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方广佛华严经 (第七一五卷) 2002/5/18 澳洲净宗学 档名:12-017-0715
诸位同学,请看「世界成就品」,起具因缘偈颂第八首跟第九首,我们将这个文念一遍:
【等虚空界现神通,悉诣道场诸佛所,莲华座上示众相,一一身包一切刹。一念普现於三世,一切刹海皆成立,佛以方便悉入中,此是毗卢所严净。】
这个两首偈,清凉给我们讲了十种无碍,前面跟诸位说了三种:理事无碍,成坏无碍,广狭无碍。第四是「相入无碍」。我们把这十种无碍介绍过后,然后再细细看这八句颂文,意思就很清楚很明白了。
世出世间法确确实实是无障碍法。无障碍为什么变成有障碍?原因说得很多很多。从这些地方我们想到古人有一句话,说「天下本无事,庸人自扰之」。这两句话听起来好像是容易懂,实际上真正懂得的人实在不多,深入《华严》才知道这两句话的味道。如果不能够明了「一切无碍」,这个十种,「十」是代表一切,古人这两句话的意思始终参不透。你要是参透了,我相信你肯定是圆圆满满的放下;你之所以放不下是你没有参透,你不晓得天下本无事。
我们人的一生有没有事?跟诸位说也是本无事。事从哪里来的?事是你自己找来的,无中生有,无事生非。本来没有事,你自己要生事,你自己要找事,你能怪谁?既然生事了,把事情找来了,佛很慈悲、难得,佛还是教导我们如何把这些事情化解、消除,恢复到无碍无事,佛法教学的目的在此地,无碍无事才是真善美慧的世界。这桩事情需要真实的智慧,世智辩聪不能解决,要真实的智慧。真实智慧从哪里来?从纯净纯善当中生起的。我们一般讲清净心,清净心就是纯净纯善的心,一丝毫染污没有,一丝毫的恶念都没有,这个心生智慧,智慧才能真正了解事实真相,无碍的真相。
「相入无碍」,相是互相,互相契入,没有障碍。佛说这个意思举一个例子,小入大没有障碍,这个我们一般人能理解的。大入小也没有障碍,我们很难懂,但是它是事实真相。小入大容易懂,我们这个杯子大,这个杯子小,小的装在大的里面,谁都会装;大装小,我们就装不进去了,就好像有障碍了。大乘经上佛常常举个比喻,「芥子纳须弥」,芥子是芥菜子,芥菜子大概跟芝麻粒差不多大,须弥山很大,须弥山入芥菜子没有障碍,芥菜子没有放大,须弥山也没有缩小,确实容纳进去了。
现在这个比喻我们也能够体会到了。我听说现在做情报工作的那些工具有很小的照相机,叫针孔照相机,大概他那个照相机的镜头就像针孔那么大,藏在房间里,你没有办法发现,你看不到。它的能力能把你整个房间的状况统统照进去,这是大入小,没有障碍。我们平常用的照相机镜头不大,你看看整个山河大地都入了它的镜头,镜头没有放大,外面的山河大地没有缩小。在今天我们不难懂。
古时候古德讲这一段文,常常用镜子作比喻。这一面镜子不太大,镜子放在里面,外面的境界统统照在里头,用这个作比喻。现在我们用小照相机作比喻,大家更清楚更容易明了。大小没有障碍,大的境界可以入小的里头,小的境界可以放成大的。下面经文,引经文来说:
「以一刹种入一切,一切入一亦无余」,刹种很多人不懂。「刹种」,用我们现在的话来讲是大世界,是很大的星系,现在天文学里面还没有发现。在《华严经》里面讲,华藏世界是一个刹种,这一个刹种是一个大世界。大到什么程度?实在讲我们没有办法想像。佛在经上常常说,我们这个世界跟极乐世界都是很大的星系,这两个星系距离多远?佛说了,当中有十万亿个这么大的星系,十万亿个这么大的星系,我们在这个星系的东面,极乐世界在这个星系的西面。
在华藏世界里面给我们说,我们的世界跟极乐世界是在一个平面,这一个世界种,这样大的平面世界有二十层,我们这个世界跟极乐世界同样都在第十三层。我们没法子想像!我们这个世界下面还有十二层,上面还有七层,世界太大了,这叫一个世界种。这一个世界种能入一切世界种。这个世界种有多少在太虚空当中?无量无边!一能入一切,一切也能入一,「一切入一亦无余」,大小不二。
所以给你说真话,无论是大宇宙,无论是小宇宙,小宇宙是我们的人身,我们的身心是小宇宙,大小宇宙完全相同。为什么?都是自性变现的,自性里面没有大小,自性里头没有来去,自性里头没有生灭,自性里头没有差别。我们这个经前面偈颂里面讲「一一身包一切刹」,也是这个意思。
一一身是正报,正报小的是身,一一刹是依报是大的。大的依报入小的正报,没有障碍。清凉说《华严经》上像这样的句子太多太多了,都是说明一多无碍,大小无碍。他所引的前偈,前面这个偈颂的前半,这个偈子我们念过,「一一刹中入一切,一切入一亦无余,体相如本无差别,无等无量悉周遍」,这是讲「相入无碍」。
依照《华严经》修行的人,他要修法界观。通常在大乘法里面讲修行,你修的是什么法门?用什么方法来修?用观想。净土宗修观有十六种,《十六观经》。这十六种方法实在讲是十六大类,每一类里面也有许许多多不同的方法,这十六大类,随便哪一类都能成就。这里头一定要记住「一」,「一」就能成,二、三就不能成就。为什么?你分心了,分心你不能得定,「一」就得定,定则开慧,慧你才能照见。《心经》上讲的,「照见五蕴皆空」。我们换句话说,照见宇宙人生的真相。你没有观照的功夫怎么行?在在处处显示出修行人心念要专一。法门无量无边,你要专注一个法门,你才能得定,你才能开慧。你要学得太多太杂,你这一辈子一门都不能够契入,那你就错了,你什么都得不到。
第五种「相即无碍」,前面是说「相入无碍」,这个地方讲相即无碍。经文说「无量世界即一界故」,这话是真的。无量世界是一个世界,无量众生是一个众生,无量的神圣是一个神圣。这个道理真的搞清楚搞明白了,你的妄想分别执著,纵然不能够全断,应该可以断个七、八成,七成、八成是可以断的了。对於世出世间许许多多的争论,那种争论,佛法称之为戏论,不是真实的,是有害的,不是有利的,统统可以化解了。
譬如讲宗教与宗教之间,现在在这个世间是最敏感的问题。这几年来我们极力来做宗教之间的团结,宗教之间的沟通,无论怎么个做法都是形式。建立良好的友谊关系,这个关系再好,深层的问题不能解决,矛盾始终存在,不能化解。最深层的问题是什么?神的问题。我供奉的神跟你那个神不一样,我的神一定比你的神大,你的神不如我的神。彼此都这样的分别执著,这是深层矛盾隔阂的第一因素;虽然和睦,里头还有不和的东西在。
如果入「华严境界」、入「相即无碍」,这个问题没有了,你的神跟我的神是一个神,问题不就没有了吗?《华严》真能解决问题。我们本著《华严》的教义,跟所有一切宗教往来,讲出世间他们不懂,我们就讲世间,世间就包括出世间,世间跟出世间是一不是二。世间只有一个真神,这是任何宗教听了都会点头,世间是一个真神,这个真神是我们宗教的真神。你的认知没有错,这唯一的真神也是你的宗教真神,也是他的宗教真神。这是什么?
