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方广佛华严经 (第六五二卷) 2002/3/16 澳洲净宗学院 档名:12-017-0652
诸位同学,请看「普贤三昧品」,加持分里面「口加」:
末后十句就是从「所谓能转一切佛法轮故」,这下面有十句。这十句是别说,前面一句是总说。别中第一句是「总摄十智」,后面九句就是前面所问的「十海」。现在请看经文:
【开显一切如来智慧海故。】
这是别中之总,总说。前面这是大问,在本经这自始至终都是为我们解答这些问题,这些问题可以说是古今中外一切大众共同的疑惑。《华严》总共我们在这里面看到有三百一十个问题,世尊一一为我们解答。这些问题如果把它归纳起来,不外乎三大类:第一类器世间,第二类有情世间,第三类智正觉世间。佛法里面讲世间,现在一般人讲世界,这三大类用现代话来说,器世间是讲宇宙,一切众生所依靠生存的这些星系、星球,从哪里来的?为什么来?将来以后到哪里去?这个问题在今天科学家称为太空物理。第二个问题,是说明生命从哪来的?为什么会有这个现象发生?何去何从?第三个问题可以说是不同维次空间的这些生物,我们一般讲天地鬼神;照佛法讲,比天地鬼神还高,因为天地鬼神依旧包括在有情世间,智正觉世间是讲世间神圣、大彻大悟的这些人,我们佛法里面讲的一真法界。这个问题,现代学术、科学还没有研究到这个,如果说研究,顶多是一般宗教里面讲的神学,接近於这个范围。疑问再多,不出这三类。所以佛法实实在在讲,是大学问。
别中第一句,『开显一切如来智慧海故』。这一分里面「口加」,口说法。我们在这个地方得到很大的启示,诸佛如来为一切众生讲经说法,这是口加。像释迦牟尼佛当年在世,为大众讲经说法三百余会、四十九年。后面十句可以说是说法的内容,它说些什么?头一条我们已经读过,「能转一切佛法轮」,这一句非常重要,这是你说法的依据。决定不是自己随便说的,所说的是佛佛相传。我们今天所学、所教的,祖祖相传,祖祖传什么人的法?传释迦牟尼佛的法;释迦牟尼佛这法从哪里来的?是佛佛相传。这就是中国人讲的师承,你们想想对不对?不是随便说的,一代一代传下来的。最初的说法的人是谁?毗卢遮那如来。你们想想这个味道!毗卢遮那是性体,真心自性的理体,它不说法,它遍一切处。它不说法,它示相,让你在形相里面悟入,世间人称之为真理。悟得的人,为没悟的人宣说、讲解,像释迦牟尼佛示现,菩提树下夜睹明星,大彻大悟,这个悟就是继承毗卢遮那佛的真传,继承一切诸佛的教诲,佛佛道同。入佛的境界,智慧德相都相同。这一桩事情,我们学佛这么多年,也略略有一点体会,信得过,一点都不会怀疑。这种承传,宗门里面称为「心传」,这个心是真心,不是妄心,不是思想。思想是妄心,这是真心。这个承传跟我们世间一般人讲的承传概念,迥不相同。
悟入之后,以口,就是以言语教导菩萨,菩萨是当机众。像课堂里面他们是正式的学生,有能力接受。不是菩萨,这是旁听生,旁听生能得多少受用,差别很大。为什么?旁听生程度不齐。佛教菩萨,这是言加,有一个总原则,这个总原则就是「开显一切如来智慧海」。所以佛法自始至终要晓得,是智慧之学、智慧之教。宗门跟教下没有两样,宗门无论你是哪个派别,你都不能离开《坛经》;六祖大师以前没有宗派,宗派是以后才发生的,所以禅宗不管是哪一个派别,六祖是他们的共祖。禅宗在中国分为五个大的宗派,临济、曹洞、沩仰,不管哪一个宗派,都要读《坛经》。《坛经》头一句话,「大众总念般若波罗蜜多」,开宗明义就告诉你,佛法是般若波罗蜜多。般若波罗蜜多就是「开显一切如来智慧海」,宗门的手段特殊,没有次第,像我们现在教学,那是天才班。跟教下不同,教下是普通班。普通班有幼稚园、有小学、有中学、有大学、有研究所,次第循序而进。天才班没有这么多,没有阶级,只有研究所,后头、前面统统没有,所以宗门是接引上上根人。六祖大师在《坛经》说过,他教学的对象是上上根人;不是上上根,你就是跟他,你也不得其门而入。
诸位想想,跟他的人有多少?在他会下觉悟的人,在中国历史上真的是史无前例,总共四十三个人。人数不多,但在禅宗史上,哪一位祖师大德底下开悟的学生,顶多三、五个不得了。四十多个人!六祖之前没听说过,六祖以后也没听说过,他老人家那一个时代,因缘无比的殊胜!教下是接引一般大众的,我们常讲上、中、下三根,三根普被,利钝全收,这是教下,接引上、中、下根性;禅宗是接引上上根性。方法、手段不相同,诸位要知道,方向、目标是一致的,决定没有两样。但是诸位要记住,即使是禅宗,还是以三福为基础,净业三福。你们想想惠能大师「孝亲尊师,慈心不杀,修十善业」,你在《坛经》上去看,他有没有做到?「受持三皈,具足众戒,不犯威仪」,他有没有做到?「发菩提心,深信因果」,他不认识字,他不能够读诵大乘,但是他欢喜听别人念经。他喜欢听,他听了就能懂,就能讲给念的人听,「为人演说」。他行,他做得到,所以那个根基具足,一条都不缺。千万不要疏忽,惠能大师原本就具足三福的条件。
我们今天为什么不能成就?三福完全疏忽了。为什么在道场造罪业?把六和忘掉了,这个问题严重!宗门上上乘人三福六和自然具足,学人心地清净、心地善良,你们仔细观察,都是牺牲奉献、舍己为人,他才能学道,他才能入门。智慧不是藏在心里头,不是挂在口边,智慧变成了行动,智慧变成实际的生活行为,这叫「开显」。「一切如来智慧海」完全在自己生活行为,内起心动念,外这个形象,作用感动一切众生。如果没有这种作用,你们想想看,这智慧有什么用处?智慧从哪里来的?从定来的,这个定就是清净心、平等心。清净平等心从哪里来?从持戒来的。因戒得定,因定开慧。我们把戒学完全废弃掉,要想开智慧,要想得清净平等心,十方三世一切如来都做不到;你能做到,那就奇怪了。所以要想真的有成就,还是要遵循古大德、遵循诸佛诸菩萨所走的道路。自己不走他们的路,自己想开辟一条路,难了!凡是有这种念头,最后都失败了。前车之鉴,我们要有所警惕!总得要晓得这个路怎么走法。
这一句是说明整个佛法彻始彻终是真实智慧,释迦牟尼佛当年在世教学,我们也能够很明显的体会得到。你看他五个阶段所用时间的比例,就清楚了。《阿含》十二年,方等八年,般若二十二年,《法华》八年,《涅盘经》一天讲的;《华严》最初三七日,定中讲的。你就知道,二十二年当然是主要的科目。可是,弟子们学智慧之前,你看看小乘十二年,然后是大乘方等八年,合起来二十年;前面有二十年的基础,这才学智慧,学智慧用二十二年。从这个学程里面去观察,我们也能够体会到世尊一代时教主要的课程是什么。早年我们讲经用比喻,《阿含》好比是小学,方等是中学,般若是大学,《法华》是研究所;《法华》是一乘法,从权教回归到实教。《华严》是如来亲证的境界和盘托出。给你介绍佛法,整个展现在你面前,然后教你循序渐进。《法华》会权归实,实是什么?归《华严》;《法华》的境界跟《华严》完全相等。我们不能不懂得修学的次第,不懂修学次第,你就难了!你一生不可能有成就。
