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 - 大方广佛华严经 - (第三四三卷)
大方广佛华严经  (第三四三卷)  2000/8/16  新加坡净宗学会  档名:12-017-0343

  请看「世主妙严品」,得法赞佛,八部四王众,迦楼罗王长行,第一句:

  【复次大速疾力迦楼罗王,得无著无碍眼普观察众生界解脱门。】

  梵语『迦楼罗』,翻成中文意思是金翅鸟。那我们想像佛究竟表哪一个法门?在我们现前社会里面他代表哪个行业?然后我们才知道怎么学习。这一类代表现前社会叫航天的行业,凡是做航空的、做太空的,都是属於这种行业。最普遍的,现在每一个航空公司,飞机的这些研究部门、发展部门、制造部门、经营部门,都是属於「迦楼罗王」,迦楼罗王是这里面的领导人,各个阶层的领导人。

  我们看他名号当中都有「速疾」这两个字,快速,他速度快。『大速疾力』,我们现在讲超音速,这是个很大的速度,迦楼罗王。他得的是『无著无碍眼普观察众生界』,他从这个法门里面修行证果的。『解脱门』,就是证入无上佛果的门径。所以佛法哪一法不是佛法?哪一法不能成佛?飞机驾驶员也能成佛,他就从那个行业上修行,他就能修行证果。关键就在迷悟,他一念觉了,他证果;他一念迷了,迷了是贪图享受五欲六尘。航空是高科技、高收入,这个收入拿来自己享受,享受五欲六尘之乐,你就堕落了,凡夫。他要懂得「无著无碍眼」,他就成佛。「无著无碍眼」非常重要!

  我在早年还没有学佛的时候,亲近方东美先生,跟他学哲学。他告诉我,一个哲学家在一生当中,不能不坐一次飞机。我们那时候很年轻,才二十几岁的时候,他告诉我们。为什么叫你坐一次飞机?飞到高空去体验一下,高空看到底下才知道人身的渺小。现在飞机飞到高空在上面看不到人,看到下面的房屋,一栋房屋比一粒芝麻还小;天气非常晴朗的时候飞越都市,看到下面的房屋,街道上走的车辆看不见,才知道人是多么渺小,人身是多么脆弱。佛在经典里面给我们讲,「人命无常,国土危脆」,在高空上面你才能体会得到。

  在空中飞行没有障碍,「无著无碍」,不像在地面上,地面上开车一定受地形道路的约束,在空中没有约束。用这个「眼」来「普观众生界」,众生是什么?众缘和合而生起的现相。界就是类别,现在科学大分为动物、植物、矿物,在佛法里面还包括著自然现象,都叫做众生,都是众缘和合而生的。清凉大师在这里注解注得好,「智无著故见无碍」。我们今天六根起作用,为什么会有障碍?有执著。我们有妄想,妄想是障碍;有分别,分别是障碍;有执著,执著是最严重的障碍,障碍了自性本具的智慧。智慧不能现前,德能、相好都不能现前。

  每一个凡夫,有情众生都希求相好。相好的范围包括很大,不仅是我们自己相貌端庄,身体康健,包括我们居住的环境一切美好,像往生经里面给我们说的西方极乐世界依正庄严,那叫做相好。所以我们看到佛经上讲相好,不要单单想到佛的身相,这个范围太小,不是佛说的本意。佛说的相好是依正庄严,这是相好。相好是自性里面本具的,不是从外来的,本来就是这个样子。《华严》讲华藏世界,净土里面讲极乐世界,极乐跟华藏是一个世界,不是两个世界。佛为什么又说极乐、又说华藏?佛教我们不要执著这些名词,你要会通他的意思,华藏就是极乐,极乐就是华藏。不但佛所讲的我们要懂得会通,别的宗教里面讲的我们也要会通,宗教与宗教之间就不会产生误会。

