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方广佛华严经 (第五六三卷) 2002/1/6 澳洲净宗学院 档名:12-017-0563
诸位同学,请看「如来现相品」,大众念请第九句:
【云何是诸佛自在。】
清凉大师注解里面告诉我们,依据后面的解答以及赞颂里面,是说「佛自在」,这个意思是讲诸佛如来「所作任意,无碍成就」。我们读这些经文,实在说,无限的羡慕向往油然而生,什么时候我们也能够得到像如来果地上这样殊胜的果德,诸佛自在。清凉说得好,「广有无量」,说不尽的自在;「或说百种,谓於众生自在等,各有十故」;为了说法方便起见,《华严》依旧是用十来代表,说了十种自在。如「离世间品」说,「不思议品」也说,都是讲十种。在「离世间品」里面就是本经第五十五卷末后,第一种叫「命自在」,这一条恐怕是我们世间人最想知道的。因为六道众生寿命不自在,为什么?被业力所拘,哪里会有自在?六道众生到这个世间来受生,我们一般讲来投胎,谁主宰的?业力。我们到这个世间来投胎,寿命长短全是业力在支配,我们得不到自在。诸佛菩萨,业尽情空,所以他没有业力,他的现身、他的寿命一切随缘,到我们这个世间来应化,就随顺这个世间人寿命的长短。为什么?这个道理我们要懂,如果不随顺我们世间的长短,释迦牟尼佛确实有能力,从三千年前一直住世到今天他真办得到。如果这样做法,教化众生恐怕就收不到效果,为什么?我们会把释迦牟尼佛当神仙看待,「你能做得到,我们做不到」。
佛可以说念念都是为众生著想,帮助众生觉悟,没有别的。众生要是觉悟,换句话说,佛果上那些无量无边的功德,众生不就都得到了吗?智慧德相原来是一切众生本来有的,它不是本来无。现在,本来有的为什么没有了?业障障住,只要把业障消除,问题就解决了。所以佛到世间来没有别的,帮助众生消业障而已。佛在天上同天人的寿命,弥勒菩萨表现的就给我们做证明了。弥勒是等觉菩萨,说老实话,也是早已成佛来示现的。示现在兜率天,他就同兜率天的寿命,兜率天的一天是我们人间四百年,这个时差相当大。兜率天人的寿命是四千岁,天上的四千岁,也像我们人间一样计算方法,一年三百六十天,他的一天相当於我们人间四百年,四千岁合人间五十六亿七千万年。寿命到的时候,弥勒菩萨在兜率天就过世,到我们人间来作佛。所以诸佛菩萨命自在,他到哪一个世间能够与那个世间人寿命一样,实在说他不生不灭。寿命,实在讲,《百法》里头也是不相应行法,是我们凡夫妄想里面产生的。不相应行法,用世间的话来说,是个抽象的概念,不是事实。如来得究竟圆满的自在,菩萨也得自在了。
第二是讲「心自在」,心是智慧,智慧能入无量三昧,这是智慧。为什么?无量三昧简单说一说,就是在世出世间一切法里面得自在。为什么说智慧?智慧观照一切法「相有体无」,所以世出世间一切法,实实在在给你讲,「无所有、不可得」,於是佛菩萨的心在万事万物里面,他不起心动念,他没有分别执著,心就自在了。我们凡夫心为什么不自在?牵肠挂肚的事情太多了。你心里挂念些什么?挂念一切人一切事一切物,常常念著这个东西。这个心怎么会得自在?如果你挂念得愈多,你的心就愈苦。佛讲这个心的受是忧喜,实在讲喜事少,忧虑多,无量无边的忧虑都是你的牵挂。对你的家亲眷属的牵挂,对你的财产的牵挂,对你功名利禄的牵挂,对你亲朋好友的牵挂,不得了!无量无边,你的心怎么会自在?佛在《金刚经》上给我们讲宇宙人生真相,他说「一切有为法,如梦幻泡影」,这讲真话。哪些是有为法?《百法明门论》就讲得很好,八个心法,五十一个心所法,二十四个不相应行法,十一个色法,这统统叫做有为法。什么叫有为?有生有灭。心,心一个念头灭、一个念头生,这个心不是真心是妄心,八个识五十一个心所全是生灭法,生灭法叫做有为法。无为法呢?无为法就是不生不灭的法,没有生灭现象,像虚空,虚空是无为法。无为法有六个,六个无为法,说老实话,只有一个是真的无为法,真如;其余五个就像虚空一样,为什么说它是无为法?因为我们觉察不到它有为的现象,所以叫它做无为法,但是它并不是真正的无为。永嘉大师《证道歌》就讲得好,「梦里明明有六趣,觉后空空无大千」。换句话说,除了真如之外,这五个无为法,到什么时候你才真正了解它的真相?明心见性,明心见性之后你才晓得这五个无为法不是真的无为。但是在我们没有能够明心见性之前,你肯定觉察不到。这是讲的心自在。由此可知,我们的心自在不自在?关键就是在你能不能放下,果然能够把妄想分别执著统统放下,你心就恢复自在。
也许初学同学要问,学佛如果把家亲眷属一切都放下,这似乎太不近人情。这种佛还能学吗?这个话乍听起来好像也有道理,其实不然。我们纵然念念牵挂在心,能不能解决问题?不能。能不能帮上忙?也不能。所以,你的忧虑牵挂解决不了问题。怎样才能帮助家人真正把问题解决?要修道。佛法里面对於这个事情讲得太多太多,如果你修行证果你能证得阿罗汉果,你就有能力帮助你所牵挂的一切人事,这是真能解决问题的,真能帮上忙的。如果你能证得菩萨果位、如来果位,我们讲如来果位不是讲究竟的,是法身菩萨、分证佛位,你能够帮助你过去生中生生世世的家亲眷属,不是这一生!我们实在讲智慧能力太有限,过去生中的父母我们就不知道,过去两世三世,愈远愈不知道。现在西方人常常用催眠的方法,这个我们听说很多,在催眠状况之下他能够回到过去世。催眠功夫很深的时候,他能够回到前两世、前三世,我听说过有能回到前五世,五世再前面就没有办法了。从接受催眠的人,其中当中有我们学佛的同修,他们有这个经验来告诉我,知道过去生中是在哪一道,生活状况、姓名、居住所在。虽然知道了,催眠醒过来之后他不知道了,要放录音给他听,听了之后他父母在哪里还是找不到,还是帮不上忙,远远不如阿罗汉。实实在在讲不必到阿罗汉那样的境界,小乘三果、二果都有能力,但是他这个能力还比不上阿罗汉。要知道三、五世家亲眷属的状况做得到,无论他在哪一道都能帮得上忙,用什么方法来帮忙?自己修行的功夫,把这个功德回向给他,他得受用。所以自己修行,功夫愈深,证的果位愈高,生生世世的家亲眷属都沾光。我们想帮助现前的父母,你的父母还在世,你修行得很好,有道德有学问,帮助许许多多众生破迷开悟,让许许多多众生离苦得乐,你的父母不但受人尊敬,确确实实他受到诸佛护念,一切善神拥护,他身心健康,生活不会缺乏,许许多多人照顾。我能够照顾一切大众,一切大众自然照顾我的家亲眷属,这是事实。
