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 - 大方广佛华严经 - (第三八七卷)
大方广佛华严经  (第三八七卷)  2001/1/16  新加坡净宗学会  档名:12-017-0387

  请看「世主妙严品」,主昼神偈颂第三首:

  【佛放光明照世间,见闻欢喜不唐捐,示其深广寂灭处,此乐庄严心悟解。】

  这一首偈前面两句报告过,现在我们看后面两句。『示其深广寂灭处』,这一句经文在现前我们读了感慨非常之深,要知道现代社会何以动乱不安?何以灾难频繁?甚至於如西方古老预言、宗教经典里面所讲的世界末日,伊斯兰《古兰经》里面也讲到世界末日,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现象产生?我学佛这么多年,因为平常不看报纸、不看电视,电影、戏剧、歌舞更是不接近的,所以知道的东西不多。有些同修告诉我,他们在网路上、在西方这些电影里面,他说很多年前电影、电视里头,就演这些世界末日那个悲惨的状况。这些事情可不可能发生?我们依照佛给我们讲的这些原理,「一切法从心想生」,大家常常想这一桩事情,它没有也想出来了。实在讲,十法界都是虚妄的,都不是真实的。十法界从哪里来?从心想生,所以念头太重要了。八正道里面讲正思惟、正念,什么叫正念?「寂灭」是正念。有几个人懂得这个道理?佛法修学最高的境界「寂灭忍」,《仁王经》里面讲五忍菩萨,从信忍、顺忍到无生法忍,最高到寂灭忍。由此可知,现在人心动荡,就像海里的大风大浪一样,惊人的那种波涛,叫人不敢想像!现在人心浮动到这个状况,他怎么会没有劫难?

  有些人常常讲,为什么世界会变成这个样子?为什么中国人心会这么反常?中国读书人很感慨!为什么我们古时候圣贤那么好,留下这么好的宝贵的教训,为什么不相信?为什么不肯学习?把这个世界搞成这个样子!来问我这个问题的人很多,不是少数,我给他们的回答是一句成语:「不听老人言,吃亏在眼前」。这一句话意思很深,谁是老人?佛是老人,菩萨是老人,孔子、孟子是老人,我们不听他的话,随顺自己烦恼习气,造作无量无边的业障,这不听老人言;吃亏在眼前,眼前的灾难,这是眼前,这是花报,果报在三途;果报是地狱、饿鬼、畜生,不得了!

  今天我们住持佛法,诸位要记住,住持就是认真修学,依教奉行,弘扬佛法,这社会有几个人能够接受?《了凡四训》很好,这两片电视剧我看了二、三十遍,我劝同学每一个人至少看三百遍,一天看一遍看一年。现在它里面讲的有没有人相信?绝对大多数人不能相信。这也就是佛家常说的佛度有缘人,相信的人有缘,不相信的没有缘。没有缘也好,所谓「一历眼根,永为道种」,他看了,阿赖耶识里头落下种子。所以无论有缘、没有缘看了都有好处,有缘的人能接受,知道断恶修善,改过自新。《了凡四训》所讲的是小道,但是小道足以保身,足以求得世间的富贵,这小道;佛家讲的是大道。可是诸位要知道,大道不舍小道,还是以小道为基础。小道尚且不能修,那大道就没分,我们总得要明白这个道理。

  人心的动荡,如何将恶的层面能够回归到善的层面,这就好。善恶,《了凡四训》里面讲得很好,虽然没有讲到绝对的境界,但是是圣人所说的同一个方向、同一个目标,这就很难得。念念为众生、为社会,这是善。出於真诚是善,不求回报是善,稍稍夹杂著为自己,这就不善,我们学佛要从这个地方学起。大乘佛法,像《华严》里面,那是讲到绝对的标准,虚空法界一切众生是一体。寂灭就是一体,寂是寂静,一念不生,这是寂静;灭是灭一切恶,一切的恶念都灭了。这两个字是华语,在梵语这两个字叫「涅盘」,梵语叫涅盘,翻成华语就叫寂灭。这是事实真相,诸佛如来修道,修到最后证得圆满的佛果就是寂灭处。这是宇宙人生的真相,十法界的根源,圣贤大道功夫在此地。我们为了同学们修学容易明了起见,我们平常说「真诚、清净、平等、正觉、慈悲」,这个说法大家容易懂;而实际上,就是此地讲的「深广寂灭处」。经文如果不能透彻理解,我们就无从下手,从哪里做起?

