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方广佛华严经 (第九六三卷) 2003/3/10 澳洲净宗学院 档名:12-017-0963
诸位同学,请看大威光太子遇第二佛,睹相获益第八句,第八句看起:
【即得神通。名无碍光普随现。】
这是大威光菩萨见如来的相好,获得无量无边的利益。佛为我们略举几种,前面我们看过得念佛三昧,得陀罗尼,一直到得四无量心,慈悲喜舍,得波罗蜜。第八句得神通,神通的名号叫『无碍光普随现』。清凉大师在注解里面告诉我们,「通用智俱,故无碍随现」,通是神通,用是作用。神通作用它依什么?就是依前面讲的般若智慧,这非常重要!清凉大师在前面这一句讲般若智慧,说得很多,我们只是略略的为大家介绍过,《钞》里面详细的说明,希望大家自己要多看看。
佛法,自始至终所求的,没有别的,只是智慧而已。宗门常常讲佛法修行「要」在明心见性,这怎么是智慧?跟诸位说,明心见性就是智慧。心是什么?心是灵知,灵明觉知。这是真心,这是本性。灵知心遍法界虚空界,所有一切的现象,《华严》跟大乘经上常讲「唯心所现」。什么心?就是灵明觉知的心。因此,能现的是灵知,所现之物怎么会不知?不可能的。所现之物统统是灵知,灵知就是佛。所以古德跟我们讲,「众生即佛,佛即众生」,那个佛就是灵知,这是真的。所以《华严经》上才说「情与无情,同圆种智」。圆是圆满,种智是如来果上所证得的一切种智,就是究竟圆满的般若智慧。哪有一法无知!那是不可能的。
近代,科学家证明水有灵知,发现它能听、它能看,它与人起心动念生感应。这是什么?灵知!不仅水如是,所有一切万物,无有一法不如是。从我们自己身体上来讲,我们身体的细胞,每一个细胞,组成细胞的原子、电子、粒子,每一个粒子都有灵知。我们为什么会变成这个样子?我们迷了本性,迷了本性就是迷了灵知,这一迷就把智转变成烦恼了。就像你在水结晶里面去看到的,如果一个人完全没有烦恼,心地清净善良(这个善良不是善恶的善),那个结晶是最完整、最美的。为什么这么美?它本来就是这样的。所以,自性具足圆满的智慧,圆满的德能,圆满的相好,法尔如是。你动个念头,它就产生变化,它就变成不完美了。如果你迷得很深,迷得很重,起贪瞋痴慢,计较是非人我,这个变化就大了,变得非常丑陋,变得非常恶劣。它要没有灵知,它怎么会变?从这个地方我们就真正体会到什么是感应道交。所以,众生有感,佛就有应。佛是什么?灵知。众生起心动念,起心动念是感,天地万物立刻就有应。
现在我们现前的社会,确实有些不善的念头,这个不善的念头,感得来的是天灾人祸。我们怎么救?佛菩萨教导我们,中国古圣先贤也教我们,说「身治则天下治,为天下者不於天下於身」,这个话讲得好。我们要想帮助天下人,帮助天下化解劫难,消除天灾人祸,从哪里下手?自己,於身!不於天下於身。身怎么做?希望自己的身心,当下修成纯净纯善,不容毫分不善不净夹杂,这就能转众生的业。这个过去我在讲席跟诸位说过,就像两个浪一样,一个是大风大浪,一个是非常平静的流水。那个不善的是大风大浪,净善的这个是平静的,这个平静的水冲进了大浪,当然这个平静的水会随著浪花起伏,但是那个大浪就变成冲成中浪、小浪,把它调和了,就这么个道理。所以我们要以清净心、平等心、慈悲心,去冲击他们的恶念恶行,希望把他们的恶念恶行降温。纵然不能完全消除,它减轻得很多了。最有效果最具体的方法,自古以来祖师大德常常教我们,无过於念佛。
现在在欧洲,大战似乎就在眼前。我们要怎么办?认真努力念佛。我们念佛所希求的就是希求化解这一次战争,求诸佛菩萨加持,希望这次战争能够免除。果然真诚,我们的心是真诚、清净、平等、正觉、慈悲,感应不可思议!因为我们的作为与性德相应,与自性本具的智慧、本具的德能相好相应,我们希望能像经上讲的「无碍随现」。所以我请求学院的同学,在这两个星期,我们把能够停下来的课程停下来,一心念佛,专求世界和平,专求化解冲突。在网路前面的同学,你们如果懂得这个道理,我们一起来念佛。在这两个星期之内,除了你工作之外,你有空闲的时间,诚心诚意念阿弥陀佛,回向祈求世界和平。我们共同来努力,求诸佛菩萨一切神圣加持。这是「无碍光」,这个神通叫「无碍光普随现」。再看底下这一句,第九句:
【即得辩才。名善入离垢渊。】
清凉大师在注解里面注得不多,但是意思确实很圆满,「入法之深,离说之垢」,这八个字意思很深很广。『辩才』,四无碍辩才。无碍辩才怎么得到的?智慧开了,道眼开了。你智慧道眼不开,哪来的辩才?清凉讲得好,「入法之深」,入是契入。我们今天学佛,对於经教,自己问问自己有没有入处?你要问什么叫入处?大威光童子这一段经文就是说他的入处。你看他见相、闻声,悟了。这个悟就是入处,他悟了。人家见相闻声得念佛三昧,得陀罗尼,得慈悲喜舍,得般若波罗蜜,得神通,得辩才。
我们听经闻法每天修行,我们得到什么?自己要认真去思惟,认真去反省、去观察我们得的是什么?念佛三昧没有,慈悲喜舍没有,一样都放不下!般若波罗蜜没有,起心动念都是烦恼,都是贪瞋痴慢。这个原因,虽然学,没有入进去。古人讲读书食而不化,书是念了,天天在念,很用功在念,书里头什么意思?不知道。当然更不可能把书里面的教诲变成自己的生活,变成自己的思想见解;那就入了。入的样子、入的过程、入的方法,就是世尊在经上常常讲的,「受持读诵,为人演说」,你能把这八个字做到,你学教就有入处,学教修行或者是参禅持咒你统统有入处,你有受用,这不能不懂。所以,关键就是「为人演说」。
