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 - 大方广佛华严经 - (第九九六卷)
大方广佛华严经  (第九九六卷)  2003/4/8  澳洲净宗学院  档名:12-017-0996

  诸位同学,请看「如来名号品」第三段辅翼圆满,请看经文:

  【与十佛刹微尘数诸菩萨俱。莫不皆是一生补处。悉从他方而共来集。】

  这一段是「标数拣定」,清凉大师跟我们讲,第一个,他是菩萨众,十个『佛刹微尘数』,这个数量在我们看是相当之多,十个佛刹微尘数菩萨,不是小乘,不是凡夫。第二个,说『莫不皆是一生补处』,这个不可思议。这些菩萨统统都是补处菩萨,都是等觉菩萨,五十一个阶位他是最高的,比十地菩萨还要超过。第三桩事情『从他方而共来集』,这个说明不是前面所说的菩萨,是新来集会的,有这么多人。

  『一生补处』有两个意思:

  一个是从「应化」上来讲的,如弥勒菩萨。弥勒现在在兜率内院,释迦牟尼佛这个法运过去了,他将来在我们这个世间示现作佛,也是示现八相成道成佛,但是这个时间很长很长。这个地方他讲这个「一生」这有三个意思:第一种「人中一生」,第二种「天上一生」,第三是「下降一生」,现在正取天上一生,一生补处。

  第二就「实报」来讲,前面是就化相是应化。「实报一生」,这是讲「四种变易生死」,「末后一种,名无有生死,一位所系」,这是讲最后的一种,因为他是等觉菩萨,只有一次变易,这一次就是断最后一品生相无明,他就证得究竟的果位了,所以确确实实无有生死。下面经文,这是叹德,赞叹菩萨殊胜的德行。

  【普善观察。诸众生界。法界。世界。涅盘界。诸业果报。心行次第。一切文义。世出世间。有为无为。过现未来。】

  总共有十句。十句当中第一句是总说,『普善观察,诸众生界』,这一句是总,下面九句是别。这些等觉菩萨的大德非常令人羡慕,我们应当学。当然学不到,学不到也要学,纵然不像,多少有几分相似就好。清凉大师在注解里面说得好,「德虽无量」,他们的大德大能无量无边。「略叹一普」,这是简单的讲,说普观察,普善观察,「善观察者,能观智也」。所以这一句里头最重要的这一个字「善」,我们凡夫也会观察,但是不善。

  何以菩萨善,我们不善?菩萨是用智慧观察,我们凡夫是用情识观察,所以就不善了。我们一般讲感情用事,昧於情识或者是情执,往往把事情看错了,看错接著就做错。错了,后面的问题严重了,它有果报,不是说错了就没事;起心动念都有果报,极其微细的念头还是有果报。所以大乘经里头常说「菩萨畏因,众生畏果」,众生迷惑颠倒糊涂,果报现前的时候,害怕了。这时候怕没用处,谁也救不了你,谁也帮不上忙,你必须要承受。菩萨有智慧,绝对不会感情用事,所以他起心动念一切言行,用我们的话来讲,小心谨慎,(这是我们凡夫的看法),远离一切过失。真正像法身菩萨,真正做到零过失,像佛在佛经里面所说「不容毫分不善夹杂,不容毫分不净夹杂」,真正做到纯净纯善。

  清凉大师给我们讲,「善」有三个意思:第一个「善知相」,第二个「善知无相」,第三个「善知此二无碍」。这第三句非常重要,真实智慧。善知相是什么意思?对於一切现象明了。善知无相,是知道这个相的体性,《般若经》上讲的「凡所有相,皆是虚妄」,它没有自性,无自性之性就是法性,所以性相无碍,性相是一,这就是说相与无相没有障碍。障碍发生在哪里?障碍是我们错认了它,所以我们的知不善,以为相真有。在这个相里面,如果这个相,这个形象合自己的意思,就起贪心,就想控制,就想占有;不合自己意思,就要排斥、远离或者是把它消灭。起这些妄想执著,那就在现象里面造无量无边罪业了,这个错了。

