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 - 大方广佛华严经 - (第八四一卷)
大方广佛华严经  (第八四一卷)  2002/9/5  澳洲净宗学院  档名:12-017-0841

  诸位同学,请看「华藏世界品」,别辨二十层大刹,第一段跟诸位介绍出来了。

  每一段都有七桩事情,佛给我们介绍宇宙,宇宙的状况。这个七桩事情就是七句,第一个是把这个世界名称告诉我们,第二是讲这个世界的边际。第三个是说它的依住,佛在大乘经上常讲的大劫,成住坏空,它依什么而住?譬如说我们人,人在这个世间依什么而住?这大家都知道,依寿命而住。寿命长的在这个世间多住几年,寿命短的少住几年。寿命是业力;换句话说,要从根本上来说,六道众生是依业力而住世的,受报!这整个世界依什么而住,佛都给我们做了介绍。第四个是介绍这个世界的形状,这都是我们希望知道的。第五桩事情,这个世界上空,上空的状况。第六句是讲这个世界的眷属,就是它有多少星系,有多少星球环绕著它,这就像眷属一样。最后一条是介绍这个世界的佛陀的德号。所以总共有七桩事情,这是每一段都是这个例子。

  但是也有讲八桩事情,这个世界距离的远近,有时候也说。或者又加一桩事情,纯净。纯净就是说明那个世界是净土,没有六道,没有三途,纯是佛菩萨住的。如果没有纯净这个字样,那就像我们这个世界一样,凡圣同居土,有净有秽。这是先做一个简略的交代,下面这个文,叫流水文章。流水文章,我们念过就可以了,但是这个文很长,我们也得要用相当长的时间把它念完。

  前面我跟诸位报告过,就是每一段每个世界佛的名字,我会略略的介绍。因为佛菩萨的名号都是说我们自性的性德跟修德;性德是果,修德是因,修因证果,这是我们应当要注意、要学习的。请看经文,在我们这个小本子第十六册第八十六面第一行:

  【此上过佛刹微尘数世界。】

  这一句是讲距离,距离远近是以前面最下,就是「其最下方,有世界名最胜光遍照」,是以它为基础,从这个往上去。『过』,「过」是超过。『佛刹微尘数世界』,这个距离相当远。真的像我们现在讲的银河与银河当中的距离,是个很大的数字。

  【有世界名种种香莲华妙庄严。】

  这是世界的名称,你看有名称,它上面加了个距离。

  【以一切庄严具为际。】

  这是讲它的边际。

  【依宝莲华网而住。】

  你看到这个地方的『住』,它依什么而住。

  【其状犹如师子之座。】

  这是它的状况。

  【一切宝色珠帐云弥覆其上。】

  『覆』,就是这个世界上空它弥覆的是什么。

  【二佛刹微尘数世界周匝围绕。】

  所以它这个世界,整个华藏世界的形状,下面小,上面大,愈往上面愈大。我们看最下面是一佛刹微尘数世界围绕,到第二层就二佛刹微尘数世界围绕,到最高的第二十层,它有二十佛刹微尘数世界围绕,愈往上面愈大。它像个什么?宝塔的形状,倒立的宝塔,这么样的形状;也像个三角形,三角形那个三角的尖在下面,底在上面,愈往上去愈大。整个华藏世界的形状。末后:

  【佛号师子光胜照。】

  这是我们要介绍的,这一尊佛的德号,『师子光胜照』。名号虽然只有五个字,它里面含义很丰富。头一个是「师子」,师子是比喻,比喻佛的威德。所以佛说法,经里面常常把他比作师子吼。在畜生道里头我们常常见到的兽类,兽类的种类繁多,以狮子的威德最为雄猛。狮子一吼,很多小的兽类听到狮子吼腿都软了,都走不动了。

  佛常常用这个来做比喻,如来说法,所说的是称性。把这个世间所有一切邪知邪见(在佛法里面称之为外道,外道是心外求法),这些人他们的学说、言论,佛都把他们压倒,所以比喻就像狮子吼一样。佛具有无碍的辩才,这个世间,不要说人间,包括天上,九法界众生,包括了声闻缘觉菩萨,大家要在一起辩论,谁都不是如来的对手,比喻做狮子。由此可知,这是说明如来果地上具足了圆满的智慧、圆满的德能、圆满的相好,像狮子一样的雄猛,威德显著。

