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 - 大方广佛华严经 - (第八八0卷)
大方广佛华严经  (第八八0卷)  2002/10/6  澳洲净宗学院  档名:12-017-0880

  诸位同学,请看「华藏世界品」,右旋十海最后这一大段,天城宝堞海,海所持二十层佛刹,现在请看第十一层:

  【此上过佛刹微尘数世界,有世界名香水盖,佛号一切波罗蜜无碍海。】

  我们看到这个世界的名称,要想到它表法的意思,我们应该怎样来学习。大乘佛法里面常常用「水」来表心,所以,供佛的供具里面如果没有香花,可以,但是不能没有水。特别是在现代这个时代,在家同学有许多人居住的是公寓的房子,空间不大,供香花确实有不便之处,供水就好。我常常给同学们说,供水,最好这个杯子用透明的玻璃杯,一杯干净的水。「水」表心,不是供养佛去喝的,不是的,佛不需要,给我们自己看的。我们看到佛前这一杯水,就要想到佛的心。佛的心像水一样清净,一丝毫染污都没有;像水一样平等,杯子里头的水不起波浪,所以清净平等是真心,清净平等是佛心。我们自己的心本来是真心,本来是佛心,可是禁不起境界风动,六根接触外面六尘境界,你心就动了。这个动了,水就起波浪,所以要常常想到这水不起波浪,心水是定的。定,它起的作用像一面镜子一样,外面山河大地一切庄严都照在里头,照得清清楚楚。那是什么?那是自性本具的般若智慧。供水是表这个意思。

  境界风动,自己心水不动,这就是功夫。佛家讲修行功夫是说的这个,不是说别的,千万不要搞错。我一天念多少声佛号,一天拜多少拜佛,读多少卷经,这不是功夫,那是修行的增上缘。有没有功夫看你的心在境界里头还动不动,还会不会被染污。所以我们供水一定要供干净的水,不能供茶。茶怎么样?有颜色。有颜色就是被染污,茶不好供,不能供有颜色的水。所以,最好也不要用有颜色的杯子,透明的玻璃杯。现在有很多用水晶杯,很精致,能表法,水晶很好!《弥陀经》上讲的玻璃就是现在我们所说的水晶。古时候没有玻璃,水晶是玻璃,所以这是七宝之一。金银、琉璃、玻璃,琉璃是我们现在叫翡翠,绿色的玉,它也是透明,但是它有颜色,所以最好不用这个做供杯,一定要懂得表法的意思。

  这个地方的水,『香水』,好。「香」是戒定慧,诸位想想看,清净的戒定慧,没有丝毫染污的戒定慧,我们就想到世界好。『盖』是盖覆,这个世界香水所盖覆,那就是清净平等的戒定慧所盖覆。这个世界如果经文要具足,想必一定有「纯一清净」。佛的德号『一切波罗蜜无碍海』,「一切」是一切法门,无量无边的法门归纳起来不出六大类,大乘佛法里面称之为六波罗蜜。波罗蜜是梵语,意思(我们从意思上说,不从文字上讲),意思是究竟圆满。换句话说,所有一切法门都证到究竟圆满,这才叫「一切波罗蜜」。「无碍海」,海是比喻,这就不说了;无碍,《华严经》上讲的「理无碍,事无碍,理事无碍,事事无碍」,这个真是得大自在!

  我们在前面读过「最自在」,果报!这个果报的因是什么?因就是一切波罗蜜。这一切波罗蜜,我们依旧用世尊在大乘里面所说的六个纲领,佛把一切波罗蜜归纳为六条。布施波罗蜜你做圆满了没有?不是叫你到处去布施,那怎么能圆满,这圆满不了!所以你要想想布施的对象是什么?作用是什么?它的对象是悭贪烦恼,作用是用布施这个方法把悭贪这个烦恼断掉。所以,布施什么时候圆满?悭贪烦恼断掉了,於世出世间一切法决定不起毫分贪恋之心。自己这个身心,一切所有,能放得下,这我们常讲身心世界你能放得下。放得下是什么?悭吝的心没有了。我们讲吝啬,吝啬这个念头断掉了。悭贪断尽,布施波罗蜜圆满了,那个布施就称波罗蜜。如果你的悭贪没有断尽,你看世间贪财、贪法(法就是聪明智慧)、贪图健康长寿,这世间人所求的。对财富、聪明智慧、健康长寿,悭贪的念头一点都没有,布施波罗蜜成就!如果悭贪的心没有舍掉,你天天在修,只能叫布施,不可以叫波罗蜜。