  『众生界』,这下面一共十句。『诸众生界』这一句是总说,「诸众生界」是讲十法界,十法界有情众生,还包括无情众生。诸众生界这一句是讲有情众生,菩萨教化的对象有多少?没有边际。遍法界虚空界一切诸佛刹土迷而不觉的众生,在十法界里面无量无边,这些众生,佛菩萨来度化他们。这些诸大菩萨,我们一般讲法身大士,补处是法身大士地位最高的,娑婆世界像弥勒菩萨,华藏世界文殊普贤,极乐世界观音势至,这些都是等觉菩萨,都是补处菩萨。清凉大师这个注解注得好。接著他说。

  「此生何来,由迷法界」。这个『法界』是他观察的第二句,别中第一句。第二句『世界』,「由迷法界,起於世界」,法界就是法性,迷了真性,迷了真如自性,所以才有虚空世界。这世界从哪里来的?法相经论里头说得很详细,「一念不觉(这不觉就迷了),而有无明」,不觉就是无明,对於法界法性,迷了,不明了了。「无明不觉生三细」,就像水的结晶一样,你给它无明的讯息,它就起变化的结晶。

  三细相,第一个是「无明业相」。业是什么?业是动。诸位要知道,真心是不动的,妄心是动的,这个时候你开始动,这一动就是业相,业就是动,不动怎么会造业?不动不会造业,不动是禅定。所以定共戒,你不动心的时候不会造业,心一动就造业了。一动不外乎三种:一种是善,一种是恶,一种是无记,这三大类。所以无明不觉它就出现相了,第一个就是动,动了之后就产生变化了。「转相」,转是转变,这一转变就出现结晶了,好像水的结晶,出现结晶了,这个结晶是「境界相」。境界相就是物质,虚空、法界、刹土、众生,这都出来了。

  这些现象从哪儿来的?十法界依正庄严从哪儿来的?无明不觉而生的。这个出生是一时的,没有先后,顿现,这《大乘经》上讲的。就像作梦一样,梦中境界是顿现的,不会是你作梦有个次第,先梦见一个人,然后梦见山河大地,一层一层来的,不是这样,一时顿现,决定没有次第,同时现的。怎么现的?法尔如是。所以佛说这个境界不可思议。三细相,极其微细的阿赖耶里头的相分,这个相分大乘经上佛常说「当处出生,随处灭尽」,给你讲事实真相。相存不存在?相不存在。相有没有?相没有。所以知有相,知无相。知有相,了解这个现象的真相;知无相,这个相当体即空,了不可得。但是相与它的体没有妨碍,是一不是二。

  体,能现的体,体是灵知,「因心成体」。为什么因心成体?那是你的无明不觉,所以这个现象产生变化了,随著你的妄想分别执著,不断的在变化,所以绝对不会有两个相是完全相同的,根本不可能。这个相的生灭,我们用《仁王经》上的讲法,一秒钟两个十万八千次,所以「当处出生,随处灭尽」,哪里是真的?你真正觉悟了,可不可以受用?可以,不能执著,执著就错了。不但不能执著,分别都不可以。你在这个现象里头离一切妄想分别执著,你的受用跟佛菩萨一样;而且离一切妄想分别执著,所现的这个相美极了。起妄想分别执著就把这个相分产生了变化,变不是往好的变,往坏的变,愈变愈差劲。十法界这佛的境界比一真法界差远了,菩萨法界比不上佛法界,缘觉比不上菩萨,声闻比不上缘觉,诸天比不上声闻,我们人间怎么庄严也比不上欲界天。

  所以这里这个句子问得好,「此生何来」,这个「生」是我们的生命,现在多少科学家在研究,生命怎么起源的?从哪儿来的?世间人以为是进化的,人猿猴进化的,这里头有问题,如果真的是猿猴进化的,现在为什么还有猿猴?是不是有一部分猿猴进化变成人了,还有一部分没有进化,停留在那个地方,是不是这样?讲不通。佛经上讲讲,我们细细思惟它有道理,顿现。怎么现出来的?这是法性里面它的本能,无量智慧、无量德能、无量相好是法性里头本来具足的,不是从外来的,所以是一时顿现。法相唯识里面也讲这个经过,讲这个层次,但是它几乎是同时,无明才动,不觉这才动,业相,业相里面立刻就现了转相、境界相。「无明不觉生三细,境界为缘长六麤」,这是讲生命、世界的缘起。所以「由迷法界」,就是迷法性,迷自性,「起於世界」,这是把众生界真相,你看看一句话就交代了。