往年我有一个同参慧忍法师,这个人聪明,学习又非常认真,真是难得,我很尊敬他、很佩服他。他是从小出家,以后在战乱时期、抗战时期出壮丁,他被人拉去当兵了。四九年到台湾,他是跟军队,他还是军人身分。但是他有善根,常常想念著佛法,年岁很轻,什么办法能够退下来再出家?他装病,装病医生能检查得出来,他就想装心脏病,常常说他心脏不好。两三年他真的得了心脏病,佛法讲「一切法从心想生」,真的得心脏病,那他就不能服役了,这样他退下来。退下来的时候,又回到佛门,再出家。用功,我看他人很好,介绍他到台中。那个时候我也出家了,他大我五岁。我那个时候在台中「南普陀佛学院」教书,我把他找到台中,住在「南普陀」宿舍里面。白天,跟著学生听课,晚上听李老师讲经,那个时候李老师讲《楞严》,我学《楞严》。他也要学,我是劝他,我说:「你初学没有经教的底子,最好从小部经下手,我还能帮得上你忙。」他不服气,「你学《楞严》,教我学小部经?」意思好像我瞧不起他一样。他表现出这个意思,我就不好讲话了。真用功,每天晚上看圆瑛法师的注解,孙仲霞的《直解》,交光大师的《正脉》,好几种参考书在一起互相参考、研究,每天晚上都搞到三、四点钟。他那个学习的精神,我们不能不佩服。这样十个月下来,他得病了。什么病?眼睛搞坏了。展开经卷,看到是一片漆黑,没有办法再修了。这样子他就离开台中,回到台北去做经忏佛事法会。做了两三年,有了一点积蓄,在木栅买一个幼稚园建个小道场叫「法藏莲社」。这个时候又回到台中来找我,「找我干什么?」「我现在有地方,你到我那里去讲经。」这个事情不错,好事情!我到台北去讲经的因缘,是他请我去的。这个时候他后悔了,非常非常后悔,他说:「当时我没有听你的话,要听你的话,我学讲经也能学成。」经验之谈!
我一生都是以真诚心帮助别人,你不相信,你起误会,那就没有法子,这个缘当面错过。我认识韩馆长,就是在他那个莲社,韩馆长的家住在他对面。那个时候我每天讲经,韩馆长带她的一个朋友,还带她的小孩,几乎天天都来听,这么认识的。以后他到香港去了,他唱念好,从小学的,法器非常熟,所以学东西要循序渐进。我们不是上根人,不是上上根人,一定要按照老师、善知识的指导,我学教是这么学出来的。早年章嘉大师指导我,三年以后章嘉大师圆寂了,我跟李老师十年,从基础学起。虽然有一点聪明智慧,有很好的条件,我的记忆力好、理解力好,李老师还是教我从头学起。第一部经学《阿难问事佛吉凶经》,我全心全力都放在这上面;第二部学的是《佛说阿弥陀经》,第三部学的是《普贤菩萨行愿品》,第四部是我出家之后再回到台中,学《金刚经》;第五部,这是大经,学《大佛顶首楞严经》,我在台中十年,学这五部经,佛法的根基就从这个地方扎下去了。《华严》我没有学过,我听李老师讲一卷,第一卷,我就明白了。回到台北,我也讲《华严》。老师一个星期讲一次,一个小时;我在台北一个星期讲三次,一次是一个半小时,共四个半小时。所以,三年我就赶上他的进度,我讲的比他讲的还要详细。《法华经》我没有完全讲过,讲过「法华大意」,好像是六十多个小时,那个时候有录音带。《地藏经》没有学过,讲过很多遍。这么多年来,大小乘经论总共讲了几十种,这些都可以给诸位同学们做参考。
初学一定要「一门深入,长时薰修」,我在台中学经教的时候,参加经学班,我是经学班的班长,也是老师的助教,循序渐进,决定不能够躐等。对老师的教诲百分之百的服从,依教奉行,这个建立师生的关系。你做他的学生,不听他的教诲,阳奉阴违,那是什么学生?老师有智慧,经验丰富,我们学生想瞒他,那是自欺欺人。他从你的眼神,看到你的心里,你怎么能瞒他?你有没有成就,他清清楚楚、明明白白。我出家之后,回到台中,老师把夏莲居老居士《无量寿经》会集本交给我,你们想想,他学生很多,他为什么不交给别人?他一生当中,净宗里头最重要的就是这部经,这部经确确实实能普度世尊末法最后九千年的众生,这是师承。老师交给我,我要承担这个使命。如何承传?依教奉行,为人演说。我做到了,我没有辜负老师。老师对我的选择,我们承当,这是智慧。所以一定要认清佛法是什么、佛教是什么,我们应该用什么样心态来学习。
下面有九句,都是说法的内容。总的来讲,不外乎前面大问里面的十海。我们看经文:
【普照十方诸安立海悉无余故。】
在这个地方,显示佛法真实智慧。所以方东美先生把佛法看作哲学,特别是《华严经》,他的眼目当中,《华严经》是佛学概论,佛学是这个世间最高的哲学,当年他介绍是这样介绍给我的。古今中外东西方这些哲学,以佛经哲学达到登峰造极;而佛经哲学又以《华严经》为它的概论,他把《华严经》看作是佛学概论,是最高的哲学。晚年在辅仁大学博士班开课,就是开华严哲学,他完全是讲解。他开课的那个时候,我在台北讲《华严经》,印的有经本;我们印经本的时候,把《六十》、《八十》、《四十》统统印出来了。那个时候只有经文,叫白文,不是注解的本子,这一套很齐全的。方先生需要开这个课,我们听到非常欢喜,我问老师:「需不需要这经本做参考?」他说:「那太好了!你有多少?」我说:「我们刚刚印,印了一千套。」老师要五十套,每个学生送一套。大概以后又要了二、三十套,他做礼物送人。我对於佛法的认识,是从方老师那里得来的,他给我这样详细介绍,从哲学几个单元连续下来,最后的单元讲到佛经哲学,我们才了解佛经是智慧的教育,哲学是讲智慧。东西哲学许多地方疑问,到今天不能解决,佛法里得到解决。『普照十方诸安立海悉无余故』,智照!「照」是这一句的关键、一个字眼,为什么用这个字?我们下一堂接著再说。
【普照十方诸安立海悉无余故。】
著重在普照。『诸安立海』是讲诸世界,十方无量无边诸佛刹土,性相、理事、因果都在眼前,没有一丝毫隐藏,我们为什么见不到?我们没有「照」,我们缺的就是这个东西。这是佛经里面的专门术语,也是一般的原则、普通的原则。无论你修学哪一个法门,佛门术语常讲「参学」,学叫参学,禅叫参禅,不叫研究,不叫研学,不叫研禅,叫参禅。「参」跟「研究」有什么差别?参用智,研用识,不一样!识是什么?分别,研究里头它有分别执著,换句话说,他用妄想分别执著,研没有离开;参,要离开,离妄想分别执著叫做参。参的初步功夫叫观照,观是慧,不夹杂妄想分别执著;夹杂妄想分别执著,慧就没有了。观照,这个地方用个「普照」,好!普是平等,说明决定没有分别执著。分别、妄想尚且没有,哪来的执著?你从这一个字里头去看它的含义。离妄想分别执著,观照。功夫成就,就得定,得定叫照住,照住是得定;开始是观照。再提升一个阶层,叫照见,这个境界你统统明白了。
