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方广佛华严经 (第七六二卷) 2002/6/29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档名:12-017-0762
诸位同学,请看「世界成就品」,第九段劫转变差别,长行最后一句:
【如来神通变化故。世界海普清净劫转变。】
这是第十句。清凉大师在注解里面跟我们讲「以佛神通,于何不净?净名足指按地,法华三变净土,即其类也」。这是说诸佛如来神通变化,哪有不清净的道理!由此可知,十方无量无边诸佛刹土本来清净,使我们联想到世尊在经教里常常讲到「心净则土净」、「一切众生本来成佛」、「一切众生皆有佛性」。你从世尊常常教诲当中透的这些讯息,如果我们真的听懂、听明白,我们就觉悟了。
马鸣菩萨在《大乘起信论》里面跟我们讲本觉本有,不觉本无。诸位想想,「本觉本有」,一切众生的本觉本有,不觉是迷,迷本来没有。本来没有,为什么会迷?富楼那尊者向释迦牟尼佛请教,为什么会迷?佛在《楞严经》上讲得好,迷没有原因,迷没有开始,为什么?如果有原因、有开始,那就是真的,就不是假的。佛讲这是妄想、妄念。既然是妄就是不真的,只要你把妄放下,真的就恢复,本觉就恢复了。自性本来清净,自性真的是一尘不染。
一切众生是未来佛,这是方便说,是佛随顺凡夫说的。这样说法凡夫懂,能够理解。如果就佛的境界来说,佛说「一切众生本来成佛」,现在还是佛。现在是个什么样的佛?是个糊涂佛,如此而已!古德比喻说得好,佛好比是个很正常清醒的人,凡夫是什么?喝醉酒,发酒疯,他那个酒瘾过去之后,他就恢复正常了。所以佛说凡夫只要把妄想分别执著放下,你就恢复正常。由此可知,我们的心本净,本来清净,这是真的,本来觉悟。
最后这一句做总结,它不说诸佛神通变化,他说如来神通变化,这个字样要看清楚。前面讲诸佛出现於世,这个地方讲如来神通变化。讲诸佛是从相上讲的,讲如来是从性上讲的;讲诸佛我们没分,讲如来我们有分,这个总结才圆满。
凡夫的自性跟诸佛如来的自性无二无别,只是诸佛觉,凡夫迷。说真实话,了义经上常讲「迷悟不二」,迷是迷了自性,悟是悟了自性。自性没有迷悟,是众生有迷悟。自性没有迷悟,自性本来清净,真清净。自性没有染净,那叫真净。有染净,染净是相对的,凡是相对的就不是真实的。我们凡夫现在是迷惑、堕落,堕落在相对里头,相对有迷惑。我跟他对立,我跟你对立,大跟小对立,凡跟圣对立,长跟短对立,对立是相对的世界。迷了才有相对的现象出现;觉悟了,相对的现象没有了。
所以我们自己要清楚,什么时候我觉悟了?相对的念头没有了,就觉悟了。真的觉悟了,真清净,真平等,这个道理很深,我们没法子体会。为什么没法子体会?我们无量劫来从来没有觉悟过。展开经卷,经卷是佛菩萨讲的,觉悟的人讲的,我们是怎么看它?我们还是用分别妄想执著来看它,因此我们看经不觉悟,我们听经不能觉悟。何以有一等人看经、听经,他大彻大悟?我们晓得,他的分别执著非常淡薄,一接触圣教他就放下,他就完全贯通,就契入了。实在讲就是这么个道理,我们要懂。
上来这三段是讲诸佛,诸佛入灭,诸佛出现,今天这一段是诸佛的神通变化。讲如来,如来就是自性的神通变化。所以觉悟的人,确确实实他住的是净土。
清凉在注解里面举了两个例子,「净名足指按地」,净名是《维摩诘经》,《维摩经・佛国品》里面说「随其心净则佛土净」。这个时候舍利弗尊者承佛的威神动了一个念头说「若菩萨心净,则佛土净」。他就讲:我们世尊(释迦牟尼佛)在以往做菩萨的时候,难道他的心不清净吗?为什么佛土不净?舍利弗动这个念头,世尊知道了。佛告诉他,告诉舍利弗,他说「我此土净,而汝不见」。释迦牟尼佛就用脚指;我们知道释迦牟尼佛平常坐在那里都是结跏趺坐,我们讲双盘。佛把腿放下来,脚指按著这个地上,以佛的神力让舍利弗以及与会的大众统统都见到,这个世界忽然变成众宝庄严,显示无量的功德,宝庄严刹土。这一切大众叹未曾有,佛住的净土。
所以佛跟我们凡夫在一起,我们凡夫看是住我们的秽土,而佛自己实实在在讲是住他的净土,心净确确实实佛土净。佛在大乘经上常常给我们讲的「一切法从心想生」、「依报随著正报转」,这里可以做证明。
依报是我们的生活环境,确实是随心转。佛心清净,他的国土清净,我们见不到,是因为我们的心不清净。如果我们要是证得初地菩萨,我们就见到初地菩萨净土;我们证得十地果位,你就见到十地菩萨净土。初地菩萨跟十地菩萨在一起,他们见到的受用土不一样。初地菩萨的净土,这个净土里面不是纯净,前面讲净里面有夹杂不净,不过是净多染少。十地菩萨的净土跟初地一比,十地菩萨几乎是纯净。但是我们知道,十地还不是纯净,十地夹杂著不净夹杂得很少,初地比十地夹杂得多,它怎么会一样?
我们真正明白这个道理,才知道修行修什么。我在最近这三年,提出来纯净纯善,做为我们修学的标准。《十善业道经》上佛教导我们,我们总是要记住、要落实,要把它做到。
《十善业道经》上最重要的开示是前面的一段话,这一段话我读了之后,我很受感动。佛告诉龙王,龙王是我们的代表,佛这个经在龙宫里讲的,龙王是当机众。我在讲经时把表法的意思都跟诸位说明了,为什么用龙王来表法?龙是最善於变化的,代表我们的社会人心刹那刹那千变万化,表这个意思。佛告诉他,说「菩萨有一法,能离一切世间苦」。这句话我听了,眼睛就会睁得很大,这太希有、太难得,能离一切世间苦!
我们这个世间很苦,三恶道更苦;天人还是苦,欲界天有苦苦、坏苦、行苦,三大类苦他还是要受,比我们轻一点而已。欲界是六层天,愈往上面去愈轻,他没有断。到色界天,苦苦断了,也就是欲念没有了,生老病死、怨憎会、爱别离、求不得、五阴炽盛,这八大类的苦,色界天人没有了,但是他有坏苦,他有行苦。
到无色界天,身体都不要了,我们讲是灵界,中国人常讲的只有灵魂、神识存在,他没有身体,因此他坏苦没有了,但是他有行苦。什么叫行苦?不能永远保持,寿命到了还要堕落,不能永恒保持,这个苦!他那个境界是不错、很好,但是不能永远保持。最高最高的记录,非想非非想处天,他能保持八万大劫。这个在我们心目当中是天文数字,太长太长了!但是你要知道,八万大劫跟无量无边的时间来说,一刹那!
我们人生寿命长的并不很多,即使是寿命长的,回想过去就像昨天做梦一样,我们常常有这个感觉。回想起童年的事情,我能记得我三岁时候的事情,想起来像昨天一样,七十多年如一弹指!还能有七十多年吗?不可能!人真正上了年纪之后,他的想法、看法会改变的。真正觉悟,这一生到这个世间来做了些什么?是不是一片空白,一桩好事都没做?真的是像佛在经上讲的随业受报,那很可怜、很可悲!糊里糊涂的来,糊里糊涂的过去,这种人生有什么意义、有什么价值?
