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方广佛华严经 (第九四六卷) 2003/1/22 澳洲净宗学院 档名:12-017-0946
诸位同学,请看「毗卢遮那品」,第二个小段「威光获益」十一句里面第四句看起:
【观察一切佛法大愿海智光明。】
这一句前面已经说得很多,清凉大师在《疏》里面提示我们「知诸佛法,愿为本故」,特别是这一部《华严经》,确确实实是以普贤菩萨十大愿王为主。文殊所教导的十波罗蜜落实了普贤大士的十愿,每一愿里面都具足圆满的波罗蜜门,这才是普贤行。十愿,「礼敬、称赞、供养、忏悔」都跟各位简略的报告过了。特别是忏悔法门通一切佛法,换句话说,一切佛法的修学,我们佛门讲修行,修什么?都是修的忏悔法门。「忏」是梵语「忏摩」的音译,意思是自己有了过失能够向大众坦白的说出,就是所谓自我检讨、自我批评。「悔」这个字是中国字,意思是「后不再造」;我过去做的这个事情做错了,想错、做错了,我知道改正,以后绝对不会再犯同样的错误。所以这是转恶为善、转凡为圣最重要的学习关键之所在。
人生在世,古人所说「人非圣贤,孰能无过,过而能改,善莫大焉」。圣人贤人、佛菩萨跟我们一般凡夫有什么两样?不一样的地方是他们能改过。所以,能改过、能不再犯过失,这个人我们就称他作佛,称他作菩萨,称他作圣贤;不能改过,我们称他作凡夫。现在我们是凡夫,我们想要做圣人、想要做佛菩萨,怎么做法?改过而已。所以,改正,改就正了;改进,改就进步,就往上提升。总而言之一句话,这个「改」字太重要了,改往修来!我们如何改恶为善、改迷为悟,落实在生活上,它的功效是化敌为友、化怨为亲、化凡为圣。从哪里做起?从自己本身做起。佛法的行门无非是忏悔、改过而已,这是我们一定要晓得的。天天要修,时时刻刻要修!一天不改过,一天增长罪业,增长迷邪染,增长贪瞋痴;贪瞋痴的反面是戒定慧,我们一定要晓得。换句话说,一切众生在世间,如果不是每天戒定慧增长,肯定就是贪瞋痴增长。所以我们要有高度的警觉,我们是哪一方面在增长,哪一方面在衰退。希望我们贪瞋痴天天在衰退,戒定慧天天在增长,这一生没有白来,这一生过得有意义、有价值,走向成功光明的大道;佛门的话叫烦恼轻、菩提长,就是这个意思。所以我们明白这个道理了,要在日常生活当中认真去干。
圣贤人他们的思想、言行,完全是从性德自然流露出来的,我们用这个标准来修正自己的错误。孔老夫子有五德,我们在《论语》里面看到的,他的学生公认老师有五德。第一个「温和」,对人、接物,他的态度、他的言词、他的容貌温和不粗鲁,总是让对方生欢喜心;对方欢喜,肯定就生尊重心,他对你尊重。夫子第一德!第二「善良」,夫子的心善良。这个「善」不是善恶的善,善恶的善是相对的,夫子的善是本性善,本性流露出来的,止於至善!这个话我们听不懂,什么叫「本性善」?我再说得白一点,对待一切人事物没有丝毫伤害的念头,这就是性本善。对一切人,我们今天讲的不同国家的人,不同种族的人,不同宗教信仰的人,不同生活习惯的人,决定没有一丝毫伤害的念头。对一切物,天地万物,我们佛法常讲九法界众生,包括蚊虫蚂蚁、蜎飞蠕动,没有丝毫伤害的心;再扩大,包括一切植物,树木花草。这是自性里头本来的善,夫子确实是性德的流露。善良!
第三个德行「恭敬」,他老人家敬人、敬事、敬物,没有一样不敬重!对一切人事物规规矩矩、如理如法。对人的基础就是《弟子规》,《弟子规》里面许许多多的话,都是《论语》上的;换句话说,都是孔老夫子日常生活当中学生们记录下来的,所以他那种生活的心态也是自然流露的,没有一丝毫勉强。这一句你们想想,是不是普贤菩萨十愿里面头一条「礼敬诸佛」?夫子的恭敬,实在讲就是普贤菩萨的「礼敬诸佛」。第四个德「节俭」,生活一丝毫的奢侈都没有,家里头日用平常,所用的用具都是很普通的。用现在的话来说,他家里面的生活相当於现在人所讲的一般平民,过的是一般平民的生活,非常节俭。最后一个是「让」,忍让。夫子之德:温良恭俭让。
我们常常记在心里,在日常生活当中,处事待人接物,我们有没有做到?如果我们还是以暴躁的心态对人,那温和就没有了。怎么样把我们这种暴躁转变成温和,真修行,真用功!真的忏悔了,改过自新要在日常生活行为当中去做。我们不善的念头、不善的心,起心动念自以为是,念念还是自私自利,这是过失,这是错误。我们把它改过来,改变成善良的心意、善良的行为,对待人粗暴无理改变成恭敬;得会改!日常生活当中浪费惯了,无论是有意无意的,不知道节省,现在我们要学著,学圣人、学佛菩萨、学孔老夫子懂得节俭。过去不肯让别人,样样心里面存著「我要争」,现在人讲的竞争、斗争,如何能够把这个放下,学著「忍让」。忍让的人一定有大福报,一定有大智慧,定、慧是从忍辱里头来的,忍辱就是忍让。所以在六波罗蜜里面,忍辱后面才有精进、禅定、般若;精进、禅定、般若这三德是以忍辱做基础。我们依照这些德目来修学。
佛法里面,我们如何改恶为善?这是善恶的善。佛给我们讲的十善业,我们改十恶为十善,改六种严重的障碍为六波罗蜜,这个叫真修行。心里常常有,时时刻刻都有,起心动念与法相应,念头一起肯定与夫子的五德相应,与世尊所讲的六度、十善相应,我们就行在道中;这个道是佛道,是法身菩萨的大道,我们走这个路。要是一念忘掉、迷失了,走到偏差、走到岔路上去了,初学的人这是决定不免的,一不小心就走岔路,走岔路不要紧,赶快回来!古大德常讲「不怕念起,只怕觉迟」,那个「念」就是错误的念头又起来了,一觉悟马上就回头了。初学的人总是进进退退,到几时才能够有进无退?到这个时候,就是佛经里面讲的「不退转」。最低的不退转在小乘须陀洹果,「位不退」;大乘圆教初信位的菩萨,三界八十八品见惑断尽,位不退了,慢慢往上提升。所以,这就是在日常生活当中,处事待人接物点点滴滴,懂得把自己所有一切过失修正过来,真修行人。真修行人诸佛护念、龙天善神拥护,为什么?这些善神尊敬你,这是凡夫做不到的,你能做到。你的德行感动诸佛、感动菩萨、感动天龙善神拥护你。
第五大愿「随喜功德」,随喜是对治嫉妒、傲慢。嫉妒、傲慢是菩萨修行严重的障碍,大烦恼!它排列的顺序是仅次於三毒,贪、瞋、痴、慢,嫉妒、傲慢这合在一起的。人的这个烦恼不是学来的,与生俱来的。我们细心去观察,婴儿四、五个月还不会讲话,你看他的嫉妒心。同样是两个小婴儿放在一起,你要给他玩的东西、或者吃的东西,给一个,那边就不服了,嫉妒、瞋恚马上就表现出来。谁教他的?没人教他,这叫与生俱来的烦恼,俱生烦恼!换句话说,过去生中生生世世的习气。从婴儿那个表情我们就体会到,这种烦恼是多么严重。佛教给我们用什么方法来断这个烦恼?用随喜。看到别人有好事、有好报,不但不嫉妒,还能生欢喜心,能赞叹。如果是嫉妒、瞋恚,他所起的反应是毁谤,是想方法来障碍,这造罪业了。觉悟的人不会有这个念头起来,欢喜、赞叹。为什么?他的好处、他的荣耀就是一切众生的好处,一切众生的荣耀。这个道理你懂不懂?这个道理深,大乘经上常讲自他不二,性相一如。他的德行启发了我的德行,他的荣耀引发了我的荣耀,他是我们的榜样,是大众的楷模。我看到、听到了,我要向他学习、要效法他,我效法他、学习他,做给别人看,就有许许多多人看到我的时候大家都效法、大家都学习,这个社会好。