  这完全是性德自自然然的流露,决定没有丝毫贡高我慢的习气。尤其佛说得好「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」,你看看佛的心态,对一切众生平等平等。平等里面表现著谦虚卑下,圣人都是这个态度;佛如是,在中国孔老夫子也如是。孔老夫子在日常生活当中,对每一个人,贫富贵贱,都那么样的谦虚,都那样的尊重别人;这真平等,不是傲慢,不是轻视别人。为什么?为什么这样大德的人,他那么谦虚?他明理,他了解事实真相。孔老夫子了解人性本善,你说该不该尊敬?他的不善,不善不是他的本性,是他染上了不良的习惯,不是他本性;他本性是至善的,真善的,夫子尊敬。

  释迦牟尼佛说「一切众生皆有佛性」。佛性里面所含藏的,就是圆满的智慧、德能、相好,一切众生各个具足,怎么能不尊敬?尤其佛在经上常讲「十方三世佛」,这句话把所有一切有情众生包括尽了。三世是过去世、现在世、未来世。过去修行,过去已经成佛,现在修行,现在已经成佛,还有没有成佛的,正在修行。那未来佛是什么人?未来佛就是现在一切众生,他还没有想起来要学佛。但是他有佛性,他阿赖耶识里有佛的种子;换句话说,他肯定将来会作佛。

  成了佛之后,我们在大乘经上常常读到,佛没有大小,佛没有高下,佛没有先后。佛在经上做比喻,好比江河里面的水流入大海之后,那个水就平等了。你不能说这是新的海水,那是旧的海水;这是前面的海水,那是后面的海水;这是这个江里水,那是那个河里水,没有,融成一片。性,性就是圆融的,所以只要见性,一切都圆融,一切分别都没有;妄想分别执著统统没有,圆融!融成一体,跟虚空法界刹土众生融成了一片,这个不可思议。这种境界不是凡夫境界,我们凡夫怎么想也想不透,也想不出它的相状。

  所以佛常讲,这桩事情「唯证方知」。你一定要亲证,怎么个证法?你把妄想分别执著真正放下,恢复到自性清净心。这个话说起来容易,做起来可不是容易事情。佛有善巧方便帮助我们,这就是佛跟我们说了许许多多的法门,许许多多的经论。贵在善学,你要会学,你不会学就没有法子。你如果要会学的话,你就学成功。会学,那是善根福德因缘的成就!

  放弃自己的成见,放弃自己的分别执著,随顺经论的教诲。这个样子常年累月,锲而不舍,根性利的三、五年的时间功夫得力了;十年、八年的时间,他能契入境界,这个我们讲上根。中下根性的人,天天薰习,十年,功夫应该得力;二、三十年,我相信他很可能契入境界。这个契入就是清凉大师在这个经里头讲的「信、解、行、证」;契入是证,证得。到这个时候真的叫身心安稳,得大自在。身心世界一切放下,他怎么不自在!

  这个身还在世间,没入般涅盘。在世间干什么?为一切众生服务。怎么个服务法?为一切众生做好样子。这个好样子,哪些是好样子?不一定,看现前社会众生,看此地社会大众。譬如说我们今天住在图文巴,我们看图文巴这个社会;我们住在澳洲,看澳洲这个社会。如果他们的思想、见解、言行违背了性德,那我要做随顺性德的样子来给他们看。没别的事情,天天表演,佛菩萨讲「游戏神通」!什么事都没有,什么念头都没有,心,空的!纯净、纯善。

  跟一切众生接触,言谈,一举一动,一言一笑,都是启发人,都是以最真诚的心来关爱别人;关心、爱护,帮助他觉悟,帮助他回头。回头从哪里回?从错误回过头来,依正觉;从不善回过头来,依纯善;从不净回过头来,依纯净。觉悟的人一定要做样子给众生看,帮助大家回头,消除大众的共业,那就是消灾免难!灾难的因是众生不善的共业。我们现在帮助众生断恶修善,帮助众生消恶业,长善业。这个东西要在因上下功夫,果上的灾难自自然然就消了,无形当中就消失了。这是诸佛菩萨、觉悟的人在世间干的事情。

