我受别人伤害了,没有人教我的时候,我也随顺烦恼,我也不能接受,力量不能抗拒怀恨在心,有力量对抗决定反抗,决定报复,这肯定的。那个怨恨生生世世都不能化解。

  我们看《文昌帝君阴骘文》、《安士全书》注得好,注得很详细。前面有一句,文昌帝君说他一十七世为士大夫。你看他在过去生生世世造的业,跟这些冤家对头冤冤相报,真的叫没完没了,一世比一世凄惨,幸亏遇到佛菩萨,遇到佛法,这才觉悟过来了。所谓是「放下屠刀,立地成佛」。我在受别人报复,我再不回报,这个帐到这里就结了,不能再报复。再报复,彼此双方都非常痛苦,这又何必?过去错了,错在无知、不了知,现在明白了,『了知一切诸行』。清凉注解说得好,如何救?是「知彼根行故」。「以何救」,用什么方法来救?这就是底下一句:

  【演说一切诸法故。】

  所以谁来救这个世间?谁来救遍法界虚空界一切诸佛刹土里面六道苦难众生?六道轮回绝对不是说我们娑婆世界有,其他诸佛国土里头很多很多都有。没有六道轮回的世界并不多,那是纯净纯善的世界,西方极乐世界没有六道轮回,华藏世界没有六道轮回。我们在《华严经》里面读过,不少,里头是有不少的世界,纯一菩萨法界。可是要比较起来,纯一菩萨法界的少,换句话说,这个世界里头有十法界、有六道还是占多数。诸佛如来他们发心不是对一个地区,他们的对象是遍法界虚空界一切诸佛刹土里面六道众生,要为他们说法,为他们示现。这些众生有感,佛则有应,现相现身,随机说法。『演说一切诸法』,你看看「演」,演是现相,演是表演,做出样子来给众生看,这是我们要学习的。

  后面的四句,「成何益」,这是讲成就的真实的利益,第一个是「除集谛染」,第二个是「决道谛疑」,第三个是「拔苦希望」,第四个是「证灭爱处故」。这四种利益就是佛菩萨应化在这个世间,他所表演的,他所说的内容。演什么?说什么?一定是先要做到,演说,不是说「说演」,做到然后说到。要细心观察现前的众生,用现在的话说,现前的社会状况,我们要了解,我们帮助,那就是面对著这个现在地球上芸芸苦难众生。

  他们苦难在哪里?不是说他现在没得吃,我要送粮食给他;他现在没得穿,我现在要送衣服给他,这个是要做的,慈善事业。这是什么?小恩小惠。能救一时,不能救永久,所以叫小恩小惠。怎样永远叫他离开苦难?那要教,教化。我们就会想到办学校,培养师资。我们想想孔老夫子当年一个人办学,释迦牟尼佛当年也是一个人办学,学生培养有成就,能够代替老师去教学了,这个教学的效果,教学的影响力逐渐向外扩张。

  今天科学技术发达,教学比过去方便太多了,所以我想了几十年了。早年,我们在台湾建立佛教第一个视听图书馆,二十五年之前,我们使用视听教学。那个时候还没有现在这么进步,我们用的器材很笨重,价钱也非常高,随著科技的进步,我们不断在改善,这么多年来,累积下来的讲经的录相带,超过一万五千个小时,现在保留下来的。我们的《华严经》讲到九百九十多次了,大概还有两、三次我们就到一千次。一千次两千个小时,在网路上、在卫星电视上,全世界都能看到,这比佛陀当年在世的时代方便太多了。

  所以我常常想,真的像是世尊当年在鹿野苑有五个比丘,我们真的能够有五、六个人,志同道合,全心全力来做这个工作。演说一切圣人的教诲,让一切众生觉悟自己的心行,种什么样的因,将来会得什么样的果报,只要把这个道理事实真相搞清楚了。如果说这些因缘果报的事情,很多人讲西方人不能接受,不能接受那就不谈了,不可以!有一个人接受,一个人得度;两个人接受,两个人得救。

  在今天教学里面,决不要指望我要能帮助好多好多人,不可能,那个想法是错误的。大慈菩萨讲得好,你能帮助两个人得度,就胜过你自己自修;你能帮助十个人,你的功德不可思量;你能帮助一百个人,那你真的是菩萨。这个话说得非常非常有道理。我们自己「只问耕耘,不问收获」,首先自己得度,这肯定的。