我们现在学的是学得有一点点为人说,没有演。演是做到,做出来给人看,你就真入;做不到,没入!譬如我在讲席当中常常劝导初学,实在讲我们都是初学,放下对一切人事物控制的念头,放下没有?放下对一切人事物占有的念头,你有没有放下?这两个念头要放不下,这是烦恼的根。你烦恼的根在,没断,它生烦恼,生无量无边的烦恼。你真的把它放下,那个烦恼从根断了,再生出来的是智慧,就不是烦恼了。禅宗六祖惠能大师在《坛经》上,你看他见五祖,跟五祖说「弟子心中常生智慧」,我们听了非常羡慕。自己想想如果我要见到祖师,我一定是这样说法,「弟子心中常生烦恼」。他不生烦恼,他常生智慧。他为什么生智慧,我为什么生烦恼,没有别的,他放下了,放下就生智慧。我为什么生烦恼?我没有放下。我对於一切人事物还想控制,对於一切人事物还想占有,愚痴!所以生烦恼不生智慧。
能大师的本事就是放得下,身心世界一切放下,所以他生的是智慧、是德能、是相好,他跟我们不一样。福慧现前了,得无碍辩才。他不认识字,他也没有念过书,也没有人跟他讲过经说过法,五祖忍和尚跟他讲《金刚经》,讲得不多。《金刚经》诸位都读过,全部经文只有五千多个字,忍和尚跟他讲的大概还不到四分之一,讲到「应无所住,而生其心」,他就豁然大悟,一悟一切悟。不但《金刚般若》他通达了,六百卷《大般若》也通了,世尊四十九年所说的一切经教他也通了。我们在《坛经》上看他给大家说法,他通达《大涅盘经》,无尽藏比丘尼念给他听,他听了之后讲解给无尽藏比丘尼听,无尽藏比丘尼听了之后,开悟了。他听法达念《法华经》,念得不多,只念到第二品「方便品」,他就叫法达不要念了,完全明白了。给法达讲解《法华经》大意,法达听了开悟了。这是得辩才无碍。我们在《坛经》上看他讲法相唯识,言简意赅,字字句句都说到重点,一字一句废话都没有。这什么原因,我们一定要懂,这是契入之深。
「离说之垢」,这句话怎么讲?马鸣菩萨在《起信论》里面教给我们听法,教我们「离言说相」,听经的时候要「离言说相,离名字相,离心缘相」,你就能入。这三个是什么?言说是执著,名字是分别,心缘是妄想。你们想想对不对,离妄想分别执著,你听法就会悟入。诸位想想,几个人会听!所以宗门大德常常测验学生,你会么!会什么?离心意识,没有别的。六根接触六尘境界都会离心意识,就是都会离妄想分别执著。听,离妄想分别执著听;说,说也离妄想分别执著说。
所以,佛说法四十九年,说而无说,无说而说。他的常随弟子听经,怎么听的?听而无听,无听而听,这个入得深!说法的人清净,一尘不染。闻法的人清净,亦复如是,也是一尘不染。高!於尘劳不染,就是与尘垢不相应,换句话说,与这边不相应,与那边就相应。那边是什么?法性,与法性相应。果然与法性相应,净秽没有了。不但净秽没有了,生灭也没有了,来去也没有了,一多也没有了,这个时候的心境跟虚空法界合一,合而为一。
真正契入这个境界,说,也是合一的;不说,也是合一的。说净说善是合一的,说不净不善也是合一的,这是一真法界,这个才成就无碍辩才。所以,这个辩才名字叫『善入离垢渊』,「渊」是深广,像大海一样。「垢」在此地就是说的妄想分别执著,一般大乘经上常讲的见思、尘沙、无明,统统离了。所以大威光童子是什么境界?不是普通菩萨,深位的法身菩萨。「善入」,这个善入,大乘经上讲的「两边不立,中道不存」,这才叫善入。有入有不入,那个不叫善入。善入,连入处的痕迹都没有,这个才叫善入,这是你真正契入了。有稍稍一点痕迹,没入。那个入,我们一般天台大师讲「相似即」入,不是真的入。当然,在我们六道凡夫看也不错了。可是你要记住,那个不究竟。末后这一句:
【即得智光。名一切佛法清净藏。】
清凉大师注解说得很好,「智照佛法,净所知障,含藏众德」,这十二个字解释这个名称,说得很圆满,真的是言简意赅,言语很简洁,意思圆满。这个智是后得智。前面「即得般若波罗蜜」,那是根本智,实相般若。这个智是后得智,是权智,也就是般若智慧的起用,般若无知,这个地方「智」是无所不知。文殊菩萨十波罗蜜里面最后的一条「智波罗蜜」,实际上可以概括方便波罗蜜、愿波罗蜜、力波罗蜜、智波罗蜜,这是「智照佛法」。
我们要问什么叫佛法?遍法界虚空界,没有一法不是佛法。你先要懂得,佛这个字是什么意思?佛是觉。佛法这两个字,就是於一切法你都能够觉而不迷,这个叫佛法。所以诸位一定要知道,佛法这两个字不是在法上讲的,是在人上讲的。人真正觉悟了,觉而不迷,正而不邪,净而不染,这个人得佛法了,在这个地方讲是得『智光』。三皈依,到这个地方圆满落实。实智权智遍照一切法,这个照就是觉照,觉了,所以叫佛法。佛法无边,真的是无边际。
「净所知障」,我们知道菩萨烦恼障没有了,他还有所知障,到这个时候所知障破掉了。法性里面的德能都现前,『一切佛法清净藏』,这个藏「含藏众德」。我们常常赞扬佛德说万德万能,这个世间有些宗教赞叹上帝全知全能,有没有这回事情?有,真心自性本来就是这样。我们学佛,诸佛菩萨他们修学已经成就了,已经证得了。我们只是在修,这些已经证得的人,他来帮助我们,做我们的善知识,是我们的老师,是我们的同参道友。他是过来人,他已经得「一切佛法清净藏」。他知道一切众生平等平等,决定不会生起毫分傲慢心,这个傲慢心是「我得到了,你们可没有得到」,他生起傲慢心了。真正得到的人,他为什么傲慢心不生?「我得到的,你也有。我得到没有毫分增加,你现在虽然没有得到,你没有毫分减少,只是我觉你迷」。说个实在话,只是迷悟之不同。
自性本具的智慧、德能、相好,成了佛没有增加一点,纵然堕阿鼻地狱,他也没有减少一点,不增不减。怎么会起傲慢心?傲慢心自自然然生不起来!他了解事实真相,知道一切法平等的,平等是事实真相,清净是事实真相。契入的人用真心,真心是真诚、清净、平等、正觉、慈悲。觉悟的人看十法界众生,我们今天讲一切动物、植物、矿物,佛法里面讲的十法界依正庄严,觉悟的人,他的心目当中是本来一法身(佛经上讲「共同一法身」,我不说共同,我说「本来一法身」),这个关系多亲切。所以,他的慈悲遍法界虚空界,遍一切众生;他的真诚、清净、平等、觉悟遍法界虚空界,遍一切众生。再跟诸位说,遍一一微尘,这还不够,遍一一微尘里面所含的无量无边世界、无量无边众生,重重无尽,无有不遍,那是觉悟的人!