  第三句『涅盘界』。涅盘界怎么讲法?这些大圣发心,等觉菩萨是大圣,我们在经教里常常念到的,三贤十圣。三贤是十住、十行,十回向的菩萨;初地到十地是圣人,十圣;等觉补处,大圣。他们真的是大慈大悲,「我当令彼住涅盘界」,这个「我」就是这些菩萨,他们在观察,观察这个众生界,起了大慈悲心,要来教化众生,帮助众生,度这些众生住涅盘界。涅盘界实在讲就是一真法界,不生不灭,明心见性,不再迷惑了。

  第四句『诸业果报』,业无量无边,所以称诸。菩萨见众生造业,这个造业念念不停,念念不住(不止住),极其微细的业自己根本不知道;极其微细是阿赖耶里面迷惑妄动。佛把阿赖耶比作大海,大海里面的波涛起伏不定,那就是造业,平静了就是真心。阿赖耶为什么会动?会起伏不定?无明风动。这无明不觉,无明不觉就是风动,你本来的清净心,本来的平等心失掉了。真诚清净平等是真心、是本性,真诚没有了就是迷了,清净平等没有了就是动了,动荡,被染污了,不能够静下来了,特别是六道凡夫。这个四圣法界阿赖耶里面虽然有波动,幅度已经不大了,慢慢的缓下来了,小风小浪,六道凡夫是大风大浪,三恶道是惊涛骇浪。

  菩萨帮助众生,目标是让众生都安住在涅盘界,要安住在涅盘界,一定要「净诸业果」。换句话说,你要有智慧,要有善巧方便,帮助众生远离妄想分别执著,把这个心静下来。这个就是看到众生界里面诸业果报,清清楚楚明明了了。十法界六道三途,你看这些众生造业受报,生死轮回,在这个里头很苦,没完没了。

  第五句是讲的『心行次第』,大师这个注解里面说「故须识心行之病,文义之药」,这个文义是第六句『一切文义』。一定要晓得这一切众生病在哪里?文义之药就是讲经说法教化众生,帮助众生破迷开悟。这是诸佛菩萨对十法界众生真实的慈悲,最大的救护,或者是我们讲慈悲救济。最究竟的、最圆满的是要帮助众生破迷开悟,但是众生必须要根机成熟,这是佛门里头常讲的「佛不度无缘众生」;不是佛不度他,是他不接受佛的教诲,佛对他就没有办法了。给你讲道理,你听不进去,教给你修学的方法,你不能依教奉行,佛菩萨再慈悲,再有智慧,再有能力,对你也是一筹莫展,没法子。虽然没有法子,但是他的慈悲心绝对不会退转,他慢慢在等机会,同时,时时刻刻在暗示,这是真正的关怀,真正的爱护,永远没有间断过。

  众生根熟了,能听得进去了,能理解了,又肯奉行,这是根熟的众生,是佛菩萨教化的当机者,这种人能成就。但是跟世界人口比例起来,少数又少数,太少了,万分之一、二。也许我说万分之一、二这个数字还是多了。根性没熟的,佛不舍弃,没有善根的人,帮助你种善根;已经有善根的人,帮助你善根增长;已经增长的人,帮助你善根成熟;已经成熟的人,这一生决定帮助你超越六道轮回。这叫普度众生,这叫「佛氏门中,不舍一人」。众生的病多,太多太多了,现前我们这个社会,面对的一切大众,什么病最重?自私自利的病最重,贪瞋痴慢最重。下面这一句。

  『世出世间,有为无为』。世出世间,「令厌世间,欣出世间」,这是世出世间的意思。所以这样的经文,没有清凉大师给我们指点,这世出世间我们不懂得这什么意思。令厌世间,你看看我们现在人讲的「厌世」,很多!厌世的人他表现什么?自杀。特别是年岁大的人,看到这个世界的动乱,年轻人不孝父母,不尊重老人,轻慢老人,厌恶老人。年老的人如果得不到妥善的照顾,真的厌世,活在这个世间生不如死。