你就拿基督教来说,新旧约里头,宇宙从哪里来的?上帝造的,上帝是唯一的真神。上帝造宇宙、造万物,上帝造了这个地球,地球上有这么多族群,又有这么多宗教,全是上帝造的。所以上帝在你们基督教称上帝,在天主教称天主,在伊斯兰教称真主,在佛教里面称佛陀,这全都是上帝。这一看这不都是一家人吗?平等的,是一不是二,「相即无碍」。
真神无量无边的化身,他要去教哪一个族群,他会变成什么样的身分,就是那个族群里面的圣人,那个族群里面的神圣,统统是一样的。你了解这个道理,我们就不会再分了,你供奉的神跟我供奉的神原来是一个神,我们还能打架吗?还能够说我的神高,你的神不如我吗?不可以这样说法,唯一真神!这是把最深层,最原始的矛盾化解了,这是事实真相。
我这一次访问日本,中村康隆老和尚跟我们讲:世间所有宗教创始人,都是观世音菩萨的化身。基督教的耶稣,伊斯兰教的穆罕默德,中国道教里面的老子,儒教里面的孔子,佛教里面的释迦牟尼佛,全都是观世音菩萨的化身,中村康隆他老人家讲的,这一位今年九十七岁的老和尚,这个就是此地「相即无碍。」
岂不闻《华严经》上佛讲的真话,尽虚空界,遍法界,一切刹土一切无量无边的众生是自己的清净法身。如果不相即,这个话就讲不通。我跟你有障碍,你跟他也有障碍,怎么能到无障碍?无障碍是真的,有障碍是假的;无障碍是真正觉悟了,有障碍是迷惑颠倒。学《华严》不入这个境界,始终都有障碍。我们知道,有障碍就有苦恼;真正要想离一切苦,得自在乐,必须把障碍除掉。
除障碍不是从外头境界里头除,外面境界是除不掉的。为什么?境界从哪里来的?「唯心所现,唯识所变」。你要找到它的根,从根本上来解决问题,根本是心性。换句话说,我们要把自性、要把本识里头的障碍消除,外面的境界自自然然是理事无碍,事事无碍。所以我们要找所有一切障碍发生的真正的原因在哪里?你找不到你的障碍,这个障碍在佛法里面,佛教初学称之为业障。业障是障碍里头极为明显、粗重,你要有能力把它找到。佛找到了,菩萨找到了,是什么?妄想、分别、执著。根源再复杂,归纳起来不外乎这三类。
佛门里面的老同学,接触佛法、学习佛法多年了,为什么这个障碍还不能消除?不能消除的原因我们现在知道了,妄想分别执著不能放下,真正的原因在此地,你放不下;什么时候放下,什么时候就解决了。麻烦在此地。我们想不想解决?是不是真想?要是真想,没有别的,你一定要发心契入华严境界,才是真正解决问题。你要不入华严境界,你的问题解决不了,无论你怎样学习,总是拖泥带水,不干不净。
《华严经》的解决方法,是从心理,是从意识,所以它称之为「内学」,它不是从外面外表来解决,它从内在解决;内在解决了,它影响外表。为什么?外表是境界,境随心转,心地要生智慧,要放光明。心地不生智慧,就生烦恼,烦恼不会放光,烦恼是乌烟障气。因此,这十种无碍,我们要搞得很清楚,要会应用在自己日常生活当中。你能够入少分,你就会很快乐。
《华严》我们这些年来真不容易,虽然不能够讲得十分清楚,至少我能讲出五、六分。如果诸位真正细心来学习,诚心诚意的来学习,我相信你一定能得受用。得受用的多少,那完全是你能够契入浅深程度。你入得深,你得的受用大,你入得浅,你得的受用少,这个是世出世间第一法门。我们现在很清楚很明了,佛教是社会教育,是人生的教育,是智慧的教育,是大德大能的教育,跟我们世间教育完全不相同,世出世间一切教育的大根大本。世间所有一切法,像一棵大树一样是枝枝叶叶。这是根本。
如果用树,一棵大树来形容,你从大树里头仔细观察,这十种无碍都具足,「相即」、「相入」,整棵大树是一体;就像经上讲的毗卢遮那,全体是一个清净法身。我们每一个人就像一棵大树里头一片树叶一样,这一片树叶跟整个大树是一体的;没有人知道。佛与诸佛,佛与一切众生,为什么这样的慈悲爱护、照顾帮助?因为他知道虚空法界刹土众生是一体,所以从这里面生起「无缘大慈,同体大悲」。无缘是没有条件,慈悲就是爱心,爱一切众生是没有条件的。同体大悲,一切众生有苦难,这一切众生跟我同一个体,他有苦难,我怎能不帮助他?我怎能不理会他?不可以,同体!确确实实相即相入。
我们的身,正报,包一切正报,也包一切依报,还包一切智正觉世间,智正觉世间就是天地鬼神。宗教里面讲世间只有一个唯一的真神,在佛法里讲,那个唯一的真神名字叫自性、叫本性。自性遍一切处,无处不在,无时不在。往后经文还要细说,说得真的很清楚、很明白,不能不学。我们要希望这一生生活达到究竟圆满,释迦牟尼佛这部经典是肯定能够帮助我们达到这个目标,满足我们的愿望。如果我们自己不肯认真学习,那就没有办法了,不能怪佛菩萨不保佑,佛菩萨真的保佑你,你自己不肯接受。这个意思下面还要细说,下面在第十七卷;《华严经》第十七卷里面,我们还没有讲到。
第六句讲「微细无碍」,「经云,清净珠王布若云,炳然显现诸佛影」,这是显示微细无碍的境界。清凉大师这两句话是《华严经》的经文小注、《钞》里头给我们说出来,不必我们去查经。查经是很麻烦的事情,祖师大德很慈悲,把这个出处给我们说出来。这一首偈就是「第八香水河的偈子」,全文是「清净珠王布若云,一切香河悉弥覆,其珠等佛眉间相,炳然显现诸佛影」,这是全经的偈子。清凉在此地只引了第一句跟第四句,显示微细,这是用比喻来说。清净珠,佛法里面讲清水珠,水不干净、混浊,这个珠放在水里面,水里面这些微尘、尘土混浊的东西就会沉淀到底下,使这个水清净。
在中国过去,那个时候没有自来水,大都市里头才有自来水,自来水过滤,一般城市里面都没有。中国在抗战期间,一般城市都没有自来水。水从哪里取?一个是取河水,一个是井水,水要人挑。我们做学生的时代,挑水。你不挑水,谁给你挑?我们学生每一天劳作这一堂课活动,常常到河边挑水。学校距离河边还有这么一段路,不算是很远,我们学生排队把水传递,一个人传一个人,传到厨房里面去,把水放到大水缸里,学生排一条长龙,拿著水桶一个接一个传过去。
但是那个河水混浊,在那时候用什么方法使泥沙沉淀?用明矾。我们没有清水珠,清水珠是宝物,我们用明矾把水沉淀,水就好用了。清水珠跟明矾的作用是一样的,当然比明矾要好得太多太多了。好,现在时间到了。
诸位同学,我们还接著讲第六「微细无碍」:
经文本意是讲的净水珠。这个珠多,不是少;珠王,这个珠大,不是小;覆盖在一切香水河上,我们能想像到这个香水河的庄严壮观。后面两句是形容它的作用,这个珠「等佛眉间相」。我们知道释迦牟尼佛三十二相之中有一个白毫相,佛两道眉毛当中有两根白毫,白毫中间是空的、是透明的,盘旋在一起就像一颗珠子一样,在眉间,这是三十二相之一。经上讲这清净珠王的大小,差不多就像佛的白毫相这么大。
这个珠清净光明,外面的境界相都照在里头,这个我们懂。我们今天看到玻璃球、水晶球都能把外面的境界相照在里头,所以他说「炳然显现诸佛影」。这个地方特别要留意的,「诸」,不是一尊佛的影相,而是十方三世无量无边诸佛如来,那个相都在这一颗珠光显现之中,才显现出它的微细。经上虽然举这么一个例子,我们重要的是要能体会得到真正的事实,一切诸佛如来的相,在这个珠当中显现出来。
那我们要问,一切刹土的相?一切众生的相?前面在「理事无碍」里头说过,一毛端、一毛孔、一微尘比白毫相小得很多很多,这里面都能够容无量无边的世界,无量无边的诸佛,无量无边的众生,清净珠王当然显现,这哪里有疑惑!