我老母亲在世的时候,她住在上海,许许多多念佛的同修常常去看她,送一点东西给她吃。自动去的,去的那些人我都不认识,多半都是看到我们印的书,听到录音带、录相带的。现在老母亲往生了,遗体葬在故乡,我们是清寒人家,所以葬在那个地方,那个坟也很小,我要不是家里人带著我去,我找不到。所以在前年我立了一个碑,去年,现在讲是去年,实际上大概是三、四个月之前,我们家乡的父老,以及南京这一带的同修们,这些念佛的同修们,我们家乡也有个小庙,实际上这个庙从前不小,现在很小了,最兴旺的时候,这个道场差不多住六、七百人。这个小庙是汉朝时候建立的,大概有一千七百年的历史,现在也算是古迹。有人到那边去朝山拜佛,顺便到我父母坟墓上去看,看了之后他们要发心把这个墓重修。地方政府也很难得,就在这个土地上拨了三十亩地,中国的三十亩合英亩为五英亩,一个英亩是中国六亩,五个英亩的地做为墓园。我听到之后很感动,这是大家自动自发的,不是我的意思。既然做成墓园,大家有这个意思,地方政府也这样做法,他们画了个图寄给我看。这个墓园四周都是石头的栏杆,我就想到,我们佛经里面很多好的句子,我写了很多,让他们刻在这个栏杆上。什么意思?机会教育。人家到那里参观的时候,到那里看看,阿赖耶识里落印象。我写了很多,净业三福十一条、六和敬、六波罗蜜。《梵网》、《璎珞戒》里面四条很重要的戒条,我都写上去了,「不作国贼,不谤国主,不漏国税,不犯国制」,让大家看看,机会教育。印光大师教导我们十六个字我也写上去,「敦伦尽分,闲邪存诚,老实念佛,求生净土」,希望以后到墓园去参观的时候,这些经句他都能在那里看一遍,这是教育。所以自己要认真修学,家亲眷属他就得好处。
过去我们在海外,也常常想著家人,不知道他们过的是什么生活。中国大陆在过去诸位都晓得,三反五反、文化大革命,许许多多人民受了很大的苦痛。我跟家人整整三十六年没有联系,到改革开放联系之后,才晓得他们都没有受苦。佛菩萨保佑,我意想不到,平平安安度过去。所以佛菩萨教我们,我们认真努力如教修行,心里对於家亲眷属、亲人朋友不必去操心,他们自自然然得佛力加持,我这一点小小例子可以跟诸位同学做证明。我们在此地讲经,前天北京同修打电话给我,他们在北京看到,在网路上看到,好事情!所以我在摄影棚里头,真的,网路、萤光幕前面全世界许许多多的同修,我希望我们在一起学习。今天我们住在这个地球上,我们是地球上的人,凡是住在地球上所有一切的生物,跟我们是一个生命共同体。我们一定要互相尊重、互相敬爱、互相照顾、互助合作,共同来创造安和乐利的社会,幸福美满的生活。《大方广佛华严经》就是多元文化的教科书,教学的目的就在此地,所以我们生活在二十一世纪不能不学,一定要学。正是欧阳竟无大师所说的话,「佛法非宗教非哲学,而为今时所必需」。他的话我们可以得到肯定,心自在。
第三「资具自在」,资具就是资生之具,资养我们身体所需要的一切物质,今天讲的是衣食住行还有娱乐,统统具足,不会缺乏。在这个地方我们一定要明了,不可以贪图享受,为什么?贪图享受,你那个福报很容易享尽。应该用什么态度?知足常乐。人要是不知足,他怎么会得自在?我们人生活在这个世间,不能离开物质,我们每天要吃饭、要穿衣,要有居住的所在。这些地方我们要学佛,佛实在讲给我们做出榜样,我们凡夫不容易学到,那学祖师,祖师已经大开方便之门了。祖师里头最近的是印光大师,距离我们最近,我们看看他的生活简单,饮食跟大众完全一样,没有吃小伙食、特别伙食,没有,跟大众完全一样。衣服就是这几件,尤其是出家人,没有什么新的花样,衣服穿到破旧不能穿了再换一件,还能穿依旧还用它。衣只取饱暖,蔽体饱暖就够了,要那么多有什么用处?所以多余的要知道布施供养。这个世间有许多缺衣缺吃的,我们有多余的一定要帮助他们,哪个地区都有穷人。我们住在新加坡,新加坡可以说是相当富裕的一个国家,有没有穷人?有。我听到他们政府的统计,他们的穷人大概只有一、二千户,不多,所以政府都能够照顾到。它国家小,有财力。
但是有许许多多国家还有很多穷人,政府照顾不到的。今天中午,尤里先生告诉我,昆士兰州还有很多生活很困难的人,政府还照顾不到,他提出来希望我能够多知道一些,有能力的时候对他们伸出援手帮帮忙,这是好事!我们居住在这个地区,这个地区有很多苦人,我们不照顾谁照顾?除非我们不知道,我们知道的总是尽心尽力去帮助他,在佛法讲我们就是圆满功德了。希望我们所有学佛的同修都有这个心,能帮助世间苦难之人;到我们自己受苦受难的时候,也会有人帮助我们,业因果报丝毫不爽。讲到资生之具,就是我们日常生活的必需品,佛果地上得自在了,千万我们要常常想,想释迦牟尼佛,因为他做出的榜样,我们虽然没有看到,我们在经书记载里面看到了。我们读其他宗教的典籍,我们看到每一个宗教的创始人、他们的主教,物质生活都非常节俭,真的是省吃省用帮助这个世间比自己更苦的人,这是一分爱心。宗教里面常讲神爱世人,佛家常说的大慈大悲,我们要从这些地方体现,要认真把它做好,从我们环境近处做起。
我们住在这个地方,先从我们这条街上做起,从我们这个区域做起,然后再扩大到这个城市。如果有大福德,可以把这个好事逐渐扩展到全世界。可是我们学佛一定要有智慧,这些物质上帮助一些苦难人很有限,不是根本解决问题。怎样才能够根本解决问题?帮助他觉悟,破迷开悟,帮助他修善,断恶修善、破迷开悟能够改造自己命运,能够把贫穷转变成富贵,这就能解决问题了。这不是物质上的布施供养能做得到的,这是智慧的布施供养。所以佛法的布施供养,就是教学。我们天天在此地开班授课,希望大家能到此地来跟我们一同学习。学什么?对初机人来说学改造命运,学消灾免难。《了凡四训》里有一句话讲得很好,「灾消福来」,这个很好,灾消了福就来了。我们开班教学是教这个,欢迎大家一起来,不分种族、不分宗教,我们的课程就是灾消福来。佛法里面讲的离苦得乐,我们的教育是离苦得乐的教育,是灾消福来的教学。佛陀他的资具自在就是庄严佛国,庄严尽虚空遍法界一切诸佛刹土,没有私心,不是只庄严我这个地方不庄严别人。佛法没有私心,对於虚空法界一切众生一视同仁,这些地方我们应当要学习。
第四,「业自在」。业是造作,我们凡夫造作不自在,为什么?内受烦恼习气的控制,外又受环境的限制,所以不得自在。佛给我们讲的八苦,八苦是讲果报,生、老、病、死、怨憎会、爱别离、求不得,五阴炽盛咱们不谈,就这七种,这七种果报有业因。我们造作的业因不自在,得的果报很苦;佛所造作的,佛在经典上讲叫净业,清净心,决定没有染污,他的业自在。我们读这一句,要真正能体会得如何学习。起心动念是意业,言语是语业,身体造作是身业。佛教初学,意业教给我们不贪、不瞋、不痴,语业教我们不妄语、不两舌、不绮语、不恶口,身体造作教导我们不杀生、不偷盗、不淫欲,这是善业,还不是净业。什么是净业?造善业而不起分别执著,这个业就是净业,净业就自在,业就自在了。由此可知,有心造作,这个业不清净。佛所造作的完全是感应,佛有没有起心动念?没有,从来没有起心动念过。这一点我们要知道,我们要向佛陀学习,学习佛陀的不起心、不动念,一切随缘,随缘就自在。起心动念我想怎样做怎样做,攀缘!攀缘就不自在,内外都有障缘,你怎么会得自在?所以佛教导我们,普贤十愿教我们「恒顺众生,随喜功德」,这是佛的业自在。如果我们能够把自己的成见,我的想法、我的看法放下了,随顺众生,你就会得小自在。你放下的愈多,你自在就愈多,放下愈少,你自在就愈少;你要是放不下,你肯定不自在。现在时间到了,我们就讲到此地。
