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方广佛华严经 (第五八七卷) 2002/1/18 澳洲净宗学院 档名:12-017-0587
诸位同学,请看「如来现相品」,现瑞表法,光示法主第五句:
【遍照十方一切佛刹。】
这一句前面跟诸位说过了。第五以下是讲光的作用,清凉大师注解「遍照下,展」,实际上就是讲光明的德用。这里面有五句,第一句是『遍照十方一切佛刹』。
【其中国土,及以众生,悉令显现。】
这个意思非常的明显,十方国土里面的众生都在光中显现出来了。由此可知,这个光的大用,用现代的话来说,破除时空的障碍,科学家所讲的时空维次。现代科学家确实很聪明,我们不能说他不聪明,他怎么会知道有四度空间、五度空间、六度空间,一直到无数度的空间?理论上讲空间维次是无数度的,现在确确实实证明的,证实有十一种不同维次空间的存在,但是科学家不知道用什么方式来突破。我们在此地看到光,光突破了。这个光不是普通的光,我们今天太阳的光没办法突破,大概现在科学家所发现各种不同波度的光波都不能够突破。这个光何以能突破?诸位想想,这个光是自性本具的光明,是性德的流露,性里面没有障碍。今天科学家所能够探测到的种种不同的光波,它的来源是情识里头生的,换句话说,是识心里面变现的光波。而实际上的光还是自性的德相,但是通过意识把它扭曲了,扭曲成许许多多不同长短的波段,这有了障碍。
我们今天看到阳光普照,这很明亮,但是我们在阳光之下见不到天人,天道我们见不到,也见不到鬼道,九法界我们只能看到人法界、看到畜生法界。但是人法界里面没有办法看完全,看局部,畜生法界也能看到局部,看不到完全,我们的眼有障碍,我们眼前的光声也统统有障碍,六根六尘全都有障碍。这些都摆在我们面前,有几个人觉察到?几个人明白?真正明了事实真相的,是诸佛如来、法身菩萨,他们才真正了解事实真相,好比一个人完全恢复健康了。我们今天是在局部麻木之中,真的叫麻木不仁,我们要靠佛、靠菩萨帮助我们恢复自性本具的智光,这些光统统是自性本具般若里面流露出来的,所以它没有障碍。『其中国土』,「国土」是尽虚空遍法界诸佛刹土,以及一一一佛土里面无量无边的众生,统统都显现了,刹那际。
【又普震动诸世界网。】
「世界」把它说成为「网」,实在说世尊为我们制定的这个服装,现在世俗里面称为福田衣,佛法里面称为袈裟,这袈裟上一格一格的,这就像个网。代表什么意思?代表重叠的世界。这个世界是重叠的很难懂,我们举眼前的例子,诸位每天在家里看电视,电视这个节目有许许多多不同的频道,你按哪一个频道,这个画面立刻就现前了。你们想想,如果你的电视机有几十种频道,在外国有多到两百多个频道的,你想想这两百多个频道的画面,是不是在电视萤幕上重叠?确实如此。你从这个现象你去推想宇宙是重叠的,怎么重叠?不同维次空间是重叠的。极乐世界在哪里?就在此地,换个频道就是的。我们看看古人在临往生的时候跟家里人讲,极乐世界就在堂屋,这是什么意思?说明宇宙是重叠的,华藏世界也在此地,十法界是重叠的。净土宗祖师大德常讲,「生则决定生,去则实不去」,实在没有去,那你怎么生的?原来是换个频道!
这个地方佛光好,把你这个萤光幕上所有的频道统统显示出来!我们今天没有这能力,一个频道显,其他的频道就隐,就不能现前;菩萨有能力同时将所有频道全部都现出来,这是神通。给诸位说,这种能力是我们的本能,你稍稍契入佛法,你听到了一点都不奇怪。为什么?正常的。我们今天才叫不正常,只能显示一个频道、一个画面,不能在这一个画面看出重重无尽的画面。『诸世界网』,这个网用得很有意思。『普震动』,前面讲的六种震动、十八动相,这是什么意思?震动一切众生的心。那要问,这种现象是永恒的没有消灭,华严法会就在此时此处,菩萨、如来放光我们没有感到震动?对的。你为什么没有感觉到震动?你麻木不仁,你已失去知觉。确实有震动,你失去知觉,你没有感触到。如果你是知觉灵敏,你六根接触外面六尘境界,哪有不受震动的道理?这个震动是令你觉悟,是给你警惕,你知道勇猛精进,你知道远离懈怠懒散。可是人在愚痴、麻木的状况之下,他没有这个知觉,没有这个感觉。
【一一尘中现无数佛。】
「尘现如来」,这些话我们读了、看了,千万不要以为这是神话,你把《华严经》看作是释迦牟尼佛的神话小说、文学作品,那你所得到的利益只是欣赏文学作品,你不能入其境界。我们晓得「如来是真语者,实语者,如语者」,什么叫如语?他所说的完全是事实真相,一丝毫虚假都没有,不可思议的境界。确确实实一微尘能现无量无边世界,一一世界都有佛在那里教化,它怎么不现无量佛?我们今天是见不到佛,迷了见不到佛。你看看禅宗,禅宗大彻大悟之后,善知识常常要测验考考他,是真的悟还是假的悟?问他:「在哪里?佛在哪里?如来在哪里?真心本性在哪里?」我们看到这个学生随便拈一法,做一个表示,这个善知识点点头肯定。随拈一法,哪一法不是?法法皆是。拈一片树叶、拈一个树枝、拈一粒尘土,全是华严境界!悟了确实是。迷的人不行,所以禅宗传到后世弊病丛生,后人也学前人一样,你问我,我随便举个东西就是,装作那个样子,不是自己境界,那完全叫冒充,不是真的是假的。
从哪里看得出来?从他起心动念、行止威仪,从这里能看得出来,觉悟的人跟不觉悟的人完全不同。没有觉悟的人心量很小,觉悟的人那个心量跟虚空法界一样,这是最明显的你看到这个人有没有觉悟,这是学不来的。起心动念一个念头,他想什么?想尽虚空、遍法界一切众生,他心里想念的是这个。不像我们凡夫,凡夫心里牵肠挂肚,拉拉杂杂的东西不知道有多少,那是垃圾、染污;觉悟的人这些东西全都没有了,心里本来无一物。所以大彻大悟之后,证得法身,「破一品无明,证一分法身」,那一分法身,九法界的众生不能为比,怎么比也比不上。一个还在情识里头,前面我们讲如来藏,情识缠绕著如来藏,如来藏不起作用;觉悟之后破了一品无明,如来藏透出来了,叫「出缠如来藏」,就是我们前面讲的「出世间上上藏」,超越了。讲如来藏、讲自性清净心,我们凡夫都有,但是被烦恼盖覆,见思、尘沙、无明这三大类的烦恼盖覆住,像浓云密布,阴天下雨,太阳被云层遮住,日光不能够遍照大地。日光就好比如来藏、好比自性清净心,我们一切众生统统都有。佛就是出缠的如来藏,我们通常讲这个人修行证果、成佛了,就是这么一桩事情。
『一一尘中』,在正报讲一一毛孔、一一毛端,『现无数佛』。如果你要是真正体会得这一个事实真相,你才懂得普贤菩萨教给我们「礼敬诸佛」是什么意思,那是什么境界;你才晓得佛门许许多多忏仪里面,我们常常见到的「一切恭敬,一心恭敬」,乃至於儒家《礼记》第一句话,「曲礼曰,毋不敬」,你才会真正懂得圣人讲这句话的意义与境界。不了解这个事实真相,圣人这些话你听了、读了,始终入不了他们的境界。一切恭敬,《华严经》上讲,「情与无情,同圆种智」。
【随诸众生性欲不同,普雨三世一切诸佛妙法轮云,显示如来波罗蜜海。】