总而言之,在这一段经文里面,我们真正领会到宇宙,全宇宙,在佛法里面讲尽法界虚空界,我们现在人讲全宇宙,是一个整体,是一个决定不能分割的整体。
我们现在人常讲,要照顾到、要考量到整体的利益。可惜世间人讲整体范围不大,最小的讲到我个人,我个人名闻利养方方面面的利益,个人整体利益。再大一点,我的家庭,我家庭里面有不少成员,每一个人的利益要兼顾到。更大一点,你经营一个公司行号,你是老板,你有伙计,你有员工。有些大企业的主持人,公司员工可能上万,甚至於几十万人的大公司;整体的利益,他是公司全体,包括他所有员工。再扩大,这一个社会,一个国家,甚至於今天有志士仁人起心动念考虑到全世界,整个地球的利益,不容易了。
但是比不上诸佛如来,比不上法身菩萨,为什么?他们讲的整体利益是整个宇宙,不是一个星球,不是一个星系。全宇宙整体的利益,起心动念这样思想的这个人,我们就称他作佛陀,称他作法身菩萨,心量跟我们真的不一样,我们要学习。
学佛,不是学别的,就是学这个,要把心量拓开。心地要纯净纯善,心地里头决定没有一个恶人,要认知、要肯定大乘经上所说「一切众生皆有佛性」。这个「一切众生」,我们应该理解,包括植物、包括矿物、包括一切自然现象。因为佛讲无情的这些众生有法性,法性跟佛性是一个性,所以可以说无情众生也有佛性,它是一不是二。
既有佛性,皆当作佛。这个世间哪里有恶人?所谓恶人不过是一时迷惑而已,他的迷惑是假的,不是真的;是短暂的,不是正常的。好比一个人喝酒,酒喝多了发酒疯,我们都会原谅他酒喝醉了乱说话。由此可知,今天我们看世间人,做恶之人不过是一时迷惑,他会清醒过来的。清醒过来之后,他不就正常了!
人有迷惑的时候,想想我们自己,我们自己没有学佛的时候,学佛功夫不得力的时候,还不是跟他一样的糊涂?我迷惑颠倒,希望别人能够谅解我、原谅我;别人迷惑颠倒,我怎么能够不谅解他、不原谅他?将心比心。永远记住「人之初,性本善」,本性是清净的,本性是纯善的。所有一切不净不善,那叫习性,它不是他的本性,习性是可以改变的,本性是永恒不变的,总得明白这个道理。
这个道理真正搞清楚搞透彻了,我们跟虚空法界一切众生相处,上到诸佛如来,下至阿鼻地狱众生,我们都能够把关系处得非常好。我们世间一般人讲,你很会做人。会做人的人,我们就尊称他是佛,他是菩萨。不会做人的人,这是六道众生,三途恶道众生,不会做人。
怎么样才能会?我们是凡夫,我们迷失了本性,迷得太久,迷得太深了,现在如何回头?没有别的,学!已经觉悟的人要教,没有觉悟的人要学,觉悟的人帮助没有觉悟的人,这叫教学。教学不拘形式,一切时一切处,所谓生活是教育,工作是教育,应酬处事待人接物,哪一样不是教学?要会!你要把这些理事参透了,这一生当中,哪有不成就的道理!不是小成就,作佛、作菩萨,这才是真正了不起的成就。
第七句讲「隐显无碍」,这个意思说得更明显了,「谓染净异类,隐显等殊,见不同故」。「染」是讲六道,「净」是讲四圣法界,这是一般大乘法里讲的。在《华严》里面讲,九法界都是染,唯有一真法界是净土。异类,跟我们不同类。人跟人是一类,天跟天是一类,天跟人不同类;畜生跟畜生是同类,畜生跟人不同类。由此可知,异类是指九法界。九法界里头,四圣是净,六凡是染。
「隐显等殊」,等是等等,殊是不一样。大小乘经里头都说,讲到十法界,一法界显,九法界隐,隐就是不见了,这一个法界现前了。现在说这个意思好懂,现在一般家庭都有电视机,而且电视频道不止一个,至少也有六、七个频道,少的;多的,有一百多个频道。我们按一个键钮,这个频道影像现前了。我们知道这个画面是许许多多的频道,我现在选择我喜欢的频道,这个相现前了,还有许许多多的频道我没有去按它,隐!我再想按另外一个频道,这个频道出现前,现前这个频道又隐了,又不见了。我们今天在电视上选择频道很自在,没有障碍。在法界之中,也是有许许多多不同的频道,科学家称为不同维次的空间。
以一般归纳的方式来讲,佛将无量无边的世界归纳为十法界,一个法界显,显示出来了,另外九法界就不见了,看不到了,隐了。隐不是没有,它存在,只是我们见不到而已,所以「见不同故」。我们这一生到人道来,这个六根很适合人道这个环境,这么一个境界,适用。换了一个境界,我们的六根就不起作用了。譬如说鬼法界,我们人跟鬼实际完全生活在一起,人见不到鬼,鬼也见不到人,彼此不相妨碍。人见的是人法界,鬼见的是鬼法界,「见不同故」。他们生活的空间不一样,他们的业力不相同。法界的形成,或者说不同维次空间的形成,就是这么个道理,我们要懂要明了。
清凉大师注解里头说得很好,「隐显中,略不引经」,这一段没有引经文,「以义多故」,境界太深太广了。经文偈颂里头说,「随心造业不思议,一切刹土斯成立」,这就是「同处异见」。人鬼杂居,同在这个时候,同在这个处所,人看的是人法界,鬼看的是鬼法界。或者说两个人在这个房间里头,睡觉的时候做梦,各人做各人的梦,不相妨碍,各做各的梦。梦中有境界,不但彼此各个不相同,就是自己天天晚上做梦也不一样。这些都可以显示「隐显无碍」的事实真相。
这里头特别要注意到的,经文里头有这么一句话说,「随心造业不思议」,所感得的报土,「一切刹土斯成立」,这一切刹土是无量无边的世界。无量无边的世界是怎么来的?大乘教里面很含糊的说一句,没有说错,阿赖耶识变现的。我们眼前所有这些境界是不是阿赖耶识变现的?是的,一点都不错。但是谁认识?谁搞清楚了,谁搞明白了?释迦牟尼佛搞清楚搞明白了,法身菩萨们也搞明白了。地前的菩萨虽然没有像大菩萨那么样清楚、那么样明了,他也了解少分,这个少分在六道里面受用无穷;多分就更不必说了。由此可知,这个境界是不能不契入的;学佛不能契入境界,错了,错得太大了。
大师在《钞》里头,引用偈子说明「形状」,众生造业不思议,果报亦不思议,刹土形状是属於果报。偈子里头说「一切尘中所现刹,皆是本愿神通力,随其心乐种种殊,於虚空中悉能作」。大师自己有注解,既然一尘随著自己心想,这个乐是爱好,随著自己心想,「种种皆作」,这就是「隐显自在」。清凉说得好,在解释里面给我们举了两种,我们学习要知道触类旁通,所谓的是举一反三,闻一知十,这是我们做学生必须要具备的条件。