诸位同学,请看「现相品」大众念请第九句:
【云何是诸佛自在。】
清凉大师在「离世间品」里面,为我们说了十种自在,我们在前面介绍了四种。第五是「受生自在」,这一句就是大乘经上常常说的随类现身,应以什么身得度就现什么身,这自在。不但能现有情身,有情包括动物,九法界有情众生,能现天人身、能现鬼神身、能现畜生身,还能现器世间身,能现山河大地、树木花草,没有一样不能现。现身的范围遍虚空法界,现身的用意令一切众生觉悟,这是诸佛如来的心愿,念念都不舍利益众生。说到利益众生我们在经上常常看到「饶益众生」,益是利益,饶益是最富丰的利益,用现在的话说,最大的利益,不是小利益,最大的。最大的利益是什么利益?帮助众生转凡成圣,这是真正的大利益。究竟圆满是帮助众生成佛,《华严经》上所说的无量无边殊胜的境界,如来果地上的依正庄严,能帮助众生圆满的得到,这个利益多大!这个利益从哪个地方修起?我们要知道,从接受佛菩萨古圣先贤的教诲做起,如果不接受教诲,那就没有法子。怎样让一切大众知道这个世间有这么好的教学、这么好的教育,胜过世间一切教育?完全靠我们四众同学。我们今天接受佛教育,如果没有能够理解,因为信心跟理解完全成正比例,你解得愈深,你信得就愈深。你为什么不相信?你没有理解。所以很多同修告诉我,「好像我都明白了,但是我做不到」,其实这一句话有问题。我早年学佛跟章嘉大师,大师给我讲过,佛法是知难行易。你为什么做不到?你了解得不够。如果你真的了解,没有做不到的。所以我们做不到的时候,自己一定要回头去检讨,我解得不够深。如果真正明白了解,没有做不到的,这是事实。不可以说佛法知易行难,那你完全搞颠倒了。佛法行容易,说老实话凡夫跟佛一念之差,只要把这个念头转过来,凡夫就成佛了。一念迷你是凡夫,一念觉你就成佛,你说多容易!我们烦恼习气断不了,迷!一念觉,烦恼习气没有了,断干净了。
财色名食睡在佛法叫五欲,这五种把我们的本性盖覆住,在我们一般人说这个没有办法离开的,觉悟的人这五种都没有了。不要谈什么大的觉悟,小小觉悟还没有出六道,色界天人他得初禅,这五种没有了,他脱离欲界。我们要知道,脱离欲界是初禅天,初禅天人不吃东西,饮食断掉了;不但一切食物他没有了,水都不喝;睡眠断掉了,永远没有睡眠。睡眠是昏沉不是好事情,你睡的愈多,你昏沉的时间就愈多,昏沉是无明;我们清醒的时候胡思乱想,这是掉举、这是妄想。凡夫二六时中,不是堕落在妄想里,就是堕落在无明里,出不来。色界天人烦恼比我们轻,财色名食睡断掉了,我们在佛经上读到羡慕,为什么他能我不能?我们今天确实没有这种甚深禅定功夫,应该怎么做法?应该尽量减少,这是我们修行的功夫,自己功夫到什么样的程度,自己很清楚、很明白。徐居士今天早晨跟我讲,她觉得她到这边来有了进步,从什么地方看?睡眠。她很喜欢睡懒觉,现在早晨六点半钟一定会起来,自动的,没有人勉强她,没有人叫她。她好吃,看到什么东西都喜欢吃,现在看到东西自自然然不想吃了,念头都不起,她跟我讲到这里来是佛菩萨保佑。确实善根发现了,三宝加持,换句话说,外面五欲六尘的诱惑,她渐渐能够不动心,这是功夫进步了。这是好现象,我们一般讲瑞相。这个好现象要保持,决定不退,这个人有毅力、有决心、有恒心,他肯定成就。不能成就的是什么人?懒惰,不能够精进、不能够保持,这种人佛菩萨都帮不上忙。为什么?振作不起来。振作开始是有困难,为什么?你要改变习惯,过去生中不说了,就是这一生中,几十年养成的习惯,现在要改谈何容易?古人说「江山易改,本性难移」,他这个本性是习性,真难!所以能够改变自己的毛病习气,在我们佛法里称他作英雄豪杰。《了凡四训》里云谷禅师所讲的英雄豪杰,不是普通人。他改不了,我们就晓得庸庸碌碌的凡夫之辈,我们也不要责备他,为什么?责备他无济於事。所以诸佛菩萨、圣贤人责备什么人?责备贤者,能改过自新的人要责备,要帮助他向上提升。庸庸碌碌不能改过自新,不可以责备,要怜悯他,他的业障习气太重,不是这一生得度的,他还要继续搞六道轮回;换句话说,留到来生后世看到他哪一生真正觉悟、真正回头了,那个时候要帮助他。佛度化众生有耐心、有智慧,他不著急。佛都不著急,我们著什么急?我们著急,错了!所以永远要记住普贤菩萨教我们「恒顺众生,随喜功德」,这两句话的意思无尽的深广,我们要能够细心去体会,认真努力受持。现在的话说学习,要好好去学习。
第六「解自在」,解是理解,我们所学的都能够理解得很圆满、很透彻。由此可知,这个字与求学有关系。说到求学,善知识是第一。《阿难问事佛吉凶经》,这个光碟最近做好了,大概字幕打进去了。开宗明义,佛就教导我们,以亲近明师为第一个条件。明是光明的明,不是现在所讲知名度很高的人,不是的,知名度高未必有实学,真有实学往往知名度不高。像夏莲居、梅光羲居士,我们要不是常常听李老师说,外面听不到,这就是说他们的知名度不高。但是他们确确实实有道德、有学问、有修有证,真善知识!我们想学佛,你学佛能不能有成就,对於老师关系最大,你要是遇到好老师你很幸运,你节省了许许多多的时间,你也节省了许多的精力。我这一生学佛可以说是比一般人幸运,教导我佛学的两个老师,我跟方东美先生学哲学,不是学佛学,从哲学里面他老人家把佛学介绍给我,让我认识佛教。因为早年我们概念当中、心目当中佛教是迷信,不能够接受的,从来也没有一个人把佛教能讲得清楚、讲得明白,让这些年轻知识分子能接受的,没有!我也是一样。遇到方老师,把佛教当作一个单元来授课,佛经哲学,方先生把它在教学里列入这么一个单元,我这才明了佛教里面有这么多好东西在,这才发心读佛经。那个时候想看佛经也不容易,佛经市面上买不到,台湾印佛经只有两家书店,分量很少,种类也少,一个是台中「瑞成书局」,一个是台南「庆芳书局」,就这两家。不得已我们只有到寺庙里面去,寺庙里面藏书也不多,我们借来看,抄,我早年读经是抄经。所以出家之后法缘慢慢殊胜了,我提倡印经,就是我初学时候受的这个苦太多了,没有书。这个印经的风气真的带动了,所以现在台湾佛经实在讲太容易得到,每一个道场都印,许多同学们自动发心来印经。
