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 - 大方广佛华严经 - (第八六九卷)
大方广佛华严经  (第八六九卷)  2002/9/30  澳洲净宗学院  档名:12-017-0869

  诸位同学,请看「华藏世界品」,右旋十海,第六海,莲华因陀罗网海,所持二十层佛刹,请看第十五层:

  【此上过佛刹微尘数世界,有世界名无量华聚轮,佛号普现佛功德。】

  这个世界的名号也非常的殊胜庄严,『无量华聚』,要合在法上讲就是无量法门。『轮』是在转动。这个世界,佛对一切众生的教学开无量法门。从这个地方来看,我们知道这个世界的众生根性千差万别,很不整齐。所以佛是什么样法门都开,真正是三根普被,利钝全收,也庄严极了。大概跟我们娑婆世界类似,释迦牟尼佛在我们这个世界,所开的法门也是无量无边。我们这个世界到下一尊佛出现在世间,弥勒佛下生的时候,他老人家开的法门简单,龙华三会。释迦牟尼佛住世八十年,他老人家八十岁入般涅盘的。八十岁当中,为一切众生讲经说法,就是从事於教学工作四十九年;这四十九年当中,经上记载的,讲经三百余会。而将来弥勒菩萨降生成佛,跟大众只有三会,是释迦牟尼佛的百分之一;释迦牟尼佛三百余会,弥勒佛只有三会。他的三会非常殊胜,根熟的众生多,听闻、开悟、证果的人很多。这就说明每一尊佛教化众生的缘不一样。

  佛的德号『普现佛功德』,「普」是普遍,「现」是示现。佛的「功德」无量无边,我们能够体会得到,必然是随类化身、应机说法。众生的类别不一样,佛有能力示现跟众生同等的身。佛在人间示现人身,佛在天上示现天身。佛在印度示现印度人身,跟印度人完全一样;佛在中国,那要示现中国人身。你要问,佛到底是哪里人?没有一定,佛没有这个分别,没有执著,我们众生有分别、有执著。佛在畜生道示现畜生身,在饿鬼道示现饿鬼身,无处不现身,无时不现身。身要怎么现法?要众生有感,众生没有感,佛就不现身。众生有感,佛就有应,无时无处不现身,这是如来果地上的功德。以神通,以智慧,以种种善巧方便教化众生。教化方式虽然很多,原则原理只有一个,永远不会变的,那就是帮助众生破迷开悟,帮助众生离苦得乐。

  离什么苦?生死苦,烦恼苦,六道轮回苦。这些苦从哪里来的?都是迷失了自性变现出来的。所以佛教化众生,无论是哪个法门,在中国不论是哪个宗派,佛法教学终极的目标都是教人明心见性;如果不是教你明心见性,这就不是佛法。如果是佛菩萨教的,肯定这是最后的目标,见性成佛,你才真正离苦得乐。没见性,你没有真正离苦,你也没有真正得乐。念佛法门,对於凡夫来讲,没有能力断烦恼,他哪里能见性?它的方便就是先叫你求生净土,用现在的话来说,我们这个地方环境不适合教学,希望你移民到极乐世界去。极乐世界那个地方是最理想的教学环境,到那个地方去上学。到那个地方,阿弥陀佛还是帮助你明心见性,佛佛道同。佛教化众生的方法尽管不一样,目标方向肯定是相同的。一切众生依照佛陀教诲,最后得到的果报一定是相同的,都能够证得究竟圆满的佛果,这个是一切如来不思议的功德。再看上面第十六层:

  【此上过佛刹微尘数世界,有世界名众妙普清净,佛号一切法平等神通王。】

  这个世界的名号好,『众妙普清净』,「众」没有指定说的是什么,那我们就从「众」这个字细心来观察,众是众生,众生妙!一切众生都得到平等的清净。平等跟清净常常是连在一起的,心不平等,哪来的清净?心清净,当然就得平等,心平等,当然就清净,「普清净」,从人上来说。也可以从法上来说,佛在此地为一切大众讲「众妙法」,众多的妙法。所以从人、从法都可以说,这个句子是双关的。所说无量无边的法门,无一不是清净法。

