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 - 大方广佛华严经 - (第九七0卷)
大方广佛华严经  (第九七0卷)  2003/3/16  澳洲净宗学会  档名:12-017-0970

  诸位同学,我们接著看「当机获益」第六句:

  【得随入证轮,名一切法海广大光明。】

  大众得的利益,我们看到之后,确实仰慕之心油然而生,得的利益的圆满、利益的殊胜确实无与伦比。世尊为我们介绍的,真的是所谓点到为止,略举一端。无量无边殊胜的利益,即使十方如来异口同音共同宣说都说不尽,为什么?称性。所以清凉大师给我们解释,这十句的利益配十地十度。十地十度在《华严经》里面,真正的义趣是「一即一切,一切即一」,无一不是究竟圆满。我们要了解这个事实真相。这第六句是「般若现前」,就是六地,叫现前地,六地菩萨叫现前地。清凉说「般若现前,名随入证,照深缘起,名法海光」,甚深缘起,怎么知道?甚深般若。

  昨天我听一个同学打电话告诉我,最近有一个科学的报导,大家可以在网路上查一查。说有一个太空船飞进了黑洞。在从前我们听说,任何东西飞到黑洞里面都消失了,可是这个太空船飞到黑洞没有消失,传来许许多多的资讯。这个资讯似乎是过去的,千万年前的太空状况;换句话说,进入这个黑洞突破了时间,像我们佛经里面讲的,过去未来是一不是二。这是一个很特异的现象。在以往我们只知道,甚深的禅定,就像这个注解里面讲的「照深缘起」。亿万年前的世界缘起的状况,居然通过黑洞的时候见到了,传来这些照片。我们中国古人讲的浑沌初开,印度古老宗教里面讲的冥谛,是不是这个境界,我现在还不能够证实。他们给我的讯息,似乎是这么一个境界,这个境界如何用科学来证实,这是个很奇特的事情。这是最近太空物理一个新的发现。所以科学的发达,对佛法的学习确实是有很多帮助。

  从日本科学家做水的结晶,证明佛在经上常讲的「一切法从心想生」,证明「唯心所现,唯识所变」,这用科学来证明。这些用现代科学名词都是物理的现象。物从哪里来的?物为什么会变?为什么会变,现在已经知道一点消息,从心想生。但是这个物质从哪里来的?现在科学家依旧不能证实,这是佛法里面讲的「唯心所现」。心是什么?心不是物质;心能够变成物质,能够变出物质出来。心是灵知,它不是死的,它是活的。诸位在这几年来常常参加三时系念佛事,你看中峰国师在系念佛事里面的开示,那些开示的话虽然不多,非常重要,那都是大乘经典里面的精华。但是这些开示,佛说得很好,上根利智的人听了之后他能够悟入,中下根性的人只能种善根而已。善根要不要种?要种!善根深厚他才会开悟。我们为什么悟不了?善根浅薄,所以不能悟入。因此,接受大乘经教的薰习,才能够薰成深厚的善根,才能把中下根性提升到上上根性,就这么个道理。

  前面第五句,得禅定。禅定功夫深了,深到相当的程度,智慧就现前。所以这个第六句,是六地菩萨的境界,现前地。什么现前?智慧现前。定能开慧,没有禅定,就决定没有智慧,这个诸位一定要知道。没有禅定,这个人很聪明,什么都知道,那是什么?佛在经上讲的叫「世智辩聪」。世间,我们今天讲知识,世间的知识、辩才、聪明。这是学来的。「学」与前一世有没有关系?有!这个现在连外国研究轮回也知道了。每一个人,我们这一生的聪明才智,富贵穷通,与前世都有密切的关联。这是外国从许许多多方式,大多数还是用催眠的方法,催眠的方法也是帮助你,用人工的方法帮助你入定,就是精神集中。万缘放下,精神集中,催眠的道理在此地,这个时候你能够回忆过去,回忆到前生。因为在甚深催眠状况之下,就是意志集中,这个时候时间的观念突破了,所以他可以回到前生。其中有一个例子,他能够回忆到四千多年前的事情,多少世?八十多世。一生算一世,八十多世之前的事情,他能够记起来。