亲近善知识第一,善知识可遇不可求,亲近善知识的态度一定要像文殊菩萨教善财的那些话,在「入法界品」里面。你要没有善根福德,往往在善知识面前走过疏忽了,到你年岁大了想起这桩事情,后悔莫及。这桩事情对现代人来讲,难!我这个年龄在我一生,从小家庭里面教了几年,时间也不多,两年多。那个时候六、七岁,二、三年的时间,阿赖耶识里种下这个种子。所以对於老师尊重,从小知道尊师重道,遇到这些好老师他真的肯教导我,而且教我的这个心态超过学校跟他的学生。什么原因?就是印光大师所说的,「一分诚敬,得一分利益;十分诚敬,得十分利益」。我们亲近善知识,实在讲自己什么都没有,就是一个虔诚恭敬心。虔诚恭敬从哪个地方表现?这一点我不能不告诉诸位同学,绝对不是见到老师毕恭毕敬。老师看得出来,老师看什么?教导你的你有没有去做到,这叫诚敬。真的听话,真的肯学,他没有白教,他才肯教你。教了你,你不能够去做到,不再教你了。为什么?白费精力,这不仅是个道理,是事实。谁肯浪费自己的时间精力,那不是个愚痴人吗?所以你要做到。阳奉阴违,做不到,不能教,算了,随他去吧!我在台中跟李老师十年,李老师对学生就这个态度,实在不能教随他去,见面很欢喜、很客气,不会认真教导你。对於真正能接受的,我常说李老师很严厉,他骂你打你,那真肯教你;他不教你,对你很客气,绝对不会骂你。
昨天晚上我问悟胜、悟全,你们在此地学《弟子规》学得怎么样?他告诉我,每一个同学都讲过一遍,我说这样差不多你们都听了二、三十遍,他说是的。但是没有做到,这种教学等於零。能说不能行,你念这个干什么?这个经不是念的、不是讲解的,是做的!你们要晓得,你们能够把这里面东西条条都做到,功德无量无边!为什么你功德那么大?儒家的根就在此地,你要发心每一条都做到,你把儒家的根救活了。儒没有了。今天我教悟行法师,我把《沙弥律仪》交给他,叫他抽出时间跟大家讲一遍,要做到。沙弥十条戒、二十四门威仪,如果要是做不到,佛的根没有了。所以儒跟佛的根现在都烂掉,快要死了,快要绝了。从哪里救起?看看我们自己,我们不要求人,这个世间事情求人难,求自己。我自己果然依教奉行,我就是儒的根,我就是佛的根。根都烂了,还有这一点点是活的,那就有救,你必定得诸佛菩萨护念,你得世出世间圣贤保佑。
今天中午,昆士兰多元文化局局长尤里给我们讲的几句话大家听到了,他对我们是什么样的期望,我们想想我们能不能做到,不辜负他的期望?我老实告诉诸位同学,你们如果能够把《弟子规》跟《沙弥律仪》落实,你就不辜负他的期望。确确实实能够带动多元文化,能够带给这个社会安定祥和,真正是灾消福来。所以我们要做到,讲是真正理解了,理解之后要行,要落实。分量不多!受了大戒,古德教导半月半月诵戒,怕你忘掉。现在我们受戒,受完之后再也不诵,没事了。所以过去我在台北「华藏图书馆」,我提倡每天晚课,要加诵《太上感应篇》。文字并不多,一千几百个字,当作戒律。净宗学会成立,我们晚课直接念《无量寿经》三十二品到三十七品,内容是什么?五戒十善。今天我们大家在此地建立净宗学院,如果希望佛法能不灭,孔孟之道能继续,就看我们自己肯不肯发心了。你们同学们多想想,用什么方法勉励自己、警策自己,不能够再懈怠,不能够再懒惰了。孔孟是我们的祖先,世尊是我们的导师,我们要不能够奋发,对不起祖师、对不起导师,我们还能算是个人吗?如何能够把自己振作起来,我听你们的,你们就想方法来告诉我。时节因缘不容许我们等待,发愤图强、勇猛精进就在此时此刻。你们听我讲《华严》,我虽然不能够像诸大菩萨一样,把经典字字句句无量义说出来,这个我做不到,我把我自己所领悟的、所契入的都说出来了。你们听我讲经这属於解门,你要从解生信,从信要落实,要变成行为,这才是成就真实功德,你的解也就得自在。
第七句「愿自在」,愿是希求、是愿望。我们这个世间世尊给我们讲的八苦,求不得苦;「佛氏门中,有求必应」,那是自在。如来果地上那个愿是究竟圆满,得大自在。他为什么能得?清凉大师注解引经文说,「随欲随时」,随著自己的希求,随时随处能「在一切诸佛刹土示现成正觉」。举一个例子,这是最难的。一切诸佛刹土里面示现成正觉,这个话怎么说法?成正觉就是成佛,但是我们知道,一个刹土只有一尊佛,不能有两尊佛,诸佛到这个佛刹土里面示现成等正觉,是去应化,是去帮助这一尊佛教化众生,无论用什么身分他都是成等正觉。他的这个愿自在,跟一切诸佛完全相等。为什么到这个刹土?这个刹土里有一些众生与这一尊佛过去特别有缘分,他来很容易得度。像释迦牟尼佛,释迦牟尼佛示现在我们这个世间成佛,经上常讲「一佛出世,千佛拥护」。千佛怎么拥护?千佛到这个佛的示现之处成等正觉,来帮助他。用什么身分?有的用菩萨身分,有的用声闻身分,有的用优婆塞、优婆夷的身分,有的用国王大臣的身分,还有用外道乞丐的身分。那些人全都是成等正觉,「愿自在」,配合世尊接引众生、教化众生、成熟众生,我们要懂得要明了。
第八句,「神力自在」,神力就是神通,「示现一切大神变」。就像过去那些祖师大德们,我们一般人讲示现神通。《大藏经》里,有一部《神僧传》,一共有四卷,我初学佛法的时候,《高僧传》、《神僧传》,《居士传》、《善女人传》我都读过。读这些书对自己有很大的鼓励,看看这些人都修行证果了,都有那么大的成就,他能修成,我要赶上。读古人的传记好,见贤思齐。现在人不读这些传记了,不知道人家修行的成就,我们自己找不到榜样,找不到模式,自己不晓得怎么修法,可惜!我这一点也许是在我年轻的时候欢喜历史有关系,我的史书念得很多。为什么?史书是前人的经验教训,对我们生活处事待人接物帮助最大。《神僧传》里面这些高僧大德,当机缘成熟的时候可以用神通感化众生,机缘不成熟的时候不可以用。首先你要会观机,机缘没有成熟他对这个事情半信半疑,那就不能用这个手法,用这个手法达不到效果,反而产生反面的效果,这个不能不知道。反面效果,他对佛法疏远,「佛法也搞神通、也搞迷信」,他退心了。所以佛教弟子,弘法利生不准示现神通,有神通也不可以,有能力也不可以。原因?这个世间众生对这个没有信心,如果对这个有信心,有信心你还得观察他过去生中的根机,是不是真的能接受?神通示现他是不是真的能回头?没有这个能力不可以。总有时节因缘,时节因缘不成熟不用这个方法,用教学。教学是普通的方法,人人都能接受,欢喜接受。
第九「法自在」,那就是他有能力宣说无量无边的法门,没有障碍。你想学哪个法门,他就跟你讲哪个法门。佛今天不在世,佛留下这么多经论,他想学哪一部经论,你都有能力指导他,法自在。法自在从哪里学的?那个因,「法门无量誓愿学」。我们今天没有这个能力,即使有这个能力,我们今天也不能这个做法。为什么?现代众生根性钝,在现代我们面对著这些大众,我们提倡「一门深入,长时薰修」,对他有好处,不能教人太多。我往年跟这些老师学习,都是学一样;你学多了,他不教你了。他示现给我看的都是一门深入,我们在这里头得利益、得好处,深受其利,所以我这一生也以这个方法供养一切大众,这是於法自在。自在,面对现前大众的根性依旧是一门深入,他才能有成就。学多了变成佛学家,变成佛学博士,与了生死出三界毫不相关。今天时间到了,就讲到此地。