第五句是说随机说法。随机说法里面给我们讲了三条,一个是法轮云,一个是出离云,一个是大愿云。这一句是讲法轮云,清凉大师说「示其所行」。『随诸众生性欲不同』,「性」是根性,佛门里面常常把一切众生的根性分做五大类,五种根性:人天根性,声闻根性,缘觉根性,菩萨根性,如来根性。我们是属於哪一种根性?属於大乘还是小乘?现在很难讲,现在是人天根性都不可多得。为什么?如果他是人天根性,五乘佛法里面人乘、天乘,人乘最低了,人乘要具足五戒十善;如果没有五戒十善,那不是人乘,不是人乘你属於什么?没得乘!如果你还有贪瞋痴,贪心偏重的你是饿鬼,瞋恚偏重的你是地狱,愚痴偏重的你是畜生,没有乘!我们今天学佛最低限度要具足人的身分,具足人的身分、人的标准是伦常八德,我们通常讲人格,取得人道的资格。净业三福第一条,「孝养父母,奉事师长,慈心不杀,修十善业」,这是人乘。天乘比人乘高,佛在经上给我们说的,「上品十善,四无量心」,四无量心是慈悲喜舍,这个人来生生天。他修的是上品十善、慈悲喜舍。什么叫上品十善?你的十善业与慈悲喜舍相应,那就是上品十善,这个我们要懂。再往上去是声闻,要断见思烦恼,菩萨要断尘沙烦恼,再往上去那是佛乘,法身大士。
佛法的教学,给诸位说,世尊在《法华经》上讲的,「唯有一乘法,无二亦无三,除佛方便说。」佛教化众生都希望一切众生各个作佛、快快成佛,那是佛的愿望;给你讲三乘、给你讲五乘,方便说,是把你的境界逐步往上提升。一下提升提不起来,好像办学校教育培育人才,从哪里办起?从幼稚园办起,小学、中学、大学,随著你的根性。还有一个「欲」,欲是你的爱好。诸佛菩萨教化众生通情达理,他不违背你的爱好。实在讲,众生辜负佛菩萨,佛菩萨不辜负众生。众生喜欢钱财,哪个不爱财?佛教给你获得财富之道,你不听;众生喜欢聪明、喜欢智慧、喜欢健康长寿,佛都教你怎样能够满你的欲望。这是一切经论上讲的三种布施,你布施财,你的财源滚滚而来。为什么?财布施是因,得财富是果报。你看看今天这个世间有许多发大财的人,前生修财布施,他要没有这个因,他这一生怎么能得财富?所以世间人不懂,「他会经营、他很聪明」?都不是,再聪明命里头没有,还是没有。
方东美先生非常聪明,真有智慧,没有财富,一生做个教员,靠一点微薄的薪水钟点费过日子。那个时候台湾《卍字续藏》出版,我把这个讯息告诉他,他非常欢喜,想买这套书都没有钱。他的因地我们学佛的人知道,过去生中修法布施,没有修财布施,所以修法布施得聪明智慧,没有财布施这一生物质生活困难。什么样的因,他有什么样的果报,凡夫之人,很少能够脱离命中的定数,很难!这桩事情《了凡四训》讲得很清楚、很明白,那里面所说的句句都是真话,我们要想知道自己的命运,要想改造自己的命运,《了凡四训》是一部非常好的参考书。这是佛说法教化众生,先得观机,你是什么样的根机,你有什么样的爱好,这个爱好与前世有关系,佛能观机。你过去生中生生世世你的生活状况,你阿赖耶里面含藏的习气,佛能够随顺你,恒顺众生,教学就收到良好的效果。『普雨三世一切诸佛妙法轮云,显示如来波罗蜜海』,「妙法轮云」就是「波罗蜜海」,我们前面念过十波罗蜜。尘中现佛,佛再示现圆满的波罗蜜,这叫法轮云。
【又雨无量诸出离云。】
『雨』是比喻,从上降下来,这当动词讲。诸佛垂教,教化众生,佛在上众生在下教导你,用这个字来形容、来比喻。『无量出离云』,「出离云」是什么?底下说得很清楚:
【令诸众生永度生死。】
帮助众生永远离开生死。世间有许许多多的宗教都说有永生,永生在哪里?在天堂,人生到天堂就得永生。这句话并没有说错,但是许许多多人误会了,得问是哪一个天堂?天堂等级很多,佛法里面讲欲界天堂、色界天堂、无色界天堂,这统统不究竟,没有能够得永生。无色界最高的非想非非想处天,寿命八万大劫,八万大劫是多长的时间?佛在经上说,一个大劫是这个世界成住坏空一次,成住坏空这四个叫四中劫,四个中劫是一个大劫,世界成住坏空八万四千次,没有法子计算。但是时间再长总有到头的一天,八万四千大劫到了怎么办?到了还是要轮回,还是要堕落,这个事情麻烦了,没有脱离三界六道。所以真正想脱离三界六道,还要用功夫,再往上升一级就出了三界,出了三界在佛法里称他作阿罗汉、辟支佛。
他们那个天堂行,三界六道的生死没有了,出离了,「出离云」。这是不是真的出离?不是。为什么?他没有出离十法界。六道生死没有了,十法界还有生死,什么生死?变易生死。六道里头有分段生死、变易生死这两种生死,到四圣法界,分段生死没有了,变易生死还有。可见得这些东西要不讲清楚,含糊笼统说天堂就永生,很容易误事,我们不能不搞清楚。要到什么时候才圆满?到一真法界如来究竟圆满的果地那才圆满。为什么?到等觉菩萨,还有一品生相无明没断,换句话说,他还剩下最后一次的变易生死。这些名词我在此地不加以解释,前后经文都会说到。
【复雨诸佛大愿之云,显示十方诸世界中普贤菩萨道场众会。】
诸位要知道,『普贤菩萨道场众会』就是西方极乐世界,怎么知道?西方极乐世界「咸共遵修普贤大士之德」,所以西方世界是普贤菩萨的法界。清凉大师在此地说这是「示说法主」,意思就是讲「将说普法,令知法主大愿,普周刹尘内故」,他注得好。说法主是谁?名字我们看到:普贤菩萨,《大方广佛华严经》说法主是普贤菩萨。为什么不是如来?我过去曾经问过李老师,佛为什么不说法,菩萨来说法?李老师告诉我,佛表性体,真如本性的理体,理体没有话说,「本来无一物」,说什么?理体没得说的。所以说法一定要菩萨,菩萨代表性体起用,起作用那就当然有说、有现相;理体只有现相,没有说法。从体起用,这又说了。
所以佛门里面供养佛像,一定是一佛二菩萨,佛像是代表真如自性、代表理体,菩萨代表从体起用。从体起用,这个作用无量无边。无量无边的德用,可以分为两大类,一类是解,一类是行,所以不需要三个菩萨,两个菩萨就够了。毗卢遮那佛,这两位菩萨,一位是普贤,一位是文殊。文殊代表解门,普贤代表行门,把普贤摆在第一,把文殊摆在第二,你就晓得这个经典里面所说的是重视行门,解来辅助行。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代表本体、代表自性,观音、势至代表从体起用,就是阿弥陀佛的大用。观音代表行,大势至代表解,解行两门就全部都包括了。诸位将来给人家介绍大殿里面供养的佛像,你就懂得这个意思,佛只现相不说法,说法是菩萨说。
『大愿之云』,大愿不就很明显吗?普贤菩萨十大愿王,最后导归极乐,『显示十方诸世界中』,给诸位说,普贤菩萨第一。这意思是什么?诸位一定要记住,行第一,你学佛你能解不能行,什么成就都没有。怎么行法?我解一句我就行一句,我能解两句我就行两句,这样就对了。
诸位同学,前面我们讲到随机说法,经文列举三法,这都是下面我们会看到的。第一个是讲「法轮云」,清凉大师在《疏钞》里面说的是「示其所行」。第二句讲「出离云」,「示其所度」。第三句讲「大愿云」,「示说法主」。虽然这是法身菩萨的事业,我们在初学也能够得受用。第一个我们要效法菩萨,要向菩萨学习。菩萨心里面想的是什么?口里头说的是什么?身体做的是什么?我们学佛无非就学这三桩事。菩萨的心真正觉悟,换句话说,对於宇宙人生的真相他真的明了,这个明了就叫做智慧。佛家回向偈里面常常念,「愿得智慧真明了」,明了的事理、性相、因果无量无边,如果从事相上把它归纳不外乎三大类,一个是真正明了人与人的关系,第二个是真正明了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,第三个真正明了人与天地鬼神的关系。这三种关系搞清楚、搞明白,真正能做到平等对待,或者我们说平等的尊重、平等的尊敬,和睦相处,整个宇宙是融洽的,这就是《华严经》上讲的「理事无碍,事事无碍」,无障碍的法界。
