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方广佛华严经 (第八0五卷) 2002/8/2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档名:12-017-0805
诸位同学,请看「华藏世界品」,藏海安布庄严,第四段海间香河,长行第五句看起:
【其河所有漩澓之处,一切诸佛所修因行,种种形相,皆从中出。】
这一句,清凉大师跟我们提示的很简单,「漩澓出影」。『漩澓』是流水里面的漩涡,这种现象我们在河流里头常常会见到,它的原因大概是河的底这个地方特别深,或者是下面有岩石,造成水流在这个地方回旋。佛在此地以这个来比喻,显示『一切诸佛所修因行,种种形相』就像河流里面的回流一样。回流最明显的现象就是往复,我们所说的循环。因果里面常说到因果不空,因果何以不空?转变不空,漩澓有转变的意思;循环不空,它有循环的意思;相续不空,相续不但是漩澓相续,河流也是相续的,所以说是后浪推前浪,这是相续相。河流流水里头我们能够看到相续相,但是循环跟转变在漩澓里面看得很清楚。这个意思很深!我们学佛,凡是看到这个现象,这个现象实在讲处处都有,这个漩澓,最平常的、最普通的就是时针。你看看现在小学生,我看到都戴手表了,手表的指针永远在漩澓,跟经文这个地方所说的表法的意思完全相同。我们从深处去体会这个现象,岂不是《论语》里头第一句所说的,「学而时习之」,你们想想看是不是学而时习之?
世出世间的圣人,学习就像水的漩澓一样,永远没有停止,永远没有休息,他才能够成就道业。时钟右旋,我们讲顺时钟的方向,右旋代表随顺性德、随顺纯善。不要向反面去漩澓,那就错了。随顺性德,我们的境界不断向上提升;如果随顺烦恼、随顺自己习气,这是决定往下坠落。永远要记住世尊在经论里面的教诲,「没有证得阿罗汉以前,不能相信自己的意思」,阿罗汉证到的是正觉,换句话说,没证到阿罗汉之前,在佛的眼光里面看是不觉。这个话是真话、是老实话,完全正确没有错误。但是我们凡夫初听到的时候总是不服,佛说话有没有说得太过分?我们凡夫心里想,佛说六道众生都是不觉、都是迷惑颠倒,我们会想:六道里头可能有一部分人迷惑颠倒,但是也有一部分很聪明的人。今天这个世间有许多科学家、哲学家,他们聪明,他们并不是佛所讲的迷惑颠倒,我们都会有这样的反应,这个反应非常正常。我初学佛的时候,看到经典上这些句子,我也是这么想法,到后来看到佛的标准,我相信了。佛经里面讲的觉跟不觉是以什么标准来衡量?以断烦恼,你的见思烦恼没断,就叫做不觉;见思烦恼断了,就叫做正觉,这个没有话说,这个我们不能不服了。
「见烦恼」,世尊为了教学方便起见,把它归纳,见烦恼就是错误的看法,归纳为五大类。第一类叫「身见」,执著这个身是我,叫身见。「边见」,边见就是相对的这个观念。我跟人是相对的,圣跟凡是相对的,真跟妄是相对的,是跟非是相对的,凡是相对的观念叫边见。这个观念是错误的,我们怎么晓得?我们根本不知道。执著这个身是我,哪一个人不执著身是我?怎么能说执著身是我是错了?我们永远解不开,那要到经典里面细细的去学习,才真正把它搞清楚、搞明白,我们真是无量劫来看错了。第三类叫「见取见」,第四类叫「戒取见」,这两类是讲因果。一个是你在果上看错了,见取见是果,佛法里面讲非果计果,这根本不是真正的果,你以为是果;戒取见是因,不是真正的因,你看错了。譬如说善因善果,这是正确的;你说善因恶果,这是错误的,没有这个道理;恶因善果也没有这个道理。因与果粗浅的我们没有看错,深一层的往往我们把它看错了,佛举出很多例子跟我们解释。不属於上面讲的四大类错误的见解,就是除上面四大类之外的所有一切错误的见解并做一类,「邪见」,分配在三界六道里头。
佛还是用归纳的方法跟我们讲了八十八品,品就是类,品类;那就是细说,把这五大类再详细的说明。八十八类要统统断尽,这叫见烦恼,你的见解不错,正确了。你的思想还错误,思想是什么?佛也把它归纳,归纳为五大类:贪、瞋、痴、慢、疑、恶见;这个头数,三界总共有八十一品,它分为九地,九九八十一。这个东西统统断尽,那个时候你的思想见解叫正知正见,正觉了,佛是用这个标准来说。我们看看我们世间很聪明的科学家、哲学家,他有没有我见?有没有边见?有!他还有没有贪瞋痴慢?有!那就不行,不符合这个标准,他不能叫正觉。正觉里头决定不能夹杂见思烦恼,见思烦恼没有断,不叫做正觉;见思烦恼断了,这个人超越六道了。六道没有了,他决定提升到四圣法界,他是属於声闻、缘觉、菩萨一类,他到那边去了。换句话说,在六道里面的居民一定有见思烦恼,见思烦恼断了不会在六道住,他升级了,他到四圣法界去了,佛用这个标准界定;这是个界限,来判定你是不是正觉。
佛法的修学,正觉是第一个成就,像我们读书拿到学士学位,这是第一个成就,学士学位。再往上提升是硕士,最高的是博士。佛法也是这三个学位,阿罗汉、辟支佛是正觉;菩萨是正等正觉,加上正等,等是等於佛,但是还没有到佛,等於佛;最高的是无上正等正觉,就好比这一般学校里的博士学位,无上正等正觉。正等正觉是硕士学位。所以佛、菩萨、阿罗汉是佛教里面学位的名称,这个学位名称全是用断烦恼来界定的。见思烦恼是头一个,见思烦恼断尽了,第二个要断的是尘沙烦恼,最后断无明烦恼;无明烦恼断尽了,圆成佛道,那就是无上正等正觉。这是讲诸佛所修的因行,断烦恼要在生活当中、要在工作里,在处事待人接物。烦恼习气由来已久,佛法常讲无量劫你养成的习气,阿赖耶里面含藏著习气种子,哪有那么简单你能够把它断掉?佛清楚、佛明了,所以佛对於初学的众生要求不高,要求也不多,这是一个好老师。就像教童蒙、教五六岁的小朋友,你一定要晓得他的能力能接受多少、能消化多少,不能太过分。而学生一定要接受老师的指导,学生不肯接受,好高骛远,不能接受的东西也要勉强去接受,跟老师不合作,这就没法子教了。
世间老师教童蒙,儿童有没有合作?四、五岁的小朋友很听话。但是佛法不如是,佛法大概一般接触的,年龄最小的都十几岁,不是多数,大多数是二十岁以上的成年人,所以佛法教学就困难。成年人的毛病是好高骛远,他一进门就要广学多闻,他跟老师不合作,所以老师没有办法教,尤其是现代这个社会。古时候中国的小学,我讲小学不是学校,中国小学的意思是什么?是儿童教育。儿童教育在哪里教?家庭里头教,这是中国古时候小学的定义,跟我们现在的学校不一样,古时候就是儿童教育。父母教、祖父母教、叔叔伯伯他的长辈都教,都有义务、都有责任,为什么?这是我们家里人,这是我一族的人,我希望将来我们这个家族能有人才出来,所以都有这个责任。而且教学可以说都是以儒家为标准,这是有历史渊源的。
自从汉武帝制定了国家教育政策、教育宗旨之后,一直到清代的末年,这个教育宗旨没有改变,差不多有两千年,根深蒂固。所以在中国民间,不认识字、没有念过书的人提到孔老夫子,自自然然肃然起敬。由此可知,夫子的教化在中国扎了根,这个根基非常深厚,虽然不认识字、没念过书,常常听老人说,他记在心里,他落实在他生活里头,印象深刻。发心出家了,虽然十几二十岁发心出家了,能够接受老师的教诲,为什么?他有家教,他懂得亲近老师,他接受老师的教导,他能跟老师配合,这就是中国所讲的师承。你亲近这个老师,你不遵守他的教诫,这不是师承。老师教的学生很多,这里头有传法弟子,这个非常重要,真正得到老师的承传。一般学生得不到,得不到的原因在哪里?跟老师不能合作。绝对不是老师有私心,老师要有私心,这个老师不是好老师,没有道德。老师有道德,老师又何尝不希望多传一些学生?传法的弟子愈多愈好。
