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 - 大方广佛华严经 - (第三七九卷)
大方广佛华严经  (第三七九卷)  2000/12/25  新加坡净宗学会  档名:12-017-0379

  请看「世主妙严品」,得法赞佛,诸神众,主昼神长行,第六句:

  【乐作喜目主昼神,得普开悟一切苦乐众生皆令得法乐解脱门。】

  清凉大师注解,「方便开示,世乐亦苦,令其悟入,见理法乐,如欢喜地也。」世间人对於五欲六尘的享受,始终是坚固执著,念念不舍,由於这个原因,这才造成六道轮回。正如古大德所说的,「爱不重,不生娑婆;念不一,不生极乐」。这两句话我们仔细去思惟,六道轮回不能出离的原因,就是在「爱」。

  世间许许多多的宗教都提倡爱,今天所讲「爱的教育」,这人好懂。为什么?与他无量劫来的习气、愿望、希求相应。这个教育值得提倡,我们今天也提倡爱的教育。特别是在今年,今年千禧年转眼就到,我们今年送「爱」,我们印了两千张,就写了一个「爱」字,普遍跟大众结缘。爱比仇恨好,人要是常常怀恨在心,将来果报在三途,地狱、饿鬼、畜生。如果能够把怨恨舍弃,真正懂得爱一切众生,懂得爱别人,至少你在六道里面还在人天两道,不会堕落三途。这在佛法里面,佛法有所谓五乘佛法,这是人天乘。

  本经这一段经文,教导我们要『开悟一切苦乐』,这「一切苦乐」是世间的。要知道世间的乐是不究竟的,贪恋世间乐能不能离世间苦?佛在经论上教导我们,是决定不能!为什么?因为你的觉悟不能永远保持,这一生纵然有高度的理性,没有迷惑,可是你一转世,到来生你就保不住。纵有天分,我们佛经里面讲的善根;纵然有善根,但是「缘」主宰你一生。你有善根,你能不能遇到善缘?如果你有很好的善根,过去生中修善积德,你生在这个世间富贵人家,从小就被物质精神优裕的生活所迷,把你的善根统统掩蔽,你会随缘造作一切恶业。福报享尽了,恶的缘又现前,苦报就来了。所以在这个世间,佛讲的话是真实的,只要不出六道,肯定苦多乐少。你在六道里面,决定是在三恶道的时间长,在三善道的时间短。

  佛这个说法我们相信,为什么相信?法相经论里面告诉我们,我们起心动念,心心所的作用,善心所只有十一个,恶心所有二十六个,恶心所是烦恼,多一半还超过。又何况恶心所的力量强,善心所的力量薄弱。所以多少修行人,出家、在家好心的修行人,何以不能克服自己的烦恼习气?自己知道错了,错了就是改不过来,什么原因?看看法相经论,我们就明白了,善心所少,恶心所多,善的力量薄弱,恶的力量强大,所以他怎么能改得过来?所以要改正过来,那要相当的觉悟,他才能真正克服自己。儒家讲「克己复礼」、「克念作圣」,把自己的妄念克服,这才能成为圣人。何等的毅力!何等的决心!这个人不是普通人,普通人做不到。

  我们冷眼旁观,这个人明明是个普通人,他为什么能作圣?他为什么能有这么大的勇气、这么大的决心,克服了烦恼习气?第一要靠善根,第二要靠缘分,缘分比善根还重要。这个话从前我们不懂,有人给我们说,我们也疑惑。善导大师在《观无量寿佛经四帖疏》里面,把这一桩事情讲清楚、讲明白了,我们才点头、才相信。他老人家说了一桩事实,西方世界四土三辈九品,往生的人,「总在遇缘不同」,这个话从前没有人说过的。古来的大德总是以为,上三品往生一定是菩萨,中三品一定是声闻,凡夫往生只能在下三品。善导大师告诉我们,不是的,「总在遇缘不同」。这一句话说得好,如果我们遇到的缘殊胜,我们这一生可以上上品往生。上上品的缘是什么?缘是佛法的薰修,这个是缘。譬如说,如果我们这一生,我们确实过去生中有善根,这一生要遇不到缘,那也是枉然!如果我们遇不到好的老师教导,我们对佛法没有办法悟入。纵然遇到好的老师教导,你遇不到好的修学环境,也是枉然!

