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 - 大方广佛华严经 - (第三一二卷)
大方广佛华严经  (第三一二卷)  2000/6/1  新加坡净宗学会  档名:12-017-0312

  请看「世主妙严品」,得法赞佛,八部四王众,夜叉王偈颂第九首:

  【世间所有众福业,一切皆由佛光照,佛智慧海难测量,如是富财之解脱。】

  富财夜叉王,他所学的法门是「增长一切众生福德聚令恒受快乐解脱门」。这一位夜叉王,真正是我们世间人心目当中所希求的财神,他教给我们生财之道,教给我们怎样修福培福、怎样去享福,所以这是非常受人欢迎的一位菩萨,都是诸佛如来的化身。在赞颂里面,实在讲是真实的教诲,教导我们。

  一切众生通达佛法的人不多,而对佛法产生误会的人很多,这是在现代这个时代。古时候的社会跟现在不一样,即使对佛法没有深入的了解,古时候风俗淳厚,尊重知识。在中国社会,古时候也有阶级,阶级分四等:士、农、工、商,士是读书人,读书人摆在第一。谚语有一句话说:「万般皆下品,唯有读书高。」高在哪里?高在明理。所以农、工、商对於读书人格外的礼敬,要听他们的教导。在印度也有四姓阶级,印度的阶级比中国严格,但是也是把知识摆在第一。第一个阶级是婆罗门,刹帝利还在第二,刹帝利是王族,这是把知识分子抬得很高很高。婆罗门,用今天来讲是「学者」,这个我们要知道。现在在新加坡的兴都教,我们中国称印度教,就是佛经里面讲的婆罗门教。跟中国小小差异的地方,他们是宗教教育,而宗教教育也是真实智慧。我们在佛经里面看到,世尊跟我们讲,婆罗门的修行人,他们的定功能到四禅天,能达到四空天,不是普通人能做得到的,心地清凉自在。六道里面的状况,他都清清楚楚、明明了了,足以指导一切人。

  我们从富财夜叉王,看他的教诲当中,也是把智慧摆在第一,唯有智慧才能真正解决问题。我们今天想修福、培福、享福,都要有智慧;没有智慧,福就变成罪业,那个福虽然他享受,享受的时间不长,将来受苦的时间不知道要增加多少倍,这是愚痴,没有智慧。因此诸佛菩萨的教诲,我们常说真实智慧的教诲,我们从此地可以看到。

  第一句,『世间所有众福业』。「众」是众多,我们讲无量无边的福报;「业」就是果报,比果报的意思广,因也在其中,因缘果报用这一个字来代表。无量无边的福报,在佛法里面为了说明方便起见,佛通常把它归为三大类:第一类是财富,我们中国人所讲的富贵;第二类所讲的是智慧,聪明智慧;第三类讲健康长寿;无量无边的福报,总不出这三大类。福报从哪里来?如果你要是明心见性,那没话说。为什么?我们自性里面有无量无边的智慧、福德、相好,但是要见性才行,你才能享受得到。你要是没有见性,你自性的本具都被你的妄想分别执著障碍住了,不能现前。不能现前,那我们在这现实社会里头所享受的是什么?是修得的。

  这个意思诸位要听不懂,我举个比喻跟你说,譬如你很有钱,你有亿万财产在银行里头,都存在银行,现在你走在街上,身上一分钱都没有,你想吃点东西得跟人乞讨,你钱有,你拿不出来;换句话说,我要用钱怎么办?临时去做个小工,赚一点钱来用,就好比是这个意思。我们每个人自性本具的,那就是你银行的存款,但你身上一文没有。明心见性的人,就好比他身上有银行的信用卡,他用起来好方便,无论用多少他都没有障碍,见性就好比拿到银行信用卡了。我们现在身上没有,只好去做小工,临时赚一点临时用,这叫什么?这修得的,这不是性德,这是修得的。