在佛门里面,禅宗,诸位都晓得,第六代祖惠能大师。他老人家为什么这么出名?他的传法弟子有四十三个人,哪一代的祖师都不能跟他相比。我们看看历代的祖师,最多的传法弟子大概五、六个人,一般的二、三人很多,我们常常看到,还有单传,传一个。所以学生跟老师密切配合难,古时候已经难了,现在到哪里去找?找不到了。在现在这个社会风气里,可以说是师资之道恐怕永远都不能够恢复,要到什么时候才有?大概这个世界毁灭,新的世界再从头来起,再有圣人教诲。那是什么?众生苦难吃尽了,他才回头,这个也是漩澓,这是大的轮回。佛在经上跟我们讲的大的轮回是什么?是世界的「成住坏空」,成住坏空也是永远不间断的,这个世界成了会坏,坏了变成空,空了以后又成,成了以后又坏,成住坏空永远在漩澓,这是大的。每一个成住坏空都会有圣人出世到这个世界,在住劫的时候圣人出世;到坏劫的时候,为什么会坏?众生跟圣贤不合作了,不听了,都自以为聪明,这个时候圣贤走了,不住世了。
是不是真走呢?跟诸位说,并没有真走,圣贤换一个身分来。如果真走了,慈悲心就没有了,「佛氏门中,不舍一人」这个话就讲不通了,他已经把我们都舍弃掉了。众生舍弃佛菩萨,佛菩萨不舍弃众生,永远不舍弃众生。他来示现换一个身分,决不是用佛的身分,不用菩萨的身分,一定跟众生和光同尘,示现普通人的身分,他做不同的样子给你看。那真的,这就是说善根福德成熟的人,一看到这个样子他就觉悟,就晓得这个人是好人,这个人值得我跟他学习,善根成熟。善根不成熟,落在阿赖耶识里头,因为他业障很重,无动於衷;虽然无动於衷,意识里头已经落了好的印象,佛经里面讲种子。我们今天这个时代,释迦牟尼佛的末法时期,说老实话去释迦牟尼佛还不算太远,就是依中国历史记载,释迦牟尼佛灭度三千年了。诸佛菩萨示现在我们的世间,我们现在能理解、能肯定,永远不间断,而且永远不减少。
不要以为佛出世的时候佛菩萨很多很多,祖师大德很多很多,现在希有,没有了。现在有,你看不出来。现在散在各行各业,散在男女老少,你细心去观察,你以清净心去观察,你就发现、你就体会到;粗心大意一个也找不到。哪个行业里头都有,跟诸位说,老人里头有,小朋友里头有,都有佛菩萨在示现。你看看他的思想,他说话,他的动作,与性德相应,随顺性德,学佛稍稍能够契入佛境界的体会得到,懂得;凡是妄想分别执著很重的人,心浮气躁的人他看不出来。我们在日常生活当中,观察周边的一切人事物,冷静细心观察,那个人不是佛教徒,没有接触过佛法,那是外国人,他也没有接触过孔孟的典籍,但是偶尔听听他讲的话,他所思考的,与圣贤讲的相应,我们就晓得确确实实是佛菩萨、圣贤应化的。
所以不能说现在众生烦恼习气深重,造作无量无边罪业,要感受空前的灾难、报应,佛菩萨这个时候就不顾我们了,不是的。佛菩萨这个时候一样照顾我们,从来没有减少分毫,这是事实真相。佛菩萨依旧显示在一切人事物当中,时时刻刻在启发我们。如果你读了《华严》,你真正能够体会到经里面的义趣,你才明了,才真的恍然大悟。虚空是什么?虚空是藏海,藏识海。我们这个大地是什么东西?莲华,经上讲的莲华,世界,刹土。大地上面,大的是海洋,小的是湖泊,再小的是水塘,这是我们这个地方念的,上面所念的,那是什么东西?藏识所含藏的种子。海洋这个种子量大,心量很大,小水塘心量很小。我们今天念的这一段是河流,「海间香河」,河流表什么?前面跟诸位报告过,清凉大师跟我们讲的,表同时心所。什么同时?阿赖耶里面含藏种子,这个种子起现行,同时相应的心所,香河。
所以我们看到大地上大大小小的河流,佛在经上讲得深,哪一样不是佛菩萨在示现?哪一样不是在提醒我们、在觉悟我们?只可惜我们真的是在迷,真的是不觉,没觉察到。这使我们想到善财何以能够一生圆满菩提、一生证得无上正等正觉,他会学!宗门里面大德常常测验学生:「会么?」这个字、这一句话的意思好深!会么?你要是果然会了,头头是道,左右逢源;你要是不会,踏破铁鞋无觅处,找不到。问题就是你会不会,然后你才晓得这一句里面所含的义趣之深之广,无有穷尽。释迦牟尼佛当年在世,天天在表演,每天在表演就是漩澓。你每天看他,他老人家的生活为我们明显的显示出,「於人无争,於世无求」,心地清净寂灭,对众生大慈大悲。天天现这个相,生活日中一食、树下一宿,过最简单的生活。最简单的生活就是最幸福的生活、最圆满的生活,这很多人体会不到。一般人总是去追求物质文明的享受,我常常讲,物质文明享受你要付出多少代价!
这个代价不是金钱,金钱是身外之物,你付出的代价是什么?是妄想分别执著,这个代价太大了,这个代价往后的结局、后果是三途六道。你付出的是这个代价,这个代价是世间没有东西能够跟它相比的。我为什么过这种生活?我们今天问:我们今天是不是要学释迦牟尼佛三衣一钵、日中一食、树下一宿?不需要。为什么不需要?你要是刻意去做,你又在攀缘了。佛教导我们的是随缘,换句话说,我们现在过什么样的生活,很好,一切都随缘。这里头决定不起贪瞋痴,决定不起分别执著,就对了,跟佛就没有两样。佛生活里头没有分别、没有执著,我们今天随顺这个生活,也没有分别、也没有执著。一定要懂得随顺,对於世间一切法,佛常常讲随顺受用,决定不能占有。「这是我的」,那你就完了!身体都不是我的,这个道理几个人懂?学大乘懂得,什么是我?尽虚空遍法界是我。怎么能把小小身体,好像整个人身是我,你怎么可以把汗毛当作我,把整个身体忘掉了?错在这里。
《华严》里头告诉我们,尽虚空遍法界是一个自己,所以一切人一切事一切物与我是一体。像这身体一样,这一体是没错,这身体不是完全健康,有些地方麻木不仁,麻木不仁的部分是什么?部分就是迷惑颠倒的众生,这一部分。我们能够发现这个问题,就已经开始觉悟,你要不觉悟你不会发现,你觉悟你就发现了。发现之后怎么办?帮它恢复,这讲自觉。我们今天自觉了,自觉就努力恢复,恢复正常,正常是觉而不迷。我恢复正常了,我的周边还有很多没有恢复,肯定影响他。周边往来的这些大众,善根福德因缘成熟的,他很快就跟进了。有一些跟进的还超过,这个古往今来不少数。学生超过老师的常常见,古语说得好:青出於蓝而胜於蓝,这句话是勉励我们自觉要认真提高自己的境界。不能说老师他都没有做到,我何必要做?那就错了,你永远在老师的后面跟著老师,因为你不能超前去。
这个超前是正确的,你超前去,你再来帮助老师。释迦牟尼佛跟弥勒菩萨在修菩萨道的时候,弥勒菩萨资格比释迦牟尼佛老,学长,远远在释迦牟尼佛之上,释迦牟尼佛勇猛精进,超过了。本来成佛是弥勒在释迦牟尼佛之前,现在释迦牟尼佛超前成佛了,弥勒在释迦牟尼佛之后。我们想想这个意思,这是什么样的示现,教我们觉悟之后要勇猛精进。老师真的希望学生超过他,真的成就,这是好老师。如果学生的成绩都不如老师,这老师平平,老师本身没有什么成就,学生都不能超过他。老师心里头唯一的期望就是希望学生能够超过他,道德超过他,学问超过他,成就超过他,老师心里欢喜,老师心里不会嫉妒。儿子成就超过父亲,父亲会嫉妒吗?父亲感觉得荣耀。学生超过老师,老师感到荣耀。现在时间到了。
诸位同学,我们还是要看海间香河,长行第五句:
【其河所有漩澓之处,一切诸佛所修因行,种种形相,皆从中出。】
前面已经说得很多,我们一定要懂得经文表法的义趣,这一句说得很深很广,确实是不思议的境界。经上讲的『一切诸佛』,这一句里面就含著很多意思。第一个可以说为十方过去现在(未来我们不谈)一切诸佛如来,这是一个说法。第二种讲法就像江味农居士在《金刚经》上所说的诸佛,那个诸佛是讲四十一位法身大士,这些人最低的是圆教初住菩萨,「破一品无明,证一分法身」,与诸佛是同生性,同样用的是真心;也就是我们平常讲的,他们真正是用真诚、清净、平等、正觉、慈悲,确确实实他用的是这个心,不夹杂一丝毫的妄心。妄心是什么?相反的是妄心。真诚相反是虚伪,虚伪是妄心;清净反面是染污,染污是妄心;平等的反面是贡高我慢,正觉的反面是不觉,慈悲的反面是自私,反面完全没有了,圆教初住菩萨用这个心。如果我们也用这个心,我们这个反面的完全断干净了,你就是初住菩萨,你就是法身大士。