由此可知,所有一切的障碍都是不了解事实状况,不了解它的真相,随著我们自己的妄想分别执著,产生无量无边的障碍,这个道理我们不能不懂。我们如何真正达到全方位的了解?一定要效法佛菩萨。佛菩萨的心一念不生,一念不生这叫大定,了了分明一念不生。不像我们凡夫,念头一个接一个,前念灭,后念生,这个念头灭不掉。佛告诉我们,这个念头是妄念,不是真的,既然是妄,当然可以断掉,你今天断不掉是你没功夫;你要有功夫,你当然可以断掉,为什么?它是虚妄的,它不是真的。如何把这个妄念断掉?方法太多了,所谓八万四千法门,法是方法,门是门道。我们今天在八万四千法门里面采取哪个法门?我们采取「持名念佛」,这个法门方便。方便在哪里?我们用一个念对治所有妄念,这一念是六字洪名。所以念佛你得会念,你念佛干什么?把妄念给念掉。有人说,我不念佛,念一二三四五行不行?行,那也是个法门,你喜欢用哪个法门就用哪个法门,总而言之是把你的妄念念掉,你就成功了。
那要问,你为什么选阿弥陀佛?我们要问,你为什么要选一二三四五?这不是抬杠吗?它有什么意思?所以经上讲要随顺众生的根欲,你喜欢什么法门你用什么法门,门门都通大道,门门都明心见性。只要你一门深入,你把你的妄想杂念给打掉,你就成了。所以不必强迫别人跟我一样,你这个念头就坏了,这个念头就变成你修行一个大障碍,佛都不勉强人,你为什么勉强人?我们要学佛恒顺众生,绝不勉强任何一个人。无论修学哪个法门,只要你真诚一门深入,你会把妄念断掉,妄念断掉就成佛了,这就叫从根本修。所以我们取的是持名念佛,要懂得持名念佛的目的何在,为什么用它?用它有大好处,那就是得阿弥陀佛本愿威神加持。你念一二三四五,阿弥陀佛加不上你,帮不上忙。不但阿弥陀佛加持,十方一切诸佛都加持,这个便宜占大了。为什么?一切诸佛都赞叹阿弥陀佛,一切诸佛都帮助阿弥陀佛,所以做弥陀弟子,那是无上的光荣。可是你要做弥陀真弟子,你不能做冒充弟子,冒充的弥陀弟子,那你的罪过就无量无边。
真念佛、会念佛的人,什么时候念佛?妄念起来了,阿弥陀佛,这个念头马上就换过来了。绝对不要去想这个念头是好的念头、是不好的念头,统统不要想,只要念头一起来,马上就换成阿弥陀佛。我们这个身体在世间,不能离开社会,不能离开人群,与一切大众相处,学菩萨行。菩萨是怎么行法?大乘经上讲的六度四摄,这是菩萨行。《华严经》上讲的四摄、十波罗蜜,把六度展开为十度,我们学这个,勤修四摄法。四摄法我跟大家讲过很多遍,这是佛教给我们与一切人一切事一切物交际的方法。现在讲交际,我们一般讲接触的方法,你跟人接触,跟事、跟物接触,你都要遵守这四个方法。这四个方法,如来常用的方法。方法有了,实际内容就是六度、十波罗蜜,布施、持戒、忍辱、精进、禅定、般若、方便、愿、力、智,十个纲领。
布施是什么意思?舍己为人,要有心,常常有舍己为人。我每天早晨为什么三点钟起床?为什么这么辛苦?为人,做出精进的样子给别人看。你在这个道场里面能这样做,你是道场同学、伴侣里头的好榜样,不是为自己,我为大家。我这样做大家看到了,他会跟进,他要不做,他会生惭愧心。我天天这样做,带头做,菩萨大众里头的带头人,舍己为人。持戒波罗蜜是守法,决定遵守如来的教诲,也就是经上教导我们的一定要依教奉行,守法。忍辱是耐心,没有耐心怎么能成就?精进是改进,天天改自己的毛病,改就有进步,天天求进步。禅定是自己有主宰,心有主宰,心绝对不会被外境所动摇。般若是智慧,对於一切事理清清楚楚、明明白白。方便,后面这四种是善巧方便,无论对人对事对物,都会处理得恰到好处。佛教给我们的,佛处事待人接物就是这样的,我们要学习,这是「法轮云」。
「出离云」非常重要,我们一定要想到,这一生当中如果不能出离六道轮回,往后的罪有得受,生生世世长劫轮回受不完的罪。宋朝莹珂法师,我们在讲席当中常提到,大家听到耳熟,他就是怕轮回苦、怕地狱苦,出离的心真切,所以他能往生,他能精进,真精进。我们今天为什么不行?没有出离心。为什么没有出离心?不知道轮回三途之苦,不晓得,以为这是经上讲的,无所谓,我又没有看到;等到你哪一天看到,你后悔来不及,那个时候就真的迟了。所以这个事情现在就要干,要很认真的干、很努力的干,决定不能够松懈。要知道这是我们一生第一桩大事,其他的鸡毛蒜皮,小事!讲《华严经》,小事!放下身心世界,一心念佛、求生净土,这是大事。大事小事都分不出来,愚痴!我认真念佛求了生死,是不是自私自利、是不是小乘?不是,是大乘。为什么?你能够这样做,做给别人看,影响别人,把别人的懈怠懒散带起来,你这个功德无量无边,你这是真实大乘菩萨。讲经说法没用,讲经说法是口善,行不善不能了生死、不能出三界,果报顶多是来生的福报,为什么?这是法布施,来生得聪明智慧。
黄念祖老居士就给我很大的警告,但是他没有直接对我说,他对他的学生说。我过去到北京,他的学生来告诉我,他说我们黄老师讲过,「净空法师如果要不往生西方极乐世界,来生的福报不得了!」这个话是给我当头棒喝的!确确实实我这一生所做的三种布施,财布施、法布施、无畏布施,这要不往生,来生我的果报是财富、聪明智慧、健康长寿,肯定得到的。但是得到有什么用?再长的寿也要死,死了之后福报完了,享福的时候会不会再修福?会不会被福报迷住?很难讲,这就没有把握了。我们看到现在世间人,有大福报的人被福报所迷,不懂得修福,虽然心地慈悲想修福、想种福,种的不是地方,换句话说,没有智慧,不认识福田。像把很好的种子种在沙土里头,不会长,种在石头上,连芽都不会发。所以真实智慧、真实福报是往生净土第一德,把这桩大事疏忽,那说得不好听,糊涂到所以然!所以日常生活当中,跟一切大众接触,广行十波罗蜜;不跟大众接触的时候,一心念佛。无论在什么时候、无论在什么场所,出声念也好,默声念也好,坐著念也好,站著念也好,走著念也好,不能间断。一心求生净土,一心接引大众,这是大乘心。接引他,我做的这个样子就是接引大众。这一品经是「现相品」,如来会现相我也会现相,我们在这里要学会这个,要把出离看作我们这一生第一桩大事。
第三「大愿云」,显示说法主是普贤菩萨。普贤菩萨的大德,就是真干,夏莲居老居士常讲的「真干」,普贤第一德,一丝毫虚伪都没有。他真干的内涵是十大愿王。礼敬诸佛,一微尘里面都有恒沙诸佛,一毛端里头都有恒沙诸佛,他的礼敬周遍法界,遍入微尘;那个敬意,渗透在微尘里头。这个境界我们不读《华严》决定不知道,你作梦都想像不到,普贤境界不可思议!普贤「说普法」,普法是什么?《大方广佛华严经》是普法,遍虚空法界,遍世界微尘数刹土,遍一一世界微尘数众生。所以诸位同修要记住,龙树菩萨在龙宫看到的上本《华严》,十个三千大千世界微尘偈,十不是数字,如果是数字,十个大千世界并不是很多,十在《华严》是表法的,表圆满。数字一到十是个圆满的数字,虚空法界无量无边一个不漏,叫做十。《阿弥陀经》上用七也是表圆满,七代表四方、上下、当中,所以它也是圆满,不是数目字。
