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方广佛华严经 (第八一一卷) 2002/8/5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档名:12-017-0811
诸位同学,请看「海间香河」偈颂第五首:
【河中出生诸妙宝,悉放光明色炽然,其光布影成台座,华盖珠璎皆具足。】
清凉大师在注解里面告诉我们,四、五、六这三首偈都是「颂旋澓出影」。在前面把「旋澓」的意思跟诸位说过了,这个一定要记住,旋澓就是表不断的重复。无论是学佛法或者是世间法,如果不能够反覆的学习,我们一般人讲的印象不深刻,容易忘记。特别是殊胜的大法,这个大法往往都是一切法的纲要,必须要熟记才能真正得受用;要熟记就一定要反覆去读诵,常常温习。
学习的时间不能够不重视。在一般来说,在一生当中学习的期间是少年,这是一生当中学习的时间。所以你看中国古时候,古时候说实在的话,无论在哪一方面都比现代人想得周详。古人的心比现在人要细密,心地清净,他想得很深、想得很远,正面的多,负面的少,跟现在人确实不一样;有智慧,有福德。在一生学习当中,这个学习的时间,聪明的儿童(佛法讲善根深厚的、根利的)五、六岁开始;也有四岁,那很少。最晚的,这是比较迟钝,最晚的七岁一定上学了。所以儿童教育是从五、六、七岁这个时间开始。学业完成呢?二十岁之前完成。根性钝一点的,有的时候会延长到三十岁。这是一般讲的学习的时间。三十岁以上就难了,四十以上不能学了,你的学习期间过去了。
李老师早年在台中讲经教学,学讲经的、学讲演的,李老师的年龄限制在四十岁,四十以上不能学了,他不教了。老师的医道好,我们非常敬仰。我认识他的时候三十一、二岁,我就很想跟老师学医道,老师摇摇头:你学习的年龄过了。如果你是二十岁我教你,三十以上这一门东西不能学了。劝我学经,学经教这个还行。四十以后,学什么东西都难了。可是我们经学班的同学,一般年龄都是三十以下,二十到三十岁大概占三分之二;少数年岁大一点,三十到四十岁,像我在这个班上的年龄,不多;超过四十岁的有三、四个人;年龄最大的林看治居士,六十岁,老师也教她。什么原因?我们看出来了,好学。林看治居士把自己看作是幼稚园的小学生,拿著经本,她认识的字不多,遇到人就问:这个字怎么念?时时刻刻跟人学,难得!
学小部经,老师在《阿含》里面选,在《大藏经》经集部里面选,所选的经文都不长,最长的决定不会超过两千字。几次讲完?标准的是五次,一次四十五分钟。他是两个人一同学一部经,一个讲普通话,一个讲闽南话,好像是翻译,实际上两个人学的是一门功课,这个是两种语言都照顾到。老师还有一个很深的意思,让林看治参加这个班,对我们是很大的鼓励。六十岁了,孙子都在小学当教员了,她还在经学班学经。由於她的勤奋、认真、努力,她学成功了。这个人心地好,很慈悲,法缘殊胜,经学班同学哪一个在法缘比不上她,她的听众多!一部经学会了,在台湾,北面到新竹,南面到鹿港,十几个地方请她讲经,都欢喜听她的。这是破格的一个例子。有她这样的精神,有她这样的谦虚、好学,还有补救;当然学大部经她就没有这个能力了,仅限於小部,与初学的同学们结法缘。这是讲一生当中你学习的年龄是在三十岁之前,顶多到四十岁。
一年的时间?中国古老的谚语所谓「一年之计在於春」,春、秋是读书的季节。人在四季为大自然环境所感,学习的科目不一样。春天学什么?要跟春天气象相合,古人在春天学诗。秋天学什么?秋天学经史。换句话说,理论的部分是在秋天,文艺的部分在春天。这是讲一年什么时候学什么东西。一天什么时候学东西恰当?上午。所以你看学校排课,主要的课程一定排在上午,下午多半是音乐、体育、美术这一类的课程,就是副科;主科一定在上午。佛法尤其重视在清晨,「一日之计在於晨」。所以你一定要懂得时节因缘,你要去学习什么东西。
现代人们的生活,从农业时代转变为今天工商业的时代,尤其是最近这一个世纪,转变为高科技的时代,这个演变影响人们的心理与生理。工作量增加了,运动的时间相对的减少,精神生活感受到压力,所以现代人有许许多多精神跟生理上的疾病。古时候没有;相对的,现代社会上许许多多的灾变,古时候也没有,确确实实是「一切法从心想生」。我们都要明了、要知道如何学习,成就自己德行、学问、智慧、能力,来帮助这个世间苦难众生。自己解脱才能帮助别人,这些首先要懂得。
在现代这个时代,我们自己要想想,自己的年龄、自己的身分、自己的行业、自己的生活方式,这多方面你都要去考虑到,然后选择一个适当的科目,好好的用功努力,能成就。这个成就就在反覆不断的重复,世尊弟子当中的周利盘陀伽是我们最好的模范,天天干。我在讲席当中常常劝大家学习,诸位要能听清楚,不可以盲目。我讲经的对象是广大的群众,不是对某个人,各个人善根福德因缘不相同;换句话说,你所学习的科目不可能是一样的。在今天这个时代,人多,科目多,社会上重视的是专家,不是通家。你要是「我样样都通,样样都懂」,社会上没有人用你。为什么?虽然你样样懂,你不精!通家是什么人?是大福德之人。他不需要专精一样,他要广学多闻,样样都懂得一点。大福德之人,他是领导人,在一个学校里面他做校长,校长要通家,他这个学校多少院系他都要懂,他不必要精,他去找专家替他来教学。你是文学专家,请你当文学院院长;你是物理专家,请你当理工学院院长;你是医学专家,请你当医学院院长,专家。他用专家。
我们要问,如果我们广学多闻,有没有那么大的福德当领导人?自己对自己要清楚,要有自知之明。我没有那么大的福德,不能领导别人,我就要接受别人领导。社会上就是两种人,一个是领导人的人,一个是被领导的人,世出世法都没有办法脱离这个定律。在佛法里面,寺庙里有住持,住持是领导人,寺院所有大众都接受他领导,一个道理。那个要大福德,没有大福德,我们一定要懂得我接受别人领导,我要服从领导,为团体尽我自己本分的一份责任。我在我自己工作岗位上把它做好,尽到我的责任,跟团体所有部门、所有工作岗位的同学们合作,这个团体是健康的,这个团体是经上讲光明的、善好的。如果说自己又不能领导别人,又不接受别人领导,这样的人你在团体里,你没有立足的余地。你不能够包容别人,别人没有办法接纳你,你走投无路,世出世法都一样。学,世出世间的学,学什么?没有别的,就是学跟社会大众和睦相处,互相尊重、互助合作来创造群体的福祉,这是世出世间真实的学问。所以说到「旋澓」,这里头的境界深广无际。
『河中出生诸妙宝』,这一首主要的就是讲「出诸妙宝」。「河」,前面说了是心性所起作用。作用有对自己的,有对别人的;对自己的是自受用,对别人的是他受用。自他是一不是二,但是一定是先自受用,自受用同时就是利他。为什么?你自己的修养,你给社会大众做榜样,那就是他受用。自己修行有了成效,就是对社会的贡献。自己修不好,你对社会的贡献是负面的,在佛法里面是造罪业。为什么?自己修得不好,社会大众看到你这个样子,他造口业,他毁谤;他瞧不起你,轻慢。瞧不起你无所谓,连带著三宝,轻慢三宝;毁谤你,毁谤三宝,麻烦在这里。个人真的是无所谓。因为你出家了,你穿上出家人的衣服,你是出家人的代表,你是佛法修学的样子。你的样子不好,你叫社会大众瞧不起佛法,就这么一个过失,这是地狱罪。所以世间谚语常讲「地狱门前僧道多」,原因在此地,我们要懂得。