诸位同学,请看「如来现相品」,大众念请第九句:
【云何是诸佛自在。】
清凉大师注解里面告诉我们,依据后面的解答以及赞颂里面,是说「佛自在」,这个意思是讲诸佛如来「所作任意,无碍成就」。我们读这些经文,实在说,无限的羡慕向往油然而生,什么时候我们也能够得到像如来果地上这样殊胜的果德,诸佛自在。清凉说得好,「广有无量」,说不尽的自在;「或说百种,谓於众生自在等,各有十故」;为了说法方便起见,《华严》依旧是用十来代表,说了十种自在。如「离世间品」说,「不思议品」也说,都是讲十种。在「离世间品」里面就是本经第五十五卷末后,第一种叫「命自在」,这一条恐怕是我们世间人最想知道的。因为六道众生寿命不自在,为什么?被业力所拘,哪里会有自在?六道众生到这个世间来受生,我们一般讲来投胎,谁主宰的?业力。我们到这个世间来投胎,寿命长短全是业力在支配,我们得不到自在。诸佛菩萨,业尽情空,所以他没有业力,他的现身、他的寿命一切随缘,到我们这个世间来应化,就随顺这个世间人寿命的长短。为什么?这个道理我们要懂,如果不随顺我们世间的长短,释迦牟尼佛确实有能力,从三千年前一直住世到今天他真办得到。如果这样做法,教化众生恐怕就收不到效果,为什么?我们会把释迦牟尼佛当神仙看待,「你能做得到,我们做不到」。
佛可以说念念都是为众生著想,帮助众生觉悟,没有别的。众生要是觉悟,换句话说,佛果上那些无量无边的功德,众生不就都得到了吗?智慧德相原来是一切众生本来有的,它不是本来无。现在,本来有的为什么没有了?业障障住,只要把业障消除,问题就解决了。所以佛到世间来没有别的,帮助众生消业障而已。佛在天上同天人的寿命,弥勒菩萨表现的就给我们做证明了。弥勒是等觉菩萨,说老实话,也是早已成佛来示现的。示现在兜率天,他就同兜率天的寿命,兜率天的一天是我们人间四百年,这个时差相当大。兜率天人的寿命是四千岁,天上的四千岁,也像我们人间一样计算方法,一年三百六十天,他的一天相当於我们人间四百年,四千岁合人间五十六亿七千万年。寿命到的时候,弥勒菩萨在兜率天就过世,到我们人间来作佛。所以诸佛菩萨命自在,他到哪一个世间能够与那个世间人寿命一样,实在说他不生不灭。寿命,实在讲,《百法》里头也是不相应行法,是我们凡夫妄想里面产生的。不相应行法,用世间的话来说,是个抽象的概念,不是事实。如来得究竟圆满的自在,菩萨也得自在了。
第二是讲「心自在」,心是智慧,智慧能入无量三昧,这是智慧。为什么?无量三昧简单说一说,就是在世出世间一切法里面得自在。为什么说智慧?智慧观照一切法「相有体无」,所以世出世间一切法,实实在在给你讲,「无所有、不可得」,於是佛菩萨的心在万事万物里面,他不起心动念,他没有分别执著,心就自在了。我们凡夫心为什么不自在?牵肠挂肚的事情太多了。你心里挂念些什么?挂念一切人一切事一切物,常常念著这个东西。这个心怎么会得自在?如果你挂念得愈多,你的心就愈苦。佛讲这个心的受是忧喜,实在讲喜事少,忧虑多,无量无边的忧虑都是你的牵挂。对你的家亲眷属的牵挂,对你的财产的牵挂,对你功名利禄的牵挂,对你亲朋好友的牵挂,不得了!无量无边,你的心怎么会自在?佛在《金刚经》上给我们讲宇宙人生真相,他说「一切有为法,如梦幻泡影」,这讲真话。哪些是有为法?《百法明门论》就讲得很好,八个心法,五十一个心所法,二十四个不相应行法,十一个色法,这统统叫做有为法。什么叫有为?有生有灭。心,心一个念头灭、一个念头生,这个心不是真心是妄心,八个识五十一个心所全是生灭法,生灭法叫做有为法。无为法呢?无为法就是不生不灭的法,没有生灭现象,像虚空,虚空是无为法。无为法有六个,六个无为法,说老实话,只有一个是真的无为法,真如;其余五个就像虚空一样,为什么说它是无为法?因为我们觉察不到它有为的现象,所以叫它做无为法,但是它并不是真正的无为。永嘉大师《证道歌》就讲得好,「梦里明明有六趣,觉后空空无大千」。换句话说,除了真如之外,这五个无为法,到什么时候你才真正了解它的真相?明心见性,明心见性之后你才晓得这五个无为法不是真的无为。但是在我们没有能够明心见性之前,你肯定觉察不到。这是讲的心自在。由此可知,我们的心自在不自在?关键就是在你能不能放下,果然能够把妄想分别执著统统放下,你心就恢复自在。
也许初学同学要问,学佛如果把家亲眷属一切都放下,这似乎太不近人情。这种佛还能学吗?这个话乍听起来好像也有道理,其实不然。我们纵然念念牵挂在心,能不能解决问题?不能。能不能帮上忙?也不能。所以,你的忧虑牵挂解决不了问题。怎样才能帮助家人真正把问题解决?要修道。佛法里面对於这个事情讲得太多太多,如果你修行证果你能证得阿罗汉果,你就有能力帮助你所牵挂的一切人事,这是真能解决问题的,真能帮上忙的。如果你能证得菩萨果位、如来果位,我们讲如来果位不是讲究竟的,是法身菩萨、分证佛位,你能够帮助你过去生中生生世世的家亲眷属,不是这一生!我们实在讲智慧能力太有限,过去生中的父母我们就不知道,过去两世三世,愈远愈不知道。现在西方人常常用催眠的方法,这个我们听说很多,在催眠状况之下他能够回到过去世。催眠功夫很深的时候,他能够回到前两世、前三世,我听说过有能回到前五世,五世再前面就没有办法了。从接受催眠的人,其中当中有我们学佛的同修,他们有这个经验来告诉我,知道过去生中是在哪一道,生活状况、姓名、居住所在。虽然知道了,催眠醒过来之后他不知道了,要放录音给他听,听了之后他父母在哪里还是找不到,还是帮不上忙,远远不如阿罗汉。实实在在讲不必到阿罗汉那样的境界,小乘三果、二果都有能力,但是他这个能力还比不上阿罗汉。要知道三、五世家亲眷属的状况做得到,无论他在哪一道都能帮得上忙,用什么方法来帮忙?自己修行的功夫,把这个功德回向给他,他得受用。所以自己修行,功夫愈深,证的果位愈高,生生世世的家亲眷属都沾光。我们想帮助现前的父母,你的父母还在世,你修行得很好,有道德有学问,帮助许许多多众生破迷开悟,让许许多多众生离苦得乐,你的父母不但受人尊敬,确确实实他受到诸佛护念,一切善神拥护,他身心健康,生活不会缺乏,许许多多人照顾。我能够照顾一切大众,一切大众自然照顾我的家亲眷属,这是事实。