清凉大师末后一句话说得好,「令知法主大愿」,就是普贤菩萨十大愿王。「普周刹尘内故」,这就是我刚才所讲的,普贤的境界渗透微尘,他的敬意、他的赞叹、他的供养、他的忏悔,乃至到「普皆回向」,一一心愿契入微尘,所以菩萨不修普贤行,不能圆成佛道。华藏世界里面,我们在这个经上读到,「地上菩萨,初后不离念佛」,初是初地,后是等觉;也有句子里面讲,「地上菩萨,始终不离念佛」,始终跟初后的意思一样,始是初地,终是等觉。念什么佛?念南无阿弥陀佛。谁教他的?普贤菩萨教他的,「十大愿王,导归极乐」,华严海会如是,这哪里能错得了?我们读这段经文,意思一定要懂得,我们要知道怎样来学习。第六句:
【作是事已,右绕於佛,从足下入。】
前面念的一段是光,佛从眉间放的光,光里面显示这么多的事,妙极了!最后一句光收起来了,先是放,放出来现在把光收起来了,收是什么意思?清凉大师说得好,「示有终归」,都是表法的。展开,修行教化众生,十方一切诸佛修因证果、度化众生的事情,全都在光中显示出来,无量无边一切诸佛刹土在光中全都看见了。清凉注解,「证从佛流,眉间出光」,证是证明,一切菩萨的教化众生,根据什么?根据诸佛如来教导的,不是自己发明的,所以眉间出光。「修因顺果,故须右绕」,右是顺,左是逆,佛法取右绕为顺。「自下升高,故从足入」,这个光收起来的时候,是从佛足下收入。这代表什么意思?「履佛所行,方证入故」。你要想入佛的境界,你就要学佛的行持,换句话说,你要走佛的道路。足是讲行,你要学佛之行,你才能够证得;你不学佛的行,你的行为跟佛的行是相违背,你就错了。佛的行是什么?自己一定要清楚,佛行的基础是净业三福。从净业三福开始这是第一步,然后我们晓得,佛的心是禅,佛的眼是教,佛的行是律,这是学佛之所依,这就是「履佛所行」。我们的身要依戒律,我们的心要依禅,我们的言要依教,这三种是「一而三,三而一」,你就真学佛。
这一段我们就说到此地,现在大家看第二段「现华表义」。前面这一大段是放光,光最重要的是表法主,表普贤菩萨。普贤菩萨给我们说法,法有理、有教,理就是义理,义理这一段现华来表。
【尔时佛前有大莲华,忽然出现。】
『尔时』是什么时候?是佛眉间放光,那个光从足下收起来的那个时候。前面这段经文,光从足下收起来了,就是这个时候。光一收起来,佛前就有一个『大莲华,忽然出现』。「华」是有意思的,这一句是总说莲华出现。佛法里面常常用来表法的,最普遍的是三个东西,第一个是莲华,第二个是法轮,第三个是卍字。卍字是三十二相之一,佛胸口有卍字的相。卍字是表吉祥的,都是右旋。莲华表清净,用得很多,我们看到佛像、菩萨像坐在莲华台上、站在莲华台上,为什么不用其他的花来代表?莲华所表的意思是清净无染,确实是代表佛菩萨的德行。莲华是长在池塘里面,它的根在池塘泥土里,它的茎是在水里面,花开在水上面,莲华代表不但是出污泥而不染,连清水它也不染。所以佛用这个来表法,把池塘里面的泥代表六道,六道是五浊恶世、是染污;泥的上面是清水,把清水代表四圣法界:声闻、缘觉、菩萨、佛,十法界里面的佛;华开在水上面,这就显示修行人不但要脱离六道,还要脱离十法界,四圣法界也不沾染,这是莲华表的意思。
这个时候,佛的眉间光收起来的时候,忽然大莲华出现,这个意思很深很广,我们要知道。经上讲忽然出现,这个忽然是表「依理起事」,理太深,事太复杂,都是不可思议。大莲华在此地,清凉大师为我们介绍:通表《大方广佛华严经》,这是通说。别说,别表华藏佛之清净,华藏佛是毗卢遮那如来,是法身佛。在佛前忽然出现这个莲华,这个莲华是什么?这个莲华就是华藏世界依正庄严,无一不清净。既然通表《华严》,当然具足教义里面所说的,「同时具足等十门」,这十门叫教义。这十门是《华严经》上讲的十玄门,十玄门不能在此地讲。
我这一次讲这部经,把玄义留在最后讲,全经讲完之后回过头来讲玄义,听起来就有味道了。玄义是全经义理的精华,但是没有涉及到全经,你很难理解。所以古德讲经有一个原则,对初学的人讲,不讲玄义。对老修的讲,讲玄义不讲经;对初学介绍,讲经不讲玄义。初学的人听经,如果讲玄义,玄义讲得很长、讲得很深,像智者大师讲《法华经》,九旬谈妙。九十天讲什么?《妙法莲华经》,讲一个经题,一个经的题目讲了九十天。现在要这个讲法,把听众全都讲光了,谁来听你的?「我要来听经的,你的一个题目就讲九十天?」那还得了吗?所以那个时候众生根性可以,现在不契机了。现在人心浮气躁,没有耐心。我们在外国,过去在美国住了很多年,美国人喜欢听经,限定你多少时间?一天讲一次两个小时,最好不要超过三天,换句话说,他只有六个小时的耐心。最多不过十个小时,讲五天,他可能会来听。你要讲七天,不来了,太长了,我没有时间。
所以李老师当年培训我们,教我们讲经,所选择的经都是小部的。教导我们出去讲经,最长不能超过十次,最短不能少过三次。他教给我们的原则,我们学了真的很受用,走到全世界都受人欢迎,最适中的五次到七次,那一部经要讲圆满。《华严》这么大的经,我们怎么讲法?我们把它分段,就是把它分成许多的小单元;经本身分品,一品是一个大单元,我们从一个大单元可以分成很多小单元。像「世主妙严品」第一品,现在单独流通的就有很多小单元,大概「知足天王」这个单元流通得最多,像「忉利天王」、「主山神」、「主水神」,杂神众那就是二十九个单元,「四天王」也是个单元,这样子单独流通,那就变成小部。在外面别人请讲经,你得要观机,往往听众会限制时间,你要按照限制的时间把这个单元讲圆满。所以大部经可以用这个方法化整为零,就变成许许多多小部经,合起来就是一个大部,学《华严》应当这样学法。在新加坡有些同学对这个经有兴趣,你们要懂得,也得要把精神力量集中学一个单元,一个单元学好,可以再选一个单元。全经可以听,决定不能全学,全学你的时间、精力不够。学教还是循序渐进,按部就班,不能一次学得很多。这是为什么用莲华表法、为什么忽然出现。
【其华具有十种庄严,一切莲华所不能及。】
这下面是显示莲华具足庄严之德,庄严的德也说不尽。经文也分两段,我们念的这一句,这是第一段「显德无尽」。清凉用这个科题、标题,提示我们这个华具有十种庄严。十是表法的,换句话说,无尽的庄严。『一切莲华所不能及』,「莲华」表法的意思我们懂了,别说我们这个世界的莲华,诸菩萨的净土、法身菩萨的净土所现的莲华不能跟它相比。下面经文也说这十种德相,这十种是略举,每一种德相都是无量无边,我们在这部经前面读得这么多,许许多多例子我们都能够看得出来、都能够体会得到。密宗教学最流行的六字大明咒,「唵、嘛、呢、叭、咪、吽」,我学佛章嘉大师教我。这一句话什么意思?保持你的身心像莲华一样。「唵」是身,实在讲那个身包括法身、报身、应化身;「嘛呢」就是莲华,「叭咪」是保持,「吽」是意。保持你的身、心意像莲华一样,观世音菩萨六字大明咒是这个意思。现在时间到了,我们就讲到此地。