所以真正善知识绝对不肯轻易给人剃度出家。为什么?你要观察他,他如果修不好,他将来堕地狱,你给他做增上缘,他有罪,你有过。师徒如父子,佛门里头不例外。古人说「养不教,父之过」,在佛门里面师徒也不例外。师父不能不让徒弟受最好的教育,就跟家庭父母对儿女一样,要让他受最好的教育,不能有私心。你收他为徒弟,没有给他受最好的教育,你就有过失。他的兴趣跟我所修学的不一样,我应当送他到其他道场去栽培他。这种事情在古时候我们常见。
诸位在史传里面,《高僧传》里面常常看到,师父把徒弟送到好的道场、好的善知识那边去求学。你看谛闲老和尚他有个徒弟参禅的,喜欢参禅,老和尚成就他。他自己是学天台的,跟他出家,他把他送到江苏金山寺,那个时候金山寺禅堂在全国是很有名的道场,送到那个地方去学习。他很用功,几年之后,这个道场慢慢把他提升,提升到首座和尚。人地位一高,如果自己道心不坚固,麻烦就来了,魔障现前,他敌不过!这是谛闲老和尚讲给我们听的。做了首座和尚,傲慢心起来了,不像从前那样谦虚了。我慢起来,道心退了,自己并不知道,护法神离开你了。早年真用功的时候,护法神敬仰你、护卫你。你烦恼起现行,护法神离开了,冤家债主找上门,我们一般讲著魔,所以讲冤亲债主找上门。
这个冤亲债主是什么人?是他太太。他是早年结过婚,还有一个女儿,自己发心出家,家里并没有答应,太太气愤跳河自杀了。这个冤鬼一直就是跟著他,但是他有护法神,所以这个冤鬼近不了他的身。他傲慢一起来之后,护法神走了,这个冤鬼进到他的身体,他的神智失常。看到水他就想往水里头钻,要跳水自杀;实际上不是他自己的意思,他太太附在他的身上。最后他还是跳在河里面淹死了,这个故事香港这边同修很多人都知道。以后他做了土地公,他那个太太做土地婆,一生修行得这样的果报。不容易,很难!所以你的烦恼习气不断,怎么行?想出离三界,谈何容易!
真正有成就的人,一生做学生,不敢有丝毫傲慢心,不敢轻慢一切众生。善财的成就得力於这一点,善财心目当中,所有一切众生都是佛菩萨示现应化的,来度我一个人,我是凡夫。众生作恶,那是佛菩萨示现给我看的,教我反省我有没有恶,有没有那样的恶;有则改之,无则加勉。我要不看到这个现相,怎么会反省?菩萨示现的,他是佛。善财这种心态,一生证得究竟圆满的佛果。我们凡夫这一生不能成就,原因在哪里?自己没有过失,所有过失都是别人,这个是最严重的过失,世出世间过失没有比这个更大的,自以为是。这样的心态就一丝毫长进都不可能,自己把自己封死,没有办法再进步了,不知道虚心,不肯再学习。
所以我们读《华严》,细心去观察善财为什么会成就?然后回过头来反省我的道业不成就,毛病究竟出在哪里?你把这个原因找出来,把这个原因改掉,你的障碍就没有了,至少向前走一步了。前面第二首偈里面讲的「宝阶行列」,我们升了一阶。每一个阶段若是不能够向上提升,马上回过头来找原因。这个世间人常讲改进,你把不能提升的因素找出来把它改掉,你就进步,你就提升了。所有凡夫成佛,你问怎么成的?就是这样成的,改进。重视改进,欢喜改进,哪有不成就的道理!自己遇到困难,境界不能提升了,不去找自己的原因,怨天尤人,这是增长罪业。他只有往下堕落,他怎么可能提升?学的东西不知道温习,不知道反覆再练习。
你看看在行门里面,最普遍的是参禅跟念佛。念佛这个法门重视经行,《华严经》上德云比丘教善财念佛法门是「般舟三昧」,般舟三昧最主要的就是经行,我们讲绕佛。在佛堂里面,佛像是供在佛堂的当中,右绕。这是什么意思?你们想想看,是不是像水的旋澓一样,很像那个样子;禅堂里面的跑香还是这个样子。此地所讲的「一切妙宝同洄澓」,我们念佛堂看到,禅堂看到。学经教,一遍一遍的再温习就是旋澓,一天都不中断。
真正有大成就的人,一门深入,其他的法门遇到了不动心,这一点要学善财。善财去参观,看到很多善知识、善友学习不同的法门,可以去参观,可以去访问,可以去了解,动不动心?不动心,还是坚持自己这一门,他才会成就。听说这个好,又想学这个;听说那个好,又想学那个,那怎么能成功?这个不能成功,这个道理一定要懂。如果我年轻,二十岁左右,确确实实可以多看一点东西奠定自己的基础。接受老师的指导,比什么都重要。自己学成功的人少,跟老师学成功的人多。所以《阿难问事佛吉凶经》,佛第一句就说要亲近明师,要接受明师的教诫,这是我们学佛修道重要的增上缘。你遇到善知识了,亲因缘、所缘缘、无间缘这三个条件不具足,遇到再好的老师都没有用。「亲因缘」是你的善根,你在所有法门里头,你喜欢哪个法门,这就是善根。你喜欢这个法门,过去生中你一定学过,你遇到了生欢喜心;阿赖耶识里头没有种子的话,你遇到了,那个欢喜心生不起来。所以能生欢喜心,阿赖耶识里头有种子,这个重要。你要立志,你要有决心、有方向,我喜欢这一门,我这一生就专攻这一门,「所缘缘」。决定不能间断,叫「无间缘」。自己具足这三个条件,明师教诫是「增上缘」。
所以佛菩萨对我们,在四种缘里头,只有一种增上缘,自己这个三条就是常常讲的善根福德。福德,你能够遇到好的老师,遇到好的修学环境,这是福德。你要没有这份福,你遇不到好老师,虽然你有善根,亲因缘、所缘缘、无间缘,你成就不容易,没有人指导你。遇到真正好老师,好的同参道友,好的修学环境,自己不能成就;换句话说,不能说你没有善根,你的方向搞错了,你这一生所修学的跟前生的不一样,那就难了。为什么?从头来起,不是接著学的。这一点疏忽的人很多,是许许多多人在一生当中修行不能成就,因素在这里。
一般人兴趣是多方面的,这个我们能够理解。多方面兴趣,你在里头细心去找,哪一个最有兴趣,你一定要坚持最有兴趣的这一门东西,其他的东西我要暂时放下才行。你要门门都想学,样样通,样样松,你拿不出特殊的成绩出来。特别是在今天这一个崇尚竞争的时代,你怎么能跟人家争?你怎么能出人头地?这个道理不能不懂。如果自己明白这个道理,知道自己的能力,选定一门,一生都不改变,没有不成功的!我常常讲,你只要真正的抱定一门,你下十年的功夫。今天一般学东西,一门深入搞十年的人很少。你一样东西搞十年,专家!你在这一样东西顶尖,出人头地。佛门里面学教也不例外。我讲过多少遍,古来许许多多人都有例子,一生当中专攻一门。你看江味农专攻《金刚经》,周止庵专攻《般若心经》,成为一代权威。他能在一部经上用四十年功夫,谁能比得上!你要想能比得上,你在这一部经上用五十年功夫,也许你会超过他。这是什么?这就是旋澓,锲而不舍,成功的秘诀。
诸位同学,我们继续看偈颂第五首,我们再念一遍:
【河中出生诸妙宝,悉放光明色炽然,其光布影成台座,华盖珠璎皆具足。】
这个四句偈形容得实在是美不胜收。『妙宝』究竟是什么?不是指一桩事情,这是指世出世间任何一法。世出世间法无量无边,任何一法,你把这一法做成功了,这是「妙宝」。无论是出世间法或者是世间法,出世间法法门无量无边,任何一门。为什么?任何一门都能明心见性,那怎么不是妙宝!世间法任何一法都能够成圣成贤,连要饭的都能成圣人。我们小时候国文课本里面念到一个要饭的,武训,社会上看他是圣人。这个人在社会上贫贱到谷底,贫是没有财富,贱是没有地位,要饭有什么地位。他每天在外面乞讨的人家给他一点钱,一文钱、两文钱,他能够委托一个富有的大户,他把他讨来的钱都存到他那个地方去,攒积起来。这样子十年、二十年果然攒积了一笔钱,他把这笔钱拿去办学校。自己没有念过书,知道苦,去请老师,老师看这个要饭的,结果他的真诚感动老师,跪在老师面前,老师不答应不起来。办义学,一个接著一个,他办好多个义学,要饭的!要饭这个行业,它也『出生诸妙宝』,这就说明世出世间任何一法都能成佛作祖,都能成圣成贤,哪一个行业都行!这里头含著这个意思。所以你的事业成就了,怎么不放光!