我们今天看到科学家对於水结晶的报告,你立刻就明了了。觉悟的人境界,就用他们的话来说,一切万事万物的结晶都美好。这种美好的结晶我们世间人有没有看到?决定没有看到。为什么没有看到?因为这个世间的人要是跟觉悟的人相比,差太远了。我们今天这个世间人看到最美的结晶,是六道里面的善心善念所感的,跟世出世间圣人相比,不能比!我们的善心、善行、善愿,不要说别人,跟须陀洹不能比。我们跟他比,那须陀洹的善心、善意、善愿、善行是真的,我们的善心、善愿、善意、善行是假的,这个要懂。为什么我们是假的?很容易失掉,若有若无,一会儿有,一会儿忘掉,所以是假的。
证得须陀洹果,证得圆教初信位的菩萨,他那个善不会失去。怎么不会失去?三不退里面他证得的是位不退,你就晓得他不失去,所以他是真的。我们这个不是真的,或有或无,有的时间很短暂,无的时间很长。甚至於人在一生当中,难得起几个真诚的善念。真正修行人稍微好一点,那就是每天还能起几个善念,算不错了。如果能够保持,在一天二十四小时当中,我的净念善念多过於失念(失念就是忘掉),这个境界就不错。希望要多,一天二十四小时当中净念多、善念多,不能有恶念,有恶念就糟了。有恶念,「一切佛法清净藏」就没有了。净念善念起来,这个「一切佛法清净藏」就像闪电一样放一下光明,如何能将这个光明保持不失掉、不中断,这就成佛了,至少分证佛果。现在时间到了,我们就讲到此地。
诸位同学,请看第二睹相获益最后一句,这是这一段的总结:
【如是等十千法门。皆得通达。】
从总结这一句我们就明了,见相或者是听音声,再引申到六根接触六尘境界,关键都在会与不会,如果会,他得的法益无量无边,这个经上讲『十千法门』。「十千」不是数字,是表法的,代表大圆满。你看看《华严经》都用「十」表法,前面举十句十个意思。十千是表大圆满,无量无边一切法门都通达了,正是大乘佛法里面常讲的「一经通一切经通」;一个法门得到,一切法门都得到了。所以佛在经上告诉我们,「佛法平等,无有高下」,这一句话一定要知道、要明了。法都是平等的,为什么都是平等的?都是真心所现,哪有不平等的!真心灵知,灵明觉知,无有一法不是灵明觉知。
今天科学讲到原子、电子、粒子,最基本的物质,所有一切物质现象,佛经上讲「一合相」。「一」就是佛法里面讲的微尘,极微之微,这佛法上说的。所有一切物质现象,动物、植物、矿物都是这极微之微组合的,组合出来的。像我们参观黄金制品的展览,我曾经去看过一次,黄金制作的东西,我看了大概有两、三万件,每个样子不一样,没有重复的。真的是琳琅满目,美不胜收。仔细观察,只有一个东西,黄金,统统是黄金变现出来的。
佛告诉我们,遍法界虚空界一切依正庄严,包括虚空,都是真心本性变现出来的,真心叫灵知,叫般若。除灵知的真心之外,什么都没有。所谓「心外无法,法外无心」,我们要细心体会佛陀的教诲。确确实实心变成这一切法,法就是真心,所以说法外无心,心外无法。它自自然然会现相,什么理由现相?没有理由,佛在经上讲法尔如是。你要起个心问什么理由,你迷了,无明就从这里起来。一切都明了,那是正觉,在正觉里头还要起一个疑惑「为什么」就迷了,就变成不觉。本来明,本来明又加上个无明,打了好多个问号就变成无明,无明再求解释,想叫它明,太难了,愈解释愈繁杂,就愈不明。《楞严经》上讲得透彻,迷悟的现象。所以这个地方的结文,这是一切通达无碍了。佛的话字字句句真实不虚,我们要求,大威光童子是我们的榜样,我们要学到会看、会听、会品尝,真的关键在「会」。第二段我们就介绍到此地。
现在再看第三段「赞德劝诣」,这是大威光童子赞叹佛的大智大德大能,劝大家亲近佛陀,劝大家接受佛陀的教诲。这是人生第一桩大事,希有难逢的因缘,千万不要错过,错过真的是太可惜了。这个偈颂也有十首,请看经文:
【尔时大威光童子。承佛威力。为诸眷属而说颂言。】
这个说偈仪里面含藏著玄妙,我们要能体会。菩萨何以能说?『承佛威力』加持。所以学人,学生,学生指谁?指初发心到等觉,你没有证得究竟圆满,那你还是学生。就好比我们现在一般学校里头念书的学生一样。你念幼稚园是学生,念小学也是学生,你念到大学,念到硕士班,念到博士班还是学生。一定博士班毕业了,你拿到这个学位,称你博士。所以佛法里面讲学生,从初发心到等觉,这是佛经上讲的学人;学人,永远生活在感恩的世界。
感谁的恩?感佛的恩。佛一切时一切处都在加持,这是对上。对下,感一切众生恩、一切万物恩,一切众生、万事万物在一切时一切处都在帮助我们觉悟。这就是真的要看你会不会了。你会,你就能够看出来,能够听得出来,你六根接触六尘境界能够感觉出来。大威光如是!我们不能,不能的原因在哪里?六根生病了,麻木不仁。所感受的是烦恼、是痛苦。不像觉悟的菩萨,觉悟的菩萨所感受的,你看前面举的十个例子,他所感受的是三昧,他所感受的是陀罗尼,所感受的是慈悲喜舍,所感受的是般若波罗蜜、神通辩才、无量智慧,他感受这个,会!
我们所感受的是烦恼习气,在现实里头天灾人祸,我们感受的是这些。各个人感受不一样,跟你讲,境界没有两样,蕅益大师《宗论》里面讲得好,「境缘无好丑,好丑在於心」,这个要懂。一切法从心想生,这一句的指十法界依正庄严,一切法从心想生。所以,我们上得一切诸佛威神加持,下得一切众生,这一切众生包括九法界依正庄严,时时刻刻从来没有间断给我们启示,帮助我们觉悟,怎能不感激?这是「承佛威力」这一句里头意思。
『为诸眷属而说颂言』,「眷属」是法眷属。法眷属没有界限,三根普被,利钝全收,无缘大慈,同体大悲。在一切众生里面,那就是看迷悟浅深不同,迷得浅的,一听他觉悟了,他能接受,如教修行。烦恼习气重,迷得深的,听了也不悟,不悟没有关系,常说,让他常听。为什么?阿赖耶里头种下佛法金刚种子。他这一生不悟,他来生会悟,来生不悟,后生会悟。佛菩萨帮助众生生生世世,永远不舍弃,你说这个恩德多大。这说偈仪里头都显示出甚深的密义,这个密不是秘密,深密。
向下偈颂一共有十首,这十首分三段,第一段「叹希庆遇」,希有,很幸运的能遇到。第二段有七首偈,「叹佛胜德」。这七首偈里面又分三个小段,第一小段有三首偈赞叹佛的身业,第二小段也有三首偈赞叹佛的语业,第三小段有一首偈赞叹佛的意业。第三大段里面有两首偈,「三有二偈,劝众同归」,劝导大众一同皈依佛陀,发心做佛的弟子。后面有两行长行,这是说明这十首偈的利益。我们到后面再跟诸位介绍。现在请看偈颂,第一首:
【不可思议亿劫中。导世明师难一遇。此土众生多善利。而今得见第二佛。】
实实在在不容易,一个人在一生当中能遇到佛法,大幸!还能遇到佛出世,这谈何容易。大威光,这在前面跟诸位介绍过,他们那个时代人寿二小劫,寿命很长。第一尊佛住世只五十亿年,所以佛灭度后,他们寿命长,众生善根无比深厚,佛没有末法,没有像法、正法、末法,没有,前面这一尊佛灭度,后面这尊佛就出现了。所以经上讲「彼佛灭度后,有佛出世,名波罗蜜善眼庄严王」,这跟著就出世了。