诸位同学,请看「如来现相品」,现瑞表法,光示法主第五句:
【遍照十方一切佛刹。】
这一句前面跟诸位说过了。第五以下是讲光的作用,清凉大师注解「遍照下,展」,实际上就是讲光明的德用。这里面有五句,第一句是『遍照十方一切佛刹』。
【其中国土,及以众生,悉令显现。】
这个意思非常的明显,十方国土里面的众生都在光中显现出来了。由此可知,这个光的大用,用现代的话来说,破除时空的障碍,科学家所讲的时空维次。现代科学家确实很聪明,我们不能说他不聪明,他怎么会知道有四度空间、五度空间、六度空间,一直到无数度的空间?理论上讲空间维次是无数度的,现在确确实实证明的,证实有十一种不同维次空间的存在,但是科学家不知道用什么方式来突破。我们在此地看到光,光突破了。这个光不是普通的光,我们今天太阳的光没办法突破,大概现在科学家所发现各种不同波度的光波都不能够突破。这个光何以能突破?诸位想想,这个光是自性本具的光明,是性德的流露,性里面没有障碍。今天科学家所能够探测到的种种不同的光波,它的来源是情识里头生的,换句话说,是识心里面变现的光波。而实际上的光还是自性的德相,但是通过意识把它扭曲了,扭曲成许许多多不同长短的波段,这有了障碍。
我们今天看到阳光普照,这很明亮,但是我们在阳光之下见不到天人,天道我们见不到,也见不到鬼道,九法界我们只能看到人法界、看到畜生法界。但是人法界里面没有办法看完全,看局部,畜生法界也能看到局部,看不到完全,我们的眼有障碍,我们眼前的光声也统统有障碍,六根六尘全都有障碍。这些都摆在我们面前,有几个人觉察到?几个人明白?真正明了事实真相的,是诸佛如来、法身菩萨,他们才真正了解事实真相,好比一个人完全恢复健康了。我们今天是在局部麻木之中,真的叫麻木不仁,我们要靠佛、靠菩萨帮助我们恢复自性本具的智光,这些光统统是自性本具般若里面流露出来的,所以它没有障碍。『其中国土』,「国土」是尽虚空遍法界诸佛刹土,以及一一一佛土里面无量无边的众生,统统都显现了,刹那际。
【又普震动诸世界网。】
「世界」把它说成为「网」,实在说世尊为我们制定的这个服装,现在世俗里面称为福田衣,佛法里面称为袈裟,这袈裟上一格一格的,这就像个网。代表什么意思?代表重叠的世界。这个世界是重叠的很难懂,我们举眼前的例子,诸位每天在家里看电视,电视这个节目有许许多多不同的频道,你按哪一个频道,这个画面立刻就现前了。你们想想,如果你的电视机有几十种频道,在外国有多到两百多个频道的,你想想这两百多个频道的画面,是不是在电视萤幕上重叠?确实如此。你从这个现象你去推想宇宙是重叠的,怎么重叠?不同维次空间是重叠的。极乐世界在哪里?就在此地,换个频道就是的。我们看看古人在临往生的时候跟家里人讲,极乐世界就在堂屋,这是什么意思?说明宇宙是重叠的,华藏世界也在此地,十法界是重叠的。净土宗祖师大德常讲,「生则决定生,去则实不去」,实在没有去,那你怎么生的?原来是换个频道!
这个地方佛光好,把你这个萤光幕上所有的频道统统显示出来!我们今天没有这能力,一个频道显,其他的频道就隐,就不能现前;菩萨有能力同时将所有频道全部都现出来,这是神通。给诸位说,这种能力是我们的本能,你稍稍契入佛法,你听到了一点都不奇怪。为什么?正常的。我们今天才叫不正常,只能显示一个频道、一个画面,不能在这一个画面看出重重无尽的画面。『诸世界网』,这个网用得很有意思。『普震动』,前面讲的六种震动、十八动相,这是什么意思?震动一切众生的心。那要问,这种现象是永恒的没有消灭,华严法会就在此时此处,菩萨、如来放光我们没有感到震动?对的。你为什么没有感觉到震动?你麻木不仁,你已失去知觉。确实有震动,你失去知觉,你没有感触到。如果你是知觉灵敏,你六根接触外面六尘境界,哪有不受震动的道理?这个震动是令你觉悟,是给你警惕,你知道勇猛精进,你知道远离懈怠懒散。可是人在愚痴、麻木的状况之下,他没有这个知觉,没有这个感觉。
【一一尘中现无数佛。】
「尘现如来」,这些话我们读了、看了,千万不要以为这是神话,你把《华严经》看作是释迦牟尼佛的神话小说、文学作品,那你所得到的利益只是欣赏文学作品,你不能入其境界。我们晓得「如来是真语者,实语者,如语者」,什么叫如语?他所说的完全是事实真相,一丝毫虚假都没有,不可思议的境界。确确实实一微尘能现无量无边世界,一一世界都有佛在那里教化,它怎么不现无量佛?我们今天是见不到佛,迷了见不到佛。你看看禅宗,禅宗大彻大悟之后,善知识常常要测验考考他,是真的悟还是假的悟?问他:「在哪里?佛在哪里?如来在哪里?真心本性在哪里?」我们看到这个学生随便拈一法,做一个表示,这个善知识点点头肯定。随拈一法,哪一法不是?法法皆是。拈一片树叶、拈一个树枝、拈一粒尘土,全是华严境界!悟了确实是。迷的人不行,所以禅宗传到后世弊病丛生,后人也学前人一样,你问我,我随便举个东西就是,装作那个样子,不是自己境界,那完全叫冒充,不是真的是假的。
从哪里看得出来?从他起心动念、行止威仪,从这里能看得出来,觉悟的人跟不觉悟的人完全不同。没有觉悟的人心量很小,觉悟的人那个心量跟虚空法界一样,这是最明显的你看到这个人有没有觉悟,这是学不来的。起心动念一个念头,他想什么?想尽虚空、遍法界一切众生,他心里想念的是这个。不像我们凡夫,凡夫心里牵肠挂肚,拉拉杂杂的东西不知道有多少,那是垃圾、染污;觉悟的人这些东西全都没有了,心里本来无一物。所以大彻大悟之后,证得法身,「破一品无明,证一分法身」,那一分法身,九法界的众生不能为比,怎么比也比不上。一个还在情识里头,前面我们讲如来藏,情识缠绕著如来藏,如来藏不起作用;觉悟之后破了一品无明,如来藏透出来了,叫「出缠如来藏」,就是我们前面讲的「出世间上上藏」,超越了。讲如来藏、讲自性清净心,我们凡夫都有,但是被烦恼盖覆,见思、尘沙、无明这三大类的烦恼盖覆住,像浓云密布,阴天下雨,太阳被云层遮住,日光不能够遍照大地。日光就好比如来藏、好比自性清净心,我们一切众生统统都有。佛就是出缠的如来藏,我们通常讲这个人修行证果、成佛了,就是这么一桩事情。
『一一尘中』,在正报讲一一毛孔、一一毛端,『现无数佛』。如果你要是真正体会得这一个事实真相,你才懂得普贤菩萨教给我们「礼敬诸佛」是什么意思,那是什么境界;你才晓得佛门许许多多忏仪里面,我们常常见到的「一切恭敬,一心恭敬」,乃至於儒家《礼记》第一句话,「曲礼曰,毋不敬」,你才会真正懂得圣人讲这句话的意义与境界。不了解这个事实真相,圣人这些话你听了、读了,始终入不了他们的境界。一切恭敬,《华严经》上讲,「情与无情,同圆种智」。
【随诸众生性欲不同,普雨三世一切诸佛妙法轮云,显示如来波罗蜜海。】