这两种的第一种「染净隐显」,我们娑婆世界「染」,现在是严重的染著,五浊恶世;五是五大类,我们要记住。五大类的根是「见浊」,见是见解,我们对於宇宙人生一切人事物产生错误的见解。我们不认识人,哪个人是好人,哪个人是坏人?哪个人是善人,哪个人是恶人?我们能有能力分辨吗?根本就没有能力。为什么没有能力?我们的能力被虚妄的幻识取而代之。
这个幻识就是妄想分别执著,想是妄想,分别也是虚妄分别,执著还是虚妄执著,我们错在这里,不知道回头。佛在经上苦口婆心劝导我们,我们听了没有在意,以为这不是说我的,是说他的,与我不相干。你说糟不糟糕?善财童子何以一生证得无上菩提?他跟我们的观念恰恰相反,他所听到的佛经上所说的一切是为我说,不是为他说的,也不是为你说的。佛经上常讲「直下承当」,就是讲的这回事情,这叫做「直下承当」。
所以什么时候你觉察到,释迦牟尼佛在一切经上统统讲的是我,统统是为我所讲的,恭喜你,你是释迦牟尼佛真正的学生。如果你要是以为佛所讲的是讲别人,不是讲我的,你不是释迦牟尼佛的学生。你是偶尔到这个地方来旁听一下,听了之后也是耳边风,充其量在你阿赖耶识里面种个佛法种子;除此之外,你什么利益都得不到。
所以学佛得要会学,我们常讲善学,善就是会。你不会学,你什么都学不到;你要会学,那学的东西太丰富了。显隐自在,同样的,一切时一切处一切境界当中,无一不是。「染净隐显」这是一类。
第二类举的是「异类隐显」,清凉大师也举了例子,「如须弥山形」,须弥山形状的世界,这一类显的时候,「江河等形」统统都隐了。「长刹显时,短刹则隐」,其余可以类推了。这里头我们要懂得,许许多多的世界是我们肉眼看不见的,我们的耳朵听不到的,我们的心思达不到的。这个世界在哪里?世界就在面前。这个道理,你要是参不透,我从另一方面讲个比喻。
现在全世界有多少卫星广播电台,你知道吗?他们所传播的画面、影像、声音遍满了虚空,一切时一切处无不遍满。你知不知道?我相信你点头,我知道。这些色相、音声我肉眼看不见,耳朵也听不见,它存在,它不是不存在。怎么样证明它存在?我这里放个电视机,架个天线,频道一播它就出现了。我这个房间放十个电视机,哪个拐拐角角上它都有,不是说它只在这个拐角有,那个拐角没有,统统都有,墙壁也障碍不住。异类的显隐自在,没有障碍,我们从这个可以证明,彩色变化多端都是事实真相。
所以法,哪里有定法?我们一个人的形状、颜色,在不同的角度,样子就不一样;不同的光照之下,色相不一样。这一种情形,现在玩电脑的人太清楚了。电脑把你的相片放进去了,他一按钮,你的形相就改变了。你会变大,会变小;会变胖,会变瘦;会变奇奇怪怪的面孔,会变化各种不同的颜色;变成红色的脸,变成绿色的脸。从电脑游戏里面,我们就明了了,才真正懂得佛经里面讲的形相是不一定的,没有一定的。所以佛没有一定的身相,没有一定的色相,没有一定的名号。
他的色相名号是如何建立的?随缘,这个话说得好,这才是真话。随缘现相,应现什么身,他就现什么身,为什么?随缘!自己没有丝毫意思在里头,这个人就是佛,就是法身菩萨。我们作不了佛,作不了菩萨,我们在一切时一切处都有自己的意思在,这很糟糕。有自己的意思在,跟诸位说,这叫思,这叫我执,世间人讲这叫有心。有个什么心?妄心。佛菩萨没有妄心,无心,无妄心;无妄心,他有真心。我们有妄心,真心隐了,隐显自在!真心隐了,妄心显了,就这么回事情。由此可知,佛菩萨跟我们不一样的地方,我们现在又发现了一个,佛菩萨於一切法没有丝毫意思在;有丝毫意思夹杂在里面,就变成凡夫。实在讲说穿了,一回事情。
世尊在《十善业道经》上不是给我们说,「不容毫分不善夹杂」,有一点点意思在里头,那是不善,那是夹杂。我们要怎样学?学什么?在生活上,穿衣吃饭,起心动念,言语造作,对一切人、一切事、一切物,不夹杂一点意思在,你就是佛。六祖惠能大师跟永嘉的谈话,就说的这个意思。你看六祖问永嘉:「你还有分别吗?」永嘉的答覆:「分别亦非意。」这个意思是什么?有没有分别?我有分别,我也有执著;但是我的分别、我的执著,没有一丝毫自己意思夹杂在里头。六祖点头给他证明,对了!六祖说:你如是,我也如是。这是什么境界?法身菩萨的境界,诸佛如来的境界。入这个境界,这个人就是法身菩萨,这个人就是诸佛如来。我们要在这里用功,在这里学习。
分别是以众生之分别而分别;不是我,我没有意思。这个东西递出来,人家问你:这是什么?这是毛巾。你看我说毛巾,这是分别;我执著,这是毛巾,我执著。其实我没有分别,也没有执著。你们叫它做毛巾,我随顺你们的分别而分别,随顺你们的执著而执著,我自己确确实实没有一丝毫的分别执著。这是菩萨示现在世间,跟我们凡人不一样。
凡人是真的分别,真的执著,那你造业,你起心动念、言语造作无不是业。佛菩萨应化在这个世间,言语造作是无量功德,不一样!佛跟众生最明显的差别,众生有得失,有自私自利;佛菩萨没有,佛菩萨没有得失。有,很好;没有,也很好。有并不是很喜欢,决定没有贪心;没有,决定不会有烦恼。他的心永远是平等的,永远是清净的,这是受用,享受跟凡夫不一样。真正学佛人要在这个地方用功夫,要在这个地方学习。
知道整个宇宙是一体的,一切众生,《华严经》上讲的,这是自己,不是别人。我用比喻说这一桩事情,虚空法界就好比我们的身体全身,一切众生是我们身上的汗毛,是我们身体的细胞,不是别的。我身上的汗毛,我身上的细胞,我怎么会不爱惜它?我怎么会不照顾它?哪有这个道理!这个细胞、这块地方不正常了,局部麻木,不正常了。不正常是它造恶业,我要帮它恢复,不能说把它割掉不要了,这不可以的,这割不掉的。你要认为动一点外科手术,这问题就解决了;错了,解决不了,永远解决不了;要帮它恢复正常才是真正解决问题。这个道理很深,但是并不是我们没办法理解。总而言之,要很细心微密观察,我们才渐渐能够体会,能够契入。
诸位同学,请看「世界成就品」,起具因缘偈颂第八首跟第九首,我们将这个文念一遍:
【等虚空界现神通,悉诣道场诸佛所,莲华座上示众相,一一身包一切刹。一念普现於三世,一切刹海皆成立,佛以方便悉入中,此是毗卢所严净。】
这个两首偈,清凉给我们讲了十种无碍,前面跟诸位说了三种:理事无碍,成坏无碍,广狭无碍。第四是「相入无碍」。我们把这十种无碍介绍过后,然后再细细看这八句颂文,意思就很清楚很明白了。