我们今天学,学真诚里面还夹杂著虚伪,没断干净!我们的功夫要在这里做。分分断,它不是一下子断干净,没这个道理。一定要锲而不舍,真正努力去干,希望一年比一年真诚。真诚进步了,虚伪降低了,要这样干法。希望自己在一生当中把这反面的都断干净,换句话说,我这一生当中,我纵然不能证得究竟圆满的佛果,也能证得分证位,不错了!人要有这个志向,这个真正叫办大事,世间的荣华富贵、功名利禄是假的,那是一场空,不能在那里追逐。要彻底放下,我们干真的,我们走的是佛道,走的是菩提大道。一切诸佛就是从圆教初住往上,四十一位法身菩萨统统都是诸佛;一切诸佛,这是一个讲法。还有一个讲法,那就是天台大师讲的六即佛,六即佛的范围包括大了,把我们凡夫都包括了。我们凡夫是什么佛?「名字即佛」,有名无实。只要是受了三皈五戒,不管你有没有皈、有没有戒,就是挂个名,为什么?名字即佛。
你皈依了,三皈确实没有做到,你受了五戒,五戒一条也没有做到,挂名的,名字即佛。认真去做了,我天天真的想修,提起自己的警觉,我要觉而不迷,我要正而不邪,我要净而不染,你已经有这个念头,时时刻刻你能提得起这个念头。你能提得起十善五戒,起心动念都会想一想,「我跟十善相不相应?我这个念头该不该起?是善还是恶?」自己有能力去拣别,「我这个话是善还是恶?我这个行为是善还是恶?」能够真的反省、真的检点、真的天天在改过自新,这个叫「观行即佛」,那就不是名字,他真干。观行功夫得力,就真正能够降伏烦恼。譬如遇到很不称心的事情,人常常容易发脾气,忽然就是在这个时候提醒自己:我不应该发脾气,我何必要认真?「凡所有相,皆是虚妄」,把这个瞋恚念头马上压下去,这是观行。观就是大乘佛法里面讲的观照,行是行为,你能够时时刻刻观照自己的行为是正的还是邪的,你时时刻刻提得起观照功夫,这叫观行即佛。
六道凡夫都在这个境界,如果再提升,再提升就是「相似即佛」,观行提升就相似。相似是像样了,像佛的样子,那是什么?你超越六道轮回了。你是阿罗汉、辟支佛、菩萨,在四圣法界里头,出了六道,四圣法界里面的相似位,相似即佛。我们如果做到相似位,那就超越六道轮回了。那你就想像到,你见思烦恼断了,尘沙烦恼还没断,在相似位里头就要断尘沙烦恼。尘沙烦恼断尽了,你又提升到分证即佛,那就是圆教初住以上,照见。这是功夫三个等级:观照、照住、照见。照住是六即里面相似即,照见是分证即、分证位。观照,没有到照住,是六道里面的观行位。一切诸佛,有这三个意思在。第一个意思是圆满佛,究竟圆满的佛果;第二个意思是分证位,法身菩萨;第三种讲法,把名字位都包括进去。然后你才晓得,『所修因行,种种形相』,可以说从凡夫初发心一直到如来究竟果地,修行的形相统统都在这里头看出来。
「种种形相」,是什么个形相?跟诸位说,《大方广佛华严经》上所说的一切,就是这里讲的「种种形相」四个字。「一切诸佛所修因行,种种形相」,总共十二个字,是全部《华严》。这个句子里头你就想像到,真的是境界深广没有边际。从这个地方使我们联想到,我们供养佛、供养佛像,供品当中最重要的是一杯水,其他的什么供具都可以不要,水是一定要;香都可以不必要,水不能不要。水表什么意思?你看看此地,华藏世界周围的香水海,大海是水;莲华地面上的香海,是水;跟香海通的这些河,我们现在念到的海间香河,是水。用水表藏识,用水表藏识里头含藏的种子,又用河水表与识心相应的心所。你看看这一杯水里头的表法,意思多深多广!我们教初学不能这个讲法,这样讲法会把他讲糊涂了,他也没有办法得到真正的利益。我们最平常是用最简单的讲法,供这一杯水代表什么?代表心水,心要像水一样清净,没有污染,要像水一样平等,没有波浪。
波浪是什么?波浪是念头,我们的心前念灭后念生,这是波浪。如果是欢喜或者是发怒,那是大风大浪;真正平了,波浪不生,这就是定。我们讲的禅定,佛经里面也常常读到正受,正常的享受,你的心水不动。从什么地方去观察?从六根接触六尘境界,六根接触六尘境界起心动念就是香水河,河流在流动。六根接触六尘境界不起心、不动念、不分别、不执著,那就是正受,那就是禅定。禅定不是盘腿面壁,盘腿面壁那是初学,那是课堂的作业,真正要用在生活上,禅定要落实用在生活上才开智慧。在禅堂里头盘腿面壁打坐不会开智慧,要在六根接触六尘境界的地方,真正在那里炼,炼不起心、不动念、不分别、不执著。境界清清楚楚、明明了了是慧,心地里头如如不动是定,真正修功夫、修定慧是这样子完成的。
所以我们到后面,现在还没讲到,你看善财童子五十三参,他参访的善知识,修禅定不是在禅堂,在什么地方?在市廛。古时候的市廛就是现在的商场、百货公司,最热闹的地方,外国人称之为MALL。修禅定的人他在那里逛,善财童子到那里去参访他,他在那里修禅定,定慧等学。我们凡夫怎么会晓得?他六根所接触的琳琅满目,他在里面也有说有笑,也不是呆呆板板的像木头人,不是的,是活人,活活泼泼。样样清楚、样样明了,这是智慧,他一点不糊涂;心里头对於所有一切的万物一点贪心都没有,一点厌恶的心都没有,他心是平的,这是修定。他心是清净的,没有被六尘境界污染,真正的禅定。定中有慧,慧中有定,定慧一体,定慧等学,他学会了。所以六波罗蜜是在生活里头学,是在工作里头学,是在处事待人接物里头学,一刹那都没有离开。以《华严》来说,普贤十愿、文殊十波罗蜜就是他的生活,法身菩萨的生活。我们能不能从供佛的一杯水里面体会到这个意思?经上说『皆从中出』,你能不能从这一杯水里面生出这么多的意思出来?这一句我们就说到此地。再看底下一句:
【摩尼为网,众宝铃铎。】
这八个字就是一句。『网』是罗网,『铃铎』,我们中国人俗话讲铃铛,小的叫铃,大的叫铎。铎就是小型的钟,比铃大,比钟小。最常见的,现在好像也不常见了,我们从前在学校念书,上下课打铃,那个铃是铎,是个大的,有工友到时间他就摇铃,上课了,下课了。也有学校,这是个小的钟,那是属於铎,它挂在固定的地方,到时间的时候,它有绳子拴在钟的锤上,锤是在钟的当中,你摆动它就响,这样的钟我们往往在一般教堂里面还能看到。这个意思大家能体会到吗?「铃铎」是叫你上课。「网」是罗网,罗网表的意思很广,网一般来讲、总的意思来说,包罗万象。经典上讲罗网,多半都是取帝释天天宫里面的罗网,装饰品。这个网里面系著明珠,就是摩尼宝珠,珠就像一面镜子一样,外面的景象都照在里头。它这个珠子很多,网与网交叉地方都结上明珠,珠跟珠互相照映,那个景象重重无尽,就好像镜子对照一样。
我们知道镜子是平面的,那个珠是圆形的,圆形的镜子照起外面的色相,它产生变化了,从变化里面我们体会到「凡所有相,皆是虚妄」。那个相会变,这说明你用什么眼光去看,那个相就变成什么样子,相随心转,随著我心转。我看那个人是好人,愈看愈好;我看那个人是恶人,愈看愈恶,他是不是真的好、真的恶?不见得!好跟恶,说老实话没有标准,真的没有标准。佛菩萨有没有标准?佛菩萨也没有标准。绝对的标准是什么?善恶两边都离开了,这是绝对标准,这个跟你说真的。宇宙之间一切人事物,古人讲得好:「性本善」,那个性本善的善,是善恶都没有了,那叫善;有善有恶就不善。换句话说,如何你见到本善?你六根接触六尘境界,不加丝毫意思,你就见到本善。这个本善是什么?《华严经》上讲的一真法界,只要不加一点意思,现前这个世界是华严世界,是一真法界。我们为什么见不到?我们把意思加在里头。