第五句是说随机说法。随机说法里面给我们讲了三条,一个是法轮云,一个是出离云,一个是大愿云。这一句是讲法轮云,清凉大师说「示其所行」。『随诸众生性欲不同』,「性」是根性,佛门里面常常把一切众生的根性分做五大类,五种根性:人天根性,声闻根性,缘觉根性,菩萨根性,如来根性。我们是属於哪一种根性?属於大乘还是小乘?现在很难讲,现在是人天根性都不可多得。为什么?如果他是人天根性,五乘佛法里面人乘、天乘,人乘最低了,人乘要具足五戒十善;如果没有五戒十善,那不是人乘,不是人乘你属於什么?没得乘!如果你还有贪瞋痴,贪心偏重的你是饿鬼,瞋恚偏重的你是地狱,愚痴偏重的你是畜生,没有乘!我们今天学佛最低限度要具足人的身分,具足人的身分、人的标准是伦常八德,我们通常讲人格,取得人道的资格。净业三福第一条,「孝养父母,奉事师长,慈心不杀,修十善业」,这是人乘。天乘比人乘高,佛在经上给我们说的,「上品十善,四无量心」,四无量心是慈悲喜舍,这个人来生生天。他修的是上品十善、慈悲喜舍。什么叫上品十善?你的十善业与慈悲喜舍相应,那就是上品十善,这个我们要懂。再往上去是声闻,要断见思烦恼,菩萨要断尘沙烦恼,再往上去那是佛乘,法身大士。
佛法的教学,给诸位说,世尊在《法华经》上讲的,「唯有一乘法,无二亦无三,除佛方便说。」佛教化众生都希望一切众生各个作佛、快快成佛,那是佛的愿望;给你讲三乘、给你讲五乘,方便说,是把你的境界逐步往上提升。一下提升提不起来,好像办学校教育培育人才,从哪里办起?从幼稚园办起,小学、中学、大学,随著你的根性。还有一个「欲」,欲是你的爱好。诸佛菩萨教化众生通情达理,他不违背你的爱好。实在讲,众生辜负佛菩萨,佛菩萨不辜负众生。众生喜欢钱财,哪个不爱财?佛教给你获得财富之道,你不听;众生喜欢聪明、喜欢智慧、喜欢健康长寿,佛都教你怎样能够满你的欲望。这是一切经论上讲的三种布施,你布施财,你的财源滚滚而来。为什么?财布施是因,得财富是果报。你看看今天这个世间有许多发大财的人,前生修财布施,他要没有这个因,他这一生怎么能得财富?所以世间人不懂,「他会经营、他很聪明」?都不是,再聪明命里头没有,还是没有。
方东美先生非常聪明,真有智慧,没有财富,一生做个教员,靠一点微薄的薪水钟点费过日子。那个时候台湾《卍字续藏》出版,我把这个讯息告诉他,他非常欢喜,想买这套书都没有钱。他的因地我们学佛的人知道,过去生中修法布施,没有修财布施,所以修法布施得聪明智慧,没有财布施这一生物质生活困难。什么样的因,他有什么样的果报,凡夫之人,很少能够脱离命中的定数,很难!这桩事情《了凡四训》讲得很清楚、很明白,那里面所说的句句都是真话,我们要想知道自己的命运,要想改造自己的命运,《了凡四训》是一部非常好的参考书。这是佛说法教化众生,先得观机,你是什么样的根机,你有什么样的爱好,这个爱好与前世有关系,佛能观机。你过去生中生生世世你的生活状况,你阿赖耶里面含藏的习气,佛能够随顺你,恒顺众生,教学就收到良好的效果。『普雨三世一切诸佛妙法轮云,显示如来波罗蜜海』,「妙法轮云」就是「波罗蜜海」,我们前面念过十波罗蜜。尘中现佛,佛再示现圆满的波罗蜜,这叫法轮云。
【又雨无量诸出离云。】
『雨』是比喻,从上降下来,这当动词讲。诸佛垂教,教化众生,佛在上众生在下教导你,用这个字来形容、来比喻。『无量出离云』,「出离云」是什么?底下说得很清楚:
【令诸众生永度生死。】
帮助众生永远离开生死。世间有许许多多的宗教都说有永生,永生在哪里?在天堂,人生到天堂就得永生。这句话并没有说错,但是许许多多人误会了,得问是哪一个天堂?天堂等级很多,佛法里面讲欲界天堂、色界天堂、无色界天堂,这统统不究竟,没有能够得永生。无色界最高的非想非非想处天,寿命八万大劫,八万大劫是多长的时间?佛在经上说,一个大劫是这个世界成住坏空一次,成住坏空这四个叫四中劫,四个中劫是一个大劫,世界成住坏空八万四千次,没有法子计算。但是时间再长总有到头的一天,八万四千大劫到了怎么办?到了还是要轮回,还是要堕落,这个事情麻烦了,没有脱离三界六道。所以真正想脱离三界六道,还要用功夫,再往上升一级就出了三界,出了三界在佛法里称他作阿罗汉、辟支佛。
他们那个天堂行,三界六道的生死没有了,出离了,「出离云」。这是不是真的出离?不是。为什么?他没有出离十法界。六道生死没有了,十法界还有生死,什么生死?变易生死。六道里头有分段生死、变易生死这两种生死,到四圣法界,分段生死没有了,变易生死还有。可见得这些东西要不讲清楚,含糊笼统说天堂就永生,很容易误事,我们不能不搞清楚。要到什么时候才圆满?到一真法界如来究竟圆满的果地那才圆满。为什么?到等觉菩萨,还有一品生相无明没断,换句话说,他还剩下最后一次的变易生死。这些名词我在此地不加以解释,前后经文都会说到。
【复雨诸佛大愿之云,显示十方诸世界中普贤菩萨道场众会。】
诸位要知道,『普贤菩萨道场众会』就是西方极乐世界,怎么知道?西方极乐世界「咸共遵修普贤大士之德」,所以西方世界是普贤菩萨的法界。清凉大师在此地说这是「示说法主」,意思就是讲「将说普法,令知法主大愿,普周刹尘内故」,他注得好。说法主是谁?名字我们看到:普贤菩萨,《大方广佛华严经》说法主是普贤菩萨。为什么不是如来?我过去曾经问过李老师,佛为什么不说法,菩萨来说法?李老师告诉我,佛表性体,真如本性的理体,理体没有话说,「本来无一物」,说什么?理体没得说的。所以说法一定要菩萨,菩萨代表性体起用,起作用那就当然有说、有现相;理体只有现相,没有说法。从体起用,这又说了。
所以佛门里面供养佛像,一定是一佛二菩萨,佛像是代表真如自性、代表理体,菩萨代表从体起用。从体起用,这个作用无量无边。无量无边的德用,可以分为两大类,一类是解,一类是行,所以不需要三个菩萨,两个菩萨就够了。毗卢遮那佛,这两位菩萨,一位是普贤,一位是文殊。文殊代表解门,普贤代表行门,把普贤摆在第一,把文殊摆在第二,你就晓得这个经典里面所说的是重视行门,解来辅助行。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代表本体、代表自性,观音、势至代表从体起用,就是阿弥陀佛的大用。观音代表行,大势至代表解,解行两门就全部都包括了。诸位将来给人家介绍大殿里面供养的佛像,你就懂得这个意思,佛只现相不说法,说法是菩萨说。
『大愿之云』,大愿不就很明显吗?普贤菩萨十大愿王,最后导归极乐,『显示十方诸世界中』,给诸位说,普贤菩萨第一。这意思是什么?诸位一定要记住,行第一,你学佛你能解不能行,什么成就都没有。怎么行法?我解一句我就行一句,我能解两句我就行两句,这样就对了。
诸位同学,前面我们讲到随机说法,经文列举三法,这都是下面我们会看到的。第一个是讲「法轮云」,清凉大师在《疏钞》里面说的是「示其所行」。第二句讲「出离云」,「示其所度」。第三句讲「大愿云」,「示说法主」。虽然这是法身菩萨的事业,我们在初学也能够得受用。第一个我们要效法菩萨,要向菩萨学习。菩萨心里面想的是什么?口里头说的是什么?身体做的是什么?我们学佛无非就学这三桩事。菩萨的心真正觉悟,换句话说,对於宇宙人生的真相他真的明了,这个明了就叫做智慧。佛家回向偈里面常常念,「愿得智慧真明了」,明了的事理、性相、因果无量无边,如果从事相上把它归纳不外乎三大类,一个是真正明了人与人的关系,第二个是真正明了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,第三个真正明了人与天地鬼神的关系。这三种关系搞清楚、搞明白,真正能做到平等对待,或者我们说平等的尊重、平等的尊敬,和睦相处,整个宇宙是融洽的,这就是《华严经》上讲的「理事无碍,事事无碍」,无障碍的法界。