世出世间法确确实实是无障碍法。无障碍为什么变成有障碍?原因说得很多很多。从这些地方我们想到古人有一句话,说「天下本无事,庸人自扰之」。这两句话听起来好像是容易懂,实际上真正懂得的人实在不多,深入《华严》才知道这两句话的味道。如果不能够明了「一切无碍」,这个十种,「十」是代表一切,古人这两句话的意思始终参不透。你要是参透了,我相信你肯定是圆圆满满的放下;你之所以放不下是你没有参透,你不晓得天下本无事。
我们人的一生有没有事?跟诸位说也是本无事。事从哪里来的?事是你自己找来的,无中生有,无事生非。本来没有事,你自己要生事,你自己要找事,你能怪谁?既然生事了,把事情找来了,佛很慈悲、难得,佛还是教导我们如何把这些事情化解、消除,恢复到无碍无事,佛法教学的目的在此地,无碍无事才是真善美慧的世界。这桩事情需要真实的智慧,世智辩聪不能解决,要真实的智慧。真实智慧从哪里来?从纯净纯善当中生起的。我们一般讲清净心,清净心就是纯净纯善的心,一丝毫染污没有,一丝毫的恶念都没有,这个心生智慧,智慧才能真正了解事实真相,无碍的真相。
「相入无碍」,相是互相,互相契入,没有障碍。佛说这个意思举一个例子,小入大没有障碍,这个我们一般人能理解的。大入小也没有障碍,我们很难懂,但是它是事实真相。小入大容易懂,我们这个杯子大,这个杯子小,小的装在大的里面,谁都会装;大装小,我们就装不进去了,就好像有障碍了。大乘经上佛常常举个比喻,「芥子纳须弥」,芥子是芥菜子,芥菜子大概跟芝麻粒差不多大,须弥山很大,须弥山入芥菜子没有障碍,芥菜子没有放大,须弥山也没有缩小,确实容纳进去了。
现在这个比喻我们也能够体会到了。我听说现在做情报工作的那些工具有很小的照相机,叫针孔照相机,大概他那个照相机的镜头就像针孔那么大,藏在房间里,你没有办法发现,你看不到。它的能力能把你整个房间的状况统统照进去,这是大入小,没有障碍。我们平常用的照相机镜头不大,你看看整个山河大地都入了它的镜头,镜头没有放大,外面的山河大地没有缩小。在今天我们不难懂。
古时候古德讲这一段文,常常用镜子作比喻。这一面镜子不太大,镜子放在里面,外面的境界统统照在里头,用这个作比喻。现在我们用小照相机作比喻,大家更清楚更容易明了。大小没有障碍,大的境界可以入小的里头,小的境界可以放成大的。下面经文,引经文来说:
「以一刹种入一切,一切入一亦无余」,刹种很多人不懂。「刹种」,用我们现在的话来讲是大世界,是很大的星系,现在天文学里面还没有发现。在《华严经》里面讲,华藏世界是一个刹种,这一个刹种是一个大世界。大到什么程度?实在讲我们没有办法想像。佛在经上常常说,我们这个世界跟极乐世界都是很大的星系,这两个星系距离多远?佛说了,当中有十万亿个这么大的星系,十万亿个这么大的星系,我们在这个星系的东面,极乐世界在这个星系的西面。
在华藏世界里面给我们说,我们的世界跟极乐世界是在一个平面,这一个世界种,这样大的平面世界有二十层,我们这个世界跟极乐世界同样都在第十三层。我们没法子想像!我们这个世界下面还有十二层,上面还有七层,世界太大了,这叫一个世界种。这一个世界种能入一切世界种。这个世界种有多少在太虚空当中?无量无边!一能入一切,一切也能入一,「一切入一亦无余」,大小不二。
所以给你说真话,无论是大宇宙,无论是小宇宙,小宇宙是我们的人身,我们的身心是小宇宙,大小宇宙完全相同。为什么?都是自性变现的,自性里面没有大小,自性里头没有来去,自性里头没有生灭,自性里头没有差别。我们这个经前面偈颂里面讲「一一身包一切刹」,也是这个意思。
一一身是正报,正报小的是身,一一刹是依报是大的。大的依报入小的正报,没有障碍。清凉说《华严经》上像这样的句子太多太多了,都是说明一多无碍,大小无碍。他所引的前偈,前面这个偈颂的前半,这个偈子我们念过,「一一刹中入一切,一切入一亦无余,体相如本无差别,无等无量悉周遍」,这是讲「相入无碍」。
依照《华严经》修行的人,他要修法界观。通常在大乘法里面讲修行,你修的是什么法门?用什么方法来修?用观想。净土宗修观有十六种,《十六观经》。这十六种方法实在讲是十六大类,每一类里面也有许许多多不同的方法,这十六大类,随便哪一类都能成就。这里头一定要记住「一」,「一」就能成,二、三就不能成就。为什么?你分心了,分心你不能得定,「一」就得定,定则开慧,慧你才能照见。《心经》上讲的,「照见五蕴皆空」。我们换句话说,照见宇宙人生的真相。你没有观照的功夫怎么行?在在处处显示出修行人心念要专一。法门无量无边,你要专注一个法门,你才能得定,你才能开慧。你要学得太多太杂,你这一辈子一门都不能够契入,那你就错了,你什么都得不到。
第五种「相即无碍」,前面是说「相入无碍」,这个地方讲相即无碍。经文说「无量世界即一界故」,这话是真的。无量世界是一个世界,无量众生是一个众生,无量的神圣是一个神圣。这个道理真的搞清楚搞明白了,你的妄想分别执著,纵然不能够全断,应该可以断个七、八成,七成、八成是可以断的了。对於世出世间许许多多的争论,那种争论,佛法称之为戏论,不是真实的,是有害的,不是有利的,统统可以化解了。
譬如讲宗教与宗教之间,现在在这个世间是最敏感的问题。这几年来我们极力来做宗教之间的团结,宗教之间的沟通,无论怎么个做法都是形式。建立良好的友谊关系,这个关系再好,深层的问题不能解决,矛盾始终存在,不能化解。最深层的问题是什么?神的问题。我供奉的神跟你那个神不一样,我的神一定比你的神大,你的神不如我的神。彼此都这样的分别执著,这是深层矛盾隔阂的第一因素;虽然和睦,里头还有不和的东西在。
如果入「华严境界」、入「相即无碍」,这个问题没有了,你的神跟我的神是一个神,问题不就没有了吗?《华严》真能解决问题。我们本著《华严》的教义,跟所有一切宗教往来,讲出世间他们不懂,我们就讲世间,世间就包括出世间,世间跟出世间是一不是二。世间只有一个真神,这是任何宗教听了都会点头,世间是一个真神,这个真神是我们宗教的真神。你的认知没有错,这唯一的真神也是你的宗教真神,也是他的宗教真神。这是什么?