  明白这个道理,才知道学佛证果重要,我们一定要求明心见性,那我们就得大自在了。无论是智慧、财富、健康长寿、相好光明,样样都得大自在。但是这个事情说得容易,做起来可不容易,几个人能够在现前社会里修行明心见性?实在说,没有一个能办到。念佛也不行,也办不到,念佛要念到理一心不乱才行,那见性;事一心不乱都不行。由此可知,这个事情难。难,所以佛才教给我们,学习做小本生意,修福。你修的福有多少,你享福那是享得尽的,不是性德,性德是享受不尽的,这个理要懂得。

  他这里面所说的每一句都是双关语,有修德、有性德,性德我们暂且不论,我们单说修德,修德是我们现前需要享受。如果要想得财富,哪一个人不想发财?中国人想发财,外国人也想发财;学佛的人想发财,学其他宗教个个都想发财。可是发财的理论与方法,佛法讲得最透彻,佛告诉我们财富从哪里来?从财布施来的,财布施。你不肯修财布施,你财从哪里来?没有地方来。你今天去做工,你能赚到一点工资,都是你命里头有的,这个命是前世修的或者是今世修的,做工是个缘。命里头有多少是因,因没有缘,不能结果,你就得不到财。你命里头有因,现在你去做工这是缘,你就得到这个果报。果报得到多少,都是看你前生修积的多寡,所谓是「一饮一啄,莫非前定」;「前定」是前世修的,是修德,不是性德。

  这一桩事情诸位要是细读《了凡四训》,你就会觉悟。你一生有多少福报,如果你尽情的去享受,譬如说你有六十年的福报,你该活六十岁,你把你的福报享完了。如果你浪费、奢侈,三十年就把你六十年的福报享光了,到三十岁你还是要死,不是你寿命到了,叫「禄尽人亡」,你的福没有了;你的寿命虽然还有,你的福报没有了,禄尽人亡。你懂得这个道理,所以古人教我们节俭,你能够节俭,你懂得惜福,你命里有六十年,六十年到了,你的福报没有享完;寿命到了,福报没享完,可以延寿,可能你会活到七十、八十,你的福报才享完。所以懂得惜福的人,延年益寿在其中。这三种福:财富、智慧、健康长寿,都有密切的关联。

  因此我们要懂得修福、要懂得惜福,不要以为我的福报很大,别人要惜福,我用不著,我福报太大了。诸位想想,世间有什么人的福报能跟佛相比?佛的福报不是修德,是性德,而且是究竟圆满的性德,佛惜福。我们在经典里面看到,释迦牟尼佛、法身大士们,性德几乎都现前了,何必还要那么样的惜福?那是大慈大悲,做榜样给我们看,让我们觉悟,佛尚且惜福,我们就更要懂得惜福。佛的福报圆满,佛还天天修福。佛没有财布施,他们的生活是乞食,日中一食,树下一宿,他没有财物,所以没有财施;但是你要晓得,他没有外财布施,他有内财布施。内财是身体,他利用这个身体教化众生,为一切众生服务,今天我们讲作义工。佛是做一辈子的义工,义务教学,不收学费。学生对他的供养,顶多也不过就是一件衣、一钵饭而已。所以他是义务教学,内财布施,我们要明白这个道理。尤其是对於苦难的人,老人、病人、残疾的人,格外要有慈悲心为他服务,爱护他、照顾他,这都是属於内财布施,内财布施得的财富更大。你肯欢喜照顾、欢喜帮助别人,这是智慧;没有智慧的人,他不肯做;同时,又是无畏布施。所以这种修行法所得的福报,财富、智慧、健康长寿统统在其中。新加坡许哲居士就是个例子,非常好的例子。

  因此佛教导我们,我们才恍然大悟。财富是果报,财布施是因行、是业因,我们有财就要舍,愈舍愈多,不肯舍就没有了。你不种因,哪里会收到果报?舍财是智慧,舍财是福德的原因、真因。布施诸法,世出世间法,这是讲教学,果报是聪明智慧。我们将佛法介绍给别人,不能讲经没有关系,印经布施。新加坡有一位长老曾经说过,他不会讲经,「我会印经送给人家」;哪些地方有讲经,他会劝信徒去听,去听经,都是属於法布施。这个老人是广洽法师,前年往生了。他是弘一大师的好朋友,交往很深,早年曾经做过「闽南佛学院」的监学,演培法师是他的学生,他懂得法布施。