  我自己这一生走的路子,就是很明显的例子。我学佛跟章嘉大师三年,老师领我入门,懂得修学的原理原则。跟李炳南老居士十年,学教,这个缘殊胜。学教是什么?天天亲近佛陀,我天天要读经,天天要讲经。过去李老师教导我们:你讲经讲得不好,别人讥笑你,你日子还可以过得下去;如果你讲经要讲得好,受到大家赞叹,你就走投无路。这是提醒我,心理上要有个准备。到后来在台湾,果然走投无路,没有一个道场肯收容我;招待我吃一餐饭是面子,住一晚上根本不可能。

  以后听众当中有一位韩鍈居士,她常常听我讲经,知道我遭遇这个困难,她很不平,她是北方人,有豪爽侠客的那种风度,邀我到她家里住,我在她家里住十七年。她替我在外面张罗,租房子讲经,借她朋友的办公室来讲经,白天上班,晚上办公室空著的,很不容易让我讲台没有中断。这是护法的缘,如果我要得不到这个缘,那也就完了,走投无路。也有一些老法师很慈悲接见我,希望我放弃讲经,跟大众一样去做法会、赶经忏、做佛事,这样可以赚钱、可以生活,哪里都欢迎,这是违背我出家、学佛的宗旨。另外的一条路还俗,再回到社会上去找工作。遇到这样的困难!

  一直到今天,讲经已经四十一年圆满,过年就四十二年,在全世界邀请我讲经的都是居士道场。这一边是居士林,没有法师住。韩馆长往生之后,真的我们得三宝加持,李木源居士发大慈悲心,收容我们在这个地方继续讲经弘法。更难得的他还办了一个培训班,让我们有一些年轻的法师们,共同在一起学习,这个机缘百千万劫难遭遇。所以善导大师说的话有道理,「总在遇缘不同」。

  我们对《无量寿经》产生无比的欢喜心,实在讲是什么?是看到夏莲居居士的会集本。除这个本子以外,五种原译本,龙舒的会集本、魏默深的会集本,都引不起大欢喜心,这个本子我们一展开的时候生大欢喜心。何以故?缘,遇缘殊胜;因缘具足,这才能得到诸佛护念,龙天善神拥护。由此可知,佛法很少说因,它强调缘,「缘生论」,它不说因。这个说法跟善导大师讲的「总在遇缘不同」,那个味道很浓,古德所谓真正是一鼻孔出气,所以我们要重视缘。

  「缘」,就是今天一般人所讲的机会。机遇,可遇不可求,往往在人生当中刹那就消失了,你要抓不住,立刻就消失,以后再也遇不到。世出世间成功的人没有别的,就是他在刹那之间把机会抓住了,缘抓住了,他成就了。缘不能抓住,纵有善根,也不能结果。可是缘怎样来培养?读诵大乘,为人演说,这是佛教给我们的。千经万论,哪一部经论上这一句话说得最多?《金刚经》只有五千字,这一句话说了几十遍,「受持读诵,为人演说」,不能间断。「受」是决定接受佛的教诲,「持」是保持,决定不能把它失去。如何落实?落实就是天天在读诵,天天在研究讨论,这才能深入。为别人讲,实在讲是利益自己,每讲一遍有一遍的悟处,渐渐从小悟就到大悟,然后从大悟就到彻悟。由此可知,不讲就不能成功。

  我们佛学院培训班的同学,学成之后,如果半年、一年不讲,就忘干净了。你到哪里去讲,这缘分。没有人请你讲,怎么办?要学「生公说法」,摆几块石头在面前对它讲,决定不能间断。你没有这个毅力,没有这种恒心,你不能成功。有情的众生不来听,无情众生来听,只要自己真诚清净平等正觉慈悲。一定要用这个心,决定没有一丝毫求名闻利养的念头,有这个念头就坏了;不是坏一部分,全坏了。不能有一点私心,有一点私心,跟诸佛菩萨没有感应。私心,自私自利也有感应,跟谁感应?妖魔鬼怪。跟妖魔鬼怪起感应,他来了,他来障道,他引导你走邪路,引导你去造罪业,引导你入三途。