所以威光童子在这里赞叹『不可思议亿劫中』,这个单位是「亿劫」,我们现在念的经文开经偈,「百千万劫难遭遇」,百千万劫不是数字,跟这个地方讲的是一个意思,『不可思议亿劫中,导世明师难一遇』,导世明师就是佛。佛出世在世间不是轻而易举能够遇到的。我们今天没有遇到释迦牟尼佛,没那么大的福报,但是我们生在释迦牟尼佛的末法时期,释迦牟尼佛留下来的经典还在,留下来的形像还在,我们能够瞻仰佛像读诵经典,这是百千万劫难遭遇。
在佛法当中,又能够遇到《华严经》,遇到净土经论,那就是彭际清居士讲的「无量劫来希有难逢之一日」。希有难逢,我们遇到了,特别是在这个时代。这是个什么时代?舍弃圣贤教诲的时代。麻烦大了!圣贤教诲就好比是一盏明灯,它是世间真妄、邪正、是非、善恶的标准。如果我们把圣贤教诲忽略了、丢掉了,不学它了,那么这个世间真妄没有标准,邪正没有标准,是非没有标准,善恶没有标准,那还得了吗?所以今天世界动乱,根源在哪里?根源就在此地。
大家都在想,都在祈求,怎么样能叫社会秩序恢复正常,没有别的途径,唯一的途径,恢复圣贤的教诲。我这一次访问新几内亚,拜访那边的天主教的大主教,拜访那边伊斯兰教的主席,传法的阿訇。我跟他谈的,教育才能够挽救社会,一般慈善救济固然是非常需要,不能够挽救。所以我对他们建议,办学校,培养人才。希望这个学校从幼稚园、小学、中学、大学、研究所,办一个完整的学校。幼稚园、小学课程一定要学习圣贤教诲,伦理道德,扎根!中学、大学教学的重点在技术能力,使这些人将来毕业出去之后,在社会上有谋生的能力,有养家的能力,有为社会贡献的能力。研究所是培养高等的专科人才,政府,各级政府的领导人才,要以道德为根本,这个社会前途是光明的。
中国古圣先贤教导我们,「建国君民,教学为先」。一个好老师出世是众生的福报。二千五百年前,在中国出现了一位孔老夫子,在印度出现了一位释迦牟尼佛,在以色列出现了一位耶稣,在阿拉伯出现了一位穆罕默德,那都是圣人,圣人的教诲与法性相应。综合一切圣人的教诲,我们可以得到一个结论,人要爱人,人要爱一切万物。新加坡的许哲居士,这几天在我们这边,她要在这边住两个月。你们去问问她:什么是宗教?她答覆得很好:宗教就是爱,爱就是宗教。宗教的教学,宗教的教育,宗教的精神,宗教的生命,就是真诚的爱心。这个话没错,佛家常讲的「慈悲为本,方便为门」,慈悲就是爱心,《无量寿经》上讲的「仁慈博爱」。现在在这个世界上,信仰天主教、基督教的人很多,他们读《新旧约全书》。《新旧约》里头讲「神爱世人,上帝爱世人」,伊斯兰《古兰经》里面常说「阿拉确实是仁慈的」。
所以综合世界上所有的宗教,是个「爱」字。换句话说,宗教的教育是爱的教育。圣贤的教育,爱的教育,教你在家里头怎样爱父母,爱妻子,爱兄弟,爱儿女;踏进社会知道怎样爱护你的国家,爱护你的领导,爱护你的朋友,爱护你的同僚,爱护你的部属,这道德教育与性德完全相应。圣学,圣人的学问,如此而已。传扬圣学的人,作圣之徒,做圣贤人的徒弟、学生,传承圣学没有别的,把圣学这个爱从自己心行上发挥出来。能够用真诚心、清净心、平等心、正觉心爱一切众生,决定没有分别,决定没有执著。清净的爱心决定没有占有,决定没有控制。清净的爱心,平等的爱心,决定不分怨亲,怨亲平等。
释迦牟尼佛教给我们,「不念旧恶,不憎恶人」,慈悲平等,传法的善知识一定要做到,这个佛经里面常讲的,「受持读诵,为人演说」。受持是这个,读诵也是这个,为人表演的还是这个,为人宣说的也是这个,这叫做自行化他。佛是我们最好的榜样,佛难遇,善知识也难遇。遇到之后要好好的跟他学,要真正学成,要学得跟老师一样。那做老师的人并不满意,老师是什么心?你学,希望你能超过我。所谓是「青出於蓝,而胜於蓝」,这是老师最光荣的,这是老师最快乐的。学生学得跟他一模一样,不能超过他,老师只能点点头「还不错!」不能满老师的愿。
下面两句这是赞叹,『此土』,大威光童子他们居住的世间。『众生多善利』,善是善心善行,利是利益。唯有善才是真利,真实的利益。不善,不善是害,不是利,这个一定要懂。我们从科学家提供的资讯,水的结晶,我们从这里面真的得到讯息,这是最正确的,这是科学标准。你看看你的善心、你的善行,水起的感应,结晶非常美的。我看到这个照片,大多数是六角形的结晶,像雪花一样,还有七角形的,比较少,我们看到过。如果你要是有恶念、恶意、恶行,那个结晶很丑陋,不成一个形状,彷佛我们看到一堆烂泥一样,看到一堆垃圾一样,那个结晶是随你的意念在那里变化,研究工作人员告诉我们,结晶从来没有相同的,我们相信。为什么?念头不一样,前念跟后念就不相同,它是随你的念头产生变化,它怎么可能会有一样的?正是《楞严经》上所说的「随众生心,应所知量」,「当处出生,随处灭尽」。所以这个资讯给我们很大的启示,证明佛在经上讲的,字字句句正确。所以,大威光他那个世界「众生多善利」。
『而今得见第二佛』,你看不但见第一尊佛,第二尊佛也看到了,也见到了,这个福报不可思议!释迦牟尼佛在经教里面告诉我们,大概就是西方极乐世界能够跟它相比。佛在经上告诉我们,极乐世界阿弥陀佛他度众生法缘尽的时候,他就入般涅盘,就灭度了。他灭度之后,观世音菩萨接著就示现成佛,就是第二尊佛。我们想像极乐世界众生多善利,所以第一尊佛灭度,第二尊佛马上就出现,当中没有间隔。观世音菩萨将来教化众生法缘尽了,灭度了,大势至菩萨接著又成佛了。没有别的原因,就是那个地方的众生多善利。「善」,心善、念善、行善,就跟《十善业道经》上所说的「常念善法,思惟善法,观察善法,不容毫分不善夹杂」。西方极乐世界人各个都是这样,四土三辈九品没有例外的,没有不善的。「利」是什么?利是清净,利是智慧。他不迷,他不邪,他不染,这得大利。这个大利感得如来应世,感得佛现前。
看看我们现在这个世界,居住在这个世界上的人,诸位细心去观察,这个世间人他天天想的是什么?他念的是什么?他所想的、他所念的都是五欲六尘。起心动念是怎么样控制,怎么样占有?念念都是损人利己,这是造恶业,造极重的恶业。贪瞋痴慢加速度的扩展,道德仁义几乎完全没有了。人与人之间只有利害,恩德情义看不到了。我们只能在古籍上看到,古人有恩有德、有情有义,现在社会上人已经看不到了。我们发心做为神圣传法的弟子,我们要把神圣的精神、神圣的教诲落实在自己身上,自己要真正做到我们对人、对事、对物决定没有控制的意念,决定没有占有的意思。对待一切人物,物包括动物、植物,这一切众生,我们要有恩有德、有情有义。对一切万物都具足,对人还有什么话说!