  我们今天居士林跟净宗学会,我们这个地方讲经用网路、用电视、用光碟来传播,全都是属於法布施。每一位同修参与我们这个道场,我们结缘的东西全部是免费,希望你们都能够带回去,赠送你的亲戚朋友、你所认识的人,帮助你修法布施,法布施增长聪明智慧。这个地方有不少的同修们,每天他们送一些吃的东西到居士林,帮助居士林每天供斋,让一些家境贫困的人都能到居士林吃饭。所送的供品太多了,米、面、面粉,甚至蔬菜、油、盐、酱、醋都吃不完。居士林每天在那边活动、在那边吃饭的人有一千多人,星期假日、法会期间总有三、四千人,吃不完。这些东西又不能存,存久了就坏,所以我们每一个星期也送相当大的分量,用小卡车送到新加坡其他宗教所办的养老院、孤儿院,我们辗转布施。这是财布施,也是无畏布施。

  我们的同学有智慧,天天听经,天天闻法,一千多人在这个道场活动,大家没有意见,和睦相处,平等对待。谚语常讲「家和万事兴」,所以居士林的道场这样的兴旺。为什么兴旺?家和。每天这么多人在一起活动没有意见,从来没有哪个批评哪个,没听到,只是听到大家合掌「阿弥陀佛」,彼此互相赞叹,这叫道场。道场天天讲经是法布施,不但讲经,还要把法布施尽一切可能的延伸,延伸到十方、延伸到三际,我们很认真、很努力的在做。这个果报诸位看到的,财富,就像其他宗教赞叹居士林,「你们的财富好像没有底,摸不到底」。凡是到居士林来参观的都会问,中国访问团前天来访问,也问到这个问题:你们钱从哪里来?这么大的开销,钱从哪里来?你们大家都知道,我们没有向人化缘,没有向人要一分钱,都是同修们自动送来的,欢欢喜喜送来的,没有一丝毫的压力。每天,现在确实是每天,我们都接待许许多多从外地来的贵宾,到这个道场来参学的、来念佛的、来听经的,人数多的时候有一、两百人,少的时候也有几十人,天天都有。我们自己地方住不下的时候,我们还订了旅馆,附近的旅馆跟我们的友谊都很深,我们是他们的长期顾客,所以给我们也有很好的折扣。这是说明「福业」的业因果报。

  佛教我们随缘,不要去攀缘。我们遇到了就要做,不必到处去找著做,找著做我们的心就不清净。遇到了就要做,遇不到我们心永远是清净的,帮助一切苦难众生的念头永远不断。遇到就要干,这是诸位在此地亲眼所看到的;团体做,团体兴旺;个人做,个人得福。无论什么样好的果报,一定要想一想它是什么因造成的,什么样的因、什么样的缘,我们要多想想。

  第二句,『一切皆由佛光照』。这一句是什么意思?佛光怎么照?佛菩萨的教诲就是「佛光照」。佛光在哪里?经典就是佛光,我们展卷读诵,体会经义,我们就破迷开悟,这就是佛光注照。我们明白了,通达了,明了宇宙人生真相,通达业因果报的道理,自己就知道应该怎样去做,怎样修福,怎样培福,怎样惜福,怎样去享福。这里面我们现前最重要的,是要真正懂得怎样享福,享福决定不是每天堕落在五欲六尘享受里头,那个错了,迷惑在其中,错了。世尊是怎么教导我们的?我们常常记著他老人家教导的总原则、总纲领,就在名号当中。世尊示现在我们世间作佛,名号叫「释迦牟尼」,这个名号里面就是教导我们享福的总纲领、总原则。「释迦」用现在的话来说是「仁慈」,「牟尼」是清净的意思。什么叫「享福」?心地仁慈、清净是真正的享福,不是在五欲六尘。