  再告诉同学们,没有一桩事情是为自己,全是为众生,他怎么不快乐!他怎么不自在!所以顺境也好,逆境也好,善缘也好,恶缘也好,他肯定是以「真诚、清净、平等、正觉、慈悲」来相待。表现在外面的决定是「看破、放下、自在、随缘」。「念佛」就是念觉、念正、念净,觉正净是佛!念戒念定念慧,戒定慧是佛!念纯净纯善,纯净纯善是佛!这是般若智光。

  「胜」是殊胜。「胜」里头就有德、有相,大德大能,无边的相好。上面几个字完全讲佛陀自分,后面一个「照」,利生;以他的智慧,以他的德能,以他的相好,普照大地一切众生。由此可知,自性本具的智慧德相不是自己受用,是给大地一切众生受用,这就是广施,广大的布施供养。智慧、德能、相好是宝,无比殊胜的宝藏,修广大供养。佛的德号,我们要学。再看底下第三层,二十层,这个第三层:

  【此上过佛刹微尘数世界。】

  注意前面讲『佛刹微尘数世界』的时候是距离。距离大概每一层大致上是相等,都是「佛刹微尘数世界」,大致上是这样的。

  【有世界名一切宝庄严普照光。以香风轮为际。】

  这是它的边际。

  【依种种宝华璎珞住。】

  这说它的住。

  【其形。】

  这是形状。

  【八隅。】

  是八角的,像八角亭一样,它不是个圆形的。

  【妙光摩尼日轮云而覆其上。】

  这是讲它的上空,它上空是光明云,很难得,你看:

  【三佛刹微尘数世界周匝围绕。】

  它比前面又多一层微尘数佛刹。

  【佛号净光智胜幢。】

  这是说『一切宝庄严普照光』世界,在那个地方主持教化的这一位佛陀,德号叫『净光智胜幢』,「净」是清净,「光」是光明。在我们总结佛陀教我们的纲领,菩提心里头我们讲的「真诚、清净」,这个净是清净;「平等、正觉」,光是正觉。清净心起作用就是「光智」,光是表的根本智,下面这个智是代表后得智,就是我们常讲的善巧方便。善巧方便是根本智的起用,有体、有用;光是体,再加上个净,「净光」是体;「智胜幢」都是讲用,表现在日常生活当中。

  所以诸佛菩萨过的是什么日子?是清净智慧的生活。过清净智慧的生活,他自在、他幸福、他美满。我们常讲他心里头没有忧虑,没有牵挂,没有烦恼,没有妄想,没有分别,没有执著。像经上讲的「远离颠倒梦想」。颠倒梦想是妄想分别,他没有,他心清净;在一切时一切处,他都这么清净。顺境逆境,善缘恶缘,他丝毫都不受影响,永远是清净光明,永远是慈悲教诲。这个教诲就是他做出榜样来给人看。

  释迦牟尼佛当年在世,他所做的榜样我们要记住,我们要学就得在这方面学。你看佛心多清净,真的身心世界一切放下。我们今天应该怎么学?也要像世尊一样放下!放下,我们这都有,我们有道场,还有这么多住众,还有这么多初学的人。对,是照顾他们的。他们初学,就好像一个家庭,儿女很多都没有成年,都是孩童。做父母的每天照顾这些儿童,帮助他们,所有一切必须设施是为了他们做的,不是为自己享受。这个父母真正是慈父慈母,中国人讲严父慈母。

  佛菩萨示现在这个世间,跟父母照顾孩童没有两样,点点滴滴为众生不是为自己。自己心里头一尘不染,一丝毫不执著,你说这个心多清净!什么都不计较,一切都随缘。只要不犯大的过失,没有一样不好,样样都好。大的偏差错误把你扭转一下,小错误没有大碍,可以了。为什么?小小错误都来纠正,这大众烦:你怎么这么麻烦?欢喜心生不起来。所以只要没有大过失,小错,睁个眼闭个眼,不要去计较。方向、目标正确,这就好。

  像我们这个学院,最近有人从国外传的讯息来,说我们有些做法不如法。我们听了当然要反省,我们有没有做错?没有做错。为什么会有这些言论?那是谣言,那是误会,我们听了笑笑而已。误会帮我们消业障,好事情,不是坏事情。