你就拿基督教来说,新旧约里头,宇宙从哪里来的?上帝造的,上帝是唯一的真神。上帝造宇宙、造万物,上帝造了这个地球,地球上有这么多族群,又有这么多宗教,全是上帝造的。所以上帝在你们基督教称上帝,在天主教称天主,在伊斯兰教称真主,在佛教里面称佛陀,这全都是上帝。这一看这不都是一家人吗?平等的,是一不是二,「相即无碍」。
真神无量无边的化身,他要去教哪一个族群,他会变成什么样的身分,就是那个族群里面的圣人,那个族群里面的神圣,统统是一样的。你了解这个道理,我们就不会再分了,你供奉的神跟我供奉的神原来是一个神,我们还能打架吗?还能够说我的神高,你的神不如我吗?不可以这样说法,唯一真神!这是把最深层,最原始的矛盾化解了,这是事实真相。
我这一次访问日本,中村康隆老和尚跟我们讲:世间所有宗教创始人,都是观世音菩萨的化身。基督教的耶稣,伊斯兰教的穆罕默德,中国道教里面的老子,儒教里面的孔子,佛教里面的释迦牟尼佛,全都是观世音菩萨的化身,中村康隆他老人家讲的,这一位今年九十七岁的老和尚,这个就是此地「相即无碍。」
岂不闻《华严经》上佛讲的真话,尽虚空界,遍法界,一切刹土一切无量无边的众生是自己的清净法身。如果不相即,这个话就讲不通。我跟你有障碍,你跟他也有障碍,怎么能到无障碍?无障碍是真的,有障碍是假的;无障碍是真正觉悟了,有障碍是迷惑颠倒。学《华严》不入这个境界,始终都有障碍。我们知道,有障碍就有苦恼;真正要想离一切苦,得自在乐,必须把障碍除掉。
除障碍不是从外头境界里头除,外面境界是除不掉的。为什么?境界从哪里来的?「唯心所现,唯识所变」。你要找到它的根,从根本上来解决问题,根本是心性。换句话说,我们要把自性、要把本识里头的障碍消除,外面的境界自自然然是理事无碍,事事无碍。所以我们要找所有一切障碍发生的真正的原因在哪里?你找不到你的障碍,这个障碍在佛法里面,佛教初学称之为业障。业障是障碍里头极为明显、粗重,你要有能力把它找到。佛找到了,菩萨找到了,是什么?妄想、分别、执著。根源再复杂,归纳起来不外乎这三类。
佛门里面的老同学,接触佛法、学习佛法多年了,为什么这个障碍还不能消除?不能消除的原因我们现在知道了,妄想分别执著不能放下,真正的原因在此地,你放不下;什么时候放下,什么时候就解决了。麻烦在此地。我们想不想解决?是不是真想?要是真想,没有别的,你一定要发心契入华严境界,才是真正解决问题。你要不入华严境界,你的问题解决不了,无论你怎样学习,总是拖泥带水,不干不净。
《华严经》的解决方法,是从心理,是从意识,所以它称之为「内学」,它不是从外面外表来解决,它从内在解决;内在解决了,它影响外表。为什么?外表是境界,境随心转,心地要生智慧,要放光明。心地不生智慧,就生烦恼,烦恼不会放光,烦恼是乌烟障气。因此,这十种无碍,我们要搞得很清楚,要会应用在自己日常生活当中。你能够入少分,你就会很快乐。
《华严》我们这些年来真不容易,虽然不能够讲得十分清楚,至少我能讲出五、六分。如果诸位真正细心来学习,诚心诚意的来学习,我相信你一定能得受用。得受用的多少,那完全是你能够契入浅深程度。你入得深,你得的受用大,你入得浅,你得的受用少,这个是世出世间第一法门。我们现在很清楚很明了,佛教是社会教育,是人生的教育,是智慧的教育,是大德大能的教育,跟我们世间教育完全不相同,世出世间一切教育的大根大本。世间所有一切法,像一棵大树一样是枝枝叶叶。这是根本。
如果用树,一棵大树来形容,你从大树里头仔细观察,这十种无碍都具足,「相即」、「相入」,整棵大树是一体;就像经上讲的毗卢遮那,全体是一个清净法身。我们每一个人就像一棵大树里头一片树叶一样,这一片树叶跟整个大树是一体的;没有人知道。佛与诸佛,佛与一切众生,为什么这样的慈悲爱护、照顾帮助?因为他知道虚空法界刹土众生是一体,所以从这里面生起「无缘大慈,同体大悲」。无缘是没有条件,慈悲就是爱心,爱一切众生是没有条件的。同体大悲,一切众生有苦难,这一切众生跟我同一个体,他有苦难,我怎能不帮助他?我怎能不理会他?不可以,同体!确确实实相即相入。
我们的身,正报,包一切正报,也包一切依报,还包一切智正觉世间,智正觉世间就是天地鬼神。宗教里面讲世间只有一个唯一的真神,在佛法里讲,那个唯一的真神名字叫自性、叫本性。自性遍一切处,无处不在,无时不在。往后经文还要细说,说得真的很清楚、很明白,不能不学。我们要希望这一生生活达到究竟圆满,释迦牟尼佛这部经典是肯定能够帮助我们达到这个目标,满足我们的愿望。如果我们自己不肯认真学习,那就没有办法了,不能怪佛菩萨不保佑,佛菩萨真的保佑你,你自己不肯接受。这个意思下面还要细说,下面在第十七卷;《华严经》第十七卷里面,我们还没有讲到。
第六句讲「微细无碍」,「经云,清净珠王布若云,炳然显现诸佛影」,这是显示微细无碍的境界。清凉大师这两句话是《华严经》的经文小注、《钞》里头给我们说出来,不必我们去查经。查经是很麻烦的事情,祖师大德很慈悲,把这个出处给我们说出来。这一首偈就是「第八香水河的偈子」,全文是「清净珠王布若云,一切香河悉弥覆,其珠等佛眉间相,炳然显现诸佛影」,这是全经的偈子。清凉在此地只引了第一句跟第四句,显示微细,这是用比喻来说。清净珠,佛法里面讲清水珠,水不干净、混浊,这个珠放在水里面,水里面这些微尘、尘土混浊的东西就会沉淀到底下,使这个水清净。
在中国过去,那个时候没有自来水,大都市里头才有自来水,自来水过滤,一般城市里面都没有。中国在抗战期间,一般城市都没有自来水。水从哪里取?一个是取河水,一个是井水,水要人挑。我们做学生的时代,挑水。你不挑水,谁给你挑?我们学生每一天劳作这一堂课活动,常常到河边挑水。学校距离河边还有这么一段路,不算是很远,我们学生排队把水传递,一个人传一个人,传到厨房里面去,把水放到大水缸里,学生排一条长龙,拿著水桶一个接一个传过去。
但是那个河水混浊,在那时候用什么方法使泥沙沉淀?用明矾。我们没有清水珠,清水珠是宝物,我们用明矾把水沉淀,水就好用了。清水珠跟明矾的作用是一样的,当然比明矾要好得太多太多了。好,现在时间到了。
诸位同学,我们还接著讲第六「微细无碍」:
经文本意是讲的净水珠。这个珠多,不是少;珠王,这个珠大,不是小;覆盖在一切香水河上,我们能想像到这个香水河的庄严壮观。后面两句是形容它的作用,这个珠「等佛眉间相」。我们知道释迦牟尼佛三十二相之中有一个白毫相,佛两道眉毛当中有两根白毫,白毫中间是空的、是透明的,盘旋在一起就像一颗珠子一样,在眉间,这是三十二相之一。经上讲这清净珠王的大小,差不多就像佛的白毫相这么大。
这个珠清净光明,外面的境界相都照在里头,这个我们懂。我们今天看到玻璃球、水晶球都能把外面的境界相照在里头,所以他说「炳然显现诸佛影」。这个地方特别要留意的,「诸」,不是一尊佛的影相,而是十方三世无量无边诸佛如来,那个相都在这一颗珠光显现之中,才显现出它的微细。经上虽然举这么一个例子,我们重要的是要能体会得到真正的事实,一切诸佛如来的相,在这个珠当中显现出来。
那我们要问,一切刹土的相?一切众生的相?前面在「理事无碍」里头说过,一毛端、一毛孔、一微尘比白毫相小得很多很多,这里面都能够容无量无边的世界,无量无边的诸佛,无量无边的众生,清净珠王当然显现,这哪里有疑惑!