  经论上,诸佛菩萨、大阿罗汉都赞叹,世尊是「福慧二足尊」。而我们看到世尊当年在世,住世八十年,好像看到他没有享什么福,天天出去托钵。他享的那种福跟我们想像当中不一样,我们一定认为花天酒地,那叫享福;那是什么?造业,那不是享福,那是造业。人家那种生活方式是真正会享福,享福里头又知道培福、修福、积福,一生示现,做出来给我们看,我们还不懂,那有什么法子?那真是愚痴到了极处!我们要懂得,看了之后要明了、要学习。

  再看看世间有一些大富长者,昨天晚上我听李木源居士告诉我,新加坡过去有个富商陈嘉庚,这个人很有福报,一生尽心尽力做慈善教育的事业,办了许多学校,他有钱。有一个时期他的儿子被绑架了,绑徒要求要拿多少钱才放人,陈嘉庚当众宣布,他说:我的钱都是做社会慈善福利事业,绝对不给我的儿女,你把我的儿子绑去,你把他杀掉,我一分钱都不给。结果绑匪把他的儿子放掉了,为什么?没有钱好拿,杀了也没用处,反正一分钱不给你,他的钱做社会福利事业。他去检查身体,贫血。你就想他自己生活的节俭,平常生活也是粗茶淡饭。他懂得惜福,他懂得帮助人,他一生生活得很快乐,清净慈悲。这种人真正懂得享福,他有智慧,跟我们现在一般世俗人完全不一样,果报在来世,来世的福报比这一世又不知道提升了多少层。如果是善根深厚遇到佛法,念佛决定往生净土,生到西方极乐世界是第一等大福报,一生决定成佛。

  我们看到释迦牟尼佛在经论里面,跟我们说明西方极乐世界的状况,真的是极乐。可是这个乐我们凡夫很难体会,佛跟我们讲的乐,苦乐两边都舍掉那叫乐,跟苦相对的乐不是真乐,是假的;两边都没有,这是真乐。西方极乐世界,一切五欲六尘的享受都是自然的,不必要去营求。我们这个世间要经营才能求得,要住房子一定要盖房子才有房子住,西方极乐世界不必,想什么房子,房子已经现成,所有一切受用从心想生。我们这个世间人常说「心想事成」,是假的,心想事成还要费很多力气;西方极乐世界心想事成是真的,不要费一丝毫的力气,那是真实的福报。

  怎样才能往生?有福才能往生,没有福不行,没福不能往生。西方世界的人个个都是福慧二足尊,连下下品往生的亦如是。我说这个话有根据吗?有,在《无量寿经》上。西方世界跟一切诸佛世界不一样,十方一切诸佛赞叹西方世界、赞叹阿弥陀佛,原因在哪里?它是平等法界,其他一切诸佛法界不平等,西方世界平等,所以下下品往生福慧跟佛就相差不多,就很像,这是阿弥陀佛本愿威神加持。我们明白这个道理,这就是「一切皆由佛光照」。这个「佛光」是阿弥陀佛的光,阿弥陀佛的光是我们念念具足信愿行这三个条件,真心切愿,老实念佛,这一句佛号决定不间断、不夹杂,那就是阿弥陀佛的佛光常照。

  第三句说得好,『佛智慧海难测量』。阿弥陀佛的智慧、阿弥陀佛的本愿不可思议,我们所获得的智慧福德也就不可思议。这个理太深了,没有人懂,经上说得很好,「唯佛与佛方能究竟」,即使是等觉菩萨,对这个道理还不是十分清楚。经上有个比喻,等觉菩萨对於这个事实真相有如「隔罗望月」。「罗」是什么?很细的纱,隔著一层看月亮,不是直接看的,还隔了一层。等觉菩萨还隔一层,何况其余?什么人能相信,这个人有福报。这个福报从哪里来?从善根来的。善根不是一生一世,多生多世修积的善根,这一生遇到他就深信不疑。