  往年我在新加坡,李木源居士办培训班,他是培训班的主任。他是校长,我是教员,这个大家都知道。我在培训班只上课,不管学生,管学生是他的事情,招学生也是他的事情。我跟这些学生没有关系,都不认识,到新加坡见面才认识,那是李居士找来的。学生听话能接受,我一定认真负责教导他们。如果他们有成见,有意见,不能接受我所教的这些方法,我也随顺,我不勉强。

  所以第一届、第二届、第三届,不错,我们发毕业证书。第四届就有问题,里面有少数不能接受传统的教学方法。他们的成见很深,我们就随顺。到最后怎么样?不发毕业证书,所以第四届没有毕业证书。我绝对不会得罪人。

  学佛,我常常讲学佛人持戒是第一!持戒是什么?守法!决定遵守佛陀的教诫,决定遵守国家的法律规章,我们要做一个好样子给社会大众看。现在社会大众很多不守法,我们常常听到,走法律的漏洞。学佛的人不应该!有这个念头,这个念头就是妄想。妄想障碍你的自性,障碍你的般若智慧,这个东西怎么能有?

  佛教导我们,基本法是五戒十善。五戒十善里头都有不妄语、不两舌、不恶口、不绮语;《无量寿经》上教给我们「善护口业」。我们连这一点都做不到,你还会有什么成就?诸位要晓得,智慧从哪里来的?福德从哪里来的?从持戒而来的,从修定而来。你要不持戒,你要不修定,你哪里来的福德?哪里来的智慧?德是清净心,慧是般若智光,起作用是广利众生,就是为社会大众做好样子。社会大众不守法,我们守法,决定不可以做投机取巧之事。

  我们的学院,我听许居士告诉我,我们的教室大概在年底可以落成。教室落成之后,我们招不招生?第一届不招生。第一届多长的时间?九年。我这个九年不收学生。九年培训家里面的人!这些人过去跟韩馆长出家的,在华藏图书馆住过的。韩馆长往生了,我带著大家,你们喜欢跟我的,我负责协助你们,成就你们的学业、道业。所以这九年的时间,你们认真努力,至少要通一部经。

  我这个「通」的标准不高,你要把这一部经得有相当程度的理解、契入。你能背,不能背的要念得很熟,这是我的要求。能讲,能行,你要做到。否则的话,你讲经劝别人做,自己做不到,这是假的,这就叫自欺欺人;自欺欺人就犯了戒!我们最低的要求,说到要做到;比古人已经差了一截,古人是做到而后说到。我们现在要求同学的是说到之后你要做到。

  你学哪一部经论,你就用这一部经论来塑造自己的形象,你就是这个法门的代表,成功了。希望大家能在九年的时间把成绩拿出来给我们看看;这个成绩是你说到、做到。所以学院郑重宣布不对外招生。对外招生是第二届,我第一届培训的人就是往后学院里面的老师。他们不但能够教导这些经论,而且本身做出模范,能说、能行;而不是说能说不能行,我们要求能说能行。同学们在一起互相勉励。

  布里斯本净宗学会,我也跟那一边的干部同修们说过,我们还是要遵循祖师大德的教训。古人常讲:不听老人言,吃亏在眼前。这句话我们耳熟,我们也很能讲,可是往往疏忽掉了。这一疏忽就出乱子,就背因果,就带来了很多的困难。印祖是我们近代的一位祖师大德,距离我们不远,才半个世纪。他老人家所教的当然最适合现代佛法的发展。他怎么说?

  一个道场住众最好不要超过二十个人,志同道合在一起薰修。小道场,人少是非少。而且这个小道场不化缘,不募捐,不做法会,不做经忏佛事,老老实实认真修行。那你要问,那日子怎么过?生活,钱财从哪里来?不要去管它,老实念佛,佛菩萨护持。自古以来还没有听说哪一个真正修行人饿死了,冻死了,没有听说过。何况今天全世界佛教徒那么多,听说这个道场有十几、二十几个人真正修行,谁不护持?