所以,我们一个人随喜,为什么有那么大的功德,这个功德是从影响上所说的。在中国佛教史上,我们看到很多这个例子,最著名的是印宗法师。六祖到广州,正好遇到印宗法师在讲经,他也坐在下面听经。听经完了之后,这里头有几个听众在辩论,我们现在讲在抬杠子。因为道场前面挂的幡,旗杆上挂的幡,风吹著幡在动,有个人说「风动」,另外一个人说「幡动」,这两个就对起来了,谁也不服谁,争论不休。惠能看这情形,跟他们两个人说,他说:「不是风动,也不是幡动,仁者心动。」这两个人一下醒过来,佩服得五体投地。印宗听到了,就来跟他交谈,知道他从黄梅得法回来的。你看看剃度之后,翻过头来拜他为师,随喜功德!印宗当时是南方第一大德的法师,哪个人不尊敬!惠能从黄梅得法还没有剃头,是在家居士,印宗是六祖的剃度师。但是剃度完了之后,印宗法师请惠能上座,翻过头来拜他做老师。他这一拜,把惠能大师就捧高了,能大师在南方立刻就得到一切大众的尊敬,弘法就方便了。
印宗一点嫉妒心都没有,他能这样做;有丝毫嫉妒心,做不到。「我给你剃度,你好好的跟我做徒弟,我教你怎么做,你就怎么做」,一般常人是如此。印宗了不起!所以,六祖的成就就是印宗的成就。印宗的道德不在六祖之下,不是平常人能做得到的。我们想想是不是?平常人能做到吗?哪有这种度量,哪有这样的见识!为佛法,不为个人,为利益众生,只要一切众生得真实利益,在乎什么名分、地位!能把名分、地位统统舍掉。真正是遇到从来不认识、不相识的这么一个人,听他谈吐言词不凡,佩服得五体投地,把当时教化众生这桩大事情委托给六祖,自己在旁边协助,请六祖来主持。随喜功德里头的好榜样,随喜功德里面的模范,我们读了应当要学习。随喜的功德跟修造功德的人一样大,这个我平常在讲经里常说,护法的功德跟弘法的功德一样大;不但是一样大,要是细细想来,护法功德超过弘法。我早年有这个想法,我在讲经的时候也曾经说过几次,但是说了怎么样?心里不踏实,想像当中应该是这样的。佛有没有说?到以后看《涅盘经》,佛果然有这个说法,护法功德超过弘法。印宗原来是弘法,六祖来了,请六祖弘法,他退下来当护法。你们看看他们的表演,很有味道!
把别人推出来,自己退下来,这里头还是有条件的,不是无条件的。什么条件?这个人一定是明心见性。如果不是明心见性,他的德行、智慧、修持跟我差不多,我要不要退让给他?不必要,这个时候当仁不让,不可以推卸责任。果然遇到一个高人,他的德行、智慧、修持在我之上,我自己想想我比不上他,赶紧双手送给别人,这正确。所以让位、让贤有条件的,这个人确实是贤能之人。你不能让错了,让错了你要负责任,你有过失;让对了你有功德,而且还给后人做个好榜样,知道让贤,不会占住这个位置。中国在古代有所谓「进贤受上赏」,那是你替国家推荐贤人,你得到国家最高的奖赏。在佛法里头诸位想想又何尝不如是,让贤是大德!祖师大德他们真正的成就没有别的,培养贤人。后来的年轻、有德行、有智慧、有修持的年轻人,祖师遇到了,全心全力的培养他。培养他,观察他确实有这个能力,立刻就让位,决定不占据这个位置不放,没这个道理。在位是要负起弘化的责任,等待后贤,传法,让位!这都是属於「随喜功德」。
十愿前面这五条都是自己修学的纲目,菩萨要修成佛道必须要具备的条件,礼敬、称赞、供养、忏悔、随喜,我们每天有没有认真去做?普贤十愿这个十条列在朝暮课诵里头,我们念得很熟,问题是做到没有?你想到没有?天天要想著,时时刻刻要做著,这才叫真修行,这是如来弟子。后面两愿是「利他」,利他跟自利是一不是二。自利是演,表演给别人看;利他则是要说、要教。所以,第六愿「请转法轮」,法轮这个名词我们很熟悉,在佛法里代表教学。佛教是释迦牟尼佛对九法界众生至善圆满的教育,现在人讲多元文化的社会教育。「请转法轮」就是我们真正发心要推动佛菩萨的教育,推动圣贤的教育,推动伦理道德的教育。
所以四众佛子有义务、有责任,常常要礼请大德到这个地方来教学;教学是要办讲演的大会,用现代话来说就是办讲座。现代有很多新的名词,办学术讲座、文化讲座。时间稍微长一点的,办冬令营、夏令营,定期限也定课程,这个活动好!一年能够多办几次,在这个地方上推动。这个地方的人喜欢修学哪个法门,喜欢禅的、喜欢教的、喜欢念佛的,预先打听打听。我们办一个活动,请几位法师,喜欢坐禅的,有一个处所,法师教导大家坐禅;有想听教的,请几位法师到这边来讲经、来说教;喜欢念佛的,也请个法师带领大家来念佛。办这种活动叫请转法轮,这多半是短期性的,像现在我们看到许多地方有所谓的短期大学,这种性质。
我们现前净宗学院,在目前也是一个短期大学的性质。我们一年办四次活动,一次七十天,我们都用七,十个七,十个七就是七十天;春夏秋冬各办一次,一年四次,这短期的。你想学什么东西,预先可以告诉我们,我们再徵求看看有多少人想学这门东西,我们给你开课,给你请一个老师来教导你,我们分配一个教室。长期有长期的班,长期的班就是底下一愿,「请佛住世」,这是长期的。我们的学院拟定的学制是九年,这个九年是长期的;每一届七十天这是短期的。长期、短期都有。因为这个地方是个小城,人口不多,为了便利四方的大众同学们我们在一起学习,所以我们开短期班,让长期班的同学担任短期班的老师,教学相长!我们采取这个方法,这个方法都是为了适合现前环境的需要。
所以,佛实在讲没有定法,我们学习的内容也没有定法。现在社会大众,包括我们自己本身,毛病在哪里?对治我们的毛病习气,这就是好课程、好方法。如果与自己习气毛病不相干的这些课程,学了没用处,得不到利益,浪费时间,我们的时间、精力都浪费了,那是错误的。所以,我们秉承世尊的遗教,因时、因地、因人来选定课程,来选择方法,这样自他都得利益。现在时间到了。
我们讲到普贤菩萨十愿里面的第六愿「请转法轮」,就是临时、短期的,用现代的话来说就是办佛法的活动,讲经弘法的活动。
这样短期大型的活动,对佛法的弘扬也有相当的影响力。但是,真正要令这一方众生得佛法殊胜的利益,短期还是不够。从前李老师常常告诉我,他说:哪里有听一次经,或者听一部经就开悟、就证果的?确实没有!那要怎么办?真正成就的人,释迦牟尼佛早就做样子给我们看了,长时的薰修!所以他老人家一生讲经说法四十九年,他的学生就一直跟他学习了四十九年。这是世尊当年在世,常随众为我们示现的榜样,这些学生从来没有离开佛陀。为什么?没有见性、没有开悟;用现代话来说,没有出师,现在人讲毕业,还没有毕业,学了四十九年还没有毕业。但是这些人实在讲早已经各个都毕业了,为什么还不离开?做榜样给我们看,告诉我们要这样的学习才能够成就。世尊当年没有固定的道场,游化!游化是整个团体游化,不是个人,诸位要懂得这个道理。有道场能不能住下?能。释迦牟尼佛也经常接受国王大臣、长者居士的礼请,「请佛住世」,住在一个地方若干年。像只树给孤独园、竹林精舍住的时间都很长,可以的。