  学佛一定要知道生命是永恒的,身有生灭,性没有生灭。什么是性?佛在《楞严经》上讲得好,在眼叫见性,在耳叫闻性,在鼻叫嗅性,在舌叫尝性,六根的根性不生不灭,不生不灭是真的。身体会生灭,肉身会生灭,会生灭的是假的,不生灭是真的。所以,我们这个身就是真妄和合。诸位要知道,西方人现在讲灵魂、讲心灵,我看过这个名词,讲心灵、灵魂,那都是属於第二义,不是第一义。佛讲六根根性是第一义,真心本性,不生不灭。我们学佛所求的就是明心见性,见性成佛。

  交光大师在《楞严经》上,他有一本著作叫《楞严正脉》,他说得好,世尊在《楞严经》里面教给我们的方法「舍识用根」,直截了当。我们见不要用眼识见,要用见性见。舍识,眼识舍掉;用根,用根中之性,用见性;那你跟佛完全一样;用闻性闻。性跟识差别在哪里?识里面有妄想分别执著,性里头没有妄想分别执著,所以性是真的。如果用见性见外面的色相,外面色相是平等的,你没有分别;外面色相是清净的,因为你没有执著。十法界都是清净平等的,佛眼见的。佛眼,真眼见的,真心见的。我们凡夫不是用真心,用妄心,用妄心是什么?妄想分别执著。所以你见的色相,相不清净;你闻的音声,音声是噪音,不清净。不是外头有什么清净、不清净,有差别,外头没有。从心想生,是你心里头的妄想分别执著,这个心想就是指这个东西,是妄想分别执著生的。外面境界没有,而我们误以为外头境界也有,这是我们看错了、想错了。

  你明白这个道理,你就晓得佛教众生八万四千法门、无量法门,法是方法,门是门径,方法、门径再多,修什么?修寂灭处,要知道方向是一个、目标是一个。寂灭处,如果用另一个术语来讲就是「戒定慧」,总不离这个原理原则。戒就是我们一般讲的如法,如什么法?与性德自自然然的相应,不加丝毫勉强,这是戒的圆满。定就是清净、寂灭,慧是一切明了,一点都不迷惑。在我们初学的过程当中,戒是手段,目的是要达到清净心,一切都是要求清净心。所以《无量寿经》的经题好,汉译的经题是「清净平等觉经」,就把修学的总纲领标在题目上。我们修的什么?修清净,修平等,觉就是慧;清净是戒,平等是定,觉是慧。三学里面是以定为中心,定为枢纽,慧不必学,定得到了,慧就开。换句话说,慧是定的起用。定是体,慧是用;慧是体,定是用;是可以互为体用的。可是我们修学的过程,一定是先得定,再开慧。慧开了之后,这个定永远不会失掉;换句话说,你清净平等心永远不会失掉。为什么?因为你了解事实真相,「凡所有相,皆是虚妄」。你了解一切现象的性相、理事、因果,完全通达明了,所以你在一切事相当中,绝对不会生起妄想分别执著,那就是深广寂灭处。

  在这一首偈子里头,到这一句,才把佛法教学真实的宗旨义趣给我们显示出来,我们知道我们学的是什么。功夫在哪里用?在生活当中用,在工作里用,在待人接物之处用,这叫会修行。我们说得更容易懂,真诚心,真诚心是基础。今天社会一般大众用的是虚伪心,真的对面是伪,诚的对面是虚假,跟自己的真心一百八十度的相违背,这还得了吗?这个地方错了,给诸位说,就全盘都错了。儒家教人,孔子、孟子一生教化众生,教的是什么?我读儒家的书,我觉得他只教了三句话:「明明德,亲民,止於至善」,孔子、孟子一生教人不过就这三句。明明德,就是真诚,就是清净,就是平等,就是正觉,就是慈悲,这十个字都在明德里头。明德落实在生活工作,处事待人接物,那叫亲民。亲民这两个字用现在的话来说,为人民服务,为民众服务,这叫亲民。两者都要做到尽善尽美,明明德是自成就,亲民是他成就。明明德是自行,亲民是化他,自他不二才能做到止於至善。圣人所说的,话讲得不一样,你仔细去观察,说的是一桩事情。不但东方圣人,看看西方,我们在《圣经》里看到摩西、看到耶稣、看到穆罕默德,他们所说的话也是这十个字,言语虽然不相同,意思旨趣完全是一样的。这正是古德们所说的,英雄所见,大略相同。所谓真理,真理只有一个,没有两个。见到真理,必定都是相同的。