  真的没有护持,自己要有决心,念佛求往生。没有这样的决心,你就没有办法学道,你就没有办法成就,要有真正的决心。真的没得吃、没得穿了,没有人护持了,《弥陀经》上说,若一日,若二日,若三日到若七日,就往生了,到极乐世界去了,岂不是更好吗?何必要贪生怕死?何必要苦苦的赖在这个世间?错了。所以真的身心世界一切放下,於人无争,於世无求,一心向道,没有不成就的。好,现在时间到了。

  诸位同学,我们接著看二十层大刹,第四层,二十层大刹。

  【此上过佛刹微尘数世界。】

  这个距离都是差不多的。

  【有世界名种种光明华庄严。】

  这是世界的名称。

  【以一切宝王为际。】

  这是它的边际。

  【依众色金刚尸罗幢海住。】

  这是它的依住。

  【其状犹如摩尼莲华。】

  这是说这个世界,这个世界就是很大的一个星系,它的形状像『摩尼莲华』。

  【以金刚摩尼宝光云而覆其上。】

  这是它的上空。

  【四佛刹微尘数世界周匝围绕。】

  它的围绕比上面又加了一佛刹微尘数。这个地方要注意的:

  【纯一清净。】

  说明这是净土,这个里头没有六道,没有三途,纯净土,像极乐世界一样。

  【佛号金刚光明无量精进力善出现。】

  佛的名号比较长,当然含的意思,我们一般讲比较上圆满。其实这每一个世界都是一个大世界,都是不可思议。我们娑婆世界在第十三层,娑婆世界的教主毗卢遮那,像每一层的世界,毗卢遮那是法身佛。我们从这个地方就能想像得到,这里讲的二十层大世界,每一个世界里面的佛统统都讲的是法身佛。像前面第三层「一切宝庄严普照光世界」,它的佛的德号「净光智胜幢」,就是法身佛的德号。法身遍一切处,他的净遍一切处,他的光遍一切处,他的智遍一切处,他的殊胜高显(幢是高显)遍一切处,这个意思不能不知道。

  佛的德是圆满的,说佛的德号,只是举一个例子来讲。佛佛道同,佛佛平等,没有高下。佛的德能是圆满的,所以所有一切佛的德号就是一佛的德号。性德,完全讲的是自性,性德;菩萨的名号是表修德。性修不二,这个总得要清楚、要明了。为什么?我们才真正能离一切妄想分别执著。事上有差别,理上没有差别;相上有差别,性上没有差别,这是给你说方便说,你好懂,你会点头,你会接受。要给你讲真话,理上没有差别,事上也没有差别;性上没有差别,相上也没有差别。你能够入这个境界,叫入佛境界,《法华经》上讲「入佛知见」。你才真正证得「清净平等觉」,你才真正证得大圆满。

  所以什么时候我们见相而不著相,即相离相,离即同时,离即不二,那就行了,问题解决了。佛说法非常善巧,我们要细心去体会。现在我们看这个「纯一净土」,这个很难得。

  『佛号金刚』,「金刚」是比喻坚固,『光明』是般若智慧。『无量精进力』,这是勇猛精进。『善出现』,「出现」就是在十法界示现,「善」字妙!诸佛如来、法身菩萨有,我们凡夫没有。为什么?凡夫出现在这个世间,业力来的,这就不善。你想不来也不行,你想不走也不行,完全受业力支配,你一点自由都没有。

  世间人,这中国人常讲「生死有命,富贵由天」,这都是说明无可奈何。你的一生都注定了,一丝毫动弹不得,这叫业报,这就是不善。诸佛菩萨示现在这个世间,来去自由,非有非无,他得大自在。他一丝毫拘束都没有,一丝毫染著都没有,那叫做善。在染不染,在邪不邪,在迷不迷,能够跟迷邪染的众生和光同尘。跟他们生活在一起,表面上装著好像也是迷邪染,实际上他是觉正净,这叫善!