  我们今天如果收集这一些因果报应的这些事实,把它编成书籍流通。如果有这个缘分,把它翻译成世界上各种不同的文字,不需要多,印一千本。我们现在全世界净宗学会不少,赠送给净宗学会去流通,不定哪个地方,有一两个人相信了,这一两个人就得度了。又何况这些书籍肯定得到诸佛护念龙天善神守护,因为它能够令一切众生觉悟,帮助一切众生回头,断恶修善,离苦得乐,这个功德不可思议。真正知道的人全心全力默默的在做。

  今天我知道,台湾有不少同修全心全力在做这些事情,中国大陆现在也有不少人在做这个事情,非常希有难得。这不是迷信,这是事实真相。佛能把这个道理根源讲得清楚,但是要时间,我们自己想想,对这个接受也花了很长的时间。在自己一生当中,细细去想想,从小到老,我们这一生当中经历的就有很多是事实,亲身经历的,这不是听别人讲的。我在童年的时候,七、八岁,有两桩事情印象最深刻。一个就是军队要把城隍庙毁掉,城隍在他们起事前三天搬家。这个事情我们那个城市的人统统都晓得,那个时候大概我才七、八岁,很小,六、七岁还是七、八岁,很小的时候,这个印象很深刻。

  我们住在乡村,我们乡村有一个富贵人家,老太太过世的时候,我们做小孩亲眼看到的,走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。她是生病,但是好像不严重,走的时候,把家里面儿孙统统召集起来交代后事,然后洗了澡,换了衣服,非常安详的走了,一点痛苦都没有,亲眼看到的。以后学佛我才明了,这个老太太可惜没学佛,她要学佛决定往生了,很可惜不知道念佛。决定生天,老太太一生住在乡下,心善行善,善有善报。

  我认识的有不少同参道友,在家出家的,我很喜欢他们讲他自己一生亲自经历的因果报应的事情。过去我在新加坡,我常常请这些同修们在摄影棚里面,把他自己亲身经历的录相录下来,我们做参考。这都不是假的,学佛的人这个事情决不打妄语。遇到许许多多很不可思议,没有法子解释的这些事情,这绝对不是宣传迷信,事实真相。我们这边同学,希望留意一下,把过去我们收集的这些编一个专辑,我们可以做一些光碟,这个光碟可以让各个净宗学会保存一套,我们不对外流通,内部参考。

  总而言之,我们四众同学有使命、有责任要续佛慧命。真正觉悟了,就要把这一桩事情做为我们这一生第一桩大事,我这一生来到这个世间就是干这桩事情的,心才能发得起来。我们到这个世间来,不是业报,不是来受苦受难的,是来帮助这些苦难众生,帮助他们消灾免难,帮助他们离苦得乐。虽然我们来到这个世间是业力来的,我们不是再来人,是随著业力来投胎的,但是我们有缘,一般人讲有幸,很幸运遇到圣贤的教诲。现在明白过来了,觉悟过来了,转业力为愿力,怎么转法?这个我们在讲席里讲得很多,你的愿力非常强,超过了你的业力,这个时候你就乘愿再来了。

  转业力为愿力的样子是什么样子?我有没有转过来?你只要自己冷静的反省检讨,样子就是佛在经上所说的「受持读诵,为人演说」,你就转过来了。受持,经教里面所讲的,我完全接受,依教奉行,保持不舍,这叫信受。每一天读诵,温故知新,每一天读诵,每一天接受佛菩萨的教诲,用真诚、清净、平等、慈悲心来学习。虽然经是一部,天天读,天天有新的悟处,法喜充满!

  我这一次读《华严经》,跟二十年前读《华严经》完全不相同。二十年前这个经我曾经讲过一遍,那个时候不但没有录相,录音也没有,没有保留。这一次读这一部经跟过去境界完全不一样,真正是法喜充满,「多」不能说,契入少分境界这个是有的。少分的境界受用就不可思议,真正体会到古人讲的读书乐,尤其是读圣贤书。跟同学们在一起研究讨论,不亦乐乎?自己一个人独自在读诵,不亦说乎?这个就是经上常说的,常生欢喜心,法喜充满。

  今天跟同学们在一起,凡是有缘接触的全是同学,学佛的是同学,不学佛的也是同学。从我的形象上,言语造作当中,就是「大方广佛华严」。一切时、一切处你接触到了,都是在同学,你向我学,我向你学;我向你学,善财童子五十三参。不但向有情众生学,还向无情众生学。无情众生,你们看到日本科学家做的水结晶实验,这不就是向无情众生学吗?无情众生多么纯,我们常讲纯净纯善,恒顺众生,随喜功德,随著一切众生心念的不同,它做出不一样的反应,这是我们的学处。现在时间到了,我们就讲到此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