由此可知,所有一切的障碍都是不了解事实状况,不了解它的真相,随著我们自己的妄想分别执著,产生无量无边的障碍,这个道理我们不能不懂。我们如何真正达到全方位的了解?一定要效法佛菩萨。佛菩萨的心一念不生,一念不生这叫大定,了了分明一念不生。不像我们凡夫,念头一个接一个,前念灭,后念生,这个念头灭不掉。佛告诉我们,这个念头是妄念,不是真的,既然是妄,当然可以断掉,你今天断不掉是你没功夫;你要有功夫,你当然可以断掉,为什么?它是虚妄的,它不是真的。如何把这个妄念断掉?方法太多了,所谓八万四千法门,法是方法,门是门道。我们今天在八万四千法门里面采取哪个法门?我们采取「持名念佛」,这个法门方便。方便在哪里?我们用一个念对治所有妄念,这一念是六字洪名。所以念佛你得会念,你念佛干什么?把妄念给念掉。有人说,我不念佛,念一二三四五行不行?行,那也是个法门,你喜欢用哪个法门就用哪个法门,总而言之是把你的妄念念掉,你就成功了。
那要问,你为什么选阿弥陀佛?我们要问,你为什么要选一二三四五?这不是抬杠吗?它有什么意思?所以经上讲要随顺众生的根欲,你喜欢什么法门你用什么法门,门门都通大道,门门都明心见性。只要你一门深入,你把你的妄想杂念给打掉,你就成了。所以不必强迫别人跟我一样,你这个念头就坏了,这个念头就变成你修行一个大障碍,佛都不勉强人,你为什么勉强人?我们要学佛恒顺众生,绝不勉强任何一个人。无论修学哪个法门,只要你真诚一门深入,你会把妄念断掉,妄念断掉就成佛了,这就叫从根本修。所以我们取的是持名念佛,要懂得持名念佛的目的何在,为什么用它?用它有大好处,那就是得阿弥陀佛本愿威神加持。你念一二三四五,阿弥陀佛加不上你,帮不上忙。不但阿弥陀佛加持,十方一切诸佛都加持,这个便宜占大了。为什么?一切诸佛都赞叹阿弥陀佛,一切诸佛都帮助阿弥陀佛,所以做弥陀弟子,那是无上的光荣。可是你要做弥陀真弟子,你不能做冒充弟子,冒充的弥陀弟子,那你的罪过就无量无边。
真念佛、会念佛的人,什么时候念佛?妄念起来了,阿弥陀佛,这个念头马上就换过来了。绝对不要去想这个念头是好的念头、是不好的念头,统统不要想,只要念头一起来,马上就换成阿弥陀佛。我们这个身体在世间,不能离开社会,不能离开人群,与一切大众相处,学菩萨行。菩萨是怎么行法?大乘经上讲的六度四摄,这是菩萨行。《华严经》上讲的四摄、十波罗蜜,把六度展开为十度,我们学这个,勤修四摄法。四摄法我跟大家讲过很多遍,这是佛教给我们与一切人一切事一切物交际的方法。现在讲交际,我们一般讲接触的方法,你跟人接触,跟事、跟物接触,你都要遵守这四个方法。这四个方法,如来常用的方法。方法有了,实际内容就是六度、十波罗蜜,布施、持戒、忍辱、精进、禅定、般若、方便、愿、力、智,十个纲领。
布施是什么意思?舍己为人,要有心,常常有舍己为人。我每天早晨为什么三点钟起床?为什么这么辛苦?为人,做出精进的样子给别人看。你在这个道场里面能这样做,你是道场同学、伴侣里头的好榜样,不是为自己,我为大家。我这样做大家看到了,他会跟进,他要不做,他会生惭愧心。我天天这样做,带头做,菩萨大众里头的带头人,舍己为人。持戒波罗蜜是守法,决定遵守如来的教诲,也就是经上教导我们的一定要依教奉行,守法。忍辱是耐心,没有耐心怎么能成就?精进是改进,天天改自己的毛病,改就有进步,天天求进步。禅定是自己有主宰,心有主宰,心绝对不会被外境所动摇。般若是智慧,对於一切事理清清楚楚、明明白白。方便,后面这四种是善巧方便,无论对人对事对物,都会处理得恰到好处。佛教给我们的,佛处事待人接物就是这样的,我们要学习,这是「法轮云」。
「出离云」非常重要,我们一定要想到,这一生当中如果不能出离六道轮回,往后的罪有得受,生生世世长劫轮回受不完的罪。宋朝莹珂法师,我们在讲席当中常提到,大家听到耳熟,他就是怕轮回苦、怕地狱苦,出离的心真切,所以他能往生,他能精进,真精进。我们今天为什么不行?没有出离心。为什么没有出离心?不知道轮回三途之苦,不晓得,以为这是经上讲的,无所谓,我又没有看到;等到你哪一天看到,你后悔来不及,那个时候就真的迟了。所以这个事情现在就要干,要很认真的干、很努力的干,决定不能够松懈。要知道这是我们一生第一桩大事,其他的鸡毛蒜皮,小事!讲《华严经》,小事!放下身心世界,一心念佛、求生净土,这是大事。大事小事都分不出来,愚痴!我认真念佛求了生死,是不是自私自利、是不是小乘?不是,是大乘。为什么?你能够这样做,做给别人看,影响别人,把别人的懈怠懒散带起来,你这个功德无量无边,你这是真实大乘菩萨。讲经说法没用,讲经说法是口善,行不善不能了生死、不能出三界,果报顶多是来生的福报,为什么?这是法布施,来生得聪明智慧。
黄念祖老居士就给我很大的警告,但是他没有直接对我说,他对他的学生说。我过去到北京,他的学生来告诉我,他说我们黄老师讲过,「净空法师如果要不往生西方极乐世界,来生的福报不得了!」这个话是给我当头棒喝的!确确实实我这一生所做的三种布施,财布施、法布施、无畏布施,这要不往生,来生我的果报是财富、聪明智慧、健康长寿,肯定得到的。但是得到有什么用?再长的寿也要死,死了之后福报完了,享福的时候会不会再修福?会不会被福报迷住?很难讲,这就没有把握了。我们看到现在世间人,有大福报的人被福报所迷,不懂得修福,虽然心地慈悲想修福、想种福,种的不是地方,换句话说,没有智慧,不认识福田。像把很好的种子种在沙土里头,不会长,种在石头上,连芽都不会发。所以真实智慧、真实福报是往生净土第一德,把这桩大事疏忽,那说得不好听,糊涂到所以然!所以日常生活当中,跟一切大众接触,广行十波罗蜜;不跟大众接触的时候,一心念佛。无论在什么时候、无论在什么场所,出声念也好,默声念也好,坐著念也好,站著念也好,走著念也好,不能间断。一心求生净土,一心接引大众,这是大乘心。接引他,我做的这个样子就是接引大众。这一品经是「现相品」,如来会现相我也会现相,我们在这里要学会这个,要把出离看作我们这一生第一桩大事。
第三「大愿云」,显示说法主是普贤菩萨。普贤菩萨的大德,就是真干,夏莲居老居士常讲的「真干」,普贤第一德,一丝毫虚伪都没有。他真干的内涵是十大愿王。礼敬诸佛,一微尘里面都有恒沙诸佛,一毛端里头都有恒沙诸佛,他的礼敬周遍法界,遍入微尘;那个敬意,渗透在微尘里头。这个境界我们不读《华严》决定不知道,你作梦都想像不到,普贤境界不可思议!普贤「说普法」,普法是什么?《大方广佛华严经》是普法,遍虚空法界,遍世界微尘数刹土,遍一一世界微尘数众生。所以诸位同修要记住,龙树菩萨在龙宫看到的上本《华严》,十个三千大千世界微尘偈,十不是数字,如果是数字,十个大千世界并不是很多,十在《华严》是表法的,表圆满。数字一到十是个圆满的数字,虚空法界无量无边一个不漏,叫做十。《阿弥陀经》上用七也是表圆满,七代表四方、上下、当中,所以它也是圆满,不是数目字。