我老母亲在世的时候,她住在上海,许许多多念佛的同修常常去看她,送一点东西给她吃。自动去的,去的那些人我都不认识,多半都是看到我们印的书,听到录音带、录相带的。现在老母亲往生了,遗体葬在故乡,我们是清寒人家,所以葬在那个地方,那个坟也很小,我要不是家里人带著我去,我找不到。所以在前年我立了一个碑,去年,现在讲是去年,实际上大概是三、四个月之前,我们家乡的父老,以及南京这一带的同修们,这些念佛的同修们,我们家乡也有个小庙,实际上这个庙从前不小,现在很小了,最兴旺的时候,这个道场差不多住六、七百人。这个小庙是汉朝时候建立的,大概有一千七百年的历史,现在也算是古迹。有人到那边去朝山拜佛,顺便到我父母坟墓上去看,看了之后他们要发心把这个墓重修。地方政府也很难得,就在这个土地上拨了三十亩地,中国的三十亩合英亩为五英亩,一个英亩是中国六亩,五个英亩的地做为墓园。我听到之后很感动,这是大家自动自发的,不是我的意思。既然做成墓园,大家有这个意思,地方政府也这样做法,他们画了个图寄给我看。这个墓园四周都是石头的栏杆,我就想到,我们佛经里面很多好的句子,我写了很多,让他们刻在这个栏杆上。什么意思?机会教育。人家到那里参观的时候,到那里看看,阿赖耶识里落印象。我写了很多,净业三福十一条、六和敬、六波罗蜜。《梵网》、《璎珞戒》里面四条很重要的戒条,我都写上去了,「不作国贼,不谤国主,不漏国税,不犯国制」,让大家看看,机会教育。印光大师教导我们十六个字我也写上去,「敦伦尽分,闲邪存诚,老实念佛,求生净土」,希望以后到墓园去参观的时候,这些经句他都能在那里看一遍,这是教育。所以自己要认真修学,家亲眷属他就得好处。
过去我们在海外,也常常想著家人,不知道他们过的是什么生活。中国大陆在过去诸位都晓得,三反五反、文化大革命,许许多多人民受了很大的苦痛。我跟家人整整三十六年没有联系,到改革开放联系之后,才晓得他们都没有受苦。佛菩萨保佑,我意想不到,平平安安度过去。所以佛菩萨教我们,我们认真努力如教修行,心里对於家亲眷属、亲人朋友不必去操心,他们自自然然得佛力加持,我这一点小小例子可以跟诸位同学做证明。我们在此地讲经,前天北京同修打电话给我,他们在北京看到,在网路上看到,好事情!所以我在摄影棚里头,真的,网路、萤光幕前面全世界许许多多的同修,我希望我们在一起学习。今天我们住在这个地球上,我们是地球上的人,凡是住在地球上所有一切的生物,跟我们是一个生命共同体。我们一定要互相尊重、互相敬爱、互相照顾、互助合作,共同来创造安和乐利的社会,幸福美满的生活。《大方广佛华严经》就是多元文化的教科书,教学的目的就在此地,所以我们生活在二十一世纪不能不学,一定要学。正是欧阳竟无大师所说的话,「佛法非宗教非哲学,而为今时所必需」。他的话我们可以得到肯定,心自在。
第三「资具自在」,资具就是资生之具,资养我们身体所需要的一切物质,今天讲的是衣食住行还有娱乐,统统具足,不会缺乏。在这个地方我们一定要明了,不可以贪图享受,为什么?贪图享受,你那个福报很容易享尽。应该用什么态度?知足常乐。人要是不知足,他怎么会得自在?我们人生活在这个世间,不能离开物质,我们每天要吃饭、要穿衣,要有居住的所在。这些地方我们要学佛,佛实在讲给我们做出榜样,我们凡夫不容易学到,那学祖师,祖师已经大开方便之门了。祖师里头最近的是印光大师,距离我们最近,我们看看他的生活简单,饮食跟大众完全一样,没有吃小伙食、特别伙食,没有,跟大众完全一样。衣服就是这几件,尤其是出家人,没有什么新的花样,衣服穿到破旧不能穿了再换一件,还能穿依旧还用它。衣只取饱暖,蔽体饱暖就够了,要那么多有什么用处?所以多余的要知道布施供养。这个世间有许多缺衣缺吃的,我们有多余的一定要帮助他们,哪个地区都有穷人。我们住在新加坡,新加坡可以说是相当富裕的一个国家,有没有穷人?有。我听到他们政府的统计,他们的穷人大概只有一、二千户,不多,所以政府都能够照顾到。它国家小,有财力。
但是有许许多多国家还有很多穷人,政府照顾不到的。今天中午,尤里先生告诉我,昆士兰州还有很多生活很困难的人,政府还照顾不到,他提出来希望我能够多知道一些,有能力的时候对他们伸出援手帮帮忙,这是好事!我们居住在这个地区,这个地区有很多苦人,我们不照顾谁照顾?除非我们不知道,我们知道的总是尽心尽力去帮助他,在佛法讲我们就是圆满功德了。希望我们所有学佛的同修都有这个心,能帮助世间苦难之人;到我们自己受苦受难的时候,也会有人帮助我们,业因果报丝毫不爽。讲到资生之具,就是我们日常生活的必需品,佛果地上得自在了,千万我们要常常想,想释迦牟尼佛,因为他做出的榜样,我们虽然没有看到,我们在经书记载里面看到了。我们读其他宗教的典籍,我们看到每一个宗教的创始人、他们的主教,物质生活都非常节俭,真的是省吃省用帮助这个世间比自己更苦的人,这是一分爱心。宗教里面常讲神爱世人,佛家常说的大慈大悲,我们要从这些地方体现,要认真把它做好,从我们环境近处做起。
我们住在这个地方,先从我们这条街上做起,从我们这个区域做起,然后再扩大到这个城市。如果有大福德,可以把这个好事逐渐扩展到全世界。可是我们学佛一定要有智慧,这些物质上帮助一些苦难人很有限,不是根本解决问题。怎样才能够根本解决问题?帮助他觉悟,破迷开悟,帮助他修善,断恶修善、破迷开悟能够改造自己命运,能够把贫穷转变成富贵,这就能解决问题了。这不是物质上的布施供养能做得到的,这是智慧的布施供养。所以佛法的布施供养,就是教学。我们天天在此地开班授课,希望大家能到此地来跟我们一同学习。学什么?对初机人来说学改造命运,学消灾免难。《了凡四训》里有一句话讲得很好,「灾消福来」,这个很好,灾消了福就来了。我们开班教学是教这个,欢迎大家一起来,不分种族、不分宗教,我们的课程就是灾消福来。佛法里面讲的离苦得乐,我们的教育是离苦得乐的教育,是灾消福来的教学。佛陀他的资具自在就是庄严佛国,庄严尽虚空遍法界一切诸佛刹土,没有私心,不是只庄严我这个地方不庄严别人。佛法没有私心,对於虚空法界一切众生一视同仁,这些地方我们应当要学习。
第四,「业自在」。业是造作,我们凡夫造作不自在,为什么?内受烦恼习气的控制,外又受环境的限制,所以不得自在。佛给我们讲的八苦,八苦是讲果报,生、老、病、死、怨憎会、爱别离、求不得,五阴炽盛咱们不谈,就这七种,这七种果报有业因。我们造作的业因不自在,得的果报很苦;佛所造作的,佛在经典上讲叫净业,清净心,决定没有染污,他的业自在。我们读这一句,要真正能体会得如何学习。起心动念是意业,言语是语业,身体造作是身业。佛教初学,意业教给我们不贪、不瞋、不痴,语业教我们不妄语、不两舌、不绮语、不恶口,身体造作教导我们不杀生、不偷盗、不淫欲,这是善业,还不是净业。什么是净业?造善业而不起分别执著,这个业就是净业,净业就自在,业就自在了。由此可知,有心造作,这个业不清净。佛所造作的完全是感应,佛有没有起心动念?没有,从来没有起心动念过。这一点我们要知道,我们要向佛陀学习,学习佛陀的不起心、不动念,一切随缘,随缘就自在。起心动念我想怎样做怎样做,攀缘!攀缘就不自在,内外都有障缘,你怎么会得自在?所以佛教导我们,普贤十愿教我们「恒顺众生,随喜功德」,这是佛的业自在。如果我们能够把自己的成见,我的想法、我的看法放下了,随顺众生,你就会得小自在。你放下的愈多,你自在就愈多,放下愈少,你自在就愈少;你要是放不下,你肯定不自在。现在时间到了,我们就讲到此地。