  在佛法里头,在理论上讲跟催眠相同。佛法讲的是入定,入甚深的禅定。修禅定,你现在从科学家这些方式,我们也有所体会。修禅定打坐的时候,要万缘放下,让身体轻松,不能有丝毫紧张,不能有丝毫压迫,你才能入定境。禅定功夫浅深,差别很大。小的定功,还是一样端坐在那个地方,身体放松。所有一切妄念都要放下,一心专注,定不是死定,定里头有觉、有观。所以定也叫止观,止是止一切妄想、杂念,观就是科学家讲的,精神意志集中在一点,在哪一点不一定。古时候用的方法叫「观心」,那就是你的精神集中在哪个地方,以后就改成「话头」,叫参话头。不可以想这个话是什么意思,不能想,把精神全部集中在话头上,你才能入定。在定的境界里面时间空间突破了,你可以看到过去,你可以看到未来。所以,许多定功深的人跟我们讲未来的事情,那个可靠。

  从前我对预言的事情也感觉得很好奇,向李老师请教靠得住靠不住?李老师告诉我,他说预言总的来说,可以分为两大类,讲理论的依据有两大类。第一大类是数学(所以数学是科学之母,这个话是有道理的),那是很高深的数理,推断的,中国《易经》就属於这个。所以一般看相、算命,推论未来的状况,这就是预言,大多数都是从数理上推出来的。这个要相当精密,错一点点,跟事实真相就有很大的差距。所以这个可以参考,不能够完全相信。第二个预言的根据,就是佛家讲的「现量境界」,是从定中看到的,他说这个可靠性非常准确。实在讲他是有依据的,有依凭的,不是随便说的。

  在这个地方我们也就能看到,先得禅定,然后开智慧。定从哪里来的?定从持戒来的。持戒用广义的讲法就是守法,你一定要顺从老师的教诲。为什么?老师是过来人。他曾经修学这种方法得定,开智慧,他有经验,这条路是他走过的。我们对这条路茫然无知,很想得定,也学著去打坐,实在讲是什么?盲修瞎练。无论怎么样勤苦去练功,禅定还是得不到,我们的意志依旧不能集中,散乱的。我们在经典里面看到,阿罗汉定功不错了,得九次第定。世间禅定,四禅八定。我们知道今天世界上许许多多做深度催眠,在那个深度催眠状况之下,那是什么境界?跟诸位说明,他的定功没有达到初禅,换句话说,欲界天里面所修的「未到定」,就有这样的能力。知道过去世,他还不能知道未来世。知道自己的事,不能知道别人的事,能力实在讲很有限。欲界未到定,未到定是讲夜摩天,兜率天,化乐天,他化自在天。这个四层天,一层定功比一层深。在佛法里面讲,他不能算成就。为什么?欲没断,这个断跟诸位说不是灭断,是伏断。到什么时候才灭断?证阿罗汉果才灭断,永远不到六道来,那真的灭断了。所以六道里面,纵然是非想非非想处天都是伏断,伏烦恼,烦恼没有灭。这个道理我们要懂,不能够误会。

  到初禅了,到初禅欲念伏住了,虽然阿赖耶识里头有五欲六尘的种子,它不会起现行、不起作用;换句话说,它不会妄动。这个境界是阿罗汉的境界。大乘经上我们常常看到,像《地藏经》上,婆罗门女,母亲死了,母亲在生的时候喜欢吃海鲜,常常杀生。女儿劝她信佛,她半信半疑。女儿想到这一生罪业很重,一定堕恶道,到底在哪里不晓得。她遇到一位阿罗汉,请求阿罗汉帮助她。阿罗汉入定,定中时空界限突破,看到她在地狱受罪,教给她怎样去修福,去帮助她母亲。从这个地方就说明,阿罗汉要想知道过去未来,还要入定。由此可知,出了定之后,那个入定跟出定是两个完全不同的境界,但是比我们那是高明多了。他就是出定,我们也比不上人家。但是要突破六道,他不入定的那个功夫还不够,入定加强他的功夫,就是特别集中他的精神,万缘放下,这才有能力办事。六道界限没有了,到处观看她在哪里,他有能力找到。