『悉放光明色炽然』。武训放光,历史上记载他,我们国文课本上念他,我们时时刻刻会想到他。所以人,不论我们过什么样的生活,你是过富贵的生活,还是过贫贱的生活;你是在社会上什么样的地位,什么样的身分,什么样的行业,这个都没关系,只要认真去做,这叫旋澓。认真去做,有恒、不变,你就能出人头地,你就能大放光明。你对社会、对一切众生做出了伟大的贡献,这就是妙宝放光。所以这一句里头的境界,没有边际。
『其光布影成台座』。「台」是高台,「座」是宝座,这一句是讲他的成就。行行业业都能作菩萨,都能成佛。这是什么?在家学佛的,不论你是哪个行业都能成佛,都能成菩萨,都是行菩萨道。过去我举家庭主妇行菩萨道的例子,我讲得很详细。不离开家庭,不离开厨房,在那里修六度万行,那是她的道场,她在那里放光现瑞。不是学佛的,这是他没有遇到佛缘,他有这样的善心,在佛法里面讲的,他有善根、有福德,他有殊胜的缘分。这个殊胜的缘分人人都有,会不会用?其实殊胜的缘大家都一样,平等的。殊胜从哪里讲?会用就殊胜,不会用这个缘不殊胜,很平常。你说武训当乞丐,他讨的那个钱,他会用,他殊胜,他变成圣人了。一般做乞丐的不会用,他是凡夫,终身贫贱,在社会上没地位,人家瞧不起他。武训在晚年的时候,人家看他是圣人,地方的仕绅、官员见到他都肃然起敬,了不起!他所做的别人做不到。凡是做别人做不到的事情,在中国古德心目当中叫做英雄豪杰。英雄的定义是什么?别人做不到的你能做到。
佛教传到中国来之后,中国人尊称释迦牟尼佛是大英雄,这个恐怕知道的人不多。但是你们常常看到供养释迦牟尼佛形像的场所叫「大雄宝殿」,你们都看得到;但是大雄是什么,恐怕知道的人不多。大英雄!为什么称释迦牟尼佛为大英雄?了生死、出三界,这个事情一般人做不到,他做到了;断烦恼,长智慧,这个事情一般人做不到,他做到了;舍己为人,牺牲奉献,为一切众生服务,这个一般人做不到,他做到了,称为大英雄。
我们就世俗眼光来看,释迦牟尼佛舍弃王位出家,每天沿门托钵,这是普通的一个和尚。但是他的思想、见解、言论、形象做到了纯净纯善,能为社会广大群众的楷模,这个别人做不到,他做到了。我们对佛敬仰,我们发心向他学习。为什么出家?为什么学佛?读他的书读得欢喜,从欢喜生起仰慕,从仰慕才发心要向他学习,这样出家的。出家不是盲目的,我是把佛教搞清楚搞明白了,才发心走这条路。一般人不懂得,不知道。所以当年我在社会上工作,我的长官、同事、老师、同学、朋友都说我迷了,好好的工作为什么把它辞掉,要去出家当和尚。这些人都不能理解,都抱著很惋惜的心态:怎么会变成这个样子?
三十年之后他们明白了,知道我走这个路子有道理。五十年之后他们佩服了,知道当年选择这条路子,高度智慧,不是迷信。所以我那些老朋友见到,「你对了,你这个路子走对了」。当年都反对,没有法子用言语解释的,讲不通的。一定要以这么长的时间,让他慢慢在当中体会。在形象上这是最明显的,他们不能不服。我那些朋友年龄大概都跟我差不多,有的大几岁,有的小几岁;小不会超过五岁的,大也不会大过五岁的。
哪一行都出妙宝,机会都平等,不能说你的运气好,我的运气不好。那个武训当乞丐,他有什么运气好不好的?所以我常常讲,机会大家都是平等的,老天爷很公平、很公道,不会偏爱一个人,成败关键在自己。你自己能不能把机缘抓住?你认不认识?你能不能抓住?你要是认识,你要能抓住,成功了,妙宝放光。光影成台,这是讲成就。
最后这一句,『华盖珠璎皆具足』,这一句是影响。你这个事业有特殊的成就,你影响了当代,给当代、同时代的人带来的启发感化;你影响到后代,让后人知道你一生的行谊,知道你的成就,向你学习,从你这个地方得到启示。
早年我出家,出家大众不赞成我的作法,我做的什么?学经教讲经。老一辈的法师们,同辈分的都说:这有什么出息?搞这一行很辛苦!是真的。能够把五堂功课学会,法器学会,仪规学会,在佛寺当中主持佛事,戴上毗卢帽,放一堂焰口,施主红包就来了,大法师!既有面子,你看又有钱财。讲经没人供养,非常辛苦,你要能够熬得过来。
我在讲经,也就是出家二十年没人供养,在出家人当中也没有人瞧得起你,那个日子很辛苦。一个月生活费用,李老师给我规定的,台湾钱决定不能超过一百五十块钱。超过一百五十块钱,你就不是出家人了,李老师给我规定的。一百五十块钱,生活费用要九十块钱,每天吃饭要三块钱,三块钱吃一餐;其他的零用一点点,非常有限,所以过的是苦行僧的生活。二十年才渐渐有一点福报现前,听众愈来愈多,大家发心出钱出力建一个小道场,台北景美华藏图书馆;讲经二十年才有那么一个小地方。
图书馆最初那个场地只有几十坪,很小。以后逐渐逐渐扩大,差不多有二百五十坪,那是以后十几年逐渐逐渐扩大的。这一条路也走通了!如果要是贪图名利,这个生活过得太苦了,为什么不去赶经忏?赶经忏很赚钱,很容易。经忏佛事学三个月就够了,讲经这一行至少要有十年,根底才能够打起来。你想想看一个只要花三个月,再笨的人半年就够了,搞这一行你要用十年的功夫,成不成功还没把握。所以很多出家的朋友,老一辈都说我傻,怎么会搞这个东西?我对这个有兴趣。年轻体力好,苦日子没有觉得,别人说很苦,我自己没有觉得。经教里头有乐趣,乐在哪里?乐在年年有进步,经典遍遍有悟处,这里头有乐。这个乐他们没有法子理解的,你讲给他听,他还是听不懂。二十年之后,逐渐逐渐就有影响力了。
同修对我的一点微薄供养,我没有享受,我学印光大师,这是我一生当中最崇拜的一位善知识。我跟他没见过面,他是我的祖师,我的老师李炳南老居士是印祖的学生。李老常常教我以印祖为师,向他学习。从哪里学?《文钞》,《印光大师文钞》在。李老师送我一部《印光大师文钞》,那是有四册,正编两册,续编两册,四册,要我认真学习,效法印祖。印祖一生,四众给他的供养统统都印经,他拿这个钱在苏州报国寺办了一个弘化社,就是我们一般讲的佛经流通处。他自己确确实实没有拿这个钱改善他的生活,没有,这是我们的好榜样。我一生学他老人家,所以把这些钱拿去印经,到处结缘。缘结得愈来愈殊胜,到近几年居然可以印送大藏经了,这是在从前作梦都不敢想的。
我因为学教,台湾当年印大藏经,那时候我还没有出家,我买一套非常辛苦,分期付款三年付清。东初法师印大正藏,在台湾第一次印大藏经,我向他请一套。那一套大藏经的价钱三千六百块,三年付清。日常的生活节省到不能再节省了,才能得到一部大藏经。那个时候的钱很值钱,怎么会想到现在可以印送大藏经。因为我得大藏经太辛苦了,今天我有这个能力赠送,免费!这些都是属於影响,「华盖珠璎皆具足」。请看下面第六首:
