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方广佛华严经 (第六五四卷) 2002/3/21 澳洲净宗学院 档名:12-017-0654
诸位同学,请看「普贤三昧品」,加持分,口加第八:
【了知一切众生根故。】
清凉大师说这一句就是讲「根海」。前面说过必须要契入诸法实相,自性本具的般若才能够生起。般若智慧现前之后,一定起作用,这个作用就是教化众生,帮助虚空法界一切刹土里面还没有觉悟的众生,觉悟的人一定有义务去帮助他们。讲到帮助众生,一定要知道众生的根性,『了知一切众生根故』。不能够观机,说法就得不到效果。所以观机就非常重要,观机要有智慧。从这些地方显示如来智慧不可思议,前面讲「深入一切诸佛境界无障碍故」,那观机还有什么问题?我们凡夫就困难了,说实实在在的话,世出世间什么叫学问?什么叫德行?能够与一切众生平等对待、和睦相处、利益众生,利益众生之中最重要的是帮助众生觉悟,这就是大学问,这就是真正的德行。在佛法里面讲「破迷开悟,离苦得乐」,学问、德行功夫就在这个地方显示出来了。
帮助众生破迷开悟,头一桩事情一定要令众生欢喜接受你的教导,在佛法里面说这叫法缘,法缘有没有成熟?我们常常在经典里面看到,「缘熟」;《坛经》里面我们看到,五祖有一天到碓房里面去看惠能,惠能正在那里舂米,他拿拐杖在舂米碓上敲了三下,问他:「米熟也未?」别人听了会以为五祖问惠能:你米有没有舂熟?而实际上问他的根性,熟了才能度,不熟没法子度。也就是说,熟了佛菩萨、善知识能帮得上忙;未熟,想帮忙都帮不上。观机对教学来讲是成败的关键,好的老师善於观机,根熟的众生如何帮助他,没有熟的众生又用什么方法来帮助他?佛在经上常讲,根熟的帮助他开悟、帮助他证果,没有成熟要帮助他、促进他成熟,没有善根的帮助他种善根。所以从《华严经》上这个教义我们仔细来观察,他教学的对象是虚空法界一切众生,他用的方法真的是无量无边,善巧方便圆融到了极处!可是我们必须要记住,了生死、出三界,绝对不是说每一个人一生当中都能做到的,那是诸佛如来也办不到。这什么原因?一切众生迷失了本性,时间太久了,为烦恼习气所薰,没有能力辨别真妄、邪正、是非、善恶、利害,这是事实,你不能不知道。
世间人哪一个人不希求富贵?哪一个人不希望自己有聪明智慧?哪一个人不希求健康长寿?这三种希求确实是超越族群、超越国土、超越宗教,九法界众生没有例外的。佛在经典上、大小乘经典都讲到怎么样求,世间人有几个肯相信?有几个肯依教奉行?从这个地方看,不容易!为什么佛说得这么清楚、说得这么明白,又有那么多人那么样虔诚的信佛、来拜佛,佛说的这些方法他不能够依著去做,这什么原因?我们只能说他业障太重,他对於佛陀的教诲疑信参半,现实的社会他还是相信他自己的知见。这就难了,这就是根没熟,他也遇不到真正善知识。前面我们提到俞净意、袁了凡,他们是读书人,能相信圣贤教诲,所以感得圣贤的示现;如果没有心愿去奉行圣贤教诲,他就不会有这个缘分了。
所以根性很重要,与世间人相处,你能够知道众生的根性,你跟他相处就不难。不知道众生根性,完全随顺自己烦恼习气,你跟人相处不知不觉之中就会得罪很多人,你自己毫无感觉;纵然是一片善心对人,也会招来许许多多的不如意。所以过去李炳南老居士开班教学,这不是普通班,是教学生上台去讲演、讲经,方法里面最重要的是观机。观机不容易学,观众生跟人的机缘。人的机缘里面还有时节因缘,时节因缘不成熟,缘就不成熟。时节因缘成熟了,还有处所,千变万化,因为时间跟空间对於一个人有影响力。根性、时节、处所三个缘都具足,说法必定能令众生得益。可是一定要知道,不是每一个人的缘都成熟,这个我们在佛经里面看得很多。佛菩萨每一次讲经,听众有开悟的、有证果的,当然还有没开悟、没证果的,种善根的。种善根没开悟、没证果,是占决定大多数。我们常常听佛门人说:「佛氏门中,不舍一人」,一个人他的根成熟了,时、处的缘都具足,佛讲经说法度这一个人,其他的人是旁听的人,是旁听众。所以讲席里头有当机众,当机是根熟的,主要是对他讲的;其他的听众多半都是结缘众,跟你结个法缘,你听了不会开悟,当然更不会证果,证果就是契入经教的境界,你不可能,跟你结个法缘,慢慢来。
这一点我们同学一定要记住,要想成就一切众生、成就自己,一定要长住在一个地方。往年我们在台中看到李炳南老居士一生没有出过国;不但没有出过国,很少到外地去讲经说法,在台中住下就是三十八年。所以他会下有那么多人成就,有那么多人往生,他是来接引往生的,弘扬净土的。天天讲经,帮助你起信发愿,那些往生的人是做给你看的,为求生净土做一个证明,因缘希有难逢!这是我们亲眼所见,亲耳所闻。我们学了,我们再传给下一代,这个与本身的缘分又有关系。过去我这一生当中没有建道场,寄居在别人的道场,所以时跟处的因缘就很不容易长久。李老师「台中莲社」、「慈光图书馆」,是他老人家领导一些长年跟他学习的学生们共同建立的,所以他有固定的职业,有固定的道场,这一点很重要!