平常我们有个术语,常常讲「注意」,注意不是好事情。注是什么?注入。意是什么?意思。注意是六道凡夫,觉悟的人才不会把意思注在这个里头,六根接触六尘境界要把意思注在里面就坏了,马上就变相,变质了。所以佛常常教人第一念,第一念是什么?没有意思,没有加丝毫意思在里面。第二念,意思就跑出来了,是识,第二念见性就变成了眼识,耳根闻性就变成了耳识,第二念就变了。第一念跟第二念几乎是同时的,佛法里面讲一弹指有六十刹那,一刹那有九百生灭,一个生灭就是一个念头。所以,能保持第一念的就是法身大士;保持不了第二念,是九界众生。诸位要听清楚,九界包括声闻、缘觉、权教菩萨,保不住,第二念就迷了,第二念是八识五十一心所起作用了。永远保持第一念就转识成智,分证位佛,他是分证位佛,《华严经》上讲的法身大士。所以这个「网」含的意很广很深,表法的义趣我们总得要能够体会到几分。
我们在一切处所,看到网就想到:网在教我们。所以,一切人、一切事、一切物,从来没有间断在教导我们,关键还是在「会么?」果然会学,我们的学习从来不会间断,真的问题在会不会。不是说别人会不会,自己会不会;别人会不会与我没有关系,自己会不会。摩尼是网。「众宝铃铎」,铃铎刚才讲了,铃铎是教学。执掌教学的这个工作也称为师铎,手上拿著铃上课。这什么时代?古时候的私塾,私塾学生少的六、七个学生,多的一、二十个学生,三十个以上的大概都没有,顶多二十几个。这是古时候的私塾,老师一个人,没有工友。上课摇铃,老师自己摇铃;下课的时候,学生可以轻松一下,休息,离开教室;上课时间到了,老师摇铃,学生赶快回到自己座位,这是铃铎,你从这里体会。「众宝」,当然是形容教学的课程,老师教的是什么东西?全是圣贤书,我们佛法里称之为法宝。世俗里头所教的,在中国决定少不了四书五经、诸子百家,这是教学内容,课本,真正是宝。
古时候小学,老师教的是教你生活起居、处事待人接物的规矩,那是德行。教你说话,说话要有分寸、要有礼貌,言语;教规矩,老师做榜样,学了之后你回去,你知道对父母、对兄弟姐妹是些什么样的态度,生活教育。古人也把这些东西写出来、记录下来,就是大家熟知的《弟子规》这一类的,这是小学教材。需要读的一定是四书五经,老师只教读,教句读,只教你读,没有讲解。为什么?年岁太小,智慧没开。这个时候他的长处就是记忆,小孩的记忆力好,没有妄想、没有杂念,利用他这个长处、他的特质,充分的利用它。大概总是到十二岁记忆力最好的时候,在这个阶段里头,所有重要的典籍,教他读、教他背。所以私塾教学老师是不讲解的,只讲规矩。处事待人是规矩、礼节,这个要讲,书不讲,教这个。督促,看著你背。天分好的,督促他背一百遍,一百遍背完了可以下课。所以下课不是同时下课的,有早有迟,下课不要打铃的。你一百遍你先背完了,你先下课;那个还没有背完的,继续在背。天分差一点的,我们一般讲迟钝的、笨一点的人,要背两百遍,加倍。为什么?他才不会忘记。所以只有上课的时候打铃,下课不打铃的,每一个学生下课先后不同的,跟现在学校不一样。
古时候是从六、七岁开始到十二岁,大概也是六年的时间。能力很强的,记忆力非常好的,四书五经背过之后,可以选背诸子百家。百家是文集,我们现在中国古时候编的丛书,《四库全书》:经、史、子、集,背这些东西,由老师来选择、来挑选,教给学生背诵。在佛法里面也不例外,但是佛法出家不是从小,不是从六、七岁,佛法出家大概都是十五岁以上到二十几岁,由此可知,他的小学教育完成了。甚至於古时候十三、四岁就入太学,秀才,我们也称为童生,童生就是秀才。入太学读书,有讲解、有研究讨论,你小学所背诵的东西现在要开始研究、讨论、讲解。它是分为两个阶段,小时候记忆力好要你背,十三、四岁智慧慢慢开了,能够懂得了,来研究讨论。所以在古代确确实实有考取举人、考取进士,二十岁,二十岁弱冠;还有十九岁考取的,那还叫童子。
考取举人、考取进士成绩优异的,国家往往分配你担任县市长,县市的领导人。多大年岁?十九、二十岁。教成的!这叫出仕,你出去作官,为社会、为人民造福;对他自己来说,修福。人生享福是在晚年,退休之后享福,这个跟外国人的思想不一样。所以少年的时候苦学,奠定福慧的根基;壮年的时候为社会、为国家服务,为人民造福,自己在修福;到晚年退休了,现在人讲退休,古时候叫「致仕」,就是退休,退休之后享福。外国人跟我们恰恰相反,外国人是少年享福,中年拼命受苦受难,谋自己生活;晚年的时候,过去我常常听说外国人是少年的天堂、中年人的战场、老年人的坟墓,他跟我们中国完全是相反的。这个社会上流行的言语不错,我们在外国仔细观察,是这个样子。年老的时候没有人理会,虽然住在养老院,养老院住那么多人,彼此都不谈话、都不往来,孤孤单单的一个人。吃饱之后,身体好的院子里面散散步;身体稍微差一点的,坐在椅子上晒太阳,没有人跟他打招呼,没有人跟他说话,寂寞!
我们看到很难过,我们想想如果我们晚年是这个样子,怎么办?他们在那里晒太阳,等死!中国人常讲坐吃等死,那是什么味道?这是一生最后的一个阶段,多可怜!我们看得很多很多,有几个人有警觉心?释迦牟尼佛有,看到生老病死他觉悟了,生老病死的现象都摆在我们面前,几个人能像释迦牟尼佛觉悟?哪个人不老?我自己要老,我老了以后是不是也跟他一样?想到这个地方,我们就要警觉怎么样解决这个问题。释迦牟尼佛是因此而发心学道的,舍弃世间地位、权力、荣华富贵,他去修道。为什么?只有修道才能解决这个问题。要不认真的来学习,这个问题解决不了。果然没错,世尊确确实实把解决这个问题的效果展示给我们看,教导我们。
中国人在全世界来说,现在连美国人都肯定中国人有超过一般人的智慧,现在西方人肯定。从中国的教学,思想、理念、教学的方法,你能看得出来中国人的智慧。小,受一点苦、受一点折磨算什么?小时候受了苦,老的时候不受苦,谁能想得到?小时候要享尽了福,老时候受苦,你们想想看,你是愿意老时候享福,还是愿意小时候享福?你是愿意小时候吃苦,还是年老的时候吃苦?你能把这个帐算清楚,你就明白了。我年轻的时候受苦受难,同事、朋友在下班的时候游乐场所去玩去了,看到我在这里读经、在这里学佛,都说我迷信。没有学佛之前我喜欢读书,都说我是书呆子;书呆子以后学佛了,迷在佛里头,不知道去玩。他们是明著跟我讲,我回答他什么?我说:我不是不想去玩,我玩不起。为什么?我如果现在玩,我老年要受罪。我现在年轻,可以能够忍受,现在好好的努力学习。我玩的时候,我说我会玩,不过我现在不能玩,我到年岁大的时候再去玩。他们笑笑,不懂!到我五、六十岁了,常常到国外去讲经、去玩,他们明白了,和尚讲的话不是假的,真的。他们那个时候工作很辛苦,快到退休了,看到我今天到这个国家,明天到那个国家,他才知道。玩要有本钱,没有本钱怎么玩法。先要把本钱赚够,先要好好的学,道德、学问、知识统统有了成就,这个时候像孔老夫子周游列国。释迦牟尼佛弘法利生也是周游列国,那是我们的好样子,我看明白了,我看懂了,认真学习,这是「众宝铃铎」里面的含义。
诸位同学,请看「华藏世界品」,藏海安布庄严,第四段海间香河,长行第五句看起:
【其河所有漩澓之处,一切诸佛所修因行,种种形相,皆从中出。】
这一句,清凉大师跟我们提示的很简单,「漩澓出影」。『漩澓』是流水里面的漩涡,这种现象我们在河流里头常常会见到,它的原因大概是河的底这个地方特别深,或者是下面有岩石,造成水流在这个地方回旋。佛在此地以这个来比喻,显示『一切诸佛所修因行,种种形相』就像河流里面的回流一样。回流最明显的现象就是往复,我们所说的循环。因果里面常说到因果不空,因果何以不空?转变不空,漩澓有转变的意思;循环不空,它有循环的意思;相续不空,相续不但是漩澓相续,河流也是相续的,所以说是后浪推前浪,这是相续相。河流流水里头我们能够看到相续相,但是循环跟转变在漩澓里面看得很清楚。这个意思很深!我们学佛,凡是看到这个现象,这个现象实在讲处处都有,这个漩澓,最平常的、最普通的就是时针。你看看现在小学生,我看到都戴手表了,手表的指针永远在漩澓,跟经文这个地方所说的表法的意思完全相同。我们从深处去体会这个现象,岂不是《论语》里头第一句所说的,「学而时习之」,你们想想看是不是学而时习之?