【摩尼王中现佛身,光明普照十方刹,以此为轮严饰地,香水映彻常盈满。】
这一首颂是旋澓,河中洄旋『现佛身』,佛身怎么现?一个是感应,佛现身为学人做证明,这个不是最重要的意思。最重要意思是自己修行证果,转凡成圣,自己在修学上证得佛果。『摩尼王』可以解释为佛法种,在佛法中修行,证得了佛果。证果也有很多层次,声闻、缘觉、权教菩萨,相似佛果;一真法界里面四十一位法身大士,分证佛果;最高的是究竟圆满的佛果。
现佛身,现哪一种佛身,统统都包括在其中。在现前也现了,现前现什么?观行佛果,观行位。观行位是什么?依教奉行。虽然是凡夫,我决定放弃自己的烦恼习气,放下自己的想法看法作法,随顺如来教诲,这就是观行佛,你真的在学佛了。佛在经上教我做的,我很认真努力去做,虽然不能完全做到,希望我天天有进步,月月有进步,年年有进步,这是观行位的佛。
只要你做,他就放光!为什么?气质变化了,你学佛跟没学佛的时候不一样。没有学佛的时候烦恼多,跟一切大众相处,总会与别人争逐名利,总想占人一点便宜,自己一点亏也不肯吃。学了佛之后,接受佛的教诲,态度变了,不与人计较,吃亏上当也无所谓,心平和,烦恼少,智慧长,气质变了。随著你学习的功夫,你不断在提升自己的境界,你的气质变得愈来愈殊胜,真的从凡夫慢慢变成像天人,由天人变得像声闻,由声闻变得像缘觉,由缘觉变得像菩萨,逐渐逐渐向上提升。
『光明普照十方刹』,「照十方刹」当然是华藏世界法身菩萨们。凡夫假以时日,他真能够修个十年、二十年,大放光明,有!十年、二十年明心见性,见性成佛,这是史传里头有记载的。念佛法门里面十年、二十年得一心不乱,得功夫成片,那也是「光明普照十方刹」。念到功夫成片,诸佛护念,一切菩萨都加持,你的业障消了,福慧长了。虽长福慧,一定要守本分。李老师要我常常读《文钞》,常常念印祖,那个用意很深,怕的是什么?福慧现前你就堕落了,你的烦恼又起现行,贪瞋痴慢又增长,那就坏了、堕落了,禁不起考验。你看印祖晚年福报真大,决定不改善自己生活方式,穿的还是旧衣服,吃的还是跟常住大众一样的伙食,没有为自己加一点菜,跟大众过同样的生活。在家出家四众弟子看到老法师的行谊,哪一个不佩服!念念为正法,念念为众生,他老人家懂得。
众生苦,众生的灾难从哪里来的?那个根是迷而不觉,从这儿来的。从什么地方救?要帮助众生破迷开悟,众生才能真正的离苦得乐。苦是从迷来的,乐是从觉来的。所以一生真的是全心全力就做一桩事情,流通佛法。在那个时候用文字,所以自己亲自选择经论善书,自己亲自来督导编排印刷。对於贫苦好学,老和尚是免费赠送;对於一般的来讲是成本流通,不赚钱。他的流通最高的是成本流通;再低一级的是半价流通,就是成本的一半;对於贫困,实在没有力量的,完全赠送。我看了弘化社的章程,看了弘化社的缘起,我很感动。
我有一点点福报完全学老法师,老法师有一个弘化社,我有一个佛陀教育基金会。佛陀教育基金会不是讲经弘法,也不是培养人才,是流通经论善书。我们印送的不是限於净宗,佛门里头各个宗派,大乘小乘、显教密教、宗门教下,我们统统都流通。接受委托代印,你想印哪一部经,我们负责替你印,但是数量最少是一千册,以这个为单位。国外有很多外国文字的,有巴利文,有越南文,还有一些不同国家文字的经典,他们把经书寄来,告诉我们他们没有钱,我们也欢喜把它印出来赠送给他们。只要我们能力做得到,全心全力去做。
我们要记住世尊当年在世就是做榜样给我们看的,天天讲经说法,用语言来流通,这是在那个时候。印光大师继承世尊的事业,在他那个时代不必用言语,用文字,可以印刷;铅字排版在那个时代是最进步的流通法宝的方法。我们现在比印祖那个时代更进步了,现在我们用照相影印,而且还能够做出录音带、录影带,现在进步到光碟,到DVD,我们随著科学技术的进展来流通经论善书。
我已经差不多二十多年没用过钱。最初印经,那个时候我们还没有华藏图书馆,我记得是在志莲精舍讲经,发起印送《安士全书》,这是我印送经论善书第一本。我还记得我们是精装,成本二十块钱一本,那个书印得很精美,人人看到了生欢喜心。第二次印的是开始讲《华严经》,印《华严经》也是免费赠送。我印的是小本袖珍本,十二册,一册两块钱,一套《华严经》二十四块钱成本。第三次就是七七年从香港讲经回去之后,带回去的,当时立刻就翻印《了凡四训》、《感应篇汇编》、《文昌帝君阴骘文》,这是印祖极力提倡的。还有一个就是五会念佛的念佛谱,这些都是我从香港带到台湾来的。印祖这些东西印的量大!所以我头一次《了凡四训》在台湾印了五万册,大量印这是第一次,第一次印五万册的是《了凡四训》,我们向祖师学习。
那个时候我要用两块钱,我一定会想,能不能省?能省两块钱就能印一本《华严经》。往后《华严》印了很多次,有很多种不同的版本,有白文、有注解,有自己单独印,也有跟别人合起来印的。我们印四十华严疏就跟《中华大藏经》合起来印,他们印的时候,我们附印,就是成本的价钱,减低它的成本。我记得那一次附印好像是七百套,一套是三册。祖师做出这个榜样是教我们学习的,这是真实的福报,这是光照十方。现在时间到了。
诸位同学,请看「海间香河」偈颂第五首:
【河中出生诸妙宝,悉放光明色炽然,其光布影成台座,华盖珠璎皆具足。】
清凉大师在注解里面告诉我们,四、五、六这三首偈都是「颂旋澓出影」。在前面把「旋澓」的意思跟诸位说过了,这个一定要记住,旋澓就是表不断的重复。无论是学佛法或者是世间法,如果不能够反覆的学习,我们一般人讲的印象不深刻,容易忘记。特别是殊胜的大法,这个大法往往都是一切法的纲要,必须要熟记才能真正得受用;要熟记就一定要反覆去读诵,常常温习。
学习的时间不能够不重视。在一般来说,在一生当中学习的期间是少年,这是一生当中学习的时间。所以你看中国古时候,古时候说实在的话,无论在哪一方面都比现代人想得周详。古人的心比现在人要细密,心地清净,他想得很深、想得很远,正面的多,负面的少,跟现在人确实不一样;有智慧,有福德。在一生学习当中,这个学习的时间,聪明的儿童(佛法讲善根深厚的、根利的)五、六岁开始;也有四岁,那很少。最晚的,这是比较迟钝,最晚的七岁一定上学了。所以儿童教育是从五、六、七岁这个时间开始。学业完成呢?二十岁之前完成。根性钝一点的,有的时候会延长到三十岁。这是一般讲的学习的时间。三十岁以上就难了,四十以上不能学了,你的学习期间过去了。