佛在经上常讲「人身难得,佛法难闻」,六道里头得人身最可贵。贵在哪里?人道最容易觉悟。苦多乐少,容易觉悟,所以得人身最为可贵。一切菩萨示现成佛都在人道。十法界里面,他不选别的法界,单单选人法界,什么原因?他有道理在,人道的众生容易觉悟,所以在这里示现。
我们得人身闻佛法,悟了没有?为什么不悟?放不下!我常常勉励同学,修行一定要把纲领抓住,在日常生活当中起心动念之处,知道怎么样修正。现前这个阶段,我们修学最重要的纲领是什么?是要远离自私自利,自私自利是自性里头没有的。远离名闻利养,世间人好名,喜欢戴高帽子,人家夸奖他、赞叹他几句,得意忘形。
你们看过《西游记》,孙悟空神通广大,他有一个最大的毛病:好名,喜欢戴高帽子,上了观世音菩萨的大当。观世音菩萨送他一顶很漂亮的高帽子给他戴,这一戴到头上变成紧箍咒,永远受观世音菩萨支配。那是表法的,你落在人家圈套里头,你一生就要受人控制。孙悟空神通那么广大,都没有办法。他为什么会上当?喜欢戴高帽子,好名。好名,人家用名来控制你;好利,人家用利来控制你,你都有小辫子被人抓住。
佛教我们,把这个东西统统切断。五欲六尘的享受,佛教众生随缘而不攀缘。随缘是正常的,诸佛菩萨都随缘。随缘里面,所谓善缘、好境界,没有贪恋的念头,不贪;恶缘、恶境界,没有瞋恚的念头。在五欲六尘里面修什么?修清净心,修平等心。把顺境逆境、善缘恶缘在这里头一律平等看待,这叫修行。你要不懂这个门道,你到哪里去修?
善财童子五十三参,修什么?就修这个。五十三位善知识,不同的行业、不同的身分、不同的生活环境,他去参访一律平等看待。帝王、将相他去参访,没有一丝毫羡慕的念头,平等!造作恶业的那些贩夫走卒,没有一点点轻视的念头,平等!善财童子心目当中是怎么看法的?『如来神通变化故』。「如来」就是自性,十法界依正庄严是「如来神通变化」,他在这里修平等,他成佛了。凡夫成不了佛,在境缘里头起心动念、分别执著,这变成凡夫了。他把自性「神通变化」,他当作真的,这是凡夫。
觉悟的人晓得,《金刚经》上讲的「凡所有相,皆是虚妄」。所以《金刚经》好,那里头重要的句子我们都要背得很熟。譬如我们看到顺境善缘,心里起了贪爱的念头,你马上念一句「凡所有相,皆是虚妄」、「一切有为法,如梦幻泡影」,我们这个妄想马上就伏住。伏的时候,它又会起,起来的时候,马上就伏。古德常说,说得很好!「不怕念起,只怕觉迟」。念是什么?贪瞋痴慢的念头起来了,赶快觉,一想到经上「凡所有相,皆是虚妄」,烦恼伏住了。并没有断掉,还会起。
这样伏要伏很长的功夫、很长的时间,慢慢的变成自然,不起这个念头,对外头境界不再起心动念。我们修行有没有功夫,功夫有没有进步,在这个地方看。我对著顺境没有贪爱的念头,我常讲没有控制的念头、没有占有的念头。这个世界、这个生活环境,再好的环境,我们要把它想成是什么?它是旅馆,我在这里随缘住几天,过两天就走了。决定没有一丝毫留恋、没有一丝毫占有,这是佛菩萨。
佛菩萨应化在十法界,这样处世的,这个样子待人接物。我们学会了,学会之后你才真正感受到自在、快乐,再恶劣的环境它平等了。也就是说,殊胜庄严的环境没有一点贪爱,再恶劣的环境没有一点讨厌,丝毫厌弃的念头没有,永远保持自己的清净平等觉,这是我常说的法喜充满。法喜充满,智慧就充满,自性般若智慧现前。六祖惠能大师常讲的,给五祖说的,「弟子心中常生智慧」,我们就能到这个境界。到不了这个境界,是我们的心不清净,六根接触六尘境界还会起心动念,还有妄想执著,没放下。
今天我在此地告诉同学们修行真正的要领,一般人不懂得,每天念多少部经,念多少万声佛号,或者磕多少个大头,都在这上面下功夫。当然这么修比不修的好,他修了很长的时间收不到效果。为什么?境缘现前的时候还是起心动念,还是贪恋,不顺心的时候还是会发脾气,这是一点功夫都没有!换句话说,经白念了,佛也白念了,头也白磕了。
大乘经上讲得好,「若能转境,则同如来」。真正修行人转境界,转境界里头最重要的是转迷为悟。我们可以说这是圆教,圆教初信位的菩萨这是信解,经历了十信、十住、十行、十回向、十地、等觉、妙觉,他到底修什么?就是转迷为悟。
大乘经上诸位常常看到「始觉」,始觉是开始觉悟。什么时候开始觉悟?天天开始觉悟。五十一位菩萨,你今天证得初信位菩萨,你开始觉悟了。过了一年,你证到二信位的菩萨,你开始觉悟了。二信开始觉悟了,三信开始觉悟了,初住开始觉悟了,初地开始觉悟了,十地开始觉悟了,等觉开始觉悟了,到最后那个位叫究竟觉,才圆满。所以同学们你要记住,开始觉悟是天天开始觉悟,天天有悟处。积小悟成大悟,积大悟成大彻大悟,积大彻大悟,那就明心见性。见性之后还不断的始觉,这个始觉实实在在说,就是《坛经》里面讲的「常生智慧」那个「常」字,智慧增长,一直到究竟圆满。
你们想想这个味道,这是法味。世味没有法味浓,世味是讲天上人间。人间比不上天上,大梵天王的富贵、摩醯首罗天王的富贵比不上觉悟的人。真正觉悟的人,对於摩醯首罗天王的富贵没有丝毫羡慕的念头,那个境界就是真净真乐,「常乐我净」四净德现前,这是真实的享受。
我们今天的病,最严重的病,起心动念都想到我、我的利益,唯恐自己的利益受到损害,想尽方法保护自己的利益,这在世间讲这是正常。外国法律都有隐私权,隐私权是保护我私人的利益,世间人认为是正常的,佛法认为是极不正常。为什么?增长我执,增长贪瞋痴。
世法跟佛法不一样,世法是不离开六道轮回,佛法是叫你超越六道轮回。你真的想超越六道轮回,你必须把六道里面的情缘要放下、要舍掉。亿万财富没有放在心上;你把这个东西放在心上,你出不了六道轮回,这是六道里面的枷锁,是有害的,绝对不是有利的。
我们在讲席里面常常讲,讲得很清楚,为了要想得到这一点享受,付出了多少代价!何况那个享受是虚幻的,不是真实的,你怎么会不觉悟?不能不觉悟,不觉悟我们这个修行功夫毫无进展。我们想求道业有进步,道业的进步没有别的,放下,再放下,还要放下,永远放下。成了佛之后,还是要放下。
佛陀的真实教诲,我们要能够体会,要真正把它学到,自己能够得受用,这样学佛,我们就没有白学了。对人对事对物要用清净的真诚心,不能欺人。一定要晓得,欺人就是自欺,这是与性德一百八十度的违背。我们求明心见性,诸位要知道,净土宗念佛往生西方极乐世界,到了极乐世界还是要明心见性。禅宗是在我们现前要达到这个境界,净土宗是现前我们没有能力达到这个境界,但是到极乐世界还要达到这个境界。你没有达到这个境界,你在极乐世界是凡圣同居土,再提升方便有余土,没有明心见性;明心见性,那你就升级,升到实报庄严土。
不论宗门教下,不论显教密教,终极的目标都是教你明心见性,见性成佛。不是说只有禅宗要修到明心见性,净土宗就不要了,那你就错了!净土宗现在可以不要,到极乐世界要。所以我们修净土的人,对於修禅的我们尊敬,我们自己知道我们不如他。但是他在一生当中是不是真正能做到明心见性?很难讲。如果说他几句不好听的话,马上就发脾气,他肯定没有法子见性。烦恼不断,心不清净、不平等,他怎么能见性?小小境界风一吹,他就受不了,他有什么功夫!
佛家常常讲功夫得力,什么叫功夫得力?古人有一句话,「八风吹不动」,八风吹不动是功夫刚刚得力,并不是很深的功夫,说得上是功夫得力。也就是说六根接触六尘境界,再不会被六尘境界所影响,不会被六尘境界所动摇,这叫吹不动。
我们要在这里学,这是修行的真实功夫。换句话说,总的来说,念念要跟自性相应,自性就是「如来神通变化」。这个地方讲的如来就是自己的自性,自己的自性佛,自己的法身佛。回归自性,那就没有不清净的,「真诚清净平等正觉慈悲」都现前了。回归就是念念与性德相应,不与烦恼相应。自私自利、贪瞋痴慢全是烦恼,自私自利是见惑,贪瞋痴慢是思惑,合起来讲见思烦恼,不可以与这个相应。就在日常生活当中处事待人接物去练,这是真修!修是修正。这一起心动念错了,错误改过来这叫做修,真修!