老师当年在世跟我谈过,而是我本身没有那么大的福报,这个我在讲经的时候曾经多次说过。一直到今天,我们才算在此地建立这么一个小道场,而我实实在在不愿意作主,因为一生都作客,作客很自在。但是主人要一不高兴,我们赶快就准备走路,察言观色,不要等主人开口,那就不好意思了。对待我们稍稍冷淡一些,我们就知道了,现在已经在降温,赶快准备走路。所以不能在一个地方长住,实在讲我也不想长住,我对於这个世界、娑婆世界,我也没有长住这个意思。现在看看你们这些年轻的同学,其中只要有一两个还能成就的,我有义务来帮助你们。当然外面的缘也有关系,这个地方外缘也很殊胜,三宝加持。我自己明了,住在一处的缘成熟了,这才下定决心,晚年居住在这个小道场,跟诸位同修一起来共修,希望大家认真努力。
今天我看到你们同学发心讲经,我看到这个名单,但是我没有看到有一个人发心讲《沙弥律仪》,这是很重要的一门功课。有发心讲《弟子规》的,有发心讲《十善业道经》的、《阿难问事佛吉凶经》的,没有人发心讲《沙弥律仪》。只好我在这里希求,希望有外面来参学的法师,发心来帮助我们奠定修学的根基。说老实话,要没有这个共同的基础,学哪一部经都没有根。沙弥十条戒、二十四门威仪,这是正法久住的大根大本。五戒十善可以用《大乘无量寿经》三十二品到三十七品,这一段经文能代替。这段经文的内容就是五戒十善,也说得相当详细。《无量寿经》要细讲,可以把它分成几个大的单元,不必讲全经,单讲一个单元。像我们过去讲过四十八愿,一个单元;三十二到三十七品,可以成立一个独立的单元。都是帮助我们扎根,根深蒂固然后枝叶茂盛,华果圆成才有指望。这个道理并不深,我想许多同学们都知道,疏忽不得!第九句:
【能持一切诸佛如来教文海故。】
清凉大师说这一句,「演说海,与下十智,令知此十」。『能持一切诸佛如来教文海』,读了这一句,我也有很深的感触,那就是文字,要想弘法利生就决定不能够离开经典,经典是我们讲经说法自行化他的根本依据。佛今天不在世,流下来这些依据是文字写成的,如果我们对於文字不下一番功夫,典籍虽然在,我们看不懂,这就变成文字障,世间人所讲的文盲。我们要如何突破这一关?要学中国的文字。经典,中文译本最晚是在南宋,南宋以后所翻的经很少,文字重要。古来祖师大德翻经的时候,已经深入的观机,便利广大的众生,所以经典的文字比一般的古文要浅显很多,几乎就是当时的白话文。这种文体,在中国文学里面称为变体文。翻经大德为什么要这么作法?目的是让文学水平低的人也能看得懂佛经,慈悲到了极处!设想非常周到。但是要不学一点古文,这个经典文字还是障碍,尤其是汉唐时候所翻的,那不读古文怎么行?
我们的学院一定要开古文这一堂课,一定要学儒家的东西。儒家的东西我这里看看,你们同学也没有发心来学习的。儒家东西最重要的是《四书》,其他的典籍可以选读。选读的那些教材,过去台湾国语日报编辑的一套《古今文选》,注音、注解都很清楚,值得我们学习,我们可以在那里面选读,选古文来读。怎么读法?也要讲学,看哪些同学发心来学讲,学讲古文跟学讲经都能开智慧。你能讲古文你就能讲经,对於我们在文字上的修养会有很大的帮助,看什么人能够发心专攻古文?早年我们在台中,李老师的会下,徐醒民居士专攻古文,他现在在台中讲《楞严经》;周家麟居士古文的根底好,他大我六、七岁,有相当深厚私塾的基础。我小时候读私塾,只读了大概四个月,以后就改成学校,所以他们至少有五、六年以上的这个底子,很难得!江逸子居士跟李炳南老居士学诗词,都有成就。李老师教学生,实在讲是多才多艺,他开了十几门功课,我在他会下是专门学经教。从这个地方看都已经明了,我们要跟老师比相差很远,我们这些弟子得他的东西只得一分。
现在在我们同学当中,国文基础好的杨老师,她在这上面下过功夫的,而且读书非常认真。我在这边的时间短,时间不长,我仔细观察她,晚上夜深人静,她读书往往都坐到差不多三、四点钟才睡觉。她给我说,她心地很清净,妄念很少,每天休息她告诉我四个小时就足够,所以她还有精神跟我们一同生活还来听经。听经她也相当认真,她很有悟性。她也有个问题,什么问题?她厌世,不希望在这个世间再住了,跟我讲了好几次,她想希求往生。我跟她讲:「你觉悟得还不够透彻,有一点小悟处」;透彻了,对这个世间没有欢喜也没有厌弃,佛菩萨行的是中道。那要什么态度生活?随缘。一定要学佛菩萨,没有缘的时候走,还有缘的时候要发心帮助苦难众生。用什么帮助?我能做到一点,把这一点做好就是帮助。无论在哪一个岗位上,尽到自己的本分,做给社会大众看,做个好榜样。
这一次有同修送了一套书给我,线装书,《八德须知节要》,一共四集十六册。内容所说的是孝悌忠信、礼义廉耻,民国初年印的,对於这八个条目有详细的解说,再引用历史上的故事,正反两面。正面孝顺父母的,他所得的果报;反面是不孝父母的,他又得什么样的果报,内容相当丰富。我们在台湾翻印两千套,他要我给这个书写个题目,我给它提的是《德育课本》。这个书好像已经印好了,寄到此地来之后,我让他好好的准备,学院开学的时候,用这个来做国文读。这是浅显的国文,有理论、有事实,事实就是故事,读起来不至於枯燥无味。希望从这里开端奠定一点汉文的基础,然后进一步还是要读古文。至少我们要在古文里面选一百篇,做为我们学院的教科书;不在这上奠定基础,文字这一关不能突破。诸位想想,我们现在讲堂书架里面,《四库全书》跟《四库荟要》许许多多国宝摆在这个地方,你们没有能力看,你说这多冤枉!中国两三千年来,我们列祖列宗智慧经验的结晶藏在这里头,你要有能力去读。不但增长智慧,增长你的见识,过去人讲史实,你吸收古人的经验,增强你今天对一切人事物办事的能力;对於弘法利生,帮助你观机、帮助你教学,利益殊胜,说不能尽。