世出世间的圣人,学习就像水的漩澓一样,永远没有停止,永远没有休息,他才能够成就道业。时钟右旋,我们讲顺时钟的方向,右旋代表随顺性德、随顺纯善。不要向反面去漩澓,那就错了。随顺性德,我们的境界不断向上提升;如果随顺烦恼、随顺自己习气,这是决定往下坠落。永远要记住世尊在经论里面的教诲,「没有证得阿罗汉以前,不能相信自己的意思」,阿罗汉证到的是正觉,换句话说,没证到阿罗汉之前,在佛的眼光里面看是不觉。这个话是真话、是老实话,完全正确没有错误。但是我们凡夫初听到的时候总是不服,佛说话有没有说得太过分?我们凡夫心里想,佛说六道众生都是不觉、都是迷惑颠倒,我们会想:六道里头可能有一部分人迷惑颠倒,但是也有一部分很聪明的人。今天这个世间有许多科学家、哲学家,他们聪明,他们并不是佛所讲的迷惑颠倒,我们都会有这样的反应,这个反应非常正常。我初学佛的时候,看到经典上这些句子,我也是这么想法,到后来看到佛的标准,我相信了。佛经里面讲的觉跟不觉是以什么标准来衡量?以断烦恼,你的见思烦恼没断,就叫做不觉;见思烦恼断了,就叫做正觉,这个没有话说,这个我们不能不服了。
「见烦恼」,世尊为了教学方便起见,把它归纳,见烦恼就是错误的看法,归纳为五大类。第一类叫「身见」,执著这个身是我,叫身见。「边见」,边见就是相对的这个观念。我跟人是相对的,圣跟凡是相对的,真跟妄是相对的,是跟非是相对的,凡是相对的观念叫边见。这个观念是错误的,我们怎么晓得?我们根本不知道。执著这个身是我,哪一个人不执著身是我?怎么能说执著身是我是错了?我们永远解不开,那要到经典里面细细的去学习,才真正把它搞清楚、搞明白,我们真是无量劫来看错了。第三类叫「见取见」,第四类叫「戒取见」,这两类是讲因果。一个是你在果上看错了,见取见是果,佛法里面讲非果计果,这根本不是真正的果,你以为是果;戒取见是因,不是真正的因,你看错了。譬如说善因善果,这是正确的;你说善因恶果,这是错误的,没有这个道理;恶因善果也没有这个道理。因与果粗浅的我们没有看错,深一层的往往我们把它看错了,佛举出很多例子跟我们解释。不属於上面讲的四大类错误的见解,就是除上面四大类之外的所有一切错误的见解并做一类,「邪见」,分配在三界六道里头。
佛还是用归纳的方法跟我们讲了八十八品,品就是类,品类;那就是细说,把这五大类再详细的说明。八十八类要统统断尽,这叫见烦恼,你的见解不错,正确了。你的思想还错误,思想是什么?佛也把它归纳,归纳为五大类:贪、瞋、痴、慢、疑、恶见;这个头数,三界总共有八十一品,它分为九地,九九八十一。这个东西统统断尽,那个时候你的思想见解叫正知正见,正觉了,佛是用这个标准来说。我们看看我们世间很聪明的科学家、哲学家,他有没有我见?有没有边见?有!他还有没有贪瞋痴慢?有!那就不行,不符合这个标准,他不能叫正觉。正觉里头决定不能夹杂见思烦恼,见思烦恼没有断,不叫做正觉;见思烦恼断了,这个人超越六道了。六道没有了,他决定提升到四圣法界,他是属於声闻、缘觉、菩萨一类,他到那边去了。换句话说,在六道里面的居民一定有见思烦恼,见思烦恼断了不会在六道住,他升级了,他到四圣法界去了,佛用这个标准界定;这是个界限,来判定你是不是正觉。
佛法的修学,正觉是第一个成就,像我们读书拿到学士学位,这是第一个成就,学士学位。再往上提升是硕士,最高的是博士。佛法也是这三个学位,阿罗汉、辟支佛是正觉;菩萨是正等正觉,加上正等,等是等於佛,但是还没有到佛,等於佛;最高的是无上正等正觉,就好比这一般学校里的博士学位,无上正等正觉。正等正觉是硕士学位。所以佛、菩萨、阿罗汉是佛教里面学位的名称,这个学位名称全是用断烦恼来界定的。见思烦恼是头一个,见思烦恼断尽了,第二个要断的是尘沙烦恼,最后断无明烦恼;无明烦恼断尽了,圆成佛道,那就是无上正等正觉。这是讲诸佛所修的因行,断烦恼要在生活当中、要在工作里,在处事待人接物。烦恼习气由来已久,佛法常讲无量劫你养成的习气,阿赖耶里面含藏著习气种子,哪有那么简单你能够把它断掉?佛清楚、佛明了,所以佛对於初学的众生要求不高,要求也不多,这是一个好老师。就像教童蒙、教五六岁的小朋友,你一定要晓得他的能力能接受多少、能消化多少,不能太过分。而学生一定要接受老师的指导,学生不肯接受,好高骛远,不能接受的东西也要勉强去接受,跟老师不合作,这就没法子教了。
世间老师教童蒙,儿童有没有合作?四、五岁的小朋友很听话。但是佛法不如是,佛法大概一般接触的,年龄最小的都十几岁,不是多数,大多数是二十岁以上的成年人,所以佛法教学就困难。成年人的毛病是好高骛远,他一进门就要广学多闻,他跟老师不合作,所以老师没有办法教,尤其是现代这个社会。古时候中国的小学,我讲小学不是学校,中国小学的意思是什么?是儿童教育。儿童教育在哪里教?家庭里头教,这是中国古时候小学的定义,跟我们现在的学校不一样,古时候就是儿童教育。父母教、祖父母教、叔叔伯伯他的长辈都教,都有义务、都有责任,为什么?这是我们家里人,这是我一族的人,我希望将来我们这个家族能有人才出来,所以都有这个责任。而且教学可以说都是以儒家为标准,这是有历史渊源的。
自从汉武帝制定了国家教育政策、教育宗旨之后,一直到清代的末年,这个教育宗旨没有改变,差不多有两千年,根深蒂固。所以在中国民间,不认识字、没有念过书的人提到孔老夫子,自自然然肃然起敬。由此可知,夫子的教化在中国扎了根,这个根基非常深厚,虽然不认识字、没念过书,常常听老人说,他记在心里,他落实在他生活里头,印象深刻。发心出家了,虽然十几二十岁发心出家了,能够接受老师的教诲,为什么?他有家教,他懂得亲近老师,他接受老师的教导,他能跟老师配合,这就是中国所讲的师承。你亲近这个老师,你不遵守他的教诫,这不是师承。老师教的学生很多,这里头有传法弟子,这个非常重要,真正得到老师的承传。一般学生得不到,得不到的原因在哪里?跟老师不能合作。绝对不是老师有私心,老师要有私心,这个老师不是好老师,没有道德。老师有道德,老师又何尝不希望多传一些学生?传法的弟子愈多愈好。
在佛门里面,禅宗,诸位都晓得,第六代祖惠能大师。他老人家为什么这么出名?他的传法弟子有四十三个人,哪一代的祖师都不能跟他相比。我们看看历代的祖师,最多的传法弟子大概五、六个人,一般的二、三人很多,我们常常看到,还有单传,传一个。所以学生跟老师密切配合难,古时候已经难了,现在到哪里去找?找不到了。在现在这个社会风气里,可以说是师资之道恐怕永远都不能够恢复,要到什么时候才有?大概这个世界毁灭,新的世界再从头来起,再有圣人教诲。那是什么?众生苦难吃尽了,他才回头,这个也是漩澓,这是大的轮回。佛在经上跟我们讲的大的轮回是什么?是世界的「成住坏空」,成住坏空也是永远不间断的,这个世界成了会坏,坏了变成空,空了以后又成,成了以后又坏,成住坏空永远在漩澓,这是大的。每一个成住坏空都会有圣人出世到这个世界,在住劫的时候圣人出世;到坏劫的时候,为什么会坏?众生跟圣贤不合作了,不听了,都自以为聪明,这个时候圣贤走了,不住世了。