  我们要珍惜这个缘,也要想方法,就是有善巧方便,制造这个机会。制造机会,如理如法。怎么制造?佛教导我们,「四摄法」,这讲过很多。「四摄法」的整个精神,就是跟别人,人与人的关系搞好,你的机缘就会成熟。你平常要跟人的关系搞好,「没有人请,我请」,「没有道场,到我家里来讲」。所以我们过去在台中求学的时候,老师讲经听众很多,我们跟听众结善缘,自动自发给听众服务,我们招待他、接待他,跟他建立好的关系。等我们学成,会讲经的时候,他就会来找我们:「你有没有讲经?」「没有地方。」「行!到我家来,到我家来。」他自动就找我去了。在他家里讲一部,另外同修听到了,「你那里讲圆满了,到我家来讲」。你的缘,这叫制造机会,就是广结善缘。

  一定要尊重别人,我们是作学生,听众是什么?听众是我的老师,听众是我的监学,我讲完之后,恭恭敬敬、诚诚恳恳请他们批评指教,哪些地方他们听了觉得满意,哪些地方听得不满意。我们要多问,多参考、多改进,天天在改进,天天在学习,千锤百炼,这才能成功。一定要把自己贡高我慢的习气磨掉,你只有一点点习气,不要以为别人不知道,人家看得清清楚楚,他不理你,他对你怎么?敬而远之。所以跟一切众生一定要打成一片,儒家的礼教,礼的精神就是自卑而尊人,自己要谦卑,要尊重别人。别人样样不如我,我也要谦卑尊重他,这是成就自己的德行。也就是什么?自己遇缘就多了,这个机会就多,帮助你的人就多。如果自己贡高我慢,自以为是,不能合群,你的缘就断掉了。你就是学成了,上台讲得天花乱坠,也没人请你。这个道理我们要懂、要明了。

  成就是要吃苦头的,六波罗蜜里面「忍辱波罗蜜」。忍辱波罗蜜里面有一条「学法」,学法要忍耐,不忍耐不能成就。这个事情不是短时间能成功的。学一部经,一部经要没有从头到尾讲上十遍,你的学习没有根;学一部经,从头到尾讲十遍,你对於这一部经才生了根。这是讲学习,决定一门深入。而且讲十遍,十遍决定是十个样子,如果一个样子,那你没有进步,那不是学习,那是敷衍。我们看看学校里头的老师,比如教小学的老师,教小学的国文,教小学三年级、四年级,每一年他就教这一班,他用的笔记就一本,年年都是它,一辈子都不改变,他的水平就在这个地方,永远不能提升,因为年年都是一个参考资料。我们讲经要是一个注解,照本宣科,年年都一样,都一个讲义,你永远没进步。

  要怎样才会进步?每一次讲,每一次重新准备,前面那一分讲义决定不用,重新再写,你才会有进步。你第二遍所讲的一定跟第一遍不一样,第三遍跟第二遍不一样,这叫精进。如果老是守自己一个笔记的话,叫偷懒,敷衍塞责,不会有进步的。参考古人注解亦复如是,每讲一遍决定从头看起,为什么?自己的境界年年不一样。你对於经文、对於注疏,你的看法、你的采取也不相同,它是活的不是死的。这是一门相当艰苦的工作,要把全部的精神、全部的时间投入。可是它有好处,真的会法喜充满,这个法喜能够增长你的恒心毅力。你在学习得不到欢喜心,人当然会懈怠、当然会退转,甚至於堕落。这些事我们看得太多了,古今中外,在我们身边都常常发现,我们自己应当怎样克服。

  世出世间的乐,佛讲得很好,「乐是坏苦」,不能保持。真正的乐是什么?真正乐是法喜。它不是从外面来的,是从你内心生的,这个乐是真的。法喜怎么生的?法喜从悟处生的,每天在学习当中都有悟处。同学们一定要记住,我们学佛,从初发心到等觉的地位,都天天在学习,可不能忘记学习。不要以为自己,「差不多了,可以毕业了」,那你就错了。到究竟佛果,那才叫毕业。等觉菩萨都没有毕业,都非常认真在学习,学习里头才有快乐。《论语》头一句讲:「学而时习之,不亦悦乎」。不亦悦乎,那个悦是从内心里面流露出来的喜悦,那是真欢喜,真实的受用。方东美先生讲的「真实的享受」,那个乐是真正的享受,是在学习当中得来的,你不学得不到。所以一定要认识清楚,世间乐是假的,决定不是真实的。