每一位同修,《般若心经》都念得很熟!《般若心经》一开端,观世音菩萨给我们做了榜样,观自在就是观世音菩萨,「行深般若波罗蜜多」,是我们头一句「开显一切如来智慧海」,行般若波罗蜜多。接著,「照见五蕴皆空」,那就是「普照十方诸安立海悉无余故」,照见!虚空法界刹土众生在智照之下,清清楚楚、明明白白。诸位要想一想,就以观音菩萨做例子,去学观世音菩萨这个修学的方法,你要著重「行深般若波罗蜜多」。般若波罗蜜多是什么?菩萨修学纲领里面最重要的一条,这是智慧,智慧要落实在事相当中;如果跟事相分了家,这个智慧就落空。智慧在哪里照?照的那个对象是五蕴,五蕴就是刹土众生,所有刹土众生都离不开五蕴。
这里面最重要的,智慧对的这个目标是有情众生。佛在事上为我们建立的,布施、持戒、忍辱、精进、禅定;般若波罗蜜在哪里?就在这五个当中。这五条事上的修行,里面要有般若,就叫波罗蜜;如果这里头没有般若,布施、持戒、忍辱、精进、禅定,跟诸位说,全是修的福报。佛法里面讲五种福,果报在哪里?果报在天上、人间,出不了三界。假如这五种行门里面,要有了般若波罗蜜多,这五种是功德,每一种都能帮助你了生死、出三界。由此可知,「普照」落实在哪里?就落实在前五度。现在在全世界,公认佛教的教旗,这个大家看得很多、看得很熟悉,这个教旗你去看看,它怎么设计的?总共是六条,六条就代表六波罗蜜,用五种颜色来表法。每一种颜色代表一条,前面是单色的,单色代表事,就是布施、持戒、忍辱、精进、禅定;后面一条,是五种颜色统统有,那一条代表般若波罗蜜。说到这个地方,人家问这佛教旗子是什么意思?你要能说得出来。由此可知,全世界不管是哪个宗派,大乘小乘、宗门教下、显教密教,都承认修学里头六波罗蜜重要。所以正规的教旗,这六条的宽度应当是一样大,我们现在有看到后面这一条特别宽一点,那个不如法,佛法讲平等法,六条是宽度完全相等,你才做得如法。许许多多人不懂得教旗的含义,他要知道含义,他做起来就会做得很如法。虚空法界刹土众生要智照,你才能了解。靠研究不行,靠思维不行,靠言说也不行,要亲证,那是真实智慧。
【令一切众生净治杂染得清净故。】
这下面是医病。这一句里面清凉大师给我们说得不错,这是「众生海」跟「业海」。众生的病难治,病从哪里来?病从心想生,「一切法从心想生」,病不例外。为什么难治?因为你的思想在根源上产生偏差、产生错误,病难治,遇到再高明的大夫,你没有信心。根本的迷惑是什么?前面一句,你对於虚空法界、刹土众生的真相不明了,这是一切众生不能够与性德相应。与性德相应,才是真正健康的;与性德不相应,不健康。你为什么不健康?九法界众生都有病,只有轻重不同而已。所以,现代的医生、高明的医生都知道,心理治疗胜於药物,所以心理健康肯定有助於生理健康;心理健康的人,生理上有病很容易治疗,他恢复得很快。心理不健康的人,那个病就难治。为什么难治?他没有信心,自己对自己没有信心,对医生没有信心,对药物没有信心,麻烦大了!
早年我在美国,有一位中国的医生,在美国开业,也小有名气。我有一次感冒,到他的诊所,聊天跟他谈起来,我说:「医生给病人治病,病人好了,不是医生治好的。」他愣住了,「那怎么回事?」「病人的信心把它治好的」,他想了一想,「有道理!」病人对於大夫有信心,大夫对於病人有信心,信心治好这个病。药物是缘,助缘,真正的原因是信心。他听了我的话之后,他想一想,他说:「对的!」他肯定了。那是西医,中医就更不必说了,中医懂得这个道理。这就是大小乘经论里常常讲的,「一切法从心想生」。你看看佛教众生,这些地方我们都要学。现在我们要帮助社会大众,在理论上那要看众生的根性。上根人可以跟他谈宇宙的来源、生命的来源、神圣的来源;中下根的人不能谈,他不懂,不谈没事,愈谈愈迷惑,他很难领悟。中下根性的人从哪里谈起?从这一句谈起,『令一切众生净治杂染得清净故』,从这里下手,这是一切众生统统可以接受的,而且非常欢喜接受。
现在众生身心杂染非常严重,你看看现在这个世间有许多心理医生,这在过去没有的。很多人疑虑,要找心理医生来治疗,他疑虑重重,向心理医生去讨教。可见得今天社会问题很多、很复杂、很严重,我们要怎样去帮助他?这里面最好的方法,佛讲经说法三个原则,示转、劝转、证转。示,指示给他看、显示给他看,那还得相当聪明,他一看就觉悟了。根性差一等的还不行,差一等的要劝导。有些人劝导,他自己没信心,要作证,提出许许多多的证据,他相信了。这种说法,很明显的例子《了凡四训》,你们读《了凡四训》,好好的学这一套本事。云谷禅师教袁了凡先生,三转法轮,这里头好几段。他引用的中峰禅师教训那几个读书人,中峰禅师也是三转法轮,很可惜示相他都不懂。云谷禅师跟了凡先生在禅堂里面坐了三天三夜,那是示相,了凡先生没有觉察。如果要是高明的人,看到形相,他就觉悟了,这是真正聪明人,我们一般讲上根人。中根就没有法子,到下根人要提出证据。
现在这个世间,上根人没有了。所以,我们对於一切大众要诚心诚意的劝导。劝导里面要列举许许多多的证据,这就是印光法师为我们提示的「因果教育」。因果报应的例子,愈近愈好。当地所发生的事情,这个印象很深刻,很能动人心,当地报纸、当地杂志、当地新闻所报导的。当地里面找不到,我们才找古人的,找其他地方的。在台湾发生的、在香港发生的,在中国、美国、日本各个地方发生的,现在资讯发达,尤其是网路里面有这些新闻,有心人多多搜集,来做因缘果报的证据。我上一次在台湾讲经,黄警官是个有心人,台湾多年来报章杂志里所报导的这些因果报应的事,他统统把它剪下来,告诉我有好几百件。我听了很欢喜,我说:「你能不能把这个资料给我一些?」他在里面挑选,选了大概有七、八十个,印成一个小册子送给我。大概都是最近三十年以内的,在台湾是相当大的新闻,提起来大家都知道的。近代的,很有说服力。经里头这一条就是教我们,在我们现前这个阶段,我们要特别重视这个加持。我们把这些故事、道理劝化人,这就是口加持。佛在这个地方提示,是佛加持我们,我们明白了,知道怎么做。特别是民国初年,印光大师给我们的示现,我们知道在这个时代要用什么方法来帮助众生。帮助众生首先自己要做出形象,换句话说,自己要真学、真修,要把你修学的成绩端出来给人看。