  我们看佛陀的德号,「金刚光明」就是金刚般若。《金刚般若波罗蜜经》,在中国可以说自古以来流通得最广。不学佛的念书人很少说在一生当中没有看过《金刚经》的,很少;不学佛的读书人都念。要用现代的话来说,我们讲知名度,佛经在中国人心目当中,知名度排在第一的就是《金刚般若波罗蜜经》;佛名排第一的,阿弥陀佛;菩萨名排第一的,观世音菩萨。真的所谓是「家家观世音,户户弥陀佛」。有很多人不知道释迦牟尼佛,但是没有不知道阿弥陀佛的。有很多人不知道大势至菩萨,不知道文殊、普贤,但是没有不知道观世音菩萨的。

  《金刚般若》排名第一,有它的道理。当然这个里头的因缘是离不开六祖惠能大师。他们师徒两个人,五祖忍和尚,六祖惠能,这两位大师极力提倡,这一部经的知名度就排名第一了。确实好,言简意赅,这经不长,只有五千多字,真实智慧!

  《金刚经》教导我们的,从哪里入般若之门?从离相,「无我相,无人相,无众生相,无寿者相」,从这儿入门。「应无所住,而生其心」,应无所住就是不住相,不住四相、不住六尘、不住六识。真正能够明了「凡所有相,皆是虚妄」,「一切有为法,如梦幻泡影」,真正通达,真正契入;这是明心见性,法身菩萨们的境界。而生其心,生什么心?生大慈悲心,生无条件、无希求教化众生的心;为众生做榜样、做模范、做典型的心。自自在在在九法界表演,一场接一场,不疲不厌。只有一个很单纯的目标,希望众生看到、听到、接触到了,省悟过来,目的在此地。除这个目的之外,什么目的也没有,这是「金刚光明」。

  「无量精进力」,佛在果地上还示现,你就说,他示现是给我们看的。我在前面也曾经跟诸位报告过,菩萨无量精进有一个目的,希求无上菩提。证到无上菩提之后,无量精进力没有退转。自己目的已经达到,为什么还要搞无量精进?为度菩萨,为度众生,作斯示现!老师不精进、不努力,叫学生精进努力,学生不服,学生不相信。特别是在现前这个社会,世风日下,真的到日下,一天不如一天。一年不如一年,现在是非常明显,社会风气一年不如一年。如果你能够用微密细心去观察,真的是一天不如一天。可怕!可悲!

  我们做佛的学生,不能说完全觉悟,我们有少分觉悟;多分不敢讲,少分是真有。这少分觉悟保证自己在这个社会不被污染,不会退转。这个能力有了,能保得住自己。更进一步的要效法佛陀,给社会大众做个好样子。今天的社会大众不知道孝顺父母,我们要表现孝顺父母。就像演戏一样,我们要演得很逼真,演出来给人看。决不是装模作样的,从内心里发出来,你才能感人。

  舞台上的演员,我想中国外国都没有两样,第一流的演员为什么得到那么多观众的赞叹?他在表演的时候,他的心、情契入剧本,把这个戏演活了,感动人。佛菩萨示现在这个世间是一流的演员,超级的演员。我们看看今天这个世界是什么世界,伦理没有了,我们要表演,要做出来。道德没有了,我们这个身体要表现出道德。

  现在人不知道父母之恩,不知道老师的恩,不知道国家的恩,不知道众生之恩;知恩才知道报恩。现在人为什么忘恩负义?不知道恩!他怎么懂得报恩?我们要做出知恩报恩的好榜样,教化众生。现在人不知道仁义,我们要做出有仁有义,仁是爱人,尊敬人,关怀人,爱护人,帮助人,仁!义是义气,道义,我们要做到。处事待人接物做到我们应该做到的分寸,这就叫义。义就是你做到恰到好处,你应该做的、应该尽的,你都做到了,都尽到了。

  人不能够没有伦常,不能够没有道德。今天社会缺少这个,没人教!我们懂得了、明白了,我一个人懂得,我一个人要做,做的虽然辛苦,辛苦也要做。

  《大乘无量寿经》的会集本,不容易!夏莲居老居士的会集,那个时候认识的人还不少,但是经过战乱,当时这些大德逐渐凋零。在动乱的社会里头,没有人留意这一部经。非常难得在台湾还有一个李炳南老居士,这个本子终於传到李老师的手上,李老师一看,欢喜赞叹。他在台中法华寺讲一遍,亲笔眉注。那个时候他不到七十岁。