  上一次我们参加伊斯兰教的一个座谈会,他们提出一个问题,伊斯兰教讲的是天园,天上的花园,基督教、天主教是讲天堂,天堂跟天园是一不是二,跟我们讲的极乐世界也是一不是二。我们修净土的讲极乐世界,学华严的讲华藏世界,学基督教、天主教的讲天堂,伊斯兰教讲天园,其实是一个地方,还有什么好打架的?在这里打得头破血流,到那个地方,「原来你也在此地」,这不叫冤枉吗?所以要懂得,特别是《华严》上说,「一即是多,多即是一」,多是方便说,一是真实说,一多不二。这些道理、事实,我们总得要搞清楚、搞明白,我们的心就清净,妄想分别才真正能放得下。否则的话,一看,我佛教,他是基督教,这个分别执著永远不能破,你的智慧就不能开,你就不能入佛的境界。佛的境界是什么?叫不二法门,记住!基督教不是佛教,佛教不是基督教,这是二,你就入不了门。什么时候基督教跟佛教不二,那恭喜你,你成佛了,你入了不二法门。他们观念当中有二,我们不二,我们入进去,他在门外。

  世出世间一切法没有例外的,皆是「唯心所现,唯识所变」,这《华严经》上说的。真正把这一些意思、这个经义参透,你得大欢喜心,真的是心开意解。这是「无著」,破执著了。《金刚经》上讲的「无我相、无人相、无众生相、无寿者相」,你得到了。得到之后,这是智慧现前,你的见,就是你的观察没有障碍,你观察一切众生界,就是你观察十法界依正庄严;迷而不悟的众生,永无休止的在搞六道轮回,决定不会停下来,造业不停,受报也不停,你就会看清楚、看明白;再往上看看诸佛菩萨,在十法界示现不停、教化不停,也没有停止过,这才看到事实真相。

  清凉末后这个注解好,「悲普观故通悉调」。智看没有障碍,佛还有大慈悲心,看到一切众生,像观世音菩萨千手千眼,眼到手到。就是我刚才说的,看到十法界众生相永无止境的造业受报,一真法界里面诸佛如来、法身大士,也是永无止境的大慈大悲,在十法界里面随类现身,随机说法,也是永远没有停过的。我们要懂得这个道理,这能去休息吗?不能!虽然说不能,我们在世间法里面看,确实历代都有高人,有道德、有学问,他们隐居山林,每天游山玩水,逍遥自在;出家人当中也有一些一生住山,不下山的。这些人我们现在人观念当中,他是不是逃避现实?是不是自己贪图享受?不能说没有,但是极少数。我们从这个地方要细心去体会,佛菩萨教导我们,什么时候可以过这种清净的日子?我们自己的道业成就了,这个成就就是开悟、证果,开悟就证果。这个开悟是指明心见性,这个证果是圆教初住菩萨,《华严经》上的四十一位法身大士,你证得初住,超越六道,超越十法界,你可以住山,你可以自己静修。但是在什么状况之下?没有法缘。

  因为佛法是师道,这个一定要懂得。师道一定要有人来礼请,如果没有人来礼请,你自动下去教人,别人轻视你、瞧不起你,说你不值钱,「我没有要你来,你就来」,他不尊重。不尊重你,教导他,没有用处,你白费精神。必须他要以隆重礼节来礼请,你应该下山,为什么?他尊重。印光大师常说,「一分恭敬得一分利益,十分恭敬得十分利益」。众生十分恭敬,你下山去讲,他得圆满利益;如果他毫无恭敬心,决定不得利益。所以一个人修行证果之后他住山,在山上等待机缘,等人家来请他。这个不是摆架子,不是好名、好利,是看众生可教不可教,这是义,这是师道。师道是「只闻来学,未闻往教」。求学,我们要到老师那里,亲近老师,跟他学。像现在有所谓家庭教师,在古时候没有的,家庭教师你家里面的儿女对老师没有恭敬心,很难教。那个老师是什么?呼之即来,挥之即去,一文不值。养成这个子弟一个很不好的理念,「轻视老师,不懂得尊师重道」,这哪能有成就?