  现在有很多人相信,人死了有轮回,人死不过是身体死了,灵魂没有死,灵魂又去找一个身体去投胎。我们身体就好像我们穿的衣服一样,灵魂就像我们自己本人一样,衣服旧了,脱了,再换一件。所以这个身有生死,身命有生死,灵魂没有生死。灵魂将来再换一个身,换什么身?如果这一生断恶修善,积功累德,他那个身愈换愈庄严,福报愈来愈大;他得人身,来生决定比这一生幸福;更殊胜的他生天,他得天人身。天,在佛经里面讲得多,天有二十八层,一层比一层殊胜,福报一层比一层大。如果他造作一切罪业,他换的身比这一生就差了,他变畜生、变饿鬼、堕地狱,愈换愈差。懂得这一个事实真相,接受这个说法,自自然然他会断恶修善,他对於这一生的际遇就不重视了,重视来生。只有对於这些事实真相完全不了解的人,才执著这一生当中的享受。为了满足他物质上的生活,他不择手段,他造作无量无边的罪业,这是没有智慧。纵然眼前得到一点小利,后果不堪设想。

  我们再要问,他这一种不择手段所得来的享受,是真能得到吗?如果真的能得到,我们都可以不择手段去获得。我们仔细观察这个世间,不择手段去求名闻利养、求五欲六尘享受的人有多少,几个人得到?一百人当中难得有一个得到。这个事实现象就值得我们去考量,为什么不能人人都得到?他所得到的是他命里有的,命里没有,什么样的手段都得不到,冤枉造业。这一桩事情《了凡四训》里面就讲得很透彻,你要得财富,你命里头没有财富,用尽心思、用尽手段,你都得不到。如果你得到了,因果定律就被推翻。你所得到的是你命里有的,你命里头为什么有?你前生修的。前生修的是因,这一生用种种方法是缘。命里头有因,你现在用缘,果报就现前。为什么不用善缘去用恶缘?所以命里头有财,无论从事哪个行业,你都会发财;命里头没有财,用什么样的手段,你也发不了财。古人在这里做了一个结论,「君子乐得作君子,小人冤枉作小人」,这两句话说明了事实真相。

  我们命里没有,我们现在想得到,能不能得到?能!答案是肯定的。佛法里面说,「佛氏门中,有求必应」。有求必应是我命里没有的,我求能求到,这才叫真正求。命里有的,你求什么?求是命里头没有的,我也能求到。怎么个求法?有理论、有方法,如理如法的去求,你决定得到。佛告诉我们,财富是果报,它的因是什么?因是财布施。那我懂得了,我今天想得财富,我就拼命学财布施,欢欢喜喜的布施供养。我在修因,我命里头没有这个因,我现在修因。行!来得及。果然欢欢喜喜,没有疑惑,修个三年五载,你的财运慢慢就好转,以后就愈转愈多了。这是佛教给我们的。

  你要想得聪明智慧,你就法布施,决定不能够吝法。吝财,得贫穷果报;吝法,得愚痴果报。我们今天看到许多聪明智慧算是不错的,出了很多书,书都是好书,看看都很有道理,翻到后头「版权所有,翻印必究」,我就知道他来生愚痴,他来生决定比不上这一生聪明。为什么?吝法。贪图这一点小便宜,来生得愚痴果报,大错特错!所以什么事情,你要把它因果搞清楚。健康长寿是无畏布施的果报,绝对不是什么营养品、补品,能够叫你得健康长寿的,没这个道理。你们很多人相信这个东西,我不相信。所以有同修们下一次到这边来,不需要带这些礼物给我,你们带的些补品,很多那些什么参的东西,我都不懂得,我自己决定不用它。你们带给我,我转手就送给别人,我不相信这些。心地清净善良,饮食卫生,愈少愈好,愈简单愈好,养生之道。