所以,佛法传到中国来之后,祖师大德为我们所示现的就不是游化,为什么?自己有道场。所以就在这一个道场一生不离开,成就了。五台山,华严道场。祖师大德绝不轻易出门,不轻易下山。四面八方想学《华严》的人到五台山来,五台山变成什么?变成「华严」专科大学。成就了,自他都成就。浙江的天台山,智者大师在那边教化,「妙法莲华经」的专科大学。长安大慈恩寺,窥基大师在那里教化,「法相唯识」专宗大学。无一不是这个样子的。所以,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正确的作法,我们要明了。今天这个时代科学技术发达,我们向哪里发展?空中发展。今天我们要建立的是空中大学,利用卫星电视、网际网路,科学技术不断在进步。我相信五年之后,一定会发展到讲经的法师跟全世界的听众面对面的讨论问题,在萤光幕上可以面对面了。现在这个技术有了,还有一些障碍还不能突破,还不能普遍,在我们想将来这些障碍肯定会突破,肯定会非常普遍。道场要不要建立很大道场?不需要;小小的摄影棚就可以对全世界展开教学。世界各地的人,在从前还要朝山,将来朝山不必要了,不必浪费这个时间跟精力,萤光幕上面对面,什么问题都能解决。
时代不相同,祖师大德那个时代跟释迦牟尼佛的时代不一样,所以他们作法不一样。今天时代跟祖师大德那个时代又不一样。我们一定「恒顺众生」,我们要随顺时代,不能执著。我们今天还执著释迦牟尼佛当时那个办法,那个大僧团整个做游化,到哪里去僧团整个去,在当时不容易,在现在也不简单。请法师讲经不是请一个人,是请你这个团体。所以,请这个团体来讲一部经,时间至少也是一个月,长的会一两年,讲一部大经。大家在一起学习,互相交换学习的心得、经验,提升彼此的境界,目的在此。
所以今天的修学,一定要懂得常住在一个道场。为什么?你心是定的,这就是教化众生。现在一切众生,特别是年轻人,心浮气躁没有定力,哪来的智慧?智慧肯定是从禅定里面生的,禅定肯定是从戒律里头得来的。今天我们要示现戒定慧,你才是真正行菩萨道,你才是真正发心普度众生,样样都能给特别是初学的人做一个好榜样。这个道理不能不知道,为什么?关系你个人的成就,也关系整个佛法的兴衰;你做个好样子,佛法兴旺,你做个不好的榜样,佛法没有办法兴旺起来,所以这个样子太重要、太重要。
所以下面才有「请佛住世」。那就是讲,既然不可能听一部经、两部经就会开悟、就能证果,这不可能的。那怎么办?长时间的薰修。李老师给我做了个榜样,他在台中一住三十八年,一直到他往生。三十八年不离开台中,在一个地方一个道场讲经教学,才有那么多人成就。李老师做榜样也给我说明,他说如果他到处跑,就算在台湾环岛弘法,一年去走个一、两次,环岛,什么成就都没有!大家听了一点什么?听了一点佛学常识,所谓是「一日暴之,十日寒之」,不曾薰习,怎么会有成就!薰习是什么?天天不间断,长年累月,再看个人的善根、福德、因缘。善根厚的人,三年、五年成就了;善根差一点的人,总得要十年、八年;再差一点的人,要二十年、三十年。没有这么长的时间怎么能成功?用什么东西来薰习?诸位千千万万要记住,千经万论、无量法门,总的来说「戒定慧」三学。一个成功的人薰习是受戒定慧三学的薰习,每一部经里头都讲戒定慧!我们依靠哪一部经典、依靠哪一个法门,你看看骨子里面统统是戒定慧。「戒」是如法,守规矩,如法;「定」是不动心,我们今天讲的心专一;「慧」是明了。
现在在这个世间,真正修行的人不是没有,我们不知道。怎么不知道?他住在山上他不出来,他也不出名,他也不宣传,也不搞知名度,我们怎么知道?有缘偶然遇到了,没有缘当面错过。所以善知识真的愈来愈少,真正遇到一个大善知识,我们如果有诚意去请求,他会下山。譬如他在山上他已经成就了,我们请他到这边来教化众生,只要有诚意去礼请,他一定来的。为什么?他发了愿,「众生无边誓愿度」,他发了愿。他烦恼断了,他法门学成了,虽然没有证到佛果,他也有相当境界,他一定要兑现他的愿望,他要帮助一切众生,这就是哪里有缘他哪里就去。这个地方有人去礼请,有很多人愿意跟他学习,他不能不来。他来了之后,现在就是有很多是外国人,来了之后,我们要跟他办居留的身分。他来可能不是他一个人,他还有徒众、他还有弟子,弟子当中没有成就的要跟老师;弟子当中已经有成就的,可以教化一方,那个可以,能离开老师,他跟哪个地方有缘他可以到哪里去。没有成就的、没有开悟的、没有见性的,一生跟定一个老师。自己没有成就决定不能离开老师,所以叫依止善知识。
跟他的这些学生,无论在家出家的这个僧团,现在僧团不可能有释迦牟尼佛那么大,一千二百五十人,不可能有那么大。但是往往几个人、十几个人这是有的,你要统统给他妥善安置,这个地方要建个道场来供养他。道场不必富丽堂皇,但是怎么样?要随自己的能力来建造,表示对佛法、对善知识的尊重。劝导一切信众来亲近、来学习。这个善知识要在这里常住,这「请佛住世」!希望他在这里长期的教学,教化一方。我们相信这个善知识一定欢喜,一定答应。为什么?与法相应。善知识住在这个世间没别的事情,就是「上求佛道,下化众生」,上求跟下化是一桩事情,不是两桩事情,他当然欢欢喜喜的去做。
在「请佛住世」里面最重要的工作,是要培养继起弘法利生的人才,就是现在讲办佛学院。古时候没有佛学院,这些继起弘法人才怎么培养?听众里面。法师每天讲经说法,看听众里面年轻人,在家出家四众弟子,你看他的态度恭敬、诚恳,这是先决条件。善知识观察人先看这个,求学的态度诚恳、恭敬,对老师恭敬、对同学恭敬、对大众恭敬,从这里看,这是什么?看他的善根。然后再观察他听经理解的深度,看他的境界,选拔出来。出来做什么?出来复讲。弘法利生的人才是从「复小座」培养出来的,这个方法用了几千年,复小座。复小座的时候,老和尚常常在后面坐著听,他不坐前面他坐后面,坐最后一排。为什么?听他的音声能不能传达到最后,他的精神能不能灌注整个讲堂,都在考试!帮助他改进。如果这个人跟随这个老师三年五载、十年二十年,老师肯定了,你可以出去讲经说法了,这叫毕业。老师没有答应,你就不能离开老师。现在老师要求的标准比从前降低了,从前的标准是明心见性,现在要用这个标准,那一个学生都没有。所以现在,你看我求学的时候,李炳南老居士标准降低了,降到什么程度?你有能力辨别邪正,有能力辨别真妄,有能力辨别是非,有能力辨别利害,老师就放你出去。至少你不会走入歧途,你不会把路子走错。天天读经、天天研教、天天讲经,我在李老师会下十年,离开他老人家。
所以心不定,别说是出世间法,世间法都不能成就。所以,一门深入、长时薰修,这是成功的秘诀。一部经反覆的去学习,一遍一遍的去讲,遍遍不一样,不是遍遍都相同,那有什么意思!那你是毫无进步。我跟诸位说过多次,佛经无论是大乘小乘,显教密教,任何一部经典的义理、境界都深广无际,从初发心到如来地你都学不厌。为什么学不厌?一遍跟一遍不一样。第一遍你入得很浅,第二部深一点,有味道!第三部更深一点;一直到如来地,永远保持学习的高潮,学得很起劲。如果学的时候遍遍都一样,人不就懈怠了、不就疲倦了,那还有什么意思!这是佛法的不可思议之处,为什么原因?从自性里头流出来的,它不是从意识心。从意识心流出来的,它的意境是有范围的,达到这个范围,你兴趣就没有了,你读文章是如此。