  我们懂得尊敬老师,怎么来的?父母教的。我在六、七岁的时候,好像念了四个月的私塾,以后就没有了,以后私塾也渐渐的被小学代替。我们住在农村,私塾一个老师,课程都是古籍,那个时候一般课程,大概是《千字文》、《百家姓》、《唐诗》、《古文》、《四书》这一类的。一个老师教二十几个学生,年龄不一样,从六、七岁到十五、六岁都有,每一个人念的书本也不一样,各人念各人的。年岁比较大的,我们那个时候还记得,老师给他们上《古文观止》、上《四书》;我们年岁很小的,念《百家姓》、念《千字文》、念《唐诗》,念这些东西。上学的头一天,这个学校在祠堂里面,祠堂的大殿就做为礼堂,当中供奉孔老夫子的牌位,是个很大的牌位,「大成至圣先师孔老夫子」。我们上学先要在孔老夫子牌位面前行礼,我父亲在前面,我跟在后面,行三跪九叩首的大礼,就跟从前见皇帝一样;拜完了至圣先师之后,请老师上座,也一样的,我父亲在前面,学生在后面,向老师行三跪九叩首礼,再送礼物供养老师,我们从这里学会了尊师重道。家长这样隆重的礼节对老师,老师要不好好管教学生,对不起家长,这叫师道。现在没有了,现在老师要管学生,学生回家告诉父母,父母立刻就告状,老师还能教吗?所以我还接触到古老教学的边缘。

  现在没有教育,现在人不懂礼,什么都不懂,不会做人,不会生活。人与人之间关系是一无所知,完全凭著自己意气用事,广结冤仇,前途一片黑暗。我们过去看到这个事情也非常难过,读到《无量寿经》这个心情才轻松一点,放下一些了。为什么?佛在《无量寿经》里说了,都说现前的社会,大众无知,胡作妄为,把这个社会搞成这个样子。其根本原因经上所说的,「先人不善,不识道德,无有语者,殊无怪也」。我们今天对於这些造作罪业的众生不能怪他,他的父母、他的长辈没有教好他。没有教就不造罪业,这是圣人,这不是凡人,那是佛菩萨再来的才行。凡人要教,这不教怎么行?

  今天的教学比过去要困难太多了,过去有基础,从小教好教,这儒家常常说的「教子婴儿」。真正有学问、有德行的人,从胎教开始。一般没有这种大德大能的,都知道小孩生下来之后,两、三岁的时候就要管教。现代人疏忽了,忙著赚钱,钱赚到了,下一代完了,把小孩交给佣人去照顾。我听说有很多自己非常忙碌,一个月去看小孩一次,把钱送给佣人,才去看看他。一、两年之后,这个小孩认佣人是妈妈,自己父母不认识,丝毫感情都没有。钱是赚到了,家后代毁掉了,得不偿失。这一种情况在现在社会,国内、国外都相当普遍,我们都能看到,这是社会的隐忧,我们这个社会能安定吗?世界能和平吗?看看现前的人,他想什么?他说什么?他在造什么?这个世界的前途,大致上我们可以预知。

  现在家庭教育没有了,学校教育也有了严重问题。学校教育是建立在家庭教育的基础上;换句话说,老师能不能把学生教好,专看学生家长对老师的态度。做父母的人不尊重学校老师,学生怎么会看得起老师?「我爸爸都瞧不起你,你算什么?」他怎么会听老师的话?纵然有好老师想教,也困难重重;看到许多障碍,老师也知难而退。我也在学校教过几年书,老师在一块聊天聊什么?我们作老师的目的在哪里?目的在拿薪水、拿钟点费,拿回家过日子;学生来干什么?学生要文凭。文凭送给他就好了,他是不是真学到东西不管,反正我满足你的欲望。老师月月薪水拿到,可以过日子。