  法身菩萨就不一样了,权教菩萨的本事跟阿罗汉差不多,高出不多,多半还是要入定才能看到过去未来。法身菩萨就不必了,经上常说「那伽常在定,无有不定时」。他看六道,看十法界,看遍法界虚空界,需不需要入定?不需要。说明他时时刻刻念念都在深定之中,没有什么出入。这个定功就深!叫现前地。我们晓得在现前地里面的菩萨,不需要入定出定,不需要。

  我们很羡慕,有没有办法在这一生当中成就?跟诸位说,办法是有,问题是你肯不肯学。肯学,用什么方法?念佛。「念佛?」摇摇头,「这没什么,我已经念了很久,没什么效果。」没有错,你是念了很久,你念得不如法。怎么不如法?你念佛的时候有没有放下万缘?得自己好好反省反省,念佛堂的堂主有一句口头禅,天天在教,提醒大家「放下万缘,提起佛号」。禅堂里面是「提起正念」,念佛堂改成提起佛号。佛号提起了,万缘没有放下,所以念佛功夫不能成片,你没有得到真正的受用。没有得到念佛三昧,念佛三昧就是禅定。世尊在《大集经》上讲的,念佛就是深妙禅,不是普通禅定。为什么讲它是深妙禅?它跟六地菩萨一样,般若现前。这个境界不可思议!

  我们今天念佛,毛病在什么地方,自己要知道。你把你的毛病改过来,功夫就得力,你就能够在念佛堂得念佛三昧。这个三昧能得到,但是很容易失去。为什么失去?你妄想一生起来,三昧就没有了。但是偶然得个一次两次,有好处,你的信心增长。尔后如何能把这个境界保持住,真正想保持,你就得永远放下万缘,这个心跟禅心无二无别。禅心是什么?惠能大师讲得很好,「本来无一物,何处惹尘埃」,那是禅心。那个心是清净心,那个心是真诚心、是平等心、正觉心、慈悲心,里头一个杂念、妄想都没有。只要有一个杂念、妄想在里面,你的三昧就没有了,正受没有了。正受没有了,你受的是什么?苦乐忧喜舍。诸位要晓得,正念里头,苦乐忧喜舍没有!这叫真乐,极乐世界的乐是说的这个,不是苦乐的乐。苦乐之乐,妄心里头有,真心里头没有;识心里头有,自性里头没有。见了性,智慧、德能、相好圆满具足,样样现前。现前地不仅是般若现前,德能现前,相好现前;世出世间一切法全都现前,你都得受用,而且决定没有染污。这是法身菩萨的境界。

  「名随入证」,随是随缘、随顺。普贤纲领里面有「恒顺众生」,这句话的意思深妙广大无有边际。恒顺众生,什么叫众生?所有一切现象都是众缘和合而生的,叫做众生。所以众生,我们一般听到都是以为这一切人,众生指的是一切人,那你范围太小了!众生是指十法界依正庄严,都是众缘和合而生的,你看你能随顺;换句话说,能随顺一切人,能随顺一切法,能随顺一切事,能随顺十法界一切众生。上,随顺诸佛如来;下,能够随顺地狱众生。什么叫随顺?跟他们接触,跟他们往来,跟他们共同生活、学习,决定不起一个妄念,叫做随顺。你还打了个妄想,起个妄念,不叫随顺!随顺是用真心,要用意识心,那都叫攀缘,不叫做随顺。