诸位同学,请看「现相品」大众念请第九句:
【云何是诸佛自在。】
清凉大师在「离世间品」里面,为我们说了十种自在,我们在前面介绍了四种。第五是「受生自在」,这一句就是大乘经上常常说的随类现身,应以什么身得度就现什么身,这自在。不但能现有情身,有情包括动物,九法界有情众生,能现天人身、能现鬼神身、能现畜生身,还能现器世间身,能现山河大地、树木花草,没有一样不能现。现身的范围遍虚空法界,现身的用意令一切众生觉悟,这是诸佛如来的心愿,念念都不舍利益众生。说到利益众生我们在经上常常看到「饶益众生」,益是利益,饶益是最富丰的利益,用现在的话说,最大的利益,不是小利益,最大的。最大的利益是什么利益?帮助众生转凡成圣,这是真正的大利益。究竟圆满是帮助众生成佛,《华严经》上所说的无量无边殊胜的境界,如来果地上的依正庄严,能帮助众生圆满的得到,这个利益多大!这个利益从哪个地方修起?我们要知道,从接受佛菩萨古圣先贤的教诲做起,如果不接受教诲,那就没有法子。怎样让一切大众知道这个世间有这么好的教学、这么好的教育,胜过世间一切教育?完全靠我们四众同学。我们今天接受佛教育,如果没有能够理解,因为信心跟理解完全成正比例,你解得愈深,你信得就愈深。你为什么不相信?你没有理解。所以很多同修告诉我,「好像我都明白了,但是我做不到」,其实这一句话有问题。我早年学佛跟章嘉大师,大师给我讲过,佛法是知难行易。你为什么做不到?你了解得不够。如果你真的了解,没有做不到的。所以我们做不到的时候,自己一定要回头去检讨,我解得不够深。如果真正明白了解,没有做不到的,这是事实。不可以说佛法知易行难,那你完全搞颠倒了。佛法行容易,说老实话凡夫跟佛一念之差,只要把这个念头转过来,凡夫就成佛了。一念迷你是凡夫,一念觉你就成佛,你说多容易!我们烦恼习气断不了,迷!一念觉,烦恼习气没有了,断干净了。
财色名食睡在佛法叫五欲,这五种把我们的本性盖覆住,在我们一般人说这个没有办法离开的,觉悟的人这五种都没有了。不要谈什么大的觉悟,小小觉悟还没有出六道,色界天人他得初禅,这五种没有了,他脱离欲界。我们要知道,脱离欲界是初禅天,初禅天人不吃东西,饮食断掉了;不但一切食物他没有了,水都不喝;睡眠断掉了,永远没有睡眠。睡眠是昏沉不是好事情,你睡的愈多,你昏沉的时间就愈多,昏沉是无明;我们清醒的时候胡思乱想,这是掉举、这是妄想。凡夫二六时中,不是堕落在妄想里,就是堕落在无明里,出不来。色界天人烦恼比我们轻,财色名食睡断掉了,我们在佛经上读到羡慕,为什么他能我不能?我们今天确实没有这种甚深禅定功夫,应该怎么做法?应该尽量减少,这是我们修行的功夫,自己功夫到什么样的程度,自己很清楚、很明白。徐居士今天早晨跟我讲,她觉得她到这边来有了进步,从什么地方看?睡眠。她很喜欢睡懒觉,现在早晨六点半钟一定会起来,自动的,没有人勉强她,没有人叫她。她好吃,看到什么东西都喜欢吃,现在看到东西自自然然不想吃了,念头都不起,她跟我讲到这里来是佛菩萨保佑。确实善根发现了,三宝加持,换句话说,外面五欲六尘的诱惑,她渐渐能够不动心,这是功夫进步了。这是好现象,我们一般讲瑞相。这个好现象要保持,决定不退,这个人有毅力、有决心、有恒心,他肯定成就。不能成就的是什么人?懒惰,不能够精进、不能够保持,这种人佛菩萨都帮不上忙。为什么?振作不起来。振作开始是有困难,为什么?你要改变习惯,过去生中不说了,就是这一生中,几十年养成的习惯,现在要改谈何容易?古人说「江山易改,本性难移」,他这个本性是习性,真难!所以能够改变自己的毛病习气,在我们佛法里称他作英雄豪杰。《了凡四训》里云谷禅师所讲的英雄豪杰,不是普通人。他改不了,我们就晓得庸庸碌碌的凡夫之辈,我们也不要责备他,为什么?责备他无济於事。所以诸佛菩萨、圣贤人责备什么人?责备贤者,能改过自新的人要责备,要帮助他向上提升。庸庸碌碌不能改过自新,不可以责备,要怜悯他,他的业障习气太重,不是这一生得度的,他还要继续搞六道轮回;换句话说,留到来生后世看到他哪一生真正觉悟、真正回头了,那个时候要帮助他。佛度化众生有耐心、有智慧,他不著急。佛都不著急,我们著什么急?我们著急,错了!所以永远要记住普贤菩萨教我们「恒顺众生,随喜功德」,这两句话的意思无尽的深广,我们要能够细心去体会,认真努力受持。现在的话说学习,要好好去学习。
第六「解自在」,解是理解,我们所学的都能够理解得很圆满、很透彻。由此可知,这个字与求学有关系。说到求学,善知识是第一。《阿难问事佛吉凶经》,这个光碟最近做好了,大概字幕打进去了。开宗明义,佛就教导我们,以亲近明师为第一个条件。明是光明的明,不是现在所讲知名度很高的人,不是的,知名度高未必有实学,真有实学往往知名度不高。像夏莲居、梅光羲居士,我们要不是常常听李老师说,外面听不到,这就是说他们的知名度不高。但是他们确确实实有道德、有学问、有修有证,真善知识!我们想学佛,你学佛能不能有成就,对於老师关系最大,你要是遇到好老师你很幸运,你节省了许许多多的时间,你也节省了许多的精力。我这一生学佛可以说是比一般人幸运,教导我佛学的两个老师,我跟方东美先生学哲学,不是学佛学,从哲学里面他老人家把佛学介绍给我,让我认识佛教。因为早年我们概念当中、心目当中佛教是迷信,不能够接受的,从来也没有一个人把佛教能讲得清楚、讲得明白,让这些年轻知识分子能接受的,没有!我也是一样。遇到方老师,把佛教当作一个单元来授课,佛经哲学,方先生把它在教学里列入这么一个单元,我这才明了佛教里面有这么多好东西在,这才发心读佛经。那个时候想看佛经也不容易,佛经市面上买不到,台湾印佛经只有两家书店,分量很少,种类也少,一个是台中「瑞成书局」,一个是台南「庆芳书局」,就这两家。不得已我们只有到寺庙里面去,寺庙里面藏书也不多,我们借来看,抄,我早年读经是抄经。所以出家之后法缘慢慢殊胜了,我提倡印经,就是我初学时候受的这个苦太多了,没有书。这个印经的风气真的带动了,所以现在台湾佛经实在讲太容易得到,每一个道场都印,许多同学们自动发心来印经。