  方东美先生讲现在的学校,叫误人子弟的行业。他老人家一生教书,谈到摇头,「误人子弟的行业」。难!必须要有真实智慧,真实智慧一定要离开妄想分别执著,你的智慧才能现前。只要有丝毫妄想分别执著夹杂在你的观念里面,你的智慧就不开,智慧被堵塞。你所用的是什么?用的是妄识,识就是妄想分别执著,你用的是这些。用这些东西对社会真相永远看不清楚,你的慈悲心生不起来,遇到挫折你就退转,这不是真智慧。真智慧才有真慈悲,遇到什么样的艰难困苦他不会退转,总是想方法来帮助众生、来救度众生,一定要靠智慧。

  我们看看今天这个教育,今天社会动乱,要想社会安定,世界和平,只有教育。可是许许多多的国家地区,家庭教育没有了,学校教育也没有了,我们讲教育是圣贤教育。社会教育,你们天天接触到的,这个社会的现象教我们什么?你每天在报纸上看到的,报纸是社会教育的教科书;电视,现在还加上网际网路,都是广大社会教育的工具,里面的内容教人杀、盗、淫、妄。小孩一出生,眼睛一张开就看到电视,就看到电视上种种画面,先入为主,他认为那是正确的。稍稍长大一些,现在小学生都已经用电脑,电脑可以收世界上所有的网路,这个太可怕了。最后再讲宗教教育,宗教教育现在一般只重视宗教的形式,教学疏忽了。佛门弟子不懂得学佛,不懂得学菩萨,只晓得烧香拜拜,祈求佛菩萨降福,保佑他、加持他。其他宗教也不例外,都著重形式,不懂得教育。

  我们学佛的同修要学佛菩萨,佛菩萨是我们的榜样,这才叫学佛。从前李炳南老居士批评佛门四众弟子,他们不是学佛,他们是玩弄佛法、消遣佛法。自己生活无聊,消遣消遣,做个法会、打个水路,消遣佛法,玩弄佛法,这个无济於事。一般宗教徒不能够学上帝,上帝是我们人的好榜样,《圣经》里头讲得很好,上帝是照他自己这个样子来造人,人应当像上帝才对。造出人,人的样子像上帝,人的心、人的行为跟上帝完全相反,这上帝造错了。由此可知,教育多么重要!

  现在我们希望联合全世界各个宗教,我们推行教育,宗教教育,推行神圣的教育。宗教教育有一个共同点,「仁慈博爱」。许哲修女说得好,宗教是什么?「宗教就是爱,爱就是宗教」,这个话说得好,一点都不错。我们看犹太教、天主教、基督教,「神爱世人」、「上帝爱世人」;我们看回教,这个地区回教徒数量最多,你展开他们的经典,每一段经文头一句,「阿拉确实是仁慈的」,他们称上帝称阿拉,我们要学阿拉的仁慈;佛菩萨一片慈悲。所以「仁慈博爱」是所有宗教共同的根本。

  宗教的目的都是帮助众生,破迷开悟,离苦得乐。根本相同,目的相同,只是教学的方法手段不相同,这个没有关系,所以宗教可以合作,宗教可以携手来挽救社会,消除世间天灾人祸的劫难。不仅是弥补家庭、学校、社会教育之不足,还要全心全力去辅导恢复家庭教育,恢复学校跟社会的伦理道德圣贤的教育,这个世界就有救,不至於有世界末日。现在国际上我们常常听到有宗教的会议,这个好事情,希望这些会议最后都能够落实到多元文化的社会教育。可是一定要把社会的病根找出来,从根本上下手,可以收到事半功倍之效。根本是什么?根本是家庭。社会就好像我们一个人的身体,家庭是我们人身上的细胞,细胞要坏了,这个命活不长。每一个细胞都健全身体健康,社会健康、世界健康,所以家庭教育比什么都重要。中国自古以来,政治的领导人,没有一个不重视家庭教育。