李老师早年在台中讲经教学,学讲经的、学讲演的,李老师的年龄限制在四十岁,四十以上不能学了,他不教了。老师的医道好,我们非常敬仰。我认识他的时候三十一、二岁,我就很想跟老师学医道,老师摇摇头:你学习的年龄过了。如果你是二十岁我教你,三十以上这一门东西不能学了。劝我学经,学经教这个还行。四十以后,学什么东西都难了。可是我们经学班的同学,一般年龄都是三十以下,二十到三十岁大概占三分之二;少数年岁大一点,三十到四十岁,像我在这个班上的年龄,不多;超过四十岁的有三、四个人;年龄最大的林看治居士,六十岁,老师也教她。什么原因?我们看出来了,好学。林看治居士把自己看作是幼稚园的小学生,拿著经本,她认识的字不多,遇到人就问:这个字怎么念?时时刻刻跟人学,难得!
学小部经,老师在《阿含》里面选,在《大藏经》经集部里面选,所选的经文都不长,最长的决定不会超过两千字。几次讲完?标准的是五次,一次四十五分钟。他是两个人一同学一部经,一个讲普通话,一个讲闽南话,好像是翻译,实际上两个人学的是一门功课,这个是两种语言都照顾到。老师还有一个很深的意思,让林看治参加这个班,对我们是很大的鼓励。六十岁了,孙子都在小学当教员了,她还在经学班学经。由於她的勤奋、认真、努力,她学成功了。这个人心地好,很慈悲,法缘殊胜,经学班同学哪一个在法缘比不上她,她的听众多!一部经学会了,在台湾,北面到新竹,南面到鹿港,十几个地方请她讲经,都欢喜听她的。这是破格的一个例子。有她这样的精神,有她这样的谦虚、好学,还有补救;当然学大部经她就没有这个能力了,仅限於小部,与初学的同学们结法缘。这是讲一生当中你学习的年龄是在三十岁之前,顶多到四十岁。
一年的时间?中国古老的谚语所谓「一年之计在於春」,春、秋是读书的季节。人在四季为大自然环境所感,学习的科目不一样。春天学什么?要跟春天气象相合,古人在春天学诗。秋天学什么?秋天学经史。换句话说,理论的部分是在秋天,文艺的部分在春天。这是讲一年什么时候学什么东西。一天什么时候学东西恰当?上午。所以你看学校排课,主要的课程一定排在上午,下午多半是音乐、体育、美术这一类的课程,就是副科;主科一定在上午。佛法尤其重视在清晨,「一日之计在於晨」。所以你一定要懂得时节因缘,你要去学习什么东西。
现代人们的生活,从农业时代转变为今天工商业的时代,尤其是最近这一个世纪,转变为高科技的时代,这个演变影响人们的心理与生理。工作量增加了,运动的时间相对的减少,精神生活感受到压力,所以现代人有许许多多精神跟生理上的疾病。古时候没有;相对的,现代社会上许许多多的灾变,古时候也没有,确确实实是「一切法从心想生」。我们都要明了、要知道如何学习,成就自己德行、学问、智慧、能力,来帮助这个世间苦难众生。自己解脱才能帮助别人,这些首先要懂得。
在现代这个时代,我们自己要想想,自己的年龄、自己的身分、自己的行业、自己的生活方式,这多方面你都要去考虑到,然后选择一个适当的科目,好好的用功努力,能成就。这个成就就在反覆不断的重复,世尊弟子当中的周利盘陀伽是我们最好的模范,天天干。我在讲席当中常常劝大家学习,诸位要能听清楚,不可以盲目。我讲经的对象是广大的群众,不是对某个人,各个人善根福德因缘不相同;换句话说,你所学习的科目不可能是一样的。在今天这个时代,人多,科目多,社会上重视的是专家,不是通家。你要是「我样样都通,样样都懂」,社会上没有人用你。为什么?虽然你样样懂,你不精!通家是什么人?是大福德之人。他不需要专精一样,他要广学多闻,样样都懂得一点。大福德之人,他是领导人,在一个学校里面他做校长,校长要通家,他这个学校多少院系他都要懂,他不必要精,他去找专家替他来教学。你是文学专家,请你当文学院院长;你是物理专家,请你当理工学院院长;你是医学专家,请你当医学院院长,专家。他用专家。
我们要问,如果我们广学多闻,有没有那么大的福德当领导人?自己对自己要清楚,要有自知之明。我没有那么大的福德,不能领导别人,我就要接受别人领导。社会上就是两种人,一个是领导人的人,一个是被领导的人,世出世法都没有办法脱离这个定律。在佛法里面,寺庙里有住持,住持是领导人,寺院所有大众都接受他领导,一个道理。那个要大福德,没有大福德,我们一定要懂得我接受别人领导,我要服从领导,为团体尽我自己本分的一份责任。我在我自己工作岗位上把它做好,尽到我的责任,跟团体所有部门、所有工作岗位的同学们合作,这个团体是健康的,这个团体是经上讲光明的、善好的。如果说自己又不能领导别人,又不接受别人领导,这样的人你在团体里,你没有立足的余地。你不能够包容别人,别人没有办法接纳你,你走投无路,世出世法都一样。学,世出世间的学,学什么?没有别的,就是学跟社会大众和睦相处,互相尊重、互助合作来创造群体的福祉,这是世出世间真实的学问。所以说到「旋澓」,这里头的境界深广无际。
『河中出生诸妙宝』,这一首主要的就是讲「出诸妙宝」。「河」,前面说了是心性所起作用。作用有对自己的,有对别人的;对自己的是自受用,对别人的是他受用。自他是一不是二,但是一定是先自受用,自受用同时就是利他。为什么?你自己的修养,你给社会大众做榜样,那就是他受用。自己修行有了成效,就是对社会的贡献。自己修不好,你对社会的贡献是负面的,在佛法里面是造罪业。为什么?自己修得不好,社会大众看到你这个样子,他造口业,他毁谤;他瞧不起你,轻慢。瞧不起你无所谓,连带著三宝,轻慢三宝;毁谤你,毁谤三宝,麻烦在这里。个人真的是无所谓。因为你出家了,你穿上出家人的衣服,你是出家人的代表,你是佛法修学的样子。你的样子不好,你叫社会大众瞧不起佛法,就这么一个过失,这是地狱罪。所以世间谚语常讲「地狱门前僧道多」,原因在此地,我们要懂得。
所以真正善知识绝对不肯轻易给人剃度出家。为什么?你要观察他,他如果修不好,他将来堕地狱,你给他做增上缘,他有罪,你有过。师徒如父子,佛门里头不例外。古人说「养不教,父之过」,在佛门里面师徒也不例外。师父不能不让徒弟受最好的教育,就跟家庭父母对儿女一样,要让他受最好的教育,不能有私心。你收他为徒弟,没有给他受最好的教育,你就有过失。他的兴趣跟我所修学的不一样,我应当送他到其他道场去栽培他。这种事情在古时候我们常见。
诸位在史传里面,《高僧传》里面常常看到,师父把徒弟送到好的道场、好的善知识那边去求学。你看谛闲老和尚他有个徒弟参禅的,喜欢参禅,老和尚成就他。他自己是学天台的,跟他出家,他把他送到江苏金山寺,那个时候金山寺禅堂在全国是很有名的道场,送到那个地方去学习。他很用功,几年之后,这个道场慢慢把他提升,提升到首座和尚。人地位一高,如果自己道心不坚固,麻烦就来了,魔障现前,他敌不过!这是谛闲老和尚讲给我们听的。做了首座和尚,傲慢心起来了,不像从前那样谦虚了。我慢起来,道心退了,自己并不知道,护法神离开你了。早年真用功的时候,护法神敬仰你、护卫你。你烦恼起现行,护法神离开了,冤家债主找上门,我们一般讲著魔,所以讲冤亲债主找上门。