  佛在经论里头常常教导我们,「一切法从心想生」,又给我们说「依报随著正报转」,这都是讲到很高层的原理原则。我们的心是正报,心清净身就清净,心不清净身就不清净,不清净就生病,清净就没有病。所以你要想身体好,那要怎么学?学清净心、学平等心、学慈悲心,你的身体自然健康。吃那些补的东西,决定把你的身体毁掉,那个东西都是害人的,都是有毒的。花那么多钱,买毒品来吃,你说冤枉不冤枉!对自己身体确确实实没有好处,为什么不把这些钱用在弘法利生上?我们多印几本书送给人家看,多制造几片光碟、录像带送人家看,这个好!这是真正的供养,真正的布施,我们要明白这个道理。

  我不希望大家带这么多的礼物给我,带多了,我也没地方送。你们送给我吃的东西,我统统交给厨房,我自己没有开伙,全部交给厨房。你们送给我的钱全部交给常住,你们供养常住,常住收了,供养我的也全部都给常住。为什么?那个钱我要收到的时候,麻烦就来了。你们看看中国「钱」字怎么写法?你懂得它什么意思?这一边是「金」,金是钱,那一边两把刀,就跟著你。你把这个金丢掉了,那两把刀就没有了,你就平安了。所以你有钱,谋财害命的刀就在你的四周,你身心都不安稳。中国古德造字,那个字里头都有智慧,都叫你看到提高警觉,这东西不是好东西,赶紧要舍。舍掉了,身心安稳,自在快乐。

  真正的乐是明了宇宙人生的大道理。这些大道理,佛说的最究竟、最透彻,这是得大乐,觉悟了。觉悟要不是大乐,不是究竟圆满的快乐,谁去干这个事情?佛菩萨都是世间绝顶聪明人,他会干糊涂事吗?他会干傻事吗?他们的所作所为都是正确的,值得我们效法。他们不是胡作妄为,他们的果报无比的殊胜、无比的希有,我们要懂得,要细心去思惟、去观察、去体会,希望我们也能够早一天契入佛的境界。

  宇宙人生的真相究竟是什么?佛经上说得多,也说得非常详细,从纲领上来讲,佛告诉我们,「十方三世佛,共同一法身」。十方是讲空间,三世是讲时间;换句话说,过去的佛、现在的佛、未来诸佛,未来诸佛就是现在的众生,「一切众生皆有佛性,既有佛性皆当作佛」,这是佛在经上给我们开示的。我们每个人都有佛性,我们每个人都是未来佛。「共同一法身」,这是什么意思?由此可知,法身是真的,法身是一切诸佛的根源,是一切诸佛的根本。法身是能生,一切诸佛是所生,所以叫共同一法身。法身不生不灭、不来不去,这是真的,永恒的。由此我们可以体会到,迷了法身就叫众生,悟了法身就叫成佛。过去佛,过去那些人他们悟入法身;现在佛,现在这些人悟入法身;我们这些众生,这是未来的,未来你要悟入法身,你就是成佛了。

  我们要问法身是什么?佛在经上讲,法身没有相,法身不是色法,法身也不是心法,但是心法跟色法都是法身所生的。法身,大乘经上常讲的真心、本性、法性、第一义谛,名词术语很多,都是说一桩事情。一桩事情,佛为什么说那么多的名词?用意是教我们不著相。只要你懂得这个意思,你用什么名词没有关系。於是我们就能体会到,基督教、天主教讲的上帝,上帝就是法身。为什么?因为他们讲,所有一切万物都是上帝造的,上帝是能造,万物是所造;我们佛法讲,法身能变,万物所变;这两个一配合,原来他们讲的上帝就是我们讲的法身,名词不一样,实际上是一桩事情。再看《华严经》,《华严经》得到了证明。《华严经》里面,无量无边的诸佛菩萨、声闻、缘觉,甚至於天龙鬼神,全是佛的化身,各个平等,无有高下,都是诸佛如来的化身。从这些地方我们能够体悟到,现前的世界芸芸众生、蜎飞蠕动、草木沙砾,试问问哪一样不是如来的化身?没有错,统统是如来的化身,统统是法身的现相。