  随入,入是契入。证,证是证得。这是说的自受用,真实智慧自受用。「照深缘起」,是他受用,帮助别人觉悟,教化众生。教是教导他,是帮助他,教导、帮助是无条件的。这个推动的力量从哪里产生的?从智慧生的,从大慈悲心生的。慈悲一切,就是你真诚的爱心周遍虚空法界;虚空法界多大,你的爱心多大。这个爱心里头没有一丝毫私心,没有;没有一丝毫偏心,平等的爱心。所以对一切众生哪里有条件,我喜欢他,我不喜欢他,没有这个念头;这个念头是妄心,是妄想分别执著,我们常常要警惕自己。因为什么?用妄想分别执著用得太久了,无量劫用到今天,我们虽然想把它丢掉、放下,丢了,它马上又来了。

  早年我跟章嘉大师,我也向他请教这个问题,章嘉大师举了个比喻,我体会到了。他用什么比喻?在那个时候我们用的时钟,还是用发条的,现在都用电池,方便多了,那个时候的时钟要上发条,手表也要上发条,发条来推动它的。我们在客厅里面,向他请教,他就指著那个时钟,你看那个里面的发条,发条是卷起来的。你把它拿出来,把它拉平,拉得很直,但是你手一松,它又卷起来了。他说凡夫的妄心就像这样的。我懂了。那要怎么使这个发条真正把它摆平,要很长的时间把它控制,慢慢它就恢复正常,平的,它就不会卷了。所以在中国,古大德常常教人,「不怕念起,只怕觉迟」,念起就是发条它又卷起来了,觉是什么,觉,我们又把它摆平。你稍微松一点的时候,它又卷了,卷了再把它摆平,这是做功夫。这叫真修行。我们的妄念就像那个发条一样,就是妄想分别执著有意无意它总会起现行,不能有丝毫松懈,一松懈它就又卷起来了,麻烦就在此地。所以你要有高度的警觉,你要有很大的毅力,还得有恒心、有长远心。我们做功夫对治什么?就是对治妄想分别习气。希望有一天,这个发条给它拉平,它再也不会卷起来了,那你就成功了,得什么境界?法身菩萨,圆教初住。

  我们自己知道这些原理原则,要认真努力去干!炼功,这是真正炼功,修行的功夫。清凉大师在第四分里面,所说的善财童子五十三参,他参什么,历事炼心,他就是在一切人事、物质环境里面去锻炼,炼不起心、不动念,不分别、不执著,这是禅定,禅定在这里学。炼什么?样样清楚,样样明了,样样不执著,样样不分别,样样不落妄想,这是般若智慧。所以,五十三参是定慧等学,定慧双修,我们能懂吗?那是甚深定慧。「照深缘起」,缘起是什么?是诸法实相,一切法的真相,一切法都是从缘而起的。你对一切法的事实真相就了解、明白了,明了之后再也不会执著,再也不会分别。凡是在一切法里头还有妄想分别执著,对这个法没有彻底搞清楚。彻底清楚的时候,那就究竟放下了,你就得自在。

  「名法海光」,海是比喻,比喻深广,你就对宇宙之间万事万法统统清楚、明白了,这个叫正等正觉。那就不是阿罗汉、辟支佛、权教菩萨所证的,他们称正觉,不能叫正等正觉。「等」是什么?等於佛,等於佛所证得的。所以阿罗汉、辟支佛、权教菩萨所证得的正觉,在天台大师六即里面所讲的「相似即」。就是说他们的觉悟,跟佛很相似。相似,你要记住,实际上跟佛还是隔一层,相似不是真的,但是非常接近真实。在十法界里面,他真的是正觉。再往上提升,就是正等正觉,那是真的,等於佛所证的。这个你所证得的,还是不能跟佛相等。