  这个地方讲令厌世间不是指这类人,是对於这个世间六道轮回真的明白了,真的认识了,他不愿意再搞六道轮回了,希望自己能在这一生超越六道轮回。如果有这么一个觉悟,这是佛菩萨教化好对象。众生要有这个愿望,远离三途六道,证得阿罗汉果、辟支佛果、菩萨果报,上升到四圣法界。四圣法界虽然不是究竟的果报,大乘佛法里叫化城,把你提升了。从这个地方再提升,超越十法界,那才叫究竟果报,真的令彼住涅盘界。这统统要教导,不但要教,还要现身说法,要现相,这个现相就是为他作证。

  「有为无为」这一句,注解里面讲「不尽有为,不住无为」,有为是众生界,无为是涅盘界。小乘人是尽有为住无为,有为的因果统统断了,断了以后怎么?不到六道里头来了,永远出离了。菩萨怎么样?菩萨是不尽有为,他要把六道轮回的业因保持住,他还要来。他来干什么?他来度众生,不住无为。这两句话跟「不住生死,不住涅盘」是一个意思,有为是生死,无为是涅盘,这是大乘菩萨,这是大慈大悲。他不住涅盘,所以他应化到九法界,甚至於应化到三途六道,他要是住了无为他就不来了,不住。不住生死又不住涅盘,这个了不起,这个《般若经》里面所讲的「无住涅盘」,这是大乘佛菩萨。无住涅盘的意思,也就是不住生死,不住涅盘。生死涅盘,两边不住,永远在度众生。真的是千处祈求千处应,众生有感他就应。

  上面「上辨横观十法」,下面这一句『过现未来』,这一句是「竖达三世」。「横」是讲空间,「竖」是讲时间,过去、现在、未来。清清楚楚明明白白,有这样的智慧,有这样的能力,有这样的慈悲方便,佛家常讲「慈悲为本,方便为门」,他才能教化众生,才能帮助众生断恶修善,破迷开悟,离苦得乐。佛法教学真实不虚。「观涅盘,知已现当证。观诸业,已现当造。果报,已现当受。心行,已现当发。余可类知」,菩萨看众生界,发大慈悲心,救护一切众生。当分就是这个第二大单元序分,到这个地方介绍完了。

  诸位同学,请看「如来名号品」第二大段请分,这里面分两段,先举人标念。

  【时诸菩萨。作是思惟。】

  这一小段就这两句,清凉大师在科判里面说得相当详细,这是「正显问端」,总共有五十句。五十句里头问只有四十句,「问但四十,以第二十句是说意故,此四十问,望第一会,有同有异」。这个第一会在「如来现相品」,初会也是有六品经,一共有十一卷,我们读过了。在第二品「现相品」里面,世主提了四十个问题,这四十个问题,跟此地讲的有同有异。「后二十句全同,前二十句大同小异」。换句话说,这个四十句跟前面所问的差不多,说「又复前后不同」,这是讲次第上有些不一样,「初十句,即前第三十海,前会即总说所观深广」。第一会里面所说的、所问的是贯穿全经,所以说总说所观的深广。

  「此则别说如来依正」,这是说清楚这一会跟前一会不相同的地方,这一会要别说如来依正。所以清凉大师在科判里面讲,「如来名号品」是说如来正报以及十信法门,这一会里面讲这两桩事情。这一会有六品经,前面三品是讲如来正报,后面三品是讲十信。说「以前会中为总故,此会别显信所依故」,这一句话很重要。我们生起信心,这个信心怎么生起来的?依什么生起来的?依如来正报因果,这是近因缘,远的因缘是前面第一会,是依凭如来依报因果。如来依正因果,我们都看到、都明白了,信心从这个地方生起来的。这不是迷信,这个信仰有理论根据,有事实根据,现代人讲科学精神,佛法里面讲信心,确确实实符合科学的精神。

  「前会皆致海言」,一切都讲海,深广无际,这品经里面都讲刹。「第二十句,前名菩萨十海,此列住等行位」,这是前后不同的地方。「前通诸会,总显圆融行布因故」,行布是次第,圆融是没有次第,《华严经》里面为我们显示,「圆融不碍行布,行布不碍圆融」,总显示出事事无碍的境界。「此约常分,欲显差别因之相故」。什么差别因?十信、十住、十行、十回向、十地差别因,差别因果。后面「二十句虽则全同」,用意还是不一样,前面是总说,这个地方是别说。「又前即所信,今辨所成」,前第一会讲的,我们所信的,第二会,第二会要变所成,真干了!你看这个味道不相同,前面是听说,说了真欢喜,心发起来了,发起来之后要真修,要真干。