诸位同学,请看「普贤三昧品」,加持第二段「意加」:
【尔时十方一切诸佛,即与普贤菩萨摩诃萨能入一切智性力智。】
这一句是总说,在十海里面是讲的果海。『尔时』,是十方诸佛口加之后。前面我们讲是口加,接著意加。『即与』这两个字很重要,「与」是给他,给『普贤菩萨摩诃萨』。给他什么?『能入一切智性力智』。我们现在常常感到自己没有能力,求佛菩萨加持。「一切智性」就是无障碍的能力,佛有能力加持我们的智慧、加持我们的能力,但是我们必须要记住得诸佛加持的条件,前面讲的有三条。第一条是十方一切诸佛共同加持的,第二条是本师毗卢遮那如来本愿威神加持的,最重要的是第三条,是你自己能修一切诸佛行愿力故。你怎么修普贤行愿力故?你入普贤三昧,普贤三昧是一切诸佛毗卢遮那如来藏身菩萨三昧。
现在我们用最简单的话来说,就我们现前的境界,我们是博地凡夫,怎样来修普贤三昧?普贤十愿你能记住,我想很多同修都能。我们不讲文殊十波罗蜜,我们讲普通的六波罗蜜、菩萨的四摄六度,这个大家没问题。如果能够把普贤十愿变成我们自己的本愿,将四摄六度变成我们自己的本行;我们今天的习气是什么?我们的本是本於烦恼习气,是以烦恼习气为本,所以得不到佛力加持。普贤十愿就是四弘誓愿的扩充,是四弘誓愿的细说。弥陀四十八愿太多了,你不容易记住,普贤十愿比四十八愿简单,比四弘誓愿又要多六条,是折中的办法。果然是念兹在兹,念念不忘,自己在日常生活当中起心动念、一切造作,都能与普贤菩萨十愿相应,行行都能够与四摄六度相应,你肯定得诸佛菩萨的加持。为什么?纵然不能像「普贤菩萨摩诃萨」得毗卢遮那佛本愿圆满的加持,我们决定能够得毗卢遮那如来多分的加持,我给你讲多分不是少分。所以能不能得到诸佛如来、法身菩萨的加持,完全在自己的行持。我们自己起心动念、言语造作,一定要想像与诸佛菩萨的行愿相不相应。文殊、普贤是代表一切诸佛菩萨的行愿,果然能相应,哪有不得加持的道理?我们看这段经文应当有所体悟,一切诸佛「即与」也会给我们。
说到加持,加持有显加、有冥加。显,是很明显你能够觉察得到;冥加是冥冥当中,你自己觉察不到,实际上你得到加持。如果你很冷静的去反省、观察,你会觉得你对於一切人事物怎么忽然聪明了?应付一切人事,从前没有这个能力,为什么现在忽然有能力?得佛力加持。讲经的法师、同学们,得加持就更明显了。我们看看过去谛闲老法师讲《圆觉经》,他自己有充分的准备,自己写讲义;但是升座之后,准备的东西几乎都没有说到。所说出来的,当时有几位大德居士,江味农、蒋维乔居士都是很有名的,他们听老和尚讲经,写笔记。有几个人写,写了之后统统交给江味农居士,让江居士做一个总整理,第二天拿去给老和尚印证,请老和尚改正一下。老和尚看到他们这些听经笔记,给他们说:「这些话是我讲的吗?我怎么会讲得这么好?」那个加持很明显。所以谛闲法师《圆觉经》有《讲记》、有《亲闻记》,《讲记》是他自己写的、准备的,《亲闻记》是他在讲台上讲的,底下听众笔记。这两项你对照参考来看,看《亲闻记》你就看到佛力加持,不可思议!那是他没有准备的。这种经验李老师也很多,李老师讲经非常谨慎,讲经那一天不见客,就像闭关一样,自己在一个小房间里面看经准备,中午饭送到楼上给他吃,给我们做榜样、做典范。但是上台讲的时候,他常常告诉我:「我一天的准备都没有用上,上台讲完全是佛力加持。」所以我常讲,我们凡夫上台讲经如果不得三宝加持,哪有能力讲经?
这第一句重要,所以第一句讲的是果海,如来果海,佛力加持你才「能入一切智性」。性是什么?一切智的体,一切智是无所不知,如来果地上所证。「力智」,这个智性就是力,就是能力,通常我们讲如来果地上十种智力,这个力智就是指十种智力。菩萨也有,但是没有佛那样的圆满。这一句是总说,下面有九句是别说;别说里面,也是答前面十海的答问。此地佛在加持他,往后普贤菩萨说法才有这个能力,有能力应付十方来的诸大菩萨他们提出的问题,这是给我们很大的启示。
所以我常常劝勉同学们,就跟李老师当年劝我发心出来讲经,我自己没有胆量,不敢想讲经,只是想多听听。要求佛加持,上台讲经一定要先拜佛,礼佛三拜实在讲是虔诚、恭敬求佛加持。今天我们虽然不是在讲堂里面,在摄影棚,我们知道在网路上收看的人很多,我们在开讲之前也是礼佛三拜,这一座讲完之后也是礼佛三拜。前三拜求加持,后三拜感谢三宝的加持。加持的因是在日常生活当中起心动念,不违经典教诲。经天天要读,读了不了解经中的义趣,所以还得要找个老师帮助。我们找什么老师?第一个老师是清凉,第二个老师李通玄居士,李长者;这一次讲经我们又多找了一个,道霈禅师,三个人都了不起。《华严》的《疏钞》是清凉大师帮助我们深入大经的义趣,李通玄长者的《合论》是以禅宗的方式提纲挈领,悟入华严境界;换句话说,清凉是讲解,《合论》是李通玄学习《华严》的心得报告,这两样东西分别走的是两条路子,而道霈禅师把它合起来,不容易!《纂要》是道霈禅师编的,我们今天用这个做为学习的课本,还是要参考《疏钞》跟《合论》的原本。