  家庭这一个细胞主要的是夫妇,夫妇好和这个家庭健康,夫妻不和这个细胞就坏了。我们看中国的古礼,婚宴不仅是人生第一桩大事,它是社会的大事,是世界和平的大事,绝对不是男女两个人的事情。两个人不好,危害社会,危害世界和平,这关系多大!现在没有人讲,也没有人知道,这什么原因?没有人教。我们现在不能不说,不能不多说,希望大家都能提高警觉。古时候男女结合是道义,他明白这个道理,从小有父母、有师长、有长辈教导他,知道他有责任,决非儿戏。对於自己家庭传宗接代,所谓是「不孝有三,无后为大」,家齐而后国治,国治而后天下平。家是根本,没有说是不能齐家而能治国平天下的,没这个道理。所以今天社会这么乱,世界不和平,根本原因是家没有齐。哪一个领导人都希求世界和平,都希求社会安定,为什么做不到?根本原因没找到。

  这个事情政治不能解决,军事武力也不能解决,现在讲的经济科技还是不能解决,唯一能解决的还要回归到教育。四种教育里面,家庭教育是开端、是基础,宗教教育是圆满。宗教教育把我们的精神生活不断向上提升,达到究竟圆满的境界,它不是迷信,我们要细心深入去探讨。如果没有搞清楚、没有搞明白,「迷信」的帽子加上去,谁迷信?我们自己迷信。「迷信」两个字的意思要搞清楚,我对於这个事情没有搞清楚、没有搞明白,我就相信它,这叫迷信;我没有搞清楚、没有搞明白,我不相信它,也是迷信。统统搞清楚、搞明白,我信它是正信,我不信它也是正信,我清楚明了了。

  由此可知,今天很多人对於宗教,信仰宗教、不信仰宗教全是迷信,尤其是对於佛法。佛法契入进去之后,才真正体会到博大精深。他看得清楚,他看得明白,为什么?他有真实智慧。真实智慧从哪里来的?因为他烦恼轻。这个地方的标准,「无著无我」,著是执著;人要到无我,智慧一定现前。我执是自性般若智慧最严重的障碍;破我执,这个障碍突破,智慧就现前。智慧现前的人,决定不再执著身是我。那我们这个身智慧开了,说实在的话,六道十法界没有了;智慧开了,六道十法界就没有了。但是这个身还在世间,这个时候大慈大悲心起来了,利用这个身帮助没有觉悟的人,这就是佛家里面讲的「乘愿再来」,他生死自在,随时可以走。随时可以走,为什么不走?这个地方的苦人太多了,全心全力照顾这些苦人、帮助这些苦人。

  许哲一百零一岁了,她为什么不走?她随时可以走,她有把握,我相信她的话是真的,决不是假的,随时可以走。她到哪里去,她自己清清楚楚、明明白白,一丝毫恐怖都没有。为什么不走?看到还有很多苦难的人需要她照顾。她照顾一些老人,那些老人都没有她年岁大,七、八十岁的,她一百零一岁,还照顾这些老人、照顾病人、照顾穷人。有很多人乐意她照顾,希望她照顾,那她就不能走。这个身体在世间,是为众生活的,不是为自己活的。为众生活的就不能享乐,为什么?享乐就不能为众生服务,想到要全心全力为众生服务,一切物质精神上的享受统统要放下。不是真正觉悟的人,做不到!她一天到晚辛辛苦苦为大众服务、为社会服务,她有没有快乐?乐在其中,她的快乐我们一般凡夫没有法子理解。世间人也常说,「助人为快乐之本」,这一句话我们也听得耳熟,很难体会。你要真正体会得到,你自己就会去干,哪个人不喜欢求乐趣?这是最上的乐趣、最大的乐趣、最圆满的乐趣,世间什么乐趣都不能跟它相比,但是这种乐趣你体会不到,一定要亲身去做。

  大速疾力迦楼罗王菩萨,他的法门归纳起来两个字:一个是「智」,一个是「悲」,智是看破,悲是放下。放下自己的妄想分别执著,提起教化众生的责任,这是他应尽的义务。这里面决定没有分别,普度众生。不分别国土,不分别族类,更不分别宗教信仰,以真诚心、平等心,大慈大悲帮助一切苦难众生。所以清凉注解里头讲,「悲普观故通悉调」。通是平等,看到众生有苦难,就必须要帮助他。