我学佛的时候,没有福报,真正是世间一般人讲的「贫穷下贱」,我实在是这种身分,一点福报都没有!但是,有一点好学的心,有一点孝亲尊师的基础,一生没有忘记求学,这一个缘很殊胜。在台湾非常幸运,遇到三位好老师,转灾难为福报。这一次韩馆长一些照片展览出来了,里头我没有想到还有我的几张,我出家剃度的那一张照片你们看到了,你们看到我剃度那个时候是什么样的形象。在香港叶居士看到这张照片,他欢喜!这就是转变因果的证明。相貌转了,体质转了,形象、气质不一样了。这是修来的,这一生当中修得的,这就是自己拿身体来做证明。我没有福报,能够变成有福报,修来的!我修得,你也能修得。我没有寿命,现在能有这么长的寿命,也是修来的。世间人所希求的,财富、聪明智慧、健康长寿,我这三种统统没有,都是在这一生当中修成的。我能够修得,你为什么修不得?这就是形象摆在你面前,这就是作证转,这是劝化大众最有力的说明。
抗战期间,我们家庭在最困难的时候,真的就像俞净意相彷佛,过过很苦难的日子。这一天家里没有米,没有饭吃,苦人的生活几个人知道?我从那里头过来的。今天虽然接受各个地方四众同修的供养,我一分钱不敢乱用,始终想到早年过的那个苦难日子。今天世界上没有饭吃的、没有衣穿的,像我从前一样艰苦,这个世间还有不少这样的人。我要有福,我要有能力,我会全心全力照顾他们。新加坡许哲居士,我很尊敬她,她一生发愿照顾世间最贫穷的人、最苦的人、有病的老人,她以行践愿,她一生真的做到了。全心全力的付出,一无所求,她修的是财布施、法布施、无畏布施,她得的果报是健康长寿、聪明智慧,财用不缺乏。今年一百零四岁了,干得还非常起劲。她还想办老人院,希望办跟世间一般老人院不一样的。我就问她:「什么不一样?」希望老人住在他这个老人院,就像住在家里一样,有孝顺的儿孙伺候他,这个不容易!孝顺的儿孙到哪里找?她自己就是!如果我们此地将来有这个缘分,建立一个弥陀村或者是多元文化村,有这么一个机会,供养退休的老人,我会去找许哲,问她愿不愿意到这边来做?愿意到这边来做,我们这个老人院就请她做院长,成就她的愿望。这些人都摆在我们面前,为我们证明「种善因,得善果」。反面的例子很多很多,造作恶业一定感得不善的果报。今天这个社会,因果教育应该摆在第一。
【普摄一切诸大国土无所著故。】
这是佛法,向一切众生介绍虚空法界、刹土众生的状况,我们佛法里面讲实相,宇宙之间这些星系、这些星球,以及星球里面生活的一切众生,他们一切事实真相。经文末后这一句,好!『无所著故』,你要明了、你要知道,你不能够贪著其事。贪著其事,你就错了!换句话说,你的境界就不能提升,就不能成就真实圆满的智慧。明了是智慧,贪著是烦恼。智慧里头掺杂烦恼,这个智慧就不是真实智慧。我们今天就堕落在这里头,智慧里头夹杂烦恼习气。
所以,《华严》是希有难逢的大经,你看看中国历史上,有几个学佛的人,无论是在家出家,一生当中遇到《华严经》的?实在不多。遇到讲《华严经》的,大家在一起共同学习的,那真是希有难逢,真正是「百千万劫难遭遇」!我们有缘遇到了,遇到又怎么样?遇到跟没遇到好像没有两样,这是事实。这个原因又是什么?根本的原因是我们缺乏学习的根基,也就是说我们确实没有三福、六和的根基。这是基础的基础,从这个基础再建立,就是三学六度的基础。我们没有在戒定慧三学、在六波罗蜜上真正下功夫、打基础,所以遇到这个法门等於没有遇到。要是说一句好听的话,阿赖耶里面种一点善根,在我们实际生活里面能不能起作用?起不了作用。有根底的人,他学习、读诵能有悟处,这个悟处能够帮助他契入境界。小的利益,能帮助他改善气质,在生活上得到真实的受用。
《华严经》里面讲诸佛世界讲得多,我们在后面还要说。底下一品「世界成就品」,再下面「华藏世界品」,这两品经讲得很详细,专讲这个问题。但是佛在此地,这一句忠告,佛这一句开示、教诲重要,要「无所著故」。凡夫之人,总离不开贪著。要无所著,你才能遍游法界,那个得大自在!著就坏了,著就有住,住在那个地方,你得的一点点,虚空法界失掉了!那是烦恼,那不是智慧。智慧开了,晓得虚空法界、刹土众生「无所有,毕竟空,不可得」,你才得大自在。可以受用,不可以执著,这是佛菩萨;凡夫搞颠倒了,他要据为己有,不知道享受,你说可怜不可怜?
最明显的像财富,他发了财,把财富据为己有,屯积起来,不知道拿这个财富去修福,他不知道!甚至於省吃俭用,我们看到许许多多大富人家,生活真的很节俭,那些钱财,现在实在讲钱财都在银行里,每天看银行帐单、看阿拉伯数目字,去享受这个东西;死了之后,一文都带不去。看守几十年,到最后都是别人的,愚痴,愚痴到了极处!没有智慧。真有智慧的人,财一来了,晓得这个东西从面前经过,「无所有,毕竟空,不可得」。但是从我面前过,我有权来支配它,要拿它来做好事。什么叫好事?利益一切众生。利益众生里面最大的好事是帮助众生觉悟,你就记住这个原则。帮助众生觉悟的,这是第一桩好事,这是佛事。佛是觉,佛事就是觉悟之事,世出世间第一等好事,你要是懂得这个道理,了解事实真相,你就会修福了,你就会行好事了。
觉道就是佛道,觉道里头头一桩大事情,要培养觉悟的人,要帮助觉悟的人。有了觉悟的人,再培养觉悟的人。你看看当年在我们这个世间,释迦牟尼佛出现,一个觉悟的人。世间人迷惑颠倒,不知道做好事,如果不请佛住世,佛就入般涅盘。这个机会被净居天人拿去了,净居天人看到释迦牟尼佛示现成佛,赶紧从四禅天下来,他是四禅五不还天,下来变化成人身,启请佛法,请佛住世,请佛转法轮,这个功德他们做去了。所以做功德要有智慧,没有智慧,功德轮不到你,有福报也不行!净居天人来启请,佛就住世了。住世怎么样?马上就办学,办培训班。他的培训班就是鹿野苑五比丘,教五个学生。一生没有离开教学,一生都在办教育、都在培训人才。
常随弟子我们在经上看到的,一千二百五十五人,这常随众。当中有一些上根利智跟佛学习,学习成了之后,教化一方,那是菩萨们。虽然这些菩萨、大比丘们到各个地方讲经说法,在那里教化众生,每年夏安居都要回来,接受再教育,你说这个教学的制度多么好!佛灭度之后,这个制度还是留下来,没有废弃掉。哪些人来主持?大弟子。所以,夏安居是再教育。平常你教别人,这三个月自己来学习,要把自己的道德学问向上提升,永远不断的精进。现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,从事科技的人,年年都要受训、再教育,不再教育他就落伍了。再教育是释迦牟尼佛在世提倡的,夏安居是再教育。佛门教学许许多多非常宝贵的制度、方法,应当发扬光大。今天讲到此地。