是不是真走呢?跟诸位说,并没有真走,圣贤换一个身分来。如果真走了,慈悲心就没有了,「佛氏门中,不舍一人」这个话就讲不通了,他已经把我们都舍弃掉了。众生舍弃佛菩萨,佛菩萨不舍弃众生,永远不舍弃众生。他来示现换一个身分,决不是用佛的身分,不用菩萨的身分,一定跟众生和光同尘,示现普通人的身分,他做不同的样子给你看。那真的,这就是说善根福德成熟的人,一看到这个样子他就觉悟,就晓得这个人是好人,这个人值得我跟他学习,善根成熟。善根不成熟,落在阿赖耶识里头,因为他业障很重,无动於衷;虽然无动於衷,意识里头已经落了好的印象,佛经里面讲种子。我们今天这个时代,释迦牟尼佛的末法时期,说老实话去释迦牟尼佛还不算太远,就是依中国历史记载,释迦牟尼佛灭度三千年了。诸佛菩萨示现在我们的世间,我们现在能理解、能肯定,永远不间断,而且永远不减少。
不要以为佛出世的时候佛菩萨很多很多,祖师大德很多很多,现在希有,没有了。现在有,你看不出来。现在散在各行各业,散在男女老少,你细心去观察,你以清净心去观察,你就发现、你就体会到;粗心大意一个也找不到。哪个行业里头都有,跟诸位说,老人里头有,小朋友里头有,都有佛菩萨在示现。你看看他的思想,他说话,他的动作,与性德相应,随顺性德,学佛稍稍能够契入佛境界的体会得到,懂得;凡是妄想分别执著很重的人,心浮气躁的人他看不出来。我们在日常生活当中,观察周边的一切人事物,冷静细心观察,那个人不是佛教徒,没有接触过佛法,那是外国人,他也没有接触过孔孟的典籍,但是偶尔听听他讲的话,他所思考的,与圣贤讲的相应,我们就晓得确确实实是佛菩萨、圣贤应化的。
所以不能说现在众生烦恼习气深重,造作无量无边罪业,要感受空前的灾难、报应,佛菩萨这个时候就不顾我们了,不是的。佛菩萨这个时候一样照顾我们,从来没有减少分毫,这是事实真相。佛菩萨依旧显示在一切人事物当中,时时刻刻在启发我们。如果你读了《华严》,你真正能够体会到经里面的义趣,你才明了,才真的恍然大悟。虚空是什么?虚空是藏海,藏识海。我们这个大地是什么东西?莲华,经上讲的莲华,世界,刹土。大地上面,大的是海洋,小的是湖泊,再小的是水塘,这是我们这个地方念的,上面所念的,那是什么东西?藏识所含藏的种子。海洋这个种子量大,心量很大,小水塘心量很小。我们今天念的这一段是河流,「海间香河」,河流表什么?前面跟诸位报告过,清凉大师跟我们讲的,表同时心所。什么同时?阿赖耶里面含藏种子,这个种子起现行,同时相应的心所,香河。
所以我们看到大地上大大小小的河流,佛在经上讲得深,哪一样不是佛菩萨在示现?哪一样不是在提醒我们、在觉悟我们?只可惜我们真的是在迷,真的是不觉,没觉察到。这使我们想到善财何以能够一生圆满菩提、一生证得无上正等正觉,他会学!宗门里面大德常常测验学生:「会么?」这个字、这一句话的意思好深!会么?你要是果然会了,头头是道,左右逢源;你要是不会,踏破铁鞋无觅处,找不到。问题就是你会不会,然后你才晓得这一句里面所含的义趣之深之广,无有穷尽。释迦牟尼佛当年在世,天天在表演,每天在表演就是漩澓。你每天看他,他老人家的生活为我们明显的显示出,「於人无争,於世无求」,心地清净寂灭,对众生大慈大悲。天天现这个相,生活日中一食、树下一宿,过最简单的生活。最简单的生活就是最幸福的生活、最圆满的生活,这很多人体会不到。一般人总是去追求物质文明的享受,我常常讲,物质文明享受你要付出多少代价!
这个代价不是金钱,金钱是身外之物,你付出的代价是什么?是妄想分别执著,这个代价太大了,这个代价往后的结局、后果是三途六道。你付出的是这个代价,这个代价是世间没有东西能够跟它相比的。我为什么过这种生活?我们今天问:我们今天是不是要学释迦牟尼佛三衣一钵、日中一食、树下一宿?不需要。为什么不需要?你要是刻意去做,你又在攀缘了。佛教导我们的是随缘,换句话说,我们现在过什么样的生活,很好,一切都随缘。这里头决定不起贪瞋痴,决定不起分别执著,就对了,跟佛就没有两样。佛生活里头没有分别、没有执著,我们今天随顺这个生活,也没有分别、也没有执著。一定要懂得随顺,对於世间一切法,佛常常讲随顺受用,决定不能占有。「这是我的」,那你就完了!身体都不是我的,这个道理几个人懂?学大乘懂得,什么是我?尽虚空遍法界是我。怎么能把小小身体,好像整个人身是我,你怎么可以把汗毛当作我,把整个身体忘掉了?错在这里。
《华严》里头告诉我们,尽虚空遍法界是一个自己,所以一切人一切事一切物与我是一体。像这身体一样,这一体是没错,这身体不是完全健康,有些地方麻木不仁,麻木不仁的部分是什么?部分就是迷惑颠倒的众生,这一部分。我们能够发现这个问题,就已经开始觉悟,你要不觉悟你不会发现,你觉悟你就发现了。发现之后怎么办?帮它恢复,这讲自觉。我们今天自觉了,自觉就努力恢复,恢复正常,正常是觉而不迷。我恢复正常了,我的周边还有很多没有恢复,肯定影响他。周边往来的这些大众,善根福德因缘成熟的,他很快就跟进了。有一些跟进的还超过,这个古往今来不少数。学生超过老师的常常见,古语说得好:青出於蓝而胜於蓝,这句话是勉励我们自觉要认真提高自己的境界。不能说老师他都没有做到,我何必要做?那就错了,你永远在老师的后面跟著老师,因为你不能超前去。
这个超前是正确的,你超前去,你再来帮助老师。释迦牟尼佛跟弥勒菩萨在修菩萨道的时候,弥勒菩萨资格比释迦牟尼佛老,学长,远远在释迦牟尼佛之上,释迦牟尼佛勇猛精进,超过了。本来成佛是弥勒在释迦牟尼佛之前,现在释迦牟尼佛超前成佛了,弥勒在释迦牟尼佛之后。我们想想这个意思,这是什么样的示现,教我们觉悟之后要勇猛精进。老师真的希望学生超过他,真的成就,这是好老师。如果学生的成绩都不如老师,这老师平平,老师本身没有什么成就,学生都不能超过他。老师心里头唯一的期望就是希望学生能够超过他,道德超过他,学问超过他,成就超过他,老师心里欢喜,老师心里不会嫉妒。儿子成就超过父亲,父亲会嫉妒吗?父亲感觉得荣耀。学生超过老师,老师感到荣耀。现在时间到了。
诸位同学,我们还是要看海间香河,长行第五句:
【其河所有漩澓之处,一切诸佛所修因行,种种形相,皆从中出。】
前面已经说得很多,我们一定要懂得经文表法的义趣,这一句说得很深很广,确实是不思议的境界。经上讲的『一切诸佛』,这一句里面就含著很多意思。第一个可以说为十方过去现在(未来我们不谈)一切诸佛如来,这是一个说法。第二种讲法就像江味农居士在《金刚经》上所说的诸佛,那个诸佛是讲四十一位法身大士,这些人最低的是圆教初住菩萨,「破一品无明,证一分法身」,与诸佛是同生性,同样用的是真心;也就是我们平常讲的,他们真正是用真诚、清净、平等、正觉、慈悲,确确实实他用的是这个心,不夹杂一丝毫的妄心。妄心是什么?相反的是妄心。真诚相反是虚伪,虚伪是妄心;清净反面是染污,染污是妄心;平等的反面是贡高我慢,正觉的反面是不觉,慈悲的反面是自私,反面完全没有了,圆教初住菩萨用这个心。如果我们也用这个心,我们这个反面的完全断干净了,你就是初住菩萨,你就是法身大士。