亲近善知识第一,善知识可遇不可求,亲近善知识的态度一定要像文殊菩萨教善财的那些话,在「入法界品」里面。你要没有善根福德,往往在善知识面前走过疏忽了,到你年岁大了想起这桩事情,后悔莫及。这桩事情对现代人来讲,难!我这个年龄在我一生,从小家庭里面教了几年,时间也不多,两年多。那个时候六、七岁,二、三年的时间,阿赖耶识里种下这个种子。所以对於老师尊重,从小知道尊师重道,遇到这些好老师他真的肯教导我,而且教我的这个心态超过学校跟他的学生。什么原因?就是印光大师所说的,「一分诚敬,得一分利益;十分诚敬,得十分利益」。我们亲近善知识,实在讲自己什么都没有,就是一个虔诚恭敬心。虔诚恭敬从哪个地方表现?这一点我不能不告诉诸位同学,绝对不是见到老师毕恭毕敬。老师看得出来,老师看什么?教导你的你有没有去做到,这叫诚敬。真的听话,真的肯学,他没有白教,他才肯教你。教了你,你不能够去做到,不再教你了。为什么?白费精力,这不仅是个道理,是事实。谁肯浪费自己的时间精力,那不是个愚痴人吗?所以你要做到。阳奉阴违,做不到,不能教,算了,随他去吧!我在台中跟李老师十年,李老师对学生就这个态度,实在不能教随他去,见面很欢喜、很客气,不会认真教导你。对於真正能接受的,我常说李老师很严厉,他骂你打你,那真肯教你;他不教你,对你很客气,绝对不会骂你。
昨天晚上我问悟胜、悟全,你们在此地学《弟子规》学得怎么样?他告诉我,每一个同学都讲过一遍,我说这样差不多你们都听了二、三十遍,他说是的。但是没有做到,这种教学等於零。能说不能行,你念这个干什么?这个经不是念的、不是讲解的,是做的!你们要晓得,你们能够把这里面东西条条都做到,功德无量无边!为什么你功德那么大?儒家的根就在此地,你要发心每一条都做到,你把儒家的根救活了。儒没有了。今天我教悟行法师,我把《沙弥律仪》交给他,叫他抽出时间跟大家讲一遍,要做到。沙弥十条戒、二十四门威仪,如果要是做不到,佛的根没有了。所以儒跟佛的根现在都烂掉,快要死了,快要绝了。从哪里救起?看看我们自己,我们不要求人,这个世间事情求人难,求自己。我自己果然依教奉行,我就是儒的根,我就是佛的根。根都烂了,还有这一点点是活的,那就有救,你必定得诸佛菩萨护念,你得世出世间圣贤保佑。
今天中午,昆士兰多元文化局局长尤里给我们讲的几句话大家听到了,他对我们是什么样的期望,我们想想我们能不能做到,不辜负他的期望?我老实告诉诸位同学,你们如果能够把《弟子规》跟《沙弥律仪》落实,你就不辜负他的期望。确确实实能够带动多元文化,能够带给这个社会安定祥和,真正是灾消福来。所以我们要做到,讲是真正理解了,理解之后要行,要落实。分量不多!受了大戒,古德教导半月半月诵戒,怕你忘掉。现在我们受戒,受完之后再也不诵,没事了。所以过去我在台北「华藏图书馆」,我提倡每天晚课,要加诵《太上感应篇》。文字并不多,一千几百个字,当作戒律。净宗学会成立,我们晚课直接念《无量寿经》三十二品到三十七品,内容是什么?五戒十善。今天我们大家在此地建立净宗学院,如果希望佛法能不灭,孔孟之道能继续,就看我们自己肯不肯发心了。你们同学们多想想,用什么方法勉励自己、警策自己,不能够再懈怠,不能够再懒惰了。孔孟是我们的祖先,世尊是我们的导师,我们要不能够奋发,对不起祖师、对不起导师,我们还能算是个人吗?如何能够把自己振作起来,我听你们的,你们就想方法来告诉我。时节因缘不容许我们等待,发愤图强、勇猛精进就在此时此刻。你们听我讲《华严》,我虽然不能够像诸大菩萨一样,把经典字字句句无量义说出来,这个我做不到,我把我自己所领悟的、所契入的都说出来了。你们听我讲经这属於解门,你要从解生信,从信要落实,要变成行为,这才是成就真实功德,你的解也就得自在。
第七句「愿自在」,愿是希求、是愿望。我们这个世间世尊给我们讲的八苦,求不得苦;「佛氏门中,有求必应」,那是自在。如来果地上那个愿是究竟圆满,得大自在。他为什么能得?清凉大师注解引经文说,「随欲随时」,随著自己的希求,随时随处能「在一切诸佛刹土示现成正觉」。举一个例子,这是最难的。一切诸佛刹土里面示现成正觉,这个话怎么说法?成正觉就是成佛,但是我们知道,一个刹土只有一尊佛,不能有两尊佛,诸佛到这个佛刹土里面示现成等正觉,是去应化,是去帮助这一尊佛教化众生,无论用什么身分他都是成等正觉。他的这个愿自在,跟一切诸佛完全相等。为什么到这个刹土?这个刹土里有一些众生与这一尊佛过去特别有缘分,他来很容易得度。像释迦牟尼佛,释迦牟尼佛示现在我们这个世间成佛,经上常讲「一佛出世,千佛拥护」。千佛怎么拥护?千佛到这个佛的示现之处成等正觉,来帮助他。用什么身分?有的用菩萨身分,有的用声闻身分,有的用优婆塞、优婆夷的身分,有的用国王大臣的身分,还有用外道乞丐的身分。那些人全都是成等正觉,「愿自在」,配合世尊接引众生、教化众生、成熟众生,我们要懂得要明了。
第八句,「神力自在」,神力就是神通,「示现一切大神变」。就像过去那些祖师大德们,我们一般人讲示现神通。《大藏经》里,有一部《神僧传》,一共有四卷,我初学佛法的时候,《高僧传》、《神僧传》,《居士传》、《善女人传》我都读过。读这些书对自己有很大的鼓励,看看这些人都修行证果了,都有那么大的成就,他能修成,我要赶上。读古人的传记好,见贤思齐。现在人不读这些传记了,不知道人家修行的成就,我们自己找不到榜样,找不到模式,自己不晓得怎么修法,可惜!我这一点也许是在我年轻的时候欢喜历史有关系,我的史书念得很多。为什么?史书是前人的经验教训,对我们生活处事待人接物帮助最大。《神僧传》里面这些高僧大德,当机缘成熟的时候可以用神通感化众生,机缘不成熟的时候不可以用。首先你要会观机,机缘没有成熟他对这个事情半信半疑,那就不能用这个手法,用这个手法达不到效果,反而产生反面的效果,这个不能不知道。反面效果,他对佛法疏远,「佛法也搞神通、也搞迷信」,他退心了。所以佛教弟子,弘法利生不准示现神通,有神通也不可以,有能力也不可以。原因?这个世间众生对这个没有信心,如果对这个有信心,有信心你还得观察他过去生中的根机,是不是真的能接受?神通示现他是不是真的能回头?没有这个能力不可以。总有时节因缘,时节因缘不成熟不用这个方法,用教学。教学是普通的方法,人人都能接受,欢喜接受。
第九「法自在」,那就是他有能力宣说无量无边的法门,没有障碍。你想学哪个法门,他就跟你讲哪个法门。佛今天不在世,佛留下这么多经论,他想学哪一部经论,你都有能力指导他,法自在。法自在从哪里学的?那个因,「法门无量誓愿学」。我们今天没有这个能力,即使有这个能力,我们今天也不能这个做法。为什么?现代众生根性钝,在现代我们面对著这些大众,我们提倡「一门深入,长时薰修」,对他有好处,不能教人太多。我往年跟这些老师学习,都是学一样;你学多了,他不教你了。他示现给我看的都是一门深入,我们在这里头得利益、得好处,深受其利,所以我这一生也以这个方法供养一切大众,这是於法自在。自在,面对现前大众的根性依旧是一门深入,他才能有成就。学多了变成佛学家,变成佛学博士,与了生死出三界毫不相关。今天时间到了,就讲到此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