这个冤亲债主是什么人?是他太太。他是早年结过婚,还有一个女儿,自己发心出家,家里并没有答应,太太气愤跳河自杀了。这个冤鬼一直就是跟著他,但是他有护法神,所以这个冤鬼近不了他的身。他傲慢一起来之后,护法神走了,这个冤鬼进到他的身体,他的神智失常。看到水他就想往水里头钻,要跳水自杀;实际上不是他自己的意思,他太太附在他的身上。最后他还是跳在河里面淹死了,这个故事香港这边同修很多人都知道。以后他做了土地公,他那个太太做土地婆,一生修行得这样的果报。不容易,很难!所以你的烦恼习气不断,怎么行?想出离三界,谈何容易!
真正有成就的人,一生做学生,不敢有丝毫傲慢心,不敢轻慢一切众生。善财的成就得力於这一点,善财心目当中,所有一切众生都是佛菩萨示现应化的,来度我一个人,我是凡夫。众生作恶,那是佛菩萨示现给我看的,教我反省我有没有恶,有没有那样的恶;有则改之,无则加勉。我要不看到这个现相,怎么会反省?菩萨示现的,他是佛。善财这种心态,一生证得究竟圆满的佛果。我们凡夫这一生不能成就,原因在哪里?自己没有过失,所有过失都是别人,这个是最严重的过失,世出世间过失没有比这个更大的,自以为是。这样的心态就一丝毫长进都不可能,自己把自己封死,没有办法再进步了,不知道虚心,不肯再学习。
所以我们读《华严》,细心去观察善财为什么会成就?然后回过头来反省我的道业不成就,毛病究竟出在哪里?你把这个原因找出来,把这个原因改掉,你的障碍就没有了,至少向前走一步了。前面第二首偈里面讲的「宝阶行列」,我们升了一阶。每一个阶段若是不能够向上提升,马上回过头来找原因。这个世间人常讲改进,你把不能提升的因素找出来把它改掉,你就进步,你就提升了。所有凡夫成佛,你问怎么成的?就是这样成的,改进。重视改进,欢喜改进,哪有不成就的道理!自己遇到困难,境界不能提升了,不去找自己的原因,怨天尤人,这是增长罪业。他只有往下堕落,他怎么可能提升?学的东西不知道温习,不知道反覆再练习。
你看看在行门里面,最普遍的是参禅跟念佛。念佛这个法门重视经行,《华严经》上德云比丘教善财念佛法门是「般舟三昧」,般舟三昧最主要的就是经行,我们讲绕佛。在佛堂里面,佛像是供在佛堂的当中,右绕。这是什么意思?你们想想看,是不是像水的旋澓一样,很像那个样子;禅堂里面的跑香还是这个样子。此地所讲的「一切妙宝同洄澓」,我们念佛堂看到,禅堂看到。学经教,一遍一遍的再温习就是旋澓,一天都不中断。
真正有大成就的人,一门深入,其他的法门遇到了不动心,这一点要学善财。善财去参观,看到很多善知识、善友学习不同的法门,可以去参观,可以去访问,可以去了解,动不动心?不动心,还是坚持自己这一门,他才会成就。听说这个好,又想学这个;听说那个好,又想学那个,那怎么能成功?这个不能成功,这个道理一定要懂。如果我年轻,二十岁左右,确确实实可以多看一点东西奠定自己的基础。接受老师的指导,比什么都重要。自己学成功的人少,跟老师学成功的人多。所以《阿难问事佛吉凶经》,佛第一句就说要亲近明师,要接受明师的教诫,这是我们学佛修道重要的增上缘。你遇到善知识了,亲因缘、所缘缘、无间缘这三个条件不具足,遇到再好的老师都没有用。「亲因缘」是你的善根,你在所有法门里头,你喜欢哪个法门,这就是善根。你喜欢这个法门,过去生中你一定学过,你遇到了生欢喜心;阿赖耶识里头没有种子的话,你遇到了,那个欢喜心生不起来。所以能生欢喜心,阿赖耶识里头有种子,这个重要。你要立志,你要有决心、有方向,我喜欢这一门,我这一生就专攻这一门,「所缘缘」。决定不能间断,叫「无间缘」。自己具足这三个条件,明师教诫是「增上缘」。
所以佛菩萨对我们,在四种缘里头,只有一种增上缘,自己这个三条就是常常讲的善根福德。福德,你能够遇到好的老师,遇到好的修学环境,这是福德。你要没有这份福,你遇不到好老师,虽然你有善根,亲因缘、所缘缘、无间缘,你成就不容易,没有人指导你。遇到真正好老师,好的同参道友,好的修学环境,自己不能成就;换句话说,不能说你没有善根,你的方向搞错了,你这一生所修学的跟前生的不一样,那就难了。为什么?从头来起,不是接著学的。这一点疏忽的人很多,是许许多多人在一生当中修行不能成就,因素在这里。
一般人兴趣是多方面的,这个我们能够理解。多方面兴趣,你在里头细心去找,哪一个最有兴趣,你一定要坚持最有兴趣的这一门东西,其他的东西我要暂时放下才行。你要门门都想学,样样通,样样松,你拿不出特殊的成绩出来。特别是在今天这一个崇尚竞争的时代,你怎么能跟人家争?你怎么能出人头地?这个道理不能不懂。如果自己明白这个道理,知道自己的能力,选定一门,一生都不改变,没有不成功的!我常常讲,你只要真正的抱定一门,你下十年的功夫。今天一般学东西,一门深入搞十年的人很少。你一样东西搞十年,专家!你在这一样东西顶尖,出人头地。佛门里面学教也不例外。我讲过多少遍,古来许许多多人都有例子,一生当中专攻一门。你看江味农专攻《金刚经》,周止庵专攻《般若心经》,成为一代权威。他能在一部经上用四十年功夫,谁能比得上!你要想能比得上,你在这一部经上用五十年功夫,也许你会超过他。这是什么?这就是旋澓,锲而不舍,成功的秘诀。
诸位同学,我们继续看偈颂第五首,我们再念一遍:
【河中出生诸妙宝,悉放光明色炽然,其光布影成台座,华盖珠璎皆具足。】
这个四句偈形容得实在是美不胜收。『妙宝』究竟是什么?不是指一桩事情,这是指世出世间任何一法。世出世间法无量无边,任何一法,你把这一法做成功了,这是「妙宝」。无论是出世间法或者是世间法,出世间法法门无量无边,任何一门。为什么?任何一门都能明心见性,那怎么不是妙宝!世间法任何一法都能够成圣成贤,连要饭的都能成圣人。我们小时候国文课本里面念到一个要饭的,武训,社会上看他是圣人。这个人在社会上贫贱到谷底,贫是没有财富,贱是没有地位,要饭有什么地位。他每天在外面乞讨的人家给他一点钱,一文钱、两文钱,他能够委托一个富有的大户,他把他讨来的钱都存到他那个地方去,攒积起来。这样子十年、二十年果然攒积了一笔钱,他把这笔钱拿去办学校。自己没有念过书,知道苦,去请老师,老师看这个要饭的,结果他的真诚感动老师,跪在老师面前,老师不答应不起来。办义学,一个接著一个,他办好多个义学,要饭的!要饭这个行业,它也『出生诸妙宝』,这就说明世出世间任何一法都能成佛作祖,都能成圣成贤,哪一个行业都行!这里头含著这个意思。所以你的事业成就了,怎么不放光!