我小时候喜欢看小说,中国四大名著《三国演义》、《水浒传》、《西游记》、《红楼梦》,这四大名著在文学里面是第一流的,我能够看二十遍兴趣很浓,二十遍之后不想看了。你就想想看,它这个文章很了不起,能够让你看二十遍还看不厌。我们今天看报纸,一遍看了绝对不想看第二遍,你从这里去想。但是佛经看千遍、万遍、十万遍、百万遍、千万遍、万万遍,愈看愈欢喜,永远看不厌,这世间一流的文学作品不能比!这个原因就是它的源头不一样,世间文学作品的源头是意识,佛法的源头是真如自性,自性里面的法味没有穷尽的!《论语》里面讲「学而时习之,不亦悦乎」,那个悦就是从学习里面得到的喜悦,从内心里面发出来的,不是外头刺激的,内心里面发出的。世间就像刚才讲的这四大名著小说,我们看到了欢喜,是外面境界刺激的,这欢喜从外头来的;这佛法欢喜是从内心里面流出来的,不一样。
所以我们学习一部经,学一部经依照一部经修行,讲一部经,遍遍味道不一样,你是真的有了心得,真的契入境界了。如果学几遍之后觉得没有味道了,你是一分一毫都没有入进去。从前李老师也常用比喻说,像吃东西一样,囫囵吞枣,不知道味道,一进口马上吞下去,什么味道?不知道,没尝到。你学佛没有尝到法味,没有尝到法味就是你没有消化,你没有得到佛法真正的养分、滋润,你没有得到,这个学习方法是错误的。所以正确的方法,契入境界,味道无穷!无论哪一部经论都是其味无穷,但是你一定选一门,一门深入,你才真正尝到这种浓味。到这一部经论贯通了,这个「通」就是什么?见性了,从这一部经上见性;见性之后,所有一切经论全都通了,一经通一切经通。你所修的法门,一个法门通了,所有一切法门都通,这就是《华严》里面所讲的无障碍的法界,「理事无碍,事事无碍」。你还有障碍你没通,你修学的功夫不到家,现在人讲不及格。那怎么办?努力,还是一门深入。功夫不到家,连烦恼、习气都降伏不住,这就是功夫不得力,怎么办?再用功,继续努力,不要去换法门,换法门还是一样的。常常换法门,一个法门都不能入,都入不进去。我不换法门,就是一门,走到底,总有一天你走通了。所以你要问哪个法门好?门门都好,没有一门不好!《般若经》上讲的:法门平等,无有高下。
「请佛住世」、「请转法轮」讲到真正的意思,要请自己。请别人,人家不答应,你不就生烦恼了吗?请什么人来转法轮?请自己;请什么人来住世?请自己。自己要有坚定清净的大愿心!这句经文是『观察一切佛法大愿海』,你不请自己,要去请别人,到哪里去请?你请不到。所以一定先请自己,然后才能感动得诸佛菩萨应世。印宗是先请自己,感动能大师出现,我们要明白这个道理。一切法都要从自己本身做起,自己成就了,感应就现前,自己成就愈大感应也愈强烈,决定是正比例。我有一分的成就,肯定得佛一分加持,我有两分成就,就得两分加持,我有十分成就,就得佛力十分加持。自己要认真要努力,起心动念、言语造作点点滴滴都要与经教相应,决定不能违背,这就是转法轮,这就是常住世间。
普贤十愿,实际上「愿」只有这七句,这是普贤愿,后面三句是回向。我们常讲「愿以此功德,庄严佛净土」,是什么功德?拿什么功德来庄严佛净土?前面讲的「礼敬、称赞、供养」,到「请转法轮、请佛住世」这是功德。以这个功德「回向菩提」。回向菩提在普贤菩萨十愿里面,就是「常随佛学」,著重在「常」字。「回向众生」,「恒顺众生」,著重在「恒」字。永远没有休息,永远没有中断、没有暂停,那是常的意思。「随」是随顺,这是我常常劝勉同学,我们要放弃自己的想法、看法,要随顺佛陀的想法看法;要放弃自己的说法、作法,随顺佛陀的说法作法,我们向他学习。佛存的什么心?大乘经教上讲的「大菩提心」。大菩提心是梵语,我们听不懂,我把大菩提心说成「真诚心、清净心、平等心、正觉心、慈悲心」,这五句十个字就是「大菩提心」,这是佛的心,我们有没有随顺?
真诚,真,不假;诚,不虚,虚是虚伪。换句话说,对人对事对物,一切时一切处没有一丝毫虚情假意,真诚!我们有没有做到?做到,这是随顺;没有做到,我们没有随顺。这一句是菩提心的体,也就是真如、真心本性理体是真诚。儒家讲「不诚无物」,《观无量寿佛经》讲菩提心,头一个是「至诚心」,至诚心就是真诚,真诚到极处。果然真诚到极处,你跟一切诸佛如来那个心就通了;诸佛菩萨是真诚心,真诚到极处,我们跟他心心相印。「清净心」,清净是一丝毫没有染污。世尊在《十善业道经》里面跟我们讲「不容毫分不善夹杂」,你的心才清净。什么是不善?违背法性的,违背性德的。没有毫分不善夹杂,你的心清净。「平等」,没有丝毫贡高我慢。对一切人事物,愈是大圣愈谦卑。你看孔老夫子见人谦虚、卑下,总是把别人捧起来,自己在下面。释迦牟尼佛亦复如是。尊重别人,要谦下自己。「正觉」,对宇宙人生一切人事物明了、清楚,一点都不迷。
「慈悲」,慈悲就是真诚、清净、平等、正觉落实在事相上,一片慈悲。慈悲是真正的爱,不是假的。世间人的爱是假的不是真的。为什么?它会变化,今天爱你,明天就不爱了;变化无常,那不是真的。慈悲是真爱,永恒不变。爱一切众生,这个众生害我,我对他的爱心还是不变。绝对不会说他毁谤我、他嫉妒我、他恨我、他要陷害我,菩萨对他的爱心一丝毫没有减低,大慈悲心。慈悲心里面有真诚、有清净、有平等、有正觉,它怎么会变质?不会。世间人的爱是感情的,里头没有真诚、没有清净、没有平等、没有正觉,所以它变化无常,就这么个道理。
我们首先「常随佛学」,要学佛的存心,要学「佛心」,这叫做从根本修。然后才学「佛的行」,佛的行事我们也归纳为五句十个字,「看破、放下、自在、随缘、念佛」。你看看释迦牟尼佛一生,他为一切众生示现的是不是这个样子?我们要会学。这是从总的纲领上说,细目上讲,佛的行为就是戒律。所以我们要想学,十善、三皈依、五戒、沙弥律仪,我只讲这么多,讲多了做不到等於没有讲,所以我们只讲到此为止。果然能做到,「沙弥律仪」十条戒、二十四门威仪落实在自己生活当中,落实在工作里头,落实在处事待人接物,你是真正佛弟子,你肯定得到诸佛护念,一切善神保佑你。你在这个世间是真正有福德的人,你住在这个地方,这个地方的人都有福。为什么?灾难少了。中国谚语里面所说的「福人居福地,福地福人居」,你有福。福从哪里来的?就是你修十善、你修三皈、你修五戒、沙弥律仪,你能做到。这地方有一个人、两个人能修,这一个地区的人都得福,沾你的光,所以自行里头就已经度他了。
你在这个地方常住,这是「请佛住世」。你在这里常住,久而久之,你自自然然会感化这个地区人民,人民都向善了。造恶见到你不好意思,你不必去责备他,你还欢欢喜喜的。他有惭愧心,自自然然他能够回心向善。所谓是「化民成俗」,你在这个地方把这个地方风俗习惯都把它带好了,带上正道,这个功德就很大。今天时间到了。