  宇宙、虚空、法界、众生、国土确实是一体,同一个根源,唯识所变。什么叫唯识?识就是妄想分别执著,随著众生妄想分别执著,变现出十法界依正庄严。不管怎么变,还是一桩事情,体还是一个。所以宗门讲得好,「识得一,万事毕」。你把这个根源找到,看清楚了,什么事情都没有、都解决了,天下本无事。庸人自扰之,哪些是庸人?没有见到根源的人,他被困扰了,他自己乱了脚步。

  佛放光明,放的是什么光明?就放的是「寂而常照,照而常寂」,无非就是放这个光。这两句话我都把它讲清楚,不讲清楚大家听不懂。什么叫寂而常照?寂就是我刚才讲的真诚清净平等正觉慈悲,是在你心里头,没有起作用这个东西是静的,但是它有不是没有,这是寂。照是什么?起作用,对众生,真诚心对人,清净心对人,平等心对人,智慧心对人,慈悲心对人,对人叫照,寂而常照。照而常寂,虽然用这五种心对人,依旧没有一丝毫的妄想分别执著,这就是照而常寂。与一切人事物交往,绝不受人事物的干扰,这就常寂。怎么叫干扰?眼见色清清楚楚、明明了了,不会被色迷,这就不受干扰,这就常寂。换句话说,色相里面,我们一般人讲,顺自己心意的就起贪爱,不顺自己意思就起厌恶,这就著了相,这就是照而不寂,没有寂。照而常寂是什么?顺自己意思的决定不起贪爱的念头,不顺自己意思的决定没有瞋恚的念头。换句话说,在境界里决定是平等的,没有高下的,这常寂。

  我们眼见色是照,见性在照;耳闻声,闻性在照;鼻呼吸嗅气,是鼻性在照;吃饭的时候,舌尝味,舌性在照;照是起用。照而常寂,这是功夫。照的什么?里面六根接触外面六尘境界,决定不起分别、不起执著、不起妄想,这叫常寂。寂跟照是一体,寂是体,照是用,照是体,寂是用。什么称作体?什么称作用?这里头也有区别,特别对於我们初学的人,我们每天都起作用,不论是你觉悟还是你迷惑,迷人张开眼睛他也会看,不过跟觉悟的人看法不一样。觉悟的人看了,就是刚才讲,他不起妄想分别执著;迷的人看了之后,他起妄想分别执著;迷跟觉就在这里差别。

  我们在用功上,真正会用功,用的是什么功?照的时候里头有寂,寂的里头有照,这叫真功夫。如果寂而不照,那就死了,那就入了断灭。照而不寂,乱了。圣人跟我们的差别就在此地,活活泼泼,丝毫不紊乱,这叫真功夫。日常生活里头去练,吃饭,这个菜很好吃,多吃一点,你已经乱了,你照里头寂没有了。或者要修行,一个老修行人,天天苦修,看到外面这些菜肴,理都不理,动也不动,那是什么?寂没有照。大家从这里头慢慢去体会,你就晓得修行用功就在生活里头、穿衣吃饭里面,真用功。随缘不变,不变随缘,随缘是照,不变是寂。寂而常照就是不变随缘,照而常寂就是随缘不变,话随便怎么说,意思都是一个。你从许多这些名相统统合起来看,自己就晓得怎么用功,你在这里头真得受用、真得自在,得欢喜心,常生欢喜心。这个欢喜心决定不是从外头来的,自性本来是欢喜的。连孔老夫子都说,「学而时习之,不亦悦乎」,那个悦就是法喜充满。法喜是从内在发的,不是从外头来的。外面的叫乐,所以「有朋自远方来,不亦乐乎」,这是外面来的。内心里头自发是悦、喜悦,在佛法里叫法喜充满,常生欢喜心,都是讲这一桩事情。