总而言之,在这一段经文里面,我们真正领会到宇宙,全宇宙,在佛法里面讲尽法界虚空界,我们现在人讲全宇宙,是一个整体,是一个决定不能分割的整体。
我们现在人常讲,要照顾到、要考量到整体的利益。可惜世间人讲整体范围不大,最小的讲到我个人,我个人名闻利养方方面面的利益,个人整体利益。再大一点,我的家庭,我家庭里面有不少成员,每一个人的利益要兼顾到。更大一点,你经营一个公司行号,你是老板,你有伙计,你有员工。有些大企业的主持人,公司员工可能上万,甚至於几十万人的大公司;整体的利益,他是公司全体,包括他所有员工。再扩大,这一个社会,一个国家,甚至於今天有志士仁人起心动念考虑到全世界,整个地球的利益,不容易了。
但是比不上诸佛如来,比不上法身菩萨,为什么?他们讲的整体利益是整个宇宙,不是一个星球,不是一个星系。全宇宙整体的利益,起心动念这样思想的这个人,我们就称他作佛陀,称他作法身菩萨,心量跟我们真的不一样,我们要学习。
学佛,不是学别的,就是学这个,要把心量拓开。心地要纯净纯善,心地里头决定没有一个恶人,要认知、要肯定大乘经上所说「一切众生皆有佛性」。这个「一切众生」,我们应该理解,包括植物、包括矿物、包括一切自然现象。因为佛讲无情的这些众生有法性,法性跟佛性是一个性,所以可以说无情众生也有佛性,它是一不是二。
既有佛性,皆当作佛。这个世间哪里有恶人?所谓恶人不过是一时迷惑而已,他的迷惑是假的,不是真的;是短暂的,不是正常的。好比一个人喝酒,酒喝多了发酒疯,我们都会原谅他酒喝醉了乱说话。由此可知,今天我们看世间人,做恶之人不过是一时迷惑,他会清醒过来的。清醒过来之后,他不就正常了!
人有迷惑的时候,想想我们自己,我们自己没有学佛的时候,学佛功夫不得力的时候,还不是跟他一样的糊涂?我迷惑颠倒,希望别人能够谅解我、原谅我;别人迷惑颠倒,我怎么能够不谅解他、不原谅他?将心比心。永远记住「人之初,性本善」,本性是清净的,本性是纯善的。所有一切不净不善,那叫习性,它不是他的本性,习性是可以改变的,本性是永恒不变的,总得明白这个道理。
这个道理真正搞清楚搞透彻了,我们跟虚空法界一切众生相处,上到诸佛如来,下至阿鼻地狱众生,我们都能够把关系处得非常好。我们世间一般人讲,你很会做人。会做人的人,我们就尊称他是佛,他是菩萨。不会做人的人,这是六道众生,三途恶道众生,不会做人。
怎么样才能会?我们是凡夫,我们迷失了本性,迷得太久,迷得太深了,现在如何回头?没有别的,学!已经觉悟的人要教,没有觉悟的人要学,觉悟的人帮助没有觉悟的人,这叫教学。教学不拘形式,一切时一切处,所谓生活是教育,工作是教育,应酬处事待人接物,哪一样不是教学?要会!你要把这些理事参透了,这一生当中,哪有不成就的道理!不是小成就,作佛、作菩萨,这才是真正了不起的成就。
第七句讲「隐显无碍」,这个意思说得更明显了,「谓染净异类,隐显等殊,见不同故」。「染」是讲六道,「净」是讲四圣法界,这是一般大乘法里讲的。在《华严》里面讲,九法界都是染,唯有一真法界是净土。异类,跟我们不同类。人跟人是一类,天跟天是一类,天跟人不同类;畜生跟畜生是同类,畜生跟人不同类。由此可知,异类是指九法界。九法界里头,四圣是净,六凡是染。
「隐显等殊」,等是等等,殊是不一样。大小乘经里头都说,讲到十法界,一法界显,九法界隐,隐就是不见了,这一个法界现前了。现在说这个意思好懂,现在一般家庭都有电视机,而且电视频道不止一个,至少也有六、七个频道,少的;多的,有一百多个频道。我们按一个键钮,这个频道影像现前了。我们知道这个画面是许许多多的频道,我现在选择我喜欢的频道,这个相现前了,还有许许多多的频道我没有去按它,隐!我再想按另外一个频道,这个频道出现前,现前这个频道又隐了,又不见了。我们今天在电视上选择频道很自在,没有障碍。在法界之中,也是有许许多多不同的频道,科学家称为不同维次的空间。
以一般归纳的方式来讲,佛将无量无边的世界归纳为十法界,一个法界显,显示出来了,另外九法界就不见了,看不到了,隐了。隐不是没有,它存在,只是我们见不到而已,所以「见不同故」。我们这一生到人道来,这个六根很适合人道这个环境,这么一个境界,适用。换了一个境界,我们的六根就不起作用了。譬如说鬼法界,我们人跟鬼实际完全生活在一起,人见不到鬼,鬼也见不到人,彼此不相妨碍。人见的是人法界,鬼见的是鬼法界,「见不同故」。他们生活的空间不一样,他们的业力不相同。法界的形成,或者说不同维次空间的形成,就是这么个道理,我们要懂要明了。
清凉大师注解里头说得很好,「隐显中,略不引经」,这一段没有引经文,「以义多故」,境界太深太广了。经文偈颂里头说,「随心造业不思议,一切刹土斯成立」,这就是「同处异见」。人鬼杂居,同在这个时候,同在这个处所,人看的是人法界,鬼看的是鬼法界。或者说两个人在这个房间里头,睡觉的时候做梦,各人做各人的梦,不相妨碍,各做各的梦。梦中有境界,不但彼此各个不相同,就是自己天天晚上做梦也不一样。这些都可以显示「隐显无碍」的事实真相。
这里头特别要注意到的,经文里头有这么一句话说,「随心造业不思议」,所感得的报土,「一切刹土斯成立」,这一切刹土是无量无边的世界。无量无边的世界是怎么来的?大乘教里面很含糊的说一句,没有说错,阿赖耶识变现的。我们眼前所有这些境界是不是阿赖耶识变现的?是的,一点都不错。但是谁认识?谁搞清楚了,谁搞明白了?释迦牟尼佛搞清楚搞明白了,法身菩萨们也搞明白了。地前的菩萨虽然没有像大菩萨那么样清楚、那么样明了,他也了解少分,这个少分在六道里面受用无穷;多分就更不必说了。由此可知,这个境界是不能不契入的;学佛不能契入境界,错了,错得太大了。
大师在《钞》里头,引用偈子说明「形状」,众生造业不思议,果报亦不思议,刹土形状是属於果报。偈子里头说「一切尘中所现刹,皆是本愿神通力,随其心乐种种殊,於虚空中悉能作」。大师自己有注解,既然一尘随著自己心想,这个乐是爱好,随著自己心想,「种种皆作」,这就是「隐显自在」。清凉说得好,在解释里面给我们举了两种,我们学习要知道触类旁通,所谓的是举一反三,闻一知十,这是我们做学生必须要具备的条件。