我讲这个经,在讲席里面还是得佛菩萨的加持;要不得佛菩萨的加持,说不出来!冥显两种加持都有,而且都相当殊胜。所以我们念这一句,加强我们的信心,只要我们能够依教奉行,特别是学《华严》;如果我们的心愿不能跟普贤十愿相应,我们的日常生活行持不能够与文殊菩萨十波罗蜜相应,你就没有办法得到加持,换句话说,你没有办法提升你自己的境界。果然行愿同佛菩萨,自己境界真的是随著经文向上提升,《华严经》八十卷学习圆满了,虽然不能入华严境界,大概也靠边上,靠上了!这个对自己念佛求生净土有大帮助,换句话说,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肯定不是在凡圣同居土。果然能够依教奉行,就像佛陀在大乘经里面常常嘱咐的,「受持读诵,为人演说」,我们确实有机会把自己提升到实报庄严土;到不了实报庄严土,方便有余土是不成问题的,你说这个利益有多大!要想在这一生当中成就这殊胜利益,端在依教奉行。下面九句,每一句都有「与」,要是把前面这个文贯上去,那就是:
【十方一切诸佛即与入法界无边量智。】
这智慧都是得佛加持的。这一句是十海里面「法界安立海」,也就是后面普贤菩萨为我们宣说「华藏世界品」,也就是说的器世间。用现代话来说,宇宙以及宇宙当中无量无边的星系、星球是从哪里来的?为什么会有这些东西发生?这些现象将来又到哪里去?就在这一句里。诸佛如来给普贤菩萨『无边量智』,菩萨有能力解答这个问题。第二句:
【与成就一切佛境界智。】
这一句是讲「佛海」。佛境界,菩萨怎么能知道?菩萨怎么能说?普贤菩萨为我们说出来了,他这个智慧从哪里来的?诸佛如来加持的,本师毗卢遮那愿力加持的,不能变成能。道理我们要懂,方法我们要学习,希望我们自己也能够成就这样的智慧。《华严经》是佛境界,自己能够理解,能够理解就是能够契入,能够为人演说。十海往后有详细说明,普贤菩萨入定之后得佛力加持,都是做出样子来给我们看。第三:
【与知一切世界海成坏智。】
『世界』,跟前面讲的法界不一样,法界就是我们今天讲的宇宙,虚空法界;「世界」就是我们今天一般人讲的星球,是一切有情众生所居住的生活环境,称之为世界。「世」是讲时间,「界」是讲空间,时间有过去现在未来,空间有四方四维上下,有情众生生活的环境。这个环境佛在经上讲的有成住坏空,你怎么能知道这个世界成住坏空?这些现象现代人比从前人知道的要多,为什么?科学技术发达。在从前完全靠目测,观看空中这些星球,能见度不高,最好的眼睛能够看到六等星。在天晴的夜晚,澳洲这个地区,晚上要看星星是很好观察的环境。这个地区空间还没有严重的污染,我们现在在澳洲看天空上的星星,跟我们小时候在中国大陆,六十年前在中国大陆看到蓝天白云。但是这半个世纪,科学技术真的是所谓突飞猛进,把这个自然环境染污了。我们今天读到佛经上讲的五浊恶世,读这一句经文非常明显的见到什么叫做五浊恶世,「浊恶」我们见到了。
空中的污染、大气的污染非常严重,蓝天白云很少能看见,所以澳洲、纽西兰大概是地球上所剩下来唯一的两片净土,我们应当珍惜它。到澳洲来旅游,晚上看星星可以列为一个项目。到澳洲来看什么?到澳洲来看星星,其他地方看不到。现在用天文望远镜,真的是大开眼界,在天文望远镜里面看到许许多多的星系,每天都有星星发现,都有老的星消灭、消失,见到这个星球的成住坏空。科学家根据观察太空物理来推测,我们的太阳,这个太阳系是有寿命的,不是永恒不灭的。太阳所发的光跟热,是内部核子爆炸,在那里不断燃烧,它会烧尽。烧尽之后,光也没有了,热也没有了,围著它周边绕的这些行星,一个个也都要分离了。不过这个时间还很长,我们这一生肯定遇不到。
虽然遇不到大的世界的成住坏空,小的我们地球上的变化苍海桑田,我们遇到了。我小时候住在农村,我们村庄前面不远是一个湖泊,从前地图上都有,叫白湖,我童年常常在湖边游戏。离开家乡五十年,我回去的时候整整离开五十年,家乡湖没有了,湖干了,现在里面变成村庄。苍海桑田,大地它在起变化了。中国的长江、黄河可能也有一天枯干,变成峡谷。这些地壳的演变,因素固然很多、很复杂,但是科学家就没有发现到人心、人的行为会影响依报的环境,这是科学家没有想到的。佛经上常讲,依报随著正报转,那是觉悟的人;六道凡夫迷惑颠倒,他正报随著依报转,那就苦不堪言。这两种都是真的,《楞严经》上说得很好:「若能转境,则同如来」,我们就从这里明白了。依报随著正报转,那是什么人?觉悟的人,换句话说,觉悟的人他不会被环境所转,我们现在讲,他不会被环境所影响。无论在什么环境里头,顺境逆境、善缘恶缘,他都能保持著如如不动,不受干扰,他就能转境界;如果还会受环境的干扰,他就被环境所转。
我们中国人讲求看风水,现在外国也懂得看风水,看风水是一回什么事?我们人被外面环境转,这是凡夫。环境确确实实影响我们的生活,影响我们的精神,我们讲精神生活跟物质生活,环境确实影响我们。它影响凡人,它不能够影响觉悟的人,所以佛经里面是决定不许看相、算命、看风水、选择良辰吉日,这个佛都不许,为什么?佛转境界。不好的风水这个人一去,风水就变好,这真的,一点不假!有一些懂得看风水的人,我遇过,他们来告诉我:古时候出家的和尚都非常厉害,他们选的地方盖的寺庙都是风水最好的地方。以为和尚各个都会看风水,其实是错误的。从前出家人跟现在出家人完全不相同,你们念一念《阿难问事佛吉凶经》,你就晓得。佛在经上说,我们学佛人,「可得为世间事,不可得为世间意」,什么叫世间意?算命、看相、看风水,这些东西占卜吉凶都是属於世间意,佛教学生我们不搞这些。我们要依照佛陀的教诲修觉正净,觉而不迷、正而不邪、净而不染,你就能转境界,你怎么会被境界所转?