  我们要将「深广寂灭处」,活活泼泼的应用在生活上,这叫真学佛,这叫入华严境界;应用在工作上,应用在日常应酬上,跟一切人事物往来,我们统统用得上。对人对事对物,物里面有动物、有植物、有矿物,样样都能活活泼泼的作用,没有丝毫障碍,这才叫『佛放光明照世间』。

  『见闻欢喜』,这四个字是双关语。第一个是诸佛菩萨见闻欢喜,诸佛菩萨看到,「你用功得法了,你不久也成佛了」,诸佛菩萨欢喜。凡夫众生也欢喜,欢喜什么?欢喜你是个好人,你以善心待他,你不欺骗他,他有苦难你会帮助他,他从这里欢喜。诸佛菩萨、一切众生都欢喜。『不唐捐』,这三个字意思很深。你一定有成就,你的功夫没有白费,一定有成就,成就你的德行,成就你的智慧,成就你的相好,智慧就是光明,所以叫不唐捐。唐捐是古时候的术语,就是我们很辛勤的去做,到后来没有收获,功夫白费了,叫唐捐,这是古时候一般的术语。不唐捐就是你一定有成就。

  成就自己的德行、智慧、相好,心地依旧是清净不染,这叫真成就。如果有意图、有目标想成就,能不能成就?能;但是不是究竟圆满。比方成佛,一般人念念当中我想作佛,我的修行就是要作佛,果然没错他成佛了,成的是什么佛?藏教佛。藏教佛没见性,什么原因?刻意要作佛,他这个念头没有忘掉。那个念头是个妄念,要晓得真心离念,真心里头没有妄念,有念都是妄念。所以他是有所为而为之,能达到,但是是相似位,不是真实位。十法界里面的佛法界是相似佛位,天台大师六即佛里头讲的相似即佛,连分证都不到。分证,极其微细的妄想分别执著统统放下,那才到分证位。分证位在《华严经》称法身大士,圆教以上的法身大士。

  这个修行方法,这个境界,这是长行里面讲的乐胜庄严主昼神,他所修的这个法门。他得的是「能放无边可爱乐法光明」,他这个法门在现代社会很契众生机。所以我们要想帮助现代的人,一定要懂得现在人他喜欢些什么东西,我们不能违背他的爱好,就他爱好里面帮助他改邪归正,这就好教了。正如同孔老夫子说的「思无邪」,就对了。他们现在种种娱乐里面,充满邪知邪见、恶知恶见,如何我们就在那些娱乐当中,娱乐不舍,把他改邪归正,去恶向善,教化的目标就达到,这就是「佛放光明照世间」。

  世间人今天贪而无厌,不择手段的在贪财、贪名、贪利,我们教他贪,帮助他贪,满足他贪,但是是正法的贪,你能够得到财宝,你能够得到富贵,决定不是用恶的手段。我听说现在,现在这个社会全是骗人的、欺骗人的,这个造业,他决定贪不到的,他所得到的依旧是他命中所有的。昨天我听李居士告诉我,有很多人喜欢吃海鲜,要吃活的,到店里看,买活的;他没错,活的卖给你,拿到厨房去,厨师把活的放旁边,还是把死的做出来给你吃;他端出来不是活的,端出来都是死的,他到里面给你换了,你已经被他骗了。现在什么都是假的,什么都在骗人,这种欺骗的手段能不能赚到钱?赚不到钱,欺骗的手段折福。我们要教他用正当的手段,你赚得会更多,你的心会更踏实。为什么?你行善,你不造业。我们不妨碍他贪,不妨碍你发财,还帮助你发财,帮助你长智慧,帮助你健康长寿,「佛氏门中,有求必应」,我们有理论、有方法。所以在这上极力宣扬,这个世间人会接受、会欢迎的。

  我们自己受持正法,就是我们自己要先做到,我们有财富,我们有聪明智慧,我们也有健康长寿,他亲眼看到的。我怎么来的?我有一套理论方法得来的。你要想得到,我把这一套理论方法传授给你、教给你,你也可以得到。这不是皆大欢喜吗?绝对不是说,「发财不行,发财是造罪业」,人家马上就拒绝,根本就理都不理你。所以不可以违背众生的意愿,怎样把他导向正规,这是真实智慧,这是真实功德。满一切众生的心愿,佛氏门中有求必应,求作佛都可以满愿,何况其余?所以理论方法一定要透彻,不透彻不行!今天我们就讲到此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