『悉放光明色炽然』。武训放光,历史上记载他,我们国文课本上念他,我们时时刻刻会想到他。所以人,不论我们过什么样的生活,你是过富贵的生活,还是过贫贱的生活;你是在社会上什么样的地位,什么样的身分,什么样的行业,这个都没关系,只要认真去做,这叫旋澓。认真去做,有恒、不变,你就能出人头地,你就能大放光明。你对社会、对一切众生做出了伟大的贡献,这就是妙宝放光。所以这一句里头的境界,没有边际。
『其光布影成台座』。「台」是高台,「座」是宝座,这一句是讲他的成就。行行业业都能作菩萨,都能成佛。这是什么?在家学佛的,不论你是哪个行业都能成佛,都能成菩萨,都是行菩萨道。过去我举家庭主妇行菩萨道的例子,我讲得很详细。不离开家庭,不离开厨房,在那里修六度万行,那是她的道场,她在那里放光现瑞。不是学佛的,这是他没有遇到佛缘,他有这样的善心,在佛法里面讲的,他有善根、有福德,他有殊胜的缘分。这个殊胜的缘分人人都有,会不会用?其实殊胜的缘大家都一样,平等的。殊胜从哪里讲?会用就殊胜,不会用这个缘不殊胜,很平常。你说武训当乞丐,他讨的那个钱,他会用,他殊胜,他变成圣人了。一般做乞丐的不会用,他是凡夫,终身贫贱,在社会上没地位,人家瞧不起他。武训在晚年的时候,人家看他是圣人,地方的仕绅、官员见到他都肃然起敬,了不起!他所做的别人做不到。凡是做别人做不到的事情,在中国古德心目当中叫做英雄豪杰。英雄的定义是什么?别人做不到的你能做到。
佛教传到中国来之后,中国人尊称释迦牟尼佛是大英雄,这个恐怕知道的人不多。但是你们常常看到供养释迦牟尼佛形像的场所叫「大雄宝殿」,你们都看得到;但是大雄是什么,恐怕知道的人不多。大英雄!为什么称释迦牟尼佛为大英雄?了生死、出三界,这个事情一般人做不到,他做到了;断烦恼,长智慧,这个事情一般人做不到,他做到了;舍己为人,牺牲奉献,为一切众生服务,这个一般人做不到,他做到了,称为大英雄。
我们就世俗眼光来看,释迦牟尼佛舍弃王位出家,每天沿门托钵,这是普通的一个和尚。但是他的思想、见解、言论、形象做到了纯净纯善,能为社会广大群众的楷模,这个别人做不到,他做到了。我们对佛敬仰,我们发心向他学习。为什么出家?为什么学佛?读他的书读得欢喜,从欢喜生起仰慕,从仰慕才发心要向他学习,这样出家的。出家不是盲目的,我是把佛教搞清楚搞明白了,才发心走这条路。一般人不懂得,不知道。所以当年我在社会上工作,我的长官、同事、老师、同学、朋友都说我迷了,好好的工作为什么把它辞掉,要去出家当和尚。这些人都不能理解,都抱著很惋惜的心态:怎么会变成这个样子?
三十年之后他们明白了,知道我走这个路子有道理。五十年之后他们佩服了,知道当年选择这条路子,高度智慧,不是迷信。所以我那些老朋友见到,「你对了,你这个路子走对了」。当年都反对,没有法子用言语解释的,讲不通的。一定要以这么长的时间,让他慢慢在当中体会。在形象上这是最明显的,他们不能不服。我那些朋友年龄大概都跟我差不多,有的大几岁,有的小几岁;小不会超过五岁的,大也不会大过五岁的。
哪一行都出妙宝,机会都平等,不能说你的运气好,我的运气不好。那个武训当乞丐,他有什么运气好不好的?所以我常常讲,机会大家都是平等的,老天爷很公平、很公道,不会偏爱一个人,成败关键在自己。你自己能不能把机缘抓住?你认不认识?你能不能抓住?你要是认识,你要能抓住,成功了,妙宝放光。光影成台,这是讲成就。
最后这一句,『华盖珠璎皆具足』,这一句是影响。你这个事业有特殊的成就,你影响了当代,给当代、同时代的人带来的启发感化;你影响到后代,让后人知道你一生的行谊,知道你的成就,向你学习,从你这个地方得到启示。
早年我出家,出家大众不赞成我的作法,我做的什么?学经教讲经。老一辈的法师们,同辈分的都说:这有什么出息?搞这一行很辛苦!是真的。能够把五堂功课学会,法器学会,仪规学会,在佛寺当中主持佛事,戴上毗卢帽,放一堂焰口,施主红包就来了,大法师!既有面子,你看又有钱财。讲经没人供养,非常辛苦,你要能够熬得过来。
我在讲经,也就是出家二十年没人供养,在出家人当中也没有人瞧得起你,那个日子很辛苦。一个月生活费用,李老师给我规定的,台湾钱决定不能超过一百五十块钱。超过一百五十块钱,你就不是出家人了,李老师给我规定的。一百五十块钱,生活费用要九十块钱,每天吃饭要三块钱,三块钱吃一餐;其他的零用一点点,非常有限,所以过的是苦行僧的生活。二十年才渐渐有一点福报现前,听众愈来愈多,大家发心出钱出力建一个小道场,台北景美华藏图书馆;讲经二十年才有那么一个小地方。
图书馆最初那个场地只有几十坪,很小。以后逐渐逐渐扩大,差不多有二百五十坪,那是以后十几年逐渐逐渐扩大的。这一条路也走通了!如果要是贪图名利,这个生活过得太苦了,为什么不去赶经忏?赶经忏很赚钱,很容易。经忏佛事学三个月就够了,讲经这一行至少要有十年,根底才能够打起来。你想想看一个只要花三个月,再笨的人半年就够了,搞这一行你要用十年的功夫,成不成功还没把握。所以很多出家的朋友,老一辈都说我傻,怎么会搞这个东西?我对这个有兴趣。年轻体力好,苦日子没有觉得,别人说很苦,我自己没有觉得。经教里头有乐趣,乐在哪里?乐在年年有进步,经典遍遍有悟处,这里头有乐。这个乐他们没有法子理解的,你讲给他听,他还是听不懂。二十年之后,逐渐逐渐就有影响力了。
同修对我的一点微薄供养,我没有享受,我学印光大师,这是我一生当中最崇拜的一位善知识。我跟他没见过面,他是我的祖师,我的老师李炳南老居士是印祖的学生。李老常常教我以印祖为师,向他学习。从哪里学?《文钞》,《印光大师文钞》在。李老师送我一部《印光大师文钞》,那是有四册,正编两册,续编两册,四册,要我认真学习,效法印祖。印祖一生,四众给他的供养统统都印经,他拿这个钱在苏州报国寺办了一个弘化社,就是我们一般讲的佛经流通处。他自己确确实实没有拿这个钱改善他的生活,没有,这是我们的好榜样。我一生学他老人家,所以把这些钱拿去印经,到处结缘。缘结得愈来愈殊胜,到近几年居然可以印送大藏经了,这是在从前作梦都不敢想的。