我们今天学,学真诚里面还夹杂著虚伪,没断干净!我们的功夫要在这里做。分分断,它不是一下子断干净,没这个道理。一定要锲而不舍,真正努力去干,希望一年比一年真诚。真诚进步了,虚伪降低了,要这样干法。希望自己在一生当中把这反面的都断干净,换句话说,我这一生当中,我纵然不能证得究竟圆满的佛果,也能证得分证位,不错了!人要有这个志向,这个真正叫办大事,世间的荣华富贵、功名利禄是假的,那是一场空,不能在那里追逐。要彻底放下,我们干真的,我们走的是佛道,走的是菩提大道。一切诸佛就是从圆教初住往上,四十一位法身菩萨统统都是诸佛;一切诸佛,这是一个讲法。还有一个讲法,那就是天台大师讲的六即佛,六即佛的范围包括大了,把我们凡夫都包括了。我们凡夫是什么佛?「名字即佛」,有名无实。只要是受了三皈五戒,不管你有没有皈、有没有戒,就是挂个名,为什么?名字即佛。
你皈依了,三皈确实没有做到,你受了五戒,五戒一条也没有做到,挂名的,名字即佛。认真去做了,我天天真的想修,提起自己的警觉,我要觉而不迷,我要正而不邪,我要净而不染,你已经有这个念头,时时刻刻你能提得起这个念头。你能提得起十善五戒,起心动念都会想一想,「我跟十善相不相应?我这个念头该不该起?是善还是恶?」自己有能力去拣别,「我这个话是善还是恶?我这个行为是善还是恶?」能够真的反省、真的检点、真的天天在改过自新,这个叫「观行即佛」,那就不是名字,他真干。观行功夫得力,就真正能够降伏烦恼。譬如遇到很不称心的事情,人常常容易发脾气,忽然就是在这个时候提醒自己:我不应该发脾气,我何必要认真?「凡所有相,皆是虚妄」,把这个瞋恚念头马上压下去,这是观行。观就是大乘佛法里面讲的观照,行是行为,你能够时时刻刻观照自己的行为是正的还是邪的,你时时刻刻提得起观照功夫,这叫观行即佛。
六道凡夫都在这个境界,如果再提升,再提升就是「相似即佛」,观行提升就相似。相似是像样了,像佛的样子,那是什么?你超越六道轮回了。你是阿罗汉、辟支佛、菩萨,在四圣法界里头,出了六道,四圣法界里面的相似位,相似即佛。我们如果做到相似位,那就超越六道轮回了。那你就想像到,你见思烦恼断了,尘沙烦恼还没断,在相似位里头就要断尘沙烦恼。尘沙烦恼断尽了,你又提升到分证即佛,那就是圆教初住以上,照见。这是功夫三个等级:观照、照住、照见。照住是六即里面相似即,照见是分证即、分证位。观照,没有到照住,是六道里面的观行位。一切诸佛,有这三个意思在。第一个意思是圆满佛,究竟圆满的佛果;第二个意思是分证位,法身菩萨;第三种讲法,把名字位都包括进去。然后你才晓得,『所修因行,种种形相』,可以说从凡夫初发心一直到如来究竟果地,修行的形相统统都在这里头看出来。
「种种形相」,是什么个形相?跟诸位说,《大方广佛华严经》上所说的一切,就是这里讲的「种种形相」四个字。「一切诸佛所修因行,种种形相」,总共十二个字,是全部《华严》。这个句子里头你就想像到,真的是境界深广没有边际。从这个地方使我们联想到,我们供养佛、供养佛像,供品当中最重要的是一杯水,其他的什么供具都可以不要,水是一定要;香都可以不必要,水不能不要。水表什么意思?你看看此地,华藏世界周围的香水海,大海是水;莲华地面上的香海,是水;跟香海通的这些河,我们现在念到的海间香河,是水。用水表藏识,用水表藏识里头含藏的种子,又用河水表与识心相应的心所。你看看这一杯水里头的表法,意思多深多广!我们教初学不能这个讲法,这样讲法会把他讲糊涂了,他也没有办法得到真正的利益。我们最平常是用最简单的讲法,供这一杯水代表什么?代表心水,心要像水一样清净,没有污染,要像水一样平等,没有波浪。
波浪是什么?波浪是念头,我们的心前念灭后念生,这是波浪。如果是欢喜或者是发怒,那是大风大浪;真正平了,波浪不生,这就是定。我们讲的禅定,佛经里面也常常读到正受,正常的享受,你的心水不动。从什么地方去观察?从六根接触六尘境界,六根接触六尘境界起心动念就是香水河,河流在流动。六根接触六尘境界不起心、不动念、不分别、不执著,那就是正受,那就是禅定。禅定不是盘腿面壁,盘腿面壁那是初学,那是课堂的作业,真正要用在生活上,禅定要落实用在生活上才开智慧。在禅堂里头盘腿面壁打坐不会开智慧,要在六根接触六尘境界的地方,真正在那里炼,炼不起心、不动念、不分别、不执著。境界清清楚楚、明明了了是慧,心地里头如如不动是定,真正修功夫、修定慧是这样子完成的。
所以我们到后面,现在还没讲到,你看善财童子五十三参,他参访的善知识,修禅定不是在禅堂,在什么地方?在市廛。古时候的市廛就是现在的商场、百货公司,最热闹的地方,外国人称之为MALL。修禅定的人他在那里逛,善财童子到那里去参访他,他在那里修禅定,定慧等学。我们凡夫怎么会晓得?他六根所接触的琳琅满目,他在里面也有说有笑,也不是呆呆板板的像木头人,不是的,是活人,活活泼泼。样样清楚、样样明了,这是智慧,他一点不糊涂;心里头对於所有一切的万物一点贪心都没有,一点厌恶的心都没有,他心是平的,这是修定。他心是清净的,没有被六尘境界污染,真正的禅定。定中有慧,慧中有定,定慧一体,定慧等学,他学会了。所以六波罗蜜是在生活里头学,是在工作里头学,是在处事待人接物里头学,一刹那都没有离开。以《华严》来说,普贤十愿、文殊十波罗蜜就是他的生活,法身菩萨的生活。我们能不能从供佛的一杯水里面体会到这个意思?经上说『皆从中出』,你能不能从这一杯水里面生出这么多的意思出来?这一句我们就说到此地。再看底下一句:
【摩尼为网,众宝铃铎。】
这八个字就是一句。『网』是罗网,『铃铎』,我们中国人俗话讲铃铛,小的叫铃,大的叫铎。铎就是小型的钟,比铃大,比钟小。最常见的,现在好像也不常见了,我们从前在学校念书,上下课打铃,那个铃是铎,是个大的,有工友到时间他就摇铃,上课了,下课了。也有学校,这是个小的钟,那是属於铎,它挂在固定的地方,到时间的时候,它有绳子拴在钟的锤上,锤是在钟的当中,你摆动它就响,这样的钟我们往往在一般教堂里面还能看到。这个意思大家能体会到吗?「铃铎」是叫你上课。「网」是罗网,罗网表的意思很广,网一般来讲、总的意思来说,包罗万象。经典上讲罗网,多半都是取帝释天天宫里面的罗网,装饰品。这个网里面系著明珠,就是摩尼宝珠,珠就像一面镜子一样,外面的景象都照在里头。它这个珠子很多,网与网交叉地方都结上明珠,珠跟珠互相照映,那个景象重重无尽,就好像镜子对照一样。
我们知道镜子是平面的,那个珠是圆形的,圆形的镜子照起外面的色相,它产生变化了,从变化里面我们体会到「凡所有相,皆是虚妄」。那个相会变,这说明你用什么眼光去看,那个相就变成什么样子,相随心转,随著我心转。我看那个人是好人,愈看愈好;我看那个人是恶人,愈看愈恶,他是不是真的好、真的恶?不见得!好跟恶,说老实话没有标准,真的没有标准。佛菩萨有没有标准?佛菩萨也没有标准。绝对的标准是什么?善恶两边都离开了,这是绝对标准,这个跟你说真的。宇宙之间一切人事物,古人讲得好:「性本善」,那个性本善的善,是善恶都没有了,那叫善;有善有恶就不善。换句话说,如何你见到本善?你六根接触六尘境界,不加丝毫意思,你就见到本善。这个本善是什么?《华严经》上讲的一真法界,只要不加一点意思,现前这个世界是华严世界,是一真法界。我们为什么见不到?我们把意思加在里头。