转,用现代的话叫影响,你能够影响环境,不要被环境影响了你。你还被环境影响,你是凡夫;你不被环境所影响,你才是圣人,超凡入圣,怎么会被环境影响?现在人、外国人讲磁场,什么时候你不再受磁场的影响,什么样的磁场你进去都平等一味,你就转境界了。这也是很有效的效果测验自己的功夫,顺境逆境一味,善缘恶缘平等,决定没有起心动念,决定没有分别执著,好境界!纵不能说是契入,你就非常接近菩萨的境界了。你的心定了,你得自在了,你得解脱了,这从果上说;在因上,你当然放下一切妄想分别执著,你才能够体会到这个境界,你才有能力契入这个境界,自自然然得三宝加持,我们常讲烦恼轻、智慧长。
宇宙之间这一切事事物物,我们常说你要真的体会到这个层次,你看这个世间一切法、一切人事物,我们佛法里面讲的有情世间、器世间,你看的是什么?因缘果报。就像《法华经》上讲的「十如是」,如是因、如是缘、如是果、如是报、如是本末究竟,你在这个世间六根接触外面六尘境界,跟一般人的看法完全不一样,生智慧不生烦恼,再也不会起心动念,再也不会分别执著,这个世间确确实实就像《金刚经》上所说的,「一切有为法,如梦幻泡影,如露亦如电,应作如是观」。你看这个因果转变,看因果相续,看因果循环,这个循环在世界上来讲,这是讲世界,成住坏空是循环,是大的循环,事实真相就明了,你的烦恼习气当然就断了。为什么?明白了,再不迷惑,自性本具的般若智慧、无量德能相好都现前,逐渐逐渐恢复了。今天时间到了,我们就讲到此地。
诸位同学,请看「普贤三昧品」,加持分,口加第八:
【了知一切众生根故。】
清凉大师说这一句就是讲「根海」。前面说过必须要契入诸法实相,自性本具的般若才能够生起。般若智慧现前之后,一定起作用,这个作用就是教化众生,帮助虚空法界一切刹土里面还没有觉悟的众生,觉悟的人一定有义务去帮助他们。讲到帮助众生,一定要知道众生的根性,『了知一切众生根故』。不能够观机,说法就得不到效果。所以观机就非常重要,观机要有智慧。从这些地方显示如来智慧不可思议,前面讲「深入一切诸佛境界无障碍故」,那观机还有什么问题?我们凡夫就困难了,说实实在在的话,世出世间什么叫学问?什么叫德行?能够与一切众生平等对待、和睦相处、利益众生,利益众生之中最重要的是帮助众生觉悟,这就是大学问,这就是真正的德行。在佛法里面讲「破迷开悟,离苦得乐」,学问、德行功夫就在这个地方显示出来了。
帮助众生破迷开悟,头一桩事情一定要令众生欢喜接受你的教导,在佛法里面说这叫法缘,法缘有没有成熟?我们常常在经典里面看到,「缘熟」;《坛经》里面我们看到,五祖有一天到碓房里面去看惠能,惠能正在那里舂米,他拿拐杖在舂米碓上敲了三下,问他:「米熟也未?」别人听了会以为五祖问惠能:你米有没有舂熟?而实际上问他的根性,熟了才能度,不熟没法子度。也就是说,熟了佛菩萨、善知识能帮得上忙;未熟,想帮忙都帮不上。观机对教学来讲是成败的关键,好的老师善於观机,根熟的众生如何帮助他,没有熟的众生又用什么方法来帮助他?佛在经上常讲,根熟的帮助他开悟、帮助他证果,没有成熟要帮助他、促进他成熟,没有善根的帮助他种善根。所以从《华严经》上这个教义我们仔细来观察,他教学的对象是虚空法界一切众生,他用的方法真的是无量无边,善巧方便圆融到了极处!可是我们必须要记住,了生死、出三界,绝对不是说每一个人一生当中都能做到的,那是诸佛如来也办不到。这什么原因?一切众生迷失了本性,时间太久了,为烦恼习气所薰,没有能力辨别真妄、邪正、是非、善恶、利害,这是事实,你不能不知道。
世间人哪一个人不希求富贵?哪一个人不希望自己有聪明智慧?哪一个人不希求健康长寿?这三种希求确实是超越族群、超越国土、超越宗教,九法界众生没有例外的。佛在经典上、大小乘经典都讲到怎么样求,世间人有几个肯相信?有几个肯依教奉行?从这个地方看,不容易!为什么佛说得这么清楚、说得这么明白,又有那么多人那么样虔诚的信佛、来拜佛,佛说的这些方法他不能够依著去做,这什么原因?我们只能说他业障太重,他对於佛陀的教诲疑信参半,现实的社会他还是相信他自己的知见。这就难了,这就是根没熟,他也遇不到真正善知识。前面我们提到俞净意、袁了凡,他们是读书人,能相信圣贤教诲,所以感得圣贤的示现;如果没有心愿去奉行圣贤教诲,他就不会有这个缘分了。
所以根性很重要,与世间人相处,你能够知道众生的根性,你跟他相处就不难。不知道众生根性,完全随顺自己烦恼习气,你跟人相处不知不觉之中就会得罪很多人,你自己毫无感觉;纵然是一片善心对人,也会招来许许多多的不如意。所以过去李炳南老居士开班教学,这不是普通班,是教学生上台去讲演、讲经,方法里面最重要的是观机。观机不容易学,观众生跟人的机缘。人的机缘里面还有时节因缘,时节因缘不成熟,缘就不成熟。时节因缘成熟了,还有处所,千变万化,因为时间跟空间对於一个人有影响力。根性、时节、处所三个缘都具足,说法必定能令众生得益。可是一定要知道,不是每一个人的缘都成熟,这个我们在佛经里面看得很多。佛菩萨每一次讲经,听众有开悟的、有证果的,当然还有没开悟、没证果的,种善根的。种善根没开悟、没证果,是占决定大多数。我们常常听佛门人说:「佛氏门中,不舍一人」,一个人他的根成熟了,时、处的缘都具足,佛讲经说法度这一个人,其他的人是旁听的人,是旁听众。所以讲席里头有当机众,当机是根熟的,主要是对他讲的;其他的听众多半都是结缘众,跟你结个法缘,你听了不会开悟,当然更不会证果,证果就是契入经教的境界,你不可能,跟你结个法缘,慢慢来。
这一点我们同学一定要记住,要想成就一切众生、成就自己,一定要长住在一个地方。往年我们在台中看到李炳南老居士一生没有出过国;不但没有出过国,很少到外地去讲经说法,在台中住下就是三十八年。所以他会下有那么多人成就,有那么多人往生,他是来接引往生的,弘扬净土的。天天讲经,帮助你起信发愿,那些往生的人是做给你看的,为求生净土做一个证明,因缘希有难逢!这是我们亲眼所见,亲耳所闻。我们学了,我们再传给下一代,这个与本身的缘分又有关系。过去我这一生当中没有建道场,寄居在别人的道场,所以时跟处的因缘就很不容易长久。李老师「台中莲社」、「慈光图书馆」,是他老人家领导一些长年跟他学习的学生们共同建立的,所以他有固定的职业,有固定的道场,这一点很重要!