  「欲显所信所成体无异故」,「所信所成体无异故」这八个字很重要,皆不离法性,不离法界,不离法性,不离自性。所以「文句全同,若唯约义,亦可分三」,这从义理上来说,单就义理上来讲,他分三点来给我们说明,第一「谓初十句,问佛德应机无方大用,辨因所依果」,这到了底下经文我们就看到了,这个十句问佛德,佛有大智、大德、大能,所以能够遍应法界一切机宜。

  众生有感,佛就有应。无量的众生同时感,佛有能力同时应。这个应里面最不可思议的现身,佛能同时现无量无边身,各个不相碍,这是大德大能。我们在净土经里面看到的,经上告诉我们:生到极乐世界的人,即使是凡圣同居土下辈往生的,都得阿弥陀佛本愿威神加持。他就有能力,无论在什么时候,他能够化无量无边身,到无量无边诸佛刹土去拜佛,去供佛。供佛是修福报,听佛讲经说法,开智慧。

  一时,他一时所学到的,要我们凡夫来说,无量劫都学不到。人家一时学到,为什么?他能分身。所以成就道业,你不到极乐世界去,你到哪里去?极乐世界这个道场、这个修学环境,一切诸佛都赞叹。释迦牟尼佛是代表一切诸佛如来,在《无量寿经》上赞叹阿弥陀佛「光中极尊,佛中之王」,这是赞叹到极处。佛佛虽然道同,大家总是讲阿弥陀第一,「十方三世佛,阿弥陀第一」。修净土的人,没有真正发心想往生极乐世界,这什么原因?对於西方极乐世界的状况并不是真正了解,对於一切诸佛的介绍、推崇也没有真正的认识。换句话说,依旧是半信半疑,对这个世界贪恋,对西方极乐世界那个向往的心总是生不起来,道理在此地。

  在这个经里面,前面这十句,它的教学宗旨就是要给我们辨明因所依果,这个因是信心,信心所依的如来的三业:「名号品」是讲身业;「四谛品」是讲佛的语业;「光明觉品」是讲佛的意业,正报。身语意这三品经,我们这个信心所依的果。「次十句,问菩萨行位,即果所成因」,菩萨行位,十信、十住、十行、十回向、十地、等觉,这都是果报。五十个果报,果必有因,什么样的因修成的果报,不能不知道,这里要跟我们细说。总的纲领,文殊菩萨的十波罗蜜,普贤菩萨的十大愿王,这是行门里头的总纲领,总的因行,要真明了,要真干。后面「二十句,佛果胜德,显因所成果」,如来果地上的。

  大师后面几句话说得很好,「是则以佛为缘而起於因,还以此因而成於果,是此分之大意也」。这是一分的大意,就是第二大单元的大意,修因契果生解分,这个里面总共有三十一品四十一卷经。讲什么?十信、十住、十行、十回向、十地、等觉五十一个位次,在这一个大单元里头细说。五十个因,五十个果,总共一百个因果,知道果,我们的修因这个心才能发得起来。果是我们向往的,我们希望证得,证的前面要行,行的前面要解,解的前面要信,信、解、行、证这个次序不能颠倒。所以,首先我们看毗卢遮那佛依正庄严,启发我们的信心,我们的信心从这个地方建立的。在这一品经里面,特别给我们说明,我们自己的法性,跟毗卢遮那佛的法性,跟十方一切诸佛如来的法性无二无别。等我们自己修行证果了,跟一切诸佛没有先后,这个信心难,太难太难了。后面大师引用的《论》这上几句话来说。

  「故论云,多闻熏习,无不从此法身流,无不还证此法身,即其义也」。这是用这几句来说明这一个大单元的大义,多闻熏习重要,可是什么时候多闻熏习?十信心满,入了初住了,这个时候才多闻熏习。广学多闻,「法门无量誓愿学」,这个我们一定要记住。在十信位里面,不能离开老师,文殊菩萨,「一门深入,长时薰修」。十信位,十信没有位,十信是十住的初住的前方便,等於我们读书一样,预科,不是正科生。在中国大学里面的先修班,民国初年叫预科,预备进入正科班的,十信是这个位次。