清凉大师末后一句话说得好,「令知法主大愿」,就是普贤菩萨十大愿王。「普周刹尘内故」,这就是我刚才所讲的,普贤的境界渗透微尘,他的敬意、他的赞叹、他的供养、他的忏悔,乃至到「普皆回向」,一一心愿契入微尘,所以菩萨不修普贤行,不能圆成佛道。华藏世界里面,我们在这个经上读到,「地上菩萨,初后不离念佛」,初是初地,后是等觉;也有句子里面讲,「地上菩萨,始终不离念佛」,始终跟初后的意思一样,始是初地,终是等觉。念什么佛?念南无阿弥陀佛。谁教他的?普贤菩萨教他的,「十大愿王,导归极乐」,华严海会如是,这哪里能错得了?我们读这段经文,意思一定要懂得,我们要知道怎样来学习。第六句:
【作是事已,右绕於佛,从足下入。】
前面念的一段是光,佛从眉间放的光,光里面显示这么多的事,妙极了!最后一句光收起来了,先是放,放出来现在把光收起来了,收是什么意思?清凉大师说得好,「示有终归」,都是表法的。展开,修行教化众生,十方一切诸佛修因证果、度化众生的事情,全都在光中显示出来,无量无边一切诸佛刹土在光中全都看见了。清凉注解,「证从佛流,眉间出光」,证是证明,一切菩萨的教化众生,根据什么?根据诸佛如来教导的,不是自己发明的,所以眉间出光。「修因顺果,故须右绕」,右是顺,左是逆,佛法取右绕为顺。「自下升高,故从足入」,这个光收起来的时候,是从佛足下收入。这代表什么意思?「履佛所行,方证入故」。你要想入佛的境界,你就要学佛的行持,换句话说,你要走佛的道路。足是讲行,你要学佛之行,你才能够证得;你不学佛的行,你的行为跟佛的行是相违背,你就错了。佛的行是什么?自己一定要清楚,佛行的基础是净业三福。从净业三福开始这是第一步,然后我们晓得,佛的心是禅,佛的眼是教,佛的行是律,这是学佛之所依,这就是「履佛所行」。我们的身要依戒律,我们的心要依禅,我们的言要依教,这三种是「一而三,三而一」,你就真学佛。
这一段我们就说到此地,现在大家看第二段「现华表义」。前面这一大段是放光,光最重要的是表法主,表普贤菩萨。普贤菩萨给我们说法,法有理、有教,理就是义理,义理这一段现华来表。
【尔时佛前有大莲华,忽然出现。】
『尔时』是什么时候?是佛眉间放光,那个光从足下收起来的那个时候。前面这段经文,光从足下收起来了,就是这个时候。光一收起来,佛前就有一个『大莲华,忽然出现』。「华」是有意思的,这一句是总说莲华出现。佛法里面常常用来表法的,最普遍的是三个东西,第一个是莲华,第二个是法轮,第三个是卍字。卍字是三十二相之一,佛胸口有卍字的相。卍字是表吉祥的,都是右旋。莲华表清净,用得很多,我们看到佛像、菩萨像坐在莲华台上、站在莲华台上,为什么不用其他的花来代表?莲华所表的意思是清净无染,确实是代表佛菩萨的德行。莲华是长在池塘里面,它的根在池塘泥土里,它的茎是在水里面,花开在水上面,莲华代表不但是出污泥而不染,连清水它也不染。所以佛用这个来表法,把池塘里面的泥代表六道,六道是五浊恶世、是染污;泥的上面是清水,把清水代表四圣法界:声闻、缘觉、菩萨、佛,十法界里面的佛;华开在水上面,这就显示修行人不但要脱离六道,还要脱离十法界,四圣法界也不沾染,这是莲华表的意思。
这个时候,佛的眉间光收起来的时候,忽然大莲华出现,这个意思很深很广,我们要知道。经上讲忽然出现,这个忽然是表「依理起事」,理太深,事太复杂,都是不可思议。大莲华在此地,清凉大师为我们介绍:通表《大方广佛华严经》,这是通说。别说,别表华藏佛之清净,华藏佛是毗卢遮那如来,是法身佛。在佛前忽然出现这个莲华,这个莲华是什么?这个莲华就是华藏世界依正庄严,无一不清净。既然通表《华严》,当然具足教义里面所说的,「同时具足等十门」,这十门叫教义。这十门是《华严经》上讲的十玄门,十玄门不能在此地讲。
我这一次讲这部经,把玄义留在最后讲,全经讲完之后回过头来讲玄义,听起来就有味道了。玄义是全经义理的精华,但是没有涉及到全经,你很难理解。所以古德讲经有一个原则,对初学的人讲,不讲玄义。对老修的讲,讲玄义不讲经;对初学介绍,讲经不讲玄义。初学的人听经,如果讲玄义,玄义讲得很长、讲得很深,像智者大师讲《法华经》,九旬谈妙。九十天讲什么?《妙法莲华经》,讲一个经题,一个经的题目讲了九十天。现在要这个讲法,把听众全都讲光了,谁来听你的?「我要来听经的,你的一个题目就讲九十天?」那还得了吗?所以那个时候众生根性可以,现在不契机了。现在人心浮气躁,没有耐心。我们在外国,过去在美国住了很多年,美国人喜欢听经,限定你多少时间?一天讲一次两个小时,最好不要超过三天,换句话说,他只有六个小时的耐心。最多不过十个小时,讲五天,他可能会来听。你要讲七天,不来了,太长了,我没有时间。
所以李老师当年培训我们,教我们讲经,所选择的经都是小部的。教导我们出去讲经,最长不能超过十次,最短不能少过三次。他教给我们的原则,我们学了真的很受用,走到全世界都受人欢迎,最适中的五次到七次,那一部经要讲圆满。《华严》这么大的经,我们怎么讲法?我们把它分段,就是把它分成许多的小单元;经本身分品,一品是一个大单元,我们从一个大单元可以分成很多小单元。像「世主妙严品」第一品,现在单独流通的就有很多小单元,大概「知足天王」这个单元流通得最多,像「忉利天王」、「主山神」、「主水神」,杂神众那就是二十九个单元,「四天王」也是个单元,这样子单独流通,那就变成小部。在外面别人请讲经,你得要观机,往往听众会限制时间,你要按照限制的时间把这个单元讲圆满。所以大部经可以用这个方法化整为零,就变成许许多多小部经,合起来就是一个大部,学《华严》应当这样学法。在新加坡有些同学对这个经有兴趣,你们要懂得,也得要把精神力量集中学一个单元,一个单元学好,可以再选一个单元。全经可以听,决定不能全学,全学你的时间、精力不够。学教还是循序渐进,按部就班,不能一次学得很多。这是为什么用莲华表法、为什么忽然出现。
【其华具有十种庄严,一切莲华所不能及。】
这下面是显示莲华具足庄严之德,庄严的德也说不尽。经文也分两段,我们念的这一句,这是第一段「显德无尽」。清凉用这个科题、标题,提示我们这个华具有十种庄严。十是表法的,换句话说,无尽的庄严。『一切莲华所不能及』,「莲华」表法的意思我们懂了,别说我们这个世界的莲华,诸菩萨的净土、法身菩萨的净土所现的莲华不能跟它相比。下面经文也说这十种德相,这十种是略举,每一种德相都是无量无边,我们在这部经前面读得这么多,许许多多例子我们都能够看得出来、都能够体会得到。密宗教学最流行的六字大明咒,「唵、嘛、呢、叭、咪、吽」,我学佛章嘉大师教我。这一句话什么意思?保持你的身心像莲华一样。「唵」是身,实在讲那个身包括法身、报身、应化身;「嘛呢」就是莲华,「叭咪」是保持,「吽」是意。保持你的身、心意像莲华一样,观世音菩萨六字大明咒是这个意思。现在时间到了,我们就讲到此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