诸位同学,请看「普贤三昧品」,加持分里面「口加」:
末后十句就是从「所谓能转一切佛法轮故」,这下面有十句。这十句是别说,前面一句是总说。别中第一句是「总摄十智」,后面九句就是前面所问的「十海」。现在请看经文:
【开显一切如来智慧海故。】
这是别中之总,总说。前面这是大问,在本经这自始至终都是为我们解答这些问题,这些问题可以说是古今中外一切大众共同的疑惑。《华严》总共我们在这里面看到有三百一十个问题,世尊一一为我们解答。这些问题如果把它归纳起来,不外乎三大类:第一类器世间,第二类有情世间,第三类智正觉世间。佛法里面讲世间,现在一般人讲世界,这三大类用现代话来说,器世间是讲宇宙,一切众生所依靠生存的这些星系、星球,从哪里来的?为什么来?将来以后到哪里去?这个问题在今天科学家称为太空物理。第二个问题,是说明生命从哪来的?为什么会有这个现象发生?何去何从?第三个问题可以说是不同维次空间的这些生物,我们一般讲天地鬼神;照佛法讲,比天地鬼神还高,因为天地鬼神依旧包括在有情世间,智正觉世间是讲世间神圣、大彻大悟的这些人,我们佛法里面讲的一真法界。这个问题,现代学术、科学还没有研究到这个,如果说研究,顶多是一般宗教里面讲的神学,接近於这个范围。疑问再多,不出这三类。所以佛法实实在在讲,是大学问。
别中第一句,『开显一切如来智慧海故』。这一分里面「口加」,口说法。我们在这个地方得到很大的启示,诸佛如来为一切众生讲经说法,这是口加。像释迦牟尼佛当年在世,为大众讲经说法三百余会、四十九年。后面十句可以说是说法的内容,它说些什么?头一条我们已经读过,「能转一切佛法轮」,这一句非常重要,这是你说法的依据。决定不是自己随便说的,所说的是佛佛相传。我们今天所学、所教的,祖祖相传,祖祖传什么人的法?传释迦牟尼佛的法;释迦牟尼佛这法从哪里来的?是佛佛相传。这就是中国人讲的师承,你们想想对不对?不是随便说的,一代一代传下来的。最初的说法的人是谁?毗卢遮那如来。你们想想这个味道!毗卢遮那是性体,真心自性的理体,它不说法,它遍一切处。它不说法,它示相,让你在形相里面悟入,世间人称之为真理。悟得的人,为没悟的人宣说、讲解,像释迦牟尼佛示现,菩提树下夜睹明星,大彻大悟,这个悟就是继承毗卢遮那佛的真传,继承一切诸佛的教诲,佛佛道同。入佛的境界,智慧德相都相同。这一桩事情,我们学佛这么多年,也略略有一点体会,信得过,一点都不会怀疑。这种承传,宗门里面称为「心传」,这个心是真心,不是妄心,不是思想。思想是妄心,这是真心。这个承传跟我们世间一般人讲的承传概念,迥不相同。
悟入之后,以口,就是以言语教导菩萨,菩萨是当机众。像课堂里面他们是正式的学生,有能力接受。不是菩萨,这是旁听生,旁听生能得多少受用,差别很大。为什么?旁听生程度不齐。佛教菩萨,这是言加,有一个总原则,这个总原则就是「开显一切如来智慧海」。所以佛法自始至终要晓得,是智慧之学、智慧之教。宗门跟教下没有两样,宗门无论你是哪个派别,你都不能离开《坛经》;六祖大师以前没有宗派,宗派是以后才发生的,所以禅宗不管是哪一个派别,六祖是他们的共祖。禅宗在中国分为五个大的宗派,临济、曹洞、沩仰,不管哪一个宗派,都要读《坛经》。《坛经》头一句话,「大众总念般若波罗蜜多」,开宗明义就告诉你,佛法是般若波罗蜜多。般若波罗蜜多就是「开显一切如来智慧海」,宗门的手段特殊,没有次第,像我们现在教学,那是天才班。跟教下不同,教下是普通班。普通班有幼稚园、有小学、有中学、有大学、有研究所,次第循序而进。天才班没有这么多,没有阶级,只有研究所,后头、前面统统没有,所以宗门是接引上上根人。六祖大师在《坛经》说过,他教学的对象是上上根人;不是上上根,你就是跟他,你也不得其门而入。
诸位想想,跟他的人有多少?在他会下觉悟的人,在中国历史上真的是史无前例,总共四十三个人。人数不多,但在禅宗史上,哪一位祖师大德底下开悟的学生,顶多三、五个不得了。四十多个人!六祖之前没听说过,六祖以后也没听说过,他老人家那一个时代,因缘无比的殊胜!教下是接引一般大众的,我们常讲上、中、下三根,三根普被,利钝全收,这是教下,接引上、中、下根性;禅宗是接引上上根性。方法、手段不相同,诸位要知道,方向、目标是一致的,决定没有两样。但是诸位要记住,即使是禅宗,还是以三福为基础,净业三福。你们想想惠能大师「孝亲尊师,慈心不杀,修十善业」,你在《坛经》上去看,他有没有做到?「受持三皈,具足众戒,不犯威仪」,他有没有做到?「发菩提心,深信因果」,他不认识字,他不能够读诵大乘,但是他欢喜听别人念经。他喜欢听,他听了就能懂,就能讲给念的人听,「为人演说」。他行,他做得到,所以那个根基具足,一条都不缺。千万不要疏忽,惠能大师原本就具足三福的条件。
我们今天为什么不能成就?三福完全疏忽了。为什么在道场造罪业?把六和忘掉了,这个问题严重!宗门上上乘人三福六和自然具足,学人心地清净、心地善良,你们仔细观察,都是牺牲奉献、舍己为人,他才能学道,他才能入门。智慧不是藏在心里头,不是挂在口边,智慧变成了行动,智慧变成实际的生活行为,这叫「开显」。「一切如来智慧海」完全在自己生活行为,内起心动念,外这个形象,作用感动一切众生。如果没有这种作用,你们想想看,这智慧有什么用处?智慧从哪里来的?从定来的,这个定就是清净心、平等心。清净平等心从哪里来?从持戒来的。因戒得定,因定开慧。我们把戒学完全废弃掉,要想开智慧,要想得清净平等心,十方三世一切如来都做不到;你能做到,那就奇怪了。所以要想真的有成就,还是要遵循古大德、遵循诸佛诸菩萨所走的道路。自己不走他们的路,自己想开辟一条路,难了!凡是有这种念头,最后都失败了。前车之鉴,我们要有所警惕!总得要晓得这个路怎么走法。
这一句是说明整个佛法彻始彻终是真实智慧,释迦牟尼佛当年在世教学,我们也能够很明显的体会得到。你看他五个阶段所用时间的比例,就清楚了。《阿含》十二年,方等八年,般若二十二年,《法华》八年,《涅盘经》一天讲的;《华严》最初三七日,定中讲的。你就知道,二十二年当然是主要的科目。可是,弟子们学智慧之前,你看看小乘十二年,然后是大乘方等八年,合起来二十年;前面有二十年的基础,这才学智慧,学智慧用二十二年。从这个学程里面去观察,我们也能够体会到世尊一代时教主要的课程是什么。早年我们讲经用比喻,《阿含》好比是小学,方等是中学,般若是大学,《法华》是研究所;《法华》是一乘法,从权教回归到实教。《华严》是如来亲证的境界和盘托出。给你介绍佛法,整个展现在你面前,然后教你循序渐进。《法华》会权归实,实是什么?归《华严》;《法华》的境界跟《华严》完全相等。我们不能不懂得修学的次第,不懂修学次第,你就难了!你一生不可能有成就。