这十句是略说,举例而言。后面一句:
【如是等有世界海微尘数。】
要是细说,劫转变差别太多太多了,像世界海微尘数那么多,说之不尽。佛在此地略略的给我们说出这十种,希望举一反三,佛家里面常讲一闻千悟。你从这几个例子恍然大悟,真的明白了,才能恢复到自己真正的清净平等觉。现在时间到了,我们长行就讲到此地。
诸位同学,请看「世界成就品」,第九段劫转变差别,偈颂:
【尔时普贤菩萨。欲重宣其义。承佛威力。观察十方而说颂言。】
下面偈颂有十首,完全是按照前面长行十句的顺序,以偈颂的体裁,我们重新再温习一遍。这一段经文,「转变」这一段,在我们中国人称为一章,这一章对我们现前的修学确实很重要。学佛最重要的观念是要懂得转变,如何转恶为善、转染为净、转邪为正、转迷为悟、转凡成圣,你要不转、不知道转、不能转,你的修学就等於零,等於没有学、没有修。你能够转,不管转多少,那是你修学的功夫、修学的成绩表现,这个不能不知道。
契入经论的境界,真的你有所收获,中国世俗人常讲的开悟了、得道了,这两句话境界无限的深广。我们初学的人,如果是用小乘四果四向来说,初果虽然没有证得,但是我今天是向著初果,我的方向目标不错、很正确,我走的路子初果向,也是成绩。大乘菩萨位次里头初信位,初信位我没有证得,我向著初信位的目标方向去精进,那你是初信向的菩萨,一直到等觉。
所以我们讲的开悟、讲的证果,那个里头层次很多,每一个层次目标方向那都是悟,证得这个果位都叫得道。你得的是什么道?初信位菩萨是道,二信位菩萨也是道,初住菩萨也是道,初地菩萨也是道,到等觉菩萨也是道。你得的是哪一个道?你开的是哪一个层次的悟?我们都要清楚、都要明了,知道自己在菩萨道的旅途当中,我现在到哪一站?我距离终极的目标,就是究竟的佛果还有多远?自己总得要清清楚楚、明明白白,心里才欢喜。虽然很遥远,我愈走愈近,这个旅途一千公里,我走了一公里,就接近一公里。不能不走,不走永远不能到目的地。
在我们一般讲要真干,不能不真干。真干要真放下,决定不能有丝毫贪恋,有丝毫贪恋是给自己做了重大的障碍。出家人接受四众同修的供养,供养多了,有多余的给常住。所有一切供养都归常住,自己不能据有。财不可以聚,财要散。
在今天我们学《华严》,《华严》确确实实跟别的经教不一样。为什么?《华严》是标准的多元文化。说到多元文化,我们就知道,我们不但要帮助佛教,我们还要帮助其他宗教;不但要帮助我们自己这个族群,我们还要帮助这个世界上所有不同的族群。「众生无边誓愿度」,那些都是众生,我们对众生不能有差别,不能有不平等的观念,当然更不可以有不平等的态度。我们一定是平等对待,全心全力的帮助他们。能帮助多少那是缘分,这个缘就是他接不接纳;他要是欢喜接纳,我们会全心全力帮助他;如果他的心量很小,有门户之见,有排斥,我们就适可而止。这里头转变差别也是无量无边,都要懂得。
普贤菩萨重说,『重宣其义』。『承佛威力,观察十方』,这两句话我们要常常记住,谦虚、关怀。「承佛威力」,谦虚、恭敬;「观察十方」,对於一切众生的关怀。我们看第一首:
【一切诸国土。皆随业力生。汝等应观察。转变相如是。】
偈颂便於记忆,句子很整齐,说的义理也很清楚、也很明白。『一切诸国土』,包括我们娑婆世界,包括我们这个地球。『皆随业力生』,这里头就是讲转变,确确实实是随顺业力,随顺业力是法尔如是;法尔就是随顺业力,自自然然,一丝毫勉强不得。
古时候人的心地厚道,居住这个大地,大地宝物很多。现在人心不善,真的跟经上所讲的一样,大地上的珍宝都沉没到地下去了。我们读历史,你看看唐宋那个时代,人心还是不错,皇帝对於有功的这些臣子赏赐,这在历史上看到的,「黄金千镒」、「白银万两」,这是历史上记载的,那不是假的。你从这上面来看,就知道那个时候的金银七宝多,皇帝赏赐这些臣民,我们能看到。
所以从前市场上交易,中国自古以来都是金银,几两银子、几钱银子,都是用这个做为交易,一两黄金换多少两白银。到以后,明、清以后,可以说元、明、清众生福就薄了,我们从这里讲是不善的心行在增长,还难得有好的帝王在主持著教化。
我们从用钱这个方面来说,从用银子变成用铜钱。那个时候的铜钱当中有个洞,这个洞是方的。铜钱,现在有一些古董店里面还有,诸位还能看到。从有洞的形式,这个钱用到没有洞的铜板。到民国初年,用的这个钱当中就没有洞,还有银元。到我能记事的时候,六、七岁,铜板的,有洞的钱就不用了。我记事的时候正好是交替的时候,我们住在乡下,乡下那个有洞的铜板还可以通用,到以后渐渐有洞的铜钱不用了,完全改成铜板。铜钱现在变成纸钱。诸位要晓得,在从前纸钱是烧给死人用的。从这个演变你去看,这是「转变」。我们这一章就讲转变,从这里看,你仔细冷静去思惟,从这些迹象当中,你能够看出居住在这个刹土上众生的心行,心行不善,愈来愈薄。
我们举这一个例子,你在这一个例子里头去看,你细心观察,然后你再想想生活衣食住行。吃的东西,现在虽然很富裕,好像也有山珍海味摆在桌上一大堆,没有人去想到;如果真正想到它那个味道,它的养分,它的营养,可以说我们用五十年做一个代表,五十年前跟五十年之后,养分大幅度的降低,味道也不一样了。
特别是我们最近这五十年,变化太大了。我记得大概总是十几年前,我第一次到广州,本焕老和尚请我在光孝寺讲经,实际上是讲演三天。他请我两次,到第二年我又去了一次,讲五天。他老人家招待我,办了很好的素斋请我吃。我头一天吃了之后,第二天我就跟老和尚说,我说:老和尚,这些人工菜我们出家人都吃腻了,花很多钱,好看!真正讲营养那很难说。他问我:法师,你喜欢吃什么?青菜、豆腐,平常吃的东西,这是最好、最营养的。到第二餐,他老人家做了十几道菜,一上桌全部都是绿的,像菜园子一样,好!那个菜的味道,我们那个时候在台湾吃不到,不一样!
我们知道中国大陆那个时候这些农夫,种菜的这些菜农,还不知道用化肥,还不知道用农药,十几年前。香港还没有回归,十几年前。味道不一样,好吃,我吃得真欢喜。现在这几年变成什么样子我就不晓得,听说他们也用农药、也用化肥。用农药、用化肥,这个菜里面就含著病毒,古人常讲「病从口入」,这个话一点都不错,「祸从口出」。现在不用化肥、不用农药几乎找不到了。
只有农村农夫自己种的菜;我还听说有一些农夫们种稻米,他自己种的跟种了拿去出卖的,他分开。自己种自己吃,没有化肥,没有农药;种的这些粮食、蔬菜、水果,要是拿去卖的话,他就用农药、用化肥,自己不吃,卖给别人吃。有些亲属朋友到他那里去,「这个不能吃,这个有毒」。不能吃,有毒,自己不能吃,你为什么卖给别人吃?人家都不是人吗?存的什么心?这是不是古谚语里头所讲的谋财害命,损人利己?