  没有离开悭贪,诸位要晓得布施是福报、福德,你每天在修福;悭贪念头断尽了,这是功德。你看看,在形相上讲,福德跟功德没有两样,事相上完全相同,用心不一样。如果你用的是大菩提心;真诚心、清净心、平等心、正觉心、慈悲心去修布施,是功德。如果自己希求有果报,我施财,希望将来得财富;我布施佛法,希望我聪明智慧天天增长;我修无畏布施,希望自己健康长寿,行,得福报,是福德不是功德。福德不能了生死,不能出三界,这个道理要懂。

  持戒,对象是什么?作用是什么?持戒的对象是恶作,用意是把恶作断掉,断恶行善。所以戒,条目很多,日常生活当中许许多多琐碎的事情说不尽。佛不过是举例而言,举几个例子,我们听了之后要能够闻一知十。古大德常讲一闻千悟,不必要等佛一桩一桩细说。戒律分为两大类,一大类叫止持,一类叫作持。止持,恶的念头、恶的思想、恶的行为,止是禁止,不可以做。像五戒十善都加个不,不就是禁止;不杀生、不偷盗,在家不邪淫、不妄语、不恶口,加上不,不能做。第二大类作持,作是你一定要做,你不做,你就犯戒。菩萨戒是属於作持,孝养父母要做,奉事师长要做,亲近善知识要做。《菩萨戒经》里面说,在我们这个地区,有大德法师讲经说法,你无故不去听讲,犯戒!都是教你要做。

  也许这个法师所讲的并不怎么样,可能还不如我,如果我有时间,并没有重要的事情跟讲经的时间冲突,我一定要去。去什么?做影响众,实际上不是去听经的。坐在那个地方让别的听众看看,某人都在这里听经,大概这个法师讲得不错,让听众对法师有信心,听众对这个经教有信心,这叫做影响众。特别是初学讲经的法师,你们注意看看我,如果不是跟我讲经时间冲突,我一定去听,这里头有因果关系。别人讲经我不听,我讲经也不会有人听,因果报应是这样的。别人讲经我欢喜听,我讲经也有很多人欢喜听,又何况讲经去结法缘,这个我跟同学们讲得很多。我们去听经,甚至於到这个道场,我们第一次到这个寺院庵堂去参访,当然第一桩事情有知客师或者是方丈和尚,要看你是什么样的身分,会引导你到大殿拜佛。我跟诸位说过,我那个三拜跟人家不一样,我在那里许愿,在发愿。第一拜,跟这个道场结法缘,缘成熟的时候,我到这个道场来讲经;第二拜,与这个道场常住结法缘,这里方丈住持、当家知客、一切执事,我这一拜愿意跟常住结缘,有缘;第三拜,我跟这个道场所有的信徒有缘。我这个三拜是这样拜法的,真的跟一般人不一样。

  所以,有许多同参道友当我面也问:法师,你的法缘很盛!连演培法师过去都问我:你的法缘为什么这么盛?你能不能教教我。念念跟一切众生结善缘、结法缘,不会空过。这个道场有法师讲经,我参与,我来听经。你看看,给讲经法师结缘,跟道场结缘,跟听众结缘,要做,不要忘记。这个道场做法会,我去参与,也跟主持法会的法师结缘,跟道场结缘,跟参与的大众结缘,一切波罗蜜无碍!记住,千万不要结恶缘,结恶缘你的法缘减损。对於自己的贪瞋痴慢,这是无始劫以来的烦恼,有时候控制不住,它会起现行。学佛的人在大庭广众之下,特别要谨慎,要控制自己的情绪,纵然遇到再不如意的事情,再不称心的事情,也不可以表现在面孔上。为什么?决定破坏你的法缘。别人不会破坏,是自己破坏的。所以佛常常教导我们接众,就是跟大家相接触的时候,无论是善人恶人,在佛法里面讲善缘恶缘,人事环境,都要用纯善的心,善缘能增长,恶缘能化解!真诚慈悲来处事待人接物,这里面智慧、德行都在这里表现。