往年我有一个同参慧忍法师,这个人聪明,学习又非常认真,真是难得,我很尊敬他、很佩服他。他是从小出家,以后在战乱时期、抗战时期出壮丁,他被人拉去当兵了。四九年到台湾,他是跟军队,他还是军人身分。但是他有善根,常常想念著佛法,年岁很轻,什么办法能够退下来再出家?他装病,装病医生能检查得出来,他就想装心脏病,常常说他心脏不好。两三年他真的得了心脏病,佛法讲「一切法从心想生」,真的得心脏病,那他就不能服役了,这样他退下来。退下来的时候,又回到佛门,再出家。用功,我看他人很好,介绍他到台中。那个时候我也出家了,他大我五岁。我那个时候在台中「南普陀佛学院」教书,我把他找到台中,住在「南普陀」宿舍里面。白天,跟著学生听课,晚上听李老师讲经,那个时候李老师讲《楞严》,我学《楞严》。他也要学,我是劝他,我说:「你初学没有经教的底子,最好从小部经下手,我还能帮得上你忙。」他不服气,「你学《楞严》,教我学小部经?」意思好像我瞧不起他一样。他表现出这个意思,我就不好讲话了。真用功,每天晚上看圆瑛法师的注解,孙仲霞的《直解》,交光大师的《正脉》,好几种参考书在一起互相参考、研究,每天晚上都搞到三、四点钟。他那个学习的精神,我们不能不佩服。这样十个月下来,他得病了。什么病?眼睛搞坏了。展开经卷,看到是一片漆黑,没有办法再修了。这样子他就离开台中,回到台北去做经忏佛事法会。做了两三年,有了一点积蓄,在木栅买一个幼稚园建个小道场叫「法藏莲社」。这个时候又回到台中来找我,「找我干什么?」「我现在有地方,你到我那里去讲经。」这个事情不错,好事情!我到台北去讲经的因缘,是他请我去的。这个时候他后悔了,非常非常后悔,他说:「当时我没有听你的话,要听你的话,我学讲经也能学成。」经验之谈!
我一生都是以真诚心帮助别人,你不相信,你起误会,那就没有法子,这个缘当面错过。我认识韩馆长,就是在他那个莲社,韩馆长的家住在他对面。那个时候我每天讲经,韩馆长带她的一个朋友,还带她的小孩,几乎天天都来听,这么认识的。以后他到香港去了,他唱念好,从小学的,法器非常熟,所以学东西要循序渐进。我们不是上根人,不是上上根人,一定要按照老师、善知识的指导,我学教是这么学出来的。早年章嘉大师指导我,三年以后章嘉大师圆寂了,我跟李老师十年,从基础学起。虽然有一点聪明智慧,有很好的条件,我的记忆力好、理解力好,李老师还是教我从头学起。第一部经学《阿难问事佛吉凶经》,我全心全力都放在这上面;第二部学的是《佛说阿弥陀经》,第三部学的是《普贤菩萨行愿品》,第四部是我出家之后再回到台中,学《金刚经》;第五部,这是大经,学《大佛顶首楞严经》,我在台中十年,学这五部经,佛法的根基就从这个地方扎下去了。《华严》我没有学过,我听李老师讲一卷,第一卷,我就明白了。回到台北,我也讲《华严》。老师一个星期讲一次,一个小时;我在台北一个星期讲三次,一次是一个半小时,共四个半小时。所以,三年我就赶上他的进度,我讲的比他讲的还要详细。《法华经》我没有完全讲过,讲过「法华大意」,好像是六十多个小时,那个时候有录音带。《地藏经》没有学过,讲过很多遍。这么多年来,大小乘经论总共讲了几十种,这些都可以给诸位同学们做参考。
初学一定要「一门深入,长时薰修」,我在台中学经教的时候,参加经学班,我是经学班的班长,也是老师的助教,循序渐进,决定不能够躐等。对老师的教诲百分之百的服从,依教奉行,这个建立师生的关系。你做他的学生,不听他的教诲,阳奉阴违,那是什么学生?老师有智慧,经验丰富,我们学生想瞒他,那是自欺欺人。他从你的眼神,看到你的心里,你怎么能瞒他?你有没有成就,他清清楚楚、明明白白。我出家之后,回到台中,老师把夏莲居老居士《无量寿经》会集本交给我,你们想想,他学生很多,他为什么不交给别人?他一生当中,净宗里头最重要的就是这部经,这部经确确实实能普度世尊末法最后九千年的众生,这是师承。老师交给我,我要承担这个使命。如何承传?依教奉行,为人演说。我做到了,我没有辜负老师。老师对我的选择,我们承当,这是智慧。所以一定要认清佛法是什么、佛教是什么,我们应该用什么样心态来学习。
下面有九句,都是说法的内容。总的来讲,不外乎前面大问里面的十海。我们看经文:
【普照十方诸安立海悉无余故。】
在这个地方,显示佛法真实智慧。所以方东美先生把佛法看作哲学,特别是《华严经》,他的眼目当中,《华严经》是佛学概论,佛学是这个世间最高的哲学,当年他介绍是这样介绍给我的。古今中外东西方这些哲学,以佛经哲学达到登峰造极;而佛经哲学又以《华严经》为它的概论,他把《华严经》看作是佛学概论,是最高的哲学。晚年在辅仁大学博士班开课,就是开华严哲学,他完全是讲解。他开课的那个时候,我在台北讲《华严经》,印的有经本;我们印经本的时候,把《六十》、《八十》、《四十》统统印出来了。那个时候只有经文,叫白文,不是注解的本子,这一套很齐全的。方先生需要开这个课,我们听到非常欢喜,我问老师:「需不需要这经本做参考?」他说:「那太好了!你有多少?」我说:「我们刚刚印,印了一千套。」老师要五十套,每个学生送一套。大概以后又要了二、三十套,他做礼物送人。我对於佛法的认识,是从方老师那里得来的,他给我这样详细介绍,从哲学几个单元连续下来,最后的单元讲到佛经哲学,我们才了解佛经是智慧的教育,哲学是讲智慧。东西哲学许多地方疑问,到今天不能解决,佛法里得到解决。『普照十方诸安立海悉无余故』,智照!「照」是这一句的关键、一个字眼,为什么用这个字?我们下一堂接著再说。
【普照十方诸安立海悉无余故。】
著重在普照。『诸安立海』是讲诸世界,十方无量无边诸佛刹土,性相、理事、因果都在眼前,没有一丝毫隐藏,我们为什么见不到?我们没有「照」,我们缺的就是这个东西。这是佛经里面的专门术语,也是一般的原则、普通的原则。无论你修学哪一个法门,佛门术语常讲「参学」,学叫参学,禅叫参禅,不叫研究,不叫研学,不叫研禅,叫参禅。「参」跟「研究」有什么差别?参用智,研用识,不一样!识是什么?分别,研究里头它有分别执著,换句话说,他用妄想分别执著,研没有离开;参,要离开,离妄想分别执著叫做参。参的初步功夫叫观照,观是慧,不夹杂妄想分别执著;夹杂妄想分别执著,慧就没有了。观照,这个地方用个「普照」,好!普是平等,说明决定没有分别执著。分别、妄想尚且没有,哪来的执著?你从这一个字里头去看它的含义。离妄想分别执著,观照。功夫成就,就得定,得定叫照住,照住是得定;开始是观照。再提升一个阶层,叫照见,这个境界你统统明白了。