  佛在经典上对这也有个比喻,比喻什么?佛的正觉,比喻作月亮,十五的满月,我们中国农历叫十五,满月,佛好比是十五的满月。菩萨,我们讲法身菩萨,圆教初住,他像什么?他像月牙,一条线,月牙,那是真月不是假的,一点都不假,叫正等正觉。所以从初二、初三到十四,都是属於正等正觉,诸位从这个上面细心去体会。阿罗汉、辟支佛他们所见的这个月,《楞严经》上讲得好,「捏目所视」。我们晚上看月亮,我们用手指把这个眼睛按一下,按下去,结果看到外面变成两个月亮,这是阿罗汉的境界,辟支佛、权教菩萨的境界,所以是相似,不是真实,捏目所看的第二月。

  我们六道凡夫所看的月亮是什么?水里的月亮,是月亮的影子,比起捏目所看的又要差一等;捏目所看的是相似,我们连相似都达不到。《楞严经》上佛的比喻很有趣味,佛确确实实很会说法,让我们在比喻当中,去体会那个境界浅深不一样,这个统统叫做法海光。对於宇宙一切万事万物,从哪里来的?为什么会有这种现象,起什么样的作用,后面结果又是怎样?没有一样不通达,清清楚楚、明明了了。所以对於世出世间一切法,你才会一念不生。清清楚楚、明明了了,又一念不生,这就得大自在。你可以受用,决定没有妄想分别执著,这得大自在。

  继续请看下面第七句:

  【得转深发趣行,名大智庄严。】

  这是七地菩萨,远行地。清凉大师在注解里面给我们提示的,「功用已远,将入无功,为深发趣,权实无碍,为大庄严」,这是解释『大智庄严』的意思。七地菩萨,远行地,什么叫远行?「功用已远,将入无功」,这个也很不好懂,甚至於比喻都没有法子讲。我们学佛,都是起心动念有为的功用,要是说无为的功用,那我们就完全不懂了。无为功用是什么,不要做了?佛要不要念?禅要不要参?戒要不要持?都要!都要,这是有功用。功用用得很纯熟,到什么程度?到好像是「用而无用,无用而用」,这叫远行。这个「行」要念去声,念ㄏㄣˋ,是个动词,是行动,纯熟到极了。譬如我们用念佛这个功夫,念到纯熟,是什么境界?「念而无念,无念而念」。念而无念不是不念了,不念你就错了。泛说修行,修而无修,无修而修,不好懂!《论语》里面我们看到夫子,孔老夫子说他自己做学问,境界提升的层次,清清楚楚、明明白白。六十而耳顺,耳顺相当我们前面所说的现前地,般若现前。照深缘起,就耳顺了。远行地是什么?远行地是夫子七十岁了,随心所欲不逾矩,到这样的功夫。

  随心所欲不逾矩,相当於我们佛法里面讲的「无功用行」,你的修行,绝对不会再作意了,就是掺杂一点意思在里头,没有了,一丝毫的意念都没有。生活、工作、处事待人接物,完全回归到自然。回归自然就是生活一样,工作也一样,处事待人接物应酬也一样,这里头决定没有妄想分别执著。这是大圣,这不是小圣,功夫到这种境界。所以这个经文里头说,『得转深发趣行』。这一句要是不好体会的话,我用孔老夫子的这一句话来说,意思接近,「随心所欲不逾矩」。就是说他随心所欲,矩是什么?矩是戒定慧。这是我们借用儒家的来解释佛经,决定跟戒定慧相应。

  「转深发趣行」。清凉注得好,功用远了,功用深了,远有深的意思,再往前进一步,无功用行,「为深发趣」。下面讲得好,「权实无碍,为大庄严」。权实无碍,就是清凉大师在《华严》里面给我们讲的「无障碍法界」。权是权智,无所不知;实是实智,般若无知,无所不知。无知跟无所不知是一不是二。性相圆融,理事无碍;理事无碍、事事无碍。七地菩萨,理事无碍多,八地以上,事事无碍了。所以他讲的「权实无碍」,权是理事无碍。在这里我们就体会到,甚深禅定重要。甚深的禅定是一切时一切处,一切境缘之中,定功都不会失掉,不但不失,随缘增长,功夫不断向上提升,绝对没有衰退的现象,这叫大定。起用的时候非常活泼,我们在前面看到的能入俗,能成福德,能随入证。