  你能够让大众尊敬你,还是厌恶你,都在你的一举一动、一言一笑,这都是表演,人生就是个舞台。诸佛如来,大宇宙是他的舞台,大宇宙里面所有一切众生是他的观众。我们仔细观察佛菩萨怎么表演的,祖师大德们是怎么表演的,要在这里头学习。他们的示现,有示现成功的,我们要记住、要学习;有示现失败的,示现!叫人讨厌,叫信徒远离,舍弃他,这样的表演是负面的,做给我们看,教我们看了这个样子提高警策,这个不能做。世尊当年在世,僧团里面有六群比丘不守戒;对佛陀,佛陀是老师,对老师不恭敬,对同学嫉妒障碍,巴结信徒,在这里面挑拨分化,他表演负面的。这六群比丘包括提婆达多在内,都是佛菩萨再来。像舞台上表演,有表演正面的,有表演负面的,有表演忠孝节义,有表演不忠不孝、不仁不义,都是佛菩萨。给我看的!哪些我应当要学,哪些我应当要戒,全是老师。《华严经》五十三参,你看看善财童子去参访,里面就有人表演贪瞋痴。那不容易、不简单,那是真正的圆满智慧,高等的艺术,他表演负面的。我们要能认识他,要能体会得到。所以世界这个佛号给我们很多很多启示。再看上面一层,第十二层:

  【此上过佛刹微尘数世界,有世界名师子华网,佛号宝焰幢。】

  这个世界也非常之好,『网』是表多,像网孔一样密密麻麻的。『华』是表修行人六度万行之因花。『师子』一般是对佛的敬称,佛称狮子王,菩萨称为小狮子。我们从这个名号里面看,这个世界菩萨多,都在修六度万行,用「华网」来做比喻。佛在此地教化众生,德号『宝焰幢』,这个名称我相信同学们都能理解。「宝」是代表性德,性德放光,光明高显,「幢」是高显之意。我们看到这两个名号应当发愤,应当勇猛精进,也要像这些菩萨一样认真学习四摄六度、普贤十愿。再看上面第十三层:

  【此上过佛刹微尘数世界,有世界名金刚妙华灯,佛号一切大愿光。】

  在这个地方,我们要怎样学习?『金刚』在佛法里面,它代表坚固、光明、锋利,能断一切物,一切物不能够破坏它。佛用这个来表法身,来表般若,也代表解脱;法身、般若、解脱,有如金刚不坏。『妙华灯』是表行门,微妙的大乘佛法,「灯」是遍照的意思。所以这个世界,我们也能肯定这是纯一清净,世界有这样好的名号。『佛号一切大愿光』,愿非常重要。世间人,古人常说人不可以无志,中国人把志愿常常连在一起说;志跟愿意思是相同的,佛法里面叫发愿,世间人讲立志。为什么?志要不立,你这一生没有方向、没有目标,你怎么会有成就?人有一个志愿,他这一生当中有奋斗的方向目标,他会有成就。

  中国古人常常勉励后学要立志,立什么样志?不是立志做大官发大财,那个思想是错误的。做大官发大财要有命,没有命没有用。古大德教人立志什么?学圣人,学贤人,为社会、为众生做大事。大事是什么?利益社会众生的事业,这个志向正确。为一切众生服务的项目很多,看我自己的兴趣,佛法讲根性,与根性相应,学起来容易。我们今天选择的这个项目,这个身分是出家身分,选择这个身分来从事於这个项目,这个项目是什么?从事於多元文化的社会教育。多元文化社会教育里面分的科目又很多,我专攻一科。这一科,华严净土!华严念佛!我们的老师是谁?普贤菩萨,娑婆世界净宗初祖。

  释迦牟尼佛示现成佛,第一部讲《华严经》。普贤菩萨在华严会上,以十大愿王劝导大家同生西方极乐世界,娑婆世界的净宗初祖。西方极乐世界,我过去讲《无量寿经》讲过十一遍,西方极乐世界是普贤菩萨的法界。你看看《无量寿经》头一句经文「咸共遵修普贤大士之德」,这不就说明西方极乐世界统统都是修普贤行。所以,《华严》跟《无量寿经》跟《阿弥陀经》是一部经,一个法门;细说是《华严》,略说,说得最简单、最扼要的是《阿弥陀经》。《无量寿经》叫中本,比《弥陀经》讲得详细,比《华严经》讲得简单。