诸位同学,请看「毗卢遮那品」,第二个小段「威光获益」十一句里面第四句看起:
【观察一切佛法大愿海智光明。】
这一句前面已经说得很多,清凉大师在《疏》里面提示我们「知诸佛法,愿为本故」,特别是这一部《华严经》,确确实实是以普贤菩萨十大愿王为主。文殊所教导的十波罗蜜落实了普贤大士的十愿,每一愿里面都具足圆满的波罗蜜门,这才是普贤行。十愿,「礼敬、称赞、供养、忏悔」都跟各位简略的报告过了。特别是忏悔法门通一切佛法,换句话说,一切佛法的修学,我们佛门讲修行,修什么?都是修的忏悔法门。「忏」是梵语「忏摩」的音译,意思是自己有了过失能够向大众坦白的说出,就是所谓自我检讨、自我批评。「悔」这个字是中国字,意思是「后不再造」;我过去做的这个事情做错了,想错、做错了,我知道改正,以后绝对不会再犯同样的错误。所以这是转恶为善、转凡为圣最重要的学习关键之所在。
人生在世,古人所说「人非圣贤,孰能无过,过而能改,善莫大焉」。圣人贤人、佛菩萨跟我们一般凡夫有什么两样?不一样的地方是他们能改过。所以,能改过、能不再犯过失,这个人我们就称他作佛,称他作菩萨,称他作圣贤;不能改过,我们称他作凡夫。现在我们是凡夫,我们想要做圣人、想要做佛菩萨,怎么做法?改过而已。所以,改正,改就正了;改进,改就进步,就往上提升。总而言之一句话,这个「改」字太重要了,改往修来!我们如何改恶为善、改迷为悟,落实在生活上,它的功效是化敌为友、化怨为亲、化凡为圣。从哪里做起?从自己本身做起。佛法的行门无非是忏悔、改过而已,这是我们一定要晓得的。天天要修,时时刻刻要修!一天不改过,一天增长罪业,增长迷邪染,增长贪瞋痴;贪瞋痴的反面是戒定慧,我们一定要晓得。换句话说,一切众生在世间,如果不是每天戒定慧增长,肯定就是贪瞋痴增长。所以我们要有高度的警觉,我们是哪一方面在增长,哪一方面在衰退。希望我们贪瞋痴天天在衰退,戒定慧天天在增长,这一生没有白来,这一生过得有意义、有价值,走向成功光明的大道;佛门的话叫烦恼轻、菩提长,就是这个意思。所以我们明白这个道理了,要在日常生活当中认真去干。
圣贤人他们的思想、言行,完全是从性德自然流露出来的,我们用这个标准来修正自己的错误。孔老夫子有五德,我们在《论语》里面看到的,他的学生公认老师有五德。第一个「温和」,对人、接物,他的态度、他的言词、他的容貌温和不粗鲁,总是让对方生欢喜心;对方欢喜,肯定就生尊重心,他对你尊重。夫子第一德!第二「善良」,夫子的心善良。这个「善」不是善恶的善,善恶的善是相对的,夫子的善是本性善,本性流露出来的,止於至善!这个话我们听不懂,什么叫「本性善」?我再说得白一点,对待一切人事物没有丝毫伤害的念头,这就是性本善。对一切人,我们今天讲的不同国家的人,不同种族的人,不同宗教信仰的人,不同生活习惯的人,决定没有一丝毫伤害的念头。对一切物,天地万物,我们佛法常讲九法界众生,包括蚊虫蚂蚁、蜎飞蠕动,没有丝毫伤害的心;再扩大,包括一切植物,树木花草。这是自性里头本来的善,夫子确实是性德的流露。善良!
第三个德行「恭敬」,他老人家敬人、敬事、敬物,没有一样不敬重!对一切人事物规规矩矩、如理如法。对人的基础就是《弟子规》,《弟子规》里面许许多多的话,都是《论语》上的;换句话说,都是孔老夫子日常生活当中学生们记录下来的,所以他那种生活的心态也是自然流露的,没有一丝毫勉强。这一句你们想想,是不是普贤菩萨十愿里面头一条「礼敬诸佛」?夫子的恭敬,实在讲就是普贤菩萨的「礼敬诸佛」。第四个德「节俭」,生活一丝毫的奢侈都没有,家里头日用平常,所用的用具都是很普通的。用现在的话来说,他家里面的生活相当於现在人所讲的一般平民,过的是一般平民的生活,非常节俭。最后一个是「让」,忍让。夫子之德:温良恭俭让。
我们常常记在心里,在日常生活当中,处事待人接物,我们有没有做到?如果我们还是以暴躁的心态对人,那温和就没有了。怎么样把我们这种暴躁转变成温和,真修行,真用功!真的忏悔了,改过自新要在日常生活行为当中去做。我们不善的念头、不善的心,起心动念自以为是,念念还是自私自利,这是过失,这是错误。我们把它改过来,改变成善良的心意、善良的行为,对待人粗暴无理改变成恭敬;得会改!日常生活当中浪费惯了,无论是有意无意的,不知道节省,现在我们要学著,学圣人、学佛菩萨、学孔老夫子懂得节俭。过去不肯让别人,样样心里面存著「我要争」,现在人讲的竞争、斗争,如何能够把这个放下,学著「忍让」。忍让的人一定有大福报,一定有大智慧,定、慧是从忍辱里头来的,忍辱就是忍让。所以在六波罗蜜里面,忍辱后面才有精进、禅定、般若;精进、禅定、般若这三德是以忍辱做基础。我们依照这些德目来修学。
佛法里面,我们如何改恶为善?这是善恶的善。佛给我们讲的十善业,我们改十恶为十善,改六种严重的障碍为六波罗蜜,这个叫真修行。心里常常有,时时刻刻都有,起心动念与法相应,念头一起肯定与夫子的五德相应,与世尊所讲的六度、十善相应,我们就行在道中;这个道是佛道,是法身菩萨的大道,我们走这个路。要是一念忘掉、迷失了,走到偏差、走到岔路上去了,初学的人这是决定不免的,一不小心就走岔路,走岔路不要紧,赶快回来!古大德常讲「不怕念起,只怕觉迟」,那个「念」就是错误的念头又起来了,一觉悟马上就回头了。初学的人总是进进退退,到几时才能够有进无退?到这个时候,就是佛经里面讲的「不退转」。最低的不退转在小乘须陀洹果,「位不退」;大乘圆教初信位的菩萨,三界八十八品见惑断尽,位不退了,慢慢往上提升。所以,这就是在日常生活当中,处事待人接物点点滴滴,懂得把自己所有一切过失修正过来,真修行人。真修行人诸佛护念、龙天善神拥护,为什么?这些善神尊敬你,这是凡夫做不到的,你能做到。你的德行感动诸佛、感动菩萨、感动天龙善神拥护你。
第五大愿「随喜功德」,随喜是对治嫉妒、傲慢。嫉妒、傲慢是菩萨修行严重的障碍,大烦恼!它排列的顺序是仅次於三毒,贪、瞋、痴、慢,嫉妒、傲慢这合在一起的。人的这个烦恼不是学来的,与生俱来的。我们细心去观察,婴儿四、五个月还不会讲话,你看他的嫉妒心。同样是两个小婴儿放在一起,你要给他玩的东西、或者吃的东西,给一个,那边就不服了,嫉妒、瞋恚马上就表现出来。谁教他的?没人教他,这叫与生俱来的烦恼,俱生烦恼!换句话说,过去生中生生世世的习气。从婴儿那个表情我们就体会到,这种烦恼是多么严重。佛教给我们用什么方法来断这个烦恼?用随喜。看到别人有好事、有好报,不但不嫉妒,还能生欢喜心,能赞叹。如果是嫉妒、瞋恚,他所起的反应是毁谤,是想方法来障碍,这造罪业了。觉悟的人不会有这个念头起来,欢喜、赞叹。为什么?他的好处、他的荣耀就是一切众生的好处,一切众生的荣耀。这个道理你懂不懂?这个道理深,大乘经上常讲自他不二,性相一如。他的德行启发了我的德行,他的荣耀引发了我的荣耀,他是我们的榜样,是大众的楷模。我看到、听到了,我要向他学习、要效法他,我效法他、学习他,做给别人看,就有许许多多人看到我的时候大家都效法、大家都学习,这个社会好。