  我们也遇到很多人学这个法门,学了几年之后,听到别人说,他对这个怀疑,又去学别的法门。这个我们很清楚,他善根薄、善根不深厚,没有能力辨别真妄,没有能力辨别邪正。遇到这些人,这是冤家债主,来扰乱他,看到他这一生想成佛了,赶紧把他拉回来,叫他学别的法门,把他拉回来,他这一生注定不能成功。这就是《楞严经》上佛所说的,「邪师说法,如恒河沙」。劝你学其他的法门,不让你去老实念佛,对我们来讲是邪师,把我们这一生大好的机缘破坏了。有一些听到之后,他还是不动摇,还是能坚持老实念佛,这一类的人善根深厚、福德深厚。在佛法里面讲,这是属於根熟众生,他不动摇。善根福德成熟了,他能成功。根要不熟,很容易动摇,这就是在「三性」里面讲,叫「不定性」。不定性的人,遇到好的环境、好的善知识,他就成就了;遇到的修学环境不好,遇到不是真善知识,他就不能成就。

  可是要真正能肯定佛的真实智慧,确实是不容易的事情。《无量寿经》其中有告诉我们,生到西方极乐世界边地,边地到底在哪里?还是在七宝池中,不是真的去了边地;要是真的去了边地,那你把西方极乐世界依正庄严错会了。还是在七宝池里头,不过在七宝池里头莲花化生,你那个花开得很慢很慢,善根福德深厚的人到那里去,花很快就开了,你的花开得比别人晚,所以叫做边地。为什么花开得那么晚?佛在经上告诉我们,不外乎两个因素。第一个因素怀疑佛的智慧,佛有究竟圆满的智慧,他疑惑;也相信,但是不敢肯定,他要不相信,他就不能往生了。他也相信,他不敢肯定,这个过失就很重。诸位必须要晓得,佛智慧是我们自性的智慧,不相信佛的智慧,就是不相信自性本具有那么大的智慧,所以你不能见性。这是大乘经上常讲,「疑为菩萨最大的障碍」,道理在此地,障碍明心见性,这是一类。另外一类,是怀疑自己善根福德不足。这个倒不怀疑佛那边,怀疑自己无量劫来造的罪业太重了,这能往生吗?像我这样的人能往生吗?虽怀疑,他还真干,所以他真去了。不是说怀疑就不干了,怀疑不干,那就不能往生。虽怀疑,还真干,抱著侥幸的心理,「我真干,能往生当然更好,不能往生就算了」。抱这么一个心理,他也能成功,也能生到七宝池边。这两种错误的见解,耽误他花开见佛。

  佛在经上告诉我们,这个耽误最长的时间多久?五百年,这是个极限。大概五百年这么长的时间,他觉悟,不再怀疑,花开见佛。可是诸位要知道,西方极乐世界没有年月日时,我们这个世界有年月日时,西方极乐世界没有年月日时,那五百年怎么算法?算我们这个地方的五百年,耽误这么长的时间。但是我们这个地方的五百年,在西方极乐世界不算什么一回事情,为什么?人家无量寿,寿命太长了。所以这五百年是小事情,没有什么大的影响。

  佛跟我们说出这个事实真相,所以我们对於佛的智慧,你能够肯定,决定不怀疑,这是你的善根福德。这是说我们即使不能够通达明了,也不怀疑,这是善根福德。如果佛讲的话你一听,经典一看,你就能通达明了,那是你的智慧。当然智慧现前,决定没有怀疑,智慧就是破迷起信;没有智慧,接触也能深信不疑,这是善根福德成熟;这两种人决定得度,决定有成就。