  人不能没有愿。我们活在这个世间一生从事於教学工作,我只选这一个项目来做。还有许许多多的项目有别人做,我只要把这个项目做好,我就有成就了。我这一生,我有一个方向,有一个目标,我最后的目标是以此功德回向求生净土。我五十年所修所学的,四十四年在讲台上跟大家共同学习的,统统回向求生净土。我不求别的,对於天上人间,无量无边诸佛刹土,我一无所求,只求往生极乐世界。在这个世间能以一桩事情,唯一的一桩事情,帮助有缘人契入佛境界。我就干这一桩事情,天天在做,乐此不疲。一个人真干,我就帮助一个人;众多人真干,我就帮助众多人。在这些年来,我们使用的工具,用录相、用录音、用电视、用网路,工具!所以我这两天向学院同学们讲话,我们要很认真很努力的建一个网路图书馆,加强我们机器的设备。这些年来,讲了许许多多的经论,数量也相当可观,全部都放在网路上,二十四小时在世界上任何国家地区都可以收看;我们的网路要做到二十四小时的开放。我们知道,许多地区同学们都希望听到最近所讲的《华严经》,我们每天四个小时,也希望这部经每天都能够重播。网路有时候有阻塞,收听的时候会中断,但是二十四小时重播,这个缺点一定能够改进。

  我们的网路图书馆,绝对不是内容只收集我个人所讲的,不是的。凡是正法,无论是什么人讲的,图书馆!我们统统都放在网上。我们审查决定是正法,决定是有益於社会大众的,肯定是正面的,肯定是帮助消弭冲突,促进和平的。所以我们要重视经典的远程学习,无论在世界哪一个国家地区,我们每天都在一起共同学习。大家有问题可以提出来,或者是传真过来,我们这边有专人处理。重要的问题,我们一定会找时间来解答。有些问题不只是个人的,共同的。所以学佛不能没有大愿,我们要把诸佛如来的弘愿变成自己的大愿。特别是修净土,我们的愿要跟阿弥陀佛相同。阿弥陀佛四十八愿,愿愿帮助众生,希望一切众生离究竟苦得究竟乐。怎么个帮助法?头一个要帮助众生建立对大乘、对净土的信心;其次帮助他发愿,然后帮助他学习;终极的目标,我们同生极乐国。现在时间到了。

  诸位同学,请接著看第十四层:

  【此上过佛刹微尘数世界,有世界名一切法光明地,佛号一切法广大真实义。】

  佛的德号与世界名号是非常相应,换句话说,这个世界之庄严都是佛在此地教导的。居住在这个世界的众生善根福德非常深厚,对佛陀的教诲能信、能解、能依教奉行,所以才有这样殊胜的成就。这个地方是『一切法光明地』。『佛号一切法广大真实义』,这个德号可以概括全部的佛法,不但是大乘小乘、宗门教下、显教密教,无有一法不是「广大真实义」。为什么?一切法,法法都从自性生,法法还归入自性,自性广大真实。我们要想学广大、要想学真实,你一定要懂得,一切法,任何一法,你要认真努力学习,就在这一法上明心见性。我们一般讲这一法与性德相应,与自性相应,果然相应了,这一法就广大真实。这个法不是定法,这一法不是定一,是任一,任何一法无不如是。所以佛在《般若经》上才说:法门平等,无有高下。

  我们净宗的同学,我们选的是什么法?持名念佛。要知道这一法就是一切法。《华严》上讲得很明白,讲得很多,「一即一切,一切即一」。我们是把一切法统统归在持名念佛这一法里头,这一法就是一切法,关键你得会念。怎么个念法?古大德常常教导我们老实念佛,你要老实念。什么样才叫老实?觉明妙行菩萨跟我们说,第一不怀疑,第二不夹杂,第三不间断,你能做到这三条就老实了。这一句佛号念下去,念到功夫成片,念到事一心不乱,念到理一心不乱,广大真实义就现前。跟宗门大彻大悟明心见性是同样的境界。所以佛说,佛在《大集经》上说的,念佛是名深妙禅。参禅的人往往轻视念佛人,不知道念佛是甚深的深妙禅。再看第十五层:

  【此上过佛刹微尘数世界,有世界名真珠末平坦庄严,佛号胜慧光明网。】

  佛的德号与世界名称相应,『光明网』跟『真珠末』相应。「真珠末」是什么?真珠粉(磨成粉)。诸位想想真珠是七宝之一,一粒一粒的真珠当中还有空隙,磨成粉铺在这个地方空隙没有了,这是圆满的庄严。从这个果德上我们就能看到这个世界的居民心地清净善良平等,为什么?它地平坦。佛在大乘经里头说过,心平则大地平坦,境随心转;心不平,你居住的境界就高低不平。这个道理连看风水的都懂得。我过去遇到几位对於风水很有研究的,看到那个地区,这个城市建立在丘陵的地段,高低不平。这个风水先生告诉我,这个地方的人心不平。我听了点点头,有道理。一个城市很大,当然土地有高低不平,但是幅度不能太大,这样就好,就是大致上是平坦的。如果高低悬殊太大,那个地方的人心真的是不平,我们选择居住修行的环境不能不懂得。『佛号胜慧光明网』,这个光明网与真珠末相应。「胜慧光明」是平坦庄严的真因,殊胜的智慧,光明是表现在外面。我们一般讲你的智慧福德影响这个地区,影响地区的居民,他们对你的智慧德行仰慕尊敬,向你学习。这个人是佛陀。再看下面,第十六层:

  【此上过佛刹微尘数世界,有世界名琉璃华,佛号宝积幢。】

  真的众宝聚集才现出『琉璃华』。「琉璃」是七宝之一,透明的宝石,我们中国人称之为翡翠,好像价值也很高的,绿色的透明的玉,玉石。「华」是代表四摄六度,琉璃代表清净不染,「琉璃华」所表的意思,就是清净无垢的四摄六度菩萨行。这个世界美好,这个世界应该也是一真法界。『佛号宝积幢』,众宝聚集,像幢一样的高显。一切众生都很容易、很明显的感受到,这个感受当然接受,当然跟佛学习。宝、光、智、福、功德常常看见。由此可知,诸佛如来教化众生这是重点的科目,全是性德自然的流露。对於我们六道凡夫来说,我们应该怎样学习?这是我常讲的,只要依教奉行,佛所说的这些智慧、福德、功德,众宝光明,都在经典之中,我们能信能解能依教奉行,就都能够得到了。再看上面一层:

  【此上过佛刹微尘数世界,有世界名无量妙光轮,佛号大威力智海藏。】

  这个德号表法,我们怎样学习?『无量妙光轮』,「轮」我们明了,代表圣贤教化的流行。这个地区普遍推行「无量妙光」的教学。妙光,光是智慧,妙是德能。圣贤们在这个地方教化众生,我们从一切大众修学的成绩成就来看,知道他们修行的功夫、效果确实成熟了。无量妙光轮世界,成果的表现!

  『佛号大威力智海藏』,西方世界有大势至菩萨。「大威力」跟大势至的意思相同,势,势力,这个地方讲威力,威跟势又常常连起来讲的,威势!在大宇宙当中,真正的大威力,大威势是什么?自性本具的般若智慧,能生大威势。所以西方三圣,观世音菩萨表大慈大悲,大势至菩萨表大智大力。佛门里面供养佛菩萨的表法,你不能不懂它的原则。无论供哪一尊佛,哪一尊菩萨,它那个原理是相同的。佛代表自性的本体,代表性体;菩萨代表从体起用,起作用,作用无量无边。佛把它分成两大类,一个表智慧,一个表慈悲。你看看华严三圣,当中是毗卢遮那如来代表性体,文殊、普贤代表性体起用。文殊代表智慧,普贤代表慈悲;文殊代表解门,有智慧,他能理解,普贤代表行门。你的智慧如果不能落实,那是空的,没用处,普贤代表智慧落实了。落实就是性德,落实在生活里头,落实在工作里头,落实在处事待人接物。

  西方三圣也是这样的,大势至代表智慧,代表解门;观世音菩萨代表行门,解行不二。天台家供的三圣,是供本师释迦牟尼佛,代表性体,旁边有两位,迦叶、阿难。迦叶,禅宗的初祖;阿难,教下的初祖。阿难代表解门,迦叶代表行门。佛家供奉佛菩萨,这是不变的原则,你要懂。体,是我们要希求的,希望我们能证得,从哪里学?解行上下功夫,解行圆满,佛果就现前。所以我们供养西方三圣,我们要效法阿弥陀佛的心愿,四十八愿服务虚空法界一切众生。如何落实?要有大势至的大智大力,要有观世音菩萨的大慈大悲,才能够落实阿弥陀佛的四十八愿,才能够落实平等普度一切众生。下面,第十八层:

  【此上过佛刹微尘数世界,有世界名明见十方,佛号净修一切功德幢。】

  这个地方我们要留意,要认真的学习。『明见十方』。要拓开心量,心量小,你只见自己,不见别人,怎么能成就?佛在大乘经教里头,常常唤醒我们「心包太虚,量周沙界」。你的见量跟你的心量完全成正比例。心量小,福报很小,怎么样修都是小福。你修财布施,得小财富;你修法布施,得小聪明;你修无畏布施,你的寿命增加几年就了不起了。我们在许许多多因果书本里面看到的,有人行好事,延寿一纪,一纪是十二年。我们在《了凡四训》里面看到的,了凡先生的寿命五十三岁,他走的时候大概是七十四岁,延寿二十年,差不多一般讲的是二纪;二纪是二十四年,他不到,还差一点。心量要大,古德常讲「量大福大」,这一句话我们常常记住。你要有大福报,大智慧,真正的长寿,你的心量不大怎么行?

  佛号就教导我们怎么修行,『净修一切功德幢』,「净修」,净是三轮体空,你才真正得净。《金刚经》上讲的「无我相,无人相,无众生相,无寿者相」。离一切相修一切善,那就是「净修一切功德幢」。一切为众生,一切为正法,没有丝毫自私自利的念头夹杂在其中,这才能称为净修。你夹不夹杂?夹杂得太多了,你的心不清净。何以见得?小小利害在前面,当前,我们就能够看出你非常计较,你有严重的分别执著。从这个地方看,你有严重的染污,你心不清净。真正清净心在哪里看?你看他六根接触外头的境界,大善大恶境界现前不动心,若无其事,这个人心清净。像前面我跟诸位同学讲的佛前供的那杯水一样,他真学到了。大风大浪如如不动,若无其事,真的没事。《坛经》上讲的,「本来无一物,何处惹尘埃」。尘埃,染污!所以当境界现前,我们起心动念了,这个时候佛法就管用了。你学的佛法到这个时候忘掉了,不管用了。心才动,你就想到《金刚经》上「凡所有相,皆是虚妄」,统统化解了。好事,虚妄的,有什么好欢喜的!恶事也是虚妄的,你就不会发脾气了,「一切有为法,如梦幻泡影」。所以境界现前,莞尔一笑,决定不会起心动念,你在那里净修一切功德幢,从这个地方看到你与性德相应。所以我们在日常生活当中,在工作里头,处事待人接物,要懂得净修一切功德幢。佛用这个德号提醒我们。

  「功德」两个字一定要清楚,一定要明了。佛在经上常说「火烧功德林」,功德很容易被毁掉。别的人决定没有办法破坏你的功德,功德一定是自己毁掉的。你的冤亲债主,你周边那些妖魔鬼怪,看到你修积功德,他嫉妒,但是他也没有办法破坏;可是他有方便,他劝你,劝你自己把你的功德毁掉。怎么劝你?惹你发脾气,惹你生烦恼。你果然发脾气,果然生烦恼,他在旁边鼓掌笑,你上当了。这一发脾气,你的功德就完了。所以功德难,你要问你修的功德有多少?过去我在讲席里头说了很多,你就得认真去想想,什么时候到现在没发过脾气。如果你一生天天修积功德,昨天晚上发了一顿脾气,脾气是火,瞋恚之火,把你的功德林烧掉了,没功德了;福德有,功德没有。

  功德是什么?功德是定慧,功德是清净平等。佛在经上常常告诉我们,布施、持戒是修积功德,是在那里修。保持功德是忍辱,忍能够保持功德,不能忍,功德随修随烧。你要是一生都不能忍辱,常常有瞋恚心,心里常常有不平,你这一生功德边都沾不上。你有好心,做很多好事,你所修的全是福德。梁武帝一生修福,没有功德,你看看达摩祖师说他一句话,他心里就不高兴,纵有功德烧光了。他向达摩祖师说,他在佛门里面护法,做了这么多好事,问他:我的功德大不大?达摩祖师说「并无功德」。他就恼火了,一肚子不高兴,以后跟达摩再也不见面。没有功德,他修的是福德,他的果报在天上,欲没有断,生欲界天。诸位想想看,多难!