  我们再看佛的德号,跟这个世界名称相应,『佛号一切法平等』,后面是『神通王』。「一切法平等」跟「普清净」相应;「神通王」跟「众妙」相应。从这个地方我们体会到,如来究竟圆满的智慧、究竟圆满的德能起的作用,神通王;「王」在此地是比喻,比喻自在,比喻没有障碍。他对於虚空法界刹土众生、世出世法通达无碍,这叫神通。菩萨有神通,阿罗汉也有神通,天人也有神通,鬼道有报得的五通,不能称王。为什么?他们神通能力还有限度。

  譬如佛在经上常讲阿罗汉,阿罗汉的天眼能见一个小千世界,中千世界他就见不到,这就是还是有障碍。权教菩萨他的天眼能见大千世界,他方诸佛世界他就见不到,都有障碍。纵然是等觉菩萨,跟佛相差不远,佛在经上说他要跟如来的天眼去比较,等觉菩萨犹如隔罗望月。好像晚上看月亮,等觉菩萨隔了一层纱,薄薄的纱,也看得很清楚,还是隔一道,而如来这一层没有障碍,还是差一等!如来的神通才能称王,菩萨神通不能称、不能用这个字。何以能够成就究竟圆满的通力?前面这五个字重要,「一切法平等」。所以果报是「普清净」。

  那我们想想,我们今天犯的毛病,在一切法里头不平等。我们要懂得,一切诸佛如来、法身菩萨在一切法里头确确实实是平等的。可是我们仔细看这个相,从形相上看还是不平等,这个不平等不是佛那边的不平等,佛那边平等,菩萨那边也平等,众生不平等!各个众生的缘不平等,佛菩萨随缘。佛经上有很多比喻,佛用雨、露做比喻,下雨的时候雨水从天上降下来,平等的,但是众生接受的不平等。大树它接受的雨水多,大树;小草它接受的雨水少。不是老天爷下雨,对大树多下一点,对小草少下一点,老天爷没有这个心,没有这个念头,平等的!众生根性不相同,佛菩萨对於一切众生的教诲平等的,每一个众生接受佛的教诲,所得到的利益不平等。有人听佛教诲证果了,有人听佛教诲开悟了,有人听佛教诲明白一些道理,有人听了完全听不懂,不知道佛在那里讲些什么?「佛以一音而说法,众生随类各得解」,每一个人解的程度不一样。

  程度何以不一样?每一个人业习烦恼习气不相同。烦恼轻的根利,他接受的多,他有悟处。烦恼很轻微的,那一接触佛法,真的证果,他就入佛境界。《法华经》上讲的「入佛知见」,就契入了。烦恼非常深的人没法子,纵然有善根,只要听到佛说法都生欢喜心,非常热心拥护道场,实际上是什么?实际上他没听懂。也好,阿赖耶识里面种了善根。换句话说,只要遇到佛菩萨,绝对不会空过,但是这一生能不能得利益,那是另外一桩事情,肯定得受用。这一生利益不能现前,为来世作因缘。业障很重的人,来世也不行,为后世作因缘,这很正常!