  以后这个本子交给我,我看到非常非常欢喜,尤其是看到他的注解,很清楚、很明了,我就能讲。我很想就到处宣扬这个经典,他当时制止了,他说现在还不行,因缘没有成熟,你太嫩了,再过几年。所以我才把这个经放下,改讲《楞严经》。一直到他老人家往生了,我就又想起这桩事情,把他眉注的本子影印一万册流通,作为纪念老师。这个本子,尤其这个眉注,很多人看到都生欢喜心,来找我讲,我这才开讲。

  第一次宣讲,在美国。录音带,那个时候还没有录影,有录音,录音带流传到台湾,台湾的同修生欢喜心,也找我讲;以后找我讲的人就很多。所以这个经先后讲了十一遍,在新加坡讲了两遍,很不可思议!显示出「无量精进」。

  「出现」,这里面的内容非常非常之广。出现时,天天出现,时时出现,念念出现,刹那刹那出现,要善!觉悟就善,不觉就不善,想装善也装不像。不觉是决定不能成就,一定要觉悟。要觉悟,像我们中下根性的人,从哪里觉悟?决定不能离开经教。自己一定要肯定佛是大觉、究竟圆满觉,我要跟他。他在哪里?经本就是。

  经本不要执著,你要执著你就不会觉。《金刚经》上告诉我们「法尚应舍,何况非法」,那个法就是指的经本。经本都不执著,这个世间法还有什么好执著的?经本要不要?要,不要怎么行?现在是我们根本的依靠,我们不能不要。要,而不执著,这就对了,这就善了。

  夏莲居老居士《无量寿经》的会集本,出现!民国初年,二十几年,他在会集的,花了十年的时间,定本。实际上都是示现,他真的需要搞十年时间吗?做给我们看的,让我们生起信心。这样的人是佛菩萨再来的,不是普通人。他来就是干这桩事情的,他不是为别的事情来的。世尊末法往后还有九千年,九千年苦难众生凭什么得度,就要凭这个会集本。

  最近有少数人反对这个会集本,这个我说过好几遍,其实他不是反对会集本,是反对净空这个人而来的。我提倡哪个本子,他就反对哪个本子。可是会集本肯定如夏老所说,会流通全世界,利益末法九千年的众生。正法永远就是正法,善根福德深厚的人得度!

  在这个末法时期,确确实实法弱魔强。真正希望在这一生当中修行证果,你要听印光大师的话,依靠他老人家的指示去干。他老人家教导我们,道场不要太大,住众不要太多。他老人家的建议,住众最好不要超过二十个人。见解相同,修学的行门相同,大家在一起共住,认真努力,有个小念佛堂。能不能成就完全看你有没有精进。果然你有「无量精进力」,那就恭喜你,你这一生决定成就。

  念佛堂里面修行的方法,我觉得谛闲老法师教他那个锅漏匠的徒弟那个方法好!非常值得我们学习。一句佛号念到底,一个妄念都没有,真正放下。念累了休息,休息好了赶紧接著念,不分昼夜。这个念佛的好处是什么?没有压力。二十个人在一起共修,统一、一致的只有佛号,念佛号的声调,念佛号的速度是一致的。其他,你经行念佛,我们常讲绕佛;你止静念佛,你很安详坐在那个地方念佛;或者你拜佛,各随各的便!

  所以早年在美国我们有几个道场,我都把念佛堂划成三个区域,经行绕佛的这个区域,当中拜佛的区域,两旁边靠墙壁排几个蒲团,止静的区域。止静的时候面向墙壁,面壁,绕佛的人不干扰你。止静念佛,心里面念,口不出声;拜佛的时候也是心里面念佛,口不出声;绕佛的人要出声念。念佛堂里头以绕佛为主!绕累了,才可以稍稍休息一下,坐在那里默念。稍稍休息好了,赶紧起来再绕佛。这个方法是德云比丘传给善财的,《华严经》第一参。在《四十华严》里讲吉祥云比丘。

  自己一个人家里有个小佛堂,也要这样念法。念得很疲劳了,你就到床铺上睡觉,睡好之后马上起来念佛,不分昼夜。哪有不成功的道理!思虑要少,你要放下。你为什么心思那么多?是因为你放不下,你功夫不得力。尽可能的把它放下!