  在六道里面瞋恚不断,大概果报都在欲界,到不了色界天。你看看大乘经教,佛讲得很多,色界天人没有瞋恚,他有贪,他有痴。贪瞋痴,他没有瞋,他有慈悲喜舍四无量心。虽有贪痴,那贪痴很淡薄,瞋恚是没有了。所以瞋恚还在,小小不如意的时候,就心里一点就不高兴,谁吃亏?自己吃亏,与别人不相干。自己把自己的功德全部都毁掉,我们学佛学了这么多年,这个道理不能不懂。所以为什么佛那么样强调忍辱?忍辱能够保全功德,净修一切功德要修忍辱波罗蜜你才能保全。精进、禅定成就你的功德,扩大你的功德,到般若,扩大了,把你的功德转变成智慧。请看最后这一段:

  【此上过佛刹微尘数世界,有世界名可爱乐梵音,形如佛手。】

  这说世界的形状。

  【依宝光网海住。】

  依住。

  【菩萨身一切庄严云而覆其上。】

  这是世界上空的庄严。

  【二十佛刹微尘数世界围绕。纯一清净。佛号普照法界无碍光。】

  这个世界的名称,我想每一个人读到了都会生欢喜心。『可爱乐梵音』,这个「乐」念去声,音乐。爱好、乐好、可爱、喜欢梵音!这个地方梵音是广义的,「梵」是清净,主要是讲诸佛菩萨说法的音声、念佛的音声、赞佛的音声。佛门里面有歌舞,小乘佛法里头没有,大乘佛法里头有。我们在大乘经里面常常读到,在中国,我们看到古人他们所采取的一种方式,希望把佛法永远流传给后世,他用什么方法?用石雕,经文刻在石头上。我们在北京良乡,看到石经,全部的《大藏经》刻在石版上。古人的用心,护持正法。在中国最著名的,敦煌石窟、龙门石窟,你看这里面的雕塑、绘画,佛为大众讲经说法,天女在空中散花,以歌舞来供佛,供养道场大众,大乘佛法;大乘佛法无障碍的境界。所以这些佛菩萨欣不欣赏?欣赏,可以欣赏。有没有分别执著?决定没有,决定不会起心动念,不会分别执著,所以他没有障碍。小乘人为什么不行?小乘人定力不够、智慧不够,看到这种歌舞表演,他会动感情,他会起心动念。所以小乘戒里头,远离,遇到这些歌舞场面,不能够观听,你观听就犯戒。为什么?它对你妨碍,会起心动念。大乘佛法已经得清净心了,已经破无明了,已经见性了,所以无论是顺境逆境、善缘恶缘,他都无动於心,什么障碍都没有了。在《华严》是「理事无碍,事事无碍」。你真起心动念,有障碍。

  菩萨在这个境界里修行。《华严》末后善财童子五十三参,你看清凉大师在注解里面讲的历事炼心。他什么境界都经历,哪个地方他都去,去干什么?去炼炼自己的心,看看自己还动不动心,还起不起念,还有没有妄想分别执著。五十三参就是现实的社会,男女老少各行各业,统统都经历。不起心、不动念、不分别、不执著,他成佛了,真成就了。不是说一切不接触成就,一切不接触是什么成就也没有。所以修行不是躲在深山,躲在石洞里头,不是,那是小乘初学。大乘菩萨哪里都去,随类化身,随机说法,一丝毫染著都没有。这个一丝毫染著就是什么?就是一丝毫起心动念都没有,於法得大自在。

  佛号『普照法界无碍光』。你不接触,你怎么能普照?虚空法界广大而没有边际,菩萨哪里都去,特别是普贤菩萨。微尘里面的世界普贤菩萨都去参访。《华严经》给我们讲的,微尘里面有无量无边无数无尽的诸佛刹土,绝对不是芥子纳须弥;芥子纳须弥太小了,微不足道。微尘里面现大世界,那个世界里面还有微尘,微尘里头又现大世界。我们在这个经上看到重重无尽的世界,世界重重无尽,佛菩萨重重无尽,一切众生重重无尽,这是宇宙的真相。普贤菩萨能证实,普贤菩萨能契入。佛给我们说的,有人作证,证明这个事情不是假的是真的。我们好好修,修到普贤菩萨这个地位,等觉菩萨,《华严》讲的境界你就证实了,真实不虚!「普照法界无碍光」,这个境界当位普贤能证实、能契入,我们相信佛菩萨。今天时间到了,我们就讲到此地。《华严经》第九卷讲完了,下一堂课我们就讲第十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