我常常劝同学,这一生当中决定不能有一个对立的人。那就是我们大错特错。我还有个冤家,我还有个对头,错了,你学佛学到哪里去?真正学佛的人,连中国儒家也讲,「仁者无敌」。这个意思就说得很明显,仁慈的人他一生当中没有冤家对头,没有敌对的人,这是一个仁慈的人,在佛法里面讲仁者是菩萨。如果你还有个冤家,还有个对头,你就不是菩萨,菩萨决定没有。他跟我作对,我不跟他作对,他心目当中有对头,他是凡夫,我心目当中没有冤家、没有敌对的,那我就是菩萨。
所以修行是在自己这边修,不是在别人那边修,这个道理一定要懂。我们看到大威光童子他那个世间的人,你看看多么纯、多么净、多么善,真的是纯净纯善,感得第二尊佛出现在世间。下面是他对佛的礼赞。现在时间到了,这段经文我们明天再一起研究。
诸位同学,请看大威光太子遇第二佛,睹相获益第八句,第八句看起:
【即得神通。名无碍光普随现。】
这是大威光菩萨见如来的相好,获得无量无边的利益。佛为我们略举几种,前面我们看过得念佛三昧,得陀罗尼,一直到得四无量心,慈悲喜舍,得波罗蜜。第八句得神通,神通的名号叫『无碍光普随现』。清凉大师在注解里面告诉我们,「通用智俱,故无碍随现」,通是神通,用是作用。神通作用它依什么?就是依前面讲的般若智慧,这非常重要!清凉大师在前面这一句讲般若智慧,说得很多,我们只是略略的为大家介绍过,《钞》里面详细的说明,希望大家自己要多看看。
佛法,自始至终所求的,没有别的,只是智慧而已。宗门常常讲佛法修行「要」在明心见性,这怎么是智慧?跟诸位说,明心见性就是智慧。心是什么?心是灵知,灵明觉知。这是真心,这是本性。灵知心遍法界虚空界,所有一切的现象,《华严》跟大乘经上常讲「唯心所现」。什么心?就是灵明觉知的心。因此,能现的是灵知,所现之物怎么会不知?不可能的。所现之物统统是灵知,灵知就是佛。所以古德跟我们讲,「众生即佛,佛即众生」,那个佛就是灵知,这是真的。所以《华严经》上才说「情与无情,同圆种智」。圆是圆满,种智是如来果上所证得的一切种智,就是究竟圆满的般若智慧。哪有一法无知!那是不可能的。
近代,科学家证明水有灵知,发现它能听、它能看,它与人起心动念生感应。这是什么?灵知!不仅水如是,所有一切万物,无有一法不如是。从我们自己身体上来讲,我们身体的细胞,每一个细胞,组成细胞的原子、电子、粒子,每一个粒子都有灵知。我们为什么会变成这个样子?我们迷了本性,迷了本性就是迷了灵知,这一迷就把智转变成烦恼了。就像你在水结晶里面去看到的,如果一个人完全没有烦恼,心地清净善良(这个善良不是善恶的善),那个结晶是最完整、最美的。为什么这么美?它本来就是这样的。所以,自性具足圆满的智慧,圆满的德能,圆满的相好,法尔如是。你动个念头,它就产生变化,它就变成不完美了。如果你迷得很深,迷得很重,起贪瞋痴慢,计较是非人我,这个变化就大了,变得非常丑陋,变得非常恶劣。它要没有灵知,它怎么会变?从这个地方我们就真正体会到什么是感应道交。所以,众生有感,佛就有应。佛是什么?灵知。众生起心动念,起心动念是感,天地万物立刻就有应。
现在我们现前的社会,确实有些不善的念头,这个不善的念头,感得来的是天灾人祸。我们怎么救?佛菩萨教导我们,中国古圣先贤也教我们,说「身治则天下治,为天下者不於天下於身」,这个话讲得好。我们要想帮助天下人,帮助天下化解劫难,消除天灾人祸,从哪里下手?自己,於身!不於天下於身。身怎么做?希望自己的身心,当下修成纯净纯善,不容毫分不善不净夹杂,这就能转众生的业。这个过去我在讲席跟诸位说过,就像两个浪一样,一个是大风大浪,一个是非常平静的流水。那个不善的是大风大浪,净善的这个是平静的,这个平静的水冲进了大浪,当然这个平静的水会随著浪花起伏,但是那个大浪就变成冲成中浪、小浪,把它调和了,就这么个道理。所以我们要以清净心、平等心、慈悲心,去冲击他们的恶念恶行,希望把他们的恶念恶行降温。纵然不能完全消除,它减轻得很多了。最有效果最具体的方法,自古以来祖师大德常常教我们,无过於念佛。
现在在欧洲,大战似乎就在眼前。我们要怎么办?认真努力念佛。我们念佛所希求的就是希求化解这一次战争,求诸佛菩萨加持,希望这次战争能够免除。果然真诚,我们的心是真诚、清净、平等、正觉、慈悲,感应不可思议!因为我们的作为与性德相应,与自性本具的智慧、本具的德能相好相应,我们希望能像经上讲的「无碍随现」。所以我请求学院的同学,在这两个星期,我们把能够停下来的课程停下来,一心念佛,专求世界和平,专求化解冲突。在网路前面的同学,你们如果懂得这个道理,我们一起来念佛。在这两个星期之内,除了你工作之外,你有空闲的时间,诚心诚意念阿弥陀佛,回向祈求世界和平。我们共同来努力,求诸佛菩萨一切神圣加持。这是「无碍光」,这个神通叫「无碍光普随现」。再看底下这一句,第九句:
【即得辩才。名善入离垢渊。】
清凉大师在注解里面注得不多,但是意思确实很圆满,「入法之深,离说之垢」,这八个字意思很深很广。『辩才』,四无碍辩才。无碍辩才怎么得到的?智慧开了,道眼开了。你智慧道眼不开,哪来的辩才?清凉讲得好,「入法之深」,入是契入。我们今天学佛,对於经教,自己问问自己有没有入处?你要问什么叫入处?大威光童子这一段经文就是说他的入处。你看他见相、闻声,悟了。这个悟就是入处,他悟了。人家见相闻声得念佛三昧,得陀罗尼,得慈悲喜舍,得般若波罗蜜,得神通,得辩才。
我们听经闻法每天修行,我们得到什么?自己要认真去思惟,认真去反省、去观察我们得的是什么?念佛三昧没有,慈悲喜舍没有,一样都放不下!般若波罗蜜没有,起心动念都是烦恼,都是贪瞋痴慢。这个原因,虽然学,没有入进去。古人讲读书食而不化,书是念了,天天在念,很用功在念,书里头什么意思?不知道。当然更不可能把书里面的教诲变成自己的生活,变成自己的思想见解;那就入了。入的样子、入的过程、入的方法,就是世尊在经上常常讲的,「受持读诵,为人演说」,你能把这八个字做到,你学教就有入处,学教修行或者是参禅持咒你统统有入处,你有受用,这不能不懂。所以,关键就是「为人演说」。