  多闻熏习,这是从入住以后,像我们在末后这一品「法界品」里头看到善财童子五十三参,五十三参就是多闻熏习。闻的是什么?习的是什么?无不从此法身流。除十信位不算,四十一位法身大士有因有果,因果是什么?没有离开法身,佛菩萨的教诲是从法身流的,诸菩萨所证,还证此法身,因果不二,性修不二。

  下面「今取文义俱便,大分为二」,这分为两个段落,「初十句直尔疑问,后三十句引例请问,义不异前」,前是初会。现在我们看第一段,直尔疑问,请看经文:

  【若世尊见愍我等。】

  这个『见』应该念现,跟现在的现是一个意思,现前的现。

  【愿随所乐。】

  这一句清凉大师也把它分成一段,这一段是「总显请意」,这一段是请法,请法的意思何在?这说出来了,如果世尊愍念我们,我们心里头有问题,有疑问,『愿随所乐』,下面这就提出问题了:

  【开示。】

  求世尊为我们开示。第一个是:

  【佛刹。】

  第二个是;

  【佛住。】

  第三个是:

  【佛刹庄严。】

  第四个是:

  【佛法性。】

  第五个是:

  【佛刹清净。】

  第六个是:

  【佛所说法。】

  第七个是:

  【佛刹体性。】

  第八个是:

  【佛威德。】

  第九个是:

  【佛刹成就。】

  第十个是:

  【佛大菩提。】

  十句。跟前面「如来现相品」里面四十个大问相同,我们看清凉大师的注解,「十句依正,间问者」,什么叫间问?间隔。「正报应机,必依刹故,亦表依正无障碍故」,就是说他的依正为什么要错开来,譬如说『佛刹』是依报,『佛住』是正报,『佛刹庄严』是依报,『佛法性』是正报。所以在这个里面,这十句,一、三、五、七、九是依报,二、四、六、八、十是正报,它是间错开来的。

  这个依报的五句,清凉大师这里注解他是注得很详细,但是我们读的是《纂要》,《纂要》便於初学,摘要的录出来,让我们很容易理解。所以五句依报者,第一个是「刹类」,佛刹是讲刹类。第二是讲「庄严」,这个第二是第三句,佛刹庄严。第三是讲「清净」,清净是第五句,佛刹清净。第四是「体性」,体性是第七句,佛刹体性。第五是「成就」,是第九句,佛刹成就。它是错开的。

  「上五即前二海」,这个前就是「如来现相品」里面讲的,讲的世界海、众生海,这依报里头所讲的。「广如四五二品」,第四品「世界成就品」,第五品「华藏世界品」,那说得详细,这是我们前面读过的。「其佛住等五句」,这就是偶句,凡是成双的,二、四、六、八、十,这个五句「即正报大用」,第一句就是第二句,『佛住』。清凉大师说「佛身遍住诸刹,佛心常住大悲」。佛住在哪里?《金刚经》上说得好,「应无所住,而生其心」。佛在哪里?无处不在,众生有感,佛就有应。你看看世界无量无边,虚空无量无边,什么地方有感,佛哪里就应,佛的应身无量无边,等众生界。

  所以佛住在哪里?佛身遍住诸刹,哪里没有佛?佛是无处不现身,无时不现身。不但现有情众生身,我们在《普门品》里面读到的观世音菩萨三十二应,那个完全现的是有情身,跟诸位说还现无情身。他能够变现山河大地,能变现花草树木,没有一样东西他不现。他现这些相做什么?帮助众生觉悟。身住!心呢?「佛心常住大悲」。菩提心,菩提心就是佛心,《起信论》上讲的,「直心,深心,大悲心」,直心是体,深心是自受用,大悲心是他受用。「佛身遍住诸刹」,一切诸佛刹土,大悲心!无住生心,无住就是一切住,生心就是生大慈悲心,这是我们要学的。

  所以大乘教里面佛劝我们发菩提心,菩提心是大乘教的基础,没有菩提心就不是大乘教。净土是大乘教,往生净土的人要不发菩提心不能往生。为什么念佛的人多,往生的人少?原因就是他虽然念佛,二六时中佛号不间断,他没发大悲心。《无量寿经》「三辈往生」、「往生正因」,诸位细细去读读,上中下三辈统统都有「发菩提心一向专念」,都有这一句,这一句非常重要。