  『富财』,我们看到这个名号,他真的是财神。财神教给我们发财的方法,我们要记住,决定要修布施。世间人很多人不愿意修布施,好像我自己赚来的钱,辛辛苦苦好不容易赚来,为什么要这么轻易的就给别人?这是他不懂道理,不知道虚空法界一切众生跟自己是一体,这是根本的道理。如果你知道一切众生跟自己是一体,你就会很欢喜的帮助人。不是外人,帮助别人是真正帮助自己,成就别人是真正成就自己,「自他不二」,这佛法上常说;「生佛不二」,众生跟佛也不二;「性相一如」,「理事一如」。这些话佛都是把诸法实相从根本上教导我们,我们要常常记住,常常放在心上,这就是禅宗里面讲的「疑情」,常常放在心上,不必求解释。常常放在心上,常常依照佛陀教导我们的去做,久而久之豁然开悟。悟什么?这几句话真的明白了,知道众生跟自己是一体;以前是听佛这么说,现在我真的证明确实是一体。从真性里面流露出来的大慈大悲,哪有不帮助别人的道理?真正做到了舍己为人。刚才我们所说的,新加坡过去的富商陈嘉庚先生,为什么自己还会贫血?贫血是营养不良,从这个地方你就能体会到舍己为人,自己在生活上尽量节俭,帮助别人。

  我过去在台中亲近李炳南老居士,我跟他十年,他的生活状况大致我们晓得,细密的不知道。我们只晓得,他日中一食,人家心地清净,工作虽然繁忙,他的体力也行,能应付。到他往生之后,我们去看他展览出来的遗物,才晓得袜子都是补钉补的,几乎没有一双是完整的袜子,统统都是补钉补的,内衣、汗衫,里面的衬衣都是补了好多补钉,我们看到之后心里很难过。他不是没有钱,他的收入在当时相当可观,全都做了慈善福利事业,帮助别人。这些衣服,实在讲他可以不要去买,学生送他的很多,新的,他那些新衣服学人送给他,他从来自己不穿,辗转送给别人。我跟他学的时候,我的生活非常清苦,人家送他的好衣服,他还送给我。我以后知道了,这送给我的衣服我也不穿了,做个纪念。

  老师是好东西供养别人,别人不要的自己用,这是什么?享福。我们从这个地方体会到,佛菩萨、真正觉悟的人,他们享的是什么福?享这种福!跟我们世间人的观念上完全相反,我们认为这是受苦,他们认为是享受。他们的享受当中,我们才恍然大悟,他们培福、修福、积福、享福,享的就是培福、修福、积福,他享这个,所以人家能真正消除业障,福慧圆满。一生以佛法教化众生,几十年不间断,早年我们没有看到,到台湾我们看到了。他在台湾三十八年,三十八年教学没有间断,帮助一切苦难的众生没有间断。一生生活只有一个单纯的目标:求生西方极乐世界,亲近阿弥陀佛。这是真实智慧,真实的福报,我们要学习,我们要认真努力去做到,做给别人看。

  但是这个社会上,不仅是现在,从释迦牟尼佛那个时候开始就有,有什么?嫉妒障碍。所谓好事多磨,你要有智慧;你没有智慧,你就会遇到魔障、魔难。障难,自己要晓得,过去无始劫来跟这些众生结的冤结,不是无缘无故的,他为什么不找他麻烦而找我麻烦?我过去生中跟他有过节过不去。这是佛讲八苦里头的「怨憎会」,决定是有,而且很多,所以要有智慧,怎么样把这个结解开。要想利益众生,实在讲佛给我们做最好的榜样,第一要懂得低姿势。释迦牟尼佛一生都是低姿势,决不敢在人之上,比别人高,释迦牟尼佛没有这个。我们在一切经典上看,他无论对哪个人,他总是比别人矮一截,教我们化解障难。一定要学谦虚,谦虚的人有福;一定要学吃亏,中国古德也常讲吃亏是福,你不肯吃亏,那你就是不肯修福,也不肯享福。几个人知道吃亏是修福、吃亏是享福?「吃亏是修福」,这个意思还有人能懂;「吃亏是享福」,懂得的人很少。所以一定要晓得自己姿势要低,於一切人、一切事、一切物,自己要有真诚心、清净心、恭敬心、卑下心,你就有福,你无论做什么事情,帮助你的人就多了。如果你的姿态很高,自以为是,没有把别人放在眼里,你无论做什么事情,阻碍的人多,帮助你的人少。