我们现在学的是学得有一点点为人说,没有演。演是做到,做出来给人看,你就真入;做不到,没入!譬如我在讲席当中常常劝导初学,实在讲我们都是初学,放下对一切人事物控制的念头,放下没有?放下对一切人事物占有的念头,你有没有放下?这两个念头要放不下,这是烦恼的根。你烦恼的根在,没断,它生烦恼,生无量无边的烦恼。你真的把它放下,那个烦恼从根断了,再生出来的是智慧,就不是烦恼了。禅宗六祖惠能大师在《坛经》上,你看他见五祖,跟五祖说「弟子心中常生智慧」,我们听了非常羡慕。自己想想如果我要见到祖师,我一定是这样说法,「弟子心中常生烦恼」。他不生烦恼,他常生智慧。他为什么生智慧,我为什么生烦恼,没有别的,他放下了,放下就生智慧。我为什么生烦恼?我没有放下。我对於一切人事物还想控制,对於一切人事物还想占有,愚痴!所以生烦恼不生智慧。
能大师的本事就是放得下,身心世界一切放下,所以他生的是智慧、是德能、是相好,他跟我们不一样。福慧现前了,得无碍辩才。他不认识字,他也没有念过书,也没有人跟他讲过经说过法,五祖忍和尚跟他讲《金刚经》,讲得不多。《金刚经》诸位都读过,全部经文只有五千多个字,忍和尚跟他讲的大概还不到四分之一,讲到「应无所住,而生其心」,他就豁然大悟,一悟一切悟。不但《金刚般若》他通达了,六百卷《大般若》也通了,世尊四十九年所说的一切经教他也通了。我们在《坛经》上看他给大家说法,他通达《大涅盘经》,无尽藏比丘尼念给他听,他听了之后讲解给无尽藏比丘尼听,无尽藏比丘尼听了之后,开悟了。他听法达念《法华经》,念得不多,只念到第二品「方便品」,他就叫法达不要念了,完全明白了。给法达讲解《法华经》大意,法达听了开悟了。这是得辩才无碍。我们在《坛经》上看他讲法相唯识,言简意赅,字字句句都说到重点,一字一句废话都没有。这什么原因,我们一定要懂,这是契入之深。
「离说之垢」,这句话怎么讲?马鸣菩萨在《起信论》里面教给我们听法,教我们「离言说相」,听经的时候要「离言说相,离名字相,离心缘相」,你就能入。这三个是什么?言说是执著,名字是分别,心缘是妄想。你们想想对不对,离妄想分别执著,你听法就会悟入。诸位想想,几个人会听!所以宗门大德常常测验学生,你会么!会什么?离心意识,没有别的。六根接触六尘境界都会离心意识,就是都会离妄想分别执著。听,离妄想分别执著听;说,说也离妄想分别执著说。
所以,佛说法四十九年,说而无说,无说而说。他的常随弟子听经,怎么听的?听而无听,无听而听,这个入得深!说法的人清净,一尘不染。闻法的人清净,亦复如是,也是一尘不染。高!於尘劳不染,就是与尘垢不相应,换句话说,与这边不相应,与那边就相应。那边是什么?法性,与法性相应。果然与法性相应,净秽没有了。不但净秽没有了,生灭也没有了,来去也没有了,一多也没有了,这个时候的心境跟虚空法界合一,合而为一。
真正契入这个境界,说,也是合一的;不说,也是合一的。说净说善是合一的,说不净不善也是合一的,这是一真法界,这个才成就无碍辩才。所以,这个辩才名字叫『善入离垢渊』,「渊」是深广,像大海一样。「垢」在此地就是说的妄想分别执著,一般大乘经上常讲的见思、尘沙、无明,统统离了。所以大威光童子是什么境界?不是普通菩萨,深位的法身菩萨。「善入」,这个善入,大乘经上讲的「两边不立,中道不存」,这才叫善入。有入有不入,那个不叫善入。善入,连入处的痕迹都没有,这个才叫善入,这是你真正契入了。有稍稍一点痕迹,没入。那个入,我们一般天台大师讲「相似即」入,不是真的入。当然,在我们六道凡夫看也不错了。可是你要记住,那个不究竟。末后这一句:
【即得智光。名一切佛法清净藏。】
清凉大师注解说得很好,「智照佛法,净所知障,含藏众德」,这十二个字解释这个名称,说得很圆满,真的是言简意赅,言语很简洁,意思圆满。这个智是后得智。前面「即得般若波罗蜜」,那是根本智,实相般若。这个智是后得智,是权智,也就是般若智慧的起用,般若无知,这个地方「智」是无所不知。文殊菩萨十波罗蜜里面最后的一条「智波罗蜜」,实际上可以概括方便波罗蜜、愿波罗蜜、力波罗蜜、智波罗蜜,这是「智照佛法」。
我们要问什么叫佛法?遍法界虚空界,没有一法不是佛法。你先要懂得,佛这个字是什么意思?佛是觉。佛法这两个字,就是於一切法你都能够觉而不迷,这个叫佛法。所以诸位一定要知道,佛法这两个字不是在法上讲的,是在人上讲的。人真正觉悟了,觉而不迷,正而不邪,净而不染,这个人得佛法了,在这个地方讲是得『智光』。三皈依,到这个地方圆满落实。实智权智遍照一切法,这个照就是觉照,觉了,所以叫佛法。佛法无边,真的是无边际。
「净所知障」,我们知道菩萨烦恼障没有了,他还有所知障,到这个时候所知障破掉了。法性里面的德能都现前,『一切佛法清净藏』,这个藏「含藏众德」。我们常常赞扬佛德说万德万能,这个世间有些宗教赞叹上帝全知全能,有没有这回事情?有,真心自性本来就是这样。我们学佛,诸佛菩萨他们修学已经成就了,已经证得了。我们只是在修,这些已经证得的人,他来帮助我们,做我们的善知识,是我们的老师,是我们的同参道友。他是过来人,他已经得「一切佛法清净藏」。他知道一切众生平等平等,决定不会生起毫分傲慢心,这个傲慢心是「我得到了,你们可没有得到」,他生起傲慢心了。真正得到的人,他为什么傲慢心不生?「我得到的,你也有。我得到没有毫分增加,你现在虽然没有得到,你没有毫分减少,只是我觉你迷」。说个实在话,只是迷悟之不同。
自性本具的智慧、德能、相好,成了佛没有增加一点,纵然堕阿鼻地狱,他也没有减少一点,不增不减。怎么会起傲慢心?傲慢心自自然然生不起来!他了解事实真相,知道一切法平等的,平等是事实真相,清净是事实真相。契入的人用真心,真心是真诚、清净、平等、正觉、慈悲。觉悟的人看十法界众生,我们今天讲一切动物、植物、矿物,佛法里面讲的十法界依正庄严,觉悟的人,他的心目当中是本来一法身(佛经上讲「共同一法身」,我不说共同,我说「本来一法身」),这个关系多亲切。所以,他的慈悲遍法界虚空界,遍一切众生;他的真诚、清净、平等、觉悟遍法界虚空界,遍一切众生。再跟诸位说,遍一一微尘,这还不够,遍一一微尘里面所含的无量无边世界、无量无边众生,重重无尽,无有不遍,那是觉悟的人!