  说老实话,发菩提心比一向专念还要重要。为什么?三辈往生末后一段,不是专修净土的,是学习诸大乘法的。他有菩提心,虽然学的是其他的法门、其他的经教,他临命终时,如果发心想求生净土,一念、十念都能往生。这不是很清楚、很明白的告诉我们,菩提心是佛心,菩提心是我们的真心。

  《观无量寿佛经》里面所说的那个名称,跟马鸣菩萨《起信论》说的不一样,经论合起来看,好懂。经上讲的,这佛说的,「至诚心,深心,回向发愿心」,菩提心。所以我们懂得马鸣菩萨讲的直心,就是至诚心,真诚到极处。菩萨想作佛,怎么能以虚情假意对一切众生,这怎么能成功?因地心跟果地觉不相应。由此可知,这大悲心重要,菩提心重要,不能不发。

  我为方便起见,希望大家一看就能够了解,我把菩提心说了十个字:「真诚」,真诚是菩提心的体,就是至诚,就是直心,根本的根本;「清净」心、「平等」心、「正觉」心,这是深心,自受用,对自己;「慈悲」心对众生,对一切人事物大慈大悲。这三心是一个心,有体有用,用有两个:一个自受用,一个他受用。怎么能不发心?心为什么发不起来?你的诚敬不够,对一切人事物诚意不足。所以你的心不清净,你的心不平等,你是迷而不觉,你还是自私自利。这样下去就要晓得了,依旧还搞生死轮回。要想这一生出离生死,永脱轮回,圆成佛道,你要不把你的心,起心动念把它转成「真诚、清净、平等、正觉、慈悲」,你的希望就落空了,你出不了三界,你还要再搞六道轮回。所以这个心不能不发,非常重要。

  唯有菩提心发了之后,才能够渐渐契入境界,佛菩萨的境界,「看破、放下、自在、随缘、念佛」。一切诸佛都念佛,念佛是成佛的捷径。你要问为什么?大乘经上佛常讲「一切法从心想生」,你心想佛不就成佛了吗?你想菩萨你就成菩萨。天天想的贪而无厌,将来到饿鬼道,鬼贪心重,天天贪这个贪那个,这是鬼道;天天看这个人也不顺眼,看那个事也不顺眼,瞋恚,地狱道。一切法从心想生,你想什么,境界就变成什么。所以念佛成佛,释迦牟尼佛也是念佛成佛,他在《弥陀经》上讲的。这是说「佛住」。

  我们这个身怎么安住?心怎么安住?今天在这个地方,你一定要知道,这个地方不是久居之地。你要是久居之地,贪恋这个地方,将来你出不了六道轮回,死了以后到哪里去?这个地方是个道场,这个道场没有婚配,那你将来不肯离开这个地方,大概我们这个道场有老鼠,有蟑螂,有蚂蚁,有苍蝇,那你去投胎就投这个胎,为这个道场不肯离开,这是真的,不是假的;要不然的时候就变成饿鬼道,鬼他也守著这个道场。

  我们刚刚进来的时候,我听说有人好像是曾经遇到过,这个道场以前是基督教,还有一些神父他们留恋这个道场,没有离开。我们进住的时候,他很不高兴:你们来干什么?不欢迎。我还听他们讲:我们跟净空法师来的。这些鬼说:净空法师来可以,你们来干什么?他对我还比较好一点。我们给他超度,给他供牌位,这样他也欢喜,这安定下来了。你们要贪恋这个道场,将来作鬼的时候,跟这些一样,都不肯去,要长住这个地方,不可以,要学佛身遍住诸刹。身无住,心住大慈大悲,这就对了。

  身要住的时候,身住善巧方便,佛家常讲「慈悲为本,方便为门」,这两句话重要。方便是什么?方便是随机应化,众生有感,佛就有应,那叫方便。随众生心,现种种相,随众生的根机,说种种法,这都是善巧方便。方便法,才能普度一切众生,方便是后得智。后得智依根本智,所以「一门深入,长时薰修」是求根本智,「广学多闻」是成就后得智,就是成就善巧方便。善巧方便不是自受用,他受用!念念都是利益众生,念念成就众生,这是佛菩萨。好,现在时间到了,今天就讲到此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