每一位同修,《般若心经》都念得很熟!《般若心经》一开端,观世音菩萨给我们做了榜样,观自在就是观世音菩萨,「行深般若波罗蜜多」,是我们头一句「开显一切如来智慧海」,行般若波罗蜜多。接著,「照见五蕴皆空」,那就是「普照十方诸安立海悉无余故」,照见!虚空法界刹土众生在智照之下,清清楚楚、明明白白。诸位要想一想,就以观音菩萨做例子,去学观世音菩萨这个修学的方法,你要著重「行深般若波罗蜜多」。般若波罗蜜多是什么?菩萨修学纲领里面最重要的一条,这是智慧,智慧要落实在事相当中;如果跟事相分了家,这个智慧就落空。智慧在哪里照?照的那个对象是五蕴,五蕴就是刹土众生,所有刹土众生都离不开五蕴。
这里面最重要的,智慧对的这个目标是有情众生。佛在事上为我们建立的,布施、持戒、忍辱、精进、禅定;般若波罗蜜在哪里?就在这五个当中。这五条事上的修行,里面要有般若,就叫波罗蜜;如果这里头没有般若,布施、持戒、忍辱、精进、禅定,跟诸位说,全是修的福报。佛法里面讲五种福,果报在哪里?果报在天上、人间,出不了三界。假如这五种行门里面,要有了般若波罗蜜多,这五种是功德,每一种都能帮助你了生死、出三界。由此可知,「普照」落实在哪里?就落实在前五度。现在在全世界,公认佛教的教旗,这个大家看得很多、看得很熟悉,这个教旗你去看看,它怎么设计的?总共是六条,六条就代表六波罗蜜,用五种颜色来表法。每一种颜色代表一条,前面是单色的,单色代表事,就是布施、持戒、忍辱、精进、禅定;后面一条,是五种颜色统统有,那一条代表般若波罗蜜。说到这个地方,人家问这佛教旗子是什么意思?你要能说得出来。由此可知,全世界不管是哪个宗派,大乘小乘、宗门教下、显教密教,都承认修学里头六波罗蜜重要。所以正规的教旗,这六条的宽度应当是一样大,我们现在有看到后面这一条特别宽一点,那个不如法,佛法讲平等法,六条是宽度完全相等,你才做得如法。许许多多人不懂得教旗的含义,他要知道含义,他做起来就会做得很如法。虚空法界刹土众生要智照,你才能了解。靠研究不行,靠思维不行,靠言说也不行,要亲证,那是真实智慧。
【令一切众生净治杂染得清净故。】
这下面是医病。这一句里面清凉大师给我们说得不错,这是「众生海」跟「业海」。众生的病难治,病从哪里来?病从心想生,「一切法从心想生」,病不例外。为什么难治?因为你的思想在根源上产生偏差、产生错误,病难治,遇到再高明的大夫,你没有信心。根本的迷惑是什么?前面一句,你对於虚空法界、刹土众生的真相不明了,这是一切众生不能够与性德相应。与性德相应,才是真正健康的;与性德不相应,不健康。你为什么不健康?九法界众生都有病,只有轻重不同而已。所以,现代的医生、高明的医生都知道,心理治疗胜於药物,所以心理健康肯定有助於生理健康;心理健康的人,生理上有病很容易治疗,他恢复得很快。心理不健康的人,那个病就难治。为什么难治?他没有信心,自己对自己没有信心,对医生没有信心,对药物没有信心,麻烦大了!
早年我在美国,有一位中国的医生,在美国开业,也小有名气。我有一次感冒,到他的诊所,聊天跟他谈起来,我说:「医生给病人治病,病人好了,不是医生治好的。」他愣住了,「那怎么回事?」「病人的信心把它治好的」,他想了一想,「有道理!」病人对於大夫有信心,大夫对於病人有信心,信心治好这个病。药物是缘,助缘,真正的原因是信心。他听了我的话之后,他想一想,他说:「对的!」他肯定了。那是西医,中医就更不必说了,中医懂得这个道理。这就是大小乘经论里常常讲的,「一切法从心想生」。你看看佛教众生,这些地方我们都要学。现在我们要帮助社会大众,在理论上那要看众生的根性。上根人可以跟他谈宇宙的来源、生命的来源、神圣的来源;中下根的人不能谈,他不懂,不谈没事,愈谈愈迷惑,他很难领悟。中下根性的人从哪里谈起?从这一句谈起,『令一切众生净治杂染得清净故』,从这里下手,这是一切众生统统可以接受的,而且非常欢喜接受。
现在众生身心杂染非常严重,你看看现在这个世间有许多心理医生,这在过去没有的。很多人疑虑,要找心理医生来治疗,他疑虑重重,向心理医生去讨教。可见得今天社会问题很多、很复杂、很严重,我们要怎样去帮助他?这里面最好的方法,佛讲经说法三个原则,示转、劝转、证转。示,指示给他看、显示给他看,那还得相当聪明,他一看就觉悟了。根性差一等的还不行,差一等的要劝导。有些人劝导,他自己没信心,要作证,提出许许多多的证据,他相信了。这种说法,很明显的例子《了凡四训》,你们读《了凡四训》,好好的学这一套本事。云谷禅师教袁了凡先生,三转法轮,这里头好几段。他引用的中峰禅师教训那几个读书人,中峰禅师也是三转法轮,很可惜示相他都不懂。云谷禅师跟了凡先生在禅堂里面坐了三天三夜,那是示相,了凡先生没有觉察。如果要是高明的人,看到形相,他就觉悟了,这是真正聪明人,我们一般讲上根人。中根就没有法子,到下根人要提出证据。
现在这个世间,上根人没有了。所以,我们对於一切大众要诚心诚意的劝导。劝导里面要列举许许多多的证据,这就是印光法师为我们提示的「因果教育」。因果报应的例子,愈近愈好。当地所发生的事情,这个印象很深刻,很能动人心,当地报纸、当地杂志、当地新闻所报导的。当地里面找不到,我们才找古人的,找其他地方的。在台湾发生的、在香港发生的,在中国、美国、日本各个地方发生的,现在资讯发达,尤其是网路里面有这些新闻,有心人多多搜集,来做因缘果报的证据。我上一次在台湾讲经,黄警官是个有心人,台湾多年来报章杂志里所报导的这些因果报应的事,他统统把它剪下来,告诉我有好几百件。我听了很欢喜,我说:「你能不能把这个资料给我一些?」他在里面挑选,选了大概有七、八十个,印成一个小册子送给我。大概都是最近三十年以内的,在台湾是相当大的新闻,提起来大家都知道的。近代的,很有说服力。经里头这一条就是教我们,在我们现前这个阶段,我们要特别重视这个加持。我们把这些故事、道理劝化人,这就是口加持。佛在这个地方提示,是佛加持我们,我们明白了,知道怎么做。特别是民国初年,印光大师给我们的示现,我们知道在这个时代要用什么方法来帮助众生。帮助众生首先自己要做出形象,换句话说,自己要真学、真修,要把你修学的成绩端出来给人看。