  释迦牟尼佛能够得到一切众生的协助,什么原因?低姿态。中国儒家讲礼,礼的精神《礼记》里头一句话说破:「自卑而尊人」,这是礼的本质、礼的精神之所在。自己卑下,尊重别人,这个人懂礼。世出世间圣贤,无不是教我们学忍让。谦虚、卑下、忍让,这种人有福。我们在《了凡四训》里面看到,袁了凡他所提到的,跟他同时代的那一些人物,他的观察非常敏锐,哪一些人有前途;那个时候读书人去考功名,他都能够预料,哪些人一定会考中,哪些人不能考中。他从什么地方看?完全从德行上看,特别看卑下谦虚,这个人一定会考中,贡高我慢决定考不中。他所讲的那些人,都被他说中。

  其中还举了个例子,那个例子举得很好。有一个人考试,没考中,落第,到外面去散散心,大概走到个寺庙里头,在这里面大骂主考官,他的文章这么好,居然没有看清楚,把他落第了。道场里面有个老修行人,看到他那个样子,听到他在那里抱怨不平,这个老道人就跟他说:「大概你的文章是不太好。」他翻过脸来就责备他:「你没有看到我的文章,你怎么知道不好?」这个老道人说:「真正有学问的人心平气和,像你这样的浮躁,恐怕是不好。」这个人听了之后,觉得很有道理,马上气焰就熄下来了,真读书人。回去反省,再用功努力,过了三年再来考,他考中了。这个老道教导他,分析给他听,告诉他一个人是有命运的,你去考试该不该中是命里注定的,与你的文字不相干,命里注定的。去考试是缘,命里头有没有这个福才是因,因缘聚会,果报才会现前。你的心里头这么不平、这样傲慢,你的因就不真、因就不纯,你的文字写得再好,那是缘,有缘没有因,果报不能现前。这个道理,明白的人就不多了。

  古圣先贤,中国、外国,真正善知识教化众生,要用我们现在人的观察,他们是什么教育?因果教育,真实智慧的因果教育。尤其是我们希求财富,不懂得财富的道理,不懂得财富的因果,纵然你得财富,造罪业!你财富得的愈多,你造的罪业愈重,你来生堕落得愈深,是不是福?不是福;真正的福德是智慧。这一首偈里头,特别强调的是智慧。尤其是「一切皆由佛光照」,这一句话讲的是真的,一点都不假。世出世间所有一切因缘果报,佛经讲得最透彻、讲得最清楚,你要是能够通达明了,你就有能力趋吉避凶,自求多福。

  对於佛法决定不能怀疑,要相信佛的智慧是究竟圆满真实,没有丝毫缺陷。佛的智慧是一切众生本来具足的,佛这一句话说得好,不是他独有,大家都有。都有,你为什么不能现前?你有业障;业障消除,你的智慧、你的福德、相好统统现前。所以佛法是平等法,虽然佛证得圆满的智慧福德,为什么不敢轻慢一个众生?为什么不敢高高在上?他知道众生跟他平等的,不过是你有障碍,你障碍去掉之后,跟我完全平等,所以他尊重。尊重一切众生,尊重性德,是这么一个道理!我们要深深去体会、去理解,然后就晓得自己应当怎样修学,如何把佛的教诲落实在我们生活上,我们真正得到受用。

  决定不可以傲慢,一定要谦虚,一定要尊重别人。现在人都有自己的创造,这个创造就带著傲慢习气了。释迦牟尼佛没有创造、没有发明,孔老夫子也没有创造,都是「述而不作」。他所讲的这么多经,他说:过去诸佛如来所讲的,我现在所讲的不过是重复过去诸佛如来所说,我自己没有讲过一句经。谦虚到这样的程度!可是我们细细去想想、细细观察,是真实的,决定不是假的。所以我们求学,一定要学谦虚,要学忍让,要学尊敬别人。今天时间到了,我们就讲到此地。