老师当年在世跟我谈过,而是我本身没有那么大的福报,这个我在讲经的时候曾经多次说过。一直到今天,我们才算在此地建立这么一个小道场,而我实实在在不愿意作主,因为一生都作客,作客很自在。但是主人要一不高兴,我们赶快就准备走路,察言观色,不要等主人开口,那就不好意思了。对待我们稍稍冷淡一些,我们就知道了,现在已经在降温,赶快准备走路。所以不能在一个地方长住,实在讲我也不想长住,我对於这个世界、娑婆世界,我也没有长住这个意思。现在看看你们这些年轻的同学,其中只要有一两个还能成就的,我有义务来帮助你们。当然外面的缘也有关系,这个地方外缘也很殊胜,三宝加持。我自己明了,住在一处的缘成熟了,这才下定决心,晚年居住在这个小道场,跟诸位同修一起来共修,希望大家认真努力。
今天我看到你们同学发心讲经,我看到这个名单,但是我没有看到有一个人发心讲《沙弥律仪》,这是很重要的一门功课。有发心讲《弟子规》的,有发心讲《十善业道经》的、《阿难问事佛吉凶经》的,没有人发心讲《沙弥律仪》。只好我在这里希求,希望有外面来参学的法师,发心来帮助我们奠定修学的根基。说老实话,要没有这个共同的基础,学哪一部经都没有根。沙弥十条戒、二十四门威仪,这是正法久住的大根大本。五戒十善可以用《大乘无量寿经》三十二品到三十七品,这一段经文能代替。这段经文的内容就是五戒十善,也说得相当详细。《无量寿经》要细讲,可以把它分成几个大的单元,不必讲全经,单讲一个单元。像我们过去讲过四十八愿,一个单元;三十二到三十七品,可以成立一个独立的单元。都是帮助我们扎根,根深蒂固然后枝叶茂盛,华果圆成才有指望。这个道理并不深,我想许多同学们都知道,疏忽不得!第九句:
【能持一切诸佛如来教文海故。】
清凉大师说这一句,「演说海,与下十智,令知此十」。『能持一切诸佛如来教文海』,读了这一句,我也有很深的感触,那就是文字,要想弘法利生就决定不能够离开经典,经典是我们讲经说法自行化他的根本依据。佛今天不在世,流下来这些依据是文字写成的,如果我们对於文字不下一番功夫,典籍虽然在,我们看不懂,这就变成文字障,世间人所讲的文盲。我们要如何突破这一关?要学中国的文字。经典,中文译本最晚是在南宋,南宋以后所翻的经很少,文字重要。古来祖师大德翻经的时候,已经深入的观机,便利广大的众生,所以经典的文字比一般的古文要浅显很多,几乎就是当时的白话文。这种文体,在中国文学里面称为变体文。翻经大德为什么要这么作法?目的是让文学水平低的人也能看得懂佛经,慈悲到了极处!设想非常周到。但是要不学一点古文,这个经典文字还是障碍,尤其是汉唐时候所翻的,那不读古文怎么行?
我们的学院一定要开古文这一堂课,一定要学儒家的东西。儒家的东西我这里看看,你们同学也没有发心来学习的。儒家东西最重要的是《四书》,其他的典籍可以选读。选读的那些教材,过去台湾国语日报编辑的一套《古今文选》,注音、注解都很清楚,值得我们学习,我们可以在那里面选读,选古文来读。怎么读法?也要讲学,看哪些同学发心来学讲,学讲古文跟学讲经都能开智慧。你能讲古文你就能讲经,对於我们在文字上的修养会有很大的帮助,看什么人能够发心专攻古文?早年我们在台中,李老师的会下,徐醒民居士专攻古文,他现在在台中讲《楞严经》;周家麟居士古文的根底好,他大我六、七岁,有相当深厚私塾的基础。我小时候读私塾,只读了大概四个月,以后就改成学校,所以他们至少有五、六年以上的这个底子,很难得!江逸子居士跟李炳南老居士学诗词,都有成就。李老师教学生,实在讲是多才多艺,他开了十几门功课,我在他会下是专门学经教。从这个地方看都已经明了,我们要跟老师比相差很远,我们这些弟子得他的东西只得一分。
现在在我们同学当中,国文基础好的杨老师,她在这上面下过功夫的,而且读书非常认真。我在这边的时间短,时间不长,我仔细观察她,晚上夜深人静,她读书往往都坐到差不多三、四点钟才睡觉。她给我说,她心地很清净,妄念很少,每天休息她告诉我四个小时就足够,所以她还有精神跟我们一同生活还来听经。听经她也相当认真,她很有悟性。她也有个问题,什么问题?她厌世,不希望在这个世间再住了,跟我讲了好几次,她想希求往生。我跟她讲:「你觉悟得还不够透彻,有一点小悟处」;透彻了,对这个世间没有欢喜也没有厌弃,佛菩萨行的是中道。那要什么态度生活?随缘。一定要学佛菩萨,没有缘的时候走,还有缘的时候要发心帮助苦难众生。用什么帮助?我能做到一点,把这一点做好就是帮助。无论在哪一个岗位上,尽到自己的本分,做给社会大众看,做个好榜样。
这一次有同修送了一套书给我,线装书,《八德须知节要》,一共四集十六册。内容所说的是孝悌忠信、礼义廉耻,民国初年印的,对於这八个条目有详细的解说,再引用历史上的故事,正反两面。正面孝顺父母的,他所得的果报;反面是不孝父母的,他又得什么样的果报,内容相当丰富。我们在台湾翻印两千套,他要我给这个书写个题目,我给它提的是《德育课本》。这个书好像已经印好了,寄到此地来之后,我让他好好的准备,学院开学的时候,用这个来做国文读。这是浅显的国文,有理论、有事实,事实就是故事,读起来不至於枯燥无味。希望从这里开端奠定一点汉文的基础,然后进一步还是要读古文。至少我们要在古文里面选一百篇,做为我们学院的教科书;不在这上奠定基础,文字这一关不能突破。诸位想想,我们现在讲堂书架里面,《四库全书》跟《四库荟要》许许多多国宝摆在这个地方,你们没有能力看,你说这多冤枉!中国两三千年来,我们列祖列宗智慧经验的结晶藏在这里头,你要有能力去读。不但增长智慧,增长你的见识,过去人讲史实,你吸收古人的经验,增强你今天对一切人事物办事的能力;对於弘法利生,帮助你观机、帮助你教学,利益殊胜,说不能尽。
诸位同学,请看「普贤三昧品」,加持第二段「意加」:
【尔时十方一切诸佛,即与普贤菩萨摩诃萨能入一切智性力智。】