  唐朝庞蕴居士,六祖能大师在《坛经》里面给他们授记,菩萨再来,来示现的。他怎么教我们?这是在家居士,是一个颇有财富的佛弟子。他把他家里的财产装在一条大船上,把船划到江心,长江的当中,砸个洞沈下去,不要了,没有牵挂了。就有许多人看到他这个做法,跟他讲:庞先生,你那么多的财产,你不要了,你去捐助给穷人,做一点好事,那不好吗?他留下一句话,「好事不如无事」。

  世出世间第一等好事是无事,无事是第一等的好事,谁懂得?觉悟的人懂得,佛菩萨懂得,凡夫不懂。哪一天我们真正体会到,身心世界一切放下,什么事都没有了。真精进,精进波罗蜜圆满的相!庞居士给我们表演。几个人看得出来?看出来的人一定效法他,一定向他学习。还有丝毫放不下的,不是真精进。

  所以我们细心观察,诸佛菩萨种种出现,确确实实都在为一切众生做表演。正是经上所说的「受持读诵,为人演说」,演是表演,做出来给人看。别人看了有疑惑向你请教,你再给他说明,他就觉悟、就醒过来了。再看下面第五段:

  【此上过佛刹微尘数世界。】

  这是距离。

  【有世界名普放妙华光。】

  这是世界的名称。

  【以一切宝铃庄严网为际。】

  是它的界限、边际。

  【依一切树林庄严宝轮网海住。】

  这一句是讲它的依住。

  【其形普方而多有隅角。】

  它的形状像方的,它不是正方,它还有很多的棱角,大致上是个方形。

  【梵音摩尼王云以覆其上。】

  这是它的上空所弥覆的庄严。

  【五佛刹微尘数世界周匝围绕。】

  这个地方我们注意到,是围绕它的世界(世界就是我们讲的星系)愈来愈多。

  【佛号香光喜力海。】

  这一尊佛陀的德号,『香光』,与净土有很密切的关系。如果我们看到寺院它的名称要用一个香光寺,我们就晓得这是净土道场。大殿上如果我们看到匾额「香光庄严」,这一定是修弥陀净土的。

  「香」是戒香,是定香,是慧香。我们唱香赞,就常常听到戒定真香。由此可知,我们在佛菩萨形像面前,燃一支香,这个诸位要记住,好香燃一支,不要燃很多。尤其是现代在家同修居住的房舍多半是公寓式的,面积不是很大,房子、房屋不是很高。如果烧的香太多,造成空气的污染。你一个人拜佛,你一家人都讨厌,你的家就不和,这个对六和敬是相违背的。所以你烧一支香,烧一支好香,大家闻了都很欢喜,不会造成染污。这一支香是表法的,必须懂得这个道理。

  香表信。今天这个社会,人与人之间确实有信心危机,彼此不相信。夫妻没有信心,父子没有信心,各人有各人隐暪的。最明显的,财务!我们看到很多人,甚至於很多事业很成功的人,先生的财产太太不知道,太太的财产先生不知道,各人有各人的隐私权。这哪里像一家人!朋友之间彼此往来也有隐暪,这哪里像知交!古人这个朋友志同道合,跟兄弟姐妹一样。但是今天兄弟姐妹也互相隐暪,不信任。人与人之间信心丧失,这麻烦大。做人的根本道理,伦常,五常里头仁、义、礼、智、信。人要没有信,古时候圣人讲的,你跟禽兽有什么分别?甚至於禽兽里面都有很多守信的。

  我在前天,在我的院子里头看到一只鸟,这只鸟原来是有配偶,一对的。那个配偶死了,我看到这只鸟伤心,围著死的这只鸟。死的这只鸟我们把它埋葬,它守著这个坟墓不走,它也不吃,它也不喝,呆呆的守在那里。守到两天,我不知道今天它还是不是守在那里,有情有义!人要没有情义,连畜生都不如。它在那里悲哀、在那里悼念,我们看了很感动。

  我们今天在此地看佛的德号「香光喜力海」,「喜」是慈悲,「海」是比喻深广。这个德号教化众生的,戒定真香,五分法身香,权实二智,大喜大舍来教化一切众生,做一切众生的好样子。好,今天时间到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