  我们从这个地方体悟进去,那我们的心,心要像虚空一样,六祖能大师讲「本来无一物」,这是心。我们心里头有一物,错了!你迷了真心,真心决定没有一物。佛法用的表法,常常用圆,法轮。圆必有心,但是心不可得。心决定有,但是你找不到,因为它不是物质,它也不是心理,所以你也想不到。我们六根,眼耳鼻舌身接触不到,我们的心也想不到,但是它无处不在。它的确是「不生不灭、不常不断、不来不去、不一不异」,《中观论》上讲的八不,就是形容它。它是真实的,它虽然没有相,它能现一切相,十法界依正庄严都是它变现的。它何以有这么多的变现?缘不相同。遇缘不同,现的相就不一样,相千变万化。相不是真的,相有生灭,性没有生灭。像我们心里头有念头,念头有生灭,心没有生灭,心没有念头。所以心要像虚空一样,身跟国土众生融成一片,自他不二,性相一如,这是法身菩萨的境界。

  法身菩萨真正通达明了宇宙人生真相,他与一切众生融合成一体,流露出来的叫大慈大悲。而众生不承认,众生为什么不承认?众生在迷,不知道事实真相。法身菩萨这个时候,才了解事实真相,所以他是真正的慈悲。他的慈悲是真诚、清净、平等的,这里面决定没有差等。可是我们凡夫看起来,似乎有差等。这个差等不是在佛的那一边,是在凡夫自己认知这一边。他认知的深,他接受诸佛菩萨的慈悲也就多了一分,他认知的浅,他接受佛菩萨的慈悲好像就少了一些,就这么回事情。就像日光普照大地是平等的,一棵大树吸收日光的光跟热吸收的多,小草它也同样在那里接受,它受的太阳光跟热就少。不是太阳要多一点给大树,少一点给小草,不是的,它是平等的。你本身能吸收多少?那就看你觉悟的浅深大小不一样。你悟得深、悟得广,你能够接受诸佛菩萨的光热就多;你悟得浅、迷得深,佛菩萨光热还是加持你,你吸收得很少,道理在此地。

  古德常说「量大福大」,佛菩萨是心包太虚,量周沙界,心量愈小的人得福愈少,绝对不是佛菩萨不加持,佛菩萨对一切众生平等加持。怎么晓得平等加持?这《大方广佛华严经》不是平等加持的吗?我们每个人手上都有一本,平等加持。你拿到这一部经,从头到尾看一遍,你能体悟多少,各人不相同,各人心量不一样,你所体悟的不相同,你得的受用不一样。如果你的心量大,你一展开,「原来全是自己境界,他讲的就是自己」,你就成佛了。心量小的看这个东西,看这个像看小说一样,与自己毫不相关。把《华严经》当作一本小说来看,看完了,什么也没有能够体会到,这心量太小了,只有自己,没有别人。

  所以学佛,头一个条件:「拓开心量,包容别人」,这是佛家教学最殊胜的教义。你要不相信,你走到佛教的道场,只要是正规的道场,它的建筑,你一进山门,头一个看到的弥勒菩萨。弥勒菩萨就代表这个意思,满面笑容,法喜充满。法喜从哪里来的?肚皮很大,什么都能包容,量大。他是代表量大,没有不能够包容的,所以他才法喜充满。这个造像因果都在其中,量大是因,欢喜是果报。量小的,处处跟人过不去,生活可怜,面孔很苦的相。

  这些事情只有佛法的道理讲得透彻,佛在此地,真的是方便开导一切众生,帮助众生悟入,悟入宇宙人生真相,叫你要通达明了,这是世出世间无比的殊胜功德。我们自己悟入,成就自己功德;我们帮助别人悟入,成就无量功德。在《华严》上我们看到,无论我们现在过的是什么样的生活,无论现前是什么样的身分,无需要改变,就在自己现前生活方式上、工作岗位上,帮助一切众生觉悟。所以五十三参,这五十三位如来,为我们所示现的,男女老少、各行各业,各个都是诸佛如来,各个都做如是的示现,都在帮助一切众生悟入,《华严经》上讲的一真法界。没有别的事情,就是这么一桩事情。其他事情都不是重要的,只有这一桩事情是真实的,其他的事情都是虚妄的。《金刚经》上说得很好,「一切有为法,如梦幻泡影,如露亦如电,应作如是观」,决定不放在心上。世间所有一切诸法,我们今天讲名闻利养、五欲六尘,有,好,没有也好,不可以放在心上,放在心上就坏了,你的心就坏了。