  帮助里面,佛虽然讲的有纲领,也就是原则性的,落实在事相当中,这叫后得智、叫权智,事情才能做得圆满。佛教菩萨纲领只有十条,我们要记住、要去做,在日常生活当中天天去做,愈做愈灵活。你这十条在生活当中,应用的得心应手,左右逢源,那就快乐。你要不肯去做,永远一辈子生涩。这十条就是「四摄」、「六度」,大家都知道。四摄是与众生接触的心态,现在讲理念、态度。第一个就是「布施」,布施这个理念是如何帮助他破迷开悟,如何帮助他离苦得乐,这是佛菩萨对於一切众生头一个理念。我们现在没这个念头,我们日常生活当中,头一个念头「怎么样利益自己」,自私自利摆在第一。佛菩萨把利益众生摆在第一,自己忘掉了,没有自己。所以这个布施是布施的理念、布施的心永远不间断,然后才会落实到实际生活当中。

  「爱语」,决定是没有妄语、没有两舌、没有恶口、没有绮语,所有一切言词都是利益对方的,诚诚恳恳帮助对方、教化对方。「利行」,所作所为对社会、对众生决定有利益。我们每天要吃饭,每天要穿衣,每天要把这个身体养好,为什么?为众生的。所以我们穿衣吃饭、保养身体是利益一切众生,这个东西是为众生服务的工具,不是为自己。为自己,一真法界、极乐世界比这环境好太多,何必在这儿受苦?换句话说,不是为自己活著的,是为一切苦难众生活在这个世间,这叫利行。「同事」,用今天的话来说,与一切众生共甘苦、同患难。以身作则做出一个样子来,什么样子?断恶修善,转迷为悟,超凡入圣,要做这个样子给大家看。念念如是,行行如是,这是你学佛真的回头,你真的在学习,诸佛菩萨就是这个样子。

  实际的生活,佛给我们指出六个纲领,菩萨六波罗蜜。波罗蜜是梵语,它的意思就是圆满,六波罗蜜就是六种圆满。「布施」,舍己为人,为人服务,服务的方方面面就太多太广了,都在这一条。第二「持戒」,持戒是守法。对自己来说基本法五戒十善,对社会、对国家来说,《梵网经》里面佛教给我们「不做国贼」,中国人常讲的不做汉奸;「不谤国主」,国家的领导人不可以毁谤,他做错事情,我们可以谏诤,但是不能毁谤。为什么?他是一个国家领导的核心,你毁谤他,让国人对他失去信仰,社会会动乱,国家伤害太大。他纵有错误,我们可以建议,可以直接告诉他,但是不能够公开说。

  规劝的道理要懂得,劝人、教训人不能有第三者在场。有第三者在场,不言人过;没有第三人在场,这规劝他。连一般人都要顾全面子,何况国主?大家在一起说过失的只有什么?父母教儿女,自己儿女那没有话说的,一个犯错了,几个儿女同时教训,行;老师教学生,行!学生犯过错,同学在一起可以说;决定不是外人,有外人在不行。像我们现在上课,你们有许多同学都参加,在过去我在台中跟李老师求学的时候,决定不许可。上课只有学生在教室,外面都有人巡回把守,远远的就把你赶走,这里讲话不可以听的。为什么?说话很难听,都要顾全大家面子。我们要懂这个道理,国家领导人也欢喜,你看到我的过失跟我说,你还能顾全我的面子,还对我还能尊重,这是个好人,这是个懂礼的人。这《梵网经》上佛教给我们的。