平常我们有个术语,常常讲「注意」,注意不是好事情。注是什么?注入。意是什么?意思。注意是六道凡夫,觉悟的人才不会把意思注在这个里头,六根接触六尘境界要把意思注在里面就坏了,马上就变相,变质了。所以佛常常教人第一念,第一念是什么?没有意思,没有加丝毫意思在里面。第二念,意思就跑出来了,是识,第二念见性就变成了眼识,耳根闻性就变成了耳识,第二念就变了。第一念跟第二念几乎是同时的,佛法里面讲一弹指有六十刹那,一刹那有九百生灭,一个生灭就是一个念头。所以,能保持第一念的就是法身大士;保持不了第二念,是九界众生。诸位要听清楚,九界包括声闻、缘觉、权教菩萨,保不住,第二念就迷了,第二念是八识五十一心所起作用了。永远保持第一念就转识成智,分证位佛,他是分证位佛,《华严经》上讲的法身大士。所以这个「网」含的意很广很深,表法的义趣我们总得要能够体会到几分。
我们在一切处所,看到网就想到:网在教我们。所以,一切人、一切事、一切物,从来没有间断在教导我们,关键还是在「会么?」果然会学,我们的学习从来不会间断,真的问题在会不会。不是说别人会不会,自己会不会;别人会不会与我没有关系,自己会不会。摩尼是网。「众宝铃铎」,铃铎刚才讲了,铃铎是教学。执掌教学的这个工作也称为师铎,手上拿著铃上课。这什么时代?古时候的私塾,私塾学生少的六、七个学生,多的一、二十个学生,三十个以上的大概都没有,顶多二十几个。这是古时候的私塾,老师一个人,没有工友。上课摇铃,老师自己摇铃;下课的时候,学生可以轻松一下,休息,离开教室;上课时间到了,老师摇铃,学生赶快回到自己座位,这是铃铎,你从这里体会。「众宝」,当然是形容教学的课程,老师教的是什么东西?全是圣贤书,我们佛法里称之为法宝。世俗里头所教的,在中国决定少不了四书五经、诸子百家,这是教学内容,课本,真正是宝。
古时候小学,老师教的是教你生活起居、处事待人接物的规矩,那是德行。教你说话,说话要有分寸、要有礼貌,言语;教规矩,老师做榜样,学了之后你回去,你知道对父母、对兄弟姐妹是些什么样的态度,生活教育。古人也把这些东西写出来、记录下来,就是大家熟知的《弟子规》这一类的,这是小学教材。需要读的一定是四书五经,老师只教读,教句读,只教你读,没有讲解。为什么?年岁太小,智慧没开。这个时候他的长处就是记忆,小孩的记忆力好,没有妄想、没有杂念,利用他这个长处、他的特质,充分的利用它。大概总是到十二岁记忆力最好的时候,在这个阶段里头,所有重要的典籍,教他读、教他背。所以私塾教学老师是不讲解的,只讲规矩。处事待人是规矩、礼节,这个要讲,书不讲,教这个。督促,看著你背。天分好的,督促他背一百遍,一百遍背完了可以下课。所以下课不是同时下课的,有早有迟,下课不要打铃的。你一百遍你先背完了,你先下课;那个还没有背完的,继续在背。天分差一点的,我们一般讲迟钝的、笨一点的人,要背两百遍,加倍。为什么?他才不会忘记。所以只有上课的时候打铃,下课不打铃的,每一个学生下课先后不同的,跟现在学校不一样。
古时候是从六、七岁开始到十二岁,大概也是六年的时间。能力很强的,记忆力非常好的,四书五经背过之后,可以选背诸子百家。百家是文集,我们现在中国古时候编的丛书,《四库全书》:经、史、子、集,背这些东西,由老师来选择、来挑选,教给学生背诵。在佛法里面也不例外,但是佛法出家不是从小,不是从六、七岁,佛法出家大概都是十五岁以上到二十几岁,由此可知,他的小学教育完成了。甚至於古时候十三、四岁就入太学,秀才,我们也称为童生,童生就是秀才。入太学读书,有讲解、有研究讨论,你小学所背诵的东西现在要开始研究、讨论、讲解。它是分为两个阶段,小时候记忆力好要你背,十三、四岁智慧慢慢开了,能够懂得了,来研究讨论。所以在古代确确实实有考取举人、考取进士,二十岁,二十岁弱冠;还有十九岁考取的,那还叫童子。
考取举人、考取进士成绩优异的,国家往往分配你担任县市长,县市的领导人。多大年岁?十九、二十岁。教成的!这叫出仕,你出去作官,为社会、为人民造福;对他自己来说,修福。人生享福是在晚年,退休之后享福,这个跟外国人的思想不一样。所以少年的时候苦学,奠定福慧的根基;壮年的时候为社会、为国家服务,为人民造福,自己在修福;到晚年退休了,现在人讲退休,古时候叫「致仕」,就是退休,退休之后享福。外国人跟我们恰恰相反,外国人是少年享福,中年拼命受苦受难,谋自己生活;晚年的时候,过去我常常听说外国人是少年的天堂、中年人的战场、老年人的坟墓,他跟我们中国完全是相反的。这个社会上流行的言语不错,我们在外国仔细观察,是这个样子。年老的时候没有人理会,虽然住在养老院,养老院住那么多人,彼此都不谈话、都不往来,孤孤单单的一个人。吃饱之后,身体好的院子里面散散步;身体稍微差一点的,坐在椅子上晒太阳,没有人跟他打招呼,没有人跟他说话,寂寞!
我们看到很难过,我们想想如果我们晚年是这个样子,怎么办?他们在那里晒太阳,等死!中国人常讲坐吃等死,那是什么味道?这是一生最后的一个阶段,多可怜!我们看得很多很多,有几个人有警觉心?释迦牟尼佛有,看到生老病死他觉悟了,生老病死的现象都摆在我们面前,几个人能像释迦牟尼佛觉悟?哪个人不老?我自己要老,我老了以后是不是也跟他一样?想到这个地方,我们就要警觉怎么样解决这个问题。释迦牟尼佛是因此而发心学道的,舍弃世间地位、权力、荣华富贵,他去修道。为什么?只有修道才能解决这个问题。要不认真的来学习,这个问题解决不了。果然没错,世尊确确实实把解决这个问题的效果展示给我们看,教导我们。
中国人在全世界来说,现在连美国人都肯定中国人有超过一般人的智慧,现在西方人肯定。从中国的教学,思想、理念、教学的方法,你能看得出来中国人的智慧。小,受一点苦、受一点折磨算什么?小时候受了苦,老的时候不受苦,谁能想得到?小时候要享尽了福,老时候受苦,你们想想看,你是愿意老时候享福,还是愿意小时候享福?你是愿意小时候吃苦,还是年老的时候吃苦?你能把这个帐算清楚,你就明白了。我年轻的时候受苦受难,同事、朋友在下班的时候游乐场所去玩去了,看到我在这里读经、在这里学佛,都说我迷信。没有学佛之前我喜欢读书,都说我是书呆子;书呆子以后学佛了,迷在佛里头,不知道去玩。他们是明著跟我讲,我回答他什么?我说:我不是不想去玩,我玩不起。为什么?我如果现在玩,我老年要受罪。我现在年轻,可以能够忍受,现在好好的努力学习。我玩的时候,我说我会玩,不过我现在不能玩,我到年岁大的时候再去玩。他们笑笑,不懂!到我五、六十岁了,常常到国外去讲经、去玩,他们明白了,和尚讲的话不是假的,真的。他们那个时候工作很辛苦,快到退休了,看到我今天到这个国家,明天到那个国家,他才知道。玩要有本钱,没有本钱怎么玩法。先要把本钱赚够,先要好好的学,道德、学问、知识统统有了成就,这个时候像孔老夫子周游列国。释迦牟尼佛弘法利生也是周游列国,那是我们的好样子,我看明白了,我看懂了,认真学习,这是「众宝铃铎」里面的含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