所以,我们一个人随喜,为什么有那么大的功德,这个功德是从影响上所说的。在中国佛教史上,我们看到很多这个例子,最著名的是印宗法师。六祖到广州,正好遇到印宗法师在讲经,他也坐在下面听经。听经完了之后,这里头有几个听众在辩论,我们现在讲在抬杠子。因为道场前面挂的幡,旗杆上挂的幡,风吹著幡在动,有个人说「风动」,另外一个人说「幡动」,这两个就对起来了,谁也不服谁,争论不休。惠能看这情形,跟他们两个人说,他说:「不是风动,也不是幡动,仁者心动。」这两个人一下醒过来,佩服得五体投地。印宗听到了,就来跟他交谈,知道他从黄梅得法回来的。你看看剃度之后,翻过头来拜他为师,随喜功德!印宗当时是南方第一大德的法师,哪个人不尊敬!惠能从黄梅得法还没有剃头,是在家居士,印宗是六祖的剃度师。但是剃度完了之后,印宗法师请惠能上座,翻过头来拜他做老师。他这一拜,把惠能大师就捧高了,能大师在南方立刻就得到一切大众的尊敬,弘法就方便了。
印宗一点嫉妒心都没有,他能这样做;有丝毫嫉妒心,做不到。「我给你剃度,你好好的跟我做徒弟,我教你怎么做,你就怎么做」,一般常人是如此。印宗了不起!所以,六祖的成就就是印宗的成就。印宗的道德不在六祖之下,不是平常人能做得到的。我们想想是不是?平常人能做到吗?哪有这种度量,哪有这样的见识!为佛法,不为个人,为利益众生,只要一切众生得真实利益,在乎什么名分、地位!能把名分、地位统统舍掉。真正是遇到从来不认识、不相识的这么一个人,听他谈吐言词不凡,佩服得五体投地,把当时教化众生这桩大事情委托给六祖,自己在旁边协助,请六祖来主持。随喜功德里头的好榜样,随喜功德里面的模范,我们读了应当要学习。随喜的功德跟修造功德的人一样大,这个我平常在讲经里常说,护法的功德跟弘法的功德一样大;不但是一样大,要是细细想来,护法功德超过弘法。我早年有这个想法,我在讲经的时候也曾经说过几次,但是说了怎么样?心里不踏实,想像当中应该是这样的。佛有没有说?到以后看《涅盘经》,佛果然有这个说法,护法功德超过弘法。印宗原来是弘法,六祖来了,请六祖弘法,他退下来当护法。你们看看他们的表演,很有味道!
把别人推出来,自己退下来,这里头还是有条件的,不是无条件的。什么条件?这个人一定是明心见性。如果不是明心见性,他的德行、智慧、修持跟我差不多,我要不要退让给他?不必要,这个时候当仁不让,不可以推卸责任。果然遇到一个高人,他的德行、智慧、修持在我之上,我自己想想我比不上他,赶紧双手送给别人,这正确。所以让位、让贤有条件的,这个人确实是贤能之人。你不能让错了,让错了你要负责任,你有过失;让对了你有功德,而且还给后人做个好榜样,知道让贤,不会占住这个位置。中国在古代有所谓「进贤受上赏」,那是你替国家推荐贤人,你得到国家最高的奖赏。在佛法里头诸位想想又何尝不如是,让贤是大德!祖师大德他们真正的成就没有别的,培养贤人。后来的年轻、有德行、有智慧、有修持的年轻人,祖师遇到了,全心全力的培养他。培养他,观察他确实有这个能力,立刻就让位,决定不占据这个位置不放,没这个道理。在位是要负起弘化的责任,等待后贤,传法,让位!这都是属於「随喜功德」。
十愿前面这五条都是自己修学的纲目,菩萨要修成佛道必须要具备的条件,礼敬、称赞、供养、忏悔、随喜,我们每天有没有认真去做?普贤十愿这个十条列在朝暮课诵里头,我们念得很熟,问题是做到没有?你想到没有?天天要想著,时时刻刻要做著,这才叫真修行,这是如来弟子。后面两愿是「利他」,利他跟自利是一不是二。自利是演,表演给别人看;利他则是要说、要教。所以,第六愿「请转法轮」,法轮这个名词我们很熟悉,在佛法里代表教学。佛教是释迦牟尼佛对九法界众生至善圆满的教育,现在人讲多元文化的社会教育。「请转法轮」就是我们真正发心要推动佛菩萨的教育,推动圣贤的教育,推动伦理道德的教育。
所以四众佛子有义务、有责任,常常要礼请大德到这个地方来教学;教学是要办讲演的大会,用现代话来说就是办讲座。现代有很多新的名词,办学术讲座、文化讲座。时间稍微长一点的,办冬令营、夏令营,定期限也定课程,这个活动好!一年能够多办几次,在这个地方上推动。这个地方的人喜欢修学哪个法门,喜欢禅的、喜欢教的、喜欢念佛的,预先打听打听。我们办一个活动,请几位法师,喜欢坐禅的,有一个处所,法师教导大家坐禅;有想听教的,请几位法师到这边来讲经、来说教;喜欢念佛的,也请个法师带领大家来念佛。办这种活动叫请转法轮,这多半是短期性的,像现在我们看到许多地方有所谓的短期大学,这种性质。
我们现前净宗学院,在目前也是一个短期大学的性质。我们一年办四次活动,一次七十天,我们都用七,十个七,十个七就是七十天;春夏秋冬各办一次,一年四次,这短期的。你想学什么东西,预先可以告诉我们,我们再徵求看看有多少人想学这门东西,我们给你开课,给你请一个老师来教导你,我们分配一个教室。长期有长期的班,长期的班就是底下一愿,「请佛住世」,这是长期的。我们的学院拟定的学制是九年,这个九年是长期的;每一届七十天这是短期的。长期、短期都有。因为这个地方是个小城,人口不多,为了便利四方的大众同学们我们在一起学习,所以我们开短期班,让长期班的同学担任短期班的老师,教学相长!我们采取这个方法,这个方法都是为了适合现前环境的需要。
所以,佛实在讲没有定法,我们学习的内容也没有定法。现在社会大众,包括我们自己本身,毛病在哪里?对治我们的毛病习气,这就是好课程、好方法。如果与自己习气毛病不相干的这些课程,学了没用处,得不到利益,浪费时间,我们的时间、精力都浪费了,那是错误的。所以,我们秉承世尊的遗教,因时、因地、因人来选定课程,来选择方法,这样自他都得利益。现在时间到了。
我们讲到普贤菩萨十愿里面的第六愿「请转法轮」,就是临时、短期的,用现代的话来说就是办佛法的活动,讲经弘法的活动。
这样短期大型的活动,对佛法的弘扬也有相当的影响力。但是,真正要令这一方众生得佛法殊胜的利益,短期还是不够。从前李老师常常告诉我,他说:哪里有听一次经,或者听一部经就开悟、就证果的?确实没有!那要怎么办?真正成就的人,释迦牟尼佛早就做样子给我们看了,长时的薰修!所以他老人家一生讲经说法四十九年,他的学生就一直跟他学习了四十九年。这是世尊当年在世,常随众为我们示现的榜样,这些学生从来没有离开佛陀。为什么?没有见性、没有开悟;用现代话来说,没有出师,现在人讲毕业,还没有毕业,学了四十九年还没有毕业。但是这些人实在讲早已经各个都毕业了,为什么还不离开?做榜样给我们看,告诉我们要这样的学习才能够成就。世尊当年没有固定的道场,游化!游化是整个团体游化,不是个人,诸位要懂得这个道理。有道场能不能住下?能。释迦牟尼佛也经常接受国王大臣、长者居士的礼请,「请佛住世」,住在一个地方若干年。像只树给孤独园、竹林精舍住的时间都很长,可以的。