  《璎珞经》,《璎珞经》是在家菩萨戒,也有重要的两条开示。一个是「不漏国税」,我们常常讲怎么样逃税,这个不可以的,这是违背佛法的。国税是国家的税收,是社会建设的费用,我们有义务去支援,怎么可以逃税?如果这个税收还有贪官污吏他们拿去享受,那个罪是他的,我们不能说他做非法我们就不纳税,不可以。我们做的是正的,我们是善因善果,他是恶因有恶报,业因果报要搞得清清楚楚。第二条「不犯国制」,这个制就是法律,绝不犯国家法律,守法。我们人人能够守这四个戒条,社会安定,世界和平。

  持戒是守法,对於个人来讲决定要遵守五戒十善,这是身修,身修而后家齐。夫妻之间为什么不和,原因在哪里?妄语,不老实。先生骗太太,太太骗先生,这怎么会和?彼此互相不信任,这个家庭坏了,不懂得夫妇是一体,不能有丝毫隐瞒。佛在《十善业道经》上教给我们,菩萨怎么样成了菩萨?昼夜常念善法,昼夜是不间断的,看人家的好处,不看人家的缺点。尤其是夫妇,大概在没有结婚的时候,专看对方的好处,所以很可爱;一结婚之后,专看对方的坏处,那完了!如果你一生永远都看对方的好处,不看对方的坏处,夫妻好和。佛的话讲得对,教你常念善法、思惟善法、观察善法,不容毫分不善间杂,我们的身才能够修,家才能齐。这是大根大本,五戒十善。五戒十善是治国平天下的大根大本,怎么能忽略?儒家讲五常:仁、义、礼、智、信,内容跟五戒完全相同,那我们再看看其他宗教的经典都说。我们得到一个结论,五戒十善是所有宗教教人修行的根本,这个我们要懂得。

  真有智慧观察世间,观察之后还要帮助这个世间解决问题,诱导世人断恶向善。要把这六种圆满首先落实在自己生活上,守法、守规矩,每一条里面境界都无尽的深广。现在交通便捷,出国观光旅游的机会很多,要懂得入境随俗。每一个地区他们的法令规章不相同,到哪一个地方要遵守哪一个地方的法令规章,要随顺他们的风俗习惯,那一边人就欢迎我们。这就是佛家常讲的「恒顺众生,随喜功德」,绝不坚持自己的成见,到别人国家顺从他们的风俗习惯、法律制度,这才能行得通。

  要有耐心,「忍辱波罗蜜」就是耐心。「精进波罗蜜」就是求进步。进步从什么地方求得的?广学多闻。我们接触的人事愈广泛,智慧增长,就会有进步。看到错误的地方,我们反省我们自己有没有?改过自新;看到别人好的地方想想有没有?如果没有,就应当学习。现在观光旅游的风气很盛,观光旅游不是讲一种休闲的娱乐,那就错了,是教育。观光旅游是最好的教育,到处去看看,看看人家的优点,看看人家的缺点,帮助自己改过自新,提升自己方方面面的进步。我们在五月应中国的邀请,到中国做了十二天的旅游,我们看到北京机场的建设,我们看了很欢喜。看到中国高速公路比美国建得还好,这什么原因?谚语常讲「后来居上」。我相信这一些工作人员都到外国去考察过,外国道路好的我们学来,缺点我改进,那就比它更好,这叫后来居上。进步快速,出乎人意料之外。外国很多不了解中国,我们看了之后,我们讲最好让外国人多多到中国来看看,他就了解;不亲自去看不行,听别人说靠不住,一定要亲自去看。

  「禅定」,是自己胸有主宰,不会受外面的诱惑,这一点非常非常重要。不轻易动摇,不轻易受外面的引诱,这是禅定。「智慧」,是样样清楚、样样明白。佛教菩萨生活处事待人接物六个条件,叫「六波罗蜜」,六种圆满,都是从无著无碍智慧里面流露出来的。佛教导我们,我们不能够落实,是因为我们有执著、我们有障碍,所以怎么学都学不像。什么时候能把「我、人、众生、寿者」真的放下,学菩萨不难,能学得像,会学得很像。这是我们向迦楼罗菩萨学习的第一段。今天时间到了,我们就讲到此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