这一句是总说,在十海里面是讲的果海。『尔时』,是十方诸佛口加之后。前面我们讲是口加,接著意加。『即与』这两个字很重要,「与」是给他,给『普贤菩萨摩诃萨』。给他什么?『能入一切智性力智』。我们现在常常感到自己没有能力,求佛菩萨加持。「一切智性」就是无障碍的能力,佛有能力加持我们的智慧、加持我们的能力,但是我们必须要记住得诸佛加持的条件,前面讲的有三条。第一条是十方一切诸佛共同加持的,第二条是本师毗卢遮那如来本愿威神加持的,最重要的是第三条,是你自己能修一切诸佛行愿力故。你怎么修普贤行愿力故?你入普贤三昧,普贤三昧是一切诸佛毗卢遮那如来藏身菩萨三昧。
现在我们用最简单的话来说,就我们现前的境界,我们是博地凡夫,怎样来修普贤三昧?普贤十愿你能记住,我想很多同修都能。我们不讲文殊十波罗蜜,我们讲普通的六波罗蜜、菩萨的四摄六度,这个大家没问题。如果能够把普贤十愿变成我们自己的本愿,将四摄六度变成我们自己的本行;我们今天的习气是什么?我们的本是本於烦恼习气,是以烦恼习气为本,所以得不到佛力加持。普贤十愿就是四弘誓愿的扩充,是四弘誓愿的细说。弥陀四十八愿太多了,你不容易记住,普贤十愿比四十八愿简单,比四弘誓愿又要多六条,是折中的办法。果然是念兹在兹,念念不忘,自己在日常生活当中起心动念、一切造作,都能与普贤菩萨十愿相应,行行都能够与四摄六度相应,你肯定得诸佛菩萨的加持。为什么?纵然不能像「普贤菩萨摩诃萨」得毗卢遮那佛本愿圆满的加持,我们决定能够得毗卢遮那如来多分的加持,我给你讲多分不是少分。所以能不能得到诸佛如来、法身菩萨的加持,完全在自己的行持。我们自己起心动念、言语造作,一定要想像与诸佛菩萨的行愿相不相应。文殊、普贤是代表一切诸佛菩萨的行愿,果然能相应,哪有不得加持的道理?我们看这段经文应当有所体悟,一切诸佛「即与」也会给我们。
说到加持,加持有显加、有冥加。显,是很明显你能够觉察得到;冥加是冥冥当中,你自己觉察不到,实际上你得到加持。如果你很冷静的去反省、观察,你会觉得你对於一切人事物怎么忽然聪明了?应付一切人事,从前没有这个能力,为什么现在忽然有能力?得佛力加持。讲经的法师、同学们,得加持就更明显了。我们看看过去谛闲老法师讲《圆觉经》,他自己有充分的准备,自己写讲义;但是升座之后,准备的东西几乎都没有说到。所说出来的,当时有几位大德居士,江味农、蒋维乔居士都是很有名的,他们听老和尚讲经,写笔记。有几个人写,写了之后统统交给江味农居士,让江居士做一个总整理,第二天拿去给老和尚印证,请老和尚改正一下。老和尚看到他们这些听经笔记,给他们说:「这些话是我讲的吗?我怎么会讲得这么好?」那个加持很明显。所以谛闲法师《圆觉经》有《讲记》、有《亲闻记》,《讲记》是他自己写的、准备的,《亲闻记》是他在讲台上讲的,底下听众笔记。这两项你对照参考来看,看《亲闻记》你就看到佛力加持,不可思议!那是他没有准备的。这种经验李老师也很多,李老师讲经非常谨慎,讲经那一天不见客,就像闭关一样,自己在一个小房间里面看经准备,中午饭送到楼上给他吃,给我们做榜样、做典范。但是上台讲的时候,他常常告诉我:「我一天的准备都没有用上,上台讲完全是佛力加持。」所以我常讲,我们凡夫上台讲经如果不得三宝加持,哪有能力讲经?
这第一句重要,所以第一句讲的是果海,如来果海,佛力加持你才「能入一切智性」。性是什么?一切智的体,一切智是无所不知,如来果地上所证。「力智」,这个智性就是力,就是能力,通常我们讲如来果地上十种智力,这个力智就是指十种智力。菩萨也有,但是没有佛那样的圆满。这一句是总说,下面有九句是别说;别说里面,也是答前面十海的答问。此地佛在加持他,往后普贤菩萨说法才有这个能力,有能力应付十方来的诸大菩萨他们提出的问题,这是给我们很大的启示。
所以我常常劝勉同学们,就跟李老师当年劝我发心出来讲经,我自己没有胆量,不敢想讲经,只是想多听听。要求佛加持,上台讲经一定要先拜佛,礼佛三拜实在讲是虔诚、恭敬求佛加持。今天我们虽然不是在讲堂里面,在摄影棚,我们知道在网路上收看的人很多,我们在开讲之前也是礼佛三拜,这一座讲完之后也是礼佛三拜。前三拜求加持,后三拜感谢三宝的加持。加持的因是在日常生活当中起心动念,不违经典教诲。经天天要读,读了不了解经中的义趣,所以还得要找个老师帮助。我们找什么老师?第一个老师是清凉,第二个老师李通玄居士,李长者;这一次讲经我们又多找了一个,道霈禅师,三个人都了不起。《华严》的《疏钞》是清凉大师帮助我们深入大经的义趣,李通玄长者的《合论》是以禅宗的方式提纲挈领,悟入华严境界;换句话说,清凉是讲解,《合论》是李通玄学习《华严》的心得报告,这两样东西分别走的是两条路子,而道霈禅师把它合起来,不容易!《纂要》是道霈禅师编的,我们今天用这个做为学习的课本,还是要参考《疏钞》跟《合论》的原本。
我讲这个经,在讲席里面还是得佛菩萨的加持;要不得佛菩萨的加持,说不出来!冥显两种加持都有,而且都相当殊胜。所以我们念这一句,加强我们的信心,只要我们能够依教奉行,特别是学《华严》;如果我们的心愿不能跟普贤十愿相应,我们的日常生活行持不能够与文殊菩萨十波罗蜜相应,你就没有办法得到加持,换句话说,你没有办法提升你自己的境界。果然行愿同佛菩萨,自己境界真的是随著经文向上提升,《华严经》八十卷学习圆满了,虽然不能入华严境界,大概也靠边上,靠上了!这个对自己念佛求生净土有大帮助,换句话说,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肯定不是在凡圣同居土。果然能够依教奉行,就像佛陀在大乘经里面常常嘱咐的,「受持读诵,为人演说」,我们确实有机会把自己提升到实报庄严土;到不了实报庄严土,方便有余土是不成问题的,你说这个利益有多大!要想在这一生当中成就这殊胜利益,端在依教奉行。下面九句,每一句都有「与」,要是把前面这个文贯上去,那就是:
【十方一切诸佛即与入法界无边量智。】