  无功用道,记得早年在台中,李老师用一个比喻给我们说,我记得当时大概有二十多位同学。我提出这个问题,「无功用道」是什么境界?老师举一个比喻给我们讲,好比划船,(像我们这个年龄,讲了好懂)是什么船?帆船;不是大的,小帆船。一个人就可以操作,靠著风力,没有风的时候摇橹,这个船往前进。接近岸边的时候,要靠岸了,接近岸边的时候,帆要下来,摇橹要停止,只要把舵掌好,慢慢让船靠岸,船的速度减缓,这个时候用什么?用竹竿撑船。快要到岸边,用现在的话来说,大概十公尺这么远的距离,很近的距离,十公尺,竿也不能用了,竹竿也要放下。统统放下,船还有这个力量,还在往前缓慢的进,渐渐这样靠岸,他说这段时期叫「无功用道」。这个比喻好,挂风帆的时候有功用,你在摇橹的时候也有功用,你撑竹竿的时候还是有功用,统统放下了,船没有停,船还往前面进,「无功用道」。在这个经上,我们已经得到这么一点讯息了。

  六地以前,现前地之前,还是属於有功用。到七地怎么样?七地「将入无功」。我们要是用李老师这个比喻来说明的话,六地还在摇橹,七地这橹也停住了,用什么?用竹竿,「将入无功」。到八地怎么样?八地竹竿也丢掉了,不要了,船自然的靠岸。只要把舵把好,它还有余力,缓慢的往前进,就是这个意思。这个意思要很细心去体会,但是没有坐过小帆船的,你很难体会。虽然没有坐过小帆船,用车辆来比喻也行,但是没有从前那个帆船那么明显。譬如车辆我们现在将到达一个地方,它用刹车,那就是还有功用。如果速度减缓,不用刹车,它刚刚好滑到目的地,你要停车的那个线,那就是控制得非常好,不需要用刹车。那是很有经验的人,车速减缓,刚刚达到停车线的时候它就停住了。那个距离是比喻无功用道。

  由此可知,这七地以上,七地是已经接近,非常非常接近了,修行还要不要作意?不要了。像阿罗汉那就不行,阿罗汉要作意,要入定,不入定他就没有办法突破时空,一定要入定。像这些大菩萨们他们需不需要入定,不需要了;入定是作意,是有功用,他们不需要。从这个地方,我们能够体会到,功夫深!深在哪里?多少我们有一点点讯息了,有那么一点概念,那是真的深,完全不需要丝毫的作意。如来果地上,得的是究竟圆满。世出世间一切众生遇到如来,无论什么问题,你只要提出来,佛就会很详细的给你解释,给你讲得头头是道、清清楚楚。这什么原因?智慧圆满,无功用行。随问随答,一丝毫犹豫都没有,不需要说我想一想。婆罗门女请教阿罗汉,问她母亲现在在什么地方,阿罗汉还要入定才见到。深位菩萨,七地以上,深位,不需要入定,你随问他随时就告诉你,你一提醒,他已经看到了。为什么?他在定中。行住坐卧都在定中,没有出入,所以这是「远行」。

  我们知道远离有为的修行,契入高度的、无为的修行,入这个境界,这叫「深发趣」。深是甚深,发是发起,趣是趣向,趣向无上菩提。「权实无碍」,权是方便法,实是真实法。真实跟善巧方便融合成一体。什么是真实?善巧方便是真实。宗门大彻大悟,也契入到这个境界。说到这个地方,我们要知道,佛法跟世法有不一样的地方。世法的修学,确实有浅深、广狭。佛法的修学,开头、初学也有浅深、广狭,到见性之后就没有了,圆融。所以经上讲的「行布不碍圆融,圆融不碍行布」,这是讲无障碍。行布是什么?有次第、浅深、广狭。圆融没有次第、浅深、广狭,一即一切,一切即一。