  我们这一生遇到佛法,有好的缘分,几十年没有间断的薰修,能够有少分契入;但是要知道,我们能契入的因,过去生生世世累积的成绩,绝对不是这一生。也就是过去生中,我们也很用功修学,没悟入,没真的懂,所以搞到这一生来了。这一生不知道以前搞了多少生多少世,生生世世累积的胜因,殊胜的因,这一生遇到好的增上缘。这个好的增上缘以我来说,五十年天天薰修没有间断,这是好的增上缘。我自己很清楚,如果我没有这个增上缘,一丝一毫都不能契入。为什么?不要说多,如果三个月不讲经,我会不会被这个世界污染?会不会被这个世间影响?自己没有把握。这是我说,大概我这个功力能支持三个月,三个月以后就很难讲。但是非常好,我这个五十年的修学,四十四年的讲经,当中是有中断,但是中断好像从来没有超过两个星期的。那是出国的时候,在国外弘法不是天天有,一个星期大概是三堂,所以从来没有过超过两个星期的中断,没有过。如果住在这个地方时间稍微久一点,能够住上三个月,几乎每天都讲。没有人邀请的时候,在早年,我自己对著录音机讲,我还是天天讲;讲完之后,我打开录音机,我自己来听。我不中断,我对这个兴趣非常浓厚,生欢喜心,欲罢不能。

  有一些人常说:法师,你天天讲经,你太辛苦。他们完全不能够理解,我在讲台上讲经非常欢喜,非常快乐,非常轻松。什么时候会累?不讲经会累。不讲经,这个日子过得很辛苦。读经没有讲经快乐,读经也很快乐,没有讲经快乐。读经是乐事,不是苦事。苦事?我才不干!古人常说「人生在世,及时行乐」。真正及时行乐,佛菩萨才会!凡夫那个乐是什么?五欲六尘刺激的乐,那不是真乐。那种名闻利养五欲六尘的刺激,我常常用什么?用吸毒来比喻,用打吗啡来比喻,它是不正常的。正常的乐,修道、讲道、论道,乐!如果你的心行没有安住在道德,这个乐你享受不到,你没分。所以要学,学就是觉。古时候中国这个文字,学跟觉一个意思,学就是觉;觉,快乐!换句话说,不学就迷;迷,哪来的乐?所以迷的那个乐是找刺激,不正常。乐里头有苦,佛叫它做坏苦。佛讲苦可以分为三大类,苦苦、坏苦、行苦,三界统苦。这是讲六道里头哪来的乐?真的乐,阿罗汉以上,他有真乐,他这三种苦都断了,苦苦、坏苦、行苦都断了。

  佛帮助一切众生离苦得乐,众生一定要随顺佛陀的教诲,要修「一切法平等」。佛在经上给我们说「生佛平等」,这真的讲到究竟处;生是众生,佛是诸佛如来。你看看佛他多谦虚,这些地方我们要学。众生跟佛平等,佛不说「佛生平等」,佛把众生放在前面,把自己放在后面,我们要学这一点。众生与佛平等,他不说佛与众生平等,处处在教导我们谦虚忍让;在日常生活当中,佛菩萨让众生,众生不让佛菩萨,这个是理所当然的现象。佛菩萨怪不怪?一点都不怪。众生要是懂得忍让,这个众生就是佛菩萨,他就不是凡夫。凡夫境界,法尔如是,他就是要争,他就不肯让。佛菩萨非常清楚,非常明了,一点都不在意,没有把这个事情放在心上。我们能不能体会到这个意思?我们会不会向佛菩萨学习?学作佛就要在这些地方,一切时一切处学著处处尊重别人,时时自己要谦虚卑下。佛如是,儒也如是。

  儒家讲礼,礼的本义、礼的精神,自卑而尊人;自己卑下,尊重别人,礼!儒跟佛都没有骄慢。但是今天世间,礼没有了,佛也没有了。我们常常听到的,只要有一点点长处,值得骄傲!这个跟儒、佛完全相违背。儒、佛无论是智慧德能达到究竟圆满,也谦虚,也自卑,也让人,一丝毫傲慢的习气都没有,心里头没有我慢的这个念头。你要问为什么?因为佛知道一切众生都是未来佛。这个说法是真的不是假的。要讲到究竟处,一切众生本来成佛,怎么敢轻慢?平等法是佛法,平等的行是自卑而尊人,平等行。绝对不是说:我跟你平等,你跟我差不多!这已经就不平等,这里头有争的意思在里头。所以平等的形象、平等的行为决定是谦让。彼此互相尊重,互相礼让,决定不会有争执;有一点点争的意思,自己赶快有觉悟,我烦恼起现行!