所以,佛法传到中国来之后,祖师大德为我们所示现的就不是游化,为什么?自己有道场。所以就在这一个道场一生不离开,成就了。五台山,华严道场。祖师大德绝不轻易出门,不轻易下山。四面八方想学《华严》的人到五台山来,五台山变成什么?变成「华严」专科大学。成就了,自他都成就。浙江的天台山,智者大师在那边教化,「妙法莲华经」的专科大学。长安大慈恩寺,窥基大师在那里教化,「法相唯识」专宗大学。无一不是这个样子的。所以,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正确的作法,我们要明了。今天这个时代科学技术发达,我们向哪里发展?空中发展。今天我们要建立的是空中大学,利用卫星电视、网际网路,科学技术不断在进步。我相信五年之后,一定会发展到讲经的法师跟全世界的听众面对面的讨论问题,在萤光幕上可以面对面了。现在这个技术有了,还有一些障碍还不能突破,还不能普遍,在我们想将来这些障碍肯定会突破,肯定会非常普遍。道场要不要建立很大道场?不需要;小小的摄影棚就可以对全世界展开教学。世界各地的人,在从前还要朝山,将来朝山不必要了,不必浪费这个时间跟精力,萤光幕上面对面,什么问题都能解决。
时代不相同,祖师大德那个时代跟释迦牟尼佛的时代不一样,所以他们作法不一样。今天时代跟祖师大德那个时代又不一样。我们一定「恒顺众生」,我们要随顺时代,不能执著。我们今天还执著释迦牟尼佛当时那个办法,那个大僧团整个做游化,到哪里去僧团整个去,在当时不容易,在现在也不简单。请法师讲经不是请一个人,是请你这个团体。所以,请这个团体来讲一部经,时间至少也是一个月,长的会一两年,讲一部大经。大家在一起学习,互相交换学习的心得、经验,提升彼此的境界,目的在此。
所以今天的修学,一定要懂得常住在一个道场。为什么?你心是定的,这就是教化众生。现在一切众生,特别是年轻人,心浮气躁没有定力,哪来的智慧?智慧肯定是从禅定里面生的,禅定肯定是从戒律里头得来的。今天我们要示现戒定慧,你才是真正行菩萨道,你才是真正发心普度众生,样样都能给特别是初学的人做一个好榜样。这个道理不能不知道,为什么?关系你个人的成就,也关系整个佛法的兴衰;你做个好样子,佛法兴旺,你做个不好的榜样,佛法没有办法兴旺起来,所以这个样子太重要、太重要。
所以下面才有「请佛住世」。那就是讲,既然不可能听一部经、两部经就会开悟、就能证果,这不可能的。那怎么办?长时间的薰修。李老师给我做了个榜样,他在台中一住三十八年,一直到他往生。三十八年不离开台中,在一个地方一个道场讲经教学,才有那么多人成就。李老师做榜样也给我说明,他说如果他到处跑,就算在台湾环岛弘法,一年去走个一、两次,环岛,什么成就都没有!大家听了一点什么?听了一点佛学常识,所谓是「一日暴之,十日寒之」,不曾薰习,怎么会有成就!薰习是什么?天天不间断,长年累月,再看个人的善根、福德、因缘。善根厚的人,三年、五年成就了;善根差一点的人,总得要十年、八年;再差一点的人,要二十年、三十年。没有这么长的时间怎么能成功?用什么东西来薰习?诸位千千万万要记住,千经万论、无量法门,总的来说「戒定慧」三学。一个成功的人薰习是受戒定慧三学的薰习,每一部经里头都讲戒定慧!我们依靠哪一部经典、依靠哪一个法门,你看看骨子里面统统是戒定慧。「戒」是如法,守规矩,如法;「定」是不动心,我们今天讲的心专一;「慧」是明了。
现在在这个世间,真正修行的人不是没有,我们不知道。怎么不知道?他住在山上他不出来,他也不出名,他也不宣传,也不搞知名度,我们怎么知道?有缘偶然遇到了,没有缘当面错过。所以善知识真的愈来愈少,真正遇到一个大善知识,我们如果有诚意去请求,他会下山。譬如他在山上他已经成就了,我们请他到这边来教化众生,只要有诚意去礼请,他一定来的。为什么?他发了愿,「众生无边誓愿度」,他发了愿。他烦恼断了,他法门学成了,虽然没有证到佛果,他也有相当境界,他一定要兑现他的愿望,他要帮助一切众生,这就是哪里有缘他哪里就去。这个地方有人去礼请,有很多人愿意跟他学习,他不能不来。他来了之后,现在就是有很多是外国人,来了之后,我们要跟他办居留的身分。他来可能不是他一个人,他还有徒众、他还有弟子,弟子当中没有成就的要跟老师;弟子当中已经有成就的,可以教化一方,那个可以,能离开老师,他跟哪个地方有缘他可以到哪里去。没有成就的、没有开悟的、没有见性的,一生跟定一个老师。自己没有成就决定不能离开老师,所以叫依止善知识。
跟他的这些学生,无论在家出家的这个僧团,现在僧团不可能有释迦牟尼佛那么大,一千二百五十人,不可能有那么大。但是往往几个人、十几个人这是有的,你要统统给他妥善安置,这个地方要建个道场来供养他。道场不必富丽堂皇,但是怎么样?要随自己的能力来建造,表示对佛法、对善知识的尊重。劝导一切信众来亲近、来学习。这个善知识要在这里常住,这「请佛住世」!希望他在这里长期的教学,教化一方。我们相信这个善知识一定欢喜,一定答应。为什么?与法相应。善知识住在这个世间没别的事情,就是「上求佛道,下化众生」,上求跟下化是一桩事情,不是两桩事情,他当然欢欢喜喜的去做。
在「请佛住世」里面最重要的工作,是要培养继起弘法利生的人才,就是现在讲办佛学院。古时候没有佛学院,这些继起弘法人才怎么培养?听众里面。法师每天讲经说法,看听众里面年轻人,在家出家四众弟子,你看他的态度恭敬、诚恳,这是先决条件。善知识观察人先看这个,求学的态度诚恳、恭敬,对老师恭敬、对同学恭敬、对大众恭敬,从这里看,这是什么?看他的善根。然后再观察他听经理解的深度,看他的境界,选拔出来。出来做什么?出来复讲。弘法利生的人才是从「复小座」培养出来的,这个方法用了几千年,复小座。复小座的时候,老和尚常常在后面坐著听,他不坐前面他坐后面,坐最后一排。为什么?听他的音声能不能传达到最后,他的精神能不能灌注整个讲堂,都在考试!帮助他改进。如果这个人跟随这个老师三年五载、十年二十年,老师肯定了,你可以出去讲经说法了,这叫毕业。老师没有答应,你就不能离开老师。现在老师要求的标准比从前降低了,从前的标准是明心见性,现在要用这个标准,那一个学生都没有。所以现在,你看我求学的时候,李炳南老居士标准降低了,降到什么程度?你有能力辨别邪正,有能力辨别真妄,有能力辨别是非,有能力辨别利害,老师就放你出去。至少你不会走入歧途,你不会把路子走错。天天读经、天天研教、天天讲经,我在李老师会下十年,离开他老人家。
所以心不定,别说是出世间法,世间法都不能成就。所以,一门深入、长时薰修,这是成功的秘诀。一部经反覆的去学习,一遍一遍的去讲,遍遍不一样,不是遍遍都相同,那有什么意思!那你是毫无进步。我跟诸位说过多次,佛经无论是大乘小乘,显教密教,任何一部经典的义理、境界都深广无际,从初发心到如来地你都学不厌。为什么学不厌?一遍跟一遍不一样。第一遍你入得很浅,第二部深一点,有味道!第三部更深一点;一直到如来地,永远保持学习的高潮,学得很起劲。如果学的时候遍遍都一样,人不就懈怠了、不就疲倦了,那还有什么意思!这是佛法的不可思议之处,为什么原因?从自性里头流出来的,它不是从意识心。从意识心流出来的,它的意境是有范围的,达到这个范围,你兴趣就没有了,你读文章是如此。