人人现在这个心变了,仁慈的心没有了。从前人与人、人与万物、人与一切众生确实他有爱心,孟夫子说「恻隐之心,人皆有之」。现在恻隐之心很少人有,在这个社会大多数已经没有恻隐之心,完全违背了性德。所以我们从这个地方来看转变。
『汝等应观察』,「汝等」是佛叫著我们大家,你看转变,转变都是从业力。世界不好,年头不善,什么原因?业力起的作用。由此可知,我们要想自己这一生能够过著幸福美满,一定要造善业。可是你会想到整个社会的人都是这样,都造恶业,认为造恶业是有理的、是正常的。我们读了圣贤书、读了佛书,我们明白那是不正常的,我要走正常的,我不走他们一条路。
我们生活在这个世间,当然免不了共业的影响。共业当中有别业,我们纵然没有能力转众生的共业,至少我们要不被他影响、不被他干扰,至少要能做到这样,才能保卫自己。自己这一生,不但你能够保持你这一生的幸福美满,而且你的智慧增长、烦恼减轻,不断在提升你的境界,自己清清楚楚、明明白白,我们在这个世间的时间很短暂,将来有好地方去。
再看看造作恶业的众生,他们的前途是黑暗的、是恐怖的、是非常可悲的,他们果报在三途。三途里面所受的苦不堪设想,比现在你们读的《地藏经》还要加很多倍。《地藏经》上所讲的是从前的人,从前人虽然造作恶,没有现在人造作恶业这么严重,也没有现在人造作时间这么长远,他们堕在恶道,受那些苦,佛在经上讲过。佛如果今天出世讲《地藏经》,恐怕讲的那个恐怖、苦受,比以前《地藏经》本子超过十倍、百倍都不止,这是我们想像中的事情,应该是这样的。
所以我们一定要相信,种善因得善果,造恶业决定堕恶报。恶业不能做,损人利己的事情不可以做,宁可做损己利人,这个好!我自己愿意在生活上艰苦一点,节省一点钱帮助别人。世尊当年在世就做出榜样给我们看,出家修道人物质生活简单,佛陀在世那个时候人的福报大、身体好,所以晚上树下一宿就可以,证明身体好。现在人你晚上在外头睡一晚,大概第二天就要到加护病房,你的抵抗力没有了。所以你想想世尊长年累月带著那一群弟子,晚上都是露天,树下一宿,日中一食,天天讲经说法教化众生,这个体力多好!
《阿育王经》里面讲,世尊当年在世饮的这些水,比阿育王时代那个时候的牛奶营养都高,阿育王时代的牛奶抵不过释迦牟尼佛在世时河里面的水。我们今天水源都被污染了,水都要过滤才能喝。这个水过滤大概也是最近五十年的事情,在抗战期间中国跟日本打仗,我做学生的时代,生活在战乱的时代,常常要逃难。所以抗战八年,我走了十个省,徒步走的,没有交通工具,什么河里面的水都可以喝,若无其事,哪里要过滤?小河溪边带著水桶挑两桶水回来煮饭、洗衣服,没有过滤这个事情。水煮开了可以喝,不煮开的也可以喝,哪有那么多开水给你喝?所以取这个饮水,那个时候很容易,自己带个小瓶子,从河里头灌一瓶水,路上就够用了。没有过滤、也没有把它烧开,没事,若无其事,身体都很好,没有病。现在的水不过滤就不能喝,世界变成这个样子,我们想想怎么能不痛心,怎么能不悲哀!为什么会变成这个样子?人心不善,人心在变,依报随著正报转。再看第二首,第二首正是我们所说的:
【染污诸众生。业惑缠可怖。彼心令刹海。一切成染污。】
『刹』,我们讲这个地球,地球上所有一切都变成严重的染污。染污从哪里来的?人心,『染污诸众生』。『业』是他造的恶业,『惑』是他迷惑颠倒,『缠』我们今天讲的压力,精神上的压力,物质、生活上的压力;这三种实实在在『可怖』,很恐怖。因为他迷惑、他不觉悟,生活在严重浊恶这个世间,他不知道悔改,佛法讲不知道忏悔,不知道回头。环境是怎么样被污染,不知道!认为这是自然,好像与自己起心动念、一切造作不相干。哪里知道我们起心动念、言语造作与大自然的转变息息相关!我们的念头善、思想善、行为善,就能改变物质环境,能改变山河大地,能改变日月的运行。
人为什么会变成这个样子?说实实在在的话,科学技术发明之后,人就产生了严重的错误,这是思想上的错误,认为人可以胜天,人定胜天。这个天就是讲自然,人可以有能力改变自然,不再接受圣贤人的教诲,不肯再接受神圣的教学,认为圣贤、神圣都落伍、都比不上他。
世界一般众生也都迷惑,崇拜科学,迷信科学,把圣贤、神圣、佛菩萨都看作为迷信,都以为他们的经典都是迷惑众生的,甚至於应当把这些典籍都要毁掉,不要让宗教再误导众生。宗教过去在这个世间教化众生几千年,如果从印度教算起来,真的是一万多年!圣贤教诲,这个世间长治久安,人民互相尊重,互相敬爱,互助合作,天下太平。今天你把它统统否定掉,依照你的意思去做,这个世间变成这个样子,你要不要负责任?世间天灾人祸从哪里来的?你自以为聪明,自以为万能,上帝不如你。你能够迷惑众生一时,你不是真理,这一切众生总有一天省悟过来,觉醒了。
今天我听一位朋友告诉我,美国还有一批年轻人很可爱,可爱在哪里?哪个地方世界上要发生战争了,他们就去游行示威反战争,反战。他来给我讲,我们也不晓得他的动机是什么,他只要听到哪里有战争,他们就去示威反战。尤其是美国参加战争,一定会出来反战的。在佛法里面讲,也算是始觉,开始觉悟,知道战争不善,战争不是好事,战争要伤害多少人的生命财产,后遗症影响更大,与一切众生结下深仇大恨,生生世世都解不开。头脑稍微冷静的人,怎么肯干这种恶事?
真正聪明人、觉悟人,即使受人杀害,也不会有报复的念头。你要问为什么?因为报复不能解决问题,报复只能把问题恶化,把问题搞砸了,容忍、谅解才是解决冲突最好的办法。圣人教导我们也是转变,化敌为友,问题解决了。这个意思就是说我们要把冤家、把敌人转变为朋友,转怨为亲,自己的冤家对头要把他转变成自己家亲眷属一样,这才能达到真正的和平、永久和平。
为什么会有杀害这些事情发生?这个因缘真的世间人永远找不到。怎么起因的?佛在经上讲得清楚、讲得透彻,众生互相残杀。真正的业因在哪里?业因在吃肉。世间人不晓得宇宙人生的真相;真正明了宇宙人生真相,决定不吃肉。
肉,它也是一个众生,它跟人没有两样,你杀它、你吃它,这就所谓是弱肉强食。你吃了它,你将来要不要还债,要不要偿命?要!如果你想到要还债,我就不愿意借债;如果想到将来要还命,我决定不吃众生肉。你还敢吃吗?佛经上讲「吃它八两,还它半斤」、「羊死为人,人死为羊」,这一生我们是人,它是羊,我们吃它的肉,来生它得人身,我们投畜生道,我们碰到他的时候,也被他宰杀,也被他吃。吃的时候,你能够心甘情愿吗?你杀羊的时候,那个羊会乖乖的被你杀吗?「我用我这身肉来供养你」,那个羊就是菩萨了。他不是菩萨,他是凡夫,他恨透了,这个仇恨永远记在心里头。他现在没有能力报复,有来生来世,总会遇到的时候,报复就来了。所以说「杀人者人恒杀之,敬人者人恒敬之」,我们怎么会去造这个恶业?
蚊虫、蚂蚁都不能够伤害,你要是杀害它,你就要想到,你在这一生当中为什么会遇到许许多多人事上的挫折、障难,甚至於毁谤、陷害?你遭遇这么多苦难,你要晓得都有业因。我们遭遇的是果报,果必有因。自己常常想想,过去、今生造种种不善的业因,怎么能避免恶报?我以什么态度对人,一定要想到,人家会以什么态度对我。现在我年轻气盛,我可以欺负软弱的人、欺负年老的人,等到你年老的时候,你就要受报复,果报就现前,年轻人瞧不起你、侮辱你,你会感受到。
这样的事情,我在这一生当中亲眼所见、亲耳所闻,我见得很多。得志的时候,做大官、大将,手下的部属很多,一呼百应,威风得不得了,家里面佣人十几个。到他年老退休,地位失掉,权力失掉,威势没有了,自己提著篮子到市场去买菜,没有人瞧得起他,天天要受委曲,要看别人的脸色。当年的威风到哪里去了?现世报!