我们今天看到科学家对於水结晶的报告,你立刻就明了了。觉悟的人境界,就用他们的话来说,一切万事万物的结晶都美好。这种美好的结晶我们世间人有没有看到?决定没有看到。为什么没有看到?因为这个世间的人要是跟觉悟的人相比,差太远了。我们今天这个世间人看到最美的结晶,是六道里面的善心善念所感的,跟世出世间圣人相比,不能比!我们的善心、善行、善愿,不要说别人,跟须陀洹不能比。我们跟他比,那须陀洹的善心、善意、善愿、善行是真的,我们的善心、善愿、善意、善行是假的,这个要懂。为什么我们是假的?很容易失掉,若有若无,一会儿有,一会儿忘掉,所以是假的。
证得须陀洹果,证得圆教初信位的菩萨,他那个善不会失去。怎么不会失去?三不退里面他证得的是位不退,你就晓得他不失去,所以他是真的。我们这个不是真的,或有或无,有的时间很短暂,无的时间很长。甚至於人在一生当中,难得起几个真诚的善念。真正修行人稍微好一点,那就是每天还能起几个善念,算不错了。如果能够保持,在一天二十四小时当中,我的净念善念多过於失念(失念就是忘掉),这个境界就不错。希望要多,一天二十四小时当中净念多、善念多,不能有恶念,有恶念就糟了。有恶念,「一切佛法清净藏」就没有了。净念善念起来,这个「一切佛法清净藏」就像闪电一样放一下光明,如何能将这个光明保持不失掉、不中断,这就成佛了,至少分证佛果。现在时间到了,我们就讲到此地。
诸位同学,请看第二睹相获益最后一句,这是这一段的总结:
【如是等十千法门。皆得通达。】
从总结这一句我们就明了,见相或者是听音声,再引申到六根接触六尘境界,关键都在会与不会,如果会,他得的法益无量无边,这个经上讲『十千法门』。「十千」不是数字,是表法的,代表大圆满。你看看《华严经》都用「十」表法,前面举十句十个意思。十千是表大圆满,无量无边一切法门都通达了,正是大乘佛法里面常讲的「一经通一切经通」;一个法门得到,一切法门都得到了。所以佛在经上告诉我们,「佛法平等,无有高下」,这一句话一定要知道、要明了。法都是平等的,为什么都是平等的?都是真心所现,哪有不平等的!真心灵知,灵明觉知,无有一法不是灵明觉知。
今天科学讲到原子、电子、粒子,最基本的物质,所有一切物质现象,佛经上讲「一合相」。「一」就是佛法里面讲的微尘,极微之微,这佛法上说的。所有一切物质现象,动物、植物、矿物都是这极微之微组合的,组合出来的。像我们参观黄金制品的展览,我曾经去看过一次,黄金制作的东西,我看了大概有两、三万件,每个样子不一样,没有重复的。真的是琳琅满目,美不胜收。仔细观察,只有一个东西,黄金,统统是黄金变现出来的。
佛告诉我们,遍法界虚空界一切依正庄严,包括虚空,都是真心本性变现出来的,真心叫灵知,叫般若。除灵知的真心之外,什么都没有。所谓「心外无法,法外无心」,我们要细心体会佛陀的教诲。确确实实心变成这一切法,法就是真心,所以说法外无心,心外无法。它自自然然会现相,什么理由现相?没有理由,佛在经上讲法尔如是。你要起个心问什么理由,你迷了,无明就从这里起来。一切都明了,那是正觉,在正觉里头还要起一个疑惑「为什么」就迷了,就变成不觉。本来明,本来明又加上个无明,打了好多个问号就变成无明,无明再求解释,想叫它明,太难了,愈解释愈繁杂,就愈不明。《楞严经》上讲得透彻,迷悟的现象。所以这个地方的结文,这是一切通达无碍了。佛的话字字句句真实不虚,我们要求,大威光童子是我们的榜样,我们要学到会看、会听、会品尝,真的关键在「会」。第二段我们就介绍到此地。
现在再看第三段「赞德劝诣」,这是大威光童子赞叹佛的大智大德大能,劝大家亲近佛陀,劝大家接受佛陀的教诲。这是人生第一桩大事,希有难逢的因缘,千万不要错过,错过真的是太可惜了。这个偈颂也有十首,请看经文:
【尔时大威光童子。承佛威力。为诸眷属而说颂言。】
这个说偈仪里面含藏著玄妙,我们要能体会。菩萨何以能说?『承佛威力』加持。所以学人,学生,学生指谁?指初发心到等觉,你没有证得究竟圆满,那你还是学生。就好比我们现在一般学校里头念书的学生一样。你念幼稚园是学生,念小学也是学生,你念到大学,念到硕士班,念到博士班还是学生。一定博士班毕业了,你拿到这个学位,称你博士。所以佛法里面讲学生,从初发心到等觉,这是佛经上讲的学人;学人,永远生活在感恩的世界。
感谁的恩?感佛的恩。佛一切时一切处都在加持,这是对上。对下,感一切众生恩、一切万物恩,一切众生、万事万物在一切时一切处都在帮助我们觉悟。这就是真的要看你会不会了。你会,你就能够看出来,能够听得出来,你六根接触六尘境界能够感觉出来。大威光如是!我们不能,不能的原因在哪里?六根生病了,麻木不仁。所感受的是烦恼、是痛苦。不像觉悟的菩萨,觉悟的菩萨所感受的,你看前面举的十个例子,他所感受的是三昧,他所感受的是陀罗尼,所感受的是慈悲喜舍,所感受的是般若波罗蜜、神通辩才、无量智慧,他感受这个,会!
我们所感受的是烦恼习气,在现实里头天灾人祸,我们感受的是这些。各个人感受不一样,跟你讲,境界没有两样,蕅益大师《宗论》里面讲得好,「境缘无好丑,好丑在於心」,这个要懂。一切法从心想生,这一句的指十法界依正庄严,一切法从心想生。所以,我们上得一切诸佛威神加持,下得一切众生,这一切众生包括九法界依正庄严,时时刻刻从来没有间断给我们启示,帮助我们觉悟,怎能不感激?这是「承佛威力」这一句里头意思。
『为诸眷属而说颂言』,「眷属」是法眷属。法眷属没有界限,三根普被,利钝全收,无缘大慈,同体大悲。在一切众生里面,那就是看迷悟浅深不同,迷得浅的,一听他觉悟了,他能接受,如教修行。烦恼习气重,迷得深的,听了也不悟,不悟没有关系,常说,让他常听。为什么?阿赖耶里头种下佛法金刚种子。他这一生不悟,他来生会悟,来生不悟,后生会悟。佛菩萨帮助众生生生世世,永远不舍弃,你说这个恩德多大。这说偈仪里头都显示出甚深的密义,这个密不是秘密,深密。
向下偈颂一共有十首,这十首分三段,第一段「叹希庆遇」,希有,很幸运的能遇到。第二段有七首偈,「叹佛胜德」。这七首偈里面又分三个小段,第一小段有三首偈赞叹佛的身业,第二小段也有三首偈赞叹佛的语业,第三小段有一首偈赞叹佛的意业。第三大段里面有两首偈,「三有二偈,劝众同归」,劝导大众一同皈依佛陀,发心做佛的弟子。后面有两行长行,这是说明这十首偈的利益。我们到后面再跟诸位介绍。现在请看偈颂,第一首:
【不可思议亿劫中。导世明师难一遇。此土众生多善利。而今得见第二佛。】
实实在在不容易,一个人在一生当中能遇到佛法,大幸!还能遇到佛出世,这谈何容易。大威光,这在前面跟诸位介绍过,他们那个时代人寿二小劫,寿命很长。第一尊佛住世只五十亿年,所以佛灭度后,他们寿命长,众生善根无比深厚,佛没有末法,没有像法、正法、末法,没有,前面这一尊佛灭度,后面这尊佛就出现了。所以经上讲「彼佛灭度后,有佛出世,名波罗蜜善眼庄严王」,这跟著就出世了。
所以威光童子在这里赞叹『不可思议亿劫中』,这个单位是「亿劫」,我们现在念的经文开经偈,「百千万劫难遭遇」,百千万劫不是数字,跟这个地方讲的是一个意思,『不可思议亿劫中,导世明师难一遇』,导世明师就是佛。佛出世在世间不是轻而易举能够遇到的。我们今天没有遇到释迦牟尼佛,没那么大的福报,但是我们生在释迦牟尼佛的末法时期,释迦牟尼佛留下来的经典还在,留下来的形像还在,我们能够瞻仰佛像读诵经典,这是百千万劫难遭遇。