这两种的第一种「染净隐显」,我们娑婆世界「染」,现在是严重的染著,五浊恶世;五是五大类,我们要记住。五大类的根是「见浊」,见是见解,我们对於宇宙人生一切人事物产生错误的见解。我们不认识人,哪个人是好人,哪个人是坏人?哪个人是善人,哪个人是恶人?我们能有能力分辨吗?根本就没有能力。为什么没有能力?我们的能力被虚妄的幻识取而代之。
这个幻识就是妄想分别执著,想是妄想,分别也是虚妄分别,执著还是虚妄执著,我们错在这里,不知道回头。佛在经上苦口婆心劝导我们,我们听了没有在意,以为这不是说我的,是说他的,与我不相干。你说糟不糟糕?善财童子何以一生证得无上菩提?他跟我们的观念恰恰相反,他所听到的佛经上所说的一切是为我说,不是为他说的,也不是为你说的。佛经上常讲「直下承当」,就是讲的这回事情,这叫做「直下承当」。
所以什么时候你觉察到,释迦牟尼佛在一切经上统统讲的是我,统统是为我所讲的,恭喜你,你是释迦牟尼佛真正的学生。如果你要是以为佛所讲的是讲别人,不是讲我的,你不是释迦牟尼佛的学生。你是偶尔到这个地方来旁听一下,听了之后也是耳边风,充其量在你阿赖耶识里面种个佛法种子;除此之外,你什么利益都得不到。
所以学佛得要会学,我们常讲善学,善就是会。你不会学,你什么都学不到;你要会学,那学的东西太丰富了。显隐自在,同样的,一切时一切处一切境界当中,无一不是。「染净隐显」这是一类。
第二类举的是「异类隐显」,清凉大师也举了例子,「如须弥山形」,须弥山形状的世界,这一类显的时候,「江河等形」统统都隐了。「长刹显时,短刹则隐」,其余可以类推了。这里头我们要懂得,许许多多的世界是我们肉眼看不见的,我们的耳朵听不到的,我们的心思达不到的。这个世界在哪里?世界就在面前。这个道理,你要是参不透,我从另一方面讲个比喻。
现在全世界有多少卫星广播电台,你知道吗?他们所传播的画面、影像、声音遍满了虚空,一切时一切处无不遍满。你知不知道?我相信你点头,我知道。这些色相、音声我肉眼看不见,耳朵也听不见,它存在,它不是不存在。怎么样证明它存在?我这里放个电视机,架个天线,频道一播它就出现了。我这个房间放十个电视机,哪个拐拐角角上它都有,不是说它只在这个拐角有,那个拐角没有,统统都有,墙壁也障碍不住。异类的显隐自在,没有障碍,我们从这个可以证明,彩色变化多端都是事实真相。
所以法,哪里有定法?我们一个人的形状、颜色,在不同的角度,样子就不一样;不同的光照之下,色相不一样。这一种情形,现在玩电脑的人太清楚了。电脑把你的相片放进去了,他一按钮,你的形相就改变了。你会变大,会变小;会变胖,会变瘦;会变奇奇怪怪的面孔,会变化各种不同的颜色;变成红色的脸,变成绿色的脸。从电脑游戏里面,我们就明了了,才真正懂得佛经里面讲的形相是不一定的,没有一定的。所以佛没有一定的身相,没有一定的色相,没有一定的名号。
他的色相名号是如何建立的?随缘,这个话说得好,这才是真话。随缘现相,应现什么身,他就现什么身,为什么?随缘!自己没有丝毫意思在里头,这个人就是佛,就是法身菩萨。我们作不了佛,作不了菩萨,我们在一切时一切处都有自己的意思在,这很糟糕。有自己的意思在,跟诸位说,这叫思,这叫我执,世间人讲这叫有心。有个什么心?妄心。佛菩萨没有妄心,无心,无妄心;无妄心,他有真心。我们有妄心,真心隐了,隐显自在!真心隐了,妄心显了,就这么回事情。由此可知,佛菩萨跟我们不一样的地方,我们现在又发现了一个,佛菩萨於一切法没有丝毫意思在;有丝毫意思夹杂在里面,就变成凡夫。实在讲说穿了,一回事情。
世尊在《十善业道经》上不是给我们说,「不容毫分不善夹杂」,有一点点意思在里头,那是不善,那是夹杂。我们要怎样学?学什么?在生活上,穿衣吃饭,起心动念,言语造作,对一切人、一切事、一切物,不夹杂一点意思在,你就是佛。六祖惠能大师跟永嘉的谈话,就说的这个意思。你看六祖问永嘉:「你还有分别吗?」永嘉的答覆:「分别亦非意。」这个意思是什么?有没有分别?我有分别,我也有执著;但是我的分别、我的执著,没有一丝毫自己意思夹杂在里头。六祖点头给他证明,对了!六祖说:你如是,我也如是。这是什么境界?法身菩萨的境界,诸佛如来的境界。入这个境界,这个人就是法身菩萨,这个人就是诸佛如来。我们要在这里用功,在这里学习。
分别是以众生之分别而分别;不是我,我没有意思。这个东西递出来,人家问你:这是什么?这是毛巾。你看我说毛巾,这是分别;我执著,这是毛巾,我执著。其实我没有分别,也没有执著。你们叫它做毛巾,我随顺你们的分别而分别,随顺你们的执著而执著,我自己确确实实没有一丝毫的分别执著。这是菩萨示现在世间,跟我们凡人不一样。
凡人是真的分别,真的执著,那你造业,你起心动念、言语造作无不是业。佛菩萨应化在这个世间,言语造作是无量功德,不一样!佛跟众生最明显的差别,众生有得失,有自私自利;佛菩萨没有,佛菩萨没有得失。有,很好;没有,也很好。有并不是很喜欢,决定没有贪心;没有,决定不会有烦恼。他的心永远是平等的,永远是清净的,这是受用,享受跟凡夫不一样。真正学佛人要在这个地方用功夫,要在这个地方学习。
知道整个宇宙是一体的,一切众生,《华严经》上讲的,这是自己,不是别人。我用比喻说这一桩事情,虚空法界就好比我们的身体全身,一切众生是我们身上的汗毛,是我们身体的细胞,不是别的。我身上的汗毛,我身上的细胞,我怎么会不爱惜它?我怎么会不照顾它?哪有这个道理!这个细胞、这块地方不正常了,局部麻木,不正常了。不正常是它造恶业,我要帮它恢复,不能说把它割掉不要了,这不可以的,这割不掉的。你要认为动一点外科手术,这问题就解决了;错了,解决不了,永远解决不了;要帮它恢复正常才是真正解决问题。这个道理很深,但是并不是我们没办法理解。总而言之,要很细心微密观察,我们才渐渐能够体会,能够契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