只要你细心去观察,都在面前。因果报应很现实,摆在你面前,你能不相信吗?你不相信,那是你愚痴,等到你自己受到这个报应,你就明白,你才恍然大悟。所以果报是有业因的,今天种种不善之果是我们自己不善的业因变现出来的。好,现在时间到了。
诸位同学,请看「世界成就品」,第九段劫转变差别,长行最后一句:
【如来神通变化故。世界海普清净劫转变。】
这是第十句。清凉大师在注解里面跟我们讲「以佛神通,于何不净?净名足指按地,法华三变净土,即其类也」。这是说诸佛如来神通变化,哪有不清净的道理!由此可知,十方无量无边诸佛刹土本来清净,使我们联想到世尊在经教里常常讲到「心净则土净」、「一切众生本来成佛」、「一切众生皆有佛性」。你从世尊常常教诲当中透的这些讯息,如果我们真的听懂、听明白,我们就觉悟了。
马鸣菩萨在《大乘起信论》里面跟我们讲本觉本有,不觉本无。诸位想想,「本觉本有」,一切众生的本觉本有,不觉是迷,迷本来没有。本来没有,为什么会迷?富楼那尊者向释迦牟尼佛请教,为什么会迷?佛在《楞严经》上讲得好,迷没有原因,迷没有开始,为什么?如果有原因、有开始,那就是真的,就不是假的。佛讲这是妄想、妄念。既然是妄就是不真的,只要你把妄放下,真的就恢复,本觉就恢复了。自性本来清净,自性真的是一尘不染。
一切众生是未来佛,这是方便说,是佛随顺凡夫说的。这样说法凡夫懂,能够理解。如果就佛的境界来说,佛说「一切众生本来成佛」,现在还是佛。现在是个什么样的佛?是个糊涂佛,如此而已!古德比喻说得好,佛好比是个很正常清醒的人,凡夫是什么?喝醉酒,发酒疯,他那个酒瘾过去之后,他就恢复正常了。所以佛说凡夫只要把妄想分别执著放下,你就恢复正常。由此可知,我们的心本净,本来清净,这是真的,本来觉悟。
最后这一句做总结,它不说诸佛神通变化,他说如来神通变化,这个字样要看清楚。前面讲诸佛出现於世,这个地方讲如来神通变化。讲诸佛是从相上讲的,讲如来是从性上讲的;讲诸佛我们没分,讲如来我们有分,这个总结才圆满。
凡夫的自性跟诸佛如来的自性无二无别,只是诸佛觉,凡夫迷。说真实话,了义经上常讲「迷悟不二」,迷是迷了自性,悟是悟了自性。自性没有迷悟,是众生有迷悟。自性没有迷悟,自性本来清净,真清净。自性没有染净,那叫真净。有染净,染净是相对的,凡是相对的就不是真实的。我们凡夫现在是迷惑、堕落,堕落在相对里头,相对有迷惑。我跟他对立,我跟你对立,大跟小对立,凡跟圣对立,长跟短对立,对立是相对的世界。迷了才有相对的现象出现;觉悟了,相对的现象没有了。
所以我们自己要清楚,什么时候我觉悟了?相对的念头没有了,就觉悟了。真的觉悟了,真清净,真平等,这个道理很深,我们没法子体会。为什么没法子体会?我们无量劫来从来没有觉悟过。展开经卷,经卷是佛菩萨讲的,觉悟的人讲的,我们是怎么看它?我们还是用分别妄想执著来看它,因此我们看经不觉悟,我们听经不能觉悟。何以有一等人看经、听经,他大彻大悟?我们晓得,他的分别执著非常淡薄,一接触圣教他就放下,他就完全贯通,就契入了。实在讲就是这么个道理,我们要懂。
上来这三段是讲诸佛,诸佛入灭,诸佛出现,今天这一段是诸佛的神通变化。讲如来,如来就是自性的神通变化。所以觉悟的人,确确实实他住的是净土。
清凉在注解里面举了两个例子,「净名足指按地」,净名是《维摩诘经》,《维摩经・佛国品》里面说「随其心净则佛土净」。这个时候舍利弗尊者承佛的威神动了一个念头说「若菩萨心净,则佛土净」。他就讲:我们世尊(释迦牟尼佛)在以往做菩萨的时候,难道他的心不清净吗?为什么佛土不净?舍利弗动这个念头,世尊知道了。佛告诉他,告诉舍利弗,他说「我此土净,而汝不见」。释迦牟尼佛就用脚指;我们知道释迦牟尼佛平常坐在那里都是结跏趺坐,我们讲双盘。佛把腿放下来,脚指按著这个地上,以佛的神力让舍利弗以及与会的大众统统都见到,这个世界忽然变成众宝庄严,显示无量的功德,宝庄严刹土。这一切大众叹未曾有,佛住的净土。
所以佛跟我们凡夫在一起,我们凡夫看是住我们的秽土,而佛自己实实在在讲是住他的净土,心净确确实实佛土净。佛在大乘经上常常给我们讲的「一切法从心想生」、「依报随著正报转」,这里可以做证明。
依报是我们的生活环境,确实是随心转。佛心清净,他的国土清净,我们见不到,是因为我们的心不清净。如果我们要是证得初地菩萨,我们就见到初地菩萨净土;我们证得十地果位,你就见到十地菩萨净土。初地菩萨跟十地菩萨在一起,他们见到的受用土不一样。初地菩萨的净土,这个净土里面不是纯净,前面讲净里面有夹杂不净,不过是净多染少。十地菩萨的净土跟初地一比,十地菩萨几乎是纯净。但是我们知道,十地还不是纯净,十地夹杂著不净夹杂得很少,初地比十地夹杂得多,它怎么会一样?
我们真正明白这个道理,才知道修行修什么。我在最近这三年,提出来纯净纯善,做为我们修学的标准。《十善业道经》上佛教导我们,我们总是要记住、要落实,要把它做到。
《十善业道经》上最重要的开示是前面的一段话,这一段话我读了之后,我很受感动。佛告诉龙王,龙王是我们的代表,佛这个经在龙宫里讲的,龙王是当机众。我在讲经时把表法的意思都跟诸位说明了,为什么用龙王来表法?龙是最善於变化的,代表我们的社会人心刹那刹那千变万化,表这个意思。佛告诉他,说「菩萨有一法,能离一切世间苦」。这句话我听了,眼睛就会睁得很大,这太希有、太难得,能离一切世间苦!
我们这个世间很苦,三恶道更苦;天人还是苦,欲界天有苦苦、坏苦、行苦,三大类苦他还是要受,比我们轻一点而已。欲界是六层天,愈往上面去愈轻,他没有断。到色界天,苦苦断了,也就是欲念没有了,生老病死、怨憎会、爱别离、求不得、五阴炽盛,这八大类的苦,色界天人没有了,但是他有坏苦,他有行苦。
到无色界天,身体都不要了,我们讲是灵界,中国人常讲的只有灵魂、神识存在,他没有身体,因此他坏苦没有了,但是他有行苦。什么叫行苦?不能永远保持,寿命到了还要堕落,不能永恒保持,这个苦!他那个境界是不错、很好,但是不能永远保持。最高最高的记录,非想非非想处天,他能保持八万大劫。这个在我们心目当中是天文数字,太长太长了!但是你要知道,八万大劫跟无量无边的时间来说,一刹那!
我们人生寿命长的并不很多,即使是寿命长的,回想过去就像昨天做梦一样,我们常常有这个感觉。回想起童年的事情,我能记得我三岁时候的事情,想起来像昨天一样,七十多年如一弹指!还能有七十多年吗?不可能!人真正上了年纪之后,他的想法、看法会改变的。真正觉悟,这一生到这个世间来做了些什么?是不是一片空白,一桩好事都没做?真的是像佛在经上讲的随业受报,那很可怜、很可悲!糊里糊涂的来,糊里糊涂的过去,这种人生有什么意义、有什么价值?