在佛法当中,又能够遇到《华严经》,遇到净土经论,那就是彭际清居士讲的「无量劫来希有难逢之一日」。希有难逢,我们遇到了,特别是在这个时代。这是个什么时代?舍弃圣贤教诲的时代。麻烦大了!圣贤教诲就好比是一盏明灯,它是世间真妄、邪正、是非、善恶的标准。如果我们把圣贤教诲忽略了、丢掉了,不学它了,那么这个世间真妄没有标准,邪正没有标准,是非没有标准,善恶没有标准,那还得了吗?所以今天世界动乱,根源在哪里?根源就在此地。
大家都在想,都在祈求,怎么样能叫社会秩序恢复正常,没有别的途径,唯一的途径,恢复圣贤的教诲。我这一次访问新几内亚,拜访那边的天主教的大主教,拜访那边伊斯兰教的主席,传法的阿訇。我跟他谈的,教育才能够挽救社会,一般慈善救济固然是非常需要,不能够挽救。所以我对他们建议,办学校,培养人才。希望这个学校从幼稚园、小学、中学、大学、研究所,办一个完整的学校。幼稚园、小学课程一定要学习圣贤教诲,伦理道德,扎根!中学、大学教学的重点在技术能力,使这些人将来毕业出去之后,在社会上有谋生的能力,有养家的能力,有为社会贡献的能力。研究所是培养高等的专科人才,政府,各级政府的领导人才,要以道德为根本,这个社会前途是光明的。
中国古圣先贤教导我们,「建国君民,教学为先」。一个好老师出世是众生的福报。二千五百年前,在中国出现了一位孔老夫子,在印度出现了一位释迦牟尼佛,在以色列出现了一位耶稣,在阿拉伯出现了一位穆罕默德,那都是圣人,圣人的教诲与法性相应。综合一切圣人的教诲,我们可以得到一个结论,人要爱人,人要爱一切万物。新加坡的许哲居士,这几天在我们这边,她要在这边住两个月。你们去问问她:什么是宗教?她答覆得很好:宗教就是爱,爱就是宗教。宗教的教学,宗教的教育,宗教的精神,宗教的生命,就是真诚的爱心。这个话没错,佛家常讲的「慈悲为本,方便为门」,慈悲就是爱心,《无量寿经》上讲的「仁慈博爱」。现在在这个世界上,信仰天主教、基督教的人很多,他们读《新旧约全书》。《新旧约》里头讲「神爱世人,上帝爱世人」,伊斯兰《古兰经》里面常说「阿拉确实是仁慈的」。
所以综合世界上所有的宗教,是个「爱」字。换句话说,宗教的教育是爱的教育。圣贤的教育,爱的教育,教你在家里头怎样爱父母,爱妻子,爱兄弟,爱儿女;踏进社会知道怎样爱护你的国家,爱护你的领导,爱护你的朋友,爱护你的同僚,爱护你的部属,这道德教育与性德完全相应。圣学,圣人的学问,如此而已。传扬圣学的人,作圣之徒,做圣贤人的徒弟、学生,传承圣学没有别的,把圣学这个爱从自己心行上发挥出来。能够用真诚心、清净心、平等心、正觉心爱一切众生,决定没有分别,决定没有执著。清净的爱心决定没有占有,决定没有控制。清净的爱心,平等的爱心,决定不分怨亲,怨亲平等。
释迦牟尼佛教给我们,「不念旧恶,不憎恶人」,慈悲平等,传法的善知识一定要做到,这个佛经里面常讲的,「受持读诵,为人演说」。受持是这个,读诵也是这个,为人表演的还是这个,为人宣说的也是这个,这叫做自行化他。佛是我们最好的榜样,佛难遇,善知识也难遇。遇到之后要好好的跟他学,要真正学成,要学得跟老师一样。那做老师的人并不满意,老师是什么心?你学,希望你能超过我。所谓是「青出於蓝,而胜於蓝」,这是老师最光荣的,这是老师最快乐的。学生学得跟他一模一样,不能超过他,老师只能点点头「还不错!」不能满老师的愿。
下面两句这是赞叹,『此土』,大威光童子他们居住的世间。『众生多善利』,善是善心善行,利是利益。唯有善才是真利,真实的利益。不善,不善是害,不是利,这个一定要懂。我们从科学家提供的资讯,水的结晶,我们从这里面真的得到讯息,这是最正确的,这是科学标准。你看看你的善心、你的善行,水起的感应,结晶非常美的。我看到这个照片,大多数是六角形的结晶,像雪花一样,还有七角形的,比较少,我们看到过。如果你要是有恶念、恶意、恶行,那个结晶很丑陋,不成一个形状,彷佛我们看到一堆烂泥一样,看到一堆垃圾一样,那个结晶是随你的意念在那里变化,研究工作人员告诉我们,结晶从来没有相同的,我们相信。为什么?念头不一样,前念跟后念就不相同,它是随你的念头产生变化,它怎么可能会有一样的?正是《楞严经》上所说的「随众生心,应所知量」,「当处出生,随处灭尽」。所以这个资讯给我们很大的启示,证明佛在经上讲的,字字句句正确。所以,大威光他那个世界「众生多善利」。
『而今得见第二佛』,你看不但见第一尊佛,第二尊佛也看到了,也见到了,这个福报不可思议!释迦牟尼佛在经教里面告诉我们,大概就是西方极乐世界能够跟它相比。佛在经上告诉我们,极乐世界阿弥陀佛他度众生法缘尽的时候,他就入般涅盘,就灭度了。他灭度之后,观世音菩萨接著就示现成佛,就是第二尊佛。我们想像极乐世界众生多善利,所以第一尊佛灭度,第二尊佛马上就出现,当中没有间隔。观世音菩萨将来教化众生法缘尽了,灭度了,大势至菩萨接著又成佛了。没有别的原因,就是那个地方的众生多善利。「善」,心善、念善、行善,就跟《十善业道经》上所说的「常念善法,思惟善法,观察善法,不容毫分不善夹杂」。西方极乐世界人各个都是这样,四土三辈九品没有例外的,没有不善的。「利」是什么?利是清净,利是智慧。他不迷,他不邪,他不染,这得大利。这个大利感得如来应世,感得佛现前。
看看我们现在这个世界,居住在这个世界上的人,诸位细心去观察,这个世间人他天天想的是什么?他念的是什么?他所想的、他所念的都是五欲六尘。起心动念是怎么样控制,怎么样占有?念念都是损人利己,这是造恶业,造极重的恶业。贪瞋痴慢加速度的扩展,道德仁义几乎完全没有了。人与人之间只有利害,恩德情义看不到了。我们只能在古籍上看到,古人有恩有德、有情有义,现在社会上人已经看不到了。我们发心做为神圣传法的弟子,我们要把神圣的精神、神圣的教诲落实在自己身上,自己要真正做到我们对人、对事、对物决定没有控制的意念,决定没有占有的意思。对待一切人物,物包括动物、植物,这一切众生,我们要有恩有德、有情有义。对一切万物都具足,对人还有什么话说!
我常常劝同学,这一生当中决定不能有一个对立的人。那就是我们大错特错。我还有个冤家,我还有个对头,错了,你学佛学到哪里去?真正学佛的人,连中国儒家也讲,「仁者无敌」。这个意思就说得很明显,仁慈的人他一生当中没有冤家对头,没有敌对的人,这是一个仁慈的人,在佛法里面讲仁者是菩萨。如果你还有个冤家,还有个对头,你就不是菩萨,菩萨决定没有。他跟我作对,我不跟他作对,他心目当中有对头,他是凡夫,我心目当中没有冤家、没有敌对的,那我就是菩萨。
所以修行是在自己这边修,不是在别人那边修,这个道理一定要懂。我们看到大威光童子他那个世间的人,你看看多么纯、多么净、多么善,真的是纯净纯善,感得第二尊佛出现在世间。下面是他对佛的礼赞。现在时间到了,这段经文我们明天再一起研究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