我小时候喜欢看小说,中国四大名著《三国演义》、《水浒传》、《西游记》、《红楼梦》,这四大名著在文学里面是第一流的,我能够看二十遍兴趣很浓,二十遍之后不想看了。你就想想看,它这个文章很了不起,能够让你看二十遍还看不厌。我们今天看报纸,一遍看了绝对不想看第二遍,你从这里去想。但是佛经看千遍、万遍、十万遍、百万遍、千万遍、万万遍,愈看愈欢喜,永远看不厌,这世间一流的文学作品不能比!这个原因就是它的源头不一样,世间文学作品的源头是意识,佛法的源头是真如自性,自性里面的法味没有穷尽的!《论语》里面讲「学而时习之,不亦悦乎」,那个悦就是从学习里面得到的喜悦,从内心里面发出来的,不是外头刺激的,内心里面发出的。世间就像刚才讲的这四大名著小说,我们看到了欢喜,是外面境界刺激的,这欢喜从外头来的;这佛法欢喜是从内心里面流出来的,不一样。
所以我们学习一部经,学一部经依照一部经修行,讲一部经,遍遍味道不一样,你是真的有了心得,真的契入境界了。如果学几遍之后觉得没有味道了,你是一分一毫都没有入进去。从前李老师也常用比喻说,像吃东西一样,囫囵吞枣,不知道味道,一进口马上吞下去,什么味道?不知道,没尝到。你学佛没有尝到法味,没有尝到法味就是你没有消化,你没有得到佛法真正的养分、滋润,你没有得到,这个学习方法是错误的。所以正确的方法,契入境界,味道无穷!无论哪一部经论都是其味无穷,但是你一定选一门,一门深入,你才真正尝到这种浓味。到这一部经论贯通了,这个「通」就是什么?见性了,从这一部经上见性;见性之后,所有一切经论全都通了,一经通一切经通。你所修的法门,一个法门通了,所有一切法门都通,这就是《华严》里面所讲的无障碍的法界,「理事无碍,事事无碍」。你还有障碍你没通,你修学的功夫不到家,现在人讲不及格。那怎么办?努力,还是一门深入。功夫不到家,连烦恼、习气都降伏不住,这就是功夫不得力,怎么办?再用功,继续努力,不要去换法门,换法门还是一样的。常常换法门,一个法门都不能入,都入不进去。我不换法门,就是一门,走到底,总有一天你走通了。所以你要问哪个法门好?门门都好,没有一门不好!《般若经》上讲的:法门平等,无有高下。
「请佛住世」、「请转法轮」讲到真正的意思,要请自己。请别人,人家不答应,你不就生烦恼了吗?请什么人来转法轮?请自己;请什么人来住世?请自己。自己要有坚定清净的大愿心!这句经文是『观察一切佛法大愿海』,你不请自己,要去请别人,到哪里去请?你请不到。所以一定先请自己,然后才能感动得诸佛菩萨应世。印宗是先请自己,感动能大师出现,我们要明白这个道理。一切法都要从自己本身做起,自己成就了,感应就现前,自己成就愈大感应也愈强烈,决定是正比例。我有一分的成就,肯定得佛一分加持,我有两分成就,就得两分加持,我有十分成就,就得佛力十分加持。自己要认真要努力,起心动念、言语造作点点滴滴都要与经教相应,决定不能违背,这就是转法轮,这就是常住世间。
普贤十愿,实际上「愿」只有这七句,这是普贤愿,后面三句是回向。我们常讲「愿以此功德,庄严佛净土」,是什么功德?拿什么功德来庄严佛净土?前面讲的「礼敬、称赞、供养」,到「请转法轮、请佛住世」这是功德。以这个功德「回向菩提」。回向菩提在普贤菩萨十愿里面,就是「常随佛学」,著重在「常」字。「回向众生」,「恒顺众生」,著重在「恒」字。永远没有休息,永远没有中断、没有暂停,那是常的意思。「随」是随顺,这是我常常劝勉同学,我们要放弃自己的想法、看法,要随顺佛陀的想法看法;要放弃自己的说法、作法,随顺佛陀的说法作法,我们向他学习。佛存的什么心?大乘经教上讲的「大菩提心」。大菩提心是梵语,我们听不懂,我把大菩提心说成「真诚心、清净心、平等心、正觉心、慈悲心」,这五句十个字就是「大菩提心」,这是佛的心,我们有没有随顺?
真诚,真,不假;诚,不虚,虚是虚伪。换句话说,对人对事对物,一切时一切处没有一丝毫虚情假意,真诚!我们有没有做到?做到,这是随顺;没有做到,我们没有随顺。这一句是菩提心的体,也就是真如、真心本性理体是真诚。儒家讲「不诚无物」,《观无量寿佛经》讲菩提心,头一个是「至诚心」,至诚心就是真诚,真诚到极处。果然真诚到极处,你跟一切诸佛如来那个心就通了;诸佛菩萨是真诚心,真诚到极处,我们跟他心心相印。「清净心」,清净是一丝毫没有染污。世尊在《十善业道经》里面跟我们讲「不容毫分不善夹杂」,你的心才清净。什么是不善?违背法性的,违背性德的。没有毫分不善夹杂,你的心清净。「平等」,没有丝毫贡高我慢。对一切人事物,愈是大圣愈谦卑。你看孔老夫子见人谦虚、卑下,总是把别人捧起来,自己在下面。释迦牟尼佛亦复如是。尊重别人,要谦下自己。「正觉」,对宇宙人生一切人事物明了、清楚,一点都不迷。
「慈悲」,慈悲就是真诚、清净、平等、正觉落实在事相上,一片慈悲。慈悲是真正的爱,不是假的。世间人的爱是假的不是真的。为什么?它会变化,今天爱你,明天就不爱了;变化无常,那不是真的。慈悲是真爱,永恒不变。爱一切众生,这个众生害我,我对他的爱心还是不变。绝对不会说他毁谤我、他嫉妒我、他恨我、他要陷害我,菩萨对他的爱心一丝毫没有减低,大慈悲心。慈悲心里面有真诚、有清净、有平等、有正觉,它怎么会变质?不会。世间人的爱是感情的,里头没有真诚、没有清净、没有平等、没有正觉,所以它变化无常,就这么个道理。
我们首先「常随佛学」,要学佛的存心,要学「佛心」,这叫做从根本修。然后才学「佛的行」,佛的行事我们也归纳为五句十个字,「看破、放下、自在、随缘、念佛」。你看看释迦牟尼佛一生,他为一切众生示现的是不是这个样子?我们要会学。这是从总的纲领上说,细目上讲,佛的行为就是戒律。所以我们要想学,十善、三皈依、五戒、沙弥律仪,我只讲这么多,讲多了做不到等於没有讲,所以我们只讲到此为止。果然能做到,「沙弥律仪」十条戒、二十四门威仪落实在自己生活当中,落实在工作里头,落实在处事待人接物,你是真正佛弟子,你肯定得到诸佛护念,一切善神保佑你。你在这个世间是真正有福德的人,你住在这个地方,这个地方的人都有福。为什么?灾难少了。中国谚语里面所说的「福人居福地,福地福人居」,你有福。福从哪里来的?就是你修十善、你修三皈、你修五戒、沙弥律仪,你能做到。这地方有一个人、两个人能修,这一个地区的人都得福,沾你的光,所以自行里头就已经度他了。
你在这个地方常住,这是「请佛住世」。你在这里常住,久而久之,你自自然然会感化这个地区人民,人民都向善了。造恶见到你不好意思,你不必去责备他,你还欢欢喜喜的。他有惭愧心,自自然然他能够回心向善。所谓是「化民成俗」,你在这个地方把这个地方风俗习惯都把它带好了,带上正道,这个功德就很大。今天时间到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