  远行地是刚刚契入,权实无碍,这是得「大庄严」,庄严,我们在讲席里头一般用真善美慧来解释。古大德在注解里面给我们讲庄严,多半用善好,善好到极处,庄严!到理事无碍,性相不二,理事圆融,这确实是美好之极,称之为大庄严。这不是我们现前境界,我们知道有这么一回事情,对诸佛菩萨自然就起仰慕之心、敬重之心,知道他们的境界不可思议。如果用我们的境界看他们的境界,你就觉得他有很多毛病,甚至於他犯戒了,他有过失了,那是我们用凡眼看佛菩萨。因为在无障碍的境界里面,凡圣一如!入了一真,一真里头无凡无圣,他是一体。为什么?因为他没有分别执著妄想,诸位想想,如果分别执著妄想统统没有了,现前是个什么境界?那就是一真法界,那就是权实无碍,那就是大庄严,这《华严经》经题上讲「杂华庄严」,杂华是形容,我们今天讲是大自然,回归到大自然。再看底下这一句,第八句:

  【得灌顶智慧海,名无功用修极妙见。】

  这是八地菩萨,八地不动地。清凉在注解里面,这一句注得多一点,「见法实性,无功而修,为极妙见,由此智慧,复得灌顶,故仁王经云,后之三地」,这后三地就是八地、九地、十地,「同遣无明,同无功用,故非灌顶地,是灌顶智」。清凉在前面给我们交代,他把这个经文所配的,有的地方在「地」上配,有的地方在「度」上配,这个就是十波罗蜜。讲灌顶智,这是在十度里面来说的。如果讲灌顶地,那就是在十地上所讲的。这是解释经教的一种原则。

  古时候祖师大德们给我们讲解经论,各人的方法、善巧方便不一样,都有道理!我们学习,说实在话,我们智慧没有开,这个智慧就是讲的「明心见性」,教下讲的「大开圆解」,我们没到这个境界。那要怎么学?一定要依一家,依一个老师!我们今天学《华严》,《华严》我们依哪个老师?一定要依清凉大师。民国初年,弘一大师介绍知识分子(大概那个时候都是大学生)学习佛家的经教。佛法经论很多,弘一大师介绍的就是《华严经》,认为现代知识分子学佛,要从《华严》开始。《华严》很深,一定要有参考资料,参考资料他老人家介绍的就是清凉大师的《疏钞》。在弘一大师那个年代,我们现在这个《疏钞》的会本还没出来,你才晓得从前读书学习不容易,确实自己要有很好的文学修养,在中国讲的,汉学的修养。

  「经」跟「疏」离开的,诸位现在在《大藏经》里面,你就能看到。《大藏经》里面有《华严经》,有《华严经疏钞》,有《华严经演义》,但是都是分开的,你要对起来看。我们今天读的这个太方便了,这是前人费了很多心血,把《疏钞》跟经文会合起来,让我们读一段经文,底下就看到注解,非常方便,要晓得从前不是这种作法的。这就是说明,「经」要依一部,指导的老师也要跟一个人,你跟两个人,两个人意见并不一致。《华严经》的注解除清凉大师的,那很著名的李长者的《合论》,《疏钞》跟《合论》,实在讲他们的撰写是两种不同的题材,怎么能把《疏》、《论》合起来,这个可不是容易事情。当年我们看到清朝乾隆年间道霈禅师,这是福州鼓山涌泉寺的住持,他把《疏》、《论》会合起来,变成《纂要》,我看到很欢喜。我把这个书带给李老师,带给方东美先生,他们两人看到都觉得惊讶,这怎么能合得起来!那个时候我在台北讲《华严》,大藏经会有这个本子,是六册的,铅字排版的,是民国大藏经会印的。当时我印了一千套,印好之后,我头一个就送给李老师,送给方东美先生,给他们看。这对於我们学《华严》,确实是方便。但是老师告诉我,特别提醒我,不能专依《纂要》,一定要看《疏钞》跟《合论》的原文。《纂要》是一个提要,可以帮助。这个开示非常重要!