我学佛的时候,没有福报,真正是世间一般人讲的「贫穷下贱」,我实在是这种身分,一点福报都没有!但是,有一点好学的心,有一点孝亲尊师的基础,一生没有忘记求学,这一个缘很殊胜。在台湾非常幸运,遇到三位好老师,转灾难为福报。这一次韩馆长一些照片展览出来了,里头我没有想到还有我的几张,我出家剃度的那一张照片你们看到了,你们看到我剃度那个时候是什么样的形象。在香港叶居士看到这张照片,他欢喜!这就是转变因果的证明。相貌转了,体质转了,形象、气质不一样了。这是修来的,这一生当中修得的,这就是自己拿身体来做证明。我没有福报,能够变成有福报,修来的!我修得,你也能修得。我没有寿命,现在能有这么长的寿命,也是修来的。世间人所希求的,财富、聪明智慧、健康长寿,我这三种统统没有,都是在这一生当中修成的。我能够修得,你为什么修不得?这就是形象摆在你面前,这就是作证转,这是劝化大众最有力的说明。
抗战期间,我们家庭在最困难的时候,真的就像俞净意相彷佛,过过很苦难的日子。这一天家里没有米,没有饭吃,苦人的生活几个人知道?我从那里头过来的。今天虽然接受各个地方四众同修的供养,我一分钱不敢乱用,始终想到早年过的那个苦难日子。今天世界上没有饭吃的、没有衣穿的,像我从前一样艰苦,这个世间还有不少这样的人。我要有福,我要有能力,我会全心全力照顾他们。新加坡许哲居士,我很尊敬她,她一生发愿照顾世间最贫穷的人、最苦的人、有病的老人,她以行践愿,她一生真的做到了。全心全力的付出,一无所求,她修的是财布施、法布施、无畏布施,她得的果报是健康长寿、聪明智慧,财用不缺乏。今年一百零四岁了,干得还非常起劲。她还想办老人院,希望办跟世间一般老人院不一样的。我就问她:「什么不一样?」希望老人住在他这个老人院,就像住在家里一样,有孝顺的儿孙伺候他,这个不容易!孝顺的儿孙到哪里找?她自己就是!如果我们此地将来有这个缘分,建立一个弥陀村或者是多元文化村,有这么一个机会,供养退休的老人,我会去找许哲,问她愿不愿意到这边来做?愿意到这边来做,我们这个老人院就请她做院长,成就她的愿望。这些人都摆在我们面前,为我们证明「种善因,得善果」。反面的例子很多很多,造作恶业一定感得不善的果报。今天这个社会,因果教育应该摆在第一。
【普摄一切诸大国土无所著故。】
这是佛法,向一切众生介绍虚空法界、刹土众生的状况,我们佛法里面讲实相,宇宙之间这些星系、这些星球,以及星球里面生活的一切众生,他们一切事实真相。经文末后这一句,好!『无所著故』,你要明了、你要知道,你不能够贪著其事。贪著其事,你就错了!换句话说,你的境界就不能提升,就不能成就真实圆满的智慧。明了是智慧,贪著是烦恼。智慧里头掺杂烦恼,这个智慧就不是真实智慧。我们今天就堕落在这里头,智慧里头夹杂烦恼习气。
所以,《华严》是希有难逢的大经,你看看中国历史上,有几个学佛的人,无论是在家出家,一生当中遇到《华严经》的?实在不多。遇到讲《华严经》的,大家在一起共同学习的,那真是希有难逢,真正是「百千万劫难遭遇」!我们有缘遇到了,遇到又怎么样?遇到跟没遇到好像没有两样,这是事实。这个原因又是什么?根本的原因是我们缺乏学习的根基,也就是说我们确实没有三福、六和的根基。这是基础的基础,从这个基础再建立,就是三学六度的基础。我们没有在戒定慧三学、在六波罗蜜上真正下功夫、打基础,所以遇到这个法门等於没有遇到。要是说一句好听的话,阿赖耶里面种一点善根,在我们实际生活里面能不能起作用?起不了作用。有根底的人,他学习、读诵能有悟处,这个悟处能够帮助他契入境界。小的利益,能帮助他改善气质,在生活上得到真实的受用。
《华严经》里面讲诸佛世界讲得多,我们在后面还要说。底下一品「世界成就品」,再下面「华藏世界品」,这两品经讲得很详细,专讲这个问题。但是佛在此地,这一句忠告,佛这一句开示、教诲重要,要「无所著故」。凡夫之人,总离不开贪著。要无所著,你才能遍游法界,那个得大自在!著就坏了,著就有住,住在那个地方,你得的一点点,虚空法界失掉了!那是烦恼,那不是智慧。智慧开了,晓得虚空法界、刹土众生「无所有,毕竟空,不可得」,你才得大自在。可以受用,不可以执著,这是佛菩萨;凡夫搞颠倒了,他要据为己有,不知道享受,你说可怜不可怜?
最明显的像财富,他发了财,把财富据为己有,屯积起来,不知道拿这个财富去修福,他不知道!甚至於省吃俭用,我们看到许许多多大富人家,生活真的很节俭,那些钱财,现在实在讲钱财都在银行里,每天看银行帐单、看阿拉伯数目字,去享受这个东西;死了之后,一文都带不去。看守几十年,到最后都是别人的,愚痴,愚痴到了极处!没有智慧。真有智慧的人,财一来了,晓得这个东西从面前经过,「无所有,毕竟空,不可得」。但是从我面前过,我有权来支配它,要拿它来做好事。什么叫好事?利益一切众生。利益众生里面最大的好事是帮助众生觉悟,你就记住这个原则。帮助众生觉悟的,这是第一桩好事,这是佛事。佛是觉,佛事就是觉悟之事,世出世间第一等好事,你要是懂得这个道理,了解事实真相,你就会修福了,你就会行好事了。
觉道就是佛道,觉道里头头一桩大事情,要培养觉悟的人,要帮助觉悟的人。有了觉悟的人,再培养觉悟的人。你看看当年在我们这个世间,释迦牟尼佛出现,一个觉悟的人。世间人迷惑颠倒,不知道做好事,如果不请佛住世,佛就入般涅盘。这个机会被净居天人拿去了,净居天人看到释迦牟尼佛示现成佛,赶紧从四禅天下来,他是四禅五不还天,下来变化成人身,启请佛法,请佛住世,请佛转法轮,这个功德他们做去了。所以做功德要有智慧,没有智慧,功德轮不到你,有福报也不行!净居天人来启请,佛就住世了。住世怎么样?马上就办学,办培训班。他的培训班就是鹿野苑五比丘,教五个学生。一生没有离开教学,一生都在办教育、都在培训人才。
常随弟子我们在经上看到的,一千二百五十五人,这常随众。当中有一些上根利智跟佛学习,学习成了之后,教化一方,那是菩萨们。虽然这些菩萨、大比丘们到各个地方讲经说法,在那里教化众生,每年夏安居都要回来,接受再教育,你说这个教学的制度多么好!佛灭度之后,这个制度还是留下来,没有废弃掉。哪些人来主持?大弟子。所以,夏安居是再教育。平常你教别人,这三个月自己来学习,要把自己的道德学问向上提升,永远不断的精进。现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,从事科技的人,年年都要受训、再教育,不再教育他就落伍了。再教育是释迦牟尼佛在世提倡的,夏安居是再教育。佛门教学许许多多非常宝贵的制度、方法,应当发扬光大。今天讲到此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