这智慧都是得佛加持的。这一句是十海里面「法界安立海」,也就是后面普贤菩萨为我们宣说「华藏世界品」,也就是说的器世间。用现代话来说,宇宙以及宇宙当中无量无边的星系、星球是从哪里来的?为什么会有这些东西发生?这些现象将来又到哪里去?就在这一句里。诸佛如来给普贤菩萨『无边量智』,菩萨有能力解答这个问题。第二句:
【与成就一切佛境界智。】
这一句是讲「佛海」。佛境界,菩萨怎么能知道?菩萨怎么能说?普贤菩萨为我们说出来了,他这个智慧从哪里来的?诸佛如来加持的,本师毗卢遮那愿力加持的,不能变成能。道理我们要懂,方法我们要学习,希望我们自己也能够成就这样的智慧。《华严经》是佛境界,自己能够理解,能够理解就是能够契入,能够为人演说。十海往后有详细说明,普贤菩萨入定之后得佛力加持,都是做出样子来给我们看。第三:
【与知一切世界海成坏智。】
『世界』,跟前面讲的法界不一样,法界就是我们今天讲的宇宙,虚空法界;「世界」就是我们今天一般人讲的星球,是一切有情众生所居住的生活环境,称之为世界。「世」是讲时间,「界」是讲空间,时间有过去现在未来,空间有四方四维上下,有情众生生活的环境。这个环境佛在经上讲的有成住坏空,你怎么能知道这个世界成住坏空?这些现象现代人比从前人知道的要多,为什么?科学技术发达。在从前完全靠目测,观看空中这些星球,能见度不高,最好的眼睛能够看到六等星。在天晴的夜晚,澳洲这个地区,晚上要看星星是很好观察的环境。这个地区空间还没有严重的污染,我们现在在澳洲看天空上的星星,跟我们小时候在中国大陆,六十年前在中国大陆看到蓝天白云。但是这半个世纪,科学技术真的是所谓突飞猛进,把这个自然环境染污了。我们今天读到佛经上讲的五浊恶世,读这一句经文非常明显的见到什么叫做五浊恶世,「浊恶」我们见到了。
空中的污染、大气的污染非常严重,蓝天白云很少能看见,所以澳洲、纽西兰大概是地球上所剩下来唯一的两片净土,我们应当珍惜它。到澳洲来旅游,晚上看星星可以列为一个项目。到澳洲来看什么?到澳洲来看星星,其他地方看不到。现在用天文望远镜,真的是大开眼界,在天文望远镜里面看到许许多多的星系,每天都有星星发现,都有老的星消灭、消失,见到这个星球的成住坏空。科学家根据观察太空物理来推测,我们的太阳,这个太阳系是有寿命的,不是永恒不灭的。太阳所发的光跟热,是内部核子爆炸,在那里不断燃烧,它会烧尽。烧尽之后,光也没有了,热也没有了,围著它周边绕的这些行星,一个个也都要分离了。不过这个时间还很长,我们这一生肯定遇不到。
虽然遇不到大的世界的成住坏空,小的我们地球上的变化苍海桑田,我们遇到了。我小时候住在农村,我们村庄前面不远是一个湖泊,从前地图上都有,叫白湖,我童年常常在湖边游戏。离开家乡五十年,我回去的时候整整离开五十年,家乡湖没有了,湖干了,现在里面变成村庄。苍海桑田,大地它在起变化了。中国的长江、黄河可能也有一天枯干,变成峡谷。这些地壳的演变,因素固然很多、很复杂,但是科学家就没有发现到人心、人的行为会影响依报的环境,这是科学家没有想到的。佛经上常讲,依报随著正报转,那是觉悟的人;六道凡夫迷惑颠倒,他正报随著依报转,那就苦不堪言。这两种都是真的,《楞严经》上说得很好:「若能转境,则同如来」,我们就从这里明白了。依报随著正报转,那是什么人?觉悟的人,换句话说,觉悟的人他不会被环境所转,我们现在讲,他不会被环境所影响。无论在什么环境里头,顺境逆境、善缘恶缘,他都能保持著如如不动,不受干扰,他就能转境界;如果还会受环境的干扰,他就被环境所转。
我们中国人讲求看风水,现在外国也懂得看风水,看风水是一回什么事?我们人被外面环境转,这是凡夫。环境确确实实影响我们的生活,影响我们的精神,我们讲精神生活跟物质生活,环境确实影响我们。它影响凡人,它不能够影响觉悟的人,所以佛经里面是决定不许看相、算命、看风水、选择良辰吉日,这个佛都不许,为什么?佛转境界。不好的风水这个人一去,风水就变好,这真的,一点不假!有一些懂得看风水的人,我遇过,他们来告诉我:古时候出家的和尚都非常厉害,他们选的地方盖的寺庙都是风水最好的地方。以为和尚各个都会看风水,其实是错误的。从前出家人跟现在出家人完全不相同,你们念一念《阿难问事佛吉凶经》,你就晓得。佛在经上说,我们学佛人,「可得为世间事,不可得为世间意」,什么叫世间意?算命、看相、看风水,这些东西占卜吉凶都是属於世间意,佛教学生我们不搞这些。我们要依照佛陀的教诲修觉正净,觉而不迷、正而不邪、净而不染,你就能转境界,你怎么会被境界所转?
转,用现代的话叫影响,你能够影响环境,不要被环境影响了你。你还被环境影响,你是凡夫;你不被环境所影响,你才是圣人,超凡入圣,怎么会被环境影响?现在人、外国人讲磁场,什么时候你不再受磁场的影响,什么样的磁场你进去都平等一味,你就转境界了。这也是很有效的效果测验自己的功夫,顺境逆境一味,善缘恶缘平等,决定没有起心动念,决定没有分别执著,好境界!纵不能说是契入,你就非常接近菩萨的境界了。你的心定了,你得自在了,你得解脱了,这从果上说;在因上,你当然放下一切妄想分别执著,你才能够体会到这个境界,你才有能力契入这个境界,自自然然得三宝加持,我们常讲烦恼轻、智慧长。
宇宙之间这一切事事物物,我们常说你要真的体会到这个层次,你看这个世间一切法、一切人事物,我们佛法里面讲的有情世间、器世间,你看的是什么?因缘果报。就像《法华经》上讲的「十如是」,如是因、如是缘、如是果、如是报、如是本末究竟,你在这个世间六根接触外面六尘境界,跟一般人的看法完全不一样,生智慧不生烦恼,再也不会起心动念,再也不会分别执著,这个世间确确实实就像《金刚经》上所说的,「一切有为法,如梦幻泡影,如露亦如电,应作如是观」。你看这个因果转变,看因果相续,看因果循环,这个循环在世界上来讲,这是讲世界,成住坏空是循环,是大的循环,事实真相就明了,你的烦恼习气当然就断了。为什么?明白了,再不迷惑,自性本具的般若智慧、无量德能相好都现前,逐渐逐渐恢复了。今天时间到了,我们就讲到此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