  正如同我们现在学这个《无量寿经》会集本,会集本好不好?好,真好。但是你要发心讲解这个本子,指导大众修学这个本子,那你一定要遍读五种原译本,还要遍读各个不同的会集本,你所修学的才圆满,没有欠缺。决不是依一个本子就行了,如果自己不是讲经,不是教学,不是领众,自己修行,得一本,行,这个可以。如果我们自己学《华严》,不是讲解,这个《纂要》好,可以。如果你自己要真正学,你要学得透彻,要学得深入,你就不能偷懒,你的功夫要下得足,原译本统统要读到。学《华严》,疏钞、合论,不但《疏钞》、《合论》你要好好去读,还有《八十华严》、《六十华严》、《四十华严》,统统要读。你学《华严》,《四十华严》的注解,《六十华严》的注解《探玄记》,《四十》清凉的《疏》,都要很认真、很努力的去研究,你才有能力承传这个法门。确实这是个大学问,真正有志於此,这是一生的事业。

  不是说我们这个学院定了九年,我们四年做研究的工作,四年能行吗?不够,绝对不够。即使自己有较长的时间,也真正肯发心,认真努力来学习,还要求佛力加持。如果得不到佛力加持,靠自己的能力,不要说这一生,十生也没办法。这是真的,不是假的。怎样得到佛力加持?李老师教我的「至诚感通」,真诚到极处叫至诚。求毗卢遮那佛,求一切诸佛加持。真诚到极处,从反面你去想,虚妄要统统放下,有一丝毫虚妄夹杂,就不真诚了。换句话说,妄想分别执著统统放下,难!我很想放下,但是放不下!就像章嘉大师讲的那个发条才一松手,又卷起来了。功夫不够!但是怎么样?一定要天天放、月月放、年年放。能够累积三、四十年的功夫,时间愈长愈好,你的妄想分别执著淡薄了。有没有?还有,习气还有。好像发条一样,拉平之后它还会不会卷?卷。但是不像从前卷得那么厉害,真的有了效果,两头还会翘起来。不用真功夫,不行!勇猛精进,要在这些地方下功夫。

  清凉大师注解说,八地菩萨「见法实性」,到无功用道了,见一切法的真性。虽见到怎么?你还没有证得,这是什么?无上正等正觉,见到了,没证得。「无功而修」,这个时候修,不能有一点点念头,有一点点念头,那是七地以下,就退转了,真的,还是有退。到八地才真正不退转,这是位不退、行不退、念不退。七地还会退,八地不退了,所以叫做不动地。「为极妙见」,这是讲他的见道,他见宇宙人生一切性相、理事、因果,他见得透彻,见得明了,极妙见。「由此智慧,复得灌顶」,他得的是灌顶智,不是得灌顶位。灌顶位是法王子!在十地菩萨,最高的是法云地。十地里面没有灌顶地。灌顶地在哪里?灌顶地是等觉菩萨,等觉是法王子,继承佛位。灌顶在古时候古印度是太子,王位的继承人。所以,八地菩萨得灌顶智。清凉大师举《仁王经》上的话来说,「后之三地」,八地、九地、十地,这三地是断最后的无明,四十一品无明,他们断最后的三品。断最后三品,统统是「无功用道」。

  这个修行,用我们的话来讲,完全是回归自然,没有丝毫作意。「作意」是佛教的名词,造作的作,意思的意,就是你还有一点意思在里头,这叫作意。有一点意思在里头,那就不行,一点意思都没有;换句话说,真正是不动心、不起念,不分别、不执著,这个修行方法!这在修行里头,是最高级的,八地以上!还有个念头「我要怎么修」,这都是属於作意,作意是七地以下。这些道理我们要清楚,知道深位菩萨修行,不是我们能够想像得到的。他们的成就,我们更是一无所知。现在时间到了,我们就讲到此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