  「平等」是性德现前,有一点点争的念头,有一点点胜的念头,烦恼已经起作用了,把你的平等破坏了。我们今天讲和平破坏了,冲突起来和平没有了。冲突就是自己好胜那一点念头,自以为是的念头,不能谦虚忍让的念头,这个是内在的冲突。我们佛法名词讲,烦恼起现行,阿赖耶识里含藏著烦恼起现行。和平被破坏,礼让被破坏,谦德被破坏,自己往往不知不觉,不晓得自己过失在哪里!我们再看第十七层:

  【此上过佛刹微尘数世界,有世界名金光海,佛号十方自在大变化。】

  世界的名号,里面有宝,『金』是宝;『光』是慧;『海』是比喻,是形容。从这个德号里面我们来看,「金」是物质,现在人讲物质文明。「光」是智慧,现在人说精神文明。这两种文明都殊胜,像大海一样看不到边际。两种文明,如果物质文明发达,精神文明堕落,我们现前这个社会就是这样的,我们感受到了。如果物质文明很缺乏,精神文明很充沛,那个世间,古圣先贤教导我们的,贫而乐。反过来,物质文明发达,精神文明堕落,富而不乐。富而不乐,不如贫而乐,这其中的道理、事实真相,我们要常常去体会、常常去观察,帮助我们开智慧,帮助我们对於宇宙人生真相深入的了解、观察。唯有了解事实真相,才知道自己应该怎样如理如法的学习,佛法里面讲修行,现在人讲学习。修行的意思比学习好,修是修正,行是行为。我们对宇宙人生许多想法、看法错了,作法错了,把这些错误修正过来,叫做修行。修行的意思好,这个名词时时刻刻提醒自己,学习也是提醒,没有修行提醒那么样的具体,那么高的警觉。古人用的一些词句,不是随便用的,不是偶然用的,意义非常深广。这些词句对於学人来讲,现在讲的是学生、信徒,有大利益!

  『佛号十方自在』,十方自在,大自在!十方无量无边的空间,空间是多维次的,无量无边维次的空间统统突破,这才得大自在。证大自在才能有『大变化』,有大变化才能够普度众生。十方世界无量无边的众生,你用什么方法去教导他?经上讲你要有大神变,神通变化。神通变化,用我们现在的话来说,教学的方法。这个诸位就很容易懂。神通变化,你看到很难理解,就是教学方法。他教学方法之巧妙,教学方法之好,我们一般人想像不到,那就叫神通变化。这个在智慧里面讲,这叫权智。智慧有两种,实智是诸佛菩萨自受用,真实智慧;权,就是权巧方便,权智是什么作用?是帮助别人的。实智是永恒不变的,权智是千变万化。实智是什么?真实智慧,自受用的。《般若经》上讲「般若无知」,无知之知是实智,这没有人知道。世间人拼命在求智,真正智慧他没有求到,他所求的,常识!真智慧不能求,真智慧在哪里?在甚深禅定之中。

  佛常常用水来比喻心,水清净、平等,这是定。它的作用是照,水平像一面镜子一样,外面景观都反照在里面,用这个来称之为实智,真实智慧。把宇宙人生的真相照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,确实没有动一个念头,像水一样平、清净,一点不染污,一点没有波动,实智!宇宙人生真相,清清楚楚明明白白。权智是什么?是对於一切众生,教导一切众生的,无量无边的善巧方便;这个地方讲「大变化」,你才有能力教化九法界一切众生,权实二智!现在时间到了。

  诸位同学,我们继续看下面经文,所持世界第十八层:

  【此上过佛刹微尘数世界,有世界名真珠华藏,佛号法界宝光明不可思议慧。】

  佛的名号有十个字,世界的名号不可思议。不知道这一段具足的经文是不是也有一句「纯一清净」?因为从佛的德号跟世界名号,很有这个意思。『真珠』是宝,『真珠华藏』,简单的讲就是宝藏。什么是宝?自性是宝。自性,能现;虚空法界刹土众生,所现。凡是与自性相应的,这才是真正的宝。「真珠」,我们晓得,一颗一颗的,很多!现在我们看到许多首饰店里头,真珠项炼,真珠穿起来做成花。过去真珠穿起来的宝冠,帽子,以前帝王皇后穿的有真珠穿的鞋子,真珠穿的衣服。我们从这些地方就明了,日常生活当中,起心动念、言语造作如果与性德相应,那就是「真珠华藏」。一个念头、一句话、一举手、一抬头与性德相应,就像一粒真珠。

  佛菩萨为一切众生讲经说法,字字珠玑,字字都像真珠一样,一句就是一串,要与性德相应;那个与性德相违背的,那就是烦恼。起心动念、言语造作无不是烦恼,那是罪业。这是世界名号里面的含义,在在启示我们要与性德相应,不能与烦恼相应。烦恼习气要断除,真珠华藏才能现前,真珠华藏是果。具体落实而言,什么是真珠珍宝?跟诸位说,十善是真珠,五戒是真珠,儒家教学的《弟子规》是真珠。每一个字,每一句,都是从性德里头流露出来的,我们要真学。

  今天中国有同修打电话给我,他们也都很用功在念佛。问我有没有话给大家讲?我就告诉他:最重要的是五戒十善,诵经念佛很好,很难得,五戒十善更重要。古大德教导我们持戒念佛。为什么要修五戒十善?取得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资格。《弥陀经》上讲得很好,西方极乐世界,那个地方皆是「诸上善人俱会一处」。我们要不善,佛号念得再多,经念得再多,心行不善,还是去不了。那个地方都是上善之人,我们心行不善,到那个地方,不是把人家和善的团体给搞乱了!阿弥陀佛有智慧,怎么肯接引一个捣乱的人,破坏团体的人到极乐世界来?不可能。我们诵经念佛跟阿弥陀佛有感应,阿弥陀佛来看看,你心行善不善?你要不善,慢慢等!虽有感应,佛不会来接你,这个道理一定要懂。

  我们断恶修善,断哪个恶?断十恶。身断杀、盗、淫;口要断妄语、两舌、恶口、绮语;意要断贪、瞋、痴。断恶!十恶反过来就是十善。身,不杀、不盗、不淫;口,不妄语、不两舌(两舌是挑拨是非)、不恶口(恶口是说话粗鲁)、不绮语(绮语是花言巧语欺骗众生);心里头不贪、不瞋、不痴,十善。断十恶,修十善,要把自己修成善人。不但要善,要把标准订到上善,什么是上善?《十善业道经》上讲的,我们的心善、思想善、行为善,不容毫分不善夹杂,那你就是上善,这样诵经念佛肯定往生。古德教我们持戒念佛意思在此地,不能疏忽,不能大意,机会千载难逢。佛在经上讲的「人身难得,佛法难闻」,开经偈上讲「百千万劫难遭遇」,彭际清居士说「无量劫来希有难逢的一日」。我们今天遇到了,何等的幸运!如果粗心大意,把这样好的机缘当面错过,遗憾不遗憾?我劝导大家绝对没有什么玄妙高深,没有;我劝大家是很浅显的,容易学习,希望我们要认真努力。

  佛的德号与世界名号相应。佛在此地教学的宗旨,就是名号『法界宝光明不可思议慧』。「法界宝光明」是权智,「不可思议慧」是实智,以究竟圆满的智慧来教化众生。不可思议,思是思惟,议是议论、言说,换句话说,不但说不出,连思想都达不到;不能说,不能想,这个心纯一清净。纯一清净心里头有思有想,就把你的纯一清净心破坏了,把真实智慧(就是自性本具般若智慧)变成了无明。「法界宝光明」,这是有思有议。有思有议不是佛又起了念头,又起心动念,不是的。佛是感应,众生有感,佛则有应。众生有思,佛用思来感;众生有议,佛就用议来应。众生有感,佛就有应,众生的感是有思有议,佛的应,无思无议,妙不可言!