佛在经上常讲「人身难得,佛法难闻」,六道里头得人身最可贵。贵在哪里?人道最容易觉悟。苦多乐少,容易觉悟,所以得人身最为可贵。一切菩萨示现成佛都在人道。十法界里面,他不选别的法界,单单选人法界,什么原因?他有道理在,人道的众生容易觉悟,所以在这里示现。
我们得人身闻佛法,悟了没有?为什么不悟?放不下!我常常勉励同学,修行一定要把纲领抓住,在日常生活当中起心动念之处,知道怎么样修正。现前这个阶段,我们修学最重要的纲领是什么?是要远离自私自利,自私自利是自性里头没有的。远离名闻利养,世间人好名,喜欢戴高帽子,人家夸奖他、赞叹他几句,得意忘形。
你们看过《西游记》,孙悟空神通广大,他有一个最大的毛病:好名,喜欢戴高帽子,上了观世音菩萨的大当。观世音菩萨送他一顶很漂亮的高帽子给他戴,这一戴到头上变成紧箍咒,永远受观世音菩萨支配。那是表法的,你落在人家圈套里头,你一生就要受人控制。孙悟空神通那么广大,都没有办法。他为什么会上当?喜欢戴高帽子,好名。好名,人家用名来控制你;好利,人家用利来控制你,你都有小辫子被人抓住。
佛教我们,把这个东西统统切断。五欲六尘的享受,佛教众生随缘而不攀缘。随缘是正常的,诸佛菩萨都随缘。随缘里面,所谓善缘、好境界,没有贪恋的念头,不贪;恶缘、恶境界,没有瞋恚的念头。在五欲六尘里面修什么?修清净心,修平等心。把顺境逆境、善缘恶缘在这里头一律平等看待,这叫修行。你要不懂这个门道,你到哪里去修?
善财童子五十三参,修什么?就修这个。五十三位善知识,不同的行业、不同的身分、不同的生活环境,他去参访一律平等看待。帝王、将相他去参访,没有一丝毫羡慕的念头,平等!造作恶业的那些贩夫走卒,没有一点点轻视的念头,平等!善财童子心目当中是怎么看法的?『如来神通变化故』。「如来」就是自性,十法界依正庄严是「如来神通变化」,他在这里修平等,他成佛了。凡夫成不了佛,在境缘里头起心动念、分别执著,这变成凡夫了。他把自性「神通变化」,他当作真的,这是凡夫。
觉悟的人晓得,《金刚经》上讲的「凡所有相,皆是虚妄」。所以《金刚经》好,那里头重要的句子我们都要背得很熟。譬如我们看到顺境善缘,心里起了贪爱的念头,你马上念一句「凡所有相,皆是虚妄」、「一切有为法,如梦幻泡影」,我们这个妄想马上就伏住。伏的时候,它又会起,起来的时候,马上就伏。古德常说,说得很好!「不怕念起,只怕觉迟」。念是什么?贪瞋痴慢的念头起来了,赶快觉,一想到经上「凡所有相,皆是虚妄」,烦恼伏住了。并没有断掉,还会起。
这样伏要伏很长的功夫、很长的时间,慢慢的变成自然,不起这个念头,对外头境界不再起心动念。我们修行有没有功夫,功夫有没有进步,在这个地方看。我对著顺境没有贪爱的念头,我常讲没有控制的念头、没有占有的念头。这个世界、这个生活环境,再好的环境,我们要把它想成是什么?它是旅馆,我在这里随缘住几天,过两天就走了。决定没有一丝毫留恋、没有一丝毫占有,这是佛菩萨。
佛菩萨应化在十法界,这样处世的,这个样子待人接物。我们学会了,学会之后你才真正感受到自在、快乐,再恶劣的环境它平等了。也就是说,殊胜庄严的环境没有一点贪爱,再恶劣的环境没有一点讨厌,丝毫厌弃的念头没有,永远保持自己的清净平等觉,这是我常说的法喜充满。法喜充满,智慧就充满,自性般若智慧现前。六祖惠能大师常讲的,给五祖说的,「弟子心中常生智慧」,我们就能到这个境界。到不了这个境界,是我们的心不清净,六根接触六尘境界还会起心动念,还有妄想执著,没放下。
今天我在此地告诉同学们修行真正的要领,一般人不懂得,每天念多少部经,念多少万声佛号,或者磕多少个大头,都在这上面下功夫。当然这么修比不修的好,他修了很长的时间收不到效果。为什么?境缘现前的时候还是起心动念,还是贪恋,不顺心的时候还是会发脾气,这是一点功夫都没有!换句话说,经白念了,佛也白念了,头也白磕了。
大乘经上讲得好,「若能转境,则同如来」。真正修行人转境界,转境界里头最重要的是转迷为悟。我们可以说这是圆教,圆教初信位的菩萨这是信解,经历了十信、十住、十行、十回向、十地、等觉、妙觉,他到底修什么?就是转迷为悟。
大乘经上诸位常常看到「始觉」,始觉是开始觉悟。什么时候开始觉悟?天天开始觉悟。五十一位菩萨,你今天证得初信位菩萨,你开始觉悟了。过了一年,你证到二信位的菩萨,你开始觉悟了。二信开始觉悟了,三信开始觉悟了,初住开始觉悟了,初地开始觉悟了,十地开始觉悟了,等觉开始觉悟了,到最后那个位叫究竟觉,才圆满。所以同学们你要记住,开始觉悟是天天开始觉悟,天天有悟处。积小悟成大悟,积大悟成大彻大悟,积大彻大悟,那就明心见性。见性之后还不断的始觉,这个始觉实实在在说,就是《坛经》里面讲的「常生智慧」那个「常」字,智慧增长,一直到究竟圆满。
你们想想这个味道,这是法味。世味没有法味浓,世味是讲天上人间。人间比不上天上,大梵天王的富贵、摩醯首罗天王的富贵比不上觉悟的人。真正觉悟的人,对於摩醯首罗天王的富贵没有丝毫羡慕的念头,那个境界就是真净真乐,「常乐我净」四净德现前,这是真实的享受。
我们今天的病,最严重的病,起心动念都想到我、我的利益,唯恐自己的利益受到损害,想尽方法保护自己的利益,这在世间讲这是正常。外国法律都有隐私权,隐私权是保护我私人的利益,世间人认为是正常的,佛法认为是极不正常。为什么?增长我执,增长贪瞋痴。
世法跟佛法不一样,世法是不离开六道轮回,佛法是叫你超越六道轮回。你真的想超越六道轮回,你必须把六道里面的情缘要放下、要舍掉。亿万财富没有放在心上;你把这个东西放在心上,你出不了六道轮回,这是六道里面的枷锁,是有害的,绝对不是有利的。
我们在讲席里面常常讲,讲得很清楚,为了要想得到这一点享受,付出了多少代价!何况那个享受是虚幻的,不是真实的,你怎么会不觉悟?不能不觉悟,不觉悟我们这个修行功夫毫无进展。我们想求道业有进步,道业的进步没有别的,放下,再放下,还要放下,永远放下。成了佛之后,还是要放下。
佛陀的真实教诲,我们要能够体会,要真正把它学到,自己能够得受用,这样学佛,我们就没有白学了。对人对事对物要用清净的真诚心,不能欺人。一定要晓得,欺人就是自欺,这是与性德一百八十度的违背。我们求明心见性,诸位要知道,净土宗念佛往生西方极乐世界,到了极乐世界还是要明心见性。禅宗是在我们现前要达到这个境界,净土宗是现前我们没有能力达到这个境界,但是到极乐世界还要达到这个境界。你没有达到这个境界,你在极乐世界是凡圣同居土,再提升方便有余土,没有明心见性;明心见性,那你就升级,升到实报庄严土。
不论宗门教下,不论显教密教,终极的目标都是教你明心见性,见性成佛。不是说只有禅宗要修到明心见性,净土宗就不要了,那你就错了!净土宗现在可以不要,到极乐世界要。所以我们修净土的人,对於修禅的我们尊敬,我们自己知道我们不如他。但是他在一生当中是不是真正能做到明心见性?很难讲。如果说他几句不好听的话,马上就发脾气,他肯定没有法子见性。烦恼不断,心不清净、不平等,他怎么能见性?小小境界风一吹,他就受不了,他有什么功夫!
佛家常常讲功夫得力,什么叫功夫得力?古人有一句话,「八风吹不动」,八风吹不动是功夫刚刚得力,并不是很深的功夫,说得上是功夫得力。也就是说六根接触六尘境界,再不会被六尘境界所影响,不会被六尘境界所动摇,这叫吹不动。
我们要在这里学,这是修行的真实功夫。换句话说,总的来说,念念要跟自性相应,自性就是「如来神通变化」。这个地方讲的如来就是自己的自性,自己的自性佛,自己的法身佛。回归自性,那就没有不清净的,「真诚清净平等正觉慈悲」都现前了。回归就是念念与性德相应,不与烦恼相应。自私自利、贪瞋痴慢全是烦恼,自私自利是见惑,贪瞋痴慢是思惑,合起来讲见思烦恼,不可以与这个相应。就在日常生活当中处事待人接物去练,这是真修!修是修正。这一起心动念错了,错误改过来这叫做修,真修!