  不但世法不能放在心上,佛法也不能放在心上。《金刚经》讲得很明白,「法尚应舍,何况非法?」他那个法就是世尊四十九年所说的一切法,我们要不要?要!但是不能放在心上。我们要藉著它开悟,放在心上就把我们的悟门堵塞,你就悟不了。换句话说,你所有的一切法,都是释迦牟尼佛所说的法,不是你自己自性透露的法。你把佛教化义趣误会了,佛是教我们开悟,不是教我们记著他的东西。我们要死死的,把他的东西都学了,都放在心里,哪一天才能出师?

  释迦牟尼佛是个好老师,善师。善师,善巧方便教导我们开悟、悟入,这才是好老师。要帮助我们自己成佛,不是教我们永远跟著他后头。所以一定要懂得佛教导我们的真实义,开经偈上讲得好,「愿解如来真实义」。真实义是引导我们契入法界,引导我们圆满成佛,佛的恩德才大,这才是一个真正的好老师,善师、善友,才真正令人尊敬。我们跟他学,永远脱离不了他的范围,就是我们自己不善学,不是他不善教。他善教,我们不善学,所以没有办法超越他的范围。果然肯依教奉行,我们这一生能成就。

  修学并不是很困难,中国人自古以来,为什么读《金刚经》?为什么那么喜欢?《金刚经》言简意赅,凡夫成佛重要的原理原则都在其中,这很难得。如果我们舍弃了四相,烦恼障就破了。《金刚经》上讲的「我相、人相、众生相、寿者相」,你能够舍四相,你就入佛门;四相不能舍,在佛门外面,没有入门,这个要知道。四相里头关键最重要的「我相」,我相就是我们今天常讲的自私自利,起心动念想到我的利益,完了!你入不了佛门。什么时候把自私自利的念头打掉,真的没有了,起心动念都想到一切众生的利益,绝对没有想到自己的利益,那恭喜你,你入佛门了。在大乘里面讲,你是初信位的菩萨,十信、十住、十行、十回向、十地,你在初信。我相没有舍弃,初信位都没有证得。所以离四相是断烦恼障。《金刚经》下半部讲四见:「我见、人见、众生见、寿者见」,这比前半部的意思深。四见要破掉,破所知障。破四相就脱离六道轮回,破四见就脱离十法界,恭喜你,你就证得一真法界,《华严经》上初住菩萨,欢喜地。

  佛法的教学旨趣在此,让我们悟入。我们不肯放下,怎么能悟入?要悟入,势必要放下。为什么不肯放下?对於事实真相没搞清楚。真正搞清楚、搞明白,没有不肯放下的。为什么?放下得大利益,放下得大自在,为什么不放下?你放下之后事事如意,你放不下的时候事事都生烦恼。烦恼从哪儿来的?自己找来的,自作自受。放下就自在,放下就成佛,所谓是「放下屠刀,立地成佛」,就是这个意思。屠刀是什么?《金刚经》上讲的四相、四见。

  我们今天还是不能放下,没有别的,对於佛所讲的半信半疑,没有真正通达明了,这个难,难在这里。真正通达明了,一定要老老实实去做。你不肯做,单单在这里听,单单在这里思惟,没有用处。解跟行要相应,「有解无行」,清凉大师讲「增长邪见」,「有行无解,增长无明」,都不能成就。真正成就,要解行相应。解行是同时的,我懂多少,我就做多少,我做到这么多,那个解又会提升。你懂得这么多,你不肯去做,你的解没有办法提升。所以这两个是相辅相成,从初发心到如来地,都不离开这个原则。所以学了之后,决定要落实在生活里头,要用在处事待人接物,这菩萨行。真干!不干,那是假的,那不是真的。今天我们就讲到此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