我因为学教,台湾当年印大藏经,那时候我还没有出家,我买一套非常辛苦,分期付款三年付清。东初法师印大正藏,在台湾第一次印大藏经,我向他请一套。那一套大藏经的价钱三千六百块,三年付清。日常的生活节省到不能再节省了,才能得到一部大藏经。那个时候的钱很值钱,怎么会想到现在可以印送大藏经。因为我得大藏经太辛苦了,今天我有这个能力赠送,免费!这些都是属於影响,「华盖珠璎皆具足」。请看下面第六首:
【摩尼王中现佛身,光明普照十方刹,以此为轮严饰地,香水映彻常盈满。】
这一首颂是旋澓,河中洄旋『现佛身』,佛身怎么现?一个是感应,佛现身为学人做证明,这个不是最重要的意思。最重要意思是自己修行证果,转凡成圣,自己在修学上证得佛果。『摩尼王』可以解释为佛法种,在佛法中修行,证得了佛果。证果也有很多层次,声闻、缘觉、权教菩萨,相似佛果;一真法界里面四十一位法身大士,分证佛果;最高的是究竟圆满的佛果。
现佛身,现哪一种佛身,统统都包括在其中。在现前也现了,现前现什么?观行佛果,观行位。观行位是什么?依教奉行。虽然是凡夫,我决定放弃自己的烦恼习气,放下自己的想法看法作法,随顺如来教诲,这就是观行佛,你真的在学佛了。佛在经上教我做的,我很认真努力去做,虽然不能完全做到,希望我天天有进步,月月有进步,年年有进步,这是观行位的佛。
只要你做,他就放光!为什么?气质变化了,你学佛跟没学佛的时候不一样。没有学佛的时候烦恼多,跟一切大众相处,总会与别人争逐名利,总想占人一点便宜,自己一点亏也不肯吃。学了佛之后,接受佛的教诲,态度变了,不与人计较,吃亏上当也无所谓,心平和,烦恼少,智慧长,气质变了。随著你学习的功夫,你不断在提升自己的境界,你的气质变得愈来愈殊胜,真的从凡夫慢慢变成像天人,由天人变得像声闻,由声闻变得像缘觉,由缘觉变得像菩萨,逐渐逐渐向上提升。
『光明普照十方刹』,「照十方刹」当然是华藏世界法身菩萨们。凡夫假以时日,他真能够修个十年、二十年,大放光明,有!十年、二十年明心见性,见性成佛,这是史传里头有记载的。念佛法门里面十年、二十年得一心不乱,得功夫成片,那也是「光明普照十方刹」。念到功夫成片,诸佛护念,一切菩萨都加持,你的业障消了,福慧长了。虽长福慧,一定要守本分。李老师要我常常读《文钞》,常常念印祖,那个用意很深,怕的是什么?福慧现前你就堕落了,你的烦恼又起现行,贪瞋痴慢又增长,那就坏了、堕落了,禁不起考验。你看印祖晚年福报真大,决定不改善自己生活方式,穿的还是旧衣服,吃的还是跟常住大众一样的伙食,没有为自己加一点菜,跟大众过同样的生活。在家出家四众弟子看到老法师的行谊,哪一个不佩服!念念为正法,念念为众生,他老人家懂得。
众生苦,众生的灾难从哪里来的?那个根是迷而不觉,从这儿来的。从什么地方救?要帮助众生破迷开悟,众生才能真正的离苦得乐。苦是从迷来的,乐是从觉来的。所以一生真的是全心全力就做一桩事情,流通佛法。在那个时候用文字,所以自己亲自选择经论善书,自己亲自来督导编排印刷。对於贫苦好学,老和尚是免费赠送;对於一般的来讲是成本流通,不赚钱。他的流通最高的是成本流通;再低一级的是半价流通,就是成本的一半;对於贫困,实在没有力量的,完全赠送。我看了弘化社的章程,看了弘化社的缘起,我很感动。
我有一点点福报完全学老法师,老法师有一个弘化社,我有一个佛陀教育基金会。佛陀教育基金会不是讲经弘法,也不是培养人才,是流通经论善书。我们印送的不是限於净宗,佛门里头各个宗派,大乘小乘、显教密教、宗门教下,我们统统都流通。接受委托代印,你想印哪一部经,我们负责替你印,但是数量最少是一千册,以这个为单位。国外有很多外国文字的,有巴利文,有越南文,还有一些不同国家文字的经典,他们把经书寄来,告诉我们他们没有钱,我们也欢喜把它印出来赠送给他们。只要我们能力做得到,全心全力去做。
我们要记住世尊当年在世就是做榜样给我们看的,天天讲经说法,用语言来流通,这是在那个时候。印光大师继承世尊的事业,在他那个时代不必用言语,用文字,可以印刷;铅字排版在那个时代是最进步的流通法宝的方法。我们现在比印祖那个时代更进步了,现在我们用照相影印,而且还能够做出录音带、录影带,现在进步到光碟,到DVD,我们随著科学技术的进展来流通经论善书。
我已经差不多二十多年没用过钱。最初印经,那个时候我们还没有华藏图书馆,我记得是在志莲精舍讲经,发起印送《安士全书》,这是我印送经论善书第一本。我还记得我们是精装,成本二十块钱一本,那个书印得很精美,人人看到了生欢喜心。第二次印的是开始讲《华严经》,印《华严经》也是免费赠送。我印的是小本袖珍本,十二册,一册两块钱,一套《华严经》二十四块钱成本。第三次就是七七年从香港讲经回去之后,带回去的,当时立刻就翻印《了凡四训》、《感应篇汇编》、《文昌帝君阴骘文》,这是印祖极力提倡的。还有一个就是五会念佛的念佛谱,这些都是我从香港带到台湾来的。印祖这些东西印的量大!所以我头一次《了凡四训》在台湾印了五万册,大量印这是第一次,第一次印五万册的是《了凡四训》,我们向祖师学习。
那个时候我要用两块钱,我一定会想,能不能省?能省两块钱就能印一本《华严经》。往后《华严》印了很多次,有很多种不同的版本,有白文、有注解,有自己单独印,也有跟别人合起来印的。我们印四十华严疏就跟《中华大藏经》合起来印,他们印的时候,我们附印,就是成本的价钱,减低它的成本。我记得那一次附印好像是七百套,一套是三册。祖师做出这个榜样是教我们学习的,这是真实的福报,这是光照十方。现在时间到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