这十句是略说,举例而言。后面一句:
【如是等有世界海微尘数。】
要是细说,劫转变差别太多太多了,像世界海微尘数那么多,说之不尽。佛在此地略略的给我们说出这十种,希望举一反三,佛家里面常讲一闻千悟。你从这几个例子恍然大悟,真的明白了,才能恢复到自己真正的清净平等觉。现在时间到了,我们长行就讲到此地。
诸位同学,请看「世界成就品」,第九段劫转变差别,偈颂:
【尔时普贤菩萨。欲重宣其义。承佛威力。观察十方而说颂言。】
下面偈颂有十首,完全是按照前面长行十句的顺序,以偈颂的体裁,我们重新再温习一遍。这一段经文,「转变」这一段,在我们中国人称为一章,这一章对我们现前的修学确实很重要。学佛最重要的观念是要懂得转变,如何转恶为善、转染为净、转邪为正、转迷为悟、转凡成圣,你要不转、不知道转、不能转,你的修学就等於零,等於没有学、没有修。你能够转,不管转多少,那是你修学的功夫、修学的成绩表现,这个不能不知道。
契入经论的境界,真的你有所收获,中国世俗人常讲的开悟了、得道了,这两句话境界无限的深广。我们初学的人,如果是用小乘四果四向来说,初果虽然没有证得,但是我今天是向著初果,我的方向目标不错、很正确,我走的路子初果向,也是成绩。大乘菩萨位次里头初信位,初信位我没有证得,我向著初信位的目标方向去精进,那你是初信向的菩萨,一直到等觉。
所以我们讲的开悟、讲的证果,那个里头层次很多,每一个层次目标方向那都是悟,证得这个果位都叫得道。你得的是什么道?初信位菩萨是道,二信位菩萨也是道,初住菩萨也是道,初地菩萨也是道,到等觉菩萨也是道。你得的是哪一个道?你开的是哪一个层次的悟?我们都要清楚、都要明了,知道自己在菩萨道的旅途当中,我现在到哪一站?我距离终极的目标,就是究竟的佛果还有多远?自己总得要清清楚楚、明明白白,心里才欢喜。虽然很遥远,我愈走愈近,这个旅途一千公里,我走了一公里,就接近一公里。不能不走,不走永远不能到目的地。
在我们一般讲要真干,不能不真干。真干要真放下,决定不能有丝毫贪恋,有丝毫贪恋是给自己做了重大的障碍。出家人接受四众同修的供养,供养多了,有多余的给常住。所有一切供养都归常住,自己不能据有。财不可以聚,财要散。
在今天我们学《华严》,《华严》确确实实跟别的经教不一样。为什么?《华严》是标准的多元文化。说到多元文化,我们就知道,我们不但要帮助佛教,我们还要帮助其他宗教;不但要帮助我们自己这个族群,我们还要帮助这个世界上所有不同的族群。「众生无边誓愿度」,那些都是众生,我们对众生不能有差别,不能有不平等的观念,当然更不可以有不平等的态度。我们一定是平等对待,全心全力的帮助他们。能帮助多少那是缘分,这个缘就是他接不接纳;他要是欢喜接纳,我们会全心全力帮助他;如果他的心量很小,有门户之见,有排斥,我们就适可而止。这里头转变差别也是无量无边,都要懂得。
普贤菩萨重说,『重宣其义』。『承佛威力,观察十方』,这两句话我们要常常记住,谦虚、关怀。「承佛威力」,谦虚、恭敬;「观察十方」,对於一切众生的关怀。我们看第一首:
【一切诸国土。皆随业力生。汝等应观察。转变相如是。】
偈颂便於记忆,句子很整齐,说的义理也很清楚、也很明白。『一切诸国土』,包括我们娑婆世界,包括我们这个地球。『皆随业力生』,这里头就是讲转变,确确实实是随顺业力,随顺业力是法尔如是;法尔就是随顺业力,自自然然,一丝毫勉强不得。
古时候人的心地厚道,居住这个大地,大地宝物很多。现在人心不善,真的跟经上所讲的一样,大地上的珍宝都沉没到地下去了。我们读历史,你看看唐宋那个时代,人心还是不错,皇帝对於有功的这些臣子赏赐,这在历史上看到的,「黄金千镒」、「白银万两」,这是历史上记载的,那不是假的。你从这上面来看,就知道那个时候的金银七宝多,皇帝赏赐这些臣民,我们能看到。
所以从前市场上交易,中国自古以来都是金银,几两银子、几钱银子,都是用这个做为交易,一两黄金换多少两白银。到以后,明、清以后,可以说元、明、清众生福就薄了,我们从这里讲是不善的心行在增长,还难得有好的帝王在主持著教化。
我们从用钱这个方面来说,从用银子变成用铜钱。那个时候的铜钱当中有个洞,这个洞是方的。铜钱,现在有一些古董店里面还有,诸位还能看到。从有洞的形式,这个钱用到没有洞的铜板。到民国初年,用的这个钱当中就没有洞,还有银元。到我能记事的时候,六、七岁,铜板的,有洞的钱就不用了。我记事的时候正好是交替的时候,我们住在乡下,乡下那个有洞的铜板还可以通用,到以后渐渐有洞的铜钱不用了,完全改成铜板。铜钱现在变成纸钱。诸位要晓得,在从前纸钱是烧给死人用的。从这个演变你去看,这是「转变」。我们这一章就讲转变,从这里看,你仔细冷静去思惟,从这些迹象当中,你能够看出居住在这个刹土上众生的心行,心行不善,愈来愈薄。
我们举这一个例子,你在这一个例子里头去看,你细心观察,然后你再想想生活衣食住行。吃的东西,现在虽然很富裕,好像也有山珍海味摆在桌上一大堆,没有人去想到;如果真正想到它那个味道,它的养分,它的营养,可以说我们用五十年做一个代表,五十年前跟五十年之后,养分大幅度的降低,味道也不一样了。
特别是我们最近这五十年,变化太大了。我记得大概总是十几年前,我第一次到广州,本焕老和尚请我在光孝寺讲经,实际上是讲演三天。他请我两次,到第二年我又去了一次,讲五天。他老人家招待我,办了很好的素斋请我吃。我头一天吃了之后,第二天我就跟老和尚说,我说:老和尚,这些人工菜我们出家人都吃腻了,花很多钱,好看!真正讲营养那很难说。他问我:法师,你喜欢吃什么?青菜、豆腐,平常吃的东西,这是最好、最营养的。到第二餐,他老人家做了十几道菜,一上桌全部都是绿的,像菜园子一样,好!那个菜的味道,我们那个时候在台湾吃不到,不一样!
我们知道中国大陆那个时候这些农夫,种菜的这些菜农,还不知道用化肥,还不知道用农药,十几年前。香港还没有回归,十几年前。味道不一样,好吃,我吃得真欢喜。现在这几年变成什么样子我就不晓得,听说他们也用农药、也用化肥。用农药、用化肥,这个菜里面就含著病毒,古人常讲「病从口入」,这个话一点都不错,「祸从口出」。现在不用化肥、不用农药几乎找不到了。
只有农村农夫自己种的菜;我还听说有一些农夫们种稻米,他自己种的跟种了拿去出卖的,他分开。自己种自己吃,没有化肥,没有农药;种的这些粮食、蔬菜、水果,要是拿去卖的话,他就用农药、用化肥,自己不吃,卖给别人吃。有些亲属朋友到他那里去,「这个不能吃,这个有毒」。不能吃,有毒,自己不能吃,你为什么卖给别人吃?人家都不是人吗?存的什么心?这是不是古谚语里头所讲的谋财害命,损人利己?