  往往众生的感是从情识,而佛的应是法性,法尔如是。释迦牟尼佛为我们讲经三百余会,说法四十九年,佛在大乘经上说,他没有说一个字。真的,一点没错,一个字没说,说了四十九年。后人把它记录下来,有那么庞大的经卷,怎么说没说?真的没说。完全是应众生之感,从法性里面自然的流露,确确实实没说一个字。这个话懂的人不多。如果说释迦牟尼佛给我们讲了四十九年法,很辛苦,不容易,我们大家都鼓手赞成,很难得!随顺凡夫说,凡夫懂;要就如来境界上说,凡夫不懂,听起来就莫名其妙!所以诸佛如来、法身菩萨,包括大阿罗汉,应化在世间,我们从凡夫的话来说,他们的思想、见解、言语、动作都是「法界宝光明」。

  虽然做如是的示现,这个世间人识货的人不多。就像这些珠宝,鉴别珠宝,那个珠宝哪是真的、哪是假的,有能力鉴别的人不多。我们看到许多开珠宝行,做珠宝生意的,还常常被人欺骗,拿假的,误以为是真的。我们佛门里面也有一些很有福报的法师,收藏珠宝、古董,喜欢搞这些。我也见过两位。到晚年,他也觉悟了,看看自己身体不好,寿命也快到了,一生收藏这个东西,这怎么办?想一想,也很难得,捐献给国家,给国家的博物馆。国家博物馆接受之后,告诉他:法师,你收藏这些东西都是假的,不是真的。这个一盆凉水浇到头上,法师大失所望,原来一生被人骗了。毕竟法师不是开珠宝行业的,不是真正有鉴别能力。我们想一想,这世间人喜欢玩珠宝而被人欺骗的,我们想是大有人在。

  佛法里面讲的珠宝,不是这些物质,称性!心行称性,真的是宝。所以佛家讲宝有三大类,性德之宝,性德无量无边,可以把它分成三大类,这三大类就是觉、正、净,叫三宝。「觉」是佛宝,「正」是法宝,「净」是僧宝。所以我们常讲佛、法、僧三宝,这个说法说得很普遍,真正的意思很少人懂。所以社会上知识分子他不理解,他看你把佛法僧当作三宝,佛是什么?佛像,法是经书,僧是出家人。把这个当作珍宝,他们不同意,他们不能接受,说你们搞迷信,你们搞的是迷信崇拜。禅宗《六祖坛经》里面就讲得很明白,六祖讲三宝,就不说佛、法、僧,他讲觉、正、净。我学佛第一本看的经,那个时候还谈不上学佛,那就头一本看的经,因为还没有遇到章嘉大师,也没有遇到方先生,这都在前。看一本《坛经》,丁福保居士的笺注。我记得我是在度假的时候,有两个星期的时间,去看朋友。朋友家里的,他也不是信佛,他书架上书很多,我看到这一本线装书,看了很生欢喜,就拿来看。好像一个星期把它读完,连注解一起读完,我这个印象很深。

  他讲觉、正、净,讲皈依,皈依觉,皈依正,皈依净,然后加注解「佛者,觉也;法者,正也;僧者,净也」。这个说法听起来不迷信,觉正净叫三宝。到以后我学佛之后,才逐渐真的明白了,觉正净要从自性里面流出来的,叫三宝;如果不是从自性里头,那不叫三宝。所以我们这才恍然大悟,思想、见解、言语、造作与性德相应,这是宝,这三类;与性德不相应,是烦恼,那哪里是宝?不是属於烦恼障,就是属於所知障。这个德号里头最难的「不可思议慧」,这一句是最难懂。如果我们讲《般若经》上讲的权实二智,法界宝光明,权智;不可思议慧,实智。不可思议慧是自受用,法界宝光明是他受用。这个说法大家就比较容易理解。我们再看下面这一段,第十九层:

  【此上过佛刹微尘数世界,有世界名帝释须弥师子座,佛号胜力光。】

  这个世界的名号比较长,都从比喻上来说的。『帝释』是忉利天主,它的意思是能仁,所以帝释天在佛经从意思上的翻译,叫「能天主」,我们中国这样的翻法。实际上,因为中国人喜欢简单,意思对现代人来讲不太明显,应该怎么翻?要把它翻圆满,释,释迦,「释」是释迦,能仁;换句话说,仁慈的天主。帝释天王很慈悲,仁慈博爱,这是帝释天王。『须弥』,意思是妙高。『师子座』是诸佛如来说法的宝座。这个世界是佛菩萨说法的宝座。说些什么法?妙高的仁慈博爱,我这么一讲大家就很好懂。「帝释」的意思,仁慈博爱,「须弥」是妙高,妙高的仁慈博爱。在这个法座上宣言,这个法座就是世界。

  佛的德号『胜力光』,这三个字是从法上讲的。「胜」是殊胜,「力」是能力,「光」是智慧光明,这三个字是佛在这个世界教化众生。佛的名号代表此时此处教学的宗旨、纲领。这三个字实在就是三德秘藏,「光」是般若智慧,「力」是德能,「胜」是相好;我们常常讲佛果地上的大圆满。这个大圆满不外乎这三大类:智慧、德能、相好。《华严经》「出现品」给我们说,「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,但以妄想执著而不能证得」。佛在那里教化众生就是用这三个,智慧、德、相,光是智慧,力是德,胜是相。殊胜的相好,依正庄严,殊胜。「力」简单的讲,如来果地上十力。这常常讲的十力、四无畏、十八不共法,这都是如来果地上大德大能,德能,菩萨比不上的。

  我们晓得,如来世尊在此时此处教化众生所示现的,无量的智慧,无量的才艺,又有无量的福报,相好是福报。我们想想,这个世界众生亲近如来,肯定对佛仰慕到五体投地,心服口服,欢欢喜喜向佛学习,这一点我们要特别留意。为什么?我们发心做佛的弟子,希望也能够弘法利生,希望也能像祖师大德、诸菩萨一样的成绩。那你要没有这个形相,你如何摄受众生?智慧、德能、相好都要在这个身体,在这个面孔当中表现出来,这是真实的,不是假装的。凡是装模作样的,不会多久就被人拆穿了,拆穿之后,一文不值,这个道理我们不能不懂。

  所以我常常提醒同学们,形相太重要!诸佛菩萨给一切众生的形相,我们想想看,多么的美好,多么的殊胜。我们今天给这个世间,给社会大众是什么印象?我们的形相叫社会大众看到、接触到,对於佛法产生怀疑,对圣教发生误会。想想看,什么原因?我们的形相不如法,我们现的相,愚痴、无能、丑陋,你怎么能摄受众生?是没有错,我们到这个世间来,业报而来的,业力主宰的,确确实实是没有智慧,没有能力,没有相好庄严。但是,学佛之后要修!阿难尊者看到释迦牟尼佛,看到他这个智慧、德能、相好,他心里想这不是父母所生的。怎么来的?他修来的。所以阿难也要想像他大哥一样,这样发心出家。他发心出家是修这个形相,形相太好了。这就是「因地不真,果招迂曲」,遭摩登伽女之难。他是被释迦牟尼佛的形相接引入佛门的,我们不能不晓得。佛号简简单单三个字,意味深长,深广无际,我们要知道学习,特别要注重形相,要真正做佛菩萨的代表。再看最后一段:

  【此上过佛刹微尘数世界,有世界名无边宝普照。】

  这一段说得详细一点了。

  【其形四方。】

  这个世界的形状是个方形的,不是圆形的。

  【依华林海住。】

  这个『华林海』表法的,一定要晓得,依菩萨六度因华之林海而住。

  【普雨无边色摩尼王帝网而覆其上。】

  这是这个世界上空的庄严。

  【二十佛刹微尘数世界围绕。】

  这是第二十层佛刹,所以围绕的,周边围绕的世界有二十佛刹微尘数。

  【纯一清净。佛号遍照世间最胜音。】

  这一段我们还就名号来学习,每一段里头名号最重要了。『世界名无边宝普照』,我想长时间没有间断的在一起学习《华严经》,这样的名号一看就明了了。「无边宝」,这个「宝」是法宝,法宝不一定是经书。现在提起法宝,诸位都想起经书,你领悟这个范围非常窄小,所以你很难得佛法的受用。法是指什么?世出世间一切法,才真正叫无量无边!起个念头就是一法,一举头、一抬手都是一法。所以法是宇宙之间一切事、一切物、一切理、一切现象、一切因果总代名词;宇宙之间一切的一切都称之为法。法宝是什么意思?这一切法都与性德相应,那就是宝。如果与性德相违背,那就是无明、就是烦恼、就是习气、就是染污,就不叫做宝。这个世界是无量宝普照,普照不但是智慧,而且是包括德能、相好。一一法都与性德相应,所以光明普照,你想这个世界多美好!跟华藏、跟极乐真的没有两样,所以经文后面有「纯一清净」。

  再看佛的德号,『遍照世间最胜音』。「最胜音」,我们就晓得,佛在这个世界,就像释迦牟尼佛在我们这个世间一样,以音声作佛事,为大众讲经说法。听众了不起!听的人都能够信受奉行,都能够开解彻悟,入佛境界,所以那个世界的名字才叫无量宝普照。世界有这么好的名称,佛力加持!佛号这个「遍照」就是加持,遍照世间。佛的智慧,佛的德能,佛的相好,都从音声上显示出来,最胜音!由此可知,这个世界众生就像大乘经上常说的根熟众生。根熟的众生与这个世界有缘,与这个世界里头众生有缘,又与这尊佛有缘,他自然就来生。

  我们凡夫不可能去,为什么?没听说过这世界,阿赖耶识里头没印象。今天读《华严》才听说,有那么一点种子,所谓是「一历耳根,永为道种」。我们又看到这个文字,经文,也历眼根,也历耳根,阿赖耶里头有这个种子。但是这个种子跟阿弥陀佛极乐世界相比,那极乐世界这个种子殊胜,为什么?听得太多、念得太多、想得太多了,强者先牵,我们将来到哪一个佛世界去?肯定到极乐世界。极乐世界阿赖耶识的种子多,它有力量,先到极乐世界。那么无边宝普照世界,我们会不会去?肯定会去。为什么?结了缘,今天在这里念这个名号,念佛的名号就跟它结了缘。

  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,古大德常说,就是往生到一切诸佛刹土,《无量寿经》、《观经》、《弥陀经》上都说。极乐国的菩萨,下下品往生也是菩萨,不但是菩萨,我跟诸位介绍五经一论,我说得很明白,说得很肯定,都是普贤菩萨,极乐世界是普贤菩萨的法界。你看《无量寿经》第一句「咸共遵修普贤大士之德」,所以极乐世界是究竟圆满的华严世界。彭际清居士讲得一点都不错,《无量寿经》即是中本《华严》,《华严》就是大本《无量寿经》。所以生到极乐世界下下品往生的人,弥陀弟子。十方诸佛如来听说弥陀弟子,见到弥陀弟子,特别招待。为什么?所有一切的诸佛如来都尊敬阿弥陀佛,尊称他为「佛中之王,光中极尊」,弥陀弟子来了,他特别优待。所以你想到哪一尊佛世界,念头才一动,你的身体已经到了。上供诸佛,下供菩萨,听经闻法,这个日子多快乐!一定要去。现在时间到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