人人现在这个心变了,仁慈的心没有了。从前人与人、人与万物、人与一切众生确实他有爱心,孟夫子说「恻隐之心,人皆有之」。现在恻隐之心很少人有,在这个社会大多数已经没有恻隐之心,完全违背了性德。所以我们从这个地方来看转变。
『汝等应观察』,「汝等」是佛叫著我们大家,你看转变,转变都是从业力。世界不好,年头不善,什么原因?业力起的作用。由此可知,我们要想自己这一生能够过著幸福美满,一定要造善业。可是你会想到整个社会的人都是这样,都造恶业,认为造恶业是有理的、是正常的。我们读了圣贤书、读了佛书,我们明白那是不正常的,我要走正常的,我不走他们一条路。
我们生活在这个世间,当然免不了共业的影响。共业当中有别业,我们纵然没有能力转众生的共业,至少我们要不被他影响、不被他干扰,至少要能做到这样,才能保卫自己。自己这一生,不但你能够保持你这一生的幸福美满,而且你的智慧增长、烦恼减轻,不断在提升你的境界,自己清清楚楚、明明白白,我们在这个世间的时间很短暂,将来有好地方去。
再看看造作恶业的众生,他们的前途是黑暗的、是恐怖的、是非常可悲的,他们果报在三途。三途里面所受的苦不堪设想,比现在你们读的《地藏经》还要加很多倍。《地藏经》上所讲的是从前的人,从前人虽然造作恶,没有现在人造作恶业这么严重,也没有现在人造作时间这么长远,他们堕在恶道,受那些苦,佛在经上讲过。佛如果今天出世讲《地藏经》,恐怕讲的那个恐怖、苦受,比以前《地藏经》本子超过十倍、百倍都不止,这是我们想像中的事情,应该是这样的。
所以我们一定要相信,种善因得善果,造恶业决定堕恶报。恶业不能做,损人利己的事情不可以做,宁可做损己利人,这个好!我自己愿意在生活上艰苦一点,节省一点钱帮助别人。世尊当年在世就做出榜样给我们看,出家修道人物质生活简单,佛陀在世那个时候人的福报大、身体好,所以晚上树下一宿就可以,证明身体好。现在人你晚上在外头睡一晚,大概第二天就要到加护病房,你的抵抗力没有了。所以你想想世尊长年累月带著那一群弟子,晚上都是露天,树下一宿,日中一食,天天讲经说法教化众生,这个体力多好!
《阿育王经》里面讲,世尊当年在世饮的这些水,比阿育王时代那个时候的牛奶营养都高,阿育王时代的牛奶抵不过释迦牟尼佛在世时河里面的水。我们今天水源都被污染了,水都要过滤才能喝。这个水过滤大概也是最近五十年的事情,在抗战期间中国跟日本打仗,我做学生的时代,生活在战乱的时代,常常要逃难。所以抗战八年,我走了十个省,徒步走的,没有交通工具,什么河里面的水都可以喝,若无其事,哪里要过滤?小河溪边带著水桶挑两桶水回来煮饭、洗衣服,没有过滤这个事情。水煮开了可以喝,不煮开的也可以喝,哪有那么多开水给你喝?所以取这个饮水,那个时候很容易,自己带个小瓶子,从河里头灌一瓶水,路上就够用了。没有过滤、也没有把它烧开,没事,若无其事,身体都很好,没有病。现在的水不过滤就不能喝,世界变成这个样子,我们想想怎么能不痛心,怎么能不悲哀!为什么会变成这个样子?人心不善,人心在变,依报随著正报转。再看第二首,第二首正是我们所说的:
【染污诸众生。业惑缠可怖。彼心令刹海。一切成染污。】
『刹』,我们讲这个地球,地球上所有一切都变成严重的染污。染污从哪里来的?人心,『染污诸众生』。『业』是他造的恶业,『惑』是他迷惑颠倒,『缠』我们今天讲的压力,精神上的压力,物质、生活上的压力;这三种实实在在『可怖』,很恐怖。因为他迷惑、他不觉悟,生活在严重浊恶这个世间,他不知道悔改,佛法讲不知道忏悔,不知道回头。环境是怎么样被污染,不知道!认为这是自然,好像与自己起心动念、一切造作不相干。哪里知道我们起心动念、言语造作与大自然的转变息息相关!我们的念头善、思想善、行为善,就能改变物质环境,能改变山河大地,能改变日月的运行。
人为什么会变成这个样子?说实实在在的话,科学技术发明之后,人就产生了严重的错误,这是思想上的错误,认为人可以胜天,人定胜天。这个天就是讲自然,人可以有能力改变自然,不再接受圣贤人的教诲,不肯再接受神圣的教学,认为圣贤、神圣都落伍、都比不上他。
世界一般众生也都迷惑,崇拜科学,迷信科学,把圣贤、神圣、佛菩萨都看作为迷信,都以为他们的经典都是迷惑众生的,甚至於应当把这些典籍都要毁掉,不要让宗教再误导众生。宗教过去在这个世间教化众生几千年,如果从印度教算起来,真的是一万多年!圣贤教诲,这个世间长治久安,人民互相尊重,互相敬爱,互助合作,天下太平。今天你把它统统否定掉,依照你的意思去做,这个世间变成这个样子,你要不要负责任?世间天灾人祸从哪里来的?你自以为聪明,自以为万能,上帝不如你。你能够迷惑众生一时,你不是真理,这一切众生总有一天省悟过来,觉醒了。
今天我听一位朋友告诉我,美国还有一批年轻人很可爱,可爱在哪里?哪个地方世界上要发生战争了,他们就去游行示威反战争,反战。他来给我讲,我们也不晓得他的动机是什么,他只要听到哪里有战争,他们就去示威反战。尤其是美国参加战争,一定会出来反战的。在佛法里面讲,也算是始觉,开始觉悟,知道战争不善,战争不是好事,战争要伤害多少人的生命财产,后遗症影响更大,与一切众生结下深仇大恨,生生世世都解不开。头脑稍微冷静的人,怎么肯干这种恶事?
真正聪明人、觉悟人,即使受人杀害,也不会有报复的念头。你要问为什么?因为报复不能解决问题,报复只能把问题恶化,把问题搞砸了,容忍、谅解才是解决冲突最好的办法。圣人教导我们也是转变,化敌为友,问题解决了。这个意思就是说我们要把冤家、把敌人转变为朋友,转怨为亲,自己的冤家对头要把他转变成自己家亲眷属一样,这才能达到真正的和平、永久和平。
为什么会有杀害这些事情发生?这个因缘真的世间人永远找不到。怎么起因的?佛在经上讲得清楚、讲得透彻,众生互相残杀。真正的业因在哪里?业因在吃肉。世间人不晓得宇宙人生的真相;真正明了宇宙人生真相,决定不吃肉。
肉,它也是一个众生,它跟人没有两样,你杀它、你吃它,这就所谓是弱肉强食。你吃了它,你将来要不要还债,要不要偿命?要!如果你想到要还债,我就不愿意借债;如果想到将来要还命,我决定不吃众生肉。你还敢吃吗?佛经上讲「吃它八两,还它半斤」、「羊死为人,人死为羊」,这一生我们是人,它是羊,我们吃它的肉,来生它得人身,我们投畜生道,我们碰到他的时候,也被他宰杀,也被他吃。吃的时候,你能够心甘情愿吗?你杀羊的时候,那个羊会乖乖的被你杀吗?「我用我这身肉来供养你」,那个羊就是菩萨了。他不是菩萨,他是凡夫,他恨透了,这个仇恨永远记在心里头。他现在没有能力报复,有来生来世,总会遇到的时候,报复就来了。所以说「杀人者人恒杀之,敬人者人恒敬之」,我们怎么会去造这个恶业?
蚊虫、蚂蚁都不能够伤害,你要是杀害它,你就要想到,你在这一生当中为什么会遇到许许多多人事上的挫折、障难,甚至於毁谤、陷害?你遭遇这么多苦难,你要晓得都有业因。我们遭遇的是果报,果必有因。自己常常想想,过去、今生造种种不善的业因,怎么能避免恶报?我以什么态度对人,一定要想到,人家会以什么态度对我。现在我年轻气盛,我可以欺负软弱的人、欺负年老的人,等到你年老的时候,你就要受报复,果报就现前,年轻人瞧不起你、侮辱你,你会感受到。
这样的事情,我在这一生当中亲眼所见、亲耳所闻,我见得很多。得志的时候,做大官、大将,手下的部属很多,一呼百应,威风得不得了,家里面佣人十几个。到他年老退休,地位失掉,权力失掉,威势没有了,自己提著篮子到市场去买菜,没有人瞧得起他,天天要受委曲,要看别人的脸色。当年的威风到哪里去了?现世报!
只要你细心去观察,都在面前。因果报应很现实,摆在你面前,你能不相信吗?你不相信,那是你愚痴,等到你自己受到这个报应,你就明白,你才恍然大悟。所以果报是有业因的,今天种种不善之果是我们自己不善的业因变现出来的。好,现在时间到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